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复习资料2

时间:2019-05-13 06:2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工复习资料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工复习资料2》。

第一篇:社工复习资料2

一、单选题

1、小希患有轻度自闭症,是社会工作者大志的服务对象。小希今年6岁,应该上学了。但其所在社区的小学不肯接收。为了帮助小希能够就近入读该小学,大志特别拜访了J医院的临床专家,向他请教有关自闭症的病理和相关知识,征询他对于小希就学的意见。在得知小希的身心状况基本可以适应普通学校的学习生活后,大志又请了一位临床心理学家为小希做进一步测试,对小希的情况有了全面了解,并将各领域专家的意见告知该小学。同时大志就小希的入学问题与校方进行了沟通。本案例中,大志采用的方法是()A心理辅导 B转介 C心理评估 D个案管理

5、社会工作者小陈一年来一直在协助C社区的居民就搬迁安置和补偿标准与开发商进行谈判。在小陈的协助下,社区居民组成了维权小组,他们参与了社区重建规划的修改,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得到了增强。此时,小陈因工作调动结束了在C社区的工作。在结束与C社区的工作关系前,小陈需要做的工作之一是()A肯定社区居民的能力,增强其信心 B告诉社区居民自己与他们不再有关系 C向居民承诺随叫随到,减轻居民的忧虑 D悄悄离开,免得社区居民伤心

6、小明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一向品学兼优。近来,老师发现小明不仅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变得沉默寡言,身上还常常青一块,于是把小明的情况告诉了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了解到,小名父亲去年失业,最近母亲又与父亲离了婚。父亲经常借酒浇愁,醉酒就大骂小明。社会工作者在与小明,小明害怕回家后再遭父亲打骂,已向同学借了钱,查好了南下广州的列车时刻表,则社会工作者应该()

A辅导小明提高与父亲沟通的技巧,降低被打的风险 B向小明的同学和邻居了解情况,对虐待事实进行确认 C与小明沟通,告诉他不要着急,以后会帮他处理这个问题 D缓解小明的焦虑,并联系儿童保护中心提供庇护

7、新蕾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要从事儿童服务。该中心的社会工作者近期在社区开展了“预防儿童性侵害”和“0——3岁儿童的早期教养”等活动。在上述专业活动中,社会工作者可以担当很多角色,其中特殊的角色是()A支持者 B教育者 C服务者 D保护者 8、儿童的心理成长与其生活的环境有密切关系。社会工作者对儿童所处的抚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积极介入,是基于儿童的()A探索性 B模仿性 C可塑性 D依恋性 9、“留守儿童之家”的社会工作者发现留守儿童的问题存在共性,表现为:父母忙于工作很少与孩子联系,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容易成为坏人的侵害对象。鉴于此,社会工作者写了《留守儿童的问题与需要》、《增加留守儿童服务机构,增设留守儿

童自我保护教育课程》的两份提案,通过H省的人大代表提交到省人民代表大会上。在上述活动中,社会工作者采用了()服务。A支持性 B保护性 C补充性 D替代性 10、社会工作者在对小学三年级学生小军的个案辅导中发现,小军手臂及面部有多处淤青,并且步态不正常,此时,社会工作者首先应该()A向公安机关或儿童权益保护机构报告 B立即通知小军的监护人到场

C辨别小军是否有受到虐待的危险 D继续按计划进行个案辅导

11、儿童由于年龄小,许多困惑或遭受的创伤很难用语言表达出来。社会工作者常采用绘画、布娃娃游戏等方式帮助他们说出游戏人物的感受及想法,协助他们表达感受和想法。这种游戏治疗方式的特点是()

A社会工作者用口头提示的方式帮助儿童表达想法 B关注游戏过程的自发行性 C注意游戏过程的象征意义 D强调非语言的交流

12、根据艾德沃特对青少年特征的描述,青少年期处于生理心理不断成长、个人的心态及社会关系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开始关注与()的人际交往。A家庭成员 B社会成员 C同辈 D成年人

13、社会工作者张莉对某社区的青少年群体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发现有一些青少年整天游手好闲,对生活没有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对就业形势缺乏了解,对职业生涯缺少规划,为此,张莉设计了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小组,招募到11名社区青少年参加。通过两个多月的小组活动,这批青少年的态度和行为有了改变,自信心明显增强,家长和邻居也给予充分肯定,且每个人都制订了详细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并开始付诸实施。张莉在上述小组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是()A协助者 B咨询者 C鼓励者 D领导者

14、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指通过社会工作的各类服务,对一些潜在的、阻碍社会的功能有效发挥的条件和情境进行早期发现和控制。下列各项社会工作服务中,属于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内容的是()

A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服务,以拓展青少年的就业能力 B倡导有效的青少年服务,促进青少年政策的发展

C提供安全保护、收容服务及不适合在家庭居住的青少年的安置服务 D设计并举办各种活动,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15、社会工作者小李在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某社区开展实地调查时发现,该地区周边环境差,公共服务设施不足,社区的青少年空闲时经常出入附近的网吧。为此,社会工作者小李开展

了一系列服务,如组织青少年兴趣小组、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交流等。社会工作者在提供上述服务的过程中,遵循了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原则。A尊重青少年的价值和尊严 B接纳与关爱青少年 C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

D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化不断成长的能力

16、父母离婚后,阿伟跟随父亲生活,受家庭变故的影响,阿伟性格内向,缺乏自信,也不善与人交往;而父亲整日喝酒打麻将,对阿伟很少关心,每当阿伟犯错时,常常对其棍棒相加。进入初中后,阿伟的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又因他迷恋网络游戏,逃学逃课,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从此以后,阿伟不再去上学,整天上网聊天,玩游戏,几乎不与任何人交往。针对阿伟的情况,社会工作者在设计服务方案时,宜采用的取向是()A社会需求 B个人需求 C交友需求 D家庭需求

17、提高老人的照顾质量是养老机构的工作目标,不同的照顾模式有不同的工作目标和重点。“园艺模式”的工作重点是()。A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B提供合理膳食 C提供医疗服务

D满足老人的社会和情感需要 18、68岁的独居老人张伯伯是社区摄影的骨干,今年元旦拍摄时不慎摔倒,造成骨折。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医生说张伯伯可以出院了,但至少得休养一个月才可以慢慢行走。张伯伯听了很着急,要为要错过春节民风民俗的拍摄时机。社会工作者了解情况后,一方面安抚张伯伯的情绪,另一方面联系社区医院协助其康复训练。同时,社会工作者还联系社区服务机构为张伯伯提供居家和送餐服务,并发动社区老年志愿者轮流上门陪其聊天,上述社会工作服务属于()A个体康复 B社区照顾 C健康服务 D长期照顾

19、某社区老年服务中心新近推出了“温馨夕阳”服务项目,主要是为社区独居、残疾和困难老人提供送餐、洗衣和家居清洁等服务。该项目提供的是()服务。A生活保障 B健康健全 C居家养老 D日托照料

20、H市老人院的社工小张,在本机构内成立了“老委会”,推动其收集整理老人们对养老机构的建议,让他们自己装饰房间,讨论选择每日的菜谱等。请问,你小张的做法是为了()。

A增强老人自主生活的感受 B使老人有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 C尊重老人的尊严与隐私 D便于老人会见其家属

21、王婆婆与小儿子夫妇共同生活。因工作繁忙且经常出差,儿子夫妇俩便请了保姆帮忙照料老人。社会工作者前去探访,发现王婆婆的房间十分零乱,散发出难闻的味道。王婆婆在床上,嘴唇干裂,床头柜上摆放着好几瓶药,床边还放着尿盆,她反复地说:“活着真受罪”。保姆说,王婆婆几周前因洗澡不慎滑倒,造成骨折,一周前出院回家静养。上述情况表明,王婆婆目前生活存在的风险因素是()A身体虐待 B情感虐待

C他人疏于照顾 D自我忽视

22、社会性别关系的微观基础是()A生产发展领域中的性别因素 B社会领域中妇女角色的扮演 C社会性别中男女两性的差异 D家庭领域中的性别关系

23、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女性常以家庭为中心,男性则以工作和社会活动为中心,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模式。这主要是由()造成的。A男女两性的合理分工

B男女两性各取所长的分工 C社会性别影响下的两分工 D生理性别基础上的两性分工

24、某纺织厂根据女职工多的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关措施:设置哺乳室,方便给孩子喂奶;调整了怀孕女工工作岗位,减轻劳动强度,保证工资待遇;由工会出面慰问哺乳期的女工。这些措施满足了妇女()的需要。A自我发展 B特殊保护 C自我实现 D性别公正

25、某社区公益组织承接了妇联委托的反家庭暴力项目,为受暴妇女提供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的运行需要社工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的专业关系基础之上。社会工作者正确的做法是()

A将受暴妇女问题个人化

B分析受暴妇女行为与暴力重复的因果关系 C接纳受暴妇女描述的问题而不是责怪她们 D协助受暴妇女在家庭和个体角色间取得平衡 27、2008年,小李在某城市建筑工地劳动时,不慎从脚手架上失足摔落致残,他向社会工作者求助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此时,社会工作者首先应该()A要求建筑工地负责人给予适当赔偿

B协助小李和相关部门处理好工伤的认定问题 C要求小李的家属前来协助介入 D按照医疗机构的诊断证明进行预估

28、老王,腿部残疾,行走不便,从日常生活开销到照料都靠家人帮助,很少与外界接触。在照顾老王的过程中,家人感到缺乏社区的理解与帮助。针对老王遇到的困难,社会工作者可提供的综合性服务是()A赠送轮椅和支具

B协助家庭改造起居环境 C开展残疾人文化娱乐活动 D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29、根据《社区矫正对象考核奖惩暂行办法》,社区社会工作站在学习和研究基础上为矫正对象开展了“当新人、做好事,多加分”的宣传服务活动,同时还要求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开展过程中注意收集活动反馈信息,总结经验。以促进社区矫正制度的不断完善。上述工作采用的是()方法。A社区社会工作 B社会工作行政 C社区综合治理 D社会工作研究

30、社区矫正对象阿兰在监狱服刑8年后获假释回到社区,她对周围环境感到很陌生,常常觉得周围居民对她指指点点,内心十分自卑,一天,她到街道申请办理劳动手册,工作人员说她的申诉材料不全不予办理,她觉得工作人员是刁难她,于是大吵一场,并当场撕毁申请材料。事后社会工作者对阿兰开展了个案辅导,帮助阿兰意识到冲突事件反映出她较低的自我评价。经过多次面谈,阿兰逐渐调整了自我认识,能理性地处理事情了。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进行的个案辅导是以()理论为急促。A优势视角 B标签 C心理分析 D认知

31、小强数月前因与人发生冲突,造成对方重伤致残而被拘押和起诉,成为社会工作者大刚的服务对象。在小强案件的审理过程中,作为社会工作者的职责之一,大刚应向法庭提交犯罪嫌疑人的()。A法庭审判方案 B个案会谈记录 C背景调查报告 D犯罪事实记录

32、社区矫正对象徐某因故意伤害罪被判缓刑3年。他从小生长在离异家庭,奶奶将他一手抚养长大,百般宠爱,徐某逐渐成了一个事事以自我为中心,行为偏执、冲动、任性的“小霸王”。矫正初期,无论社会工作者怎样努力,徐某总是沉默不语,消极抵触。但社会工作者并没有放弃,从生活琐事开始,真心实意地关心徐某,渐渐地,徐某开始对工作者产生了信任。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坚持了()的社会工作价值理念。A接纳 B保密 C个别化 D非评判

33、阿丽新婚不久,因挪用公款被判缓刑,失去了奋斗多年获得的财务主管职位,成为矫正对象,她痛苦万分,情绪低落,沉默寡言,闭门不出。社会工作者在对阿丽的辅导中,不仅帮助她重新认识自己,还为她收集了很多就业信息。阿丽调整了心态,终于又找到了一份工作,开始了新生活。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主要满足了矫正对象的()的需要。

