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美术,高中,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的应用 本文简介: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许多都以美术形式呈现。美术作品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变化,传统艺术受关注的程度有所下降,提倡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今天教育工作的口号。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美术教育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的应用 本文内容: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许多都以美术形式呈现。美术作品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变化,传统艺术受关注的程度有所下降,提倡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今天教育工作的口号。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美术教育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在高中美术课堂融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是关键。从保护传统民间美术入手,重新搭建传统美术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平台,让传统美术进入学校、进入课堂,把传统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学校美术教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落脚点。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中美术教学;应用;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多以美术形态呈现,美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人类长期发展的精神产物。美术作品能把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状况、自然环境、宗教、道德、伦理等物质和精神因素形象地展现给人们。
一、充分利用美术教材,充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教师要善于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并且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与教材相结合。高中美术教材包括9本选修教材,分别为《美术鉴赏》《工艺》《书法》《雕塑》《绘画》《篆刻》《摄影摄像》《设计》《电脑绘画电脑设计》。《美术鉴赏》中对中国古代工艺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包括青铜器、陶器等。《工艺》中所讲的“工艺”主要是指人工制品的手工技艺活动,主要是在设计的基础上完成的。学生通过这个模块的学习,能够认识材料的独特魅力,接触不同的材料,学习不同材质的不同特性,在“构思—设计—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周密思考和善于动手的能力,开发自身的潜力。这个模块也能让学生动手制作中国传统工艺品,深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雕塑》中介绍了雕塑是一种空间的造型形态,雕塑者通过雕刻和塑造等手段,将各种不同性质的物质材料创作成占有空间的立体造型。中国的雕塑历史悠久,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精神,能够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出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这一模块的内容传承着人类文明与文化的发展,同时展示出雕塑艺术经久不衰的独特魅力。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传统雕塑逐渐被一些人淡忘,但是这些传统雕塑艺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如著名的敦煌莫高窟、宏伟的龙门石窟等。通过《雕塑》一书的学习,学生能感受到浮雕、圆雕、透雕的独特魅力,走进雕塑的世界,激发对于雕塑的兴趣,进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篆刻》介绍了篆刻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与才智。通过对这个模块的学习,学生能了解篆刻的不同艺术形态和风格特点,学习名家名作的风格特点和基本形态,了解篆刻基本的创作原理,具备对篆刻作品初步的鉴赏能力,从而加强传统文化方面的艺术修养,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书法》中介绍了中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学生能够了解书法艺术的基本概念、基本技法和原则,我国书法字体的变化,书法家的著名作品,能通过鉴赏不同的书法作品,了解其基本的创作原理。教师可以着重介绍不同书体的代表人物及其生活背景和社会关系,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绘画》中介绍了绘画是人类最早创造的艺术形态之一,这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广泛接触的艺术种类。从小时候的涂鸦到小学、中学的美术课堂,在当前这个盛行读书的时代,种类繁多、五彩斑斓的图像更随时现在人们身边。绘画的学习和实践是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创造活动,也是传承和弘扬国家、民族优秀文化的必要保障。学生通过学习优秀的绘画作品,能够在紧张学习之余得到放松,同时,优秀的绘画作品也能陶冶、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情感意志,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绘画》中介绍了中国古代山水画、人物画等,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精神文明创造的结晶之一,学生通过学习中国画,能够了解文房四宝的独特魅力,掌握中国古代传统文人画中梅、兰、竹、菊的独特内涵。