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亭县防灾减灾调研汇报材料
华亭县防灾减灾工作汇报
华亭县民政局(2011年9月21日)
主要汇报三个方面:
一、基本情况
(一)县情概况。华亭位于甘肃省东部、关山东麓,东临崇信县,西连庄浪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南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陕西省陇县,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辖5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列工业园区,101个行政村、24个居民委员会,2010年底,全县总人口18.43万,61062户,其中非农业人口8.87万,28094户。华亭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温带湿润性气候。境内山川兼有,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8.5℃,降雨量845.7mm,平均海拔1300米。河流交叉纵横,汘河、汭河等4条河流源于本县,年总径流量2.19亿立方米。现有耕地51.9万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核桃、药材、大豆等。
(二)灾害及损失情况。华亭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温带湿润性气候,土质疏松,造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多,关山林源带迎风坡降水较多,造成暴雨、冰雹等灾害频发。2008年以来灾害不断发生。2008年度:先后遭受“5.12”地震灾害,造成经济损失10736.34万元;“6.5”、“6.27”、“ 7.19”三次冰雹灾害,分别造成农作物及农房等设施经济损失160万元、1092.7万元和195万元;“8.27”较大暴雨雷电冰雹灾害,经济损失624万元。2009年度:1-7月份持续干旱,8-9月阴雨连绵,造成“9.5”砚峡乡麻池新村山体滑坡,农房、公用设施经济损失达2205万元。2010年度:先后遭受“4.25”“4.26”的沙尘暴灾害(风力最大达8级),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达145.71万元;“6.21”西华镇冰雹灾害,造成农作物经济损失约49.6万元;7月22日至26日发生历史罕见的持续暴雨天气,造成特大洪涝灾害,经济损失已达24214.9万元;9月3日再次遭受暴雨洪涝和城区特大冰雹灾害,经济损失达3542万元。2011年度:遭受“5.27” 6乡镇冰雹灾害,经济损失达7977万元。
(三)灾害趋势。从2008年以来四年灾害情况来看,一是灾害种类增多,涉及到地震、山体滑坡、干旱、洪涝、冰雹、沙尘暴6种灾害;二是受灾范围增大,灾害涉及全县城镇和农村范围,包括农作物,城乡居民住房,城乡交通、供水、供电、通讯、文化、市政等公用设施受损;三是受灾人口增多,四年灾害使12万多人不同程度受灾,占全县18.43万人的65%;四是受灾程度加大,由财产损失到人畜伤亡,尤其2010年“7.22”洪涝灾害中,因山体滑坡造人员死亡;五是灾害造成经济损失增大,分年度为2008年12808万元,2009年2205万元,2010年27952.21万元,2011年3542万元,四年累计损失达4.65亿元。
二、防灾减灾工作进展情况
面临灾害频发、灾情严重、防灾减灾任务日益加重的形势,我县防灾减灾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推行“政府主导、企业支持、村(社区)运作、公众参与”的工作模式,不断强化防灾减灾公共管理功能和社会服务职能,全县防灾减灾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
1、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任主任,民政、地震、国土等24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华亭县防灾减灾委员会,并制定了工作规则和工作行事历,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细化了工作任务、目标和进度。各乡镇均形成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同时,从三个方面切实强化防灾减灾工作:一是建立灾害预警和信息发布机制。以提高气象灾害预报预测准确率为核心,重点加强对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精细化预报和雷电、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每逢灾害来临前,在县电视台、县政府网站发布灾害预警信息,确保第一时间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二是建立健全防灾减灾教育长效机制。以坚持定期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壮大应急队伍、组织应急演练、风险隐患排查专项整治活动和创建综合减灾示范村(社区)为主要措施,提高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三是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和救灾款物投入机制。每年,我县都积极整合各类资源,列支专项资金,用于做好救灾物资储备和灾民救助工作。
2、不断加强应急保障能力。2009年,县上组织民政等相关部门的业务人员,开展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调研活动,全面分析总结全县的地质、水文及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以国家和省上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为蓝本,制定了《华亭县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修订稿);乡、村两级结合各自自然地理条件和面临的主要灾害风险,建立健全了乡、村防灾减灾预案和减灾档案。县上多方筹资,累计购置了价值270万元的帐篷、折叠床、衣被等救灾物资;投资51.2万元,为县地震局购置数据采集器、信道机、卫星电话,维修加固3个子台监测机房,处理子台监测深井;从上级争取到HBS-3A长周期地震计3台,16位数据采集器3台,在物资保障、技术支持上有效提高了应急保障能力。
3、不断壮大应急救灾队伍。制定下发了《华亭县自然灾害应急队伍建设实施方案》,加快推进应急指挥平台和制度建设,强化应急队伍建设。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应急队伍153支。其中:成立综合应急队伍1支130人,专业应急队伍26支820人,应急专家队伍1支15人,村(社)应急队伍125支1875人。积极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防震、防火、居民疏散及安置等演练,邀请专家举办专业应急救助培训,切实提高了应急队伍的应急救助能力。同时,按照省、市要求,县、乡、村三级均配备了135名专(兼)灾害信息员。在2006年已建成的东华镇西关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的基础上,2010年又组建了华亭县东华街道办社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分队,争取省地震局30万元,配备了应急救援装备。
