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漳州交通生活环境论文材料

时间:2019-05-13 06:4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改革开放30年漳州交通生活环境论文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改革开放30年漳州交通生活环境论文材料》。

第一篇:改革开放30年漳州交通生活环境论文材料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因为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2008,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

随着三十年祖国的改革开放,漳州在教学事业上也是大有发展的。听学校的老师说,以前的学校设施非常简陋,还有许多家庭因为经济问题,导致不能上学。要想富,先修路。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家村”的过程中,一条条干净而又标准的硬化公路把家乡的村与村之间连接了起来。再也不见昔日人们出门时下雨一身泥的尴尬情形了。如今,不管天晴下雨,人们都可以衣帽洁地串门、上学。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人们不但在物质生活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小康生活,精神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了。现在的小孩子,小小年纪就知道利用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现在,国家对教学事业重视了,新建学校,而且学校的设置齐全,有宽阔的操场,图书室,多媒体室等。在校外,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深入了解,还新建了图书馆和博物馆等,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最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国家推行了义务教育,使家庭经济能力有限的学生也能够高高兴兴的上学去,减轻家庭负担。

改革开放以后,漳州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几年国内外客商接踵而来。工商业的兴起带动农业发展。30年来,漳州老区农业跳出单一的以粮为纲的传统方式,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发展多种经营,又到发展区域特色农业,在特字上做文章,在优字上下功夫,实现了生产多元化、品种特色化,形成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色品牌优势,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平和蜜柚、漳浦花卉、华安铁观音茶叶、龙海白对虾、云霄枇杷、诏安青梅、南靖麻笋、长泰芦柑等“一县一业”、“一县一品”,特色农业不断做大做强,成为老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来源。

除了加强自身建设以外,与外界的交流沟通也是漳州老区农业发展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漳州老区充分发挥对台独特优势,从设备、资金、种苗、栽培管理技术的引进和科技实用技术的推广,到工厂化生产、国外市场整体进入,对台农业合作一直走在全省的前列,有力地推动了科技兴农和老区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老区群众增收。通过大力扶持,目前无公害、绿色食品已经成为漳州老区农业最突出的品牌,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致力工业发展.漳州老区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为老区发展工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八十年代中后期,老区开始兴办乡镇企业,并逐步确立了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的地位,也使老区工业发展上了新台阶。在水资源开发方面,凡是水资源丰富可办水电站的地方,都运用民间资本和外商资本办电站为了发挥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漳州老区以办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等。

我们相信,漳州的将来会更加美好的。

改革开放30年漳州交通生活环境大变化

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回眸漳州的交通、通信、水电、燃气、绿化、环卫、住房、金融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可谓变化巨大,发展喜人。

一、交通网络大变化

1978年,漳州境内公路总里程3998.6公里。其中,国道、省道635公里,县道1023.2公里,乡道2150.3公里,专用线190.1公里。30年后的今天,漳州高速公路里程247.143公里、国道257.15公里、省道670.431公里、县道1698.983公里、乡道3085.451公里、专用线148.29公里、村级公路4217.27公里。

当然,仅有公路是不够的。随着30年开拓进取的步伐,漳州境内的铁路长起来了,港口、航道也多起来了。1996年,漳州第一个万吨级码头建成;1999年,漳州开通10万吨级航道工程;2003年,漳州港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成为福建省继厦门、福州、泉州之后第四个迈进千万吨级大港的沿海港口城市。2006年,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依港立市”战略,实现了全市港口发展新跨越。目前,漳州港口分布在厦门湾南岸有招银、后石、石码3个港区,分布在泛东山湾有古雷、东山、云霄、诏安4个港区,形成一港七区格局,其中,招银、后石、东山3个港区为国家一类口岸,招银港区还是对台直航试点口岸。同时,全市已建有56个码头。

30年前,漳州交通发展落后。30年后,漳州交通取得了全方位、大跨度的发展,逐步形成以港口为中心,以高速公路、铁路、国省干线为大动脉,农村公路为毛细血管的较为完善的交通网络,达到了“人畅其行、货畅其流”,实现了中心市区至各县(市)区行政中心“一个半小时交通经济圈”。

二、信息平台大发展

30年弹指一挥间,漳州完成了由单

一、分割的农市话网到全市统一的C3本地电话网的过渡;完成了由明线、电缆到以光缆、光纤为主体,直通各村镇、路边、大楼的,覆盖全业务的数字传输网络的过渡;完成了从单一的电话、电报网到拥有数字数据网、支撑网、智能网、IP城域网、宽带网等综合电信网的过渡。

