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廉政文化建设对当今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时间:2019-05-13 06:39: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代廉政文化建设对当今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代廉政文化建设对当今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第一篇:古代廉政文化建设对当今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古代廉政文化建设对当今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摘 要: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渊源流传,内容广博。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形成和政治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本人通过研究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功做法,以期对当今党风廉政建设提供历史借鉴。

关键词:廉政 廉政文化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6-0352-01

中国古代社会向来有重官德、修政德的优良传统,在五千年的文化史中形成了丰富的廉政文化,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一面镜子,今天的党风廉政建设同样需要汲取古代廉政文化中有益的经验。

一、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内容

1.廉政二字的由来及含义

廉字在古汉语中有多种含义,据《周礼》记载,“廉”的含义:“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辩。”这六廉是最早的官吏考核的标准,即为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智。

“政者,正也”,古代政与正是相通的,即政局的清明、政治的公正、政风的善良。

“廉政”一词合而用之,最早见于春秋时期,廉政就是廉正,静态上指政局的清正廉明,动态上指政治的公正无私,还指官场风气的正直善良,更指官员个人作风的廉洁正派。

2.古代廉政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1注重对廉政教育的总结,形成了廉政思想体系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奢靡享乐必然会导致国家灭亡的道理,廉政思想可谓是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为民父母”的公仆思想,此后经过不断的继承、发展和完善形成中国古代廉政思想体系。这些思想可归纳为第一,诛贪必严。他们认为政治廉明就必须“蠲浊而流清,废贪而立廉”,“赏不隆则善不劝,罚不重则恶不惩”。第二,举贤立廉。无论是“为政之道,首在用人,立政之道,察吏为先”,还是《汉书?董仲舒传》中“大凡国家用人,才不能皆全,德不能悉务,所贵取其所长,恕其所短。惟贪人断不可用”,都证明在选举人才时一定注重对德方面进行考察。第三,教刑相辅。荀子说:“以善至者待之以礼,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用教育和惩罚相结合的手段。第四,约之以礼,在教与罚相结合的基础上,还要“约之以礼”,使人有明确的“法度”观念,知晓法纪的尺度,从而自觉遵循规约。第五,兼听博纳。广开言路,进谏纳谏,是实现吏治清明,政治兴盛的重要保证。第六,上廉下效。公生明,廉生威”,为正确处理廉政建设中各级官吏之间,官吏与百姓之间的矛盾关系,古代政治家、思想家们提出了 “上行则下从”,以上廉带动下廉的主张。第七,俭以养廉。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告诫后人要想巩固政权,为君者一方面应该清静简约,廉洁勤政,减轻民赋,另一方面还必须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中提倡节俭之风。

2.2建立反腐制度和体系

在中国古代政治中,腐败与各朝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因此也就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严惩贪官污吏的制度和体系。首先是对贪污腐败予以界定。其次建立反腐败预防体系。如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分权制衡;建立官吏使用制度,从源头上阻断腐败的产生。最后,重典治贪,以严刑酷法惩贪。这些举措更多地体现出设计者在政权体制中的廉政意识。

2.3宣传廉洁自律的官德思想,营造良好的氛围

廉政在古代不同社会群体中所呈现出来的价值取向是不一样的,对于统治者而言,廉政是以天下为己任,做到“为政以德”;对于官吏而言,廉政是忠君爱国、为人正直;对于老百姓而言,廉政体现在国家治理上应该是国泰明安、社会安定。为了实现这种和谐的局面,统治阶级通过政治宣扬在全社会倡导廉洁为政的社会风气,如确定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老百姓通过对贪官污吏的鞭挞和对廉洁为政者的歌颂,如通过各种民歌、民谣、诗赋、小说、绘画、雕塑、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舆论监督体系,对推动整个社会廉政氛围的产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4树立榜样的作用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君子的品行操守,不光直接影响执政的效果,还指导着社会的整个风气,正如孔子说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德的教化,廉洁自律的推崇必须首先要从统治者开始。从鲁国的大夫臧哀伯规劝鲁桓公的“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到三国的诸葛亮,宋代的包拯;从汉代的光武帝一生保持节俭作风,成就“光武中兴”,到唐代的李世民谨小慎微,成就23年的“贞观盛世”;从千古贤德的明德马皇后,一生以简朴自奉,整个宫廷生活简朴,没有出现腐败奢侈现象,到生性节俭,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这些明君、廉臣、贤后他们一生都坚守儒家节操,简朴廉洁,勤政爱民,这些廉洁自律的行为或多或少的影响民心,进而为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政治环境,同时也揭示出“大官廉则小官守”的政治规则,成为古代廉政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二、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对当今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

