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首届检察官律师控辩赛文字版
正义网: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收看正义网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电视辩论大赛直播节目!现在参赛的各代表队正在入场!
正义网: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撒贝宁、齐奇担任大赛主持。正义网: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电视论辩大赛现在开始!主持人撒贝宁:尊敬的各位来宾,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主持人齐奇:现场各位领导来宾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撒贝宁:您现在收看的是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电视辩论大赛的现场。今天,我们举办的这场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电视论辩大赛,是国家公诉人检察官首次以电视竞赛的方式在全国人民面前集体亮相!主持人齐奇:这是一次智慧的较量; 主持人撒贝宁:这是一次法理的论辩; 主持人齐奇:这是一次勇气的比拼; 主持人撒贝宁:这是一次形象的展示!
主持人齐奇: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今天大赛的有关领导: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朱孝清; 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主任李如林;
主持人撒贝宁:出席今天大赛的还有来自中央纪委、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嘉宾。在此欢迎你们!主持人齐奇:欢迎你们的到来。
主持人撒贝宁:今天来现场观摩大赛的,还有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及有关部门的检察官、北京市检察机关、法院和律师界的代表,全国部分省市检察院的检察官,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在校学生、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委员以及各大新闻媒体的朋友。欢迎各位!
主持人齐奇:欢迎。大家知道,公诉人的执法能力和执法素质,直接体现着检察机关的执法水平和执法形象。公诉部门,就是一扇检察机关面向社会的窗口。
主持人撒贝宁:今天参加这场电视论辩大赛的6支公诉人参赛队,所有队员可以说都是检察机关的优秀业务骨干,他们当中,有的人参与过打黑行动,有的直接承办过许多大案要案。现在,让我们来听听这些参赛选手们的心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首先听一听站在我身边的一号参赛队,浙江队他们的心声。你们的参赛口号是什么? 浙江代表队:钱江潮头公诉人,公诉执法铸检魂。
主持人齐奇:站在我身边的是2号队,这是2号江苏参赛队:你们的参赛口号是什么? 江苏代表队:公平正义,最美、最靓!江苏检察向大家问好!主持人撒贝宁:这是3号上海参赛队:你们的参赛口号是什么?
上海代表队:上下求索,探寻正义公平的真谛;海纳百川,彰显和谐社会的魅力!主持人齐奇:这是4号广东参赛队: 你们参赛的口号是什么? 广东代表队:活力广东,阳光公诉,一起来更精彩!广东加油!主持人齐奇:都是能文能武的选手!
主持人撒贝宁:这是北京5号参赛队:你们参赛的口号是什么?
北京代表队:在思考中探求真理,在辩论中弘扬正义。我们要做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因为我们是为民执法的检察官!
主持人齐奇:现在我身边的这是6号重庆参赛队:你们参赛的口号是什么? 重庆代表队:我们依法言法、我们以言载道、我们以辩会友。重庆,欢迎您!主持人齐奇:谢谢!
主持人撒贝宁:6支参赛队选手不但信心十足,而且志在必得!我们大家再次用热烈的掌声为他们加油鼓劲!
主持人齐奇:究竟谁能最终夺得论辩大赛的团体桂冠会花落谁家呢?请大家拭目以待!现在请各个参赛队退场,一会儿再看你们的精彩表现!谢谢!
主持人撒贝宁:全国检察机关从自2000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系统每3年就要举办一届全国性的业务竞赛活动。至今,这项活动已开展了10年,共举办了四届。每一届竞赛活动,都要产生一批大家公认的优秀公诉人。
主持人齐奇:没错,参加第四届“全国十佳公诉人暨全国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活动”进入决赛的20名选手,也来到现场观摩。不知道他们是否会感到压力呢?让我们送上欢迎的掌声!
主持人撒贝宁:10年来我们走过的历程,有艰辛和奋斗,有思考也有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再重温那段曾经走过 的难忘历程。
正义网:现场在播放视频短片。
主持人撒贝宁:今天的这场优秀公诉人电视论辩大赛,可以说是全国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暨优秀公诉人业务竞赛活动的延伸与推进,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大赛本身,将成为中国检察机关公诉事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下面,我们隆重介绍担任今天大赛的7名评委和1名总裁判长!
主持人齐奇:担任今天大赛的总裁判长,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厅长彭东; 主持人撒贝宁:担任今天大赛的评委是: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兴良;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副厅长张明楷;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贾宇;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国家法官学院院长高憬宏;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永忠; 北京市德恒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法学博士李贵方;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博士、教授鲁景超。主持人齐奇: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
主持人撒贝宁:现在我向大家介绍,担任本次论辩大赛的两名计时员: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的王进科和张志强;
主持人齐奇:担任本次论辩大赛的两名计分员,是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的曹红虹和郭竹梅。
主持人撒贝宁:现在隆重介绍:担任本次论辩大赛的3位秘书长。他们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副厅长黄河、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副厅级检察员侯亚辉、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副总监童宁!
主持人撒贝宁:今天,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国际互联网、正义网、中国律师网将对本次电视论辩大赛进行同步现场直播!
主持人撒贝宁:现在,请大赛组委会秘书长黄河宣布比赛规则和奖项!黄河(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副厅长):现在我宣布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电视论辩大赛的比赛规则:
1、参赛队分为控方和辩方,对案例以团队论辩形式进行比赛。每个队的发表意见、互相提问、自由论辩和总结发言,不得超过规定时间。
2、本次论辩大赛评分为百分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最低分,取平均分数为最终参赛队的得分。
3、大赛论辩赛的控方和辩方,由两个参赛队现场抽签决定。
4、本次大赛设团体奖和个人单项奖:
团体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个人单项奖:最佳论辩奖3名、最佳风采奖3名、优秀论辩奖12名。主持人,我宣布完毕!
主持人撒贝宁:谢谢黄河秘书长。自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电视论辩大赛的消息在社会公布后,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全国法律专业院校的大学生们尤其兴奋和渴望。现在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正义网:现场播放法律院校学生对本次论辩大赛的寄语短片。
主持人齐奇:其实不只是学法律的大学生和从业人士,大家都在翘首等待观看这场精彩的论辩大赛!
主持人撒贝宁:接下来要进入今天的比赛了。参加本次论辩大赛的第一组团队比赛的是浙江队和江苏队。现在让我们一起通过大屏幕认识一下两队的参赛队员。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两队参赛队员上场。
主持人撒贝宁:按照规则,浙江、江苏两队要先进行抽签,决定哪一队为控方、哪一队为辩方。我们抽签要分两个步骤,首先要请两队各派出一名队员,在箱子里20颗球当中,同时两人各摸出一个球,哪个球号大,哪队就有优先权,将决定这支队伍先抽一支签号,然后决定谁是控方,谁是辨方。主持人齐奇:抽签开始之前,掌声有请本次大赛总裁判长彭东。主持人齐奇:有请两队一辩手上前。
主持人撒贝宁:请把手放在抽签箱上方。好的,请抽球!
主持人齐奇:自己不要看,给大家展示一下,请彭东裁判长上前验球。浙江队抽到的是18号。江苏队抽到的是11号。根据我们比赛规则,浙江队取得了优先抽签的权利。
主持人撒贝宁:谢谢两位。现在我手里拿着的是带有最高人民检察院封条的信封,代表着控方和辨方,将由浙江队率先抽出一个绝对优先的地位。请彭东厅长为密封的信封拆封。主持人齐奇:请抽签者将各自手中的信封拆开,将信中的颜色卡片展示给大家。
主持人撒贝宁:一个绿色,一个黄色。我想问一下,浙江队期待自己成为控方还是辨方? 杨丹(浙江代表队):我们觉得控方、辩方都一样。
主持人齐奇:请两队代表各选一个颜色。浙江队选取的是黄色。那么,江苏队的就是绿色了。彭东(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厅长):现在我宣布,浙江队是控方,江苏队是辩方。
主持人撒贝宁:谢谢裁判长。现在两队即将开始他们的论辩大赛,让我们再次用掌声预祝他们取得成功。
主持人撒贝宁:浙江队和江苏队已经就坐,他们论辩大赛马上开始,他们将面临的案例是一个什么样的事情呢?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播放案例视频)
正义网:辩论案例:公私兼顾的“聪明人” 于海(男)系龙腾仪器厂(国有企业)厂长。2009年的一天,于海的情人李丽(女)向于海告知,李丽所在的四海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目前面临流动资金短缺近200万元的困难,公司董事长提出谁能借来资金帮助度过难关,将对谁给予所借来资金5%的奖励,并将在返还所借资金时对资金借出方多给予所借资金的10%作为利息。李丽请求于海从龙腾仪器厂借出200万元给四海公司使用。于海考虑到这样做既能够使李丽得到好处,也能给厂里谋取高息,遂答应了李丽。随后,于海给厂里主管财务的副厂长王勇交代了此事,但没有说出李丽能够得到5%奖励的情节,只是称厂里可以得到10%的利息。当王勇提出“国家有规定,国有企业不能私自对外拆借资金,是否应向主管部门汇报请示”时,于海表示“现在都是市场经济了,主要是能赚钱,不要瞻前顾后的,到时候把钱收回来就行了”。王勇表示“行,你是领导,听你的”。于是,王勇按照于海的吩咐,通知厂财务人员向四海公司汇入200万元,并由四海公司出具了借条。四海公司董事长按照事先约定给予了李丽10万元的奖励。后来,四海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倒闭,所借龙腾仪器厂的200万元也未能归还。控方:于海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
辩方:于海的行为构成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
主持人撒贝宁:我们已经看到了双方将要面对的案例,双方站的角度各不同。要支持的罪名也不相同,究竟哪一方能说服现场的评委和观众呢?接下来比赛正式开始。第一个环节是双方一辩进行案件陈述,时间两分半钟,首先有请控方一辩。
杨丹(浙江代表队):犯罪的外因再华丽我们也能够看穿本质,因谋取了个人利益,我方认为于海的行为已构成挪用公款罪。第一,于海个人决定出借公款。他不顾四海公司处于经营困境,仍然通知负责财务的厂长,不需要向主管部门汇报,私自操办借款事宜。从表面上看,于海是分文未得,但于海与李丽是情人关系,双方是利益共同体。通过对案件的抽丝剥茧,不难看出,于海以为情人出面获得好处为表象,以为个人谋取利益的卢山真面目,严重侵犯了公款的使用权,符合公款私用的本质特征,行为触犯了刑法第384条,构成挪用公款罪。发表完毕,谢谢!主持人撒贝宁:有请辩方。袁媛(江苏代表队):各位大家下午好。我方十分欣赏控方的感慨陈词,无论是对案情还是对法律问题,必须在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控方辩友指出,借出的200万元是于海个人决定,而我方不能同意控方在这个问题上的结论。我方认为,于海经单位集体研究,拆借资金不是于海个人行为,于海是为了让单位能赚钱,拍板决定,这符合单位的一般决策过程。现实生活中,单位主要负责人拿出决策意见后,其他成员符合同意,是单位决策的常态,是典型的单位行为。第二,于海并未谋取刑法上所规定的“个人利益”,他的情人虽然拿到了钱,但是是公司的奖励。其次,挪用公款罪应当指的是具体的实际利益。例如,金钱、就业、升学等等。第三,于海的行为应该以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定罪处罚。作为厂长,他明知违反规定却仍滥用职权,应以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定罪处罚。主持人我方意见发表完毕,谢谢!
主持人撒贝宁:谢谢辩方一辩。辩方意见明确,他们认为这是开过会的,虽然两人商量,这也是一种决策过程。接下来双方要进入的是第二轮,“控辩一二三”。三位辩手依次向对方任意一个辩友提问。首先是控方提问时间,提问顺序是二辩、三辩和一辩。对方回答选手不能重复。首先有请控方二辩。鲍键(浙江代表队):请问这10万元是否是于海的个人利益呢? 孙勇(江苏代表队):答案很明确,于海分文未获,获得的只是情人的欢心。难道对方辩友认为美女的欢心也是利益吗?
柴峥涛(浙江代表队):谋取个人利益是否等同于谋取本人利益? 袁媛(江苏代表队):无论是从挪用公款罪,还是从有关司法解释来看,李丽、于海两人是否有共同的利益关系,是判断是否有本人利益的标准。反之,不断扩大“个人”的范畴,只会使挪用公款罪的打击范围扩大。谢谢!主持人撒贝宁:请控方一号选手。杨丹(浙江代表队):对方认为这是集体研究决定,请对方回答,如果这是一个集体研究决定,如何理解短片中告诉我们的,要对主管部门有所交代的问题呢? 张秀娟(江苏代表队):我方认为,于海与王勇两个人在交换意见并达成一致后,王勇的行为恰恰反映出这是一个经集体执行的过程。请问对方辩友,借款事宜有商量过程,对此您如何看待?谢谢!柴峥涛(浙江代表队):发表意见的权力必须平等,身份可以不对称。但是,了解掌握的信息必须对称。本案当中,于海事先答应了情妇,事后还指挥王勇,并对其说日后将兑现承诺。如果于海、王勇之间有这样的商量,这分明是个人出借公款的表现。孙勇(江苏代表队):那么,于海为什么还要向王勇做解释和说服工作呢? 杨丹(浙江代表队):是为了让王勇听他的。王勇服从的是于海的身份,而不是同意了于海的意见。从于海来说,王勇提出意见的时候他批评了王勇,这说明了他心里有鬼。对方辩友,你们可别被聪明的于海欺骗了。袁媛(江苏代表队):对方辩友如何认定于海得到了个人利益? 鲍键(浙江代表队):从于海的角度来说,谁拿到钱不是关键,关键是有人拿到了钱。这是一种具体的现实利益,回答完毕,谢谢!
主持人撒贝宁:第二环节,相互之间的提问已经结束,现在进入第三个阶段,自由发言阶段。次数不得少于两次,首先由控方开始发言。杨丹(浙江代表队):既然是一个集体研究决定的,在于海和王勇没有商议之前,在没有形成决议之前,于海凭什么答应他的情妇,答应的又是什么东西呢? 孙勇(江苏代表队):我方一辩已经陈述,对方也认同是滥用职权罪的。对方辩友,你们认为于海获得李丽的欢心,这种抽象的情感因素是具体利益吗? 柴峥涛(浙江代表队):本案私情与私利是相通的,他们二者关系特定,所以他们的利益共同,所以我们认为李丽等于获利。
袁媛(江苏代表队):对方辩友,你怎么使用类推解释呢? 柴峥涛(浙江代表队):于海的行为表现为挪用公款罪,以权谋利。这跟类推解释无关。张秀娟(江苏代表队):挪用公款犯罪当中,情人利益当然和挪用人的利益不是共同的。对方辩友把驴头放在了马头上!
鲍键(浙江代表队):这就需要通过我们的理性分析来进行判断,我倒想问对方辩友,您说是集体决定,那么刚才您提到的“吩咐”一词在语意中如何做解释? 袁媛(江苏代表队):难道对方辩友还不明白,于海的犯罪行为构成的是国有企业职员滥用职权罪? 杨丹(浙江代表队):请问对方辩友,你如何把这个同胞兄弟姐妹归入到共同利益人里面呢? 孙勇(江苏代表队):情人之间当然具有利益关系,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柏拉图式的情人,这种情人是不是也是利益共同体呢?
杨丹(浙江代表队):柏拉图式的情人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现在很多大学生谈恋爱时还需要恋爱资金,难道养情人不需要钱吗?
张秀娟(江苏代表队):养情人花的是自己的钱,没有花公家的钱。那么李丽的钱哪里来的?是于海资金投入李丽公司后的奖励款。杨丹(浙江代表队):其实,该案中,认定于海罪名主要的事实是,于海向主管部门隐瞒了该笔钱款的去向,同时,还向王勇隐瞒了其是为其情人李丽谋取利益的事实。柴峥涛(浙江代表队):于海的行为属于向王勇下命令。因为王勇跟于海说了:“你是领导,听你的。” 袁媛(江苏代表队):于海只是没有告诉王勇,怎么就是隐瞒呢?四海公司的家务事还需要王勇判断吗? 鲍键(浙江代表队):我想再次请问对方辩友,你是否考虑到本案当中于海是厂长这个身份? 孙勇(江苏代表队):案例告诉我们,于海是交代此事,不是交代王勇办理此事。除了指派还有说明、陈述的意思,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难道也是命令吗? 鲍键(浙江代表队):案例中提到的“吩咐”一词,能解释为商量吗? 袁媛(江苏代表队):我方一再强调,“吩咐”一词是在两人有共同意见之后说出的,是王勇按照大家决定执行后出现的。
柴峥涛(浙江代表队):“交代”有很多意思,但是对方辩友不要把任何一种意思套用到本案当中来。我们分析“交代”是什么意思,关键还得用上下文来分析。本案上文是于海已经答应李丽,本案下文是于海按照对李丽的承诺借出公款,这个交代还不是个人决定的体现吗? 张秀娟(江苏代表队):我刚才回答问题的时候已经清楚阐述交代和吩咐的含义,对方辩友紧紧揪住情人获利不放,是处罚情人还是处罚于海的行为? 鲍键(浙江代表队):你们判断李丽、于海是利益共同体的依据是什么? 张秀娟(江苏代表队):我方一辩已经清楚地从挪用公款犯罪客体、立法目的等,多方位、全角度进行了阐述,于海在本案当中更重要考虑什么?是考虑单位有利润可以获得吗? 鲍键(浙江代表队):请问对方辩友,如果李丽没有得到10万元,难道于海就能得到十万元吗? 鲍键(浙江代表队):作为公诉人,我们判断事实应该在既有案件的基础上进行判断。
主持人撒贝宁:这一轮辩论火药味十足。双方自由辩论已经结束,接下来双方的三辩将用两分半时间进行最后的案件总结,首先有请控方三辩,计时开始。柴峥涛(浙江代表队):大家下午好,情投意合还是共同利益?个人利益、个人决策还是集体拍板?分析一个案件构成何罪,关键在于对基本事实的判断。因此,在总结陈词阶段,我们有必要重温案情,寻出案件的基本事实。本案中基本事实有三,一是于海在李丽提出借款之时答应请求,并吩咐王勇出借公款;二是于海与李丽是情人关系;三是于海同意将公款借给四海公司,李丽获得十万元好处,辩友之所以认为本案是滥用公款罪,是没有全面把握基本事实结果。至于为单位谋取利益,只不过是于海为掩盖挪用公款犯罪的遮羞布。综上,于海虽是聪明人,但是他的刑法触犯了刑法第284条,应该以挪用公款罪定罪。等待于海的应是法律的严惩。完毕!主持人撒贝宁:接下来有请辩方三辩进行案件总结。孙勇(江苏代表队):主持人,各位评委,控方辩友,我方和控方辩友一样,疾恶如仇。控方辩友之所以认为于海的行为构成挪用公款罪,就在于海错把集体决策看成个人决定,误将私情当做私利。下面我将指出对方辩友在认识上存在的两个误区。第一,借款决定不是于海个人的决定,而是企业研究的结果。正所谓有民主就有集中。于海就企业投资问题和主管财务的副厂长商量,取得一致意见以后通讯地址具体部门执行,这显然是企业单位决策常规形态。第二,于海获得的是感性的满足,而不是个人利益。于海所想所求仅仅只是美人心、情人吻,难道可以成为个人利益吗?如果这样将个人利益无限扩大化,法律规定谋取个人利益这一现实要件岂非是多此一举。单位负责人为了单位的利益,将公款借给利用的,尚不构成挪用公款罪。于海为了单位的利益把财务给单位的人使用,这怎么会构成挪用公款罪呢?他滥用职权的行为造成国有企业200万的重大损失,依法应当以滥用职权罪定罪处罚,谢谢!主持人撒贝宁:谢谢他们!在刚才辩论的过程当中,我发现现场的观众也听的非常入神,而且我相信,每位在自己脑海里也都在跟随着他们的思维逻辑进行着自己的判断。听完这样一组论辩比赛后,我们来看看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对刚才的比赛有什么样的感想?
主持人齐奇:刚才在舞台上控辩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剑,以非常严密的法理作为基础。让我们把掌声送给江苏队。我旁边是我们媒体区,坐的都是记者朋友。刚才你们双方的辩论也让他们听的跃跃欲试,他们准备了一大堆问题,首先请《人民日报》的记者。你有什么问题?
