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事迹材料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记一位平凡的人民教师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它拥有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历史,她创造了五千年的灿烂辉煌的文明。你们可知道,我们的民族为什么能够延续,并拥有强大的生命力?人类的活动是生命的发展,而教育则是对生命的传承与升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族的振兴,祖国的繁荣依赖于教育的发达,而教师就是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
几年前,我从新闻报道中了解了一位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楷模老师,他叫孟二冬。孟老师就是一个平凡的人,从事着平凡的工作。但他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勤恳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平凡做成了伟大。他先后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在他不幸病逝后,胡景涛总书记亲自发去唁电,并写信给他的女儿表示慰问和鼓励,号召全国人民学习孟二冬老师的感人事迹,缅怀孟老师为学,为师,为人的高风亮节。
孟老师在从教生涯中,甘守寂寞,淡泊名利,默默耕耘,呕心沥血,用一生的行动旅行了自己的座右铭:“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着一句空。”在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时,由于对工作的重心投入和对身体病痛的忽略,他的嗓子逐渐沙哑,当他发声越来越微弱时,他仍然拒绝休息,使用麦克风给学生们上课。在他讲完最后一节课下课时,踉跄地走下讲台后,一口鲜血就喷洒在教室的地面上。虽然经历了三次大手术,他仍然乐观地面对人生,积极向上。在最后一次手术前不久,他仍在病床前为学生们上课。像这样尽职尽责,心中永远牵挂学生的老师,怎能不赢得学生由衷的爱戴呢?他在学生们的心中,注定是不平凡的。
在对孟老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品德崇敬不已的时候,我突然发现,在我的身边也有这么一位朴实无华,一心从教的模范人物——郭在莲老师。郭老师是我们学校有一位有着三十多年教龄的老教师。她是以民办教师身份工作了将近二十年,后来才转为公办教师的。在物质水平很低的上世纪70年代,作为一名民办教师,意味着跟同校的公办教师一样尽心尽力的付出但每月只有十几元的工资。当时的她既要奉养多病的婆婆,又要照顾一家人生活,深感生活压力之重。在教学中爱心和责任感一直激励着她爱护每位学生,关心每一位学生。在她的眼里,不仅爱那些聪明、漂亮、优秀的学生,更爱那些不听话、成绩差的学生,她对学生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不偏爱一位好学生,不放弃一位差生,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健康成长, 用一颗朴实的爱心去爱每一位学生。魏书生曾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也是郭老师在几十年如一日的教学生涯中所遵循的观点。她用一颗母爱之心对那些家庭出现变故或是天生就有一些残疾的孩子特别关心照顾,不仅在生活上感动他、温暖他,让他常常到家里吃饭,同他谈心;更在学习上鼓励他,帮助他。让这些孩子不仅懂得学习,懂得如何做人,更懂得如何关心人,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从事一线教育工作三十载,郭在莲老师从不松懈热情、从不放弃努力,由生疏到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教育教学技能,并以扎实稳定的基本功和勤奋刻苦的努力为自己赢得了社会、家长、学校的一致认可,她多年从事低年级语文教育教学,在最基本的拼音和笔顺等方面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每年的双基达标一定是由她把关并顺利通过验收。三十年来她默默奉献于幼儿教育的第一线,却从不计较个人利益得失、从不为自己低收入、高业绩而觉得委屈,总是以饱满的热情快乐地工作。在于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在与同事们的共同成长中,她认真钻研业务,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并积极担认年轻教师的指导老师。
风风雨雨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依然踏实的工作着,每天早到迟退,总有忙不完的事,把学生的冷暖牵挂在心间。有人问她:“马上就退休了,还为学生这么辛劳,图什么啊?”她淡然一笑:“既然当老师,就要让家长放心。不教好学生,总觉得对不住他们。”朴实的话语让我为之动容。这里没有轰轰烈烈的光荣显耀,没有痛入心扉的失败挫折,有的只是波澜不惊润物无声的平实之美,她让我反思,催我奋进。
