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填报必读: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表填报说明

时间:2019-05-13 06:4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4、填报必读: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表填报说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4、填报必读: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表填报说明》。

第一篇:4、填报必读: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表填报说明

目录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债务审计报表使用说明 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表填报说明

债务审计报表使用说明

本次下发的政府性债务审计报表基于WPS Office 2009金审工程专用版(版本6.6.0.2740)制作,表格文件附名为.xls,不能另存为WPS Office的.et或Microsoft Office的.xlsx格式。支持Microsoft Excel 2003、2007版本。使用其他版本的WPS Office和Microsoft Office会造成表中内臵功能失效或产生校验误报。

若要使用WPS Office,请检查版本是否为6.6.0.2740(该版本软件审计组已提供)。也可使用Excel 2003或2007版本。

下面以WPS Office 2009(版本6.6.0.2740)为示例说明,Excel 2003版本可参照以下操作。Excel 2007打开报表时,出现、对话框可。

一、严禁更改报表结构

本套报表中,每张表都包含表头、数据填报区、附注区三个区域。其中,表中预留的空白区域为数据填报区,并已预臵相关公式和格式;表头和附注区的内容和位臵不允许做任何修改,具体包括:

(一)严禁自行在报表中增加列、删除列、更改列顺序;

(二)严禁删除表头所在的行;

(三)严禁删除、修改表头区各单元格中的内容;

(四)严禁删除报表下方的附注信息。

二、报表内置“审计工具”使用须知

时,点选项—启用即

(一)关于宏安全级别设置。

在填报报表前需将WPS表格的宏安全级别设臵为【低】。设臵方法如下:

1.选择WPS表格【工具】菜单后出现以下窗口:

2.点击【宏】后出现以下窗口:

3.点击【安全性】后出现如下窗口:

4.在“安全级”页面选择为【低】后,点击“确定”,完成对宏安全级的设臵。

设臵完成后,需要切换一下Sheet页或关闭后重新打开WPS表,以使宏功能生效。

(二)报表内置“审计工具”主要功能。

在正确设臵宏“安全级”后,打开报表文档会显示内臵的【审计工具】功能,如下图:

点击【审计工具】,下有“插入新行”功能和“检查数据”两个功能菜单:

1.插入新行功能。

在填写报表时,如使用手工插行,则需要通过“向下填充” 的方式将计算公式和格式补齐。建议使用“审计工具”菜单下的“插入新行”功能在表中插入新行,这样新行中就包含了所有的自动计算公式以及单元格格式。操作过程如下:

(1)点击菜单【审计工具】->【插入新行】;

(2)输入需要插入的行数;

(3)点击【确认】后完成插入操作。会在用户选定行上方插入指定数量的新行。新行中单元格的公式会保留,用户无须设臵。

2.检查数据功能。

在填报过程中,可以使用“审计工具”菜单下的“检查数据”功能进行数据校验。如果填列的数据不符合内臵校验关系,则错误数据的单元格将显示为红色,并给出所报错误的提示信息,同时生成包含该表检查结果的文本文件,存放在报表同一文件夹内,以便检查核对。对数据的检查包括三方面:一是检查有下拉框列次填报的数据是否为下拉列表中的选项;二是检查数据有效性,包括:是否允许为空,是否符合单元格类型的要求;三是审核表内各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步骤为:

(1)点击菜单【审计工具】->【检查数据】,如下图:

(2)如发现错误,则会出现错误提示框,如下图:

(3)点击【确定】,在WPS表格里出错数据所在单元格会被填充为红色,如下图:

为避免仅在报表最后完成时才做检查,可能无法完整显示错误信息,建议每填报1行数据就做一次【检查数据】,及时改正相关错误后再继续填报。

(三)报表内置“审计工具”使用注意事项。

1.主键内容不能为空。各表都有一个标识为“主键”的列次。只有“主键”内容不为空的行才能参与表内审核校验,“主键”内容为空的行不参与校验。

2.一次只能打开一张表进行检查,如同时打开两张以上报表,则会导致“检查数据”功能失效,始终会提示“校验通过!”信息。此时请先关闭WPS表格程序后,再重新打开审计报表进行数据校验。

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表填报说明

一、总体填报说明

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表共10张,表1至表4为债务基本情况表,表5为融资平台公司基本情况和债务风险分析表,表6为2012年政府性债务风险指标测算表,表7为2012年以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的政府性债务风险分析表,表8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情况表,表9为财政部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债务余额审核情况表,表10为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发现问题汇总表。填报总体要求和说明如下: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本级、地市本级、县区本级、乡镇2012年和2013年1月至6月债务报表年度的政府性债务填报此套报表。

(二)各级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在2012年初和2013年初存在政府性债务,或当年新发生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组应按要求填报审计报表。

(三)为便于填报,表

1、表

2、表3均将2012年、2013年1月至6月2个债务报表年度的债务在一张表中填报。

(四)不同“债务形成年度”的债务不能在一行填列。年初债务余额与当年举借额应当在不同行反映。

如果一笔债务涉及不同债务类型、多个资金投向类别、多个债权人类别及融资方式,或一笔贷款合同涉及多个提款年度的,要分别按照债务类型、资金投向类别、债权人类别及融资方式和实际提款年度进行合理拆分,分别填报表

1、表2或表3。

对同一年度的多笔债务,如果债务单位、债务类型、资金投向类别、债权人类别及融资方式、债务期限等全部相同的,在同一年度内可以合并填报。

(五)为避免重复统计,转贷或转借的债务填报原则如下:

1.地方政府债券和上级财政转贷债务(包括通过中央部门、金融机构转贷的外国政府贷款等债务)由本级负责偿还的,计入本级政府债务;转借给下级政府并由下级政府偿还的,计入下级政府债务。该类债务以财政部门为债务人,“债务单位部门类别”填写“财政部门”,“项目单位名称”填写使用债务资金的具体单位名称。在填报时,应根据偿债责任,划分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和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

2.贷款人(第一借款人)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后,又转借给其他单位(第二借款人)的,根据转借协议或合同约定,如果偿债资金来源于第一借款人的,应作为第一借款人债务填报;如果偿债资金来源于第二借款人的,应作为第二借款人债务填报。

(六)上下级政府间往来款、借款、暂付款,同级政府各部门之间借款,以及白条欠账(除乡镇债务中经审计认定的),均不计入地方政府性债务。政府部门和机构出借给其 他单位的借款,如果借出资金属于财政资金或自有资金(不包括国债、外债转贷等上级财政转贷资金),其他单位也不作为政府性债务填报。

(七)各省通过人民银行再贷款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形成的债务,由各省本级审计组组织填报和审核。除人民银行再贷款外,各级政府为化解地方金融风险举借的债务,由各级审计组负责组织填报和审核。

(八)各地各类开发区(园区)视同本级政府所属机构,其债务属于同级政府债务,按照要求填报有关统计表。审计组在填写《表06—2012年政府性债务风险指标测算表》中的财政数据时,要区分本级政府《财政总决算报表》是否包含同级开发区;如果不包含,应将开发区财力并入同级财政决算报表后填报表6,并入时需注意开发区与同级财政的抵扣关系,防止少计算或多计算财力。