A基本生存 B教育保护

C家庭生活 D再社会化

34、小林今年21岁,职校汽车修配专业毕业,父母离异后,跟奶奶一起生活,他很重义气,结交了一些社会上的朋友,平时常出入娱乐场所,曾有吸食毒品的不良记录。今年年初,小林因犯抢劫罪被判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社会工作者多次与小林面谈辅导,逐渐建立了良好的专业关系,经过反复讨论和协商,社会工作者与小林共同制定了个案管理服务计划,在社会工作者的监督、管理和帮教下,小林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改变,还和朋友一起开办了一间汽车修理铺。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主要是通过()的方法,较好地提供了个案服务。A有重点,分步骤地制定矫正工作计划 B协调多部门、多机构提供整合性服务 C发掘矫正对象的潜能和参与问题解决 D发展特殊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

35、部分复员退伍军人在新安置的工作岗位上感到社会再适应的压力,存在焦虑、愤怒、抑郁等情绪。针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首先应为他们提供的服务是()A联系相关部门,协商安置措施 B整合社会资源,开发就业岗位 C搭建信息平台,开展就业指导 D进行心理辅导,协助社会适应

36、社会工作者小高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军休干部从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到褪下军装的平民,很难适应社会角色的转变,情绪低落。经过认真筹划,小高为军休干部开办了一个“有为老年”主题小组,帮组组员分享离休生活的感受,并倡导组织了“夕阳红”志愿服务队。在担任校外辅导员、奥运志愿者的过程中。军休干部们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在小高开展的服务中,特别关注了()要素对军休干部的意义。A物质 B组织 C精神 D服务

37、曾多次荣立一等功的战斗英雄王某,因公负伤造成高位截瘫。现在只能终日躺在荣誉军人康复医院的病床上,情绪日渐低落,行为退缩,“生命无意义感”越来越严重。为协助王某找到当下生命的意义,下列工作方法中,最有效的是()A疏导王某的消极情绪 B矫正王某的退缩行为

C以过去的经历来建构其生命的意义 D为王某提供医疗照顾

38、张先生因伤残而退伍,被安排到残联工作。他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但每当遇到困难时就会发脾气,认为身体的残疾是自己做不好工作的原因。社会工作者小欣还了解到,张先生伤残退伍后,内心非常焦虑认为这辈子完了,因此他工作中不愿与同事交流,生活中独来独往。鉴于张先生目前的状况,小欣首先应解决其()问题。A身体康复 B非理性信念 C沟通技巧 D工作技能

39、基本生活救助是社会救助的核心内容。下列社会工作服务中,不属于基本生活救助的内容是()

A协助申请最低生活保障金 B挖掘就业资源,提供就业机会

C参与社会救助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

D协助救助对象加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40、某社会工作者鼓励救助对象参与社区活动,为社区的发展献计献策,并在救助对象中发现和培养了骨干来关心和帮助其他救助对象。社会工作者这种做法产生的作用是()A改善救助对象的生活环境 B发展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 C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率 D促进救助对象的能力建设

41、某社会工作服务队,在震后的一个临时板房社区开展救助服务,他们根据居民的需要和特点,引导青年人成立了“手拉手服务队”,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另外,他们还组织居民开展了“缘来一家人”的系列社区活动,使新社区的邻里关系有了较大改善,社区面容大为好转。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以社区为基础推动的救助措施属于()A制定灾区救助政策 B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C整合驻区单位资源 D发挥社会社会组织力量

42、小磊在过13岁生日时,因和朋友玩得太高兴而整夜未归。为此,他与父母爆发了严重冲突,从寄宿学校逃到省城,在车站一带露宿了一个多月,并结交了一些不良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发现小磊后,将他送回了家。在救助社会工作中,小磊属于()类型的服务对象。A受虐儿童 B问题儿童 C特困儿童 D流浪儿童

43、在某社区,社会工作者这对低保家庭的孩子开展了一系列小组活动,小组活动结束时,有的孩子对社会工作者表现出强烈的依赖,对分离显得十分伤感和失落。面对这种情况,社会工作者首先需要()

A找另一位社会工作者替代自己

B尽快结束工作,避免孩子们的负面情绪相互影响 C确立一个新的主题活动,转移其注意力 D及时处理孩子们的情绪问题

44、张先生是成功的企业管理者,妻子是中学教师,家庭生活其乐融融。独生女儿乖巧聪明,学习成绩优良,去年高中毕业,以优秀成绩被国外某大学录取。张先生和妻子都非常高兴,但女儿离开后,妻子便开始不安,担忧女儿是否习惯异国他乡的生活,面对空落落的家愈感寂寞,常常流泪,还时常与丈夫争吵,在家庭辅导中,社会工作者帮助张先生夫妇学习适应女儿离开后的生活,并调整各自的家庭角色,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是以()理论为基础开展家庭辅导的。A生态系统 B家庭系统

C家庭生命周期 D家庭结构

45、家庭结构图是社会工作者在家庭评估中经常运用的重要工具,它用图形方式来显示家庭内在结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

A家庭内部压力 B家庭内部的资源 C家庭的重大事件 D家庭与环境的界限

46、老李半年前把孩子从农村转到城里读小学,为了能支付孩子的学习和养家费用,老李白天在建筑工地工作,晚上给工地看大门,非常辛苦,时常因家庭琐事与孩子争吵,最近老师反映,孩子在学校不遵守课堂纪律,随地吐痰,老李批评了他,他还与老李顶嘴,这令老李既生气又伤心,无奈之下,求助了社会工作者,针对老李家的情况,为了改变孩子的行为,社会工作者宜开展()A家庭行为学习B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C家庭支持 D家庭情绪管理 47、3年前父亲因病去世后,小丽与母亲相依为命。小丽学习很认真,但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好,小丽的母亲花了很多时间辅导小丽,仍不见效果,母女俩很着急,便向社会工作者求助,社会工作者小丁与小丽及其母亲一起分析情况,讨论提高小丽学习成绩的可行办法。小丁让小丽的母亲看到,小丽虽然在学习新知识时,领会和理解较慢,可是她一旦理解后就能很好地掌握,以此增强母亲对小丽学习的信心。社会工作者进一步指出,母亲也应培养小丽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小丁的服务中,突出体现了家庭社会工作中的()原则。A家庭处境

B帮助家庭成员增能 C家庭个别化

D满足家庭成员需要

48、小华今年12岁,从小体弱多病,父母非常关注他的饮食,对他百般呵护,不但接送他上学,陪他做功课,晚上还帮他洗脚。在学校,小华常因打扫卫生等事与同学发生摩擦,同学嫌他做事“笨”,都不愿意与他分在一组做值日,因此小华提出不想去上学了。上述情况,社会工作者应帮助小华()A培训学习习惯 B改善人际关系 C培养独立能力 D改善健康状况

49、小峰的爸爸因为打架伤人而被判刑入狱,母亲离家出走,把小峰扔给了仅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且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班主任张老师发现小峰最近长闷闷不乐,申请恍惚,希望学校社会工作者小朱给予帮助。当小朱第一时间第一次与小峰见面时,针对此类服务对象的提特性,他应采取的恰当表达是()

A“张老师让你来找我,以后每个星期五下午我着这里等候” B“张老师让你来找我,我很想听听你自己的想法” C“张老师让你来找我,你自己觉得有没有问题?”

D “长张老师让你来找我,让我们现在开始讨论你的问题吧。”

50、处于青春期的小亮最近学习遇到困难,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暴躁情绪,不是摔东西就是与父母吵架,有时甚至离家出走,整天泡在网吧。社会工作者与小亮面谈后,共同确定了帮助小亮的工作目标,即学习情绪管理方法并改善学习状况。社会工作者对小亮进行情绪管理辅导的起点是()A学会认识和辨别情绪

B规避情绪暴躁的负面影响 C学习正确控制情绪方法 D防止情绪暴躁造成的后果

51、社会工作者小张为了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对居民参与态度和参与能力进行了调查,提出下列观点,其中错误的是()

A居民参与社区活动需要时间和经费的保证 B居民参与社区活动需要具备参与知识和技巧 C居民参与社区活动主要受环境因素影响 D居民愿意参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社区活动

52、某社区社会工作者在寒假期间,筹划开展了“七彩假日”活动,组织青少年参加“社区公益课堂”、“社会实践快乐成长”、“迎新年才艺展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给,有12名孩子在争当“文明小使者”、“环保小卫士”活动中被评为“社区七彩之星”。从社区教育的角度看,上述活动属于()A公民教育 B健康教育 C补偿式教育 D控制式教育

53、某社区根据政府“居家养老”政策的要求,策划“老人饭桌”项目,为社区内老人提供送餐服务。在服务项目策划中期,社会工作者应该做的工作是()A了解服务对象需求 B征求社区居民意见

C评估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D设计服务项目的评估方法

54、某小区不少居民反映社区中缺少无障碍通道设施,造成坐轮椅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出街困难。为了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社会工作者召开居民代表座谈会,居民代表们在座谈会上反映:除了缺少无障碍通道,社区还存在其他问题,如路灯时常坏了未能及时修理;垃圾箱太破,垃圾常倒得满地,影响环境卫生;社区内道路地面坑洼,时常积水影响居民外出。代表们反映出的是居民的()A表达性需求 B感觉性需求 C比较性需求 D规范性需求

55、乐园社区有一些外来务工人员,主要从事社区服务业社会工作者设计了小组活动,将他们与社区中的其他居民组织在一起帮助他们建立联系。这种社区工作方法主要侧重于()A居民参与的增强 B社区管理的改进 C互助网络的建立 D生活环境的改善

56、医务社会工作是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下列社会工作服务中,不属于医务社会工作内容的是()A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评估 B医疗事故进行鉴定

C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情绪疏导 D绝症患者提供临终关怀 57、9岁的小芹患上了影响正常呼吸的神经炎症,严重时需要呼吸机帮助呼吸,目前入住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在一段时间内父母不能探视。医务人员反映,小芹以为父母不要她了,不配合治疗。父母向社会工作者求助,下列做法中,对小芹来说最合适的是()A购买礼物送给她 B转达服务对她的问候 C请父母写信给她 D请父母参加支持小芹

58、从互动主义学派来看,医患的接触会因目标和利益的分歧而引发相互之间的冲突。下列关于医患关系 说法,正确的是()A医患关系的矛盾都是可以避免的

B化解医患矛盾的核心是医患之间的有效沟通

C医务社会工作者扮演专家的角色更有利于处理医患关系 D解决医患关系首先需要提高医务社会工作者的业务能力

59、医务社会工作者小杨为即将出院的丁奶奶制定出院计划,小杨首先要做的工作是()A为丁奶奶做全面的评估

B为丁奶奶制定营养辅助服务方案 C协助丁奶奶与医疗保险公司沟通 D为丁奶奶制订出院后的医疗方案

60、某小区有几位精神疾病患者,病情多次反复,照料他们的家属感到精力交瘁。医务社会工作者小李通过走访了解到,家属们普遍感觉到自身照顾患者的能力技巧不足,希望获得帮助。小李将他们组织起来,开展小组活动,一同分享体会学习照料技巧,建立相互支持。这类小组属于()A心理教育小组 B家庭治疗小组 C家庭支持小组 D家庭互相小组

二、多项选择题

61、两年前,张先生离婚后于儿子一起生活,他心灰意冷,多次拒绝朋友为其介绍女友。忙于生意的他很少有时间与上初二的儿子在一起,父子俩偶尔在一起时,他总是教训儿子,儿子却不买账。为了帮助张先生重树自信,改善与儿子的关系,社会工作者对张先生进行了辅导。在结案会谈中,张先生表达了对能否处理好与儿子的关系以及重建新生活的担忧,社会工作者回应道:“两个月来您一直在努力,而且已取得了 非常大的进步,我真为您高兴。儿子现在开始愿意与您交流了,交往的新女友与您儿子的关系也不错。继续坚持下去,相信您 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需要时,您还可以来找我。”社会工作者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通过指明和强调张先生的进步来增强其自信 B通过指明和强调张先生仍存在的问题督促他改变 C鼓励张先生保持在助人过程中取得的进步 D鼓励张先生保持与女友的关系 E鼓励张先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

