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关爱 勤政助残-----临江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纪实

时间:2019-05-13 05:42: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真情关爱 勤政助残-----临江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纪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真情关爱 勤政助残-----临江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纪实》。

第一篇:真情关爱 勤政助残-----临江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纪实

真情关爱

勤政助残

-----临江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纪实

王家全

临江市共有残疾人1258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几年来临江市委、市政府倾注真情,矢志关心关爱残疾人,使残疾人事业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有力的促进临江市残疾人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切实完善社会保障

临江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建立完善全覆盖,普惠加特惠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加强残疾人工作的重点。一是研究制定《关于促进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在生活保障、医疗康复、就业扶贫等方面对残疾人给予充分保障。坚持将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人员全部纳入城市分类施保和农村重点保障范围,享受高标准补助待遇。坚持将残疾人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对贫困残疾人给予补贴。坚持将精神病人住院、偏瘫截瘫患者的康复治疗、肢体残疾人的矫治手术、脑瘫、智障和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治疗等医疗服务项目分别纳入基本医保和新农合报销范围。坚持要求机关、企事业单位,按比例安排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就业,并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劳动监察和仲裁的重点,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的机会和权力。二是制定《临江市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三年推进计划(2010-2012)》。对涉及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的任务逐项逐条落实到政府相关部门,要求各部门要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把残疾人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计划,统筹安排,明确责任,抓好落实,以实际行动保障残疾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参与权。3年内,全市城镇要新增残疾人就业240人以上,农村残疾人稳定就业达到1700人以上;建立7个县级农村扶贫基地,安置、辐射带动105名残疾人就业;为2300名残疾人就近就便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为400名农村优秀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使参训残疾人年均增收1000元以上。三是加强残疾人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多方筹措资金新建了500余平方米的残疾人综合服务大楼。在市区建起5所街道社区康复站。在闹枝、苇沙河、六道沟、桦树、花山五个乡镇各筹建一所80平方米以上、康复器材20余件的乡镇残疾人社区康复站,使全市残疾人都能就近就便得到康复训练。

积极提供有效服务

临江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关心关爱残疾人体现在为广大残疾人提供优质有效的服务上。一是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针对残疾人就业难、就业稳定性差的问题,几年来,临江市积极采取多种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首先、定期开展助残日,通过发放宣传单发布企业用工信息的形式,为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第二、通过福利企业集中安置,几年来通过金豹木业共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70人,并且每年都在此基础上继续增加残疾人就业岗位;第三、通过积极协调、牵线搭桥的方式,随时向用工单位推荐残疾人就业,先后安排残疾人就业72名;第四、开发残疾人公益性岗位,从2005年至今,通过设置公益性岗位,共安排34名残疾人就业;第五、创建就业基地安置残疾人就业,建起三个残疾人就业基地,通过基地安置、辐射带动51名残疾人就业;第六、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通过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扶持,几年来,共扶持和带动28名残疾人进行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第七、组建经营者协会带动残疾人就业,先后组建起“残疾人盲人按摩协会”和“残疾人经营者协会”,通过协会,采取“一助一”的方式,引导具有一定创业规模的残疾人经营者在信息、技术上积极扶持有创业愿望的残疾人,同时积极吸纳残疾人到基地就业。二是认真实施各项康复工程。实施“长江新里程”项目,为14人名贫困残疾人安装假肢;实施“听力重建,启聪行动”工程,发放助听器19台;实施“重度贫困精神病患者康复医疗救助”工程,每年为200名精神病患者免费发药,通过“彩金”项目为42名重症贫困精神病人实施了免费住院治疗,实施有效监护1011人;实施白内障复明工程,在白山定点医院和临江市医院为318名特困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通过器具供应服务站,完成辅助器具供应12个品种,共280余件。三是悉心指导康复训练。全面掌握了解残疾人功能障碍情况及每位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情况,建立完整的残疾人康复需求档案和康复服务记录档案,帮助指导残疾人对康复健身器材和其它辅助用品的使用和训练。深入社区,对残疾人的康复训练进行指导,几年来,指导残疾人康复训练2000人次,其中登门入户指导280人次。

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加强残疾人机构和工作队伍建设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是加强基层残联的组织建设。以“机构健全规范、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完善”为要求,研究制定了《乡镇(街)残联工作考核办法》和《村(社区)残联专职委员考核办法》,对全市70个行政村和22个社区残协专职委员进行认真选聘。按照“七有”标准为全市70个行政村印制出《残疾人基本状况档案》、《残疾人工作者手册》、《残疾人康复档案》等20多种表册,制作统一的工作公示板。举办专题培训班,对各乡镇(街)、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者进行残疾人工作的理论知识、业务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二是加强服务窗口建设。实行岗位责任制和限时办结制,要求在符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以及手续齐全的前提下,经办窗口或经办人在规定或承诺的时限内必须办结完毕。同时,积极转变服务方式,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随时上门服务,先后下乡入户为100多名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三是加强残联机关工作秩序建设。建立起10项机关工作管理流程和14项业务工作流程,公开服务项目和具体服务标准,对每个业务部(室)公开工作职责和服务内容,要求每名工作者必须认真遵守。四是提高市残联机关工作者综合素质。坚持开展“三比”活动,即:比学习,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要求机关干部认真开展自学活动,设置自学内容和进程,制作专门自学笔记本,定期对自学情况进行点评;比技能,要求机关干部必须熟练掌握残疾人工作的法律、法规,熟悉开展日常工作的方式、方法;比形象,要求机关干部在日常的工作中比服务态度,比服务水平。在“三比”中激发残联机关干部积极性,在“三比”中切实提高残联干部在残疾人心中的形象。

第二篇:搭建助残平台 发展残疾人事业

搭建助残平台 发展残疾人事业 ——浏阳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创建与发展

浏阳地处湘东边陲,面积5007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142万,是全省第一人口大县,其中各类残疾人8.4万,约占总人口的6%。自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和“十二五”计划实施以来,我市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曾被评为“全省残疾人工作先进市”。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保障,基于我市残疾人口总量大,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大力支持,2010年5月16日,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首家分支机构——浏阳分会正式成立。分会的成立,有力地凝聚了社会爱心,为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为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状况,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市创新残疾人工作、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主要做法是:

一、深入调研,创新发展机制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素有扶助贫弱、帮困扶危的传统。从原始社会的“平均分配猎物”,到阶级社会政府制定特殊政策扶持、宗族和祠堂救济,再到现代社会的政府救助、社区(村组)帮扶,这一保障方式救助了大量残疾人的生命,也帮助大量残疾人走出了生活困境。但由于资金不足、措施不当或当事者执行不力等种种原因,导致部分残疾人一次分配或二次分配后还不能得到救助,仍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为此,我市残联组织干部职工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深入残疾人家庭,走访调研,探讨解决现状的新思路。

2010年春节后的一天,我们来到我市社港镇一户残疾人家庭,家中四人,迎接我们的是拄着拐杖的老两口,两个智残儿子,借居在低矮阴暗的土屋内,依靠乡亲照顾生活,这情景让我们顿生“民贫己愧”之感!然而,这只不过是众多残疾人的一个缩影。通过广泛走访调研,我们发现,一方面,残疾人群体的生活依然是社会最贫困的群体,残疾人的困难和需求呈现多元化和被边缘化的特点。另一方面,有很多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存在资源与需求脱节。一是残健之间缺少交流和互动。有句话说得很形象,“不是不仁道,而是不知道”,很多爱心人士对残疾人的状况和需求不甚了解。二是实施慈善缺少平台和渠道。很多可以为残疾人服务的社会资源没有被引导和发挥,很多爱心人士有帮助残疾人的想法和能力,却缺少通畅的渠道、合适的项目。三是激发爱心缺少载体和品牌。“人之初、性本善”,“众人拾柴火焰高”。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参与做残疾人事业的积极性和有效引导社会爱心力量融入扶残助残的大家庭,将为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可持续的重要支撑。如何集结社会力量参与到残疾人事业的发展中来,为提高残疾人生活的幸福指数,构建和谐与文明社会,作出应有贡献,唯有让残疾人的生存保障有更加稳定和可靠的经济支撑——成立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专款专用。

二、积极运作,助推基金创建与发展

在创建与运作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将基金会的运作同我市市情和残疾人实际相结合,不断积累经验,创新模式,强化实效,逐步实现基金会的资金募集从上门引导到主动捐赠的转变。

一是领导重视。扶持残疾人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为真正实现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根本问题是要为残疾人从业和就业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为残疾人脱贫致富搭建经济平台。对此,湖南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名誉会长黄建国,省残联副主席黄凤湘听说我们要成立基金会,搭建助残平台,亲临指导,出谋划策。省市残联主动为我们提供成立分会的相关资料,使我们高效率地完成了省民政厅的登记注册手续。浏阳市委、市政府和各乡镇(街道)党委同样十分重视基金会的创建与运作工作,创建初期市长当即指示市财政拨付50万元作为注册资金,并专门召开残工委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分管副市长多次听取汇报,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工作,多次解决基金会创建和运作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同时以市委、政府两办联合发文,倡议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捐出一日工资助残,还把这项工作纳入各级单位、乡镇(街道)的工作绩效考核内容,从政策和制度上推动工作的发展。

二是宣传深入。我们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对于发展残疾人事业,既不缺少社会资源,也不缺乏爱心人士,而往往是人们不知道残疾人的生存状况、不知道支持残疾人事业的方式和途径。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宣传引导,首先是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载体,宣传报道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引起全社会对残疾人关心、关注和关爱。其次是主动作为,在深圳爱市我们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热情,积极宣传,募集爱心款 万。在市内,我们深入乡镇街道、社区(村组)、企业,会见主要领导,动员他们发动辖区内爱心人士捐资助残。再次是开展“残疾人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的“双十佳”评选活动,并在本地主要媒体对先进典型进行专题宣传推介,营造关心残疾人、关注残疾人事业的舆论氛围。同时,利用各种节会活动,组织残疾人自编自演文艺节目。我市残疾人自发组织的“星星点灯”艺术团的演出增强残疾人的生活信心,也扩大残疾人事业的影响力,也成为基金会创建与发展的助推器。

三是募集有方。在残疾人福利基金的募集上,我们充分发挥捐赠人和基层的两个积极性,做到灵活性与规范性的有机统一,极大地激发了工作活力。在调动捐赠人积极性方面,一是实行分期捐赠。如捐资100万,不需要以现金一次性到位,而是可以分10年分批捐献,适当缓解了捐赠人的资金周转压力。例如,我市首个爱心基金——东信爱心基金,注册资金200万元,但它只需每年捐献20万元。二是鼓励基金冠名。对捐赠数额较大的,在尊重捐赠人意愿的基础上,由捐赠人确定专项爱心基金名称,由市残联和基金会颁发荣誉证牌,并利用基金捐赠和发放仪式,通过报刊、电台以及公共场合进行公开和宣传,扩大捐赠人的影响。三是尊重捐赠意向。很大一部分的捐赠人,对其基金的使用去向意图比较明确,我们充分尊重捐赠人的意愿,在签订捐赠协议书时,明确规定双方权利与责任及资金使用情况,保证捐赠范围及对象。在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方面,按照属地原则,各乡镇(街道)、社区(村)募集的基金,80%用于本在辖区内的助残活动和残疾人事业发展,只有20%由市残联统筹调节。同时,按“532”模式给予乡镇、街道残联工作自支资金,即一类5万元,二类3万元,三类2万元,以此调动基层开展残联工作的主动性。目前为止,我市37个乡镇(街道)全都设有爱心基金,特别是沿溪镇有12个,金刚镇有9个,自支资金非常充裕。此外,我们利用“全国助残日”这一特定节日,充分调动全市各界爱心人士设立爱心基金。2010年基金会成立现场,我们就收到捐赠的善款96万元,并设立了总金额280万元的9个专项爱心基金。今年“全国助残日”现场,我们再次募集爱心款80多万元,设立爱心基金883万元,目前为止,我市爱心基金已发展到74个总资金1448万元,可用资金达260万元。残疾人福利基金的发展壮大,给我市残疾人的生活带来了福音,为加快我市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管、用透明。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全过程公开透明,资金归口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统一管理,进入省福利基金帐户,使用时,由各单位制定工作方案,经市基金分会把关后,报送省基金会审批拔付,有效防止中转环节资金去向不明现象的发生,让基金设立人更加大胆放心的使用基金,不断提高基金的总额度。

三、拓宽平台,提升使用效益。

设立基金的落脚点在于使用好基金,最大限度地发挥基金的作用,这也是基金管理者对捐赠人和捐赠对象必须承担的责任。我们在保障日常助残活动开展的基础上,坚持突出重点,不断拓展助残平台,努力提高专项助残基金的使用效益,做到让爱心人士放心、广大群众拥护、残疾人得实惠,确保基金会的良性发展,持续发挥社会效益。

