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概复习材料[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3 06:56: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概复习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概复习材料》。

第一篇:科概复习材料

名词解释

1.科学

1.科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即知识生产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智力活动 2.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3.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

2、细胞工程

以细胞为单位,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的某些生物特性按照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改良生物品种或创造新品种,或加速繁殖动植物个体以获得有用物质的过程

3、光纤通信技术

利用激光波作为信息载波,光导纤维作为载体的通信技术

4.超导材料

指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电阻完全消失,产生超导电性的材料。基本特性:零电阻、完全抗磁性、载流能力强

5、系统功能分析方法

从分析系统与要素、结构、环境的关系来研究系统功能的系统科学方法

6.生物修复

生物修复是利用特定的生物(植物、微生物或原生动物)吸收、转化、清除或降解环境污染物,实现环境净化、生态效应恢复的生物措施。

7、生物技术

利用生物体系,应用先进的生物学和工程学技术,加工或不加工底物原料,以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型的跨学科技术。

8.温室效应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9.黑箱方法

在尚未了解物质系统内部结构和运动细节的情况下,通过人为地对黑箱系统施加作用, 观察和记录其输出,找出输入和输出关系,由此研究黑箱的整体功能和特性,并推断其内部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

10、纳米材料

粒子平均粒径在100纳米以下的材料

11.数字通信技术

有关数字信号处理、传输、交换的技术。12.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利用因特网把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数据库、存储器和软件等资源连成整体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一样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

13.土地荒漠化

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影响等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以及亚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14.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

简答题:

☺1.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构成要素不同

任务不同

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研究过程不同

劳动特点不同

成果的表现形式不同

☺2.古代科学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

古代实用科学形态的形成,主要通过观察,测量,经验描述的方法建立的。古代理论知识形态的形成,主要通过逻辑方法和数学方法建立。

☺3.分别举例说明中国古代科学的五大学科成就。

1.数学:我国最早的数学著作是公元前1世纪问世的《周髀算经》。

2.天文学:在汉代就已形成包括年月日、节气、日月五星位置、日月食预报等内容的历法体系。3.物理、化学: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是在世界上第一次提出地磁偏角的著作;西汉初炼丹术在我国产生,炼丹家们将已接触到的多种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进行化学转换和无机合成。

4.中医药学:在明朝就开始用认痘接种来预防天花。5农学:.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就开始使用牛耕和铁犁。

☺4.简述十字军东征的历史影响。

战争使各国人民蒙受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灾难和损失。但是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的物质和科学文化交流。一方面十字军从阿拉伯国家带来了古希腊自然哲学文献,使欧洲人得以认识到还保存在那一带的古希腊文化。另一方面,不少东方先进的手工业技术、农业技术和科学技术传入西欧,特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传入,使欧洲的科学技术面貌发生了很大改观。

☺截图5.人们对元素认识经历的五次变革

☺6.简述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

第一定律:行星轨道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也称“轨道定律”

第二定律:在相等的时间内行星和太阳的连线在轨道内扫过的面积相等,也称“面积定律” 第三定律:任何两个行星的公转周期的平方同轨道长半轴的立方成正比,又称“周期定律”

☺截图7.近代物理学理论三次大综合

☺8.简述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是物种进化的原因和条件,生物中普遍存在变异现象,而变异的发生直接来源于生活条件的变化。生物通过与环境之间、不同物种之间、同物种不同个体之间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生物逐步产生新的类型和物种,从而客观进化。这样就构成了整个生物进化的图景。

☺截图9.转基因植物的应用领域

☺10.简述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1)使过去无法生产或无法经济生产的药物得以大量生产

(2)研制出一些灵敏度高、性能专

一、实用性强的诊断技术新设备(3)开辟了医治疾病,特别是遗传性疑难病症的新途径

☺11.简述21世纪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1.学科自身发展和相关学科融合发展相结合

2.学科内部的传统分支继续发展和整体发展相结合 3.研究科学基本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12.近代科技兴起背景

十字军东征和东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大学的兴起。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工厂手工业和远航探险。

☺13.阐述主要宇宙空间资源内容以及人类进入宇宙空间需克服的障碍。

资源:航天器相对地面的高位置资源、高真空高清洁的环境资源、航天器微重力环境资源、太阳能资源、超低温热忱资源,月球及其它行星资源

困难:要克服地球引力和空气阻力;克服高真空环境;克服微重力环境。(不全)

☺14.试解释“紫外灾难”现象?

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和金斯推出的一个公式,该公式在波长较长,温度较高时都与实验事实相符,但在短波范围内与试验结果完全不符,而是随着波长变短,能量密度随之增加并趋向无穷大。这一结果显然是荒唐的。因此人们便称之为“紫外灾难”。

☺15.现代分子生物学内容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遗传密码的破译。中心法则的建立。操纵子学说。

蛋白质和核酸的人工合成。人类基因组计划。

☺16.简述现代科学的特征?

(1)现代科学各分支学科在高度分化基础上,表现出综合化和整体化;(2)现代科学的抽象化、数学化;(3)现代科学的多元化;

(4)现代科学与科技的一体化。

(5)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加速化

(6)现代社会技术研究的社会化

(7)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的趋势

☺17.简述激光的用途。

1.用于农业:通过激光技术进行杀虫、培育优良品种 2.用于医疗卫生,通过激光技术进行眼科手术等

3.用于科学研究,激光所产生的超高温、超高压和极强电场,为研究物理,化学,生物提供强有力的工具 4.用于雷达,激光技术是空间遥感技术的一种重要工具 5.用于军事,用于制造激光制导武器

☺18.简述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促进作用

☺截图19.简述科技进步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作用?

☺图片20.基因工程的步骤

论述题:

☺图片1.谈谈现代生物技术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应用,应如何评价

☺2.试述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我国在其中的作用?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的,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是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

我国于1999年7月在国际人类基因组注册,得到完成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上一个约30Mb区域的测序任务。该区域约占人类整个基因组的1%,简称“1%项目”。这标志着我国已掌握生命科学领域中最前沿的大片段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开发和利用宝贵的基因资源上已处于与世界发达国家同步的地位,在结构基因组学中占了一席之地。

☺图片3.科学技术与人文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

p270

☺4.技术创新的模式有哪些?我国应采用哪种模式?

