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27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征(含5篇)

时间:2019-05-13 06:1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10727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10727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征》。

第一篇:110727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征

县委政法„2011‟7号

中共秦安县委政法委员会 关于印发《秦安县政法系统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政法各部门党委(组)、支部:

现将《秦安县政法系统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0一一年四月一日

秦安县政法系统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大力弘扬光荣传统,扎实开展好“工作落实年”活动,教育引导全县政法干警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进一步转变机关作风,推进全年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根据中央、省委、市委政法委的统一部署,县委政法委决定,在全县政法系统开展“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现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部署,以发扬光荣传统、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执法为民,推进政法工作为主要内容,立足政法机关的根本任务,以服务转型跨越发展为主题,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主线,着力解决政法干警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执法司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在思想认识上有大的提高,精神面貌上有大的变化,“三项重点工作”有大的突破,为保障“十二五”时期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努力-2-

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政法队伍,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政法机关的新变化和新气象。

二、主要目标

(一)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全体干警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

(二)警民、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全体干警从内心深处切实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始终坚持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和政法队伍的满意度,进一步密切全县政法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三)党的工作更加有力。政法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的观念,党员政法干警进一步强化党员意识,政法机关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为全县政法事业发展进步提供根本保证。

(四)工作成效更加明显。全体干警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服

务环境。

三、基本原则

(一)人人参与原则。从政法领导机关到基层一线,从领导干部到普通干警,人人参与活动,人人受到教育,人人得到提高。

(二)正面教育原则。要把正面教育贯穿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始终,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作用,调动、激发全县政法干警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注重实践原则。坚持教育与实践相统一、主观世界的改造和客观世界的改造相统一,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强烈的宗旨意识,转化为公正廉洁执法、推进政法工作的实际行动。

(四)群众路线原则。坚持问政于民、为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和检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根本标准,让群众看到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感受到政法机关发生的新变化、新气象。

(五)务求实效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少而精地组织活动,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确保主题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确保政法队伍建设得到新加强、政法工作水平得到新提高。

四、主要内容

(一)宣讲光荣传统,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重点宣讲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光辉历程,宣讲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辉煌成就。届时省市将邀请一批革命前辈、政法英模和党史专家,组成革命老前辈和政法先进模范人物的光荣传统教育宣讲团,深入政法各部门巡回宣讲。政法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本单位、本地区先进典型事迹,营造出“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迅速掀起光荣传统的学习热潮,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切实从思想深处解决为什么入党、为什么从警、为什么当法官、为什么当检察官、为什么奋斗和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努力使政法各部门和广大政法干警继承和发扬追究真理、不怕牺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忠诚使命、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自觉把崇高的理想信念同肩负神圣使命结合起来,同脚踏实地地工作结合起来,始终保持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工作紧迫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干劲、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政法事业不断发展进步,为党和人民再立新功。

(二)组织专题学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体系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政法各部门党委(组)、-5-

支部要带头开展专题学习,系统梳理西方错误政治观点、法学观点在执法、司法领域的具体表现,研究制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规划、措施。政法各部门要通过组织集体观看专题片、深化“大学习、大讨论”等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深刻认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是历史的必然、现实的选择、未来的方向,坚决抵制西方错误政治观点、法学观点的影响,自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伟大旗帜来高举、作为正确道路来坚持、作为科学理论来运用、作为共同理想来追求,努力在执法思想、执法实践、执法作风等方面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以实际行动捍卫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捍卫社会主义政权,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捍卫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成果,捍卫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开展群众观点教育,筑牢“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广泛宣讲执法为民是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党对政法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人民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殷切期盼,是每名政法干警的职责所系。大力弘扬正气,激励干警斗志和热情。每个基层所、队、庭、科、室要组织全体政法干警,结合学习先进活动,查找自身差距,明确努力方向。通过这些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认真审视我-6-

们对群众的感情究竟有深,群众在我们心中的位置究竟有多重,我们为群众办实事究竟有多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究竟在哪里,从思想深处解决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确保全体政法干警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自觉把执法过程变成服务群众的过程,从群众最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度问题改起,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共享政法工作改革发展的成果,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进一步密切政法机关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把政法工作建立在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上。

(四)开展警示教育,促进公正廉洁执法。突出抓好公正廉洁执法教育和作风建设,不断增强立党为公、执法为民的意识。政法各部门要组织全体政法干警观看中央即将下发的警示教育专题片和暗访评查活动片及市上即将下发的近两年案件评查中发现的影响重大的案件汇编,“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同时,政法各部门要针对本系统本部门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一些硬措施、硬办法,特别是抓好***提出的“四个一律”的落实,坚决把各项“铁规”、“禁令”和从严治警的要求落到实处。通过这些活动,教育、引导广大政法干警认真地问一问自己是否存在自律不严的问题,是否吸取了深刻教训,是否筑牢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从而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确保全体政法干警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

