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人参与、注重防范,努力营造平安和谐校园
人人参与,注重防范,努力营造平安和谐校园
汉中市陕飞二小坐落在城固县崔家山镇,是一所建校30多年、隶属汉中市教育局直属管理的完全小学。学校秉承“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育人有特长”的“三特”教育办学目标,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走出了一条基础与内涵并重的教育发展之路,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陕西省文明校园”、“汉中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汉中市依法治校示范校”、“汉中市文明校园”、“汉中市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先进集体”、“汉中市平安校园”、“汉中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城固县教育教学管理先进小学”、“城固县全面加强学校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等殊誉。
长期以来,在上级主管教育部门的关心和领导下,学校始终不渝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防范长效机制,扎实有效地开展“平安校园”创建工作,达到安全防范“六到位”(组织到位、教育到位、隐患排查到位、管理到位、物防技防到位和信息报送到位),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平安校园”建设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多年来一直保持安全零事故,得到了家长的普遍赞誉,社会的广泛好评。
一、组织到位:成立创建机构,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确保师生安全万无一失。
我校为了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法制副校长和学校安全工作主管校长为副组长,各中层以上干部为成员组成的创建“平安校园”领导小组,加大了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力度,定期召开安全专题会,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管理、加大检查力度、开展安全教育、稳定校园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问题,部署学校的安全防范、教育和周边治安等工作,真正形成主要领导全面负责,分管领导直接负责,相关科室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学校安全工作格局。严格落实责任制,把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科室,每个班级、落实到每一个人,确实做到责任常在,常抓不懈。学校建立了大型活动审批制度,学校各室组及班级组织的大型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公益劳动等大型户外活动、集会等,必须经校领导批准,制定安全防范预案,并明确安全管理措施和责任人,并报学校德育处备案。
二、教育到位:做好师生的文明、安全宣教工作,提高意识,使 “知”、“行”结合,形成习惯。
1、抓实常规,以特色活动课为载体,坚持 “两会一课”,养成规范的安全行为习惯。
学校十分重视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及宣传工作,确立了“安全第一”的工作宗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化”安全教育管理模式。
①养成教育常规化。利用一切宣传途径,如班队活动、红领巾广播、宣传窗、黑板报、图片展览、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广泛宣传公安部“八条措施”和教育部“六条措施”,扎实有效开展“六进校园”(法制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禁毒安全、治安安全)工作等安全主题教育,让“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牢记学生心间。为进一步探索养成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和新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设立了 “红领巾文明礼仪岗”,“红领巾文明礼仪岗”成员在校门口迎接、欢送老师和同学,监督学生在校行为习惯,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文明行为,向全校师生传递着安全、文明的信息。
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和德育处,组织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法律知识讲座、安全知识讲座、“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签字仪式、文明礼貌月安全知识演讲比赛、举办安全宣传画展、紧急疏散演练、警营开放日、学习公民道德规范、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系列教育等。同时,学校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及季节、环境等特点,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用电、防火、防煤气中毒和防食物中毒等安全知识教育,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防范意识,防止了各种事故的发生,使学生在认知、技能和行为三个层面树立安全意识,获得安全知识,学会在生活实践中应用安全知识和技能,养成规范的安全行为习惯。
②主题教育系列化。抓实抓好每学期开学初的“安全教育月(周)”,组织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邀请交通警官、消防警官、治安警官和医护人员等专业人士走进校园深入课堂,从各个方面深入浅出,专业、系统地给小学生讲解安全自护知识,筑起社会、学校、和家庭坚固的安全防范体系。
同时,还把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珍爱生命教育等内容列入教育课程,先后编写了《陕飞二小文明礼仪手册》、《陕飞二小安全教育读本》等校本教材,实行“三保证”:保证教师、保证课时、保证实效。同时,要求各学科教师结合学科内容有机地进行教育,教育学生文明守信、懂规守规、自我保护,真正做到了把安全宣传教育、学习科学文化与提高思想品德有机结合起来,收到了显著成效。
③节日专题教育制度化。每逢节假日,我们都对学生进行节前安全教育,已经成了学校安全工作的惯例,确保学生平安、愉快度过假期。
④教育形式多样化。主要有“读”:开展安全教育读书、演讲活动,进行读书心得、答题竞赛;“看”:看专题教育影片、安全图片展览,开展“警营开放日,走进110”主题教育等;“听”:听讲座、报告等;“做”:要求学生“知”、“行”合一,学校各个部门和每位老师目标一致,形成共识,严格监督、管理、要求等,形成良好习惯;“赛”:开展各种富有意义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受启迪、受教育。
2、构筑校园安全文化,润物细无声