漳州的城乡电话用户数从1233户增至145万户,累计增长近1200倍;漳州移动用户数由1999年的26万户发展到现今的190多万户;漳州小灵通、宽带用户从无到有,截至2007年,分别达40万户和14.3万户。30年前,漳州与外界的通信仅仅是靠几条悬挂在蓝天上的架空明线,几乎所有的电话交换机还是古老的“摇把子”。今天,程控电话、小灵通、手机、互联网等纷纷进入寻常百姓家,漳州与世界的距离近在咫尺。

改革开放之初,漳州除单一的县乡村有线广播外,没有广播电台,电视事业几乎一片空白。至2007年底,全市广播电视网络总长13817公里,拥有有线电视用户45万户,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8.07%和98.18%。目前全市所有乡镇通有线电视,漳浦、东山、芗城、龙文四个县区已实现100%行政村通有线电视。那种几十号人、几百号人围看一台信号很不好的黑白电视机的情景已经远去模糊了。

三、基础设施大改善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漳州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30年。不仅交通、通信、广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长足发展,水电、燃气、绿化、环卫、住房、金融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齐头并进。

30年来,漳州住宅建设不断加快,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5平方米扩大到28平方米,增长4倍多,住宅成套率也从不足20%上升到85%。农村人均住宅面积提高到25.22平方米。

30年来,漳州市区自来水普及率达99.2%,水质合格率达99.8%。燃气普及率达95.68%。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从13%提高到59.88%。管道燃气(LNG)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市区已铺设燃气管道99.22公里,签约居民用户7.32万户,点火用户11062户,已供气的居民小区70个。

30年来,漳州逐渐加大环卫建设力度。2007年,市区垃圾处理率达98%,污水处理率达73%。同时,在“家园清洁行动”中,全市重点治理的镇(乡)、村共有卫生保洁员4591人,配备垃圾桶22.6万个,垃圾箱7446个,垃圾池2802个,保洁车1418辆,建设焚烧炉43个、中转站9个、垃圾填埋场10个。

30年来,漳州大力实施绿地工程,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4%,人均公共绿地9.39平方米。市区涌现园林小区39个,占小区总数的62.9%,园林单位150个,占单位总数的64.38%。

总之,改革开放的30年,是漳州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30年。改革开放的30年,也是广大市民从中得到最多实惠的30年。

第二篇:改革开放论文

乘改革开放之风,建西北现代化小城镇群

————*旗城镇化建设之我见

改革开放是我国探索强国之路的过程,大致经历了对内改革(生产责任制);经济特区的设立;国民经济调整;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改革经济体制,提出商品经济概念;国有企业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分税、金融体制、外贸体制改革;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科学发展观等几个过程,这些过程也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不断完善的过程。可以说最后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目前我国最完善的改革开放政策,而科学发展观的三个基本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对于我旗,城乡一体化建设是实现这三个基本点的根本办法,而小城镇建设又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小城镇是以集聚人口、商品、文化、信息、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务为特征的地域系统,位于农村之首、城市之尾,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点,又是大中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后盾。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加快小城镇建设,走符合地区实际的城镇化道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性问题。

一、发展小城镇、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战略意义 我旗地处祖国的大西北,立地条件差,环境恶劣,产业结构较发达地区单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比较典型,扶贫任务艰巨。加速推进城镇化,既是我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历史阶段,也是解决目前以及今后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问题的关键。

1、推进城镇化,有利于农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牧区,特别是像我旗这样经济十分落后地区,加上近几年退牧还草工程和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项目的实施,传统农牧业已经不能实现农牧民的小康梦想。要让农牧民致富,唯一的出路就是通过推进城镇化,实现农牧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减少农牧民的数量,提高人均产出比率,这样农牧区留守劳动力的价值也就大大提高,收入相应增长。同时,我旗现阶段正在依托各个苏木镇的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工业化,各种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对劳动力需求也不断增加,致使各城镇对人口的吸纳能力较以前有了大幅度增强,因此,农牧区人口大批转移得以实现,这将对我旗实现城镇化,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人口、经济要素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动,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富裕产生重要意义。

4、推进城镇化,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我旗地形地貌以沙漠戈壁为主,巴丹吉林沙漠横贯全境,占到全旗总面积的60%。境内无地表径流,年均降水量 100毫米,年均蒸发量 4100毫米,植被稀疏,生态脆弱。只有通过城镇化,将农牧民集中起来,采用现代化圈养和转变部分农牧民的谋生方式,在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的同时,给大自然以休养生息的机会,最终才能解决植被覆盖率降低、土壤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5、推进城镇化,将有利于扩大经济增长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通过推进小城镇建设,一是可以调节各类人群的资金投向,特别是农牧民的资金投向,将资金投向城镇基础、企业、住宅建设等方面,扩大投资需求。二是在小城镇就业的人口增多,其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消费结构更趋于城市化水平,随之消费金额也会相应增加,对经济具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6、推进城镇化,有利于促进农牧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牧民素质修养