一是举办聋儿语训。以省残基会“薄公英”项目为契机,投入40万元专项资金,新建聋儿语训机构,为培训班的23名贫困听力残疾儿童赠送了总价值40万元的助听器36个。该机构运行后,将有力地促进我市听力残疾儿童康复与教育。现有2名在训儿童下半年就能进入普通小学学习。

二是建设文化阵地。为丰富我市残疾人文化生活,搭建残疾人素质教育平台,2010年10月,利用基金会资金建立了残疾人图书室和文体活动室,收集了励志、心理辅导、实用技术等七大类近万册图书,并与湖南图书馆合作设立了盲人图书室,免费为全市残疾人提供书刊、杂志借阅等服务,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残疾人的综合素养。

三是开展特困救助。每年春节前夕,为切实解决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难题,确保他们能度过一个祥和、愉快的春节,专项爱心基金组织 万余元,开展了特困残疾人救助活动,为200余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送去温暖与爱心。

四是实施扶残助学。主动应对财政省直管县的体制转变,不断拓宽残疾人扶助领域,积极开展扶残就学活动,共为324名残疾高中生、大学生及贫困残疾人子女提供帮扶资金32.4万元。

回顾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浏阳分会的创建与发展,我们切身感受到,“十二五”浏阳残疾人事业的加快发展,8万多残疾人生活状况的明显改善,社会残疾人生活保障体系和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认为基金会是一个很好的为残疾人生活、文化保障提供支撑的工作载体,是一根有力的撬动杠杆,无论是从中华民族扶贫助弱的传统美德,还是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看,我们对基金会的发展壮大和作用发挥充满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一定会在上级残联和残基会的带领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努力为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创造新经验、作出新贡献。

第三篇:民生事业发展纪实

聚民力 顺民意 暖民心

----XXX持续关注民生发展纪实 天下之大,民生为重;百姓疾苦,枝叶关情。一个地区的发展绝不仅仅是单纯为了发展经济、积累财富,而是为了不断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近年来,XXX党委时刻关注民生事业的发展,将百姓民生的改善作为服务基层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XXX凝聚全场之力,顺应百姓意愿,财政投入不断向民生领域倾斜,将XXX建设成为了百姓的幸福之乡,满意之乡。

拓宽增收主渠道

2011年6月8日,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检查验收组在市县农开办领导同志的陪同下对XXX承建的万亩国家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行验收,XXX以其高质量的建设水平和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顺利通过验收。

该项目是XXX党委自2009年开始,多次到省市县农业开发部门进行跑动,积极争取上级的农业建设项目支持。2010年5月,通过在省里的两次论证,最终,作为全省13个万亩国家级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县市中唯一的一个水稻作业区,XX县XXX获此良机。

通过项目的建设,年可实现新增优质稻谷168万公斤,新增纯效益454万元,节省水费13万元,项目的完成为XXX建设唐山生态城后方的有机、优质、高效的粮食供应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该场依托稻田养蟹这一传统优势,将把项目区打造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有机优质米生产基地。

这场还将乡村道路建设作为造福百姓十件实事之一,自2009年至今,多方争取建设资金,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先后对虹桥村至隆合村至新杰村、二排干、隆合村至祥和村、三排干、三用干、海滨村至祥源村等多条乡道,总长22.6公里,辐射全场14个村队,实现了“村

村通”,构建起三横七纵的棋盘式网格化布局。

四通八达的乡道网络如同一条条奔流不息的血脉,给该场带来了勃勃生机,有力地拉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了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文明文化促和谐

文化是社会进步的源泉,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以民为本、文化繁荣是古今盛世的基本特征。近年来,XXX把倾力建设立体式、多元化的文化阵地作为强化社会管理、引领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2009年初,投资100余万元,建设集成人教育、图书阅览、老年活动等平台为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2009年5月,募集社会爱心资金50万元,创立了撒播“扶危济困、乐善好施”观念的平台—XXX爱心互助协会;2009年6月,投资350余万元,在永康、虹桥、祥源等村队建成“寓教于乐”的村民中心;2009年9月,投入120万元,创建了服务妇女和儿童生理心理健康需要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2009年11月,创建为群众义务提供法律援助,增强法律知识的法律服务中心;2010年初,投资30万元,建成连接干群桥梁的广播中心;2010年4月,投资90万元,建成集群众健身、休闲娱乐、生态氧吧、廉政文化和道德教育为一体的“农垦新园”;2010年10月,同步建成9个农家书屋,在全场形成全覆盖、立体式、多元化的文化阵地。

群众自愿自发建立了海之韵健身分队、扇子队、腰鼓队、大秧歌队等10多个群众文体队伍,群众的精神生活不断富足,尊老敬老、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成为社会主旋律,全场社会形成一种老人乐、弱人安、新人喜的良好局面。

一心为民谋福祉

卫生,医疗,教育是百姓心中时刻关注的话题,XXX自2009年开始将卫生、医疗、教育三大热点全部列入造福百姓十件实事之中,将

其打造成为凝聚民气的民心工程。

为了彻底改善场容村貌,XXX成立了25人的环卫队伍,配齐各类垃圾清运车辆5台,实行“户清、村集、场运”的垃圾处理方式,形成村队垃圾清运长效保洁机制,使场域内的环境卫生得到了彻底的改善。今年,XXX继续加大卫生投入,对场域内的公共厕所实行旱改水改造,将为全场14个村队建立高标准的水冲厕所。

为使百姓早日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场”的愿望,XX在全县率先启动了村队医疗网底建设,投资180余万元,高标准装修了村队医务室,配齐了村医队伍,实行门诊统筹,使百姓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医保政策,今年,XX又邀请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党员专家团20余名专家来场面向百姓进行大型义诊活动,将“健康XX,幸福人民”活动推向高潮,投资30万高标准装修的农场卫生院手术室已经完成,将聘请市县医学专家长期坐诊,使农工群众的就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教育事业的腾飞惠及了全场百姓,本着“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XX党委争取各方支持,投资150万元新建“一日托”幼儿园,满足了全场适龄儿童入学需求,被评选为“省级农村示范园”。同时,三年多来,XX党委连续出资10多万元,高标准、大范围表彰奖励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使全X教师队伍的工作热情得到有效激发,2008年至2009年,XX中考一中上线率由44%上升为52%,2010年,县一中上线率更是达到88.24%,三年的时间里,XXX的教育事业实现了从低谷攀高峰的华丽转身,获得了县委县政府授予的“教育工作先进场镇”的荣誉称号。

