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都市精灵》课堂实录及反思(
《都市精灵》课堂实录及反思(苏教版八年级必修)点击数:1252 次 录入时间:2008/1/8 15:00:00 编辑:金子明
师: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人类就和动物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相互依赖,也因此有着很多关于人与动物互帮互助的故事传成佳话。你能给我们介绍一则这样的故事吗? 生1:从前有一位猎人救助了一条受伤的狼。后来他在打猎时遇上了狼群,在这时,曾经救助过的小狼为他赶走了狼群。
生2:在一则新闻上报道:在一个山区老林中有一位守林的老人救了只受伤的小老虎,带回家细心照料。以后就跟随老人上山下山去收林,日积月累。这只幼虎已经长成为强壮的老虎,并且与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师:大家都知道,老虎和狼都是很凶猛的动物,人类都很害怕他们。可是在刚才俩位同学的叙述,明白要和动物做朋友其实也并不难,关键在于用心去感受,用爱去交流。也只有这样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舒乙先生的《都市精灵》,来和他探讨一下人和动物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学生翻开书,翻到《都市精灵》那一课)
师:大家看课题,题目中的“精灵”原意是指反抗上天的恶魔。那通过我们早读课的预习交流中,已经明确在文章中指小动物。那么文章中谈到了哪些都市,又描绘了哪些精灵呢?现在请大家大声的朗读课文并且拿起笔,我们边读边画。(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而且也都圈画出了答案。那么课文中有哪些都市呢/?又有哪些精灵呢?
生3:都市有北京、昆明、上海还有美国的旧金山。精灵课文中描绘了很多有麻雀、乌鸦、小松鼠、红嘴鸥、燕子、海鸟、海兽、鹈鹕。
师:说了很多精灵,说明他在刚才的阅读中很仔细。那老师就挑选里面的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写在黑板上。刚才提到的北京我们把它再分一下,有几十年前的老北京还有现在的北京。师:以前的北京有喜鹊有乌鸦而现在的北京是“老鸹不老呱了”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代表物,我们把他罗列出来写在黑板上。
生4:昆明有海嘴鸥,上海有白鸽子,而旧金山“简直是海鸟海兽城”
师:那么作者对于各个城市的动物都怀着怎样的情感呢?通过阅读,你能体会出来吗? 生5:以前的北京是乌鸦是“清晨成群地飞向城外,黄昏,成群飞回城里,数量之多,达到遮天的地步”我觉得作者对于这种景象是非常愉悦的,而对于现在北京的“老鸹不老呱”这种景象是十分难过的。
师:同样对于昆明和上海,在文中我们都可以找到词语来形容,分别是“羡慕、佩服”那么对于旧金山有是怎样呢?你能不能从字里行间中体会? 生6:向往!生7:喜欢!生8:开心!享受!
师:通过板书,我们一目了然就知道作者其实是把现在的北京和过去的北京还有昆明上海、旧金山进行对比,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生9:我觉得作者通过这样的对比是为了突出现在北京城已经很不如其他城市,环境保护很不好,希望能够保护好我们身边的环境!
生10:作者通过这样的对比,是提倡我们人类能够与动物和谐相处!
师:舒乙先生是当代有名作家,他通过自己的语言把丰富的情感表达给我们读者。所以本文在语言运用方面也颇具特色。请你再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最深的语句,拿你笔,我们边读边作批注并且把他与你的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学生朗读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都能够认真的找并很仔细地写上了感受,那么谁先把自己的感受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我们听听谁会与你感同身受?
