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红色文化” 筑就精神高地
创新“红色文化” 筑就精神高地
乔林生
阅读提示
“红色基因”在我国主流文化的发展脉络里起着重要作用,“红色经典”参与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道德理想与价值追求,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集体记忆和精神财富。在新的历史形势下,“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反映,需要创新、改革体制机制,丰富形式手段,作家艺术家应该深入生活,强化“操场”和“战场”创作主题,加强军事舞台与艺术舞台的对接,创作有民族品格、军队气派、时代特色的精神产品,以满足人民的新期待。
文化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在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创新是根本路径。“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其发展繁荣亦当遵循这个路径,在继承和发扬优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寻求创新发展的突破口;激发活力,增强魅力,提升实力,让“红色文化”为筑牢当代革命军人精神高地提供支撑,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珍惜“红色文化”的基因传承
旗帜决定方向,旗帜凝聚力量。在社会生活多样化、社会思潮多元化的新形势下创新发展“红色文化”,必须要有鲜明的方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理论的高度引领文化建设的深度,将理论结晶转化为艺术品质,使文化产业的运行、文化产品的创作、文化活动的开展,踏准时代前进的鼓点,体现时代精神的本质,始终高扬我们这个伟大时代不可替代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主旋律。
从我党我军的文化创新历程来看,“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集中反映,是先进军事文化的突出表现。在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也创造了“红色文化”。可以说,“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改变国家命运、创造崭新历史的集体记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形势下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筑牢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必须珍惜自己的“红色基因”,延续自己的“红色血脉”。
“红色基因”决定了我国主流文化的发展脉络。在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文艺创作就以活报剧、秧歌剧等短小精悍的形式,唱响了爱国救亡的时代强音,发挥了教育人民、鼓舞官兵、瓦解敌人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红岩》《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红色经典长篇小说,回顾了激动人心的战争、革命和建设历程,建构形成了人民关于新中国的第一代集体记忆。“红色血脉”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道德理想与价值追求。在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中,观看阅读“红色经典”,崇尚学习红色人物,成为生活主流和流行时尚,其影响力延伸至今,历久弥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与巩固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红色文化”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平台。各种文艺形式以全新的视角重构红色历史,重建关于战争和英雄的民族记忆,以更加贴近现代生活、更加符合人性深度的立场对“红色文化”进行了崭新的表达,从而更好地适应了时代的变化,全方位融入了社会转型和经济发展大潮,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和认同,使先进文化的“红色血脉”生生不息。
净化“红色文化”的生态环境
重写“红色经典”是近些年突出的文化现象。“红色经典”改编剧及“革命历史叙事剧”在消费文化语境中创造了一个几近于神话的大众文化消费景观,许多作品带着观众重温那段充满革命理想与奋斗激情的历史,但也有人将“红色经典”大肆娱乐化以博取眼球,模糊了革命历史的真实性和严肃性,解构了革命历史的精神本质。
一些“红色经典”的重新改编早已超出了艺术创新的范畴。颠覆性的主题、扭曲变态的人物关系、为了迎合大众消费而生硬添加的情感线索、为了吸引观众而不顾历史真实和原著精神的翻拍成风等等,都严重影响了我们几十年倾心竭力打造的“红色文化”生态环境。应该说,资本的大规模介入一方面极大地活跃并繁荣了“红色文化”,但是“资本为王”、“娱乐至上”的商业规则又在短时间里迅速透支了“红色文化”资源。以电视剧为例,有的编导不去认真研究历史,而是抛开历史真实与艺术品味,想当然地“攒故事”,短时间里制造了许多披着“红色”外衣的艺术格调不高的作品。
真正的文化创新,是在确立创作原则与基调、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把握群众需求,把握引领方向,以弘扬主旋律为出发点,以观照社会现实为切入点,以群众喜闻乐见为落脚点,而在生活的土壤中进行耕耘并收获的果实。
为此,一方面,要保护好“红色文化”生态和资源,运用好“红色文化经典”,让代表共产党人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的“红色旋律”真正唱响军营内外,将“红色文化”真切地融入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的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使其永葆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创作具有当今中国时代特征、反映当下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红色品牌”精品力作,塑造当代观众和听众喜爱的“红色人物”形象,使“红色文化”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不竭的前行动力。
打造“红色文化”的精品力作
创新“红色文化”需要精品支撑。多出精品,是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筑牢当代革命军人精神高地的有力支撑。当前,新军事变革波澜壮阔,部队官兵正在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军魂意识,着眼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建设历史使命。面对军旅现实生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现实,军旅作家和艺术家们应该深入到火热的军营生活中去,贴近官兵,贴近基层,强化“操场”与“战场”的创作主题,促成“军事舞台”与“艺术舞台”的有机对接,为军营放歌,为官兵喝彩,为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推波助澜。