大力推进城镇化,把广大农牧民引进城镇,开阔眼界,转变传统观念,有利于集中开展各种教育,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水平,改变其传统的生活方式。

二、我旗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我旗着眼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大了撤乡并镇力度,将原有的13个苏木镇撤并为目前的5个。并整合社

而第三产业80%以上却都集中在了额镇地区。四是发展规划难以全部落实。每次规划都规划的十分详细,同时还经过了多次修改,但却缺少了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和约束能力,造成许多项目落地困难。

三、加快我旗小城镇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1.强化规划管理,提高规划的权威性

加强城市管理部门的职能和规划管理工作,必要时成立专门的规划实施监督小组或部门。规划必须通过专家的论证和居民的审议,一经通过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如要变动,必须经专门机构审议通过,以保证了发展规划的合理性、科学性、严肃性和约束性。

2、抓好小城镇建设与小城镇经济建设,促进小城镇和谐发展

小城镇建设是发展小城镇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济涵盖建设,建设要为经济发展服务,二者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必须正确处理好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小城镇经济的关系,注意克服重建设轻经济、或先建设后经济、或以建设代经济,认为小城镇建设搞得好,经济自然就上去了,或认为经济上去了,建设自然就搞好的倾向。着重考虑小城镇的产业布局、经济区域布局,同时搞好小城镇社会事业建设。

3.把积极培育主导产业作为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重点 城市的发展与产业发展有直接的关系。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的城市发展积累因果论理认为,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

过引进竞争机制,来提高我旗特色产业活力,促进产业发展;或是由政府部门介入,与相关科研单位合作,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与相关高校合作,培养定向的高技术人才,然后用以招商引资或出卖给旗内相关企业,以达到促进产业发展的目的。

5、建立特色产业监督制度,搞好企业服务

目前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实施情况来看,对于独特的、民族的产业,国家持支持的态度,不但办理相关手续相当简便,同时还经常下达产业引导资金,由于这样我们更应该为特色企业着想,帮助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并积极为企业申请国家引导资金,借此可以利用国家资金介入企业管理,建立企业监督制度,监督企业运行状况,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6、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可以实行财政资金为引导、吸纳民间资金为主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一是财政资金可以向小城镇倾斜,在注重抓好水、电、路及通讯、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增加与农牧民利益有密切联系的、有巨大消费、利益空间的项目,以此吸纳民间投资和吸引外资,加快建设速度,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二是,通过小城镇安居工程,吸引农牧民建房资金。三是把市场机制引入小城镇建设。政府通过在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健全规章制度、创造良好投资环境等软件上下功夫,使小城镇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并以“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9-

第三篇:改革开放论文

成绩

论文题目:改革开放30年家乡之变化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授课教师:王丹

学生姓名:邱晓瑜

院(系):经管系 年级:09级 班级:3班

改革开放30年家乡之变化

我的家乡山西朔州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而诞生的一个新兴城市。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朔州市走过了他生命中最辉煌的一段。在这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过去几十年中,朔州市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留下了一道道闪光的轨迹。特别是在1989年朔州正式建市后,区域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形成了几个历史性的发展高潮,经过建市20年的发展,朔州这座年轻的城市已经初具规模,一座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北方生态园林工业城市正在茁壮成长。从1978以来,改革开放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三十几年弹指一挥间,而今,朔州这片热土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北京到晋北矿区,反差太大了,车站、民居那样破,一切是那样落后,人们那样穷,我看到唯一的水泥建筑就是县里的招待所。”这是安太堡露天煤矿的英国专家威廉姆斯1985年初到朔州的感受。那时,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刚刚建立,它催生了朔州这座年轻的城市,也给它深深打上了改革开放的烙印。

