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嘉寅事迹稿

时间:2019-05-13 08:07: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荣嘉寅事迹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荣嘉寅事迹稿》。

第一篇:荣嘉寅事迹稿

梅花盛开在夕阳下

梅花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会徽。而夕阳通常又象征者我们老年人。在我们“心悦夕阳红”工作站内就有一位服务于老年人的残疾人志愿者。

这位志愿者每周都会抽几天来到南昌路的日托所内,为这里的老年人读报纸。他所读的内容也都是他自己精心准备的,有的是时下最新的资讯;有的是老年朋友们最喜欢的健康长寿方面的文章;当然有时候也少不了时事新闻。每次读报的主题和内容都会有所不同。这里的老年人也非常喜欢他来为大家来读报。

不光如此,每次读完报,他都会虚心听取“听众们”对他的意见和建议。并且每次都会把半天来的服务情况和感想写在记事本上。

在初接触我们的这位年轻的志愿者小荣时,都会给人一种内向、腼腆的印象,不太喜欢说话。在工作站的咨询师杨老师从小荣的外婆处得知,小荣原来是一位具有听力残疾的青少年,由于听力方面的障碍导致其没有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小荣的外婆希望能够让小荣多与社会接触。

咨询师杨老师也认同小荣外婆的话,如果一个人长期待在家里的话,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特别是在人际交往方面会产生障碍,以至于最后无法适应社会生活。

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有价值、有能力的人,如果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就会产生各种问题。为了帮助小荣,咨询师根据社区内的需求,决定安排小荣成为工作站的一名实习志愿者。让小荣先从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不断增加其成功的经验,以提升其自信心。

咨询师安排小荣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为日托所内的老年人读报。咨询师告诉小荣,为老年人读报看似简单,但其实这也是向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的方式之一。为了增加小荣读报的信心,咨询师杨老师还邀请了数位老年协会的会员,作为小荣的第一批听众。大家在小荣读完报之后,为其提了不少建议。小荣也非常虚心的接受了。

在老年协会会员们的帮助下,咨询师的鼓励下,小荣开始了他第一次的读报任务。他精心的为老人们准备了关于养生方面的内容。受到了老人们的欢迎。

每次读完报后,小荣都会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现在小荣的读报水平也已更上一层楼。经过数周的服务之后,他也已经得到了老人们的认可。

为了表示对他的肯定,工作站决定邀请其成为我们“心悦夕阳红”正式的志愿者。

这朵梅花已经盛开在夕阳之下!

25岁年轻人:为老年人读报让我感到快乐(图)

3月23日上午10点,南昌路44号老年日间照料站里,老人们眯着眼静静躺在沙发上,正在听旁边一名长相阳光的年轻人读报纸。年轻人逐字逐句地朗读,老人们时而点头微笑,时而睁开眼和年轻人探讨报上内

容。

这位年轻人叫荣嘉寅,今年25岁,是一名残疾人。自去年4月份起,他坚持在老年日托站为老人读报,和老人聊天,一年来从未间断。他的到来,使日托站充满了欢颜笑语。“在这个日托所里当一名志愿者,我感到很快乐!”荣嘉寅说。

坚持不懈为老年人读报

3月23日,记者在南昌路44号瑞金二路街道社区服务综合楼见到了荣嘉寅。他穿着休闲的连帽衫和牛仔裤,略显腼腆。“我刚才在旁边的老年日间照料站为老人们读报呢。”他笑着对记者说。

如果不经特别介绍,很难想象这个阳光的青年其实是一名残疾人。在他读小学的时候,常感觉自己听不清声音,成绩也大受影响。父母带他去医院检查,才发现他有听力中度残疾的症状,只能辍学在家自学。然而,腼腆而坚强的荣嘉寅却靠着自身努力,在区残联组织的电脑培训中,拿到了电脑初级资格证书。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去年春天,荣嘉寅向瑞金街道 “心悦夕阳红”心理工作室毛遂自荐,要求为老年人们提供服务。经工作人员的鼓励和支持,他于2010年4月27日正式以“慰老服务志愿者”的身份走进老年日间照料站,为老人们读报。从那时起直至今日,荣嘉寅坚持每天都去照料站为老人们读报一小时,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荣嘉寅说,他读的报纸一般都是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内容,比如前阵子全国两会中关于医改的内容,平

