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2.8发现最美新疆人
发现最美新疆人
1月26日,一位在天津空腔医院门口卖干果的新疆籍商贩,发现有人骑电动摩托车抢路人的挎包后挺身而出,将抢匪踹翻在地,并和失主一起将抢匪扭送到当地派出所。
时间再往前推移。
从墨玉县扎瓦镇到湖南张家界市做烧烤生意的买买提·阿不拉、买买提·艾力、买买提·乃比兄弟三人,虽然每天收入只有200元左右,但他们却资助着四个贫困家庭。被网友誉为“张家界的阿里木”;因为在长江救人的义举,今年只有17岁的麦热达尼在湖北荆州几乎家喻户晓。在家乡阿克陶县,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一个令父老乡亲骄傲的符号;2012年7月,两名新疆司机何辉建和姚建军在网上红了。因为帮助遭遇车祸的一家四口,两人人被网民亲切地称为新疆版“托举哥”、“新疆的儿子娃娃”;2010年7月25日凌晨,上万名安徽省蚌埠市民及各级机关干部自发赶到火车站,泪送新疆籍青年学子刘开瑾的骨灰踏上回家路。刘开瑾,新疆伊犁州新源县阿勒玛勒乡塔格尔布拉村人,生前系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大一学生,利用暑期在蚌埠市勤工俭学,7月15日为救两名落水儿童献出22岁宝贵生命。
这一个个发生在兄弟省市求学、打工、谋生的新疆人身上的感人故事,在不断向社会释放着新疆的正能量,消除着新疆的负面影响,展现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新疆人的精神风貌,看到了新疆开放进取、自信、稳定、和谐的新形象。同时也不可雄辩地证明岳阳切糕事件及发生在一些城市的个别新疆籍违法犯罪分子明抢暗偷、敲诈勒索等都不能真正影响到新疆的正面形象和新疆与内地的民族关系。
“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中,“团结奉献、勤劳互助”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大家都来“出手帮忙”,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文明、和谐。互助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单位,一个人要生存、要发展、要自强,就必须要团结、互助。
“最美新疆人”集中涌现不是偶然的巧合,更不是这些新疆人一时的冲动。它是千百年新疆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勤劳善良,同心向善的基因在新时期新疆人传承的结果,是道德积淀后的溢流,是“新疆精神”的一种放大。千百年来,广袤辽阔的土地、多民族和多文化的交融造就了新疆人特有的大气、开放、勇敢、包容的性格特质,也造就了新疆人特有的淳朴、真诚、互助、守信等道德基因。
一个个“最美新疆人”的密集涌现,是新疆公民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是新疆各族人民心中蕴藏的丰富道德资源的绚丽绽放,是新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新时期出现的最令人骄傲的成就。
第二篇:最美新疆人
阿娜尔·奴尔哈力,1978.8.18出生在布尔津县。1995年2000在伊犁伊犁师范学院就读。2000年9月份布尔津县一中当老师。2000--2012年一直当班主任。这工作中多次优秀班主任,三·八红旗手。2013年到至今当学校的教务副主任。这工作中3次优秀教育工作者。Budan basha 地区教学能手,3次自治区教科院举办的自治区哈语系优秀观摩课,3次阿勒泰地区教育学会举办的哈语系中小学教师论文大比赛获得了好成绩。
第三篇:新疆人的精神
新疆人的精神——感恩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其实,“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字典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并且回馈他人”,这个解释更加贴切。感恩知报的传统在我国古已有之,《诗经》里就有“投桃报李”之说,古语还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名言。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感恩是中华民族性格的重要表现。感恩滋生了传统社会浓郁的亲情、友情和乡情。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能够历尽沧桑,饱经磨难,却在跌宕起伏中传承不辍,与历史形成的这种感恩精神有密切的关系。
感恩是一种情感。它集中反映了一种反哺之情和回报之心。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你才懂得去孝敬父母,去尊敬师长,你才会为伟大的祖国奉献一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才会变得更加和谐。
感恩是一种美德。它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伟大祖国关系的正确认识。正如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所说的,感恩是崇高的义务,我们反对功利主义的感恩,但是每个人必须怀有感恩的心态,珍惜别人给予自己的恩惠。
感恩是一种回报。当今社会,是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我们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帮助。我们不仅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更是受惠者。作为受恩者,理应感恩。
感恩是对社会生活积极回应的方式。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就是笑对生活。
感恩是理性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个和平的种子,因为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
感恩是生命对生命的惠泽。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感恩并不是单向度的付出。感恩,让我们在施予的同时分享了生命的阳光和感动,领略了幸福的真谛。
我们需要感恩祖国 我们需要感恩全国人民 新疆各民族需要相互感恩 有这样一句颁奖词、有这样一段话、他曾让我泪留满面 [ 颁奖词]英雄回乡 万人送别 魂归故里 悼念英雄 男儿足迹平凡人生 感动新疆,感动中国
【情节摘要】“我当时看到他坐在岸边洗脚,就问他怎么不下去游泳。他说:„我不会游泳。‟”一位事发前曾在现场见到过刘开瑾的市民说,“谁知道后来两个小孩落水,是他下去救人的!”