环境是一部无字的教科书,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因素。为此,学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的一草一木都能说话。在操场墙壁上建设了校园安全文化系列宣传橱窗;教学楼走廊安装了70多个精美别致的有关修性立德、行为规范、做人处事、安全警句等内容的宣传吊牌;在走廊立柱上安装了由孩子们自主设计、自主起草的各中队文明公约牌,展示了各具特色的中队文化;在不同场地张贴或书写校园安全警句,如:“别跑,别跑,小心摔倒!”;在各楼梯口悬挂各班疏散线路的安全通道指示牌;在校园醒目处悬挂带班领导、值周领导和安全值班人员的标牌和职责,供全校师生监督执行,消除一切可能导致安全隐患的管理漏洞。同时,学校在校园设施的设计、安装及使用上,十分注意按照公共安全的要求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予以实施,如暖气、水电、活动设施、疏散通道、实验室等,绝不留“先天性”安全隐患,为师生营造安全舒适的学习、工作环境。
三、排查到位:多方联动,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师生平安。
1、多方联动,强化综合治理。学校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通过认真分析研究,对安全隐患进行分类管理,明确了各职能部门责任区;对外定期联系公安、交通、工商、卫生、文化等职能部门,召开安全工作协调会或安全工作联席会议,沟通协调,结合不同安全隐患特点,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突出工作重点,开展重点整治、分类整治、集中整治和专项整治行动,及时消除学校安全隐患,确保学校安全稳定。如学校依靠相关职能部门在校门口和学校出口的公路上设置了交通安全警示牌和减速带,整治交通秩序,取缔无证和非法经营摊点等,净化了学校及周边的环境,基本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学校安全工作体系。
2、落实定期排查整改制度。摸清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是统筹整治学校及周边安全隐患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安全工作小组坚持每月一次安全文明大检查,定期对重点目标、要害部位进行安全排查,特别是做好设施、人员(教师、学生及家长)、制度措施方面的隐患排查,查清隐患,建立安全管理台账,做好登记和记录,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于整改难度较大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早排除安全隐患,进一步加强了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安全防范能力,保证了师生工作和学习的安全。
四、管理到位:扎实做好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的贯彻落实,保证安全管理的执行力。
1、制度管理。为落实上级主管教育部门关于建设“平安校园”的相关要求,学校相继制定完善了门卫管理、值周、校园安全值班、饮用水管理、安全应急预案等二十余项相关制度,并且加大考核和管理的力度,责任明确到人,采取责任追究制度,要求所有值周或值班人员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必须到岗,履行职责。
(1)完善值班制度,确保学校每个时空全天候、无缝隙管理到位。为确保师生在校安全,要求值周领导和安全值班人员每天提前半小时到校,进行安全值班和课间的巡查工作,放学后要求安全值班人员等最后一名学生离校后方可下班。在课间操、放学和大型集会开始前或会结束时有专人负责分批疏导,保证师生上下楼的安全。
(2)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学校预警体系提高保障校园安全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学校以制订完善应急预案为切入点和契机,通过编制预案,落实预案,演练预案,实施预案,促进应急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建设,增强应对复杂局面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全面提高保障学校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水平。根据上级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并结合实际,学校先后制定了十几种安全工作预案,保证广大师生在非常情况下,如暴力侵入、地震、火灾、重大安全事故、重大传染病暴发等特定情况下有正确的处置措施。
2、责任管理。校长与分管领导、教职工、安全值班人员和学生监护人(家长)层层签订了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在教职工中落实一岗双责,将学校每个岗位的安全责任进行了细化、分解和落实,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层层签订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一级抓一级,层层抓管理,人人抓落实,保证了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
3、门卫管理。学校聘用了保安,落实门卫制度,实行来客实名登记,杜绝可疑人员进校园,对来访人员要求与被访人电话预约,被访人同意后到大门口会客,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校园,上课期间学生外出要经班主任签条同意,门卫检查登记,家长签字接人。上学放学时,加强路队管理,校门口保安及有值班人员维持秩序,保证师生不受到外来人员的侵害和干扰。
4、课间管理。学生在校期间,严格缺勤追踪制度及家校联系制度,及时掌握学生动向。安全值班教师不得随意脱离岗位,脱离学生,实行安全值班交接班制度,实现无缝对接。学生请病事假必须有书面的请假条并有班主任签字同意,并随时通知学生家长知晓。
5、饮食卫生管理。教育孩子注意食品安全和卫生,不要购买和食用无照经营小摊点上的食品。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传染病。
6、楼道安全管理。确保教室和楼道畅通,要求学生靠右行走,下课放学、集会和活动后由楼梯安全值周人员在楼道口监管和疏散学生上下楼。
7、危险物品管理。及时收缴、清理学生手中的危险物品。
五、物防技防到位:为打造平安校园做好物质保障。
为创建平安文明校园,学校高度重视物防技防建设和投入。在学校教学设施的改造、体育器材的更新、校园设施的修缮、文化建设的补充、消防器材的配备、安装校园监控等建设上,学校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校园安装了25个红外线电子监控探头,全方位,不留死角地进行校园安全监控;配置了安保器械钢叉8把、伸缩警棍12根、防暴喷雾剂6瓶,防刺手套6双;购置了11台红外线体温检测仪、300多支体温计、每个教室和功能室安装了88台紫外线消毒杀菌灯,确保师生健康安全。
六、信息报送到位:及时掌握学校安全工作动态,有利于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信息报送是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善后恢复等各项工作。及时、准确地报送信息,有利于掌握突发事件的动态和发展趋势,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件的发生和造成的损失,保护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各室组、各班主任每日及时向德育处、保卫科上报各种安全信息表(单),利于学校及时、准确掌握安全信息并严格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限内上传下达各类信息。
