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81702
【发布文号】湘政发[2001]16号 【发布日期】2001-06-25 【生效日期】2001-06-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通知
(湘政发〔2001〕16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内部审计事业有了长足发展。至2000年底全省已建立3800多个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内部审计人员1万多名。近5年来,各内部审计机构累计审计项目近9万个,纠正违纪违规金额89亿元,促进增收节支16亿元,减少损失浪费2亿元,促进了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促进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维护经济秩序,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等有关法律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特作如下通知:
一、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
内部审计是在单位主要领导人或董事会的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定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和内部控制独立客观地进行检查、评价,并对其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为领导决策服务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强化经营管理,防范经营风险的需要;是促进内部管理向科学、严格的方向发展的重要环节。
搞好内部审计工作,对于规范各部门、单位的财政财务行为,加强和改善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党风和廉政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把内部审计工作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行政一把手要亲自抓内部审计工作,要定期听取内部审计工作汇报,研究和解决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二、明确任务,努力搞好内部审计工作
全省企业、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单位都要根据工作需要,依照有关规定实行内部审计制度。财政收支、财务收支金额较大或者所属单位较多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和大中型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国家大型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经济比较发达的乡(镇)等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各级政府要把各部门、各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作为考核内部约束和内部治理机制是否完善的重要方面,对那些内部审计制度不完善、管理混乱、造成国有或集体资产流失严重的部门和单位,要依法追究领导人员的责任,对未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部门和单位,国家审计机关要进行重点审计。
内部审计工作专业性强,要求高,必须切实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内部审计队伍。要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加强对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要在全省推行内部审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3至5年内,全省内部审计业务人员均应通过培训和相关考试,获湖南省内部审计师协会颁发的上岗执业证书,未获得执业证书的,不得从事内部审计工作。
各部门各单位领导要切实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相对独立性,为他们独立、公正执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工作条件。内部审计机构经本单位在管理权限范围内授权,可以对本单位各部门或下属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违纪违规行为进行处理处罚。内部审计成果经测评和确认,可以作为司法机关、审计机关、社会审计组织等定案的依据。
内部审计职能要由以监督为主逐步转变为监督与评价并重,进一步突出内部审计的内向性服务的特点;在审计层次上,要由以事后财务收支、查错防弊为主,转变为以事中、事前的效益审计、管理审计为主。当前内部审计工作,一是搞好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审计,摸清家底,核实盈亏,查处本单位存在的管理松驰、内控不严、帐目不清、信息失真等问题;二是认真开展对所属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为部门和单位领导正确评价和使用干部提供可靠依据;三是逐步开展经济效益审计。
加强内部审计的行业自律和管理。各市、州应当尽快建立内部审计师协会,各行业主管部门、大型企业集团或总公司等应根据工作需要建立内部审计师协会或分会。要充分发挥各级内部审计师协会的“管理、服务、宣传、交流”职能。省内部审计师协会要制定全省内部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做好立法、工作协调、职业指导、业务咨询服务、人员培训和维护内部审计人员合法权益等方面的工作。
三、三、各级审计机关要加强对内部审计的指导,确保内部审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各级审计机关要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通过内部审计师协会加强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要在内部审计制度建立、机构设立、业务质量等方面开展指导和监督;要帮助各级内部审计师协会协调和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内部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对内部审计工作设置障碍,不得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内部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不得滥用职权,循私舞弊。
湖南省人民政府
二00一年六月二十五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湖南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
湖南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
根据省教育厅《湖南省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湘教发[2005]118号)、《湖南省教育系统建设项目审计实施办法》(湘教发[2005]51号)、《湖南中医药大学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校行发[2011]6号)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三篇:内部审计工作
第四章 集团审计中心
内部审计工作
一、审计职责
集团审计中心,代表集团对各公司、各直属部门有关工作事项进行审计,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其职责是:
(一)拟定集团有关审计事项的规章制度,提交集团会议研究。
(二)负责对集团各公司的内部审计、离任审计和专项审计。
(三)负责检查集团各公司贯彻执行集团公司规定、规章制度情况,负责对各公司及其高层管理人员的所有经济活动、经济效益及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
(四)负责检查和评估各公司各种财务数据、报表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公正性,其中包括检查财务数据的采集、衡量分类及汇报的方法是否符合有关的标准和规章制度。
(五)负责对各公司开展财务预算、资产经营、经济效益、内控制度、固定资产投资、任期经济责任等审计。
