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5篇)

时间:2019-05-13 06:4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急诊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急诊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一篇:急诊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急诊医疗体系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李中元

解放军第535医院门急诊

摘要:综述了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发展、急诊医疗体系概念、急救模式、急救人员、急救网络特点、加强急救人员培训、建立和完善救援系统、大急诊及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展望。

关键词: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大急诊。

急诊医学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学界同行和专家们承认是一门新的独立学科。它的重要性也受到社会上更为广泛和充分的理解。现在不少大、中城市的综合医院和某些专科医院都设置了急诊科或急诊室,并配备医师、护士等医务人员。急诊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专业,在国外发达国家有30 年左右的历史(始于1975 年),在国内仅有10 余年历史(始于1987 年)[1 ]。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需要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发展,该专业是目前医学领域发展最为迅速的临床学科之一。而急诊医学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了一所医院甚至一个国家临床医学的总体水平。现就急诊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综述,与同道共同提高。1 急诊医学的概念

1.1 急诊医学的定义 急诊医学是以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以临床医学的救治措施为手段,在机体整体的角度上,研究和从事急症的及时、快速、有效救治及其科学管理体系的综合性临床学科。

1.2 急诊医学的构成和研究范围 急诊医学的构成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危重病加强医疗以及急诊医疗体系管理学等。急诊医学的诊治手段几乎囊括了临床各科急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紧急处置的所有内容,但与临床各专科不同的是,急诊医学不再满足于局部的处理,而是立足于病人全身情况的处理,以挽救生命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致命性并发症为目标,实施及时、快速、有效的诊治。2.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现状

2.1 起源与发展 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起源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对伤员的战地初级救护和快速转运。20 世纪50 年代,我国部分大、中城市成立了院前急救的专业机构,即“救护站”。其功能只是简单的初级救护和单纯转运病人。20 世纪80 年代后,我国的急救医疗服务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80 年10月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的意见》。1995 年4 月卫生部发布了《灾难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2002 年9 月颁布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这些条例的制定,有力促进了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2.2 急救模式 我国目前各地的急救模式不同,但具有代表性的有5 种模式[ 2] :北京模式:北京市建立急救中心包括本身是医疗中心,下设急救站,派120 救护车将病人送到医院或接回急救中心;上海模式: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统一指挥,根据所在地区医院的急救半径,派救护车送往较近的医院进行抢救;重庆模式:急救中心与医院合二为一,直接承担院前急救任务;与消防队结合的模式;广州模式:由急救指挥中心根据医院所在位置直接派救护车进行现场急救。2.3 急救人员 目前,我国从事院前急救的人员主要是急诊医师、助理医师、护士、驾驶员、担架员这5 类人员的不同组合。救护车内一般配备1 名医生、1 名护士和1 名驾驶员,或只配医生和驾驶员各1 名。

2.4 急救工具 我国目前所使用的急救工具主要是救护车,较大城市的救护车有监护型、普通型和运输型3 类。其中,监护型急救设备齐全,急救药品种类繁多,但不及国外标准的流动ICU ,主要用于危重病人的现场急救和医疗监护;普通型急救设备较简陋,急救药品较少,主要用于一般病人的初级处理和安全转运;运输型主要用于伤病情已完全稳定或已康复者的转院、出院或到院复查、体检等。

2.5 急救网络建设 经过20 多年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大、中城市都建立了急救医疗中心,小城市和县镇已基本建立了急救医疗站,全国县以上的综合医院和部分专科医院都设置了急诊科,并建立了ICU、CCU 重症监护病房, 形成了中心—站—(所)—科(室)相结合的急救医疗网络。上述大部分医院开通了“120”急救专线电话,救护车配备了GPS(全球定位系统)。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居民对急救服务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日益增多,要求更合理的利用城市医疗资源,完善急救网络,提高效率,以适应发展需求,专家认为走社区化道路是必然趋势,即将现有的“120”急救网络同社区医疗服务体系相结合,建立“社区急救站”发展社区急救医学,社区化设想在北京、南京的尝试和探索证明了其确有可行性[3]。相对于城市急救,广大农村的医疗急救一直是薄弱环节。由于地理条件复杂、通讯落后、经济困难等原因,我国的农村急救现状很不容乐观,值得广大医务工作者潜心解决。