上,始终做到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律在心中、正义在心中,切实做到公正、廉洁、文明、规范执法,努力建设一支过硬的政法队伍,真正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政法干警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和水平。政法各部门要突出政法干警培训,围绕革命传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群众路线教育、能力素质培训和实战演练等,把教育培训贯穿活动始终。要以提高广大政法干警服务全县经济社会事业建设国际化的能力、落实“执法为民”的法治理念、提高政法干警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和水平、提升执法公信力为主要培训内容,分课题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授。通过培训,提高政法干警社会管理创新能力和水平。

三、方法步骤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从3月份开始,到年底结束,分为五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2011年3月—4月上旬)。政法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省、市委视频会议精神,抓好贯彻落实,成立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认真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本单位队伍思想和工作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内容丰富、操作性强、特色鲜明、责任明确、措施有力的具体实施方案。政法各部门要及时进行动员部署,认真传达中央和省、市的要求和部署,讲清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明确本部门的具体安排-8-

和要求,切实做好思想发动和舆论宣传工作,动员和组织基层政法单位和广大政法干警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投身到活动中来。

(二)学习实践阶段(2011年4月中旬—8月份)。政法各部门要把学习贯穿整个活动的始终。要按照活动要求,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学习计划,创新学习载体,明确学习内容,并通过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文章等方式,切实提升学习效果。要把实践贯穿整个活动的始终,要不断总结和深化“大接访”、“大走访”、“大下访”、“四长”联合接访、“开门走访”、“流动法庭”等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组织开展“开门评警”、回访信访当事人、帮扶困难群众等活动,进一步倾听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裁判不公和诉讼难、执行难问题,集中予以解决纠正,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集中开展一次政法部门窗口单位纪律作风整顿,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增强群众观念,切实让群众感受到政法部门工作作风的转变,努力提高群众对政法工作的满意度。

(三)对照检查阶段(2011年9月份)。在深入学习,深化实践的基础上,按照活动的目标要求,采取自查、互查、上下帮查、面向社会开门查等形式,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重点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排查的问题中、从涉法涉诉信访反映的问题中、从执法服务存在的问题中、从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中,切实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深挖思想根源。

(四)集中整改阶段(2011年10—11月份)。政法各部门要针对排查出的问题,逐一梳理归纳,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列出整改推进表,逐条逐项按期整改。要注重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要以解决群众反映的执法不严、裁判不公等突出问题为突破口,着力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确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

(五)总结经验阶段(2011年12月份)。政法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省、市对活动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全面总结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做法及成功经验,进一步建章立制,形成由集中教育到经常性教育的长效机制。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将对各部门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政法各部门要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市、县委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充分认识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重要意义,把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结合“创先争优”活动,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加强对学习实践活动的具体指导,领导小组要全面负责,领导同志要亲自抓,切实靠实责任,抓出实效,要创新教育载体,突出实践特色,统筹兼顾工学矛盾,协调整体推进,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本部门深入扎实地开展起来,确保达到“四个更加”的目标。

五、具体要求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主题实践活动取得实效。政法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动员部署,狠抓督察指导,确保取得实效。县上成立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车学军为组长,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杨全民、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漆振华为副组长的全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并在县委政法委设立办公室,蔺晓峰、郝丽华为办公室工作人员。政法各部门也要成立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负责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日常事务。县委政法委将在年中和年底对各部门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情况进行检查,以确保各项部署得到贯彻落实。在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要紧密联系实际,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典型,把学习贯彻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切实做到“两促进、两不误”,真正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落实到全县依法治县基本方略得到更好实施上来,落实到全县社会公平正义得到更好体现上来,落实到全县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增强上来,落实到全县社会大局更加稳定上来。政法各部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情况,要按阶段书面上报县委政法委。

(二)处理好“六个关系”,搞好“五个结合”。在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处理好“六个关系”、搞好“五个结合”。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促进当前工作的关系;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党员领导干部参加主题

教育实践活动与组织教育活动的关系;三是要正确处理好思想教育与组织处理的关系;四是要正确处理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关系;五是要正确处理好对上级负责与服务群众的关系;六是要正确处理好集中活动与经常性活动的关系。做到“七个结合”,即: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与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结合起来,与建立学习型党组织结合起来,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结合起来,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结合起来,与提高政法队伍执法能力结合起来,与推动政法、综治、维稳工作的深入开展结合起来,切实把学习实践活动搞得丰富多彩,富有成效。

(三)开展“十查十看”,解决突出问题。要结合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认真开展“十查十看”活动:一是查执法意识,看对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执法为民”的思想树立的牢不牢,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责认识清不清。二是查宗旨观念,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群众工作观念强不强。三是查法治意识,看“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思想树的牢不牢。四是查执法规范,看规范执法,追求公平正义的意识树的牢不牢。五是查大局观念,看服务大局的意识强不强。六是查理想信念,看党性意识、党的领导的观念坚定不坚定。七是查责任意识,看工作责任心强不强。八是查政治纪律,看遵守组织原则,组织纪律严不严。九是查形象意识,看遵守职业道德和执法规范好不好。十是查创新意识,看锐-12-

