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业务学习材料 [共5篇]

时间:2019-05-13 06:04: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师业务学习材料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师业务学习材料 》。

第一篇:语文教师业务学习材料

初一语文教研组业务学习内容

新形势需要什么样的教师

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传承人类文明,提高人类素质的重任。教师的工作水平、工作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又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作为一名教师,在新形势下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是应该重视的问题。

一. 高尚的品德

高尚的思想品德是教师工作的基础,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自尊感、自信心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则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品质。教师必须时刻把尊严放在第一位,把振兴国家、民族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群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如果在教学中偏离教学原则,必然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内外正确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对待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用自己的实际教学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有榜样,学有所获。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激励学生不断前进。

二、渊博的知识

渊博的知识是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教师展示个人魅力的方式,教师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新形势要求教师不仅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深刻理解和掌握,还要通晓其它学科知识;不仅要理解和领会新的教学理念,也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知识。渊博的知识使人深刻、内敛、凝重而又充满活力,只有这样,“学高为师”才真正得以体现。

教师渊博的知识,精通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思维,在实际教学中能使学生真正信其师,悟其道,从而更好的激励和鞭策学生,维护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终身学习理念在学生身上得到更好的体现。

三、精通业务

教师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对所教专业要做到专心研究,唯有专心研究,教师的业务素质才能不断提高,唯有教师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视野才不断开阔。教师要明确当今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是一专多能、多方向、多层次、能适应各项事务的全方位人才。教师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促其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出新形势下所需的优秀人才。因此新的教育形势迫切要求教师要具备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更新学科知识,还要提高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这就要求我教师不断学习,专心研究,精通业务,从而更好地教育培养学生。

四、注重形象

教师的形象是展示现代教育的一扇窗口,教师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衣着打扮要朴素自然、大方得体,坚决杜绝衣着时尚前卫,要一视同仁,坚决杜绝歧视或体罚学生的现象。教师要经常锻炼身体,强健体魂,塑造健康美丽、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方式。

五、兴趣广泛

教师在注重自身形象的同时,还要培养个人的良好兴趣,并且适当的机会向学生展示自己教学以外的才华,学生就会更加佩服教师,尊重教师,这样无形中就会教给学生在搞好学习的同时,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教师自身形象塑造,给学生树立榜样,让学生自觉约束自身的不良行为并逐步改掉坏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方式,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其学习的强大动力,更好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总之,在我国教育深入改革的形势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加强个人修养,养成良好习惯,树立良好形象,真正做到“倡师德、铸师魂、强素质、树形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出许许多多的高素质人才!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心理氛围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基本活动,也是一种独特的社会交往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互动的状态,是一个由教与学双方活动构成的动态系统。教学过程也是师生双方认知情感的双向交流。因此,努力在课堂这个特定的活动环境中营造和谐的心理氛围,不仅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也是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动机、愉悦的学习情绪和高度注意力的重要途径。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具有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价值。当学生在认识感兴趣的事物或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时,可以保持稳定集中的注意、进行清晰全面的感知、引起浮想联翩的想象和积极深入的思维,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以坚强的毅力去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研究发现,浓厚的学习兴趣不仅会给智能“锦上添花”,既发挥智能的积极作用,同时还会给智能“雪中送炭”,弥补智能不足。不难看出,学生在兴趣指引下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正因为这样,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十分强调兴趣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极力反对那种“无趣”的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摧残。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我国明代学者王守仁将不顾学生兴趣的教学比喻成“鞭挞绳缚,若待扣囚”等。这些充分说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二、鼓励成功

每个人都有成功完成某件事情的渴望和需求,反映在人们头脑中,便体现为成功需要。满足成功的需要,不仅会产生快乐情绪,而且会产生自信心和胜任感,促进个体朝着成功的方向继续努力。因为每一次成功需要的满足,其实都是对成功行为的正强化。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成功检验所产生的快乐情绪,更有增强其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三、寓教于乐

如何改变教学形式,使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嬉戏、娱乐活动中接受教学内容,一直是古今中外崇尚乐学教学的人所努力寻求解决的课题。当我们能将一些本来在学生看来是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赋予某种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时,便能使学生因教学活动适应他们娱乐需要而欢“心”,从而改变对学校教学活动的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各层次外语教学中,都可以通过唱外语歌,组织情景对话、排练短剧、小品等游戏和活动形式来进行教学,学生在此愉快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学习,必然是乐学不疲,事半功倍。

四、师生和谐

古语说:尊其师、重其道;亲共师,信其道。这说明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和关键,一个与学生关系十分紧张的教师是无法实现自己的教学计划的。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常常是良好师生关系的直接体现。心理学家威索尔曾通过分析老师的语言来分析老师的教学方式,进而分析课堂心理气氛。他发现,当老师倾向于以学生为中心时,大多会使用以下语言:鼓励、赞许学生或支持学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了解学生的疑问。当老师倾向于以老师为中心时,大多会使以下语言:使学生接受意见或劝告,如纠正学生不良行为所用的语言或质询;批评学生的过失,否定或讽刺学生的错误:教师为维护自己的立场,贯彻自己的主张所用的语言。威索尔发现,当教师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并使用相应语言时,师生关系较差。正因为这样,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推动者。事实证明,一个良好的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实施高质量教学的重要保障,同时,这种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的建立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

总之,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形势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学生的需要。作为教师首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的心理氛围的营造,注重教学内容、讲究方式方法,在讲授教学内容时渗透心理教育,为学校开展心理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营造高效课堂的几种方法

一、从学生的角度去看,老师一定要有普遍的关注

1. 用微笑目光来流露你的关注。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产生一种心灵感应,看老师在看着我呢!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教师关注的微笑和目光中,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2. 用欣赏、夸奖的手段来体现你的关注。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师器重我。一定要找到欣赏、夸奖的理由,找到欣赏、夸奖的方向,找到欣赏、夸奖的那些“点”。3. 用提问或允许回答问题来表达你的关注。有一次我在上课时,在一节课后有学生批评我不公平,原因是课堂上该生举了五次手要求发言,只获准了两次,而邻座的同学也举了五次手要求发言却获准三次。可见,学生是多么地看重那不经意的允许呀!其实藏在背后的是学生的被认可感,是一种被承认的需要。

4. 用“中断定势”的形式表现你的关注。当一个学生表现得没有积极性,否认自己的积极性的时候,教师用“中断定势”的方法来表现对学生的认同。什么叫中断定势?就是把他原来的思路打断,比如他说,我就是数学不好,你打断他这种固有的想法,告诉他,你数学进步很快,只要努力成绩会上去的。你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再产生自我贬低、自我矮化的想法和行为,这时,课堂效率就会自然上去的。