常读一些养生类的文章,老人们都很喜欢听。

“他的到来使老人们又惊又喜,以前从未有人来这里为老人们读报,这里的老人们都特别喜欢这个孩子。”“心悦夕阳红”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我很喜欢听小荣读养生类文章,看到他我就像看到自己的孙子一样,他为我们排解了寂寞,带来了快乐!”照料站里的李阿婆对记者说。

收集资料拉近与老人的距离

荣嘉寅思维敏捷,说话文质彬彬,非常有礼貌。他告诉记者,为了能更好地和老年人打成一片,寻找和他们的共同语言,他经常去图书馆看书,或者到社区活动中心去上网查阅养生和医疗保健的资料,“这

样和老年人们聊起天来会更加融洽。”

在为老年人服务的过程中,荣嘉寅也在不断探索。最初给老年人读报时,他用的是普通话,但他发现不少老年人都听不太懂。于是,他就将报章内容 “翻译”成上海话,“这样老年人听起来会更亲切。”“翻译”其实并不简单,荣嘉寅练习了很长时间,开始的时候,每天要练两小时,把自己外婆当听众。由于自己听不见,一开始他的发音很别扭,但渐渐便能流利表达了。

除此之外,荣嘉寅爱好广泛,他喜欢看书和集邮,尤其喜欢历史方面的书籍。“我特别喜欢钻研以前发生的那些波澜壮阔的事,而通过集邮,我也可以给老年人们讲解历史翻天覆地的变迁。”去年世博期间,荣嘉寅去参观之后不忘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与老人们分享;元宵节时,他又会应景地选择各个地方的传统活动和有关元宵节的历史故事讲给老人们听;平时学了新的穴位操、好玩的保健操,他也会耐心教给老人。

以后还准备去其他社区服务

每次结束志愿者工作后,荣嘉寅都会拿出日记本,将当天的情况记录下来,寻找可以改进的地方。近一年来,荣嘉寅的每篇日记的第一句话都是 “我觉得还有一些想法。” “我总是想着下次还可以做什么让老

人更开心,读什么内容让老人更受益。”

荣嘉寅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名残疾人而自暴自弃,相反,他渴望工作,在超市当过理货员,在快餐店做过勤杂工,也奔波于各大招聘会,但由于听力问题,他没有得到许多机会。即便如此,他依然不向命运低头,转向了社会公益事业,成了一名慰老服务志愿者。

“志愿者的经历让我感到开心又心酸。开心的是老年人对我的认可,心酸的是,不少老年人虽物质生活丰足,可以安度晚年,但精神生活却相对空虚,非常需要有人陪伴和倾听。我想我做的还远远不够,还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今后我将不断探索。”谈及未来的打算,荣嘉寅眼睛发亮: “跟老年人一起我感到很快乐,我会将志愿者工作一直做下去,还想去别的社区做同样的服务!” 25岁年轻人:为老年人读报让我感到快乐

照片中的年轻人叫荣嘉寅,今年25岁,是一名残疾人。2010年4月27日正式以“慰老服务志愿者”的身份走进老年日间照料站,为老人们读报。从那时起直至今日,荣嘉寅坚持每天都去照料站为老人们读报一小时,刮风下雨从不间断。荣嘉寅说,他读的报纸一般都是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内容,比如全国两会中关于医改的内容,平常读一些养生类的文章,老人们都很喜欢听。“他的到来使老人们又惊又喜,以前从未有人来这里为老人们读报,这里的老人们都特别喜欢这个孩子。“我很喜欢听小荣读养生类文章,看到他我就像看到自己的孙子一样,他为我们排解了寂寞,带来了快乐!”照料站里的李阿婆说。他坚持在老年日托站为老人读报,和老人聊天,他的到来,使日托站充满了欢颜笑语。

荣嘉寅思维敏捷,说话文质彬彬,非常有礼貌。在为老年人服务的过程中,荣嘉寅不断探索。最初给老年人读报时,他用的是普通话,但他发现不少老年人都听不太懂。于是,他就将报章内容 “翻译”成上海话,“这样老年人听起来会更亲切。他会应景地选择各个地方的传统活动和有关历史故事讲给老人们听;平时学了新的穴位操、好玩的保健操,他也会耐心教给老人。

每次结束志愿者工作后,荣嘉寅都会拿出日记本,将当天的情况记录下来,寻找可以改进的地方。近一年来,荣嘉寅的每篇日记的第一句话都是

“我总是想着下次还可以做什么让老人更开心,读什么内容让老人更受益。”

荣嘉寅没有因为自己是一名残疾人而自暴自弃,相反,他身残志不残,不向命运低头,转向了社会公益事业,成了一名慰老服务志愿者。“在这个瑞金街道日托所里当一名志愿者,我感到很快乐!”荣嘉寅说。我会将志愿者工作一直做下去,还想去别的社区做同样的服务!”