通过我们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学校管理严格,层层设网,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学校能做到及时处理、解决,把事故消灭在未萌之中。学校多年来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师生中无违法行为的发生,使学校成为了一个平安、文明的育人基地。当然,学校“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也必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我们会不懈努力,严格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争取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做得更好!
第二篇:布朗幼儿园注重校园安全防范 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布朗幼儿园注重校园安全防范
营造和谐校园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每天生活、学习的环境,因此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成为每一个幼儿园的重中之重。布朗幼儿园作为一所国际美语幼儿园,以“让儿童拥有世界”为办园宗旨,从点滴做起,不断加强校园安全防范,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进而健康快乐成长。
多年发展中,布朗幼儿园经常安排幼儿园安全小组全体成员对幼儿园户外设施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工作体现园所对幼儿园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为全园幼儿及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加安全和谐的环境。
另外,为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布朗幼儿园还组织老师进行了安全知识的教育,同时要求教师对班级的幼儿也要进行安全教育以及自我保护的常识,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幼儿园安全的稳定,保证幼儿园有一个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近日,布朗幼儿园便举行了“安全知识我知道,安全在心中”的主题活动,旨在进一步强化学园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保证园内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活动中,老师们通过与孩子们共同制作安全宣传海报及安全环境创设,不知不觉将安全知识渗透心中,从活动成效上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少孩子放学后,都会拉着妈妈去宣传栏讲一些关于安全的小知识、小标识,小朋友当起了老师,真正做到了“教育一个孩子
带动一个家庭”的宣传作用。
对此,布朗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布朗幼儿园还将把“营造和谐校园环境”作为幼儿园发展目标,同时不断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为幼儿健康快乐成长不懈努力。
第三篇:加强防范确保校园平安和谐
加强防范确保校园平安和谐
在冬季来临之际,为了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坚决杜绝学校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近日,民乐县马蹄小学针对交通、消防、水、电、取暖、饮食、卫生等校园安全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排查,同时加强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安全工作和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整治工作。(民乐南古学区 史和马学汉)
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近日,民乐县南古寄宿制小学针对本校实际,在3—6年级学生中开展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小学生”的主题教育。对师生进行了宿舍内务整理、一日基本习惯、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教育师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争做文明好教师、好学生。
(民乐南古学区 史和张金旭)
日前,民乐县马蹄小学召开了幼儿班家长会,让家长深入了解幼儿身边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排查办法,并与家长签订了幼儿园接送协议书,要求家长密切配合学校做好幼儿安全预防工作,这一举措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好评。(民乐南古学区 史和韩晓玲)
第四篇: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由“文化软实力”想到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表明我们党将发展文化软实力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为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软实力”(soft power)这个术语是由美国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于上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其内容主要包括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外政策、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和吸引力等。他认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在国际竞争中,不仅依靠其军事实力、经济规模、科技发展水平等硬实力(hard power),更要依靠软实力,即“有共同的价值观产生的吸引力,及为实现这些价值观作贡献的正义感和责任心”。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非常重要。高度重视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新时期时代发展的要求。大学是一个民族的文化高地,大学自身文化建设情况势必影响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的大学精神在其中又发挥更为核心的作用。而大学精神应该是一所大学在其成长过程中长期积淀而成的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追求、文化传统和行为准则。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大学文化的核心、支柱和灵魂。它影响着每个大学人的成长过程和人生轨迹,决定着一所大学的发展与影响力。