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时间:2019-05-13 06:58: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第一篇: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由“文化软实力”想到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表明我们党将发展文化软实力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为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软实力”(soft power)这个术语是由美国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上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其内容主要包括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和吸引力等。他认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在国际竞争中,不仅依靠其军事实力、经济规模、科技发展水平等硬实力(hard power),更要依靠软实力,即“有共同的价值观产生的吸引力,及为实现这些价值观作贡献的正义感和责任心”。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非常重要。高度重视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新时期时代发展的要求。大学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高地,大学自身文化建设情况势必影响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的大学精神在其中又发挥更为核心的作用。而大学精神应该是一所大学在其成长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追求、文化传统和行为准则。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支柱和灵魂。它影响着每个大学人的成长过程和人生轨迹,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发展与影响力。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生长发展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学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且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随着我国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校园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加强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已经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校园文化蕴含着学校的灵魂,也凝聚着学校的形象。一个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的高等院校,必须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因此要想提高九江学院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近年来,九江学院始终把良好育人环境的建设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对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进行整体规划,使学校在校园环境基础设施、绿化、美化等物质环境和校园文化、校风等精神环境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整体育人功能的全面提升。

一、优美的自然环境陶冶人

“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校园内清洁整齐、宽敞明亮是一种美,它有利于学习、工作和休息;校内园林布局合理、花草树木宜人,鸟语花香、曲径通幽更是高层次的环境美,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高雅的享受。

一走进九江学院,你便进入了一片绿色的海洋。主干道上红花木和映山红交错相间,层次分明;教学楼前杨梅树、桂花树掩映成林,生机勃勃;校园里随处可见的茶梅、红玉兰、紫薇、樱花等花卉争奇斗艳;学生宿舍区的草坪也在环卫工人的精心修护下愈显整洁、清雅……

绿色是校园的突出特征。近年来,学校每年投入绿化资金百余万元,做到了“楼起绿成阴、路起树成行”。绿化率达52%。校基建处还专门设置了园林绿化科,设有专职管理人员,有具体的绿化管理办法及岗位职责。学校还在校园绿化用地中划出片区,作为土木系园林花卉专业的学生实习基地。同时,学校还在校园绿化集中地方建有风格各异的凉亭,供师生读书休憩。学校还鼓励毕业生毕业前种下纪念树,为母校留下绿色的纪念。近年来,九江学院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坚持“建设一处、绿化一方、美化一片”的指导思想,把保持水土、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作为行为准则,打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校园,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三统一。九江学院主校区地处丘陵地带,山坡起伏绵延。在校园建设过程中,不仅坚持“三同时”(水保工程与扩建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做到施工不流土、竣工不露土;还充分发挥了校基建处和土木工程系的人才、仪器优势,依山就势,因地制宜,通过科学的测量、规划,在校舍建设中做到了“不入一分土,不出一分土”,所有土方全部实现自我消化,自我平衡。

现在,当学生站在翠木排排、四季长青的校园,面对繁花似锦的花坛,设计独特的假山和高大明快、建筑风格各异的教学楼时;当学生迈步于幽奇静巧的生活区和曲径通幽及繁花、硕果、亭榭别有天地的林果园区时;当学生走在校园每条道路上,不会见到纸屑、果皮、痰迹,每处墙壁上不会有涂印痕,穿梭于树木花草间,不会发现有人攀枝折花时;当校园似有公园的美化、绿化、净化的感觉时,学生们会惊叹这里的高楼解人意,这里的花草会唱歌。优美的自然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校园成了育人的载体。

二、高雅的人文环境启迪人

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熏陶功能。九江学院用文化的理念建设校园环境,让每条道路会说话,让每一个景点能育人,把校园变成主体的画,无声的诗,充分发挥隐性教材的教育功能。强大的文化力,使不想学习的学生都变得爱好学习。

