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基础实习报告..

时间:2019-05-13 06:34: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地学基础实习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地学基础实习报告..》。

第一篇:地学基础实习报告..

地学基础实习报告

(资环院,土管12-2,20126874,成婷)

一、实习目标

地学基础野外实习是《地质学基础》课程的基本教学环节,同学们通过此次野外实习,要求能够进一步巩固地质学基础的理论知识,学会和掌握野外地质地貌考察鉴别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技巧,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为学习《土壤学》、《土地管理学》、《小城镇规划》等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2013年12月18日

三、实习路线:学校----金马河大桥----映秀镇----都江村

四、实习工具:铁榔头、稀盐酸

五、指导老师:吴德勇老师、郑子成老师

六、实习要求:

1、深入认识和了解温江周边地区的地质地貌;

2、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不同地区地质地貌所属类型、形成原因和如何合理地加以利用;

3、能够清楚地质地貌与生产利用的关系,以及某些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和必须的防御措施。

七、川渝地质地貌

川渝面积57万km2,分为东部地台区和西部地槽区,其中东部包括四川盆地和盆周山地,西部包括甘孜、阿坝及凉山洲的部分。

(一)地质构造

1、东部地台区。从元古代代早期,由于吕梁运动、晋宁运动和澄江运动,形成盆地的雏形。龙门山以东,形成的褶皱较低,褶曲起伏较小。a、构造盆地(1)盆地西部

①龙门山山前坳陷,龙门山和龙泉山之间盆地界线 广元—宝兴—盐源—木里

②龙泉——熊坡断褶带 包括龙泉山、丹棱总岗山。③江油——芦山断褶带

(2)盆地中部

位于龙泉山和华蓥山之间,形成许多小背斜或称为平缓而较的穹隆构造,倾角较小,产状平缓。

(1)川北深拗大向斜以白垩系地层为主,梓潼为中心,包括三台、绵阳。(2)宣汉旋转背向斜。(3)蓬莱镇——南充穹背斜群。(4)威远穹窿(威远——荥经之间)(3)盆地东部

条形褶皱,分布华蓥山大断裂以东,巫山、七曜山以西,形成一系列向斜开阔,背斜狭窄的隔档式构造,北边平行,南部分支,形成扫帚状构造。

(1)华蓥山褶皱带

(2)永川帚状褶皱带 华蓥山褶皱向南延伸时受盆地边东南褶皱影响,形成许多短(帚状)背斜。

(3)云阳、开江弓弧背斜 b、盆地边缘

龙门山褶皱带:位于盆地西部,由一系列紧密走向北东的断裂褶皱构成。大巴山断褶带:分布于盆地东北缘,四川重庆、陕西、湖水交界的地方。复背斜,在向斜翼部产生次一级构造。

凉山断裂带 :分布于峨眉断块以南,康滇古陆以东,以一系列南北走向的隆起、断裂组成。

2、西部地槽区。平武金汤孤形构造。

(二)地貌 1.东部盆地

(1)盆西平原 冲积扇平原、复合冲积扇、西低东高南低海拔750-400m。(2)盆中丘陵区 位于龙泉山与华莹山之间,地热南高北低,北部深丘,南部低丘,有方山丘陵(简阳)、单斜丘陵,馒头丘(遂宁)。

(3)盆东平行岭谷 宽度5-8km,有很多三迭系岩层(石灰岩),很多溶洞,背斜出露,在背斜核部形成三山一槽谷。

2、盆周山地

(1)盆地北缘山体雄伟。

(2)盆地东、东南、南缘七曜山、大娄山,山 地海拔1000-1500m,溶洞特别发育,溶洞成层分布。

(3)盆地西缘峨眉山、龙门山、断裂带发育,坡度陡,新构造运动活动频繁。

3、川西高原

南部:从东到西,高原面上有几条江和山川。

金沙江→沙鲁里山→雅砻江→大雪山→大渡河→邛崃山→岷江 山、江相间分布,河流由断裂构造形成

北部:横断山区(范围)具体而言:三江流域地区。

八、实习内容

(一)金马河大桥(平原)

1、金马河地理位置

金马河上起都江堰的青城大桥,下至新津红岩子,全长约79.194km,流经都江堰、温江、崇州、双流、新津5区(市)县,金马河为岷江排洪河道。外江向南流经都江堰市、崇庆市、温江区、双流县,至新津县武阳镇段称金马河。它的河床宽窄不均,一般为300~600m;河床甚浅,横剖面呈“U”型,洪枯流量变幅大。金马河的地势开阔平坦,河水携带固体物质的能力较低,致使年均约900万吨的推移质和悬移质沿河淤积,河床逐年抬高,河洲遍布,滩沱相间,河道弯曲,河床左右摆动不定。金马河是一条宽、浅、散、弯的典型平原游荡性河,金马河同时也是成都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金马河是典型的河流地貌,沉积物类型是冲积物,具有二元结构,其特点是分选性好,磨圆度较好,成层性较清楚,具有韵律性。2、金马河地质地貌概况

金马河遍布鹅卵石,鹅卵石大部分分选性较差,磨圆度较高。用力用铁锤将石头敲开,发现岩石颜色大部分呈白色,灰白色,有云母存在。由此初步判断其为岩浆岩。但通常来说,河流两岸的堆积物应该为沉积岩,金马河的岩石却为岩浆岩,这是由于岩石倒置所形成的。

河漫滩是常年河流洪水期淹没河床以外的谷底部分,不能被占用。现在有些人说河漫滩可以利用起来,例如耕地、建房。但是,这是不合理的,河漫滩是不能被占用的,因为只要发大水,就会被淹没,更何况是几十年不遇的大洪水。

站在河漫滩上,发现冬季的金马河河流水流量小,河心滩很明显地显现出。

可见河心滩枯水期常露出水面(河心滩是在水流变缓的双向环流作用下形成的,洪水期可往下游移动)。当河心滩不断淤高增宽,高出平水期水面,就成为可耕作和作为居住地的江心洲。而我脚下所站的金马河的河漫滩,是河床长期侧向移动与河流中骑行泛滥的产物。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这是冲积物区别于其他成因堆积物的主要标志之一,其冲积物上层粗下层细。(配图,河漫滩,193)

有河漫滩的存在,多半就伴随着河流阶地的出现。当时我们走下来的可以通车的小路一阶,就是金马河的一级阶地。河流的下切侵蚀,原来的谷底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的沿河平台称为河流阶地。阶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有气候的变化;构造运动;侵蚀基准面的变化;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据观察,金马河的阶地是一级阶地,因此阶地形成较晚。阶地的阶面和陡坎全部由河流堆积物组成,因此属堆积阶地。阶地具有二元结构,与河流二元结构类似。一级阶地营养成分丰富,耕性好,加上金马河河道比较宽,河谷比较深,人工修筑了防护堤,因此是一级阶地就作为了建筑用地和基本农田用地。但是,从长远考虑,最好不要将一级阶地用作永久建筑用地。同时,此地也是地下水汇集区,地下水丰富。(配图阶地182 196)

3、金马河缺点

(1)金马河河道宽窄不均,影响河水的运动。在河道宽阔段,水层较薄,受固体边壁制约更明显,则流动缓慢,相反地,在狭窄地段,河水流动相对较快。

(2)由于洪水对金马河河床的不均匀冲刷和无序地乱采河中砂石,导致金马河河床起伏不平,坑滩相间,加大了床面粗糙程度,使河水流动的难度增大。

(3)金马河洪水冲毁都江堰渠首工程及金马河沿岸堤防工程,基本上是年年发生。遇大洪水或特大洪水,冲毁主要灌溉渠道的取水口,洪水进入灌溉渠道。近期使灌溉渠道沿线发生洪涝灾害,淹没村庄、农田、庄稼,远期则可能影响灌溉渠道的取水,造成洪水后灌溉缺水,形成旱灾。洪水严重威胁金马河沿岸的城镇、村庄以及下游河心洲上的村庄。

4、金马河治理

(1)早年,金马河的防洪治理多采用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对冲毁的工程进行及时修复。但结果是年年在修复,年年有破坏,不能形成整体防洪能力,无法从根本上消除隐患。