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强不强。通过确定查摆重点,增强查摆工作的针对性,推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取得扎扎实实的效果。

(四)确定领导联系点,确保教育活动顺利进行。按照省、市委的要求,县上领导和县委政法委领导班子成员确立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车学军同志联系县公安局;县政府副县长罗增芳联系县交警队;县委政法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杨全民同志联系县法院;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漆振华同志联系县司法局。政法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也要确定一个基层政法单位和窗口执法单位,作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并尽快开展工作。政法各部门要制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工作方案,明确领导同志参加联系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时间、方式、以及加强对联系点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督促、检查、指导的具体措施等,并切实抓好落实、做好表率。通过抓联系点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把联系点建成教育实践活动的示范点,带动和促进本部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要把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联系点工作与促进政法机关“创先争优”活动、“工作落实年”活动、建立学习型党组织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深入联系点检查指导和调查研究,帮助解决联系点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促进执法作风的转变和执法水平的提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政法机关的进步。政法各部门要将主题教育实践活

动联系点名单和具体方案与4月2日前上报县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办公室。为了加强工作沟通和协调,请确定一名联系人,并将名单、职务、联系方式一并上报。

主题词:作风建设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实施方案

通知 抄送:市委政法委,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县落实办

中共秦安县委政法委员会办公室

2011年4月1日印

第二篇: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根据(竹委政法【28】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办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时间步骤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区委“高点定位再提升”的总基调,以实施社会建设“五项工程”为载体,不断探索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机制和方法、手段,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为街道经济文化建设实现新提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工作目标。社会管理控制能力明显增强;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安稳定形势明显好转;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明显上升。

二、目标要求

1、创建学习型机关。以提高机关干部综合素质和执行能力为目标,针对目前存在的思想境界不高,疏于学习,知识储备不足,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对新事物接受慢、习惯用惯性思维考虑问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强等问题,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由机关党支部牵头,结合老龄工作本职业务特点,制订具体的学习计划。以“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学以致用的良好机制和氛围,以创新的学习形式和方法,使学习成为机关干部的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

2、创建创新型机关。以增强机关干部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目标,针对部分干部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小成即满,缺乏争创一流的内在动力和求稳怕乱、不敢大胆创新等问题,开展创建创新型机关活动。要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体制机制和管理服务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结合创新工作,目前将围绕着全市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通过调研,摸清底子,理清思路,提出建议,为市委、市政府解决老龄化问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创建效能型机关。以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为目标,针对部分干部工作标准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开展创建效能型机关活动。要牢固树立效率第一、发展第一和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强化观念、合作意识,在高效落实办党组的决策部署上下功夫,在想干事、会干事、快干事、干成事上作文章,形成工作协调、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工作局面。继续抓好老龄工作百分制考核工作,加强基层建设。

4、创建服务型机关。以增强机关干部公仆意识为目标,针对部分干部宗旨观念、群众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开展创建服务型机关活动。紧紧围绕“一切为了老年人”的老龄工作宗旨,为方便老年人办证,在政务中心窗口和市老龄办办公室都可以随到随办,方便老年人办证。

5、创建廉洁型机关。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目标,针对少数干部党性不强、觉悟不高、纪律不严等问题,开展创建廉洁型机关活动。切实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引导机关干部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提倡廉政勤政的工作态度,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保持积极高尚的精神追求,讲正气、讲奉献,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以良好的修养、清廉的政风和务实的作风,树立机关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活动范围和方法步骤

参加活动的范围:老龄办机关全体人员。

按照总体部署,整个活动坚持把学习提高贯彻始终,把边查边改贯彻始终,把改革创新贯彻始终,把争先创优贯彻始终,分四个步骤组织实施。

(一)健全组织,动员发动

1、成立组织。成立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

2、召开动员大会。召开动员大会,进行部署安排,确保机关党员干部迅速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和办党组的要求上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3、加强宣传。办活动领导小组要充分利用宣传栏、老龄网站等进行不间断地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整个活动期间,要向市各类媒体积极报送典型事例和新闻稿件,真正形成转变作风,争先进位的氛围,使活动成为大家关心、关注的亮点。

