第一篇:林州白泉村书记冯福根事迹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o 10 年第 3 期 基层明珠 记林州市临淇镇白泉村党支部书记张福根 口李天良 口孟红军 在河南省林州、卫辉、辉县三市交界处的太行深山区,有一 个坐落在海拔 1 200 余米山上的偏僻村庄——林州市临淇镇白 泉村。历史上,白泉村是个粮少、树少、缺水的贫困山村,人均年 收入不足 100 元 ; 如今的白泉村,林茂粮丰,百业兴旺,人均年 收入达到 6200 元,户均存款 5 万元,存粮超过 1. 5 万 kg,家家 用上了自来水,安装了程控电话,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摩托 车进入平常百姓家,40%的农户拥有汽车、拖拉机�6�8 �6�8 说到这 些年翻天覆地的变化,白泉村的群众都会 自豪地告诉别人,好 福气都是因为俺村有个“福根”。这个 “福根”,就是林州市临淇镇 白泉村党支部书记张福 根。张福根,1940 年 5 月生,林州市临淇镇白泉村人,1957 年 担任村干部,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6 年担任村支部书记 至今。40 多年来,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兴修水利,打 旱井,建水窖,修库塘,治理荒山,修渠筑路,脱贫致富,把一个 生存环境恶劣、生产条件低下的穷山村变成了风景秀美、环境 和谐、富庶安康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治穷先治水 白泉村没有泉,水贵如油。过去遇上 干旱年份,不仅庄稼颗 粒无收,就连人畜吃水也得远道去取,每年仅因此误T 2 万多 个。因远道取水,大人、小孩起五更,摸黑行走在崎岖险峻的山 道上,一不小心就坠崖身亡; 因为缺水,一个个小伙子娶不到媳 妇,一个个姑娘远嫁他 乡�6�8 �6�8 同时,这里的山 民又很怕水,夏季 场大雨就可能导致山洪暴发,不仅冲毁农田,还可能冲毁房 屋、危及生命。面对特殊的 自然条件,张福根决心组织发动全村干部群 众,发扬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实行防洪与蓄水并 举,大打一场水利建设的人民战争,让全村老百姓用水无忧。20 世纪70 年代,他带领白泉人利用每年的冬闲季节,在山上打纤 凿石、开山放炮,投丁4 万多个,在各自然村的山岗上挖成了宽 5m、深 3m、总长 20 多 km的防洪渠,保证了全村几百亩保命田 不再受到洪水的侵害。80 年代中期,他们又花了整整4 个秋冬 的时间,兴建库塘 3座,蓄水达 3000 多立方米。从 90 年代以来,张福根每年都不问断地组织群众,因地制 宜打旱井、建水窖,集中精力解决人畜吃水和种田浇地问题。起 一初,村民想不通,怕打井误工、费力,怕失败,他就率先在自家院 内打了两眼旱井,当年蓄满了水,第二年大旱,他家不但不用去 远处取水,而且还让群众到他家挑水,活生生的现实教育了群 众,于是家家户户动手打井。张福根因势利导,在全村开展评比 检查,树立先进典型,实施以奖代补,调动了广大村民打井的积 极性,仅 1997~ 1999 年全村每年新打旱井都在 300 眼以上。在此基础上,张福根又摸索出了“半山腰没污染的井水用 来饮用,田问地头的井水用来抗旱浇地,家院的井水用来洗衣” 的白泉用水模式。号召群众在山腰打井并埋设管道,通往院内,利用山坡的自然落差,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如今,白泉村从 庭院、山坡到田问地头,水利设施星罗棋布,遍布村庄各个角 落。全村现拥有旱井、水窖 1684 眼,库塘 l 0 座,人均旱井、水 窖 3 眼,亩均旱井、水窖 3 眼,人均蓄水超过 120m,彻底解决了 全村 550 多口人吃水和洗涤用水及近千头牲畜饮水问题,还同 时保证了3. 3hm z耕地抗旱点种和植树造林用水。白泉村现在所 蓄的水源,即使连续 3 年不下雨,也足够维持全村正常的生活 和生产。白泉人从扁担下解放出来,再也不用远程挑水了。2001年 3月,以张福根为原型、反映他带领群众兴修水利、解决吃水难的事迹,被拍成电视连续剧《 天上下雨地下流》,在 中央电视台播出。2002 年 5 月,河南省解决饮水困难现场会在 林州市召开,省政府领导在大会上表扬了白泉村旱井水窖. T 程 建设的做法和成效,将白泉村蓄水工程的独特模式作为经验向 全 省推广。