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美术教材中涉及的中国传统文化素材,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教师要在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多为学生创造美术实践的机会,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教师可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周边的博物馆或著名文化景点参观,让他们身临其境,切身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在忙碌学习之余,通过丰富的美术实践活动了解中国传统文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何晓菁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许多都以美术形式呈现。美术作品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能够反映当时的社会思想、文化观念。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变化,传统艺术受关注的程度有所下降,提倡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今天教育工作的口号。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美术教育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在高中美术课堂融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是关键。从保护传统民间美术入手,重新搭建传统美术生存、传承和发展的平台,让传统美术进入学校、进入课堂,把传统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学校美术教育,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落脚点。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中美术教学应用研究116化,提高审美能力和美术素养。教师可以邀请民间艺人来校传授美术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传统手工艺的历史和工艺技法,并且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能激发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决心。教师可以在美术课堂中教学生制作一些传统手工艺品,如剪纸、扎染、泥塑等。学生在制作时,通过美术教师的讲解,能够感受到民间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开发了思维,也能养成凡事定计划、做事讲方法的好习惯。
三、创新美术教学模式,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美术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同时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能主动地融入美术课堂,探索美术世界。以往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让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反感情绪。所以,教师要注重课堂模式的创新,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探寻美术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善于创造出丰富的美术教学环境,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在上美术鉴赏课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并且通过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这些丰富多彩的艺术素材。在鉴赏课上,教师要教学生多角度鉴赏的方法,可以从直观感知到形式分析,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鉴赏方法,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有效利用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之一,因此,教师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教学,这样有利于使学生对美术产生发自内心的兴趣。美术教师要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充分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在赏析传统工艺品时与现代大众审美相结合,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探索美术世界。如剪纸教学,教师不仅传授制作工艺,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探索剪纸的由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欣赏的过程中意识到工艺品的艺术价值,从而对美术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中的传统文化工艺品,让学生明白“艺术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的哲理。高中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并且在美术教学中正确利用传统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需要从学生抓起。在高中阶段,美术学科相比于其他科目受重视程度不高。然而,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美术在高中课程中的重要性。如何更好地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美术教学,是值得广大美术教育者探索的问题。参考文献:
[1]聂品,王宗新,张清银,等.“能力为重”要重哪些能力.四川教育,2011(Z1).[2]牛金翠.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与利用.美术教育研究,2016(1).作者:何晓菁