生11:我最喜欢文章第一段中“我工作的地方以前是清朝太后的行宫,里面有一个古树参天的大院子,幽雅得很。由于游人稀少,常有鸟儿飞来栖息,最多的是喜鹊和灰喜鹊。”里面的几个词语“古树参天”、“幽雅的很”、“游人稀少”、因为我感觉这几个词是描写环境。通过这几个词,我们得知为什么许多鸟儿在这栖息。
生12:我觉得最后一段中的“与狼共舞”很有意思,因为我们平时所说的“与狼共舞”是指与坏人相周旋或狼狈为*,这里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具有了新的意思,耐人寻味。生13:同样末段使用的“孤城寡人”就是在“孤家寡人”的基础上创造而来,显得颇为贴切。
生14:我觉得文章中有处地方写得很有意思。写上海广场草地上的鸽子“白白胖胖”,而喂食的小孩子的手也是“小胖手”,两个“胖”字都突出了特征,相应成趣。
生15:文章中有不少句子,对称整齐,节奏感很强。我们学习小组找了很多比如“喜鹊多是成双成对,而灰喜鹊则成帮成伙,一来就是一大群,他们高高地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飞来飞去,叫来叫去,非常活跃”;老鸹“清晨,成群飞向城外,在乡下地里觅食;黄昏成群飞回城里。”等等,这些都是美的语言,令人百读不厌。
师:恩!同学们都说得很精彩看来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那么在文章第6段中作者提出每座城市都应有自己钟爱的小动物的观点,并强调应以小动物作为“标志和象征”,足见某种小动物在一个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大家一齐把这一段朗读一下。(学生齐读第六段)师:既然小动物对于一座城市这么重要,现在我们来开展一个活动,叫做“动物先进事迹交流会”,请以其中一种小动物的口吻,说说“都市精灵”能为城市生活作出哪些贡献。生16大家好!我很高兴能参加这次的动物先进事迹交流会。我是小海龟,我小巧玲珑,俗话说“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人类就是通过我研究出了薄壳建筑,悉尼歌剧院也正是*我建筑起来的。
生17:还有我呢!hi!大家好!我是狗家族的一员,我有灵敏的鼻子,敏捷的四肢和灵活的脑袋,还有一双非同寻常的耳朵。虽然人类经常用我们狗来骂人,但我们也有用处啊。我们可以当看门狗,为人类生命财产做贡献。
生18:动物先进事迹交流会怎么少得了我们呢!我是一只小白鸽,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广场上。每天,我都和同伴在被绿草覆盖的草地上飞来飞去,嬉戏着,玩耍着。每当有人不高兴地时候,他们总是拿着食料喂我们,还向我们倾诉着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快乐与我们一起分享。在过去的年代里,我们不仅为人类送信,现在还让城市中人免除寂寞。
生19: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动物先进事迹交流会。大家好!我是抱子!你们可能不认识我,但千万别小看我。我为人类作了很大贡献,我不仅可以成为东北人餐桌上的佳肴,我的皮还可以成为“保暖的褥垫”。还有我的蝴蝶妹妹总是在橱窗里供大家欣赏,增添人类生活的情趣。生20 师:这次的交流会参加的小动物可真多啊!而且大家也都各自说出了很多,让我们也了解了许多,以后这种类似的交流会要经常举办的啊!时间也过得很快,我们这次的交流会也快到尾声了,非常感谢前来参加的这么多小动物们,欢迎你们明年再来参加!
师:的确通过刚才小动物们的叙说,我们知道都市动物可以成为我们都市居民的伙伴,给都市带来生机,成为都市的一种景观,给人带来欢乐,享受生活的乐趣,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可是文章中也说道“由于人类的霸道和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鸟、鱼、兽渐渐退避三舍或渐渐灭绝。“那么人类怎样才能克服自己的“霸道行为”,保护好“生存环境”,与鸟、鱼、兽友好相处?联系你平时所了解的一些情况,说说你的看法。
生21:现在人不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做一些广告警示语。师:对!人们只有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就自然而然地去付诸于行动中去了。
生22:我是一个乡村女孩,我想谈谈我的观点。在我们住的那有座山,我从小就看到许多人拿着气枪去打猎,然后拿回家吃或拿去卖。我觉得那些人真是太没人性了,应该坚决抵制这种行为。
生23:我认为要根治这个问题,首先要保护好环境。我觉得我们镇上环境很差,有关环保部门要管理好,要多设立一些标志,多在街道上摆放一些垃圾桶,因为我们这的垃圾桶实在太少了,所以地上到处是垃圾。另外,我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猎人捕杀野生动物,一些饭店也在吃野生动物,我认为可能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国家也应该完善法律法规,让大家都不再捕杀野生动物来共同保护好我们的生存环境。
师:的确!可能国家在有关保护环境法律上还不怎么完善,应要健全我们法制。生24:我住在乡下,令我印象很深的有几件事/。每当夏天的晚上总有人去抓青蛙,然后杀了它们吃或去卖现在菜市场上随处可见卖青蛙的。还有的人会拿着电瓶去电鱼。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我们应制止这种行为,不要去滥杀无辜,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师:是啊!要让城市拥有可爱的动物,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与动物友好相处,应该做到:不随便倒垃圾和排污;不珍惜动物,禁止猎杀;禁止滥捕滥捞;设立自然保护区;与动物在同一地带要友好相处;加强宣传教育等等。毕竟我们人类与动物“同在一个蓝天之下,同饮一江水,共同生长在一块土地上”,要与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合作探究课文,以课题为突破口,让学生分别在文中找出“都市”、“精灵”以及相关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从而通过对比一目了然就明确文章主题,紧扣文本。另外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设置了语文活动,联系生活实际,提高意识这些环节的设计,创设了情景,来引导学生品位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体会作者寄予在文章中的美好愿望,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对珍爱动物,保护环境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篇:都市精灵教学反思
都市精灵教学反思
都市精灵教学反思1
经过再三斟酌,我选择了《都市精灵》一文作为开课内容。这是一篇随笔,揭示了现代都市连鸟雀都不常见的现实,倡导“善待自然,优化自然环境”的理念。这个理念说起来简单,可真正让一个认知水平还尚浅的初中生,从内心去接受它,在日常生活中去贯彻它,可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毕竟语文课的学习还要考虑到人文性。怎样把课上出新意、上得让学生学有所获?这个问题一直困扰在我心头。
我又一次翻开了《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注重情感体验”。读到这里,突然间我似乎捕捉到了一点灵感。对啊,我能否尝试从情感体验角度去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心,体会作者的用意呢?我何不尝试以此作为构建本节课教学思路的依据呢?
