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德市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英德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情况汇报
自开展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以来,我市按照省委、省政府和清远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落实责任,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就我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求真务实,“双到”工作取得显著实效 我市“双到”工作成效主要表现为“五个显著”: 一是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全市农村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1926元增加至2010年的3034元,增幅达57.6%,基本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贫困人口逐步减少,2010年全市共实现贫困户7393户30037人脱贫,需帮扶贫困户减少至3985户15860人。同时,83个省定贫困村中有47个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
二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贫困户居住条件显著改善,老区“五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村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贫困户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率均达100%;全面完成822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39.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29个边远分散革命老区村庄557户2533人和2个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庄48户259人贫困群众的搬迁安臵工作。
三是产业扶贫实现显著突破。成功引进佛山市农民创业园英德扶贫基地、碧桂园绿色产业扶贫项目等大型扶贫项目。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4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 92家,共带动农户11.3万户,其中贫困户3000多户。同时,积极开展互助金试点活动,全市共建立互助金试点14个,互助金总规模达367.4万元,扶持农户发展农业产业项目39个,户均增收1600多元。
四是劳动力培训转移取得显著进展。通过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提高贫困户的劳动技能和自我发展能力。2010年,全市贫困户共参加劳动技能培训达2万多人次,共输出贫困户劳动力10035人。市有关部门积极与各地企业联合举办劳动力招聘会,共举办各类型招聘活动68场,帮助农村劳动力25196人成功转移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4233人。
五是佛山、顺德对口帮扶取得显著成效。按省“双到”工作部署,佛山市直单位和顺德区共挂扶我市18个镇40个村。为帮助我市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经济,脱贫致富,佛山市和顺德区积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经过努力,2010年佛山、顺德帮扶的40个村共实现脱贫2756户11172人。佛山市政府支持对口帮扶的20个村平均每村投入50万元帮助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经济;佛山农业局、佛山国资委在英红镇分别建立了两大扶贫基地——新岭花卉基地和水头供港蔬菜基地;佛山供电局帮扶横石水镇联雄村兴办一个年出栏3000—5000头肉猪和两个年出栏共2万只肉鸡的养殖场;佛山市中级法院、检察院投资15万元帮扶浛洸镇福园村建立英德市益友农产品购销有限公司,扶持贫困户种植农产品,等等。
顺德区政府支持对口帮扶的20个村平均每村28.5万元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前期启动资金,并发动顺德东逸湾房产公 司捐资130万元为每村建设一个卫生站,构建和推进英德市、镇、村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模式,现已在各挂扶村全面铺开;陈村镇帮扶宝洞村推行“公栏私养”发展养猪,对贫困户养猪借款给予贴息;乐从镇在大湾田心村采用“社会热心人士+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打造了10亩爱心田蔬菜示范基地,为捆绑的10户贫困户每户年增收6000元以上,还可为村集体每年增加5万元;大良工作组在黄花镇城下村捆绑42户贫困户开发了100余亩玉米耕作示范田,还成立了农业服务站,专门收购农户的农产品,运往顺德区大良镇的“爱心街市”销售,等等。
总结回顾我市“双到”工作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狠抓“四大工程”、强化“四大保障”。
(一)狠抓“四大扶贫工程”。
一是狠抓整村扶贫工程。抓好整村推进工作规划,积极引进项目,狠抓整村扶贫示范点,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如成功引进顺德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在西牛镇花塘(树山)村建设绿色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整村扶贫。项目通过“公司+示范基地+农户”的方式,捆绑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碧桂园还采取“政府补助一点,企业帮扶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的方式,为该村11个村小组300多户农户高标准建设扶贫新村。在边远分散老区村庄搬迁中,以整村推进为主,统一规划,集中建新房,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完善各项配套设施,使老区移民村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如东华镇鸡斗窝村、石灰铺镇坝角村等。二是狠抓产业化扶贫工程。把培育当地特色主导产业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和重要载体。