1.借鉴古代优秀廉政文化理念:廉政建设的根本

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关于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许多经典表述,已经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至今仍是激励人们树立高尚情操的思想基础。他们对廉政、勤政方式方法的理论探索与思考,对腐败所造成国破家亡危害性的深刻剖析,仍对我们有着借鉴和警示的意义。作为职能单位我们要通过扎实开展廉政文化进基层、进家庭、进工作岗位活动,充分利用中华优秀文化的丰富资源,推动廉政文化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创新,并结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开展廉政征文、主题演讲、唱廉政歌等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创建活动,以达到文化养廉的目的。

作为领导干部我们要注重对优秀传统官德的继承和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要树立清正廉洁、谨言慎行、勤政为民、立足本职,勤勉尽职的官德意识,坚持以德为先,以德服人,同时要有正确的权利观,树立廉洁从政的为官观,从主观上切断腐败产生的根源。

2.选贤任能的用人方式:廉政建设的关键

古代的科举制虽有一定的弊端,但在很大程度上也确保了选拔人才的公正性,值得我们借鉴。当今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之一在于领导者本身出现问题,可见公职人员入口关的掌控也是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通常说的“为政之要,首在择人”。对于当前的公职人员选拔制度,我们在坚持通过公开考试选拔的同时,还要加大对亲属回避制度的建立,注重对公务员德的考察,建立公务员轮岗制度,避免裙带关系的产生。

3.有效的制度监督:廉政建设的保障

中国古代廉政制度建设中健全的监察监督制度,是封建王朝保证官吏廉洁奉公,维护统治的有效保障,当前党风廉政建设我们同样需要建设和完善监督管理体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实行权利的有效监督。近几年,虽然中央建立了各级巡视检查制度,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当前的制度建设,第一,要强化权力制约制度,为官者手中都握有一定的权利,我们要合理配置这些权利资源,谨防领导干部独立专行,权利滥用。第二,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从内部看,要加强各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相互之间的监督意识,从外部看,要形成公开透明的体系,树立舆论监督的氛围。第三,建立惩治腐败的措施。首先,对腐败案例进行剖析查找原因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产生,其次,严惩腐败分子,做到有罪必罚。第四,深入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第五,建立公务员保障制度。贪廉程度与公务员的收入有一定的关系,因此有必要提高公务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建立公务员工资正常增长制度并有效的实行,完善福利制度,使公务员少生贪恋,铤而走险。

4.良好的社会环境:廉政建设的基础

古代形式多样的反腐倡廉载体构成了内容丰富的反腐倡廉文化,不仅丰富了当今反腐倡廉的理论,更促进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对我们当今党风廉政的宣传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当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手段来宣传党风廉政建设:第一,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等载体,大量宣传廉政法规、事迹让廉政文化深入人心;第二,把宣教的重点放在党政领导干部身上。党校是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的大熔炉,在各主体班次中应着重开展党风廉政方面的课程,让领导干部汲取其中的精华,以利于清廉执政;第三,学习、宣传、借鉴中国古代廉政文化,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取得突破。

5.树立廉政典型:廉政建设的有力推手

封建社会在理论说教的同时,也会对那些清官、循吏进行大力宣扬提倡,通告全国,载入史册,树为榜样,还会对贪官污吏进行惩罚,已达到杀一儆百的作用,通过这种手段来提高官吏的自责自律,让他们恪守臣道,尽忠职守。当今社会我们也涌现出像沈浩、焦裕禄、牛玉儒等先进典型,他们的事迹我们要大力宣扬,同时建立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激励制度。

总之,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精华部分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其中的不足之处也应引以为戒,力争使我国的廉政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参考文献

[1]李阳:《中国古代廉政思想对当今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领导科学》,2012年33期

[2]范泊静:《古代廉政文化对党风建设的启示》,《当代江西》,2012年05期

[3]王海燕: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经验及其现代启示,《嘉兴学院学报》,2010(7)

[4]杨仲林: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借鉴,《文化研究》,2006年第8期

第二篇:古代秘书对现代秘书启示

古代秘书对现代秘书的启示

白梦婕

文秘(2)班2012072095

摘要:我国秘书工作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后,形成了丰富的秘书工作传统。现代秘书借鉴秘书工作,杜新时代秘书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古代现代秘书工作启示

在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征途上,传统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问题,对于秘书工作的传统来讲也不例外。我国古代秘书工作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后,形成了自己丰富的、独特的的诸多传统,级秘书工作的传统。这些传统也如同其他传统一样,有精华亦有糟粕。现代秘书人员借鉴中国古代秘书工作的优良传统,对于做好新时期秘书工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1]

