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沂蒙革命文化
题记:沂南县地处沂蒙根据地中心,革命战争年代,这里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山东省政府前身--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成立于该县古镇青驼寺,并涌现出“红嫂”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等一大批先进英模人物„„
临沂市委书记李群说过,沂蒙革命文化具有广泛影响,全市现有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处,沂南县就有3处。这些教育基地正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巨大精神财富,也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有利条件。
红色文化不仅是沂蒙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和井岗山文化、延安文化一样都是革命老区特有的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沂蒙的传播和实践,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产党人及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光辉历程中所创造的优秀文化,是沂蒙特有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沂南县早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就有一大批共产党人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并为红色文化书写了浓重的一笔。抗日战争时期,沂南县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以“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为主旨的沂蒙精神这一红色文化,经历一个较为完整的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沂蒙具有着十分典型的意义。
早期红色文化在沂南的传播
沂南县是早期共产党人在沂蒙活动的地方之一。1923年,在上海大学就读的沂南苏村镇门家庵子村进步青年刘鸣鸾,就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期间,每回乡省亲便传播马克思义,如共产党机关报《向导》周刊,就是他带到沂南的。1927年春,在沂南一批土生土长的进步知识分子,也相继接受共产主义,加入共产党。如苏村镇北良水的杜润芳、依汶乡朱家里庄的朱寿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沂南的面貌也就焕然一新了。到1928年,苏村和朱家里庄这两个地方成为共产党人活动的基地并发展了一大批党员。同时,这两个地方,在党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特别是在苏村镇一带,在司马村农民运动领袖徐相南的领导下,农民运动得到迅速发展,这在沂蒙山区是屈指可数。组织起来的农民们拆庙宇、砸神像、剪辫子、动员妇女放脚,不仅如此,他们还打击土豪劣绅、惩治为富不仁、斗争恶霸地主、带领农民抗捐抗税冲击国民党沂水县政府。在苏村镇一带,广大农村一切权力归农会,地主阶级们吓得惶惶不可终日。司马村地主徐鼎新拿350块大洋到农会说:“我捐上点钱,也入会吧?”他被农民嘲笑了一顿,灰溜溜地离开了农会。
农民运动发展的结果,农民的文化程度迅速提高了。(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的考察报告》)农民运动的发展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先进文化传播的过程。通过农民运动,红色的文化深入宣传到广大农村。为抗日战争迎接革命高潮的到来和沂蒙红色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929年夏,中共沂水县委遭破坏,县委书记朱寿年和一批共产党人被捕,农民运动领袖徐相南壮烈牺牲,沂南的革命处于低潮。但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他们擦干战友的血迹,继续顽强战斗,党员徐海萍、贺百珍、秦鸿钧以对党坚定的信念和忠诚外出找党,在历尽艰难后终于和党取得了联系。贺百珍1942年在哈尔滨为保住党的通讯密码被日寇丢进硫酸池中杀害,徐海萍1943年在冀中积劳成疾而牺牲,秦鸿钧(电影《永不消失的电波》原型之一)在上海于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被国民党特务头子毛森杀害。他们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为红色文化增添内容的一生。
先进文化,不仅造就一代人,同时也改造一代人,最为突出的典型代表如徐相南的父亲徐丁谊,原是老同盟会员,在儿子领导农民运动的同时,他也接受马克思主义,从思想上完成了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转变。在儿子牺牲后,他把儿子的遗体放在一个闲院子里不埋,并发下誓言,“共产党不胜利,就不给儿子出殡”。因为他明白一个道理,以先进文化武装的共产党人必将取得胜利。尽管这个胜利还十分遥远,但这一天必将到来。他以坚定的信念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先后把三个不满16岁的孙子送给八路军。并动员两个外甥参加抗战。1940年,大孙子牺牲后,老人以坚强的毅力挺了过来。在抗战最艰苦的1942年,老人写下了“对面灵山存八宝,一家五抗无限乐,抗战到底”的春联。1947年,沂南县委为徐相南出殡下葬后,老人走完了他漫长的人生。在徐丁谊老人身上,不仅表现了沂蒙人民“爱党爱国、无私奉献”这一沂蒙精神的主旨的红色文化,而他本身同时也为这红色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内涵。
正是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一大批共产党人的实践不仅唤起民众,使沂南的农民运动在沂蒙红色文化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同时,也为抗战时期沂蒙精神这一红色文化的形成、发展、完善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红色文化在沂南的形成与发展
“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具有着光荣传统的沂南儿女,在党的领导下,便积极地置身于民族的解放之中。从1938年8月,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进驻沂蒙腹地沂南县岸堤镇一带,从此拉开了创建沂蒙根据地的序幕。经过两年的艰苦奋斗,到1940年8月,山东全省各界代表联合大会在沂南县青驼寺的召开和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沂蒙根据地创建的完成和沂蒙根据地达到了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内,以岸堤、孙祖常山、依汶为沂蒙中心区内,八路军第一纵队、山东分局、战工会、八路军山东纵队、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抗大一分校、大众日报社、鲁中区党委等各群团机关均集于此地,从而在沂南境内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敌后抗日战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沂南县也成为中共山东分局的直属县。正是由于独特的地理优势,红色文化能以在以沂南为中心的区域得以迅速广泛地传播和发展。
在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及各抗日团体,在沂南境内派出大批的工作组、工作团及文艺宣传队,并创办抗日小学、冬学夜校、青年识字班,在宣传组织发动群众的同时,把红色的革命文化迅速而广泛地传播,而另一方面,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实际行动与国民党政府及军队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徐向前元帅看见房东老人穿得单薄,便脱下自己的大衣送给老人,吃了房东一个地瓜也要照价付钱。正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产党人的为人民谋利益的实践,使得党和人民建立了鱼与水、血与肉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是普遍的广泛的和深入民心的。爱党爱军、无私奉献已成为一种文化实践。在根据地内,不论妇孺老幼纷纷起来投身抗战,有许多村庄青年人几乎全参加八路军。如朱家里庄村、石泉村,在1938年秋冬就出兵各一百余人,成为当时抗日模范村,朱家里庄村的杨次章家一下就有三兄弟全部参加八路军。刘家店子开明绅士刘佛像也毁家纾难,拉起200多人的队伍交给八路军。还有许许多多的妇女和儿童,也纷纷走出家门投身抗战,如“沂蒙母亲”王换于,在1938年50岁的时候,也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40年3月,当徐向前元帅指挥的孙祖战斗时,许多妇女和老太太就主动地参加支前,她们冒着炮火到阵地上送水送饭,给战士们莫大的鼓舞,支前的民工田大,在关键时和战士们一块推倒石墙,砸死三个日军,立了大功。1940年7月,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在沂南东高庄创作的歌曲《跟着共产党走》不仅仅喊出了根据地人民的心声,同时也是红色文化发展的概括。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明确地指出,革命文化,对于人民大众,是革命的有力武器。“革命的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可以这样说,在根据地内红色文化的形成,也是抗战的总动员,正是红色文化的总动员,使得人民充分地发动起来,从而为迎接艰苦抗战岁月的到来直到打败日本侵略者及消灭蒋家王朝,做好了文化和思想的准备。
