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托教科研 促进校外教师专业化发展
依托教科研 促进校外教师专业化发展
------对海淀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教师队伍发展的几点思考
海淀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 张伟
【摘要】教师专业化是当今教育的热点问题,而校外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在素质教育中倍受关注。实践证明,在校外教师发展中,教科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解决校外教师专业发展瓶颈问题的突破口。
【关键词】教育科研;校外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名良好的教育专业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校外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是增强学生道德践行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载体。
目前,我国对校内教师的专业化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然而,校外教育的发展仍不够完善。由于校外教育自身的特点,教师缺乏统一的培养模式,校外机构的教师队伍出现层次不一的现象,教师之间不善于合作,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多停留在局部和个体水平上,部分教师尚不具备教师资格证书,校外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存在明显的困难。校外教师如何更好地专业化发展、可持续地发展,笔者多年从事中学一线教学工作,在校外教育实践不长。因此,仅从我个人目前从事校外教科研的工作角度,谈一些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几点拙见。
一、教科研在校外教育中的“半斤八两”
教科研到底在校外教育占有什么样的位置,已成为不少校外教育机构在发展中不可回避的命题。教科研兴宫,当下已经成为许许多多校外教育机构和社会办学力量单位的发展纲领。笔者在对海淀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的一次调查中发 1 现:84.6%的老师认为教科研工作很重要,13.8%的老师认为一般;教科研的意义方面:83.1%的老师认为教科研对教学有重要的意义,14.1%的老师认为作用一般,同时也有1.6%的老师认为没有很大的意义。从整体上看,大部分的老师认为教科研的工作既重要又有很大的意义。由此,也让笔者充分感受到了教育科研在校外教育中的“半斤八两”,增添了我作为校外教育科研者的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教科研促进校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教师专业发展不是静止的,是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以期提高教师的专业内涵,而教科研就给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手段,搭建了教师专业幸福成长的桥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一)以抓好教科研的基础环节为突破,保障校外科研的良好运行。随着校外教科研作用的日益凸显,加强校外教育科研的管理和制度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的开展教科研工作,中心于2009年专门成立了教科研室,直接以中心主任为组长、中心副书记为副组长、教科研主任为具体负责的校外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活动中心能够审时度势,自教科研室成立以来,能将教育科研工作纳入中心全局工作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点工作中。
在科研管理方面,中心教科研室为了规范科研工作程序,激发校外教师的科研兴趣,建立健全了各项教科研制度。先后制定了如《海淀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兼职科研干事聘任管理条例》、《海淀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教科研处工作人员工作职责》、《骨干教师培养制度》、《教育科研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教科研制度。
与此同时,中心教科研室还创办了以展示我中心教科研成果,鼓励广大教师走学习研究之路、走专业化发展之路的《教科研简报》。该报每月一期,至今已面向各中心和分中心出版了8期。一定程度上焕发了校外教师的科研意识。各项科研制度的完善和科研机制的搭建,确保了中心对教科研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合 2 理和科学地配置,为中心教科研工作良好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以科研课题为载体,带动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 1.科研课题——教科室工作的命脉
为了提升中心教师的科研能力,教科研室积极推行课题的引领、任务驱动的研究模式。分别组建了教育部、北京市、海淀区三级4个课题组和6个宫本教材项目组。我中心共有20余位教师参加,中心要求教师参与课题小组时,必须进行课题分析,围绕课题研究核心问题,以研究过程为导向,采取项目+任务驱动的研究模式。简单点说,就是把课题分解成一系列的项目或任务,研究围绕着完成任务,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师去主动学,自主研究,在自学,讨论中去研究。在从事教育科研活动时,教师从科研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学生的变化、教学行为的调整、自身角色的重新定位中会感受到科研的意义和价值,会感受到自己逐渐提升的科研能力。为引导教师的科研工作,正在制作中心《教科研手册》,已完成第二稿。
2.小课题研究——课题深入的着手点。
在课题的研究中,教师结合自己的实践,往往还会生成新的疑虑或者是小问题,而这些小问题和疑虑,可以说就是“大课题”研究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会牵引教师以一个个小问题的讨论、反思和寻求解决的途径中,不断将“大课题”的症结一个个分解,促进了在课题研究的步步深入,促使教师在善于捕捉“小问题”时,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唤醒教师的主动科研意识和探索问题解决的破解力,促进教师在专业成长中“教师即研究者”的角色转化。
(三)以多元培训为途径,促进校外教师的学习力 1.教师即学习者
“教育的一个美丽之处在于:作为一名教师,其发展是无限的,正如你事先并不知道学生能学多少东西一样”。赫伯特.科尔的这句话,道出了教师即学习者、一个终身学习者的真谛。
校外教师的学习现状是什么样?以我中心教科研室组织的全区校外教师《教学小诀窍》征文活动为例,便可略见一斑。教科研室在统计显示:16.1%的老师认为教科研的困难主要是因为科研能力不足;33.9%的老师认为主要困难时缺乏专家引领;18.5%的老师认为主要困难在于工作繁忙;更有9.2%的认为三个问题同时具有,阻碍了教科研的进展。较多的老师认为缺乏专家引领是目前教科研工作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困难。11.9%的老师认为教科研应当提供科研工作培训;32.2%的老师认为应当提供专家辅导;20.3%的老师认为应当组建科研团队;更有13.8%的老师认为三种帮助都应当具有。总体上,更多的老师希望教科研能够提供专家的辅导。为此,中心教科研室在中心内部开展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多元的系列学习培训活动。
2.建立保障的学习机制
