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市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建设情况发言材料

时间:2019-05-13 06:53: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巴中市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建设情况发言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巴中市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建设情况发言材料》。

第一篇:巴中市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建设情况发言材料

在全省建立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会上的发言

巴中市人民政府(2011年5月

日)

各位领导,与会同志: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巴中市贯彻落实德阳罗江会议精神,推进农村垃圾“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机制建设及全面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情况作如下发言。

一、因地制宜,试点先行,扎实推进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建设 一是精心部署,迅速启动。全省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机制工作现场会后,市政府庚即在常务会上进行了传达,分管领导召集建设、环保等相关部门及各县(区)分管负责人就加快全市城乡垃圾“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机制建设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按照“三个月大见成效”的要求,以干环线沿线乡(镇)、村为重点,迅速启动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建设工作。4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再次对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建设工作作了详细部署。

二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结合实际,编制了《巴中市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建设总体方案》。按照“适当集中、连片治理、区域共享”的原则,我市确定了“户定点-组分类-村集中-乡转运-县处理”、“户定点-组分类-村集中-乡转运-中心场镇填埋”、“户定点-组分类-村集中-乡镇填埋”、“联户填埋”四种垃圾处理方式。同时,按照“先试点探索再完善推开”的思路,分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2011年4月底前,在离城区较近的场镇及主干线沿线的中心场镇进行试点,初步建立起城乡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工作机制;第二阶段,2011年底前,在干环线乡镇、中心场镇推广;第三阶段,2013年底前,在全市所有乡镇、村庄完成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设备的配套建设工作,并建立完善运行机制。

三是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加快垃圾处理厂建设,启动了日处理能力500吨的市垃圾处理厂二期工程前期工作;投入3650万元,完成了平昌县垃圾处理厂主体工程;总投资额3900万元的通江县垃圾处理厂已于3月29日正式开工建设。加快乡镇、村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按照“三个月大见成效”的要求,着重抓好干环线沿线试点乡(镇)、村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全市投入1800余万元,在恩阳、枣林建垃圾中转站2个,启动了兴文镇垃圾中转站建设,在70余个乡镇新(扩)建了垃圾填埋场,在主干线沿线试点村、社建设了多功能垃圾房、联户垃圾收集池和村级再生资源回收站,采取购、租并举,落实了乡镇、村社垃圾清运车辆。

四是建立机制,着力推进。一是加强环卫队伍建设。通过解决公益性岗位等办法,加强乡镇清扫保洁人员配备;采取聘用或临时指派等方式,按每个村2-3名的标准配备村组清运、保洁人员。二是建立投入保障机制。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采取以奖代补、一事一议、收取环卫费等方式,多渠道筹集清扫保洁及垃圾处理经费。三是强力推行垃圾袋装,完善城镇清扫保洁制度。

二、规划引领,建管并重,全面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推进机制。市委、市政府坚持以抓环境治理就是抓生产力、抓发展、抓民生的理念,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统筹城乡发展、城乡规划建设、新农村建设和文明新风建设紧密结合,纳入重点工作统筹安排,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研究部署,坚持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明确常务副市长为分管直接责任人。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决定》、《关于进一步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了周密部署。2011年4月2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会议,要求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严格规范管理为突破口,大力开展以“五治三化”(治路、治尘、治污、治水、治乱,绿化、亮化、美化)为重点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水平和城镇管理水平,力争用一年的时间,实现全市城乡环境明显改变,达到“整洁、畅通、有序”的要求;三年内,全市城乡环境要有根本改变,达到“文明、品质、特色”的要求。加强市、县(区)环境治理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建设,落实专人专职专抓,并采取领导挂包、部门督导等办法,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治理工作。

二是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统筹推进。坚持以科学的规划引领指导治理,以规划规范管理。按照“全域巴中、城乡一体”的思路,编制完善市、县(区)、特色镇、中心村和产业集聚区四级规划体系,并结合城乡体系规划,同步编制产业规划、土地利

用规划、生态环保规划以及市政公用设施、市场环境治理、城乡风貌塑造、城市园林绿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新村建设、交通管理、水污染治理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等专项规划,形成有效衔接、科学规范的治理规划体系。同时,按照“城乡统筹,分步实施”的原则,抓好规划实施,统筹推进治理工作。

