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内外社区康复经验教训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残疾人
根据联合国大会第三十七届会议1982年12月3日通过的《关于残疾 人的世界行动纲领》,对“残疾”做 出如下界定:残疾是指由于某种缺 陷,从而导致缺乏作为正常人以正常 方式从事某种正常活动的能力。2008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对残疾人的界定是,残疾人 是指在其生理和心理及人体结构上,某些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部分或全部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主要包括肢体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以及多重残疾等等。
(二)残疾人社区康复
2004年发布的国际《社区康复 联合意见书》提出,残疾人社区康复 是以社区为基础的残疾人康复模式,是为促进残疾人康复、增进机会均 等、减少因残致贫和增进社会包容的 一种社区整体的发展战略。
社区康复是以社区为依托而开展的残疾人康复。与机构康复和医院康复不同的是,社区康复主要依靠残疾人自身和其亲戚家庭成员,以及其所在社区的多种力量,利用社区现有条件,在专业康复治疗师的指导帮助下,对残疾人进行身心等的功能训练,进而促进残疾人 早日回归社会。残疾人社区康复是指充分利用社区内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动员社会力量,使残疾人在社区中开设的康复机构中得到 康复训练和服务的新型康复形式。
社区康复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项旨在帮助残疾人获得康复、减少贫困、增进机会均等和促进残疾人尽早融入社会的一个社区发展战略,是通过残疾人自身的努力,以及其家庭成员、残疾人互助组织、基层政府、社区和教育、就业等促进机构的 共同努力来实施的康复模式。
二、国外残疾人社区康复模式
(一)国际社区康复模式的演变历程 1.残疾人社区训练模式
1976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一种全新有效的、经济的残疾人康复途经——社区康复,并建议各个成员国都要积极开展社区康复。这种由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社区康 复,其重点是向社区中的专业社 工、残疾人及其家庭成员传授基本 的康复和训练技术,强调对残疾人 损伤的社区训练模式。2.医学—社会康复模式 1994年,由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表的《社区康复联合意见书》中,对社区康复的定义是:“社区康复是社区发展的一项策略,使所有残疾人均具有平等的机会达到社会一体化。”《社区康复联合意见书》把社 区康复从最初的社区治疗模式发展为医学—社会模式,这一模式更加强调社区资源的整合和残疾人与健全人接受多种服务的机会均等。3.发展性康复模式
2003年5月,国际社区康复回顾与咨询大会在赫尔辛基召开,会上提出在社区康复实施过程中,不但要提供高效的服务,更要注重将社区康复 发展融入到社区发展整体规划中。在次年发布的《社区康复联合意见书》 中,就将社区康复定义为“社区康复是在社区内促进所有残疾人康复,享有平等机会和融入社会的一项整体发展战略”。社区康复不仅仅局限于残疾人的身体机能恢复,并逐渐延伸到了残疾人教育、就业与社会服务等方面。
(二)西方国家残疾人社区康复模式特点
1.法律保障,政策支持。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康复发展历史比较长,有着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并且政府在政策上也大力支持残疾人社区康复的发展。德国最早通过公共立法从概念上把残疾人康复作为法律确定下来,通过制定社会法为社区康复模式和现状界定了责任和权利,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另外,澳大利亚也建立了有效的法律体系,对社区康复服务的各个方面进行法制化管控。
2.现代化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在澳大利亚,残疾人的社区康复有着完善的双向转诊制度,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康复护理之家等机构间 有着明确的分工和密切的联系,可以确保不同健康状况的病人及时被送到合适的康复机构,较为经济地获得医疗康复服务。3.倡导全面康复理念。在英国的康复体系中,医疗卫生部门、教育部门、社会服务部门等多个部门是共同协作,一起为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文化教育、劳动就业、社会服务参与等全方位的康复发展服务的。德国也十分注重残疾人的社会康复,通过各种优惠政策促使残疾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全面的社会参与中获得身心全方位的康复。
4.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西方很多国家都在社区专门设有康复护理中心,残疾人在医院等医疗机构完成手术治疗后,接下来的康复任务就由社区的康复护理中心承接。加拿大是国际公认的无障碍设施最完善的国家,残疾人的日常出行、工作等都十分方便,社区可以为残疾人提供各种服务,包括就业安排、住房、出行交 通工具改造等生活服务。
5.有效且稳定的筹资机制。由于接受过高额的医疗服务后,残疾人家庭的经济状况一般都不太好,而很多社区残疾人康复项目都是低偿甚至是免费的。这就导致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的开展需要大笔资金来维持,建立有效且稳定的筹资机制就十分必要。虽然在西方国家,政府对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的财政支持力度都比较大,但要想维持较高水平的康复服务效果,就离不开社会的慈善捐助等筹资渠道。
(三)西方典型的康复服务模式
1.英国在1990年颁布了《全国健康服务及社区照顾法案》(National Health Service & Community CareAct),在立法层面上确立了社区康复的合法性。英国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是以社区为依托的社区照顾模式:其一是日常照顾,为老人和残疾人建立日常诊所、俱乐部、老人智力训练中心以及残疾人日常护理健康中心等,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其二是家庭护理服务,给老年人和残疾人等提供家庭服务或教育服务等。
2.美国的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模式主要是家庭服务模式,一般由民间的社会组织负责提供服务。他们通常是把几个残疾人和社工放在一起组成居住小组,成为团体之家,每个居住小组的社工根据每个残疾人身体及能力情况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康复服务计划,并注重个性化服务,培养残疾人自食其力的生活能力与团体合作意识。
3.德国的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模式是邻里之家。邻里之家作为德国睦邻运动的直接产物,很好地体现了德国社区工作的基本特色。邻里之家是一个自我经营、自我管理、自负盈亏的独立单位,但其活动得到了政府的部分资助,并受其监督。邻里之家为残疾人提供的社区康复主要有日常生活护理、家庭服务、谈心以及朗读等等。
三、国内残疾人社区康复模式
我国社区康复经历了由单一医疗模式向社会综合模式的发展。管理特点主要在于政府积极引导下的多部门参与。从医疗康复逐步发展到职业康复、教育康复、福利救助等,逐渐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一套康复服务体系。国内残疾人社区康复的典型模 式有以下几种:
(一)“政府购买服务”的惠州模式
广东省惠州市农村社区康复经过两年来的社会实践,已初步形成了组织管理网络、技术指导网络、工作服务网络,其主要工作特点是采用政府“购买服务”及“购买岗 位”的形式,充分解决了关键的工作源动力问题。
“政府主导、残联牵头、部门合作、社会参与”是残疾人康复的 社会化工作方式。惠州模式的特点就是根据惠州具体的情况,通过政府 “ 购买岗位 ” “ 购买服务 ”等方式,将残联和卫生部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化的社区康复网络,从而有力地保证了社区康复能够具体实施下去,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社区康复的开展,真正实现了所有残疾人都享有康复服务,为实现残疾人机会均等、充分参与社区社会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惠州模式依靠政府与残联的支持,主要用于解决农村残疾人的康复困难问题,其服务对象清楚,目标任务明确,收效明显。
(二)“多元联动”的宁波江北模式
宁波市江北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主要是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高等医学院校、康复医院、残疾人联合会和社区康复站共同参与的、多元联动下的残疾人社区康复运行模式。宁波江北模式的主要做法是:搭建社区康复培训中心平台,以高校专业教师、康复医生作为专家组成员,成立社区康复工作小组,并实行专家负责制,为掌握社区残疾人情况进行调研和排摸,积极开展康复培训和训练指导;引入第三方绩效评估,由中心聘请康复专家作为第三方对康复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检查社区康复站的软硬件建设状况、调查社区康复满意度情况、核查残疾人管理档案的完整情况以及社区每年开展的康复培训等成果情况。
多元联动的宁波江北社区康复模式,主要是采用理事会的工作形式 来管理社区康复培训中心平台工作,发挥高校专业教师及康复志愿者的作用,并通过第三方专家评估,科学、严谨地做好残疾人社区康复绩效考核。而且还将残疾人社会融入作为社区康复考核的重要内容,积极动员社区志愿者定期上门为残疾人进行心理辅导,重视对残疾人家庭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日常康复的指导,增强残疾 人早日融入社会的信念。
(三)“康复中心+康复站”的南京白下模式
南京市白下区在2006年被列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对象,该区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 务”的总体目标,以“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为主要的着力点,通过建立区级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残疾人辅助器具供应站和社区康复站以及多个家庭康复点等,整合全区社会资源,创立了街道“爱心驿站”“真情家园”“心灵驿站”等一 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康复品牌,短期内使全区的残疾人康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白下区被成功评选为“十五”期间“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 示范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等荣誉称号,其经验后期还在江苏省内进行推广实施。
四、研究述评
通过对国内外残疾人社区康复研究文献的分类总结可以看出,国外残疾人社区康复由于历史比较悠久,其康复模式和康复体系较为完善、成熟,形成了相对完善且可持续性较强的社区康复工作模式,一般都拥有完善的政策和法律支持、现代化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和稳定的筹资机制等。
而我国残疾人社区康复才刚刚走过二十年,全国各地在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中虽然也探索出一些比较成功的模式,诸如“政府购买服务”的惠州模式、“多元联动”的宁波江北模式以及“康复中心+康复站”的南京白下模式等,但整体上还存在着政策法律保障机制落后、监管落实效果差、筹资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例如,南京市白下区的社区康复工作在“十五”期间还走在全国前列,并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称号,但目前的现状却很不乐观。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康复工作人员等原因,现有的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机构的设置和服务的提供,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完全落实,社区康复最后只落下一副空架子,可持续性太差。因此,国内的社区康复工作还只是刚刚开始,要想达到西方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陆成一 康复132班 055113229
第二篇:社区康复工作总结
社区康复工作总结
社区康复工作总结1
江湾辖区现有各类持证残疾人××*人。为了让残疾人充分沐浴和谐社会的阳光,近年来江湾镇街道以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为抓手,以“残疾人满意、残疾人家属满意、社区群众满意”为追求,着力构建政府主导有力、服务网络覆盖、社会广泛参与的助残康复工作格局,在全区率先创建成“上海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
一、构建三大康复网络
为了夯实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基础,街道着力构建广覆盖的助残康复网络。
1、康复管理网络融入和谐社区建设发展目标。制定了(江湾镇街道“创建上海市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街道”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主任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创建任务融入和谐社区发展,工作任务分解到街道相关科室及社区卫生中心、派出所、社区中小学校等相关单位。建立了“定岗、定员、定时”的管理模式。定岗,根据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根据各科室、各单位工作重点,制定岗位职责,实施目标管理;定员,明确社区康复措施的岗位责任人,逐一落实管理服务队伍;定时,根据社区康复工作目标,按照时间节点,定期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康复主题活动。形成了街道主导、社区单位协同、齐抓共管促进残疾人康复的工作局面。
2、康复服务网络形成服务平台。街道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积极构筑融医疗、保舰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助残康复平台。为改善残疾人活动康复条件,今年专门辟出1100平方的场地,建立集社区阳光之家、残疾人活动室、残疾人治疗护理为一体的的残疾人之家。目前残疾人之家的建设工作已完工,近期将启用,至此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服务平台在江湾镇街道全面建成。
3、康复指导网络深入助残工作各个领域。成立由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牵头,卫生中心、康复、教育等有关机构专业人员参加的社区康复技术指导机构。依托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对卫生中心6名社区医生和30名社区康复协调员进行“康复服务、功能评定、训练计划、心理沟通、言语训练、上门调查”等康复知识的培训,带动了一批社区康复服务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结合“送康复服务上门”,组织社区康复需求调查专题培训;结合养护工作,进行了养护调查数据库管理培训;结合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开展了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的培训,使培训工作做到了学以致用,在助残康复工作中发挥作用。
二、实施四项康复工作
近年来,江湾镇街道持之以恒地实施四项康复行动计划,把助残康复工作做到残疾人心坎上。
1、举办“阳光行动”――温暖智障人士。从XX年开始,街道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在新市南路建立了100平方米的“阳光之家”。目前68名16-35岁的智障人士在这里参加培训,街道为他们成立了智障人士腰鼓队、舞蹈队、图画小组、编织小组、英语小组和兴趣小组,丰富智障人士文化生活。在去年世界夏季特奥会社区接待期间,“阳光之家”学员与特奥代表团成员们共同开展了文艺联欢、体能训练等活动,充分诠释了特奥运动的深刻涵义。
2、“照料行动”――关怀精神病残疾人。为了使精神残疾人在康复期有良好的康复环境,街道创建了“温馨护理站”,承担帮助患者定时服药、开展精神护理、与家长联系沟通的职能。护理站制定作息制度、康复内容,建立学习园地,开展卡拉ok、户外文体等活动。经过“照料行动”,实现了护理站学员们零肇事的目标。街道组织表演的配乐诗朗诵――(温馨护理站,幸福的港湾),在参加上海市精神病防治中心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3、“上门行动”――温馨残疾人家庭。街道组织助残员对残疾人开展康复需求调查,通过上门调查,为“送康复服务上门”摸清底数。江湾医院选派有责任心、经过正规培训的康复医生定期为残疾人提供因人而宜的服务,除了提供(约定书)上的服务内容外,还提供饮食营养卫生指导、慢性病康复指导及健康档案跟踪随访等服务。“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开展两年来,深受残疾人与残疾人家庭的好评。XX年全年送康复上门××*人次。目前,江湾医院已与146名残疾人签约。
4、“养护行动”――关爱重残无业人员。街道高度重视市府实事工程――“为重残无业人员提供养护服务”,XX年至XX年两年共落实重残无业养护人员23名,每人每月给予400元补贴。纪念居委倪某是重度智障残疾人,母亲患有轻度老年痴呆,连看病也要把残疾儿子带上,经助理员上门宣传,倪妈妈把儿子送进街道“金色晚年养护院”,儿子受到养护院无微不至的关怀,倪妈妈逢人就说:“多谢党和政府对我们残疾人家庭的`关心”。
三、营造助残社会氛围
街道积极宣传普及残疾预防、康复的有关知识和相关政策,在社区营造助残的社会氛围。
我们通过抓契机,促宣传。以“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精神卫生日”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向社区居民宣传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意义、残疾预防知识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把康复政策和康复知识宣传送到残疾人家中,让更多的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抓载体,造氛围。创办了“”社区康复简报“。搭建了一个宣传政策、传递信息、交流经验、解答疑难、引导方向的宣传教育平台,对残疾预防知识的宣传、政策讲解、方法传授等方面工作起到了舆论引导、政策引导、典型引导的作用。
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开展以来,街道基本实现了让残疾人满意,让残疾人家庭满意,让社区群众满意的目标。
社区康复工作总结2
20xx年是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最有特色、最有成效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市残联党组的正确指导下,康复工作坚持紧扣康复主题,充分履行“代表、服务、管理”三大职能,把各项康复工作融入到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着力实施一批重点康复工程,完成和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康复工作任务。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
一、狠抓落实
着力实施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
实施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是实现全省残疾儿童20xx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保证。一年来,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为确保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顺利实施,特制定了武政残工委5号武穴市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以副市长蔡军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按照项目实施步骤,积极组织康复工作人员培训。对0-6岁残疾儿童进行筛查,确定康复对象。为保证残疾儿童更好更快地康复,我们先后联系各定点医院,并实地查看各康复机构的设施、设备及师资力量,虚心听取各阶层意见,择优择准,确定康复机构。同时,制定完善的政策措施,争取市领导对康复工程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残疾儿童康复长效机制,对具有抢救性康复效果的五类十一种贫困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今年,共康复残疾儿童50名(其中脑瘫儿童9名,唇腭裂17名,聋儿康复23名,人工耳蜗1名)。
二、科学组织
确保“百万贫困白内障复明工程”项目的实施
