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医副高级职称评定申请资料个人业务工作总结(
业务工作总结
本人于1996年6月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以后,即到========中医医院工作至今,于2008年12月聘任为主治医师。现将聘任以后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基础知识,不断吸取新知识、新技术。被聘任为主治医师以后,我知道这并不是我事业的终点,我深知成为一名合格的脾胃病科中医主治医师所需的知识和素质。一方面我重新学习中医基础知识,重点对脾胃病基础理论及古代文献进行学习与研究,并于2011年参加《四川省中医药人员学习四部经典著作》学习和考试。2009年度在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进修期间,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炎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胰瘅”单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规范。在2011年度医院脾胃病科申请创建市级重点专科同时,我再次对脾胃病专科理论知识、临床技术理论进行学习,并结合现代医学对消化专业疾病的诊断、治疗常规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得以充分掌握。结合全国“无痛医院”活动的开展,我也主持建立了消化内科无痛胃镜、无痛肠镜的诊疗流程、制度和规范。我不但在工作上自我学习,还结合专业期刊订阅、外出学习等机会,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收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尤其是在2009年从华西医院进修回医院以后,创制了“七消散”协定处方用药,普遍用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静脉炎等中药外敷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并正在申请院内制剂的申报工作。二、一切以病人为重,为工作为重。我于1996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晋升主治医师以后仍然参与科室一线值班。每天都参与收治病人、查房等日常临床医疗工作。并带领自己的团队每天查房,组织科室内疑难病例、急危重症病例的讨论。对于本专业的临床操作技能,如胃镜检查、腹腔穿刺、胸腔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胃管安置、骨髓穿刺活检等技术能熟练操作。能够熟练的处理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急性重症胰腺炎、腹部手术术后并发肠梗阻、胆囊术后综合症、中毒等疑难、危急重症。
三、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聘任为主治医师后,我不断的学习,并不断的把新知识、新技术运用于临床。每个工作日均在临床一线上工作,并上专科门诊。每年平均亲自诊治住院病人320人次,门诊病人1000人次,并承担医院内消化内科专业会诊,每年平均会诊240人次,参加医院内全院多科会诊每年20余次。
四、悉心指导、身体力行。每个工作日我都带领我的团队进行查房,对于每一个新病人都要全面重新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指导完善辅助检查。针对诊断提出中医诊断、西医诊断依据,阐述中医诊疗辨证思路,用药特点等。主持科室内病历讨论。每年带教实习生10余名,带教新入医院住院医师2-3。每年参与“基层全科医师培训”讲座。从2009年起每年任职“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考官。
五、总结经验,开展科学研究。虽然我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但我仍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中医药科研选题、2 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并于2006年开始参与我院省级科研项目“泌尿系统结石规范化非手术综合诊疗方案”的研究,于2010年4月完美结题。先后在发表文章3篇。《=======》发表在《西部医学》2011年1月第23卷第1期;《==========》发表在《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6月第9卷第23期;《==================》发表在《中国保健营养》2013年9月中旬刊。均受到专家的好评。
综上所述,本人从任职年限、业务技术、科研能力等方面已经具备了晋升副主任医师资格,评聘后,本人将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好各项工作,为卫生事业贡献毕生力量!