大学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生长发展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学校师生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反映着人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并且有校园特色的一种团体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随着我国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大学校园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如何加强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已经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校园文化蕴含着学校的灵魂,也凝聚着学校的形象。一个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的高等院校,必须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因此要想提高九江学院的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近年来,九江学院始终把良好育人环境的建设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对校园环境建设与管理进行整体规划,使学校在校园环境基础设施、绿化、美化等物质环境和校园文化、校风等精神环境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整体育人功能的全面提升。
一、优美的自然环境陶冶人
“人具有一种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深刻而强烈的需要”。校园内清洁整齐、宽敞明亮是一种美,它有利于学习、工作和休息;校内园林布局合理、花草树木宜人,鸟语花香、曲径通幽更是高层次的环境美,使人赏心悦目,给人以高雅的享受。
一走进九江学院,你便进入了一片绿色的海洋。主干道上红花木和映山红交错相间,层次分明;教学楼前杨梅树、桂花树掩映成林,生机勃勃;校园里随处可见的茶梅、红玉兰、紫薇、樱花等花卉争奇斗艳;学生宿舍区的草坪也在环卫工人的精心修护下愈显整洁、清雅……
绿色是校园的突出特征。近年来,学校每年投入绿化资金百余万元,做到了“楼起绿成阴、路起树成行”。绿化率达52%。校基建处还专门设置了园林绿化科,设有专职管理人员,有具体的绿化管理办法及岗位职责。学校还在校园绿化用地中划出片区,作为土木系园林花卉专业的学生实习基地。同时,学校还在校园绿化集中地方建有风格各异的凉亭,供师生读书休憩。学校还鼓励毕业生毕业前种下纪念树,为母校留下绿色的纪念。近年来,九江学院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坚持“建设一处、绿化一方、美化一片”的指导思想,把保持水土、节约资源、植绿护绿、抵制污染作为行为准则,打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校园,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三统一。九江学院主校区地处丘陵地带,山坡起伏绵延。在校园建设过程中,不仅坚持“三同时”(水保工程与扩建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做到施工不流土、竣工不露土;还充分发挥了校基建处和土木工程系的人才、仪器优势,依山就势,因地制宜,通过科学的测量、规划,在校舍建设中做到了“不入一分土,不出一分土”,所有土方全部实现自我消化,自我平衡。
现在,当学生站在翠木排排、四季长青的校园,面对繁花似锦的花坛,设计独特的假山和高大明快、建筑风格各异的教学楼时;当学生迈步于幽奇静巧的生活区和曲径通幽及繁花、硕果、亭榭别有天地的林果园区时;当学生走在校园每条道路上,不会见到纸屑、果皮、痰迹,每处墙壁上不会有涂印痕,穿梭于树木花草间,不会发现有人攀枝折花时;当校园似有公园的美化、绿化、净化的感觉时,学生们会惊叹这里的高楼解人意,这里的花草会唱歌。优美的自然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感,净化人的心灵,校园成了育人的载体。
二、高雅的人文环境启迪人
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智能发展具有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熏陶功能。九江学院用文化的理念建设校园环境,让每条道路会说话,让每一个景点能育人,把校园变成主体的画,无声的诗,充分发挥隐性教材的教育功能。强大的文化力,使不想学习的学生都变得爱好学习。
1、校训、校徽——激发学生爱校热情。一进校门,远远就会看到主干道正前方有一面红色的墙,上面刻着“竞知向学,厚德笃行”的八个大字,这是该校前任党委书记、现国务院副秘书长项兆伦同志亲自拟定、校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一致通过、著名书法家崔廷瑶先生题写的校训。“竞知向学、厚德笃行”,是九江学院办学理念、办学目标、追求境界和校园文化精神的凝结与外在体现,是勉励全校师生积极进取、健康成长的格言。“竞知向学、厚德笃行”的基本内涵,要而言之,就是:努力学习,追求真理,崇尚科学与知识,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深厚个人的道德修养,并切实实践,躬行所学,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学识广博、知行统一、全面发展的人。与此同时,校园醒目处悬挂着九江学院校徽,校徽采用了能鲜明映现九江独特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和体现九江学院自身形象的视觉元素,并将它们转化为一组具有视觉张力和文化意蕴的象征符号,由此构成融涵着九江学院办学理念、文化情怀和人文自然生态环境的图案。校训和校徽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发人深省,予九江学院学子以光大学术,恢宏文化的启示,一入校门便油然而生对国家、民族崇高无上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爱国爱校的热情。
2、文化景观——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中国古代先贤都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感化、熏陶作用。《荀子.劝学》篇有“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的说法,就是讲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学生的潜意识中具有较强的认识功能和吸纳环境信息的的敏锐性,作为九江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如何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九江特色,充分发挥校园物质环境的育人作用,成为我们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发挥校园物质文化环境育人的作用,学校在学生宿舍比较集中的九江路上建成了名人长廊,立有包括牛顿、爱迪生、华罗庚、杨叔子等50多位中外著名科学家的雕像,激励广大学子努力学习,早日成为祖国栋梁之材。每天清晨和傍晚,一群群大学生们徜徉在九江路上,看名人成长经历,交流学习体会,思考未来人生,使名人长廊和其他雕塑一起构成学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还变废为宝,利用学校基建施工过程中挖出的鹅卵石,刻上名言警句,在校园教室和寝室空旷的草坪上布置了60多块文化石,激励学生竞知向学,在人成才,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还对校园道路进行重新命名,用九江市历代名人的名字命名为校园道路命名,濂溪大道、乐天路、东坡路等路名给学校增添了一份历史的厚重。