二、审计内容
(一)审核集团所属被审计公司的财务收支、经营活动,保证经营数据来源合法真实。
(二)评价集团所属被审计单位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各项活动是否符合成本效益,揭示不经济、不合理的行为。
(三)评价、考核各公司综合性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分析偏离期望值原因。
(四)评价被审计公司财务部门的工作质量和监控能力,发现问题并指导工作。
(五)发现集团各公司先进的、科学有效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办法,及时总结和反馈。
(六)对各公司审计具体内容如下:
1、酒店
(1)应收应付往来款的金额、账龄,应收款和月收入额的配比程度,与历史数据对比增减变化情况。
(2)采购报价制度、询价制度的执行情况,核查报价是否存在异常波动。
(3)酒店综合毛利率以及各经营部门的毛利率的变化情况,是否存在异常。
(4)成本构成,用因素分析法分析成本变动的原因,追查是数量因素还是价格变动引起。
(5)资产保养、维修,检查资产的闲置和利用情况。(6)存货盘点,账物核实,检查以旧换新制度的执行情况,账物是否相符。
2、地产(1)资金支付审批程序,高息借款的支付利息情况。(2)各项工程款合同执行情况,是否存在超合同支付款项问题。
(3)房产销售、按揭贷款、开发成本和费用情况。(4)贷款业主月供欠缴情况。(5)代收代付款的收支情况等。
3、典当
(1)逾期费息的金额、回收进度。
(2)贷款的账龄分析,关注时间较长的贷款情况。(3)放款流程规范性。(4)关注费息率变化。(5)收当物品的定价程序。
(6)绝当物品、寄卖品和黄金等销售情况。
4、物业
(1)物业费、暖气费收费率。
(2)水费、车位费等其他费用的收缴情况。(3)小区内是否存在占地经营未收款现象。
(4)维修程序是否合理,是否有人进行维修回访等。
三、审计权限
(一)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和有关人员介绍经营管理情况。
(二)有权审核被审计单位凭证、帐表、预决算,检查资金和现场勘察有关资产的使用、管理,查阅有关合同、协议和决议等有关经营活动方面的文件和会议记录等资料,查阅会计年报、计算机软件和电子数据等相关资料。
(三)有权参加被审计单位的重要业务工作会议和有关经营、财务工作会议。
(四)对审计涉及的有关事项进行调查,索取有关文件、资料等证明材料。
(五)对正在进行的严重违反财经、规章制度等行为造成损失或浪费的,经领导同意,做出临时制止决定。
(六)对阻挠、妨碍审计工作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情况,经领导批准,可临时做出处理,并建议追究责任。
(七)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
(八)对审计中出现的问题,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和罚款。
(九)审计中心经批准有权抽调集团及各公司相关人员担任临时审计人员参与内部审计工作。
四、审计程序
(一)年初拟订当年审计项目和工作重点,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常规审计每月安排一次,另根据实际需要,还可安排专项和临时审计内容,对阳光通道反映的问题随时审计检查。
(三)认真阅览各公司的管理制度、业务流程等;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而后制定审计项目。
(四)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意见和建议,如发现重大问题,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
(五)审计结束后,对审计情况写出审计报告,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或线索,可直接向董事长报告。
(六)对审计建议的落实情况,由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落实,事后反馈。对审计结果有异议的事项,十天内做出答复。
五、审计要求
(一)具有较高的审计技能,正确运用内部审计程序、方法和专业知识能力、综合分析及文字表达能力。
(二)依法审计,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泄露秘密,玩忽职守,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三)讲求职业道德,遵守审计工作纪律,保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保证审计结果客观公正。
(四)对违反审计工作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所犯错误情节给予处罚。
(五)审计中心,对办理的审计事项,必须建立审计资料档案,严格管理。
(六)审计人员调、离职时,应在专人监交下办理移交手续。
六、处罚意见
(一)对审计中首次出现的问题,情节较轻者给予批评。
(二)对上次审计报告中的问题再次重复出现,情节较轻者需对责任人罚款100元,对连带部门第一负责人罚款50元。
(三)对审计中出现的问题较重者,对责任人罚款200元,对连带部门第一负责人罚款100元。
(四)对审计中出现的问题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者,对责任人不低于500元的罚款,对连带部门第一负责人不低于300元的罚款,问题和罚款金额报批准后执行。
第四篇: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通知
【发布单位】81905
【发布文号】穗府[1997]18号 【发布日期】1997-01-27 【生效日期】1997-03-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广州市内部审计工作规定》的通知
(穗府[1997]18号)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现将《广州市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州市人民政府
一九九七年一月二十七日
广州市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第一条 第一条 为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促进各部门、单位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国家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市、区、县级市审计局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以及本市行政区域内设立内部审计机构的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公司。
第三条 第三条 内部审计是指对部门、单位实施内部监督,依法检查会计帐目及其相关资产,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活动。
第四条 第四条 内部审计机构在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行政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独立开展工作,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领导和监督,同时接受同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 第五条 市、区、县级市审计局负责辖区内的内部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以及本规定的组织实施,其主要职责是:
(一)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级政府的要求,制定内部审计工作制度;
(二)指导和监督部门、单位依法建立和健全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必需的审计人员;
(三)组织内部审计理论研究,培训内部审计人员;
(四)总结、交流、宣传内部审计工作经验,表彰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积极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
(五)维护内部审计机构及其人员的合法权益;
(六)国家法律和法规规定的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第六条 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支持内部审计机构独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审计队伍的组织、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