二、治山治出满 山绿 过去 白泉山穷,穷在 山上 没树,荒山秃岭、乱石滚滚,水 土 流失十分严重。看着白泉村 140O hm 荒山,张福根寻思着从山 上做文章。他去外地学习别人的经验,又向专家请教,设计出了 “ 山头松柏盖顶,山腰用材林缠腰,山下经济林坐底” 的水保生 态模式,把治理荒山作为改变白泉面貌的根本措施始终抓住不 放,而这一抓就是整整 40 年。从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他带领全村群众“ 抢晴天、战阴 天、蒙蒙小雨当好天”,凭借“一双手两个肩,一把镢头一张锨”,个流域接一个流域治理,一个 山头接一个山头绿化,一个沟 壑接一个沟壑栽种,并采取了“死禁十年不开放,连管十年不放 松,大干十年不松劲” 的林业管护措施。一(下转第 80 页)-《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o 10 年第 8 期 试验与研究 的其它性能,包括高弹性模量、低渗透性和抵抗某些种类劣化 的性能。美国混凝土学会 ACI 于 1998 年对高性能混凝土定义 的解释是: “ 当混凝土的某些特性是为了某一特定的用途和环 境制定时,这就是高性能混凝土”。可以看出,上述有关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已经在试图建 立材料性能与结构耐久性之间的联系。当然,该定义对于环保、能源和资源的节约、工业废渣的利用等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高性能混凝土结构 高性能结构 的概念,是 由于对结构耐久性问题的 日益重视 而提m的。其基本出发点,在于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方案及结 构设计、施工及维护等,使结构在设计使用期内,以较低的总成 本,提供使人满意的服务功能。考虑相关经济因素,可以建立高 性能结构的目标模型如下 : Find X 使 U(x)一 Cc(x)一 CM x)一 L(x)— — }max st. B(c)≥f1 3 ] 其中,x 代表高性能结构方案,1 3(t)代表结构在服役期间 的动态可靠性指标,[ p] 代表规范中所允许的结构可靠性指标 水平,U(x)、C x)、C x)及 L(x)则分别代表对应于高性能结 构方案的结构投入使用后未来的收益、结构的建造费用、保证(3)结构在设计使用期内可靠使用所需要的维护费用及结构未来 的损失期望。可以看出,高性能混凝土是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基 础。然而,高性能混凝土结构的获得,仍需考虑更多的因素,如 结构选型、材料种类的选择、设计理论的完善、对结构在服役期 内可能受到的荷载及外部环境作用的考虑、施工质量以及结构 投入使用后正常的检查维护等等。应该注意的是,若结构的建造费用 C x)与结构设计可靠 度指标 p 直接相关,则 c ∽ 与结构服役期内的维护费用 cM(x 存在一定的对立统一性。在保证合理设计、施工及维护的前提 下,若 c(x 偏高,则相对应 c M(x 偏小,反之亦然。五、结语 建筑材料的发展,推动了工程结构的发展,然而,结构高性能 的获得,依然和设计人员对各项设计因素的主观把握有很大关 系。当然,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部分观点认 为,提供不渗透的}昆 凝土仍是最廉价和最可靠的解决耐久性以及 提高结构性能的方法。本文试图建立材料性能、结构及结构耐久 性之间的相关理论关系,以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依据。收稿 日期: 201 0~ 02一 O 5(上接 第 78 页)数十年来,张福根和村民们年年都是冬挖鱼鳞坑和垒岸整 地,春植杂木林,夏趁雨季栽柏树林。全村共计刨鱼鳞坑 200多万 个,修梯田4O多公顷,成片造林 80O hm:,种植松柏 690 万棵,引 种泡桐、杨树等用材林 80 多万棵,栽种杏、李、核桃、花椒、柿子等 各种果树 30 多万棵。白泉村 1 333余公顷荒山从山头到山脚都披 上了绿装,形成了“白天看不见村庄,夜晚看不见灯光,小雨淋不 湿衣裳,大雨冲不毁山岗”的生态植被景观。各个自然村以及沟沟 岭岭都变成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美好景象。1996 年 3月,白泉村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 千佳村”的荣誉称号。2005 年又被命名为“河南省森林公园”。治 山绿化不但改变了白泉村恶劣的环境面貌,而且也为白泉人带 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昔日的荒山沟,如今是一片绿野林海,成 了名副其实的“ 花果山”,全村年林业收入达 70 多万元,群众满 心欢喜地把这里比喻成白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银行”。白泉村过去没有 一条像样 的路,出入只能靠三条 自然形成 的山沟,走到山外要花 5h。1969年冬,张福根跑到县城请来技 术人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开始向大山宣战。经过半年时间终于 硬化了长 12km、宽 5m的水泥路,不仅方便了村民的生活,也为 白泉村的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