(2)采用河道砂石资源开采与开槽束水的技术方略。束水攻砂,攻砂定槽,制定了河道砂石开采与河道治理相结合的整治方案,即在河道中心利用采砂手段,开凿低于原河床的沟槽,建设人工复式河床。从而根治金马河双流段的防洪隐患,走以河养河、以河治河为目的的经营型河道管理模式。(二)都江村(山地)

岷江(Min River 亦作Min Jiang)是长江上游支流,属于长江左岸的一级支流,全流域均在四川省境内,孕育了古蜀文明。发源于岷山南麓,流经松潘、汶川等县到都江堰市出峡,分内外两江到江口复合,经乐山接纳大渡河和青衣江,到宜宾汇入长江。全长793公里,流域面积133,500平方公里。水量丰富,年均径流量900多亿立方米,为黄河的两倍多。水力资源蕴藏量占长江水系的1/5。岷江在四川省宜宾市注入长江。

岷江地质地貌:晚新生代以来发育岷山构造带内部的岷江水系流域盆地,深刻指示了青藏高原东源地区的新构造运动。

1、区域概况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地处岷江出山口。介于北纬31044′54″-31°02′9″之间,东经103°25′42″-103°47′0″之间。地跨川西龙门山地带和成都平原岷江冲积扇扇顶部位。市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市山地丘陵面积占65.79%,平坝面积占34.21%。地势从高山、中山到低山再到平原逐级降低,海拔592-4582米,相对高差3900米。都江堰市在地质构造体系上,属华夏构造体系,跨成都平原和龙门山地区两个不同自然地理区,地貌单元属岷江冲积扇一级阶地。

2、地质地貌

都江村的河流地貌比较特殊,现建的都江村是修建在很久以前形成的一个洪积扇上面的,(洪积扇由暂时性流水堆积成的扇形地貌,又称为干三角洲。洪积扇由山口向山前倾斜,扇顶部坡度50--10°,远离山口则为2°-6°,扇顶与边缘高差可达数百米。由于河流出山口后,比降显著减小,水流分散形成许多支叉,因气候干旱,分散的水流更易蒸发和渗透,于是水量大减,甚至消失,因此所携带的物质大量堆积,形成坡度较大的扇形堆积体。组成洪积扇的堆积物叫做洪积物,通常扇顶物质较粗,主要为砂、砾,分选较差,随着水流搬运能力向边缘减弱,堆积物质逐渐变细,分选也较好,一般为沙、粉沙及亚粘土。洪积扇沿山麓常造成一片,构成山前倾斜平原。)因其前方有一条较大的河流在大泥石流的影响下,砸断了原河流,迫使河流改道。形成了一条内河和一条外河外河与内河均可作为泄洪之用,保证了都江村的安全。a、猪背岭

站在岷江,我们看到了岷江的特色地貌——猪背岭。猪背岭是一种地形,指当侵蚀倾斜排列的岩层后,形成两边山坡极斜的山。岩层倾角大于450,且山体两坡基本对称,岭顶形如猪背。其形成的环境与单面山类似,都是硬和软的岩层排列,但地层倾料度较大,以致软的岩层被侵蚀后,不仅软的一面,未被侵蚀而保留的硬岩层的一面坡度也很大。猪背岭同时也是分水岭。b、单面山

除猪背岭之外,还看到了单面山。单面山是指由单斜岩层构成的山岳。单面山沿岩层走向延伸,两坡不对称,一坡与岩层面一致,长而缓,称为单面山的后坡(或构造坡);另一坡与岩层面近乎垂直,短而陡,一般是外力作用沿岩层裂隙破坏而成,称为单面山的前坡(或剥蚀坡)。c、阶地

都江村的一级阶地和金马河的利用基本一样,都是作为建筑用地和耕地。它的二级阶地比较窄,但居民点比较少和疏散,所以一部分的二级阶地也作为了永久建筑用地使用。二级阶地上地质构造稳定,而且满足了人们对光、温、水、气、热的要求,可以加以利用。在此,我们也看见了三级阶地上仍零星分布着居民点,据说这是最原始的阶地利用方式。一般来说,三级阶地上适宜修建永久建筑,同时也是交通用地。(配图 都江村 阶地 山 河流改道)

(三)映秀(高山峡谷)

1、基本情况

映秀镇地处阿坝州南大门,距成都78km,是进出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的必经之地,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全镇现有耕地面积1.800亩,已退耕地4.950亩。映秀镇境内水利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先后修建了映秀湾发电总厂、华能太平驿电厂、福堂水电厂等水电站,有“水电之乡”的美称。

2、地质地貌 a、地貌类型

映秀镇是典型的山间峡谷河流地貌,岷江及岷江的一条支流在此汇流并从映秀镇穿过。映秀镇即坐落于岷江及其支流的河道两侧。映秀镇四周为二叠系石英闪长岩和震旦系砂岩构成的山脉,高差在1000米左右。b、主要岩石类型

映秀岩石主要为沉积岩类,其中,又以白云岩为最主要沉积岩。白云岩,是一种沉积碳酸盐岩。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常混入石英、长石、方解石和粘土矿物。呈灰白色,性脆,硬度小,用铁器易划出擦痕。遇稀盐酸缓慢起泡或不起泡,外貌与石灰岩很相似。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白云岩、成岩白云岩和后生白云岩;按结构可分为结晶白云岩、残余异化粒子白云岩、碎屑白云岩、微晶白云岩等。白云岩含镁较高,风化后形成白色石粉。较石灰岩坚韧。在冶金工业中可作熔剂和耐火材料,在化学工业中可制造钙镁磷肥、粒状化肥等。此外,也用作陶瓷、玻璃配料和建筑石材。c、河流

映秀河流是典型的幼年河,河道弯曲度大,坡度大,河流冲积物磨圆度差,物质组成杂乱,颗粒粗大,对河床破坏作用大。相比较而言,金马河与岷江则是成年河,它们的水面更宽,含沙量更大,水流速度更缓。

河流的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位于映秀的河流,其地质作用主要是河流的下切侵蚀,即水流垂直地面向下的侵蚀,其结果是加深河川或沟床。河水冲刷两侧及谷坡,使河床左右迁徙,谷坡后退,河床及谷底加宽,称为向旁侵蚀。其原因是弯道离心力的作用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河谷弯曲处,河流会直接冲向凹岸,使其受到冲刷和磨蚀,而凸岸则会不断累积从凹岸而来的物质,使得凸岸不断向河床偏下游方向扩展。最终使河谷得到加宽凹岸更陡、凸岸变缓。

在此,修建在一级阶地上的灾后重建房,就其本质上来说是不合理的,但是,考虑到当地实际情况,实在是不适合异地重建。最终,只有建在一级阶地上,通过人工措施,使得凸岸更缓,地质更加稳定,从而改善居住环境,保障安全。对于在一级阶地后缘的坡耕地,倾斜角度大于300,其开垦为农用地就是不合理的。姑且不论其种植方面的缺陷,就其对安置地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加上当地泥石流、崩塌、时常发生,严重威胁安置地。因此当地应该积极采取保土措施,配图,映秀,河流,阶地

3、地质灾害

四川省本就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屡见不鲜。处于地理位置极为敏感的映秀镇更是地质灾害的“家”。<1>地震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北京时间2008 年5月12日14 时28分,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的汶川县(31°N,103.4°E)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据有关专家估计,震中烈度为10°左右,深度为12 ~ 19 km,为浅源地震。1)地震形成条件及诱发因素 A、震区地质条件 a.地形地貌

汶川县以高中山地形为主,仅有沿田坝河谷分布一些平坝地貌。区内最低处漩口镇海拔780 m,最高点四姑娘山海拔6 250 m,相对高差5 000余米,山地发育,相对高差大,地形坡度大,地形临空面发育,沟谷纵横,切割强烈,支沟纵坡降大。b.地质构造