街道办事处、区公所是政府派出机关,不属于一级政府,其债务隶属于其派出政府本级。

(九)对以外币转贷的世亚行贷款或外国政府贷款等政府外债,按照2012年末和2013年6月末外币汇率统一折算后填报债务年初余额、当年举借额、当年偿还额和年末余额。

二、相关概念说明

(一)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和其他相关单位举借,确定由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一是地方政府债券、国债转贷、外债转贷、农业综 合开发借款、其他财政转贷债务中确定由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二是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及其他单位举借、拖欠或以回购(BT)等方式形成的债务中,确定由财政资金(不含车辆通行费、学费等收入)偿还的债务。三是地方政府粮食企业和供销企业政策性挂账。

(二)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是指因地方政府提供直接或间接担保,当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时,政府负有连带偿债责任的债务。一是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举借,确定以债务单位事业收入(含学费、住宿费等教育收费收入)、经营收入(含车辆通行费收入)等非财政资金偿还,且地方政府提供直接或间接担保的债务。二是地方政府举借,以非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视同政府担保债务。

(三)地方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其他相关债务。是指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和公用事业单位为公益性项目举借,由非财政资金偿还,且地方政府未提供担保的债务(不含拖欠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债务)。政府在法律上对该类债务不承担偿债责任,但当债务人出现债务危机时,政府可能需要承担救助责任。

(四)通过新的举债主体和举债方式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即在2011年国务院《关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1‟6号)规定的上述三类债务范围之外,通过新的举债主体和举债方式形成的地方政府 性债务。一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为其他单位提供直接或间接担保,且由非财政资金偿还的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二是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和公用事业单位通过融资租赁、集资、回购(BT)、垫资施工、延期付款或拖欠等新的方式形成,用于非市场化方式运营的公益性项目,由非财政资金偿还,且地方政府及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未提供担保的其他相关债务。三是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不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等新的举债主体,通过举借、融资租赁、集资、回购(BT)、垫资施工、延期付款或拖欠等方式形成的,用于公益性项目,由非财政资金偿还,且地方政府及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未提供担保的其他相关债务。

(五)债务风险指标。

1.债务率,是指年末债务余额占当年综合财力的比率。如债务率超过100%(多数国家确定的债务率指标控制上限),表明该地区债务风险较高;如低于100%,表明该地区债务风险较低。

2.偿债率,是指当年偿还债务本息占当年综合财力的比率。如偿债率超过20%(国际常用的偿债率指标控制上限),表明该地区到期债务的偿债压力较大,风险较高;如低于20%,表明该地区偿债压力较小,风险较低。

3.逾期债务率,是指年末逾期债务额占年末债务总余额的比重。逾期债务率较高,表明已出现偿债困难,存在较高风险。4.借新还旧率,是指举借新债偿还债务本金占当年债务还本总额的比重。如借新还旧率较高,表明对举借新债偿还债务的依赖程度较高,存在一定偿债风险。

(六)其他相关概念。

1.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的范围包括:地方政府及所属部门和机构。地方人大、政协、司法等机关单位视同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填列。

2.经费补助事业单位,是指接受国家经费补助的事业单位,包括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含全额或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性质的公用事业单位。

3.公用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予以财政补助的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城市公共交通等事业单位或国有独资、控股企业,不含融资平台公司性质的公用事业单位。

4.融资平台公司,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所属事业单位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具有政府公益性项目投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包括各类综合性投资公司,如建设投资公司、建设开发公司、投资开发公司、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发展公司、投资集团公司、国有资产运营公司、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等,以及行业性投资公司,如交通投资公司等。

5.公益性项目,是指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且不能或不宜通过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府投资项目,如市政道路、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公共卫生、基础科研、义务教育、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基本建设项目。对于新的举债主体用于公益性项目的债务仅包括用于交通运输(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市政建设(地铁、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广场、文体场馆、绿化、污水及垃圾处理等)、保障性住房、土地收储整理等的债务,不包括企业法人和自然人投资完全按市场化方式运营项目形成的债务。

6.财政资金,是指地方政府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等财政资金,不包括纳入财政管理的车辆通行费收入和学费、住宿费等教育收费收入。

7.担保包括: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采取直接或间接方式为债务人提供的担保,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各种形式:为融资行为提供抵押、质押担保或出具担保函;承诺在借款人偿债出现困难时,给予流动性支持,提供临时性偿债资金;承诺当借款人不能偿付债务时,承担部分偿债责任;承诺将借款人的偿债资金安排纳入政府预算。

8.当年综合财力,是指当年公共预算本级财力、政府性基金本级财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财力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本级财力之和,扣除纳入财政管理的车辆通行费收入、学费和住宿费等教育收费收入。

9.回购,主要是指BT(建设—移交)模式的建设项目,由项目公司自行筹资建设,项目验收合格后移交给业主,业主向项目公司支付项目总投资加上合理回报进行的回购。BT 模式是政府实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一种融资模式。

10.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和供货人的选择或认可,将其从供货人处取得的租赁物按合同约定出租给承租人占有、使用,向承租人收取租金的交易活动。售后回租业务是承租人和供货人为同一人的融资租赁方式。

11.垫资施工、延期付款,垫资施工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承包人利用自有资金为发包人垫资进行工程项目建设,直至工程施工至约定条件或全部工程施工完毕后,再由发包人按照约定支付工程价款的施工承包方式;延期付款是指工程完工或交货时未全部结清款项,剩余款项约定在一定期间内一次或分期支付的方式。此次审计,根据这两种融资方式的共同特点,将两者归并为一种融资方式填报。

三、各表填报说明

(一)表01—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明细表。第1列“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在下拉框中选择,不能为空。

第2列“市(地、州、盟,直辖市的市辖区)”,在下拉框中选择,不能为空。

第3列“县(市、区、旗等)”,在下拉框中选择。第4列“乡(镇、苏木)”,在下拉框中选择。第5列“地区级次”,自动生成,分省本级、地市本级、县区本级、乡镇4个级次,不能为空。

第6列“债务报表年度”,在下拉框中选择,分为2012年和2013年1月至6月2个年度,不能为空。第7列“债务单位名称”,应填写债务单位全称。不能为空。各种财政转贷债务,如第18列“债权人类别及融资方式”选择“上级财政—外债转贷”、“上级财政—国债转贷”、“上级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借款”、“上级财政—其他”或“发行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债务单位名称应填列各级财政部门,相应的第8列“债务单位部门类别”应选择“财政部门”。

第8列“债务单位部门类别”,在下拉框中选择,不能为空。

包括:一般公共服务部门(不含财政、国土资源部门),财政部门,国土资源部门,公共安全部门,教育—中小学,教育—普通高校,教育—其他部门,科学技术部门,文化体育与传媒部门,社会保障和就业部门,医疗卫生部门—医院,医疗卫生部门—其他,环境保护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农林水部门,交通运输—公路,交通运输—铁路,交通运输—民航,交通运输—其他部门,资源勘探电力信息部门,粮油物资储备管理部门(不含政策性挂账),其他部门。

一般公共服务部门包括:人大、政协、政府办公厅及相关机构、发展和改革部门、统计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商贸部门、知识产权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测绘部门、地震部门、气象部门、民族事务管理部门、宗教事务管理部门、港澳台侨事务管理部门、档案部门以及其他一般公共服务部门。