============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七日
第二篇:中医副高级职称评定申请资料综合推荐材料
泸州市中医医院医院
关于推荐==同志晋升中医内科专业副主任医师的综合推荐材料
==同志于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思想进步,学识基础扎实、业务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
该同志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热爱生活,热爱从事的医学事业。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立足本职,务实创新,服务病人。在工作中言行一致,作风端正,实事求是,严于律已,敢于同违规违纪的行为作斗争,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同志,尊重领导,能圆满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单位利益的原则,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工作作风严谨一丝不苟,对医疗工作精益求精,勤奋务实。对医疗事业和单位前途充满信心。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医疗行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守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道德,继承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医德医风,团结同事,与医院内各部门、各专业合作,竭诚为人民服务。工作十七年间里无责任事故发生。
晋升为主治医师期间,认真学习中医基础知识,重点对脾胃病基础理论及古代文献进行学习与研究,并于2011年参加《四川省中医药人员学习四部经典著作》学习和考试。2009在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进修期间,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胰腺炎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胰瘅”单病种中西 医结合诊疗规范。在2011主持医院脾胃病科申请市级重点专科的创建工作,充分掌握现代医学对消化专业疾病的诊断、治疗常规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全国“无痛医院”活动的开展,建立了消化内科无痛胃镜、无痛肠镜的诊疗流程、制度和规范。结合专业期刊订阅、外出学习等机会,了解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不断吸收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用于医疗实践。尤其是在2009年从==医院进修回医院以后,创制了“七消散”协定处方用药,普遍用于急性胰腺炎、肠梗阻、静脉炎等中药外敷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并正在申请院内制剂的申报工作。
==同志在晋升主治医师以后仍然参与科室一线值班。每天参与收治病人、查房等日常临床医疗工作。并带领团队每天查房,组织科内疑难病例、急危重症病例的讨论。对于本专业的临床操作技能,如胃镜检查、腹腔穿刺、胸腔穿刺、中心静脉置管、胃管安置、骨髓穿刺活检等技术能熟练操作。能够熟练处理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急性重症胰腺炎、腹部手术后并发肠梗阻、胆囊术后综合症、中毒等疑难、危急重症。每年平均亲自诊治住院病人320人次,门诊病人1000人次,并承担院内消化内科专业会诊,每年平均会诊240人次,参加医院内全院多科会诊每年20余次。
===同志每天进行查房,对于每一个新病人都要全面重新询问病史、体格检查、指导完善辅助检查。针对诊断提出中医诊断、西医诊断依据,阐述中医诊疗辨证思路,用药特点等。每年带教实习生10余名,带教新入医院住院医师2-3 2 名。每年参与“基层全科医师培训”讲座。从2009年起每年担任“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考官。掌握中医药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及研究方法,结合临床实践提出课题,开展科研工作并进行课题总结。于2006年开始参与我院省级科研项目“泌尿系统结石规范化非手术综合诊疗方案”的研究,于2010年4月结题。发表论著3篇。《===============》发表在《西部医学》2011年1月第23卷第1期;《==============》发表在《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6月第9卷第23期;《===============》发表在《中国保健营养》2013年9月中旬刊。
===同志于2011年2月担任科室副主任一职,2013年担任科主任一职。其管理能力强,团队凝聚力高,组织协调力好。多次评为我院“先进个人”和考核“优秀”称号。
===同志近五年考核为:2010、2011年优秀,其余年份为称职。本周期继续教育学分总分为222.5分,平均每年44.5分,其中Ⅰ类学分总计140分。职称英语B级合格。计算机B级合格。政治思想评分9.3分。
===同志符合副主任医师职务资格评审条件,同意推荐上报。
====医院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七日
第三篇:中医副高级职称评定申请资料个人政治思想汇报
政治思想总结
本人于2008年12月被医院任职为中医主治医师以来,思想上不骄不躁,工作上兢兢业业。在政治思想的学习、进步和成长,大概可以归纳如下:
本人一直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时刻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热爱生活,热爱从事的医学事业。
本人在目前单位已经耕耘十七年了,对自己的单位充满感情,从最初的住院医师到现在主治医师,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同医院成长。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立足本职,务实创新,团结同志,服务病人。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及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判断能力,以政治修养统领全局,增强大局观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坚持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有力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素质与能力。在这期间不仅注重自身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而且在工作中言行一致,作风端正,实事求是,严于律已,敢于同违规违纪的行为作斗争,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同志,尊重领导,圆满 1
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单位利益的原则,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工作作风严谨一丝不苟,对医疗工作精益求精,勤奋务实。同时保持健康心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对医疗事业和单位前途充满信心。
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健康心态,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医疗行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守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道德,继承老一辈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医德医风,团结同事,与医院内各部门、各专业合作,竭诚为人民服务。在我所工作的十七年间里无责任事故发生。