从那以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朔州人民面对薄弱的国民经济基础,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努力克服自然条件恶劣,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的各种不利条件,依靠联产承包责任制所激发出来的活跃生产力,取得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解决了广大农民生活温饱问题。随后,在国民经济其他行业,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呈现出逐年旺盛的发展态势,传统产业逐步焕发生机,新兴产业逐年成长,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开始向多元化、合理化迈进,特别是第三产业从小到大,快速增长,整个国民经济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们取得的一系列进步无不在昭示着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恩泽。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发展节奏明显加快。经济总量从1949年的4961万元,1964年首次突破亿元,用去15年时间;到1973年跃上2亿元,用去9年时间; 1977年超过3亿元,用去4年时间;到1980年超过4亿元,用去4年时间; 1982年跃上5亿元,用去2年时间。到1987年突破10亿元,用去7年时间; 1990年突破20亿元,1993年跃上30亿元,都只用去3年时间。此后的节奏进一步加快,每年基本上以10亿元的增量扩大,1998年突破80亿元。上世纪末由于煤炭市场衰退的消极影响,再加上自然灾害对第一产业的袭击,从1998年到2001年连续4年经济实力没有取得明显提高,始终维持在80亿元左右,直到2002年,全市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性发展,再次跃上快车道,当年完成经济总量突破百亿元大关,从此每年的增量均在20亿元以上,并呈逐年加速态势,2005年增量34亿元,2006年的增量提高到52亿元以上,2010年增量达到110亿元。改革开放以来,朔州市严格执行国家人口生育政策,控制人口数量取得显著成绩,1979—2010年,全市总人口仅增长1.3%,比改革开放前26年的年平均增速下降0.5个百分点;而地区生产总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7.7倍,年均增长10.6%。

(二)财政收支大幅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朔州市地方财政收支大幅增长。2010

年与1978年比较,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由2553万元增加到30.2亿元,增长117.3倍,年均增长17.9%。其中1989年朔州建市到1995年,财政增速明显快于建市前水平,年均增长13.6%;“九五”期间,由于经济增长受制于煤炭市场萧条,财政增收速度明显放慢,年均仅增长4.6%;“十五”时期,随着市场对能源产品需求的不断增加,推动了朔州主导产业大发展,地方财政收入随着全市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年均增长22.7%;“十一五”以来,地方财政收入连上两个新台阶,年均长63.4%。

2010年与1978年比较,全市地方财政支出增长140倍,达到44.1亿元,年均增长18.5%。1978年全市人均地方财政收入25元,2010年增加到2013元,30年增长78倍多,年均增长16.3%。

(三)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改革开放的钟声首先在农村敲响,也为朔州市农村迎来了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次春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快速地释放出农业生产力,农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升,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生态畜牧基地建设成为朔州产业转型的一大基本方略,奶业已成为该市的支柱产业、富民产业,奶牛存栏和鲜奶产量均占到了全省的一半。

在山阴县八里庄人畜分离奶牛养殖小区,养殖大户李文平说,早些年奶牛都是各家各户散养,牛群混居,牛棚内粪便横流,活动场所也不够大,牛奶产量、质量都难以保证。如今养殖小区里,一排排标准化的牛棚整齐排列,牛舍、饮水区、干草棚、机械化挤奶站,场区分工明确,棚外的奶牛运动场上,一头头刚吃饱的奶牛正悠闲自得地晒着太阳,饮着水……

(四)工业经济发展迅猛

改革开放以来,朔州市在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中,依托储量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通过中央地方共同投资,形成了以煤电工业为支柱,乳品、陶瓷、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经济体系,为全市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并非一蹴而就。在好多人的印象中,过去朔州地方煤矿挖煤都是赶着牛车到井下去挖,不仅不安全,而且工作效率低。而如今在山阴县,一条亚洲最长的超远程带式输煤专线,不仅让附近居民免受煤尘、噪音污染,每年还可节省运费1亿元。同时,它也演绎了一出完整的煤炭深加工历程。

(五)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朔州这座年轻的城市,既是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也是沐浴改革开放春风迅速成长起来的一座新兴能源工业城市。1989年朔州建市后,朔州人民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一张崭新的白纸上,描绘出一幅绚丽多姿的城市新画卷,由最初确定的煤都、电都、奶都,进而提升为建设北方生态园林工业城市。朔州建市后近20年来,经济大规模集中投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品位显著提高,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北方生态园林工业城市已初具规模。朔州市加大城市污染综合治理力度,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晋北次中心城市的能力逐步形成。

(六)人民生活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是朔州人民得到实惠最多,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生活质量改善最明显的时期。城乡社会保障制度顺利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学杂费,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建立……