提问者:你好,我想请辩方三号选手,一般来说,我国检察机关控诉地位是优于辨方地位,在这次大赛中,三号辩友是作为辩方代表,请你换位思考,平时你作为检察官,这次作为辩方,是否意识到我国弱视群体在法庭辩论当中遇到的问题?在现实法庭辩论中,您更愿意承担辨方角色还是控方角色?也就是说,您是愿意做一个检察官还是一位律师?原因何在?谢谢。孙勇(江苏代表队):客观公正是检察官应当所禀承的基本立场。公诉人在判断案件的时候,并不仅仅考虑到入罪和罪重的情节,同样要依法搜集嫌疑人罪轻和无罪的证据,无论作为控方还是辩方的思维,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法律更加公正、公平实施。刚才这位记者提的问题,我也思索了一下。我觉得还是比较适合作为控方的思维,因为这样能够体现国家公诉人的正义立场,同时也能够坚固到客观公正的需求。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谢谢!主持人撒贝宁:刚才这个问题总结起来其实很简单,记者问的是当律师容易吗?但是我们三辩回答就是,检察官和律师都不容易。
主持人齐奇:小撒总结是你的意思吗? 孙勇(江苏代表队):是。
主持人齐奇:下一位,提问的是《光明日报》的记者。您刚才准备了什么问题?
提问者:我想问控方二号辩手。我想请你回答,你认为论辩大赛与现实中的庭审辩论有什么区别?谢谢。鲍键(浙江代表队):论辩大赛和庭审有很大的区别,论辩实际上通过虚拟案例,以这样很简单的事实,在短时间内,由控辩双方进行激烈的对辩,这样的案例更多是错综于对事实的判断、对犯罪行为的定性,更多是一轮一轮控辩双方发表意见。这个意见更多的是围绕本案事实法律证据等多方面进行。相对来说,庭审当中所交锋的点、内容比我们今天的辩论要多得多。需要说的是,模拟辩论赛是提高公诉人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重要练兵岗位,所以今天参 加这样的比赛对我们日常开庭也是有很大提高的。谢谢。主持人齐奇:最后一位记者,《中国电视报》的记者。
提问者:控方一辩,刚才比赛我觉得很精彩,也很紧张。请问,你平常有什么特别爱好?其二,作为一个公诉人,特别是一辩选手,在生活当中你是否是得理不饶人呢?谢谢!杨丹(浙江代表队):我觉得检察官跟平常人也没有太大区别。我平时基本上在家里听音乐、看书,有时候也喜欢出去旅游。
主持人齐奇:网友提问:什么是“共同利益体”? 柴峥涛(浙江代表队):主要是指特定关系人,包括近亲属、情人以及其他具有利益关系的人。
主持人撒贝宁:场下每一位听着其实大脑也是在飞速运转,评委的工作量更大,不仅要听,还要判断。刚才我发现陈兴良教授在双方辩论的过程当中一直低头紧张记录,平时您在课堂上讲课我们在下面记,今天终于看到您记笔记是什么样子了。请您给我们点评刚才这两组的情况。陈兴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刚才我们观摩了一场在浙江队和江苏队之间的高水平论辩赛。双方围绕于海案进行了言词的攻防和法律的论辩。本案的特殊性在于,论辩的焦点主要是围绕于海的行为到底是构成挪用公款罪还是构成滥用职权罪而展开的。因此,这是一场此罪与彼罪的论辩。有人认为此罪恶与彼罪的辩,不如罪与非罪的论辩更加过瘾一些。而实际上,办案过程当中不仅要正确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还要区分此罪与彼罪的界限。就本案而言,于海到底构成什么罪名,法律差别很大,挪用公款罪是无期徒刑,另外一个是最高徒刑是七年。于海利用职务之便借款给其他单位谋取个人利益,已经构成了挪用公款罪。而辩方则主要是围绕被告人于海的行为,到底是个人决定还是单位集体决策,以及于海将公款借贷给单位,到底是谋取个人利益还是为个人私情,这两点展开了有效的攻击。因此,本案在法律的层面上来看,法律问题抓的很准。在这方面,我个人感觉到控方能够按照法律和司法规定,在法律层面展开有效论证。另一方面,江苏队辩方主要是抓住了在本案当中存在重大争议的两个核心问题。一个问题到底是个人决定还是集体研究决定;另外一个问题是围绕于海到底是因为个人权利还是个人私情而犯罪展开了论辩。这样一场论辩对本案当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应该说有了相当大的关注。陈兴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对于本案被告人的行为到底是构成挪用公款罪还是挪用职权罪,我个人感觉本案是比较特殊的。一般的情况下,一个人的行为,要么构成此罪,要么构成彼罪。我个人感觉,在本案当中,被告人于海的行为,实际上一方面是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因为是国有企业公职人员,一方面他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把款借给其他单位的人使用,虽然于海和王勇对这个问题做了交代,但是他隐瞒了为他的情人谋取利益的重要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能否还认定是一个集体情况,这是存在疑问的。到底是否为个人谋取利益,法律所规定的个人是否光是指本人,能否包括刚才所讨论的所谓利益共同体,例如亲属或者情人。从目前法律和司法解释来看,应该倾向于对个人利益做一个较为宽泛的解释,将亲属或者情人这样一个所谓特定关系人的利益包含在里面。因此,从本案行为来看,他是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本案被告人于海的行为同时符合国有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的规定。他是国有企业工作人员这一点没有问题,他个人决定实际上是滥用职权的行为,由此造成了本单位200多万元公款的损失,因此他的行为同时也符合国有企业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罪的特征。因为被告人于海挪用公款200多万元,属于数额巨大,同时由于四海公司的破产,致使200多万公款不能收回,该情况符合法律规定挪用公款巨大不能退回的情况,应当判处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最终结论应该对于海定挪用公款罪。主持人撒贝宁:情人关系究竟在法律上如何界定? 陈兴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刚才控方三辩已经对这个方面做了很好的回答。司法解释已经明确规定,有一个概念叫做特定关系人。特定关系人当中包含了近亲属和情人、情妇或者是情夫具有利益关系的人。因此,这里所讲的情人并不是一般的男女关系,而是指存在着特定关系的这样一些人。
主持人撒贝宁:谢谢陈教授。经过陈教授刚才的一番点评,我相信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对刚才论辩赛都有了自己的判断。相信刚才控辩双方在论辩过程当中的精彩表现,给所有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次掌声感谢他们,谢谢!论辩大赛在社会上公布消息后,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那就是在外漂泊打拼的农民工兄弟。请看大屏幕看看来自农民工兄弟的心声。
正义网:现场播放视频农民工对本次大赛寄语的视频短片。
主持人撒贝宁:刚才我们看到的是江苏队和浙江队进行的第一组比赛。接下来要进入第二组比赛,分别是上海队和广东队。这两组的比赛相信也会同样精彩,我们先通过视频短片认识双方选手。主持人撒贝宁:在这里,我们大家用热烈的掌声为上海队和广东队加油!主持人齐奇:到底谁是控方、谁是辩方?首先请彭东总裁判长到场。主持人撒贝宁:有请双方抽签选手站在前面。正义网:双方代表抽签。
正义网:上海队是5号,广东队19号。
主持人撒贝宁:接下来请总裁判长为我们开启密封的信封,里面同样装着两个不同颜色的方块,代表着控辩双方。谁是控方、谁是辩方只有开启了才知道。
主持人齐奇:根据抽签结果,广东抽到的是辩方,上海队抽到的是控方。彭东(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厅长):现在我宣布广东队是辩方,上海队是控方。
主持人撒贝宁:第二组将在广东队和上海队之间展开,他们将要面临的案例是什么样的呢?来看大屏幕!正义网:辩论案例:
王强(男)与苏梅(女)自2005年起即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在一起,但始终没有办理结婚手续。2008年以来,王强在外又与其他女子有染,因此苏梅多次与王强吵闹,并欲与王强分手,但发现自己已经怀孕。苏梅遂告诉王强自己已经怀孕,劝阻王强与其他女子断绝两性关系,但王强依然如故,并称“咱俩又没有结婚,我和谁交往是我的自由。你也不是我老婆,凭什么管我”。2008年底的一天深夜12时许,王强回到家中,苏梅与王强又发生激烈争吵,痛哭流涕,伤心欲绝,于是从床下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毒鼠强,告诉王强“你要是这么继续下去,我就吃毒药不活了”,王强表示“想不想活是你的自由,我不能干涉你,你也不要干涉我”。于是,苏梅将毒鼠强倒入口中吞下,顷刻间毒发身亡。王强在一旁目睹苏梅吃药自杀的全过程,没有阻拦。在确认苏梅死亡后,王强向苏梅的父母打电话,告知苏梅自杀身亡。
控方:王强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辩方:王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主持人撒贝宁:辩题是罪与非罪的问题,究竟这场论辩将如何展开呢?首先在第一和第四个环节当中,剩最后20秒会有提升音,听到这个声音就意味着发言时间还剩下20秒,同时在舞台两侧会有倒计时显示。在中间两个环节,也就是相互提问和自由辩论阶段没有20秒倒计时,直接时间到了以后就会响起刚才的声音。出现这种声音就意味着发言时间到。双方都明白?接下来进入第二组比赛第一个环境,首先由双方第一辩,有请上海队一辩,时间两分半,计记时开始。
陈晖(上海代表队):主持、评委好!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庭则各有不幸。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一条年轻的生命消失了,她腹中的小生命也没有了,谁该负责,该负什么责。王强的冷漠无情使苏梅悲痛欲绝拿出了毒药。死亡迫在眉睫,然而此刻的王强不但选择了不作为,而且平静冷目、不带任何怜悯看着苏梅喝下毒药。我方认为正是王强一系列的先行行为导致了苏梅的死亡,正是王强一次次疏忽导致了苏梅的死亡。因此,他的行为应当受到刑法的处罚,才能够懂得其生的尊敬,死的敬畏。谢谢!主持人撒贝宁:有请对方辩友。谭琼(广东代表队):谢谢主持人,尊敬的评委、嘉宾、观众们,大家好。今天和控方一样,我们对苏梅和孩子的离开怀着挥之不去的伤痛和惋惜。对于王强的薄情寡意和冷漠饱有谴责,但是这样就让王强贴上了杀人犯的标签,这不得不说是另一个悲剧。我方认为有错并不等于有罪,王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苏梅的死亡是她意志自由的选择,她就应该对自己的死亡负责。从法律层面上讲,首先王强不负有作为义务。王强的行为开始于2005年的同居,持续延续到了案件的发生。本案中2005年的同居与本案当中发生的苏梅服毒不具有临近性。案发争吵也是平常的一次,不具有高度概然性。苏梅事先准备了毒药,是事先已久准备了。在受了刺激后,苏梅服下毒药,这与王强没有直接性,因此,王强行为不符合先行行为。我们认为,行法应当谨慎,我们希望他不仅保护苏梅的生命,也能够给王强一次公正的对待。我的发言完毕,谢谢!
主持人撒贝宁:接下来进入双方提问,仍然跟刚才第一组规则一样。发问顺序是二辩、三辩、一辩,首先由控方二辩开始提问。
顾晓敏(上海代表队):有三个特定向请教对方三辩,本案中王强是苏梅胎儿的父亲,具有特定关系,二人争吵在封闭环境中具有特定场合,苏梅手持毒药明示王强有特定方式,此情此景王强不救,那谁该去救? 谢玲(广东代表队):刚才我方一辩已经说了,本案的确存在特定关系,特定环境,以及特定方式,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选择服毒结束自己的生命,是苏梅完全愿意和完全支配之下的行为和结果。王强在特定关系下不予以救助,固然受到道德上的谴责,但是他并不具有法律规定上的先行行为,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和法律行为等等引起的作为,由此不能成为控方指控中的不作为,谢谢。贺卫(上海代表队):请问对方二辩,苏梅自杀,王强可以好言相劝,他的片言只语仅仅是举手之劳,王强为何不救? 李东蓊(广东代表队):这个案子的前提是什么?首先要讨论王强是否负有法律上应该救助苏梅的义务。如果有法律义务,那么我们就说他是一种犯罪。如果没有义务救助,这样他就会受到谴责。谢谢!陈晖(上海代表队):对方说苏梅是自杀。面对苏梅的哀求,王强冷漠对待,面对苏梅的自杀,王强冷眼旁观,面对死亡,王强不救岂非故意? 谭琼(广东代表队):对王强我们应该谴责和批判。今天是刑事法庭,而不是道德的审判。我们认为,要追究王强的责任,必须要有法律的规定,要有法律规定他对苏梅所要承担的义务,这样才是准确判断王强是否构成犯罪,是构成什么罪的依据。我们认为他不具有作为义务,没有作为能力,因此不能评价他后面的不作为与本案是不是因果关系,回答完毕,谢谢!贺卫(上海代表队):当苏梅死亡不能伸出援助之手,法律规定,有先行行为,必须在法律上承担救助义务,不能不去救,不去救就是杀人。谭琼(广东代表队):本案中的同居行为不能认定为先行行为。再看争吵,是不是王强引起危险状态就一定要对苏梅负有作为义务呢? 陈晖(上海代表队):自杀是由王强引起的,不是单独的同居才产生了义务,同居才构成了王强的危险状态。谭琼(广东代表队):刚才对方给我们上了一个大拼盘,把王强与苏梅的同居关系、王强持续的出轨和苏梅怀孕作为先行义务。
顾晓敏(上海代表队):这三个阶段不是一个一个隔离开的。在本案中,我们也认为,苏梅服毒自杀是先行状态,是危险状态,但是危险状态与王强一系列的行为有直接的必然关系。这并不排除在某一个过程中苏梅处于特殊状态之前的,同时在之前的行为仍然也可以成为先行行为,回答完毕。
主持人撒贝宁:谢谢!这个案例涉及的法律知识很专业,我们常说见死不救可能是道义上的责任,刚才双方的辩论也主要是集中在这个焦点上。相信接下来的自由辩论仍将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双方各有四分钟发言。顾晓敏(上海代表队):请问对方,我们能够把这么多的行为方式都写入刑法第232条吗? 李东蓊(广东代表队):本案当中苏梅是自杀还是他杀呢? 贺卫(上海代表队):为什么你只看到是自杀,为什么没有看到被逼自杀呢?你认为所有的自杀都没有背后的被逼者吗?难道杨白劳的自杀不是给黄世仁逼死的吗? 谢玲(广东代表队):苏梅是成年人,服毒是她自我行为,这当然应当属于被害人的自我责任,怎么能归咎于王强呢? 陈晖(上海代表队):如果不承认自杀是被迫的话,还有什么道义上的责任?什么叫作为犯罪和不作为犯罪?请你正面回答?
谭琼(广东代表队):作为犯罪和不作为犯罪等价性我们予以认同,但是本案是不是作为的故意杀人才是根本,一直误解自杀和他杀的关系,难道对方辩友不认为谁的地盘谁作主,他应该负主要责任。陈晖(上海代表队):具有等价性,看看本案当中的等价性,就是因果关系等价性,社会危害性的等价性,难道本案当中没有因果关系等价性吗?医生故意杀人和医生故意用错药杀人有什么本质区别?我认为没有。顾晓敏(上海代表队):请对方回答,先行行为能否作为犯罪的来源? 谢玲(广东代表队):这是今天讨论的基础,但是还有一个前提,就是王强成立先行行为,这恰恰是控方漏洞所在,这是法律中最应当警惕的事情。贺卫(上海代表队):这个案例完全不一样,王强先行行为致苏梅处于危险状态,有救助义务,而不是雷锋时代的救助义务,王强在本案当中是不相关的人吗? 谭琼(广东代表队):我们必须看王强行为能不能引起苏梅服毒自杀。王强与苏梅自杀行为之间是没有直接性和高度关联性,我今天可能很生气一不小心气死了,难道就是所谓的先行行为吗? 陈晖(上海代表队):现在我们谈的就是先行行为有没有法律义务规定,如果一个人拿枪支,你发现他玩枪支的时候有没有制止义务? 李东蓊(广东代表队):我发现玩枪支我没有制止义务,也许他是一个喜欢玩枪的人。顾晓敏(上海代表队):对方跟我说直接性和概然性,苏梅拿出毒药放在王强面前的时候,这不是直接吗? 谢玲(广东代表队):实际上我们看今天没有发生苏梅死亡结果,是不是对方认为王强不成立先行行为吗?这不是典型的以结果论客观规定的陷井吗? 贺卫(上海代表队):当苏梅拿出毒药的时候是不是已经有间接性了? 谭琼(广东代表队):我认为在今天辩论当中,讨论直接性是他是否直接高度概然的导致。在本案当中,我方一辩很清楚论证,直接性判断标准是什么?是与高度概然相辅相成。我们说的先行并不是一个点,而是一系列行为,我们说的危险行为而不是喝下毒药,我们只是说举起毒药,难道举起毒药你会要把瓶子打翻吗? 谢玲(广东代表队):刚才辩方一再说同居一系列行为是先行行为,如果将先行行为界定为持续状态,王强作为义务要从这个阶段和这个状态哪个点开始呢? 谢玲(广东代表队):我们承认婚前同居是试婚,但是试婚就不负法律责任吗? 顾晓敏(上海代表队):我们说热恋中的情人可以说一句玩笑话,我要自杀,你怎么办?
主持人撒贝宁:好的,双方时间到!感谢双方精彩的自由辩论,气氛相当紧张,甚至出现了危险。广东队一辩说,如果你不同意我的意见,我万一生气,气死了你们怎么办?你不会气死的,主持人先被吓死。(笑)接下来,将是双方进行最后总结的时间。首先要请控方三辩用两分半的时间总结。贺卫(上海代表队):主持人、评委好。首先我要说明,对方辩友不能面对的事实就是王强有能力救助,而是他不去救。哪怕只是相劝一句话都可以救了苏梅,他都不去干涉。而在苏梅自杀的这个场合,只有王强能救。因为这个案件是自杀案件,所以就不可能要定故意杀人罪。但是,社会现象告诉我们,比比皆是自杀现象背后有被逼自杀有追究刑事责任的。在这个案件当中,苏梅是被逼自杀,我方一辩已经将整个案例分三个阶段告诉了所有的听众。而在这个案例当中,有因才有果,是因为王强的薄情寡意才会使苏梅无法生还。刑法对每个认得生命权都是同等保护的,鲁迅先生说过,所谓的悲剧是将我们最美好的东西一件一件毁灭给我们看。而这个案例,所毁灭的正是我们最美好的东西,是我们对生命的尊重,是对人和人最基本的信赖和期待。他们的今天是否会是我们的明天?如果这些重视的目光当中,这个社会还包容正义和良知吗?王强的冷眼旁观没有给苏梅任何生还的机会,国家应当禁止。谢谢!谭琼(广东代表队):谢谢主持人,大家好,感谢控方三辩的精彩总结。的确法律之所以崇高,是它不让生命失去光彩。但是法律尤,其是刑法的争议究竟何在?我将从几个层次对我方进行进一步的梳理。本场比赛要关注的焦点是王强在法律上究竟有没有作为的义务。王强的确有错,但不致故意杀人。王强并没有救助可能,在时间上来不及,在方式上没能力,在结果上不可能挽回。从司法实践层面来看,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从法理层面来看,没有法律上的作为义务,就认为王强无罪,这才符合刑法定罪的原则,我们要遵守刑法的牵抑性原则。的确,我们认为本案中涉及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在社会层面,类似的王强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否则,在社会转型、文化多元的今天,它必然带来信任危机,甚至是社会病变。但是,索性的是,法律并非指引我们前行的唯一灯塔。法律应当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是真正的法律之道,谢谢!
主持人齐奇:这里是全国检察机关优秀公诉人电视辩论大赛现场,刚才的辩论有法理,入情入理。下面进入互动环节,记者席上的记者听的十分的认真。有请《检察日报》记者提问!
提问者:我的问题提给辩方三辩选手,这起案件,在你看来在实际辩论过程当中控方取胜机率比较大,还是辩方机率比较大呢?
