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赛感想
这是我大学第一次带队参加省级以上的比赛,而且历时一个多月,在磕磕碰碰中我学会了很多,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做团队项目一定要有一个良好的规划,在前几次模拟中我没能做好规划导致进程过慢,结果也很不理想。而在国赛中我们在一天半就已经完成了整个框架,后面的工作就显得游刃有余。
当合作产生矛盾时要及时解决,队友间建立的信任是成功的第一法宝。虽然在模拟赛中产生了一些小矛盾,但是我们坦诚相待(开了两次队内会议),建立了良好的默契。在这我要说:我的队友真是好样的,你们的做事态度值得学习。
由于我是负责数学这块的,所以第三点我着重介绍我的学习过程:首先我大二开始就准备数学竞赛(学了很多课内没有的知识),保证自己的数学思维不退步;其次大二下学期学修建模课,这期间看了三四本数学建模方面的书;再次参加校建模竞赛和暑期建模培训,这段时间主要锻炼了自己的理论应用能力,最后培训结束后从新回顾了基本算法并阅读了数十篇近年的优秀论文。
在这里我还要说一下对建模学习的看法,网上有些人认为建模不一定非要学那么多,比赛时引用的方法找的好就行了,这是很不可取的,一篇好的论文尤其获得国奖的有很多细节都体现了他们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娴熟的处理技巧。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好才能高屋建瓴的看待问题,才能提出高水平的想法,才能先声夺人。
第二篇:课赛感想
课赛感想
我于1995年大药师范毕业回乡小学任教,在离楚雄一百多公里的新村镇、大地基乡工作了15年,直至2010年8月因想需要照顾家庭,调到了东瓜镇小学,到了东瓜最远的龙河完小工作了一年。新学年开始,学校把我调到东瓜镇永兴希望小学。我校有12名教职工,10名专任教师,2名后勤职工,我算年龄较小的老师了。中心小学组织“小学语文参与式课堂教学竞赛”,要求每一所小学都选拔一名选手参赛。在我们学校,学校一致推荐我参加课赛。说心里话,工作16年,还是第一次参加课赛。在接到此任务后,心想只要我努力了,结果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于是,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选择了中年级,也就是三年级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课时进行教学。我的一家(包括我的侄儿)和完小老师都全力以扑和我策划、准备怎样教学,花了好几个晚上,制作课件。基本上就绪。在课赛拉开帷幕时,共14名选手参赛,我是第10名参赛的选手,经过听了了几位老师的教学课,又进行重新设计、构思、准备。
2011年9月30日第二节课,是我讲的课。一切按计划进行着,当下课铃响,我的教学也随之结束了。回想起第一次参赛的历程,感想很多,最终觉得,我已经全身心的投入了,已经无怨无悔。在课堂中,学生的表现,至今难以忘怀。
2011年9月30日
第三篇:国赛感想
数学建模国赛过去了两个月了,很欣喜能拿到国家一等奖,很感谢队友们,真的,因为我有时候比较强势,比较直,有什么就说什么,很感谢濮阳和向靖的包容。
其实说实话,在数学建模上我是个新手,在这里还得感谢向靖给我打电话,叫我参加数学建模,恩,我给他的回复就是,行,相信我,我一定殚精竭虑,接下来就是选择另外一个队友,我想过很多人,因为我和向靖都是可以或者通过努力都是可以建模和编程的人,因此我希望有一个写作比较不错的人,我想过刘铄,不过他当时已经组队了,因此我叫了濮阳。挺好,我们三个各自互补,我强势,在总体决策上能拿主意,向靖能配合,对于一些问题的求解能切实的实施,而在最后将想法转换成文字时濮阳就起到了作用。在很多时候,我很感谢他们的包容,因为我比较直,当别人的心思偏离了我们的目标时,我总是会说出来,有时还不是很善意,幸好大家也都还理解,真的很感谢。从校赛的一点一点学习开始,到国赛在翠宫待的三天,这期间大家都很努力,都尽力了。暑假20多天的国赛培训,多的不说了,就是重复着查资料,建模,编程,解决问题,答辩这样的故事,坚持下来了,也就成功了。熬了不少夜,吃了不少苦,值!为的就是能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什么数学竞赛,物理竞赛纯粹就是做题,说实话对你又有什么帮助呢?而建模真的很锻炼人,锻炼的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进去,无怨无悔。