红色文化在沂南的丰富与完善
以沂蒙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在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得以形成,而她的丰富和发展则是伴随着艰苦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全过程。
沂蒙根据地,从一开始创建,便处在日伪军的包围之中。从临沂到沂水、蒙阴到临沂及北部泰石路三条公路上,敌人碉堡林立,对根据地层层封锁,除此之外,一次次治安强化运动,一次次大规模的“扫荡”,“蚕食”,从而形成了政治、军事、经济上的封锁和进攻。为粉碎敌人的“扫荡”封锁,保卫和发展根据地,根据地军民团结一致,在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中,共产党人和八路军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战胜了空前绝后的困难,保卫和发展了根据地。正是在这艰苦的年代中,沂蒙儿女以朴素而崇高,平凡而伟大的行动,把沂蒙精神的主体、爱党爱军,无私奉献表现得淋漓尽致。1943年冬天,沂南县马牧池乡横河村普通农村妇女明德英从鬼子的枪林弹雨中抢救了13岁的小八路庄新民,当时明德英见伤员流血过多昏了过去,就毅然将自己的乳汁灌进了伤员的嘴里。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明德英,她那普通而又伟大的壮举,和战士们在战场上拼杀,没有质的区别。在这里,沂蒙精神从甘甜的乳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还有“沂蒙母亲”王换于,这位1938年50多岁入党的老人,从一入党后,便把她后半生的精力和全部心血无私地奉献给党,她们家,曾是山东分局、八路军第一纵队司令部等高级机关的所在地,徐向前、罗荣桓、朱瑞、黎玉等高级领导常住她们家,为了照顾好领导干部,她一天做七八次饭还不黑天。她创办的战时托儿所,历时数年,她抚养的罗荣桓的女儿罗琳、陈沂的儿子陈小聪及胡奇才将军的儿子等40多个孩子都健康地成活了,可她却有亲骨肉因照顾不周而夭折了。在1941年冬,日军5万人的大“扫荡”中,她冒着生命危险掩护和救护了大众日报社的工作人员白铁华,卖掉了赖于生存的土地,厚葬了烈士陈若克。她每当附近发生战斗便和儿媳张淑贞就要穿几身衣服到战场附近,去收容掉队的干部战士,为他们化装,然后再送他们归队,最多的时候,一天要穿七八身衣服。连儿子儿媳的衣服都给穿完了。其中几次差点被搜山的日军抓去。为了使藏在山里的干部战士能吃上饭,每到天黑,就要煮上一锅地瓜,半夜同志们进屋后,总是先到锅里去找吃的,每次看着孩子们吃得又香又甜,她总是心疼得直掉泪,临走时,总是要孩子们多带一点,一个冬天下来,她家三窖子地瓜全吃没了,到了春天,连种子都没留下。在王换于身上,只有奉献,没有索取。
当然,红嫂和沂蒙母亲仅是作为典型的代表,作为群体意识的沂蒙精神是由沂蒙儿女这一群体表现的。仅1941年冬的大“扫荡”中,在沂南的北大山、大青山、五彩山、孟良崮,群众就掩护了山东纵队的总医院、一所、二所、三所、五所等大批的伤病员,仅艾山前后五六个村庄,就掩护了2000多伤病员和机关干部。为掩护伤病员和机关干部,民兵英雄徐梅山不仅率民兵60天作战70多次并以爱赠分明的立场亲自镇压了叛变投敌的亲姑家表哥。依汶乡五空桥的刘世矩,被敌人三次按到铡刀刃上,也没说出一个字,张庄镇石麦亭的村长,为保护伤员和公粮,被日军活活地烧死。依汶乡滑石崖村高乃贞一家,就掩护了18个伤员和抗日干部,高乃贞的母亲,为掩护伤病员,故意引开了搜山的敌人,最后倒在敌人的枪口下,这个仅有4户人家的小山村,在抗战中,就掩护了50多位伤病员。还有鲁庄乡的范桂军,就是在敌人枪口下,把八路军伤病员当作自己的丈夫掩护下来。同时,还有许许多多从敌人的刺刀尖上,枪口底下冒着生命危险去认丈夫、认儿子的动人事迹。还有儿童团长刘乃斌率领儿童团员下到冰冷刺骨的汶河当中,在敌人快要到来时,撤掉了敌人扫荡时架起的便桥,使敌人不能过河扫荡。正是沂蒙儿女这一伟大的群体,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用朴实而伟大的行动,使得沂蒙精神为主体的红色文化得以发展和完善。
沂蒙精神含有丰富的内容,因而她的组成具有着全面性和完整性。1941年冬和1942年冬,日军对沂蒙根据地的大“扫荡”,使根据地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沂蒙根据地(沂南县)这个不足20万人的地区,青壮劳力被抓1万多人,房屋被烧四分之一,耕牛牲畜大部被抢,生产生活资料大部被毁,根据地进入了空前困难的时期。为了渡过难关,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根据地军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艰苦创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如省长黎玉在横河村亲自带头拉犁,开展生产自救,各级领导也率先垂范,县委书记王介福就带领机关干部开荒70多亩,开设了工副业项目,不仅改善了生活,同时也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在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人民群众一手拿枪,一手拿锄,一面战斗,一面生产。变工组、互助组、合作社在根据地内到处涌现。通过生产运动,我们不仅战胜了困难,改善了军民生活,同时涌现了朱富胜、王兑
一、马星祥三位劳动英雄和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及李家庄子、尤家埠子、后交良等先进集体。
日寇投降后,根据地在未实行土改之前,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参军运动,仅今沂南县这一区域内,就组建了3个子弟兵团,同时大批干部被抽调随军进军东北,支援新区的开辟。在大参军中,出现了许多母送子、妻送郎、兄弟相送的动人场面。在随之而来的解放战争中,老区人民又极力支前,从鲁南战役到渡江战役,老区人民派出担架团、小车队,为新中国的解放再次作出了沂蒙儿女的贡献。如劳动英雄朱富胜率领的担架团,从济南战役转向淮海战场。在淮海战场上转战65天,在紧要关头3500多人连续作战6天6夜,及时抢救伤病员6000多人,被华东支前司令部嘉奖为华东第一模范担架团。还有最为感人的是,在孟良崮战役中,有32名妇女,在汶河上扛着7块门板,架起了火线桥,当主力部队通过后,干部战士看着累倒在沙滩上的妇女都流下了眼泪。有谁能想到,这些妇女中有的已经怀有身孕。在解放战争中,沂南这一沂蒙根据地的中心区仅有28万人口,可支前人数却达到了33万人次。在解放战争时期,沂南更涌现出“活烈士”韩成山这一先进代表人物。1947年春,在著名的孟良崮战役黄崖山阻击战中,弹尽粮绝的他毅然与四名战友一起跳下悬崖。30年后,“活烈士”才被发现,1992年,他受到了江泽民的亲切接见。正是在沂蒙精神的作用与鼓舞下,沂蒙儿女为新中国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完善和丰富了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在沂南的继承和发扬
任何文化,都有着较强的传承性,作为优秀文化的沂蒙精神,更体现了她所特有的传承性和生命力。建国后,沂南人民在继承和发扬红色文化的同时,也为红色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
在沂河岸边的周锡芬和周锡芳两姐妹,从小就生长在一个红色的家庭,受到母亲爱党拥军的熏陶。姐姐的丈夫陈学文是位军人,1964年,在部队训练时因掩护战友双眼几乎被炸瞎,右手被炸掉,右胳膊被炸去,身上多处负伤,在评为“爱兵模范”和荣立一等功的同时,也被评为一等残废军人。在母亲的鼓励下,周锡芬担起了护理丈夫和照顾家庭的重任。从丈夫受伤到去逝整整23年。23年,人生能有几个23年。在这23年中,她不仅要照顾好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还担当起抚养7个孩子的重任。其中许多困难都咬牙挺了过去,从未向部队向组织开过一次口。孩子成人后,她又先后把四个孩子送到部队,支持国防事业,并教育孩子听党的话,好好工作,不能给老区人丢脸。她被部队称为编外指导员。妹妹周锡芳,是位60年代初的回乡知青,在母亲的鼓励下,也找了位军人做丈夫,她在村妇女主任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后半生。除所负责的计划生育、幼儿教育、调解工作样样出色,深受群众爱戴外,她还几十年如一日照顾残废军人孤寡老人,为50多个现役军人介绍对象组成家庭,并先后把4个孩子送到部队,因教育孩子有方,被群众的领导亲切称为“兵妈妈”。因周锡芳出色的工作,1995年被临沂市妇联授予“临沂市十佳新红嫂”和“三八红旗手”称号。