2.6 急诊专业学科建设 善目前全国各省市“三甲”医院都已按要求建立了急诊科,并且不少医院的急诊科医护人员是专职的,从而,明显提高了急诊/急救成功率。但是,有的“三甲”医院的急诊科仅有科主任和护士而没有专职医生,相当多的“三甲”医院急诊科编制不足,必须由其他临床学科派人支援,因此急病不能得到急治或救治不当并非少见。院内或院外急诊医学作为一个新出现的独立的临床医学专业,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工作者所接受。但是我们的急诊医学教育,专业考核和职称评定却缺乏相应配套的制度,因此专业队伍并不巩固,人员流失的现象仍较普遍。急诊科的工作模式在多数医院是实行内外分科,或仅有内或外科医生,甚至在多数二级医院急诊科形同虚设,急症或外伤患者仅在急诊科被分检,而后直接被送入相应科室救治,以致频繁请会诊而延误救治时机,急症死亡率并未因建立了急诊科而下降。

2.7 急诊教育 急诊医学是独立的临床医学专业,它以“抢救生命、缓解症状、稳定病情、安全转诊”为己任,无论院前还是院内急诊医疗都是围绕这四句话进行工作的,只是二者在救治的深入程度上有所不同。因此,急诊医疗实践有强烈的时间依赖性;快捷、方便、安全是它的基本工作特点。但迄今我们的多数急诊/急救人员仅接受过普通医学教育,他们的急诊/急救知识来自普通内科或外科,没有接受过急诊医学专业教育。所以关于急症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和知识不可能深入,抢救技术不能规范化、标准化,更难以接近前沿,故而在日常急诊/急救医疗中难以满足快捷、方便、安全的基本要求。各地从事院前急救的医务人员主要来自3 个方面:医院或其他部门调入、医学院校分配、临时聘用或借用[4] ,包括医士、医师和主治医师等,但随车救护者以急救医士为主。由于我国院前急救起步较晚,大多数从事医疗、管理、通讯、车辆等院前急救的人员尚未接受过全面、系统、正规的院前急救教育和培训。

2.8 急救需求 有效普及自救、互救知识只有根据需求有 的放矢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普及自救互救知识应因 病种而异,有调查表明应以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 病、外伤和中毒的救治作为培训重点,结合各病种多发时间、地点等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不同的人群对急救知识的需求有不同,如中青年人对四大技术等外伤急救感兴趣,老年人对心脑血管急救较感兴趣,因此这就提示在急救知识普及过程中要因人制宜[5 ]。近年来,随着公民急救意识的增强,对自救互救知识求知欲的提高,各地区对此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视,采取了多种形式的宣教讲座,CPR 培训等都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需全社会长期的共同努力。

3.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展望

3.1 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加强院前现场急救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早期复苏、生命支持和转运。国外已规范抢救技术程序,如心脏急救指南、创伤急救指南等各种技术标准,急救直升机和急救车的装备标准等。国内由于经济原因造成的人力、物力不足,以及认识上的差异等原因,目前存在着急诊医疗队伍水平差异较大、缺乏急诊医学职称晋升的系列、工作环境存在较大的压力、医疗设备配备不完善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急诊医学的发展。继续充实和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是我国急诊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急救人员应接受严格的院前急救专业培训,包括基础生命维护以及常见急症的应急处理,心电监护、呼吸机、气插管、心脏电击除颤等设备的使用。各医院应对急诊科施行政策上的倾斜,配备性能良好的救护车及灵敏的通讯网络,建立具有现代化救治水平、专业配套的急救中心,实施院前、院内一体化的救治模式,促进急诊医学的发展。