想起9月9号开始国赛,那三天仍然是值得珍藏的回忆,三个男人在宾馆里面,吃饭在一起吃,睡觉在一起睡,蓬头垢面,无所畏惧,从国赛题发布的那刻开始就整天对着电脑,这次的国赛题分为AB两题(对于本科生),一个是城市重金属污染的分析,一个是交通的调度问题,因为有过校赛对于海面溢油污染分析的经验,我们一开始就决定做重金属污染的分析,其问题重述一下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对城市土壤地质环境异常的查证,以及如何应用查证获得的海量数据资料开展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按照功能划分,城区一般可分为生活区、工业区、山区、主干道路区及公园绿地区等,分别记为1类区、2类区、……、5类区,不同的区域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不同。
现对某城市城区土壤地质环境进行调查。为此,将所考察的城区划分为间距1公里左右的网格子区域,按照每平方公里1个采样点对表层土(0~10 厘米深度)进行取样、编号,并用GPS记录采样点的位置。应用专门仪器测试分析,获得了每个样本所含的多种化学元素的浓度数据。另一方面,按照2公里的间距在那些远离人群及工业活动的自然区取样,将其作为该城区表层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
附件1列出了采样点的位置、海拔高度及其所属功能区等信息,附件2列出了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采样点处的浓度,附件3列出了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
现要求你们通过数学建模来完成以下任务:
(1)给出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并分析该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2)通过数据分析,说明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3)分析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由此建立模型,确定污染源的位置。(4)分析你所建立模型的优缺点,为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还应收集什么信息?有了这些信息,如何建立模型解决问题?
我们第一天其实也挺纠结的,因为在决定到底是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还是matlab来做个简单的图,尝试了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实在是很难弄那个GIS软件,因此最后还是决定用matlab,最后证明这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是建模竞赛,不是搞专业制图,所以能尽量用matlab等数学软件解决就这样解决,当然之前需要插值,我们也用的是比较普遍的克里格插值,没办法,复杂的插值方法实在是难为我们,然后做出了下面的图,说实话,我们的图真是很一般的。
还有六个就不写了。接下来是一个评价问题,这个是我比较擅长的,用的模糊数学的方法也是用了四次了的,所以比较熟悉,写起来得心应手,第一问搞定了,第二问很快也用了因次分析法给搞定了,因次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很容易搞定,这里是濮阳写的,挺好,以前他都很少在问题中直接建模,这次非常不错。并且我们在后面插入了一个PS做的图
第三问才是拉开差距的,说实话,我们做的也很一般,不过用的确实是我们自己的方法,也没有多折腾什么,还给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空间累积法,说白了就是一个累积求和取最大值,然后编程找到最大值的点,也就是污染源,真的很简单,不过这个问题确实是国际上也正在解决的一个难题,出到这里估计也是想集思广益,踏踏实实也挺好的。
第四问,我坚持要用一个比较创新并且学以致用的方法,那就是用熵来表示地质发展情况,可能这真是让我们的文章添了几分创新点吧。
最后我排版排到了凌晨4点,然后入睡,很踏实,6点起床去打印,拿着厚厚30多页的论文,真的很开心。不管怎样,付出了,相信这也是很多一起建模的人的感受。
重要的是过程,过程做好了就会有结果,我们真不是最好的,优秀的人真的太多了,也许我们配合的还行吧。接下来美赛加油了!
