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情况汇报材料(五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06:28: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年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情况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年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第一篇:2010年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加强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 促进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

——绥阳县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材料

我县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市残联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根据《中共央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2008]7号)文件要求,结合绥阳的实际,围绕提高服务残疾人质量,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做法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辖15个乡镇,119个村、居、社区,总人口53万人,现有各类残疾人口3.3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4%。其中,视力残疾2730人,占8.05%;听力言语残疾543人,占1.62%;智力残疾881人,占2.6%;肢体残疾27139人,占80.56%;精神残疾475人,占1.47%;多重残疾1933人,占5.7%。残疾人文化素质较低,文盲和半文盲占33.5%。贫困残疾人占90%以上。

二、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

(一)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在城镇,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做到了“应保尽保”,人均每月130元。在农村,有2362户贫困残疾人享受低保,人均每月45元。在解决城乡残疾人低保问题的工程中,通过与民政部门和各乡镇协调,在同等条件下对残疾人优先照顾,按照“低门槛、高标准、广覆盖”的原则,使90%的残疾人享受了低保政策,保障了困难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二)城乡社会保险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县城镇残疾职工都参加了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残疾人个体户、个体就业残疾人和其他残疾居民参加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在城镇就业的残疾人享有养老保险的占85%,享有医疗保险的占73%。对于城镇重度和特困残疾人在参加医疗保险时,按照政策个人缴纳10元,其余70元由县残联帮助解决,目前享受这种待遇的特困和重度残疾人共有169名。在农村,有95%的残疾人参加了“新农合”,其中按照市残联安排,我县每年为1400名农村困难残疾人缴纳了20元的医保费。这项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乡残疾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我县高度重视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并把专项救助纳入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开展残疾人大病医疗救助、临时救助、自然灾害救助、贫困学生上学资助等工作,使“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都得到了有效的救助。2010年,全县共投入25万元,为1250户贫困残疾人购赠尿素和复合肥各一包,在发放肥料时由各乡镇组织残疾人集中开展了农技培训;安排4万元为小关乡银花村98户贫困残疾人购买金银花苗帮助发展生产;安排1.7万元对4户残疾人养殖大户进行生产帮扶;另外,年初以来,临时救助特困残疾人、困难残疾学生上大学、残疾人大病医疗、火灾等方面共计10人,11700元。另一方面,在征得县分管领导同意的情况下,协调民政部门逐步将全县困难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或“五保” 供养范围。在实施“阳光家园计划”中,主要优先考虑重度残疾人、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的 生活问题,实施居家托养,每年为40名特困无人供养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发放500元的生活补助。

在几年来的工作中,我县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得到了加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通过不同形式的帮扶和临时救助,有6500余名贫困残疾人开始脱贫。

三、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一)关于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根据中残联关于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要求,我县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了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

1、队伍建设。县级设立残疾人联合会,设主席1名,副主席若干名;联合会下设理事会,设正副理事长各1名;机关有工作编制6个,现有正式职工7名,其中残疾人1名。全县15个乡镇残联配备理事长和专职委员各1名;119个村居、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协会,选聘了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并落实了报酬。县、乡、村三级机构健全,人员到位,报酬落实,达到了“横到边、纵到底”的要求。同时,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县残联每年初都将15个乡镇残联理事长和119个村、居、社区残协专职委员140多人集中到县城进行工作培训,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

2、阵地建设。一方面,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我县于2007年解决了残联机关办公场所2000多平方米,同时配套建设了1000余平方米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能够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文化娱乐、技能培训、用品用具供应,法律援助等服务。另一方面,全县各乡镇和各村、居、社区健全了残联工作机构。为 了规范工作程序,提高效率,今年7月,县残联安排7万多元,为15个乡镇残联购置1台电脑,专门用于残联工作。全县残联实现了电子化办公,建立了电子文档;县乡两级残联建立了信息网络,基本解决了过去信息反馈不及时和乡镇普遍存在的资料不齐、不规范的问题。