1、校训、校徽——激发学生爱校热情。一进校门,远远就会看到主干道正前方有一面红色的墙,上面刻着“竞知向学,厚德笃行”的八个大字,这是该校前任党委书记、现国务院副秘书长项兆伦同志亲自拟定、校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一致通过、著名书法家崔廷瑶先生题写的校训。“竞知向学、厚德笃行”,是九江学院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追求境界和校园文化精神的凝结与外在体现,是勉励全校师生积极进取、健康成长的格言。“竞知向学、厚德笃行”的基本内涵,要而言之,就是:努力学习,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与知识,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深厚个人的道德修养,并切实实践,躬行所学,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学识广博、知行统一、全面发展的人。与此同时,校园醒目处悬挂着九江学院校徽,校徽采用了能鲜明映现九江独特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和体现九江学院自身形象的视觉元素,并将它们转化为一组具有视觉张力和文化意蕴的象征符号,由此构成融涵着九江学院办学理念、文化情怀和人文自然生态环境的图案。校训和校徽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发人深省,予九江学院学子以光大学术,恢宏文化的启示,一入校门便油然而生对国家、民族崇高无上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的热情。

2、文化景观——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中国古代先贤都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感化、熏陶作用。《荀子.劝学》篇有“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说法,就是讲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学生的潜意识中具有较强的认识功能和吸纳环境信息的的敏锐性,作为九江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如何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九江特色,充分发挥校园物质环境的育人作用,成为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发挥校园物质文化环境育人的作用,学校在学生宿舍比较集中的九江路上建成了名人长廊,立有包括牛顿、爱迪生、华罗庚、杨叔子等50多位中外著名科学家的雕像,激励广大学子努力学习,早日成为祖国栋梁之材。每天清晨和傍晚,一群群大学生们徜徉在九江路上,看名人成长经历,交流学习体会,思考未来人生,使名人长廊和其他雕塑一起构成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还变废为宝,利用学校基建施工过程中挖出的鹅卵石,刻上名言警句,在校园教室和寝室空旷的草坪上布置了60多块文化石,激励学生竞知向学,在人成才,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还对校园道路进行重新命名,用九江市历代名人的名字命名为校园道路命名,濂溪大道、乐天路、东坡路等路名给学校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

同时,学校还对校园内外环境和教室、食堂进行了全面的人文美化,增加了大量刻有名言警句灯箱。后勤部门还在校园内还树起了许多文明警示牌。“小草依依,需要你的关爱”、“请不要让垃圾拥抱大地”、“文明去愚昧、礼貌表真诚”……友好的话语、温馨的提示和点缀在校园各处的文化石交相辉映,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在校园内构建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学们在这些“文明使者”的陪伴中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争做文明大学生。

3、人文景观——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九江历史悠久。积聚了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景观,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淀深厚。在九江学院周边,有享誉海内外的白鹿洞书院,有濂溪书院遗址,有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佛教中国化的东林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等。哺育出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北宋“苏门四学士”之首黄庭坚等众多历史杰出人物。中国历史上一大批文化名人都曾在这里放歌山水,记叙游踪,抒发情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题记、墨迹和佳话。承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我校根据“办成高质量的新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新思路,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凝聚我校办学特色。

学校先后成立了国际农村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庐山文化研究中心、会计与审计研究所、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数控技术研究所、土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材料与成型工程研究所、外贸研究中心、应用数学和计算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发挥特长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医学院、护理学院立足于为基层、农村和社区培养医护人才,着重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文化传播学院与白鹿洞书院共同建立文化研究所、做强陶渊明隐逸文化研究,与东林寺开展佛教中国化的代表——净土宗的合作研究,为学校文化建设系统思维全面推进;生命科学学院利用人才优势,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与地方合作进行植物、水产的科研活动;艺术学院为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积极帮助地方保护和传承光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成立青阳腔戏曲艺术中心,促进民间艺术进校园;土木建筑学院深入到德安、永修等县,帮助乡镇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体育学院积极开展民族体育活动,舞龙狮、划龙船,扩大了九江学院在外的影响,又为促进和丰富地方体育活动增添了亮丽的风景。在一次次活动中,多方位、多渠道向同学们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接受中华文明史的洗礼,同时让同学们汲取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精华,树立民族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