于是,我设置了“文章写了哪些城市的哪些动物?——作者对这些动物流露了怎样的情感?——作者为什么会动情,哪些画面生动、精彩?谈感受。作者满怀激情地描写对比鲜明的画面,想呼吁的是什么?能不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体会。”进而“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的主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怎样来体会感情和作者的观点呢?让学生精读、品味。具体的做法是:抓重点词句段,谈画面生动在哪,谈内心的感受。对观点的提炼,设想从议论抒情段落中捕捉信息、把握大意,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语文活动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这堂课最为精彩的,我想是结尾。这篇文章主要是表达一种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其实也是对人类的一种呼吁、警示,以引起人们的思考,发现问题后我们要反思今后应怎么做。为此我精心设计了一个“为绿色奥运献计献策”的环节,展示图标,让大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引导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这也正是对文章主题是深化和延伸。注重文本阅读与体验,使文本阅读实在,拓展延伸自然有效,既有利于听写读说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拓展能回归文本。
课上完了,可也留给我一些想法。为何构思一度“难产”?对《新课程标准》,我究竟读懂了多少?对新的理念,在每天的教学中我思考了多少,又运用了多少?新课程理念不是针对几堂公开课的要求,应该渗透在常规教学中啊!我常常会抱怨学生“启而不发”,“头脑简单”,却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教法是否恰当。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转变观念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关键是自己疏于反思啊!
都市精灵教学反思2
掌声,一个多么平凡的词语,但它却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人生像是一只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中行驶的小船,而掌声好比指挥塔,指引你前进。有人说恩赐能令人感到人间的温暖,那么掌声就是精神上的鼓励,激励着一些忧郁的人。《掌声》一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本课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要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为此,在教学本课时,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一,以读代讲,角色转换
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角色转换”的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多次读书,教师的示范读等多种读书活动,促使学生思维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悄然走进文本,自己寻找感受小英不同的内心世界。通过不同的语气朗读,学生能更好地把握小英的不同性格,并在朗读当中表现出对小英的同情和对小英转变后开心的心情。真正做到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味,在课堂上,很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从而充分领悟掌声的内涵,进而明白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二,把课堂的掌声与文本的掌声相结合
在教学时,我由谈话导入开始直至上课结束,掌声多次响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如何及时把掌声献给别人。
都市精灵教学反思3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本节课采用自主互助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主要有如下特点:
一:紧扣文本,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过程最重要的渠道。“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的心灵对话”(钱理群语),这是塑造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创造力,实现生命健康成长的关键。因此在本节课中,我首先让学生走进文本,通过自由朗读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然后利用精读品析让学生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彩之处及作者的写作情感。
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展示才华
本节课所讲述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以及亲身体验密切相关,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当作作者所描述的一种小动物,以小动物的口吻来叙述“精灵”们给都市生活带来的好处,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培养了学生的角色意识和创新意识,提升了对课文主旨的把握,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三:创设情景,挖掘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在“听”中学
新课程强调要有效的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应善于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为学生搭建一个平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创设良好的氛围。本节课为了引导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体验来正确认识本文所提出的问题,在导学中我设置了提建议与选形象大使两个题目,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建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充分懂得尊重动物,保护动物就是尊重生命,尊重人类自己。并且在最后的作业设置中也体现了这一点。
都市精灵教学反思4
在讲授这篇课文的三味书屋那部分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童年鲁迅的眼里,百草园充满了无限的趣味,那么相比较下,三味书屋是不是就是枯燥无味、没有丝毫的乐趣呢?”学生都很积极,纷纷举手回答,大家一致认为就算是读书生活也是有一点乐趣的,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跑到后园去折桂花,捉蚂蚁喂苍蝇;二是趁老师读书入神时在下面做戏或者画画。
在整篇文章结束后,我又提示道:“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鲁迅通过这篇文章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请看课后研讨与练习一中的第三小题,请你静静的思考一下,看看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出你的理由。”五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作答,大部分学生都赞成第三种观点,即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但也有同学赞成第二种观点,即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我问他们的依据是什么,他们说老师拒绝回答怪哉这个问题就是很好的依据。我再追问还有没有时,他们都摇头说没有了。
这时周睿哲举起了手,他的依据是趁老师读书入神时同窗们在下面做戏或者画画。他的话刚一出口,其他同学都纷纷指责他,说他是胡说,明明前面已经说了这是读书生活中的一点乐趣,怎么又变成了枯燥无味的依据呢?我摇手制止了其他学生,我让周睿哲说一下他是怎样理解这个地方的,他说了很多,但一直没准确的表达出来(他平时的成绩不是很出色)。看着他那着急的神情,我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我说:“请你听我说,看看你想表达的是不是这个意思?你的意思是如果老师教授的知识很有趣的话,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话,学生就会全神贯注的读书,就不会偷偷的玩游戏了。是不是这个意思?”他面露感激的神色,连连点头。其他同学听后也很是赞同。我表扬了周睿哲并鼓励其他同学以后也要多动脑筋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后,我一直在想,如果当时我按照优差生的观念来否定他或者直接忽略他举起的手,那么我和其他同学不就失去了这么精彩的一个观点吗?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平等的空间,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是多么的重要啊!