成绩和不足是同时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也是相伴而行,克服不足,学无止境,路在脚下延伸,我将一如既往继续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不断学习,努力进取,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报效单位对我的培养和关怀,誓为医疗卫生事业贡献我的全部精力。
=========
二〇一三年九月十七日
第四篇:护士副高级职称评定申请资料个人政治思想总结
政治思想总结
本人于2009年5月通过考试考核晋升为主管副师以来,思想上不骄不躁,工作上兢兢业业。在政治思想的学习、进步和成长,大概可以归纳如下:
本人一直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时刻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改革开放的政策,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热爱生活,热爱从事的护理事业。
本人在目前单位已经耕耘十八年了,对自己的单位充满感情,从最初的护士到现在主管副师,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同医院成长。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立足本职,务实创新,团结同志,服务病人。
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及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与鉴别判断能力,以政治修养统领全局,增强大局观念,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坚持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有力提高了自己的政治素质与能力。在这期间不仅注重自身的思想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而且在工作中言行一致,作风端正,实事求是,严于律已,敢于同违规违纪的行为作斗争,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同志,尊重领导,圆满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单位利益的原则,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工作作风严谨一丝不苟,对护理工作精益求精,勤奋务实。同时保持健康心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对护理事业和单位前途充满信心。
在工作中我始终保持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健康心态,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护理行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坚守以“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职业道德,继承老一辈护理工作者的良好品德,团结同事,与医院内各部门、各专业合作,竭诚为人民服务。在我所工作的十八年间里无责任事故发生。
成绩和不足是同时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也是相伴而行,克服不足,学无止境,路在脚下延伸,我将一如既往继续在工作中尽心尽力,不断学习,努力进取,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报效单位对我的培养和关怀,誓为护理事业贡献我的全部精力。
第五篇:副高级职称评定《教育学》
教育学
1、什么是教育?
答: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它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习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学习教育学有什么意义? 答:(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省和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3、什么是教育目的? 答: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4、教育目的的作用什么? 答:(1)控制教育对象发展方向和预期结果;(2)指导和支配整个教育活动过程;(3)评价、检测教育质量。
5、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 答: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有:(1)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发展变化的状况;(2)人的自身发展的需求;(3)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
6、我国最早阐述教育目的、制度、内容、方法、师生关系的教育专著是什么? 答:《学记》。
7、我国教育的目的基本点是什么? 答:(1)培养劳动者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2)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素质结构;(3)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性质。
8、教育从社会生活中独立、分化出来的一大标志是什么?
答:学校教育的出现是教育从社会生活中独立、分化出来的一大标志。
9、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教育与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发展的不平衡性;(2)教育具有继承性;(3)教育具有自身存在和发展的规律。
10、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
答: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的关系。
11、学校教育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学校教育系统作为国家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的最严密、最有效的组织,它集中体现了整个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学校教育制度制定的是否正确和完善,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进行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也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生产力的提高,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12、简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答:(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变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3、学制建立的依据是什么?我国近代最早的学制是什么学制?
答:学制建立的依据有社会生产力和科学发展状况、青少年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本国原有学制和本国历史文化传统等。我国近代最早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14、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需要具备那些条件? 答:(1)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反映社会发展要求;(2)有效地协调其它教育影响;(3)符合教育对象身心发展规律;(4)创设适宜的校园文化环境,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有益有趣的教育活动;(5)注重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15、广义的课程指什么?狭义的课程指什么? 答: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16、什么是教育思想?