1.技术推动模式 2.市场拉动模式

3.技术与市场互动作用模式 4.一体化创新模式 5.系统网络创新模式 我国采用4.5

☺截图5..从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角度,谈谈如何推进科教兴国战略。

☺6.联系实际,谈谈科技进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促进作用? 1.科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2.科技进步给人类提供了巨量的能源

3.科技进步为人类发展提供新型先进材料和优质资源 4.科技进步将为人类提供优良的环境

第二篇:科概复习材料

科概复习材料

一、名词解释:

1、科学

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生产活动;是一种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

2、空间技术

亦称航天技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也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

3、太空轨道

人们通常把离地面100-200千米以外的空间叫做外层空间,即航天器在空间运行的路线轨迹。

4、控制论方法

指研究各种物质系统中的控制过程的规律性和实现控制过程的一般方法。

5、宇宙

指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泛指天地万物,是自然界一切物质的总称。

6、纳米材料

指粒子平均粒径在100纳米以下的材料。

7、系统功能分析法

是从分析系统与要素、结构、环境的关系来研究系统功能的系统科学方法。

8、技术

人类在为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的集合。

9、计算机网络技术

指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利用因特网把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数据库、存储器和软件等资源连成整体,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一样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

10、生物技术

利用生物体系,应用先进的生物学和工程学技术,加工或不加工底物原料,以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一门新型的跨学科技术。

11、黑箱方法

就是在尚未了解物质系统内部结构和运动细节的情况下,通过人为地对黑箱系统施加作用,观察和记录其输出,找出输入和输出关系,由此研究黑箱的整体功能和特性,并推断其内部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

12、核能

又称原子能或原子核能。它是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发出的能量。

13、非晶态金属

是一种原子排列杂乱无序的固体金属。

14、黑体

指能全部吸收外来电磁辐射而毫无反射和透射的理想物体。

15、基因

是指携带有遗传信息的DNA或RNA序列(即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或RNA片段),也称为遗传因子,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

16、信息技术

主要是指集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和信息应用技术于一体,涉及信息的产生、搜集、交换、存储、传输、显示、识别、提取、控制、加工和应用等领域,是人类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各种手段的总称。

17、酶工程

就是在一定的物质反应装置内,利用酶的催化作用,将相应原料快速高效地转变为人类所需产品的一门技术。

18、超导材料

指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电阻完全消失,产生超导电性的材料。

19、信息方法

就是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作借助于信息的获取、传送、加工、处理而实现其有目的性的运动,通过对信息流程分析研究来揭示物质系统的性质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20、细胞工程

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的某些生物特性按照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或加速繁殖动植物个体以获得有用物质的过程。

二、简述

1、简述空间技术的核心内容。

(1)人造地球卫星(2)载人航天(3)空间探测器

2、地球的深化经历了哪些时期?

(1)地球演化的天文时期

从现代星云说可知,地球在天文时期的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冷--热--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冷。地球是一片荒凉、沉寂的世界。第二阶段——热。地球内、外部圈层建立起来。第三阶段——冷。原始水圈在大气圈的基础上形成。(2)地球演化的地质时期

A)“水成论”:地球表面最初是一片汪洋,所有岩层都是在海水中经沉淀、结晶而形成,后来由于全球水位突然下降,才使岩层露出水面,形成高山和陆地。

B)“火成论”:地心是熔融的岩石,当能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熔融的岩石就会冲破地壳喷发出来,固化为新岩层。

关于地壳的成因现在演变成“三元论”-岩浆成因、沉积成因、陨石成因。

C)“灾变论”:由于发生过多次洪水灾变,才出现了不同的地层。他认为这种洪水的进退是大规模的激变,每一次洪水都把地球上的生物扫荡净尽,造成化石。

D)“渐变论”:风、雨、河流、海浪、潮汐、冰川、火山和地震等自然力,不断地侵蚀搬运以及沉积,就能改变地层表面的状况。

3、简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1)科学与技术的内在联系

现代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科学离不开技术,技术也离不开科学,它们 互为前提、互为基础。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A)构成要素不同 B)任务不同 C)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D)研究过程不同 E)劳动特点不同 F)成果的表现形式不同(一)科学与技术的构成要素不同

科学:概念、范畴、定律、原理、假说。

技术:一类是主体要素,即经验、理论、技能;另一类是客体要素,工具、机器等装置。(二)科学与技术的任务不同

科学:有所发现,揭示自然界的新现象、新规律; 技术:利用自然、控制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物。(三)科学与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

科学: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四)科学与技术的研究过程不同

科学研究的目标有较大不确定性,往往难以预见在未来会作出什么发现,也难以计算出作出某种新发现需要多少时间,付出多大代价;

技术开发有既定的目标的,有较明确的步骤和经费预算,技术开发工作的计划性比较强。(五)科学与技术的劳动特点不同

科学研究的自由度要大些,个体性较强;

技术开发活动虽然必须发挥个人的独创性,但是,其活动的集体性较强。(六)科学与技术的成果的表现形式不同

科学研究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学术论文、学术专著;

技术开发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工艺流程、设计方案、技术装置。

4、简述玻尔模型与卢瑟福模型的差别。

(1)波尔模型:巧妙地将有核模型与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结合起来,提出了量子化的原子模型。他认为,电子智能在一些特定的圆轨道上围绕核运行,处在这些特定轨道上是一种稳定的分立状态,因此并不能发射能量,当它从一个较高的轨道上跃迁到一个较低能量的轨道时才发出辐射能,反之则吸收辐射能。而发出和吸收辐射能的能量等于两个稳定太之间的能量差。

(2)卢瑟福模型:正式提出了院子的有核模型。认为原子的中心是一个原子核,原子中全部的正电荷和大部分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核上,而质量很小的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不停地围绕核旋转,这有如行星绕着太阳运行,因此原子有核模型又称原子行星模型。

(3)波尔的原子模型成功地解释了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性,摆脱了卢瑟福模型所遇到的困难,第一次用量子理论来研究原子结构,是量子论法杖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5、简述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1)德布罗意:提出假设,既然光这种波动的物质呈现出粒子性,那么电子一类工人的例子物质也将呈现出波动性,即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并且预言电子束在穿过小孔时会像光波一样产生衍射现象,后来人们就将例子的波动性称德布罗意波。

(2)薛定谔:建立了表述微观粒子的波动力方程,称薛定谔方程。其主要是把电子看成一团电荷分布的“波包”即电子云,同时提出波函数的概念,从波函数可以求得例子在任意时 刻在某处的状态。

(3)波恩:对波函数做出了统计解释,并指出其物理意义是,这一函数绝对值的平方与t时刻在(x/y/z)处单位体积内例子出现的机率成正比。

(4)海森堡:认为原子理论应该建立在可观察量的基础上,观察到的辐射频率和强度等光学量。建立了量子理论的矩阵力学体系。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状态的理论,是一套全新的力学体系。它的建立完成了基本物理学观念的变革,即不仅把粒子和波作为物理学所研究的物质实在最终统一起来,而且抛弃了经典力学的机械决定理论,彻底改变了对微观客体运动的描述,为人们进一步探索微观世界的物质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6、简述现代分子生物学产生的基础。

(1)孟德尔遗传定律(2)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3)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4)物理学对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渗透

7、简述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1)人口问题(2)温室效应(3)厄尔尼诺现象(4)臭氧层被破坏(5)土地荒漠化(6)酸雨现象(7)森林的破坏(8)物种的消失(9)垃圾泛滥

8、近代科学突破的标志是什么?

