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途径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自我发展意识。人们的意识和观念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在新的时期,面对教育发展繁重任务的要求,师德内涵在不断提升,教育理念需要不断的更新.通过假期学习和平时的活动,让全体教师学习先进教育思想、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汲取身边的闪光精神,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情感投资,提高师德信念,以“引导教师树立强烈的职业自豪感”为突破口,在正面弘扬教师敬业爱岗精神的社会舆论,在提高教师政治、经济待遇上下功夫,帮助教师树立强烈的职业自豪感,从而提升师德水准。
2、建立能上能下的动态用人机制,为教师开辟良好的成长环境。打破僵化守旧的用人体制,不拘一格降人才,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体制,将有效地提高教师队伍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从而促进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内在动力。
3、指导教师做好职业规化,形成教师职业与事业规划的高度统一,首先教师要强化专业素养自主提升与发展的意识,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生命价值。“教师的生命是从教师职业开始的,教师在自己的职业中和工作要求中寻找生活的满足。因此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发展和进修同自己的职业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要有专业自主发展的勇气和意识,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努力使自己成为教学理念的开发者、教学反思的研究者。而不能把自己的
专业发展命运完全寄托在外部环境改善方面,否则自己仍将沦为教育研究之外的被动旁观者、机械执行者和盲目模仿者。此外,要建立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激励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逐步形成以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师梯队。良好的事业平台与和谐的工作环境是留住人才并使之快速成长的重要条件。
4、制定科学的教师绩效考核方案,正确评价教师的德才表现、教学效果和工作实绩,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为教师职务晋升、聘任、评选先进和奖励绩效等提供真实的依据
5、积极探索“校本培训”,促进个体专业素养的提升。“校本培训”的核心理念为:秉持终身教育思想和教师专业化理念,把学校视为教师发展的家园,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强调在教、学、研一体化中教师的主动参与和探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和专业发展,彰显教师的个体生命价值。”由于农村各地区各学校发展水平的差异,农村学校需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的校本培训模式,如专题受训、教学反思、与他人对话、区域合作和行动研究等,从而使农村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家园。农村教师要立足于学校和教学实践,在教、学、研一体化中主动参与,不断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从而历练自身,不断自主发展。总之,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校本培训模式和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的方式,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6、制定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形成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竞聘机制。培育出一批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在教师中形成争创名优的良好氛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
7、建立教师参加进修学习及外出考察机制,利用假期,合理安排教师参加专业轮训或继续教育,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扩大信息、知识交流强度并拓宽教师的视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教师从学科知识上,能不断学习新的专业知识,提升教育理论,尤其是新课改的理论,使教师的专业素养更能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只有一个研究型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水平,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农村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它既需要外部的支持,更需要教师个体的不懈努力,作为教师本身应该在实践中身体力行,学以致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各种新课改理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尝试,不断寻找探索适合教学实际的理论才能把理念转换成生产力。同时,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需要静悟、体察,需要个人在寂寞中慢慢品味,撇开浮躁世界的轻浮与癫狂,在平淡中守候一份积极的孤独,磨炼意志和积蓄力量,品味人生,逐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本身没有多少值得言说的,因为它是“做”的艺术。从孔子的“讷于言而敏于行”到陶行知的扎根生活、全面育人,无不彰显“做”的重要性。
随着党和政府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农村教师的不断努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广,其专业素养的提升必将造福于人民大众,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一、当前我校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前提,我校是一所县级心小学,十几年来,年轻教师调入少、又面临着有经验的老教师退休,师资处于中老化。但是我们的教师大多勤奋朴实,认真敬业,乐于创作。只是获取信息的途径不足,分享交流的机会有限;他们中注重实践的多,理性思考的少;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却相信眼见为实。更多的教师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相当一部分教师还存在观念落后、教法陈旧、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面对新课程的要求,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二、急于采取的政策措施
1、建立健全制度
全体教师是校本教研的参与者、行动者、研究者,为了落实校本教研,鼓励教师积极投入,学校必须从实际出发,制订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建立了以学校校长为组长,主抓校本教研的教学主任为副组长,各学年组长和学科组长为成员的组织机构。同时出台了教职工评价方案、校本培训、校本奖励方案等,从而调动教师开展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2、提供展示的舞台
通过理论学习,明确校本教研的目的意义,建立每周一次的教研制度,在语、数学科中聘请资深行家担任辅导工作。外语和综合学科由本校教学骨干带领开展教研工作。学校有计划地对各学科组长进行理论和业务培训,以互动形式交流各学科校本教研工作,以便取长补短。如各科开展的说课、案例分析、一课一评等活动。
