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荣策英雄个人事迹

时间:2019-05-13 06:09: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谢荣策英雄个人事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谢荣策英雄个人事迹》。

第一篇:谢荣策英雄个人事迹

谢荣策,1931年出生在辽宁省辽中县茨榆坨村一户贫农家里。7岁那年,妈妈靠给富人家当奶妈,才供荣策上了两年学。家里实在太穷了,为了挣碗饭吃,11岁起,他不得不给地主去放猪、放牛,小小的年纪,就受尽了地主的欺凌和打骂。

1947年春天,谢荣策的家乡解放了。不久,村里来了土改工作队,成立农会、儿童团……荣策加入了儿童团,小伙伴们选他当了团长。土改工作队的肖队长亲手做了一杆红缨枪送给谢荣策说:“这站岗放哨的任务就交给你们儿童团了,可要保卫好咱们解放区呀!”谢荣策双手接过红缨枪说:“您放心吧!”

一天早晨,天刚蒙蒙亮,谢荣策就查岗去了。他刚走到村口南面的土岗上,放哨的儿童团员就喊:“团长,你看南边有人来了。”咦,谁这么早出远门呢?看来不象本村人。谢荣策忙对放哨的团员说:“注意,准备好,听我指挥。”

一会儿工夫,一个农民打扮的人来到跟前,谢荣策突然从树后闪出身来,喊:“站住,干什么的?”对方操着外地口音答道:“不干什么,走亲戚的。”“到谁家,拿出路条来看看。”“到后街……”来人还没把话说完,又马上嘿嘿一笑说:“走亲戚还要什么路条呢?不让去我就回去呗。”来人调头刚要走,谢荣策一声令下,三人一拥而上,把来人捆个结结实实,送到了农会。经过查实,那家伙果然是敌人从沈阳方面派来的特务。

特务分子的到来,引起了谢荣策的联想,特务说他到后街,后街只住着郭侉子一户人家。提到郭侉子,又使他想起一件往事。那是解放军刚进村不久,民工们集中在村头大庙前给解放军修房子。突然,国民党的飞机来了,连扫射带轰炸,村里立刻变成一片火海,还炸死16个人。有人看见,飞机刚来的时候,后街郭侉子家的院子里,射出来一道光柱在天上乱晃。这个特务是不是来找郭侉子的?谢荣策想着想着竟走到郭侉子家来了。

正巧,郭家的大人都不在,两个孩子怯生生地望着谢荣策不知如何是好。突然,大孩子指着谢荣策身上的破黄呢子军大衣说:“你的大氅可不如俺爹那件好看。”荣策听了心里一怔:自己身上这件破大衣是肖队长给的,郭侉子是染匠,怎么会有黄呢子军大衣呢?于是他连套带哄地让两个孩子把他爸爸的衣服拿了出来。啊?真是黄呢子军服,上面还有少校肩章呢。荣策让两个孩子快把衣服收起来,急忙把情况报告了肖队长。肖队长立刻派人把郭侉子抓了起来,经过审问,他果然是国民党潜伏在村里的特务,很快就把他处决了。

村里斗争地主的工作开始了,谢荣策的工作也更忙起来,他和儿童团员们不仅站岗放哨,还要监视地主的活动。

村里有个地主外号叫宋四坏,把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埋起来了,农会叫他交出浮产,他装出可怜的样子说:“我家本来就没有什么东西。”谢荣策气愤地从人群里站出来,当场揭穿了地主的谎言,带人跑到宋四坏的家里,从东厢房和猪圈里起出许多财物和粮食。原来,谢荣策在夜间巡视时发现了地主院里有灯光,就爬上墙头观察,正好看到了他们埋东西的情景。大人们都说,小荣策真行,做起事来比大人还细心。

转眼到了1948年春天,由于军事上的需要,解放军暂时从茨榆坨一带转移了。为了应付紧急情况,肖队长召集了全体干部、民兵,研究迎击敌人的准备工作。谢荣策也参加了这个战斗的行列。

不料,由于地主的勾结,第二天一大早,敌人突然袭击了村子,谢荣策不幸被捕了。宋四坏当场告了密,说出他是儿童团团长。

当天傍晚,敌人把谢荣策带到了匪军驻地。敌团长听说抓到一个儿童团团长,以为可以从他嘴里得到八路军的情况,心里特别高兴,当晚就亲自进行了严刑拷问。

敌团长一开口就问:“我们的郭团长是你给弄死的吗?”