1543年出版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维萨里的《人体的结构》,成为近代科学革命的开端。

9、简述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哈维血液循环的基本观点。

(1)哥白尼的日心说基本观点: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行星都绕太阳运转;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转的一颗普通行星,本身在公转的同时有自转;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地球带着月球绕日运行;行星在太阳系中的排列次序是土、木、火、地、月、金、水,它们的绕日周期分别为30年、12年、2年、1年、几个月;处在这些行星中心的是太阳。(2)哈维血液循环基本观点:

血液是循环运动的。血液是靠心脏的搏动力量,循着血管周而复始地运动,这种循环运动可分为两部分:第一,大循环,又称体循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沿动脉流到全身,再循着静脉回到右心房。第二,小循环,又称肺循环,从身体中回来的静脉血,进入右心房,再入右心室,从右心室到肺动脉,经肺部变成鲜血以后,再回到左心房,进入左心室,从而完成一个循环周期。

10、简述古代阿拉伯国家对科学技术特殊贡献。

(1)发现隐藏起来并且被忘记的希腊知识的宝藏。

(2)阿拉伯人还借取了印度人的成就。有两项印度人的数学成就经过阿拉伯人的转达而被现代科学吸收。

(3)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和化学领域内取得的成就,无疑使阿拉伯科学成为那个时代世界科学的主流。

11、简述氢作为新能源的优点。(1)重量轻(2)热值高(3)“爆发力”强(4)来源广(5)品质纯洁(6)能量形式多(7)储运方便

12、简述现代科学方法(系统科学)。

(1)系统功能模拟法(2)黑箱方法(3)信息方法(4)控制论方法(5)自组织方法

13、简述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

(1)微电子技术(2)计算机技术

(3)网络技术(4)现代通信网络与通信技术

14、简述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

(1)“黑暗的”中世纪不黑暗(2)十字军东征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和地理大发现(4)文艺复兴:两种传统走向融和——达芬奇(5)宗教改革: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6)工场手工业对科学的需求(7)东方国家科学技术在欧洲的传播

15、简述第一次技术革命发源于英国的原因。

(1)英国资产阶级上台一百多年来,进行了农业资本主义改革。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封建庄园变成了资本主义牧场,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城市工业的“自由”劳动力。(2)资产阶级采取一系列保护私人财产,鼓励工商业发展,奖励技术发明,优待欧洲大陆的能工巧匠等政策。

(3)英国资产阶级通过不断扩建殖民地,扩大海外贸易,掠夺各地资源,贩卖黑奴等,积累了巨额资金。这些条件使英国成为第一次技术革命的发源地。

16、牛顿的无限宇宙模型存在哪些难以克服的矛盾?

(1)在牛顿的无限宇宙框架里,前述佯谬难以避免。

(2)牛顿的经典力学只解释了宇宙中万物的运行规律,不回答宇宙是如何来的。(3)牛顿保留了上帝的位置,把“第一推动”和管理宇宙的任务交由上帝完成。

17、简述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1)使过去无法生产或无法经济生产的药物得以大量生产。(2)研制出一些灵敏度高、性能专

一、实用性强的诊断技术新设备。(3)开辟了医治疾病,特别是遗传性疑难病症的新途径。

18、简述科技进步与产业变革的关系?

(1)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首先,科技进步促进新产业群的出现;其次,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演变,有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2)产业变革的发展也推动科技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形成后产业经济的完善发展 5 会带来丰厚的资金积累,从而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

19、简述魏格纳大陆漂移说四大证据。

(1)从地貌学看,在大西洋西岸,南美洲东部海岸线与非洲西部海岸线轮廓明显相吻合。(2)从地学看,非洲最南端的兹瓦特山脉,恰与南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南的山脉同是东西走向,同属一条二叠纪褶皱山脉,地质结构上可以相连。

(3)从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看,根据物种起源的单祖论,同一物种必定起源于同一地区,然后传播和扩散。在远隔重洋的大西洋西岸,许多现代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4)从古气候学看,北半球各大陆有大量石炭一二叠纪热带或温带植物化石。相反,同一时期南方诸大陆却布满冰川遗迹。

20、简述近代物理学理论的三次大综合。

(1)第一次:牛顿把过去人们一向认为互不相关的地上物体运动规律和天上物体运动规律及自然界中一切力学现象都概括在一个以空间、时间、质量和力学为基础,以运动三定律为核心,以万有引力定律为综合,用微积分作为数学工具来描述的完整的、普遍的、严密的经典力学理论体系。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2)第二次: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在热力学上的特殊表现,是指外界传递给某系统的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量和系统对外所做的功的总和。热力学第一定律揭示了热、力学、电、化学等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统一性,说明了自然界物质间能量转化的规律性。热力学第一定律

(3)第三次:麦克斯韦用数学方法把全部电磁学概括为一组简洁、优美的方程式,圆满地解释了各种客观电磁运功现象。麦克斯韦还由这组方程导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光速,进而语言,光波就是电磁波。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把电、磁、光统一起来,实现了物理学理论上的第三次大综合。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21、简述高技术的主要特征。

(1)高智力(2)高投资(3)高竞争(4)高风险(5)高效益(6)高渗透(7)高速度

①创新性;高新技术在广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高昂的投入,支持知识的开拓和积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②智力性;高新技术的发展,人才和智力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资金。

③驱动性;高新技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它广泛渗透到传统工业中,带动各业的发展。

④战略性;高新技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政治、军事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战略实力。⑤风险性;因为高新技术的探索处在科学技术的前沿,任何一项开创性的构思、设计和实施都具有风险性。

⑥时效性;高新技术的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时间效益特别突出,只有及时投入最新成果,才能取得最大效益。

22、简述现代科学的五大基本模型。

(1)宇宙演化的热大爆炸模型:(2)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3)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4)智力活动的图灵计算模型

(5)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 :A、大陆漂移说 B、海底扩张说 C、岩石板块构造说

23、简述现代科学的四大基本理论。

(1)相对论:

相对论解决了高速运动问题。相对论极大的改变了人类对宇宙和自然的“常识性”观念,提出了“同时的相对性”,“四维时空”“弯曲空间”等全新的概念(2)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结构、运动与变化规律的物理科学。量子力学解决了微观亚原子条件下的问题。1900年普朗克提出辐射量子假说,1905年,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1913年,玻尔建立起原子的量子理论,德布罗意于1923年提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假说。(3)基因理论:

基因携带的信息由基因的结构所决定,信息的表达是由基因的功能而实现的,因此所有生命现象的机制追根到底都与基因的结构与功能相关。(4)系统理论:

系统论来源于生物学中机体论的思想,现在已发展成为系统科学中的基本理论部分。它是关于一般系统的本质、特点、运动规律的理论,还包括基于不同学科背景而形成的系统理论,如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等,都是基于实验和数学方法而建立起来的自组织理论。

三、论述:

1、为什么说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是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请论述

(参照P133-134现代科学的特征结合自己观点)

现代科学的特征:A、现代科学各分支学科在高度分化基础上,表现出综合化和整体化 B、现代科学的抽象化、数学化 C、现代科学的多元化 D、现代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 E、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加速化 F、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社会化