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是落实《湖北省防盲治盲规划(20xx——20xx年)》工作要求,满足贫困人口眼保健需求的重要内容。今年来,我们从坚持“以人为本”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到“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康复工程”项目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按照《湖北省实施“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方案》的要求,密切配合卫生部门,明确项目职责,精心组织贫困白内障对象的筛查工作。从年初3月份开始,通过电视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并联系各镇处残联做好白内障对象的登记审核工作。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做到精心部署,统筹安排。并在第二十次“全国助残日”来临之际,由中国侨联、天津眼科中心、美国人类健康机构联合开展的中国侨联“革命老区健康光明行”活动,以及香港爱心全达基金会助资的“复明九号车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5月15至16日,美国著名爱国华人医学博士.Oh kong Tatt (胡光达)教授和天津医科大学一流眼科专家亲自主刀,在短短的两天时间内,共为百名白内障对象实施了复明手术。他们最精湛的医术,最科学的设备,最精心的耗材,最高尚的医德赢得了患者家属及全社会的一致赞颂。当他们每个人揭开纱布,眼前一亮的一刹那,发出的是由衷的感叹,络绎不绝的赞美声响彻整个病房,许多患者及其家属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10月22日至25日,香港“爱心全达”基金会助资的“复明九号车”光明活动,基金会会长文日樑先生亲自到手术定点医院,仔细询问每位患者的家庭生活情况并看望了每位复明手术对象。
当患者离开医院的当日,文日樑先生还为每人发放100元生活补助及生活用品。同时为农村边远山区因身体原因不能实施复明手术的对象发放慰问金及营养品。他们的善举赢得了市民一致赞誉。市政协副主席郭西侯代表市委、市政府将一面绣有中国长城的.牌匾送给团长文日樑先生表达对香港“爱心全达”基金会的真诚谢意。
两次复明手术活动,在爱心人士的助资下,使我市近200名来自农村、城镇低保、五保、革命伤残军人、复原退伍安臵人员贫困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三、加大力度
做好国彩公益金精神病康复项目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国家彩票公益金精神病康复项目的最后一年,为了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十一五”精神病康复工作任务,我们主动协调卫生部门,制定项目实施办法和相关管理办法,确定定点医院,根据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确定和审批救助对象。负责住院资金的审核、拨付并监督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检查项目执行情况,以及统计汇总项目实施情况,确保患者康复效果和质量。一年来,共康复精神病患者100名,其中免费服药80名,减免住院费3.2万元;免费住院20名,减免住院费7.2万元。
四、优质服务
切实帮扶贫困残疾人
5月16日,是第二十次全国助残日,围绕“加大扶持与救助力度,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主题,市残联康复部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康复扶贫活动,为下肢及生活不能自理的肢残人捐赠轮椅72辆;盲人配发盲杖、及盲表173件;为肢残人配备拐杖、腋杖等98件;为脑瘫儿童配备站立架及生活自助具19件;为聋儿配备助听器8台。特别是在为20名贫困对象免费装配假肢活动中,我们特请省残联假肢装配中心工作人员前来我市为假肢对象取模,并组织专车,送对象到省残联定型,使患者深受感动。龙坪镇向文村周来娣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不无感动的说:“我衷心的感谢党、感谢残联。作为贫困对象,装配假肢,需要数千元资金,这是我想也不敢想的事,是残联给予我重新站立的机会,八年来,共为我免费装配假肢三次,我将永生难忘。”
总之,一年来,我市残疾人康复工作在市残联党组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康复工作越来越深入民心,康复质量康复效果越来越明显,康复人群覆盖面越来越广泛。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工作任务更艰巨,残疾人康复工作还面临更多困难和问题,只要我们提高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科学的方法,切实做好康复服务,20xx年,“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社区康复工作总结3
根据上级禁毒部门的有关要求,我镇自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以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开展社区戒毒(康复)的相关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健全机构,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我镇十分重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成立了所城镇社区戒毒(康复)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副书记陈礼群同志任组长,党委委员、武装部长林穗生同志,党委委员、派出所长柯斌同志任副组长,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党政办等部门负责人及各村(居)委治安主任为领导小组成员,同时还要求各村(居)成立了帮教小组,负责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实施帮教。
二、采取多项措施,认真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我镇自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以来,未接收过有关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制订方案计划等多种方式,认真开展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
(一)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制度。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我镇完善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制度,落实帮教机制,深化工作措施,建立层级管理制度,把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帮教责任落实到位,确保帮扶措施的有效实施。
(二)以人为本,重在宣传,营造良好的环境。在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中,重视戒毒(康复)人员身心健康。我镇通过横幅、标语、有线电视广播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向群众介绍吸毒用毒的危害性,呼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禁毒斗争中来,努力构建社区环境的.和谐气氛。
(三)明确职责,强化监管,注重工作实效。我镇要求各村(居)委要落实专人,做好戒毒(康复)帮教工作归档,严格按照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流程落实好每一项工作,确保了工作成效。
三、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通过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工作中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目前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开展经费仍存在不足的情况,建议由上级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对基层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资金帮扶。
(二)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经验欠缺,建议上级部门要多指导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将好的经验方法传授到基层,促进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健康发展。
社区康复工作总结4
界岭乡座落于320国道旁邵东的最东部。全乡辖29个行政村,总面积57平方公里,总人口30105人,共有残疾人640人,其中肢体残疾460人,听力言语残疾65人,视力残疾45人,智力残疾27人,精神残疾43人,其中已办证208人。近年来,残疾人工作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残联的指导帮助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从关心帮助残疾人入手,紧紧围绕20xx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始终把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做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为,立足乡镇整合资源,抓好康复训练服务,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真正延伸到乡、村、使乡残疾人事业得到了深入持续的发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康复网络
为了提高残疾人工作整体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增强社区参与能力。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乡政府成立了残疾人康复工作领导小组,由抓财贸的副镇长任组长,科教文卫副镇长任副组长,民政办主任、卫生院院长为成员的领导班子。下设办公室,民政办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制定了有关制度及工作职责,建立了17个村级康复站,乡中心卫生院设立了康复室,做到残疾人康复工作有人管,康复训练有人抓。为社区残疾人康复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建好康复活动场地
为实现残疾人就近、就便的康复服务。20xx年5月乡政府有力整合资源,腾出了60多平方米的'场地作为残疾人康复办公室,并在原有康复器材的基础上,并先后投资几千元添了办公桌椅、文件柜等设施。乡卫生院康复室每周一至周五向残疾人免费开放并派康复指导员,有针对性地指导各类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
三、搞好调查摸底,掌握需求情况
为全面掌握社区残疾人需求情况,镇中心康复站采取入户调查的方法,组织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登记共筛查出康复需求人员640名,占总人数的2%以上,将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情况分类造册,建立残疾人康复需求档案,并做好训练记录,对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家庭状况,经济情况,生活情况,就业教育情况,康复需求情况了如指掌,残疾人的训练建档率达100%。
四、整合资源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
一是每年不定期地邀请康复专家到乡康复站举行治疗症副作用,预防复发与家庭康复措施等康复知识、讲座,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应付突发情况的方法和措施。还充分利用宣传栏及康复知识读物,调动了残疾人及家属参与康复的积极性;二是提高康复工作人员的业务和服务水平,为了更好地指导服务在乡康复的残疾人,乡镇加强康复技术指导员,康复协调员的业务学习。去年以来,康复指导员和康复协调员参加县人民医院举办的为期期10天和为期5天的康复业务培训;三是依托社区康复站,开展康复训练。我乡卫生院康复站为残疾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康复训练场所,并安排了康复指导员进行指导训练。为此,我们还专门制定了残疾人康复站活动室制度和工作职责,并按“十一五”新标准为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建立了详细的康复档案,定期开展康复训练,目前大部分康复对象效果明显,逐步摆脱残疾为他们带来的痛苦。
四、开展残疾人就业培训,开展工疗服务
劳动就业是解决残疾人生活的出路,为帮助有一定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我们积极做好残疾人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安、就业回访等工作。首先是培训促就业,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的职业技能。两年来,共组织残疾人参加电脑培训班、种养殖培训班共5期,培训残疾人4人。通过培训,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状况,广开了残疾人就业之路,起到了安一人,解救一家,影响一片的效果。
五、求真务实建设残疾人美好家园
做好社区残疾人扶助与社会生活保障工作。历年来,我乡积极加强对困难残疾人家庭救助力度,为他们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我乡有47名残疾人纳入了低保,政府也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每年年底为他们提供部分资金和生活用品,使残疾人深受感动,也为残疾人的康复工作提供精神食粮。近来年,我们共为残疾人发放轮椅10台、木质腋杖4根,盲杖4副,为残疾人的出行提供了方便。
社区康复工作总结5
残疾人康复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即将过去的20xx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细化工作方案:毋庸违言,社区残疾人康复的内容、流程、方式、方法,在我们而言都是一个较新的题目,本着边学习边实干的态度,我们详细制定了针对各类残疾人不同的康复训练及治疗方案,力求使每一位所接触到的服务对象都能得到正确和有效的康复训练。
二、建立、健全服务档案:为了摸清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我们与服务中心其它分管同志一样,用近乎两月的时间,晚上加班加点,深入各社区住户,逐户摸底,详细登记,基本完成了本服务中心所辖十个社区,598位残疾人的分类调查工作,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完善康复站点的各项工作制度:在上级部门的培训指导下,在院级领导的亲自督促下,通过学习和开会讨论,我们制定了康复工作的各项制度,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内容,并设计制定了切实可行、操作便利的技术服务规范及康复训练工作流程图,对日常的康复训练工作都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指导作用。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要性,它不只体现在一个具体的残疾者、残疾者家庭,更重要的是其关系到整个社会性的和谐与发展,我们从每一位残疾人家属的眼神中看到了殷切的希望,我们更从一个个社区那么多的残疾户,感到了一份责任和沉重的负担这种感受将转变成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动力和切入点,力争使我辖区内的残疾人康复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社区康复工作总结6
二00七年在金凤区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取得了好成绩现将一年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1白内障复明工作
实施“送你光明工程”,依托自治区医院、解放军第五医院、市医院每年集中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65例,其中免费完成28例,使患者看到了光明,重新投入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中。
2低视力康复工作
为了使低视力患者获得最佳视力效果,根据患者各自的视力范围,发挥银川市防看治盲中心的作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对19名低视力适应者配用助视器。同时,培训低视力家属2人,使他们掌握低视力康复知识。
3假肢安装工作
实施“同行奔小康工程”,装配小腿假肢4例,大腿2例,配合4聋儿康复工作
实施“同声呼唤未来工程”,完成3名聋儿康复语训并为其配备助听器,同时对4名聋儿家长也进行了培训,使他们回到了有声世界。
5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加强精防工作,实施“安定和睦工程”,我们采取了三项措施,
对精神病人进行康复。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为36名精神病患者发放常用药。为34名重症患者发放了医疗救助卡,为7名住院治疗的精神病患者的费用进行补贴,使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达到了总监护率95/00、显好率65/00,参与率55/00、肇事率0。2/00以下的总目标。
6社区康复工作
为锦绣苑等7个社区配备康复训练器具58件,并张贴了服务公约、管理制度,免费为残疾人提供服务,为使康复器材发挥作用,我们对2名康复员进行了培训,有针对性的`残疾人进行康复技术指导,今年又争取到国家彩票项目配发的康复器材一套。广泛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工作,全年累计完成脑瘫儿童康复训练2例,智残儿童康复训练3例。肢残成人康复训练12人。
7用品用具供应工作
使86名肢体残疾人得到了台北曹仲植基金会捐赠的轮椅,累计配发用品用具113件。
8利用宣传日普及康复知识,营造良好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氛围结合“爱耳日”、“碘缺乏病日”、“爱眼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普及康复知识,增强康复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康复氛围。
社区康复工作总结7
一、下发方案,召开会议,及时部署“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
各地残联按照中国残联的统一安排,结合实际,制定下发本地“十一五”残疾人康复配套实施方案,召开工作会议,开展专项业务培训,逐级部署“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见附件1)。
1.结合本省实际,及时制定下发配套实施方案
目前,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残联(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农垦总局)都制定下发了本省“十一五”残疾人康复配套实施方案。河北省在制定配套方案前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与省康复办成员单位深入交流“十一五”康复工作,征求各地市对“十一五”康复实施方案的意见,听取专门协会建议,深入残疾人家庭调研,在充分掌握基层残疾人康复需求,反复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下发实施方案;吉林省将7个康复配套实施方案归纳成1个康复工作方案,与卫生、财政等13个部门会签印发各地市;江苏、海南等省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下发省级康复配套实施方案,浙江省除省本级下发配套实施方案,还指导地市制定方案,目前11个市全部以政府残工委名义下发市级康复配套实施方案;广东省除下发7个配套实施方案外,还结合本省实际,制定了《广东省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建设“十一五”实施方案》,对“十一五”康复机构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
2.召开会议,开展业务培训,部署“十一五”康复工作