第二篇:荣嘉寅志愿者服务一年记

一个年轻残疾志愿者的心路历程

我在瑞金街道日托所里当志愿者已经快一年了。说实话,当初得知要来为老人服务的时候我有些抵触,因为我担心和老年人说话有代沟,害怕和他们相处不好。为了鼓励我,外婆给我打气,传授我她的志愿者工作经验;“心悦夕阳红”项目负责人浦老师也向街道残联的领导大力推荐我。为了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我决定挑战一下自己,试试自己的能力。

第一次试读是在瑞金街道心悦夕阳红心理工作室的会议室里,当时坐着街道残联的领导,还有很多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我向大家介绍了自己,并当众读了一篇有关老年人的文章,之后又谈了自己对将要担当为老服务志愿者的感想。在场的领导很认可我的表现,认为我有这么一份为老年人服务的心值得表扬和鼓励。我对大家说:“虽然我是一名残疾人,但是我身残志不残。而且有国家的关心和照顾,我理应回报社会。这次有这样一个机会,对我而言也是一种锻炼,我一定尽自己的努力,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希望阿婆们能够接受我,不要排斥我。”

2010年4月27日,我正式以“慰老服务志愿者”的身份走进瑞金二路街道综合服务楼老年日间照料站,为老人们读报。日托所的老人们对我的到来感到新鲜和意外,因为以前还没有人来这里为他们读报。读报是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通过读报我可以了解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同时给他们带去精神安慰。在读报的过程中,我细心观察每个人的性格和心理需求,回家后留心收集报纸、杂志和电视上的新闻,用心挑选出他们感兴趣、喜欢听的话题和内容。不仅仅读报,我还和老人们聊天、拉家常,与他们谈心、交朋友。很快,我就“打入”他们的阵地,融进了他们的圈子。在这些老人中,有一位李阿婆,她的心态特别好,与世无争,像个孩子一样,脸上永远挂着灿烂的笑容。她很喜欢听我读的养生类的文章,对我的志愿者工作也非常感谢。她说她的孩子们工作单位都很好,不需要她操心;她的身体很好,只是有些耳背,每月退休工资足够她的开销,生活无后顾之忧。她在日托所里和其他老人相处很融洽,就是有时候比较寂寞。看见我来她特别高兴,觉得我就像她的孙辈一样亲切,每天都来关心看望他们这些老人,陪他们聊天,给他们读报。我听了后很开心,也有些心酸。开心的是,老人们的喜爱是对我志愿者工作的认可;心酸的是,从她的话中可以感受到虽然物质生活丰足,可以安度晚年,但老年人精神生活容易空虚,非常需要有人陪伴和倾听。这也是我作为一名心理志愿者的作用。

我平时喜欢看书、集邮。通过集邮可以给老年人讲解历史翻天覆地的时代变迁,也可以听听他们作为过来人的亲身感受。去年,上海举办了世博会,我也去参观了几次。我将参观的所见、所闻都告诉那些未能亲临的老人们,也和已经去过世博会的老人交流了彼此的感想,老年人们在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大开了眼界,也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和由衷的自豪。

在一年多的志愿者服务中,有很多事影响我、感动我。印象最深刻的事有两件。第一件是小吴的到来。小吴是阳光之家的成员,因为整体情况较好,所以也来担任慰老服务志愿者的工作。浦老师说她刚来,对情况不熟悉,要我带带她。我说没问题。在带她的过程中,我们互相帮助,及时发现问题,改进读报方式,寻找不同内容。比如,我们将普通话朗读换成了上海话,这样老人们听起来更亲切。因为习惯普通话,一下子要改掉还真不适应。我练了很长时间,每天抽出两小时,把外婆当听众,在家里练上海话。因为听不见,一开始我的发音很别扭,外婆给我提出一些建议,心理咨询工作室的老师们也耐心帮助和指导我。现在,用上海话读报已经成为了我的特色,老人们都称赞我读得好。