(二)研究、部署和检查本部门、本单位审计工作,听取审计工作情况汇报;
(三)审核审计报告、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书,督促有关单位落实审计意见和执行审计决定;
(四)为内部审计人员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帮助改善生活、工作待遇和评聘专业职务等;
(五)对成绩显著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七条 第七条 下列部门、单位应当设置内部审计机构:
(一)财政、财务收支金额较大或所属单位较多的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事业单位;
(二)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
(三)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公司。
第八条 第八条 经济事项相对简单,没有下属单位或下属单位较少及规模较小的政府部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可以独立设置专职审计人员,但不得与财务或其他部门合署办公。专职审计人员的级别应与本部门、本单位的同级财务人员相同,并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第九条 第九条 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和审计人员的配备情况应当报同级审计部门备案。
内部审计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免和调动,应事前征求上一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意见。
配备的审计人员数量应与审计工作量相适应,并形成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使审计人员保持相对稳定。
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从事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部门、单位可根据审计工作的实际,设立总审计师,设置专职或兼职审计人员,建立审计监督网络。
第十条 第十条 内部审计机构主要职责是:
(一)对财务预算的执行和财务决算进行审计监督;
(二)对与财政、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监督和调查;
(三)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四)对本部门、本单位与境内、外经济组织合资、合作经营的企业、合作项目的合同执行情况、经营状况及其效益进行审计监督;
(五)对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审计监督;
(六)对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损益进行审计监督;
(七)对下属单位法定代表人经济责任和经济实绩进行审计监督和评议;
(八)对内部控制制度和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和评议;
(九)对单位负责人或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交办的内部审计事项进行审计监督;
(十)配合国家审计机关开展审计工作;
(十一)对其他需要内部审计的事项进行审计监督;
(十二)对行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开展行业审计调查。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内部审计机构具有下列有职权:
(一)要求有关单位按时报送计划、预算、决算、报表和有关文件、资料等;
(二)审核凭证、帐表,检查资金和财产,查阅有关文件和资料,查看财务会计软件内容;
(三)参加或召开涉及审计方面的工作会议;
(四)对审计涉及的有关事项,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查并按照规定索取有关文件、资料等证明材料,复印有关证据,审计工作人员应当依法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五)经部门、单位负责人同意,制止正在进行的严格违反财经法规,造成严重损失浪费的行为;
(六)对阻挠、妨碍审计工作以及拒绝提供有关资料的,应建议单位负责人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经单位负责人批准,可采取封存帐册和资产等临时措施。
(七)提出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和纠正、处理违反财经法规行为的意见,凡涉及应追究有关人员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的,应依照有关规定移交人事、监察部门和司法部门处理。
(八)根据本部门、单位的授权,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在管理权限范围内进行经济处罚;
(九)向上级主管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和同级审计机关反映审计工作的重大问题;
(十)协助审计机关检查其出具审计意见的落实和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内部审计机构工作程序:
(一)内部审计机构应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和本部门、本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部署,制订审计工作计划。在具体执行前,制订审计方案。审计工作计划、方案应报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施行。
(二)实施审计应当组成审计组,并在进点实施审计三天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
(三)审计实施结束,审计组应当提出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被审计单位应当自接到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意见函复内部审计机构,逾期没有函复的视为无异议。
(四)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将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和被审计单位的函复意见一并送本部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批,该主要负责人应当在30日内审定审计报告。
(五)内部审计机构根据主要负责人审定的审计报告,对审计认定的事实、审计事项的评议和建议,出具审计意见书,对需要依法处理的,应当出具审计决定书。审计意见书和审计决定书自送达被审计单位之日起生效。
(六)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决定如有异议,自收到审计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可向内部审计机构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提出书面意见,该主要负责人在接到书面意见之日起30日内作出是否更改的决定。在提出异议期间审计决定不中止执行。
(七)内部审计机构对重要审计事项进行后续审计,应检查采纳审计意见和执行审计决定的情况。
(八)审计结束后,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整理审计资料,建立审计档案,按规定进行管理。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内部审计的工作成果,可作为审计机关、上一级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等工作的参考依据。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内部审计人员应当依法审计、忠于职守、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奉公、保守秘密。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内部审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打击报复。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审计工作,本单位应当保证其审计经费。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根据情节轻重,提出警告、通报批评、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等建议,或报请本部门、本单位负责人或监察部门处理;触犯刑律的,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拒绝或拖延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会计资料等证明材料的;