第二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广告创意中的应用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保留在中华民族中间具有稳定性态度中国文化,这是中国艺术的源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广告行业的发展,中国元素对社会的影响已经不单单是传播商品信息的功能,更加体现出来文化传承方面的功能。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对广告创意的影响也明显地显现出来。要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就要不断提高其广告创意的创作水平与质量。好的创意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审美震撼,因此,广告中的创意显得弥足珍贵,中国传统文化在广告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应用,如何更好的运用传统文化创意出经典的广告,正是当代我们需要细细思考的。
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广告创意;文化传承
一、传统文化的特点
所谓传统,就是社会文明演化汇集成一种可以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其囊括了一个民族从诞生到发展中所形成的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等。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针对传承而言,它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渊源和传承下来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核心,吸收发展了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传统文化元素是广告创意的一大重要来源,其中包括了古代文字、民族音乐、地方戏曲、国画、武术、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元素是实现产品全球本土化战略的途径,任何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历史发展中继承和延续下来的,都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精神。传统文化包含着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的体现在五星的精神文化上,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在广告创意中运用这些元素可以使广告作品与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和中国人的情感是一脉相承的。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广告的融合 兼容并举的融合是艺术生命力持久的方法。在广告创意中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文化共鸣的同时,也发扬了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就像古代思想中强调的百家争鸣,文化间也需要互相融合,互相交流。因此现代广告创意在吸收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还应该采取兼容并举的方法,吸取艺术的创新融入设计风格。对于广告设计师来说,广泛的了解和借鉴传统民族文化元素,不仅可以开阔思维,并且浓厚的民族底蕴还富裕广告一种别样的韵味。当然在设计时不能一味地将各种素材杂乱地运用在一起,而是选择合适的广告主体,进行合理的组合。
三、实例分析
如2009戛纳广告节上,NIKE的一个设计《纸上战场》夺得设计类大奖。这个广告是香港麦肯创作的,他们把汉字独特的制作方法与后现代设计风格相结合。广告的主体画面是运动员打篮球的造型和汉字,用汉字“搏”、“霸”、“狠”诠释出拼搏、竞争的运动主题。每一个运动员的形象都用单色印刷的方法叠加在一起,视觉冲击力很强,又有强烈的运动感。所有评委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概念与设计都非常出色。由此看出但凡优秀的作品都不拘泥于形式,而是吸收所有可用元素,强调融合。
又如2011年,百事可乐抓住“春节”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深度创意,创作出微电影《把乐带回家》,广告中,周迅、张韶涵和罗志祥三个人是张国立的儿女,原本都不回家同父亲一起过年的三个人,在被古天乐触发的“父爱”刺激后,纷纷选择了放下工作或旅游计划,回家与父亲过年。周迅、张韶涵和罗志祥三位演员分别代言百事旗下的三个子品牌——纯果乐、乐事薯片和百事可乐,与扮演父亲的张国立一起向我们讲述了一个由冷清到团圆的春节故事。润物细无声,取得良好的广告促销效果,整个画面都是中国新年中会出现的情景,都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传统文化元素,很容易使中国消费者对可口可乐产生好感,从而接受它。之后可口可乐又推出了贺岁广告片《阿福篇》、《窗花篇》都是延续了中国元素在广告中的运用,适应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广告创意,无疑也为可口可乐带来了巨大成功。
四、结语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拥有这个民族的国家的象征,御用系统的文化元素进行广告创意可以更加正确的把握广告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同时创建中国特色的广告文化,使得新时代的广告成为中国文化大发展的宠儿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是现代广告创意中不可或缺的灵感来源,并且随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在广告创意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元素必然更容易得到受众的认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世界重视的时候也必然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只有开放兼容的胸怀才能在世界文明中立足,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和先进设计思想,融合创新求异,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在广告创意中继承发扬,同时反过来点缀广告的创意,把中国的平面广告带入世界舞台。
参考文献:
[1]李建立:《现代广告文化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2]张金海,姚曦.广告学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商业文化月刊》,2009(8)[4]《,2008(9)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李惠智
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沉淀和积累了极其丰富的传统文化,祖先以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生长在这片底蕴厚重的传统文化土壤上,深沉而悠久的传统文化启迪我们的智慧,铸造我们的灵魂,每位炎黄子孙都将留下中华情结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现代社会,计算机的诞生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全新的数码空间。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较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理念情思与抽象逻辑的对弈。我们如何背负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全球经济化的时代大潮中?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改革年代,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和精神食粮?这些都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个崭新课题。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此处的礼,是社会秩序的礼、个人的礼。再讲到有子的话“礼之用,和为贵。”这等于礼的哲学。礼是干什么的?是中和作用,说大一点就是和平。这也就是礼的思想。人与人之间是有偏差的,事与事之间彼此会有矛盾;中和这个矛盾,调整这个偏差,就靠礼。那么法律也就是礼的作用,法律的原则之下,理国乃至办事的细则,就是礼的作用。假如没有礼,社会就没有秩序,这怎么行?所以人与人之间要礼,事与事之间要礼,而礼的作用,“和为贵”,就是调整均衡。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中国文化中称先王,不是指哪一个皇帝,“先王”这两个字,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传统文化”、“中国文化”的意思。我们了解“先王”两字的精神,就代表列祖列宗。所以,中国文化的先王之道“斯为美矣”,是最了不起的,我们人文文化的建立比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国家都更早。“小大由之”,无论大事小事,都要由礼的精神来处理,失去了礼的精神就不行,一定出毛病。中国传统的礼仪繁琐冗长,与现代文明的节奏格格不入,我们所提倡的“礼”是礼的精神而不是过分强调“礼”的形式。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是讲相当矛盾的道理。我们经常看到“矫枉过正”四个字,“枉”是歪了,看见事物偏歪了,必须要矫正它;矫正得过分了,又是歪了。换句话说,不是向这边歪了,就是向那边歪。总之“过正”就是歪。礼也是这样,要中和,过分的调节也不好。一个青年一点不懂礼貌固然不对,但他一天到晚都讲礼貌,太多礼了,人家就要误会他拍马屁,所以“知和而和”,对一件事,了解了它的中和之道,而去中和,去调整它。但过分调整就错了,“不以礼节,亦不可行也。”所以礼义的基本精神,是调节一件事物,中和一件事物,但是要有一定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又要重新把它调整。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最悠久、对后人影响最深远的是圣人孔子开创的儒家文化。“忠、孝、仁、义”成为几千年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准则,“温、良、恭、俭、让”成为为人处世的一面镜子。孔子一生倡导学习,传播爱心,克己复礼,褒奖中庸之道,鄙视卖国求荣。他的教育思想、哲学思想对世代中国人都产生了最深远的影响,《论语》也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范本教科书。另外还有孟子、庄子、墨子、老子,虽另辟学问流派,但主线与孔子的思想仍是一脉相承、殊途同归。中国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辅相承,相互补充、相互辉映。中国传统文化扎根在我们肢体中、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它孕育了中国人的善良、诚实、爱心、宽容的品德,也铸造了中国人的刚正不阿、不屈不挠的坚强秉性。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使我们中华民族成为忠孝仁义之师,使我们中国成为礼仪之邦。
作为现代社会的企业家,如何应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建设和运作管理?现代企业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只有让企业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运作程序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轨迹才能引导企业快速发展。中国儒家文化注重人的创造性,“以人为本”便成为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儒家文化提倡“中庸之道”,在企业里强调公正、合理、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对企业组织三阶层的配合,有如《易经》中的“天、人、地”三才之道,各守其份,顺应自然宇宙规律。三才互惠、大家互动、彼此影响,遵守天理、顺应地理,承上启下,三阶层组织功能效率自然提高。“天”是高层的象征,倡导“无为”境界,要具有博大的胸怀和超前的前瞻意识,引导企业“替天行道”。“人”是中层的代表。中层必须善尽人事,顶天立地,承上启下,应变自如。“地”是基层的依据。基层要求敬业忠诚、兢兢业业、遵章守纪、勤学上进,这样整个企业才能成为一个有机的组合,充满生命力和战斗力,才能在市场风险中立于不败之地。
知人、善任、无为是总经理的职责。知人:知人之心、知人之长、知人之短;善任:暖其心、用其长、避其短。淮南的蜜桔香甜可口,而移之淮北则变酸涩。知人不善任,势必人才流失;知人泛任,更是后患无穷。不知人不用,知人则善用。