第二件事是老年协会志愿者袁老师的教导。袁老师退休前是小学语文教师,她曾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看我为老年人服务,她很高兴。现在的年轻人能这样用心,天天坚持来做志愿者很不容易。但读报也有讲究,一要生动有感情,二要内容要丰富有意义。她还准备让我到她们长乐社区去也为那里的老年人读报。她希望我能发挥年轻人的优势,到新的环境中能迅速打开局面,使更多的老年人感受年轻人的活力,获取新鲜有趣的新闻。在她的专业指导下,我的进步很快。我也一直把袁老师的话放在心上,督促我鞭策我,这是我前进的动力。

作为一名慰老服务的志愿者,在短短的一年中,我不仅帮助到别人,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清晰地感到自己整个人的巨大变化。通过当志愿者,我有机会走出家门,接触社会,服务他人,使自己在精神上、思想上均有所提高,在得到别人的肯定和鼓

励后,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而且,现在的我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在以前是没有的。在这里,我要深深感谢给予我极大帮助的瑞金街道心悦夕阳红心理工作室的浦老师、杨老师、陆老师和周老师,他们引领我、指导我,给我提了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我的成长具有很大影响。身为一名慰老服务的志愿者,我由衷地为自己感到自豪。我相信以后我会做得越来越好,发挥更大的个人价值!

荣嘉寅

2011年3月17日 【志愿者背景】

荣嘉寅,25岁,瑞金二路街道“心悦夕阳红”慰老服务的一名年轻志愿者。

在荣嘉寅读小学的时候,就常常感觉自己听不清楚,尤其是英语听力,成绩受到很大影响。父母带他去医院检查,结果发现听力中度残疾,只能辍学在家自学。

荣嘉寅是个腼腆内向的大男孩,但内心坚强上进。区残联组织成立电脑维修实践小组,提供给残疾人一整套培训,荣嘉寅在培训中成绩突出并拿到了电脑初级资格证书。他兴趣广泛,爱好历史、政治和集邮。经常去图书馆看书,或是到社区活动中心学习电脑。他渴望工作,在超市当过理货员,在快餐店做过勤杂工,也奔波于各大招聘会,但由于听力问题最终都被拒绝。可贵的是,他没有因此而自卑、放弃,既然不能从事一般的工作,就转投了社会公益事业,成为一名心理志愿者。

每周四天,他都会来到瑞金街道综合服务楼二楼日间照料站为老人们读报,陪老人们聊天,风雨无阻。2011年1月20日,天将大雪,地面积雪湿滑,我们都劝他安全重要,今天的志愿者服务可以停止一次。但他仍然坚持要来,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未必做得到,但荣嘉寅做到了。天气的酷冷敌不过他火热的志愿者之心。这就是身残志坚的精神体现。

荣嘉寅也是个有心人,每次看到有趣的新闻以及与老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他都会收集起来,带给老人们。世博会期间,他去参观的同时不忘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都带回日托所来与老人们分享;元宵节来临,他又会应景地选择各个地方的传统活动和有关元宵节的历史故事来讲给老人们听;政府出台新的助老服务和政策,他知道后会第一时间告诉老人;平时学了新的穴位操、好玩的拍手操,他都会耐心教给老人,在帮助他们获得健康的同时也让老人们的心情获得了愉悦。

不仅如此,每次结束志愿者工作后,他就会拿出日记本,将当天的情况记录下来,比照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寻找可以改进的地方,想着下次还可以做什么让老人更开心,读什么内容让老人更受益。他会克服发音困难,学习上海话读报;他会自掏腰包购买经络穴位书回来研究;他会学习穴位操教给老人;他会戴着助听器,耐心倾听老人的家常之唠„„

身为一名残疾者,荣嘉寅没有自怨自哀,没有求索同情关照,反而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日托所的老人们,用自己的能量来点燃公益之火。

第三篇:沈嘉荣设计展主持词

“沈嘉荣设计展”开幕暨“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揭幕仪式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

寒凝大地,落木萧萧。在这淡墨素净,积蓄力量的美丽冬季,我们再次相会于创意100,隆重举行“沈嘉荣设计展”开幕暨“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揭幕仪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青岛创意100文化产业园,向到场的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到场的嘉宾,他们是:  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 于家骧先生;  中国著名版画家 张白波先生;  中国小说家协会会员 徐培范先生;