谢荣策毫不含糊的回答:“是又怎么样?他给你们的飞机打信号,炸死了我们的乡亲,不应该枪毙吗?”

敌团长气得张了张嘴,又问:“你们的军队到哪儿去了?农会干部到哪儿去了?”

“不知道!”

“不说,我崩了你!”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拿枪来吓唬人,我不怕!”谢荣策回答得十分坚定。

“给我打!”敌团长怒吼起来,皮鞭象雨点似的落在荣策身上。不管敌人用鞭子抽,还是上老虎凳,荣策始终咬紧牙关,一句真情实话也没说。

敌人看硬的不行,又来软的,装出一副笑脸说:“谢团长受苦了,你小小的年纪,跟着共产党跑干什么,他们给你什么好处了?”谢荣策挺直了身子,愤怒地说:“共产党给我的好处说不完,我过去给地主放猪、放牛,吃不上,穿不上,是共产党救了我,我要永远跟着共产党走!”

敌团长连声说:“好,好,好,谢团长不要发脾气嘛!只要你今后不再给八路军办事,我就放了你!”谢荣策立刻明白了敌团长的用意,更加坚定地说:“你们别来这一套,我就是死了,也要跟着共产党走到底。”敌人碰了钉子还不死心,晚上又摆了满满一桌酒席,把谢荣策请来说:“我看你这个小孩长得挺机灵,今后你就给我当个勤务兵吧!今天为了欢迎你参加国军,咱们边吃边谈。”谢荣策简直肺都气炸了,冲着敌团长说:“你是国民党的团长,我是共产党的儿童团团长,谁和你坐在一起!”说着,把一桌酒席全给掀了。

“好厉害的小兔崽子,难道你不想活了吗?”敌团长又大吼起来。

“为什么不想活,是你们这帮王八蛋不让我们活。”谢荣策也更加愤怒起来。

“带下去,给我枪毙了。”随着敌团长的吼声,谢荣策又被送回牢房。

1948年农历2月初3的早晨,我们的少年英雄,高高地昂着头,挺着胸用他那锐利的目光怒视着敌兵,怀着誓死如归的革命精神走上了刑场。敌团长骑在马上,举起马鞭冷冷地说:“怎么样,谢团长?现在该服了吧!你这么小的年纪,干嘛给共产党卖命啊!”

“你放屁,我干嘛要服你,今天你枪毙我又有什么了不起。我死了,我们的儿童团、农会和我们的军队,一定会给我报仇的。你们这帮反动派,活命的时间不会很长了!”

凶恶的敌人,命令谢荣策跪下。但是,宁死不屈的革命战士,是从来不在敌人面前屈膝的,他象钢铁的巨人,巍然屹立,怒视着敌人的枪口。

“共产党万岁!”

罪恶的枪声响了,小英雄英勇就义了,他的名字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第二篇:十二小英雄英雄个人事迹

十二小英雄的故事

土地革命时期,在陕甘黄土高原上,有一支神出鬼没的少年武装——红军少年先锋队。他们在党的领导下,跟随红军打土豪,分粮食,发动群众,消灭白军,创造了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1931年的冬天,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刘志丹带领一支红军游击队,在陕甘交界的桥山中行进。雪已经下了几天,山川白茫茫的一片。刘志丹正带领队伍走下一座山,突然发现雪地里躺着两个孩子。他急忙跑过去摸了摸,又趴在一个孩子的胸口上听了听,然后向后摆手说:“有救!”说着,他解开老羊皮大衣,把一个冻僵了的孩子暖在了怀里。

经过刘志丹和游击队员们的抢救,两个孩子苏醒了。刘志丹一问,才知道那个胖墩墩的少年叫王有福,15岁,是地主家的小羊倌。那个低矮黑瘦的少年,名叫赵玉杰,是小乞丐,因为他爱蹦爱跳,外号叫虼蚤。他们俩受不了地主的压迫和剥削,凭着半张革命的传单,到山里去找穷人的队伍。因冻饿交加,坡陟路滑,滚下山坡,差点冻死。幸好碰上了红军的队伍。