62、玲玲今年12岁,3年前随父母来到城里,父母忙于打工维持生计,基本上无暇照顾玲玲及其妹妹的生活与学习。某日,玲玲在租借的房屋内做功课,受到邻居的性侵害和威胁,玲玲变得惊恐不安,不肯出门,母亲发现后向社会工作者求助。针对玲玲的情况,社会工作者进行辅导的主题应包括()

A了解受害经历,安抚稳定情绪 B协助进行身体检查、取证与治疗 C联系相关部门,协同保护服务对象 D制裁施暴者,宣传教育群众

E定期尽心心理辅导,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63、小强半年前跟随父母从农村来到城市读书。由于城乡学习条件的差异,小强很难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面临很大的学习压力,性格变得 越来越沉默,不愿与同学交往,还时常受到老师的批评。社会工作者小刘评估了小强的情况后,决定对小强除了进行个案辅导之外,同时在宏观层面开展相关服务。小刘可以开展的宏观服务包括()A心理辅导 B课业辅导 C法规倡导 D政策研究 E家庭辅导

64、临终关怀服务中,社会工作者常用音乐、讲故事等方法来帮助临终老人、家庭照顾者。这种方法可以发挥的作用包括()A为老人缓解疼痛 B为老人提供社会支持

C为家庭照顾者缓解承担责任 D为老人缓解心理压力 E为老人实现最后的心愿

65、性别视角的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特点有()A关注妇女的多样性

B尊重和倾听妇女的声音和经验 C理解和接纳妇女的现实处境 D“个人的即社会的”

E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

第二篇:企业社工复习资料

企社:是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手法以工业、农业、商业、建筑运输业以及其他行业的企业单位及所在社区、职工及其家庭为案主对象,以预防、解决企业及职工问题为目标,以企业员工全面发展和企业组织科学管理为宗旨,以培养和发扬员工互助精神和自助能力为追求,调动和利用各种资源,提高员工福利,提升企业效率,促进员工和企业和谐发展的专业化介入手法与工作过程 西方起因:生产竞争、职员离职花费、以人为本、对员工利益的关切、员工福利的扩大和社会立法对各种特殊群体的保护(如残疾人、妇女、童工等)。

目的: 提高生产力、稳定劳动力、增进员工福利、加强劳资关系以及工会与会员间的关系

推行途径:在企业内设立服务部门,聘用专任的社工;工会聘用专职的社工,为工会会员服务;工商企业与私人社会服务机构订契约,由该机构提供服务给员工 中国必要性: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的企业出现了很多新情况,企业职工面临着新的问题①就业稳定性差,职工基本福利不能保障②收入低下与生活贫困③职工的基本权益得不到保证④职工心理问题缺乏疏导渠道。介入:空间范围上以企业为基础组织形式上以工会为依托资源上以NGO为辅助服务上以职工为本企社的重点内容:①职工基本权益的争取与维护②职工心理疏导③就业和再就业教育与培训④建立职工与企业的有效沟通网络。

国内开展困境①社会认同、接纳度有待提高②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还不够③缺乏专项资金 企社服务主体机构系统①非政府组织②社区服务中心③政府部门④工作机构雇主协作⑤劳工服务团体 案主对象:①企业员工②企业员工家属③企业管理部门④社区(特指企业所在地的社区、社区居民以及社区内的相关资源)

工作内容:①员工福利服务②员工职业生涯规划③员工情绪管理④员工休闲生活与服务⑤劳动关系协调⑥企业社会责任⑦企业文化建设

企社的服务模式①个人发展取向模式(与工作生活相关的心理-社会服务)②社群权益取向(从宏观上针对社会政策环境等方面)③综合服务取向

企社功能①为企业员工或职工提供心理疏导的途径②改善工作条件,提升企业员工的福利水平③协助建立职工组织,进行职工和职业教育④缓解企业与职工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企社伦理守则①员工利益优先②为案主的安全保密③案主的知情权④服务要有组织授权⑤服务的非歧视性⑥不得利用所掌握资源谋取案主或工作员的不当利益 企社与工会关系:性质上工会与企业是并存的、有着不同利益追求的主体;而企业社工是企业的下属机构职能上工会是维护职工的权益,而企业社工是为职工服务工作方法上工会主要通过集体谈判等政治手段,企业社工主要通过个案、心理咨询方法

企社与人力资源部门:

企社与生产部门在生产环境的设计、策划,安全生产的布置与事故发生后的预防,以及员工生产积极性的激励等问题上,社工均与生产管理部门有紧密关系 企社理论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②郝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③麦克利兰的需求获得理论④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⑤工作调适理论

工作倦怠:一个心理历程,源于未疏解的工作压力,会产生情绪衰竭、工作疏离,和减低工作成就的感觉 工作倦怠的几个阶段①涉入:一个激动、兴奋、极高的工作满足②停滞:不宜被发觉,渐渐地,满足感减少、效率降低,心生疲劳,注意力转移到非工作的地方③分离:个体会认知到,他们在心理上退缩,在工作上只付出维持职位所需最少的努力,而逃避挑战及成长的机会④危机:最严重的时期,行为和心理的问题表现最明确,思考上出现了自我怀疑,一直有逃避的心理。可能离职、离开家庭甚至自杀。

工作倦怠干预:①形成正确的认知②调整自我心态③善于应对工作④尽情享受生活⑤掌握减压技术 组织内生涯转换理论①新近员工的适应②工作转换的咨商③退休计划的安排④不适任员工的咨商

员工生涯转换中社工的任务①帮助员工建立强有利的社会支持网路②帮助员工树立控制环境的意识③帮助员工获得有效解决问题所需之讯息及工具 ④帮助员工建立充分的自信心

失业辅导目的①减少因生涯断裂产生的紧张焦虑②增加吸引工作的能力③确立有计划的工作寻找步骤④减少失业赋闲时间⑤影响其做必要的生涯改变,以避免未来再失业的可能。

辅导方案成分:支持、生涯探索的技术讯练、资讯的提供和对所有转换问题的管理。

遣散方案①介绍相关讯息(公司遣散政策与程序)②指导求职技术③个别员工的工作安置协助

离职面谈①建立融洽关系②了解面谈的目的③对原来工作的意见④探究离职的原因⑤新旧工作的比较⑥改进意见⑦结论

离职面谈的原则①完整的解释面谈目的②营造一个人性化但正式性的气氛③不要劝说员工留下④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⑤详尽而深入的探索讯息⑥适时结束面谈⑦记录讯息

员工福利:一般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非工资收入福利 内容:①法定保险(养老 医疗 工伤 失业)②自主保险③股权 期权④教育培训⑤休假⑥集体活动

员工福利方案设计的难点①员工需求不易掌握②福利的标准通常会易高难低③福利预算不易编列④公平性很难兼顾⑤专人负责的浪费

员工福利计划设计的准则①少花钱,多福利②以福利

提升企业忠诚度③连续性福利④激励为首

弹性福利计划的优点:①满足员工的个性化需求②控制福利成本③、提高员工的福利满意度④引导员工的福利使用行为⑤差异于竞争对手⑥发挥福利的激励作用⑦在并购重组情况下整合福利

情绪管理:情商(EQ)是一种能力,可以感觉、了解和有效应用情绪的力量与智能作为人类的能量、信息和影响的来源

情绪管理的方法①转移法②理性思维法③音乐疗法 社工在情绪管理中作用:①心理状况调查②心理健康宣传③心理培训④心理咨询⑤效果评估

企业社会责任(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作用①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②有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③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缓解贫富差距,消除社会不安定的隐患 如何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的战略:①企业应该建立明确的流程,确保社会问题以及新兴社会力量在最高级别得到充分探讨,并纳入公司战略规划中,从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出发,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贯穿到公司整体经营活动中②企业应该设置专门的机构来负责社会责任的推行,并设置相应的社会责任考核指标。③培养企业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企业的每个员工在实际的日常行为中处处履行社会责任。

④持续定期发放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全面真实地展现企业公民形象

组织生涯包括两层含义①结构,组织内阶层性的一连串许多职位,在每个职位的发展需要持续的职业技术发展与更多的责任与工作表现②个体经由上述这些职位结构移动的过程。

组织生涯发展定义:整合了组织的结构与过程之内部双重特性,具有标准化的角色表现组合,而个体会以相当一致的模式在这些角色中互动。其双重特性是“类型化的结构”与“个体次序性的移动”

目标:设计提供生涯路径的模式,即建立获得某特定工作或职务之程序与目标:①在个人形成生涯目标时提供帮助②澄清个人在组织过去的工作表现,与未来之发展潜力③协助个人计划已获得生涯目标④追踪个人生涯发展

组织生涯发展策略①进入阶段:个体对组织的选择主要是受其对该组织的期望所影响。一般而言,员工对组织的期望有:对工作意图所赋予的意义;人事发展的机会;工作兴趣的程度;工作所具有之挑战性;认知上的工作价值;工作地位和威望;工作所赋予的责任程度;薪资报酬;环境结构;工作安全程度;评估

和回馈的次数及程度②早期生涯阶段:该阶段提供个体在组织内建立地位的机会。个体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在组织内寻求稳定:学习与适应既定的规则与政策;学习能表现良好的工作习惯与态度;发展与他人及工作环境良好和谐关系,整合个人的及组织的价值;工作上力求表现并学习担负责任:学习新的技术;在工作职务上参加适当的训练;依据个人目标和晋升机会探索生涯计划:评估目前职业选择;评估晋升机会;发展晋升机会或改变工作职务;考虑改变职业选择;实现计划--晋升或职务改变③生涯中期阶段:该阶段以个人的工作生活及社会情感的需求为主,属于维持稳定的阶段,持续调适与改进工作职位和工作情境的过程。④生涯晚期阶段:个体在组织外建立自己的兴趣并开始逐渐从组织中脱离,在组织内的活动也从主要转为次要角色。退休计划是生涯晚期的另一个重要课题⑤工作生涯结束阶段:退休方案:年金计划、心理调适、健康保险、退休生活安排等

相关方案:弹性退休计划、时间管理、财政计划、休闲选择、夫妻及社会关系调适等

第三篇:社工个案工作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 一节、个案社会工作

一、何谓个案工作 有创造性的劳动来丰富自己的人生,趋向人性的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状态包括成熟健康的人格和生命潜1定义: 是专业工作者遵循基本的价值理念、运用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科学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以个别化的方式为感受困难

二、个案工作应用领域 的个人或家庭提供物质和心理方面的支持与服务,以

1、家庭个案工作

2、青少个案工作 帮助个人或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挖掘生命的潜3.学校个案社会工作4.医院个案社会工作 能,不断提高个人和社会的福利水平。

5.福利机构个案工作6.矫治个案社会工作 2特点:助人与服务的工作宗旨;个别化的工作特点

7、农村个案工作

8、企业个案工作 ——没有医治百病的处方;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价9.社区个案社会工作10.监狱个案社会工作 值观;科学、技术与艺术的职业职业技巧;善于调动和11.特殊群体个案工作12.其他个案社会工作 利用案主的内在与外在社会资源;能同时推动和促进第二章 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化 社会整体的福利水平第一节、个案工作的价值观 3本质(性质):独特的工作关系;职业化的工作原则;

一、社会工作价值的概念

互动式的工作方法;助人自助与自我成长的工作宗旨 社会工作价值是一套有关人类福利、公平、公正、尊

五、个案工作与相关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严等方面的理想信念。

1、与心理咨询的区别:个案带有主动性(对案主及

二、以往西方社会个案工作的价值体系 环境);个案更注重案主的社会成因;个案更强调社

(一)戈登的社会工作价值

会资源性的作用;个案具有社会及道德责任倾向。

(二)比斯合克的社会工作基本价值

(三)泰彻社会个案工作价值

接案的方式不同——社工是主动,心理则被动 诊断的方式不同——有心理诊断,还有社会诊断 干预的手段不同——心理咨询只限于心理手段,进程与结案不同——注重社会成效 2、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个案工作更强调以人为本,更关注当事人个人权益;思政则更强调社会整体性。个案工作注重服务性;思政更强调教育性。个案工作更注重社会问题;而思政更注重政治问题。个案工作不强调与案主价值观的一致性;而思政则力主意识形态的一致性。3、联系:相互补充关系