(二)对照标准,学习整改。

1、组织学习。认真组织机关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中央关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作风的重要论述,市委领导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外地在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2、对照标准,查找问题。根据市直机关具体标准和考评细则,在联系实际,深入学习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认真查摆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抓好整改落实。重点在以下方面查找问题:①思想境界方面。查找有无思想境界不高,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小成即满、甘居中游;对上级的文件精神学习不够、理解不深;求真务实的思想树的不牢,说的多做的少、工作部署多、抓落实少;工作标准不高,得过且过,争先进位意识不够强;公仆意识不强,忘记了自己是一名机关党员干部,思想落后于群众,落后于形势等方面问题。②改革创新方面。查找有无思想保守、墨守陈规、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畏难发愁、怨天尤人,办事凭经验、决策拍脑袋、习惯于用惯性思维思考问题;工作无创新、无思路,找不到办法,创不出经验,抓不出典型,平推平拥;怕字当头,瞻前顾后,怕得罪人,明知是错误的东西,不敢批评,好人主义,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工作办法少,路子不宽,抓不住关键,工作无生气、无特色等方面的问题。③工作效能方面。查找有无办事效率低、落实力度不够、抓而不实,有任务无措施、有布置无检查;工作讨价还价,用客观条件掩饰自己的主观不努力;习惯于当裁判员评头论足,不愿当运动员真抓实干;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严重的影响了党委、政府和工作部门的形象等方面的问题。④服务意识方面。查找有无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打官腔、摆官架;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不是积极地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需、解群众所困,本来应按政策立即办、马上办的事,找种种借口拖着不办,造成工作被动;公仆意识不强,无大局意识,热衷于利益个人化、权力部门化等方面的问题。⑤廉洁自律方面。查找有无执行纪律不严,上班晚来早走,上班时间上网聊天;言行不规、举止不端、着装不整;自身要求不严,对明令禁止的问题搞变通,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方面的问题。查找问题的形式,一是征求意见。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上下级机关的意见,广泛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二是按专题、分层次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研讨会,查找问题,剖析根源。三是以 “老龄办机关与基层(村、社区)结对服务”活动为载体,结合本职工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四是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查摆问题和不足,深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3、认真整改,公开承诺。要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写出查找的问题、整改的措施、努力的目标,并组织人人发言交流。在此基础上,完善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要将职责、承诺、工作目标在办机关显要位置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强督导,推树典型,健全完善长效机制

1、注重督导。办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活动过程进行调度,及时掌握活动开展情况,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确保务求实效。

2、明察暗访。重点对以下情况进行明察暗访:①工作纪律情况;②中午戒酒情况;③服务情况;④工作作风、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情况。

3、建章立制。根据市直机关工委制定机关标准细则,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使各项活动转为正常工作。

(四)检查考核,总结经验

每个干部职工都要对查找问题、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工作标准、转变工作作风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明确努力方向,形成书面材料,召开总结大会。集中活动结束后,将此项工作作为机关建设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持续不断地开展下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完善创建内容,使办机关建设不断实现新跨越。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办机关“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活动的顺利进行,成立办机关“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活动领导小组。

2、强化督导,严格检查。办领导要按照分工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搞好整个活动的组织、调度和指导,强化督促检查,抓好典型宣传,及时掌握各阶段活动的进展情况,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认真抓好活动成果的验收,确保质量,务求实效。

3、注重结合,统筹兼顾。要注重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活动与强市名城工作结合起来,与巩固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结合起来,与争做“泰山先锋”、创建文明机关结合起来。要按照市委要求,集中时间和精力,扎实搞好活动开展。要处理好开展活动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关系,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要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活动焕发出来的热情,推动当前各项老龄工作的开展,使整个活动真正成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发展的过程。

第三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的意见

2011年7月份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创新管理的意见》。该文件的内容是将2月19日、20日胡锦涛和***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和会议内容综合起来的一个政策性文件。文件的核心内容就是四句话: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这是我国第一份关于创新社会管理的正式文件。因为没有对外公布,这份文件带上了一些神秘色彩。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对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对形成和发展适应我国国情的社会管理制度进行了长期探索和实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党和国家不断就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制定方针政策、作出工作部署,有力推进社会管理改革创新。

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制定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初步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适应的。

二、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任务更为艰巨繁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我国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十分紧迫又需要长期努力。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充分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总结推广我国社会管理成功经 1 验,借鉴国外社会管理有益成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自我完善和发展。

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创新,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能力建设,完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化解社会矛盾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有效应对社会风险,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立足基本国情,坚持正确方向,推进改革创新。

五、要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信息网络服务管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六、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调查研究,加强政策制定,加强工作部署,加强任务落实,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第四篇:社会管理创新总结、规划、意见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和谐农村建设

——社会管理创新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规划

当前,随着我镇改革开放步伐不断加快,社会建设任务日趋繁重,农村社会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配合区政法委、综治办做好“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和谐共和建设的工作,按照区政法委、综治办的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在我镇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以来,提升了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效能、效率,推进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现将我镇2011年上半年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开展以来总结如下:

一、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把我镇社会建设、社会管理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成立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推进全镇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2、夯实基层基础。坚持重心下移,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各个村和社区,在组织领导、工作队伍、制度规范、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建设,完善保障,确保工作有人抓,各项要求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

3、严格工作考核。把社会管理创新纳入全镇考核重要内容,细化考核项目、标准和方法步骤,加大督导检查力度,推动工作不断深入。

4、加强舆论宣传。充分运用多种手段,广泛宣传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工作进展和成效,动员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工作措施

(一)推进农村和社区公共服务管理体系创新

1、推进农村及社区组织建设。围绕农村及社区党支部建设、基层基础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运行机制建设、农村干部和经费保障等方面,加快农村及社区规范化建设步伐。