从此,王有福和虼蚤就跟着红军游击队活动。后来,又有十多个穷孩子,也陆续来到游击队里。他们大都十三四岁,最小的小柱子只有11岁。刘志丹、谢子长同志见他们年纪小、体力差,而游击队要经常行军,生活太艰苦,就劝他们回去,可是他们不干,死缠活赖地要当游击队员。

游击队准备出发了。突然,从队伍的尾部,传来了一声“立正”的口令。王有福和小伙伴们端端正正地站在队伍的排尾,一个个双脚并拢,胸脯挺起,神气十足地注视着前方。王有福跑到刘志丹面前立正敬礼,大声报告:“娃娃班应到11人,实到11人,一个不短!” 刘志丹望着这些可爱的孩子,和谢子长交换了一下眼色,温和地说:“好吧,等指挥部讨论一下,看是不是可以成立个娃娃班!”

第二天,娃娃班就正式成立了,王有福任班长。总指挥部还派来了一位指导员——边德荣(他是陕西耀县交王村人,矿工出身,后任陕甘边骑兵连连长,1936年在战斗中牺牲)。边指导员每天领着娃娃班操练,还教给他们唱歌,说故事,很受孩子们爱戴。

有一次,少先队按照刘志丹的命令撤退隐蔽。少先队跑了100多里路,连饥带渴,早就疲惫不堪。天黑了,王有福带领少先队员们进村子歇息,在孙老汉的家里,大家一坐下,就呼噜呼噜地打起鼾声。突然,哨兵跑来报告:敌人包围了村庄。王有福忙叫醒队员,组织突围。敌人用机关枪封锁了门口,密集的子弹,直往土窑里扫射。少先队员们扔出几棵手榴弹,把敌人炸死一大片,其余的都退了下去。

敌人从烟囱里丢下来两颗手榴弹,把土炕炸塌了。孙老汉抱来一大卷羊毛毡,挡住破烟囱,说:“快,往毡上浇水培土。”队员们依法加固了两个烟囱。敌人又往窑里冲锋。队员们用长枪、刺刀、手榴弹,一次又一次地消灭敌人。打退了敌人的第八次冲锋之后,子弹快完了。手榴弹也快完了。少先队员们准备和敌人作最后拚搏。孙大爷却拉着王有福的手说:“不行啊,孩子,那么多的敌人,你们一伙娃娃,怎么冲得出去?我想起一条路:在中窖下边,有个地窨子。窨子里边,有二里多长的地道,直通后沟。这是早年跑土匪时打的,你们从这里出去。”说着,老人和有福揭开了窨子口,让队员们快下去。王有福就领着少先队员钻进窨子,穿过地道,来到后沟,又顺坡向上,离开了村子。

敌人抓住了孙老汉,问红军少年先锋队到哪里去了。孙老汉说他亲眼看见双方打得正紧火的时候,忽然一阵旋风,满窑的娃娃都不见了!“那是神兵呀,怎么抓得着?你们没有听人说;‘先锋队,是旋风,来无影,去无踪吗?说打你鼻梁,不撞你眼睛,靠你凡人,怎能胜神兵?”说得神乎其神。从此以后,红军少年先锋队便被称作“旋风队”,说成“神兵”了。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红军游击队迅速地扩大,先后组织了红26军,红27军,每个军下边都有几个团,每个团都有一个少先队或先锋连。到1935年秋,红军少先队员发展到二三百人,成为红军中一支活跃的战斗力量。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陕北的红15军团(包括红25军、红26军、红27军)配合中央红军在直罗镇打了个大胜仗。直罗镇战役,战斗异常激烈,红军向敌人猛扑,决心攻下直罗镇,敌人以猛烈的火力,密集的机枪子弹,阻挡红军前进,许多红军中弹牺牲。