中心教科研室通过完善培训学习制度,构建中心学习培训的基本框架和研究学习的机制保障。教科研室先后制定了如《骨干教师培养制度》、《指导教师与青年教师“师徒”结对协议书》、《专家导师团章程》、《教育科研工作条例》、《海淀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青年教师培养规划》、《海淀青少年活动中心教职工岗前培训制度》等系列学习培训制度。
3.开展多元的系列培训活动
中心教科研室还统筹区各行政、教研、进修学校、中关村培训学院等部门,开展校外教师基本功比赛、评活动录像课、论文评比、研讨等学习培训活动。如邀请海淀教师进修学校的王骐老师做了题为《校外活动教学探究》的教学报告;进行了《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校外教育活动小诀窍》教学研讨;《窗前的玫瑰花》中心专业教师评课活动。通过不断丰富学习培训的形式,为教师提供了学习、展示、交流、同伴互助的平台,以此提高了中心教师专业发展的素质。
(四)以《校外教师研修手册》为依据,记录教师专业成长的足迹 《教师研修手册》是由我中心教科研室编撰的对中心教师所参加的宫内外教 4 师各种研修情况的记录。在研修手册中,我们明确了中心教师的研修职责、研修计划、听课记录、读书推荐、学期小结等部分,旨在帮助校外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专业反思和学习的一种自我评估。《教师研修手册》的使用,是中心教师之间甚至是中心与其各分活动中心之间的教师有效地开展同伴互助,进行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它也为中心的管理者对校外教师进行更好地督促、过程评价、管理和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借鉴。
综上所述,中心通过开展教科研活动,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促使广大教师把今天的教育和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艰苦地探索,理性地思考,科学地实践,使中心教科研沿着科学性、先进性和前瞻性的方向发展,从而开辟出更为广阔的提升校外教师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成长道路。
参考文献 【1】 Lynda Fielstein.《教师新概念——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
【2】 钟启泉 崔允漷 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第二篇: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网络研修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逐步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和律师、医生一样,有自身的职业特点和职业要求,需要经过专门的职业培养和训练,有相应的职业培养机构和职业水准等保障机制,并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因此,教师的工作越来越成为高度复杂的创造性工作,成为具有独特职业特点的不可替代的专业化活动。
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呢?下面我就把自己在这方面的粗浅认识,与老师们分享。
一、积极的心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
积极的心态,就是一份对工作的热情和热爱。就以我们国家一些教育专家或比较知名的校长为例,像魏书生、任小艾、李烈等,当然还有好多在教育方面有巨大成就的教育专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没有把教书单纯地当成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把教书当作一种乐趣,把工作看作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凭着对工作执着的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超乎寻常的业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在写工作总结时,都会这样写: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对学生认真负责,工作勤勤恳恳。对学生认真负责,工作勤勤恳恳,大部分教师还是能做到的。但是如果要说发自内心的“热爱”教育工作,我想就廖廖无几了。如果,教师能把每一节课,当成是检验自己教学能力的场所,或是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的话,那么你就会发现,原来讲课也会变得有趣起来。你就不会再抱怨:今天的课怎么这么多?你也不会再抱怨:××同学怎么这么笨?你会走近他,寻找他的长处和闪光点,选择适合他的教育方法,和他一起成长。
二、学习借鉴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变“一桶水”为“常流水”,抓紧分分秒秒学习充电,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内需。
“没有时间啊!”有的教师可能会这样说。是啊,教师跟所有人一样,他也要做家务,也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就需要时间。记得苏联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区培训班的学员、教育局视导员都来听课,课上得非常出色,以致于听课的教师竟忘了做记录。课后,邻校的一位教师请教这位历史教师: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这段答话为我们开启了一个窗口,使我们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那么,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天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对知识的渴求。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
我们也要像教育专家那样,做学习的有心人,在书本中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和各种专业知识、政治思想理论,增强自己的理论修养;也要在“无字处”学习,学习其它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高尚的师德修养,以此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就像跳棋那样,双方互相利用,让自己趋于完美。除此还要广泛地阅读各类有益的书籍,学习各种领域的知识、技能,特别要学习现代信息科技,不断构建、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三、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能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的著名学者波斯纳有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足见教育反思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中的作用。
而我们的许多教师却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太愿意进行教育反思,总觉得写反思是一种负担,教案中强调教师要写课后反思,但真正用心去写的不多;无论是写论文还是总结,也都是敷衍了事,总不想认真去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
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反思的过程实际是对问题本质的追问,反思是校本研究最普遍的形式。教学反思是教学行为的反思、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艺术的反思。通过反思,教师可以积累教育教学经验,并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完善教学行为、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通过反思,使自己的教学精益求精,渐趋完美。