在强调校本教研的今天,语、数、两科教研组比较注重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各组教师集体投身于新教材的研究当中,人人上实践课(借教材,借班级),设计教学片段,聘请专家进行实地讲评,即带动了教师理念上的转变,又让教师教学行为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充分体验到校本教研的实效性。由此学校为教师们创设了校本教研的环境,使教师人人成为校本教研的主人,从而改变对校本教研的陌生感。
3、与专家面对面 骨干引领
骨干引领是提升校本教研质量的保证。为此要重视发挥专家以及专家通过课题的引领作用,发挥名师工作室的指导、带教作用,为教师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资源和技术支持,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如教学“问题”如何经“设计”转化为研究课题,教师的“行动”如何经“反思”内化为素养,都需要专业引领。
4、新老教师“一帮一”
我们要求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签订带教协议,自觉履行培养、指导青年教师的责任,开展新老结队活动,并作为一项常规管理活动加以落实。要求徒弟积极听师傅的课,感受教学过程,学习成功经验;师傅主动听徒弟的课,了解徒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师徒即各展其长,又互帮互学,优势互补。
5、有效课堂教研
开展校本教研归根结底还是要在课堂教学上作分析研究。全体教师围绕着研究的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研究活动,学校教研组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明确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进行教材分析,探讨教法,研究如何让教师的教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学得会,并设计教学环节,让教师们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学校还要引导教师收集和记录自己的教学案例,如富有动感的精彩教学片断,令人回味无穷的学科活动,以及感到棘手的或不成功课的典型案例等,作为资料研究分析。对于一堂成功的课,要研究究竟好在哪里,通过交流领悟到教师在教法、学法,导向评价和学生参与方面的独到之处,促进听课教师加快自己教学方法的改进,并使自己的教学经验上升到教学理论。
6、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教研组往往把教学反思作为重点来抓,因为有了自己的反思,教师成了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员。引导教师展开平等、坦诚的心灵对话和思想上的碰撞。在各种观点的交锋中,教师既是问题得发现者,又是解决问题的参与者和研究者,通过个人的反思领悟,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了教学水平。
总之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将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情况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进一步促进教师素质的发展,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为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高低是制约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提高教师专业化素养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需要。胡锦涛同志近期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良好氛围,广大教师要学为人师、行为示范、教书育人,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国家最高领导人高屋建瓴地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但凡教育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必定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支撑。教师作为教育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改革的实践者,一切教育改革和发展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因此,首要的任务是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专业素养具有其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含师德素养、理论素质、学科能力和教育品质等,高素质的教师不仅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思想、有道德、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起点高的人,而且是一个能把学习贯穿于毕生,并付诸于实践,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更新、自我提高的人;不仅是所在学科的行家里手,而且是教书育人的专家学者。因此,教师从选定这个职业开始,就要从思想上树立比一般职业更高的思想境界,在从业过程中不断提升并完善自己,增强使
命感,从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享受从业的快乐,从而提升幸福指数;由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提升到乐业、勤业、精业的崇高情怀;由言传身教提升到教师的自我心智修炼;由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升华到对整个社会的关心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义务教育阶段的各类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它既反映了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相比往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各种远程教育信息进乡入镇,教师的视野相对以前来得更加的开阔,部分教师的专业素养也获得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地域的因素、历史的原因,农村教育发展状况依旧不尽如人意,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究其根本原因是农村学校的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师专业素养相对较低,从而制约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留住优秀教师
近年来,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流动制度的不断完善,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的
第二篇:企业家的素质及提升途径范文
浅析我国企业家的素质及提升途径
刘杰
[内容摘要]我国现阶段处于经济转型期,对企业家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家也将面临新的挑战,接受新的考验,同时对他们自身的各种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建立现在企业制度的今天,企业家究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什么样的素质能使企业家带领企业走向成功?这篇文章主要从思想素质、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用人能力和身心素质五个方面来分析该如何提升企业家的素质
[关键词]企业家;素质;培训;激励