2、推进农村和社区网格化管理。建立完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科学划分管理单元网格,以网格为基础,科学整合社会服务管理力量,把人、地、物、房、情、事、组织全部纳入网格进行管理,实现农村和社区管理的扁平化、精细化、高效化和服务的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夯实农村及社区管理基础。

3、推进农村和社区服务管理和社会面管控工作。重点抓好技防建设的落实,镇党委、镇政府高度重视,先后两期投资三十万元,在镇政府大院内外及中和、兄弟两村的各个进出路口共安装48个摄像头,现已投入使用,为镇政府所在地的社会面管控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推进社会重点特殊人员群体服务管理创新

1、建立健全重点特殊人员群体管理台账。以镇综治工作中心为依托,搭建重点人员管控平台,建立定期排查和日常监管制度,全面摸清全镇刑释解教人员、矫正对象、吸毒人员、“法轮功”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社会闲散青少年等重点特殊人员群体的底数,落实教育、服务、管理和帮教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违法犯罪。

2、做好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帮教服务和犯罪预防工作。通过建立阳光课堂、实行未成年人轻罪记录封存消灭制度、开展结对帮教等措施,全面做好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探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新路子。

(三)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创新

1、扎实开展社会治安重点村及社区排查整治。坚持定期排查整治治安混乱村、场所和部位,把学校及周边地区安全作为排查整治的重点,落实“打击、整治、防范、教育、建设”综合措施,适时组织区域性统一行动或专项斗争,提升整治效能。强化对“两抢一盗”违法犯罪活动集中区域的整治力度,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2、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构建打防管控结合、警防民防技防结合、全方位立体化棋格型的动态治安防控体系。

(四)推进基层基础工作创新

1、大力发展基层群防群治队伍。大力发展专职综治员队伍、治安信息员、人民调解员、社会志愿者等不同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和“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合理解决好群防群治队伍的待遇问题。

2、整合社会力量资源,参与社会管理,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努力构筑政府行政管理力量与社会民间自治力量互联、互补、互动的新格局。

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大课题,其过程就是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中心目的就是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目的就是减少和化解社会各类矛盾,使全社会民族团结,干群融洽,民众安心,社会祥和,共同发展。为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我镇社会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结合2011年上半年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经验和不足,特制定我镇2011年下半年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央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完善机制,改进管理服务方式,着力破解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深化“和谐共和”建设、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总体目标

我镇2011年下半年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目标是: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完善社会管理机制,改进社会管理方式,拓宽社会管理思路,着力创新和完善基层村组织建设、社会矛盾化解、社会治安防控和流动人口、特殊人群等方面工作,建立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使我镇社会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工作任务

(一)切实加强农村基础建设。

探索“一岗多能、一专多用”的运行模式,健全全镇各村治保员、调解员、综治宣传员、流动人口协管员、消防协管员、维稳和反邪教

工作信息员、计划生育服务员的管理体系,按照“政府协调、分线指导、部门主管、定绩考核”的原则开展各村及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工作。

(二)深化综治工作中心规范化建设。

进一步整合政法、综治、信访等部门及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的资源和力量,健全完善“协作配合、精干高效、便民利民”为特色的“一站式”、“一条龙”的综治工作中心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其在维护农村及社区和谐稳定中的基础作用。着力提升村居及社区和在建项目的社会管理能力,使其在统筹推进综合治理、平安建设、维护稳定、矛盾化解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继续推行综治网格化社会管理。

按照“管理层级划分到位、综治责任明确到位、服务措施落实到位、群众诉求解决到位”的工作思路,合理划分网格、全面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安全生产、特殊群体管理和信访维稳等四大社会管理网格化体系。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信息报送、录入制度。

构建农村综治工作信息采集系统,合理设置内容项目,加强对人、地、物、事、组织等基础信息的采集,实行分级管理,逐步实现电子台帐和信息共享,不断提升农村综治工作的效能。

(五)探索建立“四位一体”的社会矛盾调处体系。

坚持以综治工作中心为平台,充分发挥司法所、派出所、信访办、法庭在社会矛盾调处中的基础作用,着力构建综治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信访化解“四位一体”的社会矛盾调处体系。

(六)建立“五扶一促”的特殊人群帮教管理体系。

加大对闲散青少年的教育帮助力度,强化对痴、呆、傻、精神疾患人员的管控工作,摸清全镇痴、呆、傻、精神病患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底数,并给予更大的关爱和帮助。注重对心理疏导和治疗,人性化建立健全重性精神疾患人员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以“扶心、扶困、扶技、扶业、扶学、促转变”为内容的“五扶一促”帮教管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维护社会稳定。

(七)切实加强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

有效解决因流动人口带来的社会稳定问题。加强流动人口基础信息管理,加快构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实行统一信息采集,统一组织管理,统一提供服务,准确登记流动人口的各类信息,完善流动人口服务分类管理模式,认真实施流动人口服务政策。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七日