(二)转移、隐匿、篡改、销毁有关文件和会计资料的;
(三)转移、隐匿财产和资金的;
(四)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五)阻挠审计人员行使职权,抗拒、破坏审计监督的;
(六)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
(七)报复陷害审计人员的。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审计人员,由其所在部门、单位或监察部门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触犯 刑法的,应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滥用职权的;
(二)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的;
(三)弄虚作假的;
(四)玩忽职守,给国家或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
(五)泄露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的。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被审计单位认为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现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计的,应当向审计人员所属部门、单位提出要求审计人员回避的申请。
审计人员认为自己与被审计单位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计的,应当向所属部门、单位提出回避申请。
审计人员是否回避由所在部门、单位负责人决定。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非国有经济组织的内部审计工作,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1987年11月26日颁发的《广州市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开展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
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开展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愈加重视,对教育的投入规模和总量逐年增大。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合理配臵公共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为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在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经济秩序、防范经济风险、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下面就从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审计内容和方法、审计报告及审计整改五方面进行阐述,以进一步规范和提高我县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树立科学理念,明确内部审计工作目标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和指南,理念决定审计行为。随着各类教育覆盖面不断扩大,人民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为适应这些变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灵魂和指南,把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根本目标。简单的说,当前教育系统内部审计的工作目标就是树立“三观”,明确“三项目标”。
教育系统内部审计,是指对本系统内直属单位和各中小学校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独立监督、评价的行为。真实性是指反映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合法性是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遵守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情况;效益性是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多年来教育内审工作的实践来看,内部审计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管理,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发展。
一是树立“免疫系统”审计观,明确内审促进教育管理部门提高预警防范能力,加强自身改进与完善。“免疫系统”审计观,集中体现在预防、揭露和抵御三个方面。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项管理措施都可能存在漏洞。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人的主管因素影响还是制度漏洞都或多或少会出现执行偏差等现象。而内审作为教育事业的免疫系统,有责任更早地感受风险,有责任更准确地发现问题,有责任提出解决问题、抵御“病害”的建议,有责任在永不停留地抵御一时、一事、单个“病害”的同时,促进其健全机能、改进机制、筑牢防线。
二是树立服务审计观,明确内审促进教育管理部门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审计监督是手段,审计服务才是目的。促进各单位加强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教育事业发展大局,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审计服务不仅要着眼于加强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审计监督,规范教育行政管理行为,充分发挥效益审计服务教育发展,有效推动教育政策的落实,促进深化教育改革和完善制度,更要把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促进我县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作为教育系统内审工作的基本目标。
三是树立风险审计观,明确内审促进教育管理部门提高责任意识,促进提高教育管理质量。随着审计内容由微观逐步走向微观与宏观并存,审计重点由真实合法逐步走向真实合法与效益并存,审计方式由个案审计逐步走向个案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并存,审计结果利用由封闭逐步走向半封闭与开放并存,由此而伴生的审计风险在逐步加大。因此内审工作必须要有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即本着对教育管理部门高度负责,对审计对象高度认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创新方法,不断提高审计质量,进一步促进规范教育管理。反之亦然。如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遗漏了重要的审计证据,或对重要事项进行判断运用了不适当的审计标准,就会产生审计风险。因此,只有坚持实事求是、依法审计,不断提高质量,才能防范审计风险,维护审计监督权威,保障审计事业健康发展。
二、狠抓文明执法,规范内部审计工作程序
规范审计程序是是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的根本保障;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减少内部审计资源消耗的有效途径;是维护内部审计职业信誉、树立内部审计形象的内在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结合本县教育内审工作的开展情况,其内部审计工作程序主要有以下9项:
1、编制审计项目计划;