四川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它跨中国三大构造域: 西部是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部属滨太平洋构造域,北部为古亚洲构造域。四川境内东、西部构造分带明显,大致以北川-汶川-康定-小金河为界,该界以东为扬子准地台(台区),以西是松潘-甘孜褶皱系和三江褶皱系(槽区)。B、发震条件分析 a.区域构造背景 四川省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两个大陆板块的交界处附近,特别容易发生地震。目前印度板块在以每年50 mm的速度向北推移,这种快速运动意味着在大陆板块的边缘部位积聚了较大的能量,进而引发能量的剧烈释放,也就是地震。b.龙门山断裂带特征

龙门山构造带主要有三条断裂带组成: 从西向东分别为汶川—茂县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和安县—灌县断裂,这三条断裂新生代以来的活动特征均表现出由南西向北东斜向逆冲,并伴随右旋滑动分量。c.发震原因

汶川强震的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该断裂在北西西—南东东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发生逆冲运动,属于逆冲型地震。这次大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汶川地震发生表明青藏高原的挤压应力集中区由北部转向东部,沿龙门山北川-映秀断裂带北东方向约300 km长的地带释放。C.防震减灾对策

a.“避”,即远离强震区,特别是避开潜在的发震断裂。b.“防”,即把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抗震设计或抗震加固。c.“预”,即地震预报。

d.“救”,即发生强震后及时的抢险救灾。<2>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暴雨、暴雪或其 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具有突然 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2010年8月13日晚至14日凌晨,汶川县境内突降暴雨,导致映秀、漩口、银杏等多个乡镇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情,交通、通信、电力、供水中断,截至14日15时已造成38人失踪,特别是岷江河段形成堰塞湖,将沿江的九寨沟环线、213国道淹没200多米,道路中断,大量人员滞留或被困。A.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a.地形地貌

岷江上游区域属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区的川西高原东部向四川盆地的过渡的高山峡谷地带,总体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岷江整体呈SN 向流经该区,龙门山呈NE—SW 向展布,映秀属于龙门山地区,环状山遍布。b.水文气象条件

根据汶川县气象站统计资料,多年相对湿度69%;多年平均风速2.8 m/s,最大风速17.2 m/s,其中方向以SSW 为多,多发生在午后;日照时间较长,多年平均为1 588.1h /年;多年平均霜降时间40.6d。c.地质条件

映秀—北川断裂属于龙门山主中央断裂,汶川—茂县断裂属于龙门山后山断裂,映秀地区由于独特的大地构造环境、强烈的现代地壳运动、较为特殊的山区水文气象,区内滑坡、崩塌、地震、泥石流、洪灾等灾害频发多发,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d.植被、物质组成及稳定性分析

由于2008 年汶川地震后,山体受到振动荷载的影响,边坡严重受损,局部已经崩塌,坡面呈散体结构和破碎结构,主要由破碎的岩土体组成,粒径一般在5 ~ 200 cm 之间,最大粒径可达数米到十几米,基本为无粘性的土体,山体植被破坏,处于裸露状态,很容易遭受水土侵蚀,造成水土流失。B.防护措施

a.防止和削弱泥石流活动的防治体系--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保护和治理流域环境,消除或削弱泥石流发生条件; b.控制泥石流运动的防治体系--采用拦挡坝、谷坊、排导沟、停淤场等工程措施,调整和疏导泥石流流通途径和淤积场地,减少灾害破坏损失;

c.预防泥石流危害的防护工程体系一修建渡槽、涵洞、隧道、明硐、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对重要危害对象进行保护;

d.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及时搬迁、疏散,受灾时有效地抢险救灾,减少灾害破坏损失。

九、心得体会

通过此次实习,我粗略地了解了流水地貌及其地质作用,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学会了从微观向宏观过渡,以及微观与宏观之间的差别。对于合理利用当地地质环境,同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明白了土地利用要从长远出发,不仅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也要保障后代人的生存需要。

在当今提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时,我们的发展必须同时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于映秀,泥石流频发,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保持水土,在形成区植树种草加以防护;在流通区修筑环形山、拦水坝,阻挡砂石;在堆积区修筑竖沟,导流排洪。

这次实习,我真实的感受到了地质学博大精深的知识,它很容易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体现和应用。所以,作为今后的土地管理者,很有必要学会地质学各个方面的知识,并将它们运用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

第二篇:地学基础野外实习报告(土地资源管理)

地学基础野外实习报告 刘鑫 环规2010-1 20104577

一、实习概况

实习时间:2011年11月27日

实习地点:金马河 都江堰水利工程 映秀镇 都江村 指导老师:肖海华

二、实习内容

1、金马河

金马河是我们野外地质实习的第一站,在温江区境内。金马河地区主要分布着岩浆岩并有少量的变质岩。岩浆岩是岩浆作用的产物,是演讲喷出地表或上升到接近地表一下不同深处的地壳中,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态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岩石结构和构造变化的岩石。岩石种类有花岗岩、石英、长石其中花岗岩分布最多,且颜色种类较多,有灰色、灰白色的、肉红色的还有深灰色的,这主要是组成花岗岩物质的不同造成的。花岗岩为等粒状结构,且其中的颗粒的大小也不同,有的较大有的较小,所以可按照花岗岩岩石中矿物颗粒洁净的大小分为粗粒花岗岩、中粒花岗岩、和细粒花岗岩。有的斑晶很大,形成了似斑状结构,称为似斑状花岗岩。金马河旁的花岗岩主要为块状结构。

金马河是岷江的支流,是长江上游两处险工段之一,是成都平原的重要防洪屏障。我们看到的金马河的水位较低,这是因为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多,冬季降水较少,所以河流的水量较少,露出了大片的河漫滩。金马河是岷江干流在都江堰市出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沙石沿河淤积,形成了以树枝状水系为主,格子状水系为辅的形态。一般来说幼年期的河流较为曲折,且沉积物的磨圆度不高。经过河流的向源侵蚀和裁弯取直之后河流河道逐渐趋于直线,河流中的沉积物也由于河流的侵蚀作用,掩饰的边缘逐渐被磨平磨圆。由于金马河河道较为笔直,且河漫滩上的沉积物磨圆度较高,所以金马河属于壮年期的河流。

金马河的土主要是灰色土,这主要是上游分布着大量的灰色岩石造成的。金马河的土壤较为肥沃,这是由于金马河上游的岷江在出都江堰山口后,地势开阔,流速骤减,带来的大量肥沃的物质淤积而成的。金马河沿岸是良好的农业灌溉区,不仅有丰富的灌溉水且有肥沃的土壤,地形较为平坦,热量充分,也适宜耕作业的发展。但同时金马河也易发生洪水灾害,冲毁都江堰渠首工程及金马河沿岸堤防工程。要是遇到大洪水时就会淹没庄家、农田。村庄等灾害,这点值得我们注意。

同时在我们此次实习的地点——金马河大桥下的金马河,看到了大量的

运石车,且金马河滩已经被挖得千疮百孔,这不由得引起了我们的深思,我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能否保护好我们的地表和生态环境。我们作为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会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来规划地区的综合利用与发展,达到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与经济与生态的良性协调发展。

2、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们地质基础野外实习的第二站,坐落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的城西,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的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的水利工程。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每到春夏山洪爆发的时候,江水奔腾而下,从都江堰市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所以为了排除洪灾之患,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自古至今发挥了排洪、灌溉的巨大作用。

都江堰渠首枢纽主要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构成。三者有机配合,相互制约,协调运行,引水灌田,分洪减灾。鱼嘴是都江堰的分水工程,因其形如鱼嘴而得名,位于岷江江心,把岷江分成内外二江。西边叫外江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排洪;东边沿山脚的叫内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于灌溉。飞沙堰: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非常之大。飞沙堰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岷江从万 山丛中急驰而来,挟着大量泥沙,石块,如果让它们顺内江而下,就会淤塞宝瓶口和灌区。宝瓶口: 宝瓶口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前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持,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

都江堰是由渠首枢纽、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和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所构成的一个庞大的工程系统,担负着四川盆地中西部地1003万余亩农田的灌溉、成都市50多家重点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漂水、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是四川省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水利基础设施,其灌区规模居全国之冠。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开创了中国古代水利史上的新纪元,在世界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杰作。

3、映秀镇

映秀镇是我们地质基础野外实习的第三站,也是地质实习感受最大的 地方。映秀镇地处四川汶川县的南部,与卧龙自然保护区相邻,是阿坝的门户。映秀镇境内水力资源丰富,水质好,落差大,先后建设了多个水电站。