公共安全部门包括:公安、检察、法院、司法、监狱、劳教、国家保密等部门。

文化体育与传媒部门包括:文化、文物、体育、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

社会保障与就业部门包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等。

农林水部门包括:农业、林业、水利、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部门。

教育部门包括:教育—中小学,教育—普通高校,教育—其他部门。

交通运输部门包括:交通运输—公路,交通运输—铁路,交通运输—民航,交通运输—其他部门。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部门包括:工业和信息产业部门、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国有资产监管部门等。

粮油物资储备管理部门包括:粮食部门、物资储备部门、旅游部门等。

融资平台公司的“债务单位部门类别”按照其隶属的机关、事业单位所属部门类别填列。

普通高校附属医院,选择“医疗卫生部门—医院”。第9列“债务单位性质类别”,在下拉框中选择,不能为空。包括: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含公用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国有独资或控股企业(不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其他单位8类。

第10列“债务形成年度”,是指债务举借或拖欠发生的年 度,填写4位整数。本列不能为空,第10列应小于等于第6列。

第11列“债务期限”,是指合同、协议确定的借款期限。具体填写方法举例,如:2年、5年3个月、23个月、18天等。对于拖欠债务,不填此列。

第12列“债务期限类别”,在下拉框中选择,拖欠债务不填此列。

第13列“项目单位名称”,项目单位名称可能与第7列“债务单位名称”相同,也可能不相同,如果有关债务不对应具体项目,不填此列。

第14列“项目名称”,指项目的具体名称,应按有关合同、协议约定的项目名称填写;如果有关债务不对应具体项目,不填此列。

第15列“债务用途类别”,分为公益性项目、非公益性项目和非项目支出,在下拉框中选择,不能为空。

第16列“还债资金来源具体名称”,要根据协议约定、项目性质或相关政策规定,分析填列还款资金来源的具体名称。对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的债务,此列统一规范填写为“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以该列的“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作为筛选条件可准确填报《表07—2012年以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的政府性债务风险分析表》相关列次的数据。如果一笔债务既涉及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又涉及其他财政资金,则应把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为偿债来源的债务和其他财政资金为偿债来源的债务分开填报表1。本列不能为空。第17列“债权人名称”,填写金融机构、上级财政、其他单位等债权人的具体名称。第18列“债权人类别及融资方式”如选择“发行债券-XX”,则第17列“债权人名称”应统一填写为“债券持有人”。本列不能为空。

第18列“债权人类别及融资方式”,在下拉框中选择,不能为空。分为:银行贷款—人民银行,银行贷款—工行,银行贷款—农行,银行贷款—建行,银行贷款—中行,银行贷款—交行,银行贷款—农发行,银行贷款—国开行,银行贷款—进出口银行,银行贷款—其他银行,银行贷款—城市和农村信用社,信托融资—信托贷款,信托融资—其他,发行债券—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债券—企业债券,发行债券—短期融资券,发行债券—中期票据,发行债券—其他,上级财政—外债转贷,上级财政—国债转贷,上级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借款,上级财政—其他,证券业金融机构融资,保险业金融机构融资,其他金融机构融资,融资租赁,回购(BT),垫资施工、延期付款,集资,其他单位和个人—拖欠,其他单位和个人—其他。

银行贷款主要包括:单位普通贷款、普通并购贷款、银团贷款、信用卡及账户透支、贸易融资、境外贷款转筹资、票据融资和各项垫款。

发行债券—企业债券,指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发行债券—短期融资券,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约定1年内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 工具。

发行债券—中期票据,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按照计划分期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债务融资工具。

“上级财政—外债转贷”包括:通过上级财政部门、中央部门或金融机构等部门转贷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等。

证券业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等。

保险业金融机构包括:财产保险公司、人身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代理公司、保险公估公司等。

其他金融机构包括:汽车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货币经纪公司等。

第19列至第22列仅2013年1月至6月债务报表年度且2013年6月底有债务余额的填列。

第19列“合同约定的单一利率或回报率”,填写合同中约定的年利率;以BT方式融资,填写BT回购项目年投资回报率。如果一份合同中约定多个利率或年投资回报率,则不填写此列。此列仅填写数值,如借款利率为5.5%,则填写5.5,下同。

第20列“合同约定多个利率或回报率的,填报最高利率或回报率”,如果合同中约定多个利率,仅填写最高利率;以BT方式融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了多个投资回报率,仅填写 最高的投资年回报率。如果合同仅约定一个年利率或投资回报率的,则不填写此列。

第21列“具体支付形式名称”,填写其他融资成本支付的具体费用名称,如“咨询费”、“顾问费”等。

第22列“折合年利率”,合同未以百分比形式约定其他融资成本年利率的,按表头要求计算填写;合同以百分比形式约定年利率的,填报百分比利率。如果合同约定的是月利率,以“月利率×12”折算年利率,如果约定的是以天计息,以“日利率×365”折算年利率。

第23和第24列,按表头要求填列。一笔债务不能同时填写第23列和第24列。

第25列、第26列和第32列,自动计算。

第27列至第31列、第33列至第37列,按表头要求填列。

第38列,按表头要求填列。该列=第39列+第40列=第23列+第24列-第26列。

第39列“年末债务余额中尚未支出的债务资金额”,是指年末债务余额资金中尚未安排并拨付到项目的债务资金余额。

第40列“年末债务余额中已支出的债务资金额”,是指年末债务余额资金中已安排并拨付到项目的债务资金余额。对于BT项目,债务形成的同时即视同债务资金已全部支出。

第41列“年末债务余额中已支出的债务资金投向”,在下拉框中选择。包括:工业,能源,交通运输—铁路,交通运 输—经营性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政府还贷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政府还贷二级公路,交通运输—其他公路,交通运输—机场,交通运输—其他,市政建设—轨道交通,市政建设—道路桥梁,市政建设—水热电气垃圾处理等,市政建设—其他,农林水—大型水利设施,农林水—其他,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教育—义务教育,教育—高中,教育—普通高校,教育—其他,科学、文化,卫生—医院,卫生—其他,保障性住房,土地收储,政权机构建设,农网改造,乡村公路、桥梁,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乡村垫交税费,其他。

政权机构建设是指:用于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等债务支出。

乡村公路、桥梁是指:用于通乡(镇)、通行政村的公路及桥梁等附属设施建设债务支出。通乡(镇)公路指县(区)城通达乡(镇)及连接乡(镇)与乡(镇)的公路;通行政村公路指由乡(镇)通达行政村的公路。

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等。

化解地方金融风险包括:地方各级财政部门为清理农村合作基金会、清理供销社股金、清理城市商业银行、清理城市信用社、清理信托投资公司等举借的专项借款。

乡镇债务投向的填报: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基层政权机构建设债务、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债务、乡村垫交税费债务4类公益性乡镇债务分别对应下拉框中“教育—义务教 育”、“政权机构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建设”和“乡村垫交税费”,这4类以外的乡镇债务资金投向,在下拉框中选择其他选项。

第42列,自动计算。该列=第43列+第44列。第43列、第44列,按表头要求填列。

第45列至50列,仅2013年1月至6月债务报表年度填列。第45列至50列之和是2013年6月底债务本金余额。2013年6月底逾期债务本金(含拖欠工程款)应作为2013年7月至12月到期应偿还债务本金填写第45列。