三、群众的“ 福根 ”近年来,张福根大力倡导种植红薯,群众仅靠卖红薯、磨粉 条一项,就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白泉村山山岭岭长有连翘、柴胡等中药材 100 多种,村民采药每年收入 20 多万元。他还鼓 励村民到外面闯世界,全村 目前有 1 50 多人在东北、山西等地 从事建筑劳务,每年可带回近1 00万元的经济收入。2003 年,张福根看了电视剧《 刘老根》 之后受到启发,利用 白泉村山上原有微波通信站的闲置房屋,多方联系协调资金,并把自己多年当支部书记的工资拿出来,开办了白泉旅游度假 新村,并开发了景色优美的石门风景区,吸引了安阳、新乡、郑 州等地多所大中专院校艺术专业的师生前来实地写生,每年还 有数千客人来白泉旅游观光。张福根常说 : “ 当干部只有带头干,说话才有人听,做事才有 人帮”。四十年如一 日,他始终身不离劳动,心不离群众。每项工 作总是自己先干出样子,让群众看,让群众比,让群众心服口服。1990年冬,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 动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张福根从县里开完动员会回来,就 直接把行李卷搬到了山上,在工地搭建了个简易窝棚,一住就 是 70 余天。有次劈山造田时,老伴在医院做手术,大儿子想让 他去医院看看,他捎信说: “ 工地离不开,有你们在,我就不去 了”。有一年为了保证劳力,抢先完成冬修水利建设任务,他把 小女儿的婚期推迟了 4次。长期的劳累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高血压、心脏病、小肠 脱落、骨质增生等 多种 疾病,左 眼已基本失 明,右眼只有 0. 6 的 视力。白泉群众清楚地记得,1994 年以来,他 11次晕倒在治山 治水工地,4 次住院抢救,而每次都是病未痊愈,就又跑回工地 和群众一起劳动。在张福根的领导下,白泉村连续多年被省市评为“五好村党 支部”、“双文明建设先进村”。2001年 7月和 2006 年 6 月,他被 河南省委授予“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2年 7 月,被省委 组织部表彰为“全省农村学习实践‘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基层干 部标兵” ; 2004年 5 月,他荣获了“河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白泉村的百姓对 自己的“福根” 更是敬爱有加,前几年春 节,群众 自发地在村委会贴了副对联:
第二篇:《白泉村》教学设计专题
学校年级 方村小学 学期
五 班级
2017~2018第一学期 五(2)
语文 备课人
语文 张致松
教材版本 执 教 人
人教版 张致松
《百泉村》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选读课文《百泉村》 教学目标:
1、通读全文,读准“猴儿、山影儿、花瓣儿、一色儿、拐棒儿、桶底儿、鸟儿、小女儿”等儿化音,认识“载着、房檩、房柱、窗棂、门楣、灿然”等词语。
2、通过观察,知道本文的一问一答遥相呼应的段式,有详有略的谋篇布局,层层递进的写作技巧,并运用首尾呼应的段式写话。
3、精读“家”,在想象说话中理解诗意的语言,在品读中发现文本的趣味,在对比朗读中发现儿化、修辞等表达的作用,从而感受金波语言的诗意和童趣。教学活动设计:
一、激趣导入
1、联系旧知
出示以前学过的金波先生的作品节选
仔细读读,它们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生交流)
2、总结金波的写作特点:诗意 有情趣(师板书)
3、揭题 布置学习任务(板书课题齐读)
二、整体感知,关注字词,了解结构特点
1、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把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并想想每一章都介绍了什么分别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2、学习字词 2 A第一组词语
对峙(zhi)、屏(ping)障、载(zai)着、房檩(lin)、窗棂(ling)、门楣(mei)、树脂(zhi)
(出示相关图片师介绍)B第二组词语
出示:山影儿、花瓣儿、一色儿、拐棒儿、桶底儿 猴儿、鸟儿、小女儿
两组词语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生交流)
3、交流初读感受 理清脉络
刚才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知道了课文分别介绍了百泉村的山、泉、山村、家,(板书)说说它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生交流师小结)
三、浏览全文 发现结构特点
过渡:百泉村的景色在金波爷爷充满诗意的描述下真是美极了。接下来请同学们浏览全文,关注它的结构特点,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1、(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首尾呼应、层层递进)以一问一答的方式首尾呼应
2、出示每章节最后一句话发现“层层递进”(板书)
四、精读“家” 品味诗意语言
1、学生默读 用笔勾画
2、交流 “他的家有哪些值得留恋的地方?”