世界上最古老的秘书工作,大约可溯源到新石器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约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我国古代的秘书,诞生于殷商后期,距今约三四千年之间。秘书的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说,人类社会有了公共事务的管理与社会组织分工,有了领导工作,出现了领导人与领导集团,也就有了秘书工作。秘书在历史上不同时期,称呼不同,如“御史”、“尚书”、“吏”等在历史上都有秘书的工作职能。古代的“秘书”情况与名称多种多样,很难与今天的秘书简单相比,所以“秘书”这一词语实际上只是近代的产物。

一、古代优秀秘书事迹

我国历代的许多优秀史官(秘书)历来都把秉笔直书视为持义、别善恶的神圣事业和崇高美德。为了直书,他们不畏风险,不避斧钺,求实求真,善恶必记,忠于职守,表现了中国古代史官人格上的高风亮节。文天祥在《正气歌》里,把“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作为“塞于天地之间、至至刚”的浩然正气表现之

一。这两则古代史官故事,都高扬着一种誓死遵守史官的职业道德、捍卫史官直书实录传统的精神。

齐太史的故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齐国臣崔杼弑其君齐庄公,齐太史乃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知道后要求史官立即删改,史官坚决不改,崔杼怒,杀了齐太史。齐太史的两个弟弟继承兄长遗志,前仆后继,仍然秉笔直书,也遭到杀害。接着,太史的小弟又义凛然,直书如故。崔杼慑于太史秘书兄弟仨的浩然正气,无可奈何,只好由他直书下去。为了维护记史的直书实录传统,对历史和后代负责,齐国的太史们一个接一个地不畏强暴,不惜以身殉义,视死如归,成为秘书史上秉笔直书的著名范例!

“董狐笔”的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07年,晋灵公是个昏君,而晋国正卿(宰相)赵盾(赵简子)是个正直的臣,经常谏劝晋灵公。晋灵公嫌赵盾碍手碍脚,多次派刺客去暗杀赵盾。赵盾只得逃亡,不过在尚未逃亡出境外时,赵盾的族人赵穿便起兵弑杀了晋灵公。晋太史董狐便在史书上写道:“赵盾弑其君”,并且“示之于朝”。赵盾对董狐说:“我并未弑君。”董狐说:“你是正卿,逃亡没有出境,国君就被杀了,你回来后又默认事实,并未法办弑君的人,当然就等于是你弑君了。”赵盾毫无办法,只好长叹一声,听任董狐书写自己弑君了。后来孔子称董狐为“古之良史”、“书法不隐”。同时,孔子也认为,赵盾不干涉史官秉笔直书的权力,也是“良夫”。董狐这种不畏权势、刚正不阿,坚持直书实录的史笔精神,自古以来,都是史家和士人学习的典范。[2]

二、秉笔直书中得到的启示

在中国古代史学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许多优秀的史学文化传统,它是古代优秀史官们立德修身和学识智慧的集中表现。正由于有了中国古代秘书文化的“直笔”精神,通过历代诸多史家的努力,不仅为后人留下了量真实可信的文化史料,而且留下了许多举世罕见的、内容宏丰的精神财富与瑰宝。

1.求真求实的经世致用精神。

2.德、识、才、学并举的史学人格。

3.对皇(王)权产生一定的制约力量。

4.推进了史学文化、秘书文化的纯洁和社会历史的进步。

三、对现代秘书工作的启示

我们常说的批判地继承古代史学文化遗产,即不仅要研读古代史家所积累的史学研究成果,而且应从中概括和总结出体现于古代史家身上的优秀史学传统和文化价值。不容置疑,秉笔直书、刚正不阿,历来是古代秘书史官遵循的道德准则,也是他们坚持真理的精神支柱。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曾激励历代秘书史官前赴后继、一往无前;秉笔直书、刚正不阿也被誉为中国史学和秘书文化中,最重要的道德价值与优良传统,世代倡导之,秉承之,发扬之!

1.继承和发扬不为名、不为利、实事求是、秉笔直书的优良传统,保持“淡泊名志、宠辱不惊”的心理常态。

2.秘书是领导身边的助手,应该做到不越位揽权,不以权谋私,不现示炫

耀。刚正硬直

3.做到自尊、自重和自爱,无“贪欲”

4.具有坚强的党性、纯正的品德、谦虚的态度、细致的作风

5.思想开放、与时俱进、说实话、干实事的精神

6.埋头务实、富有创造性,长于辞章、娴于辞令,善于出谋划策

7.尊重领导、服务领导,又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个性。

[1]侯璐《轮古代秘书工作传统对现代秘书工作的影响》[A]黑龙江教育学院报2003.1第22卷第1期

[2]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二册203—20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版

第三篇:儒家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模版)

主题:

儒家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摘要:

儒家的教育思想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其间涌现出数量众多的著名教育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教育思想。当今的中国教育推行的应试教育诟病颇多,在探寻中国教育思想改革的进程中,人们越来越多的将视野从国外转回国内,从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反思当今中国的教育现状,其中以经典的儒家教育思想为主,开始探寻教育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儒家教育思想、教育改革、功利教育、人本教育 引言:

儒家思想自确立以来就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教育体制与教育思想。近代西方列强侵入之后,大批仁人志士开始在教育方面寻求富民强国的出路。但近一个多世纪的努力过后,中国教育现状仍不容乐观。在“西学”遭遇尴尬之时,全社会开始竞相从传统的儒家精髓中寻求灵感。探讨儒家教育思想的精髓与西方现代教育的关系和对当代教育的积极影响。

此外,近些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儒家经典的教育思想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儒家提倡“有教无类”,信奉“人皆可以尧舜”的信条,推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开始慢慢被采用。

本文分为儒家教育思想的特点、儒家教育思想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两大部分,结合当前教育现状,进行初步的探讨,向读者展现儒家的人本教育,为当今的教育提供一些新的发展建议。

正文:

曾经,儒家经典是中国精英教育的核心教学内容,它为中国古代社会培养了最核心的人才队伍,这群佼佼者成为了权和利的掌控者。但在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之后,这群精英人群开始了对传统教育深切的反思,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自此之后,每场教育变革的重点便是摒弃“腐朽”的儒家思想,教育改革从中体西用逐渐开始全盘西化。

进入21世纪后,中国人仍在教育改革的大道上埋头努力,由于我们的教育理论长期以来受西方国家的影响较大,却一直没能正确处理对外吸收与立足本土的关系,把祖国优良的教育思想、教育传统和现代教育结合起来,使得大批的教育改革者在教育现代化的路上越走越远。那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模式似乎已经成为空想。此时重拾儒家经典的呼声变得越来越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儒家的教育思想以及儒家在中国古代教育的影响进行新的思索,在传统精髓中寻找前行的指引。

(一)、儒家的教育思想特点:

笔者认为,儒家的教育思想集中起来可以归纳为一点,即人本思想。例如:“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涂之人可以为禹”等,特别强调人的作用和教育的作用,对于学生“有教无类”,相信通过教育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而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应该是“有教无类”。孔子从三十岁左右开始,便打破历史的陈规,创办私学,明确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的思想。他认为,凡人都可以接受教育而从善,应该一视同仁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教育不能被贵族所垄断。这一教育思想地提出,开创了文化下移和普及教育地新道路,是中国教育史上划时代的革命创举,也是人类教育史上一项很有革命意义的突破。孔子所创设的私学,也成了中国教育史上与“学在官府”相对的“学移民间”的划时代的标志。

2、因材施教,循循善诱

在教育教学方面,孔子有许多发明创造。其中有些创见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也仍不失其真理的意义。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就是其中最有价值的东西之一。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拘,这样,学生之间,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但都能学习各有成就。

3、学思并重,传习结合

孔子“教”和“学”理解为一个整体,主张“教”、“学”并重。他不仅总结出了一系列教育原则和教学方法,而且还提出了一些学习原则和学习方法。学思并重,传习结合便是其中重要内容。孔子讲的习,则是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的一个过程,是教育的一个环节。

所谓传习结合,对于教学过程来说,就是把传授和练习相结合;对于学生而言,就是要把接受知识和练习、实习相结合。要获得知识,必须通过学习;要巩固知识并实际应用,只有通过时时复习和演习,从复习旧知识中推衍出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内心感受获得新知识的喜悦。只有通过复习和实践,才能使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学习不仅仅使要掌握书本知识,提高教育质量不仅仅使要学好文化课,还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孔子在2500年前已明确提出了教学内容应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并且应以德育为基础,把德育放在首位,这种教育思想至今仍有重要德现实指导意义。

(二)、儒家教育思想对当前教育的启示

1、启发式教学。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是孔子对启发式教学的精辟阐述。孔子认为启发诱导学生思考问题也要看火候,不到想求通又无法弄通的地步,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又说不出来的地步,不去启发他;举一例不能类推出其它几例就不要再教下去了。“启发”一词即来源于此,启发式教学也来源于此。

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学会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和及时启发。孔子在教育实践中提出这样的观点,历两千余年而不失其现实意义。

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现象还没有完全根绝,“满堂问”的所谓“启发式”又应运而生。我们领会和学习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要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启发诱导,而不越俎代庖,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正是由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例如,同样问“仁”、问“孝”、问“政”,孔子的回答往往是难易、深浅、详略、繁简各不相同。如樊迟和颜回都问“仁”,孔子回答樊迟是“爱人”,回答颜回却是“克己复礼为仁”。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观察研究学生,是教育所必须的。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