孟子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我们提出员工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勤劳、忍耐、诚信、圆通。多听、多看、多想、少开口。戒欺——功自心诚,利从义来。诚为本、信为先、务财勿迷,为商勿贪。商乃仁术,无仁则不义,无义则不道;人有真假、财有虚实,真者实、假者虚,真实可造化、虚假必惹祸端。诚为宇宙的本质,我们倡导中层干部要用“关心”,使员工“心”系工作。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倡的为人之道、处事之道,也是我们企业的经营之道。我们经营企业求利、但不唯利。即:经营的目标是利润,但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的经营活动我们要赚钱,伤天害理的事决不能做,违法乱纪的钱坚决不赚。对待合作伙伴、朋友、客人要做到“谦让礼貌、热情周到、童叟无欺”。
诚信是我们企业的立足之本,敬业是我们企业的发展之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企业的管理之本。应用好中国传统文化,遵循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人性法则,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战略、战术规则,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和为贵)、思维决策,让我们的企业能在中国传统文化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根深叶茂。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的应用
在笔者多年的对外汉语教学经验中,我发现了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教师倾向向学生讲解简单的汉语知识,比如你吃了么,你喝了么,你最近好么,这样的交际用语,而不重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于传统古籍的传授,这样的不但使得外国人从一种肤浅的眼光看待中国文化,而且不利于他们感到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优越,这种更不利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学习动力,因此,笔者提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典籍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的应用,希望能够通过相关知识的研究,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教学的基本理论
1.教学目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世世代代中华儿女所创造的并整理、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大学》一书在开篇中就作出了明确的阐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其宗旨在于彰显光明、完美的德性,在于完善人,在于人们用这种德性去除旧布新以成为新人,在于使人们达到完美无缺的至善的最高境界。通过这段典籍的阐述,留学生就能够很明确地认识到中国教育的高尚的目的,中国教育文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能够赚钱的人才,能够培养人完善的人格。
2.教材使用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是以古代经典作为教材,这些经典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学生学习经典既掌握了语言又能够吸收到中华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这些经典也有着严格的使用顺序。先是学习朱熹的《小学》,学会识字和基本的洒扫应对,打下做人做事的基础;再来学《孝经》,为百善孝为先;接着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庸》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论语》和《孟于》是举出孔子和孟子这两位圣人把理论、方法运用到生活中示范给我们看。最后再来读史书,占为今用。但是考虑到外国人的水平和理解能力,有必要将这些著作当中的经典部分拿来引用,通过经典的语句的教授来提高他们的兴趣,笔者建议可以将这些书籍浓缩为一本教材。在教材方面直接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琅琅上口的中国传统经典,并按照恰当顺序编排,让学生既通过学习经典巩固语言知识又能接接触到中国文化中最精妙的部分。
3.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当中,主要是机械式的记忆和背诵,这种方法当然存在自身的缺陷,不过也存在一定的作用,学生在大量的背诵和阅读中,自发地形成理解思维,这样能够让他们独立理解,独立思想,而不是依靠教师的灌输,并且还能够培养他们引经据典的能力。这种教学法可以适当在对外汉语教学上予以采用,在教学中强调经典语句的背诵,特别是那些具有经典价值的语句,以加强学生的语言熟练度和学习的定力。在教师和课程方面贵精不贵多,要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目前对外汉语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比较偏蜇于语言能力的培养,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中还未得到明确的凸显;而国外的汉语教学相对比较重视中国文化的教学,但对于语言方面的训练还是略显不足,文化课花样繁多,但课程设置还是显得比较凌乱随意,没有一定的标准。本文认为,在课程上,应该以经典文化课程为核心,选择中英文加注拼音版本作为课本,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兴趣以及个人的专长为学生开设主次课程,同时还要注意的是要结合现代教学方法,比如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pbl教学方法运用在经典文化教学当中。
二、关于对外汉语教学当中典籍使用的一些认识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当中,认识到单纯采用西式的教学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汉语的教学,每一种语言都具备其自身的特点,比如我们采用机械记忆法来背诵单词学不好英语一样,留学生要学好汉语,也必须要基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中国传统文化的在修身明德正人等方面都发挥着重大的价值,很大士大夫阶层坚守信仰,这正是我们今天的人所缺乏的。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年而不衰,其原因就是其具备着一定的人文价值,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当中必须要立足于传统文化,以经典古籍的经典语句为教材,进行对外汉语的教授。
