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曾国藩[推荐]
曾国藩的事迹:曾国藩勤奋好学。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在虚岁28岁时,道光十八年(1838)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曾国藩就是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
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35岁 10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李鸿章入京会试,以年家子投其门下受业(收李鸿章为徒)。
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天国的起义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不堪一击。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团练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曾国藩的湘军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咸丰三年(1853年)藉着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勇。1854年2月,湘军倾巢出动。
曾国藩知人善用,并以身作则遵守军纪,大军所到之处百姓皆“各行其是”,八本之一的“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便可能总结于湘军剿灭太平天国这一时期。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曾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1864年,湘军在其弟曾国荃的率领下攻下天京,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功臣。
作为一个时代非常优秀的人,他也有自己人性的一面,当被太平军打败之后,曾先后两次跳江自杀。当他失败的时候,他受到当朝人的嘲笑,他的自尊心也受到很大的伤害,他后来的成功都是在其前面失败的基础上累积起来的。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同治九年(1870年),正在直隶总督任上的曾国藩奉命前往天津办理天津教案。曾国藩到天津后,考量当时局势,不愿与法国开战,“但冀和局之速成,不问情罪之一当否”,在法国的要求下,商议决定最后处死为首杀人的18人,充军流放25人,并将天津知府张光藻、知县刘杰被革职充军发配到黑龙江,赔偿外国人的损失46万两银,并由崇厚派使团至法国道歉。这个交涉结果,朝廷人士及民众舆论均甚为不满,使曾国藩的声誉大受影响,引起全国朝野的唾骂,连他的湖南同乡,也把他在湖广会馆夸耀其功名的匾额砸烂焚毁。同治十一年二月初四(正历:1872年3月20日)在南京病逝。朝廷赠太傅,死后被谥“文正”,其墓地在今长沙市望城区坪塘镇伏龙山下桐溪寺后,文革期间遭到破坏,现墓地仍残留石马等遗迹。其家族后代多出官宦,如曾纪泽等。
一生著述颇多,但以《家书》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本人也善于运用人才,清朝另外一些名臣如左宗棠、李鸿章都与他有密切关系。李鸿章等称呼曾国藩为老师。
错误:曾国藩筹备的远征军打算于1854年年初沿湘江而下。这是它第1次被用于对抗太平军,而此时太平军已经溯湘江而上,进入湘阴与宁乡。湘军在3月打了几个小胜仗,将太平军赶回到了岳州,曾国藩及其整个水师,与大约4000名陆军一起,火速向岳州挺进。战船分散开来,在洞庭湖靠近湖南各条河流入湖口的水面上巡逻。一封又一封告急信送来,催促湘军火速增援湖北,该省的省会武昌十分危急,东王率军来到那里,打算攻陷该城,控扼长江上游。还有人提出要求,催促湘军救援安徽,因为该省已被太平军占领。曾国藩很高兴,他现在终于上路了,去实现皇帝的愿望。
然而,等待着他的是失望。4月4日,新舰队的24艘战船沉没了,几十艘战船被横扫湖面的大风暴损坏,导致许多人溺毙。与此同时,在准备出征的那几个月内与曾国藩意见相左的王錱,已经离开岳州,率领约2000名部众,朝武昌方向推进。在距离羊楼司不远的山上,他们遭到太平军优势兵力的四面围攻。王錱所部没有作战经验,惊慌失措,丢下辎重,向四面八方溃逃,一直逃到岳州,抵达围城之外。他在这里得到2000名正规军和朱孙贻指挥的600名新军增援,抵抗太平军的前锋。但是打着黄旗、披着红衣的太平军主力很快就杀到了,把恐惧散播到官军心中,他们再次逃离至城外选定的阵地,只有1个营的500人坚守不退,鏖战全天,抵挡几千名太平军的进攻。官军被赶进了岳州的城墙之内,但是他们缺米缺盐,没有做好抵御围攻的准备,曾国藩只有1600人留作预备队。停泊在岳州城旁的战船给了太平军一定的打击,但是很不幸,在风暴中损失了那么多战船以后,岳州又缺乏补给,而太平军在向长沙推进,这就迫使曾国藩不得不撤退,以便在长沙及时布防。曾国藩在4月17日撰写的奏疏,首尾两次请求皇帝将他交给刑部议罪,作为对这次失败的惩罚。
陆军的其他部队已经从其他道路前进,朝崇阳与通城方向推进较远,但其司令官塔齐布与胡林翼也奉命率部返回长沙。于是开拔后仅仅过了4周,湘军整体又退回了长沙。太平军在长沙以北60里处的靖港分兵进军。他们一部分从陆地上前往湘潭,于4月24日攻克该城。塔齐布于4月25日奉令前去收复该城。第2天,5营水师也前去参加战斗。水陆两军联合攻击,摧毁了太平军舰队的大部,扫清了陆地上的壁垒。可以说,新军的士气在这几天的战斗中才首次高涨起来。4月29日,太平军再次遭到重创,湘军于5月1日漂亮地收复了湘潭。
这些大捷几乎被中和掉了,因为在4月28日,曾国藩亲自率领一支由40艘战船与800名士兵组成的部队攻打靖港,吃了败仗。当时南风大作,水流湍急,其相加的作用力致使战船无法操控。它们被太平军俘获或烧毁。曾国藩在刚刚被迫从岳州撤回后,就遭到第2次失败,他又羞又愤,两次跳水自尽,但每次都被朋友们救起。由于3天后有了湘潭大捷,有了胜过希望之光的胜利,曾国藩可以说是幸运的,因为这是黎明的到来,太平军终于遇到了敌手,在对手没有满人参与的情况下遭到了惨败。尽管有了这个胜利,但曾国藩还是在一生中最痛苦的日子里备受煎熬,受到长沙官员的公开嘲笑。他发现到处都是欺诈,并且受到手下几名将领的刁难。我们已经讲述过王錱的不诚,此人在左宗棠的帮助下将一场小仗虚报为大捷。他还被自己家人的行为所困扰。他的二弟曾国潢来到长沙跟他吵架。他还向家人倾诉了对于大势的看法,说到处都是尔虞我诈,他不得不承担几名部属将领的任务。
这些日子里他的精神极为烦恼苦闷,他后来回顾时,视为自己的道德大修炼。但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起过回家的念头。相反,他以坚定的信心开始修造战船,修改军营制度。他在湘阴的失败多少是偶然性的,并且是难免的,但针对岳州之败,他认为自己犯了四条大错。第一,部队起床不够早。从此以后,官兵必须在黎明前起床并吃完早餐。第二,军营不够牢固,将来必须修建得更为坚实,要有高而厚实的围墙,周围有宽8尺深6尺的壕沟,还要挖掘一道浅沟,底部埋设尖竹签。第三,全军未能合作一处。他在岳州只率领5000人中的一小半,其余都分散了。如果全军1万人驻扎一起,他就能够经受住围攻。第四,应该逮捕并严厉处置行动可疑的人,不可宽宏大量。
对洋务的贡献: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 改变了清朝历史上总督无汉人的状况,且因其拯救成功, 权倾一时。清王朝的部分军政大权由满人转到汉人手中, 由中央转到“封疆大吏”手中, 就为洋务运动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那些握有实权, 且思想开放的汉族官员可以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去办洋务, 曾国藩便是其中为首者, 他成为洋务运动的发轫者。