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这主要来自于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孔子善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巧妙地把学生带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学起来轻松愉快,“欲罢不能”(《子罕》)。

孔子善于从正面表扬学生、激励学生。据统计,《论语》中关于孔子对学生的表扬有二十处,批评只有寥寥几处,说明孔子擅长运用表扬为主的教育方法。即使批评学生,也总是善意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孔子的学生总是爱学习,学习起来有积极性,并乐此不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扬民主,热爱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多肯定、多表扬、创设轻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从而使教育活动生动活泼,达到最佳教育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通过兴趣、期望、竞争、评价、情境等有效激励方式,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发自内心地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使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儒家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原则在很多方面与现代教育理论是相符的。儒家思想及儒家教育理论理应成为我们现代教育的宝贵借鉴。在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坎坷征途中,我们必须总结经验教训,吸收外来教育的精髓,同时不忘在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中国教育思想中提取精华,实现中国教育的真正现代化和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周立升,颜炳罡。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2]马振铎。儒家之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3]郭齐家。儒家的教育思想传统及其现代价值[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1)。

[4]郭建锋,朱莉。儒家文化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10,(8)。

[5]郭齐勇。儒家文化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第四篇:古代奥林匹克对现代奥林匹克的启示

古代奥林匹克对现代奥林匹克的启示

系别:财经系班级:学号:姓名:王帆 106班 02

古代奥林匹克对现代奥林匹克的启示

首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在雅典举行,当时只有9个比赛项目,参赛者仅300余人。而当奥林匹克回归故里的时候,比赛项目已有28个,参赛运动员过万人,显然这么多年的发展,奥运会已经从少数人的活动发展成全世界共同参与和享受的盛会。

由于是在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背景下产生的现代奥运会,继承了古代奥运会的宝贵遗产,因此古代奥运会对现代奥林匹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从它的名称说起,古代奥林匹克就对现代奥林匹克有深刻的影响,现代奥林匹克继续沿用了“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名称。为了唤起人们对古希腊体育文明崇高神圣的感情,现代奥运会的创始人顾拜旦认为“这种国际性的体育盛会只能用‘奥林匹克运动会’来命名,不可能再找到另外更合适的名称。”新兴资产阶级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对古代奥运会的宣传和赞美,使“奥林匹克”成了超越体育运动的词汇,顾拜旦利用了古希腊文化对欧洲的深远影响,将它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现代运动会的名称,使其更具感召力。

其次,现代奥林匹克继承了每4年举办一届的传统古代奥运会的举办周期已制度化,从公元前776年开始,每4年一次,在1169年中,从未间断地举行了293届,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因此,顾拜旦指出:“奥运会的庆祝活动必须准确地按照天体运行的节奏举行,它是庆祝4年一度的人类佳节的组成部分。意外的情况可能会阻止它的召开,但各届的顺序绝不改变。”

第三,借用和发展了某些仪式。古代奥运会作为一个宗教祭祀性赛会,包含着许多具有宗教色彩的庄严仪式,这些仪式在古代奥运会漫长的历史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现代奥运会的创始者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继承和发展了点燃圣火、火炬接力、运动员和裁判员宣誓及授奖仪式,并创立了开幕式、闭幕式、运动员入场式、升降和交接会旗等仪式,以此来净化人们的心灵。它们构成了一幕幕最庄严、最神圣、最激动人心的场景,体现了真、善、美的力量,扩大了奥运会的影响,弘扬了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

最后,吸收和发展了古代奥运会传统思想,渗透着公平竞争、奋勇拼搏、和谐发展思想的古代奥林匹克精神,被现代奥林匹克运动所吸收,并发扬光大。如今科技奥运、和平奥运、绿色奥运,重回故里的奥林匹克有了更为成熟的理念和内涵。从首届奥运会开始,和平就是奥林匹克永恒的希望和理念。最初的竞技会规定赛会期间实行“神圣休战”;第九届奥运会开幕式第一次放飞和平鸽;1920年出现了象征和平的奥运火炬,在1992年实现全球火炬传递。在奥运理念的发展中,2000年悉尼奥运会是一次升华。这届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的独特概念,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然而现代奥林匹克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就是他的职业化和商业化。现代奥运会的倡导者顾拜旦至今仍是奥林匹克大家庭中值得尊敬的人物,但他坚持的“只许业余运动员参加”的理念却早已被“颠覆”

在第五届奥运会上,美国人索普获得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冠军,但他因为有棒球赛的职业化经历而被取消金牌。然而,在汉城奥运会上,德国职业网球女选手格拉夫傲视群芳;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美国NBA职业球员组成“梦之队”横扫天下。职业选手由此迈进奥运圣殿。