答:教育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教育现
象、教育规律、教育问题的认识或看法,表现在培养人的一系列问题上的观念、理论及其体系。
17、什么是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有哪些特点? 答: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将学生按照大致相同年龄和知识程度编程班级,教师根据规定的课程内容,按固定的教学时间对全班学生进行统一教学的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的特点是:(1)以“班“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能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学;(3)便于学生之间互相观摩,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促进;(4)能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5)能保证正常的教学常规,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6)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18、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答: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强调系统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2)强调教学过程的标
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19、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答:(1)萌芽阶段;(2)形成阶段;(3)科学教育学阶段。
20、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阶级性,等级性;(2)非生产性;(3)专门化;(4)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21、近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生产性;(2)普及性;(3)非生产性;(4)双轨制。
22、简述生产力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答: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1)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类型和结构;(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制约着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制约着教育方法、手段、设施及形式等。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长的重要条件;(2)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社会化和使现代科技有可能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关键;(3)教育还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
23、简述政治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答;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2)影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变化;(3)影响教育财政状况;(4)影响受教育权利。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对政治会有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社会政治延续和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两个方面。
24、简述教育与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答: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1)文化影响着教育发展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着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4)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局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交流文化的作用;(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4)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25、人生阶段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人生阶段一般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
26、童年期教育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1)重视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2)呵护儿童健康;(3)着力增强动手能力;(4)特别关注学习态度。
27、少年期的教育应该注意些什么? 答:(1)重视青春期教育;(2)丰富精神生活;(3)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28、青年期教育主要应注意那几个方面? 答:(1)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和社会的关系;(2)树立事业心、责任心、提高从事社会职业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2)正确处理友谊、爱情和婚姻。
29、“个人全面发展“包含那三个层次的目标? 答:(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弥补旧式分工对工人所造成的缺陷,减轻资本对工人,尤其是对童工有体力智力方面的摧残;(2)在处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的作为过渡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逐步
削除私有制,消灭旧的分工,推动社会发展,向“个人全面发展“这一理想目标日益逼近;(3)到共产主义社会,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最终解决,观念中“个人全面发展”和现实中的“个人全面发展”真正取得完全的一致性。30、素质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答:素质的基本属性有:相对稳定性、内在性和整体性。
31、什么是素质教育? 答: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32、素质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时代性、实效性。
33、简述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答:(1)注重思想先导,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2)改革监测评价,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3)抓好常规管理,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机制;(4)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34、课堂素质教育应该遵循哪些教学原则? 答:(1)全面施教,整合优化;(2)注重个性,鼓励创新;(3)目标导向,情景熏陶;(4)动手动脑,和谐发展;(5)师生互动,心向一致;(6)关注学法,改进教法。
35、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知识的传授者;(2)课堂纪律的管理者;(3)班集体的领导者;(4)心理健康的维护者;(5)父母的代理者。
36、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 答:(1)劳动对象的复杂性;(2)劳动手段的主体性;(3)劳动过程的创造性;(4)劳动方式的个体性;(5)劳动成果的长效性。
37、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五对矛盾是什么? 答:(1)主观的成熟体验与客观的相对不成熟的矛盾;(2)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3)强烈的活动需要与能力发展的不同步的矛盾;(4)旺盛的求知欲与识别能力较低的矛盾;(5)性意识的萌芽、成 熟和道德法制观念薄弱的矛盾。
38、简述儿童发展的规律。
答:儿童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方面,表现出如下五种普遍特点:(1)顺序性,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其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稳定的顺序;(2)不平衡性,是指在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儿童身心发展的速度并不是完全与时间一致的匀速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在不同年龄阶段,其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是有明显差异的;(3)阶段性,指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4)个别差异性,是指每一具儿童的身心发展方面的差异性,来源于个体遗传素质和生活环境的差别;(5)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这种协调性是具有生理缺陷的儿童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
39、简述学生主体性的内涵以及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何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答:学生主体性的基本内涵即主体性具有的几个基本结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过程中尊
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的基本的原则时:(1)要尊重儿童的感受;(2)要尊重儿童的选择;(3)要鼓励学生的创造。
40、简述我国中小学应遵循基本教育原则、答:(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启发性原则;(4)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5)系统性与循序渐进原则;(6)直观性原则。
41、什么是教学方法?