加强特定人群急救知识的普及,消防武警、公安巡警、司机,老师、在校学生等,他们在院前急救中发挥着“第一目击者”作用。目前,“第一目击者”在院前急救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很好的发挥,问题主要在于缺少救护常识、救护器材、药品和现场急救意识。这部分人群既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进行急救知识技能的培训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建立和完善救援系统 我国目前大多采用以急救中心为院前急救基础,依托卫生行政机构,以“110”警察来弥补抢救中困难的模式,其弊端在于难以适应院前急救的多样化。因此,一方面,鉴于我国“120”、“110”、“119”、“122”多套呼救体系并存的现象不利于社会急救事业的发展,个体系之间由于分工不明易延误急救,使急救程序复杂化,有学者认为各体系的高度统一和合作是未来急救事业发展的新趋势;另一方面,当重大灾害事故突发时现场出现大批伤员,就其救护内容已大大超越了医疗范畴,只有在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进一步协调抗灾力量,使救援业务相互渗透,加强医疗救护,快速转运伤员以及良好的组织指挥,才能达到及时、高效、优质的现场急救[6] ,这同时也说明了对这一特殊人群进行急救知识培训的必要性。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大多拥有“紧急医疗救援服务体系”,其紧急救护电话与警察、消防同为一个号码,实行联网互动、资源共享。而我国目前大多城市没有或无完善的城市救援体系。院外急救网络缺乏合理布局,抢救方式单一,在救援时间与质量上与国际相去甚远。因此,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将消防、警察和医疗急救人员进行整合,把“110”、“119”、“120”、“122”等紧急呼救电话综合为一个号码,并建立与国际接轨的EMS 机构。根据地域设立若干个EMS 点,形成网络,以缩短救援半径和救援时间。实现城市救援网络的一体化、标准化、规范化, 尽快与国际接轨[ 7]。

3.3 建立急诊ICU ,提高生命维护质量 急诊病人中危重症占相当比例,病情复杂者可有多个器官同时受累,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所以建立急诊ICU 尤为重要[8]。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急危重病人、严重创伤病人越来越多,开展急救应实行首诊负责制,树立抢救生命的整体观,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可减少死亡、防治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社会及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可有效减少科室间互相推诿的扯皮现象和医疗纠纷,有利于急诊医师队伍的稳定和发展,提高急诊外科专业水平,全面地、整体地救治各种病人。ICU 的建立,保证急诊科医师对危重病人有一个持续观察治疗的过程,能提高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有利于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能为急诊科医师开展科研及论文写作提供素材。建立急诊ICU ,必将大大提高维护生命质量,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

3.4 实现大急诊,加速急诊现代化进程 大急诊指院内急诊不分科,院前和医院急诊一体化,共同合作所构成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院前急诊包括伤病发生现场的救治和向医院急诊科转送救治病人。医院急诊科主要从事对院外急救单位送来或直接来院的急性伤病员的救治,同时肩负随时应征参加院外紧急现场救治的使命。因此要求急诊科的医生具有抢救技术和鉴别分诊能力,从而无论在院外或院内总能给予急症或创伤患者以一切必须、快捷、有效的救治。只有这样的急诊医疗活动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医院急诊科所接纳的急性伤病患者是无明显科别特征的,因症状突然出现而就诊的患者,他们不可能选择医生,这就要求急诊科医生具有独特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即大急诊能力,而不是单纯内科或外科医生的知识和能力。

现代社会发展至今,人类生活发生了极大改变,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如我国表现为老年病人增加,过去的少见病已不少见,新病种出现,工业和交通伤害及旅游者突发疾病增加,突发的恐怖事件中人群伤害及意外事故伤害明显增多等,这些原因所致伤病的共同特点是具有突发性、群体性、严重性和病情复杂的特点。这要求医院急诊医生既可完成院内日常急诊工作又能应征参加院外急救。显然能承担这样医疗任务的医生必须是了解各系统疾病,熟悉各系统急症,掌握急危重症救治的医生,只有他们才能迅速识别急症,评估病情并且立即投入抢救。他们的业务素养应包括两个部分:鉴别诊断能力和抢救技术。从而他们的知识、理论和技术范畴不是以器官系统来界定的,完全不同于一般临床科室如内、外科医生,更有别于其次级专业学科,如心内科、消化内科、胸外科、脊柱外科等专科医生。急诊专业医生不按传统分科或系统脏器分科工作,而是以“救、缓、稳、转”为己任,首先迅速抢救,而后及时将救治后病情平稳的患者安全转交给临床其它学科或二级学科的专科医生,实施进一步专科化治疗。