第四篇:赛课感想
赛课感想
金桥中心小学
李秋玲
人们常说文无定法,其实教也是没有定规的。本学期,我们金桥中心校在教研室的安排下开展了“一课同上”的“赛课活动”,授课教师各显风采、各具特色,那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思路,不同的教学风格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中也得到很多启发。为此金桥中心校两处小学的全体教师在4月2日下午进行了评课活动,评课的教师各抒己见、直言不讳,使研讨气氛达到了高潮,我想这样的活动不仅为集体研讨提供了很好的研究平台,还为以后的数学教学明确了方向。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他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分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结合本次活动,谈谈自己对课堂的一些反思。
一、深入研究学生,充分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掌握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才能因材施教,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才是教育真正意义所在。深入研究教材,和教研组教师切磋上课的环节,就教学情景中会出现的状况给予解决的方案,课堂设计上另辟蹊径,努力寻找适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课堂教学结构,调整教学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主。
二、调控个人角色,充分张显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无论是从教学目标的设置还是教学策略的选择,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教学是激发还是压抑学生学习兴趣;是激活还是禁锢学生思维;是促进还是限制学生发展;是保护还是损害学生自尊心。真正站在学生角度思考教学,真心倾听每一位学生的心声;真诚善待每一位学生的认知;真正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三、巧设教学方法,致力培养学生学有所思
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既要把教学看作是一项职业,又要把它看作是一项事业。采用多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致力于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经历学习的过程,并从中体验探究、发展、创造的乐趣,关注的是人终生可持续性发展。因而课堂上倡导民主,提倡开放,允许并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学生按照自己喜好、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允许学生随时站起来回答问题或向教师、同学质疑,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开心。
人人参与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教研催人成长,“一课同上”是我们交流、展示、提高的有力平台,如果我们能一如既往地继续进行这样的课堂研讨活动,相信我们的教师和学生一定会在其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第五篇: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赛感想点滴
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赛感想点滴
太仓市经贸小学 顾伶俐
2007年11月27日,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美术课现场评选活动在无锡连元街小学拉开帷幕,这是一次高水平的教学技艺的展示,更是当前最前端的教学理念的汇集,本人有幸能参与观摩学习,对自身的教学水平也是很大的提高,经过了三天紧张的听课活动,加上自己的品味深思,作如下思考:
一、美术课程本位的回归。
在此次现场课中,选手们纷纷拿出了自己最精彩的教学技艺,教学环节的设置相当丰富,但无论怎样设置环节,均围绕美术课程的本位出发,紧抓每节课的教学目标,用直观巧妙的教学手法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作出能吸引人的美术作品。
1、紧抓教学目标
每一节课的教学都应该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行,这一点对于大部分选手来说都做的相当不错,以往我们听到的许多评优课,往往为了吸引评委而设置过多的花式内容,有些内容偏离目标,成为可有可无的形式。这种情况在此次现场课中并不多见,我们所听的十九节课,或围绕泥塑,或围绕剪纸、或围绕创作画,都能紧扣主题,不零乱,少花哨,这成为他们成功的关键,在评委专家的点评当中,我们也听到了这样的评述。