以“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为载体,积极联系引进企业,建设农业生产基地,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如英红镇在佛山市农业局等帮扶单位帮助下,引进佛山市农民创业园在新岭村建设大型扶贫基地,带动贫困户参与花卉种植,村委每年还可从项目中获得销售利润提成;东华镇金洞村由清远发改局等单位筹集资金建设兰花基地,利润由贫困户进行分红,并带动贫困户参与种植;白沙镇同心村利用互助金、浛洸镇福园村引进企业建设了大型的蔬菜基地,带动贫困户参与种植;横石塘镇建立了由企业保价收购,政府对贫困户种植给予售价补贴的大头菜基地;水边镇引进制药企业,计划在5年内投资3-5个亿,在流寨村打造一个集中草药种植、粗加工、扶贫、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农业综合开发基地,并发动当地农户和贫困户参与药材种植,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
以“项目开发+股份制+贫困村(户)”模式为载体,充分利用贫困村资源优势,鼓励当地群众以多种形式参与项目开发,入股分红。一是入股解决村集体经济脱贫问题。我市财政投入500万元分别入股“我和你”食品有限公司、鸿德食品有限公司,解决 2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帮扶望埠镇古村的英德市茶叶局等单位利用当地山地优势,引进老板种植杨梅,当地村委会以近千亩土地入股参与分红;市农业局为大洞镇苗花村筹集45万元入股农业龙头企业鸿德食品有限公司,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二是入股解决贫困户脱贫问题。如清远和英德两级扶 贫办共投入35万元互助金,在石灰铺镇光明村兴建2个大型温氏肉猪养殖场,年终由村委和贫困户按股份比例分红;清远市供销社在望埠下塘村筹建大型股份制养鸡场,由贫困户管理,利润由26户贫困户分红;英德市国税局扶持石牯塘镇联山瑶族村委与10户贫困户入股改造新型环保炭厂,年利润可达15万元以上,村集体和贫困户可各分红50%;青塘镇石联村由市委组织部筹集20万元入股英德市纺生粮油种植有限公司,每户贫困户每年可获得红利2000元以上。
以“双到”和“双转移”相结合的模式为载体,把“双到”和“双转移”、招商引资等结合起来,在清远华侨工业园英红园内设立佛山顺德扶贫产业园。我市抽调精干人员派驻顺德积极开展招商工作,到2010年年底,已有广东中天创展有限公司、顺德风胜实业有限公司等多个企业签约落户园区。在扶贫产业园的基础上,顺德区与我市加大了区域经济合作力度。2010年12月,两地签署了《区域经济合作协议》,共建广东顺德(英德)产业新城。项目规划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300亿元,到2015年建成工业总产值350亿元、GDP约100亿元的现代产业基地。产业新城产生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生产总值(GDP)、工业产值由双方按五五比例分成。
以“靶向帮扶”模式为载体,按照“一户一法”要求,引导帮扶单位深入挂扶村认真开展调查研究,针对贫困村、户的致贫原因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实施靶向分类帮扶。如西牛镇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分别制定了智力、就业、种养、项目统筹、配额和政策等六大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其中“配额扶贫”是根据当地丰富的竹资源,通过竹器加工厂的带动,由帮扶单位对贫困户售竹进行配额补贴,每根水竹补贴0.5元,每吨单竹补贴34元。此项措施大大调动了贫困户种竹、售竹的积极性,并推动了当地竹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望埠、青塘、横石塘等镇帮扶单位以“扶贫商铺(市场)+贫困村”模式为载体,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墟镇购买或建设扶贫商铺(市场)用于出租。水边、波罗等镇帮扶单位以“扶贫电站+贫困村”模式为载体,大力发挥当地水电资源优势,筹资入股水电站。浛洸、横石水等镇帮扶单位以“养殖项目+贫困村(户)”模式为载体,由帮扶单位筹资建设养殖场出租,发包给养殖能手经营,等等。
三是狠抓智力扶贫工程。狠抓义务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大力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举办各类种养技能及就业技能培训班;努力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如2010年3月我市举办了佛山企业大型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一次就解决了我市贫困劳动力700多人转移就业。2011年3月份,又在各镇街共举办了15场农民工招聘会,成功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5032人,其中贫困劳动力600多人转移就业。
四是狠抓社会扶贫工程。我市在首届“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积极开展慈善捐款“爱心行动”,共募集善款1400多万元。同时,大力开展结对帮扶“温暖行动”和访贫问苦“关爱行动”,动员社会各界和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据统计,活动期间社会各界热心企业和人士共结对帮扶贫困户822 户,其中涌现出了英德权祥凉茶有限公司结对浛洸镇白米庄村24户贫困户、广东浙江商会捐款35万元及总裁叶吉明结对帮扶10户贫困户、万昌房地产公司结对帮扶10名贫困学生等先进帮扶典型。
(二)强化“四大保障”。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按照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长抓不懈的要求,各级帮扶单位坚持把“双到”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各镇街和帮扶单位相应成立了工作机构,明确落实了分管领导;坚持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帮扶单位(干部)包脱贫的工作机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二是强化人力保障。从各单位抽调了多名干部充实到市“双到”办,指导全市“双到”工作的开展。各镇街和各帮扶单位也相应落实了专职工作人员,并按要求派出干部驻村,做到扶贫工作岗有人、人有责。