第五篇: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方案意见

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方案意见

XX镇党委、政府,区委各部委,区属各党委、党组,区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辖区各企事业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现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体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体制和能力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为“三个集中”发展战略的强力推进和“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全面实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工作目标

按照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要求,通过整合社会管理资源,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努力在社会矛盾化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整治等方面实现新突破,探索建立具有XX特色的社会管 理新模式,进一步夯实社会管理基层基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三、工作原则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置于全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突出位置,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二)以人为本、服务群众。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标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三)依法治理、综合施策。完善政策法规,综合运用经济调节、行政管理、道德约束、心理疏导、舆论引导、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依法依规创新和规范社会管理。

(四)关口前移、源头治理。构建源头治理、动态协商、应急处置相互衔接、相互支撑的新机制,推进社会管理关口前移,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整合资源、共同治理。在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努力实现从单向管理向协同共治的转变。

四、工作步骤

研究部署。召开学习动员会,认真传达学xxx省委领导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认识,深入调查研究,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 理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思路、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

组织试点。承担全区社会管理综合试点的镇、社区等,要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在社会管理体系上迈出实质性步伐。重点要研究探索并重新确定街道的职能,将经济管理职能逐步剥离划归区政府及相关部门,明确街道主要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合理划分街道的事权,将区级相关部门的社会管理权限更多地授予街道,拓展街道的社会管理资源和开展工作的空间。在加强街道社会管理工作的同时,建立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把各种工作力量、管理资源整合到社区,让社区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抓手。XX镇、各街道、区级各部门、攀煤公司等大企业要分别选择一批基层单位抓好试点,研究总结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经验做法,推出一批具有特色的社会管理创新示范镇、示范社区、示范企业、示范学校、示范科室,推动全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全面推进。总结、提炼、推广全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综合试点的经验和做法,借鉴外地的成功经验,系统研究、整体设计,推进全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现系统化、整体化、规范化、科学化。

五、工作重点

(一)强化基层组织工作。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十星”党组织建设和争当“五星”党员活动为载体,深化党务 公开,积极树立一批“示范岗”、“示范窗口”、“ 示范单位”,强化基层和机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特别是农村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在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做到“四个一”,即:一个班子一个龙头、一个组织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一名干部一个标杆。

(二)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按照“谁建设谁评估、谁主管谁评估、谁审批谁评估”和“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排查、预防、化解动态工作机制,切实抓好社会决策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以容易引发矛盾的领域为重点,明确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评估内容、工作程序和预警对策,从源头上预防和应对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局、区应急办、XX镇、各街道、区级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

(三)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政策。对低保中的大病、残疾、老年家庭,做好分类施保和重点施保工作;对失地农转非和失地无业农民,按照政策规定实行最低生活保障与社会保险相结合的保障方式,解决其基本生活和基本养老问题;建立农村五保与城市孤寡老人低保对接机制;将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优抚对象中的困难户、计生“三结合”帮扶户等特殊困难群众纳入应急医疗救助范围,切实解决困难群众就医看病难的问题;对低保 家庭学生、残疾学生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并随经济发展调整执行标准;积极开展残疾人“助听”、“助行”、“助明”等专项救助活动;做好慈善募捐工作,救助现有政策不能惠及覆盖的特殊困难群体。

(四)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和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完善“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网管人、以业控人”工作模式,推进“谁主管谁负责”、“谁用工谁负责”、“谁出租谁负责”管理体系全覆盖。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对有合法固定住所、固定收入和固定职业的夫妻投靠、父母子女投靠全面放开;对要求迁入城镇,有合法住所的农村人口,逐步取消限制条件。人力、社保、教育、计生、城管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流动人口提供劳动用工、计划生育、房屋租赁、子女就学入托等信息和服务。加大对侵害流动人口合法权益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护流动人口生命财产安全。畅通流动人口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切实保障其合法权益,增强其认同感和归属感,主动融入当地的经济社会生活,为XX发展做贡献。

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实施刑释解教人员“GPS”工程,逐人落实安置帮教措施,落实刑释解教人员在择业、就业、创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把符合低保条件的刑释解教人员要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实行每月定期走访制度,密切关注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动态,实现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软着 陆,避免重新越轨犯罪。加强其他特殊人群帮教管控,建立镇特殊人群管理工作机构,实行镇综治维稳工作中心、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村委会联动,成立专门的帮教队伍,加强对闲散青少年、问题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留守儿童、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管理和救助服务。采取“一对一”、“多对一”的方式,积极做好对有危害社会倾向和行为的精神病人、艾滋病患者、吸毒人员、监外服刑人员、邪教人员和扬言报复社会的重点人员的管控、教育和心理疏导,减小其对社会的危害。