继20xx年7月召开全国残联“十一五”康复工作部署会议后,各地残联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残联(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农垦总局)均召开了本省“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部署会议。其中,湖北省从地(市、州)到基层区县残联展开层层部署,100个区县残联理事长参会培训;北京、山西、福建等以省(市)政府或省残康办名义召开康复工作会议,对“十五”期间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总结表彰,部署了“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吉林省先后召开了7个有关“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会议;天津、河北、内蒙等省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既部署工作,又开展业务培训。各省针对“十一五”残疾人康复任务,开展的业务培训有四个突出特点:一是突出对“十一五”新增业务领域的培训,北京、上海、广东、海南等13个省举办了盲人定向行走培训班,江苏省开展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培训班,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基地培训孤独症家长130人次;二是突出对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的培训,内蒙、重庆举办社区残疾人康复协调员培训,辽宁举办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标准及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培训班,对示范区标准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逐条讲解和培训;三是突出对“十一五”康复统计台帐的培训,云南、浙江、湖北、江西、河南等省组织统计和康复人员就残疾人事业业务数据统计管理系统及相关信息统计业务开展了培训;四是突出业务培训效果和质量,山东省残联与省卫生厅联合举办脑瘫和智力康复技术人员培训班,165名学员全部获得省残康办颁发的结业证书,86名学员获得省级Ⅰ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5分。
二、坚持政府主导,纳入大局,努力创新工作机制
各地残联充分利用各地党委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重视残疾人工作的有利契机,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政府办实事中,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纳入政府议事机构,提出有利于残疾人康复的政策建议,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日益强化。
1.政府重视,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
河北省委、政府连续六年将贫困白内障复明手术、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假肢装配等康复项目纳入民心工程,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工作指标之一;陕西省政府为残疾人办十件实事中有七件与残疾人康复相关;辽宁、河北、福建等地积极将精神病免费服药、聋儿助听器验配等内容纳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中;吉林省政府将彩金康复项目纳入全省“互助关爱助残工程”一并实施,协调落实地方补贴经费;江苏省以省政府名义开展“白内障无障碍省”创建工作,仅20xx年省政府就安排专项资金600万元,为万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安徽省政府制定《安徽省优待扶助残疾人规定》(202号政府令),山西省政府制定《山西省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规定》(196号政府令),都对残疾人的康复权益做了具体规定。
2.积极协调,加入政府议事协调相关机构,推动残疾人康复工作
残疾人康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的协调推动,需要有效的`政府工作平台,按照中国残联的要求,各地残联积极申请加入当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协调机构和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等政府议事机构,把残疾人康复工作内容纳入政府和相关部门职责,将残疾人的基本医疗需要、特殊康复需求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取得了积极成效。吉林省残联20xx年就加入了省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协调领导小组。33个省级残联已全部加入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领导小组。继20xx年5月中国残联加入国务院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后,各省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目前,26个省级残联加入当地城市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加入政府议事机构后,残联更多地参与到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中,积极争取残疾人的各项康复优惠政策。河南省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全省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豫政【20xx】34号),明确提出要帮助城镇贫困残疾职工和农村贫困残疾人加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符合条件的特困残疾人实施医疗救助;吉林省对持证贫困残疾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政府给予不低于当地缴费标准80%补贴;浙江省规定特困残疾人合作医疗中个人出资部分由政府解决,并在大病住院统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门诊费用报销制度;青海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管理意见的通知》要求,对残疾人的药费报销比例同档次提高3-5%;安徽省降低残疾人参保门槛,对白内障复明手术和精神病防治费用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进行试点;新疆自治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正式发文,将假肢装配、聋儿助听器验配等项目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救助范围。各省残联加入当地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后,积极以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为抓手,借助政府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有利时机,推进社区康复深入开展。吉林、浙江、福建、河南等地专门召开了工作会议,研究本省示范区创建工作;北京市要求全市18个区县在20xx-20xx年间全部达到社区康复示范区工作标准;上海市以“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街镇”活动为抓手,把社区康复做实、做强,重点解决社区康复工作中急、愁、难问题;广东省对经济欠发达的16个候选示范区给予30万元经费;青海省将培育工作纳入州、地、市目标考核的范围,拨出27万元为候选示范区配发康复训练器械。
社区康复工作总结8
康复事业是一项文明、进步、高尚的事业,残疾人康复工作是康复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市残联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镇的残疾人康复事业在不断的完善和壮大,培训机制也在逐步的走向成熟化,促进了我镇残疾人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健全培训机制。
健全培训机制,是培训顺利开展的保障。镇残联将社区康复培训计划纳入工作计划。严格执行培训签到制度,对培训过程进行检查和督促,建立健全社区康复培训的业务档案,及时总结经验,发现和研究问题,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二、科学规划落实培训内容。
科学规划落实培训内容,是培训取得实效的关键。在社区康复培训内容的选择上,镇残联遵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确保培训对象着实掌握培训内容,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康复工作中。坚持按不同时段、不同培训对象,不同培训对象、不同培训特点确定培训内容的做法,确保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和有效性,确保收到较好的效果。
三、点面结合确定培训对象。
点面结合确定培训对象,是培训取得实效的策略之一。针对培训内容,有组织、有计划的安排培训时间、培训对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
四、坚持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是培训全方位开展的平台。在培训过程中,提倡发扬个人学习反思,同伴交流讨论,专家点拨引领的原则,从实际出发,针对从事社区康复工作人员的结构特点,探索总结出一些灵活多样又极富实效的培训方式和途径,使培训取得实效,达到预期目的。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的力度,继续以全面提高社区康复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为核心,不断开发社区康复培训内容、开创培训的新形式,把社区康复培训真正落到实处。为全面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总体目标,为推进残疾人康复服务上新台阶而不懈努力。
社区康复工作总结9
xx社区老年健身康复中心自20xx年9月正式运作以来,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提高老年人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从制度保障、设施保障、人员保障和活动保障入手,使老年康复中心下设的心血管病康复队、肩颈病康复队、精神抑郁康复队三支队伍的人员不断壮大,健康知识培训和锻炼活动有序开展,居民参与热情高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一、工作情况
1、成立组织,健全制度,制定工作方案。
首先,组建一支好的领导团队对老年健身康复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几经讨论,最终老年健身康复中心由一名文化素质高、组织协调能力强、居民信赖的热心人士担任负责人,副主任由三名康复队队长担任,成员由六名体育指导员担任,在这支领导团队中,有6名成员通过了体育指导员的专业考试,取得了资格证书,还有的曾在全国、省里得奖,素质高,技能水平强。为了增强老年人的健康知识,给老年人提供更加专业的健康指导,社区与辖区内的中医院联系,聘请了心血管病、肩颈病和心理健康的专科医生作为健康知识培训师资队伍。其次,康复中心制定工作制度,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各司其职。为了更好的服务居民,使开展的各个项目更受居民欢迎,在确定康复队之前,我们做了深入调研,通过入户调查、召开研讨会等形式调查后发现,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中有300多名患心血管病,有200多年老年人常年受肩周炎、颈椎病的折磨,还有一部分老年人感觉无倾诉对象,精神抑郁,因此最终,我们确定为心血管病康复队、肩颈病康复队、精神抑郁康复队作为老年健身康复中心的服务重点,我们对老年康复中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对所需资金进行测算,制定出比较完善的工作方案。最后,康复中心投入资金,选定办公地点,购买必备的`办公用品,添置改善健身设施,使康复服务有了硬件保障。
2、组织培训,加强锻炼,开展专业康复指导。
三支康复队每两个月安排一次有针对性的健康知识培训,至今为止,心血管病康复队共举办培训7次,肩颈病康复队共举办培训6次,精神抑郁康复队举办培训6 次,曾邀请了市内知名的心血管病专家张丹医生开展心血管病预防保健科普知识讲座,张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权威专业的健康指导使前来听课的老年人收益颇丰, 此外,康复中心还邀请过中医专家叶时龙医生指导肩颈病的老年人如何通过穴位的按摩、适合的健康方法来治疗病痛,也取得较好的反响。一年多来,社区老年健身康复中心通过联系自身实际,不断加强和完善组织建设、设施建设,使日常健康知识教育培训、各个康复队的健步走、太极拳、气排球和排舞活动等锻炼活动更有秩序,让会员享受到了更全面、更有效的康复服务,从两次绩效评估、满意度调查结果来看,80%的会员都有认为通过康复服务他们的疾病有了较为明显的好转,甚至有7%的老年人疾病已经痊愈,效果最明显的是精神抑郁康复队,大家都觉得通过排舞活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找到了精神寄托,有了倾诉的对象,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心情也逐渐开朗起来,走出了原来的阴霾,总体满意度达98%,总之,老年健身康复中心使老年居民享受到了更全面、更有效的康复服务,增强了健康知识,提高了文明程度和身体素质,为社会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资金使用情况
1、对老年健身康复需求调查摸底费用:1200元
2、开展健康教育培训费用:共计19次,总计17970元,
3、健康知识、锻炼培训资料发放共计8950元。
4、健身设施:门球场维修(包括水电设施、四周遮阳篷、球场地面等)1元,
气排球、网等1500元。
排舞用录音机、音响、磁带3000元等。
日常水电支出:一年共1150元。
5、办公用房租金一年7000元,
电脑、桌椅等6250元。
各项费用总计59020元。
以上是xx社区老年健身康复中心一年多来的工作和资金使用情况,今后我们还将不断努力,使老年健身康复中心更好的服务老年人,增强老年人的身体素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社区康复工作总结10
残疾人康复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即将过去的20xx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细化工作方案:
毋庸违言,社区残疾人康复的内容、流程、方式、方法,在我们而言都是一个较新的题目,本着边学习边实干的态度,我们详细制定了针对各类残疾人不同的康复训练及治疗方案,力求使每一位所接触到的服务对象都能得到正确和有效的康复训练。
二、建立、健全服务档案:
为了摸清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我们与服务中心其它分管同志一样,用近乎两月的时间,晚上加班加点,深入各社区住户,逐户摸底,详细登记,基本完成了本服务中心所辖十个社区,598位残疾人的分类调查工作,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完善康复站点的各项工作制度:
在上级部门的培训指导下,在院级领导的亲自督促下,通过学习和开会讨论,我们制定了康复工作的各项制度,明确了各岗位的`职责内容,并设计制定了切实可行、操作便利的技术服务规范及康复训练工作流程图,对日常的康复训练工作都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指导作用。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要性,它不只体现在一个具体的残疾者、残疾者家庭,更重要的是其关系到整个社会性的和谐与发展,我们从每一位残疾人家属的眼神中看到了殷切的希望,我们更从一个个社区那么多的残疾户,感到了一份责任和沉重的负担这种感受将转变成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动力和切入点,力争使我辖区内的残疾人康复事业更上一个台阶。
社区康复工作总结11
在院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科室的帮助和支持下,我科全体工作人员奋力拼搏,努力工作,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1月份受到院领导的委任,接管康复科,在原有的基础上科内工作区域增大1倍,工作难度加大,由最初的3名工作人员增加到现在的8名,康复治疗也由单一化逐渐转向全面化,并将社工理论,心理治疗以及志愿者引入到康复活动中,不仅得到患者的一致认可,而且大大提高了康复治疗的内涵。
二、工作开展情况
在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下,我们本着切合实际的工作思路,本着切实可行的工作要点,明确工作方向,避免临时性、盲目性,并且安排有序,忙而不乱的完成以下各项工作:
(一)全年累计参与康复患者25000人次,共评定出康复量表800余份,完成绩效目标规定的工作任务。
(二)全年共为216名收养患者过生日。共计花费1100.6元。
(三)定岗职业患者开分享会12次。
(四)完成手工十字绣作品12副,完成书画作品15副。
(五)全年开展健康教育讲座15次。
(六)参与各种业务学习40余次。进行理论考核4次,技能考核2次。考试合格率100%。
(七)为全院职工及患者推广第九套广播体操。患者推广二套经络操。
(八)完成康复科区域重新规划,布置工作,新增治疗室7个。并制定各项工作流程,细则及规章制度。
三、全年接待参观及举办大型活动情况
社工康复科作为本院的一个窗口科室,工作中积极完成院领导布置的各项参观、接待、以及组织活动等各项任务,不仅让康复患者受益,感受温情,而且增强了科内工作人员的组织能力,同时也为院里增添光彩。
(一)3月初雷锋周活动期间接待了中国人寿宁夏分公司百名销售精英,宁夏地质局水环院四十余名同志来我院参观慰问,并与我院患者举行联谊活动。3月8日参加民政厅组织的庆三八职业礼仪比赛,我科受院领导委托组织排练节目,此次比赛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二)4月中旬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接待处检查指导。
(三)5月下旬接待深圳四十名企业家来我院参观慰问活动。
(四)为庆祝国际5.12护士节受护理部委托为全院护士进行护士职业礼仪培训。在5月10日庆祝活动中进行了护士礼仪展示,受到了院领导及各位同仁的一致好评。为庆祝我院建院四十周年庆祝活动,在5月中旬受院领导委托策划、编排训练晚会节目。
(五)7月中旬与黄河东路办事处举办爱幼助残文艺服务演出。
(六)7月下旬患者阳光艺术团成立。共开展4次活动。(经络操比赛2次;趣味运动会1次;患者文明礼仪知识竞赛1次;)
(七)8月份接受各地大学生志愿者来科内进行一个月志愿服务活动。8月下旬授院领导委托参加“黄河善谷”慈善博览会服务工作。
(八)9月份义工联合会在我院进行服务基地挂牌仪式。并开展9次义工活动。(宁夏书法家协会来院献书法;义工理发3次,共计200余人;王艳娣老师教授捆扎气球技术;陈丽君老师礼仪知识培训1次;芫玉老师教授色彩及服装搭配1次;参与文艺演出2次;指导院庆节目排练2次)
(九)10月组织患者庆祝“重阳节”文艺演出1次。
(十)11月接待宁夏医科大学见习生300余人次。
四、安全管理工作。
自3月份接管康复科,就把安全当做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不仅提高安全意识,而且强化薄弱环节的管理。每周开例会认真传达院务会精神,开安全分析会,讨论分析潜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康复患者接送流程,要求在接送患者往返时,科主任护士长必须参与,并取得各科一名工作人员的协同下有序接送。在患者进入康复科后,保证所有患者在工作人员视线内进行康复活动。每周五全科人员安全检查一次,将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时申上报,改进。并做好各种器械维护检修,全年共维修运动器械9件,及时杜绝事故发生。
五、民康小店工作。
定岗职业康复工作一直是我院的'一项特色治疗。而民康小店的开设也是满足康复患者的需求,为此科内积极探索经营模式,取得的利润用于康复患者的康复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取之于患者,用之于患者。
管理当中,严把货物进货关,质量关,储存关,杜绝变质食品。并制定价目单、建立进货账目、出货账目,进出货管理规定。做到记账,现金、物品三人负责。
六、社工工作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不断完善,社会服务机制逐步健全,社工工作正成为为患者提供整体性照顾服务,良好人文关怀的重要力量,而我科作为社工工作试点科室,积极运用社工理论为康复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一)针对我院住院患者的基本情况及需求进行调查评估,为康复患者制定服务方案,依情况采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两种专业方法开展工作。采取社工义工联动模式,将“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理念和方法介入到我院社工工作中,全年共开展个案7例(精神发育迟滞2例,精神分裂症5例);小组工作56次,开展5个社工工作坊。病区访视整理记录7例,社工志愿者联谊活动63次,共招募志愿者45人。
(二)社工知识培训
1.为全院职工进行社工知识培训2次。
2.参加全国.海南“志愿者管理培训”1人次;参加北京“社会工作战略高级研修班”2人次;参加全区“社会工作知识更新高级知识研修班”7人次。
七、创新工作
(一)结合以前开展的康复工作是将康复患者一一接到康复科参与治疗训练,康复人数有限,达不到人人参与的康复目的。而今由于我院住院患者增加,科室扩建。各个科室比较分散,同时我科工作人员较少,在带患者来康复科训练的过程中增加了安全隐患。为了使所有患者都接触康复治疗,并且能够安全管理。所以我们开动头脑积极思考创新发展,开展走到患者身边去,让每一位患者都可以接受到康复治疗。因此我们把以前接患者到康复科参与治疗,改为下到科室里在患者身边开展工作。并组建了多个活动小组,有合唱队,舞蹈队,瑜伽队。制定每日工作计划,每周总结,每月进行一次大型演出。并且根据收养收治患者情况在五个科室设立2面流动红旗,让患者踊跃参与,并激发她们的热情,让他们有所期盼,有所归属,共开展活动4次。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二)由于工作人员专业受限,不能全面满足患者特长需求,为此科内工作人员经过学习,实践,引入志愿者参与到康复活动中,采用与志愿者联动,互助形式,尤其是义工联合会的加入,为我们康复患者带来了新鲜动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共开展志愿者义工联动服务20余次。