山梁上有12个少先队员看得真切,急得哭了。小队长小柱子见西北风刮得很猛,他想出了主意,叫队员们准备了一些麦子土,用干粮袋和衣裳包着,绕过山头,向敌人的机枪阵地扑去。乘敌人不备,他们用手榴弹炸毁了敌人三挺机枪。小柱子指挥队员居高临下,把细面子土向空中扬洒。西北风吹着尘土,象是雾团,搞得敌人睁不开眼,打不准枪。少先队员们乘机冲入机枪阵地,一阵子手榴弹,打得敌人机枪阵地大乱。红军趁机攻上山梁,拔了敌人的机枪火力点。可是在战斗中,王芽、小柱子等12位少先队员被敌人俘虏了。

敌人把12位小战士押送到师部审问。一个白军军官,提着明晃晃的马刀,指着小柱子问:“你是干什么的?”

“干革命的,干打倒反动派的!”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红军战士,我叫少年先锋队员!”

白军军官又追问“包围我们的红军有多少?快说!”

“我是红军宣传员,打起竹板才能说,你给我竹板。” 小柱子说。

白军军官不懂竹板,只好答应自己用刺刀敲枪筒,叫小柱子说快板。

小柱子说: “猫头鹰眼,先别转,包围你的红军你看不见,满西北、遍江南,人数好有几万万。„„”

猫头鹰眼气得发了疯,命令士兵在隔壁房间准备好刑具。小柱子临危不畏惧,继续说着快板,其他11个少先队员一齐和着他的调子:

“同志们,齐步走,红彤彤的太阳在前头。少年先锋队真英勇,不怕受刑,不怕杀头,永远跟着共产党,向前走呵,向前走!„„”

几十个气急败坏的敌人涌进来,把12个少先队员推进刑讯室。一连好几天,敌人对这12位小战士用了种种酷刑:鞭打、吊拷、压杠子、坐老虎凳、上夹棍、竹签钉指头、烙铁烫„„他们一次次晕厥,又一次次被凉水泼醒,却始终没有一个人投降、变节,没有一个人向敌人暴露红军的机密。敌人又恨又怕,把这12个英勇不屈的小战士分别用木棍痛打,用马刀乱砍„„

就这样,12位少先队员被敌人凶残地杀害了。人们把他们称为12小英雄。

第二天深夜,少先队员王有福,领着一支由18名少先队员组成的小分队,向直罗镇飞奔。他们端着手提冲锋枪,从四面八方向敌人射击。正在“围剿”游击队的敌人,腹背受敌,以为红军主力又来消灭他们,夹着尾巴逃跑了。

直罗战役后,少先队进行了整编。300多名红军少先队员,编成了三个少先连,一个少共营。不久,英雄的少先队员们,高举红旗,唱着《抗日少年先锋队歌》,雄赳赳地奔赴抗日战场。

第三篇:谢素荣的心得体会

数学观摩课心得体会

瑞金市金都小学 谢素荣

2016年12月3日至4日我有幸参加在赣州市文清路举办的“清华附小、浙江的数学名师优秀课观摩与讲座”活动,观摩了来自清华附小的精彩教学和讲座,活动中教师们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同时也带给我深深的思考。下面就这几天的听课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王丽星老师的课前与同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新授学习这一点值得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你知道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示缓解学生的紧张感,尤其是他们的笑声,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汤卫红老师的讲座《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1+x课程”深化与创新》,可以实现个性化发展的特色课程。“1”是重要底线,实现健康、阳光、乐学的根本途径,必须把的牢。他们学校对孩子们的核心素养:

1、身心健康(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完整人格)

2、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勤于反思、合作学习)

3、审美雅趣(审美眼光、审美表达、审美创造)

4、学会改变(应用创新、实践创造、问题解决)

5、天下情怀(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社会责任)。这五大学生核心素养,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是我今后教育教学的方向。让孩子真正获得健康、阳光,乐学的学习生活。