第二节、个案工作目标与领域

一、个案工作的目标:目标,通常是指活动主体行动的方向或预期的结果。个案工作的目标就是以个别的方式帮助案主恢复、增强其社会功能。

二、个案工作目标的层次

五、我国社会工作者价值观

继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世界各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文明成果,高举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旗帜,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全面进步为己任,提倡社会互助,调节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改善人际关系,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第二节、个案工作的伦理守则

一、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含义 专业伦理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一个专业有责任阐明其基本价值、伦理原则和伦理标准。其目的是指导社会工作者的行为。

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守则

1.尊重服务对象的权益。2.严守服务对象的秘密。对服务对象守则。3.公平服务大众。4.重视同事工作。5.共同执行守则。与同事关系守则6.恪守公私分明。7.信守机构政策。与机构关系守则。8.充 l.具体目标——解决具体困难,排除情绪困扰

在接案初期,前来求助的案主都会带来他们的具体困实社会工作能力。9.促进专业发展。对专业工作守难或困惑,个案工作者必须对案主的具体困难或问题则。10.约束不当行为。11.增进公众福利。与社会进行澄清,与案主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了解案主责任守。12.维护社会正义。的需要,帮助适当地解决问题。

美国社会工作协会伦理守则

2.中期(阶段性)恢复自助能力,选择适当生活 1.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道德责任2.社会工作者与个案工作中期目标,是要帮助案主驱除障碍,调整自同事之间的道德责任3.社会工作者与社工机构的道己,恢复并增强自助能力,帮助案主选择、发展适当德责任4.社会工作者自身专业化的道德责任5.社的生活方式。

会工作者对专业的道德责任6.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道德责任 3.终极目标-挖掘生命潜能,趋向自我实现

个案工作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案主在不断地挖掘第三节、个案工作者的素质与要求

生命潜能和激发成就动机的循环努力中;通过自发和

一、对个案社工的专业结构

1、知识结构

2、能力与技巧

3、实务经验 二.社会工作者所应有的自身特质

1.是一个成长中的人2.有自我分析的能力3.有影响案主的能力4.有协助他人的意愿5.应有相当的敏感度

三、个案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原则

l.个别化原则2.接纳的原则3.信任的原则4.理解关怀的原则5.非评判的原则6.案主参与及自决

② 求助者的主要问题?如何产生?求助者期望

达到的目标? ③ 求助者曾经为此寻求过什么帮助,自己曾做

过什么努力? ④ 工作者是否有能力,机构是否有资源为求助

者提供必要的服务?

⑤ 机构对求助者的要求和求助者对机构和工作

者的期望是否可以协调?的原则7.高度客观和中立的态度 8.保密性原则

转介::是个案工作常用的方法,它针对一些本机构或第四节、个案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 者个人所能提供服务的个案,经过必要的程序而转送

一、个案中专业关系概述 到其他机构或个人,使求助者能够得到适当的服务。专业关系是为达成特定目标而结成的关系。特定目标

二、收集资料 是双方关系的基础,特定目标一旦达成,专业关系就

(一)收集资料的主要目标:详细了解与求助者问题告一段落。关系的单一性、功能性,正是专业关系的有关的资料;了解问题成因;确定问题的性质;发现特点。即社会工作者和案主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作解决问题的入手点 关系,它通过双方内心感受与情绪的动态交互反应,(二)收集资料的内容:

从而协助案主解决问题,提高案主的个人能力。

个人和环境的情况:个人资料(基本资料、生理、心

二、个案工作中专业关系特点

理、价值观、能力)环境资料(家庭环境、朋辈环境、1.专业关系有明确的目的2.专业关系是一种职务关社区环境、工作环境等)

案主与周围人如何建立关系系.而非私人关系3.工作者与案主之间良好关系的形个人和环境的互动情况:成是手段,而非目的4.专业关系不允许工作者在个案的?有没有支持?

工作过程中获得个人的心理满足5.专业关系的存在(三)收集资料的要点

是有时间性的6.专业关系要求工作者提供专业性服

探究问题:围绕问题成因;探究问题的性质;发现

解决问题的入手点 务7.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的主要职责在工作者

三、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性质 发现资源:案主自身(内在的资源);案主环境(外

;潜在的自身及环境的资源 1.关心他人2.承诺与责任3.接纳与期望4.同感在的资源)

(四)收集资料的技巧 5.真诚与一致性6.权威和权力7.目的

四、个案工作专业关系的意义 直接收集:通过案主直接诉说或工作者直接询问 旁敲侧击提出问题;收集案主非言语信息 1.建立良好专业关系是个案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间接收集:

第三节

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

2、良好专业关系是个案深入的重要手段和中介

第三章 个案工作基本程序

(一)目标的类型

一、接案 直接目标(具体)针对案主提出的现实性问题进行探

1、接案的方式与途径:案主本人或家人主动求助;社讨,促进案主自我了解和自我知觉。

区、机构转介;社会工作者工作中发现;社会工作者中间目标(阶段)协助案主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欣工作任务需要;其他 赏自己,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和适当的生活方式等。

2、接案的要点:明确接案目标;与案主初步接触;终极目标(最终)自我实现。对案主问题进行初步评估;根据机构功能与案主商讨

(二)制定目标的原则 是否可以提供服务

对案主通俗易懂;目标与工作者和案主解决问题的能

制定的目标是3、接案(首次访谈)的主要工作内容:了解求助者力一致;目标与机构的功能保持一致;的求助意愿;促使求助者进入案主的角色;澄清求助案主和工作者共同协商的结果 者的期望;介绍机构的服务范围;问题解决需要双方

(三)制定目标的步骤 共同的努力 工作者在制定计划前重述案主问题,以便再次确认问题;协助案主列出相关问题,以便再次确定问题重点;

4、初步评估问题和需要

初步评估:是对案主的我进行简单评估,目的是决定协助案主确定解决问题的优先次序;协助案主明确他机构是否需要对求助者提供服务。

① 求助者的意愿?主动被动?

想要的结果

(四)制定工作计划(计划书)1.案主基本情况 3.否认结束或拒绝接受结束的提议 2.简要描述并列出案主的主要问题和相关问题

(四)结案的技巧与方法 3.案主要达到的结果和工作者的工作目标 4.基本阶段和方法,每个阶段方法、资源 5.达到目标所用期限 6.联系方式

(五)签订工作协议

1.服务目标

2.服务内容以及采用的方法 3.双方应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4.服务的时间、地点和次数 5.双方签字

第四节

服务计划的实施

工作者的角色:

(一)使能者

(二)联系人

(三)教育者

(四)倡导者

(五)治疗者

• • •

1.提前告知

2.稳定并进一步增强案主已经获得的成就 3.探讨影响案主问题解决的因素 4.处理案主与工作者分离的情绪 5.个案的转介

(五)转案

案主可能会有被抛弃、工作者不负责任、对自己缺乏关心的感觉

工作者也可能表现出内疚、对新的接替者不信任

新的接替者可能会对自己是否能够有效为案主提供帮助而表现出焦虑和担心 工作者需要介绍接替者和案主认识

工作者的工作内容:

(一)支持与鼓励

(二)情绪疏

(六)个案结束阶段应注意的问题: 导

(三)观念澄清

(四)行为改变

(五)环境改善

(六)1)注意案主的心理变化; 信息提供

(七)直接干预

2)注意案主的行为退行; 第五节

结案与评估 3)对结案后的跟踪和跟进工作; 任何助人的活动都有一个期限,结案与评估阶段就

二、总结评估

是社工结束与案主之间的工作关系,并对整个工作过

(一)总结评估的目的::了解服务效果 程进行一个回顾、总结和评估,其目的是巩固案主已对社工——了解自己工作成果、工作能力 有的成长与改变,增强案主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对案主——学习解决问题策略 案与评估是个案工作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机构——衡量工作者的工作效果,改进机构服务质结案与评估是一个过程,是将整个个案过程加以综量

合的过程,可以使案主将个案工作转化为正向的力

(二)总结评估的困难及策略 量;但如处理不当,也会出现整个个案的前功尽弃的• 困难:评估技术不足;案主不配合.后果。• 策略:制定详细的评估制度措施;工作者掌握

一、结案 一些评估方法.(一)结案的任务

(三)总结评估应注意的问题 工作者结束与案主之间的关系;对服务过程回顾、总1.注意让案主参与 结、评估;目的是巩固已有的改变,增强案主解决问2.坚持为案主保密 题的能力 3.工作者要透明、坦诚

(二)什么情况下应确定结案

(四)总结评估的内容 个案工作的结案标志着个案的结束,但是结案并不都1.实现目标的测量 是意味案主问题已得到彻底解决,进入结案 往往会2.对案主影响的测量 有不同的原因

后三种情况的结案,需要转介: 3.督导和同事对工作进展的评估

1.双方都觉得目标已达到

2.案主觉得自己可以有能力独立解决自己问题

3.双方感觉专业关系不是很好,希望结案;

(五)跟进计划

• •

结案并不意味着完全中止服务 与案主讨论结案后跟进事宜

• 是持续评估工作绩效的一部分 4.工作者感觉案主的问题需要转介

5.一些不可预测的原因,如社工要离开工作单第四章

位,或是案主要离开居住地 个案工作基本技巧

(一)——个案会谈概述

(三)结案中案主的心理

第一节、个案工作沟通 1.案主的矛盾心理 2.案主的行为退化

一、沟通的含义

双方当事人(一个或多个)借助语言或非语言符号彼此相互交换观念、感受、态度、资料、情感等内容的二、个案访视类型 双向互动活动。

1、家庭访视

2、学校访视

3、单位访视

4、社区访视

二、沟通的特点

三、个案访视意义及目的

1、沟通是一种交叉式的信息交流,是反馈式的双向

1、了解案主适应情况

2、协助有关人员了解案主的互动; 困难

3、协助有关人员对案主适应产生积极支持

4、协助案主增进适应能力

2、沟通的内容是知识信息和价值信息的传递;

第五章

3、沟通的表现为符号互动和传播;

4、沟通过程中信息的损失与流失;

5、沟通是创造意义的过程;

6、沟通可以有不同的形式或种类;

三、关于良好沟通

1、倾诉方正确清晰地表达;

2、倾听方正确的领会和理解;

3、接受了对方的表达,并对此产生回应;

4、产生愉悦的感受;

个案工作基本技巧

(二)——共情、倾听与回应

一、共情

1、共情也有被翻译成“神入”、“同感”、“同理心”、“通情”、“感情移入”等。

共情要求社工能够进入案主的精神境界,就如同那是自身的精神境界一样的一种能力.在个案工作中,同感是指个案工作者能够体会案主的感受,也能够敏锐地。正确地了解这些感受所代表的四、沟通的原则与技巧:

1、尊重

2、同感

3、沟通技意义,并且能够把这种了解传达给案主。

巧 共情包括两个方面:

1、倾听与理解;

2、表达与回

第二节、个案会谈 应。

一、个案会谈界定:个案工作中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共情反应的要领: 有目的的专业谈话。

二、个案会谈特点

1、目的的明确性——针对性

2、内容的选择性——围绕其目的

3、过程的计划性——日期、时间、地点、进度

4、角色的规定性——规范与专业化

5、关系的非互惠性——单向受益

6、非娱乐性——并不都是愉快的

三、会谈的过程

①社工从案主内心的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地体验案主的内心世界;

②以言语准确地表达对案主内心体验的理解; ③引导案主对其感受作进一步的思考。

共情的要素

1、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去体验对方的情感思维。

2、了解导致此情形的因素。把握倾诉者的体验与其经历和人格间的联系,以更好理解问题的实质。

将共情的体验传达给对方。影响对方并取得对方

1、开始阶段:①初次会谈——暖身、介绍、契约:②3、的反馈。再次会谈——问候、回顾、确定主题

2、发展阶段——深入问题

4、共情的重点在于感受案主的情绪感受,而不是案

3、结束阶段——处理情绪,会谈总结、布置作业,主的认识。

预约下次咨询时间等 同理心在个案会谈中的要点及技巧

四、个案会谈应注意的因素 谈各方的称谓

5、会谈中记录

五、个案会谈技巧

1、支持性技巧——表达专注、主动倾听、同理心

同理心在个案会谈中的三个层面要素:

2、语言表达能力——开放性的回应

3、及时传达能力——及时性、准确性

1、工作者的心态

2、会谈场所

3、工作者仪表

4、会

1、觉知的能力——敏感性和感受力

关于共情的不同层次:初层次的共情与高层次的共情。

2、引导性技巧——澄清、具体化、简洁

是对案主明显表达的感受、行为及困

3、影响性技巧——提供信息、现身说法、建议、忠

初层次共情。告、对质 惑予以共情、了解,而不深究其隐藏、暗示的部分。

第三节、个案访视 作为初层次的共情是针对案主明显表达的意思及感

一、个案访视含义 觉做一个基本的沟通。一般用于个案的初级或开始阶个案访视是指在个案工作的过程中,工作者为了了解段。案主的问题或促进案主的适应,到案主平时生活过的高层次共情。是将案主或当事人的真正问题或感受环境中拜访有关人员的一种专业性访问。从隐含或表象中揭示出来,更充分、更深入地探索,对其表述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甚至超过了案主本

1、回应:也称为反馈或回馈。指倾听者通过语言和人。作为高层次的共情则是对案主有一个深层次的了非语言,表达对对方诉说的反馈。即倾听者不仅要理解。

二、专注与倾听

1、专注 即积极关注于对方,是良好共情关系的首要条件。没有专注,真正的倾听就不可能。专注行为包括生理专注与心理专注。前者是指面向对方,眼神适当注视、身体、表情轻松自然、开放。而心理专注

解倾诉者的感受、信念、价值观等,而且要将自己对此所产生的感受反馈给对方。

第六章 个案工作基本技巧

(三)——尊重、真诚与积极关注

一、尊重

1、尊重:尊重来访者要求治疗者能接受对方,能容是透过积极的倾听,表达尊重、了解、并达到让对方忍甚至接受对方的不同观点、习惯等。

情绪宣泄的作用。

士高费特对当事人的接纳是辅导员的一种态度,相当复杂,包括了对当事人的尊重,尊重是他是一个个SOLER专注原则 :

S(squarely)以一种参与的态度面向当事人。相互体,尊重他的性格,他的潜质、温暖、仁爱。座位为90度

艾森伯格:我接纳你,是看你是一个有价值的人,O(open)采取开放的体态姿势。(不要交叉双手、即使我不同意你所重视的意见,我却仍然尊重你。抱胸或远离等自我防卫)

二、真诚 L(lean)采取上身前倾的姿势。使当事人感受到你

1、真诚是指工作者在专业关系中能够以真正的自我的关注。出现,也容许自己的感受适当地在个案工作过程中表E(eye)维持良好的视线接触。(双眼最好不要来回现。漂移,而是直视对方)

一个真诚的个案工作者,不会将自己隐藏于专业R(relaxed)尽量保持放松的心态。

角色的后面,同时,更不会像一个技师一样完成例行

2、倾听—即全身心地聆听对方的表达。倾听不仅听工作。相反地,工作者会很开放、很自由而又个人地取其口语表达的内容,还包括观察非语言的行为,如投入整个关系中。

动作、表情、声音语调(音量的大小、语音的高低、真诚包括两方面: 一是内容真实,能真实地反音速的快慢、是否口吃等)。不仅如此,还需要有适映客观现实,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应该是真实的,当的反应,表示听了并且听懂了。

通常是涉及对人(自己或他人)或与人有关的事物的倾听指工作者主动积极地运用视听觉器官去搜集案看法;二是态度认真而诚恳,能让人体会到你是真心主信息的活动。为别人好,让人能接受。二者缺一不可。

倾听包括三方面内容: 如何正确地表达真诚:表里如一;前后一致;实事

1、听案主话语信息—— 案主说了些什么

求是;坦诚接纳;不失原则

2、观察案主的身体语言信息—— 案主是如何反应的

三、积极关注

3、解读案主其人—— 你对案主的感觉

1、积极关注:又被称为“无条件积极关注”,是一种倾听要点: 共情的态度,指治疗者以积极的态度看待来访者。注

意强调他们的长处,即有选择地突出来访者言语及行经验部分——发生了什么。

为中的积极方面,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行为部分——做了或者没做什么。

情感部分——对上述的事件或是自己的行为所产生

2、如何做到: 的感受及情绪体验 • 首先最根本的是从积极的角度理解案主——信息的收集方面: 相信案主自身有能力发生改变与成长;

1、倾诉者说了些什么?—— 故事

2、倾诉者的表情、体态、行为?

3、倾诉者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故事的背后 信息分析层面:

1、认知层面 —— 倾诉者在想什么

2、情绪层面 —— 倾诉着的心态和感受

3、躯体及行为层面 —— 倾诉者的身体感觉

4、综合分析 —— 你对倾诉者的感受

三、回

应(反馈

回馈)

• • • •

个案中始终有意发现案主的积极方面:优点、成绩、成功经验、价值、优势、资源… 能够及时准确地将案主积极方面向其表达 善于发现案主真实的积极方面,切忌抽象虚假地恭维、敷衍与许愿;

个案始终围绕积极、发展与成长的主题;

第七章个案工作基本技巧

(四)——具体化、简洁、对质

一、简洁、概括与摘要 所谓简洁,指咨询过程中,咨询员在表述自己的观点、建议或概括来访者的所表达的内容时,用字措辞不但要恰当、准确,而且要要求简单和清楚。

• • •

来访者的主诉:

来访者非语言信息:体态、着装、举止等 来访者人格特点:

情绪特征及躯体症状: 主要包括:

1、咨询员的表述要做到简洁和准确;

2、是引导来访者的表述要简洁。• 家庭背景与个人成长史:家谱图 简节与概括(摘要):

职业背景及个人价值观: 摘要——是指工作者把案主过长的谈话或不同部

三、对质 分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并作简要重

(一)对质:是指工作者发觉案主的行为、经验、情点的摘述。

如何做好摘要:

1、摘要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倾听基础上;

2、摘要是对表述的综合归纳;

3、摘要必须简洁;

感等有不一致的情况时直接发问或提出疑义的技术。

(二)对质的功能及作用

• • •

1、通过新的视角,促使来访者领悟

2、像一面镜子,反射出来访者的内心冲突

3、换位思考,摆脱自身的陷阱

4、工作者对案主的话回应摘要概括后,还应向案•

4、澄清问题,将咨询引向深入 主查证是否准确。

(三)对质的原则:

5、摘要与概括过程,最好引用案主原话;

(三)简洁的应用

1、澄清问题——在个案初期时,用简洁澄清此次会谈的主题;

2、打破僵局——当个案会谈中,案主因主题不明确而停顿时,可以用简洁概括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 • •

对质是建立在真诚、尊重、共情和接纳的基

础上;

对质的运用应以在咨询员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相互信任关系为前提;

对质的运用应考虑到来访者对此的承受能力;

对质运用的同时还应有相应的后续咨询手段

3、问题切入——个案会谈中,用摘要和简洁突出案主叙述中的关键词,将个案引向深入;

(四)对质的三个基本步骤:

4、归纳总结——个案会谈结束时,使用简洁对个案•

1、从倾听中发现问题,并抓住问题的实质 会谈做概括和总结; •

2、有效地运用对质的方式和策略

二、具体化:在咨询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使用过于概•

3、对来访者在对质后反应的效果评估 括化的词语,尽量采用具体、清楚、准确和鲜明的字

二、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 词。

开放式问题:常常运用“什么” “怎么” “怎样”等词来咨询具体化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发问 具体的时间:何时发生,何时结束;

具体的地点:发生在什么地点;

具体的情景:事件发生时的背景、人物;

具体的感受:当时的情绪及躯体感受;

具体的行为过程:发生的经过及后果;

具体的想法:对此的想法和解释。

三、澄清——是指工作者引领案主对模糊不清的陈述作更详细、清楚的解说,使之成为清楚、具体的信息。息。

澄清中应注意的问题:

1、多用开放式提问;

2、请案主举例说明;

3、对于感觉不清楚的信息应及时澄清;

4、案主对工作者表述不清也应及时澄清

5、澄清应贯穿于个案会谈始终 咨询初次访谈关注的要点:

运用开放式问题目的:让案主更多地讲出有关情况、想法、情绪、推理过程等

运用开放式问题的时机:

• • •

面谈开始时“你今天来想和我谈些什么” 帮助案主详细阐述一个观点时“能不能跟我说一下,什么事情让你觉得你总是不如别人”

帮助案主表达感受时“能告诉我,这事怎么使你感到那么生气?”

澄清也包括工作者解说自己所表达的不甚清楚的信使用开放式问题应注意

• • •

应用在治疗关系发展良好时

应注意语气、语调,慎用为什么来提问。

应该用共情式、疑问式、语气温和的发问方式

第八章个案工作基本技巧

(五)——信息建议与结案评估

个案中期或结束前的基本技巧:提供信息;建议;忠告;结案;结案评估 第一节、提供信息、建议与忠告 对案主提出了忠告,无论你是否愿意,你都必须要尽

一、提供信息是指社工基于专业特长和经验,向案主快回到课堂上去,不然可能真的要中断学业了。真到提供所需要的知识、观念、技术等方面的信息 应注意的问题:

• • • • 是案主不知晓的新信息和帮助案主改正已有的错误信息;

补充或弥补案主受自身局限性影响造成的信息缺陷;

了那时,即使你再悔悟,也是无回天之术了。如何运用忠告:

1、运用忠告尽量要在建立起良好的工作关系基础上;

2、忠告一般是在个案进行了充分的分析和讨论的前提下提出(而不是在刚刚提出问题时);

3、忠告应建立在倾听和共情的基础上;

社工在提供信息时,首先要了解案主的知识

4、忠告不易频繁使用,一般是在关键点上提出,并背景,不可简单说教; 且点到为止; 提供信息过程中,应注意案主的反馈,根据

5、忠告要考虑到案主的可接受程度; 案主接纳 能力选择适当的信息内容和提供第二节、结案与个案评估 方式方式。

结案与评估阶段是个案工作中一个动态的重要过程,二、建议是指社工对案主的情况、问题有所了解和评是将整个助人过程加以综合的过程,处理适当会使案估后,提出客观、中肯、具有建设性和有助于解决问主将整个服务中的收获转化为正向的力量;但处理不题的意见。当也可能出现前功尽弃的局面,因此处理结案对社工建议应考虑其可行性、正确性、专业性与建设性。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1、可行性与正确性

第九章个案工作基本技巧

(六)——即时化、对焦与某家长来求助,说是自己不到9岁的女儿经常会偷窃自我暴露

家中的钱,家长为此焦虑万分,担心自己的孩子染上

一、即时化

是指“此时此地”,也有些教材中称为立恶习。即性。社工对此建议其父母从矫治孩子乱花钱入手,并给孩主要包括:

1、关注案主此时此刻的感受及反应; 子计划零用钱(每周给几元钱)。结果家长反馈,家长尽管这样做了,但孩子再次偷了家中的钱。

2、社工对案主此时此刻的表现和反应及时给予

反馈。

二、自我暴露

正确的做法是:首先要分析孩子“拿”钱背后的原因,自我暴露——也称为自我卷入性陈述。是指双方之后再对症下药,提出必要的建议。如:让孩子不必或团体交流过程中,当事者将自己个人有关信息讲述非要“偷”才能得到钱;并把管理钱让孩子自己掌握出来,使了解的过程。在这里,是指社工把自己个人(如让孩子保管着自己的钱,但花要经过家长监督下的有关信息向案主讲述,使案主了解的过程 的计划使用);另外,当孩子再次出现拿钱行为后,也有人(伊根),将自我暴露作为即时化的一种表不要过于关注和敏感,防止二次获益性的出现。现,指咨询员在治疗过程中暴露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以此来引导来访者深入地暴露和认识自我。