a“走进我家的院子,你会看到坐北朝南的一排新房,房檩、房柱都是一色儿新的,散发着树脂的香味。阳光照在窗棂、门楣和玻璃上,白得耀眼。” 3 新房是怎样的?新在什么地方? 创设情境朗读:
师小结:是啊,因为“爱”一切都变得可爱了,就算是一些普通的食物也变得这么亲切这么美丽,这也是一种诗意。
b“它(泉眼)离地面只有一尺深,灿然如一块明镜”。怎样的一眼泉水?像明镜一样。。。(生交流)(借机理解“灿然”)怪不得金波爷爷总喜欢——引读
出示:“我总喜欢伏在泉边,照个影儿,清清亮亮的;喊几声儿,嘤嘤嗡嗡的。” 读中感受“喜欢”
这泉给你怎样的感受?读出你的感觉,对比读感受儿化音的魅力 “我总喜欢伏在泉边,照个影儿,清清亮亮的;喊几声儿,嘤嘤嗡嗡的。”
我总喜欢伏在泉边,照个影,清清亮亮的;喊几声,嘤嘤嗡嗡的。师生对比读,(生交流)
师小结:儿化就是有这样的好处,能使句子显得更亲切更富有童趣。认识对偶。
师引读男女分读。发现什么了?
对偶的修辞手法也能让这句话显得更有诗意。④感受文字里的趣味
这样灿然明镜般的泉水照出了那清清亮亮的影儿,在作者的世界里,又有谁回应他的喊声?
嘤嘤——小鸟的叫声 嗡嗡——小虫子的叫声 4 过渡:这眼泉水带给作者的不仅仅是能照个清清亮亮的影儿,也不仅仅是喊几声之后嘤嘤嗡嗡的回应,最令他痴迷的是他在泉边汲水时所带来的无限遐想。
每次,桶底儿刚轻轻碰到泉水,泉里就发出丁丁冬冬的响声,那声音是深沉的、遥远的,好像空谷传音。
理解空谷传音(生齐读第六自然段)情境创设:(音乐)出示“泉”节选 师读
“山中静得很,但你可以听见泉水一滴、一滴,滴落在深潭里的声音。牛羊在山上散步,清泉在檐下流淌。当春天来到的时候,桃花瓣儿、杏花瓣儿会随风飘洒在水面上,让小溪流带着它们,像载着一只只小船,飘到山外去。”
语言训练:泉里发出丁丁冬冬的响声,似乎是__________的声音顺着山泉流进了我家的泉眼。
感受“深沉、遥远”
师小结:从这么遥远的大自然传过来,所以那声音是——深沉的,遥远的。
把你的感受放进去再读。
学爷爷讲故事(机动)更有神奇的一幕:
“山脚的深潭里有暖暖的泉水;泉边,即使是在冬天,也长着青青的小草。
当隆冬时节,山涧的清流都结了冰,群山也覆盖着白雪,我家的这泉水还蒸腾着温暖的水汽,它的四周还是绿草丛生。”这么神奇的泉眼!词句的对比。5
3、总结家 情感积淀
出示:不用问,你也会爱我们的家的。朗读指导 自豪 坚定。
五、总结全文 课外拓展
1、阅读材料
百泉村一带,泉眼密布,河道纵横,盛产水稻、鱼虾和芦苇,宛如江南水乡。一个仅有200来户人家的小村,却布满了200多个泉子,以其清冽的泉水和旖旎的风光吸引着游人。
2、回顾全文
整篇文章其实就在诉说着一句话就是——
出示:不用问,你一定会爱我们的百泉村的!(生齐读)
3、总结
金波爷爷用诗意的眼睛发现了百泉村的美,用诗意的心去体会写下了充满诗意童趣的语言,连文章的结构都流露出无限的诗意。
4、作业
给全文写总结,以“百泉村”为小标题,用上本文独有的写作方法:一问一答。
金波的书《乌丢丢的奇遇》《让太阳长上翅膀》《影子人》《追踪小绿人》
第三篇:白眉村书记汇报材料
白眉村有关情况简介
白眉村位于长乐市鹤上镇东北地段,与漳港、文武砂两镇交界,辖有13个自然村,全村总户数1332户,总人口5223人,下设4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12人。
本村耕地总面积2231亩,人均收入9660元,先后引进了传福针织、纬兴针织厂、腾峰针织等多家上规模企业,为白眉村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目前本村新建惠民工程山白公路,休闲公园,主干道绿化带和垃圾焚烧场,下一步计划美丽精品村建设。