G、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的趋势

2、联系实际,论述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极为密切,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一方面,经济增长不断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创造、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又会促进经济增长。在现实活动中,科技进步同经济发展交织在一起,实现科技进步的过程,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科技进步必须由经济增长来证明,经济增长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超过了资本和劳动的作用,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

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要使经济增长转变到内涵式的扩大再生 产的方式,只有走技术创新的道路。

3、现代科学的特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参照P133-134现代科学的特征结合自己观点)

(1)特征:A、现代科学各分支学科在高度分化基础上,变现出综合化和整体化

B、现代科学的抽象化、数学化

C、现代科学的多元化 D、现代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 E、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加速化 F、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社会化

G、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的趋势(2)对我国的启示:

4、请应用你所学的知识论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高新技术应用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1)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关系密切,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方面,经济增长不断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创造、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又会促进经济增长。在现实活动中科技进步同经济发展交织在一起,实现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科技进步必须由经济增长来证明,经济增长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2)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

(3)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

(1)科技进步促进新产业群的出现(2)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演变

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备注:举例说明:十一五,十二五.提示: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计算机网络。)

5、农业高新技术都有哪些?请分别举例说明其应用情况。P192-193

(网络)

农业高新技术有着丰富的内涵。从较高层次上概括及技术构成的内容看,可以将农业高新技术分为三大类。即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工程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高新技术。

(1)农业生物技术。它是定向地,有目的地进行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创制的一门高新技术,包括基因技术、细胞技术、酶技术和发酵技术等。应用这一技术可以不断为农业生产提供新品种、新方法、新资源。如细胞工程技术中的试管苗快繁和茎尖培养脱毒技术,是利用植物 的任何一部分的细胞所具有的全能性,经人工培养、处理、均可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技术。因为茎尖分生组织,不含或少含病毒,分裂快,可大量生产汰除病毒的试管苗,已应用于生产实践。

(2)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包括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研制与开发、虚拟农业研究、农业信息网络化技术、农业资源管理与动态监测专家系统研制、专业实用技术信息系统及专家系统(作物种植、动物养殖、生产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全国共享的农业经济、资源、科技信息网络等。

(3)核农业技术,或农业辐射技术。它是农业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不仅为农作物品种改良和资源创制了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也为农副产品的延贮、保鲜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同时又为解决一些重大农业技术问题提供了新方法。80年代中期我国开创的离子束辐射诱变育种及转基因技术,成为植物遗传改良的有效方法。农产品辐射延贮、保鲜是继热处理、脱水、冷冻化防等传统保藏法之后的一项新技术,它既节约能源,又避免化学残留、污染。

(4)设施农业技术。主要指工厂化种植和养殖、计算机农业控制等现代技术设施所装备的专业化生产技术。棚膜栽培、节能日光温室、无土栽培等均属设施农业。它特别适宜于蔬菜、园艺作物的生产和繁殖,能大幅度地提高水、土、热、气的利用率,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

(5)多色农业技术。包括绿、蓝和白色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技术主要是指生态农业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技术,也就是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从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入手,充分利用资源,实现高效的物质能量循环和深层次的加工与转化,保持环境、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蓝色农业主要指水产品和水体农业。白色农业主要是指食用微生物产业、食用菌的生产和加工。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保健价值和商品价值,使其作为一类综合的技术群在农业高新技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6)移植、常规技术组装配套。工业和国防等其他行业高新技术向农业的移植,以及各种常规农业技术融合、交叉、渗透,或者组装与高效地配置,组成一个有机复合技术群,从而达到整体大于个别之和的效果。这种综合,就是创造。综合技术群的作用,对农业高新技术的丰富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P192-193)

农业中的自动化技术:(1)自动灌溉

(2)为农民种田提供信息(3)利用电脑“种”挑(4)利用电脑除草(5)农业工厂

6、请从技术变革的角度谈谈我们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即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采用节能、减排技术等)

(1)防止汽车发动机空转(2)严守法定速度

(3)保持轮胎胎压处于适当值(4)汽车内不要堆积无用的东西(5)禁止油门的空转。(6)防止汽车急发动,急加速、急刹车,保持正常车距(7)尽早挂高速挡

(8)防止违法停车以免招致堵车(9)减少使用车内空调(10)利用公共交通工具

(11)设置车内空调温度值,冷气调高一度,暖气调低一度(12)停止室内电器待机状态(13)每次减少一分钟淋浴时间(14)停止设置电饭煲处于保温状态(15)家人尽量在同一房间活动

(16)购物时携带购物袋,避免购买过渡包装商品(17)减少看电视的时间

7、为什么说科技进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266(1)科技进步将给人类发展提供巨量的能源

目前,人类所消耗能源的70%来自矿产燃料,这些能源的使用还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在21世纪,生产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是能源科学的而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能源供给将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可以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保证。(2)科技进步为人类发展提供新型先进材料和优质资源

A、随着基础研究方面的进展,将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开发提供科学基础。

B、天空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使人类可以更为快捷、更为经济、更加充分地利用太空中的资源和极端环境,进行特殊材料加工、生物育种等。

C、随着海洋技术特别是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技术的进步和运用,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充足的水和其他资源。

(3)科技进步将为人类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

A、清洁能源的使用,将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减轻环境污染的程度。B、环境保护技术将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手段。

C、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对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污染物低排放的循环经济生产方式的出现和普及,可以实现对资源的重复利用、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D、随着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将使人类更好地认识所赖以生存的环境,更有效地防止和控制可能突变的灾变对人类造成的损害。

8、技术创新的模式有哪些?我国应采用哪种模式?P245(1)模式:A、技术推动模式 B、市场拉动模式

C、技术与市场互动作用模式 D、一体化创新模式 E、系统网络创新模式(2)我国应采用的模式:模式4和模式5 10

9、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微电子技术

①微电子技术促进计算机技术的巨大变革。微电子技术,特别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使体积小、重量轻、耗电少、价格低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

②微电子技术带来广播电视和通讯事业的巨大发展。

③微电子技术促进日常用品的电子化,如家用电器、医疗卫生、能源交通等(2)计算机技术

计算应用已经渗透到几乎所有重大科技领域,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目前发达国家的农民使用计算机可以远程直接读取农业大型数据库和信息网络中的信息资源。(3)网络技术

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核心就是资源共享

②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③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效能,帮助人们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障碍。(4)现代通信网络与通信技术

①传输向高速、大容量、长距离发展 ②交换技术将有更快发展 ③数据网的速率越来越高

④通信网在向综合业务网、智能化发展 ⑤移动通信向广泛化发展 ⑥宽带业务的蓬勃发展

信息技术发展很快,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而且直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使社会的面貌焕然一新。