我国人口众多,各地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不平衡,各地的急救工作规范、医疗规范、装备配备标准及院前急救服务标准还不统一。我国急救医学在多年的探求运作中已略有成就,但客观地讲还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尚存在不足,值得探讨。因此还需边发展边改进,不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发展思路,推进我国院前急救的急救社会化、结构网络化、工作现场化和知识普及化,走一条我国院前急救发展的特色之路。

[1 ] 邵孝 ,蒋朱明,主编.急诊医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2.110.

第二篇: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

市场环境分析

一、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 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有“朝阳产业、绿色产业”之称,具有“三高”、“三新”的特点。“三高”即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三新”是指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是对电子商务核心价值链的概括。

1.电子商务交易量增长迅速。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12月,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6万亿元,同比增长33%。预计到2013年底,电子商务交易规模将达到12.8万亿元。

2.消费群体发展速度快。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人群中的普及化,以及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进程的推进和国家对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会进行网上购物,据淘宝网检测数据,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突破8000亿大关达到8019亿元,同比增长56%。

3.电子商务涉及的行业不断扩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电子商务领域,其中传统行业向电子商务进军是其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据统计,到2011年,国内B2B、B2C与其他网络零售类电商模式企业数已达20750家,同比增长43.1%。4.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日益活跃

近几年来,电子商务不仅仅局限为企业与企业的交易模式,更多的企业直接打造面向消费者的交易平台,即B2C交易模式;此时,与之相对应的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C2B交易模式;另外,还有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模式、企业、中间监管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MC模式、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模式B2G.随着3G时代的来临,利用手机终端移动化的特点,可以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的服务。

二、天猫商城发展现状及趋势

第三篇: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国外物流的发展现状从发达国家的物流发展现状看,物流业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主要是物流内涵的拓展、过程的延伸、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管理的日益专业化、信息化和标准化。l.物流服务的拓展;物流服务已经逐步将加工、保税、仓储、金融、保险乃至报关、通关、商检、卫检、动植检、中转等业务统—进来,把整个商贸流通过程作为—个完整的领域来进行通盘考虑和经营2.物流服务过程的延伸;物流业将生产以前的计划、供应也逐渐包括在自己的服务范围之内,使服务过程向前延伸。3.物流服务的覆盖面不断扩大近年来,跨国家、跨地区、跨城市的物流服务都有了较快发展。4.第三方物流作用日趋显著

5.电子物流发展;

二、国内物流业的发展及现状存在问题;与国外物流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物流业目前尚处于起步期。改革开发以来,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不断加大,物流技术装备水平逐渐提高,对物流的认识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都为提高物流效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然而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1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交通运输能力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2仓储设施明显落后,大量老旧仓库效率低下,分布不合理。3.物流技术装备落后内陆地区现代化的集装、散装运输发展速度太慢,高效专用运输车辆少,汽车以中型汽油车为主,能耗大,效率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较低。4.物流管理分散,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由于体制上存在部门、行业条块分割,市场发育滞后,国内物流企业多处于散和弱的状况,还未形成有效的社会服务网络。

四、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1.物流范围扩大,企业向集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2.物流服务向优质化、全球化发展3.现代科学技术推动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电子物流配送信息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三大部分:—是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用于物流配送数据流转处理。二是条形码(BAR--CODING)系统,用于仓储库存控制。三是卫星定位系统(GPS),用于物流配送流程监控。

第四篇: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服装行业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趋势

姓名:代伟

班级:07计算机一班

学号:07710124

成绩:

前言:我国服装市场概况 早期,全社会整个服装行业分为三个层次:1,技术支撑型2.资本运作型3,劳动密集型。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土地和人力价格占优势,中国率先承接了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企业,这正好解决了中国民生用品不足和劳动力就业压力的囚徒困境。

中期,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开始多元化,服装行业为了顺应潮流,推出了区隔定位的产品,如:运动系列、休闲系列、正装系列、商务系列、婚庆系列、家居系列、情趣系列、户外系列等等,在大的系列前提下,又进行了无限细分,如:功能系列、环保系列、保健系列、免熨系列,以及从材质上又分出若干小项,如:全棉系列、竹炭系列、珍珠系列、莱卡系列、彩棉系列等等。这些不断细分化的产品,促进了服装行业的进一步繁荣。

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重重压力之下,我国服装产业出现了三种变化:1,生产基地加快向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转移的步伐。2,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资本运作型和技术支撑型企业发展,走向高端之路。3,纷纷寻求电子商务化的模式,以突破重围。

一、服装行业渠道的变化历程

供销体制供销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受当时物资匮乏的影响,凭票供应或限量供应成为一大特点,从城市到农村的供销商店,是服装产品的主流销售通道。供不应求是当时服装行业的一大特点。

百货业

百货商场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当时经营的方式是向服装厂家采购商品或者代销商品经营,当时的服装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基本达到了供需平衡的状态。由于交通和物流的影响,这些百货业态集中在县城或城市,服装业可发展的空间非常巨大,这时只能说是服装行业发展的一个初级阶段。

批发市场的兴起

随着江浙、民营企业的发展和珠三角特区的建立,大量低价格的服装产品开始涌现,此时销售渠道明显不能消化这些产品,批发市场就应运而生,批发市场终于打通了城镇和农村的通道,通过一批到二批,最终到零售店里,农村市场被激活。服装消费的空间陡然猛升,催生了一大批服装厂的诞生。

专卖店

90年代,受服装行业供大于求的影响,品牌运营的理念开始产生。国际品牌逐渐进入中国,更加加快了中国本土品牌建设的步伐。本土品牌开始自谋经营店面,称之为品牌专卖店,品牌专卖店又促进了城市黄金地段的效应,通过品牌化的运作,让消费目标进行了再一次细分。

电子商务化

电子商务始于1997年,就整体而言,中国电子商务仍处于初级阶段,交易手段、范围、交易人数,安全认证等均处于初级探索过程。1998年里人们主要集中于电子商务概念的推广和可行性的探讨。

发展到21世纪,电子商务已经进入了各领域,尤其是在服装行业得到了明显的体现,阿里巴巴、淘宝的诞生,让服装业从传统渠道走向了虚拟的网络经营中,随后电子商务化也开始进一步细分,PPG、凡客、梦芭莎、麦网等专业服装销售平台也开始运营,到了2010年,服装行业的电子商务的品牌化建设也开始小试牛刀,如宝鸟、ERQ等品牌商城的建立,预示着服装行业渠道的风云巨变!电子商务时代的多元化分销

虽然电子商务时代在服装业上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渠道多元化仍然是个不争的事实,因为年龄结构的原因,上网群体特别是网购群体绝大多数集中在70后80后90后,所以传统渠道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随着时代的推进,80后90后将成为主力消费群体,更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达,让交易变得傻瓜式操作,所以服装行业的电子商务化将是未来的潮流,互联网的销售渠道将成为众多企业必争之地!