白眉村党委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将党员干部的管理教育放在重要位置。本村坚持“三向培养”,努力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许多党员致富能手结合自身优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解决群众就业问题的同时为本村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建设了白眉文化中心、农家书屋,设立全民健身活动日、全民读书日活动、全民卫生整治日活动等,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村党委组织各党员开展为期一周的时间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习近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系列讲话、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 ——重要论述摘编动系列讲话、各地联系服务群众经验做法选编、各地损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剖析等相关文件组织了集中学习和讨论。
由于白眉村外出流动党员数量较多,为了便于外出党员
集中学习。本村将学习材料汇编成册,通过快递及时送达党员手中,还利用节日团聚的机会,将流动党员集中起来学习。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联系外出党员,将学习内容、参考资料等在网上公布,并把更新情况电话告知,使外出党员通过网络了解和参与教育活动,迅速掌握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设立党员联系岗,每个支部成员联系若干名外出流动党员,互动交流家乡与异地的发展情况,尤其向外出党员介绍家乡的发展情况,希望广大党员能够返乡工作,促进家乡经济发展,并及时反馈给支部,做到党员学习一个都不少。
第四篇:白泉村的教学设计
篇一:白泉村
五上选学课文第8课《百泉村(四章)》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东海实验学校 杨明杰
一、诗歌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先来朗读两首诗歌。(屏幕出示,配乐齐读)——《村居》、《雨中的森林》
这优美的诗歌的作者就是诗人金波。(板书:金波)
我们今天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散文诗。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同学们注意到没有?课题后面还有“四章”两个字。这个“章”字老师查了字典(出示“章”字的注释),你觉得课文中应该选取哪一种解释?迅速浏览课文,课文由哪四章组成?板书:山泉村家。每一章都有一个小标题,我们读课题时不用把这两个字读出来。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百泉村是诗人的家乡,是他童年生活过的地方。诗人笔下的百泉村是什么样的呢?请打开书本(出示自学提示)
1.教师巡视,板书不认识的字词,注音:对峙 房檩 窗棂 门楣
2.指名读儿化音的词,齐读。——这些都是作者家乡的方言
3.指名读“房檩、房柱、窗棂、门楣”,齐读。——当地的民居很有特色,古色古香。
4.百泉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教师小结过渡:(由学生的回答中自然地引过来)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灵秀的山水养育了金波这位杰出的诗人。让我们先来欣赏山中的“泉”。自由轻声读“泉”,读到你的眼前仿佛有清泉在流淌了,再划下你感受深刻的句子。
三、学“泉”
1.指名读
2、范读
3、山中的泉哪儿值得我们去爱?
2.预设(实际教学时随学生的交流进行导学)
第二节:读着这节文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仿佛闻到了什么?如果你就是这桃花瓣儿、杏花瓣儿,你会对山外的人们说些什么呢?