谭琼(广东代表队):其实一场案例辩论胜负和成败首先取决于观众、评委以及社会大众最朴素的认识和评价。最关键有两点因素:第一,辩论之前的准备。第二,辩论场上的发挥。就这个案例来看,如果说刚才这位朋友认为辩方的胜利更大一点,因为这个案例有很多大家不认识的专业术语。在辩论中,我们在尝试临场用一些更加生活化的语言和例子来给大家类比,可能大家会更好理解。我相信对这个问题认识和分析,我们和控方做到了一样的准备,我们也向他们表示敬意。
主持人齐奇:下面把机会留给《法制日报》的记者。
提问者:我的问题想问控方三号选手,作为一名公诉人,您每年会办理大量公诉案件,就单独的一个案件来说,在审查案件过程当中,您发现证据材料中,有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是罪重的证据,或者又发现罪轻的证据,在这种情况下您怎么办呢?谢谢!贺卫(上海代表队):作为一个公诉人来说,终极目标永远是去追求真相,给出一个公平正义的结果。但是,在我们判断一个真相的时候,给定我们的所有证据,既可能是我们发现证据真相的线索,也有可能是掩盖真相的谎言。所以在办案当中,我自己认为我个人最好的体会,就是要做到那个词“感同身受”,这个词既包括你向被害人这边的角度的感同身受,体会他们的需求,也包括你向犯罪嫌疑人的角度感同身受,让他们获得公正的对待。我们在办案过程当中,尤其还关键的坚持一点疑罪从无。从这个过程当中,一旦有罪轻或者是无罪的证据,我们必须高度关注,运用公诉人去讯问被告人,利用等等手段去判断真相,给被告人一个公正的对待。我的回答是这样的,完毕!主持人齐奇:谢谢,我们绝不漏掉一个,也绝不冤枉一个。
主持人撒贝宁:刚才这样一场论辩大赛结束之后,我们评委又会做如何评判,下面有请贾宇教授给我们点评刚才这场论辩赛。
贾宇(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第一,总体评价。这是一场高水平的法庭论辩赛,两个辩论队准备的都非常充分,队员精神饱满。团队分工明确,配合默契,体现出了团体辩论的高超技艺,展现了检察官专业化、高水平的精神风貌。这一组所辩论的这一类案件应该如何处理呢?在中外的刑法规定中,刑事审判中都是有争议,这不是一个黑白即黑的。所以,我们的点评意见与人民法院如何判决具体的案件无关。贾宇(西北政法大学校长):第二,辩论双方的胜负主要是根据他们在辩论中的能力和技巧表现决出来的,与评委对 这类案件如何处理的认识无关。具体说一下这场辩论,为什么说他是一场高水平的辩论呢?双方辩论队一上来发表公诉意见和辩护意见都是直切主题,就是先行行为义务问题。控方从一开始是步步推动,入情入理,将题目后面隐含的特殊关系、特定场合、排他义务等等一一揭示出来,这肯定都是经过他们精心设计的。而辩方也是直接考虑焦点,在提问和辩论中,都是努力把刑法责任和道德责任做切割,使得自己的理论有据。首先有退让,对于被告人他行为的可谴责性是没有争议的,到底负道德责任还是负刑事责任,所以各方在道德义务激烈攻防,唇枪舌剑,都表现出了高水平、高素质。贾宇(西北政法大学校长):第三,我简单谈谈个人对所辩论案件性质的看法,本案中当事人王强和苏梅,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三年多,案发当时两人发生激烈冲突后,王强目睹苏梅服毒自杀,而未做任何救助行为,我个人认为,王强的行为已经完全具备我国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刑事责任。刑法上的故意杀人与一般公民理解的故意杀人不完全相同。刑法上不作为的故意杀人,却没有履行这种义务,而导致了死亡结果发生的情况。不作为杀人是否构成的焦点,就在于控辩双方所辩论本案中行为人是否具有作为的义务。本案中是否存在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王强与苏梅同居三年这是事实夫妻,他们形成了一个密切的社会共同体,密切社会共同体成员之间,就存在一种自然的伦理义务。我们推到人类伦理和法律价值的最底线,这样社会成员之间起码应当承担生命救助的义务。至于控方在里面论到与人争吵和关系,是王强的错误导致了苏梅的自杀。但是我们一定要清楚的确定一个前提,苏梅是自杀。从司法操作的层面上来讲,要证明这种纠纷中男女的谁是谁非,或者在法律证据上证明苏梅自杀是被王强逼死的,这在司法上是很难操作的。总结性的意见是,从本案的实际处理上来说,应该认定王强犯有故意杀人罪,具体情况应该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刑罚。谢谢!
主持人撒贝宁:果然是法学教授,言简意赅把问题解释的很清楚。我相信很多观众也明白了一件事,就是故意杀人在法律上的概念可能跟我们平时想的不一样。平时我们认为的故意杀人是希望对方死亡,而实施杀人行为。但是,如果你放任对方的死亡结果,我能救但是不救,也有可能会构成法律上的故意杀人这是非常关键的知识点。希望这场辩论赛能够把这样一个知识普及到我们民众当中。正如贾宇教授说的,评委个人对案件最终处理的结果并不影响论辩赛的结果,我们看的是双方在论辩过程当中的技巧和能力。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刚才双方队员带给我们高水平的论辩赛,谢谢各位!
主持人撒贝宁:观众朋友们,在这场论辩赛之前,各位选手都经历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很多人放弃了休假,很多人离开了亲人,很多人甚至是抱病参加了这次比赛,应该说他们的付出和努力都转化成了比赛场上每一句精彩的辩论。这里我们也听听他们的家人和同事们的期望!
正义网:现场播放选手的家人对各位选手的寄语短片。
主持人撒贝宁:这都是家人的一番肺腑之言,看到有孩子、父母、伴侣。如果没有这些亲朋好友的支撑,我相信这些公诉人们很难站在我们舞台上展出来他的风采,所以在此真的要感谢他们。
主持人齐奇:而且有的选手看到了他们的亲人的留言他们已经是眼泪汪汪了。在这里,我代表大赛的主委会向参赛选手的亲人和所有的同事和朋友表示感谢,没有你们哪来今天电视辩论大赛。
主持人撒贝宁:前两组比赛相信已经给大家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大家对于今天第三组也是最后一组 的论辩赛也充满了期待。第三组的比赛将在北京队和重庆队之间展开。首先还是通过大屏幕认识一下双方的队员。主持人撒贝宁:接下来我们还是通过抽签的方式来决定谁是辩方,谁是控方。主持人齐奇:有请总裁判长。
正义网:经过两轮抽签,北京、重庆代表队已经确定了在本场辩论赛中他们各自的位置。彭东(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厅长):北京队辩方,重庆队控方。正义网:本组辩论赛的案例是什么呢?请看案例介绍。正义网:案例三:都是银行卡惹的祸。
2009年6月8日21时许,孙刚开车来到临街一家银行门口,将车停在路旁,下车到银行的自动取款机前使用其银行卡取款。当孙刚取出钱款尚未退出银行卡时,旁边过来两名巡逻警察,告诉孙刚此处禁止停车。孙刚连忙上车驶离,忘记将银行卡退出带走。孙刚走后,陈明来到该自动取款机前取钱,发现取款机内有卡未退出,遂在该自动取款机上分8次从该银行卡上取出现金人民币16000元。陈明持16000元及该银行卡欲撤离时,被发现银行卡忘记拔出而立刻返回的孙刚拦住。当孙刚看到陈明手拿现金和自己的银行卡时,要求陈明返还银行卡和取出的现金,陈明向孙刚的腹部猛踢一脚。孙刚试图反击时,陈明从背后抓住孙刚的双手。此时,陈明的朋友赵辉经过此地,在得知全部真相后,也向孙刚的腹部猛踢一脚。孙刚倒地后,陈明和赵辉逃离现场。经鉴定,孙刚脾脏破裂,系重伤,但不能查明脾脏破裂是陈明造成,还是赵辉造成。控方:陈明和赵辉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辩方:陈明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和故意伤害罪,赵辉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主持人撒贝宁:究竟这两个人怎么承担法律上的责任?接下来就要看控辩双方如何发表你们的意见。首先还是控方一辩进行案件陈述,时间两分半。贺贝贝(重庆代表队):谢谢主持人,大家好,惩罚是对正义的伸张,刑法第296条规定,当场使用暴力的构成抢劫罪。赵辉参与犯罪时,陈明的行为已由盗转抢,这时候他为了帮助陈明也有参与其中,他利用了赵辉暴力踢了陈明,两人又有共同故意。谢谢!
主持人撒贝宁:有请辩方一辩。位鲁刚(北京代表队):主持人,各位评委,大家好!究竟是遗失银行卡惹祸还是其他原因,我们首先纠正控方一个错误,控方指控两人行为均构成抢劫罪,但是最后行为是赵辉成故意伤害罪,跟我方观点一致的。陈明冒用孙刚的银行卡,使银行自愿交付人民币一万六千元。当赵辉经过此地,知道实施后帮助了陈明,这显然是共犯。他们是相互利用的关系,虽然具体无法查明是哪一脚造成了被害人重伤的结果,但是陈明和赵辉均应当承当刑事责任。综上辩方认为陈晖: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和故意伤害罪,赵辉构成故意伤害罪。
主持人撒贝宁:接下来进入到控辩双方相互提问阶段,首先是控方按照二辩、三辩和一辩顺序对方制定的一位进行提问。
刘伟(重庆代表队):请问对方一辩,冒充他人身份使用信用卡与信用卡诈骗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位鲁刚(北京代表队):正是有了孙刚冒用的行为,银行才产生了错误的认识,这难道不是信用卡诈骗犯罪的典型特征码?回答完毕!叶衍艳(北京代表队):那就是说冒用信用卡,信用卡诈骗行为是不是仅限于插卡和输密码行为,我们看到如果一开始用这张卡不是他人的,不是自己的冒用,那是信用卡诈骗,但是在本案中陈明特殊性在于他中途介入。即使是中途介入,插卡和输密码由于刚完成,也不能否认他冒用的实质,这就是冒用。贺贝贝(重庆代表队):在论述赵辉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时候,本案确实有这样一个前提,万一在本案过程中并不排除陈明已将孙刚踢成重伤,他行为已经既遂,如何得出赵辉构成故意伤害罪呢? 姜淑珍(北京代表队):我们知道趁机共犯与主犯形成一个共同行为,共同犯罪处罚原则就是部分行为全部责任。二人共同行为造成孙刚财物受损、身体受到伤害,这是陈明、赵辉共同造成的结果,二人对这重伤结果共同承担责任。如果控方任意割裂行为,就是否认共同行为与整体行为的关系。谢谢。姜淑珍(北京代表队):我们知道陈明不是卡主冒充孙刚继续使用该卡进行取款,这种冒充他人身份在无权使用情况下使用卡,是不是一种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呢?谢谢。贺贝贝(重庆代表队):刚才二辩的意思是陈明有冒用行为,这张银行卡陈明到现场的时候孙刚已经输入密码,输入密码就是没有身份验证,何来冒用之说呢?
主持人撒贝宁:好的,时间到!接下来进入自由辩论阶段。每方选手发言次数不能少于两次。刘伟(重庆代表队):请问对方辩友,当孙刚插了卡以后,因故离开,陈明来之前这张卡在谁的占有当中? 姜淑珍(北京代表队):在银行的占有当中。陈明行为没有侵犯金融管理秩序,但是实际上,我们看到陈明骗的是银行,骗的钱也是从银行转移走的,侵犯的是信用卡管理制度,请问这样还不是侵害了银行的金融管理制度吗?如果没有侵害,请给出侵害客体的标准? 孙琳(重庆代表队):对方承认了这个事实,但是这个并不一定侵害了金融秩序,孙刚在输密码之后,显然是他的钱包已经被打开了,这个时候陈明只是取款,你们认为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 叶衍艳(北京代表队):银行指令交付是不是交付,在本案中我们看到被骗的是银行,拿走的是银行占有的财产,而且直接损害了银行的信用卡管理制度,请问为什么对方非要说没有侵犯金融管理秩序呢? 贺贝贝(重庆代表队):辩方老说银行被骗,银行被谁骗了?被陈明骗了吗?本案密码已经输入,输入验证程序已经过了,请辩方回答,冒用他人的信用卡,这个冒用前提是什么? 位鲁刚(北京代表队):冒用前提当然是无权使用,冒充他人身份使用,看来通过刚才辩论不难得出,不仅侵犯他人财产权,更为重要是侵犯了银行管理秩序,孙刚的取款机里面的卡谁有权利使用? 刘伟(重庆代表队):只有孙刚可以使用,对方二辩认可了我的观点,这个冒用体现在哪里? 孙琳(重庆代表队):这个案件当中,我们看到陈明冒充孙刚的身份,但是不是刑法意义当中的冒用,因为冒用有限定条件。
贺贝贝(重庆代表队):在这里我们还是要请辩方给我们论证一下,冒用他人取款的行为,与本案当中秘密窃取的区别实质区别在哪里? 叶衍艳(北京代表队):其实非常简单,他只有认为插卡和输密码才是冒用。刘伟(重庆代表队):看来对方是刻意回避赵辉的问题。只有把认定是抢劫中的共犯,所有的问题才能够迎刃而解。叶衍艳(北京代表队):我们看到本案始终的实质就是冒用,这就是骗。请问,共犯基本含义和处罚原则又是什么呢? 主持人撒贝宁:控方时间到。姜淑珍(北京代表队):后行为对前行为负责,对前行为造成的结果应当负责,共同行为造成共同的结果,当然要共同承担责任。
叶衍艳(北京代表队):这是共犯处罚的基本原则,本案中陈明和赵辉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联络,这是共同犯罪,所以无论谁的一脚造成的,都应该对重伤结果负责。
主持人撒贝宁:观众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在刚才片子播放完了之后,列出的两个人的好几种不同罪名当中,为什么刚才在自由辩论里双方用了大量的时间争论第一件事情,也就是到底银行有没有被骗,到底是冒用信用卡还是盗窃,正是因为这个罪名的确立,才能够接下来去继续探讨他们事后行为,到底由盗窃转化为抢劫还是单纯的故意伤害。在关键的环节点上双方用了大量的时间,下面给对方进行总结,看你们怎么来对自己的论点做最后的结语。首先由控方三辩。孙琳(重庆代表队):主持人,大家好,今天的辩论主要有三:一是取款机机器等同于银行柜员的人,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取款机只是机器,分为两部分。对于交付这个问题,我们知道盗窃与诈骗的分水岭。我方一直追问,这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赵辉主观意图就是非法帮助陈明,帮他占有已经取得的财物。透过本案的迷雾,本案取款机其实是工具,事后抢劫行为才是行为整体,不能人为进行割裂。我们今天这张小小的银行卡引出的法律问题令我们思考,在法理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当中,在定刑法、定过程当中,法律应当以正义保持一致,法律人的天职就是彰显正义。综上所述,我方坚定认为陈明和赵辉构成抢劫罪,谢谢!主持人撒贝宁:接下来有请辩方三辩进行总结,时间两分半。叶衍艳(北京代表队):谢谢,感谢控方对全场焦点的总结,很遗憾他们得出了错误的结论。第一,是陈明究竟是盗窃行为还是信用卡诈骗行为,今天控方告诉我们这是盗窃行为。可是取款机是银行交付的工具,是银行意志的延伸,当交付16000的时候这是公开状态,银行对此是心知肚明的,银行不是不知情。陈明是冒用信用卡的诈骗行为,所谓冒用从实质理解不是自己有权使用的卡,冒充他人身份使用,这就是冒用。而不是控方所说的,只能拘泥于插卡输密码某个特定行为和动作。我们要看到,在本案中赵辉对孙刚的行为是一个持续的行为,这是一个完美的配合,他们主观上相互联络,客观上相互配合,都应当对重伤结果负责。
主持人撒贝宁:谢谢!评判一场辩论赛是否精彩,在于双方的状态。我觉得刚才的辩论赛双方都达到了极度兴奋的状态,尤其是人在高度紧张,家乡话往往会不知不觉出现在辩论当中。比如说重庆队的三辩,明显的重庆话出来了。所以经过这样一场激烈辩论,场上的观众有什么想发表的呢?
主持人齐奇:现在进入互动环节,我旁边记者席上坐了很多记者,有请《法制晚报》的记者。
提问者:想问控方一辩,您作为一个公诉人,工作中难免跟犯罪以及一些社会上的负面影响打交道。这对于您来说有一些什么心理上的影响吗?您是如何来面对它的呢? 贺贝贝(重庆代表队):非常感谢您关注我们公诉人的生活。我作为一名公诉人,在日常工作中接触这些案件,通过这些社会阴暗面,我认为,公诉人应当看到这些被告人、犯罪分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从中寻找到预防犯罪的可行之道,为预防犯罪措施提供一些自己应尽的力量。
主持人撒贝宁:由于时间的关系,加上刚才案例当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确实很多,而且也都是处在正义之中的问题。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双方选手已经拿出了最大的努力给我们展示了一场精彩的论辩赛,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他们,谢谢!
主持人撒贝宁:观众朋友,到这里三组比赛已经全部结束,六支代表队都登场亮相,最终究竟哪支代表队能够夺得桂冠?究竟哪些选手拿到单项奖?获奖结果将于12月29日晚21:40分CCTV-12播出的大赛全程中为您揭晓。敬请关注!。有请领队把他们领上场,有请!经过一番激烈论辩,现在六支代表的全部选手和领队已经全部上场。感谢他们为我们带来了这一场场精彩的辩论赛。
正义网: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今天的直播。
正义网:现在本次比赛的观众正在入场,参赛选手已经各就各位。
正义网:本次电视论辩大赛半决赛将分今、明两天进行,本网将连续两天对半决赛的辩论情况进行现场直播,欢迎您持续关注。
正义网:本场半决赛的评委现在入场,全场观众响起热烈的掌声。正义网:现场正在进行最后的灯光调试,本次辩论赛即将开始。
正义网:在今天进行的半决赛当中,将有六支参赛队伍亮相。他们分别是:浙江公诉队、江苏公诉队、重庆公诉队、广东律师队、四川律师队、辽宁律师队。
正义网:他们将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比赛,每组将由公诉队担任控方,律师队担任辩方。正义网:各位网友,今天的半决赛现在正式开始!主持人撒贝宁: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主持人(合):大家好!
主持人撒贝宁:这里是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中国检察官协会协办的“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
主持人齐奇:现在举行的是半决赛第一场第1组论辩赛!主持人撒贝宁:这是一场法理的论辩!主持人齐奇:这是一场智慧的碰撞!主持人撒贝宁:这里是浙江公诉队。浙江公诉队:有我们形象的展示!主持人齐奇:这里广东律师队。广东律师队:有我们梦想的飞翔!主持人撒贝宁: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主持人(合):让我们共同关注!共同参与!
主持人撒贝宁:本次大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也是我国目前司法界规格最高、阵容最强,最激烈的精彩赛事!主持人齐奇:举办今天这场论辩大赛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司法机关执业水平,加强司法队伍建设为,同时也是为了向社会广大公众普及生动的法律知识。
主持人撒贝宁:我们论辩大赛分半决赛和总决赛,共分四场播出。半决赛每场是两组四支参赛队进行对抗论辩赛。主持人齐奇:现在,我向大家介绍:站在场上的这两支参赛队,分别是:控方——浙江公诉队。
主持人撒贝宁:浙江公诉队,由杭州、义乌、瑞安人民检察院优秀公诉人组成,他们都是十佳公诉人和优秀辩手,经验丰富,实力雄厚!
主持人齐奇:下面很荣幸向大家介绍另外一支参赛队伍,广东律师队。广东律师队,选手们都是知名律师事务所的业务骨干,省律师辩论赛的优秀辩手,思维缜密,英姿飒爽,志在必得!主持人撒贝宁: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草案)》进行了修改并广泛征求意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主持人齐奇:今天,辩论的所有案例也都是刑事案例,为了使论辩案例深入浅出,卓有成效。这两支参赛队废寝忘食,刻苦训练,都做足了充足准备。现在,让我们共同来了解他们。
正义网:第一组控方是浙江公诉队,组成人员是一辩傅忆文、二辩郑英超、三辩许航,候补田晶。辩方是广东律师队,该组成员为一辩李竞、二辩张凯、三辩黄琦鑫,候补王鹤云。
主持人撒贝宁:我看完刚才短片,心里涌起一种热流是感动、钦佩!参赛选手说得好,参加论辩赛并不是为了争夺名次,而是在与参与和素质的提升。
主持人齐奇:是的,举办这样一场别开生面的论辩赛,主办单位、评委专家们以及所有工作人员都为此,付出许多心血和努力。现在,我向大家介绍担任本次大赛半决赛的评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厅长彭东; 司法部律师与公证司司长杜春;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秘书长邓甲明; 中国检察官协会秘书长张智辉;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学院副院长、教授顾永忠;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陈卫东;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卢建平。
主持人撒贝宁:现在,我向大家介绍担任本次大赛组委会两位秘书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副厅长黄河、司法部律师与公证司副司长周院生。本次大赛计时、计分、监票员分别由最高检和司法部人员担任。在大赛现场我们还特别设置网络区,他们分别是:
主持人齐奇:央视国际互联网,正义网、普法网、法制网。主持人撒贝宁:律师网、中青在线、全国大学校媒网、还有新浪微博。主持人齐奇:欢迎你们!
主持人撒贝宁:今天来到现场的还有来自全国各地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和律师事务所的代表以及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代表。
主持人齐奇:欢迎你们!