10、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命题的内涵。P24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同志对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重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的继承和大胆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精辟地揭示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联系,正确地评价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和科学技术观的丰富和发展。所谓“第一”,是对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体系中特殊地位的形象表达。对“第一”的涵义,江泽民同志作了明确的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变革作用。”相对于劳动者、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而言,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相当于倍增器、放大器。(网络)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点的继承和发展: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根据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明确提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科学技术是“直接的生产力”。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生产力是由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构成的,而劳动资料和劳动者又在其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指的是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应用于生产过程,引起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 素的发展变化,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邓小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的基础上,通过深刻分析现代科学技术的性质和作用,又推进了这一思想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不仅从质的方面肯定了科学技术在本质上属于生产力的范畴,而且从量的方面指出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现代生产力诸多要素中的“第一”的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旨在强调科学技术在生产力系统中的高智能要素,渗透到生产力的其他各要素之中,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第一位的推动作用,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现代化主要包括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则是实现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

其一,中国要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农业必须要有大发展。而这种大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解决发燕尾服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实际上是农业的科学化。其二,现代工业实际上是由新兴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行业,“现代科学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道路,决定它的发展方向”。只有运用科学技术,才能实现工业的现代化。其三,现代战争是由新兴科技武装起来的立体式战争,武器装备、后勤供应、部队组成、战斗部署和指挥等,都要采用先进的科学理论、科学方法以及由此而创造的技术手段。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没有国防的现代化。总之“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反映了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

20世纪50年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悄然兴起。新的科学技术广泛而深入地改变着当代劳动的条件、性质和内容,改变着生产力的结构,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了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当今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作用,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讲是生产力,从军事角度来讲是威慑力,从政治角度来讲是影响力,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讲是推动力。因此,科技尤其是高科技已成为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11、请你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谈谈现代科学技术的双面性。P264

1、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①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关系密切,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方面,经济增长不断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创造、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又会促进经济增长。在现实活动中科技进步同经济发展交织在一起,实现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科技进步必须由经济增长来证明,经济增长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② 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

③ 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3)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

① 科技进步促进新产业群的出现 ② 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演变

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2、科学技术的不完善P264 生态环境问题与科学技术的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空白和盲区。人们虽然有时能认识到对自然界的干预造成的近期后果,但对于长远的影响仍然无法把握。如化学工业技术的发展,创造出了几百万种新的产品,提供了丰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可是有些物品却会给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各种意象不到的危害,向塑料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化肥导致土壤导致板结和贫瘠等。同时,我们目前采用的生产技术也是有缺陷和不完善的。例如,在资源开发方面,只注重发展大规模采掘自然资源的技术与装备,以获得最大利润,很少关注开发资源的养护与再生的技术;在生产方式上,只注重提高利润最高的主产品的生产技术,而忽略了废物回收、再利用的技术研制。无数事实表明,科技是“双刃剑”,它既能造福于人类,又能带来祸害。

第三篇:科概的考试复习材料

简答题

1.简述现代科学的特征(P133)

(1)现代科学各分支学科在高度分化基础上,表现出综合化和整体化;(2)现代科学的抽象化、数学化;(3)现代科学的多元化;

(4)现代科学与科技的一体化。

(5)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加速化(6)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社会化(7)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的趋势

2.牛顿的无限宇宙模型存在哪些难以克服的矛盾?(P78)

(1)在牛顿的无限宇宙框架里,三种佯谬难以避免:

①引力佯谬——西里格尔佯谬; ②热力学佯谬——热寂说; ③光度佯谬——奥伯斯佯谬(2)牛顿的经典力学只解释了宇宙中万物的运行规律,不回答宇宙是如何来的。(3)牛顿保留了上帝的位置,把“第一推动”和管理宇宙的任务交由上帝完成。

3.现代分子生物学的主要内容(P116)(1)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2)遗传密码的破译;(3)中心法则的建立;(4)操纵子学说;

(5)蛋白质和核酸的人工合成;(6)人类基因组计划

4.科学进步与产业变革的关系(P251)(1)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

首先,科技进步促进新产业群的出现(科技进步可以带动一系列新产业群的发展,尤其是新兴技术领域的开拓,这样,必然会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使消耗降低,新产品出现,随着新产品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逐渐形成新的产业部门。)

其次,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演变,有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2)产业变革的发展也推动科技的研究

主要表现在产业规模形成后产业经济的完善发展会带来丰厚的资金积累,从而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5.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P25)(1)“十字军东征”和东方科学技术传播

(2)工场手工业和远航探险(3)大学的兴起

(4)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 6.信息技术的核心内容(P143)(1)微电子技术

计算机技术

(2)网络技术

现代通信网络与通信技术

7.简述转基因植物的应用领域(P163)(1)培育抗除草剂作物(2)培育抗病作物

(3)培育抗逆性强的作物(4)培育和改良作物品质

(5)利用遗传工程培育出转基因植物来生产药物

(6)利用基因工程调控植物激素和生长发育

(7)利用基因工程调节植物的次生代谢或用植物生产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蛋白质

8.第一次技术革命发源于英国的原因(P51)

第一技术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这与当时英国的社会条件密不可分。

(1)英国资产阶级上台一百多年来,进行了农业资本主义改革

(2)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使封建庄园变成了资本主义牧场,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城市工业的“自由”劳动力(3)资产阶级还采取了一系列保护私人财产,鼓励工商业发展,奖励技术发明,优待欧洲大陆的能工巧匠等政策

(4)同时英国资产阶级通过不断扩建殖民地,扩大海外贸易,掠夺各地

资源,贩卖黑奴等,积累了巨额资金。9.试解释紫外灾难现象(P69)

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和金斯认为能量是一种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建立起在波长比较长、温度比较高的时候和实验事实比较符合的黑体辐射公式。但是,从瑞利——金斯公式推出,在短波区(紫外光区)随着波长的变短,辐射强度可以无止境地增加,这和实验数据相差十万八千里,是根本不可能的。由于“瑞利——金斯”公式是在短波(紫外光)区出现问题的,因此人们便称之为“紫外灾难”。

10.现代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P159)(1)基因工程

细胞工程(2)酶工程

发酵工程

11.科技进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促进作用(P266)

(1)科技进步将给人类发展提供巨量能源

(2)科技进步为人类发展提供新型先进材料和优质资源

(3)科技进步将为人类发展提供优良环境

12.现代科学的四大基本理论(P3)(1)相对论(2)量子力学(3)基因理论(4)系统理论

13.物理学理论的三次大综合(P36)(1)17世纪,伽利略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打开了通向近代物理学的大门。牛顿在此基础上把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和天体运动统一起来,揭示了天上地下一切物体的普遍运动规律,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综合。

(2)18世纪,经过迈尔、焦耳、卡诺、克劳修斯等人的研究,经典热力学和经典统计力学正式确立,从而把热与能、热运动的宏观表现与微观机制统一起来,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二次大综合。

(3)19世纪,麦克斯韦在库仑、安培、法拉第等物理学家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把电、磁、光统一起来,建立了经典电磁理论,麦克斯韦电磁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三次大综合。

14.空间技术的核心内容(P219)(1)人造地球卫星

所谓人造地球卫星,是指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为人造卫星或卫星,包括通信及广播卫星、对地观测卫星和导航定向卫星等。