(理想的课堂交流应是这样的:指名说,教师引说、点拨、小结,让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说得美些,详细些。让学生自己说出“我仿佛看到——我仿佛还闻到——”)
师:是啊,谁说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在诗人的眼里,这花瓣和溪水之间充满了情意。
齐读
第三节:读着这句话,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这声音就像——(琴音、乐声)在冰封大地的冬天,山因为有了泉的陪伴,它不会寂寞。短短一句话,却有着唐诗里的意境。让你想起哪首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示王维《鸟鸣涧》,如果说“鸟鸣山更幽”,那么文中的意境就可说成——(泉滴山更静)一起来感受这份意境。女生读。
第四节:读着这样的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富有生机,充满生命力)哪些短语给了你这样强烈的感受?(涓涓的细流、暖暖的泉水、轻轻的小草)板书:叠词 正是叠词的运用使我们感受到了泉的蓬勃生机。“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这充满生机的泉水,这富有韵律的句子,让我们再来感受它的美。
3.小结:山中的泉不仅有视觉上的美,听觉上的美,更是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份美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呢?他运用了哪些方法?再读读这一章。
(根据学生的发现板书:首尾呼应比喻——形美 叠词——韵美 拟人借景抒情)
对于“借景抒情”的写法可以这样引:作者正是借“泉”这一景物抒发了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这种写法就叫“借景抒情”。
师生配乐合作朗读:师读首尾,男生二节,女生三节,齐读四节。
四、学“山”
是山孕育了这动人的泉,诗人家乡的山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让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寻找山的美。
自由读读“山”这一章,划下你最欣赏的句子。
交流:你最欣赏的是——
(预设:作者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描绘出山形的美,真是形态各异,壮丽雄奇,使人仿佛置身童话世界。)
每一座山,都被赋予了神话色彩,显得格外神秘。
走在峡谷道上,是多么幽静。
拟人化的手法把天地间的景物写得富有情趣。
小结:如果说泉是温婉可人的,山是雄奇瑰丽的,那么,同学们,你们爱这山环水绕的小山村吗?你爱这古色古香、充满温情的家园吗?让我们在下节课一起去寻找心中的答案。
五、配乐师生齐读诗歌《山泉》
篇二:参与式学案设计五年级语文学案白泉村(四章)
8百泉村(四章)△
云甸完小王晓林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感受山泉村家的韵味,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景物的。
学习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
学习难点:领悟作者是怎样细致观察景物的。
学习准备:小黑板 词语卡片。
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活动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作者笔下的山泉村 家是怎样的?你想知道就随我去吧!板书课题(百泉村)
二、组织活动。
活动一:感知百泉村的景物
问题:作者笔下的百泉村的山 泉 村 家是怎样的?
1、自读课文,思考作者笔下的山 泉 村 家是怎样的?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作者笔下的山 泉 村 家是怎样的?
3、小组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活动二:欣赏百泉村景物
问题:百泉村的山、泉、村、家、是怎样的?
1:在小组中分自然段读课文,思考百泉村的山、泉、村、家是怎样的? 2:小组讨论交流:百泉村的山、泉、村、家是怎样的?
3:小组代表交流结果。
活动三:品味百泉村的景物。
问题:从这篇课文中你体会到什么?
1:小组交流,从这篇课文中你体会到什么?
2:在小组中读一读你体会到的部分。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你喜欢的部分。
活动四:体味写法
问题:作者是怎样观察景物的?
1:组内交流:作者是怎样观察景物的?