Abstract: Our country present stage in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the entrepreneurs to put forward the new requirements, entrepreneurs will face new challenges, to accept the new test, and to their own various quality also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In setting up now enterprise system today, entrepreneurs what should have what kind of quality? What kind of quality can make entrepreneurs lead the enterprise to succes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ideological quality, decision-making, management ability, the ability and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quality to the analysis of the five aspects of 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trepreneurs
Key words: Entrepreneurs;Quality;Training;incentive
世界级企管大师班尼士下了个定义:“能创造出一个令下属追求的前景和目标,并将它转化成大家的行动。”[1]一个企业家的一个细微的举动和一个想法都影响着企业的成败与兴衰,他们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影响着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可见企业家的素质的提升对一个企业一个国家是多么的重要。[2]思想素质、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用人能力和身心素质,是优秀企业家必备的五种基本素质,只有做好这些方面的完善与加强,企业家的素质才能得到整体的提升。
一、企业家素质的内涵
一个企业家的素质是企业的灵魂,他是一个永恒发展着的动态概念,企业家只有在企业运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创新自己的意识,把先进的思维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相连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把握企业发展的方向,带领企
[3] 业在众多竞争者中制胜。
(一)企业家素质的定义
企业家的素质是指企业家应该具备的各种个人条件在质量上的一种综合。经济学家熊彼得将企业家的素质概括为:具有能完全胜任不胜其烦的会议和交涉的特殊的体力和魄力,善于说服他人并能获得支持及具有通过交涉操纵他人的谋略
[4]和胆识等。企业家是企业的指挥者和决策者,因此他的素质的好坏,品质的高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
一个企业家的素质是企业的灵魂,他是一个永恒发展着的动态概念,企业家只有在企业运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创新自己的意识,把先进的思维与飞速发展的社会相连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把握企业发展的方向,带领企业在众多竞争者中制胜。
(二)企业家必备的五个素质
企业家素质就是企业家在管理和经营企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道德水平、智
1力水平、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以及身体状况。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既有先天性的部分,更主要的是后天的培养。可以具体概括为以下几点:
1.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属于道德的范畴,包括价值观、人生观、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等。其中主要包括诚信、公平、正直、守法、宽容等高尚的品德[5]。良好的品德是企业家事业成功的关键,中外研究者都以大量的事实证明,良好的品德对于企业家来说是安身立命之本,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是难以在社会上立足与发展的,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无论是与人合作,与员工相处,或者是在社会上建立地位,这些事情都是建立在一个品德优良的好名声的基础上。
企业家与普通管理者的最大区别在于思想政治素质。政治素质不高、德行不佳者越有才能,对社会的危害越大。有些所谓的企业家在事业有成后纷纷落马,大多在“德”上出了问题[6]。他们或头脑发热,目中无人,心中无法;或贪污、侵吞公私财产;或腐化堕落,追求享受,最终身陷囹圄,使企业陷于困境。所以,企业家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德才兼备,否则不能成为真正的企业家。
2.创新及决策能力
决策创新能力是企业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它要求企业家具有统率全局的战略眼光,能准确理解和分析政治、经济形势,把握变幻莫测的市场前景,紧跟科技前沿和社会发展走向,准确把握大局,预测未来,科学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企业家的决策能力是指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出制胜的因素和契机,不失时机的决策并组织实施。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往往要做到多听、善听、集思广益与敢拿主意、大胆决策的统一,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企业经营的方案总是不止一个,企业家就需要对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然后选择一个最正确最有效的方案,抓住机遇,使企业快速发展;外部条件不利时,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苦练内功,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3.知人善用的能力
企业最好的资产是人,优秀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企业家的识才意识和用人之道是企业兴旺发达的源泉。企业家要有爱才之心,求贤若渴,要多渠道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形成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群。企业家在用人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聚集人才,二是使用人才。
选一个适合的人要比选一个优秀的人来得重要,适材适所也是企业用人的最高原则。成功的企业领导者懂得,企业发展靠人才,人才发展要谋划,如何才能提升企业家在识别人才,知人善用这方面的能力呢?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在制定人才战略方面的经验还是很值得我国企业家借鉴的。
4.身体和心理素质
身体素质是企业家素质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一个领导者的身体是他的无价之宝,只有拥有强健的身体,和坚强的心理素质,才能成为你成就事业最得力的助手,成为推动事业持久发展的最大动力。美国管理界流行着一个观点:不会管理自己身体的人亦无资格管理他人,不会经营自己身体的人就不会经营自己的事业。
二、我国企业家素质的现状
就整个中国企业家队伍而言,我国企业家的素质状况既有值得赞许的方面,同时也还存在一定的缺陷[7]。提高企业家素质,需要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个人认为我国企业家还存在以下几个素质缺陷:
(一)诚信度不够