要学习汉语需要大量的阅读,对外汉语学生不具备这个能力,因此要进行背诵,背诵不是机械性的背诵,我们要认识到的是对于外国人而言,念你喜欢吃什么和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难度没什么差别。从这个意义来说,我们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这样经典的句子,不求他们认识理解句子里所(下转第259页)(上接第257页)有的字词,但求熟练地朗读直至背诵。这一过程就是逐渐帮助他们培养汉语语感的过程。当学生遇到情境需要表达的时候,背熟的句子就会脱口而出。
更为重要的是,要选择那些经典的典籍,典籍的选用也是一个问题,选择方面要尽量选择那些和西方文化价值相同的典籍,比如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就要对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或者是对比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我黄金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等,这样产生文化上的共识,也会让留学生认识到汉语言如歌般的魅力。
三、发展和展望
中国传统经典作为文本是代表中国最核心、最精粹的文化都保存在历朝历代的经典中。它们经历了漫长历史的考验,至今仍显示出夺目的光辉,是中华民族修养、性格和智慧的宝贵结晶。因此,要想真正了解中国文化,必须要研读中国传统经典。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把文化教学作为核心,要传播中华文化的优越性,比如,应该向学生讲解儒家的个人抱负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告诉他们中国文化追求个人品格的完善,注重个人的修养,追求一个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崇高境界。这个境界是中国的士人一直追求的圣贤境界,还可以举例说明,曾国藩本来是一个资质非常平庸的普通人,但是他以儒家文化不断修炼自己,终于成就了一番事业,不仅如此,还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时代,中国文化是让逐利的人们内心得以休憩的重要元素。
随着海外孔子学院的不断增设,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也开始逐渐改变教学方法,立足于传统文化教学,也经典著作为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一个大势所趋,不仅是中国,很多国家的语言推广机构也是把传播本国文化,促进与其它国家的文化交流作为主要的目标和工作内容。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我们还有很多现实的问题去解决。比如说教师培训的问题。我们传统的对外汉语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问题,我们选的古籍不能体现中国人的普遍价值观,还有学生总会产生误解等诸多问题。这都需要我们本着中国传统文人严谨的治学精神去解决。
第五篇: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本站推荐)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拓展创作的自由空间,本文强度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根基,重点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设计;根基;继承发展
正文:
传统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应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化历史,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一个国家要想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除要具备强盛的综合国力外,还必须保存和发扬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在现代设计的实践中,如果只一味的模仿西方设计的外在形式,而不注重本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内涵的体现,其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和“脉”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损伤。因此在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进程中,应对传统文化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传统艺术中的文化内涵为现代所用,创造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是中国现代设计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发展的根基。
全球化的进程影响了当今的文化,搞笑的肥皂剧、滑稽动画片、麦当劳等进人到人们的生活,成为一种充满洋味的社会文化。新的生活方式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人们有了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设计中没有了传统文化,失去了发展的根基,作为中国的现代设计,这种没有意味的作品不会被世界所认同。因此,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现代设计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是必要的。
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在艺术设计方面我们也还是应该“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在艺术设计中,我们也要“寻根”,寻找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为其他民族所不及的思维优势和独特风采。艺术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