真情温暖千万家

2009年4月,着眼于填补各级救助政策的局限性和单一性,动员全社会的爱心力量投身慈善事业,XX县XXX爱心互助协会顺势而生,先后募集爱心慈善资金81.1万元,为开展大规模、高标准的慰问救助活动建立了制

度上的保障和资金基础。

2009年秋,农场领导历时3个月,走遍全场400户救助对象,通过房屋维修、技能培训、实物救济、资金帮扶等形式,与65户困难家庭结成帮扶对子,确立分类救助对象19户。投入资金45万元,维修16户残疾、特困家庭房屋。

连续两年举办专项救助启动仪式,针对大中专贫困生、特困残疾人家庭、贫困户危房改造、大病户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助计划:募集社会资金40余万元,开展了“圆梦行动”;落实资金28.9万元对196户残疾人家庭进行救助;投入救助金4.5万元,救助贫困家庭大中专学生38人次;向大病返贫户发放救助金5万元;投入资金100余万元,改造贫困户危房26户,一系列救助政策的落实,受益群众565户次,占全场农户总数的十分之一以上,成为了建场50多年来规模最大、标准最高、覆盖最广的系列慰问关爱活动。

不仅如此,XXX将关爱老年人作为温暖家庭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连续两年在重阳节举办“夕阳正红”联谊会和“融融重阳节、殷殷敬老情”联谊会,对选出的18名孝老爱亲的好儿女、同甘共苦的好夫妻、含辛茹苦的好母亲、老有所为的老干部等典型进行了表彰和奖励,对10户敬老爱老和谐家庭进行了表彰,并为他们颁发了奖牌和奖品。

三年来,XXX党委关注民生事业的脚步从未停歇,农工群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宜居、困有所助……民生事业的稳步发展诠释着一农场党委以人为本,心系群众的执政理念,但是他们深知,不能满足于取得的点点成绩,要向着更高的目标追求,沿着科学发展的大道,将一农场的“民生蓝图”描绘的更加灿烂辉煌!

第四篇:残疾人事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残疾人事业发展经验交流材料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一个地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当前,市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为残疾人事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要干好工作,造福一方残疾人,应顺势应时,抓住机遇,积极实践,在创新上、完善工作机制上狠下功夫,努力推动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三个紧贴”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创新的程度决定发展的速度。我市残疾人事业要加快发展速度,使残疾人基本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坚持紧贴中心、紧贴实际和紧贴残疾人。

紧贴中心。一个地区的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要求发展残疾人事业。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党委、政府亲民爱民、关注民生、关爱弱势群体的具体体现。要创新残疾人工作,必须把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融入党委、政府的整体工作之中,融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之中,并与其相协调。残疾人工作要紧贴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特别是结合当前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始终围绕中心,着眼大局,服务大局,并积极争取党政领导把走访慰问残疾人、关心帮助残疾人、推进发展残疾人事业纳入各种相关活动和规划内容,真正使残疾人工作做到“上为政府分忧,下为残疾人解难”。

紧贴实际。残疾人工作要创新,残疾人事业要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要紧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做到求真务实,缩小差距。同时,要紧贴残疾人工作的实际,在劳动就业、康复训练、扶贫解困、社会保障、文化体育、权益维护等方面,特别是在残疾人职业培训、危房改造、精神病救助和社区康复等“民心工程”上加大力度,创新方法,拓展思路,努力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转化为残疾人伸手可得的实惠。紧贴残疾人。创新残疾人工作的根本点和落脚点是残疾人。创新是手段,发展是目的。创新残疾人工作,必须坚持以残疾人为本,紧贴残疾人,联系残疾人,依靠残疾人,服务残疾人,做到情为残疾人所系,权为残疾人所用,利为残疾人所谋。必须紧贴残疾人的实际,按照“讲求实效,打好基础”的思路,既立足当前,优先解决残疾人最需要、最迫切、最现实而又有可能满足的基本需求,又着眼长远,抓好关系残疾人根本利益和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工作。

二、改进工作方法,大兴“三种作风”

创新残疾人工作,必须有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残联干部队伍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在残疾人心目中的形象。目前,部分残联干部工作纪律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工作劲头不足、工作动力不大、工作要求不高。针对这些现象,要切实结合当前开展的“五比五创”活动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觉性和积极性,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和干事之风。

大兴学习之风。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学然后知不足。学习是知识的源泉,是能力的基础,是创新的原动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倡导终身学习,应该在残联干部与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形成共识。面对新领域、新事物、新情况,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提高我们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才能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好读书、读好书,努力养成勤学习、善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工作之余,少一些应酬,多一些学习,使学习真正成为提高素质之径、建功创业之基。

大兴调研之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实现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基本前提,既是一种工作手段,也是一种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改善工作作风,离不开调查研究。同样,调查研究也要创新,要利用网络收集、实地走访、调研座谈等各种形式,了解民情,体察民意。要深入基层残联之中,深入残疾人家庭之中,急残疾人所急,想残疾人所想,真正做到密切联系残疾人,听取残疾人的意见,反映残疾人的需求,解决残疾人的困难,为科学决策和制定政策措施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

大兴干事之风。空谈误国,实干兴业。残联干部职工要抓住当前残疾人事业难得的发展机遇,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懒惰思想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低标准思想,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要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敢于面对困难,敢于面对压力。只要有利于残疾人,有利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就要敢闯敢干,敢做敢为。只有在改革上先人一步,在创新上快人一拍,才能把对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也是一个地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当前,市黄蓝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为残疾人事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要干好工作,造福一方残疾人,应顺势应时,抓住机遇,积极实践,在创新上、完善工作机制上狠下功夫,努力推动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创新工作思路,坚持“三个紧贴”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创新的程度决定发展的速度。我市残疾人事业要加快发展速度,使残疾人基本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思路,坚持紧贴中心、紧贴实际和紧贴残疾人。

紧贴中心。一个地区的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越要求发展残疾人事业。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党委、政府亲民爱民、关注民生、关爱弱势群体的具体体现。要创新残疾人工作,必须把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融入党委、政府的整体工作之中,融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之中,并与其相协调。残疾人工作要紧贴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特别是结合当前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始终围绕中心,着眼大局,服务大局,并积极争取党政领导把走访慰问残疾人、关心帮助残疾人、推进发展残疾人事业纳入各种相关活动和规划内容,真正使残疾人工作做到“上为政府分忧,下为残疾人解难”。