三是狠抓专项攻坚,改善城乡环境。持续推进“五乱”治理。从群众最关心的环境治理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持续抓好城镇“垃圾乱扔、广告乱贴、车辆乱停、摊位乱摆、工地乱象”等“五乱”治理,抓好农村“垃圾乱扔、污水乱排、杂物乱堆、畜禽乱养、家什乱摆”等“五乱”治理,推进“三个延伸”。扎实开展专项攻坚。在整体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基础上,深入开展了公路水路沿线环境治理、市场环境治理、道路交通秩序治理、城乡风貌和园林绿化整治、在城郊结合部专项治理等专项攻坚行动,全市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观。大力推进示范工程建设。着力抓了2个示范乡镇、45个示范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风貌整治、农户“五改三建”等工作。

四是加快设施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将环境治理与城镇重点建设、扶贫开发、新村建设、产业培育相结合,加大财政投入,并采取整合项目、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市场机制等方式,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筹资渠道,加快城乡道路、桥梁、管网、治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了兴文新区建设、江北大道和巴州大道黑化绿化亮化改造、东出口拓宽改造、回风大桥、黄家沟大桥等60多个城镇重点建设项目,整治小街小巷58条,改造雨污管网12万余米,并配套完善市场、交通、排污干管等设施,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纵深推进夯实了基础。按照“四注重、四提升,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以绿化、亮化、美化为重点,着力推进城乡风貌塑造,编制风貌塑造规划方案136个、川东北民居建筑设计图集50套,着重抓了城市(县城)示范街区、城镇示范带、农村示范片的风貌塑造,实施城镇风貌塑造项目160多个,完成农房风貌塑造13200户。

五是加强宣传引导,提升文明素质。以深入开展“七进”、“除陋习、树新风”及集中治理“三乱”活动为抓手,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着力营造环境治理氛围。巴中日报、巴中电视台、巴中广播电台及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开设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专题栏目和曝光台(栏)42个,坚持每天对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动态和经验、成效进行跟踪报道、深度报道,对反面典型公开曝光。采取刊播专题宣传片和公益广告、编发手机短信、设置广告牌(栏)、举办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文艺巡演、组织宣讲队进村入户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文明卫生常识;深入开展“机关干部参与城区交通管理”等活动,并落实公益岗位,招募文明劝导员300名,长期开展制度化、常态化的城市管理文明劝导活动,促进了群众文明素质提升。

六是建立工作机制,推进常态治理。探索建立村(居)民自治机制。积极指导村(居)委制定村(居)规民约,组建社区志愿服务队伍,推进社区物业管理,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建立监督机制。监察局、目督办、效能办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监督工作作为日常重要工作,公开投诉电话和邮箱,设立曝光

台(栏),抓好新闻舆论监督,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评议,形成了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互动互补的监督机制。建立督查督办机制。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加大督查力度,实行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全面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开展经常性督查。建立了跟踪督办、社会投诉反馈、台账销号等制度,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文件督办、电话催办、实地查办,对不及时整改销号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通报,实现了督办事项件件有核查,件件有回音,件件有实效。逗硬执行问责机制。对治理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不作为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按照暗访督查问责办法,严肃追究责任。

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学习先进、查找差距,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进一步抓好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一是以资金投入为突破口,通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整合城镇建设、新村建设项目,采用市场化手段等形式,多元化筹集资金,加快垃圾处理厂、乡镇垃圾填埋场等设施建设,抓好垃圾中转站建设和垃圾清运车辆配备,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着力抓好农村保洁队伍建设等工作,完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二是坚持以“五治三化”为重点,着力在完善基础建设、建立长效机制、提升公民素质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向基层延伸,向村庄延伸,向盲点死角延伸,全面完成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目标任务。

第二篇:xx乡农村垃圾处理机制自我评价报告

Xx乡农村垃圾“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机

制建设自我评价报告

县整治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罗江会议精神,开展“三个月大见成效”整治活动,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现将我乡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1、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建设规划:

通过学习罗江模式,力争做到“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一是在全乡范围内建成区域共享垃圾填埋场1个,13个行政村建成收集垃圾点13个,村堆肥处理点13处,可利用垃圾回收站点场镇1个、村7个,新设垃圾箱11个、转运车辆1台;二是13个行政村再配备村保洁员20名,负责农村垃圾收集分类及每日公共区域保洁工作;场镇及公路沿线再配备保洁员4名,负责每日场镇及公路沿线保洁工作;由清扫保洁人员专门进行垃圾收运,填埋工作。

2、目标任务:形成农村垃圾“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

3、完成时限:2011年1月—3月。

4、目前进展:通过三个月的攻坚战,我乡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建设开展有序,取得良好实效,已累计建成区域共享垃圾填埋场1个,村收集垃圾点18个,村堆肥处理点19处,可利用垃圾回收站点场镇3个、村7个,设垃圾箱40个、转运车辆2台。

13个行政村共配备村保洁员60名,负责农村垃圾收集分类及每日公共区域保洁工作;场镇及公路沿线共配备保洁员17名,负责每日场镇及公路沿线保洁工作;由清扫保洁人员专门进行垃圾收运,填埋工作。

5、下步工作打算:

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罗江会议精神,打好城乡环境治理工作 1

持久战,学习借鉴其他省、市、县、乡镇的优秀经验,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落实我乡城乡环境治理工作。

附件:建立农村垃圾处理机制相关数据及“三个月大见成效”统计表

2011年3月31日

第三篇:农村垃圾处理方案

关于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提案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凸显。因为缺乏专门的垃圾处理设施和队伍,农村垃圾处理难。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项基本要求之一就是村容整洁。农村垃圾处理该如何推进呢?

【现状】

从2004年9月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在农村普遍推行了“三清三改”,农村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在一些比较边远的村庄,还是能看到垃圾乱堆乱放、不能及时处理的现象,山坡上、马路边、小河边,不时能看到塑料袋、化肥袋、农药瓶等“白色垃圾”。

农村垃圾种类多

农村垃圾过去一般是人畜粪便、菜叶、破旧衣物等,这些垃圾很容易处理。但现在社会发展了,垃圾种类越来越多,处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如农药瓶、肥料袋、塑料袋、废电池、农用地膜等,这些新垃圾很难分解。

缺乏垃圾处理设施

村民其实也认识到了乱倒垃圾的危害,但是村里既没有垃圾桶,也没有设置垃圾池,垃圾无法集中堆放,只好随意乱倒。而且由于当前农村集体经济条件普遍较为薄弱,不能拿出专项资金对农村垃圾进行清运处理。农村一般离县城的垃圾处理场比较远,清运成本偏高,村里又拿不出钱来处理,只好把垃圾埋在山上。

环保意识亟待增强

由于农民对垃圾的危害认识不足,因此在处理垃圾上就显得极为随意。有的村虽然建了垃圾池,但村民总是就近将垃圾倾倒在河里等;有的人对动物尸体、农药瓶等,不经任何处理,随意丢弃;有的人不对垃圾进行分类,将能烧、不能烧的垃圾都堆在一起随意焚烧。

【危害】

由于农村垃圾得不到及时处理,已对农村造成较大危害:

占用和损伤地表

目前,由于处理水平落后,农村主要采取了填埋、自然堆放垃圾的处理方法,这样就侵占了越来越多的土地,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妨碍环境卫生,更可能破坏地表植被。如地膜、塑料袋等,在土地中的残留率高达20%~30%,严重危害着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危害农民健康

人们随意将垃圾倒进河里,导致河水污染严重。许多村民都说,过去河里的水能喝,现在用来洗衣洗菜都要小心了。而且农村随意焚烧垃圾、稻杆等,对空气污染也较为严重。

由于农村垃圾大多是露天堆放,导致蚊蝇滋生,老鼠猖獗。农村医疗垃圾,常常是往偏僻地方一倒了之,导致许多小孩把废弃的针头、针管等捡来当玩具,极易发生病原体传染事件。

【探因】

投入受到经济条件制约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制约了对垃圾治理的投入,当前大多数农村都没有建设专门的垃圾池、垃圾处理场所,也没有专门的垃圾回收队伍。

