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西省返乡农民工创业实绩的启示
陕西省返乡农民工创业实绩的启示 上一篇 下一篇
发布者:张万准 | 浏览(888)评论(1)| 发布时间:2010-03-24 15:25:29 最后更新时间:
1970-01-01 08:00:00 本作品所属分类:无分类 文章类型:普通
推送到圈子 | 推荐给好友| 我要举报| 收入我的网摘
陕西省返乡农民工创业实绩的启示张万准
一、总体概括:寒冬过后是阳春 4月中旬,我随省政协王晓安副主席、提案办王改民主任等领导一行十几人到安康、渭南等市县就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状况进行了十几天的调研,感受颇丰,启示多多。自去年底,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外向型和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经营困难,不少企业停产停工甚至倒闭,致使部分农民工失业并纷纷返乡。春节前,全省共有77.4万名外出务工农民返乡(不含正常回家过年人员),占外出农民工总数的13.9%。从这两地四县看,春节过后,绝大部分农民工又重新返城,有85%的农民工已通过各种方式重新就业,还有约1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返乡后,目前仍未外出的农民工,就业意愿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想就地就近就业,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庭。二是在家务农,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等。三是就地创业,利用多年在外打拼积累的资金和经验,想立足本地谋发展。四是等待时机再次外出务工。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全省回乡创业的农民工有16.1万余人,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4.5%;回乡创业的农民工累计投资51.3亿元:创办经济实体9.56万个;安置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员34万余人;参加创业培训的农民工约2.2万人。在很短时间内,我省在返乡农民工创业方面,其所以能取得这样喜人的成绩,“非唯天时,亦于人谋也”。金融危机袭来,犹如寒流严冬,一时间万花凋谢。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我们党和国家沉着应对,反应迅速,措施得力。全国上下象当年应对“非典”那样,立即行动。我省在省委、省政府的精心指导下,有关厅局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做好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工作”的政策措施,加强了返乡农民工的动态监控,稳定了在外务工人员的身心,扩大了就地就近转移容量,实施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强化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强了与劳务输入地的联系,充分发挥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从而使我省返乡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得到很好地改观,实现了严冬过后是阳春的美好远景。
二、典型范例:化危机为生机根据安康市石泉县情况的调研:安康市的石泉县可谓人杰地灵,据说鬼谷子是石泉人,秦统一六国的高参是石泉人。可见石泉人在古代就有转危为安之才,化凶险为良机之能。时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袭击下,石泉人借祖宗之法做得可谓应对有方,成绩喜人。春节前,石泉县返乡农民工达11887人,其中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的有4356人,因个人和家庭因素返乡的有906人,返乡创业者207人。面对大量返乡回流的农民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鼓励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转移输出就业,扎实开展技能培训,构建服务网络体系等。主要抓好了三件事。一是政策引导,措施得力。金融危机爆发后,通过及时的调整摸底和进一步解放思想,县上出台了《石泉县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暂行办法》等文件。一方面强化了招商引资促就业的“输血”功能,对各类创业人员在资金、场地、税费减免等;另一方面给予扶持帮助,提供优惠,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二是开拓就业市场,搭建创业交流平台。一方面通过实地考察,与用工较多的城市和大中型企业、职业中介机构、劳务公司等签订劳务用工协议,建立劳务基地,拓宽输出渠道和劳务市场,巩固老关系开拓新市场。今年2月10日,举办了大型劳务招聘洽谈活动,启动了以“就业送岗位,创业送服务、送培训”为主题的就业春潮行动,成功输出和转移就业2000多人。另一方面,挖掘县内就业潜力,抓住县内“十天高速公路”建设机遇,搞好劳动力、建材、机械设备的供应工作。据初步统计,全县重点项目建设转移劳动力3000余人。三是整合培训资源,健全网络服务体系。整合县内技能培训机构、资金、师资、生源和服务网络体系,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再培训,即输出”的原则,实行乡镇组织输送生源,职教中心负责培训,财政全额补贴的运行机制。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全县开展的培训专业有计算机应用、电子电工、电气焊、电动缝纫、风味小吃等,共培训专业技能人员2300余人。