二、服装行业的电子商务化探索

1.企业网络广告

90年代电子商务刚刚兴起,传统的服装行业将电子商务的作用仅仅作为一个电子名片或者网络广告而已,由于电子商务的不成熟,和接触人群比较少,服装行业在电子商务中,所能收获到的期望值是微乎其微,甚至没有人想象到10年后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2.品牌形象塑造

90年代末,在网络上,服装行业在电子商务上运用,仅仅是一个品牌形象的塑造,当时还没有人能够想到实现交易。由于一个新兴产品,大家是陌生而又谨慎,中国的服装厂家和代理商对接的媒介仍然是展会或批发市场,或者通过销售员的牵线搭桥,而完成交易。

B2B

1999年,马云投资创建立了阿里巴巴,这开始了B2B的雏形,2000年到2001年阿里巴巴进行了各种应用系统的开发,同时也在继续再探讨和升华经营理论;2002年提出了赢利目标,开发国内的市场,开始尝试与展览会向结,2002年9月,阿里巴巴进而推出“中国供应商”的服务。终于迈开了B2B的步伐,中国服装行业借助电子商务B2B模式,开始走向海外,是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典范。C2C

阿里巴巴在运营了几年后,对于国内市场,C2C的尝试之路也在进行,但未能尽如人意,当时国内的C2C,是易趣独霸天下。2003年,马云开始了淘宝之路,打通了C2C的渠道。C2C的发展,在服装行业中是一个历史性的变革,让人人都成为了服装业的售卖者,直到今天,C2C不仅解决了服装业消费者的需求,更是带动更多的服装业的自由职业者!

B2C

服装行业的B2C有两种状况,1,借助第三平台2,自建商城。淘宝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和品牌,对应淘宝是假货集中地的质疑,而推出了淘宝商城,淘宝商城的推出,让服装业的商家和消费者取得了一个信任平衡,促进了服装品牌在电子商务中做到更高端。自建商城也是一个很好的出路,这是对网络消费者进行的细分化,服装行业的自建商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单一品牌,如凡客,年营业额能到10亿以上,更多服装品牌趋之后尘,加紧了对电子商务渠道的进军。

M2C

B2C之后,服装行业出现了M2C概念,直接就是工厂到个人,国内首推M2C的品牌,当属ERQ,它提出的概念是直接舍弃了所有的中间商,在拥有自有工厂的情况下,产品从车间直接到消费者手上。国内一些外贸企业在经济危机的状况下,开始转型,效仿M2C的模式。

M2C的优势是:拥有自有工厂,拥有生产员工,有自己的研发队伍,对产品质量的把控,和库存调节以及新品开发有很强的把控能力,这远比服装品牌OEM的电子商务化要风险小的多,更利于一个长期品牌的建立。PPG的覆灭就在于他只是一个IT团队,而并不是真正的服装生产商,所以他只能走到B2C这一步,而无法向前迈进到M2C!

个人定制业务

服装行业的个性化潮流在2010年开始呈现,一些厂家开始推出个性定制业务,黑牡丹集团曾将之称为P2C业务,roader、relieve等品牌也开始尝试个人定制业务。P2C概念是网络在线定制,通过人体测量工具,而得到消费者的一系列数据,从而完成服装的定制过程。

三、电子商务技术在服装行业的应用

1.电子商务平台的选择

服装行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历程是从展现到交易的过程,到了21世纪,绝大部分商家都开始实行了电子商务的交易化,即使是经营传统渠道的服装企业,他们会一方面建立官网展示企业形象,另外一方面借助第三方商城做在线零售。目前购物类网站很多,对于服装业来说,目前大多数仍然集中在第三方平台销售,对于商家来说,淘宝商城就是首选。而国内的当当、京东、红孩子开始发力于服装行业的销售,未来的服装业销售平台也将免不了一场恶战!

传统渠道的电子商务化

从事服装业商家在一方面进行店铺销售外,他们开始尝试将传统渠道嫁接到电子商务上,但是为了规避冲突传统渠道的价格体系,他们会将断码断号产品或者传统渠道的滞销产品放到网上进行售卖,因为断码断号或者滞销,对于传统渠道来说,是一个区域性的概念,并不代表在全国市场就没有消费者,所以放到网上是一个长尾理论的需求!