答: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手段和方式的总称,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方法是师生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教法和学法的辩证统一。
42、教学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答;(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教授、提问、讨论、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参观发;(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法、练习法、实习作业法。
43、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 答:(1)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来选择;(2)根据学科和教材特点来选择;(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来选择;(4)根据学校的客观条件来选择;(5)根据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来选择。
44、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1)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2)讲授要有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层次清楚,突出重点、难点;(3)讲授的语言要有条理型、简练性、启发性、生动性、语音、语调要有和谐性;(4)恰当运用板书和体态语言,强化讲授效果。
45、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技巧;(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引起思维兴奋;(3)要善于启发诱导;(4)要做好归纳、小结。
46、运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做好演示前的准备;(2)用以演示的对象要有典型性;(3)要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4)通过演示,使所有学生都能清楚、准
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47、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答:(1)教学目标明确,完成任务好;(2)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3)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4)语言规范、板书整洁;(5)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6)师生双方积极性高。
48、教师应如何备课? 答:(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定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49、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答:(1)全班同学有共同的奋斗目标;(2)有团结一致的领导核心;(3)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集体舆论。
50、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答:(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2)引导学生学好功课;(3)组织好课外活动,指导课余生活;(4)组织学生劳动;(5)指导团队会工作,协调班内外教育力量;(6)处理班级日常工作;(7)抓好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8)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51、什么是班主任工作的原则?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答: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是班主任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是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解决班主任工作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矛盾和协调办主任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的基本准则,是班主任工作过程中规律和特点的反映。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有:全面性、公正性、民主性。
52、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答:(1)善于向学生提出教育要求,学生集体的建立要打基础,基础打得好坏,决定着是否能建成良好的集体;(2)树立明确的共同目标,集体的特征首先是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明确的鼓舞人心的奋斗
目标好像是粘合剂,它能把全体成员心连心地紧紧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强的集体;(3)建设一支好的学生干部队伍,良好的集体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干部的水平,因为他们是集体的领导核心,是群众的带头人;(4)培养健康的集体舆论,学生集体是否形成了健康的舆论,这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
5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色组成部分是什么?各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它们各自有自身的基本任务,不能相互代替,但有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其中,德育是实施德育的思想基础,为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智育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各育的实施都不能离开知识技能教育;体育为各育的实施提供健康基础,是各育得以实施的物质保证;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教育内 容。
54、什么是德育? 答: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5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答:德育任务、德育内容与受教育者原有的思想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56、我国学校教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1)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2)知行统一原则;(3)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4)严格要求与尊重理解相结合的原则;(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6)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7)教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7、老师指导学生自我教育应进行那几方面的工作? 答:(1)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2)自我评价;(3)道德情感体验;(4)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品德。
58、德育的内容包括哪些?德育的实质是什么? 答: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等。德育的实质就是把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品德的过程。
59、德育方法除说理教育法外还有哪些?
答:还有实际锻炼、示范教育、陶冶教育、自我教育、品德评价法等五种方法。
60、德育中品德评价法有哪几种方式?
答:品德评价法有四种主要方式:表扬和奖励、批评和惩罚、评比竞赛、操行评定。
61、怎样理解“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 答:(1)德育过程强调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的品德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2)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德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3)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4)德育过程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对学生的盲目自由发展;(5)德育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62、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是什么? 答:(1)德育目标,决定德育内容的性质;(2)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特征,决定德育内容深度和广度;(3)德育所面对的时代性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德育内容针对性和有效性。
63、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答:(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64、为什么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答:(1)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思想体系指导下,受一定哲学观点所支配;(2)各门科学知识本身具有重要的思想道德教育价值;(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从所学的科学知识中受到思想品质教育,而且还可以从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作风以及思想道德中获得思想品质教育。66、什么是美育?