二、从老师的角度看,课堂教学一定要有创新

1. 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如果一个人对某方面的问题没有任何兴趣,那他就不会有什么学习效率。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其实从老师的角度看,可激趣的因素是很多的。

2. 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怀疑,常常是创造的开始。教学中要让学生做到不“唯书”不“唯上”,敢于怀疑已成为定论的东西。朱熹曾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学习上的进步,就是在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中得来的。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 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以“小组合作”“多边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同时也把课堂延伸到课外,还可试行“师生合作”,教师完成以一个学习者身份出现,与学生平等地探讨问题,让学生在讨论中建立自信,在讨论中激出兴趣,在讨论中形成自觉学习意识。坚持下去,课堂教学定会高效。

三、从教法的角度看,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 营造能够给所有的学生以尊严的氛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有信心。如果学生对自己没有自信,甚至认为自己没有希望、很坏、愚蠢,那就没有效率可言。学生在什么时候学习最有效?在老师认为他很好、父母认为他很好、同学也认为他很好、他自己也认为他很好时,这个时候他学习就是最有效的。2. 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围。在这样课堂里,学生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没有活力,甚至消沉、忧虑、紧张、高效的课堂是无从建立的。

3. 营造能够让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学生都能觉得自己属于这个集体,都觉得在这个集体里,自己被认同,被认可。他们能够彼此聆听,彼此认同,彼此尊重。没有取笑,没有冒犯,没有孤单,没有抛弃,没有边缘人物,没有陷入自私自利的泥潭。

总的说来,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活动,要使课堂高效,关键是定位:教师——课堂的主导者,学生——课堂的主体。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模式的设计者和执行者,学生只是被动单一地接受知识,结果是把学生变成背诵知识的“机器”,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年来,我们通过探索实践,总结出“导学探究,当堂练习”教学模式,很是有效。所谓“导学探究,当堂练习”教学模式,就是根据教学要求,在老师创设情景的基础上,放开学生学习的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揭示规律,充分经历观察现象过程,互学互助,互动交往当堂完成作业,知识堂堂清的教学方法。

一、“导学探究,当堂练习”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理念

1.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教师教的最终目的是:教是为了更好的不教:学生学的最终目的是:学不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知识。教学过程是交流,是对话,是知识的经历与体验。

2.教师是教学行为的主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学习效果的检查者。教师的角色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路人,是教与学活动中的首席代表,扮演的角色是导演,是导游。

3.学生是主体,学生的角色是注演,是教师教学行为中的实践者,是学习行为中的多维体验者。

4.学生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互动的。探究是主线,通过这种主线与点拨有机结合,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旧技能向新技能的迁移。

二、“导学探究,当堂练习”的教学模式

“导学探究,当堂练习”的教学模式为:定向→导学→探究→建构→练习,五种基本的教学法。

三、“导学探究,当堂练习”教学模式的实施

1.定向阶段:此阶段教师通过“物架+问题”创设情景及氛围,使学生的心理放松,烘托学习的气氛。在此基础上引出课题并提出学习目标,指出重难点。值得注意的是,制定学习目标要准确、明了、简单,讲述目标时语速要缓慢,应有激励性,让每个学生心中都有数。

2.导学阶段:这个阶段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其过程包括:适时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积累学习方法和对学生自学效果的检查两个过程。具体地说:学生自学课本内容不是盲目的,是有目的的自主学习,是在教师展示自学提纲后,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样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后,教师应及时检查反馈,对暴露出来的倾向性疑难问题(约占40%左右)要进行导教,帮助学生分析错的原因,尤其要揭示出规律和思维方法。例如,在语法结构的划分一节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及有关语法结构的知识,检测后发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仅停留在表面上,还没有深入挖掘。

3.探究阶段:探究阶段就是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也是在老师导学的基础上学生进行探究规律、经历现象的过程,是课堂教学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值得注意的是探究必须看课本,但又不能局限于看课本,还要收集课本外的一些资料。特别是实验探究,对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实验初期,有些学生不知道如何探究,探究什么,如何做起。教师要善于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千万不要矫枉过正。

4.建构阶段:建构阶段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梳理总结知识的过程。目的在于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印象,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5.当堂练习:当堂练习阶段是让所学知识当堂巩固与运用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具体做法如下:

(1)布臵练习内容;(2)要让学生明确要求;(3)教师要不断巡视;(4)要有一定的思考题、附加题。

四、“导学探究,当堂练习”模式实施的意义

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帮助和促进了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及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教学行为更好地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感觉、困惑、疑难等。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一学年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实验班及格率能达到90%以上,优秀率能达到70%以上,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第九周 导入新课的艺术

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作用和意义不可忽视,有位著名的教师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新课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新课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与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可以说,导入新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教师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为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导入新课的原则

1.1 导入新课的内容要有针对性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应当针对教学实际,充分考虑其内容要与教学内容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决不能使其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否则导入新课反而会成为教学内容的累赘。1.2 导入新课的内容要有关联性 教师在设计导入新课的内容时要善于以旧拓新,温故知新,使导入新课的内容与所授新课内容中的重点紧密相关,并且能够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相互联系的支点,起到“点晴”的作用。

1.3 导入新课的内容要有启发性 积极的思维活动是中学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1.4 导入新课的内容要有趣味性 著名的教育学专家巴班斯基认为:“一堂课之所以必须有趣味性,并非是为了引起笑声而耗费精力。趣味性应使学生在课堂上对掌握所学材料的认识活动积极化”。

1.5 导入新课的内容要简洁明了 导入新课的内容要精心设计,力求用最少的语言,最短的时间迅速而巧妙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以及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听课上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导入新课的主要功能

2.1 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兴趣是感情的体现,能促使动机的产生,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能积极地进行思考;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只有使学生清晰地意识到所学知识在全局中的意义和作用,才易产生学习动机,促生学习新知识的自觉性。

2.2 引发学生集中注意,使其尽快进入求知状态 注意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唯一门户,在上课的一开始就给学生较强的、较新颖的刺激,帮助学生收敛课前的各种其他思维活动,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教学过程之中,使其尽快进入学习情境。

2.3 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概念和新技术做鼓动、引导和铺垫 把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动起来,学生就乐于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学过的知识作“引子”,比如通过对实验、教具等的观察而导入,可为学生进入求知状态后的思维加工做铺垫。

导入新课的基本方法 导入新课的方法要依据教学任务和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灵活运用,万万不可千佛一面,生搬硬套。常用的导入新课方法有以下几种: 3.1 由复习旧知识导入新课 学