(2)载人航天

所谓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等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试验、研究、军事和生产的往返飞行活动。载人航天器主要有宇宙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三种类型。(3)空间探测器

15.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运用(P163)(1)使过去无法生产或无法经济生产的药物得以大量生产

(2)研制出一些灵敏度高、性能专

一、实用性强的诊断技术新设备

(3)开辟了医治疾病,特别是遗传性疑难病症的新途径

16.大陆漂移说的四大证据(P109)(1)从地貌学来看,在大西洋两岸,南美洲东部海岸线与非洲西岸海岸线轮廓明显相吻合

(2)从地学看,非洲最南端的兹瓦特山脉,恰与南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南的山脉同是东西走向,同属一条二叠纪褶皱山系,地质结构上可以相连(3)从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看,根据物种起源的单祖论,同一物种必定起源于同一地区,然后传播和扩散

(4)从古气候学看,地层考古发现,北半球各大陆有大量石炭一二叠纪热带或温带植物化石

17.高新技术的主要特征? 高智力

高投资

高竞争

高风险

高效益

高渗透

高速度

①创新性

②智力性

③驱动性 ④战略性

⑤风险性

⑥时效性 18现代科学的五大基本模型(P4)(1)宇宙演化的热大爆炸模型(2)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

(3)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4)智力活动的图灵计算模型(5)地壳构造的板块模型

19量子力学的基本理论观点(P72)(1)、德布罗意:提出假设,既然光这种波动的物质呈现出粒子性,那么电子一类工人的例子物质也将呈现出波动性,即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并且预言电子束在穿过小孔时会像光波一样产生衍射现象

(2)薛定谔:建立了表述微观粒子的波动力方程,称薛定谔方程。其主要是把电子看成一团电荷分布的“波包”即电子云,同时提出波函数的概念,从波函数可以求得例子在任意时刻在某处的状态。(3)波恩:对波函数做出了统计解释,并指出其物理意义是,这一函数绝对值的平方与t时刻在(x/y/z)处单位体积内例子出现的机率成正比。

(4)海森堡:认为原子理论应该建立在可观察量的基础上,观察到的辐射频率和强度等光学量。建立了量子理论的矩阵力学体系。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状态的理论,是一套全新的力学体系。它的建立完成了基本物理学观念的变革,即不仅把粒子和波作为物理学所研究的物质实在最终统一起来,而且抛弃了经典力学的机械决定理论,彻底改变了对微观客体运动的描述,为人们进一步探索微观世界的物质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武器。

20.现代分子生物学产生的基础(P112)(1)孟德尔遗传定律及其重新发现(2)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3)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明

(4)物理学对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渗透

21.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P260)(1)人口问题(2)温室效应(3)厄尔尼诺现象(4)臭氧层被破坏(5)土地荒漠化(6)酸雨现象(7)森林的破坏(8)物种的消失(9)垃圾泛滥

22.近代科学突破的标志(P28)(1)哥白尼日心说的建立(2)哈维血液循环论的发现 1543年出版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维萨里的《人体的结构》,成为近代科学革命的开端。

23.古代阿拉伯国家对科学技术的特殊贡献(P21)

(1)沟通东西方科学文化

①中国古代的四大文明以及丝织等先进技术和产品都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的。

②中国、印度的医药学也经过阿拉伯,对西方产生了一定影响

③阿拉伯人同时将西方的以及他们自己的科学成果带到了中国(2)保存古希腊学术典籍

(3)阿拉伯人还借取了印度人的成就。有两项印度人的数学成就经过阿拉伯人的转达而被现代科学吸收。(4)阿拉伯人在数学、天文学和化学领域内取得的成就,无疑使阿拉伯科学成为那个时代世界科学的主流。

论述题

1.请你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谈谈现代科学技术的双面性?

一、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1、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关系密切,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方面,经济增长不断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创造、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又会促进经济增长。在现实活动中科技进步同经济发展交织在一起,实现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科技进步必须由经济增长来证明,经济增长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2、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

3、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

① 科技进步促进新产业群的出现

② 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演变

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二、科学技术的不完善P264 生态环境问题与科学技术的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关系。虽然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但是人们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空白和盲区。人们虽然有时能认识到对自然界的干预造成的近期后果,但对于长远的影响仍然无法把握。如化学工业技术的发展,创造出了几百万种新的产品,提供了丰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可是有些物品却会给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各种意象不到的危害,向塑料所造成的“白色污染”、化肥导致土壤导致板结和贫瘠等。同时,我们目前采用的生产技术也是有缺陷和不完善的。例如,在资源开发方面,只注重发展大规模采掘自然资源的技术与装备,以获得最大利润,很少关注开发资源的养护与再生的技术;在生产方式上,只注重提高利润最高的主产品的生产技术,而忽略了废物回收、再利用的技术研制。无数事实表明,科技是“双刃剑”,它既能造福于人类,又能带来祸害。

2.分析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3.联系实际谈谈科技进步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促进作用?

4.技术创新的模式有哪些?(P245)我们国家应采取那种模式? 模式:

(1)技术推动模式,即技术创新按照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与开发

生产与销售

市场开发的线性模式进行(2)市场拉动模式,即技术创新按照市场需要

销售信息反馈

究与开发

生产的模式实施与实现(3)技术与市场互动作用模式,即技术创新在技术与市场的共同作用下进行

(4)一体化创新模式,即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或环节不按照前面的时间序列进行,而是各环节可以同时并行,但不各自独立,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体化的,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缩短开发周期,加快技术创新。

(5)系统网络创新模式,是在一体化模式的基础上,企业不再是独立或孤立地实施技术创新,而是在与供应商、客户、竞争者、政府与非政府机构等所形成的创新网络中进行的。我国应采用的模式:模式4和模式5 5.试述人类基因组计划以及我国在其中的作用?(P122)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的,旨在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发现所有人类基因并搞清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信息,是人类第一次在分子水平上全面地认识自我。计划于1990年正式启动,预期于2005年全部完成,总投资30亿美元。

我国于1999年7月在国际人类基因组注册,得到完成人类3号染色体短臂上一个约30Mb区域的测序任务。该区域约占人类整个基因组的1%,简称“1%项目”。这标志着我国已掌握生

命科学领域中最前沿的大片段基因组测序技术,在开发和利用宝贵的基因资源上已处于与世界发达国家同步的地位,在结构基因组学中占了一席之地。

6.联系实际论述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P248~P251)

(1)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极为密切,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一方面,经济增长不断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创造、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又会促进经济增长。在现实活动中,科技进步同经济发展交织在一起,实现科技进步的过程,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科技进步必须由经济增长来证明,经济增长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2)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明显超过了资本和劳动的作用,已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的驱动力。(3)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要使经济增长转变到内涵式的扩大再生产的方式,只有走技术创新的道路。

7.现代科学的特征以及对我国的启示?(P133)现代科学的特征:

(1)现代科学各分支学科在高度分化基础上,表现出综合化和整体化;(2)现代科学的抽象化、数学化;(3)现代科学的多元化;

(4)现代科学与科技的一体化。8.运用所学的知识,论述经济增长方式与高新技术运用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的方式由不可持续性向可持续性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由结构失衡型向结构均衡型转变;由高碳经济型向低碳经济型转变;由投资拉动型向技术进步型转变;由技术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由忽略环境型向环境友

好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型向“共同富裕”转变。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1、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关系密切,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方面,经济增长不断对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另一方面,创造、推广和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又会促进经济增长。在现实活动中科技进步同经济发展交织在一起,实现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就是实现经济发展的过程,科技进步必须由经济增长来证明,经济增长是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

2、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

3、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三)科技进步是产业结构变革的动力

① 科技进步促进新产业群的出现

② 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演变

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备注:举例说明:十一五,十二五.提示: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计算机网络。)

9.农业高新技术有哪些?请分别举例说明其应用情况?