八、工作中的不足。
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科室的大力支持下,工作虽然取得了一点点进步,但是还存在着许多不足。
(一)工作还不够细化,不够深入。工作人员的康复医学知识有待于提高,培训学习内容需要针对性、系统化。
(二)没有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整体工作虽然上了一个台阶,但基础不稳固,还需要进一步巩固提高。
(三)弹性工作模式把握不到位。对长期住院的康复患者缺乏一个系统的管理。
(四)个别治疗室配置不全,治疗内容还不够深入。
九、明年工作计划
(一)加强岗位培训及技能训练
在现有工作岗位基础上,在提高业务量的同时,重点进行全员康复知识、专科理论技术学习和交流,工作人员进行康复技能特色训练,并能将社工理念更好的融入康复治疗工作中,从而提高康复效果,使患者尽快恢复社会功能。
(二)夯实工作基础,拓宽康复之路
1.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开办“小工厂”。为了减缓长期住院患者过早衰退,给康复患者搭建平台,提供有偿服务康复岗位,社工康复科与药厂联系,加工药袋,开办“小工厂”,提高康复兴趣,解决困难。
2.开办“小教室”“电脑室”。从儿童院转来的患者,缺乏进一步的教育,利用现有的资源,并取得义工联的支持,为患者开设小学课程,增长文化知识。
(三)运用心理治疗提升康复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升康复理念,使社工更好的融入康复,让患者达到身心的全面康复。开设“森田治疗室”“团体心理辅导室”。
(四)开展社工工作,加强志愿者、义工联动
1.全方位多层次开展社工工作。如“睡眠氧吧”小组治疗、“按摩工作坊”等。
2.定向招募特长志愿者,参与康复治疗活动中,进一步推进社工工作的开展,强化社工试点医院的内涵。
①加强与各临床科室沟通,对康复患者资料全面掌握,开展针对性的个案治疗。
②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表,有目的的开展康复活动。
③完成日常康复计划,并配合院里高效完成各个参观、接待任务。
④招募志愿者,丰富“阳光艺术团”内容。
社区康复工作总结12
双河乡是志丹县的南大门,辖区面积289.2平方公里,现有10095人,登记在册吸毒人员18人,其中社区戒毒12人,社区康复4人,强制隔离戒毒2人。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禁毒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禁毒法》,结合工作实际,突出抓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积极探索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新路子,边工作、边总结、边调整、边完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了由乡长、主管副乡长、司法所、派出所、卫生院等单位人员组成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现有工作人员8人,其中站长1名,副站长2名,工作人员5名,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场所,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备,使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建立工作机制
面对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刚刚起步的现实,我们在借鉴外地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当地实际,在具体工作中查找不足,总结经验,完善提高,初步建立了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机制。首先是真诚谈心。就是通过与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进行真诚的面对面沟通交流,了解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近期活动情况,心里动态,对出现思想波动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进行开导,鼓励他们从心理上戒除毒瘾。其次是深入家访。就是深入到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家中,通过家属或邻居掌握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近期社会交往关系和活动情况,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最后是全力帮教。就是根据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家庭环境、毒瘾程度、社交关系,实行“四位一体”的帮教办法,即: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民警、村委会、吸毒人员家属,逐一落实帮教措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帮教网络,使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受到教育和感化,积极配合戒毒(康复)工作,尽早戒除毒瘾,健康回归社会。
三、创新工作方法
我们采取“10+20+30”工作方法,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进行管控,即:每10天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进行一次访谈,主要是采取电话访谈或面谈的形式,了解戒毒(康复)人员的表现,让他们感到社区戒毒工作站的关心;每20天要求社区戒毒(康复)人员主动向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报告一次近期活动情况,准确掌握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戒毒(康复)工作方案;每30天组织戒毒(康复)人员进行一次尿检,以检验戒毒(康复)成效。
总之,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乡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们也清晰地看到自身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这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优化思路,创新方法,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开创我乡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新局面。
第三篇:社区康复对接
如何做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与社区康复
工作的对接
【摘要】从收治强戒人员以来,在“361戒毒模式”指导下,结合我所实际情况和经验总结,探索出了“三维疗法”,在前期戒毒工作中总结和探索出了一套科学的戒毒模式。但如何完善后续工作,强戒人员回归社会后如何与社区进行无缝对接,将是今后戒毒工作探讨和完善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健全有效对接工作的协调机制,确保实现强制隔离戒毒及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有效对接,积极整合社会资源,有力保障强戒人员的再复吸比例的控制。
【关键词】社区康复 困难 对接 科学完善
一、我国吸毒人员情况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毒人员每年呈现持续增长势头。据禁毒专业网分析的数据,以2004年为例,全国共有登记在册吸毒人员114.04万人,比2003年上升8.28%。在登记在册吸毒人员中,除死亡、戒断毒瘾巩固三年以上、出国三年以上、劳动教养三年和服刑三年以上以及下落不明四年以上人员外,全国现有吸毒人员79.1万人。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现有吸毒人员数量占全国总数的25.9%。从以上统计数据来看,我省禁毒工作依然严峻,新滋生吸毒人员和复吸人员较多是上升的关键。如何有效降低复吸率或延长再次复吸的时间,其中加强对解除强戒人员进行管理、教育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康复的有效对接,最大限度地帮助戒毒人员降低复吸,延长操守,巩固戒断成果,社区康复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二、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与社区康复工作对接的意义
一个吸毒者要完全地摆脱毒瘾的控制,在戒毒所、劳教所初步戒毒之后还需一年甚至更长的康复期。在这一期间,戒毒者离不开亲人的关爱和社会的帮助,通过社区康复指导才能逐步恢复身心健康,面对回归后的生活,否则极易导致复吸。戒毒人员解除强戒回归社会前,应该对其进行动员和教育进行社区康复,要求他们在回归后应该到什么地方报道,如何寻求社区康复帮助和巩固矫治成果。通过对五所五队96名在队人员的调查。出所后会寻求社区康复帮助的,受调查中只有23人会,占23.96%;不会寻求帮助的54人,占56.25%;不知道如何寻求的19人,占19.8%。以上的调查部难看出,半数受调查人在很大程度上不愿意彻底戒断毒品,所以通过社区康复加强解除人员的监督指导和管理十分有必要。不然离开戒毒所后,多数吸毒人员往往就有可能不知去向,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与社区进行人员和情况的对接,必然造成工作疏漏,就不能及时对吸毒人员进行帮教、监督,前期戒毒工作成果也将付之东流。
三、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与社区康复工作对接的目的
事物都有规律可循的一面,包括吸毒人员的复吸问题,也不例外,通过对五所五大队96名强戒学员进行问卷调查,96人来自我省昆明、昭通、德宏、保山、临沧、普洱、景洪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
问题一,这次是你第几次戒毒?调查结果为:第一次31人,占32.3%;第二次23人,占23.9%;第三次19人,占19.8%;四次以上23人,占23.96%。
48人调查问题二,出所后你是多长时间复吸的?调查结果为:一个月内1人,占2.08%;二个月内0人;三个月内13人,占27.08%;四个月内10人,占20.83%;五个月内1人,占2.08%;六个月内1人,占2%;七个月内4人,占8.33%;八个月内0人;九个月内0人;十个月内3人,占6.25%,十一个月内7人,占14.58%;一年以上8人16.67%。综合上诉数据不难发现,第二次以上戒毒人员,在所调查的人员中一个月内复吸的只有一人,第二个月内复吸的人数是0人;说明多数强戒人员在戒毒所内,通过矫治教育和毒品宣传教育,绝大多数人对毒品的危害还是认识到位的,对自我的约束和控制在回归社会后得到延伸。
我们再看三个月和四个月内的复吸人数,复吸人数高达24人,占调查人数的47.91%,不难发现,在长时间失去监督和管理的吸毒人员,由于缺少必要的干预和监督管理,绝大多数人还是走上了复吸的道路。总和上述两项数据,强制隔离戒毒所与社区康复工作,不仅是工作延伸的关系,更重要的是相关工作的对接和理论指导,巩固矫治成果,科学制定康复计划,消除管理真空,最大限度预防复吸或延长复吸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四、科学完善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对接机制
1、机构组成
戒毒所、街道办事处、县(区)公安局、县(区)司法局,由公安厅、司法厅划片区组成组成领导组。对吸毒人员实现从被送强制、戒毒所戒毒、回归社会进行社区康复实现一条线无脱节监督管理。对吸毒、戒毒人员统一建档管理,由公安机关建立初步档案,戒毒所进行完善,司法局、社区统计康复情况,各地可根据情况,尽可实现开通平台资源共享。档案内容可包括吸毒情况、戒毒情况、康复情况、居住状态、工作情况等,各阶段情况由相关部门填写并及时转交到下一阶段负责单位。康复阶段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及工作情况由社区填写,以保证帮教责任的落实。
2、形成以指导就业为主的社区康复工作
吸毒人员通过在戒毒所强制隔离戒毒,其对毒品的生理依赖基本消除。这些人戒毒后,面临生存的重重压力,吸毒者自身已无任何积蓄,难以维持生活,亲朋好友也对他们失去信心,不愿意提供经济上的帮助;另一方面,吸毒者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缺乏谋生技能,加之社会普遍存在的对吸毒人员的歧视,就业难以解决,生活难以保障,加重了吸毒人员的悲观情绪,增加了复吸的几率。
社区应因地制宜为吸戒毒人员提供就业指导,倡导志愿者或爱心人士给予相应的帮助,特别是要充分调动吸、戒毒人员中有高等学历或专业技能者的积极性,采取以少带多的形式,运用他们的技术专长,为戒毒人员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掌握谋生技能。并结合我所康复中心总结出的“三康复一巩固”的戒毒康复模式,对于通过培训取得资质证的人员,推荐到异地就业,通过在异地就业巩固戒毒成果,远离原先吸毒圈子。做好强制隔离戒毒工作与社区戒毒工作的对接,不仅是我们戒毒工作细化的标准,也是体现戒毒工作走向程序化的一个标准。以“三期六项一延伸”戒毒工作模式为指导,积极寻求与探索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扎实做到与社区戒毒实现无缝对接,从根本上提高戒毒工作成效,有效降低“复吸率”,为我省禁毒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1.《社区戒毒的实施与完善思考》
——2004年百度文库
2.《关于加强社区帮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佚名
3.《禁毒法》
4.《强制隔离戒毒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机制对接研究》
——新疆劳教(戒毒)局赵文臣
5.《云南强制戒毒所现状调查 经费警力难适应新禁毒法要求》
——法制网
第四篇:社区康复计划
社区康复计划
为适应“十一五”残疾人康复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推进“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的工作机制,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切实做好残疾人的康复工作,最大限度地使每一个残疾人都得到康复与服务,结合辖区的实际情况,特制定社区康复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社区康复师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动员社区力量,使残疾人在家庭和社区得康复训练和服务的一种康复形式。使广大残疾人得到就近地康复训练与服务,提高其参与社会生活能力,逐步建立“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的工作机制。
二、工作目标
1.采取措施推进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2.实施贫困精神病免费服药活动。
3.组织开展贫困残疾儿童调查及救助工作。
三、工作方式
社区康复主要以街道康复指导中心、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康复服务站为主,根据需要可以建立家庭康复站。
四、实施工作
1、视力残疾人康复工作:﹙1﹚对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手术,对低收入白
内障实施救助;﹙1﹚帮助对低视力患者佩戴助视器,贫困低视力患者实施救助;﹙3﹚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组织盲人及志愿者进行定向行走训练,有计划步骤地按要求帮助学习和掌握技能,并进行阶段性测试。
2、肢体残疾人康复:依托社区康复服务站、社区卫生机构、社区老年人代养
机构康复设施,在社区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积极推进家庭康复站建设。
3、精神病康复:根据区残联要求,联合上级医院,使全区贫困精神病都能得
到救助。积极做好社区内的精神病人的监护及治疗后的回访工作。
五、人员培训
制定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计划,组织各康复技术指导中心的专家进行授课,按照《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训计划﹙2005-2015﹚》实施细则关于对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课时的要求进行培训。
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推进各和谐社区建设过程中,完善社区康复服务站的建设,满足残疾人的康复要求。
建设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第五篇:社区康复题库
第一章 社区康复概论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社区定义,下列哪一种解释最全面、最正确
A.社区是指一个村庄 B.社区是指一个街区
C.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D.社区是指一个自然社区 E.社区是指一个公社或团体 2.关于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
A.经济特征:城市社区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为城市居民以工商服务业为主要职业和主要谋生方式
B.人口特征:人口密度高,人口聚居的规模大。社区成员的异质化程度较高 C.社会组织特征:社会组织复杂
D.生活方式特征: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相对较高 E.社区区位结构简单,人际关系简单,家庭规模与职能扩大 3.以下哪一社区是专能社区
A.城市、农村 B.经济特区 C.自然街 D.自治区 E.镇、村 4.我国哪一年开始社区康复试点工作
A.1976年 B.1978年 C.1986年 D.1988年 E.1989年 5.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哪一时间为国际残疾人日
A.12月3日 B.11月3日 C.10月3日 D.12月13日 E.10月10日 6.我国政府将什么时间定为助残日
A.每年5月第三个星期日 B.每年5月第二个星期日 C.每年3月第三个星期日 D.每年7月第一个星期日 E.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是何时颁布的
A.1976年 B.1990年 C.1986年 D.1988年 E.1989年
8.2002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民政部中残联等六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提出到哪一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
A.2005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 E.2015年 9.1988年我国开始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5年工作纲要”,开展哪三项抢救性康复 A.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B.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低视力康复 C.白内障复明手术、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肢体残疾康复 D.白内障复明手术、脑卒中康复、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E.小儿脑性瘫痪康复、小儿麻痹后遗症矫治手术、聋儿听力语言训练 10.与机构康复相比,社区康复的最大特点是 A.领导机构不同 B.康复方法与手段的不同
C.社区按照全面康复的原则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服务 D.社区康复需要残疾人本人主动参与,机构康复不需要残疾人主动参与
E.社区康复训练就地就近,方法简单易行、技术实用有效,器材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投资少、服务覆盖广
(二)多项选择题
1.社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A.有一定的地域 B.有一定数量的人口 C.有特有的文化(文化维系力)D.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E.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2.社区有哪些特征
A.地缘性 B.人缘性 C.社会性 D.群集性 E.区域性 3.自然社区包括
A.城市 B.农村 C.自然街 D.镇、村落等 E.学校、商业区 4.社区功能包括
A.满足生活需求功能 B.社会化功能 C.社会控制功能 D.社会参与功能 E.社区互助功能 5.社区康复的特点有
A.以社区为基地,由社区组织领导、社区成员全面参与
B.依靠社区康复原有的卫生保健、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网络等多方共同协力开展康复服务 C.按照全面康复的原则为社区残疾人提供医疗、教育、职业、社会等方面的康复服务
D.康复训练就地就近,方法简单易行、技术实用有效;器材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对象为社区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病人,训练时间经常、持久
E.社区康复投资少、服务覆盖广、康复效果好
二、名词解释:
1.社区 2.社区服务 3.CBR 4.社会康复 5.社会化功能
三、问答题:
1.社区构成的要素是什么? 2.社区康复有哪些特点? 3.社区康复原则是什么?