4、有序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我县通过强化队伍,建设阵地,创建载体,典型示范等多种有效形式,努力营造“防灾是发展,减灾是效益”的浓厚氛围,以“六个一“为主要目标,深入全面开展争创综合减灾示范村(社区)活动。一是完善一套应急预案。组织村(社区)制定《自然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专项处置预案,并结合实际逐步完善,确保预案的可行性。二是健全一套工作机制。组织村(社区)制定、落实防灾减灾、公共安全管理、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等防灾减灾各项制度,同时建立起村(社区)灾害预防、响应、处置组织网络,初步形成防灾减灾工作长效机制。三是建立一支应急队伍。组织村(社区)整合辖区内的各类应急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灾前参加防灾减灾宣传、应急准备,灾时协助转移安置等工作,确保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四是配备一批设备。组织村(社区)将辖区学校、村(社区)办公场所等作为防灾减灾培训场所,将村(社区)绿地、广场等空地划定(指定)为避难场所,并配备相应的通信、消防、救生器材和应急物资等设施设备,确保培训有场地、疏散有场所、应急有物资。五是组织一批活动。在村(社区)通过组织群众观看专题片、文艺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利用图书室、宣传橱窗,报刊、书籍、宣传册等大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积极引导村(社区)群众支持参与“减灾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六是推广一些示范经验。对一些制度健全、作用明显、在全县争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村(社区),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推广,采取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方式进行宣传,扩大其社会影响。目前东华街道办文化街社区已获得“第三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荣誉称号。
5、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演练、风险排查活动。我县每年在“5.12防灾减灾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普周等特定时间,深入开展以“防灾减灾法律法规、自救互救、应急救援、居民防灾、科普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 “五进”(进街道、进厂矿、进学校、进乡镇、进村社)宣教活动。在人员集中的场所举行防震、防火应急演练6次,使广大群众对防灾减灾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提高了居民防灾意识和能力。同时,县上组织国土、住建、教育、卫生及各乡镇开展了风险防患排查治理工作,对各类建筑和人口集中的民房、学校、医院、工厂、企事业单位和各类公共场所的风险隐患,及时制定防范处置预案。
(二)防灾减灾项目进展顺利。“5.12”地震后,我县实施了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城区3万平方米应急避难场所和综合减灾教育培训基地三个防灾减灾项目,现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
1、华亭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概算总投资22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66万元,自筹54万元,2010年5月份开工建设,2011年至6月底,累计完成投资220万元,建成框架结构仓库666.12㎡,仓储能力达4700立方米,砖混结构办公、生产及附属用房15间285.6㎡,配套建成门房及厕所59㎡,砖混围墙230米,院落硬化3640㎡,铁艺围墙42米;
2、华亭县城区3万平方米应急避难场所项目。占地总面积为3.3万平方米,投资15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应急指挥中心、应急供水系统、应急供电系统、应急监控系统、应急广播系统、应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六个部分。2010年5月初开工建设,2011年6月底已全面建成。
3、华亭县综合减灾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项目。投资18万元,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从2011年4月开工建设,2011年6月底全面建成。主要建成培训教室40平方米,电教室20平方米,教员备课室20平方米,办公室20平方米,配备课桌椅30套,办公桌椅4套,沙发茶几3套;电教设备配备52寸液晶电视1台、DVD机1台、音响设备1套、电脑3台、黑板1张;教学资料配备防灾减灾书籍资料40套80本;制作上墙版面60平方米。
三、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宣传教育不够,防灾减灾意识需强化。目前基层单位在应对自然灾害上普遍存在着“重宣传、轻实效,重培训,轻演练”的现象,特别是部分厂矿企业和一些交通比较偏远的村落,职工群众缺乏必要的减灾防灾意识,对如何科学有效应急救灾能力欠缺。
2、组织协调不够,防灾减灾领导机构需加强。应急救灾需要社会各个层面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目前基层在这方面还仅限于本级、本部门、本单位范围之内,相互间必要的协调配合不够。
3、预案演练不够,防灾减灾技能需提高。完善应急预案、经常组织培训演练是提高应急救灾能力的重要举措。从目前情况看,基层单位应急预案多、实际演练少的现象比较普遍。究其原因,一方面演练经费不足,另一方面协调组织演练难度较大,最主要的是思想不够重视,存在侥幸心理,片面认为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不大。
4、应急救灾准备不够,防灾减灾装备设施需完善。当前,在救灾储备物资建设上,我县只有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乡镇物资储备是盲点;无救灾专用装备、应急救灾物资匮乏、存储数量和种类偏少。在应急救灾管理、制度、队伍建设等方面也比较粗放;专职应急救灾装备队伍较少或装备不齐。
(二)对策建议
从提高能力建设出发,加强应急救灾工作,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改进:
一是加强应对自然灾害的宣传培训工作。自上而下要将宣传、培训纳入制度化、经常化;通过开展应急管理教育、应急形势分析和应急知识讲座等形式加强宣传,提高广大群众减灾防灾意识;定期组织开展相应的应急救援知识培训,使应急救灾人员了解和掌握基本应急救援知识,提升应急队伍人员素质,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二是要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组织协调。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防灾减灾形势,研究修订防灾减灾预案。凡是涉及相关部门共同完成的应急预案,应当及时会商沟通,在处置自然灾害时应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确保各项应急救援措施到位,最大限度地降低或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是加大应急救灾演练。自上而下要将预案演练每年纳入经常化、制度化,结合本区域地形特点和灾情实际,建立完善由政府应急办牵头,人武部承办,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救灾应急战备演练机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应急救灾战备演练,强化救灾人员、资金、物资的综合协调。通过演练组织指挥、演练处置方法、演练协同动作、演练救援技能,全面提高救援综合应急能力。