3.2 运用实验等直观教学手段导入新课

3.3 设疑导入新课 教学实践证明,疑问、矛盾和问题是人类思维的“启发剂“,是开启学生思维器官的金钥匙,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望由潜伏状态迅速转入活跃状态,因此利用设疑的形式导入新课,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新课的导入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只有精心设计和精湛运用导课艺术,才能使其与整个课堂教学艺术和谐统一,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十周 浅谈现代教育理念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师立教的根本,是教师教育行为的先导,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结合学习情况和工作实际,浅析我对现代教育理念的理解和体会。

一、教育观

教育是人类伟大的事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

首先,教师的职业道德对每位教师都是十分重要的,“无能”不能当好教师,“无德”不能当教师,师德并重才能当好教师,教师要教好书,成为“经师”,而且要成为学生成长和身心健康的指导者,成为“人师”。

爱就是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感情大门的钥匙。当学生知道你是真诚的热爱他们时,他们感情的大门,智慧的大门就会向你打开。任何教育都应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对科学的崇尚,会激发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对学习的执著探索和对科学的追求。

二、教学观

要认识到教学活动的目的是教给学生学习,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建立师生合作的、民主的教学环境。

知识和智慧是伴行的,在教知识的同时应给人以智慧,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知识不仅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结论,同时还是人类认识世界智慧的结晶。任何把智慧排除在外的知识都是盲目的、片面的,是不可能把人教聪明的。能力不仅仅是动手能力,应当是“手脑”并用。学习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我们应当让学生抢占能力的制高点,在培养能力的基础上学习知识,而不是仅仅让学生强占知识的制高点。

教学中我们必须把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教是为学服务的,因此我们必须由“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教师由独奏者变为伴奏者。同时积极创设智力操作活动,教师将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和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探索性学习结合起来,创设启发诱导的环境,提供材料、工具和线索,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探索、发展。

三、学生观

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个性,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要发展和能发展是每一个学生的自我天性,承认并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学生水平不齐,有差异是自然合理的。

学生的成长过程,是潜能的显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宏扬;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看,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感召。教师的教学过程是生命与生命过行信息交流的过程。

教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评判学生,教育不是为了消除差异,而是使学生各得其所,各有发展,同时基础教育的评价目的是为了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求知,更是为了做事。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重视了培养学生“做题”的能力。做题是虚拟的,做事是真实的。做题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智力活动,而做事不仅仅是需要投入智力,还需要投入情感。做事需要的能力更全面,做事的过程是对一个人各个方面的检验与锻炼。教师要让学生把“做题”当做一件事来做。

四、人才观

社会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人才,人才应该是多规格、多种类型、多种层次的观念。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优秀人才的竞争。人才应是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环境,找到自己与社会环境的结合点,而承认自己是强有力的。

按照多元智能理论,人才只有类,而无层。现代的人才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且优秀人才不一定是少数。在优秀人才的培养上,与其说注重层次的差别,不如应注重种类的差别,通过种类差别培养人才,教师应强调每一个人都有才,而且都能成才,面向全体,绝不能否定个体,必须从关心个体开始,只有真正关心个体,才能真正尊重他们的差异,否则谈不上面向个体。一个人的发展是一步一步的,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单项上有所突破,从而有助于全面发展。十一周 如何写好课后小结

大多数教师都非常重视课前准备和课堂设计,而对课后的教学反思与总结,则往往忽视了。事实上,教师在教完一节课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总结,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效果,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即课后小结)是非常必要的。写课后小结能帮助教师迅速接收反馈信息,找出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和不足,为调整教学建立可靠依据,从而促使教学过程不断优化,促进教师素质、教学水平、教研能力的不断提高。

如何写好课后小结?课后小结应主要记些什么?对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如下认识:

1.记成功之举。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目的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如一些形象贴切的比喻、借喻,巧妙的新课导入,留有悬念的结束语,激活思维的提问等),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例题、习题简洁明快的解法,层次清晰、条理分明的板书,某种数学思想运用的过程或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原理使用的体会,教法上的创新等等,记录下来,目的是供以后教学参考使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2.记失败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把这些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败笔”,如失败的演示实验,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步骤复杂的解题过程,难以欠妥的例习题配臵,由于某种原因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记录下来,并对这些原因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在教学应吸取的教训。

3.记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师生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一些偶发事件突然产生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突如其来,不由自主”,突然而去,若不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便会稍纵即逝,令人遗憾。

如机车空气制动机自阀(俗称大闸)周围有七条管路,即总风缸管、撒砂管、列车制动管、均衡风缸管、联络缓解管、作用筒管、给风阀管,由于管路较多,学生反映不容易记忆。某次讲完该内容在引导学生小结、整理时,为书写方便,我便使用上面的七个黑体字分别代表了这七条管路。总结完,我默默地读着这七个字,突发灵感,瞬即发现了记忆口诀:大闸七管在周围,总、撒、制、均、缓、作、给。学生为此欢呼,从而把教学推向高潮。

4.记学生见解。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智慧的火花”闪烁,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见解,值得引起思考的新思路、新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鼓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养分。

如某次讲解“机车空转保护电路”,在引导学员分析电路作用原理时,有位学员对该电路的设计提出了疑问,他认为该电路没有直接干预电路的能力,当机车轮对发生空转,保护电路只能向司机报警,若司机疏忽或操作动作缓慢,未能及时回手柄,减小机车牵引力,会导致机车轮对空转,造成机车电机及轮对、轨面的损伤,机车的空转保护并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听完这位学员的见解后,我不禁为之一震,能结合自己的现场体会分析出电路设计中的某些不足,这对文化程度并不高的成人学员来说是难能可贵的。同时,他的这一发现也促使我不断的去钻研教材,探索、发现现有电路中存在的缺陷,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5.记再教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上有什么发现,教学组织方面有何新招,课程的重点、难点有无突破,启发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与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一部分内容时应如何进行改进,即写“再教设计”,这样可以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新的高度。

总之,写教学后记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的追求,一有所得,及时记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记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所得,必有成效。十二周 听评课的关注点要落在哪里

传统的听评课多把目光集中在教师身上,而学生的表现往往被忽视。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听评课时的关注点也要变化。

一、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因此,在听评课时应从重点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学情,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几种状态作为评定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听评课时应重点关注学生的以下几种状态。

1、学生的情绪状态。观察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能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中去,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否保持较长的注意,是否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

2、关注学生是否全员、全程、全身心的参与教与学活动。有经验的教师从不把学生看作容器,而是看作期待点燃的火把。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的参与提供时间和空间。要在课堂上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用起来。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关注学生的交往状态。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因此听评课时要关注教师能否有意识的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科学合理的进行分工合作,是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否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否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二、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

好课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新课程改革提倡课堂教学目标要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真正统一起来,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因此在听评课时,听课者要关注教师能否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做法都不是可取的。