 原青岛玻璃厂总工程师、工艺美术大师 迟俊青先生;

 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 李伯书先生;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沈嘉荣先生;

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学者 宋文京先生;  青岛工业设计协会会长 王海宁先生; 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副院长 周厚才先生;

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 崔卫女士; 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综合基础部书记 刘维军先生; 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综合基础部主任 刘爱华女士; 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仪式进行第一项,有请创意100文化产业园总经理邓斌先生致辞。

仪式进行第二项,有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工业设计协会名誉会长、著名设计师沈嘉荣先生致辞。

仪式进行第三项,有请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副院长周厚才先生致辞。

仪式进行第四项,有请我们尊敬的XXX、XXX、XXX、XXX为“沈嘉荣设计展”剪彩。

有请我们尊敬的周厚才副院长和创意100邓斌总经理为“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揭牌。

庆典仪式到此结束,请大家移步“三号楼艺术家画廊”参观展览,预祝展览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谢谢大家。(掌声)

2012.12.25 2

12月26日活动程序

09:30-10:00 外贸学院参观 10:00-10:30 开幕及揭牌仪式。10:45-11:30 五楼座谈 11:30-12:00 午宴准备 12:00-14:00 午宴开始

第四篇:沈嘉荣设计展主持词

“沈嘉荣设计展”开幕暨“山东外贸职业学

院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揭幕仪式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

寒凝大地,落木萧萧。在这淡墨素净,积蓄力量的美丽冬季,我们再次相会于创意100,隆重举行“沈嘉荣设计展”开幕暨“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揭幕仪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青岛创意100文化产业园,向到场的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到场的嘉宾,他们是:

 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 于家骧先生;

 中国著名版画家 张白波先生;

 中国小说家协会会员 徐培范先生;

 原青岛玻璃厂总工程师、工艺美术大师 迟俊青先生;

 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 李伯书先生;

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沈嘉荣先生;

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学者 宋文京先生;

 青岛工业设计协会会长 王海宁先生;

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副院长 周厚才先生;

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教务处处长 崔卫女士;

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综合基础部书记 刘维军先生;

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综合基础部主任 刘爱华女士;

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仪式进行第一项,有请创意100文化产业园总经理邓斌先生致辞。

仪式进行第二项,有请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工业设计协会名誉会长、著名设计师沈嘉荣先生致辞。

仪式进行第三项,有请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副院长周厚才先生致辞。

仪式进行第四项,有请我们尊敬的XXX、XXX、XXX、XXX为“沈嘉荣设计展”剪彩。

有请我们尊敬的周厚才副院长和创意100邓斌总经理为“山东外贸职业学院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揭牌。

庆典仪式到此结束,请大家移步“三号楼艺术家画廊”参观展览,预祝展览圆满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幸福。谢谢大家。(掌声)

2012.12.25

12月26日活动程序

09:30-10:00 外贸学院参观

10:00-10:30 开幕及揭牌仪式。10:45-11:30 五楼座谈

11:30-12:00 午宴准备

12:00-14:00 午宴开始

第五篇:柏纪荣事迹

“我愿做一支彩笔,为山村的孩子描绘美好未来;我愿做一只渡船,为山村的孩子摆渡波涛彼岸。”这是赣榆县黑林小学柏纪荣老师的人生信条。正是凭着这一信念,28年来她始终坚守在山村教育的讲台上,如同绽放在山间的野菊花,质朴而素雅,散发出淡淡的菊香。

一、无悔——到山村当教师

赣榆县黑林镇地处江苏省最北部,在苏鲁两省交界处,属于偏远山区,也是革命老区。当年刘少奇同志曾在这里领导苏北鲁南地区人民开展革命运动。1986年,柏纪荣师范毕业分配到该镇大树村小学任教。