同时,学校还对校园内外环境和教室、食堂进行了全面的人文美化,增加了大量刻有名言警句灯箱。后勤部门还在校园内还树起了许多文明警示牌。“小草依依,需要你的关爱”、“请不要让垃圾拥抱大地”、“文明去愚昧、礼貌表真诚”……友好的话语、温馨的提示和点缀在校园各处的文化石交相辉映,构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在校园内构建丰富多彩的人文环境,能启迪学生的心灵,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学们在这些“文明使者”的陪伴中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争做文明大学生。
3、人文景观——提高学生文化素质。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个性,陶冶情操,发展能力,提高素质。九江历史悠久。积聚了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景观,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积淀深厚。在九江学院周边,有享誉海内外的白鹿洞书院,有濂溪书院遗址,有首创观像念佛的净土法门、开创佛教中国化的东林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等。哺育出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北宋“苏门四学士”之首黄庭坚等众多历史杰出人物。中国历史上一大批文化名人都曾在这里放歌山水,记叙游踪,抒发情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题记、墨迹和佳话。承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职责。近年来,我校根据“办成高质量的新型本科院校”的办学新思路,发挥地方资源优势 凝聚我校办学特色。
学校先后成立了国际农村医学教育研究中心、庐山文化研究中心、会计与审计研究所、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数控技术研究所、土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材料与成型工程研究所、外贸研究中心、应用数学和计算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才优势和专业优势,发挥特长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医学院、护理学院立足于为基层、农村和社区培养医护人才,着重加强学生人文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文化传播学院与白鹿洞书院共同建立文化研究所、做强陶渊明隐逸文化研究,与东林寺开展佛教中国化的代表——净土宗的合作研究,为学校文化建设系统思维全面推进;生命科学学院利用人才优势,加强产、学、研的结合,与地方合作进行植物、水产的科研活动;艺术学院为弘扬传统文化精神,积极帮助地方保护和传承光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青阳腔”,成立青阳腔戏曲艺术中心,促进民间艺术进校园;土木建筑学院深入到德安、永修等县,帮助乡镇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体育学院积极开展民族体育活动,舞龙狮、划龙船,扩大了九江学院在外的影响,又为促进和丰富地方体育活动增添了亮丽的风景。在一次次活动中,多方位、多渠道向同学们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接受中华文明史的洗礼,同时让同学们汲取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精华,树立民族自豪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
此外,学校还通过举行升旗仪式、文明窗口建设等活动,对师生进行爱国、爱校、爱岗敬业教育,增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还加强了学生的艺术教育,成立了大学生艺术团,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拓宽了学生成才之路,这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整体办学水平,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和谐的人际环境鼓舞人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什么是从事教师工作的才能时,把“心灵与理智的和谐”作为教师工作才能的一个重要牲,并指出教师“应当把自己的心分给每一个人,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人的欢乐和苦恼。同情心、对人由衷的关怀同教育才能是血肉相连的。”学校中师生的人格应当是平等的,这是社会主义学校中新型师生关系的体现。尊师爱生应是创设校园和谐的人际环境的前提条件。
近年来,九江学院党委确立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任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由于各项举措得力,校生关系和谐融洽。
1、密切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为牢牢掌握学生工作主动权,学校专门成立了学生工作委员会,由校党委书记兼任主任。党委提出了学生工作的20字要求:让学生“安心学习、安全学习、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能成才”。2005年9月份以来,学校党政领导干部全部下到各个二级学院,兼任新生班班主任,并将自己的手机号码、电子信箱向学生公布。在学生宿舍区成立了“学生办事大厅”,九个职能部门进驻大厅,为学生提供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学校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进驻宿舍,担任学生宿舍专职辅导员或指导员;在学生宿舍区成立了学生宿舍党工委和学生宿舍团工委,在各楼栋成立了学生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团总支,组织开展党团活动;教师、学生党员照片和联系方式上墙。学校在每幢学生宿舍楼设立综合值班室,24小时接受学生的请求并提供服务。
2、健全贫困生奖助学体系。学校成立了资助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学生自助管理中心,建立了校、院、系三级联动的奖助学体系。发动全校教职工与特困生开展“一帮一”结对帮扶活动。全校有1378名教职工与1000多名特困生结对子,每名特困生每年可获得1000元的资助。学校还与银行加强联系合作,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启动了外省及除三设区(九江、景德镇、上饶)省内其他地区的助学贷款工作。学校在校内挖掘固定勤工助学岗位300余个,同时支持学生会成立家教服务中心和学生二手物资交易市场,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精神。中国扶贫基金会已将学校正式列入新长城大学生扶贫项目。通过“奖、贷、减、助、免”等方式,学校每年拿出1100多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目前有15000多名学生受益。