三、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

在听评课时,听课者要关注教师是否善于用教材去教,能否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过去仅凭一本教科书、两支粉笔就可以走上讲台的做法显然已经行不通了。当然,任何事情单方面走过了头都是可怕的。在听评课过程中,有的课上出现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不浓,一节语文课可能被上成艺术课、生物课等等。显然这种做法也是行不通的。

四、关注教学策略的选择

关注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主要是看教师在课堂上能否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其所教学科爱学、会学、善学。教学组织策略很多,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听课者在听评课时需要重点关注教师如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即时评价是否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1、自主性教学策略。关注教师的自主性教学策略主要看: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能否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能自己做的,教师是否放手让学生去做;在课堂上教师能否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能解放学生的脑、口、手。

2、探究性策略。新课程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听评课时要关注教师能否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3、激励性教学策略。关注激励性教学策略主要看教师能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及时给予有价值的反馈,发挥课堂评价对学生学习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反思提高的作用。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也要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十三周 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它涉及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要实现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每一位教师都需要重新学习,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应成为一个多面手。

新课程的一个显著变化是,难度降低了,但知识面加宽了,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自身知识储备能否适应这一变化,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第一道难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学科知识,而且还应有系统的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教师广博的学识是培养教师威信的重要途径,也是拉近师生之间感情距离的桥梁。现在是信息时代,学生从网络上随时可以得到大量的信息,如果教师不能在更广阔的领域里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将使学生对教师很失望,所以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教师应多注意学习,多了解自己专业的最新动态。现在暑假的时间很长,教师可以利用这个黄金时节提高业务素质。教师只有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多方涉猎,积极探索,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

二、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教师应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从观念陈旧、死板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心理世界,把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到学生的活动潜能和生命价值上来。准确把握国家新课程标准,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降低对教材的过分依赖,积极主动的拓展课程资源,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疏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参与和平等的对话,教师由居高临下的传统权威变成“平等的首席”。

三、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方法和技能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把创新教育的实施贯彻于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始终,通过各学科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造就出大批创造性人才。创新教育具有:

① 前瞻性。

全面性。

层次性。

创新性。

四、教师应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教材旨在建立一种促进学生发展、反映未来社会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课程体系,要使新教材能真正实施到位,必须建立一种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新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使新教材和教学更容易体现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要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开放题的多向性、发散性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展现学生的个性,合理利用教材的开放题或根据教材知识点创设开放题进行开放式教学,能更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问题。

五、教师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确立主体性教学理念,摈弃那种既“便捷”又“高效”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创立以指导学生自觉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大力压缩单纯“讲”的时间,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自主“学”的时间,实现从注入式教学模式到创新性教学模式的转变。当然,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法的形成。

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他为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新课程改革表面上是改教材,实质上是改造我们自身。每一位教师应主动的融入到新课程之中,敢于承担责任,善于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推动课程改革的深入,使我国的教育迈上一个新台阶 十四周 浅谈课堂提问技巧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质疑激发兴趣、学生解难提高能力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过程。就其信息载体可分为动作表情信息、图文信息、语言信息等。其中在课堂活动中,用得最多的语言信息就是课堂提问。巧妙的提问,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过程要善导善控,必须致力于提高“问”的艺术。

一、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陷入空洞浮泛的误区,使学生茫然失措。搞形式主义,有人为哗众取宠,表现其改革精神,把课堂搞得分外热闹,但不讲求实效。备课时问题未精心设计,上课时随意发问,不分主次,面面俱到地提问,无效问答,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有时甚至脱离教学目标,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思考,必然是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抓不住重点,学习效率低,能力得不到提高。

2.问题过难或过易。提出过简单或过难的问题都不能让学生产生思维过程,都是失去了实际意义的提问。科学提问的问题应该是即不太浅显,又不能过于深奥。教师应能结合学生不同的实际水平,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难易恰当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当然,由于问题的难易是相对而言的,同一个问题,对这部分学生而言可能是简单的,而对另一部分学生而言却是难题,这就加大了教师设臵问题的难度。

3.提问不能面向全体。一些教师为了使提问能快速进行,喜欢只提问班级里的学优生,而把中等生、学困生冷落在一旁;也有一些教师一味的为了“补差”,而把课堂提问只集中在学困生身上,反反复复的提问学困生,这实际上都是错误的。课堂提问应面向全体学生,要从全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具体问题选择提问对象,力求让每个学生都有答问的机会:一般说来,难度不大的问题让成绩不好的学生学生来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由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

4.对学生答案处理缺乏灵活机动性,剥夺学生的逆向思维,提问只求通法或标准答案,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问时对学生新颖或错误的回答臵之不理,或者中途打断,只满足单一的“通法”或标准答案。这样提问,学生偶尔闪现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容易被教师否定扼杀,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课堂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过程中有很多艺术可言,课堂教学中应恰当运用提问的技巧,达到让“一发”牵动“全身”的效果,要注意以下几点:

1.课堂提问要量力而行。2.巧设提问内容。3.把握提问的时机。4.提问要有层次性。十五周 谈教师的课堂语言

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语义为内容,音义结合的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体系,是师生课堂交流和进行思维及传授知识的工具,是传递知识和保存课堂探究认识成果的载体。任何语言,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总要由一定的表现形式赖以传达,这“一定的表现形式”中,就有了技巧的存在,技巧的高下将反作用于内容,使之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教师的课堂语言作为教师的工作语言就其外在体现而言,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而言就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晰、音色优美、音质醇厚、语速错落有致、语调抑扬顿挫,但由于受到地域方言的影响,能说正宗普通话的教师并不是太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语言的优美,实在是一种莫大的缺撼。课堂语言水平的提高主要包括发音用声技能和修辞技能的提高。发音用声技能主要包括气息控制、语言辨识、音量把握、语调变化、节奏处理、肢体态势配合;口语修辞技能包括谐音、双关、比喻、夸张、引用、对比、对偶、排比等。授课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发音用声技能,灵活运用口语修辞技能,使自己的课堂语言表达如行云流水、变化起伏、抑扬顿挫、感情跌宕,为课堂讲解内容锦上添花,使授课效率事半功倍。

教师在驾驭课堂语言时应首先解决的是语言速率问题。课堂语言的语速不同于其他场合,一般说来教师应根据授课内容重点、难点、课堂气氛、学生的倾听表现、感受状态及参与教学活动而适时变化。如教师朗读时语速最慢,复习已知时则应语速稍快,讲授重点和突破难点时则应一字一顿加以突出。诚然教师的课堂语言应略快于日常语言的语速,便应快而有当。一些教师在追求教学进度时,以加快语速作为一种策略,以求增加课堂知识容量,但如果讲的过快,除了外观上显得急躁外,学生听不清楚、思维无法跟上进度则更为严重,可谓“欲速则不达”。此外,不同性格体现的教师在语速上也应有所区别,如活泼热情的教师语速可适当慢一些,深沉睿智的教师可适当快一些。