三是强化财力保障。按照“四个一点”的办法,多途径筹集帮扶资金。一是财政支持一点。每年市财政安排500万元“双到”工作专项资金,支持贫困村发展经济项目。二是动员各级帮扶单位出一点。促进各帮扶单位加大城市反哺农村、支持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资金投入。三是主动向金融机构贷一点。切实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为有志于脱贫致富的农村青年提供创业小额贷款。2010年先后帮助282名农村青年向金融机构贷得发展资金1200多万元。四是发动社会各界贡献一点。动员社会各界以捐款捐物等形式,用实际行动参与扶贫开发。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下,2010年全市 累计共投入帮扶贫困村发展资金3.47亿元,其中省定贫困村投入帮扶资金1.98亿元,非省定贫困村投入帮扶资金1.49亿元,有力推动了“双到”工作深入开展。
四是强化督查保障。把“双到”工作作为各级党政一把手绩效考核和对各镇街、各单位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工作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加大工作落实督查力度。分别由市重点工作督查组、市“两办”、市“双到”办等部门定期不定期开展对包括“双到”在内的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相关情况在全市进行通报。
二、主要存在问题
我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扶贫开发“双到”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市“双到”办存在技术人才不足、经费紧缺等问题。二是个别单位的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在建档立卡形成档案过程中,存在资料不齐、不规范、数据不准的问题,不能如实及时地反映帮扶成效。三是社会帮扶有待加强。对扶贫“双到”工作的宣传还需加强,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
三、狠抓落实,扎实推进2011年扶贫“双到”工作。按照清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今年整个清远要提前一年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双到”工作脱贫任务,因此今年是我市“双到”工作最为关键的冲刺年。今年我市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不断加大扶贫开发攻坚力度,确保全市在 8 册登记剩余需帮扶贫困户3985户15860人的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剩余未脱贫的36个省定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同时继续巩固帮扶2010年已脱贫村和脱贫户,实行脱贫不脱钩。重点要突出抓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整村推进。一是推进农业产业粮经结构调整,引导贫困农民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二是优先安排贫困村通村公路和村内道路建设,加强人畜饮水工程、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建设,着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积极落实和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争为每户贫困户筹措和投入帮扶资金3000元以上。
(二)突出抓好产业带动。坚决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大户带动,通过龙头、大户的典型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实施规模经营,每个镇(街)分别建立1-2个产业基地,形成村村有主导、户户有主业的产业格局。
(三)突出抓好智力扶贫。一是加强贫困户种养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贫困户科学种养的技能和水平。二是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贫困户务工就业能力。三是加强劳务输出,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
(四)突出抓好社会扶贫。进一步做好与佛山、清远等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络和服务工作,谋求更大扶持。充分利用“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的契机,进一步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济困,发动社会热心人士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全力支持扶贫开发的强大声势和良好氛围。
(五)突出抓好典型示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力建设好贫困村、贫困户“造血型”帮扶项目,突出抓好片、镇、村、户的帮扶亮点的打造。在此基础上,重点抓好碧桂园树山村绿色产业扶贫项目及佛山农民创业园英德扶贫基地建设。
(六)突出抓好宣传工作。各帮扶单位要总结本单位帮扶经验和先进典型,同时主动联系新闻媒体,及时报道扶贫新闻以及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典型,树立榜样,在全市营造浓厚的扶贫氛围。进一步提高扶贫“双到”简报的质量,及时宣传和总结好的经验做法,促进全市帮扶工作有效开展。
(七)突出抓好扶贫工作队伍建设。坚持把帮扶工作与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结合起来,重视驻村干部的选派,挑选思想上进、文化素质高、年富力强、懂电脑基本操作的干部作为驻村干部,认真落实本单位的帮扶任务,大力推进各项帮扶措施。驻村干部要加强对村“两委”班子建设的指导,切实增强基层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