我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工作有十几年了,每天我所能做的只是一些‘小事’:课前认真备课,设计教学环节思路;课堂上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文化知识;课后认真批改学生作业,对成绩不好的学生进行辅导;课余时间要么经常为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要么找学生谈心交流,解决他们学习生活上的困扰;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我还要积极地参加各种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个人修养。我的时间就在这点点滴滴的小事中流淌而去,而每次看到学生的进步,一股欣喜之情就油然而生。
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等着我们去做,教育更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平平淡淡的片段或细节连缀而成。我希望自己能做到的就是:每天自信地走上讲台,每天微笑着面对孩子,每天用心地辅导孩子。酸甜苦辣皆是营养,它丰富了我多味的教学经历;得失成败都是收获,它丰富了我精彩的人生体验。教育工作是辛苦的,但做教师也是幸福的,当我们辛勤地播种下一粒粒种子,我们收获的是精彩的人生和一个花团锦簇的世界。平凡的人生由此就一定会变得不平凡。
第二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iexiebang推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给宝宝班耿老师、保育阿姨的一封感谢信
尊敬的园长、各位老师:
你们好,我们是贵园宝宝班刘琭雅的父母,宝贝从进园到现在,已经半年了。感谢贵园提供了优美舒适的环境,让孩子们在七彩的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在这里,我们要对宝宝班的耿老师和保育员阿姨表示由衷的感谢!
在宝贝上幼儿园之前,作为母亲,我有很多顾虑,因为宝贝当时还不到三岁,我担心宝贝吃饭时没人喂,担心宝贝受人欺负,担心宝贝不会穿脱衣服,……事实打消了我的这些疑虑,在老师们的呵护下,渐渐的,宝贝主动到小坐便器上大小便了;渐渐的,宝贝能自己吃饭;渐渐的,宝贝向我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上下楼不再让爸妈抱了,就连周六周日在家吃饭他都主动把自己的碗洗洗放到碗架上,虽然洗的不干净,甚至弄湿了衣袖,可这种独立的精神和好的生活习惯会让他一生受用。半年来,宝贝从每天入园都要哭闹到现在可以自觉地起床上幼儿园,从每天吃饭要喂到现在可以自己吃饭穿衣,从每天中午接送到现在可以在幼儿园睡午觉,这里边包含着多少老师的汗水和爱心!
由于工作忙,我很少接送孩子,一般都是奶奶接送,对于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又非常的牵挂,耿老师总能够给我信息交流,有时常常是晚上回家睡觉前想起来什么事情就给老师发短信,耿老师总是无论多晚,都会给我耐心的解释,帮我解决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是耿老师鼓励孩子学会与人分享,是耿老师告诉我要耐心的帮助孩子渡过入园的过渡期,是耿老师在孩子生病的时候每天询问健康状况,我被感动了,想到耿老师要面对10几个这样的孩子,这样的家长,还能够耐心的向我介绍孩子一天在幼儿园的情况,想起了老师领着她游戏,给她讲故事,想起了老师亲热的牵着孩子的手带她上楼梯,进教室,带她开始人生的起步教育。我想,做教育,需要一种热情,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和利益计算的热情,宝宝班的老师们做到了。
其实,在幼儿园这个阶段,对于孩子能学到多少知识,我不是十分关注,我更关注的是孩子的身体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学习兴趣。而园中合理的膳食结构、先进的教育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敬业的教师队伍,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空间,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着,进步着。微笑,挂在孩子们的脸上;感激,流徜在我们的心窝。再次向宝宝班的耿老师以及保育员阿姨们表示由衷的感谢。还要感谢张园长,每次看见园长总是面带微笑,热情的对待每个孩子,把每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这种不是母亲胜似母亲的爱护,使我对贵园充满信心,希望幼儿园坚持你们的教育理念和宗旨,把幼儿园越办越红火,成为孩子们真正的乐园!祝你们幸福安康!