有“红嫂”便会有“红哥”。每一位“红嫂”的身后,站着的便是一位“红哥”。而有一位“红哥”便直接地站在台前。改革开放后靠党的致富政策富起来的王振玉,致富不忘乡亲,致富不忘拥军,致富不忘党的恩情。20多年来,一直无微不致地照顾一位残废军人,15年来,交党费已达2.2万元,他还做了许多公益事情。1992年,他被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的同时,还被省政府和山东军区授予“爱国拥军模范”光荣称号。
任何文化在具有传承性的同时,也具有着普遍性。红色文化也不例外。原鲁庄乡珠宝村老“红嫂”范桂君,在建国初期任村支部书记时,不仅村里的工作样样干头里,对军烈属和残废军人也格外地关心和照顾,她组织起来的拥军组,几十年如一日地照顾军烈属和残废军人。当南疆发生战事时,她又和乡妇联组织全乡妇女,像当年支前一样,为子弟兵纳鞋垫、做军鞋,南疆的战士们收到慰问品后都纷纷来信,一定要多杀敌、多立功,不辜负老区人民的希望。为照顾好军烈属,使现役军人们安心服役,支持国防建设,她又组织起“红娘”组,并带动全乡成立“红娘”协会,先后为近500名现役或退役的大龄青年牵线搭桥,组织起美满的家庭。她们拥军的优秀事迹,先后受到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的表彰。原鲁庄乡妇联被全国妇联评为“新时期拥军优属先进集体”。在范桂君的带动和培养下,鲁庄乡拥军优属蔚然成风,范桂君培养出来的乡妇联主任李秀莲也被总政部和民政部授予“全国拥军优属先进个人”。范桂君本人也被省妇联、省民政厅、省军区授予“山东红嫂”和“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
以沂蒙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文化在沂蒙长期实践的产物,同时也为沂蒙革命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沂南县,还产生过一位“沂蒙红嫂”的典型代表。在她的身上,完完全全地反映了沂蒙人民沂蒙精神。他就是1992年被辽宁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拥军优属模范个人”、“模范共产党员”、“学雷锋标兵”光荣称号。1995年被中央军委、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爱国拥军好妈妈”光荣称号,受到江泽民的亲切接见,并于1999年光荣出席建国50周年庆典的胡玉萍。胡玉萍是沂南县张庄镇和庄村人,1939年,她刚结婚第二天便把新房让给八路军伤病员居住,1947年又把年仅16岁的弟弟送到前线,参加解放军。孟良崮战役时,快要临产的她,又动员丈夫支前,生了孩子后,又将亲友送的鸡蛋、小米、老母鸡送给解放军伤病员。并带领妇女积极支前,是当地有名的支前模范。抗美援朝时,她一家就捐献大豆500斤,她还常照顾3位烈军属老人,她是临沂地区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个人,她做了许许多多爱党拥军的事。在沂南县六七十年代就曾出现过“远学雷锋,近学胡玉萍”的热潮。1978年,57岁的胡玉萍被转业到抚顺的儿子安度晚年,而她又把沂蒙精神在雷锋的第二故乡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抚顺20多年的时间里,她艰苦朴素、省吃俭用,常年累月为雷锋团无偿养猪,关心抚顺的驻军,常年照顾8户烈军属老人。1989年,她发现一户军属没房住,便把区里照顾她的新房让给了人家。她先后把自己辛勤劳动价值11 万元的猪和物品捐给了部队和烈军属,仅1978年以来就交党费近万元,为新战士入伍买书赠书近万元。在她的身上,不仅仅是表现了沂蒙人民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精神,而且也代表着共产党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她被雷锋团誉为编外指导员、编外政委。雷锋团原政委肖林发曾这样说道:“我们要像学雷锋那样学习胡妈妈,要像胡妈妈那样学雷锋。”2001年,抚顺群众、驻军自发地为胡玉萍建立了“个人荣誉室”。一个城市的市民为外地而且是一个尚健在的普通妇女建荣誉室,古往今来,这在全国尚属首次。胡玉萍,把沂蒙山的红色文化传到了辽河平原。
第二篇:沂蒙文化
家乡的文化民俗
2011年寒假社会报告
我的家乡在沂蒙这片红色的大地上,这里蕴含这几千年的文明,孕育着勤劳勇敢的英雄儿女。
因为深爱,所以时时眷恋。寒假对家乡历史、文化、民俗作以调查。
一、沂蒙文化
临沂市是一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几十万年前的沂河两岸就活动着人类祖先的足迹,临沂古城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闻名中外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就出土在这里,拥有精美的汉画像石刻的沂南北寨汉墓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临沂市博物馆存有文物万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300余件。临沂还是一代名相诸葛亮、书圣王羲之、书法家颜真卿、算圣刘洪,以及曾子、匡衡、王祥等的故乡。他们灿若星辰,光照千秋,折射着沂蒙大地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光辉。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孙膑兵法竹简是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沂南北寨汉画像石墓,属全国少有。市内著名文化旅游景点有:王羲之故居,诸葛亮文化旅游区,荀子墓,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北寨汉画像石墓等。依托灿烂历史文化,临沂已成功举办了书圣文化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文化活动。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山东解放区的首府。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华东局、山东分局、山东军区、山东省政府、八路军115师、新四军军部、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等党政军机关驻地,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罗炳辉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迹。古老的沂蒙山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有的饮食文化,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来一展才华,吟诗作赋。在孔子“登东山(蒙山)而小鲁”之后,李白、杜甫携手翩然而来,写下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千古诗句,李白更是为兰陵美酒佳肴而吸引,乐不思蜀,以至醉卧兰陵“不知何处是他乡”,醉出一段极致。历史上,诸葛亮、王羲之等名人都出生在这里,他们为沂蒙饮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饮食文化
物产的丰富、食俗的久远、使沂蒙人民流传下来许多独具特色的食品,如:糁、八宝豆鼓、民间伏酱、六姐妹煎饼、莒南锅饼、沂水丰糕、郯城挎包火烧等都是沂蒙独有的地方小吃;能登大雅之堂的沂蒙菜有:光棍鸡、蒜泥鱼、烩肉丝鱿鱼、蒙山全蝎、莒南炉肉等都是土生土长的民间特色菜;档次较高的饭店流行的新潮菜有:果味银杏、灯笼虾片、龙珠鲍翅、清汤乌穗、桃源焖鱼头、甲鱼丸子等已成沂蒙美食的新族。沂蒙名厨在全省及全国各类烹饪大赛中制作的氽芙蓉黄管、氽西施舌、龙舟鲍翅、雪蛤银杏等分别获得金、银、铜奖。这些获奖菜无疑都成为沂蒙珍馔风味中的“阳春白雪”。
沂蒙烹饪老字号的饭店多保持特色传统,如临沂老酒店、沂州老菜馆、沂州府大酒店等。后来大批新建的饭店起点较高、菜式新颖。如华盛江泉城大酒店、陶然居大酒店、荣华大酒店等星级宾馆。整体上是鲁菜气息浓厚,近年来受川、粤菜系的影响,出现了多菜系共存的局面。近年来,沂蒙厨师对过去史书记载的古老菜系、烹饪方法,进行了挖掘整理,恢复了一些历史名吃;同时,注意外学
内创、刻意求新,结合地方风味,创造了一些新式菜,为古老而又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沂蒙菜增添了新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除兰陵老字号的兰陵酒外,还有沂蒙老曲、银麦啤酒、金银花茶等颇具特色的美食,为沂蒙山区悠久的饮食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之具有了丰厚的文化内涵。
独特的沂蒙饮食文化,是辛勤的沂蒙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实践的结果。但上千年的饮食文化、技艺,其史料多数散乱不全,传统技艺颇多失传,将其搜集整理,并系统归纳绝非易事,该书编者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沂蒙美食的过去和现在进行了一次科学的总结,由于受时间、资料、水平限制,不足之处在所难免,但本书编者志在弘扬沂蒙传统饮食文化,使之不断得到继承和完善,这无疑是为沂蒙饮食业的繁荣做出了一大贡献。
三、临沂小吃