(八)突出抓好危房改造。继续完成全部在册登记的贫困户危房的改造,根据中央和省有关危房改造的政策,精心组织全市省定贫困村贫困户、低收入的困难户危破泥砖房改造,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整村推进,按新农村的标准进行兴建,建设几个贫困户危房改造示范村。
(九)突出抓好信息管理。结合去年省、市考核发现的一些问题,认真查漏补缺,加强帮扶资料档案管理,以充分反映帮扶成效。要做好今年贫困村、贫困户详细的年度脱贫规划,落实扶持资金的账簿登记及票据管理;抓好帮扶卡的填写,按时填报季度、年度报表;做好每户贫困户的季度、年度收入统计,并经贫困户签名确认等。
(十)突出抓好互助金试点。要在抓好14个试点村规范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向上级争取互助金试点指标,扩大互助金试点范围和受益面,进一步增强我市贫困村、贫困户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
总之,我市“双到”工作已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相信,有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英德全市人民及佛山、顺德、清远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市今年全面完成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目标任务一定能够实现。
第二篇:英德市扶贫开发工作总结汇报
英德市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和清远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以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为重点,以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力转移为主要手段,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创新思路,使我市扶贫“双到”工作和老区移民搬迁、高寒山区移民搬迁等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求真务实,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实效 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各级各部门狠抓责任落实,创新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为“五个显著”:
一是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全市农村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1926元增加至2010年的3034元,增幅达57.6%,基本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贫困人口逐步减少,2010年全市共实现贫困户7393户30037人脱贫,需帮扶贫困户减少至3985户15860人。同时,83个省定贫困村中有47个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以上。
二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镇通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到100%;贫困户居住条件显著改善,老区“五难”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农村年人均收入在1500元以下的贫困户全部列入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贫困户新型农
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农村免费义务教育政策落实到位,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率达100%;全面完成822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39.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从2005年至今完成29个边远分散革命老区村庄557户2533人老区群众搬迁安臵工作和2个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贫困村庄48户259人贫困群众的搬迁安臵工作。
三是产业扶贫实现显著突破。成功引进佛山市农民创业园英德扶贫基地、碧桂园绿色产业扶贫项目等大型扶贫项目,在英红镇设立了佛山顺德扶贫产业园。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4家,带动农户8.3万户,其中贫困户1500多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92家,带动农户近3万户,其中贫困户1100多户。同时,积极开展互助金试点活动,全市共建立互助金试点14个,互助金总规模达367.4万元,扶持农户发展农业产业项目39个,户均增收1600多元。
四是劳动力培训转移取得显著进展。通过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提高贫困户的劳动技能和自我发展能力。2010年,全市贫困户共参加劳动技能培训达2万多人次,共输出贫困户劳动力10035人。市有关部门积极与各地企业联合举办劳动力招聘会,共举办各类型招聘活动68场,帮助农村劳动力25196人成功转移就业,其中贫困劳动力4233人。
五是佛山、顺德对口帮扶取得显著成效。按省扶贫“双到”工作部署,佛山市直单位和顺德区共挂扶我市18个镇40个村。为帮助我市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经济,脱贫致富,2
佛山市和顺德区积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经过努力,佛山、顺德帮扶的40个村共实现脱贫2756户11172人,呈现了英红镇新岭花卉基地和水头供港蔬菜基地等一批扶贫“双到”工作亮点。
总结回顾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狠抓“四大扶贫工程”。