洋务运动由曾国藩发其端, 是因他在解决内忧外患的过程中接受了西方的部分事务, 希望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枪炮船只来解决现实的危机, 这也充分体现了他重视“实用、实功”的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再次惨败,使得颇有民族意识的曾国藩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悲痛和愤怒无法抑制。战争使他真正懂得了船坚炮利的威力,于是他加紧催请清政府采用西方先进武器武装军队。曾国藩希望中国能渐图自强, 抵御外侮。他继承了林则徐、魏源等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虽然他的思想很保守,“然见他人之长, 则勇取而不惑”,遂开清季提倡洋务之先声。
曾国藩主张买船购炮, 但他并不仅停留在买船买炮的手段, 他还主张:“购成之后, 访募覃思之士, 智巧之匠, 始而演习, 继而制造, 不过一二年, 火轮船必为中国官民通行之物, 可以剿发逆, 可以勤远略。”曾国藩的洋务思想到这时已逐渐形成了。“师夷”可以“剿发逆”, 可以“勤远略”, 解决清政府面临的实际困难。1860 年, 湘军攻陷安庆, 第二年曾国藩即在安庆创设内军械所, 制造新式船炮。正是以安庆军械所开始,“师夷智”从一种议论转化为一种社会现实, 开始了规模宏大的洋务运动。
二、曾国藩的洋务实践
曾国藩办洋务, 是从购买西洋新式武器开始的。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侵其对洋枪洋炮的威力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1861 年, 曾国藩在安庆创办军械所, 制造枪炮, 虽然它的规模相当的小, 但它是中国最早生产近代武器的工厂。安庆内军械所主要制造子弹、火药、炸炮等, 成为当时清军的主要火器供应中心之一。它虽以手工制造为主, 但它标志着手工制造向机器工业过渡, 在军事器械制造方面出现了新的技术。
1863 年,曾国藩在容闳建议建立一座机器母厂,使得曾国藩深受启发, 认识到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必须首先发展机器制造业。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的近代军工厂江南制造局成立了, 它也成为中国近代兵工业的母厂。在它的带动影响和人力物力的支持下, 军事工业在各地不断兴起。
曾国藩十分重视人才,广泛罗致懂科技通洋务的人,如李善兰、徐寿、华蘅芳等,并予以破格使用, 他还组织了一批翻译人员筹建翻译馆、印书处, 翻译西方书籍,以介绍传播西方科学技术,遂使洋务运动在有人才、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起来。为中国的近代史进程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对多数中国人来说, 他们了解西方, 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和文明的精华, 是由此而得来的, 翻译馆为中国的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启蒙作用,真可谓功德无量。
同治十年七月初三日,曾国藩与李鸿章两次联名上奏选派留学生出国,并为幼童留学拟定详细章程。虽然幼童赴美留学中途夭折, 但此后风气大开, 留洋的人日渐增多, 在中国社会各方面都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留美幼童归国后, 经过艰难曲折的奋斗, 在各行各界展露头角成为国家的栋梁。如第一批留美幼童毕业于耶鲁大学的詹天佑, 第一次不假外力, 设计并领导修成了京张铁路可以说留学为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造就了大批精英人物, 为近现代中国革命和建设储备了人才。曾国藩在设立翻译馆, 派学生出洋这两件事上是功不可没的。洋务运动的推行, 必须有和平的国际环境作为保障, 采取什么样的外交策略, 直接关系到洋务运动的发展, 面对虎视耽耽的西方列强, 曾国藩既没有心浮气躁, 也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冷静理智地提倡和戎外交。1870年, 当突发性的外交事件----天津教案爆发以后,为了尽快平息事态, 曾国藩决定委曲求全, 失小保大。虽然天津教案的最后处理结果对中国来说是屈辱性的, 但是在曾国藩的主持交涉之下, 中国毕竟避免了一场战争的浩劫。
三、曾国藩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
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个运动, 是在古老的中国社会开始萌发新的经济、新的思想文化和新的社会力量这个历史转变时期产生和开展起来的,面对变局,曾国藩没有故步自封,我们姑且不论其思想是否朝着完全正确的方向发展,但这种积极求变的思想却值得我们去学习。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崭新的世纪,科技发展带动了社会思想变化,在面对这种变化时,惟有积极求变,不断发展,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推动社会进步。
作为洋务自强新政的首倡者, 他的突出贡献还在于在那充满复杂矛盾的关键历史时刻为洋务活动确定了正确的指导方针, 赢得了生存空间。应该说, 曾氏提出的指导洋务活动的“ 中体西用” 的思想, 在洋务运动的初期阶段, 是有非常明显的进步作用的, 它助长了国内学习西方思潮的抬头和近代工业的兴起,给闭塞的中国社会开了生面,从而引发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热潮和新思想的大传播,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咸丰年间19世纪中叶)。《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第二篇:曾国藩读书笔记
俗话说:文如其人。读曾国藩的家书,好像听见他在耳边娓娓道来,看不到丝毫厚黑、狡诈,也不会觉得他是一个政治家。家书从曾国藩由翰林院庶吉士初授官职到去世前不久,跨越近三十年。除了思想渐趋成熟外,他的志趣仍然和少年读书时一样,始终以读书人自居,这决定了他对周围事物的看法,也成为他一生成功的基石。他在信中表述的对为学、作文、历史等等的认识,有很多经验值得后人学习,按现在的话说,即是他有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和领悟能力。他科举出身,却深得教育大义,更加强调灵活大气、坚挺的文风。他在家书中对自己官场得失谈的较少,而始终牵挂在心的是少年时学习的误区,如字体、天文等,这几乎成为他一生的遗憾。同时,他官学并举,胸怀大略,时时刻刻警戒自己:做官清廉、做人谦逊、做事勤劳。对弟弟、儿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功夫力透纸背,非一般官宦人家所能及。感受最深的,是他作为过来人对以前每个阶段读书方法和效果的总结。他的方法积极向上,深得儒家精神熏陶。开始认为自己学术修养已经可以了,可是准备写书时又认识到基础不扎实、涉及面窄,还远远没有达到总结前人经验后再提炼的地步。他讲究做人与作文融会贯通,特别强调读书的意会和对人的教化作用,教导儿子“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以诗言之,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然冲融之趣”,“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于陶诗之识度不能领会,试取其诗反复读之,若能窥其胸襟之广大,寄托之遥深,则知此公于圣贤豪杰皆已登堂入室”。对科举考试,他评论道:只有文丑而侥幸者,断无文佳而埋没者;针对弟弟们的考试失利,建议他们从自身找问题,而不是徇私舞弊,到主考官面前说情。他总结了为学初始阶段模仿和积累的必要,“收效较速,取径较便”。对于通用学习方法,他谈到“看生书宜求速,温旧书宜求熟,习字宜有恒,作文宜苦思”。读经之法在于“耐”字,一句不通,不看下句;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于当时之人酬酢笑语于其间”。他感叹少年十五、六岁是人生长、读书的关键时期,自己到三十岁时方悟出文理之意,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引以为重的知识。