四是加强应急装备的物资储备基本建设。针对目前基层救灾专用装备、应急救灾物资匮乏、存储数量和种类偏少,储备库面积小或无专门储备库等问题,建议在每年基层配套的基础上,上级拨付一定储备库建设和装备物资储备资金,确保县、乡两级完善基本设施和储备功能,确保灾后各类救灾物资及时供应。
第二篇:防灾减灾汇报材料
防灾减灾汇报材料(精选多篇)
一年来,绿园社区在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社区辖区各居民住宅小区、广大居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下,结合社区实际情况,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深入扎实地开展工作,绿园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富有成效。、加强组织建设,建立防灾减灾的长效机制。一是成立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云涛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社区开展各种防灾减灾的领导、指导工作;二是建立社区自然灾害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牵头,社区工作人员配合协调处理各种灾害发生事件;三是社区健全防灾减灾组织网络图,在宣传栏公布。、加强制度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为确保社区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社区着手制定了各种制度,明确职责。
1、社区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制度、职责;
2、社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和演练预案;
3、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工作职责;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防灾减灾氛围。
在社区宣传栏张贴防灾减灾宣传海报,社区充分发挥教育场所作用开展讲座、知识竞赛问答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泛宣传活动,使综合防灾减灾知识进家庭,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大大增强群众防灾减灾的意识。
社区防灾救灾工作取得成效。
社区全体工作人员全力以赴、团结
奋战,紧密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全心全意为居民服务。
二、立足长远,进一步提升我社区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
立足长远,加快社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长与短,紧与松、急与缓相结合,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不断提升社区综合防灾减灾能力的实际举措。
加强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防灾减灾工作好的经验和做法,提高全社会的减灾意识,使防灾减灾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以防灾减灾应急预案为主的各项规章制度,使防灾减
灾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轨道。
加快防灾减灾应急体系队伍建设,推进防灾减灾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加大防灾减灾经费的投入,确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强化防灾减灾能力 创建和谐示范社区
---后西溪社区创建江苏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汇报材料
我们后西溪社区成立于2014年7月,由东大街、迎溪桥等5个居委合并而成。社区成立之初,就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温馨、爱我社区 共创一流”为宗旨,着眼于“树一流形象、展一流风采、建一流社区”的总体目标,不断提升社区各项工作水平,积极探索服务居民的新思路、新举措,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获得了“无锡市关工委先进集体”、“无锡市市级老年人协会先进”、“无锡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无锡市残疾人工作五星级社区”、“崇安区学习型先进集体”等一系列荣誉。
近年来,面对5.12汶川地震、4·14玉树地震、7.23动车事故等频发的天灾人祸,我社区紧紧围绕“减灾从社区做起”这一主题,以事务工作站为平台,开展了以防火、防盗、减灾、安全等为重点的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先后被评为“ 无锡市和谐示范社区”、“ 无锡市和谐示范社区”、“崇安区安全生产先进社区”、“无锡市崇安区2014社会治安安全社区”、“无锡市旧住宅区整治改造工作优胜单位”,创下了三年无生一起较大的安全、灾害事故和稳定、治安事件发生的优良记录,居民群众的安全度、满意度和幸福感连年提升。
2014年,我社区实际投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资金10000元,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社区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体制与应急预案,从制度管理、设施配套、宣传教育、消防队伍建设和
应急演练等方面将社区防灾减灾工作落到实处,为平安社区、文明社区、和谐社区等各项创建工作奠定了基础。现将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突出组织领导,使创建工作形成合力中有序开展
我们觉得,创建工作能否有序开展,能否取得预期目的,能否成为有效提高群众防灾减灾能力,组织领导是关键,领导重视的程度决定了活动开展的
深度。为此,我们在活动开展之初,以书记陈敏敏为组长的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建立了每两人任责的铸冶巷小区、迎溪桥小区、日晖巷小区、五姓巷小区四个片区的综合管理体系,并设有风险评估、灾害预警、医疗救治、后勤保障、宣传教育、志愿者队伍等八个管理小组,切实健全防灾减灾组织网络,完善综合减灾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领导小组成立后,确立了创建工作的各项工作目标计划,完善制订了一系列日常工作制度和落实、检查、考核实施办法,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迅速开展了各项基础性工作,排查出各类隐患4项,同时将脆弱人群实施分类管理,建立了以领导小组为核心、驻地单位和社会多方参与的防灾减灾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全面推动了社区综合减灾创建工作。