加强严打和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整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两抢一盗”多发性侵财犯罪和吸贩毒隐蔽犯罪,对网上诈骗、电话诈骗、传销等新型犯罪,敏锐反应、依法惩处、综合治理。积极开展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乱点集中整治,着力整治群众高度关注的车站、市场、校园周边和废旧收购站(点)等治安盲点,抓住容易发生治安问题的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重点地区,容易为犯罪分子藏身落脚的中小旅馆、出租房屋等重点部位,容易滋生“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的歌舞娱乐、洗浴按摩和发廊等重点场所,不间断地组织开展集中专项行动,做到“有乱必治、凡治必安。”

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按照“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原则,强化镇、村治安巡逻队建设和管理工作,不断 提升社会面治安防控能力。积极推行物业管理,建好物业保安服务队伍和护楼守院队伍,建立群众举报奖励制度,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综治工作的积极作用。以“校园警务”、“企业警务”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企事业单位内保条例》,构建单位内部防控网。加强社区警务室、农村警务室和农村报警点建设,建好社区、村社治安联防队伍,继续抓好店铺联防、十户联防、山湾联防,完善城乡治安防控网。加快“天网工程”进度,整合利用金融系统、重点单位视频监控信息,不断提高治安防控智能化程度。

(八)严厉打击私挖滥采煤炭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建立行政打击与司法打击协同并重的私挖滥采煤炭资源违法犯罪行为预防打击工作机制,强化“打私”警务建设,继续落实查、炸、抓、管、建多种措施,完善区、镇、村、煤炭企业四级责任监管体系,从重从快依法依规打击处理私挖滥采煤炭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和违规行为,确保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和矿区社会稳定。

(九)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落实“三联两进”制度和矛盾纠纷调解“三.三制”,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工作模式。健全和规范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机构入手,健全人民调解管理、考核、评比工作机制,加强人民调解员业务技能培训,增强人民调解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发挥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第 一道防线的作用。建立健全行政调解统筹协调机制,在承担法定行政调解职责任务较重的行政部门,设立调解室,并在相关科室指派调解员,在场所、人员到位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行政调解工作的新模式。加强和改进司法调解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全程、全员、全面的立体司法调解格局,指导规范各公安派出所“联合调解室”工作。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工作,发挥社会组织特别是各类行业协会的优势,引导督促行业协会成立调解组织或咨询机构,支持社会组织参与调解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社会组织直接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建立专家信息库,邀请专家参与行业性纠纷调解和复杂纠纷的处理。扎实开展矛盾纠纷“大调解”向基层延伸“五进”活动、进园区)。、区法制办、区行政部门、XX镇、各街道。)

建立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建立健全工会、人力社保、司法、信访“四方联动”的劳动争议调解机制。规范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调解办事程序,在仲裁前以引导调解为主,对未经调解、当事人直接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案件,积极引导当事人在就近的劳动争议调解中心进行调解。建立调解引导机制,推行劳动争议调解建议书制度,力争使调解成为解决劳动争议的主渠道。推行行业性调解组织建设,依托道路交通安全协会、建筑业联合会、餐饮服务修理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建立行业调解组织,实现“纵向企业联合,横向争议调 解全覆盖”的目标,确保把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行业内部。由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牵头,建立医患纠纷专业调解组织,明确调解程序,依法、公平、妥善解决处理医患纠纷。、区司法局、XX镇、各街道。)

加强住房和物业管理。成立XX住房及物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大住房及物业管理政策的宣传力度,转变居民观念意识,变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制定符合XX实际的住房及物业管理办法,督促指导新建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选聘物业公司对小区实施管理;对企业职工生活区,区物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协调,督促指导企业加强职工生活区管理;对条件相对较差,不适宜封闭管理的老住宅区,要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落实护楼守院和卫生清扫人员,确保服务居民和治安防范双赢。

切实做好国有改制企业职工居住区、采空沉陷区和征地拆迁安置点居民归属融入工作。近年来,由于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的需要,宝鼎矿区采空沉陷区、棚户区居民和XX征地拆迁农转非人员大量迁至清香坪、玉泉、河门口、XX片区,其人员构成复杂、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给社区服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难度。要以基层党建和社区服务为抓手,切实做好采空沉陷区、棚户区改造安置点居民和征地拆迁农转非人员的思想疏导、便民服务等工作,转变居民的思想观念,增强居民对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使其 自觉主动参与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管理工作。

(十三)加强志愿者队伍建设。成立XX志愿者联合会,加强对全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统筹规划、指导协调、联系服务和监督管理。重点组建、管理好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群众志愿者服务队和青少年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与城市管理、治安防范、应急救援、法律援助、扶危济困、文化下乡、矛盾纠纷调解、心理服务、网吧监督等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要建立志愿人员资料库,研究制定《XX志愿服务项目指导目录》,开展星级志愿服务活动,及时表彰优秀志愿者,树立志愿者的良好形象。