除了读书习字之外,曾国藩也提到了修身养性、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姑且不论他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是非功过,仅从个人角度来看,历史上轰轰烈烈、建功立名的人物能做到功成而退、善始善终的人少之又少。而在晚清动荡的政局下,他以汉族耕读人家出身的背景,能做到官居一品,爵至封侯,不仅需要足够的能力和魄力,更需要洞悉人生和社会的方方面面,这些可以从曾氏家书中窥见一斑。他在位居高官时仍能以朴实的观念教育儿子,“陈岱云姻伯之子,比尔仅长一岁,以其无父无母家渐清贫,遂尔勤苦好学,少年成名。尔幸托祖父余荫,衣食丰适,宽然无虑,遂尔酣豢佚乐,不复以读书立身为事”。在大儿子23岁时,指出“今年二十三岁,全靠尔自己发愤,父兄师长不能为力”;对小儿子则指出“生长富贵,但闻谀颂之言,不闻督责鄙笑之语,故文理浅陋而不自知。处境太顺,无困横激发之时,难期其长进”。他在京城权倾朝野,却规劝家人不要自高自大,插手地方政事。对同为高官的弟弟,他谈到“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此时家门极盛,处处皆行得通。一旦失势,炎凉之态处处使人难堪。故不如预为之地,不见不闻之为愈也”,“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从这些言语里可以感受到他的坦诚大度和坚毅稳重,这些绝不是所谓厚黑,完全是积极向上的认识和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和现代社会卡耐基、拿破仑·希尔等的成功学如出一辙。读曾氏家书一个重要的收获就在于能让读者直接与他对话,有助于纠正社会上某些观念的误导。
看看太平天国以民族革命的旗帜为号召所进行的农民革命的后果?不是被满清的八旗兵所剿灭,而是被汉族反动官僚地主、土豪劣绅、大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团练武装所剿灭!足见,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汉族反动官僚地主阶级,完全落入满洲贵族的羁縻索之中,把满清殖民政权当作中国文化道统的继承者与民族利益的总代表,而不惜充当走狗,为之拼死效力。实际上呢?在袁世凯当上清末的“内阁总理大臣”之前,清政府的统治大权牢牢掌握在满洲贵族的手里!满洲贵族为维护自己的殖民统治,竭力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就必须处心积虑防止汉族地主集团政治势力的崛起。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八旗兵的腐朽与八旗制度的没落,镇压农民起义的重担就落在各地的团练地主武装身上,随之崛起的汉族地主阶级政治势力之代表曾国藩、左宗棠之流的人,在有效抵御农民起义的同时,也成为满洲贵族的心腹之忧,看看满洲贵族怎么处理以曾国藩为首汉族地主阶级政治势力的,曾国藩是个老滑头,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天京的硝烟刚刚散去,就连忙向满洲贵族表衷心,交出兵权,要求重新建立南京“满城”(八旗兵的驻防所),清廷解散湘军,左宗棠死后,满清政府以各种借口,把左氏系统的官员一并罢黜,总算是清除心腹之忧
第三篇:曾国藩心得体会
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领导们、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与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名字叫《曾国藩家书》,如果说曾经读过的哪一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给我的感触比较深的话,那么我一定会说是这本书,初读此书在我上大二的时候,我们的哲学老师向我们推荐这本书,看完以后也明白了其中一些道理但理解的没有那么深刻。参加工作以后在看中央十台播出的百家讲坛节目时,那几期正好是由郦波老师评说《曾国藩家训》,看完这个节目以后我又重新的阅读了一下此书,看完以后结合自己实际的生活和工作,让我对此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关于曾国藩,也许大家都知道这个历史人物,他是晚清的四大名臣之首,是一个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他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是一个很显赫也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大家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因为他成了毁誉参半的人,但是无论是欣赏他的人或者是鄙视他的人,都赞扬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就连毛主席都曾在书信中写道:“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毛主席对曾国藩的评价是如此之高。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看似是一部记录平淡家常的书信集,其实是蕴含着为人处世、持家教子的智慧书,在《家书》中,曾国藩主要和他的亲人谈了修身、治家、劝学、交友、从政等这样一些内容。因为内容过多,所以今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享下一下我的心得体会。第一方面是自省。自省这一篇幅在家书中占了很多部分,他主张自省,一个人德行的进步,与意志坚定与否、与知识渊博程度高低有密切关系,但是也与他能否时刻反省自己有直接关系。曾国藩提出了“悔缺”之道,即通过反省自己的缺点过错,坚决彻底地加以改正。现在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我们都做不到尽善尽美,但我们要敢于面对自己的缺点,要在自省上下功夫,并有改过勇气,去面对它,去努力改变它,只有这样,我们才会进步,才会有幸认识那个最好的自己;第二方面是恒心。“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往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选自家书中《致九弟·做人须要有恒心》),这句话告诫着我们无论做何事都要去坚持,要持之以恒。也许在别人看来,我们街道和社区的工作是平凡的,是最基层的,但是在和老百姓的接触中,我们也在不断接受着各种考验,在接触着不一样的人,在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或者经历着多少辛苦,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不平凡的岗位坚持着,我们都在为自己定下的小目标努力着;第三方面是学习。