3、制度建设。近几年来,根据中残联和省市残联关于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先后建立和完善各种工作制度23个,并将这些制度统一制作发到各乡镇张贴上墙,促进了县、乡镇残联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4、残疾人专门协会建设。目前,我县已建有聋哑人协会、肢残人协会、盲人协会、精神残疾及亲友协会、智力残疾及亲友协会五个残疾人专门协会。这些协会在县乡残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他们在基层组织残疾人开展各种活动,丰富了残疾人的文化体育生活,活跃了残疾人文化、体育和艺术活动,推动了全县残疾人文体事业的发展。在2009年省市残联举办的残疾人文艺汇演中,我县参赛的节目获得省市两级奖励;今年我县选送的6名体育运动员,有4名获得参加全省残疾人运动会;在今年全省举办的残疾人书画比赛中,我县选送的有一幅作品获得二等奖。

我县基层残疾人组织规范化建设于2009年6月顺利通过中残联检查验收。

(二)关于无障碍设施建设。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屋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县残工委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各 4 有关单位根据县残工委的安排,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强了无障碍建设。一是在旧城改建和新建街道时,规划建设无障碍设施;二是新建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必须规划无障碍设施;三是对原有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逐步改造和完善无障碍设施。目前,县城新建和旧城改造的主要街道,重要的公共建筑如县行政办公中心、医院、高层建筑等都规划建设了无障碍设施。

(三)关于志愿者助残工作。这项得到了县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等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基本做法是县乡两级共同管理,分级负责,开展具体工作。目前,我县登记注册的助残志愿者328名。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志愿者扶助残疾人2370余人次,结对帮扶1260户,助残工作时间在5700多小时。

(四)几项具体服务工作

1、残疾人康复工作。这项工作得到了市残联和各乡镇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为残疾人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措施。

一是以县残联康复训练中心为平台,每周二、五开放,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目前为止,为125名残疾人提供了康复训练。二是利用社区和村卫生资源,把残疾人康复训练延伸到村、居、社区,就近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目前我县在三个镇7个社区2个村开展了康复试点工作,配发了康复器材,建立了残疾人康复需求档案,对康复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三是通过实施 “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项目,为白内障患者开展复明手术。今年共有265人报名筛选,完成白内障手术184例;自开展这项工 作以来,我县累计完成白内障手术1000余例,使广大患者重见了光明,也为群众节约资金200余万元。四是实施“精神病防治工程”,自2008年以来,每年为6名精神病患者进行免费服药。启动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每年将5名6周岁以下聋儿免费送到遵义市特教学校学习,配赠助听器5个。为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5台。五是通过发放辅助器具为残疾人提供服务。近5年来,我县根据经费情况,为困难残疾人配赠了轮椅车、拐杖,盲杖、助听器、助视器、坐便椅等辅助器具,其中配赠轮椅车150辆、拐杖1100余副,有1200多名残疾人享受了服务。六是大力开展宣传工作,每年组织开展了“助残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爱耳日”、“爱眼日”、“精神卫生日”、“麻风病防治日”等活动,主要宣传有关残疾人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预防残疾的科普知识,宣传全社会关心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性。

2、关于残疾人教育工作。县残联与县教育部门配合,认真落实残疾儿童和少年享受教育的优惠政策,确保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和在校率。同时,根据现有条件,认真抓好特教学校12名“三残”儿童教育;另外,根据多方的努力,已纳入明年计划,准备在县城单独新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解决更多的“三残”儿童入学,有关部门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3、关于残疾人就业工作。县残联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和《贵州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等文件精神,多渠道多形式为残疾人找就业门路。一是每年免费选送2名盲人 到遵义鑫惠盲人按摩学校培训后就业。二是组织城乡残疾人外出务工实现劳动就业,加上在县内个体从业、集中和分散就业等形式,前后共有4250名残疾人就业;为了保障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县残联对那些未给残疾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的单位一律不予认可,税务部门在年审时,对没有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不予退税。通过以上措施,我县分散按比例安排和集中就业的残疾人,全部按国家有关规定落实了待遇。