在朔城区居住了30多年的席鹏老人对记者说,过去一到冬季,家家户户用火炉

取暖做饭,市区上空从早到晚烟雾笼罩,连鸟雀都不见影踪。但如今一年四季都能看到蓝盈盈的天,前些时还飞来了白天鹅……

如今,那位外国专家所说的景象完全不见了影踪,“城市、建筑、交通、医院、学校、宾馆、饭店就像魔术师变出来的一样。现在又出现了另一种„难‟,我要出去吃饭,西餐、中餐都有,小饭馆和星级酒店一家挨着一家,我该选择哪一家?从一个落后于全国的北方内陆地区到生产总值突破三百亿元的塞外明珠,从一个祖国地图上很难找到的无名小城到如今成为颇具经济竞争力的魅力城市,从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矿产资源沉睡千年的“处女地”,正在迅速成长成为一个朝全国、全世界煤炭之都、陶瓷之都、电力之城、园林城市、畜牧大市、旅游新地迈进的城市!聚焦今日,朔州大地林草茂盛,乳香飘溢,乌金滚滚,贸易活跃,到处生机勃勃,令人无限遐想!是改革开放赋予了我们新的生命,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朔州人民,必定能突破种种困难,使我们的家乡朔州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历史台阶!

参考文献:

《朔州日报》 2010年11月第四期

《山西志》 曹晓宇编

《论我眼中的朔州》 李遹

第四篇:改革开放论文

主题:改革开放30周年

大纲:

1.改革开放的综述

2.原因以及关键

3.启示及展望

改革开放伊始

改革开放的体现——制度和影响

成就

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成功——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

把握规律,三十年,对于一个人而言,是差不多是半辈子了;三十年,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不算是一段非常长的时间。转眼,中国的改革开放三十年过去了···

改革开放始于1978年,但是站在这个起点的是“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人按职能分,可以分为三类:思考者、宣传者、实践者。同样,改革开放也经历着思考、宣传和实践这样一个过程,随着时间的前移不断反复,不断进步。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是这么一个思考者,他站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从一个设计者的角度思索着祖国未来发展的蓝图。发展建设,蓝图是根本,所以设计者就显得特别重要,当然,除了小平同志,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设计者为改革开放这三十年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才有了今天的辉煌。在贡献者里面,我们不能忘记马克思,任何行动,思想先行,马克思主义先进思想对我国影响极大,其思想结晶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思考方向,所以无论时代如何变更,我们不能忘记马克思,在改革开放的过程是设计者将马克思的理论实践和创新的过程。从十一届三中全会起,“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这是一个历史的转变,思考以及设计的成果在改革开放中就体现于理论创新,“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这不是一句空话,虽然它常被挂在嘴边,可能因为“司空见惯”,许多人对它也就麻木了。在设计者们精心的思索下,改革开放的指导理论日臻实用和完善,正是有争取和适时的理论的指导,改革开放才能够不断焕发出新气息、大成就。

第五篇:2018 年是改革开放

1.2018 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

2.(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将于今年6月在(青岛)举行,对(上海精神)进行了重新诠释。也就是(上合峰会)3.3月1日,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

4.亚洲博鳌论坛在(海南)拉开帷幕,主题是(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

5.4月22日第(49)个世界地球日,主题(珍惜自然资源,呵护美丽国土----讲好我们的地球故事)。6.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7.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嫦娥四号)发射升空,讲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

8.山东省海水稻研究中心在(青岛).9.汶川地震(10)周年。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将出台。

11.广西壮族,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12.2018年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在(俄罗斯)举行。

下载改革开放30年漳州交通生活环境论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革开放30年漳州交通生活环境论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

    关于改革开放的论文(2500左右)浅谈改革开放 通过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我们对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的实施有了深刻的认识——改革开放是中国......

    改革开放三十年论文

    改革开放三十年调研报告 ——从我家乡的变化谈起 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班级:化学类1班 编辑小组:张福庆、邱成伟、何政、王静、蒋安南、朱凯帅 一、改革开放的背景二、改革......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论文

    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论文 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一个决定中国人命运的决策被提上日程,那就是改革开放。在国内改革,对国外开放,是这项决策的基本含义,积极投身于经济建设,适......

    改革开放30周年论文

    风雨兼程,一路高歌,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 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我们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和惊叹的伟大......

    改革开放(党校论文)

    简论中国之“改革开放” 这几天,在家中刚好无事,就与爸爸谈了谈关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爸爸是具有二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并且,爸爸其实也更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

    改革开放30年海陆空交通变化

    1978年前后: 时髦代步工具——自行车 20世纪80年代初:公交车开始全国普及 摩托车:曾经的时髦 中巴、电动三轮车:一去不复返 地下的世界:隧道、地铁 轻轨、磁悬浮正在驶来......

    改革开放30年之交通发展

    改革开放30年之地面交通掠影 1979年,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时,提出了建立中国式小康社会的目标,即20世纪末人均GDP达到800~1000美元。自此,改革开放拉开大幕,我国......

    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论文

    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 姓名 xx学院 学号******0031 专业 环境工程班级 2班 指导老师 Lybo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突飞猛进,生态环境已成为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