农业高新技术有着丰富的内涵。从较高层次上概括及技术构成的内容看,可以将农业高新技术分为三大类。即现代生物技术,现代工程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高新技术。

一、农业生物技术。它是定向地,有目的地进行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创制的一门高新技术,包括基因技术、细胞技术、酶技术和发酵技术等。应用这一技术可以不断为农业生产提供新品种、新方法、新资源。如细胞工程技术中的试管苗快繁和茎尖培养脱毒技术,是利用植物的任何一部分的细胞所具有的全能性,经人工培养、处

理、均可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的技术。因为茎尖分生组织,不含或少含病毒,分裂快,可大量生产汰除病毒的试管苗,已应用于生产实践。

二、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主要包括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研制与开发、虚拟农业研究、农业信息网络化技术、农业资源管理与动态监测专家系统研制、专业实用技术信息系统及专家系统(作物种植、动物养殖、生产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全国共享的农业经济、资源、科技信息网络等。

三、核农业技术,或农业辐射技术。它是农业高新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不仅为农作物品种改良和资源创制了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也为农副产品的延贮、保鲜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同时又为解决一些重大农业技术问题提供了新方法。80年代中期我国开创的离子束辐射诱变育种及转基因技术,成为植物遗传改良的有效方法。农产品辐射延贮、保鲜是继热处理、脱水、冷冻化防等传统保藏法之后的一项新技术,它既节约能源,又避免化学残留、污染。

四、设施农业技术。主要指工厂化种植和养殖、计算机农业控制等现代技术设施所装备的专业化生产技术。棚膜栽培、节能日光温室、无土栽培等均属设施农业。它特别适宜于蔬菜、园艺作物的生产和繁殖,能大幅度地提高水、土、热、气的利用率,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

五、多色农业技术。包括绿、蓝和白色农业技术。绿色农业技术主要是指生态农业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技术,也就是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从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入手,充分利用资源,实现高效的物质能量循环和深层次的加工与转化,保持环境、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蓝色农业主要指水产品和水体农业。白色农业主要是指食用微生物产业、食用菌的生产和加工。由于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保

健价值和商品价值,使其作为一类综合的技术群在农业高新技术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六、移植、常规技术组装配套。工业和国防等其他行业高新技术向农业的移植,以及各种常规农业技术融合、交叉、渗透,或者组装与高效地配置,组成一个有机复合技术群,从而达到整体大于个别之和的效果。这种综合,就是创造。综合技术群的作用,对农业高新技术的丰富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P192-193)农业中的自动化技术

(一)自动灌溉

(二)为农民种田提供信息

(三)利用电脑“种”挑

(四)利用电脑除草

(五)农业工厂

10.请从技术变革的角度谈谈我们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防止汽车发动机空转

2、严守法定速度

3、保持轮胎胎压处于适当值

4、汽车内不要堆积无用的东西

5、禁止油门的空转。

6、防止汽车急发动,急加速、急刹车,保持正常车距

7、尽早挂高速挡

8、防止违法停车以免招致堵车

9、减少使用车内空调

10、利用公共交通工具

11、设置车内空调温度值,冷气调高一度,暖气调低一度

12、停止室内电器待机状态

13、每次减少一分钟淋浴时间

14、停止设置电饭煲处于保温状态

15、家人尽量在同一房间活动

16、购物时携带购物袋,避免购买过渡包装商品

17、减少看电视的时间

一、名词解释

1、超导材料:指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电阻完全消失,产生超导电性的材料。基本特征:零电阻、完全抗磁性、载流能力强

2.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技术是利用激光作用为信息载波光导纤维作为载体的通信技术。

3、核能:称原子能或原子核能,它是原子核结构发生变化时发放出的能量。

4、黑箱方法:就是在尚未了解物质系统内部结构和运动细节的情况下,通过人为地对黑箱系统施加作用(即输入),观察和记录其输出,找出输入和输出的关系,由此研究黑箱的整体功能和特性,并推断某内部结构的一种研究方法。

5、计算机网络技术:指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结合,利用因特网把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相互独立的计算机、数据库、存储器和软件等资源连成整体,就像一台超级计算机一样为用户提供一体化信息服务。

6、技术:狭义的理解只把技术限制在工程学范围内,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化工技术;广义的理解则把技术扩展到社会、生活、思维的领域。我国学者给技术下的广义定义:人类在为自身生存发展所进行的社会活动,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的集合。

7.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科学成果的

转化过程,它有侠义和广义之分。侠义的技术创新是

指从发明创造到市场实现的整个过

程;广义的技术创新则是指从发明创造,市场实现直到

技术扩散的整个过程。

8、科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一种知识体系,还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科学作为实践力量通过被人们利用而发展着,起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9、空间技术:亦称航天技术,它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的外天体的综合性的工程技术,同样也是高度综合的现代科学技术。

10、控制论方法:控制论方法是指研究各种物质系统中的控制过程的规律性和实现控制过程的一般方法

11、酶工程:就是利用酶或含酶的细胞所具有的某些特异催化功能,利用生物反应器(即发酵罐)和整个工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产品的一种技术。

12、纳米材料:指粒子平均粒径在100纳米以下的材料。其中平均粒径为20-100纳米成为超细粒,平均粒径小于20成为超微粒

13.生物修复:利用特定的生物吸收,转化,消除或解除环境污染物,实现环境净化,生态

效应恢复的生物措施。

14.数字通讯技术:数字通信技术是有关数字信号处理、传输、交换的技术。

15、太空轨道:人们通常把离地面100-200千米以外的空间叫做外层空

间,把航天器在空间运行的路线轨迹叫太空轨道。

16、系统功能分析法:是从分析系统与要素、结构、环境的关系来研究系统功能的系统科学方法,它分为要素功能-模拟法,结构-功能模拟法和环境-功能分析方法。

17、细胞工程: 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离体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细胞的某些生物特性按照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或加速繁殖动植物个体以获得有用物质的过程

18、信息方法:又称信息论方法,是

指运用信息的观点,把系统看作借助于信息的获取、传送、加工、处理而实现其有目的性的运动,通过对信息流程分析研究来揭示物质系统的性质和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19、宇宙:就字面的意义而言是指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泛指天地万物,是自然界一切物质的总称。即宇宙是无所不包的整个物质世界,无论是时间上的还是空间上,宇宙都是无限的。20、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形态。

第四篇:毛概复习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述

1.改造和改革有什么关系?