第二章 社区康复工作的管理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区康复的领导机构是
A.社区政府 B.残联部门 C.民政部门 D.卫生部门 E.以上都不是 2.卫生部门在社区康复中的主要作用是
A.组织管理 B.制定社区康复规划 C.提供康复专业技术 D.协调各有关部门参与社区康复 E.开展就业培训 3.社区康复指导员最主要的工作任务是 A.负责筛查康复对象,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B.传授康复训练技术,指导康复员、残疾人及亲属开展康复训练工作 C.评估康复员工作,评估康复训练效果 D.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咨询和转介服务
E.为残疾人制作简易康复训练器具,填写《康复训练档案》 4.社区康复过程中进行中期评估的主要目的是
A.评价和判断残疾发生率的变化 B.评价社区康复总体效果 C.评价社区康复计划执行情况
D.评价第一次康复治疗(训练)方案正确性及康复效果,为修订(制定)新的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E.评价社区康复的社会效益
5.社区康复调查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
A.访问调查法 B.问卷调查法 C.实地观察法 D.文献分析法 E.个案法 6.社区康复调查员一般由()担任
A.社区居委会领导 B.乡镇主管社区康复的领导 C.基层康复员和康复协调员 D.康复指导员 E.残联部门领导 7.社区康复规划总目标是
A.激发社区政府、社区成员参与意识 B.完善社区康复网络
C.建立若干个社区康复资源中心 D.达到康复覆盖、免疫接种面及控制致残率 E.推广社区康复,扩大康复受益面,实现残疾全面康复 8.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不包括
A.对康复对象进行初次功能评估、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 B.指导康复对象进行康复训练、定期评估康复效果
C.选用与制作训练器材,用品用具的信息、供应、维修服务
D.心理支持服务、知识普及服务、转介服务 E.进行社区康复检查评估 9.基层康复员培训内容不包括
A.残疾识别,残疾需求的确定 B.康复服务内容,记录与评估的方法 C.简易康复训练康复器材的制作及转介等知识
D.实用康复训练技能,家庭康复护理 E.社区康复发展规划制定 10.残联部门在社区康复工作中的主要职能是
A.兴办各类特殊教育事业,千方百计地提高残疾人的科学文化水平
B.组织制定并协调实施社区康复工作计划,建立技术指导组,督导检查 C.组织康复需求调查;建立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档案 D.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建立社区康复协调员工作队伍
E.建立职业培训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培训和就业机会,促进残疾人职业康复
(二)多项选择题
1.社区康复管理体系包括
A.社区康复管理组织建设 B.社区资源利用 C.工作制度建设 D.经费管理、宣传 E.评估
2.社区康复领导小组成员机构包括
A.社区政府 B.残联部门 C.民政部门 D.卫生部门 E.教育部门和劳动就业部门 3.社区康复人力资源包括
A.行政及业务管理人员 B.康复专业技术人员 C.康复协调员
D.基层康复员、教师 E.志愿者、残疾人家属及其亲友 4.社区康复领导小组职责有 A.负责本辖区社区康复工作
B.制定本辖区社区康复中长期发展计划及其《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C.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共同推动社区康复工作的开展 D.对基层社区康复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和落实社区康复工作经费
E.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5.社区康复训练服务网络是由()构成。
A.县(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 B.社区基层康复站 C.地市综合医院 D.家庭训练点 E.专科康复中心 6.社区康复发展规划内容应包括
A.预期目标 B.行动措施 C.工作进程执行机构 D.经费管理 E.监督评估等 7.社区康复规划制定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 B.可持续性原 C.可行性原则 D.协调性原则 E.可动性 8.社区康复评估的原则包括
A.实事求是 B.整体评估 C.全面评估
D.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E.资料查阅与实地调查相结合 9.社区康复调查的特点是
A.是普查而不是抽样调查 B.采用简单实用的标准进行残疾分类
C.专业调查与社会调查相结合 D.调查与服务相结合 E.以抽样调查为主,普查为辅 10社区人群康复需求调查内容包括 A.一般资料 B.疾病史和残疾史
C.医疗、教育、就业、参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需求 D.婚姻状况、家庭组成、就业情况、经济来源
E.家庭成员及周围人群对其所持的态度,残疾人自身对未来生活的态度
二、名词解释
1.社区康复检查评估 2.访问调查法 3.问卷调查法
三、问答题
1.社区康复工作内容有哪些? 2.请写出社区康复工作程序。3.针对社区残疾人怎样开展康复训练与服务?
4.社区康复技术指导组工作职责有哪些? 5.社区康复评估的内容有哪些?
第三章 康复训练与服务在社区中的开展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时未将下列哪一类残疾列入调查范围 A.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 B.多重残疾 C.肢体残疾 D.智力残疾、精神残疾 E.内脏残疾 2.残障是哪一水平的功能障碍
A.细胞水平B.组织水平C.器官水平D.个体水平E.社会水平
3.2006年12月我国政府公布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全国有各类残疾人 A.5000万 B.6000万 C.8926万 D.9826万 E.8296万 4.至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接近
A.1.2亿 B.1.3亿 C.1.4亿 D.1.5亿 E.1.6亿 5.下列哪一种训练在社区康复中难以实现
A.主动与被动活动 B.主动助力活动 C.牵张活动 D.抗阻训练、等张训练、等长训练 E.等速训练 6.作业劳动训练主要适合下列哪一种情况
A.下肢功能障碍 B.日常生活活动障碍、上肢精细动作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 C.心血管疾病患者 D.肿瘤患者 E.以上都不是 7.一般来说,下列哪一项训练不被列入运动疗法范畴
A.关节活动度训练 B.恢复平衡能力训练 C.增强肌力和肌肉耐力训练 D.恢复步行能力训练 E.转移训练
8.关于残疾和残疾人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A.残疾人是社区康复最主要康复对象 B.病损是器官水平的功能缺失或障碍 C.失能是个体水平的功能障碍 D.残障是社会水平的功能障碍 E.病损不会直接造成社会功能障碍
9.在社区康复中最常用的康复治疗(训练)方法是
A.运动治疗 B.作业治疗 C.言语治疗 D.心理治疗 E.中医康复治疗 10基层康复服务不包括
A.三级综合医院在医院内开展康复服务 B.县级医院开展康复服务 C.乡镇医院开展康复服务 D.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康复服务 E.社区康复中心开展康复服务
(二)多项选择题
1.《国际残疾分类》将残疾划分为哪三个独立类别 A.病损 B.残疾 C.肢体残疾 D.视力残疾 E.残障 2.社区常见的慢性疾病有哪些
A.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 B.恶性肿瘤 C.糖尿病 D.精神异常和精神病 E.遗传性疾病、慢性气管炎和肺气肿、肥胖症等 3.专家认为,慢性病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是
A.长期过量吸烟 B.不合理的膳食结构 C.缺乏体育锻炼 D.精神紧张 E.感染因素 4.社区康复的主要对象包括
A.残疾人 B.老年人 C.慢性病人 D.急性传染病病人 E.急性外伤病人 5.社区康复的形式主要有
A.基层康复站服务 B.家庭康复服务 C.上门服务 D.综合医院康复科 E.康复中心
二、名词解释
1.残疾 2.残疾人 3.病损 4.失能 5.残障 6.全面康复 7.职业康复 8.教育康复 9.医疗康复
三、问答题
1.谈谈在社区对残疾人、老年人、慢性病人开展康复工作的意义? 2.残疾人重返社会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第四章 肢体功能障碍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第一节 肢体残疾概述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A型题)
1.根据人体运动系统致残部位和功能障碍程度,以功能障碍的程度为主要依据将肢体残疾划分几等级
A.3等级 B.4等级 C.5等级 D.6等级 E.7等级 2.以下哪一种情况不属于肢体残疾范围
A.保留拇指和示指(或中指)而失去另三指者 B.单小腿截肢或缺肢 C.双拇指伴有示指(或中指)缺损 D.双下肢不等长、差距大于五厘米 E.单侧拇指伴有示指(或中指)缺损
(二)多选题(X型题)1.下列属于一级肢体残疾是
A.四肢在不同部位截肢或先天性缺肢
B.单全臂(或全腿)和双小腿(或前臂)截肢或缺肢 C.双全臂(或双全腿)截肢或缺肢 D.偏瘫,单侧肢体功能全部丧失
E.双下肢不等长、差距小于五厘米者 2.肢体残疾发生的主要原因有
A.心脑血管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肿瘤等 B.意外伤害 如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运动损伤
C.物理、化学因素 如烧伤、药物中毒、酒精中毒等
D.各种遗传性疾病及因素导致的畸形、精神运动发育迟缓 E.传染病: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脊柱结核等
二、名词解释 1.肢体残疾
三、问答题
1.肢体残疾的分级如何? 2.肢体残疾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第二节 脑卒中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脑卒中的最主要病因是
A.过劳 B.上感 C.吸烟 D.高血压 E.饮酒 2.从坐到站的要点错误的是
A.双足后移,屈膝稍大于90° B.躯干伸直前倾
C.肩和双膝前移过脚尖 D.屈头和躯干 E.髋、膝伸展 3.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
A.10万 B.50万 C.100万 D.150万 E.200万 4.我国脑卒中5年内复发率高达
A.21% B.31% C.41% D.51% E.61% 5.脑卒中幸存的患者中,生活不能自理者高达
A.11% B.31% C.42.3% D.51% E.61% 6.关于脑卒中早期的康复目标错误的是
A.防治并发症 B.适应病后现实 C.恢复部分床上功能 D.防止关节僵硬 E.恢复行走功能
7.通常脑卒中的社区康复计划主要分为几种形式: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E.五种 8.脑卒中偏瘫者的被动关节活动应先从哪个部位做起
A.头部 B.颈部 C.躯干 D.健侧 E.患侧
9.无意识障碍的轻症脑卒中,病后多久就可在严密观察下开始主动训练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E.5天
10.要完成姿势正常的独立步行,患者的患侧下肢必须能支撑百分之几体重 A.60% B.70% C.80% D.90% E.100% 1.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是指病情
A.稳定后 B.恢复期 C.治疗期 D.手术后 E.出院后 12.偏瘫著名六阶段理论中弛缓状态是
A.阶段Ⅰ B.阶段Ⅱ
C.阶段Ⅲ D.阶段Ⅳ E.阶段Ⅴ 13.对残疾人进行双上肢的灵活度的训练是
A.运动疗法 B.作业疗法 C.健康疗法 D.心理疗法 E.推拿按摩 14.脑卒中运动评价不宜采用
A.肌力评价法 B.Brunnstrom评价法 C.Bobath评价法 D.上田敏法 E.Fugl-Meyer评价法
(二)多选题
1.脑卒中恢复期的康复目标包括
A.逐步完成床上自理 B.移乘动作 C.床、轮椅/椅间的转移 D.站立位平衡及行走 E.完成日常生活动作及协调性训练 2.BrunnstromⅣ期上肢功能的主要表现是
A.上肢外展90°(肘伸展、前臂旋前)B.手能置于腰后部 C.上肢前平举及上举过头 D.上肢前屈90°(肘伸展)E.屈肘90°,前臂能旋前、旋后
3.BrunnstromⅣ期下肢功能的主要表现是
A.随意引起共同运动或其成分 B.坐位,髖伸展位能屈膝 C.坐位,足可向后滑动,使屈膝大于90°
D.立位,膝伸直,足稍向前踏出,踝能背屈 E.坐位,足跟触地,踝能背屈 4.BrunnstromⅢ期手功能的主要表现是
A.能侧捏及拇指带动松开 B.能全指屈曲,钩状抓握 C.能随意全指伸开 D.手指不能伸展,有时可反射性引起伸展 E.能进行各种抓握 5.通常脑卒中的社区康复计划主要有哪些形式
A.以门诊为基础的康复计划 B.以家庭为基础的康复计划
C.以社区为基础的康复计划 D.以医院为基础的康复计划 E.以上都是 6.脑卒中社区康复治疗侧重于下列哪些疗法
A.心理疗法 B.运动疗法 C.作业疗法 D.职业疗法 E.医学疗法 7.保持抗痉挛体位包括下列哪些体位
A.患侧卧位 B.健侧卧位 C.仰卧位 D.俯卧位 E.倾斜位 8.翻身准备运动包括
A.屈肘 B.摆肩 C.屈腕 D.夹腿 E.摆髋 9.桥式运动目的是
A.训练腰背肌群 B.伸展髋关节 C.为站立做准备 D.训练肱二头肌 E.伸展肘关节 10.步行训练具体方法包括
A.站起的训练 B.患侧下肢负重训练 C.训练患腿向前迈步 D.在侧方帮助患者行走 E.在后方帮助患者行走
二、名词解释
1.脑卒中 2.脑卒中的康复目标 3.抱膝运动 4.ADL
三、问答题
1.脑卒中康复计划制定依据及形式如何?