刘琭雅的爸爸、妈妈 二〇一〇年三月二日
第三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成语解释
【成语释义】。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将军列传论》:“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感情色彩】中性
【成语结构】复句式成语
【成语用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成语例句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旁苦李,为人所弃。”
相关成语
堑山堙谷 以一当十 左萦右拂 百二山河 俯拾仰取 背水一战 砥厉名号 不足与谋 言人人殊
英语释义
Peaches and plums do not have to talk, yet the world beats a path to them.;
A man of true worth attracts admiration.;
Though peach and plum trees do not speak, a path is worn beneath them.
第四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观看吴仁宝电影有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观看电影《吴仁宝》有感
观看电影《吴仁宝》,像是听了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里面既没有惊险刺激,也没有悬疑煽情,看似平平淡淡的情节,但的确吸引我一口气看完了它。有一个场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凸凹不平的乡间土路上,几位村干部吃力地把费尽周折从红旗村买回的大磨盘往村里拉,汗水打湿了他们的后背,眼看就要坚持不住了,推车的村干部小郑走上前对拉车的吴仁宝说:“吴书记,要不我回村里喊人过来帮忙吧?”吴仁宝喘了几口粗气回答说:“不用,他们自己会来的。走,咱们再使把劲。”一行人继续吃力地向前方迈步,不远处的村民看到后,稍作观望,便有一个跑上前帮忙,紧接着又有两个、五个、成群的村民跑来……。“走,咱们再使把劲”,我想这就是我们要向吴仁宝学习的最重要的地方。
“走,咱们再使把劲”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奉献在前的精神。《党章》第一句话就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在党员的义务中又明确规定“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有义务走在前面、干在前....
面、身先士卒,如果群众没及时跟上,我们就应该“再使把劲”,群众自然会跟上来。
“走,咱们再使把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吴仁宝始终是这样做的,买大磨盘时,吴仁宝置家中五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于不顾,捐出米缸中几乎所有的大米;从临村拉回大磨盘时,吴仁宝走在板车的最前面;盖磨坊时,吴仁宝捡的石头最多最大;平整
田地,吴仁宝抡起镐头最卖力气;为了抢救村民友福家的儿子,吴仁宝抢先抱起孩子向县医院狂奔;为了安抚失去孩子的村民老张,吴仁宝将自己最疼爱的儿子送给他家……正是因为有吴仁宝为首的一帮普普通通的基层党员事事走在前面、干在前面、奉献在前面,才有全村的社员们挥手高呼“你们共产党员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一步都不落下”,才有了“只要我们大家团结一心,我看再大的困难也难不住我们”,才有了今天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吴仁宝脑海中的华西,通过干部小郑手中的笔变成了纸上华西,纸上华西最后如何变成了现实华西?“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吴仁宝为首的基层党组织带领全村社员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这个奇迹。通过影片,我们在吴仁宝的身上看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看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在华西村,吴仁宝用行动证实了这个结论,它就是这个关键的人,并且这是在他几十年带领群众拼搏、奋斗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民群众公认的。年轻的吴仁宝常说“当干部的就得想得吃不下睡不着,老百姓才有盼头”,85岁时他还给自己做了一个评价:骂我不生气,夸奖不足喜,挫折不泄气。吴仁宝冲锋在前、奉献在前的精神和坚忍不拔、言行一致的人格让我们由衷地敬佩。