二、立足社区实际,在激发热情中有形开展
我们认为,要想搞好综合减灾示范
社区创建工作,阵地建设
是基础。为此,我社区根据自身特点,对辖区位、小区花园和空地进行了合理规划,科学设置了固定避难场所和临时避难场地,并在每个楼道张贴了逃生示意图;各小区门口设立了安全出口标记,每幢楼设置导向标志,每个小区配备消防栓及配套设施。社区现有五个居民避难救助场所,总共可容纳人数1500名。同时,同时建立应急物资库,储备物资包括饮用水、药品、衣物毛毯、救生工具等21类应急物资。社区还有专人负责定期看守物资库,防止物资受潮、失火、被盗,所储备物资也要按规定时间,及时更新。此外,社区还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要求装设的“社区综合减灾室”,既是防灾减灾普及教育基地,同时又是防灾减灾物质储备库。室内设有先进的电教设备,长年展放防灾减灾科学知识电教片和知识图版,内容深入浅出、寓教于乐、通俗易懂。室内同时储备有药品、棉被、救生工具等21类应急物资,种类齐全,可保证关键时刻调运迅速,物资充足,满足社区各种突发事件的需求。辖区内重点防范部位全部装有视频监控探头,成为维护社区治安秩序、打击震慑治安犯罪的有力武器。
三、发挥自身优势,在树立亮点中有效开展
我们认为,创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好的形式和载体,如果载体的磁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发挥了社区的优势力量,在注重实效的基础上,突破传统的创建模式,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减灾之路。
一是依托坚实的群众基础,让志愿者队伍成为生力军。我们认
为,创建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民众的自主性。为此,我社区在对弱势群体如残疾人、独居老人等居民,逐一登记造册的基础上,成立了“社区志愿者”、“应急救助小分队”、“楼长”三支机制成熟、人员齐整的队伍,并对其进行培训,以居民小组为单位,组织减灾自愿者,分
别结成减灾帮扶对手,一旦有灾情,各务其责,使弱势群体安全问题有保障。能够及时得到救助和妥善安置保证全民安全,减少灾情损失,也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此外,社区还成立了投入专项资金,成立了专门的巡逻队伍,为他们准备专用的喇叭,录入提醒居民提高防灾意识的录音。在进行治安巡逻的同时,达到了宣传教育,使防灾成为一种自发的口号。
二是依托社区报,让宣传教育有声有色。我们认为,防灾减灾,必须把“防”字放在首位,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为此,针对居民迫切需要减灾知识学习的需求,发放减灾知识小卡片;利用小区内宣传橱窗张贴宣传防灾减灾宣传画;在广受居民喜欢的社区报《西溪之音》中编制社区减灾防灾专刊,每期刊登一类灾种的避灾知识,并定期赠发社区减灾专刊;在社区qq群和新开通的社区qq空间上专设防灾减灾专栏,不间断的转载防灾减灾知识。此外,我们
还印制了《后西溪社区居民综合减灾应急疏散手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地向居民解答突发公共事件时应采取的应急手段,帮助居民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
三是依托活动阵地,让防灾减灾知识成为 “必修课”。我们认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是一项新工作、新考验,因社区而异、因居民而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内练硬功,自我加压。为此,社区总结经验,结合人群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
活动。依托市民学校、党校、人口学校、家长学校等教育阵地,对社区居民开展火灾、台风、雪灾、雷电等常见灾种的减灾知识培训,普及最新的防灾减灾知识。利用社区文化宣传机构和场所,寒暑假期间开展青少年减灾教育活动,展现社区减灾教育进课堂风采面貌。结合每年的5.12国家防灾减灾宣传日和寒暑假,组织一次大型宣传活动,确定每半年组织一次培训活动和大型应急演练活动。注重针对不同季节开展主题科
普宣传,在春季传递流行病防治知识,在雨季宣传抗涝知识,在干燥冬季发放防火备忘。开展以活跃社区减灾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广场文艺活动,将发生在社区里的真实灾害事件改编成小品、说唱演出,以事喻灾、以案释灾、以艺示灾,组织好减灾宣传进家庭、进商户、进工地等主题活动。
防灾减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社区将以此次创建防灾减灾示范社区为契机,坚持夯实防灾减灾各项基础工作,调动居委会、物管服务站、辖区单位各方面力量积极做好安全排查工作,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为居民群众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后古小学防灾减灾活动汇报材料
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开展了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各项活动,普及了有关防灾减灾的知识,增强了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激发了师生积极参与防灾减灾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灾害 的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使学生的防灾减灾的意识和知识有了明显增强。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管理、正面引导,紧紧围绕“防灾减灾”主题,大力宣传应急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普及防灾减灾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宣教活动,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进课堂工作,切实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意识。
二、成立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张来友
副组长:王庆文
组员:各班班主任
三、广泛宣传,开展系列活动
1、召开教师会议,宣传布置活动安排,确保了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2、对全校师生进行了安全教育讲座。
3、组织教师对校内一切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立即整治。
4、每班发放一份《小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识》由班主任对学生开展自救自护的培训,重点加强学生的逃生意识和技能训练。
5、开展自救自护的主题班会,重点防溺水、防火、防雷击、防食物中毒等安全教育。
6、开展《上下学自我保护》三字经背诵比赛
7、开展演练。广播室内突然传出警报声,少先队黄老师紧急通报学校发生火灾,请同学和老师马上撤离。同学们已在老师的组织下,用毛巾、红领巾等物品捂住嘴巴,迅速到操场集合。此次火场逃生演习,进一步提高了师生火场中自救、自护的能力,提高了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取得效果