目前,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三种方式: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对于分散的小城镇,如果将各个小城镇的垃圾集中起来进行处理,可能要增加几倍的成本,而且一个县城建设一个中型的垃圾填埋厂至少需要几千万元的资金,垃圾焚烧厂则至少投资在1亿元左右,地方财力很难承受。如果分散处理,则又受技术条件的制约,其中最担心的就是简易填埋后会产生渗滤液,而技术不过关的焚烧则可能产生大量的二恶英(毒性较大的化合物)。

在城市垃圾治理上,可以推行处罚措施,加大执法力度。但在农村,推行处罚措施难度很大,只能加强引导。

【出路】

农村垃圾治理难度较大,单凭政府一方面的推动显然不够,但仅凭农民自己去治理也不现实,因此只有以农民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才能真正治理好农村垃圾问题。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要加大对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列出专项资金建设垃圾池、垃圾车、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设备等,统筹建设收集、储运、运输、处置设施。

让农民掌握处理方法

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学会分类处理垃圾,掌握正确处理垃圾的各类方法。

要以村为单位,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通过建立村规民约的形式,建立起

业余的“农村环卫队”,经费可以采取两个办法,一是村集体经济出一点,二是村民自己筹一点,形成“村收集、镇中转、县市处理”的垃圾处置模式。

将垃圾处理产业化

鼓励农民建设沼气池,推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农村垃圾与城市垃圾相比,在种类上有所不同,那就是易于腐化分解的较多。因此要鼓励农民多建沼气池,将易腐化分解的垃圾投入沼气池。同时要多推广一些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

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污染治理领域,同时政府要让治污企业“能挣钱”,一是要出台垃圾收费方案,由农民承担一部分污染治理费用;二是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政府要“花钱买环境”。

一年2元钱 轻松治垃圾

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些地方在治理农村环境污染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值得各地借鉴和学习。

例如,有的村提出了“村民自我分类、政府打好基础、聘请专门人员、统一清运处理”。

村民自我分类,即该村对各家各户进行宣传,教会农民对垃圾进行分类的方法,每家每户都自备两个垃圾桶,一个装易腐烂可分解的,一个装不易分解的。易腐烂可分解的就由农民自行倒入沼气池,不易分解的就倒入村里的垃圾池进行集中清运。

政府打好基础,即政府投入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由镇政府投入资金,在村里集中建了两个垃圾池,购买了专门的清运设备。

聘请专门人员,即采取村集体出一点,村民集一点的办法,该村村民每人只需一年出2元钱,聘请了村里两名贫困户,专门负责对村内环境进行清扫和垃圾的清运。这样,既有了专人进行垃圾清扫,贫困户又有了一笔额外的收入。

统一清运处理,即镇政府购买了两台垃圾清运车,定期到各村巡回清运垃圾,然后集中进行处理。

综合各方面的经验,对于改善农村垃圾处理,我们大致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农村垃圾处理网络。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原则,引导个人或企业投资,对农村垃圾及时清理,运送到指定垃圾处理场处理。通过个人或企业投资一点,政府补贴一点,用于建立垃圾收集站(点)、运输车辆的购买与养护。通过向农民收取卫生费、政府补贴维持、加快农村垃圾的规范化处理,保障垃圾收集、处理正常有序运转。

(二)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村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逐步建立健全村容保洁、垃圾日常处理、清运和管理等制度,保证垃圾处理有章可循,全程控制,长效治理。

(三)加大对农村人口的宣传教育力度,树立正确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进行垃圾分类,定点投放,提高村民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实现村容整洁。

(四)加大对农村新能源的利用补贴。扩大农村沼气池、气化炉建设规模,充分利用粪便、秸秆等有机物;加大太阳能、风能的利用,为农村提供能源支持,减少垃圾量。

(五)坚持垃圾处理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实行垃圾处理低门槛市场准入,吸引更多有实力和潜力的个人和企业投入城乡垃圾开发市场。