一是狠抓整村扶贫工程。在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抓好整村推进工作规划,积极引进项目,狠抓整村扶贫示范点,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如成功引进顺德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在西牛镇树山村建设绿色产业扶贫项目,实施整村扶贫。项目通过“公司+示范基地+农户”的方式,捆绑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碧桂园还采取“政府补助一点,企业帮扶一点,农民自筹一点”的方式,为该村11个村小组300多户农户高标准建设扶贫新村。在边远分散老区村庄搬迁中,以整村推进为主,实行整村搬迁,整村建设,统一规划,集中建新房,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完善各项配套设施,使老区移民村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如东华镇的鸡斗窝村、石灰铺镇独山村委坝角村等。
二是狠抓产业化扶贫工程。把培育当地特色主导产业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和重要载体。
以“公司+基地+贫困户”模式为载体,在英红镇新岭村建设万亩大型扶贫基地,带动贫困户参与花卉种植,村委每年还可从项目中获得10万元以上的销售利润提成。
以“项目开发+股份制+贫困村(户)”模式为载体,充分利用贫困村资源优势,鼓励当地群众以多种形式参与项目开发,入股分红,解决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问题。我市财政投入500万元入股“我和你”红茶公司、鸿德公司,解决 25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西牛镇政府为该镇4个省定贫困村筹资80万元、市农业局为大洞镇苗花村筹集45万元入股农业龙头企业,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英德市国税局扶持石牯塘镇联山瑶族村委与10户贫困户入股改造新型环保炭厂,年利润可达15万元以上,村集体和贫困户可各分红50%;青塘镇石联村由市委组织部筹集20万元入股英德市纺生粮油种植有限公司,每户贫困户每年可获得红利2000元以上。
以“双到”和“双转移”相结合的模式为载体,在清远华侨工业园英德(英红)园内设立佛山顺德扶贫产业园。我市抽调精干人员派驻顺德积极开展招商工作,到2010年年底,已有广东中天创展有限公司、顺德风胜实业有限公司等多个企业签约落户园区。在扶贫产业园的基础上,顺德区与我市加大了区域经济合作力度建立了广东顺德(英德)产业园,税收和GDP双方五五分成。
以“分类帮扶”模式为载体,按照“一户一法”要求,引导帮扶单位深入挂扶村认真开展调查研究,针对贫困村、户的致贫原因进行分类,制定不同的帮扶措施,实施分类帮扶。如西牛镇根据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分别制定了智力、就业、种养、项目统筹、配额和政策等六大帮扶措施,有针对性地
开展帮扶。
此外,望埠、青塘、横石塘等镇帮扶单位以“扶贫商铺(市场)+贫困村”模式为载体,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在墟镇购买或建设扶贫商铺(市场)用于出租。水边、波罗等镇帮扶单位以“扶贫电站+贫困村”模式为载体,大力发挥当地水电资源优势,筹资入股水电站。浛洸、横石水等镇帮扶单位以“养殖项目+贫困村(户)”模式为载体,由帮扶单位筹资建设养殖场出租,发包给养殖能手经营,等等。
三是狠抓智力扶贫工程。狠抓义务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大力推进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举办各类种养技能及就业技能培训班;努力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如2010年3月举办了佛山企业大型农民工专场招聘会,一次就解决了我市贫困劳动力700多人转移就业。
四是狠抓社会扶贫工程。我市在首届“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中,积极开展慈善捐款“爱心行动”,共募集善款1400多万元。同时,大力开展结对帮扶“温暖行动”和访贫问苦“关爱行动”,动员社会各界和企业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涌现出了广东浙江商会捐款35万元及总裁叶吉明结对帮扶10户贫困户、万昌房地产公司结对帮扶10名贫困学生等先进帮扶典型。
我市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我市山区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贫困地区面积广大,贫困人口众多,消除贫困的难度很大,扶贫任务还相当艰巨,需进
一步加大帮扶力度。
二、狠抓落实,扎实推进2011年扶贫“双到”工作。今年是我市扶贫“双到”工作最为关键的冲刺年,到年底要实现:全市在册登记剩余需帮扶贫困户3985户15860人的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剩余未脱贫的36个省定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对2010年脱贫户实行脱贫不脱钩,继续和未脱贫户一样开展日常帮扶活动。为完成今年脱贫目标,重点突出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整村推进。一是推进农业产业粮经结构调整,引导贫困农民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二是优先安排贫困村通村公路和村内道路建设,加强人畜饮水工程、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建设,着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积极落实和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力争为每户贫困户筹措和投入帮扶资金3000元以上。四是在高寒山区移民搬迁安臵工作,以整村推进为主,整村搬迁,整村安臵,整村规划,以新农村的标准兴建。
(二)突出抓好产业带动。坚决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大户带动,通过龙头、大户的典型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实施规模经营,每个镇(街)分别建立1-2个产业基地,形成村村有主导、户户有主业的产业格局。
(三)突出抓好智力扶贫。一是加强贫困户种养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贫困户科学种养的技能和水平。二是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贫困户务工就业能力。三是加强劳务输出,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二、三产业转移。