4、关于残疾人住有所居工作。在城镇方面,配合县房管部门在安排城镇保障性做房和“廉租房”的同时,优先考虑贫困残疾人户;另一方面,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使133户农村特困残疾人的危房得到了改善,08年以来县残联补助专项资金35.7万元。

5、关于残疾证办理工作。自去年4月以来,我县开展的第二代残疾人证换发(新办)工作,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为残疾人新办和换证,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基本掌握了全县办证残疾人的情况,并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了电子文档,规范了残疾人管理资料和档案。截止目前,全县共有4380名残疾人登记办理第二代残疾人证,已经办理的有4084人。

四、存在的问题和工作建议

我县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经过近几年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广大残疾人解决了不少的现实问题和具体困难,得到了残疾人的拥护和欢迎,但就整个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来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就目前我们开展的工作来看,也存在不少的 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在服务体系建设中,乡镇一级没有残联专职工作人员,现在的工作都是由社会事务办的人员代理,仅就民政的工作量就很大,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残联工作上,残联的工作实际上是附带的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残联工作重心的下移。建议市残联能否与市人事劳动部门协调,用公益性岗位指标,为全市各乡镇解决一名残联专职工作人员。

(二)关于村、居、社区康复工作,目前在县域内困难还较大,虽然可以搞一些资料,也能够布置一间办公室出来,但形同虚设,并没有开展实在工作。因为在村这一级还是“三无”,无康复人员、无康复器械、无康复场所。建议今后上级残联不要硬性下指标每年要完成多少个村级康复建设任务,应该是有条件的地方就办,条件不成熟的地方缓办。不然只能是花了精力和经费,但没有效果。

(三)目前我们的工作务虚的不少,县一级是城乡结合部,有务虚的内容,但主要精力应该是做实际工作,解决具体问题。建议今后上级残联多给县级在实际工作方面加强指导,以便为残疾人办更多的实事和好事,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我县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还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我们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边干边学,工作上有差距,离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有差距,请市残联今后多指导多帮助。我们将克服困难,以人为本,加强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因地制 宜地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促进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

绥阳县残疾人联合会 2010年9月15日

第二篇: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

一、我市及我市残疾人基本情况

xxx位于湖北东部,长江南岸,素以江南聚宝盆

之称。全市现辖四区一市一县及一个开发区,总面积4630平方公里,总人口254万。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865.6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61亿元,年均增长18.5%。xx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地理区位优越,交通条件便捷;自然环境优美,城市功能完善。城区襟江怀湖,山环水绕,环境优美,先后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十一五”期间被列为全国100个创建无障碍建设城市试点单位之一。

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我市现有各类残疾人15.1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9%。其中,视力残疾2.62万人,占16.9%;听力言语残疾3.62万人,占23%;智力残疾1.41万人,占9%;肢体残疾4.3万,占27.8%;精神残疾1.23万人,占8%;综合残疾2.27万人,占14.7%。按地域分,城区为3.5万,县(市)为11.6万。按性别分,男性占52.59%,女性占47.41%。按年龄分,65岁以上老人占51.72%,中青年占46.56%,未成年人占1.72%。全市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达75%以上。各类残疾人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文盲及半文盲人数相对较低,占3.45%。这些为加快发展我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二、我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工作情况

近年来,我市残疾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残联、省残联的精心组织及具体指导下,按照中央7号文件的要求,把建立健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作为我市残疾人工作的重点。建立健全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残疾人的服务体系。针对不同需求的残疾人群体,突出城乡统筹,完善残疾人公共服务政策,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为残疾人服务。其主要做法是:

(一)在构建两个体系建设上力求“全参与、普实惠”

市委、市政府对我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非常重视,把涉及全市15.1万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纳入了全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把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放在“口中”,抓在“手上”。市政府先后出台了《xx市扶助残疾人暂行规定》、《进一步加强扶助贫困残疾人工作意见》、《加强残疾人分散按比例就业工作的通知》。在制定全市“十一五”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工作中,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其中,转发了全市“十一五”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市政府残工委工作职责与议事规则。把残疾人工作列入全市目标管理范围,做到了有布置、有检查、有考核,重大难点工作领导亲自督办,使我市残疾人工作在全市有位子,有影响。