答:美育是掌握审美只是,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
育。
67、简述美誉的任务。答:(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68、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答:从宏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主体、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教育途径六个要素构成;从微观角度看,教育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四个要素构成。(1)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2)受教育者时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3)教育内容是师生共同认识的客体;(4)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
69、学生的主体性和客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学生主体性表现在:创造性、自觉性、独立性。学生客观性表现在:向师性、依赖性、可塑性。70、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核心是什么? 答:教师的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是忠诚人民
的教育事业。
71、根据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答:命令-服从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参与型。7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
答: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备课和上课、布置作业、课外辅导、考试。
73、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方式,学校的课程可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中小学常见的显形课程有哪几类?隐性课程的特点是什么? 答:中小学常见的显性课程有: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隐性课程的特点是:隐蔽性、全程性、非预期性。
74、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为哪几个方面? 答: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为:(1)认识主体的不成熟性和发展性;(2)认识对象间接性和概括性;(3)认识方式的简洁性和高效性。75、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答: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有三大类:群众
性活动、小组活动、个别活动。其中小许活动是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的的特点有:形式上的多样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内容上的广泛性、组织上的自愿性。
76、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包括哪些?
答: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包括:自主性原则、自愿性原则、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77、课外校外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明确目的性与周密的计划性;(2)知识性与趣味性;(3)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4)面向全体;充分利用当地条件。78、教学辅助形式主要有哪些? 答:作业、参观、讲座、辅导。79、什么是教育机制? 答:教育机制是指教师在处理各种突发的教育问题时,能够迅速作出判断并快速反应的能力。80、孔子对我国教育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主要有三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81、什么是启发性原则? 答: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性,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2、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抓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83、学校文化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84、教育科研分哪几类?教师个人应怎样选择教育科目?
答:从范围分,教育科研有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从性质分教育科研有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一般来说,教师应选择个人力量就能承担的、微观的、以应用为主的教育研究课题。
85、教育测量是根据教育目标的要求,按照一定教育规则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加以数量化测定的过程。教育测量的功能有:(1)教育测量时改进教学的良好工具;(2)教育测量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3)教育测量是教育科研的重要方法。
86、什么是教育评价?教育评价的功能是什么? 答: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教育目标,依照科学的方法程序,对教育对象、教育活动及其参与者进行价值判断,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教育评价的功能有四项:测定功能、诊断激励功能、指导功能和导向功能。87、教育评价的原则是什么?教育评价一般从哪些方面来进行? 答:教育评价的原则有: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教育评价一般从以下方面来进行:学校办学的水平评价、德育工作的评价、教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
88、教育评价分为哪几类? 答:教育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分为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按评价的方式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89、联系实际谈谈针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应该采取哪些相应的教育举措。答:(1)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连续性和顺序性,教育工作应该循序渐进、逐步推开;(2)个体身心发展
具有阶段性和稳定性,教育工作者应加强教育举措的针对性;(3)个体身心发展既有统一性,又有个别差异性,在统一要求的基础上,应注意因材施教;(4)个体身心发展还有可变性和非均横性,教育者要及时跟上对象的发展变化,抓住成熟期、关键期,适时而教。
90、结合人生阶段与教育,谈谈你对终身教育的理解。
答:终身教育制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制度,它采用开放的、灵活的、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一生都可以受用的学习技能。在终身教育制度下,成人教育的地位得到全面的提升,学生的需要会得到更多地满足,个性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考试失败与成功的概念将失去意义。教育对不同人生阶段有不同的意义,终身教育正好能够满足人生各个阶段的教育要求,从童年期到老年期,每一个人的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其优势与劣势。为了使每个人在每一个阶段都生活的有意义,当然就需要在每一个阶段都接受相应的教育。另外,当前人类正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终身教育、终身制学习无疑
有助于我们接受这些挑战。
91、结合实际论述作为21世纪的老师应该具备什么素养 答:(1)思想政治素质:政治思想素养包含了职业道德素养,其中后者包括: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2)教师的职能结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知识结构:精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能力结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创造能力、自我鉴定、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
92、结合实际简述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答:(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师观;(2)发扬民主,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3)控制情绪,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矛盾;(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93、什么是个人本位论? 答: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增进他们的个人价值。
94、怎么理解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 答:(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循序性,循序渐进的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内容和方法上应该有所不同;(3)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95、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 答:(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96、简述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之间的关系。答:(1)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时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2)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对基础型课程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增益促效的基础作用;(3)各类型、各科目课程的教育过程中虽然任务不同、层次要求不同,但都具有渗透性、综合性;(4)从课程目标来说,三者在统一的目标下,在不同层次的要求上功能互补递进,全力
形成一个整体。
97、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4)课程理论。
98、课程目标的规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1)时限性,即课程目标要同特定的教育阶段相互联系,不是对所有教育阶段预期结果的笼统规定;(2)具体性,即课程目标要详细描述学生身心发展的预期结果,明确学生所要达到的发展水平;(3)预期性,即课程目标所描述的结果是预期性,不是实际的结果,是学生发展状态的理想性规划;(4)操作性,即课程目标明确的,可以付诸实现,不是一般性的规划。
99、教学计划的构成内容有哪些?