2008年5月12日,在此地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映秀镇成了重灾区,大部分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水电通讯中断,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我们所实习的地方是地震后重新建设的新镇,房屋都是现化的,镇中

心的周围有条岷江的支流流经,镇四周都是高大的山体,群山环抱。我们很清楚的看到山体上有大量的有大量的石块和碎屑物质,有山体

已经没有植被覆盖而裸露着。这都是由于地震的影响,山体出现了大面积的崩塌滑坡而形成了大量的崩塌堆积物和倒石堆。此处的崩塌属于山崩,山崩是山区发生的大规模崩塌的现象,边坡很陡的地区,在岩石的释重作用、温差作用等物理风化作用下,沿陡坡边缘产生一系列的张裂隙,产生了许多大小不一的节理,从而使得边坡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在遇到像08年特大地震的触发因素时,岩体产生了崩塌。

崩塌的形成有一定的条件,主要表现在:

(1)气候条件 气候是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而风化作用的类型决定

了岩石风化的产物的类型和性质。

(2)地形条件 斜坡高陡是形成崩塌地必要条件,斜坡的外部形状也对

崩塌地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3)岩性条件 崩塌一般发生在块状或厚层状坚硬的岩体中,这类岩体

能形成陡峻的斜坡,在触发作用下发生崩塌。

(4)构造条件 自然界的斜坡存在各种结构面,这些结构面将斜坡切割

成不同的结构体,从而削弱了岩体内部的联结,为崩塌地产生创造 了条件。

(5)其他条件 一般是指降水、地下水、地震、人工爆破、开挖边坡等 触发因素

在崩塌作用下,沿斜坡崩落的石块和碎屑,在坡度平缓的坡麓 地带堆积所形成的堆积物称为崩塌堆积物,即崩积物。崩积物的岩 性与斜坡上部的岩石基本一致,岩性单一,由未经分选、棱角分明 的碎石组成,颗粒大小混杂,排列不规则。映秀镇周围山体的崩塌 碎屑物已经大面积堆积而成了锥形体,从而形成了倒石堆。有的倒 石堆为三角形,有的为扇形。在垂直坡面上呈现出下粗上细的现象,在纵向上呈现出近坡处颗粒细小,坡麓处粗大的现象。同时四周的山体上也分布着滑坡后的岩体。滑坡是斜坡上的土 体或岩体,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动 面整体下滑的现象。滑坡的影响因主要包括岩土类型和性质、岩体 结构和构造、风化作用、水的作用、地震和人类活动等。其中,由 于映秀镇受到08年地震的强烈影响,使得边坡岩体的结构发生了破 坏变化,出现了新的结构面,使得原有的结构面产生了较大的张裂,饱和沙层出现震动液化,地下水状态发生较大的变化,且在接下来的反复余震的作用下,产生了不断的滑坡。

地震除了造成了崩塌和滑坡的现象,映秀镇还易出现泥石流等次生灾害。2010年8月12日至14日,映秀镇遭遇了暴雨的袭击,导致了严重的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造成了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泥石流是一种特殊的洪流,是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的松散固体碎屑的洪流,常在暴雨时期突然暴发,速度快,历史短,有很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泥石流的形成有一定的条件,主要是:(1)有暴雨或集中的降雨。(2)上游提供足够的碎屑物质。

(3)陡峭的地形,特别是上游三面环山的地形。

映秀镇此次的泥石流属于降水型泥石流,是以降雨为水源形成的泥石流,且碎屑物是由于地震的影响形成的大量松散破碎的物质。在映秀镇周围有岷江流经,河道窄且较为弯曲,江水中的岩石磨圆度不高,大部分棱角分明,水流速度快,所以此处的河流属于河流地貌发育的幼年阶段,此时河流的作用以深切为主。且向旁侵蚀也较为严重。可以看到,此处岷江的第一拐角弯度较大,侵蚀岸受到的侵蚀较为严重,原来已经铺上的人工防护工程——护坎已经受到了较大的侵蚀。而沉积岸沉积的物质较多,大量堆积在一起。这就会造成河流凹岸更凹,凸岸更凸。

此处共有3级阶地。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谷底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分布在河床两侧呈阶梯状的沿河平台。具有一级或多级,已不受近代常年洪水淹没的地区,它是河谷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是由于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形成沿河谷两岸延伸,高出洪水期水位的阶梯状地形。一般河谷中常形成一级或几级阶地,每一级阶地都有阶地面和阶地坎组成。阶地面比较平坦,微向河流倾斜。阶地面以下为阶地陡坎,坡度较大。阶地高度一般指阶地面与河流平水期水面之间的垂直距离。阶地的级数是由下向上顺序排列的,高于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一级阶地,向上依次为二级、三级、四级等。在同一河谷横坡面上,阶地的年龄一般是低阶地新,高阶地老。阶地实际上就是古老河谷的底部,所以曾经河流带来的肥沃的泥土在阶地上沉积,提供了良好的矿物资源,特别是一二级阶地,由于最新行成,其上的坡积物较最丰富,富含各种矿物元素,有大量营养丰富的潮土,砂粘适中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一般来说,居民点的选取不宜选在一级阶地上,因为虽然一级阶地是常年洪水期淹没不到的地区,但是如果遇到十年一遇或50年甚至是百年一遇的洪水时,就无法保证居民点的安全。但由于映秀镇地处高大山体的峡谷地带,周围较为狭窄,无法找到较大的二级或二级以上的阶地作为居民点,所以只能选取在一级阶地上,但 映秀镇在二级和三级的阶地上修筑了避难场所,所以较为合理。总的来说,映秀镇地处大山之中特别是受到了08年特大地震 的影响,此处的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特别多,如何防治成为了我们关注的重中之重。在山区中治理地质灾害既要要考虑生物措施还要考虑工程措施。其中,生物措施中要考虑到经济、地理、气候、人文、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既要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要考虑到当地居民的基本生活所必须的条件,我们不能一味地退耕还林。比如,可以在山坡上种植竹子,用竹子造纸,这样既可以既可以保持水土还可以促进当地居民的增收。当然种植什么植物需要考虑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的条件。总的来说,在印象中还是主要应该发展种植业。

同时,工程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滑坡的防治要以防为主,在 不稳定的边坡预先采取措施,以防止其变形。工程布置尽量避开严重滑坡地带,或者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案。在选择防治措施之前,要查清滑坡形成的条件、原因、滑坡的性质、稳定程度及其对工程的危害。了解产生滑坡的主要、次要原因及相互关系,结合工程特点综合选取防治措施。通常有防渗与排水、削坡减重与反压、支撑工程等措施。特别是映秀镇,可以修建环山沟。可以挡截地表水;竖沟可以快速的将地表水排入到河流之中。其实,在我们进入映秀镇之前的路上就看到了大量的护坡工程,比如拦截网,上面已经拦截了许多的岩石,这点可以很直观的看到工程措施的保护作用。

4、都江村

都江村是我们地质基础实习的第四站,也是最后一站。都江村位于都江堰紫平铺镇内。此处由于处于处于枯水期,所以水位很低 都江村有三级阶地,其中二级阶地的中间受到了侵蚀,且阶地也不对称,这也是由于受到了流水侵蚀作用的影响。

都江村还有猪背岭。猪背岭属于倾斜岩层的构造地貌,是指形成与坡度较大的单斜构造上的地貌。由于坡度大,岩层面所控制的后坡与侵蚀所造成的前坡在坡度和长度上大致相等,猪背岭其实是单面山的一个特例。

当我们回过头,看到了前方是山谷的出处,我们观察所站得地方其实是就是许多年以前形成的一个洪积扇。洪积扇是洪流一边侵蚀沟床、沟坡的同时,将大量的碎屑物质搬运到沟口或山坡地平地带,因流速减小而迅速堆积,形成体积较大坡度较小的堆积体。洪积扇的顶部堆积的是粗大的砾石,物质从顶部到边缘逐渐变细。这是由于水流出山体后,坡度逐渐变缓,水流搬运的能力减弱。粗大的颗粒先沉积,细小的后沉积。然而都江村的洪积扇的下部比中部的地势要高,这是由于中部受到了,河流的作用。洪积扇的中部受到了河流的侵蚀作用而逐渐降低,而洪积扇的下部受到沉积作用逐渐堆高所致的。