2、巧妙突破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的突破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而此次比赛的课都能让我们感受到选手突破重难点的手法各有千秋。例如个人最为欣赏的《老茶馆》一课,人物形象与动作的创作一向是教学的难点,而老茶馆中的人物更是千姿百态,很难表现。但教师却能利用巧妙的方法让学生来直观感受,他请学生上台坐在椅子上喝茶,翘起二郎腿,然后请另一为学生用她事先制作的活动人物摆放动作,既直观又生动的解决了形象与动作的难点,然后她又利用活动人物摆放出各种造型并演示了人物坐在桌子前后左右不同方位的场景,为学生掌握老茶馆人物的创作扫清了学习障碍。再例如《火火的向日葵》一课,原本概念中的向日葵总是圆圆的花盘椭圆的花瓣,而凡高的向日葵却能表现出舞动的感觉,这位老师请学生先用线条来表现欢快的音乐,再从中找到向日葵花瓣舞动的通感,突破教学重难点显得巧妙而自然。
3、加强教师示范的直观演示
在此次美术课中几乎每节课都少不了教师亲自的示范,教师的示范一方面加强了学生的直观感受,让他们了解了美术创作的过程,另一方面也贴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的能力是征服学生心灵的钥匙,从教师的示范中,学生能够从欣赏变为模仿进而进入创作,最基础的美术技法还是需要教师扎扎实实讲授的。印象最深的就是《用彩墨画鱼》这一课,教师本身具备良好的教学基本功,一上课便用毛笔当堂书写了课题,字写得潇洒飘逸,一下子征服了学生包括听课教师的心,在后来的教学中,教师不断地示范彩墨鱼的不同画法(勾线法、没骨法)、画面的构图(大小、疏密)、不同技巧的画法(弹指法、喷溅法)等,并将创作的形象组成一幅大型的水墨画。可以说这样的课一定是能震撼学生心灵的,并且学生能够学到扎扎实实的美术技法,为今后的美术教学打下良好的绘画基础。
4、作业展示具备艺术性
学生的作业展示往往是我们教师较为忽略的一个部分,他们中不乏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只是简单的点评无法唤起他们对美术创作成果的最大热情,改进展评方式,让作业成为艺术品也是本次赛课的一大亮点。在水墨作品中将作业纸设计成传统的扇面,立轴、小品并装裱好,作业纸本身就具备强烈的美感,无论学生水平如何都能获得一定的画面效果,成功感十足;在泥塑作品展示中直接用数码相机拍照并输入电脑进行欣赏,学生看得到自己作品的特写,作业积极性也更加高涨;在《下雨了》一课中,教师还煞费苦心地用拷贝纸作为学生作业纸,然后将作业布置到实现挖出各种造型的展板上,后面打上灯光。透过拷贝纸上朦胧的灯光映衬,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效果,撇去花费的人力物力不说,单论视觉效果是相当不错的,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品竟然这么美,一定能激发更强的学习动力。
二、美术课程人文因素的挖掘。
1、重视课堂的视觉因素
美术是视觉艺术,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图片欣赏,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实效,人的头脑中要积累更多的表象才有可能进行丰富的想象,创造力更是与想象力密不可分。当然图片的选择要具备典型性,在课上有限的时间内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教学信息,例如《火火的向日葵》一课,教师所选取的图片就是一幅真实的向日葵和一幅凡高的向日葵,却有效的让学生感受到了向日葵富有生命气息的活力;而《象形文字的联想》一课,教师让学生欣赏了一段用象形字绘制的动画片,学生直观感性地理解了象形文字的由来。而且丰富了自己的想象力;再如《跳舞的点和线》一课,教师不仅搜集了许多水墨画中的点线面作品,而且选择了摄影作品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点线面,最有新意的是他课前抓拍的连元街小学的鸟瞰图,学生们从疑惑到意外到争相回答,令我们不得不佩服该教师灵活而敏锐的头脑。有了更多更典型的视觉刺激,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发挥。
2、深挖课程的人文内涵
在本次现场课的点评中,专家多次提到了人文内涵挖掘,美术课除了要进行造型技能的训练,更要有人文底蕴的烘托,而有文化内涵的课能够使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发展。例如《小泥人》中对无锡惠山泥人的介绍、《兵马俑》中对秦皇陵及兵马俑内涵的剖析、《火火的向日葵》中对向日葵生命意义的阐述、《吉祥图案》中对民俗文化的展示,《老茶馆》中的茶馆文化、以及《有趣的汉字》中汉字字体的演变等等„„这些课程都能深挖其中的人文内涵,使学生在学习美术技法的同时,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丰富知识结构。
3、强调课程的延伸拓展
每一节美术课在教学中除了挖掘课程的人文内涵之外,还注重了课程的拓展性,课程的内容不仅在课堂上学生得以交流探讨,课外仍然能够继续延伸,将美术小课堂融入生活大舞台。例如《吉祥图案》中的课外剪纸的再收集;《秦皇陵兵马俑》课后继续研究的铜车马造像;《老茶馆》中用线描、水墨、木刻等方式表现的茶馆文化;《跳舞的点和线》课后的网站推荐等等,无一不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将课程的学习延伸至课外。