(四)突出抓好社会扶贫。进一步做好与佛山、清远等对口帮扶单位的联络和服务工作,谋求更大扶持。充分利用“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的契机,进一步动员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
(五)突出抓好典型示范。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力建设好贫困村、贫困户“造血型”帮扶项目,突出抓好片、镇、村、户的帮扶亮点的打造。在此基础上,重点抓好碧桂园树山村绿色产业扶贫项目及佛山农民创业园英德扶贫基地建设。
(六)突出抓好危房改造。继续完成全部在册登记的贫困户危房的改造,根据中央和省有关危房改造的政策,对农村贫困户、低收入的困难户危破泥砖房改造继续给予大力扶持。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整村推进,按新农村的标准进行兴建,建设几个贫困户危房改造示范村。
(七)突出抓好互助金试点。要在抓好14个试点村规范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向上级争取互助金试点指标,扩大互助金试点范围和受益面,进一步增强我市贫困村、贫困户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
(八)突出抓好高寒山区移民搬迁安臵工作。高寒山区移民搬迁安臵工作,省计划五年时间完成,清远市计划三年时间完成,我市计划今年一年时间完成在册需搬迁的19个村庄478户1979人的搬迁安臵工作。
总之,我市扶贫任务艰巨,扶贫“双到”工作已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相信,有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英德全市人民及佛山、顺德、清远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市今年一定能够实现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的脱贫目标,进而全面夺取扶贫开发的胜利成果,构建和谐英德,幸福英德。
二○一一年三月三十日
第三篇:英德市建设局2009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英德市建设局2009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领导小组:
今年,我局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载体,以加强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为重点,全面铺开我局与下石太镇灯塔村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通过工作的全面部署和深入开展,我局呈现出与灯塔村之间“肩并肩、手拉手、心连心”互帮互助的景象,以城乡共建繁荣促进整体经济建设共同发展,有力推动了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不断又好又快地发展。现将我局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部署周密
一是我局把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作为今年局工作计划的重点,并成立了局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我局的实际,研究制定了全年扶贫开发工作计划,对互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全面地安排部署。二是我局今年安排一名副局长负责扶贫开发工作,通过驻村深入调查了解,实时掌握实际情况。三是我局今年多次召开本单位班子成员会议以及召集各扶贫开发成员单位一把手和相关工作人员开会,统一思想,结合驻村干部收集的实际情况,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探讨,研究工作思路和措施,制定相关扶贫开发计划。四是我局领导班子成员会同相关扶贫开发
成员单位领导多次深入到驻点村加强调研、指导和监督,详细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等情况,帮助镇、村解决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屡次得到当地党委、政府及干部群众的广泛好评。
二、督促指导,加强灯塔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按照“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开发建设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在我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驻村干部认真指导灯塔村基层党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保持先进性教育等活动,认真抓好灯塔村的班子建设,并督促灯塔村选拔培养了6名政治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新党员,确保农村基层党组织后继有人。
三、大力帮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和群众精神文明建设 灯塔村地处偏僻、道路不通,没有工商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村民们基本上都是过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活。因此,我局大力帮助灯塔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去年底,我局出资5000元支持灯塔村建设的引水工程,今年初在我局驻村干部的现场督促指导下,今年该工程已经竣工,并已经使50亩荒地得以耕种。今年我局支持灯塔村5000元资金以完善道路设施,目前此工程已开始施工。我局主要领导多次强调,灯塔村有需要我局就会大力帮助,灯塔村委一定要带领灯塔村全体村民团结努力,争取早日脱贫致
富。国庆前夕,我局支持村党支部经费2000元,局领导班子及部分党员干部到特困党员和特困群众家走访,送上慰问金共4500元,同时,给每户帮扶对象送上300~500元的帮扶资金。为充实灯塔村群众的文娱生活,我局今年送上乒乓球桌一张以及一些体育用品。
今年来,我局支持灯塔村各种经费、用品共计约6万元,大力推进了该村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