2、组成审计组进行审前调查;
3、编制审计方案;
4、下达审计通知书;
5、召开进点会;
6、实施审计(获取审计证据、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7、起草审计组审计报告;
8、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并修改审计报告;
9、审议审计组审计报告并形成正式审计报告
简单点说,内部审计项目要在实行计划管理的的前提下,经历审前、审中、审后三个阶段,下面我将具体围绕这三个阶段对审计程序进行具体阐述。
㈠抓好项目科学立项,有重点的进行审计。年初,内审机构要根据部门工作重点、局领导对内审工作要求、群众举报和公众关注事项、上级部门安排等审计需求,结合自身审计资源、,提出审计项目建议,由教育局对项目进行讨论和研究,确定审计项目,从科学立项的角度保障项目的有效实施。若缺少这一环节,会出现重审、漏审等,既体现不出内审的成效又浪费了人力、物力、时间等资源。如在我们审计部门,通过确定审计项目计划,达到四方面的效果。一是对全县审计项目进行统筹计划管理,有利用中长期规划管理;二是对各方面关注并具有长期性的审计项目做到了年年审;三是对不具有长期性项目做到了五年内审计项目不重复,节约了审计资源;四是扫除了审计盲区,扩大审计监督覆盖面。目前,如全县的经济责任审计达到了五年轮审的效果,做到审计监督无死角。
㈡抓好审前各个环节,有针对性的实施审计
1.审前调查。细致周密的审前调查是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有效选择审计重点的基础,只有结合了审前调查具体情况的实施方案才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才更能突出审计重点,提高审计效益。无论是对被审计对象基本情况了解与否,都要认真对待审前调查工作,坚持审前调查决不走过场。审前调查一方面要摸清被审计对象的总体情况,另一方面要做深做细,在审前调查阶段就初步把握住被审计单位(项目)存在的几方面主要问题,为提高审计效率打好基础;可以适当提高审前调查所用工作量,只有充分的审前调查才能做出切实可行、重点突出的实施方案;要将实施方案的编制与审前调查情况紧密结合,突出审计重点。既要将了解到的被审计单位(项目)的与审计目标和审计事项有关的基本情况着重介绍,简洁而又重点突出,使非审前调查人员看后一目了然;又要将审前调查中初步发现的重点问题、疑点线索、以及下一步要重点关注的情况等都融会到审计实施方案中,形成正式审计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使实施方案既有整体情况,又有重点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2.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编好审计实施方案是做好审计项目的关键。实施方案是指导审计作业的重要措施,它在整个审计工作中起着龙头作用。如果方案编制合理,就能够科学地管理和利用审计资源,更有效地指导审计人员,有步骤、有秩序地实施审计,减少审计差错,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防范审计风险。因此,要根据审前调查的结果,由主审认真编制,在编制过程中要细心研究、反复推敲。然后召开审计组审计方案论证会,充分听取审计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订完善。
编制方案时必须包含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和重点、审计工作组织安排、审计工作要求五方面内容。同时还要注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目标是否明确。要知道审计这个项目,到底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只有目标明确,审计工作才能有方向,才能有效果。二是审计内容和重点是否准确、明晰。审计一个单位,一定要明确对这个单位究竟要审什么?审哪些?重点在哪?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审计了半天也没抓着根本,既达不到效果也影响了效率。三是方法步骤是否有针对性、是否便于操作。审计方法步骤就是解决对要审计的内容怎么审的问题,不同的方法步骤可能导致不同的审计结果。就像医生看病,同一个病人,不同的医生由于采取不同的方法,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方法步骤一定要有针对性,不同的审计内容要有不同的方法和步骤,对症下药方能有效。四是审计人员如何分工?根据审计项目的需要,审计组中既有对某行业审计经验丰富的审计老手,也有善于发现疑点线索,追踪深入的审计能手,还有熟练掌握计算机运用方面的审计高手;针对特定审计对象,还聘请某些行业的专家加入,以弥补审计人员某些专业知识的不足,为审计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足够的专业知识保障。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因项(审计事项)、因能(审计专业能力)选人(审计人员),做到人尽其才,才为所用。3.下达审计通知书。下达审计通知书是实施审计前的必经程序,是审计项目正式开展的法定文书,同时也对被审计对象提出了审计的内容和要求。审计通知书一般在审计实施三日前下达,便于被审计对象及时准备审计所需的资料。但特殊情况下,审计组可以持审计通知书直接进行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办理紧急事项的;二是被审计单位涉嫌严重违法违规的;三是其他特殊情况。基于以上规定,内审人员在撰写审计通知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被审计单位名称和审计依据要清楚,作为法定文书,名称错误审计便不能生效;二是审计的范围要表述准确,如审计时间范围和审计对象范围;三是审计起始时间、审计方式要明确,如从何时正式开展审计,是现场审计还是送达审计,便于被审计单位及时准备资料;四是需要被审计对象提供的资料要明确,尤其是开展直属单位和各中小学“一把手”经济责任审计时,必须列出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需提供资料的清单和被审计对象述职报告的撰写要求;五是告知被审计对象审计组组长及其他成员名单及相关审计纪律要求,便于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进行监督,确保审计客观公正。
㈢抓好审中各个细节,提高微观审计的准确性
1.召开进点会。高质量的审计进点会,能增强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实现被审计单位领导重视、职工知晓、相关人员积极配合的局面,减少隔阂加强配合,有利于审计项目顺利实施,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因此,无论是就地审计还是送达审计,审计组都要精心准备召开好审计进点会,一是对审计与被审计双方提出具体工作要求,以确保优质高效完成审计任务;二是利用进点会让被审计单位获得“三权”(知情权、反映权、监督权),以确保审计公开、公正,也为审计线索的获得、审计过程的监督奠定了基础。
2.审计实施。审计实施是指具体组织实施审计的过程,是内审工作成功与否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这一环节,主要是抓审计质量。一是精心组织,切实搞好审计力量的有效整合,明确各岗位的目标和责任。在审计过程中,要合理利用审计人力资源,在人员分工时,尽量发挥每个审计人员的长处,把最有限的力量用在刀刃上。
二是对照审计实施方案,做到审计事项不遗漏。审计组的每位成员都要严格对照审计实施方案中规定的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和步骤、审计分工等,认真开展审查工作,做到应审尽审,不得遗漏。对实施过程中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要及时反映,需要调整审计方案的,适时作出调整。
三是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深入进行审计。以资金为主线,通过检查、查询、监督盘点、发函询证等方法,审清来龙去脉,抓住疑点问题,逐个深入实施审计。
四是通过收集原件、原物或者复制、拍照等方法取得证明材料,即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可以采取下列方法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获取审计证据:
⑴检查,是指对纸质、电子或者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文件、资料进行审查,或者对有形资产进行审查;
⑵观察,是指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者执行的程序;
⑶询问,是指以书面或者口头方式向有关人员了解关于审计事项的信息; ⑷外部调查,是指向与审计事项有关的第三方进行调查;
⑸重新计算,是指以手工方式或者使用信息技术对有关数据计算的正确性进行核对;