三、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性展示。
1、课前师生的互动
师生互动能够调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同时增进师生之间的亲近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本次比赛的老师来自全国各地,都是借班上课,在课前的师生交流中,我看到了每个教师不同的表达和处理方式,十分值得借鉴。类型一:特色型。利用地方特色互相介绍,许多老师来自少数民族地区,有的自己就是少数民族人,因此地方特色就用来作为自己的招牌介绍,甚至他们的选课也与此有关。类型二:方言型。每个地方的人都会一方方言,老师与学生互相交流方言,既活跃了课前气氛,又在无形中起到了保护地方方言的作用,学生学到了新鲜的方言,倍感兴趣。类型三:表演型。或学生唱歌或教师表演,为了活跃课前气氛,用歌曲拉近彼此的关系也是不错的选择。
四、游戏型。用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一些课前的小游戏本身就与课有关,例如《有趣的汉字》一课之前的字谜游戏;《下雨了》一课之前让学生说说和“雨”有关的词,都能够调动学生注意力,为教学设置了一个很好的铺垫。还有的老师让学生参与课前黑板的布置、播放与课题有关的录像、或用语言交流相互的感受等等,这些方式都非常有效,值得效仿。
2、课堂情境的渲染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渲染课堂情境的方式,但是课堂情境的设置应该紧紧围绕课题,并且要注重情境的连惯性,尽可能没有生硬的感觉。《老茶馆》一课就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整节课紧紧围绕“老茶馆”这一成都特有的民俗文化,渲染浓浓的茶馆情境。课前老师请学生欣赏了一段有关老茶馆的录像片断,学生们在头脑中为新奇的茶馆文化所吸引,不知不觉中走入了老茶馆的氛围,然后老师引导学生一起走进老茶馆,欣赏老茶馆的表演,模拟茶客们的动作,制作完成后出现的茶博士,以及作业评价中请学生用上茶来评价自己喜欢的作品等等,所有的环节穿插紧凑,过渡自然,学生在学习撕纸人物的过程中领略到了深厚的茶馆文化,教学非常成功,也成为与会教师交口称赞的一节优质课。
3、课堂气氛的调动
具备高超教学技巧的教师,对课堂气氛的调动也是非常拿手的。例如《秦始皇陵兵马俑》一课,教师在整个课堂中自始至终都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激荡人心的气氛,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秦皇陵兵马俑雄伟壮阔的感觉。欣赏课一般都是教师不太敢开课的内容,因为教师要讲述的内容很多,学生容易厌倦,而进行互动又比较困难,但老师在课程的设计中不但使用了许多视觉因素的刺激如录像图片等,而且配合了雄壮的音乐,甚至带来了许多陶俑复制品让学生自主欣赏感受,整节课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来分析一个个有关兵马俑的细节问题,同时不忘感受兵马俑的惊人气势,学生融入在威武雄壮的课堂氛围中,听讲积极性也大大提高,领悟了珍爱国宝的人文主题。
4、教师语言的特色 不同性格的教师教学风格也各不相同,这些课堂中我们看到了不同教学风格的展示,他们或沉稳,或激昂、或幽默、或干练,体现最突出的就是教师颇具特色的语言表达,充分张扬他们个性的同时也体现出了各自的教学特色。《火火的向日葵》一课的执教者是上海的方老师,这位教师语言组织充满诗意,将向日葵那种散发火样热情的意境用诗般语言表达的淋漓尽致,学生与教师都陶醉在美妙的言语中,享受到的不仅仅是心灵的震撼;而《用彩墨画鱼》一课的执教者天津的黄老师则是个干练飒爽的人,极具个性,她说话简洁明了,课前课后准备都干净利落,整节课的节奏也非常清晰紧凑,决不拖泥带水;执教《跳舞的点和线》的沈老师则是个幽默睿智的人,他类似于主持人的讲解为学生娓娓道来,不时穿插的小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师生在相视一笑中建立了良好的课堂关系;最后的一位教授《蔬果变变》的周老师走的则是搞笑路线,一节课下来学生笑声不断,成了名副其实的愉快教学。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风格成为展示自己特色的大舞台,也是我们定位自己教学风格的良好示范。
四、共同探讨的问题
1、教学目标的偏离
由于是公开课,教师往往动足了脑筋设计教案,为自己的课设置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教学环节,但过多的环节却会使得一些课偏离原来的教学目标,无法深挖其中的课程深度。例如《会表演的影子》一课,本课原本的教学目标应是了解皮影的特点,学习皮影的制作,而皮影制作最为精彩的正是它的镂空纹样,应该说它本身也属于剪纸艺术的一种,而在本课中由于涵盖的教学内容太多,师生无法在整个过程中深挖皮影美丽的纹样,所以学生制作的皮影只能是一个简单的剪影,皮影失去了镂空的纹样美,单调乏味,也忽视了本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是要时时刻刻紧贴教学目标而行,所有过程均是为了解决教学重难点而设计,尽量不为形式而偏离课程原定的教学目标。
2、教学形式过度包装
