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笔记(一)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读书笔记(一)开远市东城小学
肖媛
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各,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办公条件的改善、执政环境的优化,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位,由“公仆”变为“主人”,自认为可以主宰群众、支配群众、代表群众,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看不起群众,认为有些群众无知、野蛮,不讲理、是刁民,怕接触群众、对话群众,从心理上拒绝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久拖不办,从感情上伤害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与民争利,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在阵营上推开了群众„„
虽然,这些现象仅在于党内少数成员身上,但“一颗老鼠屎坏掉一锅汤”、少数“坏马”祸害“马群”,这些行为,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腐蚀了党的肌体,玷污了党的纯洁,伤害了人民的感情,降低了人民对党的信任度,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在发展与改革面临拐点的关键时刻,中央看到了问题的所在,及时启动自我教育、自我净化、自我校正程序,果断部署在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十分及时、相当关键,体现了中央的政治眼光、群众情怀、忧患意识。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乘着“创先争优”活动的势头和东风,通过系列办法举措,让党员干部深刻剖析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的问题,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知道“我是谁”;借助鲜活有效的活动载体,让党员干部走基层、接地气、转作风,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明确“依靠谁”;加强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将深入基层、起进群众固化为党员干部的常态行为,一切为了群众着想,弄懂“为了谁”。
通过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让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第二篇:读书笔记一
1、以利交友,力破则破;以势交友,势倾则绝。
2、不责小人之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菜根谭》
3、用道德去引导,用礼仪去规范。
4、若要优美的嘴唇,要讲亲切的话;若要可爱的眼睛,看到别人的好处;若要苗条的身材,就你的要把食物分给饥饿的人;若要优雅的姿态,走路时要记住路上的行人不止你一个。——奥黛丽.赫本
5、存在即合理——黑格尔
6、姑娘,过了这个村,就没有那个店小二了。
7、智慧照亮心灵,才智改变命运。
8、为了一些渺小的东西而费尽心机,到头来只会使自己变的渺小。
9、不谋万世者,不足某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10、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1、对了恭敬,就是庄严你自己。
12、成功是智慧的化身,在社会中往往只有那些具备创新精神并且能够正确思考的人,取胜的概率才更大。
13、倚栏听风,檐下赏雨。
14、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太高,当使人可从。
15、摸不到的颜色,是否叫彩虹;看不到的拥抱,是否叫做微风。
16、富有与不富有,不在于金钱的多寡,而在于知足与不知足。
17、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
18、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19、要尊重每个人,无论他是何等的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
20、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难舍难得,不舍不得——弘一大师
21、一等人成龙成凤,二等人攀龙附凤。
22、酸甜苦辣是生命的富有,赤橙黄绿是人生的斑斓。
23、机会经常来敲门,可是你经常在家吗?
24、很多人闯进你的生活,只是为了给你上一课。
25、马在松软的土地上容易失蹄,人在甜蜜的语言中容易摔倒。
26、美好的爱情,就是教会我们如何看待一个不完美的人。
27、一棵大树最高能长到122米—130米。
28、欲如火,不止则燎原;贪如水,不遏则滔天。
29、一把手绝对真理,二把手相对真理,三把手服从真理,四把手没有真理。
30、人的不幸程度,是由人对不幸的理解决定的;
31、不怕苦,苦半辈子;怕苦,苦一辈子;
32、人之交往在于减,世之安宁要靠信;
33、只要你想到赢,你就不会紧张,你紧张,只是因为你害怕输!——邓亚萍
34、时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现在能把握的幸福!
35、少年时取其本,壮年时取其实,老年时取其精;
少年时舍其不能有,壮年时舍其不当有,老年时舍其不必有。
36、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37、人可以不美丽,但不能丑陋。
38、当你往上爬的时候,要对被人好一点,因为走下坡路时会碰到他。
39、百分之九十九的失败都是因为人们习惯于找借口。
40、我只有这么一颗心,你就看着伤吧!
41、暗恋是成功的哑剧,说出来是悲剧吗?