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要想做好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残联协调”的工作思路,单靠某个部门、某个单位的单打独斗,无法形成气候,难见成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社会化的工作方式,依托政府各职能部门,采用“大合唱”方法解决残疾人相关问题。为此,几年来,我们紧紧依靠市政府残工委组成部门,充分发挥他们职能作用,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统一部署,协同配合,做到了残疾人运转有序。为贯彻实施《xx省残疾人优惠待遇规定》(省政府275号令)的盲人及下肢残疾人免费乘车问题,充分发挥城建部门的作用,使城区1156名盲人和下肢残疾人享受免费乘坐市内公交车的优待。会同公安交警部门制定残疾人“代步车”管理办法。对聋人办理了手机短信优惠服务,在市图书馆为盲人建立了盲人阅览室。为落实国务院残疾人教育条例相关规定,会同教育部门落实好困难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对学龄前残疾儿童提供免费教育及康复训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将市特教学校的学生全部纳入城市低保范围,确保我市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85%以上,对进入高中、大学的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给予一次性助学补贴或奖励。市残联对xxx区的xx镇残疾人进行对口扶贫,投入xx万元资金给xx户残疾人贫困家庭送去了猪仔和饲料,有力推动了农村残疾人的扶贫工作。近两年,通过采取“帮、包、带、扶”及项目带动等多种形式,扶持贫困残疾人xxx多人,xxx人基本脱贫。通过各种形式的走访慰问,为残疾人送去了价值达10多万元的物资,解决了部分残疾人的生活困难。在处理来信来访过程中,做到领导到位、承办人到位、与信访人接触到位,受到市委有关部门的好评。近两年处结率达98%,回告率达100%。在开展“扶残维权行动”中,配合有关部门查处侵害残疾人权益的典型案件,原市委书记亲自过问前解决残奥冠军xxx生活困难问题,妥善处理残疾人xx等多人摊位被城管部门取缔的纠纷事件。

为营造社会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加大各项普惠政策的落实。市房地产部门在安排“廉租房”时采用加分的办法,优先考虑贫困残疾人户,对一

时难以安排“廉租房”的残疾人特困户发放住房租金补贴。市供电、供水部门对贫困残疾人户开户免收安装费。市广电部门对安装有线电视的残疾人户凭《残疾人证》减半收取初装费。全市所有医院、公园、商场、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博物馆、科技馆、车站、职业介绍中心、婚介服务所等单位优先为残疾人服务,并制定相应的措施优惠残疾人;全市所有的存车处、收费公厕为残疾人免费使用。形成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中力求“低门槛、广覆盖”。

突出完善和落实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制度(即“三保一救”),扩大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的覆盖面。

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在城市,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做到“应保尽保”,并适当降低门槛和提高低保金标准(城区230元/月,xx市xxx元/月,xx县xxx元/月)。据统计,我市共有6.8万困难群众享受了“城低保”待遇,其中,残疾人有0.85万,占12.5%,全面覆盖了城镇的困难残疾人。有30%享受“城低保”的残疾人低保金在规定标准内有所提高,特别困难又没生活来源的残疾人其低保金在原基础上提高到了100%。在农村,全市共有xxx万困难群众享受“农低保”,其中困难残疾人xxx万,约占15%(xx市“农低保”标准是xxx元/年,xx县是xxx元/年),保障了农村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方面。城镇残疾职工都参加了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残疾人个体户、个体就业残疾人和其他残疾居民也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对重度和困难的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其个人缴纳的xx元也全部由财政部门负担。据统计,我市城区有xxxx名特困和重度残疾人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保险金全部由政府埋单,城镇残疾人就业后享有养老保险达到了89.58%,享有医疗保险的达到了72.5%。市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对就医的残疾人免收挂号费,大型设备检查和手术费减收20%。在农村,抓住国家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机遇,大力推行“新农合”、“新农保”制度。降低门槛,规范收费标准,努力扩大“新农合”、“新农保”人员的比重。农村残疾人每人每年只要缴纳xx元保险费,特重残疾人免缴即保,其它部分由财政担负,调动农村残疾人参保的积极性,使这项“投钱少、保障高”的利民项目在我市得以大面积实施。残疾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健康保障水平有所提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有所缓解,受到了广大农村残疾人的普遍欢迎。