主持人撒贝宁:现在《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半决赛的第一场第1组论辩赛开始!请看论辩案例!正义网:案例《醉驾之祸----李芳交通肇事案》
简要案情:2011年7月,周明酒后驾车出事故,其朋友李芳在与周明吃饭时劝其喝酒。在饮酒之后,李芳让周明酒后开车,最后周明酒后驾驶的车辆发生车祸。控方:李芳构成交通肇事罪 辩方:李芳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主持人撒贝宁:关于本案的案情,我们通过短片已经了解,对于驾车的周明构成交通肇事罪没这个有异议。控辩双方要辩论的焦点是没有开车的李芳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主持人撒贝宁:首先请控方一辩发表公诉意见,时间为两分钟。计时开始!傅忆文(浙江公诉队):如果说李芳劝周明喝酒还只是一种暧昧的蛊惑,他让周明醉酒驾车那就是一种赤裸裸的犯罪。李芳致使周明醉酒驾车违反了该款的规定,客观上没有李芳的行为就没有本次事故的发生,这就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李芳对于醉酒驾车的危险有辨别能力,但她却没有避免,过失责任显而易见。当人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时候,刑法将果断出击,为百姓的安宁,生活的秩序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李芳应该以交通肇事罪依法处罚。主持人撒贝宁:感谢一辩给出的公诉意见,下面有请辩方一辩。李竞(广东律师队):本次交通事故是周明违法醉酒驾驶撞人造成。这一观点显然不能成立,首先周明是过失犯罪,与李芳无关。从两人在宾馆门口的对话可知,尽管周明喝了酒,但是意识清醒。之后的一系列行为是周明的自由行为独立实施,应该由周明单独为交通肇事负责。最后,在罪责自负的今天,一个人要为另外一个人担责,只有两个人共同犯罪。因此,李芳可能是周明交通肇事的共犯。综上所述,我方认为李芳不构成交通肇事罪。谢谢!
主持人撒贝宁:感谢辩方给出的辩护意见。现在双方对这个案件的基本事实,包括他们认为应该适用的相关法律都已经给出了他们相应的看法,接下来双方进入到自由辩论阶段。间各为4分钟。先请控方二辩发言。计时开始!控辩双方发言论辩8分钟。张凯(广东律师队):请问李芳与周明构成共同犯罪吗? 傅忆文(浙江公诉队):我想请问对方辩友的是,李芳的行为有没有违反道路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李竞(广东律师队):李芳没有开车,如何单独构成交通罪呢? 黄琦鑫(广东律师队):教唆可是一个故意犯罪,我请问对方辩友,是否是周明自己选择了酒后驾驶? 许航(浙江公诉队):我们从来没有说李芳是共同过失共犯。张凯(广东律师队):对方讲的话我们也承认,交通肇事罪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其中包括能控制支配驾驶的人,李芳有支配控制的能力吗? 傅忆文(浙江公诉队):交通肇事罪的一般主体,李芳的行为是否是指使行为? 李竞(广东律师队):请问控方,你们认为司法解释的第七条为什么没有规定乘车人也是指示的交通肇事呢? 许航(浙江公诉队):你的司法解释是解释法律还是造法? 张凯(广东律师队):肯定是解释法律了。田晶(浙江公诉队):为什么李芳不能成为主体呢? 黄琦鑫(广东律师队):李芳哪个行为应该对一死一伤的结果负责? 傅忆文(浙江公诉队):我们讲讲因果关系,没有李芳的行为事故会发生吗? 张凯(广东律师队):这是必然因果关系还是偶然因果关系呢? 傅忆文(浙江公诉队):周明的选择恰恰是李芳的指使行为造成的。张凯(广东律师队):这是因为人,因为人还是规律吗? 许航(浙江公诉队):我们刚才已经说过了,周明选择是为了李芳,李芳基于自己的现行行为,有没有产生后续的注意义务?
黄琦鑫(广东律师队):我倒是有一个问题,你们是惩罚李芳的劝酒和劝驾行为呢? 许航(浙江公诉队):指示行为一直在延续,其实告诉大大胆胆地往前看,不是这样吗? 张凯(广东律师队):这好象有一点矛盾吧!傅忆文(浙江公诉队):我们谈谈主观过错,是因为他没有预见能力还是没有注意义务? 张凯(广东律师队):还有一个相对性,请问原因的诱因还是否是结果的原因呢? 田晶(浙江公诉队):周明的行为是一个介入因素,他的行为怎么能够成为介入因素呢? 张凯(广东律师队):如果不是共同犯罪,那就部分行为部分责任。那如果全部责任那不是共同犯罪那是什么呢? 许航(浙江公诉队):我们谈谈主观过错吧,李芳是否尽到了应尽的义务? 李竞(广东律师队):控方为何认为周明的责任要让李芳来承担责任呢? 傅忆文(浙江公诉队):对方辩友一直不谈李芳的主观过错,是否承认了李芳是有过错的呢? 张凯(广东律师队):请问周明为什么把注意义务转向了李芳了呢? 许航(浙江公诉队):您说李芳是乘客,李芳是普通乘客吗?没有李芳哪来后来的酒驾呢? 李竞(广东律师队):控方到现在都还没有回答我们,为什么周明犯的错要让李芳来担责? 傅忆文(浙江公诉队):让我们回归法条本身,李芳指使了周明醉酒驾车,因而发生了危害结果,他就应该以交通肇事罪来追责。
主持人撒贝宁:时间到。担任这样论辩大赛的评委是对各位的一个极大考验,双方唇枪舌剑,各自摆出了自己的观点。控方是认为李芳构成交通罪,而辩方用种种事实、法律上的依据在进行着辩护。最后,我们今天论辩的第三个环节将是双方进行总结发言,同样时间各为两分钟。田晶(浙江公诉队):十年之后他们是朋友,还可以喝酒,对方辩友对事实的判断错误,又在刑事违法性产生了重大的偏差,产生的结论当然是错误的。李芳却有指使醉驾的责任,不要认为她与其温柔就违反了本质,这显然是不同的。第二,本案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难道一定要是没有意识的才能对教唆犯者应有罪罚吗?立法者既然将醉驾入刑就证明国家对这种行为引起了高度重视,李芳的行为造成了一死一伤的严重后果,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让刑法来定罪呢?李芳认为醉酒不开车就是胆小如鼠,我们认为,李芳的行为触犯刑法第133条,应该以交通肇事罪依法定罪。
黄琦鑫(广东律师队):谢谢主持人,大家好,我欣赏控方激情洋溢的风格,但是法律是摆脱一切激情的理性。对李芳没有控制和支配周明置之不理。第二,错误的适用规则、原则,将共同犯罪中全部规则当中的原则扩大适用于过失犯罪。第三回避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和相对性,周明因果关系至关重要的一环,错误的扩大了因果关系。我方和控方一样,对于醉酒驾车导致的过失深恶痛绝。如果认定李芳构成交通肇事罪是由一个人对他人的过失去担责。从根本上违法了罪责自负的原则。黄琦鑫(广东律师队):今天,我们惩罚劝驾,后天还要惩罚明知客人来就餐却依然卖酒的服务员吗?为了预防犯罪,反而造成了更多的罪犯,我们是否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刑法咱们父亲般的脸,威严而慈祥,面对任性的孩子,绝不轻易扬起手中的鞭子,谢谢大家!
主持人撒贝宁:我觉得听专业人士论辩就不不完全听热闹,我们还得跟着专业人士的法律思维跟比赛节奏,这个对我们来讲确实是一个考验。我直到现在为止我还仍然停留在自由辩论阶段。尤其二辩刚才说了一句,原因的诱引还是结果的原因吗?什么意思,我到现在为止还停留在这一句话上。观众们如何看待这一句话,我们听一下网络有什么说法。
主持人齐奇:各位观众,大家好!刚才场上激烈论辩的时候,许多网友也发来邮件和留言,对“醉酒驾车”案例提出了很多看法。国际互联网已收到50多条留言,这是一位天津的网友说:“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我认识一位朋友,他们一家三口在路上,被对面酒驾的小车撞过来。夫妻俩当场死亡,剩下一个孤儿。这事一想起来就让人心酸。” 主持人齐奇:辽宁网友说,“我觉得李芳不构成交通肇事罪,说到底喝酒是自己的克制力不够,怎么能怪别人呢?如果同桌一起喝酒的人也要担负责任,以后这饭还怎么吃,酒还怎么喝呢?”
主持人齐奇:天津网友说,“酒驾有罪,撺掇、甚至逼迫他人喝酒的人难道就没有责任了吗?有的时候明明知道开车不应该喝酒,但在有些情况下实在无法推却,一个巴掌拍不响呀。李芳对周明的交通肇事,肯定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
主持人齐奇:说的好!再听听《校媒网》的留言,各大学在听到论辩大赛的消息后反映很强烈。关于这个案例:山东大学观看在线直播后留言:中国的酒文化,不文明的习惯真该改一改了。什么”感情深,一口闷”。其实是“喝出了感情喝伤了胃,喝得老婆背靠背,喝得开车都犯罪“。
主持人齐奇:好!我这手里刚拿到一些网友的邮件:一位名为“佳佳”的网友留言说:醉酒驾车,除了汽车司机,也应该把电动车司机甚至是骑车人也包括进去。现在许多交通事故,是电动车和骑自行车的人醉酒后造成的。尤其是电动自行车,速度很快,稍不留神,就会酿成惨祸。
还有一位网友对醉驾入刑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可能一开始让司机觉得很受约束,但实际上是最大程度地保障了 每一个人的出行平安。
主持人齐奇:好,谢谢各位网友的关心与支持。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通过互联网与我们互动。网址是:www.xiexiebang.comtv.com 主持人撒贝宁:谢谢场外所有观众的积极参与。确实场上的论辩是难分高低。观众的发言也是发人深省。在我们本次大赛决赛阶段,特别邀请了三位社会知名认识担任我们特约评委,下面大家掌声欢迎嘉宾评委、中央电视台著名评论员杨禹为本场论辩赛进行点评。有请!杨禹(中央电视台著名评论员):食品安全问题现在应该说是全体国民最为关心的社会问题之一。我们有一种说法希望食品行业的从业者都能够流淌着道德的血液,我想道德的血液我们不能指望着所有的从业人员停止违法行为,也不能单单地希望有关部门进行严格的监管,它需要我们拿起法律的武器来守护这个行业的秩序。所以,今天这个辩题非常有典型性,体现在两点:一是整个涉案金额并不是很大,但是正因为它小,也许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数量更多。二是张洁这个核心人物是否是主观故意,也许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太清楚自己是否是主观故意的涉案人员,也许比真正主观故意的人更多,这是案件的典型性。杨禹(中央电视台著名评论员):双方给我们带来的精彩控辩的过程,我作为社会评委来判断谁工作的水平更高,有这样几个标准:一是你们是否尊重事实,在辩论当中有时候有些发言是容易脱离事实,是否能够时刻脱离事实?作为控辩双方,特别想看到在自由辩论过程当中,是否敢于拆对方的招,而不是自说自话。三是,听了你们控辩之后,最重要的判断是,我不知道你们是否完整地百分之百地还原了你们在法庭当中的辩论过程,我想是有一点不同的。你们今天的过程是通过电视屏幕传授给公众的,我们不期望你们把法庭上原汁原味地还原到电视屏幕上。最后无论你们的胜负如何,我想对你们刚才的努力我都表示敬意。主持人撒贝宁:我想问问您,您刚才听懂他们的辩论了吗? 杨禹(中央电视台著名评论员):因为我不是法律专业人士,可能不一定完全能听懂。但是,我觉得电视机前的很多观众跟我一样,听到案件的情况以后会意识到案件的关键点在哪。双方直接交火就围绕这两个关键点就足够了,我想他们向我们展示了在这个问题上,法律到底是怎么样来维护公平正义的。
主持人撒贝宁:谢谢评委的精彩点评。好,现在我们再听听专家的点评。掌声有请评委何家弘教授!
何家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们刚才看到了一场非常精彩的、高水平的法庭辩论。我在想,如果我们现实中的法庭辩论都能够达到这样的水平,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公正司法、文明司法的希望,谢谢你们!何家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这个案子看起来是一个很简单的小案子,就是张洁的行为是否构成生产、销售有害有毒食品罪。这里面既有法律适用的问题,也有事实认定的问题。当看到这个案子的时候,我曾问过我自己,如果让我选择,我是愿意做公诉人还是愿意做辩护律师呢?我开始觉得还是做公诉人比较好。因为作为公诉人,我可以有比较强烈的气场,肩负着正义,而且在社会上会有很多民众支持我。仔细分析案件以后,是作为法学教师来讲,我觉得公诉人的这个活不是太好干,因为这个案件里面有一些案件是不好认定的,就是被告人是否究竟明知。
何家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是否是明知,我们现在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严格地说不能说没有,因为这里面如果说有直接证据,那就是张洁自己的陈述。我们在大屏幕上看到的似乎就是案件发生的过程,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可能看到的,我们只能看到证据。所以这些事实由何而来?我想最主要的是张洁自己的陈述,就是通过张洁的陈述,我们知道她曾经想问总经理,但是没有,而她是在最后被抓到时才得知这是不允许添加到的化学药物。
何家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这些证据是否可信呢?我们打上一个问号。但是在这个案件作为公诉人,我们能否拿这些证据就能证明张洁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说?说老实话,我心里没有底。这些质疑在本案当中其实要承担很大的压力,那就是我们所说的观点,或者我们代表被告人所说出的观点是否是能够被社会公众所接受,特别是在现在食品安全是社会广泛关注的情况下,所以我既不能当公诉人,既不能当辩护人,只能够当点评。
何家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俗话说的好,站着说话不腰疼。首先我点评公诉队辩论的情况,我总结了八个字“思路清晰、论辩充分”。我认为上海公诉队在短短的时间内,能够把一个相对很复杂的案件中的证据问题分析的条条是道,这是很不容易,无论主观还是客观上都分析的很清楚。何家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对于辩方字我也总结了八个字,“观点充分、论辩精彩”。辩护方实际上他们主要是抓住了几个问题的要点,展开的论辩,他们的论辩有点旁推侧引。在这种场合,他们用更通俗和大家能够听得懂的语言表述,从现场我观察了一下,获得的掌声也可以表明他们的论辩是相当精彩的。但是具体的内容,我想各位都有自己的评判。看了他们的辩论之后,我有一个感想,因为我这个人很喜欢打羽毛球,最开始我总喜欢找一些水平低的人打,我经常赢,很爽。后来发现打了很多年,我的水平没有提高。教练告诉我要经常跟高水平的人打,所以我就找一些带有职业背景的人去打,我经常输,但是我的水平在不断提高。我就在想,公诉人和辩护人,既是对手又是朋友,没有高水平的辩护人,就不会有高水平的公诉人。如果律师都不做辩护人了,那么公诉这个活大概让警察来做就能够胜任了。谢谢大家!
主持人撒贝宁:谢谢。下回您再打羽毛球我把林丹给您约上,估计明年伦敦奥运会您还有戏。谢谢您为我们做的点评。不论是社会知名人士的点评还是从社会的角度,人们对食品安全这个角度关注的热点问题。而专家是从把握程度来阐述了自己看完论辩之后的感想。其实,我们本届大赛所有的案例不仅仅是在大屏幕上的一次模拟,我们所有的案例都有生活中真实的案例基础。这样一些案例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对未来法律的走向法治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其实都值得我们思考和体会。接下来我们也请场外的法律专家针对刚才这样一类案例来讲讲它背后的法律意义。
场外法律专家:这种犯罪主犯罪人大恶极,可以说他没有任何可以辩论的理由。我们把它设计成逃亡时死亡,把下属,也是他的恋人,把张洁作为辩论的主角。在她知或不知之间存在一个两难境地。
外景记者路晨:这个案情较为复杂,复杂背后也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庞律师,您觉得社会意义究竟是什么?
场外法律专家:这个案例就是让全社会的老百姓,能够通过双方选手的辩论引发一个共鸣,能够体验到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忽视,尤其对于生产。他们自己天天做着食品,要天天想想天地良心,不能够只想销售额和利润率,要想到这个东西生产出去是危害公众健康和安全的。
外景记者路晨:您个人对这个案子的观点是什么? 场外法律专家:我个人更倾向于和支持辩方的观点。
外景记者路晨:最终我们这场比赛现场评委会给出一个怎样的结果呢?现在我们就把镜头再转回到演播室。主持人撒贝宁:现在正在统计着刚才这场论辩赛的最后得分情况。
主持人撒贝宁:专家对这个案例的解读,让我们深受启示。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民生健康,也是关系到社会安定
和国家发展的大事。
主持人撒贝宁:我觉得从社会公众的角度来讲,更希望对这种现象从重从严处理,所以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对那些制造、销售伪劣产生的人说不,坚决严厉打击惩处,最终将他们绳之以法。正义网:评委为控辩双方亮分。
主持人齐奇: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观众鼓掌!
主持人撒贝宁:观众朋友们,第一组的论辩大赛就结束了,接下来我们共同期待马上进行的第二组论辩大赛。主持人撒贝宁:观众朋友们,接下来马上要进行的是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总决赛的第二组论辩赛。主持人齐奇:刚才,第一组选手在场上可以说是唇枪舌战,你来我往,让观众听着过瘾!下面将要进行的第二组论辩赛,一定会更加精彩。
主持人撒贝宁:接下来控辩双方究竟是哪两支队伍呢?控方重庆公诉队成员为一辩孙晓明、二辩贺贝贝、三辩李光林、候补、王云鹏。辩方四川律师队成员为一辩衡静、二辩刘星、三辩霍子诗、候补刘锋。
主持人撒贝宁:双方选手都已经在台上就坐准备了。到底他们要辩论的案例是什么?请看大屏幕。正义网:案例《伸向童心的黑手----丁大伟盗窃案》
丁大伟原是科曼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一下简称科曼公司)聘用人员,因盗窃同事和公司财务被解聘。丁被解聘后不思悔改,其在公司工作期间就发现很多部门疏于防范,经常是人走门不锁,易于下手偷窃。但其知道公司熟人较多,亲自盗窃恐怕有风险,便许以好处,唆使王鹏(13周岁)去公司行窃。2011年5月23日,王鹏在去柯曼公司行窃的途中,遇到同学周阳(13周岁),周阳问王鹏干什么去,王鹏如实相告,并极力邀请周阳和自己一起去,周阳同意。王鹏、周阳进入科曼公司楼内的一个办公室后,一人拿走价值8000元的笔记本电脑一台,一人拿走价值5000元的手机一部。二人在下楼出门时,被公司保安拦住,遂案发。公安机关根据王鹏的供述将丁大伟抓获,但王鹏和周阳都记不清自己偷的究竟是手机还是笔记本电脑,门口的保安也只记得当时就把两个人偷的东西扣下放在一起了,到底谁拿的什么也记不清了。
控方:丁大伟的盗窃罪数额是一万三千元 辩方:丁大伟的盗窃数额是五千元
主持人撒贝宁:刚才看案例时,大家都在乐,觉得案子破获的太容易了。当然,这是我们通过演员情景在线模拟的案件,但是案情交代得非常充分。也就是说,足够我们场上的控方和辩方用来进行论辩和判断。刚才,我们辩题已经给出了双方不同的论辩基础,就看双方如何用法律和事实来说服我们。下面,进行论辩的第一个环节——观点陈述!现在,先请控方一辩发表公诉意见。时间2分钟。计时开始!孙晓明(重庆公诉队):谢谢主持人。评委、观众大家好。我们希望跟来自四川的朋友探寻一套理性的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一个成年人唆使一个天真的孩子,而孩子天性当中的伙伴意识更是让两个孩子像磁铁吸附到了,共同实施了丁大伟的罪责。孩子犯的错,到底是谁的过?控方认为都由丁大伟来承担。我们给对方辩友慢慢梳理,王鹏是一个不满16岁的成年人,丁大伟让王鹏去科曼公司偷,不管偷了什么,偷了多少都应该由丁大伟承担责任。搞清了丁大伟和谁的关系。我们再来看看丁大伟和周阳。周阳的参与不过是王鹏为了实现丁大伟的犯罪而选择的犯罪方式。王鹏选择一个人去还是带上一个人和自己一同去,就是如同王鹏带着一个手去还是带着一个行李箱去,这都是为了完成丁大伟的犯罪。本案当中无论是王鹏手上的赃物还是周阳手上的赃物都应该由丁大伟来承担责任。谢谢!主持人撒贝宁:接下来有请辩方一辩发表你们的辩护意见,时间两分钟。衡静(四川律师队):谢谢主持人。评委、大家好!数额打包快速,双方十分佩服。控方没有辩论清楚焦点问题,丁大伟对王鹏的盗窃行为是否还对王鹏的其他行为负责?
二、丁大伟是否要对全部金额负责。首先控方最致命的错误是三人之间行为的因果关系问题。丁大伟不是周阳盗窃的主要原因,只可惜红线牵的上、结论搭不上。其次,控方对丁大伟的主观认定也有错误,在本案当中,周阳加入是临时的,而丁大伟事先无从控制,也不知晓,因此他当然不存在故意,丁大伟当然不因对周阳的行为承担责任。辩方认为,周阳的盗窃对于丁大伟而言,因果关系中的教唆也在其中中断,所以丁大伟对周阳的行为不承担责任。就只能够按照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认定为5千元。在案件当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当中的一些关系,因此有些案件我们一定要神圣、小心。在很多案件当中,有不少的案件都是因为急于想解决问题才囫囵吞枣。谢谢大家!