英德市建设局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第四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一、坚持强基固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组织保障作用
一是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财政、农林水利、交通运输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时把扶贫工作列入涉农办事处目标管理体系,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干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各涉农办事处、贫困村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县(区)、镇(办事处)、村三级扶贫领导体系,为县(区)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等方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出了一批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乡村干部和党员队伍。如×××村委×××种植的苦瓜质量优、产量高、销路好。在他的带动下,×××村的苦瓜种植面积已达×××亩,促进了贫困农户的增产增收。
二、坚持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实施扶贫措施
×××县(区)、识别出农村贫困户×××人(含水库移民×××户×××人),其中扶贫户×××户×××人、扶贫低保户×××户×××人、低保五保户×××户×××人。根据识别出的贫困人口事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措施。一是对年人均收入低于国家标准、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包括有劳动能力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通过扶贫政策进行扶持。二是对没有劳动能力及收入低于低保线的低收入人口,通过民政救助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三是科学编制扶贫开发计划,深入调查了解,掌握贫困村现状、贫困原因、发展需求等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措施。
三、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扶贫开发取得成效的重要指标,而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重要措施。×××年以来,县(区)狠抓交通、水利、住建、文体等为重点的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职能部门支持,共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万元,建设贫困村屯道路×××条×××公里,建设×××、×××篮球场各一个,危房改造×××户,修建×××、×××渠道×××公里,建设×××人饮工程一个,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人。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饮水不安全等问题,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四、强化造血功能,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产业扶持。在传统的农业粗放式经营方式下,贫困村群众以种植木薯、花生等传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低下,群众增收缓慢。为此,×××年以来,×××结合贫困村位于近郊的优势,积极发展蔬菜产业、花卉产业,鼓励和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扶贫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带动贫困农户发展蔬菜、花卉产业。在×××扶持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扶持成立了×××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花卉公司,通过示范带动,进一步提高贫困农户发展蔬菜、花卉产业的积极性,×××年以来,两个贫困村共发展大棚果蔬种植×××亩、花卉种植×××亩,现大棚种植面积已发展到×××亩、花卉种植面积已发展到×××亩。同时,×××积极争取自治区产业扶贫项目,×××年以来,共争取资金×××万元,支持贫困村发展蔬菜种植×××亩,带动贫困农户×××户。二是技术扶持。×××年以来,×××紧紧围绕贫困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特色产业,充分发挥人事劳动、农业、科技、扶贫等部门的职能作用,有针对性地围绕贫困村特点开展培训,结合水稻良种推广种植、良种果蔬种植技术、电脑电工操作、物业管理、厨艺培训等方面内容,共培训贫困农民×××人次,印发各类实用技术资料×××多份。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了贫困农民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提高了科学种养水平,强化了劳动技能,拓宽了贫困户就业渠道。三是就业扶持。发挥贫困村比邻工业园区的优势,积极协调园区企业为贫困村的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仅×××就有×××多人次的农民到附近企业就业,涉及贫困户×××户,贫困人口×××多人。四是定点帮扶。落实×××班子领导以及有关单位进行定点帮扶,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帮扶支持。×××年以来,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帮扶,共筹集资金×××万元,为贫困村建设篮球场、修建道路,并配备了电脑、空调等一批办公设施。
第五篇:扶贫开发工作汇报
抓基础 重帮扶 促增收
------×××县(区)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县(区)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管辖×××个镇(办事处),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年农民人均收入为×××元,全区共有农村贫困人口×××户×××人,占农村人口×××%。省确定的贫困村有×××个,分别是×××村和×××