都市精灵教学反思5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内容。能否实现这一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教学的难点所在。“研究性学习”是学习方式转变的一个转折点。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具体地讲,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并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基于这一点,我在教学中力求以研究性学习为指导,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完八年级上册第十七课《奇妙的克隆》一文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现述如下:
一、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求能力。
在预习课文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好多问题。有简单的,有深奥的,幼稚的,有成熟的。如Clone这个英文单词怎么读?什么叫无性繁殖?能不能克隆人?克隆人将会是什么样的?克隆技术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克隆技术有没有坏处?……以往,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查《英汉词典》、认真读课文,在课文中找答案。结果学生们查英汉词典,找出了克隆的读音[kl[Un],读出了克隆的含义,读出了无性繁殖的定义,也找到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四方面表现。通过自主学习,学生解决了大部分问题。
二、实物图片使用,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
我们农村中学,条件相当差,没有多媒体教室,没有实物展台,没有教学用的课文朗读磁带,没有挂图,也没有电脑课件。为了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为了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我上网查阅到了“克隆羊多利”的资料,并到中心学校用喷墨打印机打印出来,这算有了一个小小的“道具”。运用这个图片,很好的导入了新课,给学生一个深刻的印象。这个直观的第一印象是非常有用的。图片的使用,生动直观形象。
二、网络的利用,为教学者备课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
克隆是一项新技术,究竟是怎么回事,不认真研读是弄不明白的。为了更好的弄懂弄通克隆知识,我上网查阅了有关资料并打印出来。有《克隆时代》、《人类进行克隆的历史》、《中国克隆动物研究大事记》等。通过这些材料,我初步掌握了克隆的有关知识,掌握了克隆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与现状。这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背景材料,使教学更有了基础。要求学生会研究性学习,教师首先也应该会研究性学习,应该是个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者和倡导者。试想,教师都不会研究性学习,你如何能指导好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呢?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材料的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研究探讨,有利于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了学生们的科学意识和创新精神。
克隆技术,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内容。他们对克隆技术的发展,有着热切的关心,对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有着浓厚的兴趣。课文中列出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几方面应用。任何新技术的出现,都是有着双方面的作用。用书上的话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就象核能技术的应用一样,用来建造核电站发电,就是造福人类;用来制造杀人武器的原子弹,就是造祸人类。如果克隆技术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可能就为害人类。有的说,克隆器官,为残疾人服务,这是造福人类。
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探索欲望,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我设计了讨论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学习内容,探讨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影响。讨论过程,基本上还可以。有的说,大熊猫是濒危动物,繁殖很不容易,运用克隆技术,可以保护国宝。有的说,如果有人利用克隆技术克隆出病毒,人类可就遭殃了。不足的是,学生的讨论还不够充分,思想还有些紧张,放不开。使讨论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要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还要走很长很艰难的路。还要与应试教育进行抗争。单凭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还要从考试上进行真正的改革。不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只是一纸空文,一种口号,一种悲哀,一种形式。
都市精灵教学反思6
《都市精灵》是一篇随笔,揭示了现代都市连鸟雀都不常见的现实,倡导“善待自然,优化自然环境”的理念。这个理念说起来简单,可真正让一个认知水平还尚浅的初中生,从内心去接受它,在日常生活中去贯彻它,可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毕竟语文课的学习还要考虑到人文性。怎样把课上出新意、上得让学生学有所获?这个问题一直困扰在我心头。
我又一次翻开了《新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要“注重情感体验”。读到这里,突然间我似乎捕捉到了一点灵感。对啊,我能否尝试从情感体验角度去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心,体会作者的用意呢?我何不尝试以此作为设计《都市精灵》课堂学习活动单的依据呢?