主持人撒贝宁:我估计电视机前的很多观众还在疑惑,这个案子辩论的是数额,为什么一个是一万三,一个是五千元?
控方认为反正是一万三,最后由丁大伟一个全部承担责任,辩方认为在搞不清楚是谁偷的前提之下,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那么按少的算就是五千,掌握了这样一个他们之间的最最基本的分歧之后,我们接下来听他们的自由辩论。现在进入第二环节——控辩双方自由论辩!时间各为4分钟。先请控方二辩发言。计时开始!
贺贝贝(重庆公诉队):丁大伟唆使王鹏盗窃,对王鹏的方式有没有限制? 刘星(四川律师队):没有限制,也没有让他找人共同犯罪。而他没有唆使周阳,为什么要对周阳的盗窃担责呢? 李光林(重庆公诉队):如果这个是方式的话,那丁大伟为什么不承担责任呢? 霍子诗(四川律师队):王鹏不是丁大伟的工具,他是一个人,人怎么能够成为工具呢?是否是丁大伟唆使王鹏,然后王鹏唆使周阳去偷呢? 李光林(重庆公诉队):如果本案当中,王鹏本人没有亲自偷,而是让周阳代替他完成了这一系列行为,本案当中是否有人承担刑事责任呢? 刘星(四川律师队):是王鹏邀约周阳,这到底是王鹏的行为还是丁大伟的行为呢? 衡静(四川律师队):因为丁大伟根本就没有见到周阳。霍子诗(四川律师队):丁大伟要为周阳的犯罪负责,那丁大伟不成了丁大冤了吗? 孙晓明(重庆公诉队):丁大伟一点都不冤。衡静(四川律师队):控方总是把周阳看成是一个工具。还是想请问控方,按照您的逻辑,丁大伟唆使了王鹏,王鹏唆使周阳,然后周阳唆使了喜羊羊,那丁大伟是否也要对喜羊羊的行为负责呢? 霍子诗(四川律师队):还是让我们看看丁大伟的主观关系吧。孙晓明(重庆公诉队):如果本案当中丁大伟是让王鹏放火,王鹏偶遇周阳,然后让周阳去放火,那丁大伟是否要承担半个放火罪呢? 刘星(四川律师队):因为周阳是临时起意,那丁大伟为什么要担责呢? 贺贝贝(重庆公诉队):如果今天王鹏和周阳只盗窃半个电脑,那么丁大伟要承担什么责任?难道是半个电脑吗? 李光林(重庆公诉队):因丁大伟并没有交待周阳盗窃,所以并不应该承担周阳的责任。孙晓明(重庆公诉队):本案当中周阳加入了王鹏的行为,我们当然也该他看成是王鹏的行为。刘星(四川律师队):行为可以共同承担,但责任却要分清。倒想请问控方,你们要把整个视为一个整体的根本依据是要把它适为概括故意的一部分,那概括故意有没有边界? 霍子诗(四川律师队):在于丁大伟盗窃故意的内容是确定的,被支配的王鹏只要没有超过丁大伟的收益,那丁大伟应该承担全部的责任。丁大伟支配王鹏,当然应该承担全部的责任。衡静(四川律师队):对于王鹏来说,王鹏为了盗窃杀人,丁大伟那是否是杀人犯? 霍子诗(四川律师队):让我们看看责任分担的问题,在王鹏和周阳盗窃过程,丁大伟到底能否控制呢? 孙晓明(重庆公诉队):回到最初的问题当中来,如果本案当中,王鹏没有亲自去,让周阳带他去,那丁大伟是否构罪呢?
刘星(四川律师队):周阳根本不认识丁大伟,他偷的东西为什么会交给丁大伟呢? 贺贝贝(重庆公诉队):本案当中丁大伟的犯罪通过是通过王鹏和周阳的行为得以实现。在这个过程当中产生不关联行为的结果,当然应该由丁大伟承担。衡静(四川律师队):根据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本案的金额到底是就低还是就高? 孙晓明(重庆公诉队):本案过程当中根本就不存在就低和就高的问题。贺贝贝(重庆公诉队):今天的辩方把盗窃罪……
主持人撒贝宁:时间到。双方唇枪舌剑,我到现在也没有搞明白,儿子的儿子的儿子,不一定是儿子了。但弟弟的弟弟的弟弟一定是妹夫(笑)。所以,在整个辩论过程当中要跟上公诉人、律师他们的思维的快速转化,包括逻辑的严密推进,确实对于很多观众来讲,可能是一种挑战。但是论辩的精彩之处就在于你对节奏的把握,以及你在快节奏当中你严密的逻辑对观众的说服力。在自由辩论过程我们同样还是给控辩双方总结发言的时间。先请控方三辩发言。时间2分钟。计时开始!李光林(重庆公诉队):我们举了杀人放火、共同偷一个电脑,到底是方法错了还是不该分了?本案第一个焦点在于,本案当中丁大伟没有直接唆使周阳,是否应该进行责任承担?辩方举了一个喜洋洋的例子,因为丁大伟邀约王鹏盗窃是看重了王鹏能够代替他实施盗窃的能力,而不是王鹏的身份。
我们论证的前提都是一个问题,这说明了一个再好的法律,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当过去的理论不能解决今天的问题,让今天山穷水尽,我们只能够坚持一个理性,才柳暗花明又一村。谢谢!主持人撒贝宁:时间到。现在请辩方三辩发言。时间2分钟。计时开始!刘星(四川律师队):谢谢主持人。有一种爱,超越了男女之情,那就是我们对孩子的爱,我们痛恨本案丁大伟的行为,但是丁大伟必须受罚,不等于让其承担不属于自己的罪责。有罪之人也享有基本的权利,包括要求一致公正的审判。本案当中丁大伟唆使王鹏盗窃,依然当为王鹏担责,但是否为周阳的责任担责?我们只能够表示遗憾,丁大
伟应当承认的恰恰是王鹏盗窃的责任。我们不否认,丁大伟对王鹏教唆周阳事件有关联,但是关联不等于因果。周阳盗窃是王鹏的邀约,绝不等于因果加必然,而后者才是刑法意义的因果关系。控方认为,周阳盗窃是多因一果,丁大伟只是条件之一,唆使周阳无故意,不应该对此担责,所以认定数额为五千元。主持人撒贝宁:时间到。现在,让我们听听网友对这个案例有什么说法?
主持人齐奇:谢谢小撒。观众朋友们,刚才场上激烈论辩之际,不少网友给我们留言,表示了对这个案例的关注。刚才场上选手用到了很多比较专业的俗语,比如说“间接正犯”,我理解,作为一个法律的论辩赛,我们不可能把每个法律都讲得那么深入浅显。但是我觉得这个网友提的问题非常好,实际上有些问题是提给了我们做法律工作的电视工作者,让我们今后在普法过程当中能够深入浅出,谢谢这位网友给我们的建议。
主持人齐奇:一位湖南的网友说: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比率比较高。可悲的是,有将近一半的少年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犯罪。由此可见,在少年儿童中加强法制教育,非常重要。
一位名为“安安”的网友说:在城市里,我们经常能看到非法办证的小广告。而具体接头办理非法证件的,大部分是未成年孩子。在孩子们的背后,是一双双罪恶的黑手。行动起来,斩断黑手,是当务之急。
一位贵州的网友说:刚才论辩场上的这个案例,涉及到“共同犯罪、间接正犯、违法形态、有责形态”等比较专业的术语。对广大观众来说,专业的术语似乎需要更直白的说法和诠释。
齐:网友的留言先念到这。如果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可以通过国际互联网给我们留言。网址是:www.xiexiebang.com 我们大赛还在继续,网络平台还有更多的留言,下一时段我会把其他精彩的留言读给您。镜头交给小撒。
主持人撒贝宁:刚才大家也说了,听这样一场法理的论辩,有一些人会对专业术语所困惑。其实,我们在听这样论辩过程当中,每一个人心理都有一个对是非的基本判断,道理自在人心。下面,就请本场论辩赛的嘉宾评委,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著名艺术家瞿弦和进行点评!瞿弦和(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谢谢!首先我要感谢大赛组委会给我提供了这样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因为我觉得每一位社会公民都要学法、懂法、依法办事。刚才这个案例,我觉得很有社会意义,因为它关系到青少年成长的问题。丁大伟不仅自己不知悔改,而且还教唆两位未成年人去实施犯罪。他的行为是可耻的,甚至说他比自己盗窃更为恶劣。这是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看到这个案例的一种感觉。因为,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他们的成长关系到民族的命运,也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前途。我记得自古以来有许多经典的名言都谈到了这一点,梁启超先生在一首诗里曾经这样说过,“少年志则中国志,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所以,社会的舆论,包括老百姓看到这个案例以后,都会想到,凡属此类的案例都要极早宣判,凡属此类的罪犯都应该基于制裁。这是一点感受。
瞿弦和(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刚才控辩双方,我觉得表现的都非常精彩,论点非常鲜明,论据非常清晰,论辩的也非常机智。作为当场的听众经常是随之转化,时而觉得控方有理,时而觉得辩方有道。个人感觉控辩双方在语言技巧上应该进一步的提高,还有提高的可能性。
控方的一辩和辩方的三辩我觉得表现的比较突出,恕我直言,其他的选手稍显紧张,这就让我想起了艺术当中培养演员的台词课,我并不是让律师和公诉人都成为语言,但是在语言的训练上稍加注意就能够使我们的水平进一步提高。我们在台词课中除了诗歌、散文、语言的的朗诵之外,还有对白课和读白课,这些课的经典选段都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电影或者舞台剧的选段。那里面有律师的辩护,有检察官的辩护,也有法官的宣判,他们有很强的感染力、号召力,甚至可以说是震慑力。比如说大家比较熟悉的话剧施洋大律师的演讲,比如说日本电影《人证》等等,这些读白片段可以作为公诉和律师的训练材料。我的建议是,在培养公诉人和律师的培养过程中,在专业院校的培养中,适当地加入语言训练课。我说的不对请大家多指正,我再次对控辩双方的精彩表现表示祝贺。
主持人撒贝宁:谢谢瞿评委的点评,也请瞿团长做好准备,我相信论辩结束后会也很多公诉人和律师让你教台词课。到底丁大伟的犯罪故意当中有没有包括让周阳去偷东西,这一直是大家争论点。接下来我们听听现场的评委对于这个论辩如何评判,掌声有请贾宇教授。有请!
贾宇(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法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各位选手、各位专家,观众朋友,大家好!我认为,法律辩论之美,在于他的严谨的逻辑推演及准确语言表达之美。刚才重庆公诉队和四川律师队给了我们奉献了一场逻辑严谨、语言犀利、难分伯仲的比赛。所以,我给双方的点评词是重庆公诉队,“思维敏捷、穷追不舍”,而四川律师队是“功底深厚、步步为营”。
贾宇(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法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这一个案件看起来辩题很简单,到底盗窃数额算五千元还是一万三千元,也就是说被告人丁大伟到底只对一部手机负责任,还是要把两个孩子偷出来的电脑和手机加在一起?虽然辩题简单,但是背后的法律问题非常的深。刚才有人谈到丁大伟要对第一个孩子盗窃行为负责任,王鹏要对他的行为负责任,因为是丁大伟教唆王鹏去盗窃,因为王鹏是未成年人,不构成犯罪责任。丁大伟不是因为
教唆罪而定罪,而是由于他自己的盗窃行为,因为王鹏的盗窃视同于丁大伟的盗窃行为,这就叫做间接正犯。贾宇(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法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接下来的问题是王鹏对周阳。王鹏叫了周阳,这又是一个未成年人,是一个没有达到刑事责任的人叫了另一个没有达到刑事责任的人,后一个责任是否要丁大伟来负?因为这是辩论,不代表你们自己的认识。我想,这里头有两个点认识要清楚,一是丁大伟教唆的是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因此,王鹏不构成刑事犯罪。但是王鹏不构成刑事犯罪,在法律上来说并不能说王鹏就不是一个人。王鹏是法律上的一个活生生的人,王鹏对于周阳的教唆仍然是教唆,只是由于他们都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尤其是控方在讲他是工具和手段,既然是一个工具,但是他又扩大了工具,比如说他拿着带子装,都包含在丁大伟的概括之内。刑法理论上有工具的说法,但是它仍然是我们法律意义上的人,这两个都是人。王鹏对周阳的教唆仍然是教唆。
贾宇(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法学教授、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对于丁大伟的主观故意,你们刚才概括的是概括故意,甚至辩方提出喜羊羊的例子来,完全是有可能的。按照概括故意的理论来说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就这个案子来说,我个人的观点是,在证据事实不清的情况下,能够清楚的是这两个袋子都偷出来了,起码里面有一个袋子是王鹏偷的,王鹏偷的丁大伟应该负责任,周阳偷的就不应该由丁大伟来负责任,这是我个人的考虑。受小撒的启发,因为我们是要给媒体前的观众说清这个案子,我多说了几句。总而言之,我觉得你们对这场辩论是非常精彩的。谢谢!
主持人齐奇:谢谢贾宇评委的点评。我们现场的特邀评委,包括现场的专家评委都对于这一场论辩从自己的角度进行了解读。这样的案例在我们的社会当中究竟应该怎么来看待它?它应当对我们去预防青少年犯罪起到一种积极作用?接下来我们听听场外的法学专家对这个案例怎么看。
外景记者路晨:张明楷教授好!为什么选择这个案件作为比赛的辩题?
场外法律专家:这个案件实际上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案例改编的。这个案例我觉得具有社会意义,在法律上也有一些争论的问题需要解决。
外景记者路晨:这个案例体现的社会意义是什么呢?
场外法律专家:就在于全社会人都知道,利用儿童犯罪不仅不能逃避法律责任,而且会受到更严重的惩罚。外景记者路晨:这个案件的法律点您觉得是什么?
场外法律专家:最大的争议是丁大伟究竟应该对王鹏的行为结果负责,还是对两个人的行为和结果负责,这是一个表面上的问题。另外还有一个是事实上的问题,这个案子看上去是有疑问的。外景记者路晨:您本人是比较支持控方的观点还是比较支持辩方的观点?
场外法律专家:我比较支持控方的观点,我只是说丁大伟要对王鹏的行为和结果负责。换句话说,如果王鹏犯罪的话,王鹏是要对周阳负责的,而不是只对自己拿的一部分负责。既然王鹏要对周阳负责,那么丁大伟也要对周阳负责。
主持人撒贝宁:谢谢场外的专家,两位专家一个支持控方,一个支持辩方。作为一个论辩的案例来讲,肯定是存在争议性越大,论辩起来就会更精彩。从现实生活中来讲,保护未成年人,预防青少年犯罪这是我们社会要坚持的一个课题。
主持人齐奇:两位专家也各自持不同的观点,这也可以说明大赛的命题组的工作取得了一个成功。经常用初生的朝阳来形容青少年,少年强则中国强。所以我们一定要杜绝青少年犯罪的发生,维护他们的教育就是保护中国的未来。主持人撒贝宁:现在:请评委为控辩双方亮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主持人撒贝宁:掌声告诉我们现在离论辩大赛的冲刺目标越来越近了。最后的胜利,就在于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主持人齐奇:这场大赛是一场智慧和意志力的拼搏。最后的胜利者是成功运用智慧并最有意志力的坚持者。那么谁是这场论辩大赛的胜利者?谁又能夺得场论辩大赛的桂冠呢?
主持人撒贝宁:请您继续关注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总决赛的第三组论辩。
主持人撒贝宁: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继续收看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总决赛的最后一组论辩赛。
主持人齐奇:前面的两组论辩赛,可以说此起彼伏,高潮迭起,精彩不断。在论辩场上,一个优秀的公诉人,希望遇上一个高明的律师;一个优秀的律师,也希望面对一个高水平的公诉人。论辩的水平越高,对大家的锻炼也就越大,而呈现给大家的赛事也就越精彩。
主持人撒贝宁:公诉人和律师,都是国家法律的忠诚卫士和重要力量。我这有个数字:2010年,全国各级人民检察机关依法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916209人,提起公诉1148409人。我们的公诉人,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主持人齐奇:我这里也有个数据。目前我国已有律师事务所一万七千多个,执业律师20多万人,每年办理诉讼案件达150多万件,法律的服务还涉入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律师和公诉人一起,在扬善惩恶、维护法律尊严、维护公民权益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主持人撒贝宁:有一分付出,就会有一分收获。而作为我们这个社会来讲,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平安、幸福的生活。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总决赛最后一组论辩,双方的参赛队。请看大屏幕!控方北京公诉队成员为一辩徐航、二辩位鲁刚、三辩叶衍艳、候补刘晶。辩方上海公诉队成员为一辩刘一、二辩孙潇喆、三辩周乐多、候补余家恺。主持人撒贝宁:双方选手都已经在台上就坐准备了。到底他们要辩论的案例是什么?请看大屏幕。正义网:案例《甜蜜陷阱----张晓林、孙甜美受贿案》
张晓林,男,42岁,已婚,是东海市工商局副局长,分管办公室和工商企业登记工作;孙甜美,女,28岁,未婚,无业。二人认识后两情相悦,多次外出游玩、发生不正当关系。风华副食品公司在该市新华区工商分局登记注册,近期因产品质量问题被众多消费者投诉,被市工商局稽查分局查处,适逢国家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作出罚款100万元得处理决定。风华公司经理张涛便找到老同学孙甜美,请求其找张晓林副局长出面摆平此事,并答应事成后期可以到风华公司担任副经理,年薪不低于15万元,也可以不用上班。孙甜美便找到张晓林请求其出面协调处理此事,并将事成后其到风华公司担任副经理之事一并告知。张晓林遂找到其大学同窗好友——时任稽查分局局长的胡春风,请求其做些工作,对风华公司高抬贵手。胡春风便指使下属以证据不足为由,提出由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调解处理的意见,报分管副局长李太平,并告知该案是张晓林副局长请托,建议从轻处理。李太平副局长遂签批同意此处理意见,风华公司最终被免于行政处罚。事后风华公司效益滑坡,张涛感觉孙甜美担任公司副经理不再合适,决定把公司价值20万元得汽车赠与孙甜美以示感谢,孙甜美予以接受,并将此事告诉张晓林,张晓林说:“你当副经理不上班拿年薪,我不反对,但这辆车比较扎眼、影响不好,赶快退回去吧!”孙甜美说:“这是我们同学之间的事,我帮他办事,他给我报酬是人之常情,有人问我就说是借的,没事!”张便不再说什么。后经群众举报案发,案发时车辆由孙甜美占有,但一直未办理过户手续。控方:张晓林构成受贿罪 辩方:张晓林无罪
主持人撒贝宁:我们辩题把事实情况介绍了之后,同时也给出了控辩双方在本场论辩当中的各自观点。首先我们请控方一辩发表公诉意见。时间2分钟。计时开始!徐航(北京公诉队):谢谢主持人。在本案当中,张晓林的犯罪行为明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张晓林与孙甜美同谋为他人进行权钱交易。张晓林与孙甜美有不正当关系,一日孙甜美明确告诉张晓林,风华公司出现问题要让人出面处理。二人一人办事,一人收钱的分工模式明确。胡春风也确实按照张晓林的意思抬了不该抬的贵手。在本案当中不管是胡春风是老同学还是老战友,只要牟利的行为是下属职务实行的,那就认为他谋取了便利。当张晓林明确得知作为特定关系人的孙甜美已经接受汽车时,虽然他也心怀不安,但是最终还是侥幸心理占了上风。由于张晓林没有明确制止,根据我国刑法共同犯罪理论,张晓林的犯罪已经既遂,构成受贿。谢谢!
主持人撒贝宁:谢谢控方的公诉意见。现在,请辩方一辩发表辩护意见。时间2分钟。计时开始!刘一(上海律师队):谢谢主持人。大家好!我方认为张晓林违纪,但不违法。第一,婚外关系不为关系。像张晓林和孙甜美这样偶尔外出发生关系,和我们一般意义上的长期稳定的婚外情显然是有实质性的区别。所以司法解释纳入情妇看重的是共同利益。面对同一辆车,一个拒绝,一个接受,一个劝阻,一个不听。不听劝阻的孙甜美怎么能是共同关系人呢?所以,孙甜美收张晓林车不等于张晓林敛财。第二,张晓林虽为副局长,没有以上级身份压胡春风,他只是请求对拟定而未定的处罚高抬贵手,而不是直接命令一笔勾销,他用的不是领导地位,而是同学之情,他有的不是职务便利,而是好友之意,所以张晓林并未用权。第三,张晓林对汽车的态度可是很明确的,快快退回。听不听全在孙甜美,收不收不由孙甜美,不在他说什么。或许是一种无赖,但绝不是同意。我们说,张晓林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只是利用同学职务便利的行为。我们说他既未用权,又没有收钱,不构罪。谢谢!