在社会救助方面,突出把残疾人专项救助列为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在确保城乡困难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的基础上,扩大残疾人社会救助的专项政策措施。不断扩大我市农村特困残疾人的救助范围,提高他们的救助标准,使“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稳定的保障。城镇贫困残疾人实行“低保救助”和“大病救助”,去年全市共有xxx人接受民政部门大病救助,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困难残疾人家庭。为了改善农村特困残疾人生活,省财政、省残联对我市xxx多名农村特困残疾人每年每人给予xx元补贴。我市也投入资金xx万余元给予了相应的配套。农村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也全部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列入“低保救助”和“五保供养”的范围,达到了广覆盖的目标。在实施危房改造项目中,xx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保质保量完成省残联下达的xx户危房改造任务,除按规定配套xx万外,又增加配套资金xx万元。xx市xx镇、xx镇等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则给每户残疾人危房改造户配套xx万元。

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工作,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就业。近几年来,以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和《xx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为契机,挖掘就业岗位,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重点落实有关税费减免、保险补贴、小额信贷、工商管理等优惠政策,促进残疾人就业和福利企业的发展。在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支持金融保险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小额贷款的借款对象由目前的下岗失业人员扩大到残疾人,为残疾人就业提供资金支持。

我市城镇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xxx万,通过各用人单位分散安排0.33万。xx多家福利企业集中安排0.24万,残疾人个体灵活就业约0.5万人,由于残疾程度较重,年龄偏大等原因仍有0.19万残疾人未能实现就业。为了切实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在开展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年审过程中,对用人单位未给残疾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残疾人员,一律不计入安残比例。民政、税务部门在福利企业年审时,对没有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也不予以退税,并责令企业改正和补交。市人大、市政协及劳动保障部门开展残疾人就业执法检查时,重点关注残疾职工的同工同酬政策及社会保障缴纳情况。我市分散按比例和集中就业的5700多名残疾人,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全部按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为帮助困难残疾人就业,政府部门开发公益岗位优先安排残疾人。市残联在选拔社区康复员时优先照顾大龄残疾人,千方百计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由于我市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实,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6%以上,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据统计,全市残疾人户均住房面积为77.44平方米,94.83%的家庭有彩电,93.97%的家庭有冰箱,88.79%的家庭有电话,22.40%的家庭有了电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在构建社会服务体系中力求“高标准、严要求”。

将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公共服务大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及政策措施,探索社区康复、基础设施、无障碍环境等服务领域更好的方法措施,形成长效的发展机制,使残疾人享受到更均等、更公平、更便利的公共服务。

积极开展康复服务。整合社区卫生资源,巩固残疾人社区康复成果,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xx个,完善残疾人康复需求档案和康复需求数据库,配发了康复器材。为城区的xxx个社区提供各项康复指导。四个城区均以创建为全国或省级社区康复示范区。在开展“白内障无障碍城市”创建活动中,对白内障手术患者无偿提供手术耗材xxx元,为贫困患者免费实施手术,做到“出现一例、发现一例、免费治愈一例”。认真实施“精神病防治工程”,加强残疾预防宣传,启动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为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对聋儿进行康复训练,每年为xxx名贫困精神病患者办理服药卡,提供免费服药,为xx名贫困精神病患者给予住院补贴。

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根据中残联关于《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的要求,2008年市残联自筹xxx多万元,兴建集康复服务、就业指导、职业培训、辅助器具、盲人按摩、法律救助、文体活动等多位一体的市残疾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正在建设之中,建筑面积达到xxx平方米,建成后我市残疾人服务功能将得到明显提升。不断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力度。按照《xx省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规定》要求,我市在城镇新建、改建和扩建建设项目时,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屋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在旧城区改造中逐步增加无障碍设施,做到逐步改造和完善,对新建的城区公用设施、公共建筑均修建盲道和坡道等无障碍设施。如现已建成的xx广场、xxx广场、xx文化宫等均修建了残疾人无障碍通道,城市各商业街两旁等都铺设了盲道,主要交通路口建有无障碍语音提示,给残疾人出行带来了很大方便,受到了广大残疾人的欢迎。