“些小得失不足患,特患业之不精耳。”(选自家书中《禀父母·劝两弟学业宜精》)这句话告诫我们做工作,不应该患得患失,应该考虑自己的业务知识是否扎实。曾经在上学的时候对这句话理解还未曾那么深刻,后来步入工作了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是书本知识,当我们步入了社会,走入自己的工作岗位,除了那些知识,在我们新接触的工作中需要接触新的业务,我们都要学习,这其中变化的仅仅是我们学习的方式而已,慢慢在工作中发现工作中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只有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工作中错综复杂的问题;第四方面是家庭。以前经常看电视里和书中提到家风这一个词,但是那个时候还不够懂,后来长大以后慢慢理解了这个词的含义,慢慢明白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它是家中后人树立的价值准则,它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影响着家中每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我们人的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曾国藩在家中的角色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父母、兄弟、子女;他做到了三大境界:“孝”、“劝”、“教”。曾国藩虽身为朝廷命官,但凡家中重大之事,无不是征求过父母之意见,方作出决断;曾国藩在家中身为长子,在当时“长兄为父”的时代曾国藩在家中所充当的不仅仅是长兄的角色,在一定意义上还有父亲的成分。他以“劝勉兄弟勤学修身”为至上,以告诫“兄弟间当和睦,方可兴家望族”为重点。曾国藩深晓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因此他时常劝解儿女“有才无德者稍远其人,有才有德者,师之友之可也”。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三大阶段:幼年、中年、老年,充当三种角色:子女、手足、父母。在这本书里,在每个阶段我们可以用不同的身份去站在曾国藩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可以以儿女的身份去体会如何才能做成一位孝子,以兄弟的身份体会如何尽到一个做兄长的职责,以父母的身份感受如何才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第五方面是交友方面。曾国藩十分注重交友待人的原则,尤其是他的“八交九不交”值得我们学习。八教是指与以下八种人交朋友:胜己者;盛德者;去围者;肯吃亏者;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九不交是指避免与以下九种人交友:志不同者;谀人者;恩怨颠倒者,全无性情者;愚人;落井下石者;德薄者;好占便宜者。其实从字面上我们很容易理解这个八交九不交的含义,我们每个人这一生都会在不同的阶段认识很多人,从发小、到同学、到同事,慢慢的我们都把那个挚友留在了自己身边。
因为时间关系,可能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读一读这个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家书,也许它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启迪,因为它贴近我们的生活,会给我们每一个人都带来不一样的感悟。
谢谢大家!
2018年4月13日
第四篇:曾国藩读后感
曾国藩在近代史上无疑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人物,就连毛泽东,蒋介石,都对他推崇备至。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在太平天国运动时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对于曾公的处世哲学以及个人修养,一.读书
在曾国藩还是孩提时,就背负起了“考取功名、光宗耀祖”的重任。让人佩服的是,当他三次参加院试而不中后,他没有消沉,而是为自己改名“涤生”,意思是:洗涤自己、重获新生;立志“不考取功名不成家”,直到二十三岁考中秀才后才娶妻生子。更可贵的是,他中进士、点翰林后,仍然一如既往地玩命地读书。他拜唐鉴为师,研读程朱理学,开始钻研考据学,同时还注重诗词歌赋的写作,不断地弥补自己学识的缺陷,不断 地充实自己的知识,终于以渊博的知识闻名整个翰林院。在自己的低位与财富都到达了一定高度后,仍然孜孜不倦的从书中学习知识,这在当今社会都是很难得的品质。
二.修身
曾国藩是非常注重完善自己人格的修炼。并终身以“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座佑铭以自勉。曾国藩的人格修养,“诚。敬,静,谨,恒”五个字看似简单,但是曾国藩坚持了一生,也由此造就了其完美的人格。
三.用人
他十分注重发现和举荐人才,只要确有特长,他都不会以个人好恶决定取舍。当时聚集在曾氏之幕府中有百人之多,有文学、军事、法律、算学、天文、洋务、机器制造等,几乎集举国人才之精华。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多人。他们中既有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李瀚章这样的谋略作战军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第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
五.远见
在国难当头之时,曾国藩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他很有创新精神,购买国外仪器设备,雇佣外国专家进行科技研究,技术创新。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第五篇:曾国藩观后感
曾国藩其人其事
今天我们借这次学习的机会,来共同了解一下曾国藩这个人。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在中国25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是中华2000多年来,最典型的儒家士大夫,是中国“士”的代表人物,我认为古代士大夫中,能与之并肩的只有诸葛亮、王守仁等少数几个人,是信合型人才。曾国藩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有用的东西。这次学习我只讲一个大概,给大家一个概念性的认识。不足之处请大家谅解,批评指正。曾氏一族居于江西,到曾国藩的曾祖父曾竞希,才迁居到湖南湘乡白杨坪。以务农为生,生活勉强糊口。曾竞希非常渴望后人成读书人,通过科举光宗耀祖。就把儿子曾玉屏,也就是曾国藩的祖父送到私塾读书,但曾玉屏很贪玩,学习一塌糊涂,年龄稍大一点,游手好闲,整天在外混吃混喝。这样一直到他三十多岁,他的父亲曾竞希去世,他还是不务正业,生活每况愈下,越来越穷。有一天傍晚,在镇上穷疯一天的曾玉屏骑马回家。路上遇到一个妇女在教育孩子,指着他说:你不好好学习,长大了就会像这个骑马人一样是一个败家子,永远被人瞧不起。这句话像一道霹雳惊醒了曾玉屏。他本来就是有骨气的人,被人讥笑后,扭头到镇上把马卖了。然后,领着媳妇儿子上山开荒种田,三年都没有回村里,在山上种田养鱼,家境日渐好转。十几年后,曾玉屏以自己刚正,勤奋,精明能干赢得了白杨坪的尊重,成了白杨坪乃至周围几里的中心人物。