3、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报告会、指导课、座谈会、职业倾向测试等多种形式,使广大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建立和扩大就业基地,组织精干队伍展开就业推介。组织学生参加多种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增加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经常性开展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仅2006年,学校就举办了四次大型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用人单位来自全国16个省市,为毕业生提供8000余个岗位。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2007年,有二十多家用人单位与旅游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旅游学院每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以上;护理学院不断迎来招聘毕业生的“老用户”和“新朋友”,很多医院为了确保优秀生源,早早订下了用人计划。
4、加强后勤服务,确保校园一方平安。学校建立了食堂工作责任制和招标采购制,引入竞争机制,成立了学生膳食工作委员会,定期倾听学生意见与建议。学校党政领导经常在学生食堂用餐,掌握第一手情况。为保证饮食安全,学校建立了净菜配送中心,荤菜、素菜统一采购、清洗、加工、配送。食堂增加花色品种,既有大众菜,也有特色菜,还专门开设了印度留学生餐厅和少数民族学生餐厅,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为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学校建立了灵敏的信息系统、令行禁止的动员系统和校园治安防控体系,设立了校园“110”报警电话,成立了九江学院派出所。构建了以人防、物防、技防为基础的三道保障网,有效地遏制了各类事故的发生。
总之,校园文化环境作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提高学生育人水平,是其它任何社会因素所无可替代的。它的各方面因素或多或少,或显或隐对学生品德中的知情、意、行等心理活动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优良的校园文化会让学生品德形成终生受益。因此,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充分利用合理因素,是进行品德教育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所以,我们必须以校园精神为底蕴,营造和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和浓厚素质教育氛围,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德育功能,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第五篇: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山阳县小河口镇初级中学校长 张存才
[文章摘要]深刻认识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正确处理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工作关系;加强学校领导管理育人能力和优化德育工作;合理布局校园自然和人文环境;加大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力度;构建和谐民主师生关系;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育人水平;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德育空气;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多渠道开辟德育工作新局面;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关键词] 德育为首 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民主科学 和谐发展
学校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校园文化是其有机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使学生们在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获得知识、陶冶情操、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认真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课内到课外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利于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有利于学生从各个方面摄取精神营养,增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增长才干。
校园文化氛围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具有潜移默化的激发力、导向力和感染力,无时无刻不对学生起着熏陶作用。
一、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
1、物质表现
校园物质文化主要表现在优雅的校园、宁静的教室、整洁的宿舍这些校园环境中的硬件,是学校各类活动的载体。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文化内涵,它是校园形象和精神风貌的物质依托,对于增强学生的凝聚力,陶冶情操,享受美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营造宜人的物质文化形态,不仅能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而且使学校的建设与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协调同步。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起着最基础、最形象、最直接的促进作用。
2、精神文化
搞好校园文化不仅是育人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它除了具有培养学生的功能外,还担负着创造先进的科技文化的重任。它主要体现为学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各种创建活动,涉及到学生的理想追求、观念转变、道德修养、行为自律、心理优化、纪律约束等各个方面,从而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精神文化与其他几种文化是相互依赖、互为作用的,它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主导地位,是衡量校园文化氛围优劣的主要指标。