2、建议的专业性与建设性

建议的提出应尽量是从专业的角度,如以人为本,不自我暴露包括: 做道德、是非、好坏判断。尽量摆脱开世俗的说教。自己的真实观点:对此,我感到很高兴,我很喜欢建议应尽量是正向的、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我们之间的谈话。应注意的问题: 自己的真实身份:年龄、学历、联系电话、婚姻状况、1、以商议、征询的方式提出(如:可不可以……); 住址

自己的过去经验:现身说法

2、向案主说明该建议的原因或依据;

3、与案主探讨该建议的可行性和具体实施的方法; 自我暴露的重要性:

4、建议不可提出过早,尤其是案主带有情绪时;

1、如果咨询中缺乏必要的自我暴露,往往会使案主

与社工的关系难以深入(认为社工不识人间烟火);

5、要让案主自己选择是否采纳该建议;

6、最好能同时提出几种建议共案主思考和抉择。

2、适当的自我暴露,能增进个案中的相互信任感;

二、忠告 指社工向案主指出案主行为的错误性、危

3、恰当的自我暴露,是共情的具体体现; 害性或案主必须采取的行动。

4、即时的自我暴露,是即时化的具体体现;

例:一位大学生向社工讲述了自己因对学习无兴

5、生动的自我暴露,是最有效的示范指导; 趣,迷恋上了网吧,已经一个多月没去听课了。社工

6、坦诚的自我暴露,能将咨询引向深入;

三、对焦 者在治疗中的某些行为的表现。指将游离的话题、过大的讨论范围,或同时出现的多

指工作者对案主产生的一种非现实的感情、态度个话题收窄、找出中心,并顺其讨论。

与反映。这种感情往往是社工过去与他人感谢信的经对焦中包含的澄清和具体化过程。其实也与行为治疗验,如今把它转到案主身上。

中的靶目标有相似的地方,即在个案中首先要确定进

2、反移情的类型及不同形式 行的靶目标。1)正向反移情与负向反移情

正向反移情,即对案主的过分认同,使社工完全站到第十章工作基本技巧七——移情与反移情

一、移情 案主的立场上,与案主同乐同悲,只看到案主的长处,1、移情指来访者可能把他以前生活里与他人的关系而看不到其问题,造成无法帮助案主。中产生过的情感、态度等主观体验移植到了治疗者身2)广义的反移情与狭义的反移情,无论哪一种定义,上。

均对心理咨询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2、个案工作中,移情表现为案主把早年情感生活经广义的反移情,是指咨询员对来访者的无意识认验中对某特定人(尤其是父母)的特殊感受或反应透知、情感、意志的反应趋向。它在很大程度上由咨询射到社工身上,把其当作案主早年情感生活经验中的员本人的生活经历和世界观决定; 某特定人看待。

狭义的反移情,指咨询员对来访者移情表现的反应。它源于传统的精神分析学说,并十分强调精神分

3、精神分析对“移情”更广义的理解

人的心理是由个人的既往重要记忆所形成的。这些集析治疗者竭力克服反移情反应对患者移情表现的阻合在一起的记忆被称为“客体表现”。无论什么时候,抗。只要一个人初次遇见另一个人,就会开始形成一个新3)著名美国心理学家辛认为,反移情可有三种表现的客体表现。但是,一旦这个过程开始,作为主体就形式:

会在自己的记忆中扫视,将新认识的人与过去的客体

治疗者对患者的过分的热情和关切;治疗者对患者表现进行比较与评价。很快,新的和老的客体表现在的过分敌视和厌恶; 治疗者对患者一般的紧张情绪。心理上联系在一起。因而,对新认识的人的看法和感

在本质上,这些表现形式均表示了治疗者对患者的情,实际上就是对老朋友、亲属、所爱的人或者仇敌思想、行为的一定的自我防御。因此,反移情也可被的看法和感情。

5、移情的表现形式: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随着心理治疗的进展和医患关系4)一致的反移情与互补的反移情 的建立,不同的病人会有不同的的移情方式,每个患反移情反应有“一致的”和“互补的”两种形式。前者是者与治疗者之间都有其独特的移情关系。

指治疗者与的感情认同;后者是指治疗者与病人过去

当作治疗者不愿意深入了解自己,或不愿面对某种尚

未解决的心理冲突与痛苦的表现。

生活中的某一个人(通常是父母之一方)认同。1)正向移情与负向移情

贬低正向移情—— 表现为案主对个案工作者情绪的依恋(例如)治疗者被病人所激怒而产生伤害对方、和理想化,甚至把异性的社工当作恋人; 对方的态度,称为一致的反移情。也就是说,此时治

疗者与病人通常具有的情感态度产生共情。如果治疗2)阻抗背后的移情

也称为移情阻抗。阻抗,是心理治疗中的一个概念,者抵制住这种一致的认同,而是以自我防御的批评和指治疗过程中患者抵制或抗拒治疗进程的各种行为敌意进行反击,就是互补的反移情。

或意识。在个案社会工作中,阻抗也是会经常遇到的。5)病态反移情与非病态反移情 这背后往往也具有移情的因素。反移情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理解是弗洛伊德提出的,认为反移情是分析3)人格特征与移情

移情是反应于个案工作中案主与社工的一种互动关者对病人移情的无意识反应。并认为反移情对治疗有系,是案主将自己的某种关系带入个案中,或者从更不良影响。治疗者应努力克服它。这是对反移情的经深层次看,案主也会将自己的某种人际关系中的人格典理解。特点也带入了个案中。

里奇发挥了这一经典的理解,把反移情看作是治疗例如美国家庭心理治疗师萨提尔,将人格分为几种类者自己的移情向病人的反射;如同病人的移情一样,型:讨好型人;攻击型人;冷漠型人;混乱型人 治疗者的反移情也可以通过性或攻击的情感而表达。

二、反移情

三、如何面对个案中的移情与反移情

1、反移情指治疗者自己以不适当的行为来对待来访

1、移情与反移情在个案工作中是不可避免的。

2、个案工作中,移情与反移情既有促进个案工作的一面,也有其给个案工作造成干扰的一面。

3、正确地认识和驾驭移情与反移情,除了需要掌握该方面理论外,重要的是洞察力与自我的觉察能力。尤其是后者。

4、学习个案社会工作更需要自我成长;

5、自我体验是自我成长和自我觉察能力的必要途径;

6、个案工作接受督导的必要性;(包括导师督导与集体督导)

第四篇:矫正社工复习资料剖析

1.司法矫正的含义:矫正制度;矫正机构;矫正主义;矫正工作。矫正是针对罪犯或有犯罪倾向的人所确立的司法制度和司法手段。

4.矫正社会工作的内涵: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是为特殊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的福利服务;是司法矫正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福利服务。

18.社区矫正的含义: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或裁定规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意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21.英美法系含义:中世纪以来英国法律和在它影响下制定的各国法律统称。因为美国独立后基本仿效英国法,故称英美法系。又因表现为普通法形式,故又称“普通法系”。(属英美法系的有英、美、加、澳、新西兰和亚非拉一些通用英语的国家和地区的法律。)

22.大陆法系含义:古罗马的法律以及在罗马法基础上制定的各国法律的统称。因首先盛行于欧洲大陆,故称大陆法系。又因罗马法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私法(民法),故亦称“民法法系”。以成文法为主要形式,以私法最为完备。(属大陆法系的有法、德、奥、比、荷、瑞士、意、西、日以及亚非拉部分法语国家和地区的法律。)24.公法的含义:以保护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是公法,宪法、行政法、刑法是公法。25.私法的含义:调整和保障私人利益为私法,民法和商法归为私法。

在西方法学著作中,往往有“罗马法为私法之模范,英国法为公法之典型”的说法 57.○日常报到:指社区矫正对象在接受矫正期间,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监管制度的规定和要求,按时、定期向司法所报告自己的思想、工作、学习以及其他活动情况。

56.○矫正登记:社区矫正对象在判决、裁定、决定发生法律效力后规定的期限内即7日内或者离开监所之日7日内到居住地司法所登记、报到。

64.○人户分离:指社区矫正对象经常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属于同一乡镇(或街道)的情况。

65.经常居住地:指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乡镇(或街道)。

74.社区矫正直接介入的含义:针对对象采取的行动和直接的服务介入。

75.间接介入:对矫正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采取的介入行动。如从家庭社区介入。2.司法矫正活动:机构处遇—监禁处理;社会处遇—社区处理 3.司法矫正的功能:惩罚、隔绝、威慑、改造

5.矫正社会工作功能:1.监管功能;2.矫正功能;3.服务功能;4.营造有利于罪犯更新的家庭和社区环境;5.促进刑罚制度的人性化和科学化发展;6.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

6.○矫正社会工作基本内容: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修正、生活服务

7.○矫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A.人道主义的哲学思想(人道主义提倡关心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深信人性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丰富的潜力,只要给予适当的机会和善加诱导,必能改变与发展,即使偶尔失足犯事,也绝不能受到轻视和唾弃,只要重新给予机会,定能改过自新。这一哲学思想反映在刑罚观念上,就是反对封建主义的残酷野蛮的刑罚制度,主张改善徒刑的监禁条件,给予犯人人道的待遇和改过自新的机会);B.社会防卫论的法学思想(主张以预防犯罪和保护社会为目标,顾及犯罪人权益和给予其人道待遇,注重社会防

卫去改革刑事政策)。

8.○矫正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接纳而非批判,在社工领域,犯罪人同样是受助者,不应该遭到拒绝、排斥或批判,而应该受到接纳。社会工作者应该把受助者本身和过去的犯罪事实接受下来,然后才能以客观的、体谅的心态,在平等地、安全的气氛中与之深入讨论问题并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9.矫正社会工作的两大类型:A.机构处遇;B.社会处遇。即监禁矫正和社区矫正

10.矫正社会工作的介入途径(工作领域):

A.司法审判前的服务(内容及目的:通过与受助者及其家庭和周围社会的接触了解,写出一份有关犯罪嫌疑人背景的调查报告,提交法庭做审判参考。调查报告包括犯罪嫌疑人的社会背景和性格,以及犯罪行为的成因和性质等资料。调查报告的目的不是像律师一样为被告做无罪辩护,而是在承认犯罪事实的基础上为法庭判决提出建议参考。将有助于法庭作出免于处罚、缓刑、社区处遇等有利于罪犯改过自新的判决);

B.社会处遇中提供的服务;

C.为在监服刑人员的服务(方法及内容:由于监狱环境造成与社会和他人的隔绝状况,因此一般采用个案辅导的方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面谈、诊断、辅导、报告);

D.对刑释人员提供的“更生保护”服务(内容:提供住宿场所;提供就业、就学辅导;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和生活辅导;提供物质援助);

E.对违法青少年的服务(内容:主要方法:院舍辅导;街头辅导)

11.○矫正社会工作者的任职条件: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专业大学毕业并经过严格的岗前法律知识培训。

12.○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职责:

1.改变矫正对象思想观念和心理结构,帮助重建健康的社会人格; 2.协助对象认罪报洁,增强其自新向上的动机; 3.疏通对象的情绪,消除负面心理反应;

4.协助对象做出正确选择,确定适合其个人特点的行为模式;

5.运用社会资源协助对象改善生活环境,解决其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困难。13.○志愿者的任职条件:信誉、热忱、时间、健康。

14.○工作职责:一般承担较易完成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对罪犯的援助,如就业、就学和生活方面的辅导,较少做对罪犯思想、心理和行为方面的辅导,即使从事这些方面的辅导督促,也要在专职人员的指导下进行。15.人类社会几种典型的刑罚方法(刑罚制度):A.报应刑论—生命刑、肉刑;B.自由刑论—监禁刑;C.社会防卫论—非监禁刑(社区刑)。16.自由刑弊端:1.监禁刑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2.监禁刑使被监禁人身心受到损害;3.负性互动影响监禁矫正效果;4.监禁使被监禁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断;5.监禁成本过高。

17.当今世界主导的刑罚方式:社区矫正

19.社区矫正的优点:1.社区矫正有利于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2.促进了社会的稳定;3.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20.○现代刑法思想的基本主张:对犯罪人适用刑罚的目的在于教育改造犯罪人,使其不再犯罪,以达到保卫社会的目的,因而主张广泛适用保安处分和预防措施,反对短期监禁,提