⑹分析,是指研究财务数据之间、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可能存在的合理关系,对相关信息作出评价,并关注异常波动和差异。
审计事项比较复杂或者取得的审计证据数量较大的,可以对审计证据进行汇总分析,编制审计取证单,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者盖章。
五是在实施过程中做好审计记录。审计记录包括调查了解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和重要管理事项记录。审计组应根据审前调查情况编制调查了解记录;审计人员依据审计实施方案执行审计措施的活动应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主要包括:⑴审计项目名称、⑵审计事项名称、⑶审计过程和结论、⑷审计人员姓名及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日期并签名、㈤审核人员姓名、审核意见及审核日期并签名、㈥索引号及页码、㈦附件数量。同时审计工作底稿记录的审计过程和结论主要包括:⑴实施审计的主要步骤和方法;⑵取得的审计证据的名称和来源;⑶审计认定的事实摘要;⑷得出的审计结论及其相关标准。审计证据材料应当作为调查了解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的附件。一份审计证据材料对应多个审计记录时,审计人员可以将审计证据材料附在与其关系最密切的审计记录后面,并在其他审计记录中予以注明。与审计项目相关并对审计结论有重要影响的下列管理事项应编制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在审计实施中,对审计发现的一些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和经济案件线索,要审深审透,并举一反三,要善于从宏观角度思考,抓住每一个微观的问题,将有问题资金的来源、使用、结果等环节全部查清,切实做到过程清楚、事实准确,定性适度,着力在宏观上发挥作用。
㈣抓好审后各环节,提高审计实效性
1.起草审计组审计报告。审计组审计报告是审计组根据实施审计情况,在汇总审计证据、审计记录基础上形成的对被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评价进行汇总的报告。
2.审计组审计报告征求被审计对象意见并修改完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审计组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前,应当书面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被审计单位应当自接到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之日起10日内,提出书面意见;10日内未提出书面意见的,视同无异议。审计组应当针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书面意见,进一步核实情况,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作必要修改,连同被审计单位的书面意见一并报送局机关。
3.局机关审议审计组审计报告。局机关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以及相关审计事项进行复核、审理后,出具正式内部审计报告,并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并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处理、处罚的审计决定;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三、拓宽审计思路,探索内部审计方式方法。
内部审计工作根据审计项目的不同,审计内容、审计方式方法也不同。目前教育局开展的内部审计项目类型主要有2项:一是学校财务收支审计;二是校长经济责任审计。我个人认为经济责任审计是建立在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基础上的绩效审计。这次,我们主要以学校财务收支审计为例,结合审计内容与大家共同探讨审计方式方法。
㈠学校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
1.会计核算。主要是看会计科目运用是否准确,经济事项的会计反映方式是否得当,账务处理是否按照有关会计制度进行核算。对于这方面的审计内容,我们可以通过查看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抽查部分会计分录,是否准确反映经济事项。审计中发现经常会存在以下问题:
⑴会计科目运用错误。如单位列支招待费,运用招待费、培训费、会议费、差旅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等多个科目进行列支,掩盖了招待费的实际支出情况,不能真实反映各项费用的全貌。
⑵会计分录编制错误。如某单位年末专项资金结余,而经费支出远远超过了经费收入,实际从资金上已形成了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问题,财务人员在年末又将经费支出直接冲抵了拨入专款,无论从资金上还是账务处理上都形成了机关经费挤占挪用专款的事实。
2.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主要看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内部管理是否规范,经济决策是否民主。我们通过查看原始凭证的审批、报销人签字,询问单位分管领导和财务人员,走访部分教职工等方式了解财务报销流程、资产采购流程等经济事项决策程序。审计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⑴财务审核报批流程混乱。如我们在某学校审计中发现,校内办公用品购臵未指定专人,多人均可购臵并进行审核报销,有的原始凭证甚至连经办人和经办时间都没有,照样签字报销。这些行为反映出财务人员、分管领导支出审核把关不严,致使财务管理混乱。⑵重大经济事项未进行民主决策。如部分单位对批量购臵和申报某项目,未未召开班子成员等会议集体讨论,未进行可行性研究,仅凭分管财务领导一支笔就决定了单位上万元的资金去留。
㈡学校收入审计。学校的收入主要有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各项收入的含义和范围不同,审计方法也不尽相同。
1.财政补助收入。目前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的财政收入主要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高中及职业教育学校财政收入主要是地方财政预算拨款。审计主要看财政资金是否到账,被审计单位收入是否入账,有无漏记、错记财政收入的现象。审计人员可通过查看单位收入明细账,再核对核算点收入,看是否存在差异。
2.上级补助收入。根据上级部门拨入的款项性质,正确分类入账。审计中经常发现上级补助收入只明确了资金来源,未明确资金性质和用途。在审计时,需要核对有关指标文件,来严格划分上级补助收入的资金类型。
3.拨入专款。列入这个科目的资金都应作为专项资金进行管理,审计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一是确认纳入“拨入专款”科目的资金是否为专项资金;二是审计范围内专项资金的总量与指标文件是否一致。同时要谨防部分单位将专款不记收入,记入其他应付款,通过会计科目变通隐瞒资金使用性质。
4.事业收入。学校的事业收入项目主要包括学费收入、杂费收入、宿费收入、餐费收入等,是审计的重点。主要检查学校各项收费是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会计处理是否合法、合规,有无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等乱收费、乱集资、乱摊派等问题。审计中应采取以下方式:一是查看原始凭证,对收费收据进行审查,审查票据是否规范,收费项目和金额是否按物价部门核定的项目和金额收取;二是内查外调相结合,走访部分学生和家长,有无利用购买辅导资料转嫁收入的情况。我们在外地审计项目中也发现,在收费信息化资料健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计算机筛选提高收费审计效率。
5.其他收入。据调查,学校的其他收入来源主要有:固定资产租赁收入、资产处臵收入、承包收入、捐赠收入和利息收入等。其他收入应作为预算外资金收入管理,也是容易滋生腐败,产生问题的款项。主要检查是否存在收入不入账,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坐收坐支预算外资金,有无隐匿、截留收入违规设臵“小金库”等问题。审计中应注意查看房屋出租合同,资产处臵合同及审批资料,食堂等承包合同等,同时对租赁户进行走访调查,根据合同及调查了解情况确定实际入账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如当前通过隐匿收入设臵小金库的方式主要有:一是租赁费、承包费、赞助费等收入不入财务账,且以现金形成收取后直接存入“小金库”;二是资产随意处臵,处臵收入不入账或截留部分收入,直接流入“小金库”。我们在审计中发现以下问题:公房出租未纳入预算外收入管理,某些单位通过开具水电费票据取得房租收入,漏缴税金现象严重;预算外收入未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且坐收坐支;通过制造虚假合同,设臵账外账和贪污挪用现象。