都江村还观察到了较大特征的河流的改道。这是由于沉积扇的阻挡导致河流的分流,从而出现了河流的改道。(这边有点问题,到时候好好听老

师讲)由于都江村属于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范围,不能做大范围的房屋开发,也不许开设污染企业。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可以适时引进旅游业,这样就能保护当地环境,也能促进当地居民的增收。

三、实习体会

这一天的实习,我们虽然走的地方不多,但是见到了很多地质地貌,这都给我了我书本上无法解释和描述的形象感受。我们见到了大量的岩石,见到了壮观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高大的山体和洪积扇与猪背岭。在这短短的实习期间,我们懂得并掌握了许多地学只是,也知道怎么去分析和利用各种地质地貌情况,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我们找到一块浅色的岩石,首先我们要想到浅色岩石有哪些,我们可以想到石英、白云母和长石。我们用指甲划岩石,没有划动,我们排除了白云母。而且此岩石具有平整面,斑晶晶型较为完整,我们可以判断这是长石。

同时我们在分析地形构造及地质地貌的同时,懂得了该如何利用各种地形情况,去进行农业生产和工程建设等活动。而且通过此次实习有利于我们真正领会和理解地学基础的相关原理,加深对课堂教学知识的理解,充分掌握和总结相关的地学原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第三篇:环境地学实习报告

青岛农业大学

学生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环境地学实习

实习时间: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专业班级:环境科学1001班

姓名学号:

2011年11月1日

实习时间:2011.10.19——2011.10.20

实习地点:青岛崂山仰口(10.19)及马山地质公园(10.20)

实习目的通过这次实习,将使我们进一步巩固地质学与地貌学的基本原理,训练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联系课堂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野外观察研究,积累大量感性资料,分析对比,归纳分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形式,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实习过程

1青岛崂山仰口

我们于19日上午8点由学校集体乘车至崂山仰口开始了一天的实习。

1.1地理概况

【山脉成因】崂山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位于中朝古陆胶辽地盾的南部,构造体系属新华夏系第二隆起代的构造部位。

崂山山体从震旦纪吕梁运动时期已成为复背褶皱,而崂山这块巨大的花岗岩体是从白垩纪开始形成的。据今约6800万年至13000万年的燕山运动晚期,从地壳深处上涌的炽热熔融的岩浆,在地面以下几公里的地方冷凝。岩石有肉红色、白色,矿物结晶成粒状,地质上命名为“崂山花岗岩”,但在它诞生时,并没有露出地面。新生代以来,地壳抬升,上边覆盖着的岩石逐渐被累年的风霜雨雪和经久的流水剥蚀掉,才露出了花岗岩石。到了新生代中期的200万年以来,才开始呈现为现在的轮廓。而今我们看到的崂山面貌是第四纪末期,亦即在近几万年的沧桑变化中,大自然雕凿而成的秀丽景色。

崂山地貌中,最有特色的是剑峰千仞、山峦巍峨和各种奇石怪岩。崂山地貌按高程大致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犬齿交错的山峰,海拔近1000米,它们是

1万多年前末次冰期时形成的。当时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第四纪几度进侵的海水已退却到冲绳附近一带,黄渤海成为一片荒原,气候干冷。此时,日夜之间、冬夏之间温差很大,花岗岩在寒冻作用下,机械风化很快,大块大块岩石崩裂,形成参差不齐、面貌峥嵘的山峰。下层的花岗岩地貌,多是1万年来冰后期形成的。此时,大海回归,化学风化占了优势,雨水和地衣植物参与这种风化,将质地均匀的花岗岩由表及里一层层剥离,一些早期崩落的巨大岩块,或原来没动的岩石,遂形成一个球形巨石。若干秀峰奇石,构成了今天崂山的这种雄伟、奇特的地貌形态。

【地层】零星出露最早的为前震旦纪的变质岩系,主要分布在王哥庄镇的仰口、勤子夯、何家村、青山、太清宫、港东、崂山头及中韩镇的石老人一带,分布范围小,零星出现云母片麻岩、绢云母石英片岩,及少量闪角岩、黑云母岩、变粒岩等。以前金—夏庄—大枣园东北、西南向为界线,其东为崂山花岗岩的侵入体。第四纪地层分布较广,自东部山区向西部平原逐渐加厚,1~2米厚的残积层分布最广。

【构造】山区地质构造属断块隆起,中生代构造线大致以北北东及北东向的大断裂特别发育,其次为北西向,一般以压性及压扭性断裂为主。山区地质构造分三类:华夏系构造,压扭性断裂多发育在东部山区,控制了崂山花岗岩及其岩脉的分布,多次性活动,规模较大,一般为北东走向,主要有前金—夏庄—大枣园断裂、浦里—北宅—浮山断裂。新华夏系构造,发育在山区东部及南部,多为北东向,局部为北西向,属以扭性为主压扭性断裂,主要有源头—罗圈涧断裂、铁家庄—前埠头断裂、沟崖—枯桃—朱家洼断裂和下河—汉河—南窑断裂。东西向构造,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山丘,走向近东西,多呈陡坎或负地形,主要有铁骑山—土寨断裂、后金—楼金石断裂等,由于构造的多次性活动,使周围岩石节理裂隙比较发育。

1.2崂山花岗岩地貌

崂山及其周边地区出露的地层以新生界为主,分布广泛,缺失整个古生界地层及部分中生界地层。中生界地层主要分布在午山一带,以下白垩统青山组火山岩层为主,上侏罗统莱阳组、上白垩统王氏组地层也有出露。而古生界之前的地层主要是元古界的胶南群片麻岩,出露于东部的边缘及近岸的岛屿地带。中生代燕山期崂山花岗岩为该地区最主要的岩石。在崂山的形成过程中,对崂山及周边地区影响最大的是中生代的燕山运动(213~65Ma前),在燕山运动的开始阶段,就产生了强烈的北东向断陷,断陷内形成陆相地层。随着燕山运动的进一步发展,构造运动的加剧,原来的构造区域发生破坏,同时由于大量的火山活动,形成了庞大的火山岩系岩石。在此基础上,强烈的构造运动,引发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北东向的深断裂,这些深大断裂(带)对该地区的构造演化起到了控制作用,很可能正是它们的存在,才使深层的岩浆得以上涌,导致崂山花岗岩带的最终形成。后来崂山及周边地区又一次被抬升,形成高大的崂山山体。到了喜马拉雅运动时期,崂山及周边地区所受的影响仅表现为崂山花岗岩带缓慢抬升。进入第四纪以来,受构造运动影响的同时,崂山及周边地区遭受多种外力的侵蚀作用,并经过冰期—间冰期气候的影响,形成目前独特的花岗岩侵蚀地貌和厚度不等的花岗岩堆积地貌。

崂山发育的峰林地貌主要分布在海拔500m以上山体,以崂顶周围最为典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险峻高大。如崂顶附近的比高崮,笔直陡立,从西侧观望,似比巨峰还高,而七星楼、五指峰纵向节理明显,簇拥向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这些峰头嶙峋嵯峨,节理发育良好,像形意趣极高,如天马峰、灵旗峰、天犬石、自然碑等。在崂顶的北面,峰柱发育,同时沿断裂构造形成狭谷,两侧为陡崖和石柱,如连云崖、锦帆嶂等,且像形石资源异常丰富,相对集中。花岗岩体多呈柱状或墩状,节理细密,如情侣石、相公石、布谷鸣春、卧驼等。此外,崂山的崮地貌是一种顶部平整,周围陡峭的柱状地貌类型,在崂山广泛发育。崂山峰墙多形成陡峭、高大的悬崖,拔地而起,气势磅礴。如崂山东侧的日起石,形成的峰墙高达600m。崂山东南部海域分布有大量的岛屿与岩礁,大多数属于海蚀而成的大陆岛,自东北向西南呈岛链状分布,依岸展开,相对密集,多数为无人居住小岛,土层较薄。环岛岩石裸露,海蚀地貌发育,多海蚀崖、礁等地貌。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洞穴如那罗延窟。崂山的岩臼非常发育,在崂山山峰顶部、山脊、丘顶和巨大砾石上发育了许多岩臼,大部分开口朝上,具有口小、腹大、底平,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积水或积土等特点。