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治家极严,制定了一套家规,又称“八大家诀”,分别是:早、扫、考、宝、书、蔬、鱼、猪,要求家人早起,打扫卫生,与邻为善,读书明理,种菜,养鱼,喂猪,对祖宗祭祀要虔诚。同时,要求家人不准与六种人来往:算卦的、看风水的、道士、和尚、游手好闲的人来往。一个不识多少字的山野村夫,有这样的见的也是很少的。祖父曾玉屏的言传身教对曾国藩的一生影响非常大,在言谈和家信中,对祖父曾玉屏非常崇敬,多次说自己能力不如祖父星冈公。在以后的生活中,曾国藩多以曾玉屏为榜样。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天资较差,一共参加17次乡试,直到42岁时才考个秀才。在他44岁时,曾国藩已经是举人了。曾麟书看到自己远远不如儿子,就放弃了科举考试,安心在家当了教书先生。但曾麟书是一个非常明事理,非常有远见的人。对曾国藩的读书非常支持。曾国藩15岁以前一直随父亲读书,曾麟书对儿子曾国藩要求非常严格。曾国藩在9岁就学完了五经,15岁时文章、诗词已经很有功底了。为了让曾国藩受到更好的教育。在曾国藩16岁时,又送他到衡阳著名的汪觉庵处学八股文。在曾国藩24岁时,又送他到省府岳麓书院读书。这样的见识在落后的山区是非常罕见的。岳麓书院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在学界久负盛名。历代许多著名的大儒、学者都曾在此办班讲学,用现在来比,就是清华、北大这样的学校。像我们熟悉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是明朝顾宪成为岳麓书院提的门联。当时的主讲是嘉庆四年进士欧阳厚钧,因厌倦官场,辞官回乡教书,是当时清朝知名的名师,曾国 藩在此系统学习了儒家经典,掌握了儒家思想的精髓。还有一件事可以反映出父亲曾麟书的远见卓识。1836年,曾国藩26岁,会试不第。在返回家乡的路上,在经过江苏睢宁时,盘缠用光了,就到同乡又是父亲曾麟书的同窗好友易作梅处借来白银一百两,这在当时是个很大数目,至少能摆一百桌像样的酒席,但是在路过金陵(现在的南京)时,在书肆,他看中一部《二十三史》,但价钱是一百两,他非常喜爱,就用借来的钱买下了《二十三史》,把随身带的衣服送到当铺,换来钱,雇了辆驴车把书拉回了家。曾麟书不但没有责怪儿子,反而非常高兴,认为儿子做的很对。这笔借款一直过了七八年才还上。曾国藩5岁发蒙,23岁中秀才,24岁中举人,28岁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层层严酷的考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在京12年中,曾国藩十年内七次被提拔。37岁已经是正二品了,这件事在大清一朝是唯一的。曾国藩提拔的这么快,一方面跟老师穆彰阿的扶持有关,但根本上是曾国藩是个人才,是靠自己的真才实学上去的。曾国藩在京期间,拜当时大儒、大学问家唐鉴,著名理学家倭仁为师,发奋苦读先贤大家的书籍,重点学习了朱熹著作,诸子百家,二十三史,韩愈,欧阳修,李白,杜甫等人的文集,也读了许多治理国家的实用之书。如:兵书、地理、水利、农田等方面的书籍,以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做大事做准备。当时,曾国藩在文人云集的北京城已有很大名气,每一篇文章、诗作面世后,便有很多人争相传抄,争相阅读。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桂平爆发,义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岳州,占汉阳,进武昌,锋芒势不可挡。朝廷连续派几路大军围剿都失败了。这时曾国藩正丁忧在家。朝廷下旨,让所有在籍官员在家乡办团练。1852年1月21日,一共有45位在籍大臣受命为团练大臣。曾国藩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山协助湖南巡府张亮基办团练的。
曾国藩挑选军官主要以读书人为主,条件有五方面,一人品端正,二会治军,三不怕死,四不急名利,五能吃苦。士兵多选山村朴实的农民要求质朴,身体健康。无论将官还是士兵都必须忠义血性。曾国藩的湘军是受了明朝戚继光的戚家军影响的,除亲兵外,他只选将官,由将官选营官,由营官选士兵,并且一营的士兵只准来自一个地方,士兵与士兵之间,士兵与营官之间多是亲戚、朋友、同学。实际上这样的部队是曾国藩的私人武装。全军只听令于曾国藩一人。为便于管理,曾国藩又制定了一整套奖惩,教育,纪律,创作了《爱民歌》军歌。(这首歌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原型)。同时,曾国藩非常善于抓思想工作,经常训导教育士兵,鼓舞士气。曾国藩一直提倡精兵,湘军士兵的工资是绿营兵(即国家正规军)工资的6倍。所以将士团结,杀敌奋勇。
曾国藩领导湘军一共和太平军打了11年。期间有三个经典,一是发布《讨粤匪檄》文,其中有一句“举中国数千年礼仪人伦诗书典则,一且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奇变,我孔子孟子所痛哭于九原”。在道义上打中了“太平天国”的七寸。孔
子曾说过一句话: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曾国藩正是通过这篇檄文,让世人看到,曾国藩是为了拯救中华正统文化而战的,是一种文明与邪恶的斗争。现在史学界对太平天国基本有了统一定论,太平天国就是一个邪教组织。具体到太平天国的腐朽,我向大家推荐几本书,一个是唐德刚的《晚清七十年》,一个是史景迁的《太平天国,一个是史式的太平天国》,一个是雷颐的《晚清七十年》,一个是罗尔纲大弟子陶短房的《这个太平天国不太平》。大家有时间可以读一下,写的非常详实。二是打安庆,这是曾国藩确定的战略,事实证明决策是正确的。三是围天京,一共围了二年多,一直把洪秀全困死在城中,彻底消灭了太平天国。我可以告诉大家,假若太平天国胜利了,中国将倒退至少2000年,全民族回到奴隶社会。
太平天国灭亡后,曾国藩任两江总督,精力主要用在社会建设和发展民生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开启并推动了洋务运动。其中在五个方面建树丰硕,对后世经济、科技、文化、军事、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是促进了中国军工业的现代化,筹建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家机械制造兵工厂,中国开始独立制造军火枪械。二是促进中华民族工业的现代化,主要是与李鸿章创办了江南机械制造局。生产出中国第一艘兵轮,第一台机床,第一吨钢材。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员,奠定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基础。三是促进了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建立了中国第一支独立建制的海军,也是亚洲的第一支真正意义的海军。为中国以后海军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和基础。四是促进了中国科技现代化,成立了同文馆,组织翻译了大量西方科学技术、地理、历史书籍,为中篇二:曾国藩观后感
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争议甚大的历史人物。我对其最初的认识来自于读书期间的课文,因其为清廷练兵镇压太平天国,对他并无好感,也从没有认真的去研读过他的生平。近日,通过认真阅读《曾国藩全传》一书,我对其人其事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发觉在他身上确有许多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之处。