作为一名党员,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吴仁宝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第五篇:教师事迹
教师是伟人的培育者,知识的渊博者,人生的引路者,无悔的奉献者,心灵的塑造者,品德的示范者,爱的传播者,赤心的报国者,甘为平凡者,时代的推动者„„因此,教师的兴衰直接关系到国运和民族的兴衰,因此让我们关注人民教师,理解人民教师,为人民教师的美好明天——人才强国、科教兴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民族复兴的美好明天——而喝彩!本文记述的就是这只光荣队伍中的十个令国人感动的佼佼者:
1、殷雪梅——失控汽车驶来时她扑上去推开学生
人物素描:“慈师真爱感动天地,圣母情怀流芳千古。” 殷雪梅1954年出生,1976年走上教师岗位,生前在金坛市城南小学任教。
2006年3月31日,殷雪梅老师在一辆狂奔而至的车辆面前,奋不顾身地用身躯护住路过的学生,从“虎口”下夺回了六七位小朋友的生命,而她却被车辆撞飞25米远,最后光荣牺牲。她是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有近30年教龄的先进教育工作者。
生,人人之所欲;死,人人之所畏。但在突然来到的生死抉择中,人的精神境界却高下有别。在这迅速作出的选择背后,是义无反顾的爱。感人指数:★★★★★
2、徐本禹——研究生停学支教贵州穷乡
人物素描:徐本禹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带着自己的学生上北京。2005年5月10日,他和32名贵州省大方县大水乡大石村大石小学的32名学生乘飞机来到北京。此前,其中的多数孩子连县城都没有去过。
2003年7月15日,刚大学毕业的徐本禹只身来到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为民小学做免费的乡村教师,他的义举广受赞扬,并带动了众多志愿者追随。
2004年,已考上公费研究生的徐本禹保留两年学籍再次来到大方县支教,但时隔不久,他却做出了前往大石村小学的决定,希望实现自己从单纯的支教行为变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抱负。
对于充满艰辛的支教历程,徐本禹十分理性:“志愿者应该成为一种桥梁,而不是单纯支教。只有这样,意义才会更大一些。” 感人指数:★★★★★
3、刘念友——三年挖煤助困天天泡饭咸菜
人物素描:最近三年,每逢假期,开县郭家镇北斗村小老师刘念友都会到镇上煤矿下井挖煤。直到今年7月,北斗村中心校校长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才知道,他挖煤挣的钱除了供儿女上大学外,就给自己班上的贫困生交学费、买学习用品、买新衣服,但他自己却天天吃白开水泡饭和咸菜。而在这之前,从1977年开始,刘念友从教28年,每年都在资助自己班上的贫困学生,班上从来都没有因为钱而辍学的学生。感人指数:★★★★★
4、曹艳——放弃诱人职业重燃残疾孩子的希望
人物素描: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这是一位不同寻常的教师。她叫曹艳,今年35岁,1989年,她毕业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成为我国第一批具有特殊教育文凭的教师。16年的付出,16年的硕果,在她的精心培育下,一个又一个聋孩子开口说了话,一批又一批脑瘫孩子开始站立起来行走,一群又一群自闭症孩子敞开了心扉。曹艳用她十余年如一日的执着和热情,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也获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她先后被评为深圳市十大爱心人物、广东省优秀教师、获得了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她用一片真情,赢得了孩子们的爱戴,人们的尊敬„„ 感人指数:★★★★
5、李新孝——投身内蒙古边疆30年奉献西部基础教育
人物素描:他来自内蒙古边疆地区一个叫做“天上”的地方,他曾和大家一样风华正茂,有着青春和梦想;但是他在当地高中毕业之后,在家乡一人一校一干就是三十二年。这就是内蒙古喀喇沁旗四十家子乡罗营子村天上队小学李新孝老师。
三十多年来,既是校长又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夏天,风大雨急,简陋的茅草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他把自己新婚不久、还贴着“喜”字的新房腾出来当作教室。冬天,大雪封山,一年8个多月积雪不化,薄薄土坯墙围城的教室难以抵御刺骨的寒风,他把学生们带到自己家的火炕上上课。这个在世俗眼里也许有点傻的厚道的“守护人”,32年总共收获了300多名学生。村民们把他当作命运的吉星:“没有他,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感人指数:★★★★★