糁,临沂地区的风味小吃。因其香辣可口、肥而不腻、祛风除寒、开食健胃实为众人所喜爱,早晨喝糁系临沂传统食俗。“糁”(临沂方言中念sa四声)在文字上讲是用肉作成的汤羹,仅在临沂或临沂人的饭店中才能见到。相传是古代西域回族的一种早餐食品。最初由元朝大都一对回民夫妇来临沂经营,当时叫“肉糊”,后来仿制者越来越多,明朝时期定为“糁”。据临沂县志记载,糁是明朝末年临沂人创造的,几经演变改进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沂州名吃。解放前临沂城有八家著名糁铺,今已发展至百家专营糁铺。喝糁有四大讲究,即热、辣、香、肥。一碗热糁配以油条、烧饼、烤牌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糁有牛肉糁、羊肉糁、鸡肉糁三种,以牛肉糁、鸡肉糁最为正宗、普遍,羊肉糁为珍。
咸豆粥,是临沂大众化粥食,多为早餐供应。此粥制作细腻、口味香美、消渴利尿、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喝此粥配食热油条口味尤佳。
临沂煎饼,是沂蒙山区民间传统家常主食,也是久负盛名的地方土特食品。临沂煎饼历史悠久,相传孟姜女哭长城,所带食物即煎饼。清代蒲松龄在其《煎饼赋》中写到,“煎头则合米豆为之,齐人以代面食”,“圆如银月,大如铜缸,薄如剡溪之纸,色如黄鹤之翎,此煎饼之定制也。”食用煎饼需要较长时间的咀嚼,因而可生津健胃,促进食欲,促进面部神经运动,有益于保持视觉、听觉和嗅觉神经的健康,延缓衰老,不失为一种保健食品。
四、沂蒙精神
孟良崮战役纪念碑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小延安”之称。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抗击外来侵略和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三万沂蒙的优秀儿女献身疆场。车轮滚滚的支前队伍、送子送郎参军的动人场面、沂蒙红嫂的感人故事、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等拥军支前的楷模,名垂青史的孟良崮战役记下了这一段光荣的革命业绩。沂蒙是一块红色的热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培育下,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共同创造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临沂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体现了崇高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和道德要求。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0819班
王飞
第三篇:沂蒙文化
沂蒙印象
人文地域
沂蒙,一片神圣的土地,一片红色的沃土。
沂蒙,这里是举世闻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曾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解放立下了不朽功勋,沂蒙是一片血染的土地,一片红色的沃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沂蒙百姓在中国革命史上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坐落在沂蒙山区腹地的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沂蒙山区的政治文化中心。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都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被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
在这里,有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
在这里,有拥军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张玉梅、伊廷珍、杨桂英、伊淑英、冀贞兰、公方莲)
在这里,有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中国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 在这里,有被毛泽东称作“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典型厉家寨; 在这里,有宛转悠扬、风靡大江南北的一曲民歌《沂蒙山小调》;
在这里,有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开国元勋陈毅、徐向前、罗荣桓、开国第一将粟裕、谷牧、罗炳辉、抗日英雄张灵甫、张自忠、刘震东等一大批革命英雄群体,留在这一片片充满神奇和静谧的土地上。
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的那一幕幕动人的革命故事,至今让人肃然起敬。
沂蒙,又称沂蒙山区,沂蒙山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主要指的是以蒙山、沂水为地域标志的革命老区——沂蒙山区,这里是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历史上的沂蒙,大致包括山东省临沂市的三区九县(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沂南县、沂水县、郯城县、费县、平邑县、苍山县、莒南县、蒙阴县、临沭县)和淄博市沂源县、日照市莒县、潍坊地区的临朐县、济宁市的泗水县,枣庄市中区、峄城区、台儿庄区、山亭区部分,江苏省连云港市、邳州、新沂、赣榆、东海等县市的一部分地区等。主要景点
一、凤凰迎宾
凤凰迎宾区,因为凤凰曾经在前边的梧桐树上落过, 也因为皇姑曾经从此进村,所以有了这个文雅的名字。中国史籍《尚书》就有“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记载。登临凤凰阁,远眺群山,会见到层峦叠嶂的沂蒙山风光;俯首村落,会见到若隐若现的竹林茅舍;静下心来,还会听到潺潺流水声和鸣禽唱和声。三级瀑布自凤凰阁飞流跌落,寓意凤凰三点头笑迎宾客。凤凰阁上有一副对联写道:“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这是晋代大隐士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两句话。登阁尽收眼底的美景、四望游目骋怀的愉悦、摆脱红尘羁绊的洒脱自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二、竹泉村
春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日,“风送秋荷满鼻香,竹声敲玉近虚廊。”冬日,虽然“秋去香消孤蕊瘁,冬来叶败半枝红”。”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据有关专家介绍,就结构而言,牌坊的原始雏形名为“衡门”,是一种由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构成的最简单最原始的门。走过牌坊,就标志着进入竹泉村了。千百年来,人们憧憬着人人自耕自食,真诚相处,无竞逐,无欺诈,无战争,甚至无君无臣的大同社会。因此有了《桃花源记》、《枕中记》、《镜花缘》等理想化的乐园。“世外桃源”是一个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千百年来,完美主义者无不苦苦追寻、刻意营造自己想象中的“世外桃源”。现实是不能选择的,也是不可逃避的。但是,心境是可以自主的。儒家教我们承担重任,道家让我们举重若轻。担当是我们的一份社会职责,超越是我们的一个生命境界。“大静是闹中取静,真闲为忙里偷闲”。竹泉村,充满着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它朴素、自然、真淳,是现实中的“桃花源”。正如“竹泉坊”坊联所写:“梦里说梦,笔端几度桃源梦;天内寻天,泉上一壶竹洞天。”桃花源就在这里,这里就是福地洞天。竹泉古村,因竹而有韵味,因水而有灵气。居高氏族谱记载,迁居竹泉村的高氏始祖名叫高名寔,是明末河南巡抚高名衡的堂兄弟。他迁居这里时,村名叫“泉上庄”。高名衡也曾在泉上庄建茅舍、植红梅暂避红尘;也曾在竹林内仿效王羲之曲水流觞、宴饮亲朋好友。这座仿明清建筑群“梅缘”,就是在高名衡茅舍旧址上新建的一组休闲居住庭院厅堂。万绿丛中,几株红梅,幽境更幽。茅舍群中,几间瓦舍,大俗大雅。远道而来,与梅相逢,正是缘分。“今世有缘梅做伴,他生无悔竹为邻。”“竹旁有兴调琴轸,溪上忘机弃钓竿。”在这里住上一宿,一定乐不思归。
竹
在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来到沂南却没到竹泉村,就好比吃临沂的煎饼没放大葱,总会缺少那一段白和一抹绿。
竹泉村,顾名思义,因竹而得名。竹是竹泉村的灵魂,为这北国的村落增添了气韵。在中国,竹子有特殊的含义,竹有节、虚怀若谷、耿直不阿,文人爱竹,沂南的汉子爱竹,中国君子爱竹。竹是君子的化身,无论是“竹林七贤”还是“竹溪六逸”,他们都有着竹子一样的筋骨和竹心一样的性情。郑板桥爱竹子,爱到无法离开竹子的地步,他种竹、画竹、写竹,以竹为友、以竹自居、以竹为生。他一生对竹子倾注了太多的感情,竹子对于他而言又有着诸多的含义。做官累了,他会调皮得像个孩子,耍着小性:“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想必他所画的那根竹子还未落在纸上,他心中的那杆竹子早已飞到湖边钓得一分清闲了!谁会理解,这一根小小的竹子会给这位大画家带来多少乐趣?连苏轼都觉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是文人的情人,“情人眼里出西施”,并非是竹子的娇柔,更多的是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吧!