1、学生安全知识面更广了,安全
意识更强了,对安全的理解更深了。
2、通过对各种灾害避险知识的学习,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更高了。
3、管理机制更加完善,教育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了。
4、创建了安全的教学环境,形成了“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良好氛围。
我校通过开展“防灾减灾主题”系列活动,大大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建立起了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进一步做好学校的一切安全工作。
后古小学防灾减灾活动汇报材料
后古小学
2014/5/16
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汇报
近年来,世界各地自然灾害不断,在痛定思痛之后怎样在大灾大难之际提高群众的自我救护意识和技能,成为当务之急。尤其在灾难中,普通老百姓的自我救护意识和能力比较弱,造成的伤亡比较高,所以怎样有效提高辖区居民
防灾救护知识,帮助居民克服灾难来临之际的心理恐慌,提高生存率,成为我们面对和思索的问题。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省、市“减灾进社区”的指示精神,加快防灾减灾进社区步伐,增强全民防灾减灾的意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作了一定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路子铺位于秦淮区东南部,东依城东干道,南临卡子门广场,西接土城头晨光路,北靠雨花桥外秦淮河畔。占地面积约有6万平方米。社区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成立了以书记、主任葛燕为组长的防灾减灾领导小组,社区划为六片每片设立信息员,转移疏散引导员,应急抢险队员,医疗救助人员,疏散志愿者,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和完善社区应急救助预案,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措施,进一步规范灾害应急行为,提高灾时应急反应能力和救灾工作水平,切实保障好灾民的吃、穿、住、医及灾后重建工作,维护灾区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二、宣传工作到位,群众知晓率提高
为提高居民防灾减灾能力,增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区制定减灾教育工作计划,开
展了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公益广告牌、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氛围。把5月12日“防灾减灾日”作为“社区防灾减灾宣传日”,在社区开展减灾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答题,增强社区居民的减灾意识,强化宣传力度。
三、开展防灾减灾活动,提高灾害应对力
社区利用辖区内的营养学校操场
空地设立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树立明显的应急标志和指示牌,社区器材室配备了消防救生器材,每年组织志愿者和居民开展防灾减灾演习,提高居民抵抗灾害的能力,灾害来临时,社区组织居民,积极应对灾害。如今年冬季遭遇的雨雪冰冻的袭击,来势汹猛,持续时间长,20多天的低温冰冻天气,使路面严重结冰,我社区组织减灾志愿者一起,顶风铲除冰雪,为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送医送粮,保证居民正常生活。
社区的减灾防灾活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执政为民、为民解困”为宗旨,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目标。通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小学防灾减灾活动汇报材料
为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开展了以防灾减灾为主题的各项活动,普及了有关防灾减灾的知识,增强了学生
防灾减灾的意识,激发了师生积极参与防灾减灾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对灾害的防御和自救互救能力,使学生的防灾减灾的意识和知识有了明显增强。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依法管理、正面引导,紧紧围绕“防灾减灾”主题,大力宣传应急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普及防灾减灾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灾减灾宣教活动,深入推进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进课堂工作,切实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意识。
二、成立防灾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
三、广泛宣传,开展系列活动
1、召开教师会议,宣传布置活动安排,确保了各项活动的正常开展。
2、对全校师生进行了安全教育讲座。
3、组织教师对校内一切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的安全
隐患立即整治。5月25日,我校全体教师带领高年级学生对东校墙部分腐朽根基进行了加固。
4、每班发放一份《小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识》由班主任对学生开展自救自护的培训,重点加强学生的逃生意识和技能训练。
5、开展自救自护的主题班会,重点防溺水、防火、防雷击、防食物中毒等安全教育。
6、开展《上下学自我保护》三字经背诵比赛
7、开展演练。广播室内突然传出警报声,少先队姜老师紧急通报学校发生火灾,请同学和老师马上撤离。同学们已在老师的组织下,用毛巾、红领巾等物品捂住嘴巴,迅速到操场集合。此次火场逃生演习,进一步提高了师生火
场中自救、自护的能力,提高了师生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取得效果
1、学生安全知识面更广了,安全意识更强了,对安全的理解更深了。
2、通过对各种灾害避险知识的学习,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更高了。
3、管理机制更加完善,教育责任到人,落实到位了。
4、创建了安全的教学环境,形成了“安全工作重于泰山”的良好氛围。
我校通过开展“防灾减灾主题”系列活动,大大加强了对学生的
安全教育,建立起了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进一步做好学校的一切安全工作。
**镇***小学
2014年5月25日
第三篇:防灾减灾汇报
碧么完小防灾减灾 情况汇报