2.请回答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被动运动时的原则有哪些。3.脑卒中患者如何预防褥疮及其治疗?
4.简述上肢负重及协调训练的适用范畴及具体项目。5.请回答转移训练的目的及方法有哪些。6.简述膝关节被动伸展的具体方法。7.步行训练的步骤及要点如何?
四、病例
患者,男性,50岁,因左侧肢体瘫痪入院,诊断为右侧内囊区脑梗死。在综合性医院住院8天后转入社区医院。患者目前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呼吸、血压、脉搏正常。左侧偏瘫体征不再进展。运动功能检查,左上肢手能置于腰后部、上肢前屈90°(肘能伸展),前臂能旋前旋后;左右能全指屈曲,钩状抓握,但不能伸展;左下肢在坐位下足跟触地时踝能背屈,足可向后滑动,使屈膝大于90°,左上下肢张力轻度增高。
问题:
(1)患者是否可以开始进行康复治疗?
(2)患者的左上肢、左手、左下肢目前分别处于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的哪一期?(3)简述患者的功能训练原则及康复要点。
第三节 脊髓损伤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1.脊髓损伤分类中骶段无任何感觉或运动功能时为
A.完全性损伤 B.不完全性损伤 C.有点损伤 D.截断损伤 E.以上均不是 2.胸10水平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可能需要的辅助器具是
A.加粗手柄勺子 B.鞋拔 C.改装牙刷 D.翻书器 E.改装柄的钥匙 3.确定胸10平面损伤的皮肤感觉区域是
A.脐水平B.脐下2cm C.脐上2cm D.脐下4cm E.脐上 4cm 4.确定腰4平面损伤的代表性肌肉是
A.股四头肌 B.胫前肌 C.胫后肌 D.拇长伸肌 E.股二头肌 5.确定腰2平面损伤的代表性肌肉是
A. 髂腰肌 B.股内收肌 C.臀中肌 D.梨状肌 E.耻骨肌 6.脊髓损伤多见于
A.幼年 B.青年 C.青壮年 D.中年 E.老年 7.脊髓损伤占全身损伤的
A.0.1%~0.5% B.0.2%~0.5% C.0.3%~0.5% D.0.4%~0.5% E.0.2%~0.4%
8.颈7损伤患者为预防压疮,坐位时每隔多久撑起身体一次
A.10~20分钟 B.20~30分钟 C.20~40分钟D.30~60分钟 E.60~120分钟 9.脊髓损伤间歇性导尿一般每多少小时导尿一次
A.1~2 B.2~3 C.3~4 D.4~5 E.4~6 10.下列哪项是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
A.压疮 B.肩痛 C.吞咽障碍 D.深静脉血栓 E.失语
(二)多选题
1.美国脊髓损伤学会脊髓功能损害分级包括:
A.ASIA.A B.ASIA.B C.ASIA.C D.ASIA.D E.ASIA.E 2.FIM主要评价下面哪些方面的能力:
A.生活自理能力 B.括约肌控制能力 C.活动能力和行动能力 D.理解交流能力 E.社会认识能力 3.脊髓损伤多由下列哪些情况引起
A.交通事故 B.高处坠落 C.打击伤或砸伤 D.高坡跌下或滑倒 E.运动损伤 4.胸3~胸12康复训练措施包括
A.生活自理训练 B.治疗性步行训练 C.高级轮椅训练 D.实用性步行训练 E.家内和社区内步行训练
5.颈4及颈4以上损伤患者呼吸功能训练包括
A.吸气 B.呼气 C.上肢上举呼吸训练 D.下肢上举呼吸训练 E.咳嗽 6.颈7损伤者平行杠内辅助站立训练具体步骤为
A.站立前的准备 B.协助站起 C.双手扶杠 D.身体平衡 E.步行 7.胸3~胸12完全性损伤患者步行训练可采用下列哪些方法
A.摆至步 B.摆过步 C.摆前步 D.摆后步 E.四点步 8.脊髓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训练效果评估分为
A.前期评估 B.初次评估 C.中期评估 D.末期评估 E.结束评估 9.确定颈5脊髓损伤平面的关键肌为
A.屈肘肌 B.肱二头肌 C.肱三头肌 D.旋前圆肌 E.指深屈肌 10.脊髓损伤所致残疾的预防包括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E.五级
二、名词解释
1.脊髓损伤 2.截瘫 3.四肢瘫 4.环境控制系统(ECU)5.压疮
6.被动运动 7.摆至步 8.脊髓损伤的一级预防 9.关节挛缩 10.异位骨化
三、问答题
1.脊髓损伤的主要功能障碍有哪些?
2.脊髓损伤患者的社区康复目标是什么?
3.请描述颈4及颈4以上患者仰卧位的训练方法。4.请描述被动运动手法和注意点。
5.请描述倾斜床站立的意义及训练方法。
6.描述颈7损伤者平行杠内辅助站立训练具体步骤及方法。7.请描述摆过步的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
8.请回答脊髓损伤社区康复训练评估的意义。9.请描述ASIA的病损分级。
10.FIM主要评价哪六个方面的能力?
11.《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中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效果评估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四、病例分析
患者熊某,女,24岁,会计。因车祸至双下肢完全不能活动,在综合性医院作手术1个月后转入社区医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坐位,神志清楚,问答切题,查体合作。头颈及双上肢无异常。肋间肌无异常,心肺无异常。脐平面以下感觉缺失,骶段感觉运动功能完全消失,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减低,病理征阴性。
请回答:1.此患者的脊髓损伤平面在哪段? 2.采用ASIA的病损分级为哪级? 3.请为其制定康复目标。4.请为其制定康复计划。5.请详述其训练方法。
6.列举压疮、排尿障碍两种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处理。
第四节 脑性瘫痪的社区康复训练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A型题)1.脑瘫主要表现为
A.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 B.智力低下 C.惊厥 D.感知觉障碍 E.心理行为异常
2.根据脑瘫的流行病学,脑瘫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始终保持在 A.2‰ B.1.5‰ C.1.6‰ D.2.5‰ E.3‰ 3.脑性瘫痪的病因根据脑损伤和脑发育缺陷的时间可划分为出生前、围生期和出生后三个阶段。以下属于出生前因素的是
A.高龄妊娠、习惯性流产、多胎、妊娠合并糖尿病 B.窒息 C.缺氧缺血性脑病 D.宫内窘迫、妊高征 E.极低体重儿 4.脑瘫患儿最常见,占60%~70%的脑瘫类型是
A.共济失调型 B.肌张力低下型 C.强直型 D.痉挛型 E.不随意运动型 5.下列哪项不是痉挛型脑瘫的临床表现
A.肌张力增高 B.腱反射亢进 C.两腿呈交叉,呈尖足 D.踝阵挛E.醉酒步态 6.以下各种异常姿势中,哪一种不属于肌张力增高时的表现
A.蛙状肢位 B.头背屈 C.角弓反张 D.下肢交叉 E.尖足
7.头稳定的正常发育时期是出生后2~3个月,是运动发育中最早完成的运动,下列哪一项不
是头部控制的训练方法
A.抑制头背屈 B.促进脊柱伸展 C.促进肘支撑,促进抬头 D.手、足、口的协调促通 E.促进肘支撑,促进抬头 8.肌张力正常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分级为
+A.0级 B.1级 C.1级 D.2级 E.以上都不是
9.患儿,男,2岁,不会坐,仰卧位床上,小腿垂于床缘外,左侧下肢能完成膝关节全范围运动,则患者左则股四头的肌力级别为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E.3+级 10.正常儿童发育时期出生后4~6个月的腘窝角是
A.80°~100° B.110°~160° C.150°~170° D.90°~120° E.100°~140°
(二)多选题(X型题)
1.关于脑瘫定义描述正确的是
A.非进行性脑损伤 B.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 C.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惊厥、感知觉障碍、心理行为异常 D.精神发育迟滞 E.运动发育迟缓
2.以下属于脑瘫病因中的出生后因素的是
A.早产儿、过期产儿 B.新生儿惊厥 C.胆红素脑病 D.产伤、颅内感染 E.前置胎盘、胎盘早剥 3.脑瘫按肢体瘫痪的部位分型,可分为
A.单瘫 B.双瘫 C.三肢瘫 D.偏瘫 E.四肢瘫 4.以下属于脑瘫的伴随障碍的是
A.体能障碍 B.听觉障碍 C.语言障碍 D.智能、情绪障碍 E.癫痫 5.对于脑瘫患儿运动功能训练目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抑制异常姿势 B.改善和缓解肌紧张 C.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D.改善患儿的精神心理状态,促进情绪、社会性的发育 E.最重要的目标是建立步行能力
二、名词解释
1.脑瘫(CP)2.关节活动范围(ROM)3.腘窝角 4.日常生活活动(ADL)5.肌力
三、简答题
1.脑瘫的病因、分型和临床表现如何? 2.脑瘫的诊断要点如何?
3.简述脑性瘫痪常用的康复评定项目。4.简述脑瘫社区康复训练方法。
第五节 截肢的社区康复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A型题)
1.男性患者,20岁,因车祸右大腿截肢,则截肢的目的不包括
A.控制感染 B.挽救生命 C.切除已坏死的肢体 D.减轻出血 E.安装假肢 2.截肢的原因不包括
A.创伤 B.感染 C.肿瘤 D.周围血管疾病 E.关节挛缩
3.根据现代预防学的“三级预防”理论,对肢体残疾患者分级制定相应的康复训练计划,以下属于二级预防水平训练计划的是
A.预防病因,防止致残性伤害和残疾的发生
B.在残疾出现后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尽可能地使已损失的肢体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C.伤害发生后积极防止发生残疾,包括早期的医疗干预、预防并发症,残疾的早期发现,防止功能受限,预防残障等
D.实施特异性保护措施,积极宣传并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E.在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防护照顾,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4.评估患者下肢的持重能力和站立位平衡能力,下列哪项是属于中度问题
A.完全无须他人的帮助或应用辅助设备,患者可独立完成坐立位姿势转换活动。包括用手抓住扶持物,也包括需他人监护和提示,但他人不得接触患者 B.患者有明显的起立动作,但不能独立完成起立活动,尚需他人稍用力帮助患者才能完成起立动作,他人的用力约在25%以内
C.患者有一些起立动作,但不能独自完成起立动作,尚需他人中度用力帮助才能站起,他人用力范围在25%~49%之间,完成站立姿势后,依靠辅助装置独自站立时间小于5分钟
D.患者有一点起立动作,但根本不能独自完成起立动作,尚需他人用很大的力拉起患者,他人用力范围在50%~95%之间,扶持站起后,依靠辅助装置也不能完成站立姿势
E.患者几乎没有起立动作,他人用力范围达到96%~100%才能扶持患者完成直立体位
5.男性患者,30岁,因车祸双上肢前臂截肢,不能独自完成实际使用活动,尚需他人的很大帮助才能完成,他人帮助范围在50%~95%之间,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属于
A.正常 B.轻度问题 C.中度问题 D.重度问题 E.完全不能
(二)多选题(X型题)1.截肢的常见原因
A.先天性肢体的发育异常 B.周围血管疾病所致的肢体缺血坏死 C.严重感染 D.严重创伤
E.神经疾病或外伤引起的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并合并久治不愈的神经营养性皮肤溃疡
2.截肢的社区康复目标
A.提高肢体残疾患者自身素质和耐受能力 B.确立肢体残疾患者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C.提高其自身主观的生活质量
D.组织肢体残疾患者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并使其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回归社会 E.安装假肢
二、名词解释 截肢
三、简答题
1.简述截肢的三级预防? 2.简述截肢的社区康复方法?
第六节 颈椎病的社区康复治疗与训练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A型题)
1.颈椎病的主要发病因素是
A.腰椎肥大 B.外伤 C.劳损 D.受寒着凉 E.椎间盘退变 2.最易发生损伤和退变的颈椎间盘是
A.C2~C3 B.C3~C4 C.C4~C5 D.C5~C6 E.C6~C7 3.颈椎病慎用的推拿手法是
A.拔伸手法 B.一指禅手法 C.旋扳手法 D.滚揉手法 E.牵抖上肢手法 4.Maitland手法治疗颈椎病所用的方法有
A.摆动 B.滚动 C.滑动D.分离牵引 E.制动
5.颈椎牵引重量不宜超过
A.20kg B.15kg C.10kg D.5kg E.4kg 6.颈椎病最为常见的类型是
A.软组织型 B.脊髓型 C.神经根型 D.交感型 E.椎动脉型 7.关节松动术手法等级分为
A.6级 B.3级 C.4级 D.5级 E.7级 8.颈椎病脊髓功能状态评定法主要用于
A.软组织型 B.神经根型 C.脊髓型 D.椎动脉型 E.交感型 9.颈椎病起支撑作用的疗法是
A.卧床休息 B.颈围制动 C.颈椎牵引 D.推拿治疗 E.物理疗法 10.椎动脉型颈椎病不宜用哪种推拿手法
A.一指禅推法 B.穴位点压法 C.颈椎被动运动 D.牵抖上肢手法 E.拿搓手法 11.哪种疗法不属于物理因子疗法
A.离子导入疗法 B.坎离砂疗法 C.石蜡疗法 D.中药熏蒸疗法 E.中药内服疗法
(二)多选题(X型题)
1.软组织型颈椎病的治疗要点是
A.颈部肌群松解 B.神经根减压 C.颈椎小关节调整 D.解除椎动脉扭曲 E.解除交感神经刺激 2.颈椎病牵引时应注意那些相关因素
A.牵引角度 B.牵引重量 C.牵引时间 D.姿势 E.生理曲度 3.颈椎病社区康复目标是
A.减轻疼痛 B.缓解痉挛 C.恢复颈椎屈伸旋转功能 D.防止复发 E.保持颈椎稳定 4.颈椎病牵引时手法应该
A.深透 B.柔和 C.用力 D.均匀 E.轻重交替 5.哪些类型的颈椎病禁用旋扳手法
A.神经根型 B.软组织型 C.脊髓型 D.交感型 E.椎动脉型 6.颈椎康复体操包括
A.前屈后伸 B.白鹤亮翅 C.旋转环绕 D.扩胸展臂 E.两手托天
二、名词解释 1.颈椎病
三、问答题
1.颈椎病推拿有哪些注意事项? 2.颈椎康复体操共有几节?各节名称是什么?