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还决定在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全民创业和劳务工作组,县委邹书记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健全县、乡、村三组工作机构,加强对全民创业的工作指导、综合协调、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等职能。此外,县上还投资200万元,建立了县级人力资源中心市场,发展职业中介服务机构15家,民办培训机构4家,聘任农民工维权代表76名,发展劳务经纪人80多名,组建县外劳务基地和石泉同乡会4个,实现了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自由择业,充分就业,放心从业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总之,石泉县委、县政府面对金融危机,沉着应对,政策得当,措施得力,狠抓一个“创”字,以返乡创业带动就业;突出一个“增”字,抓经济增长扩大就业;落实一个“助”字,健全服务体系推动就业。自去年底以来,全县农民工返乡创业357人,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岗位4000余个;全县劳务输出4000余人,县内就地转移就业6913人。石泉县的成功做法引起上级领导机关的关注和重视,《陕西日报》等省市数十家新闻媒体,用大量的篇幅报道了他们的全民创业和劳务经济工作的经验。4月8日陕西电视台《今日点击》栏目以《石泉:回到家乡当老板》为题进行了专门报道。实践再一次证明,只要领导重视,政策正确,措施得力,上下同心,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跨越不过的“火焰山”。事实胜于雄辩:人间正道是沧桑----化危机为生机乃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结果。
三、深刻启示:以人为本,科学创业,才能实现祸兮福所依石泉县“身”居深山,心兼天下;虽地穷,但志不穷。他们的村容村貌,不亚于关中平原的乡村,甚至还比有的关中农村要好几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我认为是石泉县的领导班子和全体人民努力奋斗的结果,是学习和实践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结果。石泉县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提供服务是真实的、真诚的,措施是可行的、得力的,落实了每个创业者需要的资金,对外出返乡者给予切实的帮助,真正达到离土不离乡,创业政府帮,离乡能挣钱,政府在维权;真正做到了返乡农民工回家当老板,外出农民工最低收入年过万元。这样做很正确、很科学,因为“创业是永久的就业”,就业随时都有失业的可能。创业是自己支配自己的剩余价值,就业是把自己的剩余价值交给他人支配。谁优谁劣,一看便知。因此,我一直以为:对创业来说,解放思想,黄金万两;观念更新,万两黄金。石泉县对返乡农民工已当上老板的创业者加大了培训力度,让他们把企业做大做强,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要像孔子说的那样“君子以财发身,小人以身发财,德在人先,利在人后”,“修身种德,事业之基”,要对员工负责,对企业负责,对社会负责,做一个党和人民都满意的优秀企业家。总结石泉县创业者的人生轨迹不难发现,他们大都经历了由“体能型”的苦力者,变为“技能型”的技术者,再变为“管理型”的经理者,最后成为“法人型”的老板者。这都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创业的理念而获得的积极成果。目前县乡农民对体能型转变为技能型普遍重视,但对技能型转变为更高层次的管理层重视还不够。我个人认为,应该在农村把一些上过高中和相当高中水平的一部分人,在政府的支持下,下大力气培养成自学大专以上的管理型和创业型人才,这些人从长远看,如果能培养一个就可以给政府、给村上永远去掉包袱。这里有一个例子:在1977年,我要去参加高考,当时乡上不让参加,理由是我是村上的主要干部。我就听从公社党委的决定,安心在村上工作。后来在1980年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在农村开办了函授学习班,我考了第一期“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学员”,每晚点着柴油灯,听着广播学习,再忙也没有丢下一节课。通过两年在农村边耕田边学习,拿到了“中央农业广播大学”的高中专文凭。到了1983年,乡上才调我担任礼泉县烽火公社“农工商联合公司”总经理,从那以后才真正跳出了“农门”。农民的身份转变,就是差了一张初、高中生通过三年以上培训后的一张纸(文凭)。在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我自己没有机会考大学,可是我鼓励被“文革”耽误了的村上所有高中、初中毕业的青年去参加复习,准备应考。我当时算了一个账,如果村上能走一个大学生,就等于永远减轻了村上的负担。村上考上一个孩子,这个孩子以后肯定在外地工作,对象找在外地,生了孩子也不在村上报户口,按当时农村的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妻生两个孩子,等于走了四口人,让他们在外地生活比使他们生活在“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更大。我们村支委会议决定给每个生产队的参加高考的青年加上工分,鼓励他(她)们考大学。结果在高考的第一年我们村一大批青年考上大学,其中有一家姐妹三人全上了大学。从计划生育角度讲,我们村当时有350多口人,而现在村上总人口280多人,30多年来人口不但没增加还减少了70多口,这在全国还真算得上一个典型村。由于村上考出去的文化人多,1998年被陕西省政府命名为“文化村”称号,被教育厅命名为“秀才村”称号。通过此例,说明重视高层次的培训可以使有识之士志在远方,四海为家;根据此例可以推及:如果我省各级政府能更加重视高层次的管理型、创业型的培训,就可以在本省或外省大显身手,利用外地资源,为我服务,从而减轻我省各级政府的负担,如果此类培训得不到重视,没有得力的措施去落实,那么外地管理、创业群体就有可能占取我省资源。如果只重视体能型转变为技能型的培训,受训者文化知识太少,还是经不住外面的**,回来后仍是各级政府的负担。因此,抓紧把技能型转变为管理型或法人型的培训更加重要。要让受培训者明白,高层次的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是更高层次创业和就业的保障。这次安康、渭南之行,耳闻眼见,使人确实很激动,很感动。