张红伟老师,他的全景式数学教育让我触动很大。全景式数学教学是一培养全人为目标,以研究项目为单元,以建设更为全面,完整和跨界的综合性数学课程为核心,全景复演数学创造的全部关键过程,进行全景式多样化,自主性学习的一种数学教育理念和方式。张宏伟老师举例:对称(物体或图形在某种变化条件下,其相同部分间有规律重复的现象。)——包含轴对称,中心对称,旋转对称。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对称的概念。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精心预设——准确把握教材、全面了解学生、有效开发资源、适时准确评价关注生成——宽容地接纳生成、理智地认识生成、机智地筛选生成、巧妙地运用生成以满腔的热情、智慧的头脑,敏锐的触角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唤起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的学习热情,想尽办法调动学生地积极性、主动性,全力以赴地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数学的价值,不断地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要学会实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课堂中要对学生多鼓励、赞扬、赞赏,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对学习更加投入胆识更大。如“你真聪明!”“你讲得很有道理!”“说得很不错。”“你的想象力很丰富。“把掌声送给他!””等等。

教学语言要尽量亲和,形体语言要丰富准确,表情要开朗,特别在借班上课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走近学生,要能融入学生之中,不能远远地站在讲台上。

通过这次观摩活动,让我看到了很多新鲜事物,对我今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会反思,学人之长,补已之短,在反思时要上升到理论高度,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反过来深入理解理论,再指导教学。在教学时要学会质疑,在质疑中成长,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第四篇:李克元英雄个人事迹

李克元出生在晋东南武乡县王家峪村一个农民家里,12岁被选为儿童团小队长,他带领儿童团员们站岗放哨,盘查行人,干得可欢了。

1939年初冬,太行山下了一场大雪,克元和小伙伴们站在哨位上,突然,眼前落满白雪的荆丛、矮松猛烈的抖动起来。细心的克元颠起脚尖,猫着腰,端着红缨枪悄悄地向前走。只见盘山道上走来一个穿黑衣、戴白毡帽的矮胖的中年男人贼眉贼眼,东张西望,慢慢走来,嘴里还哼着拥军小调:

喜鹊枝头叫连声,八路总部住咱村,腾下暖房热窑洞,让给朱彭总副司令。

等他走到跟前,克元、二孩、小女、喜孩四支红缨枪,前后左右包围了他,齐声喝道:“站住!拿路条来!”

矮胖子嘻皮笑脸地回答:“我是三八五旅特务连的,有特别任务。”

儿童团员们仍警惕地命令道:“把路条拿出来吧!”

矮胖子耍起威风来:“我是给八路军总部送信的,要亲自交给朱总司令。”突然,他又神秘地压低了声音问:“朱总司令住在你们村里谁家呀?”

李克元想:俺们儿童团宣过誓,宁可死,也不暴露八路军的机密。

二孩问矮胖子:“你说你是三八五旅特务连的,参加过粉碎日本鬼子的„九路围攻‟吗?”

“参加过,当然参加过了。”

“第一次粉碎„九路围攻‟在什么地方?”

“在武(乡)西(部)丘陵地带。”

“错了!”喜孩叫起来,“在武(乡)东(部)山区浊漳河谷和长乐村一带。”

二孩瞪了喜孩一眼,继续问:“鬼子的第二次„九路围攻‟是怎么被粉碎的?”

矮胖子结结巴巴地回答:“许多八路军把鬼子包围了……”

“呸!”克元又吐了一口唾沫:“胡说,你根本就没参加!你根本就不是三八五旅特务连的!”

矮胖子慌了手脚,扭头往回走。

“抓住他!送村公所审问!”4个孩子象四只小老虎似的一齐扑上去,拧胳膊搂腿,小女大喊:“快来捉汉奸呐!”克元感到有个硬东西碰着他的手背,掀起那人的后衣襟,腰带上掖着一只乌黑铮亮的手枪,赶紧抓在手里。