此外,学校还通过举行升旗仪式、文明窗口建设等活动,对师生进行爱国、爱校、爱岗敬业教育,增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还加强了学生的艺术教育,成立了大学生艺术团,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拓宽了学生成才之路,这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和谐的人际环境鼓舞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什么是从事教师工作的才能时,把“心灵与理智的和谐”作为教师工作才能的一个重要牲,并指出教师“应当把自己的心分给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人的欢乐和苦恼。同情心、对人由衷的关怀同教育才能是血肉相连的。”学校中师生的人格应当是平等的,这是社会主义学校中新型师生关系的体现。尊师爱生应是创设校园和谐的人际环境的前提条件。

近年来,九江学院党委确立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任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由于各项举措得力,校生关系和谐融洽。

1、密切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为牢牢掌握学生工作主动权,学校专门成立了学生工作委员会,由校党委书记兼任主任。党委提出了学生工作的20字要求:让学生“安心学习、安全学习、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能成才”。2005年9月份以来,学校党政领导干部全部下到各个二级学院,兼任新生班班主任,并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电子信箱向学生公布。在学生宿舍区成立了“学生办事大厅”,九个职能部门进驻大厅,为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学校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进驻宿舍,担任学生宿舍专职辅导员或指导员;在学生宿舍区成立了学生宿舍党工委和学生宿舍团工委,在各楼栋成立了学生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团总支,组织开展党团活动;教师、学生党员照片和联系方式上墙。学校在每幢学生宿舍楼设立综合值班室,24小时接受学生的请求并提供服务。

2、健全贫困生奖助学体系。学校成立了资助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学生自助管理中心,建立了校、院、系三级联动的奖助学体系。发动全校教职工与特困生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全校有1378名教职工与1000多名特困生结对子,每名特困生每年可获得1000元的资助。学校还与银行加强联系合作,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启动了外省及除三设区(九江、景德镇、上饶)省内其他地区的助学贷款工作。学校在校内挖掘固定勤工助学岗位300余个,同时支持学生会成立家教服务中心和学生二手物资交易市场,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中国扶贫基金会已将学校正式列入新长城大学生扶贫项目。通过“奖、贷、减、助、免”等方式,学校每年拿出1100多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目前有15000多名学生受益。

3、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报告会、指导课、座谈会、职业倾向测试等多种形式,使广大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建立和扩大就业基地,组织精干队伍展开就业推介。组织学生参加多种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增加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经常性开展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仅2006年,学校就举办了四次大型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用人单位来自全国16个省市,为毕业生提供8000余个岗位。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2007年,有二十多家用人单位与旅游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旅游学院每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以上;护理学院不断迎来招聘毕业生的“老用户”和“新朋友”,很多医院为了确保优秀生源,早早订下了用人计划。

4、加强后勤服务,确保校园一方平安。学校建立了食堂工作责任制和招标采购制,引入竞争机制,成立了学生膳食工作委员会,定期倾听学生意见与建议。学校党政领导经常在学生食堂用餐,掌握第一手情况。为保证饮食安全,学校建立了净菜配送中心,荤菜、素菜统一采购、清洗、加工、配送。食堂增加花色品种,既有大众菜,也有特色菜,还专门开设了印度留学生餐厅和少数民族学生餐厅,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学校建立了灵敏的信息系统、令行禁止的动员系统和校园治安防控体系,设立了校园“110”报警电话,成立了九江学院派出所。构建了以人防、物防、技防为基础的三道保障网,有效地遏制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总之,校园文化环境作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提高学生育人水平,是其它任何社会因素所无可替代的。它的各方面因素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对学生品德中的知情、意、行等心理活动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优良的校园文化会让学生品德形成终生受益。因此,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利用合理因素,是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所以,我们必须以校园精神为底蕴,营造和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和浓厚素质教育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德育功能,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第二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学校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积极.开放.向上的教学内部环境,娱乐学生身心,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品行,对语文教学也大有益处。校园文化重在潜移默化的渗透,它像一只无形的手指导学生健康成长。每位学生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的氛围中熏陶和感染下,自觉或不自觉地内化了自己思想.意识和行为。对语文教学也大有益处。