倡缓刑、不定期刑、罚金、假释等制度,帮助犯罪人尽早回归社会。26.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1841,美国,约翰.奥古斯特斯被后人称为“感化工作之父”和“世界上第一个伟大的观护人”(严格地讲是志愿者),其大无畏的开创精神和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重大贡献

27.○国外社区矫正制度的共同特征:1.方式方法多种多样;2.社区矫正法规完善;3.社区矫正决定机关独立正规;4.社区矫正执行专业规范。

28.中国罪犯矫正工作的特点:

1.国家专门机关与社会相结合共同完成教育改造罪犯的任务; 2.惩罚管制与思想改造相结合贯穿于罪犯矫治工作的全过程;

3.劳动改造与教育改造相结合共同实现改造罪犯成为新人的目的。

29.中国特色的罪犯矫正制度(劳动改造制度)及中国独创的刑罚方式(管制)

30.中国矫正社会工作的实践形式:1.社会帮教;2.工读教育;3.劳动教养(属行政处分,公平缺失,2013年废除);4.社会处遇;5.监禁矫正 31.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

1、管制犯;

2、缓刑犯;

3、暂予监外执行犯:(1)严重疾病需要监外就医的;(2)怀孕或哺乳期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4)、假释犯;(5)、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32.○管制犯的减刑条件:

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检举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有发明创造或重大技术革新;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在抗御或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徒刑的1/2;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10年。33.○管制犯的法定程序:

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过或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34.管制犯的执行机关:审判、检察、公安、司法行政机关共同参与监管的刑罚执行机制; 35.管制犯的期限:3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超过3年; 36.管制犯的待遇:劳动中同工同酬; 37.社区矫正的工作任务:

1.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管,确保刑罚的顺利实施;

2.采取多种方式,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促其成为守法公民;

3.帮助社区服刑人员解决在就业、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以利于其顺利适应社会生活。

简言之,监督管理、教育矫正、生活服务 38.累犯和惯犯的人格特征:

(1)在错误人生观支配下,恣意追求反社会目标,刻意谋划和实施犯罪行为;

(2)与社会处于对立状态,形成明确的反社会态度,并经常产生报复性动机,甚至形成犯罪习性;

(3)犯罪人格一旦形成,其人格中可以对犯罪心理起到抑制作用的常态心理随之减退,以至实施犯罪活动的意志变得坚决。

39.人格矫正:

(1)消除犯罪动机,矫正不良爱好,培养健康人生观;

(2)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劳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出狱以后能够自食其力;(3)培养和保持良好生活规律,鼓励参加文体活动;

(4)对于较为严重的强迫症患者采取必要的药物治疗,辅之以心理辅导。40.未成年犯的人格特征:

(1)过渡性。半幼稚、半成熟期,即心理学上的“心理断乳期”;(2)动荡性。自尊心强,但思维片面,容易偏激,激情成分很重;

(3)可塑性。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通过教育形成和发展积极的人格特质 41.未成年犯的矫治对策:

(1)人格矫正。其犯罪人格相对容易改变,矫正难度相对较小而意义重大;如果受刑期间矫正不力甚至可能形成监狱人格,出狱后极易再犯。(2)立法建立刑事污点消除制度。

42.○建立未成年犯“刑事污点”消除制度的意义:未成年人如果因为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被定罪判刑,即被视为有“刑事污点”,意味着社会做出了对其不利的否定性评价,虽然该评价是基于过去所犯罪行而做出的,是过去的、历史的,但其影响却是现实的、延续的,甚至终生伴随。“刑事污点”消除制度将维护未成年犯的合法权益、社会地位和道德名誉,消除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社会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为重新做人者告别过去、回归社会扫清道路;这一制度符合我国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挽救和改造”的刑事政策。43.社区矫正对象接收前的准备工作

A.社区矫正对象基本情况调研与排查:

(1)摸清本辖区内社区矫正对象基本情况;(2)了解矫正对象的现实表现和他人反映;(3)了解对象的人户分离及人员流动情况;

(4)了解对象和重点对象有违法、违纪倾向或苗头的基本情况;

(5)重点了解和掌握下落不明或档案无记载但已在社会服刑的社区矫正对象的情况 B.社区矫正对象监督考察原始档案的梳理工作:

(1)查阅原始档案是否有缺失情况;(2)做好建档准备工作。

44.社区矫正对象接收工作的程序和内容:(1)参加会议的相关人员:辖区内党政领导;社区矫正工作委员会或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派出所所长和辖区民警;司法所长和司法助理员;村(居、社区)干部代表;帮教小组成员或志愿者;社区矫正对象及其家属。

(2)主要内容和程序:验证对象身份,告知社区矫正依据、内容、目的,并宣读社区矫正宣告书;对象提交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宣读对象应当遵守的监管制度或规定;派出所所长对对象进行训诫教育;司法局负责人向志愿者颁发聘书;司法所所长与帮教小组成员及监护人签订帮教协议书和监护协议书;对象代表发言;对象监护人发言;志愿者代表发言;司法所所长代表工作人员作表态发言;党政领导对各方面提出工作要求 45.建立社区矫正专业关系的技巧:

1.制造氛围:营造良好的工作场所;专注和接纳的工作态度;工作者本身友善、诚恳、自信和有能力的专业形象。

2.积极主动:积极主动的态度表明工作者对矫正对象的需求和问题的关心与热情。尤其当矫正对象长期处于被监禁和受严惩的环境中,这会降低矫正对象的紧张情绪,缓解双方关系,促进融洽与和谐。

3、感同身受

4、订立目标。46.社区矫正资料收集的基本内容:

1.矫正对象个人层面的资料收集

(1)个人基本资料

(2)矫正对象对现状及问题的主观看法(3)矫正对象对解决问题的动机

(4)矫正对象生理、心理、情感、智力等方面的能力 2.环境层面的资料收集(1)社会关系系统

(2)社会资源系统

3.个人与环境交互作用层面的资料收集(1)矫正对象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2)矫正对象寻找帮助的主要方式

(3)社会系统对矫正对象个人求助的反应

(4)其他互动系统(如社区组织)对矫正对象的问题的影响 方法:文献法(间接,稳定,客观性)47.社区矫正对象社会问题的类型:

(1)个人层面问题:生理、心理、认知、生存、生活等问题(2)家庭层面问题:关系和心理(3)社会层面问题:社会支持、社会制约、社会互动

48.社区矫正对象社会问题的过程:

(1)确定问题领域(即三大类型问题的哪个类型)(2)确定问题性质

(3)确定问题影响及程度(4)确定问题可能走向

49.社区矫正计划的制订: 1.确定矫正工作负责人:

(1)司法所长是矫正个案建立和实施的第一责任人(2)被所长指定的个案直接负责人是第二责任人

2.起草矫正计划:

(1)事先听取矫正对象、家属和协作单位意见(2)拟定矫正计划(内容与形式)(3)提交司法所矫正小组集体讨论确定

(4)根据人性化需要,可对精神病患者、年老、病残、生活不能自理的监外执行的罪犯,不予建立矫正个案.50.社区矫正以个人和家庭为关注对象的矫正策略:

(一)个人作为关注对象及相应的策略

1、个案策略

(1)端正思想,稳定情绪

(2)帮困解忧,落到实处(3)助人自助,服务社区

2、个案策略分析

(1)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任务教育者、社会经纪人、管理者(2)矫正对象的角色和任务服从者、服务接受者、矫正工作参与

(二)家庭作为关注对象及相应的策略

1、矫正策略

(1)改善家庭气氛,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减轻家庭对矫正对象的压力(2)疏通社会关系,解决矫正对象的工作问题(3)争取临时(3个月)生活补助

51.实施策略分析:

(1)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任务调解者、社会经纪人、管理者

(2)矫正对象的角色和任务服从者、矫正工作参与者

52.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

1、惩罚性 ;

2、强制性;

3、防范性。

53.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的任务:

1、保证依法、准确、有效地执行刑罚;

2、创建良好的社区矫正执行环境,促进社区矫正对象的思想矫正;

3、防止社区矫正对象发生违规、违纪行为及再犯新罪,确保社会安全和稳定。

54.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的工作原则:

1、依法管理;

2、严格管理;

3、科学管理;

4、文明管理;

5、直接管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55.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的内容:

1、遵纪守法,服从监管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享有出版、游行等自由权利

3、定期报告活动和思想情况

4、严格遵守会客规定

5、严格遵守迁居规定

6、社区矫正对象违反监管规定所需承担的相关法律责任

58.○日常报到的具体规定:社区矫正对象必须每周向司法所报告1次,汇报上周活动情况,周报到可以采取电话报到方式进行;必须每月到司法所报到1次,并递交当月的书面的思 想和情况汇报。59.○日常报到的管理要求:司法所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日常报到管理制度,并按照规定的要求,检查和督促对象履行法定义务和管理规定;应当积极开展个别谈话教育;应当做好日常报到情况的登记和备案工作。

60.○监护人制度的具体内容:

1.监护人的基本条件:

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群众反映良好;具有监管能力和履行监管职责的身体条件;愿意承担监管义务;系直系亲属或亲友。2.工作职责:

监督矫正对象并督促其遵守社区矫正规定,履行矫正义务;随时与矫正对象保持联系,及时发现、掌握对象的动态及基本情况;必须每月1次以书面或电话形式,向司法所反馈社区矫正对象的矫正情况,遇有特殊或紧急情况应当及时反映。3.管理要求:

司法所在确定监护人后,应当及时召集监护人及其所监护的社区矫正对象,签订《社区矫正监护责任书》,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与职责,一式3份,司法所、监护人、社区矫正对象各执一份;司法所及其工作人员与监护人之间要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及时了解和沟通相关情况;司法所应当经常性检查、督促监护人履行职责情况,如发现监护人履行职责不力等情况,要及时批评纠正,情节严重的,要及时撤换,并根据相关规定,会同公安机关对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

61.○监督考察小组的组成:一般由社区矫正对象居住地的社区干部、社区矫正志愿者、帮教小组成员、公安民警或其他相关人员组成,至少3人。62.○监督考察小组的任职条件:

1.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热心社区矫正工作;

2.具有一定政策水平和法律、文化素质及矫正专业知识;

3.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63.○监督考察小组的基本职责:1.负责矫正对象的监督、考察及教育工作;2.参与司法所对矫正对象的奖惩考核评议等工作,并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3.积极反映并帮助矫正对象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问题;4.完成司法所布置的其他相关任务。

66.○人户分离管理的具体要求:

《办法》第16条规定,社区服刑人员,由其居住地司法所接受和负责矫正;户籍所在地与居住地不一致的,户籍所在地司法所应当协助、配合居住地司法所开展矫正工作。人户分离的社区矫正对象的教育、监督和管理由经常居住地司法所负责;户籍所在地司法所和公安派出所应当协助配合居住地司法所和派出所;社区矫正对象离开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去向不明的,司法所和派出所应当及时查明其下落,并按规定落实社区矫正相关工作措施,一时无法查明其下落的,要落实专人每月至少1次向其亲属了解,直至查明其下落。

67.社区矫正对象严重违规但尚未构成新罪者所需承担的相关法律责任:

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68.社区矫正终止的几种情形:期满终止;收押终止;死亡终止。

二、社区矫正终止的执行:

1、矫正期满总结

2、矫正期满评议会

3、矫正期满的审批

4、矫正期满的宣告

69.奖惩考核的主要内容:思想改造和劳动改造 70.奖惩考核的工作原则: 1.依法适用

2.公平、公正、公开

3.实事求是、准确及时

4.奖惩与教育相结合5、综合考核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71.○司法所奖惩考核工作的主要职责:

负责组织、管理、监督工作人员及协调相关职能单位和部门具体实施对社区矫正对象的奖惩考核工作;应当在社区矫正对象到司法所报到登记之日起,将其纳入奖惩考核工作范围;应当在每月10日前将上月的考核、评议情况并附《社区矫正对象月度考核评议情况登记表》、《社区矫正对象月度加(扣)分情况一览表》、《奖惩审批表》报乡镇(街道)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审批,待审批后应及时存入矫正对象个人档案;矫正对象对奖惩考核异议,并在3日内向司法所提出书面申辩的,司法所应当及时复核,并在5日内给予答复,确属加扣分不当的,应当予以纠正;司法所及工作人员在奖惩考核工作中应当依法执法、依法实施,工作人员中发生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行为,司法所应当视情节及时予以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司法所及其工作人员在奖惩考核工作中,应当自觉接受国家专门机关、上级机关、社会群众、舆论及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

72.社区矫正对象的行政(司法)奖惩的主要方式及其法律条件

一、行政(司法)奖励及其执行

1、社区矫正积极分子

(1)评选条件

(2)评选活动的组织、评选方法及审批(3)奖励

2、减刑、假释

(1)法定条件

(2)量化考核条件

(3)起始时间、幅度、间隔等问题(4)审批程序

二、行政(司法)处罚及其执行

1、警告处罚

(1)条件

(2)审批程序

2、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撤销监外执行收监执行(1)社区矫正相关规定的处罚条件(2)审批程序

73.社区矫正介入的根本目标(工作宗旨):恢复和加强矫正对象的社会功能 76.矫正对象的基本心理需求:

1.希望被视为是独立的人,一个有价值和尊严的人,有自己的喜好,有获得被理解和被尊重的需求;

2.希望得到关切和了解,对个人的问题希望得到帮助,而不希望一味地被批和指责; 3.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我选择和决定的权利与机会,不愿被人催促,只希望得到帮助,不希望被支配;

4.期望与个人生活有关的隐私活动得到保密,不愿意让人知道,不愿声誉受损;

5.希望能够尽快改善目前的状况,具有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包括有一份工作,有一定的立足社会的基础,等等。

总之,作为矫正工作者,必须了解和理解矫正对象的心理需求,并运用专业的方法给予回应、处理和帮助。77.直接介入的个案工作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人在情境中”

(1)理论基础:心理分析理论、自我心理理论

(2)基本观点:过往经历(童年经历)对问题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诊断重点:对矫正对象做心理动态分析,即研究其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超我及其互动,自我防卫机制等,同时也注重从人与环境关系的角度对个人状况加以调整。

(4)治疗目标:减少案主的焦虑和不安;减低“人在情境中”系统的功能失调;增强案主的自我适应技巧和能力;增强案主的自我实现和满足感;改善案主的社会生活环境。

2、人本治疗模式

(1)基本观点:人是善良、理智、仁慈和可以信赖的。人有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愿望和能力,而且有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

(2)诊断重点:案主问题的成因是案主有一个较低的自我观,自我评价很低。(3)介入目标:促使案主对自己有较实际的看法;较有自信和较有自主能力;能够对自己及其感受有较大的接纳;对自己持较积极的看法和评价;减少对自己的经验做出压抑性的评价;行为上表现较为成熟、社会化,适应力较强;压力对其影响程度较低,较能克服压力和挫折;性格上显得较为健康;对他人较接纳

3、任务中心模式 特点:简短、明确、规划、系统化。

(1)介入目标:着重于帮助案主分析和处理具体的问题,因此所确定的任务是具体的、有限的,是案主的问题,而不是案主的个人成长,是“一个可以处理的问题”,案主知道这一问题的存在;案主承认这是一个问题;案主愿意处理这一问题;案主有能力处理这一问题,如就业、人际关系、学业成绩等。(2)介入程序:工作者与矫正对象找到目标问题;根据对象对问题的焦虑程度确定处理的先后顺序;双方就问题确定和分配工作任务;双方共同完成任务;检验成绩并计划矫正对象在辅导结束以后应该继续履行的任务。(问题探索,确认问题,订立契约,任务规划执行,结束阶段)。

4、行为修正模式(1)基本观点:人的行为是学习得来的。人的行为包括操作性行为和反应性行为两种,前者是由个人意识所控制,它是否出现以及出现频率的多少,主要受行为结果的影响,后者无法由个人意识控制,而是因刺激引发生理变化而产生,最常见的有焦虑、不安和性冲动等行为反应。

(2)矫正目标:案主现实的、此时此刻的行为问题。

(3)诊断与介入重点:针对引发行为的前因和维持行为的后果两个因素进行分析诊断和介入处理

78.直接介入的工作内容:针对矫正对象个人层面的直接介入就是矫正工作者帮助

矫正对象通过修正其认知、情绪、行为、人际关系,以达到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79.沟通方式失当型家庭的介入策略:

这类家庭的主要特征是家人对矫正对象关爱心切,但沟通方式失当,导致家庭关系较为紧张。案例:

刘某1972年出生,未婚,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剥夺政治权利1年。刘某生长在父母管教较为严厉的家庭,90年代初父亲去世,母亲靠退休金维持家计。刘某回到社区后,很希望能够融入社会,自食其力养活母亲,但又存在很强的自卑心理,所以一直找不到工作,也没有较好的精神状态。

母亲对刘某的状态十分不满,常常在家里指责他,为此刘某心情十分不好。他知道母亲是疼他的,把他养大吃了不少苦,也知道母亲身体不好,但找不到工作,没有办法,心里也很着急,也就觉得母亲很烦。刘某甚至为躲避母亲的唠叨想与原来的“朋友”重新交往。

一、介入策略:

(1)矫正工作者决定从协调母子关系、调整母子互动方式入手以建立家庭对矫正对象的支持。

(2)增加母子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向母亲转达儿子的孝心和焦虑心情,也希望儿子应该对母亲的关爱方式表示理解;

(3)矫正工作者对母子之间的互动方式提出了改进建议,帮助学习更有利于双方接受的沟通技巧,如说话的语气、表达情绪的方式等。

80.关系紧张型家庭的介入策略:

这类家庭的主要特征是家庭婚姻关系还维持着,但家庭成员间缺乏和睦和支持,家庭关系紧张。矫正工作者着重帮助矫正对象修复其家庭关系,尽量使家庭对矫正对象加以关心和支持

81.关系破裂型家庭的介入策略:

这类家庭的主要特征是婚姻和家庭关系面临破裂或者已经破裂。矫正对象面临一些纠纷或者矛盾很难妥善处理,矫正工作者应该协助矫正对象认真分析、冷静处理,在事务的处理中学习和培养矫正对象的各种能力。

82.司法判前的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介入;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

83.监禁处遇中的矫正社会工作:个案辅导;团体治疗;联系社会;职业辅导;评估报告。84.报应主义三中理论形态:神意,道德,法律报应。

85.矫正评估:矫正社会工作者或机构对矫正过程和矫正绩效进行系统的研究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矫正社会工作者或机构要达到评价矫正项目的过程及绩效的目的。

86.矫正跟进:矫正工作者和对象的专业关系结束后,工作者必须对矫正对象进行的一段时期的随访,并对随访期出现的情况作出一定程度的处理和回应。

第五篇:社工材料

引入社会工作,构建和谐军休七所

随着军休干部年龄逐渐增大,社会功能不断退化,生理、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导致了军休干部需求的升级,尤其是医疗保健、精神关怀、高龄及失能等老人的日常照料等需求,给传统的军休服务管理模式带来严峻挑战,若不及时转变工作思路,创新服务机制,升级服务模式,将会影响和谐军休建设。

2013年,我所在充分认识到这些矛盾后,及时寻找解决方案,从拓宽服务领域、引入专业人才、提高服务专业水准入手,面向社会,寻找专业社会服务资源。经过对市福利院等单位的考察,决定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开展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技巧助人的服务活动。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介入军休服务管理,对于充分运用社会服务资源,拓展服务管理和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军休干部多元化、多层次需求意义重大。

让有行动能力的老人找到属于自己的活动平台;让有潜力的老人发挥自己的价值;让孤独的老人找到自己的朋友;为有特殊需要的老人寻求资源。以上述四点为需求目标,经过对石家庄几家社会服务机构的严格考察,我所与德正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同时与石家庄学院社会工作系合作,将我所作为该校的实训基地开展社会工作,完成了服

务管理创新的第一步。

为了保证社会工作者在我所扎实、有效开展社会工作,我所从以下三方面着手配合:

一、社会工作开展的规范化。主要有办公场地的规范化、办公制度的规范化;指定专人负责与社工接洽、协助社工开展活动,实行每月一计划、总结和周例会制度,确保社会工作紧紧围绕休干需求展开。

二、协助社工与休干建立良好关系。与服务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是社会工作者开展社会工作的基础,我所工作人员以引见人的角色,陪同社工入户走访等,积极搭建社工与休干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其互信关系的建立。

三、加强社工宣传。社会工作在我国还是新鲜事物,很多休干不理解、甚至排斥。我所利用板报、条幅、海报等载体宣传普及社工知识、让休干真正理解社会工作理念,从内心接受、信赖社会工作者。

休干与社工之间稳固、互信的关系为社会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所自开展社会工作近三个月以来,已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在休干健康需求方面,分别针对休干的身体、心理健康,开展了春季养生讲座和“阳光心态、和谐老年”心理健康讲座,满足了休干对养生、心理调试方面的知识需求;

二、在增进休干的社会功能方面,与石家庄市少年儿童教育保护中心携手共建了“思想教育大讲堂”,休干以老师的角色,向少保儿童讲述人生观、价值观等内容,在发挥余热、奉献社会中增强了晚年自我认同感。此外还有成立的软陶小组,休干在小组活动中建立了新的社会关系。

三、成立“绿房子〃绿色家园”工作室,内设沙盘游戏,为休干心理健康提供了专业呵护保障。

四、我所休干心理健康档案库正在建设完善当中。针对休干的问卷,从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活动参与度、人际关系交往三方面,将休干的心理健康程度分为绿(健康)、蓝(一般)、红(较差)三个等级,红色者将成为以后开展社会工作的重点对象,从而实现有的放矢。

自社会工作开展以来,在“让有行动能力的老人找到属于自己的活动平台、让有潜力的老人发挥自己的价值、让孤独的老人找到自己的朋友”这三方面已看到成效。下一阶段,我所将从“为有特殊需要的老人寻求资源”入手,深化社会工作。充分利用沙盘游戏、志愿者资源,加强对休干的精神慰藉;拓展医疗服务内容、建立日间照料中心,实现休干社区居家养老;加强军休服务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培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不断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我所领导积极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问题,创新服务机制,引入社会工作,为我所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也为军休干部幸福休养、快乐休养增添了一份有力保障。

下载社工复习资料2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工复习资料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工材料

    三、考试形式及内容 1、笔试:笔试监考、判卷工作委托有关单位具体负责,报名人员全部参加笔试,为闭卷考试。考试内容包括:社区居委会基本知识、时事政治、公文写作等。参考材料:《......

    社工(范文模版)

    我与社工的距离 姓名:杨长伟 班级:10社升 学号:10272050 在进入安农大之前我完全不了解社会工作,身边也没有从事相关工作的朋友和家人,可以说对于社工是完全陌生的。直到进入农大......

    街道社工考题

    第四节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一、社会工作者的概念 (一)社会工作者的含义 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服务活动的人员。主要分为两大......

    社工宣传语

    1、与社工携手,让生活更美好 2、助人、服务、关爱、成长 3、让社工来到您身边 4、社工,与您共建幸福社区 5、服务进社区、服务改变社区 6、有困难,找社工 7、同一个世界、同一......

    社工电影

    一、 社工电影是社会工作者或社会工作专业学习的一种获得心灵体验的平台和方式。心灵体验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启发,一种对自我和人生的反省,一种融入感情的评论。对于社工来说......

    社工考试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目录 基本介绍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是2008年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举行的一种针对社会工作者进行能力甄别的级别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由国家认定......

    社工读后感

    我的感想 进行了一周的社会实践工作,本人感想颇多。(一) 对社会工作专业的认识。原来都只是从书中,电影中知晓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的活动。实习过后也终于体会到了助人的真正含......

    2010年度社工小结

    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参加人口普查工作已经将近9个月了,在这九个月里,我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同事们的热心帮助,已经适应了这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