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存在着严重的信用危机,包括生产信用危机、经营信用危机、财务信用危机和信贷信用危机。企业信用的缺失使得经济秩序混乱、社会成本恶性增长,不仅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的质量,而且也使得企业自身渐渐失去竞争力,甚至破产倒闭。因此,加强企业信用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对机遇与环境的分析、适应不足
面对快速变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许多企业家不但没有逐渐采用更为先进有效的管理方法、组织形式、激励机制等,而且没有一个完善的企业发展战略,甚至没有战略意识或者根本不懂发展战略[8]。对环境的认识与适应能力的好坏,影响着企业家的决策与创新能力,而企业家决策能力的高低也是决定企业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因素。
(三)个人修养与管理技能有待加强
我国许多企业家学历层次普遍不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和管理培训,同时由于其作为企业家的成长早期对个人的品德修养要求并不高,所以目前在企业内部推进现代管理时普遍遭遇在企业建立个人权威所需的品德修养尚有欠缺,[9]并且对专业系统的管理学、经济学知识了解不多,对管理技能掌握不够。
(四)企业家是市场运作经验积累还有限,风险意识不强
中国实行市场经济的时间不太长,市场经济本身还不太成熟,企业家所接触到的方面,范围、所处理的市场关系等,总体上看还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对资本经营运作、国际市场经营运作还有相当多的人不是内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要懂得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市场经济讲求效率、讲求竞争,同时竞争中存在着危险[10]。这就要求企业家在经营过程中要有竞争意识,更要有风险防范意识。
三、提升我国企业家素质的途径
企业家作为最宝贵的资源,其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核心在于提高企业家的素质[11]。我国存在着许多政治素质高、经营管理能力强、勇于创新的企业家,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企业家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应对挑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企业家的素质
(一)正确评价企业家的素质现状,树立正确的高素质导向
目前,民营企业家素质提高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对民营企业家的素质现状缺乏正确的评价。没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素质提高的方向就不明确,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差距也就不明显。一个不正确的评价标准还可能带来错误的导向。经济生活中一些通过不诚信行为获得暂时利润而受到政府表彰的企业家并不少见。这对于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应尽快建立专业的人才素质测评机构,建立正确的民营企业家绩效评价机制,合理评价民营企业家的素质与经营业绩,统一对民营企业家素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高素质导向。
(二)对企业家进行严格的选拔
1.建立严格的企业家选拔机制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企业家任职资格认证、推荐、[12]选拔、考核、激励、约束机制。根据任职要求,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引入竞争机制,以业绩为依据,以成就为准绳,让德才兼备者平等竞争。同时,要选
拔和培养基本素质好、勤奋好学的年轻干部,作为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对象,通过实践锻炼,逐步积累经验,不断成长,壮大企业家队伍。
2.拓展开企业家选拔的渠道
可以扩大公开招聘范围,改革公开招聘形式,既注重从企业副职、中层管理人员中培养和选拔企业管理者,建立完善的内部晋升通道;又要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企业家,为企业改革创新输入新鲜血液。
(三)对企业家进行培训
1.建立相应的企业家培训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应该结合政府宏观规划,培训机构具体实施,经营者的参与,三方共同努力、协调运作,全面提升企业家素质,这是一个综合的系统。
2.学习先进的培训方法
企业家应根据企业实际,定期到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交流学习,或者聘请国内外企业管理专家来企业交流 ,全方位学习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同时,通过行业企业协会,建立企业家联谊机制,搭建企业家交流平台,互通信息,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四)对企业家进行激励
1.进行精神上的激励
一方面,是荣誉激励,增加企业家参政议政机会,聘请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为政府经济顾问;给予荣誉称号,在评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劳动模范等方面,向企业家群体倾斜。另一方面,是事业激励,对国有企业的优秀企业家,只要身体健康,可放宽退休年龄,规避短视行为,避免“59现象”;对民营企业家,可打破身份限制,允许其到国有大企业任职,为其搭建更广阔的事业平台。
2.进行物质上的激励
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薪酬制度,合理确定所有者权益和经营者收入比例,实行能者多得,多劳者多得的薪酬激励制度。
(五)对企业家进行监督
1.加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严格按照《公司法》要求和企业章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司其职,有效制衡,形成规范的决策、经营和监督机制。
2.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在公司中,要完善厂务公开制度,规范厂务公开程序,发挥职工群众对企业家的监督作用;对群团组织较薄弱的民营企业,要加强职代会、工代会建设,鼓励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发挥党组织、工会、职工代表大会对企业家的监督作用。
3.健全考核评价制度
对所有企业,要严格实施企业经营者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对民营企业,要建立信用档案,将企业的工资发放、劳动保护、资金信用、社会捐赠等记录在案,作为民营企业融资、扩大再生产优惠的重要依据。
4.企业家的自我完善
企业家的自我完善,是提高企业家素质的关键。企业家素质有先天因素,更靠后天培养;有外部因素,更靠自身努力提高。企业家应自觉学习,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有些企业家总是推托自己工作忙、时间紧,无暇学习。这就要求企业家合理安排时间,善于挤出时间学习,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超越自我。
培养和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
社会来关注,需要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培训。我们要相信:我国的企业家一定会创造奇迹,收获成功,开启一个科学发展的新时代,为全国经济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今朝.未来企业经营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理论界,2005(3)
[2] 王安全,陈 劲.成功企业家的八大素质特征[J].科技管理研究,2002(2)
[3] 李志,宋赟.国内企业领导力研究及相关建议[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4] 王忠武.成功企业家的人格特征及其社会化塑造机制[J].经济纵横,2000(1)
[5] 鲍卫翔.谈谈现代企业家培养建设问题[J].经济师,2002(8)