紧贴实际。残疾人工作要创新,残疾人事业要发展,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和实际情况,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要紧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做到求真务实,缩小差距。同时,要紧贴残疾人工作的实际,在劳动就业、康复训练、扶贫解困、社会保障、文化体育、权益维护等方面,特别是在残疾人职业培训、危房改造、精神病救助和社区康复等“民心工程”上加大力度,创新方法,拓展思路,努力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转化为残疾人伸手可得的实惠。紧贴残疾人。创新残疾人工作的根本点和落脚点是残疾人。创新是手段,发展是目的。创新残疾人工作,必须坚持以残疾人为本,紧贴残疾人,联系残疾人,依靠残疾人,服务残疾人,做到情为残疾人所系,权为残疾人所用,利为残疾人所谋。必须紧贴残疾人的实际,按照“讲求实效,打好基础”的思路,既立足当前,优先解决残疾人最需要、最迫切、最现实而又有可能满足的基本需求,又着眼长远,抓好关系残疾人根本利益和残疾人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性工作。

二、改进工作方法,大兴“三种作风”

创新残疾人工作,必须有一支作风过硬的队伍。残联干部队伍的作风,直接关系到党在残疾人心目中的形象。目前,部分残联干部工作纪律不强、工作作风不实、工作劲头不足、工作动力不大、工作要求不高。针对这些现象,要切实结合当前开展的“五比五创”活动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自觉性和积极性,切实改进工作方法,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和干事之风。

大兴学习之风。时代在前进,形势在发展。学然后知不足。学习是知识的源泉,是能力的基础,是创新的原动力。建设学习型机关,倡导终身学习,应该在残联干部与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中形成共识。面对新领域、新事物、新情况,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提高我们的执政能力和服务水平,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地位观、权力观、利益观,才能不为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好读书、读好书,努力养成勤学习、善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工作之余,少一些应酬,多一些学习,使学习真正成为提高素质之径、建功创业之基。

大兴调研之风。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是实现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基本前提,既是一种工作手段,也是一种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改善工作作风,离不开调查研究。同样,调查研究也要创新,要利用网络收集、实地走访、调研座谈等各种形式,了解民情,体察民意。要深入基层残联之中,深入残疾人家庭之中,急残疾人所急,想残疾人所想,真正做到密切联系残疾人,听取残疾人的意见,反映残疾人的需求,解决残疾人的困难,为科学决策和制定政策措施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

大兴干事之风。空谈误国,实干兴业。残联干部职工要抓住当前残疾人事业难得的发展机遇,克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懒惰思想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低标准思想,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要始终保持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敢于面对困难,敢于面对压力。只要有利于残疾人,有利于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就要敢闯敢干,敢做敢为。只有在改革上先人一步,在创新上快人一拍,才能把对

事业的热情和对残疾人的真情,转化为干事创业的满腔激情,才能在干事创业的过程中,体现人生的价值,为残疾人谋取更多的利益。同时,要旗帜鲜明地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者鼓劲加油,真正在残联系统强化想为、敢为、善为、有为之势,大兴多干事、干实事、干成事之风,努力通过率先创新,实现率先发展,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实际的新路子。

三、完善工作机制,规范“三项制度”

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是推动工作的重要保证。以机制的创新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结合我市残疾人工作实际,应着力建立和规范残疾人工作的联系制度、述职制度和工作制度。联系制度。一是党委政府联系制度。党委、政府对残疾人工作的高度重视,始终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对残疾人工作要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多一些关怀,多一些倾斜。残联在开展重大活动和决定重要事项前,要积极主动向党政领导请示汇报,争取重视和支持,要定期或不定期邀请党政领导视察、检查和督促残疾人工作,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定向导航,排忧解难。二是残工委联系制度。残工委要建立和完善定期研究议事制度,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增强工作活力,强化工作手段,切实将残疾人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部门职责,在推动政府和有关部门出台政策、解决重大问题、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残工委成员单位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加大支持力度,形成强有力的工作合力,切实解决好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发展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和困难,真正把为残疾人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作为自己的份内之事,共同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健康发展。三是残疾人联系制度。要在残联干部、志愿者、机关单位和专门协会中建立与残疾人联系的长效机制,面对基层残疾人,特别是困难残疾人,进行走访和交流活动,广泛深入开展“一对一”、“多对一”的联系帮扶活动,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了解基层残疾人的实际状况,帮助解决残疾人在生产、生活、就业、就医、就学等方面遇到的困难。

述职制度。通过建立和完善述职制度,加强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解决残疾人事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一是残工委成员单位述职制度。残工委是残疾人工作的政府议事机构,残工委主要成员单位要定期向残工委述职,报告工作开展情况,增进交流沟通,促进落实职责范围内的各项残疾人工作。二是残联述职制度。残联是为残疾人服务的群众性团体,代表着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利益。因此,残联应当向党委政府、残联主席团定期述职,报告工作开展情况。三是专门协会述职制度。建立和完善各专门协会向残联主席团述职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各专门协会密切联系残疾人的桥梁作用,广泛联系残疾人朋友,倾听残疾人的呼声;有利于了解工作动态,掌握残疾人思想状况,实现“三个活跃”的工作目标;有利于更好地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物质文化成果。

工作制度。一是深化目标责任制度。要强化上下贯通的目标责任机制,通过责任制形式逐项、逐层分解,细化任务,落实责任,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带着一级干。对重点难点工作实行专项推进机制,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二是完善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完善考核、学习、会议、决策等制度,强化落实,规范行为,形成合力,提高效率,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进一步规范机关内部事务管理,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

四、落实工作措施,采取“三种办法”