根据<大姚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防灾减灾的紧急通知》,为了加强我校防灾减灾知识的科普宣传和基本技能的普及,引导学生关注并识别身边的各类风险,提高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学生自救、互救的能力。现把我校“防灾减灾”活动工作作如下汇报。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保障全体师生生命安全为根本,以提高学校预防和应对突发灾害的减灾能力为重点,全面增强师生的防灾减灾观念,切实提高师生的避灾自救能力。
二、活动主题
“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三、活动时间
2013年6月16日 至 6月16日
四、活动内容
1.营造防灾减灾活动浓厚氛围。
学校在校门口张贴活动主题黑板,悬挂主题宣传标语,大力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同时各班围绕““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为主题,出一期防灾减灾知识黑板报,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学校发放告家长书,联合家长,配合学校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2.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1)制定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周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活动措施、方法步骤等,确保活动有人抓,不脱节。
(2)6月17日上午,利用国旗下讲话,进行防灾减灾教育动员。各班利用班会,组织一次以防震减灾为主题的班会。
(3)6月18日 组织学生参加防震减灾知识竞赛。
3.开展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
在抓好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制定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预案,按要求开展一次全校性防震应急疏散演练。
4.认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由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校舍、厕所、围墙以及校园周边环境、地质、地理条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
5.做好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注意收集保存影像资料,认真总结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取得的经验成果,并形成书面总结报告,五、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学校要站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的高度,把做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作为维护师生利益、保障师生生命安全、促进教育和谐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统一思想,确保各项活动顺利举办、取得实效。
2.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成立防灾减灾日活动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制订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活动方案,抓紧抓好抓落实,保证防灾减灾活动顺利开展。
3.营造氛围,扩大影响。学校要主动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工作,确保“防灾减灾日”活动有力有序开展,广泛发动师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防灾减灾工作的良好局面。
4.强化措施,确保安全。活动中,学校要慎密思考、周密安排,制订并落实好应急预案,有序组织实施,务必确保各项活动安全,避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碧么完小
2013-6-19
第四篇:防灾减灾工作总结汇报
消防大队防灾减灾工作汇报
为认真贯彻《消防法》和省、市、区三级政府关于建筑施工单位防灾减灾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全面做好全区防灾减灾工作,有效预防和遏制较大以上尤其是群死群伤、连营火灾事故的发生,着力解决影响全区防灾减灾工作的突出问题,确保火灾形势稳定。对此,消防大队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对辖区建筑工地进行防灾减灾安全专项检查行动,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面部署,具体落实,积极开展专项检查行动
自防灾减灾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西固消防大队利用这一大好契机,对辖区各建筑施工场所逐一检查,并要求各施工单位认真开展自检自查,重点对施工现场的易燃、可燃物品堆(存)放、用火用电、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灭火器配置、重点岗位人员持证情况,施工人员居住地(工棚)的防火措施以及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工地临时用房板材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等进行了认真排查,发现火灾隐患问题,及时整改,同时要求施工企业对工地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防火自救知识进行讲解并组织开展消防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工人消防安全意识,消除火灾隐患,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二、发现隐患,及时处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防灾减灾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西固消防大队检查在建项目十余项,包括西固区新陇嘉园、环球工程公司办公楼、威立雅水务住宅楼、西固金色家园、银泰逸翠园等在建工程,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单位下达限期整改指令,对于情节严重的实行停工整改,在检查的这些施工单位中共查出各类火灾隐患问题十余处。通过检查,进一步加强了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提高了在建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防范自救能力,明确了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单位的职责和应承担的责任,有效消除建筑工程存在的先天性火灾隐患,保障了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消防大队将深入开展建筑工地防灾减灾排查治理工作,督促施工单位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守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和各项消防安全要求,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建立并落实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及措施,提高从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确保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西固消防大队