6、王文福——麻风病村小学惟一的代课老师
人物素描:46年前,100多名患麻风病的村民被集中在这里治疗,从此与世隔绝。46年过去了,小山村早已解除隔离,但是恐怖却在人们心理铸成了比山更难逾越的障碍。山民们从不造访这里,远远避开这里走路,在他们心里,这里仍然是麻风病村。随着麻风病人的子女逐渐长大,1986年政府在这里建立了大营盘小学。由于没有老师愿意来麻风村教书,大营盘小学一直是开开停停。1987年,王文福来到这个学校担任代课老师。王文福只有初中一年级文化,他的学生都是彝族孩子,听不懂汉语,王文福也听不懂彝语。第一节课,王文福是以唱歌开始的。
就这样,王文福留了下来,留在了无人愿去的麻风村,这一留,就是十八年。十八年来,他先后教过400多名学生,在世人的歧视与冷眼中,王文福含辛茹苦,努力实践着“知识改变命运”的承诺„„现在,这些当年的学生依然还能记得王老师曾经教给他们的歌。感人指数:★★★★★
7、王文胜——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的“环保狂人”
人物素描:王文胜,36岁,河南省获嘉县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致力推行教科书循环使用达8年之久,被人称作“环保狂人”。他一度抵押了自家的房子,背上数万元的债务,自费走遍全国10多个省和直辖市,做了200多场关于环保教育的演讲。如今,山东、福建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试行教科书循环使用,而王文胜这位孤独的环保狂人依旧在不遗余力地奔走呐喊。
记者:八年来,你把很大精力投入到宣讲和实践中,是不是背离了教师的职责?王:我一直觉得自己在教书育人,我做这件事,立足点就是自己是一位教师,一位敢说真话的老师,我的工作从来没有离开学生。记者:现在已有媒体称你为“环保狂人”,你对这个称呼怎么看?王:很满意这个称号。狂,有力挽狂澜的意思。给别人威慑力,这样,别人就不会瞧不起我的想法„„
感人指数:★★★★
8、房锋生——1人承揽所有课程的山村残疾教师
人物素描:房锋生的家乡舟曲县立节乡北山村,座落在一个海拔2500米的陡峭、荒凉的高山上,这是一个干旱贫穷、靠天吃饭的小山村,乡亲们世世代代生活在严酷的环境中,一条崎岖、陡峭的羊肠小道是北山人走向外面世界的唯一道路。1965年,国家在村里建起一所全日制小学,但陡而滑的羊肠小道让人望而生畏,调来的老师来一个、走一个,学校是办一阵、停一阵„„
房锋生虽然没有像正常人一样健全的身躯,却有着比健全人更为博大而无私的胸怀。一个人给100多个孩子上课,一个老师担任一至五年级的语文、数学、政治、美术、体育5门功课的教学工作,而其平均月工资不足百元,就这样,他拖着残疾的身躯工作了17年。他的努力让当地政府感动不已,他终于被转正。神话传说中的张果老倒骑毛驴,为老百姓做尽善事。感人指数:★★★★★
9、王政明及西部60万代课教师——20年每月40元工资
人物素描:甘肃省渭源县王政明老师教出了76个大学生,村里三代都是他的学生,而他是每月拿40元的代课教师。为了学生艰辛执著的努力着„„
王政明刚从教时,学校四周常有狼群出没。他白天教书,晚上守校,闲时务农,公办老师来了又去,惟有他二十年多如一日。直到1984年学校又分来了几个公办教师,作为民办教师的王政明被辞退。1985年教师不够时又被召回,他的工龄也只能从这一年重新算起,这就是他后来没有被转正的原因。这一干又是20年,这20年他一直拿着40元/月的工资„„ 而和他一样的代课老师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约有60万人,他是这群人中的代表!感人指数:★★★★★
10、陆永康——跪着授课36年
人物素描:出生9个月就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膝盖以下肌肉萎缩的陆永康,20岁时成为一名小学民办教师,从此开始漫长的跪着教书的生涯。当作为民办教师的他刚拿起教鞭的时候,他所在的孔荣小学没有老师,学生也流失得差不多了。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辍学的孩子劝回来。
他用木板、旧篮球、废旧轮胎、铁丝自制了一双重达两公斤的“船鞋”,缚住双膝,再拄上木棍,开始了艰难的劝学过程。“跪行”感动了村民,第二个学期,他的学生增加到50名。3年后,小学破天荒有了150名学生。36年里,陆永康日复一日地跪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年复一年匍匐前行在山间道上,走村串寨做家访。他也创造了水乡贫困山区儿童入学率100%的奇迹。用篮球、木板、轮胎做的“船鞋”,陆永康穿坏了大概十双。感人指数:★★★★★
这些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以这些人为代表的群体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正因为他们的无私奉献,中国的和平崛起才变得指日可待!我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