观曾国藩的青少年时代,自幼勤勉好学,求知欲很强,在北京读书期间友人看其生活窘迫借钱给他,谁知他将钱全部用于买书,还不够,把衣服送进当铺,换钱来买书,可见其读书成痴。曾国藩一生信奉祖父遗训:黎明即起,克勤克俭,周恤贫穷,疏医远巫。直到后来官封一等侯爵,做了两江直隶等总督,对于勤俭家训,还不敢丝毫逾闲。曾国藩一生最值得我们钦佩和效法的地方,与其说是在事业方面,毋宁说是在人格方面。我们说起他的为人,无非是推许他的讲仪礼,知廉耻。但是他最过人的地方,是他的“躬自实行”这一点。仪礼廉耻的大道理,是任何人都会讲的,会讲不希奇,而能躬自实行,先从自己做起,这才难能可贵。他在少年时代便已做克己的功夫。凡是律己以严的人都是有坚卓志向的人,曾国藩有记日记的习惯,每天把所做的事和所读的书都记下,名叫“过隙影”,他用着非常的毅力去写日记,直到他病逝的前一天,他的日记还保留着新鲜的笔迹。到他带兵以后,他对自己绝不宽容,带兵的人最要紧是得人
心,而得人心的不二途径是律己以严,只有以身作则,身先士卒,才能指挥将士,曾国藩的战略本来平常,他所以能取得最后胜利,完全是待自己严厉的结果。现在很多人在对待自己的工作或生活,都抱着一种得过且过的态度,怎样轻松怎样做,缺乏一种精神和毅力,长此以往,会使人失去激情,变的懒惰。
一个人不会没有过失,虽圣贤也不免,曾国藩过人的地方,不在于无过失,而在于平时每天自己找过失,请旁人指出自己的过失,并用极大的毅力来改过,许多居大位的人因为听不到一句逆耳的话,看不到自己的过失,结果葬送了前程。而他这种虚心求过的态度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曾国藩还有一种美德,便是待人忠恕。凡是一个严以律己的人,没有不待人忠恕的,人和人之间的冲突,不过是为了利害关系,一个严以律己的人,一定能把权利看的很轻,欲望看的很薄,那么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他决不会待任何人有什么过度的苛求了。“忠恕”二字非有极大度量的人不易做到,曾国藩识量之大,卓越于人,他的做事,论功则推于人,论过则引为己责,他最不喜“好大争功”。曾国藩之所以受人钦仰,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他不凡的人格。看当今社会,多少人为了名利争的你死我活,不顾一切争权夺利,排挤他人,有了成绩是自己的,出了差错是别人的,心思不放在怎样实
实在在的干好工作上,而是想方设法的去钻营升官发财之道,这样的人生观,这种生活方式有何乐趣?
曾国藩的行政方法上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作育人才”的方法。曾国藩认为天下没有人才,是因为你不去造成;天下到处是人才,是因为你到处留心造成人才。他教育人才的方法有下列几种:
一、多讲话;
二、多见面;
三、多写信;
四、提示好榜样。他还有一种远大的目光为常人不可及的,便是多选替手,他说“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这种为国求贤的精神,是曾国藩最伟大的地方,由于他的知人善任和作育人才,在他的时代,人才辈出,尤其他的幕府中,宾僚盛极一时,可见并不是偶然的事情了。
曾国藩的为人,不管治军治政或立身为学,都有一种不可及的精神,就是“吃硬”。一个主张当他既决定,并且认为是对的,那么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前途如何困难,他是勇往直前,不避艰苦,拼命的干,从死路中求生路,这样的精神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实干精神”。所谓“实干精神”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尤其在失意时绝不灰心,凡是不“埋着头苦干,吃着亏不说”的人,都是曾国藩所最瞧不起的,他认为只说不做的人,最是要不得,因为只说不做违背了“实干主义”的原则,曾国藩一生的成功,是由于他自己以身作则,勤勉克己得来的。当前,我们系统正在开展的“思想大解放,推动大发 展”讨论活动以及“三能”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要求全体职工在活动中要力戒空谈,必须紧紧结合食药监管工作,在监管方式上创新,在行政效率上提升,在执法行为上公正,要把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记得当年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教授说过:孔子是打不倒的,因为他的思想里充满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拥有人类最本质的东西。曾国藩之所以能够成大事做大局,也是因为在他的身上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有人类最本质的东西!这就是:
因时而变的自驱力———把行动提升到理想的高度; 义无返顾的执行力———把理想落实到信仰的境界; 拓展大局的领导力———把信仰延伸到未来的时空。人最难的莫过于战胜自己,我想,只要我们能把曾国藩勤勉、严己、实干的精神学以致用,相信也能获得一种力量,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有所成就!篇三:曾国藩读后感
曾文正公
看完了唐浩明先生的《点评曾国藩》,回顾曾国藩跌宕起伏传奇的一生,着实能给我们不少启发。嘉庆十六年,曾国藩出生在湖南湘乡县,道光十八年中进士,同治三年平定太平天国起义,爵封一等毅勇侯,同治十二年逝世于北京。从湖南湘乡一个平凡的农家子弟完全凭靠自己的坚韧与毅力最终封侯拜相,这六十一年的人生脉络,可谓做到了中国文人所追捧的“三立”,立德:一生清廉节俭,勤奋读书
立功:平定太平天国起义,兴起洋务运动,实现同治中兴,立言:330多封《曾国藩家书》流传于世。
首先,我想谈谈曾国藩的为官与从政。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备受推崇。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梁启超称其“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人们推崇其为晚晴中兴名臣之首。综观曾国藩所处的时代,是清王朝由康乾盛世转为内忧外患的没落时期,正是由于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人的力挽狂澜,清王朝出现了“同治中兴”的回光返照,使得大厦将倾的大清王朝得以苟延残喘六十年。曾国藩正是这一时期的核心人物,整肃军备,组建湘军,镇压太平军,兴办洋务运动,派遣留学生,倡学西方列强;这些措施的影响深远。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李诚。
纵观曾国藩人生的前四十年可谓平平淡淡,按部就班的走过了一位文人的必经之路。启蒙读书,科举及第,提点翰林,外出为官,一步一步,十年做到当朝二品大员,这本是平淡无奇的。
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太平天国运动打乱了曾国藩的人生。一八五三年正在丁忧守母丧的曾国藩,起创办团练,组建湘军,鏖战太平军,直到一八**攻克天京,曾国藩达到了人生的辉煌,封爵一等毅勇侯(大清朝第一位文人封武侯)。不可谓时势造英雄,英雄趁时势。说到这样的人生历程不由想到了王阳明,二人的人生的其实又何其相似。