而商业化较之职业化更早“入侵”奥运会。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百年奥运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这届奥运会首次由“民间”承办,政府不但不掏钱,还禁止发行彩票。金融企业家尤伯罗斯担任组委会主席,依靠商业化运作模式筹集资金,在顺利举办奥运会的同时实现了2·5亿美元的赢利,这在当时被视为一个奇迹。

事实上,在奥运会规模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商业化、职业化现身奥运会是不可逆转也无需阻挡的趋势。因为现代体育运动没有职业化和商业化就没有高水平,没有高水平就没有观众,没有观众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生命力。

遗憾的是,职业化、商业化是把双刃剑,“文化堕距”理论在奥林匹克的职业化、商业化进程中得到令人震撼的印证。这把利剑刺穿了“潘多拉”魔盒,让兴奋剂和腐败像瘟神一样跳出来。兴奋剂和腐败丑闻让奥林匹克航船元气大伤,奥林匹克大厦的百年基石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古典的雅典带着几千年的积淀走进现代化时,她所迎来的奥林匹克,已不再是首届奥运会以橄榄枝作奖品的单纯。

另外,随着现代奥运会的日趋强盛,要搭上“奥运快车”的项目和人员越来越多。当人们尚未从奥运会规模日盛的欢呼中平静下来时,却发现这种“盛大”对东道主来说实在是一个沉重的包袱。“办不起奥运会,办不了奥运会”,这种声音由弱趋强。

1972年奥运会比赛小项为195个,此后几届持续增加,到悉尼奥运会已高达273个。罗格2001年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后,推行一种与往不同的改革思路,力主压缩奥运会规模,削减赛项。但是,罗格的“瘦身”计划却在最后一刻受挫,庞大的“奥运快车”带着巨大的惯性冲向雅典。雅典奥运会,设立28个大项的301个小项,创历史之最。这对奥运会而言自然是一个福音,对并不十分富裕的雅典来说也是机会和荣耀,但更意味着负担和难关。

雅典为奥林匹克“回乡庆典”的预算已接近70亿欧元,希腊在奥运会之后的财政赤字将可能达到GDP的4%。本届奥运会仅安保费用就高达12亿欧元,是悉尼奥运会的4倍多。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奥运会将只属于大都市,中小城市无力也无缘举办现代奥运会。

古代奥运会给人类社会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不管他是继承了有益的影响还不良的问题,百年奥运史就是一部历经坎坷而不衰的历史。它所创立的竞技赛会模式,一千多年持续不断的竞技传统,以及奥林匹克理想和精神,对现代体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兴起的驱动因素。从古典雅典到现代雅典,奥林匹克运动必将以其超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焕发起全人类追求和平、强盛、进步的精神!

第五篇:对廉政文化建设现状及思考

近几年来,**县**党委、政府以创建服务型党委、廉洁型政府、阳光型村寨为载体,以“务实、为民、清廉”为核心,以党政机关和乡村干部为重点,扎实推进廉政文化进农村活动,促进了全乡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卓有成效的开展,树立了全体乡村干部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形象,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了党心民心。今年三月,乡党委、纪委又从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

力入手,以促进廉政文化入心为目标,科学整合传统宣教资源,创造性地开设了廉政健心房,进一步将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引向深入。

一、正视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纪检监察机关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以廉政文化六进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极为可喜的成绩,为促进各地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仍然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相当一部份领导和干部认为,廉政文化就是关于廉洁方面的文化,是纪检监察机关业务方面的事,用不着小题大作,没必要兴师动众。其实这种认识实在是大错而特错,廉政文化是我们党关于从政主体(单位及其人员)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社会评价的总和,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在从政领域的集中体现。“务实、为民、清廉”既是廉政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又是从政主体的从政准则,既体现了廉正廉洁的思想,又包含了务实为民的含义。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增强企业生存力和竞争力的内在动力,那么廉政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稳定和发展的灵魂,是增强执政党和执政机关亲和力和凝聚力,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和创造力的内在动力。因此,廉政文化建设不仅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事,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事,是全体党员干部的事,是事关稳定、发展、党心、民心的大事。

二是工作重点不突出。就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而言,是各级党政机关、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及其党员干部,核心是领导干部,并延伸到村(居)主要负责人,但一些地方却把廉政教育的重心放在了普通老百姓身上,制作了大量的宣传标语挂在路边、贴在墙上,有的甚至贴在了群众的家中,真可谓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相比之下,作为干部经常工作和学习的办公场所和院落,却是平平淡淡、冷冷清清。就举办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活动而言,也是群众看热闹的多,干部受教育的少。