[6] 白永秀,马爱东.论中国企业家的素质及培养机制[J].求是学刊,2002(1)
[7] 李代红,牛丽琴,李苑凌.中国成功民营企业家素质特征研究[J].企业活力,2006(7)
[8] 张慧,梁德全.中国成功国有企业家素质特征研究[J].职业时空,2007(2)
[9] 李萍.企业家整体的社会作用及企业家个体的品质要素[J].经营与管理,1991(7)
[10] 易昌泰,陈强.论现代企业家[J].社会科学战线,1986(2)
[11] 宋宁.企业家、性质、作用和成长——兼论“经营权缺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2)
[12] 袁关根.造就现代企业家群体迫在眉睫[J].中国物资流通,1994(8)
第三篇: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工程工作计划
2017教师素质提升”十百千万”工程
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加快我县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各级教规划纲要精神,遵循教育发展和教师成长规律,围绕教育改革发展中心任务,创新教师教育体制机制,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我县教育事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总体目标
以全县教师队伍整体素养明显提高为目标,重点培养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教育专家、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三、培训对象
全县普通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人员和在职专任教师,各级教育行政管理干部和教研员。
四、主要做法
(一)认真做好统筹规划
“十百千万”工程是一项历时长久、任务繁重的工程,工作头绪多,涉及县域内的众多部门机构和不同学段学科的教师,加上国培计划项目县要承担的诸多教师培训工作,如果不认真做好统筹规划,全面实施教师素养提升“十百千万”工程只能是一句空话。我们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做好统筹规划的:
一是成立工程领导小组,由谭玉元局长任组长,刘文、谭剑桥两位副局长为副组长,师训站站长、人事股股长、装备站站长、计财股股长为成员,将教育局各相关股室、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认识和行动都统一到实施教师素养提升“十百千万”工程上来。设立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师训站站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师训站全体工作人员为成员,负责“十百千万”工程的整体规划、具体实施和考核评估工作。工程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已于4月8日组建完成。
二是统筹规划“十百千万”工程的五年规划和计划,将“株教发〔2016〕4号”文件及其附件中安排的各项工作梳理汇总,整理成五年规划实施路线图和工作行事历,并将其纳入《茶陵县乡村教师发展支持计划实施细则》“大力促进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板块中。“十百千万”工程五年工作行事历和2017工作行事历已于4月15日出台。
三是将实施教师素养提升“十百千万”工程和国培计划项目县工作有机融合,依托国培、省培计划完成“十百千万”工程中部分教师培训工作。例如“送教下乡”培训,我县“十三五”期间将培训教师3500人,基本上可以将全县专任教师轮训一次。
(二)分步落实各项工作
为确保“十百千万”工程中的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将“‘十百千万’”工程工作行事历”细化为由实施主体、实施要求、实施方法、实施步骤和实施时间轴组成的“工作落实流程图”,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各项工作。每一个时间段的工作完成后,都及时召开经验总结交流与后续工作推进会。我们将“十百千万”工程2017年的15项工作分成了全员培训、暑期集中培训、专项工作和其它工作四类,对每一类工作的实施主体、要求、方法、步骤,时间节点,考核评价都做了具体的部署。例如“教育家成长书院”市级示范点建设项目,我们安排了3月、4月、5月、6月、9月、10月、11月、12月等8个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都有相应的建设任务和重点工作。例如万节优质课堂教学资源建设项目,我们安排了5月、6月、9月、10月、11月等5个时间段,每个时间段都安排了一定比例的建设任务和相应的重点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部门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明确责任,通力配合,建立教师培训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上下贯通、协调一致的组织保障体系,确保全市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工程顺利实施。市、县教育部门成立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教师培训的统筹规划、指导、经费保障及督查评估等工作。各教师培训机构按照职责具体负责管理和实施。各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教师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负责机构和人员,组织开展校本研修和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
(二)加大经费投入。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师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师教育投入。市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实施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工程。各县区要确保将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同时,根据本区域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制定实施计划,进一步加大投入。在各项培训中,要严肃财务纪律,规范财务支出。
(三)健全考评机制。大力提倡和宣传“教师培训就是教师最大的福利”培训理念。建立和完善教师培训激励机制,强化培训过程管理,严肃培训纪律,切实做到把培训情况与校长的任职考核和教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聘挂钩。将教师培训作为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学校发展考核和学校评优的目标体系,定期通报督查评估结果。
茶陵县教育局 2017、2
第四篇:提升地理教师专业素质
提升初中地理教师专业素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
摘要: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素质教育要求对地理教学环境精心设计,周到安排,它要求内容上求“实”,训练上求“活”,方法上求“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地理课堂上学到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
关键词:
地理 专业素质 高效课堂
当前,素质教育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学生在学习上有无进步或发展关键在教师。要想在教学中有所建树,必须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要真正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掌握良好的引导技巧,可以说,一节课上得好与坏,教学效果显著不显著,最根本的因素是老师要有积极的、恰当的可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引导艺术。
一、当前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薄弱