2:小组代表展示交流结果。
3: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三:全课小结。
四、板书
热爱家乡 白泉村(四章)
热爱自然
篇三:仿写《白泉村》
一切景语皆情语
—— 借《百泉村》仿写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来描写,同时抒发自己的情感。
2、学习作者语言表达技巧:设问、比喻、叠词等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语言表达技巧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写作文吗?回答不喜欢的同学老师理解你,回答喜欢的同学那么多,肯定其中一部分是假打,违心的说法。今天,不管是喜欢作文的,还是不喜欢作文的,这节课,老师就支你们一招,让你们觉得其实作文很简单。
二、学习《百泉村》的写法
1、师:大家请看,这是上节课咱们学习的一篇课文——《百泉村》,我们知道它是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爷爷写的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这篇散文由四个章节组成,分别是山、泉、小小山村、家。每一个章节其实就是一篇独立的文章,每一章都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
(幻灯片出示:相同点——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抒发自己的喜爱之情)除此之外,这四章还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课前我们已经借助学案进行了独立研讨,现在,请拿出你们的学案进行小班交流,达成共识,并做好大班展练准备。为了使交流更有效,第一竖的同学重点交流第一个相同点,第二竖的同学重点交流第二个相同点,其他竖的同学重点交流第三个相同点。时间是三分钟。好,现在开始。
2、大班展练,生生互动,教师点拨。
(1)一个小班展练文章的结构相同;
教师预设:四篇散文开头都是作者提出一个疑问,然后对提出的疑问进行回 答。这样以设问的方式来组织材料,使文章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首尾呼应。(板书:设问)
(2)一个小班展练文中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教师预设:这些句子都是比喻句,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所要写得景物写得更加生动、形象、贴切。(板书: 比喻)
(3)一个小班展练文章使用了许多“叠词短语”。
教师预设:使用叠词,我们读起来会更亲切,更加接近我们儿童的语言,读起来有一种“美”的韵味在里面。(板书:叠词)
三、教师牵引下“练能”,群文阅读
1.在我们的展练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金波爷爷赋予了所有景物“感情”,让他笔下的景物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四个写景的文章片段,快速浏览,你从中又发现了什么呢?
2.学生默读并汇报:排比、拟人······
教师小结:这些文章都和金波爷爷的文章有异曲同工之处——一切物语皆情语。我们能否模仿金波爷爷:抓住景物的特点,恰当的运用“比喻、叠词等”特殊的语言表现形式来写写文章呢?
四、学以致用,进行“小练笔”练习。
1.大家请认真的看图片,知道这是哪里吗?我们仿照金波爷爷的写法,按照以下的提示进行“小练笔”。(时间10分钟)
2.学生展练自己的“小练笔”,教师做简单的评价,结束本课教学。
第五篇:优秀村书记事迹
心系群众 甘做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郎溪县毕桥镇施宏村党总支书记陈厚荣事迹材料 2010年初,陈厚荣同志根据组织安排,坚毅走上村党总支书记岗位。一年来,他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想着发展,把加强村班子建设牢牢抓在手中,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强化服务、凝心聚力,使全村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村各项工作居全镇前列。他本人也成长为受上级信任、受群众信赖的村书记。
一、练内功、属形象,律己有度
陈厚荣同志自担任村书记以来,一直注重内强素、外树形象、尽职尽责,始终用党纪、用上级的要求、用群众的期望这个标尺检测着自己。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素质。任书记以来,他始终保持一种危机感,把学习抓得很紧。政治理论、科技知识、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业务知识,样样涉猎,在工作中学、工作之余学,在实践中学、向身边的人学。学习使他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不断增强,不仅适应自身工作的需要,也适应了形势的发展。
2、严于律己,加强党性锻炼。长期来,陈厚荣同志很注意自身党性的锻炼和品行建设,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时刻做到自省、自警、自律、自重,从一言一行开始,防微杜渐。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占的不占。一直坚持
集体的钱用在刀刃上,从不搞大吃大喝,不乱花乱用,不参与赌博,不搞封建迷信活动,违反党纪政纪的事从来不做。在群众中,始终以一颗真正的、纯洁的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品行,始终力求群众树立良好的形象。