然而,竹子可不是只知贪图享乐的浪荡公子,他有着更高的志向,和更高的追求,有时候不知是这位画翁的固执还是哪一根竹子的执着,他们以一种雷锋式的钉子精神打动着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那座青山颤抖了,它的骨血被这小小的竹子侵蚀着,这是怎样的狂傲和放荡不羁,然而,并非是这竹子撼动了大山,而是这山因竹而站得更坚稳。
或许,这正是沂南铁血男儿所坚守的原则,也是竹泉村独具盛名的缘由。
许是这片土地本就有着某种灵性,养育了谦恭大度、放荡不羁的诸葛亮,又养育了虚心劲节、直竿凌云、高风亮节的竹子。竹泉村的竹子并不像南方的雨竹那样铺张浩荡,它永远都是那么谦卑坚韧,而又胸怀万里。俗语道:“宰相肚里能撑船”,沂南的汉子能在肚里撑起多大的船?
雨后竹泉村的竹子却有别样的风情。大雨过后,一片湿漉漉,娇滴滴的竹子失去了一贯的锋芒,它灵翠、透亮。如果得了空闲,也学学板桥,“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在竹泉村,恰有清泉可供垂钓!如若在这里垂钓恐怕难钓得鱼,更多的是一种心境吧。
泉
如果说竹是竹泉村的灵魂,泉则是竹泉村的生命了。竹泉村的竹子因泉而生,泉水也因竹子而妩媚灵动。
竹泉村背倚玉皇山,中有石龙山,左有凤凰岭,群山环绕之下如果缺少一眼泉,就少了一分灵气;悠悠泉水,汩汩而过,如果没了山的震慑泉也没了张力。就这样阴阳相生相克才使得竹泉村的景色相得益彰。沿着溪水追本溯源,泉水沿着茅屋的门前舍后流过,冷冰冰的石壁和着泉水也不那么生硬了。不论是青石小路,还是苍翠竹林,或者茅屋小舍都在顷刻间与这泉水融为一体,就在你细细品鉴的那一刹那把你醉倒在这沂南古村,也会让你产生“此间乐,不思蜀。”的念头。
我是惯见泉的人,在济南生活了三年多,游览了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百脉泉、琵琶泉、酒泉、漱玉泉„„尽管济南的泉早已闻名遐迩,济南也号称是泉城,相比竹泉村的泉总是会给人留下遗憾。济南的泉都是随地而栖,“不懂得风水”,莫说临竹而栖它做不到,倚山而居他也是不会。相比“懂得风雅”、“文人气息十足”的竹泉,济南的泉更像是一个个“莽夫”。这使我想起了古代的大家闺秀,秀气、端庄而又不失体统。
我爱泉,喜欢独自坐在一口泉的旁边,听泉声,泉声和着水车的嘎吱声,相映成趣,不自禁地我的灵魂被这泉水引走,逃得一干二净。泉,拥有太多的智慧,正如老舍所言:“它总是不知疲倦地冒、冒、冒”。竹泉村的村民们也学着竹泉,总在不辞辛劳地耕作着、奉献着,唯有这样才能像竹泉一样生生不息。对于傍泉而生的人来说,泉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泉水流到哪天,他们的生命就延续到哪天,泉水流到哪里,村庄就蔓延到哪里。对于生活在竹泉村的人来说,这口泉给了他们太多的甘甜,越来越多的自来水取代了泉水,然而竹泉村的村民从未忘记过这口竹泉,正是他们对竹泉的崇敬才得以把这口泉完整地保存下来,他们深知:倘若泉死了,村子也就没了。
村
山美不如竹美,竹美不如泉美,泉美不如村美。村庄是一份厚重的积淀,它涵盖了太过丰富的意蕴,其中有民俗,有娱乐,有文化,有生命,有村民,有竹林,有泉水,有记忆„„
如果让我回到村庄去居住,我想更多的是亲切。
坐在休闲茶楼上,沏上一壶好茶,欣赏着沂南老乡的特色戏剧,想起了小时候每逢过节都会有诸如此类的表演。如今的娱乐形式越来越丰富,电脑、电视、游戏机应运而生。我们不再稀罕民间戏,可是再多的娱乐设施也无法弥补我们少年时一周以来对一场演出的期待,观一场电影,玩一局游戏无法带给我们一台民间戏的幸福感。粗拙的表演饱含着乡情,我们远离了靠走街串巷地表演去讨饭的日子,各种表演也因“仓廪实”、“衣食足”而不再干瘪,我们却难从中咀嚼出麦香味。
我们尝遍各种珍馐海味,舌尖也不再敏感,想必它也疲倦了吧。偶尔尝一下沂蒙光棍鸡、蒙山小豆沫、沂蒙煎饼、芝麻火烧、农家豆腐,乡野小菜,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别样的风味和刻骨铭心的回忆。
村庄的娱乐简单,正式它的简单才会带给我们娱乐的效果,才不至于给我们带来过多的压力。在竹泉村,你可以笨拙地学着沂南姑娘跳竹竿舞,她们不会嫌你碍手碍脚,也不会嫌你呆头呆脑,娱乐就是娱乐,娱乐是不需要积分和名次。
维系一个村庄文化命脉,最重要的便是故事。不知是钟灵毓秀还是美景诱人,沂南吸引了多位名家豪士在此安居乐业。诸葛孔明从这里诞生,凤凰在此择桐木而栖,高名衡也曾在此建茅舍、植红梅避红尘„„历代名士在此留传的故事也为这片小村庄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竹泉村的房子是石砌的,泉与石的相互滋生,相互浸润,使得石不至于过硬,泉不至于过柔,村庄不至于过躁,安静祥和才能养活一片村庄。竹泉村有着邻家孩童的趣味,有着小家碧玉的安静,还有着沂南老人的沧桑„„总是让人流连忘返。
三、天上王城
天上王城景区利用纪国历史遗迹,恢复两千年前的纪国王城,为游客展示周礼中的礼、乐、射、御等文化体系,建成王城文化体验区;利用密林、峭壁、洞穴、古树、名木、泉水等资源建成奇崮风貌观赏区;利用山村民居和古朴的民风、民俗资源建成山崮民情体验区;利用纪国藏兵洞原址,建成地下冰宫体验区;利用崮崖地势、自然环境等资源设置滑翔伞、攀岩、狩猎等户外运动项目建成户外休闲运动区五大功能区,包含大大小小60多处景点,30多处历史遗迹。
其中,更有两个景区主推的精品项目,演武场中的大型马战、马术表演和天然地下冰宫的冰雕艺术展。
演武场总面积3600平方米,配有专业演员100余人,优良的新疆伊利马40多匹。演员都是参加过电影《英雄》、电视剧《七剑下天山》的马技替身演员,马匹也都是训练有素的名马良驹。届时将为游客献上以西周历史为背景的大型古代马战节目-王城保卫战,和技术精湛、情节惊险刺激的马术特技表演。观看马战表演、马术特技之余,游客还可以亲身体验纵马奔驰、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和乘坐战车巡城点兵、号令天下的王者风范。
地下冰宫是在原纪国藏兵洞的基础上扩建出的一个大型地下宫殿,全长200多米,除去两端通道之外,主体空间有8000立方米,内有1200多立方米精美绝伦的冰雕、冰灯艺术展。冰宫内七彩迎宾门为您敞开通向这梦幻世界的大门;造型精致的双龙戏珠是我们梦幻乐园的接引使者;佛教群像处佛光普照,照亮您的幸福与安康;设计独特的冰酒吧,是王城的星巴克,展现了王城的高贵与品味;充满异域风情的海盗船、水果屋、迪斯尼乐园,造型奇特、色彩绚丽、精美绝伦;2条长100多米的滑冰道,让您体验惊险刺激的冰上运动;制作精巧、富有童趣的儿童滑冰道,是孩子们展现智慧与勇气的舞台。冰宫内冰雕、冰灯、滑道都将每4个月将修复、更新一次,让各个时期来的游客都能亲身体验到冰天雪地的北国风情,并且定期更新,保证常来常新,每次来都将不同的收获与惊喜带给游客。
第四篇:“沂蒙革命老区”观后感
“沂蒙革命老区”观后感
沂蒙精神是对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更是老一代向让走向未来的一代人传递的精神火把,是一个民族永生的精神财富!通过观看沂蒙革命老区的视频,欣赏三维的艺术展览图片,聆听讲解员的深刻讲解,一张张照片、一篇篇文献、一段段故事,仿佛把大家带到了枪林弹雨、硝烟弥漫、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使我感动万分。“沂蒙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沂蒙大姐”李桂芳组织妇女们双肩架起“火线桥”、“沂蒙母亲”王换于开办战时托儿所等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沂蒙人民“一口饭做军粮,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无私无畏英雄壮举,真实再现了革命烈士们前赴后继、英勇战斗和老区人民鱼水深情、一心向党的感人场面。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一名老党员薛贞翠,建国前带领村里的妇女学习识字、破除封建思想,给八路军做军衣、做鞋、送情报,做了大量的支前工作。建国后仍忙于村里的事务,顾不上家,面对丈夫“要么离婚要么退党”的威胁,宁可离婚也决不退党,最后说服丈夫全力支持她的工作。他们这些老党员们贡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俗话说得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人一时信党不难,难的是一生向党,内心真信,始终按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一个人一时做一两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甘于奉献,乐善好施,得到群众的公认;因此,我们一定学习好沂蒙精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做好本职工作,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同时还要谋事要实、做人要实。要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实际,提升个人修养和素质,严守职业规范,廉洁从教,踏实工作,真正落实教书育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以下是我今后的打算:
1、塑造良好的师德修养,做好学生的榜样,树立正确的引导形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守住校园这片洁净的乐土,不让社会上一些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思想所迷惑。
2、讲务实,守信用。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把工作做好,并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同时要说到做到,表里如一,始终如一。
3、对同事们建议多虚心接受和反思,进而赢得同事的支持和学生的尊重。
4、要经常自我剖析、自我评价,在自省中不断提高。在对待学生的时候,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以学生需要为本,对待学生人人平等。对教学工作,要从实际出发,谋划好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效备课,设计好教学环节,不脱离学生这个群体。在自主创新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承担教书育人这个重担。
第五篇:红色沂蒙文化
1、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内涵及现实意义?
(1),井冈山精神的形成: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遭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审时度势,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在白色政权的四面包围之中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党领导红军连续击退了反动势力的四次“进剿”和三次“会剿”,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创设了一整套红军建军原则,提炼了红军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回答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通过不断克服盲动主义、冒险主义错误的干扰,尤其是在反对教条主义的过程中,井冈山精神得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井冈山精神从孕育、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了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艰辛探索和对社会理想、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在屠刀面前不屈服,坚持革命斗争的产物。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三湾改编”把党的支部建在连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是革命胜利的可靠保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井冈山斗争史是军民同仇敌忾的战斗历史。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它的建立本身就体现着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定的信念,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井冈山军民艰苦奋斗的作风,是非常突出的,在群众中作为佳话。
(3)、井冈山精神的现实意义:它是对民族精神的创造性传承。井冈山精神并不游离于民族精神之外,而是在民族精神传承中的伟大创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彻底的爱国主义者。近代以来,中国一步步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面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亡国灭种的危险,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救亡图存,演出了一幕幕爱国主义的壮剧。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不但自觉地肩负起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历史重任,而且努力探索真正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正确道路。正是在井冈山的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开始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以坚定信念、敢闯新路的创新精神,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成功道路,建立了新中国,真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并把中国引上了通过建设社会主义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可以说,正是井冈山道路和井冈山精神,使中国人民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最先进的政治力量;正是井冈山精神把爱