于是,我设置了活动二,填写课文中所写四个城市的精灵,并体会从中作者流露出的态度。作者满怀激情地描写对比鲜明的画面,想呼吁的是什么?能不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体会。进而“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的主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怎样来体会感情和作者的观点呢?让学生精读、品味。具体的做法是:抓重点词句段,谈画面生动在哪,谈内心的感受。也因此设计了活动三,赏读课文,品析语言。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也重视了对观点的提炼,设想从议论抒情段落中捕捉信息、把握大意,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语文活动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这篇文章主要是表达一种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其实也是对人类的一种呼吁、警示,以引起人们的思考。为此我精心设计了活动四:回顾课文,完成练习。从《随笔》杂志的办刊宗旨(关注现实,直面人生。既能给读者思想上的启迪,又能给读者以美感)来探讨舒乙先生的这篇随笔的价值。最后还设计了类文阅读来反馈本堂课的教学效果。
注重文本阅读与体验,使文本阅读实在,拓展延伸自然有效,既有利于听写读说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拓展能回归文本。因此,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至关重要,只有正确把握教材,才能设计恰当而巧妙的活动单,从而更好地发挥它的价值。
都市精灵教学反思7
《都市精灵》是一篇随笔,作者有感于某些现代都市连鸟雀也不见的现实状况,提出了都市人应当与鸟、鱼、兽和谐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质量 的愿望。学生对此应该不难理解,但对“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主题的?在材料的选择、组织以及语言的表达上有怎样的特点?人类究竟应该如何善待动物,保护环 境?”等问题未必都能理解,也未必感兴趣。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为三点:
1、明确文本运用了哪些丰富的材料来说明人、鸟、鱼、兽的关系;理清作者的 写作思路,明确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
2、能通过品味文章精彩、生动的语言,理解作者流露的感情。
3、能从作者的叙述和议论中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理解人 与自然的关系。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学习到如何通过丰富的材料表现感情,突出主旨;能通过朗读品味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以此为中心我设计了 本节课的教学,现对本堂课的教学作一点思考:
1、务真求实,回归文本。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环境”,我由学生的课前三分钟演讲,自然切 入,带领同学们去寻找我们逐渐远去的朋友“都市精灵”。通过“展示预习成果”这个环节,让学生自由展示预习所得,比如字词、文常、文章的内容等,既发挥了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将知识落到了实处。在“走近精灵”这个活动中,让学生自由品读、小组交流、合作展示。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品析感悟能力,很多同学发表了 自己的独到见解,从品析中也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通过对不同城市、不同的精灵的情感的概括,我引导学生概括内容、探究写法,最后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观点。 在拓展延伸环节,我设计了几个综合实践题,让同们自由发挥,既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切合学情,提高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教无定 法,但一定要得法。
值得商榷是:有人认为探究“保护动物的生存,能够与动物友好相处”的主题应是教学本文的重点和难点,但我却认为探究主旨只是学习这篇文 章的重点之一。作为语文课,我们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写法指导和品析语言、体悟作者感情上,这不但是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因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优化生活 环境质量的问题学生在政治课、生物课上都已有接触,语文课上再当重点,不但会使学生没了兴趣,也淡化了语文课应有的特点。教无定法,我以为只要能唤起学生 学习的兴趣,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可以了,关键是要让学生能够在把握主旨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实现我手写我心的愿望。
3、本节课的几点遗憾:
课堂内容有前松后紧的现象,其实可以将“课堂预习展示”简化一点;课堂上品得比较多,读得想多少一点,应该在品中读,在读中品;点拨的语言还可以精炼一点;板书比较传统没有新意。
都市精灵教学反思8