第七节 慢性背腰痛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A型题)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治疗中,被动直腿抬高所起的作用是
A.松解粘连 B.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C.增宽椎间隙 D.降低腹内压力 E.解除肌肉痉挛
2.X线片无明显改变的疾病是
A.慢性腰部劳损 B.腰椎间盘突出症 C.退行性脊柱炎 D.椎病 E.强直性脊椎炎
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因是
A.外伤 B.腰椎间盘退变 C.劳损 D.受寒 E.扭伤 4.慢性腰部劳损有结节、条索处用()推拿方法
A.揉按法 B.拿捏法 C.分筋法 D.侧卧屈伸法 E.整理手法 5.“燕飞式”运动疗法,主要训练
A.腹肌 B.脊柱活动度 C.胸肌 D.股四头肌 E.腰背肌 6.慢性腰部劳损的首要康复方法是
A.推拿疗法 B.消除致病因素 C.运动疗法 D.物理疗法 E.休息与固定 7.侧卧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的作用是
A.牵拉坐骨神经,松解粘连 B.调整后关节,松解粘连
C.拉宽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D.拉宽椎间隙,减轻神经根压迫 E.促进血循环,加速炎症水肿的吸收
8.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肢单腿后伸扳法的作用主要是
A.促使突出物回纳 B.调整后关节,松解粘连 C拉宽椎间隙 D.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E.改善下肢肌萎缩 9.腰椎间盘突出早期的基本治疗方法是
A.推拿按摩 B.止痛药 C.理疗 D.完全卧床休息 E.腰背肌锻炼 10.McKenzie手法主要用于
A.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刺激与压迫 B.增加肌肉的力量 C.促进神经的发育 D.增加心肺功能 E.增加平衡和协调能力
(二)多选题(X型题)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好发部位是()之间的椎间盘.A.L1~L2 B.L2~L3 C.L3~L4 D.L4~L5 E.L5~S1 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治疗中,下列哪些方法可增加椎间盘外压力 A.叠掌按压法 B.骨盆牵引 C.点按环跳、委中、承山穴 D.揉滚膀胱经 E.下肢单腿后伸扳法 3.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有
A.叠掌按压法 B.下肢后伸扳法 C.牵抖法 D.理筋法 E.姿势纠正法 4.慢性腰部劳损的社区康复方法有
A.推拿 B.理疗 C.走罐 D.运动疗法 E.牵引 5.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适宜
A.睡硬板床 B.腰椎牵引 C.仰卧屈髋屈膝睡姿 D.佩戴腰围 E.推拿疗法 6.McKenzie手法对患者腰椎关节部位进行
A.推压 B.震动 C.屈伸 D.旋转 E.牵拉 7.腰椎间盘突出症牵引治疗的作用是
A.增加椎间盘外压力 B.降低椎间盘内压力 C.增宽椎间隙 D.减轻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 E.缓解腰肌痉挛 8.腰肌劳损患者,康复中应注意
A.经常变换姿势 B.宜睡软床 C.纠正不良姿势 D.加强腰肌锻炼 E.酸痛较重时可用冰块止痛
二、名词解释 1.侧卧斜扳法
三、问答题
1.如何预防慢性背腰痛?
颈
第五章 智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A型题)1.智力发育期是指
A.9岁以前 B.12岁以前 C.16岁以前 D.18岁以前 E.20岁以前 2.智力残疾儿童最明显的特征是
A.智力发展明显落后 B.社会适应行为的障碍 C.躯体发育异常 D.各种精神障碍 E.躯体功能异常
3.以韦氏智力量表为例,凡IQ值低于()分者,视为智力残疾。A.50 B.70 C.75 D.90 E.60 4.以韦氏智力量表为例,IQ在25~39,称为
A.愚笨 B.愚鲁 C.痴愚 D.白痴 E.痴呆 5.可训练型,但需终身监护的智力残疾患者是
A.轻度智力残疾 B.中度智力残疾 C.重度智力残疾 D.极重度智力残疾 E.以上均不正确
6.在社区中采用丹佛智能发育筛查表对6岁以内的儿童进行筛查测验,小明智能结果为78分,智力水平为()水平
A.正常 B.低下 C.异常 D.残疾 E.可疑
7.按照国内成人智残适应行为评定量表,老李的社会适应能力得16分,该患者适应能力为 A.正常 B.轻度低下 C.中度低下 D.重度低下 E.极度低下
8.根据美国智力低下协会的智力残疾的分级标准,适应能力为水平3是指患者 A.在部分竞争或在竞争环境中具有有效的社会和经济功能 B.在无竞争或受保护的环境中具有有限的社会和经济功能
C.对有限的环境刺激和人际关系有反应,生计需要监督,在有帮助的情况下过机械的生活 D.仅能对最简单的环境刺激和人际关系有反应,生计和日常生活事务完全依赖他人监督 E.在低的竞争环境中有一定能力,但在个人事务管理上要有某些支持和监督 9.在家庭康复训练中,()是对智力残疾者进行家庭康复的主要训练方式
A.个别训练活动 B.单元活动 C.学科活动 D.情景训练活动 E.以上都正确
10.在实施个别康复计划一段时期后,对智残患儿的个别康复训练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针对实施情况,制定新的个别训练计划,这是对智残患儿进行
A.初次评估 B.中期评估 C.末期评估 D.随访 E.总结评估 11.诊断智力残疾患者的主要依据是
A.发病年龄 B.躯体功能 C.精神障碍 D.智商值 E.社会适应能力 12.根据AAMD智力残疾的分级标准,AAMD适应行为水平2对应的IQ值范围是 A.55~69 B.40~54 C.25~39 D.<25 E.>70
(二)多选题(X型题)
1.判断智力残疾患者的重要标准是
A.社会适应行为的障碍 B.智能不足或智商低下
C.躯体发育及功能的异常 D.各种精神障碍 E.行为异常 2.智力残疾患者的临床表现有
A.社会适应困难 B.智力低下 C.躯体发育及功能的异常 D.各种精神障碍 E.以上均不正确
3.以韦氏智力量表为例,IQ在40~54为()患者
A.轻度智力低下 B.中度智力低下 C.痴愚 D.愚鲁 E.可训练型 4.以韦氏智力量表为例,IQ在55~70为()患者
A.可教育型 B.可训练型 C.愚笨 D.痴愚 E.轻度智力低下 5.我们常用的智能筛查性量表有
A.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B.绘人试验 C.图片词汇测试 D.韦克斯勒量表 E.比奈量表
6.智力残疾患者适应能力评测的依据有
A.独立程度 B.发展程度 C.出现频率 D.项目完成程度 E.智力测验 7.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有
A.运动能力 B.感知能力 C.言语能力 D.生活自理能力 E.社会适应能力 8.在对智残儿童进行治疗教育和指导的实践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提倡赏识教育 B.提倡随班就读 C.遵循生活化、持续性原则 D.坚持正强化法 E.智残儿童没必要接受教育
9.训练致残患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主要是进行以下哪些能力的训练 A.控制情绪 B.进食 C.穿着 D.排便 E.交际
10.属于精细动作训练的是
A.抬头 B.串珠 C.爬行 D.大把抓握 E.写字 11.一个完整的个别康复训练计划应该包括
A.个案资料整理 B.康复训练评估 C.项目评分依据 D.转介服务 E.效果判定
12.对成年智力残疾者进行社区康复训练服务,主要是为其提供 A.生活自理 B.简单劳动技能 C.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 D.有偿托管.生活护理等服务 E.以上均正确
二、名词解释
1.机构康复训练计划 2.智力残疾 3.智力残疾儿童 4.社会适应能力 5.转介服务 6.工作分析法
三、问答题
1.智力残疾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简述智力残疾的分类标准。3.智力残疾儿童的诊断依据有哪些?
4.应如何评测一个智力残疾患者?评测依据是什么? 5.为什么要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运动能力训练? 6.如何对智力残疾儿童进行认知能力训练?
7.对智力残疾成人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服务时应该如何实施工作流程?
第六章 精神残疾的社区防治与康复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A型题)
1.精神残疾是指精神病人患病持续()未痊愈,阻碍其行使社会功能,对家庭、社会应尽职责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
A.3个月以上 B.6个月以上 C.一年以上 D.二年以上 E.三年以上 2.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将精神疾病分成 A.8大类 B.9大类 C.10大类 D.11大类 E.12大类
3.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所列十个问题的评分来划分精神病残疾的等级,精神残疾分为
A.三级 B.四级 C.五级 D.六级 E.七级
4.病人可由精神病专科医院出院转到社区进行康复治疗,由()针对性地制定出系统防治康复计划
A.专科医院医生 B.社区医生 C.专科医院医生+社区医生 D.综合医院医生 E.综合医院医生+专科医院医生
5.精神病人急性发作时,来不及送到精神病专科医院救治,往往由()来处理 A.专科医院医生 B.社区医生 C.专科医院医生+社区医生 D.综合医院医生 E.综合医院医生+专科医院医生 6.精神疾病康复的第一措施是
A.医疗康复 B.心理康复 C.社会技能训练 D.职业康复 E.娱乐治疗 7.社会技能训练与职业康复的最终目的是
A.医疗康复 B.心理康复 C.身心康复 D.生活自理 E.社会就业
8.帮助精神病人修复或者重建社会功能,促进其重返社会,应尽早开始,且应在()的前提下贯穿始终
A.药物治疗 B.作业疗法 C.娱乐疗法 D.心理治疗 E.职业训练 9.()贯穿于整个精神康复过程中,并与其他治疗方法或措施结合起来 A.药物治疗 B.作业疗法 C.娱乐疗法 D.心理治疗 E.职业训练
(二)多选题(X型题)
1.可能与精神疾病的发生有关的因素有
A.遗传因素 B.应激性生活事件 C.感染 D.人格特征 E.个人的特殊经历 2.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包含
A.治疗性 B.社会化 C.综合性 D.开放式 E.康复性 3.病人可由精神病专科医院出院转到社区进行康复治疗,专科医院医生应当参照出院诊断进行再次评价,然后针对性地制定出系统防治康复计划,包括()等计划
A.医疗康复 B.心理康复 C.职业康复 D.社会技能训练 E.护理康复。4.针对慢性期病人在生活及各种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已有所恢复,但表现出行为退缩、情感淡漠、生活懒散的特点,由()共同商定制订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训练计划
A.亲属 B.原单位的代表 C.社会工作者 D.职业指导者 E.专科医院医生 5.医疗康复计划中应当包括()等内容
A.按时服药 B.定期复查 C.与专科医生沟通 D.避免诱发因素 E.职业训练
6.社区康复期计划包括
A.医疗康复 B.心理康复 C.社会技能训练 D.职业康复 E.娱乐治疗 7.精神残疾社区康复治疗中心理治疗主要有
A.精神分析治疗 B.支持治疗 C.认知治疗 D.行为治疗 E.娱乐治疗 8.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模式包括
A.社会化 B.综合性 C.开放式 D.关锁与禁锢式 E.康复性
二、名词解释
1.精神病人检出率 2.精神病人监护率 3.精神病人显好率 4.精神病人社会参与率 5.精神病人肇事率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精神残疾?主要病种有哪些? 2.精神残疾社区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3.“十一五”期间国家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任务目标是什么?