主持人撒贝宁:现在进入第二环节——控辩双方自由论辩!时间各为4分钟。先请控方二辩发言。计时开始!位鲁刚(北京公诉队):谢谢主持人。张晓林与孙甜美约定,一人办事、一人收钱。首先让我们来看张晓林是怎么办事的。请问,张晓林是否通过胡春风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了利益? 孙潇喆(上海律师队):问题在于根据两高规定,张晓林构成受贿的前提必须是他收益请托人将财务交给孙甜美。本案当中张晓林有没有事先的收益? 叶衍艳(北京公诉队):收益这条规定是一个法律理智还是注意性规定? 周乐多(上海律师队):孙甜美拿车以后有没有把车交给张晓林呢? 徐航(北京公诉队):两高一部明确说明,不是这种情况才叫受贿罪,这叫举例子,不叫下定义。所以我方三辩才问,46 这是法律理智还是法律性规定。控方无非是说孙甜美拿车就等于张晓林收财。叶衍艳(北京公诉队):孙甜美收财是不是张晓林收财?我方二辩提的第一个问题,本案张晓林是否通过了胡春风的职务办了事,这是否是受贿中的利用职务之便? 孙潇喆(上海律师队):我们说今天控方要论证的是一个共同的犯罪,但是孙甜美的立场恰恰是收了好处你来,背黑锅你去。
位鲁刚(北京公诉队):我想请问对方,张晓林有没有通过胡春风的职权为他人谋取利益? 孙潇喆(上海律师队):张晓林和孙甜美只是偶尔外出过几次,这和两者等同吗? 位鲁刚(北京公诉队):单独的外出游玩是游伴,如果说单独的性关系那是性伴侣,如果这都加上那还不是婚外情吗? 徐航(北京公诉队):对方今天反复谈情夫妇,情夫妇就是婚外性伴侣,如果你看本案两高解释非常明确的说明,特定关系人情夫妇就是特定关系人在。本案当中连风华公司都知道他们两者之间的特殊关系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是众人皆知的秘密了,还有人不知道吗?这不是情夫妇,那什么是情夫妇? 刘一(上海律师队):今天您只看到了身份却没有看到共同利益,难道情人就一定是共同关系人吗? 叶衍艳(北京公诉队):对方说共同利益,我们就来看共同利益,事实告诉我们很清楚,本案是张晓林用了权帮他办了事,正确的逻辑关系是张晓林授权,为什么张晓林可以收的车为什么让给了情妇收呢? 孙潇喆(上海律师队):可是并不能够因此就确认他们是共同利益体。位鲁刚(北京公诉队):如果没有共同关系的话,那为什么张晓林会说这样不好,快把车送回去吧!徐航(北京公诉队):那就让我们来看看案例告诉了我们,按理说二人多次出去游玩,两人出去肯定要花钱,还不说我们看不见的共同利益,请问对方你们到底要什么样的共同利益才叫共同利益呢? 刘一(上海律师队):安徽的贪官吴广春说我最爱的情人把我告上了法庭,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叶衍艳(北京公诉队):我想情夫妇的问题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常理判断,案件事实给定的非常清楚。今天我们是在探讨法律的问题,我们还是从男女关系跳到了法律的争辩。请问在孙甜美收车的时候张晓林有效法对了吗? 孙潇喆(上海律师队):事先的同谋有没有,在孙甜美收车的事情上,张晓林有没有跟她失信同谋? 位鲁刚(北京公诉队):孙甜美有没有把这一情况一并告知张晓林呢? 孙潇喆(上海律师队):是否在既遂以后还可以实现犯罪的转换呢? 徐航(北京公诉队):张晓林对于孙甜美收车有没有进行明确、有效的反对? 周乐多(上海律师队):当然有,但是孙甜美一哭、二闹、三上吊。位鲁刚(北京公诉队):因为你劝阻,你是第三人,而本案当中张晓林是当事人,所以他要有效地劝阻。孙潇喆(上海律师队):我们知道劝阻一定是无效的,绝不代表我们默认和同意。叶衍艳(北京公诉队):我们要看到在本案当中是一个共谋者,共谋者不仅仅是说一句话,必须要有效制止,请问本案当中有效制止了吗? 孙潇喆(上海律师队):控方为了使张晓林今天成立受贿罪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理论。但是在完美的理论当中恰恰存在三个细小的瑕疵。孙潇喆(上海律师队):控方为了使张晓林今天成立受贿罪给了我们一个完美的理论。但是在完美的理论当中恰恰存在三个细小的瑕疵。刘一(上海律师队):把孙甜美的贪婪说成了是张晓林的故意。周乐多(上海律师队):把张晓林的反对说成了张晓林的同意。孙潇喆(上海律师队):谢谢!
主持人撒贝宁:谢谢双方精彩的自由辩论。在自由辩论由于发言的空间很大,时间很长,所以双方可以在自己的理论基础上进行各式各样的比喻阐释。我们的观点听完之后会怎么判断?大家也可以在我们的论辩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我们的节目里。接下来还是给双方三辩各两分钟的的总结发言!先请控方三辩发言。时间2分钟。计时开始!叶衍艳(北京公诉队):我想站在这里,作为一名法律人,我们更应该回归到案件的事实进行法律的理性分析判断。其实,认定受贿罪关键点是否是张晓林用了权,很显然对方在这一件事情上一直在回避。辩方在一辩理论的时候说他利用了仅是同学关系。我们说各种关系交织,我方并不否认同学之情所在,只要利用了职务便利那就构成受贿罪。第二步争议的焦点是在本案当中我们看到了张晓林的权是否换来了钱,首先要看到张晓林和孙甜美是情夫妇是一个基本事实的判断。根据法律的规定,情夫妇就是共同利益,就是一个特定关系人,这里的共同利益绝不仅仅是共同的财产占有关系。我们看到,二人同谋,一人办事、一人收钱,这就是共同犯罪。因此孙甜美收了钱就是张晓林受了贿。
最后,我们说无论受贿犯罪的花样如何的翻新,我们都应该牢固把握权钱交易的实质,透过现象看本质,加强打击
力度。正所谓官清民正安。
主持人撒贝宁:时间到。现在请辩方三辩发言。时间2分钟。计时开始!周乐多(上海律师队):谢谢。大家好!张晓林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他应当被谴责,但是违纪不等于违法。没有收钱怎能构成受贿罪。张晓林和孙甜美没有利益上的关联。最重要的是只有考虑到关系背后是否构成利益共同体才能够解释?为什么不是自己收钱,也要承担刑事责任呢?二是同学之谊不能够成为利用职务之便。他恳请同学帮助只是请求高抬贵手。三是劝告无效并不等于同意。即使最后孙甜美拿了车也不等于张晓林最终获了利。张晓林事前不知,事后固然有错,有错的却是男女关系。
在新的刑诉法修改意见当中明确了存疑时有利于被告的原则,本案面对诸多的疑点控方又怎能匆匆定罪?张晓林是犯了错,我们整个社会是每我们每一个人所组成。谢谢大家!
主持人齐奇:辩方上海律师队最后一句非常精彩的英文总结,让我看到了我们中国律师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希望。大赛因为是最后一组论辩赛,再加上是反腐的主题,所以引来了我们很多网友的关注。
主持人齐奇:一位名为“秋风”的网友说,反腐倡廉不仅是党内的事,也和大众有关。现在有一种说法叫“民生腐败”。有的人虽然不是官员,但沉溺于生活的奢侈和浪费,乐于搞“关系网”“色情网”。手中有点小权力的人,有的医生,有的推销员,有的经理,热衷于收红包、要回扣、收彩礼。此风不刹,正气难扶,看来非重击不能警醒。
一位名为“强强”的网友说:腐败是一种腐蚀剂,它让政府失信,人民失望。现在每年都有许多官员掉进甜蜜的陷阱而身败名裂,最近国务院要要求公开政府机关的“三公”经费,我认为是政务公开、防止腐败的有效办法,值得继续坚持推广。
主持人撒贝宁:接下来请现场的嘉宾评委给我们做一个点评。刚才在化妆间的时候张越老师问我怎么看公诉人和律师之间的辩论,我说的并不一定对,各位老师可以提出批评意见。我说你就这么看,一般控方都是说这个人很坏,律师一般说这个人没那么坏。我说你就坚持这两个方向去听,基本上就搞明白了。刚才听完之后,您觉得谁坏?掌声有请嘉宾评委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张越进行点评!张越(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我觉得主持人最坏,一直在中间挑事。这个案子肯定是公众特别关心的。每次社会上一有这样的贪腐案就会舆论大哗,讨论判的太轻或者太重,我们并不确定到底这样的案件审理量刑的依据是什么。因此,通过这样类似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一个非常理性看待这种案件的判断能力,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两个队的6位选手表现实在优异。我今天就感觉到,我实在很庆幸没中国政法大学,你们的工作真不好做,你们首先要承担专业法律责任,同时你们必须也要承担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人性责任。在今天的现场,选手们既要为人民群众普法,又要让自己的语言生动,还要表现得尽可能有趣,各位实在不容易。
而且我认为今天这两个队是今天三组比赛里最整齐的一组,6个选手很难打出悬殊的打分,非常了不起,向6位选手致意。
张越(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另外我有两个建议,觉得辩论时间太短,导致我们只能强调其中的表演性,只给观众看到好看的那一部分,而法律的理性的逻辑性很强的,推演过程不能充分表达。我知道再放出一倍的时间也不能充分表达,但是如果向观众普法的话,应该让他们在这部分了解的更多一点。而且我相信,就以今天这些选手的表现能力,时间再放出一倍也不会枯燥,非常好听。各位能承担这个责任,这是一个建议,就是放长一点时间,加强专业性。
另外还有一个小建议,他们的辩论过程自始自终之中都有一些专业的俗语,是老百姓是不懂的。建议把专业的内容给观众做一些通俗的名词解释,建议在增加长的时间里再给一点解释,我就这样一点建议,谢谢!
主持人撒贝宁:我特别想告诉您,增加一些时间让他们空间再大一点,在我们最后一组论辩结束以后,您提出这个意见特别有价值。我们论辩已经全部结束了,只能明年再见了。但是,以后我们再举办这样的大赛,一定会的。谢谢嘉宾评委张越的点评。那么专家评委对控辩双方选手的表现如何评价呢?现在掌声有请评委赵秉志教授!赵秉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博士:各位选手、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朋友,大家好!我跟大家一样,参加了今天下午三场非常精彩的论辩赛,我非常赞同刚才我之前嘉宾评委张越女士的评价,她说比赛非常精彩,但是她认为最后一场是更精彩的,我非常赞成,因为我在这里担任点评。
赵秉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博士:我在具体评价之前我想谈一点感想和评价。刚才前面的评委也介绍和评论了法律和法庭辩论的魅力之美,法庭的辩论是一种法庭演说,但是跟一般的演说不同。它不但要有语言的风采,更要有法理的智慧,有逻辑的力量。同时,它要是双方业务素养、综合素质以及精气神的全面反映。我们今天看到了这样一种风貌。
赵秉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博士:我还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是因为论辩双方事先都选定了一种观点,尽管这种观点也许我不同意,但是我觉得对双方来讲,挑战是一样的。如果你
在法理上略占上风,但是你可以依法树理,根据事实层层分析。如果你在法理上略占下风的情况下,你怎么样能够找到非常有利的论点和证据来反驳对方,提出了更为艰难的挑战。我觉得每一个题目不可能是双方都是半斤八两的,三场比赛下来之后,我自己从一个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我也有自己的专业评价,但是从论辩来讲他们都是同样精彩。
赵秉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博士:: 对于这个案件来讲,我觉得的这个案件本身有它法理上的认识。这个案件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案件,它涉及到的不是一种典型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来收取财务的典型受贿罪,它是一个388条的间接受贿或者是握权受贿,是一个国家工作人员通过别的国家工作人员为请托人谋取利益,然后这里,一个复杂的问题,不是他本人来收受财务,是跟他有密切关系的人,或者叫特定关系人收取利益。这里面还有曾经反对的过程,应该说这种情况在法理上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在实践中,这种情况应该说也是比较常见的。因此说他们这两个队通过这样的一个辩论,对明确的法理进行了相关的法理的宣传和教育,我对他们这两个队分别有一个评价,首先我认为北京公诉队八个字“法理智慧、雄辩风采”。因为这个案件涉及到很多负责的法律问题,特别是不光涉及到法律条文,还涉及到最高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司法解释,甚至还涉及到刑法修正案七的相关修改。最后撒贝宁主持人讲到了,没有把辩题作为一个论辩的焦点,但是这里面涉及到这个问题的认识,我觉得北京公诉队对相关的法律和法理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相当的熟悉,应用的非常得当,可以说论述的充分阐述了法理,同时他们三位,以及场外的评价,说其中一位非常的雄辩,我认为他们三位都是一样的出色,也就是说在掌握法理的情况下,他们充分发挥了逻辑的力量和语言的风采。
赵秉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博士:上海队律师队,我的评价是八个字“观点鲜明、论述充分”。对上海律师队这个案例本身在法理上来论述,应该说没有公诉队那么有力,但是上海律师队抓住了案件的相关情节和复杂之点,提出了自己鲜明的观点,而且进行了非常充分的各个方面的论述。我们的法律应用不能脱离常情和常理,我认为上海律师队在这个应用上也特别好。
赵秉志(北京师范大学刑事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博士:这里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我们举行这样一个控辩双方的辩论赛,不但是要提高我们的业务素质,而且也是要给我们的钢民和各级领导、各级司法人员律师在我们德兴市法治中来控辩双手都是非常重要的,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能保证我们刑事诉讼公正。因为,我听到了他讲到了150万案件,没有讲到多少刑事案件由律师来参与,我想这些案件不会是全部,也就是说这一点,我认为通过这样的辩论赛还有一点,教育我们的国民,包括我们的领导,应该知道,律师对于法治建设,尤其是对刑事法制保障人权的重要作用。
最后要向两个队出色的表现表示祝贺,谢谢大家!
主持人撒贝宁:谢谢赵秉志评委的点评。确实就像刚才我们的教授点评的,在我们这样一个论辩的舞台上,控辩双方的论辩其实让我们感觉到的是公诉人也好,律师也好都是我国法律的忠诚卫士和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生活当中这样的案件也往往引起我们的关注。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场外的法学专家对这个案件如何评价。外景记者路晨:今天我们要参访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的副庭长。
场外法律专家:主要有两点考虑,一是这个案例贴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看上去很真实。这个案例里面很多的具体情节其实是我们平时办案过程当中经常遇到的。比如说情人之间请托办事,以发工资收受贿赂的,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遇到。
外景记者路晨:您比较支持哪一方的观点呢?
场外法律专家:这个案例是对控方有利的,我本人认为控方的观点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被告人张晓林和孙甜美的行为构成共同受贿犯罪。
外景记者路晨:您觉得同通过这个能够带给我们普通老百姓哪些启示呢?
场外法律专家: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些人对刑法有一些误解,有的人以为国家工作人员只有自己不直接受贿,为身边人谋取利益,就不是犯罪,这个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根据刑法和两高的有关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并且为自己的情人和近亲属等特定关系人送钱送物的,这样的话有可能构成受贿的共同犯罪。
外景记者路晨:有关于这个案件我们也听了控辩双方在赛场上的精彩辩论以及我们这个案件的创意人的讲解。最后哪方获得胜利呢?我们还是听听演播室的专家评委最终给的点评。
主持人撒贝宁:谢谢场外的专家。通过这场论辩大赛,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国家公诉人和律师的热情和水平,也深切地感受到广大群众关心时势参与法律的积极性。
主持人齐奇:我也深切感受到,广大公众关心时事,关心法律的积极性。
主持人撒贝宁:通过这个论辩赛把法律的智慧展现出来,相信会引起更多的人对于法律的兴趣。但是如果大家对于相关的案例想了解、想学习,也许这就是一个起点,就是一个契机。所以,在这里我们要感谢整个比赛过程当中所
有的选手带给我们的每一场精彩的论辩。刚才,我们看到了最后一场论辩落下了帷幕,我们同样还是要来看一看评委们给他们的打分情况,而这个打分也将最终决定总决赛的排名。请看大屏幕。主持人撒贝宁: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祝贺!
主持人齐奇:现在我们要揭晓,大家期盼已久、渴望得知的总决赛得分大排名!
正义网:本届比赛的冠、亚、季军及各奖项归属究竟花落谁家?请您于10月锁定央视,该节目播出时将为您揭晓答案。敬请关注!
主持人撒贝宁:现在,我宣布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颁奖仪式开始!
主持人撒贝宁: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在这里收获的,是智慧,是友谊,是成功!主持人齐奇:今天,我们在这里收获的,还有自信、期待、理想和希望!主持人撒贝宁:这是一场法制的宣扬!主持人齐奇:这是一场智慧的碰撞!主持人撒贝宁:这是一次形象的展示!主持人齐奇:这是一场理想的飞翔!
主持人撒贝宁:观众朋友们,首届全国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论辩大赛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让我们共同期待着在下一次比赛中…… 主持人(合):再相见!
正义网:各位网友,本次直播结束!欢迎您的收看!