黑林镇大树村是市、县有名的扶贫村庄,柏纪荣的父亲骑自行车把她送到大树小学。一进校门,他们面对的是无围墙的校舍,教室是排成两行半的土房子,课桌凳破旧,宿舍、做饭都在教室山墙外垒起的一间草棚里„„看到此情此景,父亲又生气又心疼:“当初考学填报志时,你的班主任说你很有希望考上名牌大学,不希望你报师范。我和你妈也希望你永远走出祖辈贫穷的山区,可你就是不听。你看!学校条件这么差,让我们怎么放心?我得找人把你调到条件好一些的地方” 柏纪荣理解父母的心情,可是家乡很贫穷,家乡需要她,她有什么理由弃之而去呢?艰苦的工作环境没有使她退缩,相反,她以实际行动改变着周围的一切。没有教参,她就骑车到外校找人借回来抄,没有挂图,就用粉笔在黑板上画,门窗坏了她就带领孩子们修补。柏纪荣在这偏远山区一干就是28年。

二、抉择——经得住考验

1993年柏纪荣的丈夫停薪留职到深圳和亲戚合开了一家婚纱影楼,经过精心经营,规模日益扩大,收益颇丰,并形成了良好的商誉。这年盛夏,丈夫写信让她放弃当教师,带着孩子一起去深圳闯一闯。因为在深圳一个月的收入比她在家一年的工资还要高,她当时有点动心。可是第二天一早,当她走上讲台,面对孩子们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神,想到了山里人祖祖辈辈的苦日子,想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她意识到自己不能走。就这样,柏纪荣又留了下来。说来也巧,那一年她们刚满三岁的儿子不慎落入池塘,差点性命不保,幸亏被人救起。于是她写信要求丈夫回家重返讲台,以便共同照顾孩子,丈夫发怒了:“不是让你带孩子上深圳来的吗?我这里的事业刚刚起步,如果我回去了就前功尽弃了!”柏老师哭了,“我喜欢这里的学生,我已经没法离开这些孩子了。” 丈夫拗不过妻子的执着,最终放弃了他喜欢的摄影专业,硬是让柏纪荣给拉回了家。

三、教研——骄人的成绩

参加工作以来,柏纪荣一面深入钻研教材,一面探索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途径,尝试着把课堂作为学生求知、实践、交流、创新的场所。凡事都要争第一的她很快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储蓄了丰厚的教学基本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个人教学风格。听过她上课的人都会感到她的课上得严而有爱,扎实而不失灵活。她教过的学生,都喜欢上数学课,学生回家都说“俺班的数学老师是最好的。”在近30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带的数学教学成绩在全镇同年级同学科中总是名列前茅,老师没有不佩服的,几任校长对她也都赞不绝口。

“如今借助教育博客、QQ群等网络资源,教师可以足不出户地走进全国各地优秀教师、教育专家的讲座和课堂,实现与名师、名家零距离的对话交流。”勤于学习的柏纪荣,积极参加网络学习与网络教研,通过新媒体技术不断拓宽教育教学平台。2009年,她创建的网络班级,被评为国家级示范“三人行”网络班级;2011年她在凤凰教育网上创建的教育教学随笔主题帖被评为一等奖;2013年她创建的连云港教育博客被评为市一等奖、市十佳教育博客;曾获连云港市“十一五“教科研成果奖、连云港市首届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她执教的录像课被评为全国优质课堂一等奖;2012年被中国教育新闻网评为优秀通讯员;主持的省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结题,课题研究成果获省二等奖。近年来,她还相继获得省爱生模范、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数学学科带头人、市“

十、百、千”龙头工程教学骨干、市“333”骨干教师、市家校结合教育优秀教师,县首批名师、县首届“十大”道德模范等荣誉。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40多篇,主持省、市教科研规划课题5项,获奖论文近百篇。平时,柏纪荣还十分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与培训,通过结对帮扶,一部分青年数学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市、县骨干教师。

四、亲情——难舍难分

“学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柏纪荣常挂在嘴边的话,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句话的背后有多少令人感动的故事。

2010年3月的一个星期天,柏纪荣心情沉重地坐在一辆从厉庄医院开往黑林的专线车上。一路上,她红着双眼,止不住的泪水模糊了视线。母亲卧病在床后,作为老人最疼爱的女儿,她本应该陪在老人身边尽孝,可是她不能耽误孩子们的课啊,于是就把照顾老人的重担托付给了弟弟和弟媳。如今母亲住院,每个星期日的早晨,她都会带上母亲最爱吃的食品,搭车赶20多公里的路到医院探望。一天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给老人喂饭、擦脸、剪指甲、翻身子,忙活一阵子,她就得往回赶。每次要离开的时候,母亲都会拉住她的手不放,眼神中充满了留恋。她真想留下来多陪老人一会儿,可是她心中牵挂着学生,只好含着泪对母亲说:下个星期我再来看您啊!就这样她从来没因为母亲的病请过一天假。