激动的是广大农民群众在金融危机的袭击下真正动员起来了。毛泽东说:“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如果把实现农村现代化比作一个大战役,只要把人民群众发动起来了,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就一定能实现。感动的是毛泽东说“人民靠我们去组织,……”。通过这次在考察中的所见所闻,广大基层干部确实起到了“组织人民”的作用,应对金融危机只靠美好的愿望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切实可靠的措施,要有人民群众和各级领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打一场迎战金融危机的“人民战争”,才能正在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大好形势,从而夺取战胜金融危机的最后胜利。事实也确实如此,在我去过的市县,各级领导干部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忘我的工作,不辞辛苦,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就业,有形式、有内容、有效果,一处更比一处好,我看这就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结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干部把人民组织起来了,人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金融危机在中国农村没有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反而给广大农民一个全新理念:困难是登上胜利巅峰的天梯,“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聪明了起来”,这就是“祸兮福所倚”的辨证道理。正是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全国上下,干群同心,取得了保增长,保民生,保就业的“人民战争”的初步胜利。在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在广大干部精心工作下,中国农村确实正在逐步体现了乡、村领导干部关心留守儿童:“幼有所长”;县乡领导干部在外地设立办事机构,为就业者找岗位:“壮有所用”;媳妇晚辈孝敬公婆父母:“老有所终”;农村合作医疗实现了“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正如《日本经济新闻》4月21日的报道那样:《转机的中国----8亿农民站在“腾飞”的起跑线上》。据《领导决策信息》今年第13期报道: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数据显示,春节后,在返乡的7000万农民工中,大约80%以上已经进城务工。这些报道都说明:在中国农村,金融危机造成的严寒已经被“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春天气息代替了。请:张魁社长批改。张万准: 中国经济商务协会 副主席西安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会会长政协陕西省委九、十届委员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副干事长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客座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客座教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陕西省政协专家与企业家联谊会理事陕西省城市经济文化研究会会员陕西省工商企业联合会会员陕西省国际书画艺术交流协会会员陕西省《农村经济》专刊特邀顾问全球百佳中华儒商人物 2009年04月30日
第二篇: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查
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提倡全民自主创业政策的引导和鼓励下,不少在外打工、经商有所成就的农民工陆续带着信息、技术、资金、项目等返乡创业,吸纳了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但是农民工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尤其是在经验、资金等问题方面。为了全面了解掌握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基本情况,更好地推动创业就业工作,本文从返乡民工创业就业现状、成果与问题等方面入手,走访诸多返乡创业的成功人士,进一步进行实地事情调查,力求为当地农民工寻求新的发展提供思考,同时也丰富自我,为我个人未来的人生发展汲取经验。
关键字:农民工 返乡创业 现状 成果 问题 对策与建议
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是引进生产力,把先进的文化、先进的管理方式和资金引回来,而且通过返乡创业、领办企业,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实现了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的转变,形成了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格局。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现状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呈双向流动的局面 农民工回乡创业步伐正在明显加快,它打破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城市和发达地区单向转移的旧格局,呈现出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的新局面。返乡创业者往往选择到土地、劳力成本较低的家乡来发展,这种亦工亦农的形式,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农忙时,可以顾及家里的农田,农闲时到企业打工,农民在家乡就可以获得两份稳定的收入。