42、人有一亏,天有一补。
43、凡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44、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让你挫败的不是对方的高大,而是你内心的矮小。
45、前方是绝路,希望在转角。
46、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47、笨人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其笨,而在于自作聪明。
48、碌碌无为者的通病在于认为凡事都是理所当然;然而改变生活,改变世界的人们往往都会质疑这些理所当然。
49、找到没有勇气做后盾的成功,比找到三条腿的蛤蟆还难。
50、人生的好手,就是能把绊倒他的石头点成金锭的人。
第三篇:读书笔记(一)
读书笔记
(一)胡锦涛同志在“7·23”重要讲话中指出,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和进步,最重要的就是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添了新的内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走向和当代视野。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走向和当代视野,即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深入回答: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和社会实践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着重关注哪些重大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应当沿着什么样的方向实现新的理论飞跃和理论突破?显然,这是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最重要视角,也是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最重要视角。和平、发展、合作时代主潮流下和全球化大趋势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走向与科学发展观的时代价值。创造符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对时代的特点和时代的主题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深刻的把握。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已成为时代主潮流。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技信息化不可遏制的发展趋向正在不断深化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和国际格局中,如何顺应时代潮流,拓展认识视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揭示全球化大趋势中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道路,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最重大课题。
在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中国这一重大问题上,科学发展观的突出贡献在于,明确提出“和谐世界”论与“和平发展”论,进一步加强和拓展了中国与世界的全面合作和制度交融。科学发展观刚刚提出不久,2006年,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向世界宣示:“我们应该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坚持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是以对世界文明多样性包括制度文明多样性作为基本前提的。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认识和理论成果。
当今世界是制度文明多样性的时代,在人类制度文明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国家的实践积累所创造出的制度文明,相互比较,相互交融,犹如涓涓支流,融通汇集成世界制度文明的磅礴大潮,共同谱写人类制度文明的壮丽篇章;在当今世界,没有一种关于制度文明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标准,评判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是否优越、是否文明,关键是要看它是否与这个国家的国情相适应、是否与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相适应,最根本的要看是否能够促进这个国家的发展与繁荣、是否能够给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带来安全与幸福;不同制度文明之间,应当超越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加强对话与沟通,相互学习与借鉴,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使制度中的文明因素得以充分释放,内在地增强制度文明的发展力与影响力。如此等等创造性的认识与主张,是坚持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体现。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直接指引下,我国的制度改革与建设朝着世界制度文明多样性与共融性的方向大步迈进,形成了立足实际、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人为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与发展主旋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走向与科学发展观的时代价值。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就是三个“没有变”:一是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性没有变;三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国的属性和地位没有变。这三个“没有变”,决定了三个“不能变”: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不能变;二是坚持转变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能变;三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这一方向不能变。这三个“不能变”,正是科学发展观所反复强调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现实价值。
第四篇:读书笔记一
读《用户体验与产品创新设计》有感
罗仕鉴 朱上上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这是一本主要介绍用户体验和产品创新设计的书,这本书让我对用户体验与创新两方面有了很深的认识,用户体验重点在于用户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心理感受,以及它涉及的几个方面,通过对这几个方面的研究分析,采取相应的步骤,最终完善了用户体验,读完这本书我了解了用户体验的由来,发展及未来创新。
这本书,结合了相关学科知识。利用马斯洛的《人类激励理论》设计出了用户体验的五个层次及用户体验的五个周期等,对于这些,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用户研究,对产品进行设计开发整合,测试评价服务设计,强调创新,可以说整个流程非常有规律,节奏感分明。我读了这本书,对于我的毕业选题有了很好的帮助,让我很清晰的明白了用户体验以及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该设计怎样的流程,每个流程该重点考虑到哪些方面,采取什么步骤来完善电子商务网站用户体验及产品创新设计。对于这本书最后说到的创新设计,创新设计是我们社会进步的动力,时代在不断的进步,唯有创新,产品才能不断发展与进步。
第五篇:一读书笔记
一、关于教师专业化的若干思考
冷假中,我读了《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这本书,这本书是国内第一本系统论述教师专业化的论着,它对当前我国教师的改革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作者不仅仅从教师专业化事实的角度来理解教师群体的专业化题目,而且还高屋建瓴,视角广阔,从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高度来看待教师的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队伍整体质量进步三者间的辩证关系。如何进步教师的素质,培养和造就能够满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是关系到能否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能否实现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工作。它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首先《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教师专业化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在书中找到了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本质上是个体长大的过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要成为一个成熟的专业职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拓展其专业内涵,进步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境界。一个精神富裕、专业化程度高的老师,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职业眼光,取出课程的引人进胜之处,以最简洁的线条,拉动最丰富的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获;能从最接近学生现在的出发点,带领他们直到离自己最远的终点;能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个学生;他不仅能让学生学懂、学透知识,而且能把教学过程变成一种富有亲和力的情感体验过程,和学生一起沉醉于其中,热爱于其中,出神进化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于其中,并使学生的心灵翱翔起来;他有强烈的课程开发意识,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面更关注学生跑的过程,他能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只有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师才能始终站在社会进步的前缘。
其次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帆风顺的吗?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上形成了一场教师专业化的运动。要求高质量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出发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不仅是学科的专荚冬而且是教育的专家。从目前看,教师的专业性发展碰到这样几个题目:教师只专注于自身专业的局限思考;在观念和经验上有错觉;将质量题目回因于学生、同行乃至外界;处理题目时专注于个别事件,缺乏整体、动态的思维方式;文化水平高,比较主观,满足于现状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努力克服。
那么怎样有效实施教师专业化?