下面谈谈我校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的。

1.启动宣传媒价,拓宽学习渠道。

利用校广播转播国内重大新闻及有关教育政策,报道校园环境卫生,好人好事,广播学生写的校园消息.通讯„„把校园和校外联系起来,把书本和实际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墙报.橱窗.标牌.电子显示屏进行宣传教育,张贴名言警句。做到校园每处都会说话,每处都是学习知识的领域,思想教育的阵地。这样,利用宣传空间把语文教学从课堂到课外完整的结合起来。

2.丰富阅读空间,拓广学生视野。

我校加强校图书室建设。多层次多范围获得书籍资料,供师生参考查阅,师生在课外书籍里吸取营养充实自己。让学生玩时不闲,有书可读,读有所得。课外阅读,使我校教师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我校学生提高了学习效果。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我校开展了活动小组,兴趣小组,活跃第二课堂,增加了语文教

学的窗口,开发了学生智力,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更大限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方面能力,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活动中去。教师如何充实学生生活,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学生缺乏生活知识,写作文时总感觉无材料可写,要么瞎编,要么拼凑,文章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那么如何充实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可说呢?

小学语文题目

(三选一,其中选择题二或三的“优秀”的几率大一些。)

师徳方面的:

一、什么是教育公正?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实践教育公正可以从哪些方面做起?请用案例描述的方法,举一个您教育生涯中体现教育公正的例子。专业方面:

二、案例分析

霍懋征教“聪明”

霍懋征老师给低年级学生教学“聪明”一词时,不是直接讲解词义,而是说:“每个人都有四件宝。如果学会了运用这四件宝,人就会聪明起来。”接着,她让学生猜四则谜语:

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耳朵)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眼睛)

红门楼,白门槛,里面坐个嘻嘻孩。(嘴巴)

小白孩,住高楼,看不见,摸不着。(脑子)

接着分析字形:“聪”的左边是“耳”,右上方两点代表眼睛,右边中间是“口”,右下文的“心”代表脑子。四件宝全起来就是“聪”。最后,霍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聪’字后加个‘明’字是因为这四件宝要日日用,月月用。天长日久,你就会聪明起来。”

请结合本次学习必修课《当前学生学法指导的几个问题》、选修课《汉字学与小学识字教学》及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识字部分的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教学评价等谈谈霍老师的教学给你哪些有益的启示?

三.教学片段设计

请从“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设计《小镇的早晨》其中一段的教学。课文片段:

小镇的早晨是安静的。淡淡的霞光下,河面闪烁着一片片银鳞。河水清得透明,静静地和街道并行穿过小镇。沿街得河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小船,一只紧挨着一只。两座拱形得石桥遥遥相对,坐落在镇两头。不时有一只小船从半月形的桥洞中悄悄钻出来,从河上轻轻飘过。船驶远了,淡船工哼的小调,还在河上轻轻荡漾。(课后要写的字: 桥洞)要求:

1、体现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2、立足语言文字运用。

3、体现学习方法、策略渗透。

4、呈现以下内容。

【片段细读】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流程】

5、作业截止日期:2013年11月30日

注意:请在提交作业答案之前,做好答案的备份,以免提交失败造成答案丢失。

答案(点击展开/收缩)

第三篇:努力建设校园文化环境,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提升小学生的人文素养

露采小学 舒强民 陈先发

“人文素养”一词最早出现于古希腊。什么是人文素养?目前学界尚未准确定义。一般认为它指的是一个人的人文学科的知识水平、研究能力以及人文学科所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这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其实是将一种为人处事的基本德行、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更不能没有人文。”那么,人文素养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呢?首先它决定着人的发展的方向。如果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发展停滞或者缺失了的话,他的知识、技能越发展越让人感到可怕,因为它背离了人文精神,终究会成为压制、残害甚至毁灭人类的野蛮力量。这样发展是退步的、反动的、危险的、耻辱的。其次它决定着人的发展的程度。如果一个人的人文素养和他的知识、技能发展不能保持协调的话,他不可能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出很远。因为知识、技能相当于一部机器上的零部件,人文素养相当于这部机器的润滑剂和控制系统。人文素养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难怪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指出:“人文文化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关系到民族的存亡,关系到国家的强弱,关系到社会的进退,关系到人格的高低,关系到涵养的深浅,关系到思维的愚智,关系到事业的成败。” 著名学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人文教育是不可以从教育活动中抽取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发展以及人的求职生存的需要,人力的教育成时尚,灵魂的教育被忽略,以致出现了“四重四轻”现象:重灌输轻引导,重工具轻人文,重物化结果轻精神世界,重理性说教轻文化浸润,其结果造成了人的人文知识的匮乏,文化内涵的浅薄,精神家园的失落,影响了人的可持续性发展,降低了人的生命质量。