军旅作家队伍中有许多这样的创作者。比如用十几年时间完成长篇非虚构文学《解放战争》的王树增,不为“利益”所动,经常深入高原、状写今日边关生活并获得鲁迅文学奖的王宗仁,还有刚刚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的郭继卫(歌兑),在汶川地震中他亲自带着医疗队深入灾区,在真切而富于痛感的生命体验中写出了长篇小说《坼裂》。再比如金一南、兰晓龙,他们一个深入到历史的深处触摸历史,剖析历史,孕育出《苦难辉煌》这样与众不同的振聋发聩之作,一个深入部队,体验士兵生活,拿出了经得起时间检验和观众挑剔的《士兵突击》这样众口称赞的电视连续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文化发展繁荣的动力。只有真正深入基层、深入生活的创作,才能真正捕捉到和描绘出生活中的真善美,才能拥有新鲜活力和生命质感,也才能真正与这个时代同频共振,引起受众的思想感情共鸣,这是“红色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实践路径和希望所在。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走在前列,还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及时掌握当代青年官兵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注重研究新形势下军事文化建设的新规律,不断拓展军旅文化所要表达的内容和领域。
创新最终要靠人来完成。我们要为那些真正生活在官兵中间、有深厚基层阅历和军旅生活体验、具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创作人员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和舞台,他们是创新文化的推动力量,是继承发展“红色文化”的生力军;大力扶植和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文化创新勇气的人才队伍,让他们的作品能够得到重视,这是“红色文化”创新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创新“红色文化”,需要改革体制机制,丰富形式手段,以具有民族品格、军队气派、时代特色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和广大官兵的新期待。适应受众人员构成的新变化,尤其是适应“80后”、“90后”年轻官兵的审美趣味和情感需要,充分利用网络等新媒体,创新“红色文化”的传播渠道和手段;主动作为,占领新媒体阵地,创作生产更多广大青年官兵喜闻乐见、自觉认同的文化产品,引领他们成长成才。
“红色文化”的精品力作能够给人民群众和广大官兵以远大的目标指向、灿烂的前途憧憬、高洁的情感依托和温暖的精神归宿。我们要肩负起历史的责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创新发展先进军事文化,砥砺官兵的精神,激发官兵的斗志,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筑牢当代革命军人的精神高地,不断地与时俱进,创造先进军事文化的新辉煌。
(转载于2011年11月1日《 人民日报 》)
第二篇:立足红色文化资源,构筑教师精神“高地”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构筑教师精神“高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马保三同志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和杰出贡献传遍齐鲁大地,是学校构建红色文化的宝贵财富。多年来,学校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红色教育资源,坚持每年组织教师到鲁东抗日游击第八支队纪念馆、牛头村烈士陵园、马保三同志故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祭扫或参观学习,引导教职工积极感悟烈士的精神实质,探寻烈士的人生内涵,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教育教学观。我们注重用烈士“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精神来引领我们的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构筑教师队伍的精神“高地”。———提炼红色精神,锻造教师优秀品质。
作为山东革命老区,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血与火的光辉历程,形成了丰富、全面、完整的红色教育资源,涵盖了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全局意识、组织纪律、自强不息、克己奉公等方面的内容。为了让这些宝贵财富深入教师内心,双王城教办加大对红色革命史料的挖掘,聘请专家学者深入挖掘整理牛头镇抗日武装起义时期各种感人的故事,编写成具有较强系统性、生动性、感染力的《牛头革命传统教育读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烈士感人事迹,写心得体会活动,明确作为一名教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激发教师们热爱教育事业的自觉性。
——-开展教师红色专题教育。
根据学校提炼的红色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师德建设。学校将每年组织教师开展寻访当年马保三同志战斗过的地方——巨淀湖景区参观巨淀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活动,让教师从各个层面深入了解中国革命战争时代的艰难历程,以及那个时代优秀的红色传统、红色精神等资源,从而对学校的红色文化精神产生更深的理解。让红色传统、红色精神融入教师的内心,教师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成为真正的红色德育的引导者。
———“绿色盛宴”升队伍素质。党支部推出“绿色盛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学习并培养教师,设立“党员教学示范岗”,实施党员骨干与教师结对互助,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服务教师专业成长。开展系列教师说课、赛课等活动,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全校19名教师中,已有市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区级骨干教师7人。2010年,曹克纯老师制作的《太阳能水钟》在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等三部门组织的“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交流中获一等奖,马郁娟老师获四川省音乐教师优质课大赛二等奖、宜宾市音乐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李莉萍老师获翠屏区语文教师朗诵比赛一等奖;2011年,曹克纯老师制作的《虹吸式水钟》获四川省自制教具比赛获一等奖,并获得四川省教育厅等八部门联合授予的科技辅导员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2012年,学校5名女教师在区总工会组织的“三八”节女职工书法绘画摄影作品展中分获一、二、三等奖。
第三篇:弘扬红色文化,筑我精神长城 演讲稿
弘扬红色文化,筑我精神长城
索伦中学教师:高彤
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 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红色文化,筑我精神长城。
伟人伟业丰 景仰荡我胸 音貌贯山岳 雄文照宇空 常念百姓苦 不忘人民功
毛主席,我们永远怀念您 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今天,我从索伦这座边陲小镇走来 诵您红色的经典,颂您的伟大与从容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是您从容中的豪迈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这是您从容中的自信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是您从容中的悲壮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这是您从容中的闲适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这是您从容中的魄力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是您从容中的浪漫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是您从容中的执着
毛主席,您一生波澜壮阔,您一生从容不迫
毛主席,诵读您红色经典,传承您红色精神。以我中华青年强中之强,筑我中华精神长城!