近年来许多中学地理课不受重视,地理课时自行减少,地理统考成绩大幅度滑坡,地理教师改行或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导致师资力量薄弱,表现如下:
1、专职教师少,兼职地理教师多。中学地理课不受重视,地理课时自行减少,地理统考成绩大幅度滑坡,地理教师改行或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
兼职地理教师又存在如下种种情况:
(1)大都是把地理课作为“搭头课”来任教。他们中有主教语文的、数 学的、政治的、生物的等,甚至有的学校连搞后勤事务的同志也来兼教两节地理课。(2)更换频繁,有的学校一年更换一个地理教师,个别学校一学期更换一个。(3)兼职地理教师业务水平不高,缺乏地理基础知识。
(二)课堂教学水平不高
1、教学方法呆板。大多数教师上课采用的还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不能充分体现地理这门学科的特色,不会用地图,不会在黑板上绘图用图讲解。尤其是初级中学的地理教师,上课只是把课本内容复述一遍或照抄一遍。教师照本宣科,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堂气氛不活跃。
2、钻研教材不深。大多数教师上课都只是就书本讲了教材上的一些内容,对与理解教材有意义的其他地理知识很少涉及,也没有认真钻研教材,没有弄清教材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很难使学生牢固掌握地理知识,更谈不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3、知识传授错误。少数教师由于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课堂教学中出现知识性错误。
(三)教师对新课程教学要求极不适应
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构建开放式课程,这是地理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有的教师习惯了以往的课程模式,总感觉“如今的课程及教学无章法可循,无法开展有
效的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意识到开放式地理课程对学生发展非常有利,但不知如何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无所适从。比如一些教师在使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时,感到这套教材是“学生好学,教师难教”。这正好说明,该地理教材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已由教师转向了学生,由“教”转向了“学”。如何指导好学生自学已成为该地理教材教法改革的核心问题。也就是说,要适应该地理教材的变革,教师备课、上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就不应再是考虑如何把教材内容“讲”清楚,“讲”生动,“讲”透彻,而是应当考虑和研究如何使学生“学”懂、“学”会、会“学”,如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从而让学生达到增知、长智、练能的学习目标。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艺和素养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教学资源不足
1、地理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不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陈旧落后,以电子计算机应用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全应用到地理教育教学中。导致一些优秀的、有用的地理教育教学资源并没有完全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促进学生空间概念的培养、提高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帮助学生积极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
2、教学设施配置差,大部分中学教学硬件设施薄弱,教学仪器设备短缺,使得教师课堂教学手段单调,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由于教育投入不足,经费有限,大多数学校无法添置齐全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许多农村中学欠缺教学挂图、资料、模型、标本,不少学校未能配备完整图书室、实验室,大多只是因陋就简;教师备课时手头上只有课本和教参,要讲解知识没有挂图,要实物展示没有标本模型。因而教师靠板书,学生靠笔记,就此进行教学。教师无法借助各种教学辅助手段来很好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就不用谈了,即使有一些地图、挂图,也是多年以前的,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
3、地理教学设施除了配置差,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缺乏完善的专门管理。由于地理教师替换频繁,上一任地理教师不能如数地移交地理教学用具(地图、挂图、仪器等),结果是越移越少。平常学校和地理教师对地理教学用具也没有认真保管,故地理教学用具损坏的现象也严重。常常是一套完整的教学挂图用不了两年就破烂不堪,一只新的地球仪用不了一年就层层剥落。有的教学用的地图被教师拿去当作装饰画,地理教学仪器被当作装饰品。还有的学校,地理教学用具买来后,长期藏在保管室。
二、实施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建议
(一)提升地理教师的专业素质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当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观念旧,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二是关注点有偏差,教学时只关注教,忽视学生的动态生成。三是反思少。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高效课堂,必然要求教师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
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二)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做法是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
1、课前的有效准备
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2、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
语言组织准确、简练。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3、课后的有效练习
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素质教育要求对地理教学环境精心设计,周到安排,它要求内容上求“实”,训练上求“活”,方法上求“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地理课堂上学到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教育、自我反思、自我充实、自我提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
能墨守成规,只凭经验办事,一张嘴巴讲到底,而应开动脑筋,勇于接受新事物新观点,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教师要不断改革教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地理教育工作者应大力提高自身地理教育素质,加强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积极创新,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和提高地理教育教学水平.积极深入新课程改革,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施地理高效课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J].海南出版社,2001