突出重点,督办落实。残疾人事业发展必须突出重点,分清轻重缓急。要把残疾人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小康社会紧密联系起来,从事关残疾人切身利益的住房、就医、就业、教育等问题入手,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突出四个重点:一是通过有效的康复工作,减轻或基本消除残疾,这是残疾人的基本需求;二是通过教育工作,让残疾人素质有所提高,这是残疾人的重要需求;三是通过就业工作,让有一定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通过各种技术培训,学有一技之长,自食其力,这是残疾人的迫切需求;四是通过扶贫工作,让贫困线以下的残疾人生活逐渐好起来,这是残疾人的根本需求。同时,通过进一步完善督查考核和奖惩措施,把对重点工作的督查督办作为推动工作的重要手段,建立和强化主要领导亲自抓督查工作的机制,确保实效。突破难点,多方解决。残疾人工作的难点,主要体现为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残疾人工作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残疾人生活在社会各个阶层,残疾人的生存环境、生活状况和生活质量各不相同。要优化残疾人的生存环境,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必须加快残疾人事业法制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各项法规政策尽快出台,依法开展残疾人工作,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同时,坚持走社会化的路子,进一步调动社会各界 的积极性,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好社会资源,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广泛支持、参与残疾人事业。积极构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绿色通道”,采取更优惠、更优先的政策措施,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特别是探索制定重度残疾人和无业残疾人的养老医保政策、农村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做到“应保尽保”,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打造亮点,典型推动。所谓工作亮点是指富有新意和特色的前瞻性工作。创新残疾人工作,要通过打造亮点、培育精品、树立品牌,达到宣传造势、树立典型、推动工作的目的。一要创优。通过评选残疾人自强模范、扶残助残先进、残疾人工作者先进等各种先进集体和个人,树立典型,发挥榜样模范作用,营造扶残、助残、利残的发展环境。二要创新。以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权益为根本,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谋划新思路、新突破,采取新举措、新办法,打造新亮点,再创新辉煌

第五篇: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

残疾人事业申论范文:全面发展残疾人事业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残疾人事业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社会应当履行的义务。

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将残疾人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本系统发展规划,将残疾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统筹安排、重点扶持。

要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支持残疾人事业,培育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要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强残联组织和队伍建设,支持残联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各级残联要秉持“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把温暖、快乐和方便送到残疾人心中。

我国是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残疾人数量多、困难程度大,残疾人事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残疾人总体状况与全社会平均水平差距较大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和人口结构变化,残疾人工作又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残疾人事业发展任重道远,必须作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途径:把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将为残疾人基本生活提供稳定的制度性保障放在各项任务的首位,强化残疾人社会保险补贴、贫困残疾人生活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和辅助器具适配补贴等制度安排,逐步扩大残疾人社会福利,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明确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发展思路,大幅度增加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加强对重度残疾人、农村残疾人和残疾儿童的保障与服务;加强做好残疾预防工作,提出实施残疾人预防的工作措施。实施一批重点预防工程,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形成有利于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放在重要的位置,对进一步完善残疾人事业政策法规,加强残疾人组织、人才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稳定增长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等提出要求;明确政府、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和各有关部门在规划实施中的责任,制定主要约束性指标评价体系,强化对规划实施监测和绩效评估。

1、在2016年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强调,要重视重点人群健康,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2、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3、康复国际第23届世界大会在苏格兰爱丁堡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将在27日的闭幕式上正式就任该组织主席。

4、《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已经2012年6月13日国务院第20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5、王勇出席第五次全国残疾人事业工作会议时强调:切实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 努力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 新时期残疾人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意识是发展的动力。最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以来,随着国家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残疾人事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2013年9月中国残联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总书记两次出席残联组织的活动并且专门致贺信、发表讲话,对推进残疾人事业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总书记关于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指示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特别是十八大报告关于“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的要求,为推动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坚持科学发展,树立大局意识

残联作为残疾人的代表组织,其历史使命是通过履行代表、服务、管理的三大职能来实现残疾人融入主流社会的目标。在这个目标实现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处理好残疾人事业与国家大局的关系。

在大局面前,坚持跟进而不是掉队。我们正迎来残疾人事业发展最好的历史机遇期。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发展残疾人事业”,并且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未来20年的奋斗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坚持经济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最可贵的经济和政治环境。我们必须与时俱进,自觉并善于在这个大背景下思考和谋划我们的工作,借助这个大背景推进我们的事业。中国残联“四代会”提出“团结和带领残疾人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奔赴小康”,“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正是体现了我们应有的政治诉求。

三是服从服务于大局,坚持跟进而不是超越。国家大局既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同时遵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即坚持跟进而不是超越。一味片面地强调要“优先”、“跨越式”地投入和发展,不仅在客观上难以实现,而且也违背残疾人事业发展内在规律。毕竟,残疾人自身素质的提高、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作为人和社会价值的真正实现,是一个需要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历史过程,应该还它一个正常发展态势。

毋庸置疑,残疾人工作必须依托政府而不能够完全“设计”成社团远离开政府,不能够完全地“ngo”(非政府)。首先因为政府具有管理属性。残疾人工作本质上是人的工作,残疾人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残疾人工作的广泛性,必须依托政府来协调诸多部门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必须纳入政府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必须体现政府对于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其次因为政府具有资源属性。政府是社会资源的主要占有者,开展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物力和财力的不断投入,残疾人作为特殊弱势困难群体对社会各种资源拥有不足,由此决定残疾人在注重效率的第一次分配中处于不利地位,需要通过注重公平的第二次分配来取得生存保障。再次因为政府具有服务属性。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化决定着我们的政府将逐步退出很多领域而进一步支持和发展社会公益事业。wto规则更是要求各级政府由过去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则又要求各级政府更加注重关心弱势群体,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但是,任何政府都是“有限”的和“非全能”的。相对而言,社会和民间力量才是无穷无尽的资源。残联组织定位于“亦官亦民”,正要求我们的工作在紧紧依托政府的同时,必须注意开发社会和民间的力量,始终坚持官民并重。

三、坚持转变作风,树立公仆意识

(一)从战略高度全面把握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前进方向

强化让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地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宗旨意识。总书记指出,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要以制定实施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政策措施为抓手,完善残疾人基本救助与社会福利制度框架。当前,尤其要从那些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兜住底、补短板、保基本、全覆盖的具体政策和制度抓起,从关乎残疾人小康进程的生活救助、扶贫解困、社会福利、权益维护、康复服务、教育就业、文化发展、体育健身等具体实事抓起,从事关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残疾人家庭增加收入的实事抓起,从影响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全社会关爱残疾人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具体实事抓起,把改善残疾人民生、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作为残疾人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树立残疾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支重要力量的残疾人观。总书记强调,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支重要力量,残疾人完全有志向、有能力为人类社会作出重大贡献。不断健全残疾人保障制度,推动全社会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同时解放和发展蕴含在广大残疾人中的社会生产力、增强和提升残疾人及残疾人组织社会活力,更充分地展示残疾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