总之,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有积极的心态,有扎实的学习,有深刻的反思,我们就能达到“职业有认同感,事业有成就感,人生有幸福感”的理念境界。愿广大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迈出矫健的步伐,让脚下的教育之路越走越宽!
第三篇: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万隆初中
1994年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尽管我县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但是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教师专业化尚有不少差距。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教育观念陈旧,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知识面狭窄等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影响和制约着我县“课改再启航”工程的推进和质量。
迈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社会之间的竞争实质就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与进步,科技进步的重担自然就落在教育和教育人的肩上,这就要求教育人(特别是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和职业技能,要求教师的这一职业必须告别“只要有知识就能当教师”的历史,由普通职业步入“需要有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自主权、专业发展能力”的专业化时代,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全球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英国教育社会学家莱西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由此可见,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含三个重要目标的实现:即实现教师个人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的提升,实现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实现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
一、注重教师师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的提升
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孔子十分注重教师的为人师表的作用,他曾说过:“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使任何东西都不可取代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的师德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怎样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就成为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充分认识教师职业,培育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师德之魂。师德修养决定一个教师的价值取向,师德修养高的教师,其敬业精神强,有强烈的自我发展需求,个人专业成长迅速;反之,则把其职业作为一种副业或累赘,庸庸碌碌,不思进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层层深化,人们的意思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教师的经济意思也越来越浓厚,不少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逐渐淡化甚至缺失,成为教师提升师德修养的最大绊脚石,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教师专业化发展。我认为要教师正确认识所在岗位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不为“物流”所动摇自己的职业理想和信念,在工作中勤奋刻苦,勇挑重担,耐心细致,诲人不倦,深钻业务,大胆实践,需从几个方面努力。
1.强化学习,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学校坚持每周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学习和教师自学相结合,明确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内容,要求做好笔记,撰写心得体会,坚持督促检查,教师理论学习常态化、自觉化,使法律、规范内容入脑随心,起到时时处处惊醒教师的作用。
2、挖掘、塑造先进典型,营造氛围,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学校要充分利用全国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材料组织教师学习,深入挖掘身边的典型事例,努力营造良好的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氛围和舆论环境,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
3、完善制度,充分发挥管理的约束作用。学校要制定、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以人为本,在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用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规范教师言行,使提高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成为教师完善自我的一种需要和一种自觉行为,从而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创造条件,促进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
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一个有优秀人格魅力的教师就是优秀教师,他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
教师的人格魅力包括其个人修养、文化底蕴、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态度、积极看待社会的观点。一是要为教师提供和创造学习的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激励教师自觉进行业务学习,丰富文化知识,拓宽知识面,成为有渊博知识的教师。二是要对教师的为人原则、处事方法加以引导,教育教师要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善于接纳他人,以诚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三是建立一个健康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愉悦教师心情,为教师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同时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教师正确看待和分析社会现象,形成看待社会的积极、健康的观点。