村。×××、×××位于×××部,两村面积×××平方公里,共有村民×××户×××人,其中贫困农户×××户,贫困人口×××人。×××年来,×××大力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加大帮扶力度,有效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坚持强基固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的组织保障作用
一是始终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财政、农林水利、交通运输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时把扶贫工作列入涉农办事处目标管理体系,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干部配合抓的工作机制。各涉农办事处、贫困村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县(区)、镇(办事处)、村三级扶贫领导体系,为县(区)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选派思想好、作风正、能力强的机关干部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等方式,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培养出了一批政治觉悟高、业务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乡村干部和党员队伍。如×××村委×××种植的苦瓜质量优、产量高、销路好。在他的带动下,×××村的苦瓜种植面积已达×××亩,促进了贫困农户的增产增收。
二、坚持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实施扶贫措施
×××县(区)、识别出农村贫困户×××人(含水库移民×××户×××人),其中扶贫户×××户×××人、扶贫低保户×××户×××人、低保五保户×××户×××人。根据识别出的贫困人口事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扶贫措施。一是对年人均收入低于国家标准、有劳动能力的人口,包括有劳动能力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通过扶贫政策进行扶持。二是对没有劳动能力及收入低于低保线的低收入人口,通过民政救助方式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三是科学编制扶贫开发计划,深入调查了解,掌握贫困村现状、贫困原因、发展需求等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措施。
三、加大投入力度,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扶贫开发取得成效的重要指标,而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重要措施。×××年以来,县(区)狠抓交通、水利、住建、文体等为重点的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职能部门支持,共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万元,建设贫困村屯道路×××条×××公里,建设×××、×××篮球场各一个,危房改造×××户,修建×××、×××渠道×××公里,建设×××人饮工程一个,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人。通过项目的实施,进一步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饮水不安全等问题,改善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四、强化造血功能,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一是产业扶持。在传统的农业粗放式经营方式下,贫困村群众以种植木薯、花生等传统作物为主,经济效益低下,群众增收缓慢。为此,×××年以来,×××结合贫困村位于近郊的优势,积极发展蔬菜产业、花卉产业,鼓励和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社、扶贫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带动贫困农户发展蔬菜、花卉产业。在×××扶持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扶持成立了×××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花卉公司,通过示范带动,进一步提高贫困农户发展蔬菜、花卉产业的积极性,×××年以来,两个贫困村共发展大棚果蔬种植×××亩、花卉种植×××亩,现大棚种植面积已发展到×××亩、花卉种植面积已发展到×××亩。同时,×××积极争取自治区产业扶贫项目,×××年以来,共争取资金×××万元,支持贫困村发展蔬菜种植×××亩,带动贫困农户×××户。二是技术扶持。×××年以来,×××紧紧围绕贫困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特色产业,充分发挥人事劳动、农业、科技、扶贫等部门的职能作用,有针对性地围绕贫困村特点开展培训,结合水稻良种推广种植、良种果蔬种植技术、电脑电工操作、物业管理、厨艺培训等方面内容,共培训贫困农民×××人次,印发各类实用技术资料×××多份。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了贫困农民的科技意识、市场意识,提高了科学种养水平,强化了劳动技能,拓宽了贫困户就业渠道。三是就业扶持。发挥贫困村比邻工业园区的优势,积极协调园区企业为贫困村的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仅×××就有×××多人次的农民到附近企业就业,涉及贫困户×××户,贫困人口×××多人。四是定点帮扶。落实×××班子领导以及有关单位进行定点帮扶,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帮扶支持。×××年以来,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帮扶,共筹集资金×××万元,为贫困村建设篮球场、修建道路,并配备了电脑、空调等一批办公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