国主义的传统从民族图存的境界升华到了民族自立、自新、自强的全新高度,从而突显出它的原创意义。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培育出来的革命的民族精神。具有原创性的民族精神必然催生出新的民族精神。中国革命精神是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它是“源”,后来革命精神的发展则是“流”,是对它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它的丰富和展开。此后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新时期的“54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还有在突如其来的“非典”灾害面前,胡锦涛同志倡导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等,都是井冈山精神的延伸和具有时代内涵的发展。这些精神作为一种特定的民族价值观和民族文化观,一起镕铸和培育成为一种革命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井冈山精神以其源远流长的革命传统,丰富深刻的底蕴和内涵,光辉卓绝的道德人格典范,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成为维系中国过去和现在、历史和未来的精神血脉,成为中国革命的民族精神的源头及伟大象征。井冈山精神不但集民族精神之大成,而且是传统民族精神和当代时代精神的大融汇、大统一。井冈山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工人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民族精神的传承性的大融汇、大统一,是中国革命史上革命精神、优良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大融汇、大统一,是民族精神发展史上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大融汇、大统一。这种大融汇、大统一,不但反映了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中国现代史的主旋律和时代的最强音,而且体现了它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在统一性,成为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重大特色。井冈山精神作为具有原创意义的民族精神,不但是“打天下”的精神,也应该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代的时代精神。正如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井冈山时所说:“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井冈山精神,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发扬井冈山精神。当然,对革命传统要继承又要发展。我们应该把革命优良传统和改革开放以来焕发出的新的时代风貌结合起来,熔铸成新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并把它贯注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江西是井冈山精神的发祥地。井冈山精神是江西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我们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2、长征精神的形成及其内涵?在振兴中华民族伟业中我们将怎样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1)长征精神的形成:长征精神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战争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同党内分裂势力、党外敌对势力和各种困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一种信念坚定、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优良传统和作风。这种精神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信正义事业必胜的精神;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长征精神是在长征艰苦的斗争环境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精神力量。几万红军流血牺牲的伟大实践,是长征精神赖以形成的根基。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的指导,是形成长征精神的理论指南,运用这种先进思想指导长征的每一步,并且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成功培育了长征精神,在红军长征经过的18个省区的每寸土地上,先进的理论、阶级的政党和群众实践,共同铸就了长征精神。
(2)长征精神的内涵:1996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概括起来,长征精神就是“不怕苦、不怕死”的崇高境界,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长征精神的本质,就是让劳苦大众摆脱剥削和压迫,求生存获解放.第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和对党的信念坚定,是红军长征的根本要义,这是红军将士最终战胜敌人克服险阻的原动力,是整个长征精神之源;革命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长征的胜利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胜利,是无产阶级革命理想的胜利。第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是红军长征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这是红军战士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基于理想信念所铸成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红军长征是在极为险恶的战争硝烟和自然环境下进行的,经历和承受了中外历史上罕见的艰难险阻。第三,独立自主、唯实创新。长征是实事求是精神的经典范例。中国革命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遵义会议迈出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决定性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反对右、反对“左”、坚持正确路线,基于中国国情和红军战略转移的实际,创造性地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第四,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互助互爱的高尚品德,是红军长征精神转换为凝聚力、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条件。这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证。作为一次涉及全国各支红军部队和各个根据地的大范围战略行动,全党能否始终保持高度的团结统一,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服从大局,勇于牺牲奉献,互相配合支持,使长征形成了一个形散神不散的整体,使敌人无法集中兵力于一个方向,根本实现不了各个击破的图谋。第五,紧
紧依靠人民群众,获得任命群众的支援与帮助,是红军长征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外部条件和力量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是新型的人民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长征胜利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忠实践行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民族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处处关心和爱护人民,严格执行群众纪律,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
(3)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 A、正确认识长征精神的意义并赋予应有的地位。今天,我们要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了解长征的历史和长征精神,正确认识长征和长征精神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真正懂得没有长征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长征精神至今仍然是我们的传家宝。B、正确认识长征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培养人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塑造奋发向上的社会精神风貌,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现实的作用。C、在各项工作中把长征精神落到实处。青年要时刻铭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大力发扬甘于奉献和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的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努力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温长征历史,学习长征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力提倡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提倡长征精神,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要通过学习长征精神,做到团结友爱、顾全大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公民,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建设社会数以和谐社会奉献力量。D、要树立忠于人民、忠于事业的理想主义精神,青年富有理想,而真正远大的理想,必须与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意愿紧密结合。当代青年应该具有的远大理想,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在为远大理想的顽强奋斗中,青年的人生抱负才能真正实现,青年的人生道路才会焕发光彩。
3、沂蒙精神的内涵、形成过程P44和本质特征P81,并结合现实社会发展的实际说明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1)沂蒙精神的内涵P73:“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升华优秀民族文化品质,逐步砥砺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优秀群体意识和可贵革命精神。“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着的崇高政治信仰。自古以来,沂蒙人民一贯崇尚进步。在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的愿望开始变成现实。经过战争的考验,沂蒙人民从亲身经历中看到了党的英明伟大,形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并将这种发自内心的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军参战,赴汤蹈火,在所不惜。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更突出地表现为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爱党爱军成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体现。“开拓奋进”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是沂蒙精神的永恒主题。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这是沂蒙人的重要特点和秉性。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儿女在翻身求解放、求自由中不停地求索,勇于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敢于冒极大的风险支持革命、参与革命。也正是这种秉性,使沂蒙人民在改革开放中敢于革故鼎新,敢为人先,勇于走在时代潮流的前头。临沂的不断发展是沂蒙人民开拓奋进的结果。“艰苦创业”是沂蒙人民的特殊品格,它体现了沂蒙人民不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贫困的地理、自然条件和长期的文化积淀,造就了沂蒙人民含辛茹苦、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精神品格。战场上,沂蒙人民特别能战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沂蒙人民将艰苦创业寓于改革开放之中,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创造出许多令人称赞的奇迹,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以至人们把诚实能干作为沂蒙人的代名词。“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勇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沂蒙人民坚守道义,耿直忠贞,一旦认清了前进的道路,就义无返顾地走下去。战争年代,沂蒙人民为了建立新中国,不怕牺牲,留下了彪炳千秋的英雄事迹。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总是以党和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满腔热情地主动承担义务和责任,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家,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2)沂蒙精神的形成过程P44: 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用血肉凝聚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不朽的精神,是推动改革和建设事业的重要精神力量,它根植于沂蒙大地,枝繁叶茂,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在沂蒙和山东地区的展现,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延续、发展和升华。沂蒙精神的形成大致分为五个阶段:A、革命战争年代,这是其形成期,其主要体现就是爱党爱军、无私奉献。B、新中国成立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沂蒙人民以艰苦奋斗、艰苦创业的实际行动与成就诠释和传承着沂蒙精神。C在改革开放时期,沂蒙精神的发展体现为沂蒙人民开拓奋进的精神风貌。D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这一时期的沂蒙精神突出表现为开拓创新、跨越发展,不断开创临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E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这一时期的沂蒙精神突出表现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3)沂蒙精神的本质特征P81:
一、沂蒙精神的区域性特征。沂蒙精神的源头是传统文化加革命文化。沂蒙山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在战争年代分属于鲁中区、滨海区、鲁南区,而这三个区是构成沂蒙根据地的核心地区,是山东党政军所在地。虽然“沂蒙”这一区域概念出现在革命战争年代,是红色文化的产物,但是就其专属区而言,却是
具有相对独立人文精神的历史文化区域。
二、沂蒙精神的人民性特征。沂蒙精神与其红色革命精神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其创生主体的人民性。一种革命精神的产生离不开其必备的思想基础、阶级基础、文化基础和特定的历史环境等因素。中国红色精神都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没有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没有党的领导,没有革命群众的参与,没有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或者是和平时期战天斗地的艰苦环境,是不可能产生革命精神的。沂蒙精神的人民性体现在我们党的宝贵革命精神;沂蒙精神的人民性体现了民族性;沂蒙精神的人民性还决定了任命群众在党群关系中的根本性。
三、沂蒙精神的时代性特征。沂蒙精神虽然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但却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提升,具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
四、沂蒙精神的开放性特征。沂蒙精神的形成、丰富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它是一个开放兼容、与时俱进的思想价值体系,其自身具有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这种开放性和兼容性具体变现为:沂蒙精神与同为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融会,是一脉相通的关系。沂蒙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品格,不断汲取时代精神的精华,完善、丰富和发展自我。沂蒙精神具有开阔的眼光和博大的胸怀,也就是说,一切僵化、封闭的、停滞的观念和做法,都是不符合沂蒙精神思想内涵的。(4)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对社会:一 沂蒙精神的导向功能 :继承爱党爱军的沂蒙精神是新时期改革创新的思想保证;高扬沂蒙精神凸现的爱国爱民的理想信念是新时期改革创新的精神支柱;弘扬沂蒙精神彰显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新时期改革创新的锐利武器.二 沂蒙精神的激励功能: 勤劳智慧的沂蒙人民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创造了饱蕴中华民族思想精髓和价值追求的沂蒙精神。沂蒙精神无疑为鼓舞老区人民继往开来、拼搏进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重
温沂蒙精神,展现它的当代价值,对克服消极思想、坚定理想信念、激发奋斗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 沂蒙精神的凝聚功能:沂蒙精神的真正生命力在于万众一心,也只有依靠沂蒙精神才能够把沂蒙老区广大市民的意志和力量汇聚起来。沂蒙精神由一代代沂蒙人民的实践积累而成,它是全体市民所认同的理想、价值和信念,是一面无形的旗帜,具有强烈的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是沂蒙山区区域文明、区域经济绵延发展的原动力。
四、沂蒙精神的育人功能: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以沂蒙精神育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提供了丰厚的优质资源和成果支撑;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帮助人们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具有独特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了有效途径,大大增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对个人(沂蒙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现实意义): 首先,以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作为政治灵魂的沂蒙精神,有助于我们在新时期,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古语云:创业难、守业更难。其次,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和鲜明
特征的沂蒙精神,在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困难同在的新形势、新条件下,对加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倡导负重拼搏、迎难而上,反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努力把自己塑造成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强烈的引导、教育作用。
4、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沂蒙人民的“爱党爱军”和“无私奉献”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沂蒙人民能够“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主要原因? 答:沂蒙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在沂蒙老区的一种具体承载是沂蒙人民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一种先进群体意识,是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等精神一脉相承的伟大革命精神,是千万沂蒙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它秉承沂蒙优秀思想文化和革命传统,根植沂蒙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沃土,经过战争年代的洗礼,建设时期的陶冶,改革时期的考验,形成“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基本内涵,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开放兼容的理论特质和强大的实践功能。“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展示了沂蒙人民所具有的立场坚定、方向明确、追求执著的崇高政治信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经过战争的考验,亲身体验到了党的英明伟大,形成了坚定的爱党爱军的政治觉悟。在革命战争年代,沂蒙山一带的老百姓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红嫂”、“沂蒙六姐妹”、“孟良崮战役”等故事,至今家喻户晓、妇孺皆智。沂蒙人民将爱党爱军的一腔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参军参战,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爱党爱军爱国的政治信仰更突出地表现为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不动摇,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爱党爱军成了一代又一代沂蒙人民坚定不移的思想规范和自觉行动,是沂蒙人民政治本色的根本体现。“无私奉献”概括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自我牺牲、敢于奉献的价值取向,这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战争年代,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有十万多名英雄儿女长眠在这里。可以说,沂蒙人民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了血染的风采。沂蒙人民节省出一块红薯、一张煎饼养育了人民子弟兵,成就了中华民族的惊天伟业。“红嫂”们用自己喂孩子的乳汁哺育了一个个伤病员,为共和国的建立提供的不仅仅是物质动力,这也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食粮,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就是沂蒙精神。陈毅曾动情地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死都忘不了沂蒙山。”其实他忘不了的是沂蒙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忘不了的是沂蒙人民对中国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和平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沂蒙人民在任何情况下,尤其是在关键时刻,总是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主动地承担义务和责任,宁愿牺牲小家,也要顾全大家,总是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充分体现了老区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5、沂蒙人民的“开拓奋进”和“艰苦创业”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合自身的实际说明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如何弘扬“开拓奋进”和“艰苦创业”精神? 答:“开拓进取,艰苦创业”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进思想意识,体现了沂蒙人民不
管在什么困难条件下,都能自力更生、坚韧不拔、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沂蒙才涌现出了“厉家寨”、“高家柳沟”等一系列的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典型。也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沂蒙人民才能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一改贫困的生活条件和落后的生产面貌,取得巨大的成就和长足的发展.在新学期大学生弘扬“开拓进取、艰苦创业”:一是敢当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先行者。解放思想是没有止境的。进一步解放思想,体现在不断转变思想观念上,体现在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适应实践的发展,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牢固树立开拓意识,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同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状态,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争当勇于改革、开拓奋进的千里马。一个好的领导者必须要具备开拓精神,具体地说,就是要吃透“上情”,明白“下情”,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善当勤奋好学、刻苦攻关的螺丝钉。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大学生必须要勤奋学习,锲而不舍,努力学习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在领导岗位上和日常工作中充分施展聪明才智。在当前,尤其要通过学习牢固地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二是,要有旺盛的革命意志。作为一名大学生,必须具有振兴中华、富民兴邦的雄心壮志。旺盛的革命意志和蓬勃的朝气,是领导者开拓领导工作新局面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在困难中前进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既有来自内部的旧的传统和惰性的影响,也有来自外部的干扰和障碍。每个大学生必须树立知难而进、不怕挫折、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新风貌,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发扬开拓进取精神,带领群众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要甘当“老黄牛”。有的同学认为提倡开拓创新就不需要苦干实干精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的实现,靠的是埋头苦干和发愤图强,不能靠幻想和空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离开了真抓实干,任何事业都不会成功。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本职工作。虚报浮夸,“夸”不出一粒粮食;弄虚作假,“弄”不出一件产品。只有靠实干精神,靠千千万万群众的平凡劳动,才能构建我们事业的高楼大厦,才能做到富民强国。要勤俭干事业。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既要树立为国家创造财富呕心沥血的精神,又要树立国家财产锱铢必惜的精神。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做到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把自己的所有力量都用到为人民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上,就是一个高尚的人。国家的财产,哪怕一丝一缕、一分一厘,都是人民的血汗,我们只有珍惜的义务,而绝无轻易挥霍的权利,要一点一滴都用在人民的事业上,充分发挥其效益。