一个人人文素养不是通过说教实现的,也不是通过灌输获得的,而是让人臵身于情境中自我体验、相互影响而丰盈起来。人文素养的形成有多条渠道:在环境的熏陶下获得,在学科的学习中获得,在活动的参与中获得,在实践的磨练中获得……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能性,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意义重大:有利于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焕发学生的精神面貌;以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涵养人文精神;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以利于形成一整套建设文化校园的经验,为其他小学的发展提供借鉴。

近年来,我校的教育科研为向导,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契机,大力开展“以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的专题研究活动,有力地提升了校园文化的品位和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文化载体的建设得到切实加强。校园网络、智能广播和橱窗等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媒介。我们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近十万元对此进行兴建、改建和扩建。目前,我们已建起校园网页,网线已进入各办公室和有关教学场所。广播系统由计算机控制,覆盖到校园的每个角落。为给教师读书提供一个优雅的场所,我们还建了一处含书籍阅览和电子阅览在内的“草木书香”书吧。已有的橱窗难以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我们增建橱窗20㎡。这些设施的兴建、改建和扩建,为校园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有效载体,开辟了诸多通道。

二、校园环境得到全面美化。美好的校园环境不仅能愉悦人的性情,约束人的不良行为,而且能浓厚校园文化气息。在铜官山区教育局的鼎力支持下,我校获得建设资金近百万元。为了让地面“说话”,我们修建塑胶场地近500㎡,铺设大理石地面300余㎡,并对原有的绿化布局进行调整,使其更为紧凑,更具审美价值。为了让墙壁“说话”,我们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布臵文化展板和花卉图案。学生在这处处散发着浓浓文化气息的校园里学习、活动,身心无时无刻不受着文化的浸润与熏陶。

三、文化活动得到广泛开展。我们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课题研究方案的规定,广泛开辟资源,精心组织校园文化活动。我们组织开展的活动有两类:一类是节令性文化活动,二是常年性文化活动。

节令性文化活动 即在某些节日来临前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学校都要开展校园游戏节和文艺汇演活动。游戏的规则性、竞争性、趣味性、活动性都迎合了小学儿童的心理,为孩子们所喜闻乐见。我们将其引入校园,并举办校园游戏节。文艺汇演能展示孩子的才艺,愉悦孩子的身心,小学生乐于参与。我们将其引入“六一”活动的必选项目。在每年的元旦前夕,学校都要开展故事讲演和迎新年艺术作品的展评活动。爱讲故事、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我们利用孩子的这一天性,定期举办故事讲演比赛,内容包括:成语故事、对联故事、数学故事、诗词背景故事等。学生在讲、听故事的过程中,不仅体验到满足天性的愉悦,而且接收到丰富的文化信息,既开阔了眼界,又陶冶了情操,提升了品位。创作艺术作品,不但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而且能提高孩子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因此,我们多年以来一直坚持举办迎新年艺术作品展评活动,对于一般作品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展览,对于优秀作品则制作画框进行永久性的展览。

常年性文化活动 名曲、名画、名诗文、名书法(以下简称为“四名”)是人类文化经过长期积淀而留下的精华,它们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情感,折射出强烈的人文精神光芒,在人们形成文化观念,拓展文化视察,涵养文化精神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视,世世代代的人必经进行无缝的记忆传递。再说,“四名”的形式和内容高度统一,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将其引入校园,可使学生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受到精神的感染、智慧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为此,我们将其列为常年性文化活动的内容。

“名曲”进校园 由一位音乐教师负责,搜集中外经典名曲材料,选择适合小学生欣赏的作品,于单周的课间和下午第一节课的前五分钟通过广播循环播放。为使学生了解作品的特点和创作背景,还让推荐作品的教师利用周一的晨会进行经典音乐作品的简要介绍。