第四篇:守望精神高地
守望精神高地
——弘扬奋发有为精神 永葆新生代干部朝气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历来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成分,以林浩、许勇为代表的抗震英雄以他们的顽强拼搏昭示世界,赋予了民族精神以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在当前形势下,要完成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我们需要弘扬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只争朝夕的意识高标准做好各项工作,努力创造一流业绩。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奋发有为是我们抓住时代机遇、迎接时代挑战的关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表明,只有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我们才能以锐意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上有新的作为。另一方面,我们在工作中如果缺乏奋发有为精神,不仅会直接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严重的还将阻碍经济发展、破坏社会稳定,阻碍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奋发有为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守望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地。
首先,要在政府领导干部中弘扬奋发有为精神。领导干部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对全社会也起着示范作用。因此,必须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加强教育,使之树立强烈的事业追求和正确的政绩观。还应确立科学完善的工作考核机制,强化领导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之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其次,青年干部应该践行奋发有为的精神,扎实认真工作,做到厚积薄发。不能自持学历高,高人一等,不好好工作,感叹怀才不遇,怨天尤人,要切实自我调整,以从零开始的心态,消除不现实的幻想,找准合理定位,积极在委屈中寻求平衡,打造自我核心竞争力,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成绩去展示自己。做事就脚踏实地,主动作为,树立精品意识,高标准高要求完成份内业务和领导交办的工作。为人低调真诚,营造和谐融洽氛围。虚心向领导、同事、群众学习,争取机会多角度全方位的实践来锻炼自己,用学习实践去积累一些可贵的经验和素质,为以后的“厚积薄发”作好铺垫。
再次,要在全社会弘扬奋发有为精神。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大力倡导奋发有为精神,并大力表彰和不断宣传像抗震英雄林浩、许勇,奥运冠军陈燮霞这样的奋发有为优秀典型,发挥模范人物的感召作用,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奋发有为模范人物评选”等活动,加强活动的全民参与性,使社会公众在参与投票的过程中,了解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总之,要在全社会形成奋发有为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全体人民弘扬并践行奋发有为的精神。
奋发有为是国家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奋发有为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实干兴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
第五篇:烟台打造胶东红色文化高地
烟台打造胶东红色文化高地
日前,山东烟台“一一〃四”暴动展馆已顺利建成并向游客免费开放。围绕该展馆,依托77师师部和帷幄洞,一块胶东红色文化高地呼之欲出。
据了解,昆嵛山保护区工委管委将“一一〃四”暴动展馆建设纳入到了全市“胶东红色文化建设”中。馆内主要陈列内容包括:张连珠等在“一一〃四”武装暴动中牺牲的烈士照片和事迹,于得水领导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的相关资料,以及根据红色军旅作家冯德英先生原著改编的《苦菜花》、《山菊花》、《迎春花》的电影剧照等,让广大游客重温那段红色岁月,近距离接受革命精神洗礼,从中汲取前进力量。除展馆外,以“一一〃四”武装暴动指挥部旧址为中心,原77师师部办公楼将规划建设昆嵛山革命史纪念馆。师部办公楼前空地将建成英雄广场,树立英雄雕塑,建设红色文化展示墙。依托77师大礼堂建设的烟台第一个红色主题影院昆嵛山红色电影院以及修缮帷幄洞的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