2012年5月25日
第五篇:防灾减灾调研文章
XX县防灾减灾工作情况汇报
XX县位于江西省北部,全县人口30万,国土面积669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场)、122个行政村。地处长江与鄱阳湖交汇之处,属滨湖丘陵地,气候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其特点是热量丰富,霜期较短,光照充足,雨水充沛,这一特殊的地理位臵和气候条件决定了我县属于典型的易涝易旱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干旱灾、低温冷冻灾、地质灾等自然灾害,如1998年发生的特大洪水灾害、2005年发生的地震灾害、2008年发生的雨雪冰冻灾害。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广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不断增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努力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成功创建综合减灾示范区国家级2个、省级5个、市级2个、县级4个。
一、灾情特点
受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影响,我县灾害情况主要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灾害种类“多”。除上述的洪水、地震、雨雪冰冻等灾害外,森林火情、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二是洪涝灾害“多”。因我县滨江临湖,拥有24公里的长江岸线和40公里长的鄱阳湖岸线,且降雨分布不均,主汛期(4—7月)降雨量高达700—800毫米,容易发生长江、鄱阳湖外涝引起的洪涝灾害,五年共发生洪涝灾害18起,直接 经济损失9903.3万元。三是森林火情“多”。因境内东南部群山环抱,所处的大垅乡、舜德乡、武山镇等地域是森林火情的高发地,近五年累计发生森林火情9起。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我县按照“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的工作思路,重点围绕“防、救、减”三个关键环节,认真做好了三篇文章。
1、立足于“防”,做好了“居安思危”的文章。坚持防范于未然,切实做到谋划在前、准备在前、防范在前。一是坚持谋划在前。每年年初县委、县政府都要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防灾减灾工作,并将防灾减灾工作列入目标考评。同时建立应急预案制度,出台了《XX县地质灾害防灾预案》、《XX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XX县地震应急预案》等一系列应急预案,扎实做好应急救灾准备工作。二是坚持准备在前。按照“防灾投入只增不减、物资储备只增不减”的原则,建立物资储备仓库,每年储备防灾物品20余项,其中救灾帐篷90顶、棉絮1200床、棉衣800件,总价值约200余万元,确保灾害发生时,救援物资能够第一时间投放到位,尽最大可能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三是坚持防范在前。建立 灾害防御预警机制,由水务局、森林公安、气象局、防震减灾局等部门牵头,针对洪涝、森林火情、雪霜冷冻、地震等自然灾害,采取汛期24小时水位监测、干燥天气进山巡逻、天气异常实时预警等方式,对一切可以预防和防御的自然灾害,进行提前布控,提前预警,提前防范。
2、立足于“救”,做好了“救焚拯溺”的文章。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将应急救援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完善救援机制。完善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实现应急救灾网络全覆盖。①在县级层面:成立县救灾应急指挥部,总指挥长由民政局局长担任,水务局、气象局、防震减灾局、森林公安等部门均派一名领导参与,进一步加强统筹调度,汇聚工作合力。②在乡镇层面:按照“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原则,14个乡(镇、场)均成立救灾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宣教、预警上报、救援、物资保障小组等机构,提升应急救援能力。③在村级层面:分别由村组干部、民兵、群众代表、志愿者组成应急救援排,切实加强基层应急救援力量。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救援力量。2014年,在财力相对紧缺的情况下,一次性为县应急救援大队(归县公安消防大队管理使用)招聘10名合同制应急救援队员,充实救援队伍力量。目前,全县共有应急 救援大队1个48人,民兵应急救援队伍14支395人。并且不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实战演练,加强实战能力,提升救援水平。三是发挥群众效能,创新救援模式。通过不断探索尝试,创新建立了“十户联防”紧急救援机制,有效改变了过去单一的敲锣打鼓的报警形式。充分发挥了信息化时代的快捷、方便的优势,利用手机信息平台,将十户农户手机号码捆绑为一组,当有1户人家突遇险情(警情),拨打手机号码“995”(谐音“救救我”),另外9户群众均会立即接到救援信息,快速反应,在第一时间开展救助,提高救援的工作效率,将灾害减少到最低。五年来,成功完成森林火情、洪涝、雨雪冷冻等应急救援40余次,无一人因自然灾害死亡,荣获省级平安县。
3、立足于“减”,做好了“日朘月减”的文章。减,主要是减少灾害和减轻灾害破坏损失,在具体操作中,我们切实做到了“三个减少”。一是应急反应时间“减少”。聘请责任心强、通讯联络方便的村干部担任一线“灾害信息员”,在灾害发生的第一时间将灾情上报至县公共事件应急办公室,县应急办立即开展调度,直接联络缩短应急处臵时间。同时要求应急救援力量在灾害发生时要做到“五个第一”,即第一时间赶赴灾情现场,第一时间上报灾害情况,第一时间开展救援行动,第一时间转移安臵灾民,第一时 间发放救灾物资。二是人为灾害次数“减少”。坚持宣传引导与严防死守相结合,减少一切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自然灾害。针对我县东南部群山环抱易发生森林火情,在清明、春节等森林火情的高峰时期,通过上门上户宣传文明祭祀、上山入口设臵警示标志、定时进行巡逻等方式,严控森林火情,“十二五”时期森林火情对比“十一五”时期减少18次,同比下降66.7%。三是灾害破坏损失“减少”。通过应急疏散演练、发放宣传册、摆放宣传展板、组织专家讲座、开展灾害自救演练等方式,大力宣传防灾减灾知识,提升灾害自我救援能力,降低灾害破坏损失,五年来,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同比下降20%左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实地调研情况看,通过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居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技能,促进了社会的安全与和谐,但是全县防灾减灾工作的整体水平还不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综合协调机制不健全。