二、注重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学主体将自己的教学行为与教学情境相契合的知识与能力、素质与理念的综合体现。教学能力的提高是教师个人内在修为的提高和个人对教学质量提高的需要,需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和探讨,需要加强学校行政手段的督促和引导。教学实践能力形成的形式很多, 其中最为基本的形式有: 参与集体备课→课例研究→进行教学反思的完整过程。
参与集体备课是基础,是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思想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之间取长补短的过程。集体备课中要求参与人员必须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是中心发言人个人的意见,需要备课组长引导、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它也不仅仅是集中讨论,需要集中讨论与个人钻研相结合。因此,教师个人必须首先钻研、熟透教材和大纲,在参与中各抒己见,百花齐放,最终完成对课堂教学高质量的构思和设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个人的发展。
课例研究可以说是教师教学能力生成和发展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开展课例研究为其最佳形式。通过课例研究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提高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反思型、专家型转变和教
学行为的转变。但在实际工作中,课例研究重形式、走过场的较多,为此学校要扮演督察者、引导者的角色,要求参研教师应做好个人研讨的记录,保证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在“研”上做工夫,明确每个人在活动中的具体任务,积极主动地分担起参研者的责任,并努力将研讨建立在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引领上,让教师在研究过程中收获快乐,收获成功,收获经验,收获成长。
教学反思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是回顾、诊断、监控自己的行为表现,以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适应教学实践需要,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必要环节。因此,自我反思应当视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态度和组成部分,应要求教师通过教学反思促使自己教学活动更为深刻的理解,对教学中存在的利与弊、成功与不足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实际工作中,部分教师缺乏自觉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的意识,甚至不能把提高该项能力作为自身发展的需要。所以,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还需要学校采取一定的方法加强督促、引导。学校需要完善考评制度,制定《教师专业成长方案》,认真落实《教师专业成长档案》,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长效机制,采取鼓励措施,激励优秀、刺激后进,全面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三、注重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有人把教师按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高低分为五类:A类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俱低;B类教师教学实践能力高,教育科研能力低;C类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都一般;D类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低,教育科研能力高;E类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都高。显然,E类教师是我们所期盼最高境界,也是我们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所在。
教育科研有别于普通的校本教研,它源于校本教研又高于校本教研,教育科研应该是从教育教学实际出发,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一线教师为主体,按一定的研究程序开展的研究活动。它依赖于教师本身的理论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科研意识。要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水平,除教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外,学校一是要为教师科研创造条件,要打破仅在校内开展教研的框框,增加校际之间的联教活动,特别要加强与名校之间的联教活动,实行走出去、请进来,开阔本校教师的视野,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水平,免做井底之蛙。二是要为教师科研提供经济支持,学校可从供应经费中专门提出教育科研经费,保证教师在教育科研活动中经费开销,奖励取得教研成果的教师,激发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
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多手段对教师进行培养和督促,教师的敬业精神必将得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必将得到很大提升,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自然促成教师由教书型教师转化成专家型教师,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
第四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今天,教师工作的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改革都包含许多方面,如教育体制的改革、课程的改革、教育观念的转变等。这些改革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师的身上。教师是联系教育理想与理想人才的最直接、最形象的媒介,教师的工作越来越成为高度复杂的创造性工作,成为具有独特职业特点的不可替代的专业化活动。因此,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决定一个学校教学成绩的关键。
我校是众多农村学校中典型的一所,由于受地域条件的限制,各种信息相对比较闭塞,城乡差距变得越来越大,由于地域的限制,历史的因素,教师资源的相对滞后,农村教育还是不尽人意,令人堪忧,不能满足人民群众优质教育的需求。加上我校教师主动发展专业意识淡薄,有些教师不自我充电,知识陈旧老化,对工作敷衍塞责,很少钻研专业理论,探讨教学内容,对专业的东西知之甚少,说不出个所以然。教学上,机械地照搬照抄照套,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缺乏自己的理解。在工作岗位上,缺少竞争意识,没有危机感,没有专业发展的压力使得教师重视自身专业发展,明确提高专业发展水平的意义,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自身的心态和作为上因消极而制约了专业的成长;其
二、教研工作氛围不浓厚,流于形式。各种教研活动只是流于形式,应付检查。校本教研应有的作用没有发挥,教而不研,研效甚微,没有深层次的东西,难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其