“名画”进校园 由一位美术教师负责,搜集中外经典名画材料,通过橱窗展示画作以及介绍作者生平及作品特点的文字。为使学生欣赏到更多的经典美术作品,橱窗内容定期更换。

“名诗文”进校园 宋词艺术价值高,且读来朗朗上口,我们精选20首编写了校本教材——《经典选读》

(一)并举行了首发式。为了浓厚经典诵读的氛围,调动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我们让有朗诵特长的教师录音并配上音乐,于双周的课间和下午第一节课的前五分钟通过对广播循环播放,同时给学生下达诵读任务,并将其列为期末测评语文考试的内容。为把这项活动深入开展下去,我们还将编印《经典选读》

(二)、《经典选读》

(三),把诸子百家散文和现当代美文推介绍给学生,同时组织“经典诵读”专题会演。

“名书法”进校园 做法与“名画”进校园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经过一年多的专题研究,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一是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提升。一个人人文素养形成有多种渠道,我们在深入研究、科学探索的情况下所做的大量工作至少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拓宽了四条通道。即:美化校园环境,让学生在环境的熏陶中形成和提升人文素养;加强学科教学,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中形成和提升人文素养;开展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形成和提升人文素养;引领文化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磨练中形成和提升人文素养。四条渠道并举,有力地促进了我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和提升。首先表现在学生的人文知识丰富了。其次表现在学生的文化技能提高了——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明显增强,在省、市级美术作品评比中,我校学生表现不凡;在省舞蹈作品大赛中,我校推荐的《希望》获大奖;并推荐到国家参评,在市经典诵读中,我校代表荣获一等奖。再次表现在学生的文明素养提高了——从学生的行为举止看,男学生比过去“绅士”多了,儒雅多了,女学生比过去“淑女”多了,文静多了,精神面貌发生了显著改观。

促进了学校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学校是传播文化的场所,学校的存在不能只以建筑物的堆积为标志,更关键的是要有着由文化充实起来的精神内涵。学校内涵主要包括理念、机制和人文环境等,校园文化和办学特色是学校内涵的外显形式。开展“以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的专题研究活动,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助推剂”。一是美化了校园环境,提升了文化价值;二是完善了校园设施,为校园文化的传播开辟了通道;三是开展了文化活动,浓厚了校园文化的氛围。与此同时,开展此项专题的研究,也初步彰显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四名”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长年坚持,陶冶了师生的情操,启迪了师生的智慧,提高了师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成为师生热切期盼的一道精神文化大餐。

促进了我们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层思考。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长期存在重理性说教轻文化浸润、重物化结果轻心灵触动、重单向灌输轻双向互动的倾向,要么刻板,要么花哨。通过“以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小学生人文素养”的专题研究,促进了我们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层思考,克服了一时冲动和短期行为,具体表现在:

一、在学校文化设施的建设上,不一哄而上,而是理性思考,追求价值和品位,充分发挥其承载、传播校园文化的功能。

二、在学校文化环境建设上,不一蹴而就,而是精心选材,精细制作,以免造成文字和图案的堆砌,形成今天做、明天拆的“文化垃圾”。

三、在文化活动开展上,不一厢情愿,而是根据学生的喜好,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参与,并在参与的过程中灵魂为之触动,情感随之生发。

校园文化建设的话题是凝重的,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是永久的,我校在这方面的探索只是一鳞半爪,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但我们愿“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在建设校园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充分感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迷惘和惊喜。

第四篇:加强法制教育营造和谐校园

加强法制教育营造和谐校园

拖市一中隆重召开现身说法法制教育大会

【通讯员 拖市一中 陈明】11月5日上午9时,为了加大对初中生的法制教育力度,拖市一中酝酿已久的现身说法法制教育大会隆重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天门市教育局领导、苗子湖监狱教育科长、拖市镇陈镇长、拖市派出所杨所长等领导。会上首先由两名由学生变为囚徒的少年服刑人员作了骇人听闻、触目惊心的现身说法。接着苗子湖监狱吴教导员对以上现身说法作了精辟的个案分析,提醒同学们要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会上拖市派出所杨所长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严峻现实作了深刻的分析,特别剖析了青少年扭曲心灵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观原因,并谆谆告戒初中学生要洁身自好,革除吸烟、无节制上网、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等不良嗜好。最后,拖市一中曹校长向全校学生提出了认真反思、摒弃陋习、严格要求、争做遵规守纪的合格中学生的严格要求。这次生动的现身说法法制教育大会,对于震慑玩劣生、遏制问题生、警醒后进生、规范全校学生言行、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营造和谐校园,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五篇:营造创新的文化环境