一是统筹协调不够。防灾减灾工作涉及气象、民政、防震减灾、国土等几十个部门,政出多门、标准不一,各平行部门之间缺乏对接,独自开展工作,互相指挥不动,没有一个能够统一领导的职能部门,成为影响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瓶颈。二是减灾力量薄弱。减灾工作机构尚不健全,资金、技术、人员投入不足。近些年,党和政府对救灾工作越来越重视,救灾资金投入逐步增加,但是减灾工作投入却较少。此外,县民政局对乡镇民政办公室不是垂直管理,导致许多工作开展只能服从乡镇安排。三是城乡工作不平衡。多数部门防灾减灾宣传及演练工作开展集中在城区,而广大农村地区几乎没有。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匹配。一是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滞后。有的没有建立应急避难场所,有的避难场所位臵选择离民居较远,不利于民众及时疏散。二是应急所需设备缺乏。有的乡镇民政办公室连基础的办公电脑都未配备,既不能及时传送灾情信息,也不利于工作开展。三是灾害信息网络建设有差距。各部门的灾害信息传输网络相对独立、组织松散,离构建现代化的综合减灾信息通讯、传输网络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不够及时准确,信息宣传发布口径不统一。
(三)应急预案体系不完善。一是预案制定存在空白点。有的乡镇及社区没有制定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二是预案内容不科学。部分预案没有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修订。有的预案照抄照搬,套用固定模式,针对性不强;有的预案内容简单,应急措施不具体,操作性不强。三是预案演练不充分。许多乡镇不重视应急演练,认为可有可无,预案的实际作用缺乏实践检验。
(四)防灾减灾意识不到位。一是政绩观存在偏差。多数基层政府和组织对防灾减灾认识不足,认为它是务虚的工作,没有抓经济、抓发展实在,不愿意把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防灾减灾工作中来。二是部门认识有错误。许多部门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对与本部门无关的防灾减灾工作不管不顾。三是民众关注度不够。近年来辖区灾害发生较少,大多数居民没有亲身经历过灾害性事件,缺少对灾害的感性认识。有的认为灾害离自己比较远,存在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有的缺乏基本的防灾避灾知识。
四、意见建议
防灾减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要按照“政府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思路,整合部门资源,依靠科学法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和措施,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加强组织领导。一是设置协调机构。成立由分管民政工作的副县长任主任,各涉灾部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减灾委员会,落实编制,协调各部门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并在各乡镇、村、社区也都分别成立防灾减灾工作领导机构,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合力。二是扩大资金投入。多渠道投入资金,争取上级支持,引导社会出资。严格防灾减灾资金管理,坚持专款专用,严格审批程序。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增加县、乡 两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人员编制,加强技术人员和灾害信息员的培训力度,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
(二)强化宣传教育。一是突出宣传教育的长效性。建立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依托现有的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编印通俗易懂的的防灾减灾知识手册和科普读物,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定期为广大农村地区送去防灾减灾技术服务和业务培训。二是突出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城区重点开展火灾、房屋倒塌、地陷、地震等灾害,生物化学物品和有毒气体泄露、爆炸,传染病等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及技能宣传教育;农村重点开展雷电、大风、冰雹、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范及逃生技能宣传教育。尤其是要在中小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通过解读典型案例等形式,让中小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避险逃生技能。三是突出宣传教育的主题性。以开展5.12国家“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活动的契机,每年确定一个宣传主题,细化活动内容,精心组织实施,把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推向深入。另外,可以将《防震减灾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到“七五”普法考试当中,推动全县民众知法守法。
(三)健全预警机制。一是加强隐患排查。广泛开展全面细致的隐患排查,准确掌握灾害隐患及灾害 发生规律,力促各个乡镇制定并完善符合当地灾情特点的应急预案。二是加强应急演练。定期开展应急疏散演练,通过演练提升民众防灾减灾实战能力,查找预案存在不足,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三是加强信息整合。通过搭建灾情预警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建立和完善灾情预警信息快速发布机制,使各部门之间可以共享灾情信息,既节约人力物力,又能有效统一信息发布口径,及时传输灾情信息。
(四)推进场所建设。一是加快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充分利用现有公园、绿地、广场、体育场、停车场等空地和学校、医院、福利院等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整修加固的江河堤防,采取确认、修缮等方式,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应急避难场所。同时注意避难场所选址不能离居民区太远,不利于疏散。二是逐步完善应急避难场所设施及功能。设臵显著标识和指示牌,划定紧急疏散通道;合理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有必要的床铺、被褥、急救药物等应急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