第七章 听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1型题)1.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2006年我国听力残疾的人数和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
A.2004万人,24.16% B.970万人,11.13% C.2107万人,26.23% D.2127万人,31.53% E.1157万人,12.43% 2.传导性耳聋最常见的病因是
A.外、中耳损伤 B.外、中耳发育畸形
C.急、慢性中耳炎及其并发症、后遗症 D.中耳肿瘤 E.耳硬化症 3.最常见的耳毒性药物为
A.多肽类抗生素 B.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C.水杨酸类药物 D.顺铂、长春新碱 E.利尿类药物
4.耳聋分级标准中轻度听力障碍平均听力损失分贝数为
A.15~25 dB HL B.26~40 dB HL C.41~50 dB HL D.51~60 dB HL E.61~80 dB HL 5.在新生儿和婴幼儿的听力筛查中,未通过耳声发射测听检查的儿童,应进一步进行 A.声导抗测听 B.电反应测听 C.脑干诱发电位测听 D.纯音测听 E.视觉强化测听
6.听觉能力评估标准中听觉康复级别三级是指
A.音频感受范围250~4000Hz,言语最大识别率≥90% B.音频感受范围250~3500Hz,言语最大识别率≥85% C.音频感受范围250~3000Hz,言语最大识别率≥80% D.音频感受范围250~2000Hz,言语最大识别率≥70% E.音频感受范围250~1000Hz,言语最大识别率≥44% 7.聋儿学习能力评估常用测试工具为
A.贝利婴儿发育量表 B.韦氏学龄前儿童智力量表
C.Achenlach儿童行为测试量表 D.儿童班达完形测验 E.希-内学习能力测试 8.选择助听器佩戴哪项正确
A.严重耳聋的婴幼儿,提倡交替单耳使用助听器
B.严重耳聋的婴幼儿出生后满6个月可使用双耳助听器 C.单耳配戴助听器一般轻~中度耳聋配差耳
D.选择助听器的功率时要严格根据听力损失分贝数 E.听力损失>90dB不能佩戴助听器 9.关于人工电子耳蜗的植入错误的是
A.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配助听器无效,诊断病变位于耳蜗者 B.平均听力损失大于90dBHL的听力障碍者应首选人工耳蜗植入
C.一般在术后三天进行第一次开机调试 D.术后需进行人工耳蜗设备调试 E.术后需进行听觉语言训练
10.听力障碍儿童听力训练通常不包括
A.声音刺激 B.乐音刺激 C.辨音训练
D.逐渐减少听力补偿的训练 E.辨别声源方向和配合测听训练 11.关于听力障碍儿童构音异常和训练错误的是 A.听力障碍儿童可出现失语
B.构音器官运动训练常包括舌的训练、口部训练和发音训练
C.构音训练要遵循听觉训练→构音训练→语言训练的次序进行
D.听力障碍儿童常吸气、呼气时间过长,说话时声音存在发音太重现象 E.在呼吸训练中强调用鼻吸气和呼气,避免用嘴 12.听力障碍儿童理解性语言训练的方法错误的是
A.避免运用其他感觉,使听力障碍儿童养成用语言理解和表达的习惯 B.建立以“听说交往”为中心的良好语言环境 C.给予听力障碍儿童大量的、足够的语言刺激
D.在开始阶段,不强行要求听力障碍儿童对训练者的语言做出明显的反应 E.培养听力障碍儿童看话的习惯
13.听力障碍儿童理解性言语理解训练不正确的是
A.根据儿童语言发展顺序选择词汇 B.潜移默化,循序渐进
C.优先选择频率最高、普遍性最大的基本词汇D.训练初期不要求词汇的概念完整 E.幼儿期词汇的发展特点为一般首先掌握名词 14.关于听力障碍儿童句子表达训练错误的是 A.在理解训练结束后,才可进入表达训练
B.按照二词句→三词句→复杂单句→复句的顺序进行训练
C.可采用看图卡说句子、问答式对话训练、句子接龙等方式训练 D.三词句的训练一般为主+谓+宾形式
E.日常生活中反复使用已学习句型,并让孩子表达
15.儿童在几岁以前中度以上双耳听力障碍,可因不能通过声音进行学习而不能获得语言 A.1岁以前或1岁左右 B.2岁以前或2岁左右 C.3岁以前或3岁左右 D.4岁以前或4岁左右 E.5岁以前或5岁左右
16.正常婴幼儿语言发育过程中可以讲两词句的时间大约为
A.10~12个月 B.12~14个月 C.12~16个月 D.16~18个月E.18~24个月
(二)多选题(X型题)
1.可引起非遗传性先天性聋的原因包括
A.孕期母亲感染风疹、麻疹、腮腺炎、流感等病毒 B.孕期用药 C.孕期受到物理性损伤 D.孕期精神创伤 E.妊高症 2.行为测听法包括
A.听觉行为反应法 B.视觉强化测听 C.纯音测听 D.新生儿测听E.游戏测听 3.正常3个月以内婴幼儿听觉反射行为包括对突然的声音出现
A.Moro反射 B.瞬目反射 C.吸吮反射 D.觉醒反射E.呼吸及脉搏节律突然改变
4.听力残疾的治疗与训练方法包括
A.选配助听器 B.电子耳蜗植入 C.听觉训练 D.发音训练 E.语言训练 5.助听器的适应症包括
A.学语期儿童平均听力损失26~40dB者。B.成人平均听力损失41~90dB者。C.听力损失>90dB,暂时不具备人工耳蜗植入条件者 D.人工耳蜗植入前的试配 E.病变不断恶化影响听力者 6.听力障碍儿童的听觉语言训练一般包括
A.听觉训练 B.口型训练 C.发音训练 D.自理训练 E.语言训练 7.听力障碍儿童词汇表达训练从以下方面确定对表达训练词汇的选择
A.从受训儿童能理解的词汇中选择 B.选择生活、训练中常用的、熟悉的的词汇 C.根据儿童构音障碍的特点,多选择含有其构音障碍音素的词
D.选择儿童感兴趣的词汇 E.选择包含元音、辅音等尽量多音素的词汇 8.常用的新生儿听力筛查方法包括
A.听力计检查法 B.新生儿摇篮测听 C.耳声发射测试 D.听觉诱发电位检查 E.配景测听
9.以下哪些婴幼儿应及早转介三级医院或儿童听力诊断中心进行确诊 A.新生儿初筛未通过,生后42天复筛仍未通过者
B.患儿在新生儿科出院前未通过筛查,1个月复筛仍未通过者 C.高危新生儿在婴幼儿期,疑有听损伤者
D.社康中心或区妇幼保健院对婴幼儿体检时,怀疑有听损伤者 E.医生或家属发现婴幼儿言语发育迟缓,怀疑有听损伤者
二、名词解释
1.听力障碍 2.听力残疾 3.行为测听法
三、问答题
1.听力残疾如何分级? 2.简述听力障碍儿童发音训练的内容。3.在理解性语言的词汇训练中应注意哪些?
4.听力残疾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第八章 言语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1型题)1.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2006年我国言语残疾的人数和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例分别是
A.27万人,0.53% B.97万人,1.13% C.107万人,1.23% D.127万人,1.53% E.157万人,2.43% 2.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言语残疾分级标准言语残疾三级语音清晰度在 A.5%~10%之间 B.11%~15%之间 C.16%~25%之间 D.26%~45%之间 E.46%~65%之间 3.言语残疾标准中几岁以下不定残
A.1岁 B.2岁 C.3岁 D.4岁 E.5岁 4.下列方法为失语症常用评估方法的是
A.皮博迪图片词汇检查 B.Frenchay评定法 C.ABC法 D.S-S法 E.伊利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验 5.下列方法为构音障碍常用评估方法的是
A.皮博迪图片词汇检查 B.Frenchay评定法
C.ABC法 D.S-S法 E.伊利诺斯心理语言能力测验
6.在言语训练中,当患者正反应逐渐增加并固定下来,正反应率达到多少比例时,可考虑升级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E.90%~100% 7.语言训练的频率和时间成人一般至少每天
A.20分钟 B.0.5~1小时 C.1~1.5小时 D.1.5~2小时 E.2~2.5小时 8.言语训练一般以下列哪个形式为主
A.一对一 B.一对二 C.集体训练 D.家庭训练 E.小组训练 9.一般来说,对于中度读解障碍的患者,语言治疗常选择的课题是 A.单词+画、单词+文字,是或非反应
B.画和文字匹配,内容为日常物品和简单动作等
C.复述短文,读短文,称呼,动作描述 D.计算、查字典练习
E.情景画、动作、句子、短文相配合选择,执行简单书写命令,读短文回答问题 10.根据失语症类型选择治疗课题Broca失语常选择
A.执行口语指令、口语命名、文字称呼 B.构音、口语表达、文字表达 C.听理解、复述、会话 D.听写、复述
E.视觉理解、听觉理解、手势应用、交流板应用 11.关于交流效果促进法错误的是
A.患者和治疗者各自轮流随机抽出卡片,不让对方看见手中的图片内容 B.自由选择交往手段 C.治疗师可根据患者的语言能力提供适当的示范 D.治疗师处于主导地位并承担会话责任,引导病人完成任务 E.接收者进行适当反馈
12.采用PACE评分法进行交流效果的评价时,经过多次努力,利用多种方式,信息传递仍完全错误,应得分是
A.1分 B.2分 C.3分 D.4分 E.5分
13.构音障碍的的治疗原则中治疗计划应根据哪些因素设计 A.以构音障碍的类型为中心,兼顾异常的言语表现 B.以异常的言语表现为中心,兼顾构音障碍的类型 C.完全根据构音障碍的类型设计
D.完全根据构音障碍的言语表现设计
E.均衡考虑异常的言语表现和构音障碍的类型 14.构音障碍患者进行构音器官运动训练时
A.常以构音器官评定中所发现的异常部位为出发点 B.常以构音器官评定中所发现的异常部位为结束点
C.必须按呼吸、喉、腭和腭咽区、舌体、舌尖、唇、下颌运动的顺序进行 D.必须患者自行用力运动,治疗师可提供语言引导 E.只训练构音器官评定中所发现的异常部位 15.关于构音障碍的呼吸训练,错误的是
A.呼吸较差的重度构音障碍患者,呼吸训练应作为首选项目 B.平稳地用鼻吸气,从口慢慢呼出
C.逐步增加呼气时间直至10秒
D.如患者呼气时间短而且强度弱,治疗师可采用手法辅助 E.辅助动作为双臂上举时呼气,放下时吸气 16.关于构音障碍的发音训练不包括
A.语音训练 B.加强鼻音化的训练 C.吹蜡烛、喇叭、哨子等训练 D.“推撑”疗法 E.克服费力音训练 17.关于克服费力音训练错误的是
A.是由于声带过分内收所致,治疗目的是让患者获得容易的发音方式 B.可让患者处在很轻松的打哈欠状态或随着[h]的音发声
C.头颈部为中心的放松训练,头部从前到后慢慢旋转同时发声 D.“推撑”疗法 E.咀嚼训练,训练先咀嚼到发声
(二)多选题(X型题)
1.言语残疾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
A.听力障碍 B.智力发育迟缓 C.儿童孤独症 D.脑血管病E.语言环境不适当 2.失语症Schuell刺激疗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A.利用强听觉刺激 B.利用强语言刺激 C.多途径的语言刺激 D.反复刺激 E.刺激正强化和矫正刺激
3.失语症Schuell刺激疗法刺激标准的难易度体现在
A.听觉刺激训练时所选词的常用程度 B.让患者选择词时图片摆放的数量 C.让患者选择词时采用几分之几的选择方法
D.听觉刺激训练时所选用的词的长度 E.刺激的次数和时间 4.失语症Schuell刺激疗法训练材料选择应考虑
A.刺激强度 B.患者语言功能 C.患者日常生活交流的需要 D.个人背景 E.患者兴趣爱好
5.促进交流能力的训练除了用有声语言以外,还可利用
A.书面语 B.手势语 C.画图 D.交流板 E.交流卡片 6.改善失语症语言功能的治疗方法包括
A.PACE法 B.Schuell刺激疗法 C.阻断去除法 D.程序介绍法 E.脱抑制法 7.构音障碍的训练方法包括
A.放松训练 B.呼吸训练 C.构音器官训练 D.发音训练 E.正音训练 8.构音器官运动训练当出现下颌下垂和偏移使口不能闭合时
A.冰块摩擦刺激面部肌肉 B.治疗师可用手拍打下颌中央和颞颌关节附近皮肤 C.可左手放患者颌下,右手持叩诊锤轻轻敲击下颌
D.治疗师马上用手上推下颌 E.嘱患者双手手掌放在桌面上向下推同时用力 9.构音障碍患者构音器官的训练包括
A.冰块摩擦刺激面部肌肉 B.压力、牵拉刺激面部肌肉 C.抵抗活动
D.使用冰条快速直接刺激软腭数秒,刺激后让患者发短元音[ɑ],同时想象软腭抬高
E.用长冰棉棒刺激唇、牙龈、上齿龈背侧、硬腭、软腭、舌、口底、颊黏膜
二、名词解释
1.言语残疾 2.失语症 3.构音障碍 4.Schuell刺激疗法
三、问答题
1.语言治疗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2.语言治疗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3.Schuell刺激疗法治疗程序的设定中如何进行反馈?
第九章 视力残疾的社区康复训练与服务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某男,32岁,右眼外伤导致眼球穿孔,眼球被摘除;左眼继发交感性眼炎,经治疗后视力为0.04,视野为30度.该患者属()级视力残疾。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E.以上都不是
2.某女,左眼中心视力为0.5,视野为8°;右眼视力0.3,视野为8°该患者属()视力残疾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E.以上都不是 3.导致老年视力残疾最常见的疾病是
A.白内障 B.青光眼 C.流行性角膜炎 D.砂眼 E.以上都不是 4.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是
A.听觉 B.视觉 C.触觉 D.味觉 E.知觉
5.某男在5米远的距离进行视力检查时,其右眼能辨认第11行半数以上的视标,其右眼视力记为
A.1.2-B.1.2+ C.1.2 D.1.1-E.1.0+ 6弱视康复治疗的首选方法是
A.遮盖健眼 B.遮盖患眼 C.红色滤光胶片 D.压抑疗法 E.视觉生理刺激法 7.低视力是指双眼的最好眼睛的最好矫正视力
A.低于0.3而高于或等于0.05 B.低于0.5而高于或等于0.03 C.低于0.6而高于或等于0.01 D.低于0.1而高于或等于0.02 E.低于0.03而高于或等于0.01 8.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光学助视器
A.凸透镜 B.棱镜 C.平面镜 D.望远镜 E.滤光器和侧面遮光眼镜 9.盲人将教室到寝室之间设置几个点〔门,楼梯,拐角等〕进行定向称 A.依点定向 B.依路线定向 C.依距离定向 D.定点攻击定向 E.依物定向
10.预防儿童视力残疾的关键是
A.注意优生优育 B.早期发现和治疗弱视 C.积极预防白内障 D.预防眼外伤的发生 E.及时治疗各种眼病 11.视力异常对个体的影响不包括
A.认知水平B.运动发育 C.心理发展 D.思维能力 E.听觉 12.正确的六点盲文定位法是:
A.●1 4● B.●1 2● C.●1 2● D.●5 6● E●5 6●
●2 5● ●3 4● ●5 6● ●1 2● ●3 4●
●3 6● ●5 6● ●3 4● ●3 4● ●1 2●
(二)多项选择题(X型题)
1.与其他感知觉相比,视觉有以下优势
A.感知范围广 B.转移灵活 C.知觉速度快 D.知觉距离远 E.感知较全面 2.关于儿童视力的发育情况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2个月在的婴儿喝奶时能随着妈妈的面部活动而转动眼睛 B.3~4个月时,看到色彩鲜艳的物品,能表现出兴奋的样子 C.6个月大的幼儿能转头和移动眼球注视活动的玩具 D.1岁幼儿对较远、较小的东西都能产生兴趣 E.3—5岁的儿童,视力能够达到1.0 3.老年性白内障分为皮质性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哪四期 A.初发期 B.膨胀期 C.成熟期 D.极期 E.过熟期 4.视觉认识训练要素包括
A.物体基本色彩及其深浅 B.物体的大小、长短、曲直等
C.物体的整体及不同形状 D.物体的整体与部分 E.光线的明与暗 5.近距离功能性视力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
A.注视训练 B.视觉认识训练 C.视觉追踪训练 D.视觉辨认训练 E.视觉搜寻训练和视觉记忆训练
6.视力残疾儿童感知运动康复训练包括
A.触觉训练 B.听觉训练响 C.味觉和嗅觉训练 D.剩余视觉训练 E.动觉训练 7.成年盲人的康复内容主要包括
A.定向行走技能训练 B.生活技能训练 C.社会交往技能训练 D.职业技能训练和盲文知识学习指导 E.动觉训练 8.下列哪些物体(现象)唯有视觉才能感知
A.云彩 B.星星 C.苹果 D.红光 E.云雾
二、名词解释
1.视力残疾 2.视力 3.低视力 4.白内障 5.定向行走
三、问答题
1.盲童早期康复训练的意义是什么?
2.对低视力患者常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康复训练,如何开展视功能训练? 3.如何进行盲童感知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