(六)从源头控制垃圾产生。通过收取固体废物处理税、资源过度使用税、碳排放税等,促使生产企业合理包装。探索研究并制定农产品垃圾有偿处理办法,引导农民进行垃圾分类及堆肥化处理,促使垃圾总量减少。

第四篇:垃圾处理机制简介(送审稿)

生活垃圾处理机制简介

去年以来,该村以创建环境优美示范村庄为契机,深入推进生活垃圾“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机制建设,初步探索出适合村情的“一元投入、两个体系、三支队伍、四项制度”垃圾处理运行机制,为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一元投入。通过村“一事一议”每个村民每月交1元垃圾清运费,引导园区业主、农家乐业主主动投入,结合财政补贴,解决日常运转经费难题。两个体系。即以“收集桶、投放池、分类房、填埋场”为载体的垃圾无害化分类收集体系,以村级综合服务社、农资店、便民店为载体的农村再生资源回收点体系。三支队伍。以11名保洁人员为主的清扫保洁队伍,以群众代表、卫生管理员为主的监督考核队伍,以定点和流动收购员为主的再生资源回收队伍。四项制度。即按照“间天清扫、定时保洁”要求建立的清扫保洁制度,按照“可利用、不可利用和有毒有害”分类标准建立的户分类收集制度,按照“户自查、组督查、村检查”模式建立的监督管理制度,按照“月比评、年总评”流程建立的考核评比制度。

第五篇: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机制调研

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机制调研

随着国家“三农”政策的不断加强和推进,广大农村乘着“强农惠农”的强劲东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越来越快,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农村公益事业的发展。进行新农村建设,就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等公益事业,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等一系列与农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农民群众从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受益。免征农业税后,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筹资途径发生变化。在国家投资有限,地方财政紧缺,摊派集资废止,“一事一议”筹资难度大的情况下,农村公益事业怎么办?所以我们应通过更多的是地调查,了解掌握各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和探讨创新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机制问题。

一、农村公益事业建设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1、农村村委会大多很困难。取消农业税后,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减少,特别是国家明令禁止向老百姓集资摊派,几乎导致村集体无处来钱,而刚性支出又加剧了收支矛盾,一些基层组织因此负债累累,村干部无人愿当,日常工作难以为继,在上级每年对村级机构实行转移支付后,由于经费非常有限,也只能勉强维持日常运转,农村公路兴建维护、农田水利建设、学校及卫生防疫等公益事业建设因无经费投入而陷入停滞状态。

2、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欲罢不能,逼迫上阵。广大农村群众对改善自已生产生活条件的愿望非常迫切,特别是国家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后,更是群情振奋,常常以“丧失国家大好政策机遇是千古罪人”的说辞强烈要求村委会进行公益基础建设,而有很多的群众却把持国家的相关政策不愿出资出力,加上周边村组的发展变化,使得在职村干部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和竞争意识,于是采取走一步看一步的方法仓促进行公益事业建设,结果是自筹配套资金不能到位而造成建设项目半途而废,或是承建者垫资建成后无法支付建设承包款,引发债权人采取堵路、封门、上访、上诉甚至威胁村干部人身安全等极端形式向村委会负责人逼债,严重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形成群众受益而村干部受难的尴尬局面。

3、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难以兑现。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农村在进行公益事业建设时存在资金缺口,可以通过召开村民大会,以“一事一议”的形式向受益群众筹资筹劳,但事实却上是会开了,手举了,字也签了,而临到了出资投劳的时候却推三阻四,不愿履行承诺,加之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出资投劳不均衡的现状,村级“一事一议”形同废纸,难以实现筹资筹劳的初衷,有的完全是为了争得国家对“一事一议”的奖补资金采取的一种形式。

4、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陷入恶性循环。为填补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缺口,村级组织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以解燃眉之急,以变卖集体资产甚至是不惜牺牲自然环境来获得公益事业建设资金,往往是竭泽而渔,吃尽子孙饭,暂时获得眼前的建设资金而丧失长远发展的基础条件,或者是置村级日常工作而不顾,长期在外找关系争资金,失去村级组织的必要作用,造成各项中心工作无法推动,上级政令无人贯彻执行的局面。

二、加快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的对策建议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村公益事业停滞不前,必然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整体进程。