不同性别的教师在课堂语言的运用上也应有明显的区别。女教师应柔而不软、柔而有刚,男教师则应刚而不凶、既刚且韧;女教师宜亲切,多用“情”投入,于恬静之中含机智,男教师则应果断,幽默谐趣,但不能滑,更不宜调侃。

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包括肢体语言,适当的肢体语言是师生课堂交流的催化剂和兴奋剂,同时又是课堂的清新剂,能有效增进教师的亲和力。比如一些无法用语言、文字、图来表达的瞬间情感,可以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向学生展示出来,能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师应学会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扬或激励学生,如竖起大拇指以示表扬,轻轻抚摸学生的脑袋以示亲近或责怪,做OK手型以示鼓励,紧握拳头以示激励,小幅度的点头以示认同,或带头鼓掌以示褒奖。另外教师也应当善于运用自己的和蔼、亲切的目光,使自己的目光遍撒课堂的每一个角落、撒到每一个学生的身上并映入他们纯真无邪的充满求知欲的双眼,因为眼睛是师生心灵相通的桥梁。但教师课堂的肢体语言切忌动作夸张、矫揉造作,目光的运用切忌表情木然或目光长时间关注于某一点,同时注意自己的走姿和步伐不要过长或摇晃。也只有这样教师才真正使自己的课堂变得有内容、有目的、有感情、有对象,才能做到入学生之耳,入学生之心。

北京广播学院的张颂教授在《郎读学》一书中精辟指出,技巧的运用有两个阶段:其一是学习阶段,可以叫做“刻意雕琢”阶段;其二是熟练阶段,可以叫做“回归自然”阶段。不经“刻意雕琢”就不能“回归自然”,因为不敢雕琢,就永远不能掌握技巧,也只好停留在自然形态、长期“自然”下去。这不但概括了掌握技巧的过程,也指出了两上阶段在创造意义上的区别,不经过学习便不能进入创造;技巧掌握的理想境界应是“返朴归真”、“大巧若拙”。这对于教师课堂语言的运用有着不言而喻的指导意义,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也必须努力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并积极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之中,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达到更高的层次,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45分钟内学习、掌握、探究、认知到更多的知识。

第二篇:语文教师业务学习心得体会

语文教师业务学习心得体会

工作之余,我又一次学习了汉语新课程标准。学习新课程这段时间,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教研活动的开展也有了更多的思考。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这给我在语文教研教学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现将这次新课程学习总结如下:

(1)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汉语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更重要的是注重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

(2)通过学习,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我们应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3)教学中,我们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

第三篇:语文教师业务学习总结

教师业务学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一、关于教材的说明

教育不是一件急功近利的事,而是百年大计。

教改的目标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要成为教材的主人而非奴隶。教改的目标是想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但因现在的教材编得太繁琐了,部分专家认为这次教改是失败的。

因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要特别注意在教学时不要为了应付应试教育而面面俱到,以至于不仅没有减轻学生的负担,反而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具体落实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于识字教学。

六年级学生不再安排教师来教学认读字的训练,此项已经通过前5年的循序渐进式的训练,学生已培养起了独立识字能力,甚至包括检查生字掌握程度这一环节,也可由学生通过自默、互报的方式独立完成。对于特别差的学生或班级另当别论。教就是为了不教,就是教方法,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走路。如果一个学生经过5年的学习,识字教学还要老师来唱大戏,那不仅是学生的失败,更是老师的失败。

新课标倡导整体识字,在阅读(语境)中识字。二类字只要求认识,不须进行笔画分析及书写。

2.关于分段、写段意、中心思想。

新教材不再要求学生对本是不可分割整体的课文进行“割肉剔骨式”的分段,也就不需进行写段意的训练,而把重点放在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就够了,并且不要对学生提出超出其接受能力的要求。至于中心思想的训练,也不要千篇一律,但也要避免出现泛中心甚至无中心的现象。语文有工具性,更有思想性和人文性。每篇文章都有作者的主旨思想,学生可在此前提下,展开合理的拓展,但不能离题万里。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主旨展开讨论,也要尽量尊重、呵护学生特殊年龄段的独特感悟,不要随意否定、打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关于教学方针、教学宗旨、教学目标。

这些年,我们过于注重教学过程的精雕细琢,即过于注重“怎么教”的问题,而缺少对我们“为什么教”这个核心问题进行思考和实践。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由于受高考指挥棒背景下的应试教育思潮的影响,过于注重学生分数,过于注

重一城一池的得失,因此造成一叶障目的短视行为,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造成了我们过于注重学生的智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而忽视了学生德商(缺少对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普遍缺少理想及责任意识)、情商(缺少对差等生、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特困儿童等学生的情感关怀及心理的疏导,导致学生心理素质普遍偏低)体商(体育课成了语文数学课,体育强国的学生成了新的东亚病夫)、美商(音乐课没有歌声、绘画课在埋头做卷,导致天真活泼的小学生不会唱一首像样的儿歌;绘画本是人类的天赋,我们还没有学会写字前,就已经学会了画画,但我们的学生却不会画一张像样的图画)。作为一个在经济上逐渐成为世界强国的中国,我们的小学生思想上普遍缺少理想,心理上不能承受一点失败。他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带着高度近视眼镜,背着一书包的作业,像个小老头一样驼着背,步履蹒跚的步入我们的校园。他们不会画画、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会进行一项体育活动,甚至在课堂上不会举手,老师找起来不会将一句完整的中国话。当他们回到家里,不知和生养他们的亲人打声招呼,不会帮家人做家务,除了看电视、玩电脑外,就是做作业、睡大觉,试想,这样的中国的未来还有什么希望?复兴中华的伟大使命能靠他们去完成吗?我觉得只是痴人说梦!因此,我们要再次认真审视我们平时的教学,在我们埋头苦干于“怎么教”时,要学会抽空抬一抬头,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教”这一重大而根本的话题。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班级学生的名次而让学生成为分数的工具!我们也是从孩子长大,我们的孩子也在求学的途中,我们要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也要对象我们孩子一样的我们的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二、关于教学的建议

鉴于目前教改越来越繁琐这一现实缺陷,我建议各位同仁,要在学习、吸纳新教材长处的同时,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出自己的思索和探索,形成自己的教学新思路,为下一轮教改积累经验,为祖国培养实用性的创新人才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下是我个人思考的一些建议,希望起到开启思路、激起讨论、促进良性循环的作用。