第二篇:检察官与律师论辩赛规则
广西首届检察官与律师论辩赛
片区赛、决赛竞赛规则
本规则适用于广西首届检察官与律师论辩赛片区赛、决赛(总决赛)。
一、竞赛方式
1.竞赛采取团体对抗赛总分制的方式进行。检察官代表队作为控方,律师代表队作为辩方。竞赛采取模拟法庭辩论形式,根据一轮竞赛成绩分别决定检察官代表队和律师代表队竞赛名次。片区赛、决赛通过抽签决定竞赛场次、对手和论辩案例。
2.竞赛采取案例(刑事)论辩形式,竞赛案例由竞赛组委会统一确定。各赛区竞赛组委会在7月底前提供2个刑事论辩案例给其片区牵头承办的赛区竞赛组委会,由该片区论辩赛组委会通过后报广西首届检察官与律师论辩赛组委会办公室审定。在片区赛抽签前,由广西首届检察官与律师论辩赛组委会办公室下发竞赛案例。各赛区提供的案例要注重辩点对论辩各方的公平,注重辩题及论辩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3.案例竞赛程序模拟法庭辩论程序并加以简化,增加问题质询阶段,虚拟地名、人名,省略法庭调查阶段和被告人、被害人、证人等角色,直接进入辩论阶段,重点考察控辩双方的论辩能力。
二、组队原则
1.参加片区赛、决赛的论辩队员,检察官代表队必须是该辖区检察机关在编的人员,包括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员、助理检察员、书记员、法警。律师代表队必须是该辖区的律师、律师助理。
2.每支参赛队最多不超过6人,包括队员、教练及领队,其中上场队员3人,候补队员1人;教练、领队各1人。检察官代表队领队由市检察院(分院)领导担任,律师代表队领队由市司法局领导担任(区直律师代表队领队由广西律协指定)。
三、抽签时间及方式
1.片区赛由片区赛组委会具体通知。决赛抽签拟定于2015年9月底前。
2.由竞赛组委会办公室在召开预备会时主持片区赛抽签仪式,确定竞赛场次、对手和论辩案例。
四、赛前准备
1.报到当天,各参赛队须将论辩提纲、对方观点预测等相关材料(打印件,一式9份)提交评审委员会召集人,由召集人转交各评委。2.进入总决赛的2支参赛队,须在决赛结束当天分别交总决赛案例的论辩提纲、对方观点预测等相关材料(打印件,一式9份)提交评审委员会召集人,由召集人转交各评委。
3.2015年7月31日前,各赛区代表队须向广西首届检察官与律师论辩赛组委会办公室报送参赛队领队、教练及队员名单。除有重大事项,正式参赛的4名队员不能更换。竞赛报到当天18时前,各参赛队须将最终确定上场队员名单和角色编号上报竞赛组委会办公室。最终上场队员名单上报后,除队员身体状况原因等特别重大事项外,一律不得更换上场队员(包括调整角色编号)。
五、竞赛程序
竞赛前由主持人宣布应邀观赛的领导和特邀嘉宾名单,介绍评委。每场竞赛均按以下竞赛程序并由主持人主持进行: 1.宣布本场竞赛开始,请双方参赛队员上场 2.介绍双方参赛代表队及参赛队员 3.简介规则 4.简介案例 5.论辩竞赛
6.宣布本场竞赛结束,请双方代表队退席 7.评委填写评分表 8.隔场公布竞赛结果
9.片区赛、决赛(总决赛)各阶段结束后,由评委代表点评。
六、论辩程序及时间分配 1.发表意见阶段。
由双方一辩发表公诉意见和辩护意见,时间各为3分钟。由控方先行发言。2.问题质询阶段。
每方二辩各自指定对方二辩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并在对方选手回答的基础上可以随时进行追问,对方选手必须回答。具体可表述为“请问对方二辩,(问题内容)”。
先由控方二辩对辩方二辩进行问题质询,再由辩方二辩对控方二辩进行问题质询,时间各为1分30秒。
提出问题应围绕案例事实和相关法律进行。3.质询小结阶段。
由双方一辩小结问题质询结果,阐明和巩固己方意见,时间各为1分钟。由控方先行发言。4.自由辩论阶段。
每方每名选手发言次数不得少于2次,每方累计不超过4分钟。由控方先行发言。5.总结发言阶段。
由双方三辩总结陈词,时间各为3分钟。由控方先行发言。
七、问题质询阶段规则
1.质询者控制质询时间,可以提出与辩题有关的合理而清晰的问题,并可以随时停止被质询者之回答进行追问。
2.质询时间内,质询者应询问问题,不得自行申论或就质询所获之结果进行引申,否则视为违规。质询者自行申论或引申发言时,答辩者有权要求其停止。
3.答辩者应回答质询者所提之任何与辩题有关的合理问题,当问题明显不合理时,答辩者应说明理由,拒绝回答。
4.答辩者可以要求质询者重述其质询,但不得恶意为之,否则视为违规。5.答辩者不得对质询者提出询问,否则视为违规。
6.答辩者提出反质询时,质询者有权要求其停止,并拒绝回答。
八、论辩时间规则
1.除问题质询、自由辩论外,在每方发言用时余30秒时,计时员以一次短促铃声提醒;用时满时,计时员以两次短促铃声终止发言。
2.终止铃声响,发言人必须停止发言,否则由主持人予以制止。3.发言计时从主持人宣布“计时开始”后开始。
4.问题质询阶段,每方提问和对方回答时间累计计算,用时满时,计时员直接以两次短促铃声终止发言。
5.自由辩论阶段,控辩双方自动轮流发言,一方发言选手落座为对方发言开始的计时标志。若有间断,累计计时照常进行。
6.自由辩论时,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以向主持人示意放弃发言。继续发言时应进一步论述己方观点,不得借此奚落、攻击对方。
九、论辩综合规则
1.参赛队员须讲普通话。队员发言应起立。提倡队员脱稿发言。2.控方队员必须着检察制服出场,辩方队员统一着西装或衬衣出场。
3.竞赛程序由主持人依本规则进行,论辩双方队员应在主持人指挥下严格按照本规则要求的发言顺序发言;队员之间不得替代发言;放弃发言应向主持人示意。
4.控辩双方不得就案件管辖、省略程序、辩方人数等由于本规则规定和刑诉法不相符而引起的程序问题提出异议。
5.因案例的人名、地名是虚拟的,因此,与此相关的公章、名称等不能成为论辩的理由。6.控方指控意见只能将案例规定的“被告人”列为本案被告人,不能将案例涉及的其他人(包括另案处理的其他人)列为本案被告人。
7.队员在台上不得佩戴戒指、手镯、过长耳环等饰物。
8.场上论辩应使用文明语言,不能使用诋毁司法机关的语言。辩方不能将诱供、刑讯逼供等作为辩论理由,也不能用冤案、假案、错案等作为辩论结论,要维护司法机关特别是检察机关的形象。
9.场上论辩不得使用讽刺、挖苦对方的语言、动作。
十、评判
1.片区赛评委为5人,决赛评委(总决赛)为7人。评委由区内法学专家、资深法官、演讲专家等若干人与检察官1人、律师1人组成。片区赛评委由牵头承办单位与片区其他参赛单位协商确定,决赛(总决赛)评委由广西首届检察官与律师论辩赛组委会办公室邀请。评委设召集人1名。
2.片区赛、决赛(总决赛)各阶段结束后,由全体评委推举一位评委进行点评。
十一、其它
1.各参赛单位一律不得以任何借口放弃竞赛。
2.违反本规则有关规定情节严重的,取消评比资格,并通报批评。3.双方场上称谓为“控方”、“辩方”。
4.赛场上不使用“审判长”等法庭用语,使用“主持人”、“各位评委”称谓。
5.竞赛过程中发现对方违规,队员不得在场上指出,可在赛后(评审委员会评判结果形成之前)立即向竞赛组委会提出意见,由竞赛组委会分别情况作出处理。
6.出现并列情形时(并列第三名的除外),通过加赛决定胜负。具体方式是在比赛案例中通过抽签决定其中一个案例,由两个并列参赛队加赛一场,按总成绩决定名次。本规则由竞赛组委会负责解释。附件2
广西首届检察官与律师论辩赛 片区赛、决赛竞赛评分奖励规则
本规则适用于广西首届检察官与律师论辩赛片区赛、决赛(总决赛)。
一、评分原则
(一)评分应遵循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
(二)评委评分应根据竞赛组委会规定的评分标准,重点围绕诉讼主张和论点的论证是否正确有力及团队精神风貌、队员现场表现进行。
(三)评委应根据参赛队员的现场表现评分,不能因评委个人的印象及观点而影响评分。
(四)评委应客观、公正、独立地完成对场上每名辩手及团队配合评分,不受他人的影响。
二、评分标准
(一)辩手评分标准(总分25分)1.辩论能力(15分)
发表公诉意见和辩护意见阶段。要求根据基本案情,说理论法,观点明确,论证有力。问题质询阶段。要求结合对方立论观点和理由,所提问题有深度、有针对性,有利于发现对方理由矛盾之处或漏洞,有利于归谬对方观点或支持己方观点。提出、回答均应简明扼要。
自由辩论阶段。要求主动进攻,攻防转换有序,能掌握主动权;观点鲜明,言之有据,有针对性,逻辑性强,即兴反驳有力,提问紧扣本案事实和适用法律,对提问能正面地合理回答;反应灵活、机敏,应对冷静,善于应变。
总结发言阶段。要求全面归纳对方观点和论据的矛盾与差错,并作系统地反驳,同时全面总结本方观点,系统地论证本方观点的正确性。总结应当有新意,能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综合印象(5分)
要求着装整齐,精神饱满,庄重大方,举止得体;用语规范,语言流畅,普通话标准,无方言土语。团队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能够体现出团体论辩的技巧。
3.执行规则情况(5分)(1)有关辩论的规则:
自由辩论阶段每位选手必须分别发言3次以上(含3次),并应积极交锋,对重要问题不得回避,对对方已明确回答的问题不得纠缠不放。
(2)有关程序的规则:
选手发言必须起立;听从主持人指挥,严格按《竞赛规则》限定的发言顺序和时间发言,无超时现象。
(3)其他规则:
不得使用不文明、具攻击性的语言或动作。
(二)团队配合评分标准(25分)
要求队内三名选手观点一致,相互配合,互为补充,论点、论据与论证过程不出现相互矛盾之处。
三、评分方法
(一)每场竞赛开始前,由工作人员发给每位评委一张评分草表和一张正式评分表。评委可以使用草表在竞赛中初步评分,每组队员论辩完毕,独立给出正式评分,填入正式评分表后交给计分员。
(二)评委只需给出分数,不必计算总分。每场竞赛结束后,由主持人公布上一场竞赛的评分结果。当天最后一场竞赛的评分结果,待统计之后予以公布。
(三)若出现同名次情况(除并列第三名外),则通过加赛的方式决定胜负。
四、计分方法
(一)由竞赛组委会办公室指定二名固定的计分员(一人统计,一人复核),负责评分表的收取和计分工作。
(二)计分员对每张评分表有关栏目的分数进行累加,计算总得分后由另一位计分员复核。
(三)团体总分100分,其中每名辩手总分25分,团队配合总分25分。1.个人计分:
在评委对每名辩手的给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最后得出一个平均分为该名辩手的最后得分。
2.团队配合计分:
在评委所给团队配合得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最后得出一个平均分为该队团队配合最后得分。3.辩论队得分:
三名辩手最后得分与团队配合最后得分相加为辩论队得分,辩论队总分100分。辩论队得分计算公式:辩论队得分=1号辩手最后得分+2号辩手最后得分+3号辩手最后得分+团队配合最后得分。
4.基础分与扣分:
(1)每个评分项目均设定基础分,在此基础上加分或扣分。(2)扣分规则:
凡在控点或辩点、论证、辩驳、总结发言、团队配合、执行规则等项目中,不符合评判要求和违反规则的,酌情扣分;由于参赛队自身原因造成的突发事件影响竞赛的,从该队本场次最后得分中扣除10分。
五、奖励规则
(一)团体奖及单项奖: 片区赛:
由评委根据竞赛组委会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判,检察官代表队、律师代表队团体总分前2名者分获一、二、三等奖(并列);个人成绩前2名者获最佳辩手奖,个人成绩第三、四名者获最佳风采奖。优秀奖若干名,由片区赛组织单位确定。
决赛:
由评委根据竞赛组委会制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判,进入总决赛的2支代表队分获一、二等奖,决赛团体总分第三、四名者获三等奖;总决赛个人成绩前2名者获最佳辩手奖,决赛个人成绩前2名者获最佳风采奖。(获最佳辩手奖的队员不能再获最佳风采奖)
(二)最佳组织奖4名,评选标准是:
1.认真贯彻执行竞赛组委会竞赛通知和有关规则,从思想上重视此次竞赛,从推进和发展我区检察事业或律师事业的高度组织部署、实施竞赛活动。
2.积极深入发动并通过组织本地论辩赛选拔参赛队员,克服困难,在竞赛中获得较好成绩。3.为竞赛活动做出特殊贡献。
六、设竞赛公正监督机构
(一)竞赛组委会主任崔智友检察长、赵波厅长任决赛(总决赛)现场总裁判长,竞赛组委会副主任蒙永山副检察长、王荣华副厅长任决赛(总决赛)副总裁判长。
(二)由竞赛组委会副主任武林东主任、辛卫红主任及组委会委员组成竞赛监督组,行使评判监督。
七、评委纪律
(一)严格遵守竞赛组委会制定的评判标准和规则,评判客观、公正。在评判工作中认真负责,积极配合,遵守竞赛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
(二)在参加评委工作期间,不徇私徇情,不受贿收礼,不以任何借口参加参赛队及参赛队员的宴请,不参加一切非由竞赛组委会及其办公室组织的与赛事评判有关的活动。
本规则由竞赛组委会负责解释。
第三篇:游戏规则 控辩赛
衢州市第一届控辩对抗赛律师队选拔赛实施方案
一、评委会组成
评委会由律管处处长和律师协会正副会长组成等组成。
二、时间、地点
比赛时间定于2011年10月16日上午9:00。地点:市司法局5楼会议室。
三、比赛程序
参赛选手须是我市律师界现职执业律师。比赛采用三对三的团体对抗论辩形式。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每场比赛由2队选手参加,出场顺序、控辩方均由选手现场抽签决定。
论辩题事先确定。
四、比赛规则
1、比赛共分三个阶段:一是双方一辩发表公诉意见或辩护意见阶段,由控方先行发言。二是自由辩论阶段,双方每名选手发言次数不得少于2次,由控方先行发言。三是双方三辩总结陈词阶段,由辩方先行发言。
2、比赛时间每方为12分钟,其中:发表公诉意见和发表辩护意见,时间各为3分钟;双方自由辩论,每方累计不得超过6分钟;双方总结发言,时间各为3分钟。
3、限时发言在用时余30秒时,计时员以一次短促铃声提醒;用时满时,计时员以两次短促铃声终止发言。
4、终止铃声响,发言人必须停止发言,否则由主持人予以制止。
5、计时从主持人宣布“请某方选手发言”后开始起算,自由辩论阶段,控辩双方自动轮流发言,一方发言选手落座为对方发言开始的计时标志。若有间断,累计计时照常进行。
6、自由辩论时,如果一方时间已经用完,另一方可以继续发言,也可以向主持人示意放弃发言。
7、参赛选手发言应起立,且须讲普通话。
8、控辩双方着装需统一整齐。
9、比赛程序由主持人依本规则进行,控辩双方应在主持人指挥下严格按照本规则的要求进行辩论发言,放弃发言应向主持人示意。
10、控辩双方不得就案件管辖、侦查程序等问题进行辩论。
11、控方只能将案例规定的“被告人”列为本案被告人,不能将案例涉及的其他人(包括另案处理的其他人)列为本案被告人。
12、场上论辩证言应规范、文明。选手应自觉维护司法机关的形象,不能将诱供、刑讯逼供等作为辩论理由,也不能将冤案、假案、错案等作为辩论结论。双方要相互尊重,不得使用讽刺、挖苦对方的语言和动作。
13、场上使用“主持人”、“各位评委”、“控方”、“辩方”、“对方辩友”等称谓,不使用“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等法庭用语。
14、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发现对方违规,不得在场上指出,可以在辩论结束后评委打分前立即向评委会提出,由评委会处理。
15、所有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其余得分的平均分为参赛团体和个人的最后得分,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五、评分说明
1、每场比赛结束后,评委根据辩论能力、综合印象和执行规则 2
情况当场评分。
2、本比赛不对团体评分,仅对个人评分。每场比赛评委需为双方一、二、三辩分别打分。
六、选拔名额设置
本次选拔比赛选拔参加衢州市第一届控辩对抗赛律师队选手20名(主力15名,替补
5名),其中女选手不少于5名。
第四篇:高校控辩赛案例
初赛赛题
赵阳(男,40岁)为家中独子,其母亲70岁,体弱多病,多年卧床不起,每月的治疗费用高达数千元。赵阳、徐慧夫妇俩靠在县城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收入微薄,为给母亲治病欠了数万元外债,家庭经济极其困难,母亲多次明确表示“不想拖累”他们。某日,赵阳便对妻子说:“我们实在没有办法继续承担母亲的医疗费用,不如想办法让她死了算了,这也符合母亲的意愿!”但徐慧对此明确反对,说“婆婆把你拉扯大多不容易,我们再苦也要坚持。”赵阳便不再吭声。
第二天(周日)早上8:30,徐慧发现赵阳在往母亲的粥碗里倒“毒鼠强”,赶紧过来制止,责骂赵阳“你这样要遭雷劈!”,并将饭碗端到屋外的阳台上。后徐慧外出买菜。一小时后,徐慧回家,听见母亲在屋里喊“口渴”。此时徐慧看到赵阳从阳台上将刚才拌有“毒鼠强”的粥端进屋内,喂给母亲吃。此过程持续五分钟左右,徐慧并未制止赵阳。30分钟后,母亲中毒并痛苦挣扎,然后很快死亡。
赵阳发现母亲死亡后,哀求徐慧帮忙掩盖母亲死亡的事实。二人经商议后,将母亲的尸体头朝下放在床沿边,然后夫妻俩外出。2小时后,赵阳、徐慧返家,以母亲从床上摔下来死亡为由,嚎啕大哭,并请邻居帮忙拨打殡仪馆电话。后公安机关侦破了此案。在诉讼过程中,对于在赵阳杀害婆婆时,为何不进行阻止,徐慧的说法是:一方面,家里实在困难,难以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另一方面,赵阳执意要杀害自己的母亲,自己多次劝阻没有效果,觉得很累,只能随他去了。对于为何要帮助赵阳伪造现场,徐慧则说:“婆婆反正已经死了,我们俩还得过日子,我只好帮他。”
控方:徐慧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辩方:徐慧仅构成帮助毁灭证据罪
决赛赛题
桃花镇经研究决定申请财政补贴用于工业园区建设。2012年7月12日,镇长刘备知道关羽是(县级市)市长张飞最好的朋友,便找到关羽,二人商定:由镇政府向市财政局打报告申请补助200万元,关羽再找市长张飞协调。
关羽答应帮忙周旋,同时提出要25万元“好处费”。刘备同意关羽的要求,但明确告知关羽以下四点:(1)先给关羽10万元,事成之后再给剩下的15万元。(2)先给关羽的10万元,由镇政府的计划生育罚款先垫支。财政局的200万元补助资金下拨后,先补镇计划生育罚款的窟窿,再付给关羽剩余的15万元。(3)如果得不到财政补助资金,或者补助资金不足10万元的,关羽都要退还先收取的10万元“好处费”。(4)如申请经费成功,刘备本人要拿10万元。关羽因对自己和张飞的“铁哥们”关系充满信心,便全部同意刘备的条件。
同月18日,镇政府在给付关羽10万元后,向市财政局打正式报告申请财政补助经费。2012年8月3日,关羽真的找到张飞协调。财政局经审查,认为桃花镇不符合申请条件,无法落实张飞的批示。知道这一情况后,关羽亲自打电话给张飞,后者将财政局长骂了一通。同月15日,市财政局将张飞市长批示的180万元专项资金拨付给桃花镇人民政府。刘备对关羽的工作非常满意,为兑现事前对关羽的承诺,刘备将剩余15万元分两次付给关羽,刘备自己从拨款中拿了10万元。2013年5月案发。
控方:关羽构成贪污罪
辩方:关羽构成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复赛赛题
多次因盗窃被判刑的马旭,在刑满释放后的第二天即邀请无业人员赵玉一同去王玲的别墅盗窃财物,并承诺事后“五五分成”。赵玉答应,并表示一切行动听从马旭的安排。
第二天下午,在赵玉按照马旭的安排,预先潜入王玲家踩点时,偶然发现王玲竟是自己失联多年的同学,便将相关实情全部告知王玲。王玲为将马旭绳之以法,要赵玉不动声色,按照马旭的原计划行事。临别前,王玲拍拍赵玉的肩膀说:“后面就看我的!”