答:主要有教学计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几部分所构成。
100、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1)强制性,义务教育教学计划不是普通的教学计划,它是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具体保障,其制定的依据是义务教育法,体现了义务教育法的基本精神,因此,具有强制性。(2)普遍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适用范围要比普通的课程计划宽得多,它规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是针对全国绝大多数学校、绝大部分地区和绝大部分学生的,既不过高也不过低。(3)基础性,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作用就在于充分保证学生的各种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打下好的基础。课程门类要齐全,不能重此轻彼,各门类课程的课时比重要恰当。101、教科书的作用是什么? 答:(1)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2)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3)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等。
102、课程评价过程中要解决哪些问题?经历哪些步骤?
答:课程评价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如下:(1)评价概念是否合适;(2)搜集和加工信息是否合适;(3)报告评价结果的信息是否合适。课程评价要经历的步骤如下:(1)把焦点集中在所研究的课程现象上;(2)搜集信息;(3)组织材料;(4)分析材料;(5)报告结果。
103、什么是教育任务?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是什么?
答: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的,它只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制约教育任务的因素有:(1)教育目的;(2)学生年龄特征;(3)学科的特性;(4)教学的时空条件。104、普通学校教学任务主要有哪些?
答(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学生注意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105、简述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答:(1)学校教育规定个体身心发展的方向,对个体发展起引导作用;(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身心发展的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时具有及时的价值,而且是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106、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表现如何?
答:教学过程是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在于,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由教师领导未成熟的主体通过学习知识间接认识世界。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方面:(1)认识的间接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已知的间接经验。并在教学中间接地去认识世界;(2)认识的交往性。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学活动时发生在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3)认识的教育性。教学过程中的认识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与完善人格的养成;(4)有领导的认识。学生的个体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107、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答:(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108、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哪些? 答:(1)引起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
109、怎样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答:(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是他们进一步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必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和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3)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让的内在机制。
110、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规律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创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
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人们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所指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111、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有何区别?
答:教学规律是教与学内部矛盾的客观规律,人们只能去发现它,掌握它,但不能创造它。而教学原则是人们在认识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些教学的基本准则,它反映教学规律。人们对教学规律的不断发现和掌握,才会使人所制定的教学原则不断发展和完善。
112、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答:(1)综合性,选择或制定教学策略必须对教学内容、媒体、组织形式、方法、步骤和技术等要素加以综合考虑;(2)可操作性,教学策略不是抽象的教学原则,也不是在某种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而是可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参照执行或操作的方案,有着明确具体的内容;(3)灵活性,教学策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并参照学生的初始状态,选择最适宜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并将其组合起来,保证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
113、杜威关于儿童发展观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与皮亚杰的儿童发展观有何区别? 答:从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地位出发,杜威提出了“教育即增长“的著名论断。教育的根本点在于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教育就是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围绕儿童的兴趣、需要等进行组织,让儿童成为活动主体,处于教育活动的中心地位。他主张让儿童从实际参与的活动中学习,即“做中学”,教育就要不断的调动儿童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杜威认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皮亚杰的儿童发展观比较起来,杜威的儿童发展观在注重儿童作为主体的地位同时,更强调环境条件,尤其是教育情况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作用,主张根据儿童的兴趣和能力,设计教育活动,尽量去除教育过程中各种脱离生活、脱离儿童的内容与形式,及其可能对儿童发展产生阻碍的各种因素,让儿童的发展更适合其个性需求、更贴近社会生活。
114、简述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
答:所谓环境,是指围绕在人们周围并对人的生存
和生活发生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环境对人的身心法真的影响表现在:(1)环境是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2)环境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3)环境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的。