中国传统文化优秀营养成分只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挖掘,它的意义是深远的。现代设计的发展必然建立在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基础之上,必须找到赖以生存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传统文化。中国虽没经历西方的工业革命与现代设计运动,并不等同于失去发展本国设计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韵味,较西方文化表现的直观感性,多了些理性的浪漫理想,中国平面设计应对传统文化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开发,运用有意味的元素,创造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平面设计作品。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整合与应用。
现代设计有必要以发展传统文化为己任,经济发展,现代技术的提高,把探讨当代设计的着眼点放在传统的文化中进行分析尤为必要。现代设计中具有诸多影响因素,诸如文化等,在西方艺术思潮融人中国现代设计的时候,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吸引了很多目光。中国的现代设计离不开传统文化,也离不开当前的设计观念更新,现代设计理念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建立在中国人审美情趣基础之上,现代设计的理念不但是融合现代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也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创造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作品。
在当今的现代设计中融人传统文化的一些特征、符号,也成为现代设计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潜质的一种趋势。比如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中国香山饭店就是运用江南水乡青砖灰瓦色调,使现代建筑加上中国传统文化情怀,形成了一种文化上的共鸣。这里需要明白的是,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的过程之中是彼此吸收精华的过程,借鉴传统特征和符号,有目的地选择作为文化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精华融进现代设计中去。因此,我们应该倡导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人现代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必定会使现代平面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使传统文化得到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生,并焕发新的生机。
著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先生为日本“自在”纸坊创作的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海报设计,在纸纹上运用了传统手造纸的毛边,宣纸竹纹变化,构成中国山水自然绘画意境的疏散意象,表现了中国人文性情无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整幅海报制作结合中国传统图案艺术表现手法,把作品风格淋漓尽致突显。靳埭强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他同时强调: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整体简洁流畅,极富时代感,标志内又包含了中国古钱,暗合天圆地方之意。中间一个巧妙的“中”字凸现中国银行的招牌。这个标志可谓是靳埭强现代设计文化思想的集中体现。
我们从靳埭强的所有设计作品中,都能够感受到强烈的中华文化气息,这也正是他艺术设计成功之所在。如果说,靳埭强的成功,还有什么捷径的话,那就是把传统文化融汇到现代设计当中去,使设计作品更具有文化气息,以此增强设计的感染力度。创造,是艺术设计永恒的主题,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了艺术设计的生命力。创造是需要有底气的,这底气不是来源于抄袭——照抄照搬古人和洋人的东西,而是来源于文化与艺术的积累。这种积累,正是任何一位成功的艺术家和设计师,身体力行,孜孜以求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结果。
奥运会标志的成功就是最好的范例:五星,五环,象形的“中国结”传统图案,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太极拳结合,使得标志如行云流水般生动和谐。作品在体现现代设计观念的同时,也折射出了本民族的审美价值取向和历史文化特征。充分展示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标志设计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该标志整体结构也是取自传统吉祥装饰图案“盘长”,但可贵的是它没有对这一传统造型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动势与意象,并借以表达标志主题和传达人民的祝愿。
香港凤凰卫视的台徽,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中“喜相逢”图案,反映出一种厚实的带有民族文化底蕴的特征,而且凤乌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圆满、吉祥、欣欣向荣的美好寓意,这种对未来的美好希冀与向往的装饰图案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表现的特色手法。“上海老酒”包装的创意设计就采用了传统纹样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和老上海建筑的特征,将传统图案和地域特征结合当代人的欣赏习惯,表现了老上海的传统文化,给人以古朴、回归的感觉,设计出了喜闻乐见的现代酒包装。
《迎接新世纪》海报赵萌在设计中运用了中国龙作为主题图案,把中国人民龙的情结与现代设计艺术结合一起,既有新意又不拘泥形式,在传统表现形式上强调新的创意、赋于新的内容,表现新的理念。其视觉语言简洁明快,一目了然。
中国定向运动协会的标志设计以体现人们回归自然、体验健康的愉悦精神内核作为创意原点。标志借用司南椭圆的外观造型与国际通用的定向运动标志相结合,取意天圆地方、天地合一之意,整个标志给人以宁静、悠远又不失动感,体现了中国定向运动协会“回归自然,体验健康,珍爱生命”的运动宗旨和“在休闲中锻炼,在锻炼中休闲”的理念。司南作为中国最早的指南针,四大发明之一,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司南的运用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升华,让人联想到定向运动的特点,更寓意着这项运动与中国的历史渊源。