(十四)加强虚拟社会管理。建立网情研判工作机构和网评队伍,建立网络舆情研判处置机制、舆情信息沟通机制和应急协调机制,积极构建网上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网上发现处置、侦查打击、防范控制能力。加强正面舆论引导,掌握信息条件下政法宣传和舆论引导的主导权,最大限度地扩大正面舆论的影响力,最大限度地遏制负面舆论的传播扩散,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加强公共安全管理。全面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和工作责任制,加大对消防、道路交通、矿产开采等行业、领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强化危化、民爆物品管理,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和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严防发生群死群伤等重特大恶性事故。

建立信访三级接访下访工作新格局。建立区、镇、村三级接访、下访制度,畅通三级听取群众意见、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渠道,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同时,按照《关于依法处理违法上访行为的意见》要求,对缠访、闹访、非访等信访违法人员依法严肃处理,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局。责任单位:区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XX镇、各街道、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

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全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政法机关、登记管理机关、相关业务主管部门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完善法制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制度体系。积极引导和规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以章程为核心,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和服务承诺公示制度,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检查和日常监督,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激励、退出和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工作联系和信息沟通。依法查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违法行为,坚决取缔非法社会组织,严厉打击各种非法活动。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充分发挥道德的力量在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中的示范和引导作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社会诚信度。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坚持以法律“六进”为载体,增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

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地企共建机制。以攀煤公司为样板,按照“工作联动、优势互补”和“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平安联创”的地企共建工作平台,落实联席会议、情报信息、排查调处、经费保障、督查督办等制度,探索建立地方政府与企业联合社会管理的长效机制,切实维护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努力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加强发展环境建设。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面的千人评机关活动,切实解决行政机关政务公开、行政执法、机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政法系统作风巡视和“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案件评查剖析和传统信念教育活动,解决政法系统执法不公、执法不严、作风松懈、宗旨观念淡薄等方面的问题,有效促进公正廉洁执法。

加强社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安指挥中心、司法业务用房、区“大调解”信访工作中心、基层司法所、防灾减灾中心和天网工程等社会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在“十 二五”期间竣工并投入使用。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群团工作。加强与政法、信访、建设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围绕搬迁安置、征地拆迁、重点工程建设等问题,积极参与群众思想引导、政策法规宣传工作,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助推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工作,组织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有效整治非法客运问题。针对我区非法客运“黑车”较多的实际,按照“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以打为辅、综合治理”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城市公交覆盖面,进一步提高城市公交运力,压缩非法客运空间。加大对暴力抗法、非法客运导致重大交通事故、扰乱公交正常运营秩序等违法人员的打击力度,促进客运市场规范有序。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全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XX镇、各街道、区级各部门、辖区企事业单位要把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要充分发挥综治办的牵头协调作用,采取多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方式,充分利用综治工作中心和矛盾纠纷“大调解”协调中心两个平台,有效整合公安、司法、民政、社保、信访、维稳、防邪、安全等社会管理资源,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工作的强力推进提供组织保障。

(二)确保工作经费。区、镇两级财政要把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着经济发展同步增长,通过地企共建、单位部门自筹等形式,建立多渠道投入机制和稳定增长机制。各单位、部门也要安排相应的资金,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顺利推进。

(三)广泛宣传发动。把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广泛深入宣传、层层搞好发动、总结先进经验、树立先进典型,为推动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精心组织实施。按照《实施意见》的要求和责任分工,结合本单位、部门的实际,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量化工作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密切协作配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广事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充分发挥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协调作用,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例会制度,加强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统筹协调。XX镇、各街道、区级各部门,辖区企事业单位要通力协作,形成整体合力,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 和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抓好试点示范。积极探索社会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规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勇于实践,在机制体制、实践路径、方法手段等方面不断总结创新,XX年7月至XX年底,推出一批党建基础好、业务工作扎实、具有特色亮点的社会管理创新示范镇、部门、村、学校和企业,实现社会管理创新从单项突破到全面推进、从局部见效到整体提升、从分项建设到融合发展的转变。

强化督查督办。综合协调组和督查督办组要定期对各专项工作组、各单位、XX镇、各街道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限期整改意见,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干部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通报和处理。

中共XX市XX区委

XX市XX人民政府

下载110727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征(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110727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征(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 中共中央政治局30日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会议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事关巩......

    关于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群众工作的意见(全文5篇)

    关于创新社会管理加强群众工作的意见一、明确总体要求,全面提升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1.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睢......

    杭州市上城区委社会管理创新意见

    中共杭州市上城区委 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政府 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 (2011年3月18日)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政法综治工作会议和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加强社会建设......

    20110728青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意见3

    中共青田县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快“美丽村居、和谐家园”建设的若干意见 (讨论稿) 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部署,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实现“......

    创新社会管理[范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第一讲为何要加强和改善社会管理一、社会转型对社会管理的挑战1、政府社会管理的能力遭遇瓶颈,公信力下降。财政状况;体制机制;管理手段;人员能力;事务繁杂;新事物层......

    社会管理创新

    社会管理创新 强化社会管理创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当前,我镇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繁重而艰巨......

    社会管理创新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是当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紧迫任务,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任务。 让人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