“对这些救了我儿子的人,我的感激没法用语言表达!”获救小孩的小超的父亲说,儿子的生命是一个素不相识的大学生用生命换来的,他要教育儿子一定要学习恩人的品质,要学会感恩。
他是一名积极上进、充满爱心的80后大学生;在两名落水少年生死攸关时刻,他毫不犹豫下水救人。最后关头,他把漂浮物奋力甩给落水少年,落水少年得救了,他自己却献出年仅22岁的宝贵生命。他就是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新疆籍大学生刘开瑾。他把爱撒向江淮大地,感动了新疆,感动了中国大地。新源县阿勒玛勒乡塔格尔布拉村,是刘开瑾生活了整整22年的故乡。刘开瑾的母亲陈玉霞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为等儿子,她已经十来天没好好吃顿饭了。7月27日,终于等到孩子爸爸刘生昌的归来,可抱着的却是个骨灰盒。泪已尽,仍不愿相信事实的陈玉霞在看到儿子骨灰和熟悉遗像的瞬间,彻底绝望了。三八节,刘开瑾从信息学院给妈妈打了电话,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母亲节,他又拨通了家里的电话,告诉妈妈要多保重身体,儿子已经长大,等挣钱的那一天,一定送给妈妈一件像样的节日礼物!再后来,刘开瑾又打过电话给妈妈,这一次有点让母亲担忧,“他说在学校突然晕倒了,我问他是不是学习太累用脑过度造成的,还往他卡里打了钱,让他去医院做个脑电图,再拿点药。我估计他为了省钱一直都没有去医院……”陈玉霞说,每次打电话回家,儿子的最后一句话一定是“爸妈,你们要多保重身体”。刘开瑾的父亲刘生昌在安徽蚌埠市,专程去了儿子救人的淮河边,“河水汹涌,特别吓人,听当地人说,起码有二三十米深,儿子又不会游泳,下去肯定会没命的。”站在淮河边,刘生昌百感交集。
有人说,不是每一朵花都能代表爱情,但是玫瑰做到了;有人说,不是每一种树都能耐住干渴,但是白杨做到了;有人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舍生取义,但是刘开瑾做到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灵魂,一名质朴热心正义新疆小伙,一位当代大学生的楷模,为了两个陌生人,在异地展现了英雄气概!面对这个“英雄”,任何的语言都是苍白的,任何豪言壮语都诠释不了英雄气概。危险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选择,因为刘开瑾的举动源自内心品质,一个英雄的真正品质 新疆人的精神---互助
(引言)地中海有一种鹦鹉鱼,当它们中的一条鱼发生了不幸,其他同伴会奋不顾身地赶去相救,这种动物用行动为诠释了什么叫互助。“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别人伸出援助的手。互助就是彼此帮助,共同发展。它是一种真诚自然的付出行为,是一种脱离低级趣味的高尚情怀,永远鼓舞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互助是我们福家园的基石 繁荣发展离不开互助 有互助才有温暖的源泉 互助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互助,简单的讲,就是彼此帮助,共同发展。它是一种真诚自然的付出行为,是一种脱离低级趣味的高尚情怀。无论什么时代,团结互助精神永远熠熠生辉,永远鼓舞和激励人们奋发向上。
互助,既是道德良心的一种体现,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古往今来,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通道,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语言文字、多宗教和多文化相互交流、融合之地,在新疆广袤的大地上,各民族儿女团结奋斗、互帮互助、休戚与共。各民族在相互交往和融合中,形成了难能可贵的携手互助精神,这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顺应了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意愿。
维吾尔族母亲与她4个民族19个儿女的故事
加上自己亲生的9个儿女,70岁的阿尼帕老人和她这个民族团结的大家庭,已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塔塔尔、乌兹别克6个民族的180多口人,他们的故事感动了2000多万新疆各族人民。前不久,在阿尼帕老人家,面对一张30年前的老照片,记者与县里的干部辨认照片上收养的孩子是谁、是什么民族时,阿尼帕老人突然插话说:“在我这里不分民族,她们都是我的孩子!” 爱心的轮回,她们说“从我母亲身上学会会了爱,学会了帮助更困难的人。”(霍城县法院案例)新疆人的精神——进取