其次我想要谈谈从《曾国藩家书》中对我的启迪。我曾浅薄的读过《曾国藩家书》,让我感受很深的是他对子女、弟子的教育,我想曾国藩很多观念是很值得我们当今这些人学习和借鉴的。曾国藩兄弟以及后世子孙中人才辈出,曾纪泽,曾广植、曾厚熹等等中外名人,由此可见其家教的影响。在曾国藩330多封家书中,他强调讲求人生理想、道德修养,教育子女:“凡人皆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的君子”。与曾国藩的家教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现行的的教育现状其实发生了极大的偏差,我们过分重视“才”的教育,忽视了“德”的教育。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说:“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皆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者谓之君子,才胜德者谓之小人”。愚人不足为社会患,小人却是社会的大患,“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振聋发聩,值得我们深省。曾国藩家书中首先从子女的德行入手,从小教育其养成良好的品质,我们现在的学子从小接受的是沉重的才智教育,德智教育已经被视若无物了吧。与曾氏家教比,我们的道德教育大都停留在空谈、口号的层面。特别是小学教育阶段,应当以生活、道德教育为重,教育孩子们明白人与人的关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兄与弟的关系,知道人与人的关系才能把人做好。让孩子们明白自
己的身份,应该尽的义务,应该行的礼节,这就是教育。
《曾国藩家书》中对弟子的教育也是从生活行为入手,着眼道德培养。而我们今天的教育却把这些忽略掉了。有人戏称当今的孩子与父母是“非常6+1”的关系,6个大人围绕着1个孩子转。再穷也要富孩子,致使许多孩子生活不能自理,不知道生活的艰辛,追求享乐,攀比虚荣。许多孩子也习惯了自己的中心地位,人人为我,我还为我,极度自私。这样的孩子都不懂也不会去敬爱自己的父母,“孝”是“仁”的基础,不懂得敬爱自己的父母,又怎么会爱他人、爱祖国。对家庭失去责任感,又会去担负什么社会责任呢?
《曾国藩家书》中我想透漏出的一个观点就是不“修身”怎能“齐家”,更何谈“治国”、“平天下”。儒家思想伴随着中华文明不断丰富完善,儒家能够将思想浸润贯穿到人们的具体行为规范中去,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取得了统治性的主流地位。我不主张“复古”,社会在前进,条件在变化,我只是想要主张教育孩子,应向《曾国藩家书》一样首重道德的培养与品质的提升。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方能修身齐家平天下。最后我想谈谈曾国藩的精神品质。
我想曾国藩的一生可以说是湖湘精神的极大体现。勤奋,学以致用,坚韧,孝悌、勤俭持家,忠君爱国的良好品质。
一、勤奋好学、经世致用。曾国藩一生挚爱读书,即使在进士及第之后、军旅战争期间,他都坚持不断读书。在为政方面,他提出“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主张整肃官场风气惩处贪官;在治军方面,他以湖湘子弟为基础,主张用儒家伦理治军;在发展经济方面,他认为农业为首,提倡农民联合等;在文化方面,他推崇程朱理学,学术造诣颇深,有人说曾文正公是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大
师。这些主张,多被当时的统治者所采纳,并为实践证明为日后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一生勤奋读书的品质我想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习的。但他在为政的举措方面,我想以一个本科生的角度来看是有点时代的局限性的,曾国藩还是没能逃出一个古代文人的局限。他力求维护腐朽的清朝统治,他重视农业却忽视土地兼并的问题,他想要改变官场风气,却只是从表面腐败问题入手,不从制度进行改革。
二、坚忍不拔的品质。曾国藩进京参加会试,两度名落孙山;却还是坚持第三次赴考。作为一介书生,他凭着顽强的意志,以“屡败屡战”的不屈精神,统领湘军,以少胜多,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在兵败岳州、九江受挫、祁门被困等多次战役中,曾国藩可谓是一败涂地,他自己也曾想过自杀,同时兵将士气不振粮草殆尽,几乎是身陷绝地;但他最终还是从容不迫、视死如归,终于稳定了军心,鼓舞了斗志,转危为安;最终凭借这坚忍不拔的意志终于镇压了太平军。
曾国藩人生中的这一品质最为我推崇,一个文人,从未经历过战阵,却创建了中国近代的湘军,间接创建了淮军、楚军。多次战败,甚至于跳水自杀,但是曾国藩还是坚持过来了,我想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许多不如意,不顺利的处境。当我们身处逆境中锻炼出来的坚忍的品质正是我们人生的财富,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想我们确实应该锻炼坚韧的品质的。
三、是重视人才。他提倡“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他将人才问题提到了关系国家兴衰的高度,把选拔、培养人才作为挽救清王朝危机的重要措施。在他的一生中发现举荐了左宗棠、李鸿章、刘铭传等一批中国近代的著名官员,而这些人为大清朝统治的稳定,为国家主权领土的保全,为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做出了巨 大的贡献。在吏治方面,他认为导致晚清社会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吏治的腐败,而吏治的败坏又源于人才的缺乏。正因如此,他十分注重发现和举荐人才。在其晚年,他屡次向朝廷提议坚持向西方列强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
四、孝悌、持家观。曾国藩的孝悌观很强,在他的家书中多次提到孝悌读书是件愉快的事情。曾国藩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在家庭成员中人人孝悌的原则。孝就是对父母、对长辈的感恩、尊敬与赡养。悌是指兄弟之间和睦友爱,也就是同辈之间的融洽与和谐。曾国藩认为家庭和睦最重要,子女无需做太大的官职,只要有学问知识,勤劳节俭就好。同时曾国藩也坚持勤劳简朴孝友的家风,曾国藩有段著名的评论,说家庭兴旺的规律是:天下官宦之家,一般只传一代就萧条了,因为大多是纨绔子弟;商贾之家,也就是民营企业家的家庭,一般可传三代;耕读之家,也就是以治农与读书为根本的家大多可以传七八代。我想在如今这样一个社会,这些勤节持家的观念正是我们所短缺的。
五、忠君爱国观。攻克天京平定太平天国后,曾国藩裁撤湘军,自剪羽翼,以明心志。要说龙袍加身对曾国藩没有半点儿诱惑,肯定是一句假话。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的内心也必定有着浓厚的帝王思想,只是一生谨小慎微、临事如履薄冰的曾国藩,最终还是放弃了。作为理学家的曾国藩最终采取的策略,连保存实力的意图也没有,而是大刀阔斧地自剪羽翼。以他的本意,原想将湘军全部裁撤掉,后经人劝谏提醒,才保留了约两万嫡系精英,一则北方捻军正盛,湘军还有可用之处;二则只有以实力作后盾,才能真正保住自己的利益地位不受侵犯、身家性命免遭伤害。拥有重兵之人,要么问鼎皇权王位,要么被人打败击溃,像曾国藩这样主动裁剪、自行解散,自古以来还比较少见。他的高风亮节与不同凡响也为他在朝廷赢了信任与放心,赢得身后名。曾死后谥号文正,追赠太傅。篇四:曾国藩读后感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唐浩明曾国藩观后感