(二)帮助残疾人实现个人理想,也是中国梦的实现

1、带领残疾人把实现自身的梦想自觉地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奋斗实践之中。

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我们都要凝心聚力,在实现人生梦想的同时,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美好梦想早日实现。中国梦,是包括8500多万残疾人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没有残疾人这个群体的梦想成真,中国梦就不完整。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追求进步的不竭动力。残疾人只有把自己的人生梦想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紧紧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真正成为时代和生活的强者。

2、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总书记提出,希望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这是对广大残疾人提出的殷切希望,更是对各级残联组织和残疾人工作者提出的要求。帮助残疾人更加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需要大力弘扬蕴含在自强模范和助残先进中的伟大精神。

总书记指出,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我国残疾人中涌现出一大批像张海迪那样的自强模范,他们是改革开放大潮的弄潮儿,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激励了全社会的奋发自立精神。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自强不息精神,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助残先进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关心和帮助残疾人的社会各界人士也堪称楷模,他们舍己为人的精神、乐善好施的品质,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

3、通过不懈努力,推动残疾人共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总书记对各级残联组织和广大残疾人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要求为推动残疾人共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帮助残疾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作出更大贡献。这是各级残联组织履行好“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积极推动政府和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帮助残疾人的重要责任。推动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必须紧紧围绕“四个着力”抓实工作:着力推进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改革创新,着力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着力保障和维护好残疾人权益,着力加强各级残联组织自身建设,强化残疾人事业基础管理建设。

(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新局面

1、始终坚持残疾人事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总书记明确强调,残疾人事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一重要指示,是对党政部门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残联组织的激励和鼓舞。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重视下,广大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投身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坚持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上了一个大台阶,开创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2、努力把残疾人事业纳入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各项建设之中

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关心重视,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把它看作分内的责任,在各项建设中都把残疾人事业纳入进去。一是残疾人事业要纳入大局。不断强化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努力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大格局中,完善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不偏离方向,不脱离轨道。二是残疾人工作要融入大局。要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但绝不搞脱离中国国情的那一套。三是要坚持中国特色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是中国特色残疾人工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践证明,这一领导体制符合中国国情,在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开创残疾人工作新局面,推动残疾人事业迈上新台阶。

总书记强调,各级残联要发扬优良传统,切实履行职责,为残疾人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团结带领残疾人继续开创工作新局面,推动残疾人事业在新的征程中不断迈上新的台阶。这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新要求,更是激励我们开创工作新局面的重要动力。好传统、好作风,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必须毫不动摇地大力传承和弘扬。

四、坚持依法行政,树立法治意识

。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事业必须走依法发展的道路,这是由我们依法治国这个大的方略所决定的。

为了将依法治国方略落到实处,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国家针对残疾人的特殊情形制定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等。另外,正在研究制定或已列入立法规划的有《无障碍建设条例》、《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残疾人社会福利、特殊劳动权益及就业保护规定》等。

我国残疾人保障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颁布实施10多年来,有力地促进了残疾人工作的全面开展。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残疾人工作,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在新的起点上,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是党和人民的重托,也是残疾人的期盼。

(一)完善和发展保障残疾人健康权、生存权、发展权的制度

由于残疾人的特殊性,使之成为最需要民生保障和社会帮助的群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各项涉及残疾人健康权、生存权、发展权的制度不断完善。同时,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保障广大残疾人基本权益的制度建设任务还相当繁重。推动以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医疗、康复、权利以及教育就业、文化发展等需求为导向的制度创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推动以保障残疾人健康权、生存权、发展权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一是完善和发展覆盖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体人民的普惠制度,诸如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制度和法律体系及各种体制等。二是完善和发展针对残疾人特殊情况的特惠制度,包括残疾预防与残疾人基本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康复服务制度、特殊教育保障制度、残疾人无障碍融入社会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有就业愿望和能力的残疾人的基本就业促进制度、残疾人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制度等。通过制度完善和发展,为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贡献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二)提升残联组织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的能力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残联组织切实提高组织治理和自治能力,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联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求,自觉把残疾人事业有效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之中,有效承担代表、服务、管理残疾人职能,有效承接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责任。

1、有效增强履行管理职能的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焕发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联组织充分发挥作用领导体制的活力。有效提升残联组织的组织治理和自治能力,努力在推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更好地配合党和政府,更好地调动其他残疾人社会组织和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各负其责,共同构建稳定可靠的残疾人基本保障安全网,不断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水平;共同健全残疾人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残疾预防,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积极推动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保障;共同增强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差距;共同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权利和发展机会,依法维护残疾人各项权益,让残疾人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殷实、更加幸福。同时,通过提高残联组织自治能力,增强广大残疾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能力。

2、围绕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目标努力推进残疾人事业创新发展。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贯彻落实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完善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的法律规章、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和制度框架。有效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推动学风、会风、文风、作风持续改善,为实现残疾人工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提供有力的思想作风保障。围绕实现残疾人与全国人民同步小康奋斗目标,加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

3、构建与落实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的安全网。立足健全和落实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民生托底服务”的保障目标,结合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细化落实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的总体框架、具体内容、推动措施。综合运用法律、法规、政策等手段,统筹协调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的政府托底、社会保险、慈善捐助等资源,合理整合政府引导、残联推动、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等机制,重点推进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等工作。

4、落实残疾预防措施和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项目。立足构建和落实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的目标,抓住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残疾预防两个重点,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提高康复机构服务能力,强化康复人才培养力度,创新抢救性康复服务模式,推动政府部门、残联组织、社会机构中有关残疾人康复资源的整合利用,壮大残疾人康复服务业。

5、提升依法维权、协商维权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依法加强和规范公共服务,完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扶贫、慈善、社会救助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组织立法,规范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突出依法维权、协商维权、政策维权、自治自律、信访维权等工作重点,进一步完善和构建保障残疾人基本权益的工作体系、沟通渠道、内容机制、追责问效、督查办法,努力为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公平参与社会创造有法律保障、有政策支持、有工作联动、有跟踪问效、有基本服务的条件和环境。

6、普及残疾人特殊教育、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统筹推动残疾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发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残疾人特殊教育、残疾人参加普通教育的引导政策与教育体系。重点推动特教教师、康复护理人员、残疾人工作者等专门人才培养,逐步解决数量不足、待遇偏低、专业化水平不高、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针对残疾人就业渠道相对较窄、就业能力相对较弱、按比例就业增长缓慢等问题,进一步加强特困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努力发挥政府、残联组织、社会、市场、残疾人个体多方面积极性,共同促进残疾人就业。