在附近为抗属扳干树枝的王娥、纣男、明旺赶来,紧紧地围住,质问矮胖子是干什么的。

自卫队长崔恒林,正好路过这里,发现地上躺着的矮胖子正是近日他们捉拿的大汉奸乔克荣,便把他五花大绑押送到县司法科。

原来,乔克荣是日本鬼子派来专门刺探八路军总部情报的特务,曾多次带鬼子进根据地“扫荡”,杀人放火,无恶不做。第二天,抗日政府就将乔克荣依法枪决了。

朱德总司令代表八路军总司令部表扬了王家峪儿童团,儿童团员们感到无尚的光荣与自豪,李克元暗暗下保证,俺今后要加油干。

1940年秋天的一天下午,李克元下岗回来,发现总部门前左右的大石头上,大杨树上,全部拴上了高大的战马。

战马没下鞍,浑身的鬃毛全被汗水浸湿了。给战马梳鬃擦汗的八路军都是没见过面的陌生人。怎么回事呢?克元怎么能知道,这是各个军区的野战部队的首长们,接到总部发的紧急电令,日夜兼程飞奔到这里来,还没来得及歇歇马,喘口气,就在彭总屋里开起紧急会议来,听彭总宣读关于“百团大战”向中央军委的请示电报和这次大会战的详细部署。克元那颗热爱八路军的心,立刻燃烧起来,他飞跑到学校,要求为军马去割青草,马上得到了李老师的允许和儿童团员们的赞成。于是,大伙回家带上草绳和镰刀,到附近的山上割起青草来……

当晚霞染红了王家峪的村庄院落的时候,儿童团割草队,拖着和他们一般高的鲜嫩的草捆下山来,草捆在总部门前高台阶下面排成了长长的一大溜。儿童团员们个个累得浑身淌汗,把衣服全湿透了。

忽然,李克元摔倒在地上,一迭连声地喊:热死啦!把同学们给吓坏了。李老师赶来,关切地问:“发过冷了?”克元点点头。再看他割的大捆草,不禁感叹道:“克元,你真是个铁孩子哩!发着疟疾,还割这么多草。”克元没接老师的话茬,直喊:“渴,渴死啦!”

一位八路军同志把水壶递过来。大伙儿感激地望着他,让克元喝个够。他浑身出了透汗,才觉得好受一点儿。

一个月以后,彭总、左权将军,带着总部机关,人不知鬼不觉地也走了。

秋凉了,克元正和小伙伴们帮助抗属收柴禾。村长迎面走来说:“孩子们,赶快准备干柴,上级有紧急命令,八路军作战紧急,下不了战场,要求各村,不送生面送熟食。”

克元听得心里火热,赶忙向学校跑去。找李老师详细汇报,李老师想了一下说:“谁家能有多少干柴?先把儿童团拣的柴禾拿出来吧。”

很快,全村所有的锅灶都用上了,烧着儿童团送的干柴。烙饼、蒸烫面卷儿、贴饼子、焖小米干饭、熬绿豆汤,做飘着葱油香的片儿汤和豆腐汤。

雨唰唰下个不停。村长选了李克元、刘四旺、任二孩、赵楷尧等20名大同学,带上老人和妇女,踏着泥泞而陡峭的黄泥斜坡路,出发了。

克元发过疟疾,浑身无力,腿软路滑,小心翼翼地攀登着。心里说:你喜孩怎么会知道俺背的大布袋里还有个小布袋,小布袋里装着绿豆枣泥馅儿的白面馍馍,是俺娘把过年的麦子推了蒸的发面馍,好消化,又有滋养,专给左权将军和彭总吃的。他俩胃口都不好,听说是小时候吃野菜,长征时吃野草,吃坏的。

想着,克元心里滚烫滚烫的,眼里噙满了泪水。

冷雨下个没完没了,他们爬坡下坎走河滩、钻山沟进大川,又累又饿。喜孩向克元要吃的。克元把出发前塞进衣兜里的一把苦苦菜,分给喜孩一点儿,他自己也大口大口地吞吃起来。

村长见此情景,深有感触地说:“背的是白面烙饼,自己却用苦苦菜充饥,多好的孩子们啊!”忙打开粮袋,拿出一摞烙饼:“我家还有一斤白面,回去给公家补上,每人吃块烙饼充充饥!”