(一)关于教学思路

1.我们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理想教育、孝顺思想的教育,培养他们具有开阔的胸襟和关怀他人的社会责任感。要注意不能用说教的方式,要通过游戏、互动、实践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2.要注重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功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开动脑筋,充分调动学生及学校的积极性,为学生形成良好习惯营造向上的氛围。我看我们开会的这所小学“人一小”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他们的老师组织、发动自己班级的学生开展自主设计、装饰班级文化墙的活动,全面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对班级的热爱,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学生们在自己设计、装饰的教室里,有一种家的温馨感觉,玩的轻松,学的快乐。这种思路可以辐射到我们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大家要认真思考,大胆行动,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就有一个好习惯,从而让他们快速融入社会。

3.要特别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特别是对差等生、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特困儿童等学生的情感关怀及心理的疏导。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属于为学生“解惑”,我认为一个合格的老师,要能尽量为自己的学生“解惑”,不管学习的优差,也不因自己个人的喜好。我们对差生一定要降低要求,要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人格尊严。有一位老师曾说过:我们可以一辈子都教不出一个名牌大学生,这点会让人遗憾;但最让人遗憾的是,我们一辈子教出了无数个名牌大学生,但却因我们曾经歧视某个差生,而导致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因材施教”、“千教万教,教做真人”,这也许是我们一辈子都应该谨记的两句话。

4.要特别注重学生体商、美商的培养。要让我们的学生能够成为全面发展的祖国合格人才。

5.要特别重视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心灵贴近。不要人为拔高,从而过分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二)关于教学实践

1.要特别注意课标、教材与学生实际水平的关系。

特别注意我们山区学生的特点与课标的差距,与教材所涵盖的内容的距离。要自主进行适合本班学生的必要调整,不要脱离课标、教材,也不要盲目崇拜课标与教材。教材在编排设计上具有知识连贯性,要重视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要有效进行文本的提前拓展(如介绍作家背景等)及文后拓展(如类似美文欣赏等),以增加课堂的气氛及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艺术的欣赏者,成为学习的享受者,而非痛苦者甚或牺牲品。要学会用儿童的视角看问题,不要轻视或随意抹杀儿童视角产生的对世界的看法和认知。要注意保护儿童的童真、童趣、童言,保护儿童学习、生活的原生态。

2.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学会自主发现的能力,老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答案或结果,教师要尽量少讲几分钟,让学生多动几分钟,多讲几分钟。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和寻找答案的快乐。

插图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不要小视甚至忽略而过。适当运用多媒体,但不要迷信多媒体,要重视学生与课本、学生与学生、学生 余老师的情感互动。

要重视“展示台”、“交流平台”等教学环节的教学。要通过“展示台”、“交流平台”等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此充分展示自己,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自主交际能力以及自信开放的性格品质,让学生逐步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特别重视“日积月累”的丰富性,通过此项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要注意拓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例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四书五经》、《道德经》、《孙子兵法》等),让5000年中华文化的营养滋养我们祖国的未来!

3.作业。

要让我们的学生吃好、喝好、睡好、玩好。我们的孩子作业量太大,机械、重复、无效作业太多,天天陷在题海战术中,导致他们严重缺觉,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我们要少布置作业、精布置作业,让孩子们有时间保证休息;要多布置实践性、活动性的作业,让学生的学习和孩子的实际紧密相连。读读写写不要求全部会写。以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

4.阅读教学。

我们要倡导整体阅读法。即首先设立整组浏览课,通过阅读导读,明确本组学习内容。其次进行每篇文章的教学,同时要注重传统课文的时代新内涵。最后发挥“回顾·拓展”的作用,在“交流平台”上引导学生自主回顾和总结。要更加注重让学生自主整体感悟教材。阅读教学要减少繁琐的逐段逐句讲解的教学法,要学会加强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与学生对课文自主感悟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一篇课文设计1—2个“主问题”,用在阅读中解决“主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从而带动全篇文章的学习。

要让学生多读。声情并茂的朗读胜过千言万语繁琐的分析和讲解。

要防止两种极端:一是画地为牢,即除了教材什么都不管;二是画蛇添足,即一味注意向课外拓展而忘了文本本身。

5.写作教学。

要让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多体验生活。我手写我心。好的文章来自好的体验。没有体验的文章就像无源之水,干枯无味。

要让学生用最简约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涵。逐渐达到古人所倡导的“文简义丰”、“文质彬彬”的境界。

农村有着远远优于城区孩子的山区资源,例于农村人的勤劳朴实、父母生活的艰辛、山区的灵山秀水等,我们要善于引导山区孩子去体验农村、发现生活中的写作资源。

要及早渗透,从1年级开始写句子,2年级开始写片断,3年级—6年级写日记。要注重小练笔。写作主题要相对自由和开放。

要减少习作前的指导,加强习作后的交流评价。要与“交流平台”结合,展开自评、互评作文活动。

要用宽容、欣赏的心态评价学生的习作。重视交流前的自主修改和交流后的互评互改。评价要求为真实、具体,不必过分计较审题(偏题一般只扣5分)。要通过鼓励、交流、展示、发表等方式呈现学生写作的点滴进步,培养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口语交际。

教师要成为活动的促进者而非高高在上的尊严者,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善于选择学生喜爱和能接受的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

要让口语交际课不像课而像游戏,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发展语言、加强沟通、学会礼仪、体味快乐。

8.综合性学习。

我们要改革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语文新课标》(实验稿)。

我国中小学课程整合的3个层次:(1)学科内部整合——语文综合性学习;(2)跨学科整合——综合性课程;(3)超学科整合——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性学习是多方面的综合。(1)语文知识的综合应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2)语文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整合;(3)语文能力和策划、组织、协调、实施能力及信息处理能力的综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打破了单一学科的教学,可以有效的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其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也是我们教育者一个良好的专业成长平台。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4个阶段:组织策划;分组活动;交流汇报;总结评价。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带着主题“玩”起来,“乐”起来,“活

(动)”起来,“合(作)”起来。

语文综合性学习,可以借鉴湖南电视台“超级女声”的运作方式,用民主的方式,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学会自我管理能力。

(三)几点感想

1.教师要注意不要把机会全部给与自己亲密的孩子,要把机会留给每一个孩子。这也是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雏形与萌芽。不要让孩子的心灵从小就被社会的阴暗面所占领。