一节课,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手段,一支粉笔也好,多媒体技术也罢,都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本节课笔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这是任何外在手段不能替代的。教师的教必须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和激励,努力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而活动课堂是自主课堂的必然要求,没有学生的活动,就没有自主可言。学生在活动中去经历、去探索、去发现,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欢乐。有经验的教师从不陶醉于个人的表演,而是一环扣一环地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听一听、议一议、试一试、练一练、想一想、演一演……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水平不断变换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用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使学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当然,成功的课堂里不仅仅只有读书声,而且不乏掌声和笑声。在成功的课堂里,师生之间不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协商,友爱的交流与合作;在成功的课堂里,师生之间心相印、情相通。就其自主、活动、民主这个意义上说我这节课是成功的。
但是,成功的课堂里总是处处闪耀着艺术的火花---引人入胜的开头,渐至佳境的层次,贯穿全课的主线,跌宕起伏的情节,余音袅袅的结尾……在成功的课堂里,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解、亲切从容的教态、恰到好处的点拨,无不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欠缺的。成功的课堂基于教材却不为之所困,而是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造与创新,而教者往往还局限于课本,拓展不够。就这些方面来说,笔者认为教师的教育机智还不够老练。
都市精灵教学反思9
自我认识中,本课教学中的引导和课外延展做得比较好。对庄子思想的解读有一定的独到性。立足于文本又不局限于文本。亮点在于把庄子的故事与其思想完美地连接起来,让学生对庄子“逍遥游”思想有了直接生动的感受和理解。并且用新时代的眼光解读了庄子,探寻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指导价值。课堂气氛轻松,学生接收得比较好。教学达到了预期目的。学生很好的理解了“逍遥游”的境界,并对庄子有了新的认识。既增加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但也存在一些小的问题,如应该保证一些课堂交流时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大家对庄子思想可以各抒己见,特别是对庄子中其他寓言故事的解读。这样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加显著。
这个问题我在课后也明确提了出来。所以在练习完成后,我又安排了一节辅导课,单独把这一点教学内容补上,让学生自由地对课文、对庄子思想进行讨论交流,当然我也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我解答了学生对庄子思想的不少疑问。大家共同探讨,效果的确不错。
都市精灵教学反思10
区教研室开展语文同题异构活动,三位教师执教的都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都市精灵》,我校是李海炎老师参加。
无论是教者还是听者,在这次语文同题异构活动中,都有不小的收获,我们共同成长着、发展着。
李老师上课精彩在于,一是着眼于敏锐捕捉学生学习实际的现实起点。李老师在这节课安排的“走进‘精灵’:思考,作者为什么称它们为‘精灵’呢?”环节中,了解到问题跨度太大学生有可能很难回答,因此顺势由第一环节的完成表格,“说说文中分别写了哪些都市的哪些精灵”总结:原来,本文的‘精灵’就是指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动物们,那么题目为什么不是“都市动物”,却是“都市精灵”呢?这样的教学处理,是真正的教育,因为她的眼里装着学生。
二能从文章的联结点入手设计本次教学的“主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能指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都市精灵”这个联结点,抓住“一景”、“一宝”“标志和象征”等关键词和“其实,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而且形成传统,是它的一种标志和象征。”等中心句,并围绕这些联结点去探究,对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训练思维能力,掌握读书方法,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是创设情境,信息技术与课堂有效整合。如课前的《我是一只小小鸟》flash导入,教师在音乐声中的开场白,创设氛围;课的高潮部分,音乐中的图片和文字渲染,更是激发了学生“关爱精灵”的强烈意识,极具震撼力。
我从本次听课中更是深有感触: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更完善的课堂。专家的一番话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是的,其实北京“精灵”和其它城市“精灵”的多寡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
想学的更多,可学的还有很多。
第三篇:都市精灵教学反思
区教研室开展语文同题异构活动,三位教师执教的都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都市精灵》,我校是李海炎老师参加。
无论是教者还是听者,在这次语文同题异构活动中,都有不小的收获,我们共同成长着、发展着。
李老师上课精彩在于,一是着眼于敏锐捕捉学生学习实际的现实起点。李老师在这节课安排的“走进‘精灵’:思考,作者为什么称它们为‘精灵’呢?”环节中,了解到问题跨度太大学生有可能很难回答,因此顺势由第一环节的完成表格,“说说文中分别写了哪些都市的哪些精灵”总结:原来,本文的‘精灵’就是指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动物们,那么题目为什么不是“都市动物”,却是“都市精灵”呢?这样的教学处理,是真正的教育,因为她的眼里装着学生。