(二)创业者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企业规模较小,结构单一
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方向都与个人之前所从事的行业相同或者有关联,大多农民工在以前的就业中主要从事的是劳动强度大,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因此,他们在初始创业时,通常选择的是手工操作为主,产品科技含量偏低,以占领本乡本土市场为主,场地小,规模小,结构单一的行业,主要依靠自有结余资金,亲朋好友帮扶资金,资金回笼快,见效收益快。
二、农民工返乡就业的成果
(一)把优势资源引向农村,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差距 农民工返乡创业部分集中在集镇和县城,既增加了集镇和县城的实际人口,又增加了经济总量、扩大了税源,加快了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步伐,改变了不发达地区乡镇企业薄弱局面,促进了民营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缩小城乡、区域间的差距意义重大。
(二)加快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
返乡创业者通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扩大了农业经营规模;通过对农业的资金支持,提高了农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改善了农业的基础条件;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产品原料基地,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有力促进了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农业和商业的有机衔接与结合,有效开拓了市场空间,从而更加有效地发挥返乡农民工的作用,促进新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反乡创业的愿望以及认识不足
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的思想认识还不够明确,这与我们有些地方政府的服务思想还不够明确有很大关系。地方政府认为农民工回乡创业交税少,发展慢,对本地经济发展、财政增收作用不大。农民工回乡创业进不了园区,也得不到对外资企业提供的优惠政策和多项服务,这就形成与外商和较大企业之间的不公平。
(二)创业资源的短缺 ①创业和融资环境较差
当前返乡农民工在创业中资金缺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农民工返乡创办的企业,主要依靠自筹资金,这点资金,对于创办企业、搞生产性经营所需资金额来说,只是杯水车薪。由于资金不足,尽管有市场前景较好的项目,创业者也是举步艰难。
②用地难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在涉及到征用农民土地问题的时候,也存在政府部门没有处理好与被征地农民之间的关系。很多农民工刚返乡创业时都是租用厂房、民房,或是用自家住房进行生产运营,当企业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生产经营时,就直接涉及到用地的问题。我调查到的业主普遍反映当前用地存在严重困难,用地难问题严重地限制着企业的规模生产。
③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 我在调查中发现各地方普遍存在水、电、路、通信、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及其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企业发展需求的问题,基础设施建设普通存在道路过窄、路况不良、通信设施差、信息不畅通等问题,这不可避免会直接导致交通运输成本高,产品交易周期拉长等问题,增加了企业的投资附加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和市场竞争力。
(三)农民工创业经验不足,整体素质偏低
管理落后,经营不善,是农村的个体、私营企业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创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偏低,文化水平不高,思维方式比较传统,营销观念落后,市场开拓能力差,短期行为严重,缺乏长远眼光。严重制约着创业就业者对新事物的接受速度,使得创业者较难分析把握市场需求和动态,进而不利于企业和个人的进一步发展。
四、农民工返乡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一)积极引导,为农民工创业就业引导方向
树立一批返乡创业典型,评选表彰农民工返乡优秀创业者,广泛宣传他们的创业事迹,组织典型人物现身说法,对回乡创业发展经济、扩大就业的带头人、企业家和优秀个体、私营企业经营者给予表彰,总结其经验,发挥其示范作用。注重鼓励引导,提高全社会对返乡创业的认识,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从而吸引更多的成功人士返乡创业,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二)加强创业宣传,开展亲情招商活动
抓好对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的宣传引导,有利于促进社会对返乡农民工的正确认识,增强社会各界对返乡农民工的理解和支持,促使返乡农民工积极就业创业,确保社会稳定。作为政府职能部门要积极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加大对返乡农民工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宣传推介一批返乡农民工自力更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呼吁社会关注返乡农民工。大打亲情牌,营造浓厚的回乡投资氛围,增强有投资能力农民工的投资愿望、投资意识、投资荣誉感。