2.最精湛的教育艺术,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美布鲁巴克

3.教师在课堂上只会问而不懂得引导学生学会问,学生在课堂上只会机械的回答而不知道如何自己提问,是中国当代教育之大弊。

——中国李政道

第四篇:教师业务学习

教师师德、业务学习心得体会

临沂市特教中心

郁 健

开学之初,我们学校在整修装饰/搬迁等百忙之中仍拿出一周多的时间进行师德业务等方面的学习,真是领导的高瞻远瞩,为开展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本人通过仔细听取,认真记录,深刻领会,真正提高了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与学校达成思想共识,扎实学习,努力工作,思想上、业务上、工作上都有很大进步。感谢学校给予的学习提高的机会。特总结学习心得如下: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职业达到专业化水平的基本素质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建设一支为人民服务的,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为师德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增加新的内涵。当前,在爱是师德之魂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把责任教育放在师德建设的首位是非常必要的。

责任,是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内心和环境完全承当的能力和行为。正如马克思所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任务”,一名人民教师,他的责任无处不在,如果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明白自己的职守,不会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也就办不好教育。因此,我们必须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尽责任。

教育部周济部长最近阐述了当代教师面临的三项主要责任,即岗位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每天所做的极其平凡的工作之中,始终牢记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当你每天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神圣职责的时候,也就是在为自己负责,你将成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

一、敬业----明责之源泉

敬业,是对良知的尊重,是神圣在工作中的体现,是在工作中流露的优秀品德和人格。敬业的人,会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尽自己的义务,努力将工作做好。对教师而言,就是尽自己应尽的教育义务,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得起职业,对得起学生的 教育良心。

霍懋征老师从教60年,经历过失去亲人、骨肉分离的痛苦,经历过被误解而受到非人的虐待,经历过严重疾病的折磨,但这都没有摧垮她的意志,没有改变她从事小学教育的选择,没有影响她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精神追求,在小学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非凡的业绩。

面对着现实社会纷纷袭来的丰厚的待遇、优越的条件、诱人的工作,我们又该怎样看待教师这一平凡的职业呢,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使命崇高,责任重大,她尽管没有令人羡慕的物质财富,但她拥有充实的精神财富,“精神财富无处不在,时时刻刻都在发挥影响,因为我们本身就处在精神财富之中,精神财富对培养人的心灵和意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一精神财富就是我们的敬业态度、职业良心。教师的劳动,很难用严格的时空、具体的标准来度量。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主要靠教师的职业良心和自律精神。教师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把无愧于事业、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作为工作的座右铭,经常用职业良心这个天平去衡量自己、鞭策自己,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从而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

二、勤业----尽责之展现

勤业,就是勤奋地从事自己的工作,这是尽职尽责的态度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展现,也是人的生命价值在平凡的点滴的具体事务中实现的惟一途径。只有勤奋的人才能更敏锐地发现机会和创造机会,“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去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学校无小事,教育无小事。每一张教案,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都需要去认真对待;学生上学、放学,课间活动,午间休息,都需要去密切关注;思想、心理、学习、身体、个性发展,都需要去全面关心;活泼好动的、沉默寡言的、优秀的、顽皮的、聪明的、落后的,都需要去细心呵护;成功的喜悦、失败的伤感、平凡的细节、难忘的片断,都需要及时总结。这一切,只有在勤奋者的耕耘之中才会领悟其中的精华所在。盘振玉是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她在大瑶深山任教22年,一所学校一个人,其艰苦条件可想而知。她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献给山区的孩子,她深情地说:“我虽然经历了那么多艰难困苦,但看到一批批山里孩子走出大山,我不但感到幸福和快乐,更体会到山村教师在建设新农村中的责任。”当代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辛勤耕耘,不断探索和总结,一生写了40多本专著、600多篇论文,为人类的教育事业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陶行知先生的这些论述都启示我们,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格是教师的重要职责。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赋予我们重大的责任,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李镇西----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写下《爱心与教育》一书,这是他17年勤奋努力之结果。他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对有效德育的探索,都凝聚着他对教育事业的高度责任感,折射他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

三、精业----履责之依托

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一名教师“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 教师只要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把自己的课堂、班级当成自己的“实验室”、“试验田”,并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变科研的局外人为局内人,变可能性为现实性,实现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当我们的教师走上了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就会得到教师职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也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展示了新的希望。时代的呼唤,事业的使命,教育的责任,激励着教师们长期精心耕耘在教育这方热土,一位位教师,桃李芬芳,硕果累累,赢得了家长和社会的敬重,这真是教师职业的魅力所在。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综合性学习教学要则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如下特性:

1、语文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具有综合性质的语文学习,不是各学科的均衡的组合学习尽管注重综合,把自然、社会等多方面内容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学习,但它首先应该姓“语”。不管学习活动涉及哪 个应该放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上,而不应该放在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上。

2、综合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一是表现为改变过去 单一教语文学语文的做法,注重与其他课程的融合、语文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二是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技能训练的单一的方法同,利用各种资源,运用各种学习方法和手段,包括运用科学探究、发现学习、资源学习以及多维合作、独立探究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学习;三是改变过去单一追求智育目标的做法,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特别注重兴趣爱好、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身心诸因素的和谐发展。

3、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各学科领域交融而成的知识环境、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综合性课题。它们构成了开放的综合性学习生态环境;语文综合性学习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时空开发,时间不以40分钟为限,空间组合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而定,家庭、社区、大自然都是学习空间。

4、体验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直接体验,它以学生的 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不是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它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做”中发一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生成性。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特性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根据预定目标进行机械装配而形成的过程。随着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进发,这是其生成性的集中表现。

6、现实性。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立足于现实中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问题,内容选择主要以社会综合性课题和学生的生活问题为基本出发点。语文综合性学习要充分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本土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拓展学习的空间。

二、听课目的与听课类型

我们知道,听课是一种经常性活动,而每一次听课对授课者或听课者都可能有多方面的收获,所以听课很难说是一种单一任务的活动。但是每一次听课总会有所侧重,否则四面出击,什么都想干,不突出重点,效果就不会太好。为此,每个听课者在听课前都应首先明确听课的目的任务,选好角度,突出重点,使每次听课有相对的针对性,解决一两个主要问题。听课的目的不同就决定了有不同的听课类型。一般领导者常见的听课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了解检查型听课这种听课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校教学情况。首先了解教师执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改革情况,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身心状态等。甚至可以看到学校后勤工作是否有漏 洞,如桌椅是否齐备,无损害等。同时也是为了督促教师的教学工作。

这种听课带有“突然性”。是领导监督、督促教学的一种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这种类型听课可不预先通知,听课后也不一定要交换意见。

另外,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和研究问题,这种类型的听课,也可以采取蹲班跟踪听课。