三是经费投入不到位。由于思想认识上的不到位,必然导致领导重视上的不到位,领导重视上的不到位必然导致经费投入上的不到位,经费投入上的不到位必然导致工作落实上的不到位,工作落实上的不到位必然导致腐败行为的发生,这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但有相当一部份领导对此却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宁愿在出了问题后花大钱“治病”,却不愿在事前花小钱“打预防针”,极大的制约了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是内容缺乏针对性。就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的内容而言,一定要坚持干群有别的原则,对群众宣传教育的内容应以正面教育、道德教育、通俗教育为主,而对干部要以警示教育、法纪教育、三观教育为主,但一些地方却在群众中大势宣传反腐案例、党纪条规,有的标语虽然写得好,但群众认不识、弄不明。其结果是表面上的内容丰富,实质上的空洞无物。

五是载体缺乏兼容性。近几年来,作为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的载体可谓是丰富多彩、星星点点,但纵观各种载体,其承载的内容和方式都较为单一,且相互兼容的性能也较为羸弱,不能将各种有效的宣教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不能充分发挥各种载体和资源的作用并产生强大的聚合力,不能推动廉政文化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由浅入深、由脑入心。

六是教育缺乏经常性。廉政教育不是单靠断点式的搞几次廉政活动、读几篇廉政文章、听几场廉政报告、出几期廉政专栏、挂几幅廉政标语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深入持久、连续不断的经常性教育,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纵观各个落马的干部,无不与缺乏经常性教育有关,作为党委和党的纪检监察机关,除了要求干部自身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已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外,还应当健全和完善相应的工作机制,并提供经常受教育的平台。

七是方式缺乏有效性。以往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大多因为方式单

一、载体分散而缺乏吸引力、冲击力、穿透力和渗透力,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廉政文化入眼、入耳、入脑的基础性问题,但没有解决好“入心”这个根本性问题。从近几年来反腐的情况来看,教育在不断的深入,制度在不断的完善,力度在不断的加大……,但腐败问题仍是前腐后继、越反越大、越反越多,除了制度上的漏洞、执行上的走样,导致这个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教育上的失败,再进一步讲就是教育方式上的失败。在落马的干部中,有相当一部份对党纪条规能够背得滚瓜烂熟、说得头头是道,但最终还是

走上了一条腐败坠落、自绝于人的不归之路,究其根源,他们只是把廉政文化当作装点门面、升官发财的资本,只停留于脑海中,只挂在口头上,而没有入心,没有内化成廉洁自律的精神动力。

二、正确认识廉政健心房的重要意义

廉政健心房是以干部队伍为主体,以廉政文化为客体,以心灵保健为手段,从增强廉政文化的吸引力、冲击力、穿透力和渗透力入

手,通过开展感廉政氛围、读廉政书报、赏廉政字画、观廉政影片、听廉政党课、作廉政承诺、评廉政实绩等“廉政健心活动”,以“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和“三不”(不懒、不庸、不贪)教育为重点,传承和树立“务实、为民、清廉”的廉政文化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干部执行政策、加快发展、服务群众、依法办事、拒腐防变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廉政健心房的开设和活动的开展,创造性地解决和克服了以往的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存的工作重点不突出、内容缺乏针对性、载体缺乏兼容性、教育缺乏经常性和方式缺乏有效性等一系列困难和问题,是加强新时期农村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干部作风建设、服务能力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的有效载体。

三、关于廉政健心房的主要做法

(一)开展七项活动

1、感廉政氛围。为了营造浓烈的廉政文化氛围,乡党委、政府在乡机关专门开设一间 “廉政健心房”,尽可能将所有廉政文化作品、象征物品(包括字画、图片、书报、杂志、影片、花草等)集中布置在房内,让每一位进入房间的人都能在浓烈的廉政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接受教育、净化心灵,真正从内心深处牢固树立崇尚廉洁、鄙视腐败的廉政观。

2、赏廉政字画。在“廉政健心房”内布置一定数量的廉政字画,将廉政名言、名名及其他廉政文化以书法和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享受艺术中轻松愉悦地接受廉政文化的薰陶,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3、读廉政书报。乡纪委专门收集和购置一定数量的廉政书籍、报刑,特别是有关党纪法规、廉政故事、名人传记、格言警句等书籍和遵义廉政网的《每月一文》,以及《中国监察》、《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日报》等报刊。让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牢记党纪条规,自觉遵纪守法。

4、观廉政影片。廉政健心房还专门配置了播放设施和廉政光碟,干部可以随时点播观看,并实行定时集中播放廉政纪录片、警示教育片等廉政专题影片,以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和听觉,生动直观地感受廉洁从政的重要意义,深刻反思和吸取各个贪官和腐败分子的沉痛教训,切实增强廉洁从政、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5、听廉政党课。乡党委、纪委采取定期聘请一些廉政教育专家、纪检战线的领导为全乡机关党员和乡村干部上廉政党课的形式,以他们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和启发每一位干部和党员,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6、作廉政承诺。各班子成员和其他党员、干部都要在“廉政健心房”内以个人的名义向社会公开作廉政承诺并亲笔签名,以此提醒和约束自己,规范从政行为,接受社会监督。