[2] 褚亚萍.地理学科教育学[J].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 孙大文.地理教育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年
[4] 褚亚平.中学地理教学法[J].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二版 [5] 2001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第五篇:比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比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课改构建务实高效课堂
——在全县初中”课内比教学”活动现场会上的讲话
今年秋季开学以来,我省中小学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反响热烈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的活动,我校积极响应,精心组织,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扎实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全体教师饱含激情,用心参与,不断地将这项活动引向深入,推向高潮,得到了市县领导的充分肯定。今天,我就我校如何开展“课内比教学”活动向各位领导做一个汇报。
一、比教学,促课改,落实兴校战略。
《湖北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组织工作方案》中指出,“比教学”活动的目标是“锤炼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时,进一步明确,要把“课内比教学”活动与本校正在推进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比教学来促进课改,通过课改来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质,转换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打造务实高效课堂,形成芝中办学特色。
自2008年以来,我校先后考察了山东省杜郎口中学、宜昌市第九中学、江苏东庐中学和宜兴实验中学等课改名校。2010年,我校在博采名校课改之长的基础上,制定了《芝麻山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并于今年的春季学期选择七年级语文学科进行课改实验。在4月中旬,我们邀请了省市语文教研员来校指导课改,几位专家对我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予以充分肯定,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将课改进行到底的决心。
在2010年,我校还制定了学校发展“三步走”规划,其中将成功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作为打造“特色芝中”、“品牌芝中”的重中之重。根据“三步走”的兴校战略,我们要在2011年秋季学期,按照“优势学科先行,其他学科跟进”的思路,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适逢全省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省教育厅陈安丽厅长在全省教育系统“深入推进‘课内比教学 课外访万家’活动”的视频会上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话:自2001年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推进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今天正好是第10个年头。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课堂教学中,要求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 1
教学模式。通过“比教学”,继续探索和推进“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通过“访万家”,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可以说,我们这项活动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按照新课改的理念来实施的。
我校提出的“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校园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让课堂成为学生快乐求知的天堂,让讲台成为学生自信展示的舞台”的课改理念,完全符合陈安丽厅长的讲话精神,这表明我校将“比教学”活动与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结合起来的工作思路是完全正确和切实可行的。我们要通过“比教学”,推课改,探索一条破解农村教育难题的有效之路。
怎么才能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老问题。在很多人看来,农村中学一无优秀的师资,二无先进的教学设备,三无优越的政策支持,四无一流的生源„„这样怎么搞教育,尤其素质教育?在今年的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温家宝总理在河北张北县第三中学为广大农村教师作了题为《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报告。温总理在报告中给出的第一个答案是“大力推进学校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方面无论在城市学校还是农村学校,都是大有文章可做的”。的确,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新课程改革正是解决农村教育难题、突破农村教育瓶颈的不二法门。我校在2008年和2010年分别参观、考察过山东杜郎口中学和江苏东庐中学,这两所全国课改名校都曾是农村薄弱学校,它们通过课改回答了如何在农村中学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棘手”问题,创造了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奇迹。
我县绝大部分中小学都是农村学校,发展之路困难重重,如何突破困境,破茧成蝶,诚如温总理所言,大力推进学校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大有文章可做的”。我校有决心又有信心做好这篇大文章!
二、出真招,干真事,回归教育本真。
为了全面落实《湖北省教育厅中小学教师“课内比教学”活动组织工作方案》,根据《蕲春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的通知》,结合《蕲春县教研室中小学部2011年“课内比教学”活动实施细则》,我校开学初就迅速成立“课内比教学”活动领导小组,我自己任组长,教学主要管理人员和教研组长均参与其中。学校教研处按照全员参与、全科覆盖、全程关
注的总要求,制定活动实施计划,拟订讲课安排表,安排表要明确讲课时间、讲课教师、科目及章节、负责人(教研组长),责成各教研组长严格按照计划,扎实开展设课、讲课、说课、评课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比武活动。
为了确保“比教学”活动取得真效,我们责成教研处牵头,出真招而不是虚晃一枪,干真事而不是流于形式,要立足于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立足于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开展常态化的岗位练兵和比武,不搞经过精心包装和反复彩排的优质课,而是要把优质课常态化,让常态课优质化。要真正把“比教学”活动变成教师同场竞技、各项神通的擂台,更要使它成为教师相互切磋、取长补短的平台。
9月5日至9月20日期间,学校多次召开全体教师大会,学习省、市、县以及教研室有关文件,宣传发动“课内比教学”活动;学习《芝麻山中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施方案》,培训教师明确活动要求。各教研组分别召开本组教师会议,制订本组活动计划并具体落实到每位教师。