2马山地质公园

经过了一天的休整,我们在21日又驱车前往马山地质公园继续进行实习。马山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燕山运动晚期的火山运动奠定了马山的基础。通过一系列的造山运动,形成了马山复杂的地形地貌和独特的地质构造,特别是马山独特的地质遗迹,较全面的揭示了胶东半岛及山东的白垩纪古地理的原貌及其发展过程。

地 貌:

马山自然保护区由主峰马山(海拔233.1米)、西峰大山(海拔211.1米)、小峰宝安山(海拔I45米)、团山(海拔I26米)和长岭组成。自南、北两侧遥望,马山、大山二峰并峙状似马鞍,其地貌类型属剥蚀准平原上的残丘地貌,山体圆凸,坡度在20度至25度之间,最高部位在保护区南侧,海拔300米左有,相对高度达200米。山北坡延至埠南一带,山西坡延至信村岭,山前坡延至店子山及西流峰山(又名小龙山),山东坡延至陈家河东岭,均属低洼不平的平原兼低丘地形,残丘周围之冲沟多呈“V”字型和“U”字型。保护区范围内无较大河流,只有数条季节河及山北坡截沟堵流形成的几个小型水库,以增加其自身景色。由于马山潜 粗面火山岩结构构造特征,使其具有较强的抗风化能力,再加上断裂构造等因素,在周围沉积岩层逐渐侵蚀夷平的状态下形成孤立残丘地貌,使之具有山虽不高却有拔地突起之感。

地 质:

马山地层的形成为早白垩纪早期,其区域地层划分属莱阳群曲格庄组。其岩石类型分别由沉积岩和火山岩组成,其中蕴藏着较丰富的硅化木和独特的安山岩柱状节理,从而形成了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古生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 “地质宝库”。

实习总结

本次实习虽然只有短暂的两天,我们也顺利地完成了实习任务,达到了预定的目标。虽然途中留下了许多汗水,但我相信,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无论从个人的知识是所得,人格成长,还是班级的班级团结协作精神。都已有了质的飞跃。就整体而言,这是一次增长知识的实习,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在实习过程中老师以实地实物为例,又进一步向我们讲授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给我们充分的时间去观察,让我们有一个自己动手的机会。

经过两天的野外实习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宝贵的经验。不仅仅使我们感受大自然的壮美,地质地貌的千姿百态,给人以震撼。从而进一步学习了地质地貌方面的知识。也感受到另一种学习方式的无穷乐趣(野外实习)。也感受到集体的力量。虽然我们现所掌握的地质地貌方面的知识较少,但我们足以完成我们的实习任务。借此更进一步的增长了我们的学识

通过本次实习,我还认识到,无论学习什么,都应该善于总结,善于观察,多多留心,多比较,比如说,两种不同的岩石,可能就只有一点点的形态差距,这就需要我们细心、认真,还需要我深入钻研有关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

第四篇:环境地学实习报告

环境地学实习报告

1.实习的目的要求

1.1通过实习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1.2通过实习掌握仪器的使用、野外考察的方法

2.实习内容及日程安排

2.1准备阶段

2.2野外实习阶段

2.3总结

3实习时间

2011.4.19——2011.4.26

4.人员组织

4.1人员分组、工作分工

5.工具配备

5.1准备工具:罗盘仪、铁锹、锤子

5.2工具分发

6.实习步骤

6.1人员分组准备

6.2选择合适的观测点

6.3实习观察、观测、纪录相应的专业内容

6.4分析、总结

7.实习区域的地质地貌条件

7.1莱阳

莱阳市位于省东部,中部,临黄海丁字港。地理坐标为东经120°31′~ 120°59′12〞,北纬36°34′10〞~ 37°9′52〞。东临海阳市,西接莱西市,北界栖霞、招远两市,南邻即墨市,东南隅濒黄海丁字湾。东西最大横距35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5千米。总面积1731.54平方千米。莱阳地形为低山丘陵区,山丘起伏和缓,沟壑纵横交错,因受胶东脊背地形影响,地势由北向南倾斜。北部、东部、中部、东南部、西南部均有互不连接的低山丘陵,属低山丘陵地貌类型。沿河地带及山群之间,形成互不连片的河谷平原和山间盆地平原。山地占总面积的21.5%,丘陵占47.06%,平原占31.43%。境内较高的山峦基本属于低山。北部旌旗群山,东西走向,主峰旌旗山,海拔315.3米;东北部龙门群山,界于莱阳、栖霞、海阳之间,南北走向,主峰老寨山,海拔374.6米,为全市诸山之冠;东南部垛山群山,北北东向,主峰垛山,海拔316米,是莱阳、海阳的界山。丘陵区分布于低山周围及其延伸部分,海拔l00~300米之间。山丘顶部浑圆,山坡坡度—般在5°~15°之间,沟谷断面呈“U”型,沟底纵坡平缓,坡冲积物较发育,有的厚达5~8米。境内平原、洼地地层剥蚀堆积地形,按其成因,可分为三类平原。一是准平原地,分布于沐浴店、柏林庄、五龙村断层以北(除莱阳盆地以外)和南部大夼至团旺以南地区。多呈带状分布于丘陵前缘;二是山间河谷冲积平原,成带状分布于五龙河两侧;三是山间盆地冲积平原,此种平原亦称洼地,分布于莱阳市北断层与五龙村断层之间。

7.2胶州

胶州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隅,胶州湾西北岸,地处东经119°37’至126°12’、北纬36°至36°30’,总面积1210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25.49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交通发达,胶济、胶黄铁路纵横贯通,济青、环胶州湾两条高速公路横穿市区,国道、省道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经环胶州湾高速公路至青岛港40公里、黄岛前湾港30公里。距青岛国际机场30公里。有渔港码头1处。是山东半岛联结内陆各省的重要交通枢纽。胶州市属东亚季风大陆性气候,气候宜人,受海洋环境影响,具有海洋性气候特点,湿度适宜,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2°C,累年平均日照时数2580.4小时,日照率为59%,年平均无霜期210天,多年平均降水量724.8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1%。本地连阴雨天气亦极稀少。境内矿产以非金属为主,主要矿产有膨润土、氟石、重晶石、珍珠岩、石墨、石英砂等。胶州市坐落在胶潍河盆地的南缘,胶州湾的西岸,海岸线25.49公里。其整个地势是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海拔高度由229.2米降至3米,西南东北之相对高差为226.2米,依次分布着丘陵、平原、洼地及沿海滩涂四大地貌类型。低山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37.1%、平原地占29.2%、洼地占30.8%、沿海滩涂占11.47%。

7.3崂山仰口

崂山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东部,是我国大陆海岸上最高的山,主峰称巨峰,俗称“崂顶”,海拔 1132.7m。崂山地理坐标位置为36°05′~36°20′N,120°23′~120°50′E,总面积446km2,海岸线长87.3km。崂山临海拔而立,山海相连,雄山险峡,水秀云奇,山光海色,正是崂山风景的特色。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崂山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突出表现为“春凉回暖晚,夏温热雨多,秋爽降温迟,冬暖少雨雪”的气候特征。由于山势陡峻和地形复杂,形成了上下不同、内外迥异的小气候,山南麓的太清宫一带名为“小江南”,巨峰北侧的北九水则称“小关东”。崂山的气象景观颇具特色,夏秋之际,如絮似缕、变幻无穷的云海,春来夏初,溟蒙飘渺、弥漫翻腾的海雾,为崂山平添了无限风光

7.4即墨马山

即墨市位于中国山东半岛西南部,地处东经120°07′—121°23′,北纬36°18′—36°37′,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南依崂山,近靠青岛。马山地质公园位于青岛即墨市城区西侧,总面积7.74平方公里,本区最高峰海拔233米