7、评廉政实绩。每年的工作结束后,每一位乡村干部对参加廉政健心情况、廉政承诺兑现情况、一岗双责的执行情况和其他方面的廉洁自律情况要进行书面和公开述廉,由乡党委、纪委组织部份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其逐一量化评估,评估打分结果作为年终廉政考核的依据。

(二)明确六项要求

一是每个乡村干部定期进廉政健心房一次(其中党政班子成员每人每周进廉政健心房一次,股级干部每人每半月进廉政健心房一次,其他机关党员和乡村干部每人每月进廉政健心房一次,每次不得少于一个小时),二是每月集中观看一场廉政影片,三是每季度集中听一堂廉政讲座,四是每人每年撰写一篇廉政心得,五是每人每年作一次廉政承诺签名,六是每人每年要书面和口头述一次廉政实绩,接受乡党委、纪委及部份代表的评估。

(三)建立五项制度

一是建立领导班子带头制度,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执行“六项要求”,带动其他干部积极参加廉政健心活动;二是建立部门负责召集制度,各单位(村)负责人既是本单位的廉政健心活动的责任人,又是召集人,要切实做好本单位干部职工廉政健心活动的组织和召集工作;三是建立实名登记归档制度,对每一个单位和干部的健心情况要进行实名登记,并如实记入廉政档案;四是建立按月公开通报制度,乡纪委对每一位干部参加廉政健心活动的情况要进行按月公开通报,并对落实“六项要求”较差、负面影响较大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点名批评;五是建立廉政评估制度,乡纪委把每一位干部参加廉政健心活动的情况纳入廉政评估,作为年终廉政考核的依据之一。

(四)坚持四个结合一是与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相结合,以科学发展观丰富廉政文化,以廉政文化服务科学发展;二是与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相结合,以廉政文化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增强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相结合,以廉政文化入心为根本,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四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牢固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荣辱观,努力营造崇尚廉洁、鄙视腐败的浓厚氛围,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廉政文化的相互融合、取长补短。

总之,廉政健心房的开设和活动的开展,既是加强新时期廉政文化宣传教育的需要,也是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和自身心灵保健的内在需求,是增强各级党委、政府亲和力和凝聚力,提升干部队伍执行力和创造力的必然要求,它有效的克服和解决了传统宣传教育工作存在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必将推动廉政文化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通过近两个多月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如果每一个单位都能开设一间“廉政健心房”,让每一位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能够经常在这里增知识、长本领、常健心、受教育,让他们经常在这里接受廉政文化的熏陶和洗礼,真正让廉政文化进入每一位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心房”,那么,栽跟头、犯糊涂的干部就会越来越少,我们党、国家和人民遭受的损失就会越来越小,廉洁、高效的单位和部门就会越来越多……。

下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对当今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对当今党风廉政建设的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

    廉政文化是为政治文明建设服务的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廉政教育一样,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近两年来,全市工商系统以廉政制度为基础,以廉政理论为统领,以......

    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试点工作主要做法

    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试点工作主要做法 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试点工作主要做法兴国县高兴镇及长迳村、蒙山村是全市安排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文......

    浅谈当今企业文化建设及其重要性

    浅谈当今企业文化建设及其重要性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也越来越突出,许多企业开始注重树立自我形象和企业精神。它们在......

    古代廉政故事

    古代廉政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的刑部主事茹太素,文章写的很好,但每上奏章都是长篇大论,朱元璋不愿看。一次,茹太素上奏了《反贪倡廉》论,朱元璋却一反常态让“赶快念”,但当念到第六......

    廉政古代名言

    1、自律不严,何以服众?——元〃张养浩《风宪忠告》 2、致理必在惩贪,惩贪莫先旌廉。——清〃王命岳《惩贪议》 3、知足则乐,务贪必忧。——宋〃林逋《省心录》 4、知足而不贪,知......

    廉政文化建设情况

    湘绣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情况 湘绣社区把廉政的内容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廉政文化的迫切向往,在社区居民中形成关心廉政,呼唤廉政的良好氛围,用......

    如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如何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首先,必须以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先进文化的发展,充分发挥思想宣传战线的作用,以党风廉政宣传教育为基础,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保证先......

    廉政文化建设

    星光村位于蔡甸区腹地,版土面积两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296户,1136人,有党员66名,村干部5名。近年来,我村按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教育倡廉,制度保廉,监督助廉,营造了风清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