第51列“乡镇债务时段划分及锁定情况”,在下拉框中选择,当第5列为“乡镇”时,此列不能为空。包括:历史债务—已锁定并明确各级财政偿债额,历史债务—其他,新发生乡镇债务3类。乡镇债务以2005年12月31日为界限,截至2012年1月1日以后仍有余额的债务,分为历史债务和新发生乡镇债务。历史债务根据是否按照国家统一要求进行锁定,进一步分为:历史债务—已锁定并明确各级财政偿债额、历史债务—其他。

历史债务—已锁定并明确各级财政偿债额:是指按照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要求,由省级政府统一组织清理锁定并明确各级财政应承担偿债额的,发生在2005年12月31日以前,至2012年1月1日仍有余额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乡村垫交税费债务、乡村基层政权机构建设债务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债务。

历史债务—其他:是指除“历史债务—已锁定并明确各级 财政偿债额”,发生在2005年12月31日以前,至2012年1月1日以后仍有余额的乡镇债务(不含村级债务)。

新发生乡镇债务:指发生在2005年12月31日之后,至2012年1月1日以后仍有余额的乡镇政府性债务。

第52列至第54列,仅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本级和省会城市本级2013年1月至6月债务报表年度填写,反映审计确认的截至2013年6月底每笔债务余额纳入财政部门《地方政府性债务系统》的情况。

第52列“本笔债务是否纳入财政部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在下拉框中选择,包括:全部纳入、全部未纳入、部分纳入。当审计确认的一笔债务在2013年6月底的余额均纳入《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时,选择“全部纳入”,当均未纳入时,选择“全部未纳入”,当仅部分纳入时,选择“部分纳入”。

第53列“纳入财政部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的债务余额”,填写审计确认的债务余额中,纳入《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管理的金额。当第52列选择“全部未纳入”时,第53列应填写0;当第52列选择“部分纳入”时,第53列<第38列;当第52列选择“全部纳入”时,第53列=第38列。如《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的债务余额大于审计认定的债务额,属于财政部门多统计债务额,多统计部分不在第53列反映。

第54列“未纳入财政部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的债务余额”,第54列=第38列—第53列,此列大于等于0。由于在填报方式上可能存在差异,审计填报的债务余额与财政部门《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系统》中的债务余额,在笔数上可能存在1对多或多对1的情况,审计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第55列、第56列,为备注列。

(二)表02—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明细表。第1列至第38列,填报要求同表1。其中:

第16列“还债资金来源具体名称”,还债资金来源不能填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等财政资金。

第27列和第33列如果填有数据,即由财政资金偿还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本金和利息,表明政府已实际履行了担保责任,承担了债务的偿还责任。

第39列,自动计算。该列=第40列至44列之和。第40列“政府信用方式举借”,是指以政府信誉方式举借的债务余额。包括:地方政府债券、上级财政转贷,以及其他政府部门和机构以政府信誉举借的债务中由非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

第41列至第44列,按表头要求填列。如果一笔债务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担保的,应按照不重复的原则填列,填列的先后顺序为:以政府及所属部门出具承诺函、宽慰函提供担保举借;以财政收入、行政单位国有资产担保举借;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提供担保举借;政府信用方式举借;其他政府担保方式举借。

第45列“担保人具体名称”,是指提供担保的地方政府及 所属部门和机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名称。地方政府债券、国债转贷、外债转贷等财政转贷中明确由非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作为以政府信用担保方式举借的债务,不需要填写担保人名称。

第46列至第61列,填报要求同表1的第39列至第54列。

第62列、第63列,为备注列。

(三)表03—地方政府其他相关债务明细表。第1列至第56列,填报要求同表1。其中:

第9列“债务单位性质类别”,在下拉框中选择,不能为空。下拉框中不含“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和“其他单位”选项。

第15列“债务用途类别”,在下拉框中选择“公益性项目”,不能为空。其他相关债务应当是为公益性项目举借的债务,因此下拉框中不含“非公益性项目”和“非项目支出”选项。

第16列“还债资金来源具体名称”,还债资金来源不能填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等财政资金。

第18列“债权人类别及融资方式”,在下拉框中选择,不能为空。下拉框中不含“上级财政—外债转贷,上级财政—国债转贷,上级财政—农业综合开发借款,上级财政—其他,发行债券—地方政府债券”选项。

第27列和第33列,如果填有数据,即由财政资金偿还其他相关债务本金和利息,表明该部分其他相关债务已由政 府偿还。

(四)表04—粮食企业和供销企业政策性挂账情况表。

(五)表05—融资平台公司基本情况和债务风险分析表。

本表由审计人员根据各列次表头说明及附注要求填报。本表反映2012年底和2013年6月底本地区所有融资平台公司的情况。债务报表年度内按照国务院文件要求撤销的融资平台公司不填报本表;融资平台公司即使在债务报表年度年末不存在三类债务余额,也要填报本表,第23列至第25列填写0,第26列至第28列根据实际情况填列,其他列次按照表头要求填列。

第1列至第6列填报要求同表1。

第7列“融资平台公司名称”不能为空,应填写规范的全称。

第8列“成立年度”限定填写四位整数,不能为空。第9列“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填报,应填写规范的全称。

第10列“公司性质”在下拉框中选择,不能为空。第11列“经营性质”在下拉框中选择,不能为空。包括:融资性、投资性和经营性3种。融资性平台公司只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不承担建设运营;投资性平台公司不仅承担公益性项目融资,还承担项目建设运营;经营性平台公司除公益性项目融资和建设运营外,还从事其他经营性活动。

第12列和第13列,按照表头要求填报。第14列=第15列+第16列+第17列+第19列,自动计算。

第15列至第32列,按照表头要求填报。

第二篇:税收自查报表填报说明

税收自查信息报表填报说明

税收自查信息报表共分为2张报表,分别为:

《企业基本信息表》

《企业税收信息表》

一、《企业基本信息表》填报说明

《企业基本信息表》是记录和反映企业基本情况的报表。

1、纳税人编码:

纳税人编码为我局综合征管系统在纳税人成立时自动生成的内部码,具有唯一性。该编码为税务登记证副本上“纳税人编码”后的号码,在办理我局涉税事项时使用。

2、纳税人识别码:

由企业所在地行政区划代码(前6位)加企业法人单位代码(9位或12位)组成。为税务登记证正本上的号码。

3、纳税人名称:

要求按企业税务登记证上的企业名称的全称填写,不得简化。

4、集团公司情况:

(1)非集团隶属关系的一般企业;

(2)集团母公司(核心企业);

(3)集团母公司(集团总部)仅有相应集团的管理职能,却没 1

有实际经营业务的集团总部机构;

(4)集团成员公司。

5.所属企业集团:

是指对企业拥有控制权的企业集团,分为中央企业集团、港澳台及外国企业集团、地方企业集团及其他企业集团。由集团下属企业单位填报。

6、控股类型:

(1)国有绝对控股;(2)国有相对控股;(3)非国有控股;(4)其他。

7、企业规模:

根据《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

[2011]300号)相关内容进行划分。下分:(1)大型企业;(2)中型企业;(3)小型企业;(4)微型企业。

8、核算形式:

(1)独立核算;(2)非独立核算;(3)其他。

9、所属行业国标代码

执行2011年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新标准(GB/T4754-2011)。凡从事两种以上经济活动的,以主要经济活动内容填报。

10、会计制度

(1)企业会计制度;(2)企业会计准则;(3)小企业会计制度;

(4)小企业会计准则;(5)金融企业会计制度;(6)行政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7)其他。

11、纳税申报方式

(1)上门申报(采用税库银联网);(2)上门申报(采用开具纸质税票);(3)网络申报;(4)离线电子申报;(5)邮寄申报;(6)其他。

二、《企业税收信息表》填报说明

《企业税收信息表》是记录和反映企业税收信息的统计表。该表数据按税款所属填列。

“应纳税额”、“已纳税额”和“自查补缴税额”为税务征收口径,即应纳税额为本按税法规定应该缴纳的税款金额,已纳税额为本实际缴纳的税款金额,自查补缴税额为通过自查本还需补缴的税款金额。

企业所得税在国税缴纳的企业不填“企业所得税”项目。

第三篇:2017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表填报说明

附件3-1:

2017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表填报说明

(行政事业单位参考格式)

一、数据填报口径

本单位为执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经费自理事业单位,本单位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已全部纳入本报表填报范围。若有特殊情况请说明原因。

二、数据审核情况

(一)审核情况。

本单位全表审核后核实性问题提示共0条。

(二)对报表指标、审核公式和分析表的设置建议。1.对报表指标设置的建议。无。

2.如有不适用的审核公式,请列出并说明修改意见。无。

3.本单位自行增加的审核内容,请列出并说明设置依据。无

三、数据差异情况

(一)账面数与实有数差异情况。

本单位账实有差异的会计科目共0项。详细列举并说明主要原因。

(二)与决算数差异情况。本单位已纳入决算管理。数据的差异情况及存在的主要原因如下:

1、固定资产账面金额XX元,决算金额XX元,差异XX元。原因是存在政府采购的固定资产项目未实施完毕,发票未取得而未入账。

2、固定资产办公用房面积,资产报表数XX㎡,决算数据为XX㎡,差异XX㎡。差异原因是多出了装修房屋部分面积和另一处安居工程房屋面积。

四、其他说明情况 无。

第四篇:商业银行涉农贷款相关报表填报说明

三、填报说明

(一)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表

1.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02),主表项目定义如下。

(1)农林牧渔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A门类(农、林、牧、渔业)所属活动的所有贷款。

(2)农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各种农作物种植(谷物、蔬菜、园艺作物、水果、坚果、饮料、香料、中药材)活动的贷款。

(3)林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林木的培育与种植、木材和竹材的采运(仅指将运出山场至贮木场)、林产品的采集等活动的贷款。上述活动中,不包括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保护和管理以及城市树木、草坪的种植和管理。

(4)畜牧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为了获得各种畜禽产品而进行的动物饲养活动的贷款。

(5)渔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海洋、内陆水域养殖与捕捞活动的贷款。上述活动中,不包括专门供体育运动和休闲的钓鱼等活动。

(6)农林牧渔服务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各承贷主体从事针对使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而提供的支持性服务活动的贷款。上述活动中,不包括针对农林牧渔业的各种科学技术和专业技术服务活动。2.校验关系。

(1)[1]=[2]+[3]+[4]+[5]+[6] [1]=[7]+[10](2)[7]=[8]+[9] [10]=[11]+[12]+[13](3)A=B+C D=E+F(二)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 1.主表项目。

(1)农户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农户的所有贷款。农户贷款的判定应以贷款发放时的承贷主体是否属于农户为准。

农户:指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的住户,还包括长期居住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住户和户口不在本地而在本地居住一年以上的住户,国有农场的职工和农村个体工商户。位于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和在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的国有经济的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集体户;有本地户口,但举家外出谋生一年以上的住户,无论是否保留承包耕地均不属于农户。农户以户为统计单位,既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也可以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

农村个体工商户:长期(一年以上)居住在乡镇(不包括城关镇)行政管理区域内或者是城关镇所辖行政村范围内,经法律 或者相关部门核准领取了《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个人)登记证书》,从事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活动的农村住户和虽然没有领取相关证件,但有相对固定场所、实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三个月以上、外雇人员在7人以下的农村住户。

(2)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农户生产经营指农户以资本增值为直接目的而进行的资金运用活动。填报机构发放给农户用于上述用途的贷款即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包括农户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贷款和农户其他生产经营贷款两类。①农户农林牧渔业生产经营贷款指填报机构发放给农户从事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等生产活动的贷款。②农户其他生产经营贷款指填报机构发放给农户从事工业、商业、建筑业、运输业、餐饮业、服务业等生产或流通活动的贷款。发放给农户从事不属于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的所有贷款均应归入此类。

(3)农户消费贷款:农户消费指农户为直接满足自身吃、穿、住、用、行以及医疗、学习等需要而进行的资金运用活动。填报机构发放给农户用于上述用途的贷款即农户消费贷款,如助学贷款、医疗贷款、住房贷款等。

(4)农户信用贷款:凭农户的信誉而发放的贷款。(5)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填报机构以农户的信誉为保证,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对农户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 法,核定的具体额度,由农信社等机构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状况、农户生产经营收入、信用社资金状况等确定。

(6)农户保证贷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方式以第三人承诺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时,按约定承担一般保证责任或者连带责任而发放给农户的贷款。

(7)农户联保贷款:农户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等方面的资金需要,自愿组成联保小组,填报机构对联保小组成员发放的,超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范畴,并由联保小组成员相互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贷款即为农户联保贷款。

(8)农户抵押贷款:按照《担保法》规定的抵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财产作为抵押物发放给农户的贷款。

(9)农户质押贷款:按照《担保法》规定的质押方式以借款人或第三人的动产或者权利作为质押物发放给农户的贷款。

2.校验关系。(1)[1]=[2]+[5] [2]=[3]+[4] [5]≥[6](2)[1]=[7]+ [9]+[11]+[12] [7]≥[8] [9]≥[10](3)[1]=[13]+[16] [13]=[14]+[15] [16]=[17]+[18]+[19](4)A=B+C D=E+F

(三)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 1.主表项目。

(1)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及各类组织的所有贷款。

本表所称农村区域指除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及其市辖建制镇之外的区域。

企业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等,经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取得法人资格的企业。

各类组织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组织。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所设立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其他组织包括事业单位、机关法人、社会团体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基金会等。

(2)农村企业贷款:指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的贷款。其中主要包括农村企业农林牧渔业贷款和农村企业支农贷款。

(3)农村企业农林牧渔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活动的所有贷款。本表农林牧渔业贷款的含义与“(一)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中的定义一致。

(4)农村企业支农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用于支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类特定用途的贷款。主要包括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

(5)农田基本建设贷款:用于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造大型灌区、进行中低产田改造、提高耕地质量和农业防灾减灾能力等的贷款。

(6)农产品加工贷款:用于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加工活动的贷款,主要包括农副食品加工、纺织加工、木材加工、中医药加工贷款,不包括用以对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深加工活动的贷款。