三、教师专业培训时机太少。偶有的一些培训,都是领导先去,有时甚至语文科的叫其他科的老师去培训。要真正面对课堂,走进课堂,才是老师所期望的。所以我校教师能学到优秀教师的经验机会太少。
我认为我校教师的专业素质若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可从以下几入手:
1、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
教师发展是“工程”实施的根本目的,所以学校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均应从有利于教师素质提高处着眼,千方百计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遇。
2、坚持分层推进。
教师按学科、年龄、知识结构的不同可以分成苦干层次,在同一内容上逐层完成目标。
3、坚持面向全体的。
所有专任教师都要参加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4、坚持校本培训为主的原则。
在上级统一培训的基础上,学校集中力量对教师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培训。
5、坚持自学自练和活动锻炼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自我锻炼,同时学校积极开展各项活动,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和创造机会。
第五篇:浅谈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浅谈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哈九中
李 慧
重视教育的时代是一个进步的时代,因为教育担负着培育未来国家栋梁之才的重任,教育是播种希望的灵魂工程;重视教育的社会是一个具有生机活力的社会,因为在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不仅会涌现出一批批的莘莘学子,同样会磨炼出一支业务精湛、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而一旦拥有了这样一支综合实力过硬的队伍,对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
教师队伍的发展经历了艰辛的“创业”阶段,从最初世界各国面临教师短缺的窘迫时代,到现在教师“量”的突破,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已经是如何以“量”为基础,推进教师队伍“质”的发展。这种质化,需要我们首先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使一支专业化队伍带动教育事业的发展。用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好地促进现代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然而,这一过程中仍有问题涌现,所以,需要我们重视并作出积极地应对。
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教师的专业化已经从以往的注重群体逐渐转向注重个体的发展,因此,要求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化。然而,从现状来看,不仅我国教师整体情况还存在不足之处,教师的专业素养尤其需要提升。从学历偏低到基础知识储备薄弱,从教师教学能力不强到自身事业心不够积极上进,这些都是潜在的影响教师走向专业性道路的重要障碍。
以历史教师为例,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对基础知识点的掌握度不够精确,而遇到问题时经常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蒙混过关;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有些老师以自己的知识喜好为讲课的重点,经常会避过课程的重点、难点,总是讲授自己擅长的内容,而不积极挖掘更有深度的难题,影响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梯度;此外,在试卷的出题层次和范围上,有些教师掌握不好尺度,没有完全达到考试的目的,不仅检测不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严重影响了下一阶段的整改措施的提出,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教师尤为关注自身的专业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从提高个人专业化发展出发,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化发展。
二、实施多方面措施,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首先,需要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向上的工作意识往往会对事业带来极大的能动力。所以,在我们不断强调要提升学生的三维目标的同时,应该着重强调提高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在身边的同事队伍中寻找学习的目标和榜样,用先进的个人事迹激励自己,做一个有责任感、有进取心的合格教师,明确教师职业的奉献性,将无私的精神融入到个人的工作热情中。
其次,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完善个人的知识体系。这一点尤为需要年轻教师注重学习和积累。因为,随着教育年限的增长,知识的储备也会有所增加。而对于学习的内容的要求,不仅要结合教学教材,还应向更宽泛的领域扩展。例如,在讲授中国历史的过程中,应多为学生扩展世界史的知识范畴,培养学生的世界史观,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史观。对于教师的要求则是多读书,不仅是本专业的,还应该广泛涉猎哲学、文学等多学科领域;此外,多参加学术交流,吸收先进的理论体系,时刻站在在学术前沿,保证能够不断更新学生的知识库。
第三,不断进修,以团队形式参加培训及合作,推动教育体系的制度化。教师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因此要不断参加培训及进修,从而从个人素养和专业水平上获得全面提高。在职期间,多“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我们应该好好利用学校或者更高一级的教育系统为我们提供的培训和进修机会,多交流专业知识以及专业经验。善于总结学习心得,向资深的前辈多请教。并且及时将新获得的体会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常此以往,也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教育体系的制度化,完善管理、考核和激励等机制的不断健全。
第四,及时完成自我评价,形成自我激励、自我提高的效应。在学校,跟随校领导班子的带领,定期接受评审。在这一过程中,要形成自我的评价的具体方案,根据方案时刻检查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成果,检查自己的教学质量。在自我评价达不到理想标准到时候,及时想学科组、教研组或年级组领导探讨请教进一步的指导。用自我评价促进自我提高,用良好的评价结果激励自我。
在这样一个重视教育的时代中,我们应该趁改革的风潮有所作为。在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地时代序曲中,个人的专业发展离不开自我的努力,更离不开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在这样一个提倡素质教育的社会中,要求每一位教师具有更全面的专业能力,要求教师不断地优化知识结构,用高尚的师德投入到素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用个人专业化的发展,开创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