3、先公后私,一切以工作为重。工作中,陈厚荣一直保持高度的责任感,把精力、时间用在工作上,家里承包的田地,全部由爱人一人耕种。遇到大忙,请人帮忙,他也不肯呆在家中。一次爱人生病,正赶上计生工作专项清理,他把爱人送进医院交给姨妹服侍,自己又赶到村部,为此,他们两口子还闹了别扭。正因为如此,近一年来,他和村两委工作中创下了多个优秀。
二、慎言行、作表率,带兵有方
担任书记以来,陈厚荣一直处处以身作则,处处率先垂范,带出了一个好班子,也带出了一个好的党员队伍。
1、重团结,增强战斗力。在抓班子建设中,陈厚荣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和党员进行学培训,注意严格教育管理,尤其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结合本村实际,有效地开展各种活动,在班子内,他自己身体力行,坚持只谋事、不谋人,在大事上讲原则,小事上讲风格。善于与班子成员沟通、交心,建立相互尊重、相互谅解、相互支持的氛围,讲团结,不搬弄是非,不求全责备,勇于承担责任,不揽功讳过。遇到矛盾,他总是带头去解决。工作上严格要求下属,生活上关系下属,因此班子战斗力不断增强。
2、重服务,增强凝聚力。抓班子建设中,他积极倡导,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干部向服务员转变。他同两委班子强化服务意识,58名党员开展“党员承诺制”、培养10名双带典型,25名党员参与“双培双带”,50名党员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把服务寓于工作之中。从2010年新村委会大楼启用开始,针对群众办事难的情况,施宏村继续深化实行村为民服务代理点,实行“群众动嘴、干部跑腿”,只要群众有求,他们必应,一年来,为群众办事240多件,坚持密切群众,热情为民服务,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增强班子的凝聚力。
3、讲奉献,增强影响力。对两委一班人及党员队伍,他一直坚持严于管理。在塑造良好形象上下功夫,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做文章,带动、激发他们在生活上低标准,工作上高标准要求自己,尤其是班子成员,人人做到廉洁奉公。处理问题,不徇私情,落实工作,勤勤恳恳,工作上讲求务实,生活上不搞攀比。建立班子成员作表率,班子成员做榜样,党员为群众做模范机制,以不断增强班子及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三、夯基础、讲实效,真心为民
作为村官,陈厚荣一直坚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理念,始终团结带领两委一班人,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
善生产生活条件,把真心为民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争项目,尽心帮群众解忧,施宏村的桃园、宏兴等自然村是抗旱死角点。自然塘坝淤塞严重。近几年,王光中和一班人积极争取项目,广泛发动群众,多方寻求外援,投资50多万元,全村共挖当家塘14口,从根本上解决了种田抗旱灌溉问题。同时,龙泉村人口多、村落多、交通不便,上任以来,他带领群众共铺设砂石路12条,近20华里长,修水泥路一条4公里长,投资近百万元,全村所有村庄都通了砂石路。
2、抓机遇,全力为群众解难。随着新农村建设及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王光中带领全村两委班子成员抓机遇,为全村100多户安装了自来水,改造供电杆线3千多米,完成了120户的电视村村通工程,村投资6万元建了村卫生室。
3、促进步,着力抓好计生和稳定工作。这两项工作一直是镇村两级的重点工作,也是难点工作。在计生工作中,以加强和改善服务为着手点,实行计生分村包组责任制和计生工作例会汇报制度,通过每月两次例会,及时了解育龄人群信息、按时督促“四项手术”到位,对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总是亲自抓。去年和镇计生办负责人到江苏为两女户结扎,又到宣城抓“政策外补救落实”工作,都交顺利完成了任务。在抓稳定工作时,同样实行包组责任制和例会汇报制。
对于群众中出现的任何纠纷,和村干部总能在第一时间到场了解情况,并给予调解,尽量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社会能稳定”。
四、理思路、谋发展、富民有果
近几年来,陈厚荣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紧紧扭住要务,理思路、谋发展,积极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村民迈上奔小康之路。
1、理清思路立足实际求发展。施宏村是一个以茶叶种植为主的农业大村,根据村情,他们优化农业组合,建立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同时依靠宏云制茶这一省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坐落本村的区位优势抓好茶叶深加工,现发展引导大小茶厂6家。培植农户从事家、水禽养殖等产业,现已初具规模。积极搞好农民工的各种技术培训,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全村有近3千人在外务工,年创劳务收入达5千万元。
2、多管齐下,凝心聚力促发展。为加快发展,陈厚荣和他的一班人,群策群力谋发展。一是建立,民间协会,在企业中建立党支部,让致富能手戴照云为首,开展帮扶结对,发展优质无公害茶叶种植;二是积极招商引资,办凤巢企业2家,解决近100多人就业。近期又申报了施宏村茶业合作社,可望年创收50多万元;三是引导农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
陈厚荣同志多年来一心一意为民办实事,在村书记岗位
上做的实、收获大,深得领导和群众的赞誉,他本人总是很谦虚的说“我竭尽所能,做好施宏村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