(三)增加返乡农民工的创业便利 ① 拓宽融资渠道
农民工是一个弱势群体,作为政府,应该努力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创业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渠道解决创业融资困难问题,增加农村资金供给,对符合要 求的农民工创业者从贷款额度、还贷时间上放宽限制,改善对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融资服务。逐步放宽政策,允许民营金融机构进入民间融资领域,促进资金信贷的市场竟争,激活金融机构的信贷机制,积极吸引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入股。
② 政府高度重视,实行各项优惠政策, 拓宽准入条件
要正确引导农民工返回当地镇和县城所在地创业,以促进小城镇经济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凡是国家法规没有明令禁止和限制的领域,地方政府部门不得自行设置限制条件。简化审批程序和办事手续,清理和规范收费项目,推行联合审批。规范政府行为,政府监察部门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处理和纠正侵犯企业合法权益、干扰正常经营的违法违规行为。
③ 优化创业环境,为农民工返乡就业提供平台
要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要保护已经开始具有市场意识的返乡农民工的创业热情,把一切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都调动起来,放手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现,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以城镇为中心,搞好小城镇发展规划。加速城镇化步伐,做好硬件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服务意识。
(四)对创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和指导,提升农民工创业能力
政府部门可以联合当地的创业培训机构,对创业人员开展阶段性的创业培训活动,为农民工提供免费培训,为企业发展培训工人,提高农民工的科技文化水平与劳动技能水平,降低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了城镇经济的繁荣,成为改善乡村面貌、提高当地群众收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学合理地引导和鼓励那些已经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开阔了视眼、学到了本领、积累了资金、掌握了信息的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协调城乡、地区发展,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新矛盾,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三篇:农民工返乡创业典型材料
高飞在大山上的领头雁
(乡镇 上报人员)
姚海定、男、布依族、1976年10月5日出生、中共党员、蔗香镇蔗香村计生协会会长、蔗香镇创业致富带头人。
每当火龙果开花挂果季节,蔗香公路低码头渡口,增添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沿路水泥桩上红、黄、白花相争艳,鳞形果球红沿线,这就是蔗香火龙果。
蔗香渡口路口100亩的火龙果是姚海定于2011年2月份引进种植示范基地。据了解姚海定1997年和村里的青年,一起南下广东打工,在东莞街口一家玩具厂打工,当时工厂效益不太好,薪水少,家里有老有小需要照顾,他寻思着打工不是他的出路,1999年他结束了打工生涯。两年后返乡,接着龙滩库区移民开始,家乡的拆迁有序地开展,几年后移民建房建好,家人安居乐业。他就开始寻思找发展致富路子,正当他寻思无路之时,恰逢省农科院到蔗香调研,并组织培训亚热带水果种植技术,姚海定第一个踊先报名,在培训期间认真学习,不耻下问,在老师的引导下,他决定在码头路口处实施100亩火龙果种植示范。
培训结束,他就带着家人所有劳动力上山,砍草、挖坑
整地,联系果苗,他坚信“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按老师教的种植技术程序逐一进行,经过几个月的努力,100亩的火龙果示范基地现在人们的眼前。不知情的过路人,看到码头公路上下,栽有整齐序的一根根水泥柱,不知有人在干啥?后经了解,才知道是蔗香姚海定在栽火龙果。
俗话说“种庄稼、三分种七分管“,为了确保示范成功,姚海定在地头建一个临时工棚,在果园内认真抓好管理,种耕除草,浇水施肥。夜间又作人工授粉,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努力,终于在2013年6月火龙果熟了,蔗香第一家火龙果开始上市。在当地,他的举动传为佳话。
从那时起,他带动村里的几家农户栽起了火龙果,随着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扶持越来越好,罗甸县有人来蔗香投资种植火龙果,有人在成立火龙果种植合作社,也有单户种植,他知道这是村民脱贫致富的好机会,他坚定:只要肯学、肯想、肯干,致富小康不会是梦。蔗香的火龙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初步形成了一项新的产业,奔赴同步小康致富路,他是群众“领头雁”。
据统计,目前全镇共有5家种植合作社,有13家单户种植共计2350亩,年总产值1133万元,镇政府也把火龙果项目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来抓。
日 期
(姚海定火龙果基地)
第四篇: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
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1年2月15日
调查地点:吴家垱村
调查对象:返乡农民工