7.5田横岛

田横岛,位于即墨市东部海域的横门湾中,中心位置在北纬36°25′08“,东经20°57′32”,总面积1.4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8公里,距68公里。崂山发育的峰林地貌主要分布在海拔500m以上山体,以崂顶周围最为典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险峻高大。如崂顶附近的比高崮,笔直陡立,从西侧观望,似比巨峰还高,而七星楼、五指峰纵向节理明显,簇拥向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这些峰头嶙峋嵯峨,节理发育良好,像形意趣极高,如天马峰、灵旗峰、天犬石、自然碑等。在崂顶的北面,峰柱发育,同时沿断裂构造形成狭谷,两侧为陡崖和石柱,如连云崖、锦帆嶂等,且像形石资源异常丰富,相对集中。花岗岩体多呈柱状或墩状,节理细密,如情侣石、相公石、布谷鸣春、卧驼等。此外,崂山的崮地貌是一种顶部平整,周围陡峭的柱状地貌类型,在崂山广泛发育。崂山峰墙多形成陡峭、高大的悬崖,拔地而起,气势磅礴。如崂山东侧的日起石,形成的峰

墙高达600m。田横岛不仅以其特有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称名于世,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气候特征、旖旎的海岛风貌、丰富的海产资源也使之不负盛名。岛上空气清新,苍松滴翠,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造就了冬暖夏凉的人间胜境;岛上南北两坡风格迥异,南坡岬湾相间,礁奇水秀,是垂钓的绝好去处,北岸湾深、港静,是游泳、帆船、摩托艇等海上运动项目的极佳场地;田横岛周围的海域是富饶的海上牧场,盛产鲍鱼、扇贝、海带等海产品,为岛内千余口渔民的渔牧生涯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8.实习观察点的点线面的地质地貌特征

8.1莱阳

平原:莱阳境内盛产莱阳梨,莱阳境内的平原为河流冲击平原河流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在河流的下游,由于水流没有上游般急速,而下游的地势一般都比较平坦。河流从上游侵蚀了大量的泥沙,到了下游后因流速不再足以携带泥沙,结果这些泥沙便沉积在下游。尤其当河流发生水侵时,泥沙在河的两岸沉积,冲积平原便逐渐形成。莱阳境内有五条大河,即清水河、墨水河、富水河、蚬河和白龙河。这五条河在照旺庄五龙河口汇流。相传古时候那里汇成一个巨泽,现在已淤积成一片广阔的油沙地。这种细沙土壤里腐植质特别多,土层厚,含云母也多,土质松散,通风透气性好,而且对光的反射性强。此外,由于这种沙土容易吸热,升温快,散热也快,昼夜温差较大。这种气候和土壤条件造就了驰名中外的莱阳梨。

页岩:页岩形成于静水的环境中,泥沙经过长时间的沉积,所以经常存在于湖泊、河流三角洲地带,在海洋大陆架中也有页岩的形成,页岩中也经常包含有古代动植物的化石。有时也有动物的足迹化石。在莱阳,页岩中的化石以鱼和水生植物为主。此地的页岩颜色以灰色和黑色为主,这是由于岩石中含有有机质(炭质、沥青质)、分散状硫化铁(黄铁矿、白铁矿),这些物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并表明岩石形成于还原或强还原条件下。火山灰:火山灰,就是细微的火山碎屑物。由岩石、矿物、火山玻璃碎片组成,常呈深灰、黄、白等色,堆积压紧后成为凝灰岩。在莱阳看到的火山灰为白色,颗粒较细,有些火山时表面的火山灰成粉状。在火山灰中夹杂的大小不等的石头,选择拳头大小的火山蛋回来做化验。

8.2胶州

棘洪滩水库:棘洪滩水库是引黄济青工程的惟一调蓄水库,位于胶州市、即墨市和城阳区交界处,库区面积达14.422平方公里,围坝长14.277公里,设计水位14.2米,总库容1.46亿立方米,供应着青岛市区50%以上的居民用水,棘洪滩水库是亚洲最大的平原水库。

此次实习还去了大沽河畔,观察河流的冲击作用。从大沽河冲击的平原上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到河流的冲击物的特征;离河流越近沉积物越粗,土壤剖面分层越明显。

在胶州还看到了岩心,可以清晰的观察到:岩心长七米,表层颜色稍浅,然后颜色加深出现胶泥质,然后是砂浆层,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土壤中钙离子的淋溶现象及钙结核。

红岛的海滩是基岩质海滩,基岩质海滩表面凹凸不平,上面长有海蛎子,由于潮汐作用,基岩质海滩会有淤泥的整体上岩石裸露,基本无沙。

8.3崂山仰口

崂山发育的峰林地貌主要分布在海拔500m以上山体,以崂顶周围最为典型,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险峻高大。如崂顶附近的比高崮,笔直陡立,从西侧观望,似比巨峰还高,而七星楼、五指峰纵向节理明显,簇拥向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这些峰头嶙峋嵯峨,节理发育良好,像形意趣极高,如天马峰、灵旗峰、天犬石、自然碑等。在崂顶的北面,峰柱发育,同时沿断裂构造形成狭谷,两侧为陡崖和石柱,如连云崖、锦帆嶂等,且像形石资源异常丰富,相对集中。花岗岩体多呈柱状或墩状,节理细密,如情侣石、相公石、布谷鸣春、卧驼等。此外,崂山的崮地貌是一种顶部平整,周围陡峭的柱状地貌类型,在崂山广泛发育。崂山峰墙多形成陡峭、高大的悬崖,拔地而起,气势磅礴。如崂山东侧的日起石,形成的峰墙高达600m。崂山东南部海域分布有大量的岛屿与岩礁,大多数属于海蚀而成的大陆岛,自东北向西南呈岛链状分布,依岸展开,相对密集,多数为无人居住小岛,土层较薄。环岛岩石裸露,海蚀地貌发育,多海蚀崖、礁等地貌。崂山的洞穴非常发育,有各种名洞共44处,是崂山山地景观的一个特色。洞穴这些既有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又有花岗岩巨砾堆积形成的。有些洞穴的成因至今仍是个谜。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洞穴如那罗延窟,高约15m,宽约7.8m,顶部有圆形的洞口,关于洞穴的成因,现在的解释取自于佛教传说,缺少科学的依据。花岗岩堆积形成的洞穴如猷龙洞、白云洞、白龙洞等,它们都是由一块巨型漂砾压在几个小砾石上,把小砾石用石料砌起形成的洞穴。崂山的岩臼非常发育,在崂山山峰顶部、山脊、丘顶和巨大砾石上发育了许多岩臼,大部分开口朝上,具有口小、腹大、底平,呈圆形或椭圆形,有积水或积土等特点。目前发现的岩臼已达上千个,发育比较典型的有天波池、瑶池、仰天池、石盆石碗等。其中天波池面积达13m2,近圆形,发育在突起的岩石上;在太清景区崮地貌的顶部发育的瑶池有10多个岩臼组成,最大的一个直径约3m,深1.5m。对于它们的成因现在仍有争议,主要有风蚀、化学风化和冰水成因等观点。仰口湾全长2.2千米,是砂质海滩。在岸外海域开敞,海岸线于盛行的海风垂直,海浪潮流作用强烈的岸段常发育为砂质海滩,且多为侵蚀后退的海岸。砂质海滩沉积物主要是由砂粒和贝壳碎屑组成。这与红岛的基岩质海滩明显不同

8.4即墨马山

即墨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地层单一,出露地层为白垩系莱阳群,主要岩性为紫红、黄绿色中细粒长砂岩、含砾砂岩夹砂砾岩、钙质粉砂岩、偶夹砂岩。特别是经多年采石,开挖揭露出了马山绿色次火山岩柱状节理,形成了若干笔直挺拔柱状节理形态的人工露头景观,俗称“石柱群”。同时马山山体是一个集沉积岩、火山岩、接触变质岩、动植物化石等多种地质现象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地质宝库”,是丰富的地质资源集中于一地,世界上少有的“天然地质博物馆”。除地质遗迹外,保护区内还有云皇殿、白云庵、千佛洞等人文古迹。马山由4个相连的山包组成,形如马鞍,故又称“马鞍山”,最高峰海拔211米。山上盛产安山玢岩,多为灰绿、灰褐色,为约1亿年前岩浆涌出地表冷凝而成。山之西南部呈现四方柱状节理,株体截面直径约1米左右,高约30余米,笔直挺拔,排列紧密,恰似一片密林,蔚为壮观,故