二能从文章的联结点入手设计本次教学的“主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能指导学生理清思路,把握文章的“都市精灵”这个联结点,抓住“一景”、“一宝”“标志和象征”等关键词和“其实,每座城市都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而且形成传统,是它的一种标志和象征。”等中心句,并围绕这些联结点去探究,对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训练思维能力,掌握读书方法,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是创设情境,信息技术与课堂有效整合。如课前的《我是一只小小鸟》flash导入,教师在音乐声中的开场白,创设氛围;课的高潮部分,音乐中的图片和文字渲染,更是激发了学生“关爱精灵”的强烈意识,极具震撼力。
我从本次听课中更是深有感触: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更完善的课堂。专家的一番话让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是的,其实北京“精灵”和其它城市“精灵”的多寡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资源。
想学的更多,可学的还有很多。
第四篇:都市精灵[范文]
《都市精灵》检测题
作者:加入日期:06-10-
31检测题
基础题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6分)
硕()大 老鸹()行()宫
栖()息 嬉()戏喧()闹
围剿()羡()慕优劣()
2.解释下列词语。(10分)
(1)司空见惯:
(2)无所事事:
(3)车水马龙:
(4)流连忘返:
(5)肆无忌惮:
3.给下列形似字组词。(6分)
雅()型()蹲()
鸦()形()遵()
慕()骄()漫()
幕()娇()慢()
4.读两遍课文,然后凭记忆填空。(8分)参()天惊讶()荒诞()违()讳()博()搏()
(1)我工作的地方以前是清朝太后的行宫,里面有一个古树________的大院子,________得很。
(2)现在,在北京,连乌鸦都________了。
(3)其实,每座城市都应该有每座城市________的小动物,而且形成传统,是它的一种________和________。
(4)如此说来,“孤城寡人”并不正常,虽然,已经司空见惯,________了,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________的词组更具有现代意识。
5.反映矛盾而又统一的事物,可以并列地使用两个相互矛盾的词语来表现事物的复杂性。模仿例句,按要求造句。(5分)
(1)倒是“与狼共舞”这个漂亮而荒诞的词语更具有现代意识。
(2)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请用“渺小”与“高尚”形容蜜蜂。
6.从句式的角度看,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①老师非常严厉地对他说:“这样糟蹋,太不像话了,________”
②他急匆匆地跑来告诉我:“太可惜了,由于最后一个球没有踢好,________”
()
A.①难道你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吗?②我们的球队被他们打败了。
B.①难道你不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吗?②他们打败了我们的球队。
C.①你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②我们的球队被他们打败了。
D.①你知道粮食是来之不易的。②他们打败了我们的球队。
7.李老师即将光荣退休,初二(5)班为他召开了欢送会。下面一段文字是一位同学的发言摘要,画线的词语中不得体的一项是(4分)
„„今天,我怀着十分激动①的心情,参加这个规模盛大的②欢送会。几年来,我们与李老
师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情谊③。现在,李老师就要离我们而去了④。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⑤。我们要牢记李老师的教诲,奋发向上,为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而努力。
()
A.①②③B.②④⑤C.②③④D.①④⑤
8.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题目。(17分)
其实,每座城市都应该有每座城市钟爱的小动物,而且形成传统,是它的一种标志和象征。
以鸟来说,麻雀、老鸹、燕子,是北京的最大众化的鸟类,多少年来,它们都陪伴着北京人生活,是北京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空中伙伴。如今,老鸹和燕子在北京已经很稀有了,麻雀经过大围剿也元气大伤,都构不成北京的景致了,实在是非常的可惜。
我很羡慕春城昆明,近年来那里每年春节前后都有成千上万只红嘴鸥由西伯利亚飞来过冬,成了昆明人的一大骄傲,年年都有电视报道。
①他们开始在城市广场上放养鸽子,②小孩子们伸着小胖手给大鸽子喂食,③绿草地上漫步着白白胖胖的大鸽子,④多可爱!⑤我佩服上海人。
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现代大都市都有自己的都市动物,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的许多城市可以称得上是小松鼠王国,或者野鸭子王国,或者鹿的王国。旧金山是最有代表性的,简直是个海兽海鸟城。在它最繁华的渔人码头旁,居然卧着上百头野生的大海狮,旁若无人地打斗、游戏、抢地盘,引来无数游人驻足观赏,海滨饭馆都把临海的座位当成一等雅座来招待顾客,甚至搭起高高的木板大看台,可以登高检阅。靠近金门大桥则有一处观海鸟的胜地,太平洋海湾中有三个小岩石孤岛,栖息着上万只大嘴鹈鹕、鱼鹰、海鸥,只要鱼群一到,这上万只大海鸟便一起腾空,作低空滑翔,然后,一抿翅膀,像炸弹一样,射入水中,百发百中,钻出水面时,嘴中必有活蹦鲜灵的鱼。这个地方每逢节假日,能引来成千上万的孩子和他们的家长,他们一看就是好几个钟头。看海兽,看海鸟,便成了旧金山人的传统节目和一大享受,位置排得很靠前,和上博物馆有着差不多同等的崇高地位。
(1)文中第1节的“钟爱”是________________意思,“标志和象征”在这里有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4分)
(2)“实在是非常的可惜”,作者“可惜”的是________________。(3分)
(3)第4节的句序已被打乱,把它重新排列,写在下面方格内。(4分)
(4)第5节中的加粗词“居然”,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3分)
(5)“和上博物馆有着差不多同等的崇高地位”一句把“看海兽、看海鸟”与“上博物馆”
作比较,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3分)