克元、喜孩他们说,八路军正在与鬼子拚刺刀,赶快送上去吧!村长被感动得流下泪来,“为了孩子们,我拚上这把老骨头,也心甘!”说完,带上“送粮”队,到了石门村西。战场就在附近的关家垴山上,这是百团大战第三阶段的最后一次决战——著名的关家垴战役,是彭总和左权将军亲自指挥的。日寇精锐部队——三十六师团冈崎大队伤亡惨重,冈崎也受了重伤。毛主席还从延安打来了贺电。粮食送到了,克元和儿童团员们向着关家垴山唱起了欢乐的歌。

阴历9月13日,是鬼子大规模进行根据地“扫荡”的开始,情况十分紧急。李克元正在落凤坪顶上放哨,突然,一条望不到尾巴的长蛇阵,沿着远远的西边浊漳河谷飞动着,转眼到了五里区的上北漳村,上北漳村头上的消息树倒了,原来是敌人的大队人马出动了。克元马上推倒消息树,朝天鸣了三枪。乡亲们听到警报迅速转移,两排八路军扛着机枪、掷弹筒,带足了子弹和麻尾弹,飞奔上山,从克元身边跑过,沿着南山脊到了长满苍松翠柏的禁山埋伏好了。李丙彦、李二丑来接哨。他俩为吸引敌人注意力,向敌群投了麻尾弹,炸死炸伤一片鬼子。鬼子包围了他们,二丑牺牲,丙彦左腿受了伤,从高崖跳下,紧贴崖壁爬了200来米远,钻进地坎阶拐角的一个隐蔽的水洞里。

李克元没走远,藏在离水洞只有百米的土崖缝里,二丑的牺牲、丙彦负重伤钻水洞他看得真真的。战友不怕牺牲的精神鼓舞着他,他一点也不害怕,只怕战友受到损失。

不好,鬼子绕路顺丙彦的爬行路线找到水洞跟前,细细地搜索起来。当鬼子正要向洞口的草丛下刺刀的一刹那,克元大喊一声:“小老子在这儿哩!”他飞似的往山上跑去,回身向追来的鬼子群扔了三颗麻尾弹,轰轰轰,炸倒了好几个。他心里乐,紧往山上跑,眼看翻过山梁脱险了,却迎面被另一股鬼子截住,被捕了。

鬼子把他当成了李丙彦,要他说出八路军藏在什么地方?说了就放他。克元给他个后脑勺,不理睬他。

鬼子凶相毕露,把东洋刀背压在克元的脖子上:“不说,死啦死啦的!”

李克元昂首挺胸还是不哼声。

这时,鬼子的大队人马上山来,从克元面前走过,顺山脊向禁山走去。克元心里好乐啊!打吧!亲人们,狠狠地揍狗强盗!俺死了也够本儿了!

骤然,枪声大作。鬼子乱了阵脚,踩响了子母雷、梅花雷,死的、伤的、逃的,连滚带爬,顺山脊滚下蟠龙河里。

鬼子官气得大吼一声,把洋刀向李克元的脖子砍去,一腔仇恨的鲜血,喷了鬼子官满脸满身。

八路军一个营和崔恒林带的民兵返回来,和禁山打埋伏的八路军一起,把鬼子“包了饺子”,替战友们报仇雪恨,500多鬼子伪军丧命,余下的几个敌人,仓促逃回武乡县城。

当晚,军民在文昌塔下开了追悼大会。石岗区长传达县政府的指示,追认李克元、李二丑为革命烈士,号召军民学习李克元、李二丑英勇牺牲精神!

儿童团员来到李克元坟前举拳宣誓:学习李克元舍己为人的精神,做好抗日工作,争取做模范儿童团员(陈宝琳)!

第五篇:英雄中队事迹

宜兴市范道实验小学六(2)中队

争创“英雄中队”事迹材料

宜兴市范道实验小学六(2)中队是一个拥有39名成员的班集体。在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每个人都在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提高自身素质,为这个集体增光添彩。虽然年少,但充满自信;虽然稚嫩,但敢于拼搏。我们相亲相爱,携手共进,以坚实的步伐烙印下自豪的足迹,展示了我们独特的风采。

一、加强班风建设

良好的班风是班级顺利开展工作、健康发展的前提。建班之初我们提出“争当六(2)主人翁”的口号,增加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形成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团队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民主公正”的原则,班级成员共同制定了《六(2)公约》、《文明监督岗制度》和《卫生监督岗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并结合学校常规量化考核管理,开展“零扣分日”活动,督促同学们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做好各项常规工作,为班级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优秀的班干部