五、爱生——满腔柔情

教孩子首先要爱孩子。28年来,柏老师始终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把“情”倾注在每一个山村孩子身上。对于教学中遇到的特殊孩子,她总是付出更多的努力,帮助他们实现读书梦。

镜头一:“爱心小组”呵护重病孩子成长

五年前,黑林镇中心小学刘广芳老师所带的班里有个特殊的女孩小廖,手臂手指无力,腿脚不能走路,最大的难题是不能自己上厕所。刘老师积极帮助这个孩子,但有时候课多,小廖的妈妈仍要每天请假过来照顾。柏纪荣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决定组成一个以刘老师为中心的“爱心小组”,得到课任老师杨雪的支持,“爱心小组”筹资为小廖购买了价值千元的轮椅。从此“爱心小组”的三个人承担了抱小廖上厕所及课间活动的所有事务。外人能看到的只是她们几个老师推着坐在轮椅的廖铄穿梭于校园内外的轻松场面,却无人能体会到她们抱小廖入厕的艰难。由于小廖浑身无力,双脚没有一点支撑力,单是抱她上、下轮椅就会让她们很吃力,而抱她入厕时至少需要两个人同时在场,一个人先要从她后背用双手掐着她的胳肢窝把她从轮椅上提抱起来,另一个人再从前面接抱过来,在吃力地抱她蹲下时她们常常累得满头大汗,而在把屡把尿时厕所里那熏人的气味就更不用说了。“爱心小组”把爱给了残疾女孩,也在默默地把爱传递下去。在爱的感召下,殷伟、樊灵艳、单秀清等年轻女教师及一些女学生主动加入“爱心小组”,甘愿给小廖当活动“轮椅”。五度春秋,五个年头,校园见证了“爱心小组”和小廖的一幕幕感人的场景。在“爱心小组”的呵护下,小廖的脸上一天天地露出笑容,学习成绩直线上升,被评为市、县优秀少先队员。

镜头二:一个也不放弃

2008年9月开学时,有个家长送来了一位白血病患儿小龙,家长点名要求安排在柏老师所带的班里。看着这个紧紧抓住母亲衣角,脸色苍白的孩子,柏纪荣义无返顾地对家长说,“放心交给我吧,我会尽最大努力照顾好孩子。”从这天起,柏纪荣时刻把这个孩子放在心上,为减少意外发生,亲自陪护他参加课间活动。后来,她发现小龙在学习上也存在障碍,简单的数字“1”反复教他多次,可第二天会忘得干干净净。有人劝她放弃,别让孩子拖累了班级名字。柏老师断然拒绝了,而是花费更多地时间和精力来陪孩子,把学习融进游戏中,不厌其烦地教他认数识字。一年过去了,小龙能掰着手指计算20以内加减法了,成绩提高很快。

镜头三: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黑林小学地处偏远山区,很多父母外出打工。为了让留守儿童安心学习,作为学校女工部主任的柏纪荣,号召全校的女教师组建一支“爱心妈妈”团队。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由“爱心妈妈”团队成员轮流值班,通过开设免费亲情电话和网络视频,让孩子们和父母面对面交流。开设“阳光心语”心理咨询室,成员及时和留守儿童交流沟通,解决他们成长中的烦恼。开展爱心资助活动,成立“爱心妈妈”一毛钱基金会,筹措助学资金并动员社会力量帮助留守儿童。每当学校的孤儿、留守儿童有困难时,她总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尽力所为。

小韦今年读五年级,是一名留守儿童,家里姊妹多,父亲远在外地打工,母亲体弱多病。为了开导这个闷闷不乐的孩子,让他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两年前柏纪荣主动和这个小男孩牵手,当起了他的爱心妈妈,成了名副其实的“代理家长”。平时家里有什么好玩的、好用的、好吃的柏纪荣总是第一个想到这孩子。“每天和他见一次面,帮他检查一下作业;隔三差五地把他叫到家吃一顿饭;每月给他借一本书,每年帮他交一次生活费、买一次学习生活用品、带他外出参观游玩一次。”这些都成了柏纪荣日常的必修课。无微不至的关怀,让久违的笑容重新回到小韦脸上。