3、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属于校园环境中的软件,它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特征,通过社会政治活动、学术活动、知识活动、健身活动、娱乐活动、服务活动进行表现。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为学生们表现自己的聪明才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生以自主活动为主,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自由参加。形式灵活多样。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增强自信,勇于竞争,经受挫折磨练,努力追求成功,从而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弥补自己的不足,促使自己综合发展,全面提高。
4、媒体文化
它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画廊、板报、以及校歌、校训等。这些媒体的内容,往往也带有该学校所特有的的文化特征,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而又深远的。它不仅仅局限于学生与这些传播工具的直接接触所产生的思维震荡,而且还包括学生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或者说对学校开展德、智、体、美诸方面的一切活动所引起的感召力,都直接起到了思想指导和宣传教育的作用。
二、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深化学校德育工作,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在当前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如何改革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建设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营造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进一步优化德育环境和德育工作过程,使德育工作效果更为突出,这正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研究和探讨的问题。而面对全新的意识结构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加之师生的复杂的思想状况,学校只有真正地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的办学方针政策,形成一系列有成效的整体化推进的德育工作新机制,切实抓好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民主的校园文化气氛,才能适应新形势对现代教育的要求。
众所周知,德育工作是建设校园文化的主线。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内容包括正确的办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管理,开辟第二课堂和文体活动等方面。而校园文化的建设核心是德育工作,良好校园文化也促进了师生的共进,协调的师生关系,团结奋进的精神形成,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健全的品质和性格,也有利于我们教师的成熟和教学有成,更有利于学校管理有序高效进行。显而易见,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民主和谐氛围,没有德育工作的优化管理,便成了纸上谈兵。如果离开校园文化建设谈学校德育工作,便空洞无味,可知二者的关系是相互依赖,互为紧密的关系。
1、正确处理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德育工作的关系
建设校园文化,少不了德育工作的加强,开展德育工作,少不了校园文化的建设的倡导。学校领导班子应明确这一点,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对教育教学管理以及政团工和课外活动顺利进行起着推动作用。学校应制定一系列的有效管理机制,分工明确,奖惩分明,求真务实,落实到位。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因地制宜发挥其功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育人环境,倡导人人参与,齐管理、共奋进、校兴我荣、校衰我耻。学校领导班子应明确分工负责,实行年级管理制度和班主任负责制,分管领导督促制。在此基础上,学校还应大力抓牢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旧带新促进教师的飞速成长,对外还要注重社会形象和影响,要有创品牌和名校意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突出“以德为首,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办学方针,正确处理学校德育工作带来诸多与实际教育教学活动相冲突的问题。
2、加强学校领导育人管理能力和优化德育工作过程
在过去,学校教育由于诸多原因,被应试教育的模式束缚,培养出的学生很难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新世纪是素质和创新教育时代,学校领导班子和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学习,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统一认识,过好德育关和能力关,大力加强德育工作和提高政治意识,把培养新型人才作为德育工作的明确目标。为此,学校行政领导及政团干事应大力加强领导,提升育人质量,注重科研,提高育人艺术和成效。在日常的学校工作中,将德育真正放在首位,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飞跃。其次,在学校的德育工作管理过程中,完善和优化日常行为规范,实行分工负责制。对于班主任的任用实行年级招聘制,学校形成班主任、年级组长,政教处到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的一条龙的管理模式。政教处尤其要以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核心,带头搞好学生的纪律、卫生和思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为优化学校管理创造好条件和提供优越的舞台。
3、合理布局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陶冶学生情操
人离不开环境的存在,同样环境也须人的改造,二者相辅相成。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优美宜人的工作学习场所和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搞好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社会教育的需求,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实施素质创造教育的需要。就学校的整体校园自然环境布局而来,要做到合理协调,体现人文教育和审美价值,体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当然,在学校绿化时,还须体现文化艺术价值,巧妙设计学校的一砖一瓦,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常识融为一体,具有独特的教育魅力。在进行人文环境的设计时,应注意国旗、国微、国歌和《中学生守则》、名言警句、名人雕像和宣传栏等合理设计,还有学生的衣着打扮和校风校貌。在精心设想人文环境时,应做好校园内人文和自然的和谐,做好教室、宿舍、实验室、办公室等室内的合理设计,陶冶师生情操,丰富人格内容,提升道德水平。