名“马山石林”。柱状节理石林多发育于玄武岩中,一般呈六棱或五棱柱状,而马山石林发育于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在地质学中较为罕见。

马山一带地质藏有丰富的木化石,学名“硅化木”,直径数十厘米不等,高者10余米,其形状、纹理与树木无异。马山地区木化石数量、规模均为国内罕见,最著名的是1983年发现的一块重约2吨、长6米、粗端直经70厘米、细端60厘米的南洋杉木化石,属白垩世纪,为中国发现的木化石中的一个新种类。该化石树干整体有横断纹理,断为12段,纹理明显,年轮清晰,具有重要的科研和观赏价值。硅化木上方有很厚的砂岩。另外我们观察到了砂岩和页岩的不整合界质。

在马山火上口,我们找到了石膏水晶等矿物,看到了火山球,火山球颜色发黑,镶嵌在颜色较浅的安山岩的特别明显。

8.5田横岛

田横岛拥有多种地貌,如砂质海滩、砾质海滩、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柱、不整合介质。在田横岛,海面与陆地接触处,强大的波浪卷动这砂砾和石块对海岸具有强大的破坏作用,它一方面撞击海岸另一方面磨蚀基岩。首先在陡崖下部形成海蚀穴,海浪的反复作用使海蚀穴加深加大,使上部崖岸悬空失去支撑而发生崩落,形成垂直的陡崖,在此过程有大量的堆积物堆积在崖脚。海水侵蚀使得岩石表面出现窝状侵蚀窝。这些都是典型的濒海地质地貌。

9.实习收获体会

此次实习虽然辛苦,但是经过几天的努力,所有同学全都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同学们不但巩固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仪器使用,了解了不同的地质地貌,也为以后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合作克服了许多困难,进一步体会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培养了团队精神,增进了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在技术上,刚开始我们明显准备不充分,理论知识不丰富,没有野外实习的经验,但随着实习的进行,大家渐渐熟悉实习的方法,积累野外实习的经验,在技术上越来越熟练。知道了在不同地形地貌不同的考察方法。

此次实习收获丰硕,丰富巩固了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了实习的方法,积累了实习经验。带来了大量的岩石标本

当然,这次实习还是有很多的经验教训。刚开始时只能被不充分,知识储备不够,明显的跟不上老师的思路和节奏,实习纪录的不完善。

第五篇:环境地学实习报告

课程设计(实习)报告

课题名称:恒大美丽沙等房地产开发对热带沿海

环境的影响

院:热带农林学院

专业班级:16级环境科学一班

长:栢亮太 20160301310001 组

员:陈素 20160301310002 陈彦 20160301310003 王淳20160301310024 指导教师:杨秋

实习时间:2017.05.10—2017.06.01 实习地点: 恒大美丽沙

项目名称:美丽沙沿海环境的考察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地考察梅美丽沙海边环境,了解房地产开发后东美丽沙环境的变化;了解近年沿海地区发生的地质灾害,分析预测房地产开发后沿海环境变化规律;学会利用环境地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中的环境问题。

二、实习内容:

1.了解美丽沙环境现状,并进行实地考察。

2.通过观察恒大美丽沙环境问题处理设施,地质灾害预防设施,分析并预测沿海地区的环境变化规律。3.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所见所闻,了解其他热带沿海地区的环境变化

三、关于恒大美丽沙的一些细节情况

1.位于海口的恒大美丽沙项目,总占地面积约达3300亩,位于海口城央板块,北邻琼州海峡,南接世纪大桥,周边是海甸岛、明珠及国贸三大商圈,集地段优势、交通优势、规模优势、文化教育优势及生活配套优势于一体。一边有城市完善配套;一边可赏大海激情。海口城央12公里的海岸线,恒大美丽沙就占了10里。

2.2015年7月,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海南省住建厅、海南省国土资源厅、海南省发改委联合下发《关于暂停审批海岸带控制范围内建设项目的通知》,要求在《海南省总体规划》颁布实施前,在海岸带控制范围内(沿海区域自平均大潮高潮线起向陆地延伸200米范围),重大基础设施和重要公益性项目“一事一议”,科学论证,按程序审批;暂停其他经营性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审批。这意味着现有的一线海景项目将会更加稀缺。

3.同时,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购买房子的大多是内地人,许多北方人想给父母或者给自己买养老的房子,而海南本地人认为太潮湿,并且盐分腐蚀性强,我们在勘察过程中也的确看到海边石头上铁锈色的类似青苔的生物 4.剧海南法制时报,2017年3月6日,海甸五西路水渠发臭,与美丽沙花园小区排水沟肆意排放污水有关。3月7日,美兰区水务局、区环保局联合海口市排水所赶到现场核实情况。原来,位于美兰区海甸五西路与世纪大道交叉口、美丽沙花园小区南侧的该网民举报的臭水“河”,是专门排放雨水的排洪沟。工作人员现场勘察发现,该渠在美丽沙花园小区段确实存在排污口,在向外排放污水,其附近并未存在产生污水的工业企业项目,周边为商住混合的居民小区。工作人员现场初步判断,排放口的污水为美丽沙花园小区错接市政雨水管网,将生活污水排入排洪沟所致。7日下午,美兰区水务局当场下达整改通知,责令该小区物业公司限期整改。并在8日罚款5万元。

“美丽沙花园小区污水排入雨水管网是开发商本身做的设施不合格,而且当初开发商没有做排水许可验收,只提交了申请资料,所以我们初步决定对开发商处以5万元的罚款,但具体处罚需待区水务局开会讨论后决定。”美兰区水务局工作人员许环君说。美丽沙花园小区的物业负责人张先生表示,错接的管道为以前施工时遗留下来的废弃管道,当时没有挖掉,接下来将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四、实习心得

美丽沙作为海口新世界的典范,不仅要在意外表的光鲜,更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不能因为一时的发展而对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在排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仅企业要注重环境保护,也要把这种理念深入到住户的心中,大家赢共同呵护我们唯一的自然。

个人认为,在一些企业或公民实施了损害环境的行为之后,赔偿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需要大家以实际有效的行动来改善和爱护环境。通过某些地区长期的环境治理工作,时间已经证明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是行不通的,甚至是有害无益的。所以要时刻关注环境问题,不放过每一个会危害环境的bug,以最合理的方式开发,真正做到持久发展。

下载地学基础实习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地学基础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Dlkvrcn地学基础野外实习报告[五篇范例]

    Time will pierce the surface or youth, will be on the beauty of the ditch dug a shallow groove ; Jane will eat rare!A born beauty, anything to escape his sickle......

    基础实习报告[合集]

    基础实习报告汇编10篇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基础实习报告10篇,供大家参......

    基础地质学实习报告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野外地质实习报告 姓名:向兰青 年级:地理科学学院2012级师范三班 专业:地理科学 学号:*** 指导老师:杨琰老师 《基础地质学》野外实习情......

    地质学基础实习报告

    地质学基础实习报告 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班级:2010级土地资源管理(测) 姓名:李俊 学号:20104764 指导教师:郑子成老师 实习时间:2011年12月28日 实习地点(线路):金马河大桥——都江堰......

    基础工程实习报告

    基础工程实习报告 实践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知识和能力只有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

    基础生态学实习报告(合集)

    第八小组基础生态学实习报告一、实习人员 卜春友、赵俊、舒泰斌、汤伟、许辉云、冯霞(负责人)、刘勇(组长) 二、实习时间 2010年12月21日——2010年12月22日 三、实习地点 民院......

    基础会计实习报告[范文大全]

    基础会计实习报告在当下社会,报告与我们愈发关系密切,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基础会计实习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

    基础工程实习报告

    《基础工程》实习报告 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二○一四年 五 月 二十三 日 专业名称:土木工程学院 年级班级: 岩土11-3班 学生姓名: 乔奇朋 《基础工程》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