9月20日以来,各教研组的教学比武活动全面铺开。讲课教师提前3天将教(学)案交到教研组,讲课后的当天或第二天,将说课稿交到教研组;讲课时同组教师必须参加听课,组长做好考勤记载。各教研组每周集中安排一次评课活动,并做好评课记录,每位教师的评课作为“比教学”的一项指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参与活动的热情十分高涨,认真完成各项规定的任务,具体包括:第一,设课——每位教师根据《芝麻山中学“导学稿的设计原则与体例”》,设计一节导学案,重点比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力和开发力;第二,讲课——每位教师依据本人设计的导学案,主讲一节展示课,重点比教师对课堂学习的的组织力和导引力;第三,说课——每位教师针对自己的导学案和展示课,撰写一篇说课稿,重点比教师对教学能力的反省力和提升力;第四,评课——全体教师要认真观摩本教研组的每堂展示课,积极参加评课活动,重点比教师对教学理论的理解力和拓展力。四个环节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比武规程,全面考察教师的综合素质。
自开展本项活动以来,教师的教学教研确实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求每位讲课教师按照我校的课改模式设计一篇导学稿,这就没法从网上照搬照抄,必须自己动脑筋写。一些老师担心写的不合要求,就
主动找教研组长请教和探讨,这在从前是不可想象的。体音美课程我们没有要求写导学稿,但有一位刚从教不久的美术教师,也自发地撰写了一篇“美术字的设计”的导学稿,用于自己的教学。教师上完课后,都要写一篇说课稿,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并在教研组的评课会上宣读,这样的说课稿也没法从网上下载,事实上,有好几位的教师说课稿写得很充实,很深刻,反思自我又触动他人,效果非常好。现在的评课也不再流于形式,人人都积极发言,公正客观地各抒己见,切磋教法,交流思想,气氛十分热烈。
10月6日,黄冈市教育局督导组来我校检查活动开展的情况,对我校的活动实施方案和实际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认为我校的经验值得推广。
10月10日至12日,我校承办了黄冈市初中文言文讲(说)课比赛,我校学生在比赛课堂上,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大胆展示,精彩纷呈,赢得了参加活动的老师们的交口称赞。我校语文青年教师陈金雨老师在本次比赛中,以扎实的基本功、精巧的教学设计和灵动的执教艺术,力拔头筹,赢得喝彩;27日,他又代表黄冈市参加了湖北省第三届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精英赛,荣获说课×等奖。我校师生的优异表现,从一个侧面显示了我校开展“课内比教学”以来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三、抓课堂,精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平台。比教学立足于课堂,促课改聚焦于课堂。课堂教学的优劣必然决定了学生成绩的好坏,办学质量的高低。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要关注课堂,研究课堂,改进课堂。我校将比教学与促课改整合起来,双管齐下,齐头并进,除了两者追求的目标一致,还因为它们共享一个操作平台——那就是课堂。我们清醒地看到,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十年,但我们许多农村学校的课堂依然因循守旧,积弊重重,导致学生厌学,质量低下。
有鉴于此,我校在比教学、促课改的活动的初期阶段,把重点放在调查师生在课堂教学中暴露出的普遍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使对课堂教学的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形成富有特色的课堂文化,为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起长效机制。
我校的“比教学”活动,明确要求教师根据课改理念,“把自主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多学少教”。但我们在听课中发现,一些老师还是像传统教学一样,教师主宰了课堂,讲得过多,学生自主预习不充分,合作研讨不深入,成果展示不全面。
学生自主预习不充分,原因在于教师设计的预习任务过少,内容单一,且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并没有为学生提供预习时间,以老师的讲解、提示来包办代替,即以老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这与课改的理念背道而驰。
学生合作研讨不深入,原因在于学生学习小组是临时搭配,学生没有合作研究的意识和习惯,学习小组一盘散沙,学生各行其是,甚至不少学生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无所事事者有之,交头接耳者有之,动手动脚者有之,不一而足。这也反映出教师对课堂的组织,管理还存在不少欠缺。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我校课改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学生成果展示不全面,主要表现为参与展示的学生集中于少数小组和活跃学生,而没有面向全体。课改绝不是仅面向少数尖子生,特长生,而是着眼于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都能享受到学习的快乐,都能获得进步和提高。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以集体备课为主要平台,扎实开展有针对性的校本教研活动,及时解决突出问题。
我们在集体备课和评课中,对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梳理,作为校本教研课题,要求教师思考、研究,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好方法。这样的教研课题小而实,是一般教师完全能够驾驭的。例如,针对课改初期教师们提出的困惑与问题,教研处和语文教研组通过调查和梳理,特提出以下校本教研课题,供各位教师思考和研究:①教师如何运用导学稿进行语文教学;②学生如何运用导学稿进行语文学习;③如何指导学生课前预习;④如何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⑤如何多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⑥教研组如何围绕导学稿开展集体备课;⑦课模改中如何检查教师的常规教学工作;⑧如何在课模改中矫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⑨课模改中教师的角色应如何定位„„
我们要求教研处、教研组围绕以上课题,组织和引导教师深入开展研修,认真撰写论文。我们在推行课改中研究课改,在研究课改中完善课改,确保课改方向上正确,过程上规范,细节上精彩,效果上显著,真正使课改能够促进教师素质的整体提升,促进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各位教师要紧密结合自身和学校的课改实践,撰写导学稿、教学叙事、教学案例、教学反思、经验总结和教学论文,从而锻炼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教研处和教研组通过构建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研讨;及时总结和推广教师们在课模改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总之,我们立足课改,服务课改,扎实开展校本教研,践行课改理念,重建课堂文化,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关爱学生身心,关注生命发展的课堂;成为面向全体学生,创设和谐环境的课堂;成为依托课堂情景,联系实际生活的课堂;成为突出学生主体,注重体验参与,引导探究学习的课堂。当我们的课堂成为水乳交融、和谐共振的生命课堂、生态课堂、生活课堂和生本课堂时,学校管理何愁不能做到精细化?长效机制何愁不能建立起来?教育质量何愁不能得到提高?
朱熹有一首《观书有感(其二)》写得好:“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在我看来,比教学,促课改就是推动学校这艘“艨艟巨舰”畅行中流的一江春水!我校将继续借助这一江春水,朝着打造特色芝中、品牌芝中的目标,乘风破浪,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