营造创新的文化环境

各种关于创新的言论,让人耳熟能详;各种关于创新的文章,让人目不暇接。但是用什么样的方法与方式来创造一种适宜创新的文化环境,钻研其中的并不多。创新跟人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知识水平,还有所处文化环境有关。

创新跟智力水平的关系。人们对智力水平高低进行下列分类:智商140分以上者称为天才,智商120-140分为最优秀,100、110、120分为优秀,90-100分为常才,80-90分为次正常,70-80分为临界正常,60-70分为轻度智力落后。高智力水平人的平均创新成果多。而低智力水平的人平均创新成果很少。智力水平的高低,影响着创新能力的高低。从来就没有听说,或者看过弱智的人搞过创新,搞过发明创造的。企业对于创新人才的选择,要甄选那些智力水平高的人。也只有智力水平高的人,才具备创新,或者搞发明创造的潜能。而那些一般智力水平的人,往往模仿他人的成果比较多。当没有参照物的时候,一般智力水平的大脑就好像生锈了一般,思想停滞在那里,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思维的世界里翱翔。潜能要通过开发,才能发挥作用。有创新潜能,当然是值得庆幸的事情。而没有创新潜能,只能说是一种悲哀。

创新跟学习能力的关系。学习能力有强有弱。有些人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干了,有人只要一学习就掌握了,这是学习能力强的。有些人怎么教都不会,有些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掌握所学知识,这是学习能力弱的。我们什么都不会,没有什么关系,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如果没有学习能力,如果不愿学习,那么,我们就永远什么都不会。学习能力是人所有能力之母,之源泉,之基础。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没有学习,就没有进步。学习是开发创新潜能的钥匙。没有学习这片钥匙,那么我们的创新潜能,就如同被埋藏在地底下的宝藏一样,永远不会被发现与挖掘。人类之所以成为万物的主宰,就是因为人善于学习。发果不学习,或者没有学习能力,人类就会灭亡。人类的文明是建立在人类通过学习改造世界的基础上的。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与两个因素有关,一个是遗传基因因素,二个是学习因素。人通过学习,能提升智力水平,从而提高创新潜能。坚持学习,我们就等于是为创新奠定好了基石。创新跟思维方式的关系。思维方式是对创新影响很大。人的思维方式有这几种:发散思维法、聚合思维法、目标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移植思维法、联想思维法、形象思维法、演绎思维法、归纳思维法。其中的发散思维法、逆向思维法、联想思维法是比较适合创新启发的。中国与欧美的文明区别以17世纪到18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为分界线与分水岭。在思想启蒙运动之前,中国的文化与文明要比欧美的先进;在思想启蒙运动之后,中国的文化与文明就慢慢地落后给欧美了。中国文化与文明的进步,主要受到封建君主那一套理论与文化的束缚。中国君主所主张的、推崇的理论与学说成为中国人思想的桎梏。欧美在思想启蒙运动之前,主要接受的是宗派神学与理论,成为了欧美人思想的桎梏。在逻思想启蒙运动之后,欧美渐渐摆脱了宗教神学与理论的制约,解放了思想。思想一解放,创新的成果,就随之而来,且水涨船高。中国由于思想被禁锢,因此中国人具有普通性的辩证思维方式;而欧美人解放了思想,因此具有普遍的逻辑思维方式与分析思维方式,这是东西方国家的重要思想方式上的差异。现实情况是,欧美的发明与科技水平,总体上是超过中国的。可以说是欧美人的创新能力要强于中国人。并不是中国人比欧美人笨。