㈢学校支出审计
学校支出主要有专款支出和事业支出。是否严格执行国家及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会计核算是否合规,有无虚列虚报、违反规定发放钱物和其他违纪违规问题应作为审计内容和重点。
1.专款支出。专款支出关键要专款专用,在此审计关键要抓住用这个环节。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项目资金性质和使用办法及有关规定,准确判断项目资金是否被挤占挪用。我认为,审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专款支出科目是否运用准确,是否存在通过往来科目隐瞒专款支出,达到挤占挪用目的。审计实践中发现,部分单位利用其他应付款核算专款的收支情况,这样报表反映的收支情况不真实。二是审查有无从银行帐上套取现金,有无用大额现金支票拨款现象,有无从主管部门银行帐转入建设单位银行帐,再利用虚假物资配套形式收回专款的情况。
三是按资金走向,加大延伸审计力度。跟着项目资金走,实行财政资金流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目前我们审计部门在专项资金的审计中主要采取了按项目资金流向开展延伸审计,效果相当明显。
四是在专款支出中列支项目争取经费。有极个别单位说是为了向上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理直气壮地在专款支出项下以“专项会议费”、“争项争资”费名义,列支招待费、礼品及高档烟酒等,直接挪用了专项资金。
五是在专款支出中列支与项目无关的人员支出及公业务费。审计应对资金性质严格界定,使用范围应严格按资金管理要求使用。
2.事业支出。我们根据事业支出的分类,分别介绍审计内容和方法。一是审核人员支出是否超标准、超范围。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有四种:①通过培训费、福利费及往来科目等列支人员补助;②虚报加班和值班人员名单发放补助;③自立名目、滥发乱补;④通过计提的工会经费发放职工补助。审计人员要通过查阅被审计单位职工花名册、往来账、经费账、原始凭证进行查证。
二是审核各明细科目列支是否真实。审计发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利用培训费、会议费、往来款等科目隐瞒招待费支出的真实数额。要求审计人员在根据单位规模进行职业判断的前提下,每个科目都要审到,不能走马观花,泛泛而审。但注意有种情况例外:如确实有大型会议,就要区别对待。②通过支出发票,虚列支出,套取现金。目前审计采取的方式是内查外调法。对内,利用计算机加大对假发票的查处力度。目前大部分发票真伪都可以进行网上查询,登录发票发售地税务机关网站,输入发票号码和代码,即可进行查询。若查询结果出现如下几种情况则为假发票:一是该发票未被企业领购;二是票面开票日期早于发票发售日期;三是发票金额版本不符,如显示百元发票,实际票面可以开到千或万元,则为套号假票;四是发票领用单位与实际票面纳税人注册号上的单位不符。目前对于老版发票很多已停用,若仍在用,网络无法查询的,可以拨打发票发售地税务机关的举报电话,通过人工进行查询。手工代开发票也可通过开票单位性质和发票显示购买内容进行判断。对外,延伸调查开票单位,看是否有购买记录,若没有则为虚开发票,虽然票面为真,但经济事项为假。审计中也发现以各种名义虚列支出、虚增费用,违规设立小金库的几种方式:一是通过虚提虚列各种费用支出,比如讲课费、误餐费、电话费、交通费、加班费等等;二是购买假发票虚列支出;三是虚假业务,发票是真业务是假;如:发票摘要注明购高档烟、高档酒,实际是购卡款;发票注明购电缆等,合计金额数十万元,实际购物数万多元,其余全部是套取现金;四是白条列支;比如虚开各种食堂采购成本,实际是将现金套出核销其他各种支出;五是以物抵费套取现金。比如以帐外资产抵顶水费,电费,取暖费用后,索取发票正常报销,套出资金转入帐外。③部分支出未纳入账内核算。我们在审计中发现,部分单位支出实行长期挂账,有的甚至一拖数年,而帐内因为未结账看不到此支出,实际已通过支出形成单位的隐形负债。要求审计人员通过与被审计单位领导和职工座谈,发现此项问题。如:我们在某单位领导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截止离任时,还存在账面未反映负债二十多万,给接班领导和单位带来相当大的压力,不利于机关正常运转。
㈣学校资产审计
1.货币资金。主要检查现金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存在,收支是否真实;银行存款收支业务是否记录完毕,余额是否真实。
在现金的审计上,一般采取突击盘点现金。在具体操作上要把握四点:一是时机把握上要具有突然性。可采取进点会结束后立即盘点现金,或者等审计最后快要结束时杀个回马枪。在实施前应注意其现金出纳会计必须在单位,能即时配合盘点工作。二是审计人员言行上应做到外松内紧。三是关键时刻要注意讲原则。在时间和空间上不给对方转移现金或资料的机会。四是注意记录和获取证据。如属账外资金应及时登记保全,形成审计证据。在银行存款的审计上,应结合银行对账单,对被查单位的基本存款帐户,专用存款帐户,临时存款等所有帐户进行查询核对。若发现银行存款帐与实际存款数额有差异时,应进一步追查原因。
在审计发现的“小金库”案例上,多半出纳现金盘点与现金账有差异,银行存款账与对账单有差异。同时也可分析出,一般不存在出纳人员垫付大额的单位费用。
2.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主要检查资产管理是否卡、账、物相符,低值易耗品和固定资产验收、领用、保管、报废、调出、变卖等是否合规。一是是否建立了出入库领用制度;二是资产处臵是否按流程进行,有无随意处臵现象;三是有无被无偿占用和流失等问题;四是否按要求实施政府采购,有无擅自购买行为。审计中要把查看财务资料、实地盘点与查看有关会议记录相结合,准确反映资产管理情况。如我们在审计中发现某学校大批量购买低值易耗品未实行政府采购,同时也未建立出入库制度,物资的库存和领用心中无数,容易形成资产的损失浪费。
㈤学校往来款项审计
主要检查有无利用往来科目隐瞒收支,在往来中列收列支现象。审计人员应对往来款进行清理,对长期挂账项目进行调查和分析,对不属于往来款项管理的经济事项进行调整。审计中经常发现部分单位在往来中隐瞒收入和支出,形成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收支全貌。
四、抓好审计报告环节,着力提高报告的实用性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成果的集中反映,是审计质量的最终体现,是审计工作服务领导宏观决策最为直接和有效的途径,是提高审计成果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对审计人员来讲,要注意转变一个观念,即不能为了揭露而揭露,揭露是为了纠正,为了引以为戒;要考虑如何对审计情况进行合理、科学的归纳和分析,形成整体概念;如何合理提出审计建议和意见,从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一篇优秀的审计报告就要做到:抓重点、能理解、易操作、有创新。㈠夯实报告基础,完善报告内容。要保证审计报告能真实反映审计情况,就必须要有较翔实的审计内容。通常审计报告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⑴审计依据;⑵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⑶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⑷审计评价;⑸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处理处罚;⑹审计建议.审计期间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已经整改的,审计报告还应当包括有关整改情况。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还应当包括被审计人员履行经济责任的基本情况,以及被审计人员对审计发现问题承担的责任。
详实的审计内容不是面面俱到,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审计人员也不可能将其全部都写进报告中。提其纲、撮其要,以点带面,突出重点,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概括。下面我就几个关键内容进行阐述:
①基本情况。在报告撰写方面,必须反映以下内容:一是被审计单位审计范围内的机关财务收支状况,在此要将被审计单位财务资料反映数额和审计调整情况一并反映,便于报告使用者了解真实的财务收支情况。二是专项资金的收支情况。三是围绕审计重点,反映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支出情况
②审计评价。这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整个基调,特别注意的是未审计的事项不作评价。