学校应为营造“学习化、专业化”的教师群体而努力,将教师发展列为重要议事日程,营造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的互学互助气氛,改善教师的心智模式。形成师带徒、听课指导,示范课与研究课的教研制度。有组织地开展教科研活动。
专业化水平的进步关键在于教师自己。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要做到将教学生涯视为生命历程的重要部分,增强使命感,不断超越自卧冬活出生命的意义。(三种教学生涯观:生存、生活、生命)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阅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精益求精教学方法。自己努力把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自我反思、博采众长,形成风格,争做专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了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熟悉到,进步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进步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
三、读《教师人文读本》有感
我们是教师,都是些普通人,但我们从事着神圣的事业。我们天天面对的是人,我们的学生,他们天真、可爱、布满生命的活力和幻想,他们对我们无穷的信任和敬慕。我们付出了爱,得到的是更多的爱。
读过《教师人文读本》这本书,感受最深的是爱,对教育,对学生贯串始终的是爱,最多的爱。
读过这本书,经常思考的题目是:如何在人生的大航船上确定自己的位置,是船员还是舵手,是大副还是士兵。每个人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关键在于定位。冥冥中有双大手在指挥着我,从师范中学习的艺术到工作中教的课好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要想教好课不也是一门艺术吗?
有句话说:“活在当下”。实在,每个人的命运还是把握在自己的手里。固然从出生到长大,基本是家长在为自己做主。但今后还有漫长的几十年,仍然有自己选择的机会,是选择努力踏实地度过还是空虚而回,全在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直到现在也拾不起来。工作上的杂事与生活中的事情搅得没有时间,没心情(实在我知道这些都是找借口)。既然经常思考,我想这件事很快会提上我的生活日程的.每看到书上的某一个片断,总在不停地在反思自己,自己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家人的态度。我慨叹自己太平凡了,平凡得没有一双慧眼,往发现学生的优点与潜力。平凡得没有一双巧手,把学生引领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往。
工作几年,能够得到学校领导和家长的肯定,心里自然很兴奋,但又觉得自己做得实在是太少了,有点愧对家长的信任,领导的表扬。
“公平公正”“爱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等等,新教育为教师提出了那么多的努力方向。所谓坚持,所谓勤奋,所谓的所谓……。教师自身的前进动力,外在的推动力.不论怎样,都往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师,努力的教师。
在《教师人文读本》中,还收录了古今中外很多名家的各种类型的文章,每一篇都让我有所获益。《学习的革命》一文告诉卧逗“做教师首先要相信你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才,你才会认真地教每一个人。”我领悟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育不是要改变一个人,而是要帮助一个人。
教育的本体性是育人。如何在教育的过程中让一个人具备品德的高尚?我想: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论他为金钱往奋斗还是为理想奋斗,只要是正常的奋斗,正当的争取。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忘父母,不忘时时往帮助别人,他都可以说是品德高尚的人。
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新教育也教育了卧冬是新教育实验学校让我伎颊饷炊啵恰督淌θ宋亩帘尽啡梦宜伎颊饷炊唷N倚老驳胤⑾?我进步了.谢谢新教育给了我长大的舞台。我喜欢我现在拥有的一切:学生、工作、家人、孩子。
《教师人文读本》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教学观。这就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进步学生的品德,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在教学中创设使人思考、激励探索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往发现题目、思考题目、解决题目,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的过***正成为学生心智发展的过程。与此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者也应成为实践“终身学习”理念的楷模。重视和加强继续教育,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教师能走在时代前列必不可少的条件。
《教师人文读本》给了我很多新的启示,我将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努力向上。最后,让我用徐匡迪先生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四、《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书到用时方装修论坛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读书吧,老师们!
苏联当代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他写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共谈了一百条建议,读着此书,就似乎有一位智者站在你眼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如同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碰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布满信心……
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题目,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进步水平。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二条“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着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时我也经常这样地抱怨。一昼夜只有24小时,天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还要时常接待家长、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另外搞好班级的环境布置,完成大队部的工作等等,已经是有点应接不暇,更何况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题目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天天不中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逐日不断,注进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假如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着作。
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的语文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进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实。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进步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题目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比如一条大河,要靠很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省和内省,既不惮于重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鉴戒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