二、指导帮助型听课 指导帮助型听课多数是对教学能力较差,新上岗的青年教师,或发现某些教师教学薄弱环节,领导去听课,尔后给以帮助指导,使这些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要进行指导,校长就应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教学经验,这种指导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领导要同教师一起备课,研究教材、教法、设计教案,必要时还要指导试讲。每次听课后应及时交换意见,只要可能,应连续听一段时间,直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不足有了明显的改进为止。

三、总结推广型听课 总结、推广、交流课堂教学经验是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推广性听课,目的是帮助有建树的老师总结推广他们的教学经验。这类听课,主要对象是教学有造诣的中、老年教师。总结推广经验可以是全面的,也可以是单项的,一般说来,单项更容易搞得深一些。有的总结推广型的听课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需要几个反复探讨、总结的过程才能够完美。

四、实验研究型听课 这种听课的目的在于进行教改实验,实验的课题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由学校领导提出。也可以针对教师进行单项实验提高。特别是领导对那些有志改革,敢于创新,不怕失败而乐于实验的教师,充分予以大力支持,感情鼓励。

实验研究这类听课对象一般应选择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骨干。要做充分准备,可由教师和领导共同讨论制定试教案,领导要抱商榷态度,同教师平等切磋讨论,然后老师试验,最后共同研究总结。因为不是实验研究,所以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领导不要指责、埋怨,关于结论最好在经过反复试验后得出。

五、学习吸收型听课 对于领导来讲无论听哪一类课,都有一个向教师学习的过程。但这种类型听课主要指领导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听某一老师的课,从而来提高自己的欠缺,或学习某一教师的专长,听课的对象根据本人的需要与兴趣。

听这类课的领导要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并要尽可能做到,课上听课,课下请教结合起来。

六、考核评比型听课 听这类课的目的是为了评定职称或评选优质课。听这咱课要按有关规定的条件,客观、公正、不还任何框框,结论力求准确。当然上述几种类型时报听课是相对而言,在实际听课过程中,一种听课活动,有时也能完成几项任务。如有时听课既是了解情况,同时也是指导帮助教师。听课方式的选择

听课方式是指听课者所采用的具体听课形式与方法听课类型与听课方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同的听课目的,决定了不同的听课类型,不同的听课类型又决定了要采用不同的听课方式。

一、同备课,再听课式 这种听课的方式,实验性、指导性的听课类型运用较多。

二、先打招呼,再听课式 这多是总结、了解性听课,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教师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和一个阶段的教改情况。

三、“突然袭击”式 这是一种检查了解性听课,目的在于真正了解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态度。这种听课能督促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尤其对那些学生和家 长反映大,教学成绩差的老师的课,应特别采取这种听课方式。“突然袭击”式的听课不宜经常使用。

四、重点反复式 这多是指导性听课,目的帮助教学能力较低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适应教学需要。有时也是为了培养典型教师所开展的工作。

五、指定内容式 这种方式多为检查、评估性听课,目的在考查教师的独立处理教材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

六、个人备课调讲式 这是领导把教师请来,让教师作模拟课,然后进行个别指导。这种模拟就是现在普遍开展的说课活动。

七、集体备课试讲式 集体备课试讲式,虽然对教师压力大些,但有很多好处,它可促使你主动学习和钻研,使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教学上得到较快的提高;它对熟悉教材,掌握教材,运用教材,更加全面,集思广益,取人之长等大有裨益。

八、应邀式 这种方式也多为指导性听课,目的在于鼓励和保护教师探索课堂教学规律的积极性,并帮助指导他们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九、横向比较式 这种方式多为评估型听课,目的在于鉴别同年级教师教学水平,了解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也是为了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经验。

十、分层次,分别指导式 在一所教师较多的大学校,由于师资水平、教学经验管爱好特长的差异,领导听课不能千篇一律地对待,可以根据青年、中年、老年教师分层听课,分别指导。

三、怎样做听课记录

一、掌握听课记录的基本要求

听课记录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教学实录,二是教学评点。而在记录本上的体现,左边是实录,右边是评点。

(一)课堂实录包括:

1、听课年、月、日、学科、班级、执教者、课题、第几课时等;

2、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多以记板书为主);

3、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

4、学习活动情况;

5、教学效果。

课堂实录记到什么程度,要根据每次听课的目的和教学内容来确定,通常有下面三种形式: 一是简录,简要记录教学步骤、方法、板书等。二是详录,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都记下来。三是记实,把教师开始讲课,师生活动,直到下课都记录下来。

(二)课堂评点

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以及提出的建议。包括:

1、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目标;

2、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3、课堂结构设计;

4、教学方法的选择;

5、教学手段的运用;

6、教学基本功;

7、教学思想;

8、其他。

写教学这一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

一是间评,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随时记录下来。二是总评,就是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有的记录本专设有意见栏)待课后与教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人偏于记课堂实录,而不做评点。甚至相当一部分人,记录的内容多是教者板书什么就记什么,成了讲授者的“板书”,此外别无它记。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价值是不太大的。好的听课 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

二、依据听课重点,抓住记录要点

往往有这样一些情况,记录面面俱到,四面出击,多而全,结果哪方面都不深刻,所以,听课记录有的需要全面一些,有时需要突出某一个方面。记录要抓重点,对内容要选择,不宜“有言必录”,落在纸上的文字要精练,言简意赅,为了简便迅速有时用符号做标志和提示。在记录时,有时来不及把想写的都记录下来,还可以留空位子,待有空闲时间时进行补遗。

下载语文教师业务学习材料 [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师业务学习材料 [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汇编 ——阅读教学要则 相当长时期以来,由于受到苏联“文学分析法”及国内极左思潮的影响,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把阅读教学课大多上成了故事内容或人物......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大全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汇编 目 录 一、 热点透视 1.倡简务本求实有度……………………………………………2 2.“语文味”即语文本色的回归………………………………......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笔记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综合性学习教学要则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心得体会 [日期:2011-10-18 9:36:51] 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字体:大 中 小] 关键字: 心得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资料汇编——阅读教学要则(2009-08-12 17:16:31)转载标签: 要则语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语文学科杂谈 分类: 专家引领相当长时期以来,由于受到苏联“文学分析......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计划

    2013-2014学年下学期语文教师业务学习计划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教学研究工作,努力在教师中开展学习,以实 际行动提高我校教师的业务学习水平。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计划:一......

    教师业务学习

    每篇认真学习,并做记录,共四次每次不少于1000字不写时间,每次与上一次另起一页,记录与感想以一条直线分开 第一次:如何开展区域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幼儿园充分挖掘各种......

    初中生物教师业务学习[共5篇]

    2012-2013学年上学期徐闻一中初中生物教师业务学习第一次: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学习时间:2012年9月12日 主讲人:王开理 学习方式:集中学习学习材料:2008年版《中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