评优课的一大诟病就是形式花哨而内容稀少,一节课闹哄哄的下来学生却什么也没学到。《农家宴》一课我认为就有这样的问题存在,首先教师将黑板板书设计过于花哨,图案丰富的背景无益于板书的设计,学生对背景的注意力远远大于板书,就没有起到板书应有的作用;其次教师对作品的示范讲解也不够到位,只是示范了一个飘香芋头的制作,而忽视其他的制作方法,学生获得的直观思维较少;在学生制作之前设计的做手指操这一环节我认为是无效教学,将原本较为流畅的教学硬生生阻断;而评价环节要求学生在农家宴上载歌载舞根本无法展开,成为了走过场的形式,正式需要评价奖励的绣球却只奖给了一个学生,其余教师竟作为礼物送给了评委和老师;至于课上设置的小歌娃则并不是串连在整个环节,偶尔的出现反而显得出格,似乎可有可无;还有作业的要求也没能强调清楚,以至于学生将无锡美食与壮乡美食相混淆等等„„整节课给人感觉较为花哨,做秀成分过多。课堂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环环紧扣,课堂更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每个环节都应落实在学生身上,切忌过度包装。
3、教学时间的精准把握 作为美术课,除了师生探究的过程,最重要的还是让学生自己来动手操作,而这个过程相对需要更多的时间,只有给与充足的时间,学生的学习才能转化为实际的成果,而老师也才能从中得到教学的反馈。从本次赛课来看,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还是不够的,尤其有的老师选课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没能给足学生创作的时间,有些环节就只能匆匆而过,学生学不到东西,课程浮于表面。《会表演的影子》一课就因为教学内容过多而学生操作时间不足,最后的展示没能取得效果,其实在课上有很多环节是可以压缩甚至取消的,过多的启发、讨论、欣赏会使课的节奏紊乱,也延误了课的有效教学时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也应该多给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
4、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教师备课不仅仅要备课程,还要注重对学情的分析,每个班级的学生情况不同,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也应有所调整。在《做花馍》一课中我们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由于花馍是北方人常见的食品,而我们南方孩子很少接触,因此本课的教师在没能充分预设学生情况下,教学就出现了明显的困难,南方的孩子不会揉面,他们大部分在家中从没有揉过面更没有见过如何揉面,所塑造的面花造型有许多裂缝,达不到教师的要求,这些问题可能在山西孩子的身上并不存在,教师在课堂上才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不断纠正,但此时学生已经制作过半,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说学情分析十分重要,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需要教师依靠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调整,只有师生互相了解,才可能更好地上出高效的课。
5、教学机智的体现 再精心准备的课堂,往往也可能出现教师无法预料的突发状况,再这些时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来解决问题,含混带过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在《吉祥图案》一课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值得商榷:有一位男同学在汇报展示自己的作品时回答:“我的作品是希望明年中国与美国打一场战争。”这根想法明显与美好的愿望相差甚远,该教师不知道是美听清楚还是想含混带过,就接着学生的话说:你希望自己能保家卫国对吗?然后表扬孩子很有爱心,居然还授予他和平奖?!举座教师一片哗然。其实遇到这种问题我们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观念,课上时间有限,用一两句话否定改正就行,这样孩子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不至于含糊带过。只留下一头雾水的听讲者。
6、教学评价不到位
教学评价从来是让美术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尽管我们在理论上能够说得头头是道,然而整整操作起来还是非常困难,客观原因在于这是课的末尾,往往时间不够,匆匆而过,还有学生创作速度不一,有的学生正在创造热情高涨得时候被硬生生的掐断,很难获得练好的评价效果。本次赛课同样存在这些问题,学生作业一律说好,没有针对作品中美术要素的切实点评,使得评价流于形式,学生能力就得不到更好的提高。
总而言之,美术课堂应是多元化发展的,但无论怎样,我们美术教师都应该牢牢地用教学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一切教学都应遵循教学规律,抛弃做秀的观念,扎扎实实地教学。最后用一位专家的小诗与同行共勉:上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谁知美术课,课课皆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