4、加大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管理,提高德育工作效果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应依据国家大政教育方针政策制定一系列的校纪校规,促使师生形成一股巨大的凝聚力。落实到各个部门,制定相应的教研计划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每个班制定相对应的班级管理制度和班规。政教处工作繁杂,涉及到学校的各个方面,寝室的管理,学生的出勤和清洁卫生的保持以及爱国主义,理想,人生教育等方面。只有在严明的校纪校规前提条件下,校园文化建设和民主和谐气氛才能有奠基和前提保证。针对学生中表现不好的现象,学校德育工作小组应带头作好学生思想转化教育工作,也可成立专门的心理辅导咨询室。有了强有力且奖惩分明的校纪班规,全校师生才能统一认识,看清形势,明确目标,统一行动,共同管理,才能有力促进民主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一个优越的育人和工作环境。
5、构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提升德育工作的能动性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育过程和结果。师生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教育效果,“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反之,如果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教师就很难对学生施加影响。要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促使学校德育工作彰显更大的活力。
6、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育人水平,塑造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育管理能力刻不容缓。在新形势下,学生的意识形态和求知欲较以往更复杂,其思想的复杂性决定了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观念的转变和更新。所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只有我们的教育水平上来了,学生、社会和家长才能满意,才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只有我们具有优秀的教学质量和高超的育人能力艺术,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和栋梁。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这一环节上,每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注重在教学的同时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对学生进行人生、理想,价值观等教育。开展好每一周的主题班会活动,对学生进行人格品质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塑造健康乐观的人格和心态。
7、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多渠道开辟德育工作新局面 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陶冶情操,调整紧张的学习气氛。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如果课业和正规活动挤占时间太多,学生就会感到校园生活单调泛味,并可能被一些不健康的活动所支配。因此,学校应适度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但课外活动的开展不是盲目随意的,要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休闲、努力让学生根据天资所好、扬长避短,各得其所,各行其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组织,主动参与,寓教于乐。
8、清除校园文化垃圾,净化校园德育空气
禁止传阅不健康的书报杂志,禁止学唱不健康的歌曲,清理课桌、书本文具盒上的不健康的图画及语言文字,消除消极文化的影响。针对倾向性问题或热点文化,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辨论会,澄清模糊认识,纠正错误观点,引导正确舆论。
9、加强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管理机制。
校园制度文化是为了保障学校教育的有章、有序和有效。其目的是先用制度来强化,而后用情境来内化。学校应遵循教育规律,依据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围绕培养“四有”新人这个核心,建立和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民主,经过师生充分酝酿和讨论,最后才以制度的形式定下来。学校的规章制度要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全面。规章制度应该是全方位的,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如行政管理制度、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总务管理制度等;二是细致。内容具体明确,操作性强;三是严肃。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为了使广大师生了解和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可按适用范围将教职工管理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分订成册,用知识竞赛或考试的办法,督促师生学习掌握制度的内容,从而形成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制度文化环境。
10、强化学校“三风”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学校“三风”即领导的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首先,领导作风是关键,学校领导要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以及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中发挥好带头作用。其次,要狠抓教师在学生中的表率作用。要求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这样,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学生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整个校园充满一种浓厚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总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其复杂性不言而喻。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学校德育工作的关系,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全面营造和谐的校园德育育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