综合题
1.课文联想丰富,知识性强,趣味性强,请联系课文内容,谈一谈你对这一点的理解。
2.课文着重运用描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展现人与其他生灵共处的景象,揭示其中深义。请找出课文中运用描写和议论的部分语句,说一说你的理解。
3.本文有感于某些现代都市连鸟雀也不见的现实状况,提出都市中人应当与鸟、兽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你认为应该怎样去优化生活环境质量呢?请联系现实生活说一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基础题
1.shuòguāxíngcānqīxīxuānyàjiǎoxiànlièdàn2.(1)表示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2)闲着什么事也不干。(3)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4)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5)任意妄为,没有一点儿顾忌。3.优雅、乌鸦羡慕、帷幕模型、形状骄傲、娇嫩蹲下、遵守漫溢、散慢违反、忌讳渊博、搏斗4.(1)参天幽雅(2)久违(3)钟爱标志象征(4)习以为常荒诞5.示例:蜜蜂的身体是渺小,而蜜蜂的精神却又多么高尚啊!6.A(B②句中陈述的对象不对;C①句中语气不够强烈;D两句都不对。)7.B(②处用词过大,修辞不当。④⑤语气不对,一般用于对已故人物的怀念。)8.(1)“钟爱”是特别喜爱的意思,“标志和象征”在这里有突出小动物在每座城市的重要地位的作用。(2)作者“可惜”的是北京的鸟等小动物越来越少。(3)正确顺序是:⑤①③②④(4)“居然”是意想不到的意思,在这里突出了海狮等海兽、海鸟在旧金山的重要地位,人们能友好地和它们和平共处。(5)“看海兽、看海鸟”在旧金山人的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综合题
1.文章从现代文学馆的“一景”谈起,反向联想今日之北京“连乌鸦都久违了”的现状,又从时间角度联想到几十年前的景象。为了论说“每座城市都应该有钟爱的小动物”,文章进一步扩大联想空间,由北京想到昆明、上海,还从国内联想到国外。由于联想丰富,文章显示了强烈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能联系课文内容,谈出其中几点联
想,且表述准确的,等第是优;能联系课文内容,谈出其中几点联想,但表述一般的,等第是良;能联系课文内容,但没有扣住“联想”去谈,且表述一般的,等第是中;不能联系课文内容,且表述不清楚的,等第是下。
2.描写句:上海的“绿草地上漫步着白白胖胖的大鸽子,小孩子们伸着小胖手给大鸽子喂食”。旧金山“最繁华的渔人码头旁居然卧着上百头野生的大海狮,旁若无人地打斗、游戏、抢地盘,引来无数游人驻足观赏”。这些描写句写出动物的生动、可爱,富于韵味,耐人品味。议论句:“换句话说,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这样的议论新颖、独到,使人深受启迪,读后不忘。正确地找出了描写和议论的部分语句,且理解正确,表述清楚的,等第是优;正确地找出了描写和议论的部分语句,但理解不够正确,表述一般的,等第是良;找出的描写和议论的部分语句不够准确,且理解一般,且表述不清楚的,等第是中;找不出正确的描写和议论的语句,语言表述不够清楚的,等第是下。
3.能联系现实生活,具体谈出自己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构想,表述清楚的,等第是优;能联系现实生活,具体谈出自己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构想,但表述一般的,等第是良;能联系现实生活,但不能具体谈出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构想,且表述一般的,等第是中;不能联系现实生活,不能谈出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构想的,等第是下。
第五篇:课文《都市精灵》教学反思
一节课,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手段,一支粉笔也好,多媒体技术也罢,都必须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本节课笔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在原有知识基础之上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这是任何外在手段不能替代的。教师的教必须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和激励,努力推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
而活动课堂是自主课堂的必然要求,没有学生的活动,就没有自主可言。学生在活动中去经历、去探索、去发现,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欢乐。有经验的教师从不陶醉于个人的表演,而是一环扣一环地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听一听、议一议、试一试、练一练、想一想、演一演……根据课堂需要和学生水平不断变换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用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使学生兴趣盎然,乐在其中。
当然,成功的课堂里不仅仅只有读书声,而且不乏掌声和笑声。在成功的课堂里,师生之间不再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协商,友爱的交流与合作;在成功的课堂里,师生之间心相印、情相通。就其自主、活动、民主这个意义上说我这节课是成功的。
但是,成功的课堂里总是处处闪耀着艺术的火花———引人入胜的开头,渐至佳境的层次,贯穿全课的主线,跌宕起伏的情节,余音袅袅的结尾……在成功的课堂里,老师娓娓道来的讲解、亲切从容的教态、恰到好处的点拨,无不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我觉得自己在这方面 还是欠缺的。成功的课堂基于教材却不为之所困,而是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造与创新,而教者往往还局限于课本,拓展不够。就这些方面来说,笔者认为教师的教育机智还不够老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