中国人一到欧美,接受了他们的文化与加入他们的环境,华裔的创新能力产生了很多创新成果与发明成果。中国人的智力水平比较高,但是由于受到思维方式的禁锢,或者受到一些传统遗留的思想与文化的束缚,却暗中变成了创新的桎梏。例如,中国的教育方式,主张标准答案,这都是束缚人的思想的。一种标准答案与多样化答案相比,很明显后者培育的人思想开阔,想象力得到提升,创新能力要高于前者。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开创新潜能,让其转化为创新成果。思维方式的不同,会不同程度影响创新能力的高低。改变思维方式与方法,其实也是为创新打开了一扇大门。

创新跟知识水平的关系。知识水平的高低,跟所学所记忆存储的知识有关,跟学历学位证书无关。知识水平的高低,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学习,在于是否边学习边思考。学习时,不思考,是不能提高知识水平的。再者,温故而知新。知识跟学习是一脉相承的,所以知识水平高的人,创新能力也高;知识水平低的人,创新能力也低。只有坚持学习,不断提高知识水平,才能积聚创新潜能,才能发挥创新能力,创造出新的成果与新发明出来。创新跟所处文化环境的关系。人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受到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表现出与环境相似的行为。例如,掌握一门英语,在中国环境中,大家都说普通话,因此,想要英语提升很快是不现实的;而在英国或者美国,大家都说英语,因此,在这环境里英语水平能提升很快。当创新者所处的文化环境鼓励冒险,允许犯错,并且有各种激励措施,让人搞创新,搞科研,搞发明,那么这种文化环境是利于创新的。一冒险就受打击,一犯错就受到惩治,那么在这环境的人,只知循规蹈矩,既不敢冒险,又不敢犯错。如果搞创新失败了,又怕被人嘲笑与讽刺。最后,谁也不会去创新,谁也不敢去创新。更别谈什么创新成果了。创新往往要经过很多失败,才取得最后成功的。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失败了上千多次,才取得了成功,名利双收。创新需要时间,有需要失败。没有时间,就没有创新,只有模仿与剽窃。没有失败,就不能总结经验教训而成功。创新的文化环境很重要。对于敢于创新的,或者出创新成果能带来很大的效益的,要重重奖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对搞出创新成果,能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人,要奖房奖车,奖百万以上现金。只有这样,才能让人破釜沉舟的决心,努力地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坚持学习与提高知识水平,提升创新能力,创造出创新成果出来。要给予创新者名利双收的机会与待遇,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创新行列中来,这才是真正的营造创新的文化环境与氛围。

作者简介:李文武,著名管理学家。《博锐管理在线》《中华品牌管理网》《中国管理传播网》等知名管理网站专栏作家。又是多家媒体与网络作家。研究:历史、经济、管理。

下载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人参与、注重防范,努力营造平安和谐校园

    人人参与,注重防范,努力营造平安和谐校园 汉中市陕飞二小坐落在城固县崔家山镇,是一所建校30多年、隶属汉中市教育局直属管理的完全小学。学校秉承“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育人......

    倡导文明礼仪,营造和谐校园(精选)

    古泉中学国旗下讲话稿 倡导文明礼仪,营造和谐校园 吴孙文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倡导文明礼仪,营造和谐校园。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礼仪能......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和谐美丽校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和谐美丽校园 长宁县教育局余益有校园文化是体现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精神和风气的一种群体性文化, 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育人条件、历史......

    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校园

    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和谐校园校园和谐首先是人的和谐,以人本文化的创设为核心,以优质的校园文化为基础,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最基本要素。学校不仅要关心教育教学工作,还要善于构建一种......

    营造良好社会文化环境讲解

    2014年庐江县第二希望小学优秀童谣传唱 活 动 小 结 优秀的童谣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养料。优秀的童谣韵律优美、琅琅上口,容易接受、易于理解,是学生学习知识、表......

    创造学习型机关 营造机关文化环境

    5月13日上午,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县委党校举行了公文写作知识培训班,65名干部职工将在这里接受为期两天的辅导。这也是继去年举办计算机知识培训后的又一次大规模集中**。......

    活动课——营造美好的文化环境

    活动课——营造美好的文化环境 导入新课: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文社会......

    校园文化环境育人

    校园文化环境育人 育人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