7、发展中国特色残疾人文化事业。着眼于构筑中国特色残疾人宣传文化体系,遵循宣传工作重在向外、文化工作重在向下的工作思路,整体谋划、重点推进价值传播、媒体宣传、舆论引导和繁荣事业、激活产业等工作。巩固已有成果,拓展新的领域,创新推介方式,提升传播效果,在继承的基础上推动残疾人宣传工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推动残疾人自强健身和竞技体育工作,围绕以体育促进残疾人自强健身工作重点,完善和发展残疾人体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8、提升残疾人服务信息化和残联组织服务实力。围绕提升残疾人信息化服务与管理水平,大力强化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服务平台、信息无障碍建设。围绕进一步提升残联组织服务实力,努力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辅具适配、文化发展、体育健身、就业指导、残疾预防等服务实力和教育科研水平。围绕大力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加强规范引导,争取更多社会资金,落实更多助残项目。

9、提升自身服务管理能力、激发协会等社会组织活力。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认真研究落实涉及残疾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具体措施。提高残疾人工作者素质,建设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专兼职工作者队伍。激发残疾人专门协会、残疾人社会组织、志愿助残组织活力,进一步壮大和规范残疾人专门协会和相关社会组织。围绕社区、农村残疾人的不同需求,推动相关服务纳入社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之中。

通读多、精读少,笼统地学多、联系实际少。学习的计划性、针对性不强,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二是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由于残联组织成立时间较短,在体制方面还不够完善,各项制度还不健全,一些工作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客观上制约了残疾人事业的长远发展。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残疾人表达诉求的渠道还不畅通,依法维权还有一定难度。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建立。面对为残疾人提供的有限资源和残疾人日益增长的需求之间的差距,存在畏难发愁情绪。

三是思想解放不够。就县残联班子自身而言,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观念不能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形势发展需要的现象,往往停留在一些惯性思维上,习惯于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和传统的观念来开展工作,落实在具体工作上,特别是制定计划、谋划措施,还不能完全做到事事处处以残疾人为本。在更新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模式,拓展发展领域,推动事业发展,维护残疾人权益还不够主动和自觉。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推动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措施办法还不够多等。

四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够。虽然领导班子成员有明确的调研任务和分工,但由于忙于机关事务,有时不能沉下心,深入基层,深入到残疾人身边,倾听残疾人的呼声,体察残疾人的民情,为他们排忧解难。对基层工作指导不够。存在看表面现象多,看实质内容少,注重近期效应多,考虑长远机制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对基层工作科学指导和形成科学的评价标准和体系考虑得比较少。调查研究的方式和方法还亟需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三、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残联工作的全过程

残联组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落实到残疾人工作的各个环节,体现在为残疾人服务的方方面面,不断提高全体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新认识,推动党员干部把科学发展观要求落实到残疾人事业各个方面,不断提高残联组织推动事业发展、服务残疾人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上下功夫。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任务就是,必须把发展残疾人事业作为第一要务,坚持将发展残疾人事业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体布局,在大局下研究残疾人问题、开展残疾人工作、发展残疾人事业,切实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各级残联工作中去,创新发展思路、拓展发展领域、强化发展措施,通过加快发展,不断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努力提高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能力,推动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残疾人为本上下功夫。残疾人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平等一员,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残疾人为本,以着眼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本,以残疾人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成效的唯一标准。我们必须立足满足残疾人的各种需求,制定政策法规,从维护残疾人的基本权益出发,体现对残疾人的特殊关爱。谋划事业发展,要从实现残疾人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营造社会环境,要从消除残疾人的参与障碍出发,努力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和水平。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残疾人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广大残疾人各方面的需求,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

(三)在基础工作上下功夫。基层残疾人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残疾人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和政府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参谋和助手。因此,切实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努力营造一支热爱残疾人事业、开拓务实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意义十分重大。要加快建立健全各乡镇(社区)残疾人工作台帐,加大残疾人事业工作力度,及时掌握了基层残疾人基本情况;及时为解决残疾人家庭困难和其他实际问题发挥积极作用;要广泛的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宣传残疾人事业。

(四)在基层残联组织建设上下功夫。统一建立各乡镇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残联、民政、卫生、财政、妇联、共青团、教育、计生、公安、司法、劳动保障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残疾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各镇残疾人工作的组织、开展和落实。要求党政领导每月听取残疾人工作情况汇报,亲自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并且做到组织、人员、资金和场地“四个保证”,形成了残疾人工作不但有“网”,而且有人;不但有站,而且能“转”的工作机制和上下联动,协调发展的工作格局。

(五)在争取社会支持上下功夫。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残疾人事业,不仅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还要争取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六)在加大志愿者助残联络站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康复、就业、医疗、娱乐等系列化服务力度上下功夫。全县各乡镇团委、妇联、卫生院等单位的干部职工,要踊跃担当助残志愿者,利用“劳动节”、“国庆节”、“元旦节”、“春节”等节日,采取捐款献爱心、送节目进村、为残疾人义务健康体检等形式,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

下载真情关爱  勤政助残-----临江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纪实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真情关爱 勤政助残-----临江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纪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

    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国残疾人社会组织发起人特征 中国残疾人社会组织的发起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本人,或者是亲属是残疾者为主体,他们在遇到问题之后找不到合适的帮助......

    村委会发展老龄事业纪实

    老年事业社会办尊老养老成风尚——麒麟区沿江乡牛街村委会发展老龄事业工作纪实面对老龄化趋势日益严竣和老年人追求生活质量和品位的需求不断提高的实际,多年来,在市、区老龄......

    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个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

    残疾人事业发展专题研讨班学习心得

    残疾人事业发展专题研讨班学习心得 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党和政府历来关心残疾人,重视残疾人工作和发展残疾人事业。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满腔热情地关心残疾人,......

    县委关于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意见

    中共##县委 ##县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2年 月 日) 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认真......

    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洪洞县政协委员、苏堡镇联络组组长朱江平反映:残疾人是社会上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残疾人有人的尊严和权利,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和能力,......

    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

    为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依据《枞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和《安徽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制定《**县残疾人事业“十一五”......

    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安宁区残疾人相关工作的调研报告根据省、市残联的文件要求,我区残联再次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及《甘肃省残疾人优惠待遇暂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