调查目的:近年来,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民工返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在当下返乡农民工大军中,希望返乡自主创业的人占了不少比例。全面了解返乡创业这一农村新型经济现象的来龙去脉,深入分析其特殊的历史特征和发展规律,从历史和制度的演变中寻找体制机制的探索、建立和完善历程,对于进一步推动农村返乡创业具有积极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的情况,就本村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
根据农业部最近对15个省份,150个村进行抽样调查,在全国1.3亿离开本乡镇外出就业的农民工中有15.3%的农民工现在失去工作或没找到工作,大约2000万人。
据了解,金融危机后,返乡农民工普遍有“三怕”心理。一怕出去找不到活干,二怕干了活领不到工资,三怕工资低挣不到钱。这道出了很多返乡农民工的心里话。据石首市劳动部门调查,全市外出农民工有30多万人,其中返乡后处于观望状态的超过5万多人。因为三怕,所以观望,如今是返乡失业农民工的主流心态。
在大批返乡失业农民工寻机再就业时,也有部分农民工借返乡之机转型,寻找自主创业商机。
在福州做建材经销的农民工李帆最近举家返乡。他说:“虽然在外打工15年了,但大城市有户口门槛,外出务工迟早要回乡创业,不如借生意不好时回家.”据调查了解,像李帆这种选择回家创业者占返乡农民工的5%左右。这些农民工大多在外务工时间长,有一定积累,有一技之长。
就说本村,大多返乡农民工在外打工多年,因为行情不好,返回家乡。他们看好现代农业前景,在家乡承包水塘或土地,搞规模养殖或特色种植。有的人还说:“全国在搞新农村建设,中央强调发展现代农业,我想借政策东风二次创业。”
但是,一些新生代农民工长期在城市生活,本身缺乏农业技能,生活方式早已习惯了城市环境,返乡后很不适应。据了解,多数年轻人表示不愿回到土地上
就业。但这一群体身份仍是“农村人”,被迫回到农村后容易心态失衡,如果不及时疏导,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根据调查显示,全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存在几个方面的特征。从创业目的看,主要有谋求生计型、理想追求型和人生价值型三种,其中以谋求生计型为主,约占返乡创业人数的50%以上。从创业方向看则主要包括了农业经营、加工制造、农村服务三类,其中又以农业相关的种养业规模化经营为重点,约占返乡创业人数的70%以上。从资本筹集来看分为土地流转、自有资金和利用贷款三类。从经营模式看主要有家庭经营模式、亲友合作模式和公司+农户模式三种。此外,全市农民工返乡创业在管理方面多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人管理为主,而且多为5~20万的结构单一的小规模创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当前,全市农村人多地少的就业矛盾非常突出,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任务繁重,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出就业难度加大。外出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不但解决了他们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拉动了农村就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就业。党群联动,共谋民生大餐。春节刚刚休假,尽管天空下起蒙蒙细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却暖意融融:领导在这里与全村农民工代表“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共商创业就业大计。在座谈会上,农民工代表踊跃发言,坦陈他们在就业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苦恼和难题。领导认真地边听边记,还不时与他们进行探讨交流,会场气氛十分融洽。为给返乡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尽快实现再就业,劳动部门针对社会急需的专业,开设计算机操作、焊工、电工、电子操作、酒店服务、电动缝纫等专业技能培训;以实用技术为主,对黑山羊养殖、里当土鸡饲养、玉米免耕栽培、种桑养蚕、旱藕栽培、麻竹笋竹管理、剑麻栽培管理等种养技术开展培训,帮助农民工朋友发展种养,为农民工提高就业创业的技能。目前,受经济形势的影响,国家出台了相关农民工返乡的优惠政策,只要符合条件的返乡农民工,都可以申请领取《返乡农民工优惠证》。返乡农民工领 取《返乡农民工优惠证》后,可以凭证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其中包括从事第二、三产业成功创业,或从事一定规模的种植业、养殖业,可以获得一次性的创业补贴。在其创办的企业中,但凡吸纳返乡农民工就业的,也可以获得一次性的就业
补贴。此外,返乡农民工还没有实现就业的,可以获得政府部门给予的创业就业培训补贴等。
返乡农民工心怀“四盼”,一盼得到真实有效的用工信息,二盼得到实实在在的技能培训,三盼解决解决返乡后的生计问题,四盼为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大开方便之门。
自主创业的农民工则有两大期盼,一盼政府出台补贴扶持政策,二盼金融部门能降低短期贷款的门槛。为解决部分农民工因失业造成家庭困难,国家除了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外,还应完善农民工失业保险等政策。为解决农民工就业难题,国家已出台了不少政策,但关键还得落实。农民工返乡自主创业,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发展建设,化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等诸多难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五篇:农民工返乡创业证明
农民工返乡创业证明
兹我乡(镇)村,村民,曾外出务工,现返乡创业,在经营,符合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员的条件。
特此证明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