有些传统渠道的品牌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地开发网销产品,以达到借用传统成熟渠道的品牌影响力,又不影响线下产品的价格体系,而特地为了满足网络消费群体的物美价廉的需求,而规划出来的网销产品。

四.服装行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对于服装行业来说,电子商务的概念应该包括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和在线交易,但是由于目前电子签名、电子记录、电子文档等尚未成为被法律确认的有效证据,加上企业间是非接触的,不少企业或消费者不敢在网上进行资金支付。所以,要营造宽松繁荣的电子商务环境,必须通过立法解决诸如交易手段和诚信等发展中的问题。另外,纺织服装企业也应该立足行业特点,除做好网上展示之外,加强后面的联络、服务等工作,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但是随着在线支付工具的发展、3D试穿技术的运用、物联网的推进,电子商务的技术会让整个服装行业在经济低迷的状态下重获新生,会有更多的消费者认可网上购买服装和完成在线支付。

网络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吸引了大批传统领域的消费品牌加入到“网店”的行列中来。此举不仅拓展了营销渠道,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量的网上原创品牌,同时强化了自身的品牌建设。而且,品牌的企业网站、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五篇:中美关系发展现状及趋势论文2013

中美关系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明显的成本优势,广阔的市场和无可限量的发展潜力;另一个是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经济,科技实力的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两国的关系,直接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发展。就中美当前的关系来说,是处于一个蜜月期,但问题与冲突同样存在。因为在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就中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在意识形态,政治影响,经贸摩擦等方面存在问题。

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取得良好开局。当前,国际形势正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之中,国际金融危机继续蔓延和深化,各种全球性挑战明显增多。中美无论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推动恢复世界经济增长方面,还是在处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都拥有更加广泛的共同利益。当前中美关系正站在新的起点上,面临重要发展机遇。两国应该而且能够携手努力,共同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发展现状

我国正处于经济相对快速发展的时期,因此我们渴望拥有一个和平的,繁荣的国际环境与经济环境,所以我们真诚地希望能够发展好中美关系,以展开更多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上的合作,以便发展自己。相比之下,美国处于一个世界超级大国的地位,其政府更关心维护国家利益和他的霸主地位,美国现阶段的对华战略方针应该在大体上维持现状,尽量将中国融入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轨道,同时防止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崛起。

事实上,美国从来也没有放松对中国的监视,震惊中外的中美撞机事件还令我记忆犹新,但更令我吃惊的是,美国事实上已经多次秘密派遣侦察机侵入我国领海上空进行间谍侦察,这些飞机利用先进的装备,在别国的阻截机达不到的高空飞行,并偷窥我国的重大机密。那架EP-3军事侦察机上竟然安装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监听设备,能够根据监听到的人的声音判断说话人的身份。据说甚至能够分辨出是谁打的喷嚏。

在台湾问题上,中美关系显得更加 扑朔迷离。台湾问题也是妨碍中美关系 进一步发展的最敏感的问题。美国政府重视台湾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台湾对于他们的军事作用:“台湾是美国在西太平洋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更是牵制中国,和中方讨价还价的筹码。当美国需要中国在某些重大问题上予以协作时,美官方就着重强调“一个中国”原则;当中国有崛起之势时,为了牵制中国,美国人就会拉拢台湾,向他们出售大量武器,以达到牵制中国,要挟中国的目的。美方近几年对台出口的武器数量与杀伤力正在逐级增强。从内心深处,我觉得美国的确希望台独,中美关系的现状似乎还跟一件事有关系——“911事件”。在911事件之后,布什似乎略有收敛,因为他推行的“单边主义”已经引起了很多国家,甚至是盟国的不满。美国人也意识到:脱离整个世界,美国是无法生存与发展的。因此,美国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好转,以利用中国加强他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并帮助他进行反恐斗争。

中美关系走向

回顾50多年来中国的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历史,双方既有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对亚洲和世界局势都负有重大责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中美之间在许多全球性和区域性的重大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存在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中美经济合作的前景更是不可限量。因此,展望21世纪的中美关系,我们有理由表示审慎的乐观。当然,影响两国关系的负面因素也不容忽视,诸如人权问题、贸易问题、军售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其中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影响中美关系改善和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最容易导致中美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敏感问题。然而,只要中美双方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用战略的眼光来处理中美关系,在中美3个联合公报的基础上审视和处理台湾问题,中美关系就会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前进。