1、各级财政应切实加大对村级组织的扶持力度。

真正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把反哺和支持的重点放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上。要以建立农村公共财政体系为重点目标,并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现代税制的要求,逐步统一城乡税制,以税惠农;各级财政要建立农村公益事业发展资金预算制度;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益事业的投入比重,并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逐步向农村倾斜,使公共财政成为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主要投入主体。

2、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推进“一事一议”有序实施

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都是广大农民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正确引导农民积极参与,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可以以资代劳,也可以以劳代资。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要严格区分加重农民负担和农民自愿投工投资改善自已生产生活条件的政策界限,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发展公益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遵循公开、透明、自愿、协商原则和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确定那些农民直接受益的建设项目,可以将几年的“一事一议”筹集的资金集中起来使用,循序渐进兴办公益事业。在运作过程中要及时将筹集的资金和使用情况全面公开,让广大群众在明明白白中心甘情愿的出资投劳,使农村基层干部在清清白白中理直气壮的运营管理。

3、创新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筹措机制,开辟建设资金来源的新途径 农村公益事业建设,无疑最终应以国家投入为主渠道,但是就目前而言,一方面巨大的资金缺口使国家现时财力无法支撑;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以加速度增长,对未来财力有良好预期。针对这种情况,可考虑在一定限度内,发行公益事业建设国债或公债,缓解国家财力供给与建设资金需求在时间上的矛盾,突破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中的资金瓶颈。借未来资金解燃眉之急。这样,既解决了社会闲散资金无法聚集利用的问题,又解决了公益事业建设等米下锅的困境。

4、改革支农资金的投入机制和投入方式,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可以考虑把各项惠农补贴资金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到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中去。按现在的惠农资金的发放形式,把各项补帖资金核发到每一个农户家庭,政府既费力,又费钱,且各农户有限的资金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发挥不了大的作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如能在农民同意的基础上,把各项惠农补帖资金以村为单位集中管理起来,作为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专项资金,集少成多办大事,效益会更好。这项措施能否顺利实施的关健是要加强资金的管理,切实赢得广大农民群众的信任。

总之,建设好农村公益事业,是关系到全面建设惠及所有人的更高标准的小康社会,是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重要而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开展积极的探索和创造性的工作。

下载巴中市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建设情况发言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巴中市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建设情况发言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垃圾处理

    新农村建设垃圾处理 -------秦皇岛|开阳环保,四 OO,IO8,OOI8. 新农村|新农村建设垃圾处理|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垃圾处理|日处理500公斤餐厨垃圾设备|秦皇岛|开阳环保。近年来......

    农村垃圾处理调研报告(范文)

    农村垃圾处理调研报告 篇一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调研报告提起水乡农村,深刻在我们记忆里的是晴天、碧水、清新的空气,而如今走进部分乡村,印入你眼帘的却是深绿色的水,水面、......

    农村垃圾处理乡规划(范文模版)

    大寨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工作总体规划 (2011-2015)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全省各县必须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机制,从根本上解决农村......

    农村的垃圾处理状况

    农村建设中垃圾处理及处理方法 1农村垃圾处理现状1.1农村垃圾处理现状 改革开放前,农村垃圾以可生物降解的菜皮烂叶和草木灰等为主,基本都被用于畜禽饲料或农肥而得到了妥善处......

    关于加强农村垃圾处理的提案

    关于加强农村垃圾处理的提案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垃圾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近年......

    农村垃圾处理调查报告(精选5篇)

    农村垃圾处理调查报告关键词:农村、垃圾、处理、方法、模式正文:一、前言进入21世纪的几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签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有关农村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

    有关农村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 五里界中学陈雅一、调查的动因。 随着人们卫生意思的提高,农村的卫生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走在农村也时常可见公共垃圾桶,这为解决农村垃圾处理起到......

    农村垃圾处理社会调查报告(范文大全)

    农村垃圾处理社会调查报告寒假期间我走访了我县卫生环卫处,调查了我村垃圾堆放、清运输和处理的情况。这里我把调查的材料情况分三项说明。 一、从垃圾的产生来看处理垃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