在现代设计中,如何能把握传统装饰图案关系及运用,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图案色彩的对比、统一及变化等基本规律。还要注意汲取中国传统民族图案艺术中的色彩精华并加以创造性地发挥与运用,才能更好地体现出的中国平面设计民族风格。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视觉形态的应用及应用方式。
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形而上的,而在艺术设计中,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运用实际上是对这一意识形态进行了物质化,以可视的形态,通过我们的创造性思维,最终以艺术作品的形式将其表现出来。因此,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运用实际上是对其视觉形态的运用。
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形态进行设计,重点在于借用某些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形态来表达某种志趣、情感和思想;或是对传统元素进行创新,将传统的设计语言渗透于现代的设计之中,创造出新的视觉形态,使其既有传统元素的形似和神韵,又具有现代设计的意味与形式,唤醒个人的记忆与民族的记忆,进而体现出某个民族的气质、精神和理念。具体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1.复制和仿制。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的视觉形态如色彩、造型以及纹样,遵循原有结构上的韵律、节奏和秩序,采用“传统外观,现代结构”或者“现代外观,传统结构”等方式,与现代事物相结合A e进行重组和重建。这种方式是对传统文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化视觉形态的一种借用,并非机械的照搬,而是要运用现代事物作为载体,做到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的形象。
由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卢昊悉心设计的中国限量版法拉利599 GTB Fiorano跑车就是传统和现代相结合,中西合璧的最好例子。卢昊用现代创意的手法将中国古典元素—宋代哥窑开片瓷器式的纹理通过手工漆绘形式在车身上。方向盘点火按钮上“启动”和转速表上“零一十”的字样,均采用中国书法篆体。将中国元素和西方现代事物完美结合在一起。
2.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变异和进化。对元素的提取、转化和抽象再重构,这是当前设计中广泛使用的方式。设计师在丰富的文化传统中去捕捉和发现美的元素,在这些元素中提取适用的材料,使其成为自己创作的素材;同时对这些提取的元素进行转化和抽象,根据形象的构成,结合现代构成意识对中国传统艺术重构。用现代的观念和审美情趣去重新阐释和发掘传统的精华,寻到东西方文化的接合点,再有效的与设计作品相结合,形成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设计作品。1998年建成的上海金茂大厦的设计是一个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提取转化处理典型的例子:设计师将古典的“塔型”结构运用到一个现代的摩天大楼的建筑设计中,没有将中国塔形生硬的放大,但整个建筑的比例是与中国塔形美学比例和力学是相吻合的。建筑师将中国传统的密檐式塔作为设计构思的原点,将密檐式塔的韵律、轮廓线及细部加以高度的概括,使用“高技派”的设计手法,将传统建筑的精神通过现代的设计理念和构造手段表现出来。
3.透过文化元素表象寻求思想根源。从中华民族整体文化中寻求构思源泉,推陈出新。吴良墉先生设计的曲阜孔子研究院建筑群,它是传统文化及建筑思想运用的成功范例。
孔子研究院的园林设计采用的方式是古代的“书院”方式,构思精巧,布局严谨。设计中在建筑的北面堆土以象征坐山,南面堆土以象征案山,同时建筑左面引水成渠以喻青龙,前面的小沂河正对应风水中的“金带环抱”,整个布局体现了传统的文化观,也气和了传统的风水说要求建筑的选址负阴抱阳,前面有案山,背面有坐山的要求。整个设计还运用提炼的传统元素,充分使用隐喻的手法,将多种古代建筑元素作为设计的原型,并按照现代的美学观加以变异,来重新演绎传统。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四、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性灵智慧和才情气概的结晶,她独特的人文历史因素造就了其与众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先民生命意识开启以来的一种生命意义上的艺术。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时间推移、历史变迁,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从而形成了中国特有传统文化体系,这一体系体现了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它是中国现代设计所要继承运用、开拓创新的坚实基础和独特法宝,我们要寻找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整合,从而使现代设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作为当代设计的后备军——我们设计院校的学生来说,应该感觉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培养一种设计师的责任感,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的。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不要有的时候不珍惜等到失去的时候才感到后悔。
我们的前人创造了昨天的传统文化,我们正在创造明天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曾经成就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它也必将对人类不可能终止的文明发展,继续发挥着巨大的、无处不在的影响。传统文化之对于我们今天的现代设计,如鱼得水,须臾不可离开。
参考文献:
【1】、王宏建 袁宝林主编:《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 【2】、谭家健主编:《中国文化史概要》(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1988年9月第一版 【3】、周来祥主编:《中国美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
【4】、张伟:《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美术报,2006年1月28日第00007版 【5】、彭文民:《艺术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