农副食品加工贷款:用于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制造的贷款。

纺织加工贷款:用于以棉、苎麻、亚麻、大麻、蚕丝等为主要原料进行的纺织活动的贷款。

木材加工贷款:用于锯材及木片加工,木制品,竹、藤、棕、草制品制造发放的贷款。

中医药加工制造贷款:用于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制造的贷 款。

(7)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用于化学肥料、农药、农膜、农林牧渔专用机械制造等的贷款。

(8)农用物资及农副产品流通贷款:用于农、林、牧、渔业产品收购、调销、储备,从事农业生产资料、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品以及农、林、牧、渔业产品零售和批发活动的贷款。对农产品出口的贷款应包括在内。

(9)农产品出口贷款:用于农、林、牧、渔业产品出口的贷款。

(10)农业科技贷款:用于从事农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业科技中介服务的贷款。

(1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用于农村生活设施建设、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村流通体系设施建设、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贷款。

农村生活设施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农村沼气、秸秆发电、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等能源建设,农村电网改造及续建配套工程、农村公路建设、农村邮政和电信等信息网络建设等。

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建设,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认证认可等服务体系建设,农村经济信息应用系统建设等。

农村流通体系设施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建设,以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 消费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村新型营销体系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连锁化“农家店” 建设等。

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与农户生活的基本需求密切相关,属于农户共同享有或使用的基本设施和服务建设。这些设施和服务主要包括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等方面。

(12)农村各类组织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各类组织的贷款。其中主要包括农村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和农村各类组织支农贷款。

(13)农村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各类组织从事农、林、牧、渔业活动的贷款。

本表农林牧渔业贷款的含义与“

(一)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填报说明中的定义一致。

(14)农村各类组织支农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各类组织用于支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和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类特定用途的贷款。主要包括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等。

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定义参见本表主表项目第(5)-(11)项填报说 明。

2.附加项目。

(1)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中小企业的贷款。

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遵照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国统字[2003]17号文印发)和《部分非工企业大中小型划分补充标准(草案)》(国资厅评价函„2003‟327号文印发)执行。

(2)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农村区域的企业及各类组织进行与财政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配套的贷款。

农业综合开发是指中央政府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包括土地治理项目和产业化经营项目。土地治理项目,包括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建设、粮棉油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良种繁育、土地复垦等中低产田改造项目,草场改良、小流域治理、土地沙化治理、生态林建设等生态综合治理项目,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包括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农产品加工项目,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3)扶贫贴息贷款:由填报机构发放给国家扶贫开发工作 重点县的用于支持能够带动低收入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种养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市场流通企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贷款。

单位扶贫贴息贷款:由填报机构发放给各企业、其他单位和各类组织的扶贫贴息贷款。

个人扶贫贴息贷款:由填报机构发放给个人的扶贫贴息贷款。

3.特别说明。

附加项目中的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相互之间以及这些项目与主表中的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在内涵上会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合,因此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贴息贷款作为附加项目列示,附加项目之间、附加项目与主表项目之间没有统计核对关系。

如果填报机构的某笔贷款既属于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又属于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或者扶贫贴息贷款,该笔贷款在主表和附加项目中均要填报。

4.校验关系。(1)[1]=[2]+[12] [4]=[5]+[6]+[7]+[8]+[10]+[11] [2]≥ [3]+[4] [14]= [15]+[16]+[17]+[18]+[20]+[21] [12] ≥[13]+[14] [8] ≥ [9] [18] ≥ [19](2)[1]=[22]+[25] [22]=[23]+[24] [25]=[26]+[27]+[28](3)[31]=[32]+[33](4)A=B+C D=E+F

(四)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 1.主表项目。

(1)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城市区域的企业及各类组织从事农、林、牧、渔业活动以及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贷款。包括城市企业贷款和城市各类组织支农贷款。

本制度所称城市区域为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与市辖建制镇,其中不含市辖市、市辖县。

本表所称的企业及各类组织定义见“

(三)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中主表项目第(1)项填报说明。

(2)城市企业涉农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城市区域的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活动以及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贷款。包括城市企业农林牧渔业贷款和城市企业支农贷款。(3)城市企业农林牧渔业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城市区域的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活动的贷款。

本表农林牧渔业贷款的定义见“(一)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填报说明。

(4)城市企业支农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城市区域的企业用于支持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各环节、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各类特定用途的贷款。主要包括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

农田基本建设贷款、农产品加工贷款、农业生产资料制造贷款、农用物资和农副产品流通贷款、农业科技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的定义见“(三)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 主表项目第(5)(11)项填报说明。

2.附加项目。

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填报机构发放给注册地位于城市区域的企业及各类组织进行与财政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配套的贷款。

农业综合开发的相关定义见“(三)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附加项目说明。

3.特别说明。

附加项目中的城市企业农业综合开发贷款与主表中的城市企业涉农贷款在内涵上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合,因此作为附加项目统计列示,附加项目与主表之间没有统计核对关系。

如果填报机构的某笔贷款既属于城市企业涉农贷款,又属于城市企业农业综合开发贷款,该笔贷款在主表和附加项目中均要填报。4.校验关系。(1)[1]=[2]+[12] [4]=[5]+[6]+[7]+[8]+[10]+[11] [2]= [3]+[4] [14]= [15]+[16]+[17]+[18]+[20]+[21] [12] =[13]+[14] [8] ≥ [9] [18] ≥ [19](2)[1]=[22]+[25] [22]=[23]+[24] [25]=[26]+[27]+[28](3)A=B+C D=E+F

(五)涉农贷款汇总情况统计表

涉农贷款汇总情况统计表由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表、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的数据汇总编制而成。

1.报表汇总关系。

(1)涉农贷款=农村贷款+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2)农村贷款=农户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3)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支农贷款。2.表间校验关系。

(1)本表_农村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 [1] +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 [3]+[13]+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 [4]+[14]+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 [1]-([3]+[13]+[4]+[14])。

(2)本表_农村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 [1]+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 [1]。

(3)本表_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 [1]。

(4)本表_农户农林牧渔业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 [3]。(5)本表_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 [3]+[13]。

(6)本表_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2]。

(7)本表_农户农林牧渔业贷款+本表_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农林牧渔业贷款+本表_城市企业农林牧渔业贷款=农、林、牧、渔业贷款情况统计表[1]。

(8)本表_正常类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14]+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23]+城市企业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12]。

(9)本表_关注类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15]+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24]+城市企业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 [13]。

(10)本表_次级类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17]+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26]+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15]。

(11)本表_可疑类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18]+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27]+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16]。

(12)本表_损失类贷款=农户贷款情况统计表[19]+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28]+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17]。3.表内校验关系。(1)[1]=[2]+ [10] [2]=[3]+[6] [3]=[4]+[5] [6]=[7]+[8]+[9] [10]=[11]+[12](2)[1]= [13]+[16] [13]=[14]+[15] [16]=[17]+[18]+[19](3)A=B+C D=E+F 4.附加项目表间关系。

(1)本表_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 况统计表[29]。

(2)本表_扶贫贴息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31]。

(3)本表_单位扶贫贴息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32]。

(4)本表_个人扶贫贴息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33]。

(5)本表_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情况统计表 [30]+城市企业涉农贷款情况统计表[18]。