2008年5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灾人员时,专门来到一个简易防震棚,看望正在老师辅导下复习功课的孩子们。
胡锦涛鼓励孩子们:“在这次地震当中,同学们都表现得很勇敢,很坚强,从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灾区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一定会继续做到自强不息,奋发努力,向党,向祖国,向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胡锦涛还拿起粉笔在小黑板上写下十六个大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体现了中华民族抗震救灾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国家在历次困难面前没有倒下的原因!
根据胡总书记的讲话,提炼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①自强不息、顽强拼搏,②万众一心、同舟共济,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④不畏艰险、百折不挠⑤以人为本、生命至上⑥科学理性、开放透明 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伟大标识。抗震救灾的精神是这一切高贵美好的品格在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的殊死搏斗中所形成的交汇点,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交汇点,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交汇点,革命英雄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交汇点。它使我们看到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伟大升华。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就是要使之变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信念;就是要使之变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就是要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转化为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就是要把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民族品格转化为开拓进取的坚定意志;就是要把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时代理念转化为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实际行动。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就要使之变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信念。抗震救灾精神集中凸显了中国人民不向任何困难低头的坚强意志、团结起来共同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品格。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与“黄金72小时”以及更长时段的生死大营救相比,它延续的时间更长,需要克服的困难更多。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把政府推动和运用社会各方面力量结合起来,把建设物质家园和建设精神家园结合起来,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共渡难关,用我们的双手和爱心,用我们的坚忍和奋进,尽快恢复受灾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为灾区人民重建一个美好家园。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就要使之变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同样需要彰显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深挚感情,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合力,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集体主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抗震救灾精神,不仅是抗震救灾的强大力量,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手抓灾后重建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确保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目标的实现。
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把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转化为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面对强震袭向玉树,举国上下同玉树人民“在一起”,前方后方坚信“玉树不倒、青海长青”,四面八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56个民族血脉相通,凝结成患难与共、坚不可摧的命运共同体,彰显了我们党具有的强大号召力和向心力,彰
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展示出同舟共济、团结一心的国家力量和民族气蕴。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衷共济、团结奋斗,我们的事业就会不断兴旺发达,我们的国家就会更加繁荣富强。
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把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民族品格转化为开拓进取的坚定意志。玉树强震突如其来,灾区各级党委政府紧急动员,各级干部身先士卒,广大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各族群众奋力自救和互救。我们的人民军队冲锋在前,以坚强毅力挑战体力极限、精神极限、生存极限,冲破千难万险为灾区群众送去生命的希望,共同展现了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在前进的道路上,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自强不息、不断进取,我们就必定能够不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辉煌业绩。
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把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时代理念转化为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实际行动。在抗震救灾的全过程中,“人的生命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成为共同信念,最大程度搜救了被困群众,最快速度救治了受伤人员,最大力度安臵了受灾群众。党中央科学指挥,广大军民和各专业救援队伍坚持科学救援,充分发挥了科技在抗震救灾中的重要作用。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必将进一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正成为中国人民开创美好未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P: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它不还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践行的科学发展观。当发生灾情时,保障灾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人
1计划实施,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2不能麻木不仁。在国家利益,勇敢地接受挑战,追寻心中的目标,绝不轻言放弃,”学习贯彻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因为,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艰苦斗争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熠熠生辉;在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时代大潮中,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淬炼升华。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红色文化是我党我军和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历史遗存,她体现了我党我军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资源,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红色资源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史,昭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红色资源凝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开拓进取、矢志不渝的强大精神支柱。红色资源倡导的是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革命的道德情操,是提升干部群众思想素质和国
防观念的有效载体,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教材。
我们要充分认清弘扬红色文化的重大意义,把红色资源作为凝心聚力的宝贵财富,把传承红色文化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积极运用红色文化广泛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团结一心、自强不息、朝气蓬勃地阔步迈向未来。
要勇于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拒绝表面,在于真抓实干,轻形式,重结果,据绝浮躁,把心沉下去,把事做起来;拒绝懈怠 态度决定高度,勇挑重担,增强责任感,讲方法求实效,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拒绝小我,提升组织核心能力;要科学决策,勇于创新与坚持。大学生平时要更多地学习社会成功人士立志、奋斗、成功的故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感受创业成功人士的胆识,提高自身直面困难的勇气;要准确理解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概念,充分重视创新意识、有效方法和人脉关系在职业工作为在职场干成事而做好充分的准备
多思家之长,要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来满足不断
1与个人主义的界限。2.这是当今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此,第一,金钱获得的再多,就 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学生是希望将来能凭着自己的才干赢发挥应有的作用,这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中国梦的实教育模式有待改善,提高素养。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是最富有生机、最富有活力、代表着国家和民族未来和希望的社会群体之一,其思想道德素质的明显提高,在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明显提高中具有示范作用、辐射作用、推动作用,是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的重要方面,是全民族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的重要基础。中国梦对大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需要用先进的十八大思想精神武装大学生的思想,让中国梦成为他们的共同梦想和追求。而作为全社会教育和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大学毫无疑问地要担当起十八大精神在具体可行的方面指引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重任。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之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我们的复兴之路、追梦之旅。我们要朝着“中国梦”曙光初绽的方向奋勇前进,开创祖国更为光明的复兴前景,中国梦,召唤着我们,让我们在仰望梦想中执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