《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揭示了一种精神——进取。《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揭示了一种精神——进取。作为现代文化的重要内涵,进取意味着奋发有为,意味着顽强拼搏,意味着革故鼎新、创新发展。
生活在古代新疆的各民族,长期处于“地涸泽碱卤,不生五谷”“木皮三寸,冰厚六尺”的干旱、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又常常相互争战。这种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造就了新疆各民族吃苦耐劳的品格和进取自强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内核和精华,至今仍然是新疆各民族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源泉。
进取体现在对未来发展方向、目标、道路、模式的选择上。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融入全球化的历程,都是在一定背景下的选择、适应过程。而霍城县援疆工程把位于伊犁河谷东部的霍城县与素有“江海门户、锁航要塞”之称的江阴一线相牵,援疆工程给霍城县带来的正是未来发展方向、目标、道路、模式上的一种进取精神、一种创新理念。援疆工程既有奠定新疆长远发展的工业项目,也有保障和改善群众生活的民生项目,既有资金、物资的无偿支援,也有干部、人才的鼎力支持,既有“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援建工程,也有双方互惠共赢的合作事宜,包含的是作为对口支援新疆建设的省份人民,对新疆人民满怀热情、无私的帮助。你们用行动回答了“援疆为了什么、在疆干些什么、离疆留下什么”的问题。他更多的给霍城县带来的是一种精神和理念。学如何不守旧,勇于创新,勇于不断地超越自我,自我超越。”转变观念、创新理念,看不到、摸不着,对常人来说都是抽象的概括。在江阴,“创新”是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江阴站在时代发展的浪头,瞭望未来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能跳出自己看自己,在传承以往好经验的同时,不断否定自己,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跨越。一个地方也好,一个企业也好,一个领导也好,“创新”不是雾里看花,要抓实,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江阴不可复制理念可以嫁接,弘画卷可以模拟,江阴模式不能简单复制。再好的样板也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用俞伟人的话说,创新就是在不断否定自己的过程中进步,是根据发展的时代,根据变化的形势,立足自身,寻找新的增长点和发展点。眼界宽,才能思路宽。不仅要学习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先进技术和知识,而且要培养创新理念和有把握时代脉搏的眼界。
让我们以“新疆精神”作为自己的力量支撑和行为导向,作为我们共同的尊崇和追求,同心、同向、同调、同力,更好地发挥新疆的比较优势、机遇优势和后发优势,谱写幸福霍城跨越式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崭新篇章。
第四篇:发现身边最美的人
发现身边最美的人
在每个城市,每个地方,总有一群无私奉献,不畏辛苦,而又乐于助人的卫士。只要有他们的地方,总会有让人享不尽的美丽,这些卫士,就是环卫工人。
环卫工人保护着城市的健康,维持着街道的整洁和美丽,可总有些人却不珍惜他们含辛茹苦的付出,而是践踏了环卫工人的劳动成果。每天清晨,他们早早地开始工作,在天还没亮的时候,他们就把街道清理得一干二净。
一天清晨,太阳才刚露出半脸,我就被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吵醒。此时,我心情感到极其不开心,心想,好不容易盼来的周末,又是谁!我慢慢地拉开窗帘,看见一个穿橙色衣服的环卫工正蹲在地上捡拾垃圾,而另一个站着的穿绿衣的环卫工则说:“唉,今天真倒霉!怎么遇上垃圾桶被弄翻了。”那个穿橙色衣服的环卫工说:“别抱怨了,认真干活吧!”
这时,一个晨练的阿婆路过我窗口下,她悄悄地说了一句:“这些环卫工,怎么这么粗鲁!把垃圾桶都弄翻!”
顿时,我心中既欣慰又心寒,欣慰的是,在我居住的城市,有着这么一群敬业的环卫工人守护着城市的整洁;心寒的是,有一些人,不理解、不体谅环卫工人们的敬业精神,还一脸嫌弃。
身边美的人当然不止环卫工人,但是在我心中,他们永远是如此的高尚,为了别人的健康,牺牲了自己的健康;他们永远是如此无私,为了城市的整洁,顶着烈日工作。
如果社会上多一些爱,少一些恶,多一些乐于助人的人,少一些见利忘义的人,那么这一定会有更多美丽的人,一定会成为人人憧憬的世界。
在我们身边,总是不断有美丽的人出现,又总会有人离去,所以要珍惜身边美的人,才能感受世界的温暖!