③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处理处罚。要注意:主要事实是否清楚,相关事实是否清楚,相关证据是否适当、充分,适用法律法规是否恰当,审计定性、处理处罚意见是否恰当。既要把好法律政策关,又要把好文字关。通过事实和法律来说明问题。
④审计建议。审计建议要针对问题本身,结合被审单位自身情况有针对性、有可操作性的提出审计建议。有些问题如果被审单位自身无法解决的,也可以专项报告等方式报告给局机关,协助问题解决。比如在审计中经常发现招待费超支问题,而且是屡查屡犯,这与被审单位控制经费支出的制度执行有关,更与行政单位招待费列支方式有直接关系。只有从源头上改变招待费随销随报的制度,建立岗位招待费支出标准和批准程序,才能铲除招待费支出不断繁殖的“温床”。
㈡注重报告程序,规范编制流程。部分审计人员现场审计开展的非常好,能够查错纠弊,提出好的建议和意见,但一到写报告时就头疼。针对这个问题,建议按以下流程编制审计报告:①整理和分析审计工作底稿;②提炼审计资料,精选审计证据;③讨论编写提纲,草拟审计报告;④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修订审计报告;⑤相关科室对审计报告进行复核;⑥教育局机关审定审计报告。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准备充分。审计实施阶段结束后,审计人员要重点检查审计工作底稿,确定所采取的审计程序是否充分和恰当,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作了简明记录,证据是否充分,审计证据和审计依据是否能充分支持各项审计意见和建议。要按照专业判断,认真考量这些审计发现对审计目标的影响程度,分清主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确定写入审计报告的事项。
㈢明确审计目标,把握报告原则。为了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更好地发挥审计报告的作用,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事实清楚,数据真实。审计报告所列的事实必须清楚,数据要准确、真实、可靠。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果关系交代清楚。只有这样才便于审计机关对审计事项作出正确的评价和结论,才便于审计报告的使用者准确理解审计报告。
2.内容完整,重点突出。为了完整准确地反映审计结果,对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作出正确评价,审计报告的内容必须完整。首先是报告的基本要素要齐全,其次是报告的具体内容要能够反映审计对象的实际情况。在完整的同时,还应突出重点,主次分明。要抓主要问题,不能面面俱到。
3.层次清晰,结构合理。为了便于报告使用者阅读,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审计报告应做到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就是要将报告内容进行归类和条理化,每个段落既要有明确分工,相互之间又能联系;同类问题要集中在一段或一节内表述,而不应在同一段内说明不同类别的几个问题,或将一个或一类问题分散在几个段落进行说明。结构合理,就是报告的内容框架应符合规范要求,主次问题排列合理。一般模式是主要问题在前,次要问题在后。在讲一个问题时要先说明事实,后定性,再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先摆情况,后评价,再提意见和建议。
4.证据充分,定性准确。审计报告要以事实为依据,要以证据来支持所列示的事实。同时还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因此所用的证据材料必须可靠、充分,足以支持所形成的审计意见。审计定性一定要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引用的法律、法规依据要得当、准确,引文时除写明文件名称和文号外,还应将引用的有关条款写上,使审计报告对问题的评价和处理更有说服力。
5.文字简练,表述准确。由于审计报告是一种机关文书,应以说明问题为原则,文字表达要简练、准确,符合审计公文语体。在写审计报告时应尽量使用定性、定量、判断和反映程度的词汇,切记使用模棱两可的文字和夸张的语言。文字表述还应通俗易懂,便于理解。试想一篇通篇使用专业术语、让人看得云里雾里的审计报告怎么能引起局领导和被审单位的重视,又谈何利用审计建议呢?在撰写审计报告时要设身处地的为报告使用者着想,使用者关注之处正是审计报告重点说明之处。
6.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坚持原则是指审计报告应依照国家的政策法规,对审计事项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作出公正的评价,态度要鲜明,不能含糊其词,对问题的定性和处理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正确地作出审计结论和处理意见,不回避矛盾,不避重就轻。实事求是是指审计报告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要真实,不随意扩大或者缩小;评价要恰如其分,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不足。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不是简单地按法论处,而还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和所处的客观环境。
㈣坚持客观公正,审慎审计评价。审计人员撰写审计报告经常会出现评价不准的现象。部分审计报告存在评价过高,为被审计单位和个人摆功送好的问题,有的审计评价成了被审计单位工作总结或被审计个人年终述职报告;有少数审计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到审计评价的重要性,在编写审计报告时,常常将审计评价看作可有可无,存在不评价或无审计证据支持的乱评价现象。如在综合评价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是否真实时,常以“比较真实”这一非法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表述,以其替代审计评价准则规定的“真实、基本真实、不真实”的三项法定评价标准,使审计评价失去恰当性。还有的审计评价前后矛盾,对同一审计事项做出了相反的评价结论,即一方面认定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是真实有效的,而另一方面又认定其财政财务收支存在严重的违纪违规问题。这些都大大削弱了审计报告的客观公正性,影响了审计报告质量的提高。因此审计评价要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一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审计评价中,应紧紧围绕审计目标进行,与审计不相关的经济事项不评价。始终做到不脱离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和环境去客观地评价。坚持全面地看待问题,公正地分析客观环境、基础条件等各种因素对被审计单位的影响。
二是坚持依法从审的原则。在审计评价中,必须始终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为基础,对所查的事项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依据法律、法规等标准来进行定性分析,围绕财务收支进行评价。
三是坚持准确性原则。在审计评价中应以数字为基础,对未予审计、证据不足、评价依据不明的事项不作评价。不能超越审计职能,如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对领导干部的政治思想表现、领导作风,群众关系等进行评价。
四是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审计评价既要反映被审计对象存在的突出问题,也要核实取得的业绩和成效。
五、抓住督促跟踪落实环节,着力提高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审计跟踪整改是指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督促整改纠正和落实。这个环节是整个审计过程中的目的所在,是确保审计工作能否取得实际效果的关键一环。必须做到“两个到位”:一是跟踪整改机制和制度要到位。出具审计报告、作出审计处理决定和审计意见书并不等于这项审计的结束,只有通过跟踪督办使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到位,才能是一项审计的终结。二是跟踪整改的重点要到位。要抓住数额大、范围大、影响大和危害大的问题进行跟踪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