(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统计表

(1)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认定遵从如下指标定义和判断原则: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农产品加工或流通为主业,通过各种利益联结机制与农户相联系,带动农户进入市场,使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规模和经营指标上达到规定标准并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或各级农业产业化工作主管部门认定的企业。(详见《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暂行办法》农经发[2001]4号文印发)国家级龙头企业: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认定,由农业部等九部门联合发文公布名单并颁发证书的企业。

省级龙头企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主管 部门认定的企业。

地市级龙头企业:由地市、自治州农业产业化工作主管部门认定的企业。

县级龙头企业:由区、县(含县级市)、自治县农业产业化工作主管部门认定的企业。

(2)企业名称:填写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工商注册名称。

(3)企业组织机构代码:填写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组织机构代码。

(4)企业贷款卡编码:填写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贷款卡编码。

第五篇:关于针对服务业统计报表填报说明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服务业统计报表填报说明

1、统计调查对象:除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批发与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单位,均需上报各类服务业财务状况统计报表,具体包括交通运输业、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与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与娱乐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12个行业及其他房地产业1个大类。

2、上报网址:http://60.190.71.140:8010(温州市统计局服务业统计报表在线填报系统)。

3、上报时间:2007年年报2008年1月25日前上报。2008年定期报表:3月15日前上报1-2月份统计报表,6月15日前上报1-5月份统计报表,9月15日前上报1-8月份统计报表。

4、报表调整说明:

为与2007年新会计制度做好衔接,2007年年报和2008年定期报表《服务业行政、事业法人单位财务状况调查表》调整了以下几个指标:

(1)“财政拨款”调整为“财政拨入(补助)收入”,2007和2008年数据对应行政单位“收入支出表”中的“拨入经费”,事业单位 “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2006年对应“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拨款”。

(2)“人员支出”调整为“工资福利支出”,2007和2008年数据对应“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的“工资福利支出”;2006年数据对应“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的“人员支出”。(3)“公用支出”调整为“商品和服务支出”,2007和2008年数据对应“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科目;2006年数据对应“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的“公用支出”扣除“各种设备、交通工具购置费”、“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等科目后的数据。

(4)“各种设备、交通工具及图书资料购置费”调整为“各种设备、交通工具购置费”,对应数据都可以从当年“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相应科目加总得到。该指标由原来“公用支出”的小项调整为“商品和劳务支出”的并列项,对应的平衡关系也作了调整。

5、主要指标审核关系:

(1)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财务状况调查表(F103-1):04≥05;05-06-07-08=14;当13≥0时,08≥09+10+11+12+13。

(2)服务业行政、事业法人单位财务状况调查表(F103-2):01≥02;04≥05+06+07+08;09≥10+11+16+17;11≥12+13+14+15;17≥18+19;20=03+04-09。

6、其他填报、操作说明:

(1)修改信息:点菜单项“修改信息”,可以在此页面修改密码,输入旧密码和两次输入新密码后,点“确定”,即可修改登录时的密码;同时也可以进行单位用户信息修改,比如修改统计人员姓名、联系方式等(要求所有单位都填写正确的服务业统计人员的手机号码,以方便我们短信群发,有利地工作开展)。

(2)查看与修改报表:点菜单项“查看与修改报表”,进入查看与修改页面,点击列表中相应月份上的“查看”,即可查看该月报表,同时点击页面上的“打印本页”即可打印报表留底存档。

如果报表仍处于填报期内,则用户还可以点击“修改”,对报表进行相应改动;若已超出上报截止日后,则不允许修改,显示“---”。

(3)公告栏:点菜单项“公告栏”,可以看到管理员的联系方式以及公告信息(包括主要指标解释、工作通知等)。

7、联系电话:市统计局(88967589)鹿城(88030255)龙湾(86966795)

开发区(86995502)瓯海(88509932)洞头(63482212)

永嘉(67222186)平阳(63733857)苍南(68881663)

文成(67862462)泰顺(67592446)乐清(62522484)

瑞安(65812928)

服务业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一、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财务状况调查表(F103-1)

本表适用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服务业法人企业填报。服务业企业会计制度包括运输(交通)企业会计制度、运输(铁路)企业会计制度、运输(民用航空)企业会计制度、公路经营企业会计制度、邮电通信企业会计制度、水利工程管理企业会计制度、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旅游、饮食服务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城市合作银行会计制度、保险公司会计制度、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对外经济合作企业会计制度等的企业(单位)。包括实行企业化管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

1、资产总计: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支付能力)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总计”项的年(期)末数填列。

2、固定资产原价:指企业在建造、购置、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出的全部货币总额。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价”项的年(期)末数填列。

3、本年(期)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由于有形或无形损耗而转移到产品成本的价值,按固定资产原值和规定的折旧率计提(算),根据会计“财务状况变动表”中“固定资产折旧”数据填列。

4、全部营业收入:指企业报告期内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收入”年(期)末累计数填报。

5、主营业务收入:营业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指企业所从事的主要业务活动的收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项的本年(期)累计数填报。

6、主营业务成本:指企业从事主要业务活动而发生的成本。根据“利润表”或会计科目中对应项的本期累计数计算填报。

7、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报告期内从事主要经营活动取得收入按税法规定应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消费税、资源税、营业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根据“利润表”中对应项的本期累计 数计算填报。

8、费用合计:指企业报告期内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三项费用的合计。营业费用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利润表”中对应项的本期累计数计算填报。管理费用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利润表”中“管理费用”项的本期累计数计算填报。财务费用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净支出、汇兑净损失(已减汇兑收益)、调剂外汇手续费、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企业筹资发生的其他费用。根据“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的本期累计数填报。

9、税金:指企业按照规定从管理费用中支付的房产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和土地使用税等。根据“管理费用明细表”或“管理费用”科目中有关项目归纳填报。

10、差旅费:根据会计“管理费用”科目中的对应项目填报。

11、工会经费:指企业按规定计提的拨交工会使用的费用,根据会计“管理费用”科目中的对应项目填报。

12、上缴的各种费用:是指企业报告期内实际交纳的工商管理费、税务代理费、年检费、消防费、卫生费、联防费、绿化费等。

13、利息净支出: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利息支出扣除利息收入后的净额。根据会计“财务费用”科目归纳计算填列。

14、营业利润: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利润,根据会计“损益表”中“营业利润”项的本期累计数填报。

15、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消耗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亏盈总额,包括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根据会计“利润表”中的对应指标期末累计数填列。

16、应交所得税:是指企业根据税法规定计算的报告期应交的所得税。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年(期)末累计数填报。

17、应付工资总额: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应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报酬,它反映企业本期累计提取的应付工资总额,而不是会计“应付工资总额”科目的余额。根据会计“应付工资总额”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如果企业工资不计入“应付工资总额”科目,可根据有关会计科目填列。

18、应付福利费总额: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累计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总额,它反映本期应付福利费总额的全部发生额,而不是会计“应付福利费总额” 科目的余额。根据会计“应付福利费总额”科目的本期贷方累计发生额填列。如果企业提取的福利费不计入“应付福利费总额”科目或不提取福利费,而是直接在有关费用中直接列支,其福利费可根据有关会计科目分析填列。不包括企业按净利润提取的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本期发生额。