镜头四:深藏心中的记忆

在记忆的长河里柏老师永远不会忘记那个聋哑女孩——刘蕾。忘不掉收她入班时她兴奋得手舞足蹈的样子;忘不了课间活动时她俩用手语比划交谈的情景;忘不了那次期中考试,她的数学考了78分时激动得通红的小脸;更忘不掉她咿呀学语费力地发出的第一个声音 “是(谢)——是(谢)——老——丝(师)”,忘不了这句含糊不清却意味深长的话语„„

28年来,柏老师就是这样把自己丝丝缕缕的爱、点点滴滴的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她的爱生故事数不胜数„„2007年9月她被评为江苏省爱生模范;2012年她被评为赣榆县首届“十大”道德模范;2013年10月她入选“港城叶欣仁”榜首,被评为“港城叶欣仁”(港城热心人)。江苏教育报、江苏教育电视台、江苏公共频道等多家媒体专题报道过她。近年来她作为师德报告团成员为全县中小学教师作师德报告几十次,她的事迹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今年1月份,作为连云港唯一入榜的在职教师,柏纪荣又一次感动江苏,入选“江苏好人榜”。柏纪荣的事迹感动了省教育厅领导,沈健厅长亲自写信祝贺,称赞柏老师扎根乡村教育,将爱无私奉献给山村孩子,彰显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理想情操、高尚师德和人格魅力,是我省广大教师员工学习的榜样和楷模。连云港市教育局王家全局长、韩金山副局长及赣榆教育局徐健局长亲自到黑林小学慰问柏纪荣老师,在全市范围内欣起了学习身边典型的热潮。

28年,柏纪荣把点滴的关爱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教给他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而自己仍坚守在山村教育的讲台上。正如柏纪荣所言:“我就像一只渡船,把学生一个个送向理想的彼岸。为了山村的孩子,我甘愿做一辈子渡船!”是啊,柏老师就像一只渡船,载着成功与智慧驶向孩子的心田。

下载荣嘉寅事迹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荣嘉寅事迹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文朝荣事迹

    村支书的楷模——文朝荣2014-5-15 10:05| 发布者: 蒋敦萍| 查看: 100| 评论: 0|原作者: 宫喜祥 周黎兵 刘 莹 马 刚|来自: 乌蒙新网——乌蒙新报摘要: 老支书文朝荣从毕节市......

    高德荣事迹(推荐)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高德荣事迹 高德荣,男,独龙族,1954年3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怒江州委独龙江帮扶领导小组副组长。 为了让独龙族人民早日脱贫,他毅然回到独龙江畔,手把手指......

    嘉康杰同志事迹

    嘉康杰同志事迹 嘉康杰,字寄生,1890年10月12日生于山西省夏县其毋村一个殷实的富裕家庭。 嘉康杰6岁时就能将《三字经》、《百家姓》背得滚瓜烂熟。作为“耕读之家”的嘉家,父......

    广本嘉荣龙年晚会三句半

    龙年联欢三句半 1 各位领导晚上好,欢迎大家都来到,不管说得好不好,都别跑! 2华能集团春满园,大家团聚庆新年 ,我们四人台上站, 拜早年!3俺们几个话挺多,大家不要嫌罗嗦,希望能够捧捧场......

    学习文朝荣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文朝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刀样 近日,我镇在中心校领导的组织下学习了海雀村名誉书记文朝荣同志的先进事迹。通过学习,我被在海雀村艰苦的生活条件下默默奉献的文朝荣同志深......

    学习文朝荣事迹体会

    学习文朝荣先进事迹体会6月8日下午,我校组织学习了赫章县海雀村前村支书文朝荣的先进事迹。文朝荣一贯忠诚党的事业,忠于党和人民。他心系百姓,勤政为民,他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忘我......

    张玉荣安全事迹

    安全检修标兵申报 张玉荣同志自2010年3月在宁国水泥厂装运分厂电仪维修岗位工作以来,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严格要求自己,在公司领导及同事的教育和培养下从思想道德标准、文明......

    读后感——王寅

    读《30天成为骨干员工》有感 ——余慈办 王寅 我利用国庆假期时间拜读了由穆晓军编写的这本《30天成为骨干员工》,该书摒除了同类图书专讲心态的弊病,为新员工的进步提供了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