第五篇:争做最美新疆人----张元丽同志的先进事迹
争做最美新疆人
张元丽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孝老爱亲好人)
张元丽,女,汉族,1978年10月出生,99年8月参加工作。从事教育工作以来,她始终以“做人勤为本,做事实为基”为人生信条,从每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勤勤恳恳用心做事业,用爱做教育。
该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所教班级的成绩在学校名列前茅。自参加工作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深受学生喜爱,所带的班很快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和班风,班主任工作成绩显著,得到校领导和师生的充分肯定。
现将其典型事迹总结如下:
一、坚定信念,献身教育,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养
作为一名骨干教师,该同志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学习《教育法》、《教师法》、《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教育法规。在思想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工作中,能正确处理集体、个人两者利益关系。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勇挑重担,遵守学校各项纪律,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二、爱校如家,工作兢兢业业
该同志爱校如家,爱岗敬业。该同志在2008年合校时,孩子刚刚满半岁,还在哺乳期,她却毫无怨言的担任两个班的英语课,同时担-1-
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并承担晚自习工作。工作忙的时候她根本顾不上孩子,好几次都因工作繁忙无法回家给孩子哺乳,家人只能抱着孩子到学校来给孩子喂奶,之后继续工作。她为此也很内疚,也曾默默流泪。但她从未因为孩子小需要哺乳,向学校提出任何条件。她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学校和学生身上,几乎每天都提前进教室,第一时间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每天都对学生的集会、早读、课间操、卫生清洁、午休、晚自习等督促检查并考核登记,经常性、随意性地观察其他课任教师上课时学生的学习和纪律状况,及时和任课教师沟通,力求更多的掌握第一手材料,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前途理想教育、科学人生观教育,围绕着“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的教育理念
三、尊重关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爱心成就教育。在实践“正面教育理论”时,她注重用爱心和耐心感染学生,因材施教,主动热情地帮助学生,特别是家庭贫困、品行不正、学习较差的学生,以“爱心、严心、责任心、耐心、”去感染他们,经常与学生谈心,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感情上的困惑、学习中的苦闷、生活中的烦恼,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班主任工作中,她真正做到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在对待问题学生时,她更多的是耐心的说服教育,而不是训斥。经过她的耐心劝导,她班上的问题学生越来越少。作为班主任,高老师是孩子们的大姐姐,不但在学习上和思想上关心他们,而且在学生生病时也表达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一旦知道有学生生病,她就及时了
解学生的病况,校医能处理的就处理,不能处理的就联系家长,经家长同意后,迅速带学生到社区医院治疗。高老师所讲的学生记在脑里,所做的看在眼里,她的一言一行都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充分肯定。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中坚、班集体建设的核心,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调动这部分同学的热情,注意培养并发挥其作用,是树立良好班级的关键。作为班主任,高老师充分信任班干部,放手让他们开展工作,并加以指导。让班干部感觉到老师是他们的坚强后盾。每当组织一些大型的活动,如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等,他都要把班干部召集起来,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定方案,周密布置,仔细分工,让班干部都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自己的工作。积极鼓励,给予信心,赋予他们锻炼的机会,让他们自己管理班级。在班干部的正确带领下,高老师所带过的班级都能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五、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 积极做好合力教育工作
该同志经常进行家访,及时将学生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及时召开后进生会议及后进生家长和科任教师的面对面座谈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对家长会缺席的家长,会后通过电话、写字条等形式进行联系、交流,密切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形成了很好的教育合力。高老师,还经常通过校讯通平台和家长交流沟通,传递一些有关家庭教育的内容,和家长共勉。逢年过节她都会以短信的方式给每位家长送去祝福。
六、创新思路,发挥自主,积极投身教学改革
随着学校生本教育的开展,她大胆的在课堂中尝试新方法,解决课上的问题。课上及时根据课堂情况调整教学环节与教学思路,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在课堂中注重小组建设和小组长的培养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她积极参与各级的听课、评课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她所带的班级英语成绩也名列前茅。
六、追求上进,积极进取
面对教育的不断变化,作为教师,必须要有危机感,通过不断学习去应对不断的变化。比如,高老师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经常上公开课,认真参加听课评课,使得自身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学校名列前茅,多次获得本校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称号。
总而言之,该同志是一位爱校如家、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育有方、教学有法,工作积极,成绩显著的教师。她用朴实的人生性格,踏实的工作作风,坚定的人生信念,执着的人生追求,捍卫着“教师”这一神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