19、保险费:包括劳动、失业保险费和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费。劳动、失业保险费是指企业支付离休、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价格补贴、医疗费(包括支付离休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的费用)、异地安家费、职工退职金、6个月以上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按照规定支付给离休干部的各项经费;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交纳的失业保险基金。根据会计“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科目中的相关项目归纳计算填列。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保 险费。医疗保险是指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费,如果医疗保险费从应付福利费总额中列支,则不包含在此。根据会计“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科目中的相关项目归纳计算填列。

20、住房公积金及住房补贴:指报告期内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和企业支付的职工住房补贴。根据会计“营业费用”、“管理费用”等相关成本、费用项目归纳计算填报。

21、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在报告期内在企业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平均人数。包括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以及在本单位中工作的其它人员。计算方法: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报告期内各月从业人员报告期内月数平均人数之和

其中:从业人员月平均人数=(月初从业人员数+月末从业人员数)÷2

二、服务业行政、事业法人单位财务状况调查表(F103-2)本表适用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服务业法人单位填报。行政单位会计制度包括各类行政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但不包括执行事业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包括执行特殊行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如执行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小学校会计制度、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测绘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国家物资储备资金会计制度等)以及执行事业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但不包括实行企业化管理、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

1、年(期)末资产:指行政事业单位在年末(或报告期末)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债权和其他权利。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合计”年(期)末数。

2、固定资产原价: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和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其他固定资产等。该指标根据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资料计算填列。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原值”年(期)末数。

3、上年结余:指行政、事业单位上年结转本年的经常性结余、专项结余及经营亏损。根据“收入支出表”中的“上年结余”项填报。

4、本年(期)收入合计:指行政事业单位在本年(或报告期)从各种渠道获得的收入,包括财政拨款、行政单位预算外资金、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他收入。根据“收入支出表”中的“收入合计”项填报。

5、财政拨入(补助)收入:拨入经费是指行政单位单位按照经费领报关系,由财政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拨入的预算经费。事业单位的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按核定的预算和经费领拨关系从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包括经常经费和专项资金,不包括国家对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行政单位根据“收入支出表”中的“拨入经费”项填报,事业单位根据“收入支出表”中的“财政补助收入”项填报。

6、上级补助收入: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根据“收入支出表”中的“上级补助收入”项填报。

7、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根据“收入支出表”中的“事业收入”项填报。

8、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根据“收入支出表”中的“经营收入”项填报。

9、本年(期)支出合计:指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支出情况,包括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包括行政事业性项目支出、基本建设项目支出和其他项目支出)、上缴上级支出、事业单位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和结转自筹基建等。根据“收入支出表”中的“支出合计”项填报。

10、工资福利支出:指单位支付给在职职工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具体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和上述未包括的人员支出。根据“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的“工资福利支出”项填报。

11、商品和服务支出:指单位在开展业务活动中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不包括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具体包括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暧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招待费、福利费、劳务费、租赁费、物业管理费、维修费、专用材料费、图书资料购置费及上述科目未包括的日常公用支出。根据“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项填报。

12、福利费:指单位按国家规定提取的福利费。根据“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项的其中“福利费”项填报。

13、劳务费:指支付给单位和个人的劳务费用,如翻译费、咨询费、手续费等。根据“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项的其中“劳务费”项填报。

14、工会经费:指按职工工资总额(扣除按规定边准发放的住房补贴)的2%计提并拨交给工会使用的经费。根据“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项的其中“工会经费”项填报。

15、差旅费:指单位工作人员出差、出国的住宿费、伙食补助费,杂费,干部及大中专学生调遣费,调干家属旅费补助等。根据“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项的其中“差旅费”项填报。

16、各种设备、交通工具购置费:指单位购置办公家具、一般办公设备、专用设备、交通工具的支出。根据“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的“其他资本性支出”项的其中“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交通工具购置”项汇总填报。

17、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指政府对个人和家庭的无偿性补助支出。根据“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的“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项填报。

18、助学金:指支付给各类学校学生助学金、奖学金、学生贷款贴息、出国留学(实习)人员生活费,青少年业余体校学员伙食补助费和生活费补贴,以及按协议由我方负担或享受我方奖学金的来华留学生、进修生生活费等。根据“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的“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项的其中“助学金”填报。

19、抚恤和生活补助:抚恤金指按规定支付给烈士家属、牺牲病故人员家属的一次性和定期抚恤金,革命残疾人员的抚恤金,离退休人员等其他人员的各项抚恤金。生活补助指按规定支付给优抚对象、退伍军人的生活补助费,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和家属生活补助,因公负伤等住院治疗、住疗养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长期赡养人员补助费等。根据“基本支出明细表”中的“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项的其中“抚恤金”和“生活补助”项汇总填报。

20、收支结余:指行政(事业)结余和经营收支结余的合计项。行政(事业)结余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事业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经营收支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各项经营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根据“收入支出表”中的“收支结余”总计项填报。

21、经营税金(限事业单位填):指事业单位提供劳务或销售产品应负担的税金及附加,包括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销售税金”项填报。

22、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在报告期内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平均人数。计算方法:

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报告期内各月从业人员报告期内月数平均人数之和

其中:从业人员月平均人数=(月初从业人员数+月末从业人员数)÷2

下载4、填报必读: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表填报说明word格式文档
下载4、填报必读: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表填报说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年税源调查报表填报说明

    2013年税源调查报表填报说明2013年税源调查报表共分为3部分,分别是信息表、企业表和货物劳务表 一、信息表的填制:信息表的填制比较容易,最主要的是在(调查方式代 码)这一行,一律......

    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报表填报说明

    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报表填报说明一、填报方法及数据来源基本起报单位为乡(镇、街道)计生办,采取网络直报的方式上报自治区人口计生委,乡、县、地、自治区各级报表通过报表汇总软......

    水文统计年报表填报说明

    附件2: 水文统计年报表填报说明 一、站网部分 1、水文站网 国家基本水文站:经统一规划而设立、进行长期连续观测、水文资料进行整编刊印的水文站。 其他部门管理的国家基本水......

    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思考

    关于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的思考 2013-3-25 11:26 闫波 一、客观分析债务成因,确定审计工作思路 (一)财政体制改革滞后是地方政府举债根源 1、政府间财权与事权划分不合理。由于1......

    事业单位公车改革统计报表填报说明

    事业单位公车改革统计报表填报说明 一、 填报说明 1. 报表时点:SYCG01表中的所有人员、车辆情况均以2016年6月30日为时点单位实有情况填写,车辆及人员费用以2015年12月31日的......

    动物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填报说明

    动物卫生监督统计报表填报说明 和报送质量管理要求 一、概念要求 1、填报单位(盖章) 根据农业部《动物卫生监督信息管理办法》及省农牧厅《青海省动物卫生监督信息管理办法(暂......

    2017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表填报说明(单位版)

    附件3: 2017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表填报说明 1 2017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表填报说明 (行政事业单位参考格式) 一、数据填报口径 本单位为执行XX财务会计制度的XX......

    崇川区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整改措施报告[精选]

    关于崇川区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 整改措施报告 市审计局: 贵局送达我区《崇川区人民政府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告》收悉。针对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我区高度重视,对此进行了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