一个成功的班集体,必须有一支能干的班干队伍。班干部由学生自荐、竞选演讲、民主选举的方式产生的,后又经过一次民主评议、改选,现在的班干部们工作认真、责任心强,能互相配合共同为班集体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魏书生曾说过,一个具有生命力的班级,应该“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作为班主任,我试着给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让他们能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为此,除了原有的班

干部岗位职责,我们还为一些处在班级中下游水平的同学量身订做了适合他们的岗位,如:监督眼保健操和课间操的“两操监督员”、去食堂用餐监督路队纪律的“路队长”等,让他们感受到班级的尊重,更好地自我约束并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

学期初,我班开展了“爱我六(2)”班徽和班歌征集活动,请全班同学群策群力为班级设计能体现六(2)特色的班徽,将旋律优美,内容健康的歌曲改编为班歌,努力营造健康快乐班级文化,融洽了班级感情,提高了集体凝聚力。开设“班级论坛”,各小队选派发言人,听取并整理同学们对班级事务的意见和建议,在班会课上拿出来说一说,议一议,在平等、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同学们加深了相互理解,加强了班级团结。争创“英雄中队”,以汶川地震中的小英雄林浩为榜样,学习“林浩精神”,开展“我心中的英雄”主题班会,并邀请远东电缆职工胡晓刚同志走进班级,用他的事迹向同学们诠释身边的平凡英雄。

六(2)中队,是一个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就像刚发芽的幼苗,虽然生机勃勃,但总有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地方,我们会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更会满怀希望与激情加强各方面的协作,努力改进不足。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六

(2)中队一定不辱“英雄中队”的使命,昂首阔步,勇往直前。

宜兴市范道实验小学六(2)中队

2011.4

英雄中队创建活动

邀请我镇劳动模范作事迹报告

新一代班徽佩戴

别开生面的水果会

走进远东

慰问敬老院

烈士墓前敬白花

植树护林我参加

下载谢荣策英雄个人事迹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谢荣策英雄个人事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英雄的事迹(本站推荐)

    英雄的事迹 方志敏 1934年11月初,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他带领......

    英雄以及其事迹

    NO. 1. 牛玉儒:勤勤恳恳,鞠躬尽瘁,被称为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榜样 【主要事迹】牛玉儒生前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委书记,2004年8月因病逝世。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牛玉儒吃......

    谢勇事迹简介

    谢勇事迹简介谢勇是海矿公司机电队电工,从业期间,他始终以高昂的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工作态度,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全身心的投入到热爱的电工事业中,为海矿的发展倾注了满腔热血,由......

    谢继武三好学生事迹(范文大全)

    三好学生申请书 尊敬领导、老师 你们好!我是美术系09动画(一)班的谢继武,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转眼间我已经是大四的学生了.回顾过去的三年大学生活,我感触颇深,发现自己没有虚度时......

    郭荣勋董事长个人事迹(xiexiebang推荐)

    郭荣勋同志个人事迹 郭荣勋,男,汉族,1965年5月2日生,河南开封人,1988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后于清华大学深造,获EMBA学历。 现任汇金集团董事长,焦作市人大代表。 1988......

    柏纪荣事迹

    “我愿做一支彩笔,为山村的孩子描绘美好未来;我愿做一只渡船,为山村的孩子摆渡波涛彼岸。”这是赣榆县黑林小学柏纪荣老师的人生信条。正是凭着这一信念,28年来她始终坚守在山......

    文朝荣事迹

    村支书的楷模——文朝荣2014-5-15 10:05| 发布者: 蒋敦萍| 查看: 100| 评论: 0|原作者: 宫喜祥 周黎兵 刘 莹 马 刚|来自: 乌蒙新网——乌蒙新报摘要: 老支书文朝荣从毕节市......

    高德荣事迹(推荐)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高德荣事迹 高德荣,男,独龙族,1954年3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怒江州委独龙江帮扶领导小组副组长。 为了让独龙族人民早日脱贫,他毅然回到独龙江畔,手把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