第三天晚上,马旭、赵玉前往王玲家,马旭以“肚子拉的厉害”,不便进屋为由,搭梯子让赵玉翻墙进入王玲家窃取财物,自己在院外接应赵玉。在马旭刚接住赵玉扔出来的第一箱财物(价值2万元)时,事先接到王玲报警并埋伏在附近的3名警察顺利将马旭抓获,赃物当场被缴获。
控方:马旭取得两万元财物其行为成立盗窃罪 辩方:马旭并未取得两万元财物其行为不成立盗窃罪
第五篇:宁夏首届检察官VS律师辩论赛参赛材料
宁夏首届检察官VS律师辩论赛参赛材料
以偷索债辩论要点
任立华 律师
一、本辩题相关理论支点:
1、犯罪的特征、犯罪构成要件以及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章的规定,犯罪有三个特征,即同时具备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惩罚性三个特征,方可认定为犯罪,进而对其定罪量刑。
首先,本辩题中张某的行为显然达不到严重危害社会性的程度,原因在于:第一,从起因来说,张某的目的仅为索债,用从李某家的电视机偿债;从行为上,张某到家中无人的李某家中只实施了抱走与借款同等数额的电视机,而没有在借款数额以外实施其具备作案能力和条件的盗窃或者抢劫行为,在与李某的妻子汪某相遇后,张某对汪某所说的那电视机抵账的说法,更印证了张某的目的仅为抵债;在结果上,张某只抱走了电视,并未侵吞李某家中的其他财产,也没有对汪某实施暴力行为。因此,张某的行为不具备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其次,张某的行为也没有刑事违法性。这点实际上与犯罪构成紧密相关,根据我国刑法通说,犯罪构成包括主观方面、主体、客观方面和客体,而且对于犯罪的认定四要件必须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本案中,张某在主观方面就不具备,抢劫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具有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故意内容就不构成本罪。由于本案中张某将李某电视机拿走的目的并非非法占为己有,相反是用其实现债务抵偿,是民法上实现债权的抵消行为。因此,张某的行为首先在主观上就不具备抢劫罪的要求。根据刑法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显然不能认定张某构成抢劫罪。
最后,张某的行为也不具备应受惩罚性。根据前面两点分析,张某在客观上确实实施了入室拿取李某财物的行为,但是主观上却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相反只是用自己抱走的电视来折抵李某对自己的欠款。所以,张某的行为由于不具有社会危害性、且不构成抢劫罪的主观方面的构成要件,因此,自然不产生应受刑罚处罚的问题。
2、自助行为制度—违法行为组却事由
我国的刑法学理论认为,自助行为从表现上看似乎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或人身权,但从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看,自助行为因缺少犯罪的主观罪过因素而不构成犯罪。其在社会价值方面有与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相同的功效,是应当予以鼓励的合法行为。
自助行为的性质属于私力救济,与紧急避险、正当防卫的性质是相同的。自助行为作为正当化事由的根据即在于其是权利人对自己合法权利的自我保护,是对国家权力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个人权利不及时的情况下的有效补充。因此,虽然表面上其同样具有对他人人身自由权利、财产权利或者其他相应权利造成妨碍的事实特征,但是由于其是保全和恢复为既有法秩序所认可的权利,应当为既有法秩序评价为合法,这也符合公众关于正义、个人权利的基本观念。
3、秩序与正义价值平衡问题
本案中有两组法律事实,一组为张某与李某之间的民间借贷关系,因为李某长达一年八个月的拖欠,致使张某合法债权受到不法侵害的事实;另一组为张某潜入李某家中强行抱走电视的侵害公民财产权的事实。从法律秩序价值的评价判断,张某进入李某家中强行抱走李某电视的行为无疑是要做负面评价的,因为他侵害了李某的财产权,造成了李某一家及社会的不稳定和不安全感。法的目的在于维持秩序平静,自助行为事后主动地以私力救济其权利,违背了法的安全性要求,有损于社会公共秩序之和平,因此这种行为似乎应该受到禁止。但实际上这种以维持秩序为由反对自助行为的观点,是对法的价值的片面化、极端化理解。对秩序的孜孜以求必将使个人权利的行使受到极大的限制,使统治者或法本身有了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威,而使公民在这种巨大的权威面前变成了零。
完美的法律,既应追求秩序的价值,也要兼顾正义的价值。而限制公民的自力救济,以维持不法状态的秩序,势必是对公平正义的巨大挑战。所以,各国法律均赋予人们自助权以实现公平正义,当然,为了避免权力滥用,法律上对这种自助行为的实施条件及其效力都予以规范,以便维护法的秩序。本辩题中,从法律正义角度判断,李某拖欠张某借款的事实客观存在,且由于李某的无故拖欠行为,造成了张某合法债权受到侵害的情况。张某在无奈之下采取了自我保全权利的行为,其行为无论是从动因,还是最终达到的效果,均是为了实现抵偿债务,并未出现额外侵占或者毁坏李某财产的行为,是在法律严格限制的自助行为限度要求下完成的。因此,张某的自助行为可以阻却其行为的违法性,不构成抢劫罪,符合法律所追求的正义价值。
二、辩论词内容
(一)破题
第一方案:
无罪过,即无罪责,是刑法的基础性原则--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核心概念。同时,作为这一原则体现,刑法第二章专门将意外事件、不可抗力、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的犯罪等没有主观罪过的行为均作为阻却违法性事由排除在犯罪之外。这一立法恰恰正是秩序价值与正义价值的博弈结果,即不能一味的因为追求秩序价值,而不顾及行为人保全自己权力,不具备主观犯罪恶性的自我救济行为的合法性。本案中,李某无故拖欠张某欠款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不诚信和侵害债权的行为,在长达一年八个月讨要无果的情况下,张某无奈之下到李某家中抱走电视用于抵偿借款的行为,由于在动机上只有用于抵账的主观性,行为上只抱走与借款金额同等价值的电视机的适当性,结果上未造成李某一家财产和人身损失,实现债务抵偿的自我权利保全性,属于私力救济制度的自助行为,没有抢劫罪的主观方面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符合法律的正义价值之要求。如果对张某的行为进行否定性评价,必将助长李某的不诚信,必将造成不法状态的秩序的持续,这无疑是否认个人权利自保的公平正义,无疑是对公民私力救济的排除,无疑是主客观相统一的法外定罪。因此,对本案张某做无罪辩护仅仅是捍卫我国刑法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开始,彻底去除司法机关以结果推断罪过,进而以结果定则量刑的错误观念才是这次辩论的最终意义。
第二方案: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作为中国刑法中的基础性原则,决定了确认某人构成抢劫罪,在主观上就必须证明其有非法占有李某电视机的目的。同时,现实中由于法律滞后以及公力救济之不足等原因,自助行为本身对于恢复权利人的权利是必要的,它是对公力救济的一种补充,因而也不具有犯罪性,是一种阻却违法性的事由。即使行为人的自助行为会因此而违背了法的安全性要求,有损于社会公共秩序之和平,但这种片面追求秩序价值的主张,必将使个人权利的行使受到极大的限制,造成不法状态的秩序的持续,构成对公平正义的巨大挑战。因此,赋予当事人自助制度是实现秩序与正义、个人权利与国家权力、权利保障与防止权力侵害相统一的必然要求。李某无故拖欠张某欠款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不诚信,在多次讨要无果的情况下,张某无奈之下到李某家中抱走电视用于抵偿借款的行为,由于在动机上只有用于抵账的主观性,行为上只抱走与借款金额同等价值的电视机的适当性,结果上未造成李某一家财产和人身损失,实现债务抵偿的自我权利保全性,属于自助行为,没有抢劫罪的主观方面和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符合法律的正义价值之要求。因此,我方认为张某无罪。
(二)自由辩论时间
1、请问对方辩友,对刑法中关于抢劫罪中“非法占有为目的”是什么意思?
2、再请问对方辩友,抵偿与占有有区别吗?
3、完全不能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可以被追究刑事责任吗? 意外事件和不可抗力可的责任人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吗?
4、本案中,张某没有抢劫罪的故意,却被认定为抢劫罪,请问对方辩友,根据刑法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张某的主观方面表现是什么?
经典词语:诚信诚可贵,正义价更高;若为秩序故,二者就可抛嘛。
“正义恰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这是哲学先驱亚里士多德在其名著《政治学》中提出的著名命题。
一个社会只有实现了正义,才能消解一切根本性的社会冲突诱因,实现稳定的秩序。
试问,如果将张某的行为认定为抢劫罪,那么他非法者占有的主观目的在那里?社会褒奖诚信机制的正义在那里?因此,我方认为张某无罪。
(三)总结陈词
追究刑责,惩戒犯罪是刑法的当然之义。但是,刑法的构成要件和主客观相统一原则,都要求我们要严格按照被告人的主观恶性和客观违反行为相结合的角度进行定罪量刑。本案中,由于李某的不诚信行为,导致了张某在长达一年多的年的时间里无法收回欠款,面对李某的侵权在先,张某实行了自我保全权利的行为,将李某家中的与自己借款有同等价值的电视机抱到了家中,其目的只为抵偿债务,其行为仅限于取回自己的欠款,目的合法,行为适当,完全符合受法律保护的自助行为。面对这一法定的阻却违法性事由的事实,加之李某没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恶意,何以认定张某构成抢劫罪。
法律的价值在于追求公平正义,面对李某长期侵犯张某债权的行为,如果不允许张某按照法律授予的自助行为实现了债务抵偿,并认定构成抢劫罪的话,那么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对于我国自助制度和债务抵偿制度的推翻,是对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否定,是对不诚信意识及侵害债权违法行为的助长。长期以往,人们终将成为客观定罪主义的墨守成规者,而非主客观相统一的正确遵从者。因此,希望对方辩友明晰:我们创制和执行法律,永远追求的是个人权利的伸张和保护,而不是僵死的成为不法侵害状态之下社会秩序的沉默者。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面对李某的不法侵害,张某选择了拿起法律赋予的自助行为的救济制度的武器,而这正是耶林彪炳千史的为权利而斗争的应有之义。
案例
案例一:
赵亮敲诈勒索案
王老师到个体滩赵亮处买水果时,丢一钱包。赵亮打开钱包内有人民币10元及有关证件,其中有出国护照。后来,赵亮买了一张报纸,见报纸上王老师登了寻物启示,言:“如果谁拾到钱包请归还,并有重谢。”并留有电话号码予以联系。赵亮按电话号码与王老师联系上,约定一个地点见面。王付给赵亮800元。赵嫌少,并称王重谢是骗人的,要求王付3000元。王又把一辆摩托车押给赵(摩托车价值6000元),赵留下名片,称王出国后回来联系。几天后,王老师出国未成,多次打电话跟赵亮联系,称只能给800元,要求返回摩托车。赵亮不答应,称若不给3000元就不给车子。后来赵亮将该车卖掉得款3500元。王老师向公安机关告发,赵亮当天被抓。
要求控方以敲诈勒索罪起诉。
------------------案例二:
李志平爆炸案
某年二月七日(农历正月初二),李志平及其哥哥李志胜因其儿子(8岁)与本村新婚妇女向某嬉闹,同前来制止的本村村民王洪庆、刘桂荣发生口角,继而撕打,殴斗中王洪庆头部被砸伤。王被送往医院后,李志平之父李田多次去医院看望,向其赔礼道歉。王出院时,李家结清了医疗费。有关此事李父多次找人调解未果。二月九日,刘桂荣提出让李志平、李志胜兄弟俩当晚到其家中下跪,未如愿。刘即于次日早八时许,纠集王家及其娘家多人闯入李志平家中院落叫骂,李父一直劝儿子李志平呆在屋里,刘一行近10人在李家院落叫骂近俩小时,有人拿砖头砸了李家的窗户玻璃,李志平气急之下,从桌橱中拿出一枚手榴弹(系李志平在上海打工时在黑市上购得,当时卖者告诉他是哑弹,李称为了防身就以200元买下),掖在腰间,手持点燃的鞭炮从屋中串出,遭到围攻后,李志平即掏出并高举手榴弹,手榴弹在混乱中炸响,当场炸死三人、重伤5人、轻伤3人。李志平本人当时一只眼睛被炸瞎,耳朵被震聋。
该案证据材料主要有证人证言、现场勘验笔录、刑事科学技术鉴定书及手榴弹柄、拉环、弹片等。李志平在案发第二天在医院承认自己拉响手榴弹,但其后数次陈述中皆否认拉响手榴弹,而是称手榴弹被拉响。
要求控方以爆炸罪起诉。
------------------案例三:
王成江故意伤害案
被告人王成江,男,20岁,春江市人,汉族,系春江市体育学院武术系学生,住该学院学生宿舍北楼227房间。
某年11月5日晚9时许,王成江邀其同学张强、郭玲、吴文英、王文建、张严五人一起去本市广华区人民东路87号波音练歌房内唱歌娱乐,在包房内唱了使几分种后,点歌机坏了,几人欲离开歌厅,在结帐前厅,歌厅服务员吴圆圆、赵玉等人上前阻挡,要求王成江等人付80元的包间费,王听后非常不满,认为收费太高,只愿付半价。此时,正在该练歌房会友的被害人张学平(该市吴桥派出所民警)出面干涉,并自称是歌厅老板的朋友,认为王成江等人应付80元包间费,一分也不能少。为此,张、王发生争吵。为防止事态扩大,王成江的同学张强劝住了王成江,并主动付了80元的包间费。王成江心中仍觉不满,在往外走时,对张学平说:“我记住你了,咱们走着瞧。”张听后,挡住了王的去路,王成江推了张一把,要其让开,张学平即拽住王成江的上衣,问其想干什么,两人拉扯互殴过程中,张学平用左手掐住王成江的脖子,将其按在吧台边的凳子上,用右手打王成江后脑两拳,情急之下,王持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向后各刺中张胸、腹部一刀。致张的心脏被刺破,急性失血性休克而死亡。王作案后,乘他人忙于送张到医院急救之机,打了一辆出租车,匆忙离开波音练歌房,未敢回学院,躲在前进立交桥下呆了一夜。一大早,他向同宿舍的倪庆柱打了电话了解张学平的伤势情况,倪庆柱劝其自首,王成江说:“我现在心里乱得很,也很害怕,你能到前进立交桥西来接我吗?”倪庆柱答应马上就到,让王在原地等他。正值倪庆柱要出门时,其班主任老师王辉同公安人员恰巧到宿舍抓捕王成江,倪便同公安人员一同到前进立交桥西,将在此等候的王抓获归案。
在侦查过程中,王成江在公安机关审讯过程中,只承认扎了张学平一刀,至于扎中何部位自己也不清楚,但医院诊断证明及春江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鉴定书均证实被害人胸部、腹部各有一处刀伤,均系上钝下锐的单刃锐器所致,致命伤为刺中胸部的一刀,被害人系因心脏破裂,导致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现场大量的目击证人均证实案发现场只有张、王两人互殴,无其他人参与,张系在紧追王的途中倒在波音练歌房的大门外10米处,王使用的凶器一直由其随身携带,并被丢弃在前进立交桥下,至其被抓时由公安人员查获。
上述事实有证人证言、物证、书证、犯罪嫌疑人供述与辩解、鉴定结论及现场勘验、检查笔录、照片等相关证据予以证明。
要求控诉方以故意杀人罪指控。
一、辩题
二、辩点:
1、正方进攻点;
2、反方进攻点
三、反方辩据
四、反方最后陈辞
一、辩题
2004年8月1日晚,的士司机黄权驾驶一辆捷达出租车,在兰沙市远大路搭载姜伟和另一名青年男子。两人上车后要求黄权驾车到南湖市场,当车行至南湖市场一建材超市旁时,坐在副驾驶员位置的姜伟要求黄将车停靠在超市后面的铁门边。车尚未停稳,姜伟持一把长约20公分的水果刀与同伙对黄权实施抢劫,从其身上搜走现金200元和一部手机。两人将车钥匙拔出扔在地上后逃跑。黄权拾回钥匙驾车追赶两人。由于劫匪已不知去向,黄便在附近街上寻找,二分钟后在建国路遇见姜伟二人迎面走来,这时姜伟也发现黄权驾车朝他们驶来,便持刀朝黄挥舞两下转身就跑,其同伙朝另一方向逃跑。黄权猛踩一脚油门驾车从后面将姜伟撞倒,姜伟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案发后,黄权投案。经法医鉴定,姜伟系因巨大钝性外力作用导致肝、脾等多器官裂伤引起失血性休克死亡。
辩题:黄权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正方:黄权构成故意杀人罪。反方:黄权不构成犯罪。
二、正方辩点
(一)正方进攻点:
1、抢劫行为已结束
2、没有严重人身威胁
3、明知会发生死亡结果还撞
4、对死亡结果的主观态度
(二)反方进攻点:
1、黄权的行为是不是防卫?有没有权利防卫?
2、黄权是否有权夺回被抢劫的财物?
3、人死了,就一定是故意杀人吗?动机、目的?
4、阻却刑事违法
5、特定的环境
6、放宽正当防卫的限制条件——无限防卫
三、反方辩据
(一)、抢劫行为已结束
姜伟抢劫已得手,如果黄权自认倒霉,打道回府了,抢劫当然就结束。但事情是这样的吗?辩题告诉我们姜伟及其同伙虽已逃走,但黄权并没有停止追赶,仅在两分钟后就在附近的街上发现了姜伟,一个逃,一个追,双方明明都是现在进行,怎能说是过去时?
我倒要问问反方,既然结束了,为何还持刀朝黄权挥舞,是挥刀作别吗?
(二)没有严重人身威胁
1、黄权一个人,姜伟两个;黄权赤手空拳,姜伟却持刀挥舞。正方请你们自己说,黄权有没有生命危险?
2、正是有生命危险,黄权他才不敢下车呀!黄权财物已失,请问正方,难道你们还想让他再搭上一条命,让黄权命丧黄泉吗?
3、请正方注意,姜伟是抢劫犯,黄泉是受害人,请问反方,抢劫犯抢劫无错,受害人追抢劫犯反倒追出了错吗?你们这讲的是哪门子道理?
4、黄权有权夺回被抢劫的财物,他在行使自己的权利,刑法也鼓励积极同犯罪分子做斗争。新《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的修改,增加无限防卫条款,不就是最好的说明吗?
(三)、明知会发生死亡结果
(四)主观态度
1、请正方不要忘了,黄权是在追歹徒,不是在灯下沉思呀!
2、请问正方,你会这样追一个人吗?歹徒啊请你慢些跑,请容我在法律的框架下好好想一想。
3、黄权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怎么能说是放任呢?只不过他的目的不是杀人而是防卫,一种本能的防卫。
4、正方,黄权的主观态度不应靠猜,而应靠黄权的行为加以判断?辩题告诉我们黄权的目的是防卫,正方你判断不出来吗?
5、按正方的逻辑,黄权明知而未知这应是过失致人死亡,恰恰证明不是你方所说的故意杀人哪!
6、请问正方黄权杀人的目的是什么?动机是什么?
7、不,是防卫,可以杀死。
四、反方最后陈辞
尊敬的主持人、评委、正方:
请允许我代表反方做最后陈辞。
因为姜伟死了,正方就说是黄权杀的,而且是故意。正方这是以结果推论主观,而主观是不能推论的,是应据实查明的。那本案有可供正方查明黄权杀人故意的证据吗?没有!黄权是开车将姜伟撞倒,但他并不是去杀姜伟,他只是想抓住姜伟并夺回被抢的财物!
黄权为夺回被抢的财物就可以对抢劫犯姜伟实施人身损害吗?当然。《刑法》第20条规定:为了使自己的人身、财产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说到这,黄权的行为是否是正当防卫就成了关键,因为这决定黄权是否构成犯罪。黄权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吗?当然。
一、黄权针对姜伟正在实施的抢劫进行防卫。
二、黄权具有防卫意识。
三、黄权针对不法侵害人姜伟本人进行防卫。
四、黄权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姜伟虽死亡,但《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对正在进行的抢劫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防卫过当,不不负刑事责任。黄权的行为完全符合该条款规定,不构成犯罪。
当然,正方处于职责所在,本能的提出了反对,他们认为姜伟抢劫得手后就逃走了,抢劫行为已结束了,不符合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这一正当防卫的法定条件,而且黄权撞姜伟时,姜伟对黄权的人身安全已没有严重危害,也不符合无限防卫的法定条件。正如正方在法律适用上只问其一,不问其二,更不问其三一样,在认定事实上,他们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回避或忽略了辩题告之的如下事实:姜伟及其同伙虽在抢劫得手后逃走,但仅在2分钟后便被黄权在附近街上搜寻到了。二人先是朝黄权持刀挥舞,继而进行人身威胁,企图再次脱逃。正是这些被正方省略的事实恰恰证明,在那个黑色的夜晚,面对两名持刀歹徒,黄权除了将正在追赶的出租车冲向抢劫犯,他别无选择。正如被追赶的歹徒在慌不择路的逃窜中不可能向追赶他的人说:喂,伙计,我用的是刀,你怎么用枪向我开火,这是不正当进攻呀一样,我们能苛求黄权停下急追不放的汽车换成毛驴车或自行车吗?再说又让黄权到哪儿去找毛驴车和自行车呢?
如果真的是这样,命丧黄泉的可能就不是姜伟而是黄权自己了,他不但夺不回被抢的财物,恐怕还得搭上一条命!如果真的是这样,有谁还敢和犯罪分子做斗争,更有谁还敢见义勇为挺身而出?面对行凶的歹徒,围观群众袖手旁观,甚至让开两厢让歹徒夹路而逃,这样令人心痛的悲剧上演的还少吗?还能让这样的悲剧重演吗?不,今天反方对黄权的声辩就是要昭示这样一条真理:坏人不能当道,好人不能受欺。《刑法》为黄权这样的出手勇士撑起了一把保护伞!
黄权的防卫正当其时,恰如其分,黄权不但无过还有功,更无罪可言!谢谢!
各位评委:
辩方认为控方指控赵亮的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明显于法无据,赵亮的行为是典型的民事行为,不构成犯罪。现总结如下:
一、从主观上看,赵亮向李晶索要10000元报酬不具有控方所指控的非法占有李晶财物的目的,而是基于李晶的悬赏广告向其主张的合法报酬,该请求是合法的民事行为。数额的高低是双方对“重谢”的理解不一致,其争执可通过协商或民事诉讼的途径解决,但不会改变该行为的合法性。
二、从客观方面看,赵亮没有实施控方指控的威胁或要挟行为,其行为是典型的民事行为。赵亮的行为是分三个阶段实施的:
第一阶段,李晶丢包后刊登悬赏广告,赵亮与李晶联系,主张报酬。该行为是合法的民事行为,这是毫无异议的。
第二阶段,双方因报酬问题未达成合意,李晶基于自身的需要,经权衡得失,主动提出把摩托车抵押给赵亮,换回手包,报酬问题以后协商。在这里,双方对报酬数额的争执,实际是对悬赏合同的具体内容进行协商,但是李晶对需“重谢”赵亮是无异议的,在数额暂达不成合意的情况下,李晶可选择多种方式解决:如补办护照、调解、起诉或进一步协商,她自愿选择的是先以摩托车作抵押,取回手包,报酬问题以后协商的方式。在此,李晶没有受到任何威胁、要挟,其行为是完全自愿的。
第三阶段,双方再协商未果,赵亮处分了摩托车,但李晶对该处分并不知情,不会使其精神受到强制,该处分不是控方指控敲诈勒索行为的要挟手段和结果,而是赵亮擅自处分抵押物的民事行为,至多产生民事侵权的法律后果,但绝不是犯罪行为。
从以上三个阶段分析,赵亮未对李晶实施威胁、要挟,也未作出任何将要以某种手段威胁、要挟李晶的意思表示,赵亮拾得手包、因悬赏广告提出要10000元的主张、同意李晶的抵押要求临时占有其摩托车、以及后来擅自处分摩托车的一系列行为,都是典型的民事行为,不属于刑法调整的范畴。
综上,赵亮的行为从始至终是民事行为,其行为不具备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不是犯罪行为。如果将一个在部门法上的合法行为在刑法上予以否定评价,显然有违刑法是其他部门法的保护法和刑罚是社会的最后一道防线的基本理念。
发言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