115、论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答:(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循序渐进地做好教育工作。循序渐进并不是消极地迁就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是要向学生不断提出高于现有水平又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以促进学生的发展。(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性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在教育教学的要求、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
择上,不能搞“一刀切“;与此同时,还应看到个年龄阶段又是相互联系,要注意个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一是统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4)人的身心的发展的互补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反应个体身心发展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只机体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要求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树立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暂时落后或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与一般正常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教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性。(5)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是指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是每一个学生
都能各得其所地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116、论述学校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主导作用。答: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其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和各种因素。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及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修改的功能。
117、如何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答:一方面我们要肯定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要接受教育,一切的教育活动都要围绕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发挥其育人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必须强调学生同时也是学习同时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主体和客体的双重特性。学生的客体地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
提,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关键。118、论述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答:(1)发展的不平衡性: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时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平衡和发展速度的不平衡。其中生理成熟以性机能的成熟为标志,而心里成熟以独立思考的能力、比较稳定的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形成为标志。这两方面的成熟是不同步的,一般来说,生理成熟要早于心理成熟。另外,学生发展的速度在整个发展进程中也不是匀速前进的,而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的发展状态,体现出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统一。(2)发展的顺序性:学生身心发展是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展开的。如身体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见到四周、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心理发展按照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顺序发展。(3)发展的阶段性: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顺序性必然导致不同的发展阶段。学生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一个阶段的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质的飞跃,跨入到另一阶段。而在不同发展阶段,尽管学生都表现出个体差异,但还有许多共同的特
征。这些特征构成了某一年龄阶段学生普遍具有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这就是年龄特征。(4)发展的个体差异:学生的发展除了共同的年龄特征外,还存在着个体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不同的遗传、环境和教育等因素造成。
119.论述师生关系的类型和各自特点。答:(1)专制型。这一类型是以命令、权威、服从、疏远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的。教师对学生不够热爱和尊重,常使用权为何强制手段管理学生,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甚至苛刻。学生对教师缺乏了解,表面畏服,背后抗拒,处于被动地位。师生之间缺少交流、沟通合作用,关系疏远,甚至紧张和对立。(2)放任型。这一类是以无序、随意、放纵为其心态和行为特征。教师对工作不负责,对学生也缺乏感情,对学生的问题不闻不问,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学生对教师也持有无所谓的态度,消极对待教师的要求。师生之间交往甚少,交流有限,既缺少相互期望和帮助、也无明显的冲突和对抗,关系冷淡。(3)民主型。这种类型是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教师热爱、关心、尊
重和信任学生,既利用权威,又用自己的学识、才能和品德去教育学生。学生理解和尊重教师,师生之间交往较多,互相支持配合,关系融洽、密切。120、简述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哪些特征。答:(1)民主平等。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的反映,市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虽然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地位和知识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在科学真理面前,师生之间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教学民主,并不意味着削弱权威,反而还会有助于教师创造性和主导作用的发挥。民主平等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2)尊师爱生。尊师爱生就是学生应当尊重教师,教师应当热爱学生,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友爱、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师德规范,是教师职业责任感的反映,它能使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高度负责。如果教师不热爱学生,就会失去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就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工作的成效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而
且,爱生是尊师的基础。它能激发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赖,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影响。(3)教学相长。教学相长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及其教育目的,才能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学生,是自己的知识和教育能得以发挥和发展;学生只有了解教师和教师职业特点,才能积极参与教育活动,在教育活动中获得自己的知识,促进智能和品德的发展。所以,师生双方时相互促进、彼此推动的关系。教学相长是良好师生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