曾国藩,字居武,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死后赠太傅,谥文正,有《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家书》传世。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他潜心学问,强调读书砺志,兼综义理、考据、辞章、经济,不分“汉学”、“宋学”的门户,倡导经世致用、践行“师夷长技以制夷”而饮誉士林;由于他有“慰天下豪杰之望,尽大臣报国之忠”的胸襟,奏陈时弊、直面现实,成为晚清江山倾圮中的柱石人物;由于他投笔从戎,招兵买马,拉起“忠君护教”的旗帜,赢得“中兴名臣”的美称;由于他首倡洋务,顺应世界潮流,揭开中国近代化的序幕;由于他知人善任,治世有道,教子有方,留下传世家书与为政箴言,树立起值得后人重视和追寻的自我形象。而作者唐浩明精心研究曾国藩近二十年,心得独具而厚积薄发,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扎实的文学素养,著成《曾国藩》。他跳出“三立完人”和“汉奸卖国贼刽子手”的传统习贝,从对文物历史化的反思入手,探索小说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写他的文韬武略,又写其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写他的困厄与成功,也写他的得宠与失意。对史实的处理上作者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将主人公置于矛盾冲突之中,在时代急流的旋涡上起伏浮沉,优乐荣枯,从而成功地塑了遗个有着多重人格、集功罪于一身的复杂形象。
在《曾国藩》中,曾国藩受唐鉴的启迪,一生中强调静字,他平日里坚持每日自省,就是给自己一个可以清静下来的时间和空间自查己身,并强调说老庄,管子,佛家皆提到如此,一定是有道理的。蒋介
公全集》。用蒋介石自己的话来说,平生只服曾文正公。而蒋介石在曾国藩的影响下,记得以前看蒋介石传时,蒋先生也是如此,他每日给自己定了一个功德格,记录下每天所做所想的点滴,并从中反省,几十年如此从不间断。曾国藩如此的含雄奇于淡远之中,含刚强于柔弱之中。以柔克刚是老庄的精神,但几千年来能发挥地淋漓尽致,曾老他也可以算是首屈可指的了。做人做事万不可太过锋芒毕露,也不可过于强硬,否则在如今这个社会会让自己举步维艰;同样也不能太过软弱,一味退让,让对方总是有机可乘,自个儿把自个儿逼到悬崖边上。
再者,曾国藩在识人方面也是很有心得的。他的很多门徒好友如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等都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人物,这与曾老先生这个伯乐是分不开的。他那九弟在招募湘勇的时候,曾国藩送给他兄弟几句话,道出了识人的要诀: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寥寥数语,放在现在来看,可能很多人会像我一样觉得这种识人之术只可意会,很难言传。最后以梁启超对曾国藩的评价结语,其曰: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吾以为曾文正公今而犹壮年,中国必由其手获救。
梁公的精辟的阐述了曾国藩一生成功的法则。第一、“自拔于流俗”,说明了曾国藩不甘于平庸,有自己的追求,这样才能有坚定的意志。
第二、“而困而知,而免而行,历经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说明了曾国藩历尽艰辛,愈挫愈勇,屡败屡战,勤勉自新,知行合一,不急功近利,虚怀若谷,才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篇五:曾国藩读后感
读《曾国藩》有感 2014年有机会参观了曾国藩故居。曾国藩故居座落在双峰县荷叶镇,始建于清同治四年,总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曾国藩故居富厚堂,又名毅勇侯第,是全国保存无几的“乡间侯府”。
通过讲解员的解说,才对曾国藩有所了解。他是晚清重臣,著名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湘军创立者和统帅者,晚清散文“湘乡派”创始人。在曾国藩的家书中,他是经常劝诫自己的亲人一定要多读书,给予他们读书方法,归纳起来,他强调“三贵”。一贵“恒”。曾国藩说:“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穷,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泊之观海,如牛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在这三者之中,曾国藩特别看重有恒。在给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曾国藩就谈到“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常者,恒也。“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为有恒为主。”做到有恒,既是易事,又是难事。说易,因为人人可以做到。说难就在于难坚持,坚持几天可以,支持几个月就难了,坚持几年、十几年,一辈子更难了。我们都知道这么一句话:“一个人做好事不难,难得一辈子做好事。”曾国藩结合自己的读书的感悟,对儿子说:“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蓄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因此,他反复要求弟弟以及自己的晚辈们要做到“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曾国藩不仅要求家人这么做,自己更是以身作则,曾氏家族后来人才辈出,与曾国藩言传身教有很大关系。
二贵“勤”。关于曾国藩读书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据说曾国藩小时候的天赋却并不高。有一天夜里他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不知道重读了多少遍,还是没有能够背下来。这时候他家里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贼想等读书睡觉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啊,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诵读那篇文章。贼实在忍无可忍,推门进去说:“这种水平还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由这个故事可见曾国藩之勤奋苦读。三贵“专”。曾国藩在家书中经常告诫弟弟和晚辈们读书要专,“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是曾国藩读书的准则。他更是总结出来一套读书方法:“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读史这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或辞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若夫经史而外,诸子百家,汗牛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一人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目之所以见耳之所闻无非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而外更别无书也。此一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曾国藩从读经、读史、读诗三个方面阐明读书要“专”的道理,可以说这是读书的精要所在,值得我们每一个读书人学习和运用。看一个人读书,就可以知其为人与做事,曾国藩的读书之道其实也是他为人与做事之道,因为有了“恒、勤、专“这三股精神,曾国藩不仅在学问上不断长进,在仕途上也是步步高升。现代人习惯怀抱一些所谓的成功学,以为就可以找到成功的捷径,其实不妨学习曾国藩“三贵”,或许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