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从历史上看,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很多,诸如国际格局、经济和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和国家利益以及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等等。其中彼此处理双边关系的政策在中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70年代以来,美国和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经对美国的对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关联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中国国内的某些年轻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对美政策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系统地研究中国对美政策与中美关系的成果目前仍不多见。本文试图运用史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渗透的方法,对中国对美政策和中美关系问题进行综合研究。本文的重点是分析中国对美政策的缘起、变化和发展,及其对各个时期中美关系的影响。

稳定同美国关系,是中国外交的关键。近年来,中美关系中的合作关系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发展越来越和谐。美国是当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世界舞台居于权力中心。从中国建国以来,美国一直在多方面遏止中国,企图通过经济、军事、外交等手段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其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尤其在近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一直为其他国家所震惊,而中国本身所拥有的庞大的市场,又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有利的依托平台。在这样一个为诸多国家眼红的平台上,中国的经济将会持续、高速的增长将是不争的事实。而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的军事、科技水平也在突飞猛进。这一切迫使美国不得不将中国作为阻碍其在实现全球霸权主义统治的一个强劲的对手。并且,在台湾问题上,美国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将台湾划进美日联合防御范围,但从其模糊描述的背后不难看出,中国台湾乃至中国大陆早就是美国窥视以久的土地。对于中美关系,应坚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框架,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为我国经济求得稳定,高速的发展空间。中美双方经贸关系密切,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非常复杂,必须处理好。中国外交的很多工作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

中国对美政策应循之道

“变”与“不变”是50多年来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外交独特而又丰富的内涵和风格。

“变”是与时俱进的要求和表现,更是在不同国内外环境下更好地谋求国家利益的需要。而“不变”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意识继承的部分,表现为连续性;另一部分则是不愿继承、希望改变的内容,但由于不同的原因,历史上的政策对决策者或大众心理有巨大影响,使现有政策有意无意地保持了原来政策的某些内容、某些宣示、某些态势或倾向,表现为外交政策的“惯性”。“变”突出了中国外交的特点,而“不变”在很多方面已经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外交的消极因素。

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政策已经不是原来的政策,援助也与以往大不相同,但我国的对外政策宣示仍然把八项原则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指导思想,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惯性的表现。美国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将忙于打击恐怖主义及处理阿富汗战争后的棘手事务,不希望与中国对抗,并会希望得到中国的支持与合作,这给了中国一个改善中美关系的机会。

中国正处在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抓住改善中美关系的契机,积极主动地推进中美关系,相信会使中国的发展势头得到更强有力的动力,植根于更坚实的基础。

下载急诊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急诊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 国 农 业 的 发 展 现 状 及 趋 势 系别:生化系 专业:化工专业 班级:091612 姓名:余海洋 学号:016109063 指导老师:侯凯中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确立了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

    调味品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调味品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从这两句含有深刻意义的话中,可见调味品在人民生活中所占的地位。酱油、食醋、酱、腐乳、酱腌菜和调味料,产品虽......

    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铜仁地区的新型材料前沿发展方向及产业化 摘要: “十五”期间,在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十五”期间发布的《国......

    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趋势1、北京市旅游市场现状(1)旅游业经济总量显著扩张2006年-2010年,北京市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2107.4万人次,比“十五”期间增长44.3%;旅游外汇收入累计22......

    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发表日期: 2011-02-11 来源: “十五”期间,在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十五”期间发......

    我国塑料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塑料模板发展现状及趋势 http:///newcirclemodule/article_viewEntry.do?id=1797934&circleId=103080 评论:3 条查看:1881 次gqgmzhang 发表于 2008-05-18 17:05 近几年......

    急诊医学试题库

    急诊医学外科部分试题 A1型选择题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1. 通讯指挥......

    急诊医学教学大纲

    急诊医学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内容广泛。 该课程目前作为医学本科生的指定选修课。 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急诊医学、急症和危重症的临床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