1、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尽管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后者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但它们之间同时又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2、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都有其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两个前后相继,不可或缺的环节。没有社会主义的改造,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同样,没有社会主义改革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发展。

3、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纠正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造后期过于急促和粗糙,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失误,遗留了一些问题。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遗留问题的纠正,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因此,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造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不足就否定社会主义改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需要继承社会主义改造留下的积极成果,也需要妥善地解决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遗留问题。无论是改造还是革命,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二者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分别体现了以毛泽东、邓小平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朝着社会主义方向而奋斗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的大胆探索,两个不 同阶段的探索。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两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改造中的某些不足,就发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言论来全盘否定社会主义改造。试想,如果没有“当初”的实践,怎么能够“早知今日”呢?并且,社会主义改革决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全盘否定,它不过是在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上,对建设社会主义的再探索。当然,我们更不能用50年代指导社会主义改造的思想来否定现在的社会主义改革。

形式与教育李大钊2 19203 新青年4 告中国的农民5 19226 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7 井冈山8 遵义9195210 195311 民主集中制12 “德先生”和“赛先生”,13 李立三14 “右”倾投降主义错误15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6 我国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17 统筹兼顾18 发展19 改革开放20 友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22 1934年10月23 党的建设24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2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7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杨利伟29 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干部工作的意见30 邓小平31 三次。

第一次,1919年7月,同以胡适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进行的“问题与社会”的论战;

第二次,1920年,同以张东弥、梁启超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论战”;

第三次,1921年,同无政府主义者,进行的论战。

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 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焦裕禄

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35 第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

第二,实事求是、勇于创造的精神。

第三,执行政策、严守纪律的精神。

第四,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

无法正确区分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不可能完整准确的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精神实质

不肯能改变人们在“文革”中形成的僵化的思想状态

不可能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第五篇:2014毛概复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际、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怎样把握马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一、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

(1)内涵:

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即从“实际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2)基本要求:

第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理论联系实际,即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二、群众路线

1、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与基本要求

(1)基本内涵: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第一、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第二、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第三、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第四、虚心向人民学习。

2、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有无群众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三、独立自主

1、独立自主的基本内涵和基本要求(1)基本内涵

无产阶级革命首先需要各国无产阶级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搞好本国的革命事业。(2)基本要求: 第一,各国无产阶级首先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搞好本国的革命事业。第二,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同时,必须正确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不闭关自守,不拒绝可能得到的援助。既反对别国对中国的干涉和侵略,也坚决反对任何国家对别国的侵 略和干涉。自力更生和争取外援是辩证统一的。

2、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四、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有机统一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体现在毛泽东思想的全部科学著作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中。

4.如何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和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第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实践证明了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胜利前进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5.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精髓?

党的思想路线内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①首先,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②其次,实事求是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发面。③最后,实事求是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④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

6.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基本规律,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力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路线。

毛泽东指出,在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成长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责任不能不落在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

7.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指新民主主义国家的阶级性质和政权组织形式。

其基本内容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实现新民主主义政治目标的必要基础,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是:“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的思想。

8.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9.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国营经济处于领导地位。

①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②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③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10.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党的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思想的新发展。当条件成熟之时,将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总路线也有缺陷,主要是这样几点: 一是在过渡的目标上追求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在当时是难免的。二是在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上,虽然字面上把工业化放在首位,并有“主体”(工业化)和“两翼”(三大改造)之说,但实际上是把重点放在所有制的改造上面 三是对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艰巨性认识不足,把过渡的时间估计过短。

11.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实行以社会主义工业会为主体,完成对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为两翼,这是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明确要求。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都采取了区别对象,用不同的办法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和平改造解决了诸如实现社会变革与经济发展、和平过渡与消灭剥削制度这类通常难以解决的矛盾问题。

12.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

1、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2、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3、关于经济建设方针。

4、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

5、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

6、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7、关于科学和教育。

8、关于知识分子工作。

9、毛泽东以及党的其他领导人还在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实现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执政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

13.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

①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②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③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④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⑤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建设社会主义。

1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第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第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利国家的历史阶段;

第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第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第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第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第七,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第八,是树立共同理想,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历史阶段。

15.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如何实现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答: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既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要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的深刻变化和当代中国的深刻变革中牢牢站住、站稳,成为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统一,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我们要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绝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绝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6.怎样准确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突出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突出强调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

17.为什么说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②解放生产力是为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显示其优越性,才能得到不断巩固和发展。

18.党的十八大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1)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2)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

(3)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4)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5)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1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思想内涵及实现途径?

①实现中国梦是对党的十八大主题的深化;②实现中国梦是对两个百年计划的升华;③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今年以来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升华;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必须坚持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坚持凝聚中国力量,必须坚持实干兴邦;⑤中国梦最核心的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0.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②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1.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①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②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科学认识;③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容及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2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及如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依据: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

2.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那种认为只要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就不能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张,已被实践证明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的。

如何坚持:1.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2.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

24.如何完善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以实现社会公平?

首先,要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初次分配格局 其次,要完善再分配制度,强化再分配制度的调节能力

最后,要建立完善三次分配的激励、管理、监督机制,发挥慈善的分配调节能力。

25.如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2)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3)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考虑世界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和国际经济结构加速重组的趋势。(4)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5)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6)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7)积极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8)走新型工业化道路。(9)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11)就业是民生之本,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12)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3)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14)坚持搞好宏观调控,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26.如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的内容及重要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②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内容:

一、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二、依法治国的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彻底否定人治,确立法大于人、法高于权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法律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三、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依法治国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四、立法机关要严格按照立法法制定法律,逐步建立起完备的法律体系,使国家各项事业有法可依。有法可依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

五、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行政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使其权力,依法处理国家各种事务。它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六、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总之,依法治国要求各国家机关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国的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27.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宪法所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国家机构和国 家政治生活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制度的学说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它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其核心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 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8.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③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地位及其主要内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战略地位: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有巨大促进作用

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和条件

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理想建设,理想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B.道德建设。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

C.纪律建设。纪律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保证,同时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2)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觉悟的重要条件。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

3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特征,及如何推进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特征: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如何: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31.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及如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要求:

一、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二、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三、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必须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如何:

第一,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第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第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第四,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下载科概复习材料[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概复习材料[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概复习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

    毛概复习

    第一章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二选一) 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②马克思主......

    毛概复习

    毛概复习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P3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旧的世界......

    毛概复习

    1.( D )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A.李大钊 B.陈独秀 C恽代英 D.毛泽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

    毛概复习

    毛概复习历史时间及人物: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2.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

    毛概复习

    毛概试题 一、辨析题 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这势必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 答:错误(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

    毛概复习

    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

    毛概复习

    1. 2. 3. 4. 5. 6. 7. 8.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战争与革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是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