积极发展残疾人服务业。优先发展重度残疾人急需的托养服务、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的生活照料、残疾儿童早期康复与养护等服务项目,鼓励发展残疾人居家服务业,使之成为残疾人服务体系的有效补充,对民办服务机构给予补贴,调动他们参与残疾人服务业积极性与生动性。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建立残疾人居家服务的补贴制度,全面推进残疾人的托养服务,逐步形成可行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2008年,市残联自筹经费xx万元,对我市二家托养机构进行补贴,改善了托养机构残疾人生存环境,提高了托养服务质量。目前,进入二家托养机构收养的残疾人员达81人,较好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加强残疾人工作者的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各级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所)等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推动各级公共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惠、优质的服务,在残疾人能力评估、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方面为各类残疾人服务。据统计,近二年全市各级服务机构举办电脑、美容美发、缝纫、手机维修及创业者培训班达20多期,培训残疾人达xxx人次。加强各级残疾人康复、就业培训等专业服务机构、服务设施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在满足残疾人一般性服务的同时,不断满足残疾人个性特殊需求。扩大残疾

人服务体系的覆盖面,使服务残疾人工作做到专业化、规范化。

三、做好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面宽量广,需要我们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不断去思考与探索。为此,结合我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目前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扩大低保户的覆盖面,提高低保户的救助标准。针对重度残疾人户、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的困难家庭,城市残疾人享受正常人的低保条件外,应在农村低保工作中设立“残低保”,降低农村残疾人享受低保的门槛,尽量做到应保尽保。让政府对残疾人的支持更直接、更具体、更实惠。

(二)整合危房改造等各类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在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中,残联系统每户给予xxx元资金补助太少,危房改造难以见效。民政、扶贫办等政府部门的资金相对雄厚些。为此,应整合几个部门的资金,加大对残疾人困难户的资金投入,切实解决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如我市阳新县残疾人的扶贫资金,人平只有xx元,扣除残疾人照相、填表、交通等各项费用,各项成本就接近xx元,真正落实到残疾人户的也只有xx多元。

(三)出台“40”、“50”这一年龄段的残疾人就业的优惠政策。“40”、“50”年龄段的残疾人再就业难度较大,他们在原单位下岗多年,社会保险金断交多年,再就业单位又不愿续交保险金而拒绝其再就业。即便同意就业,但劳动待遇偏低,劳动强度大,造成就业工作难以稳定。为此,国家应出台这方面的优惠政策,解决这类人员的就业及社会保障问题。

(四)将精神病人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减轻精神病人的经费负担。从我市社区精神病人的康复情况看,精神病人住院时,国家政策给予享受医疗保险的待遇,政策规定精神病人不能作为就业安置对象,精神病人无法纳入养老保险范围。精神病人虽然享受免费住院照顾,但其生活费、营养费等费用无法解决,给精神病人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在平时救助中,将精神病人列为救助对象,纳入社会救助工作范围,保障他们的生活。

(五)调整现行福利企业政策,以当地人平工资的三倍退税为宜。按现行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2006)111号〕文件规定,xx等省市对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是按残疾人人数及当地人均工资的二倍进行退税,每个残疾人最高退税额不得超过xx万元,使福利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较少,严重影响了福利企业投资者安残的积极性,有的干脆退出不搞福利企业,给残疾人的集中就业带来困难。从我市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按当地人均工资的三倍,采用上不封顶的办法实行退税,才能调动福利企业投资者的积极性,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工作的全面发展。

(六)制定残疾人服务业的服务标准,完善残疾人社会服务的行业管理政策。随着经济的发展,残疾人生活不断改善,城市与农村各类残疾人服务业发展较快,社会参与投资的热情较高,如何去规范他们的服务内容与服务标准,建立监督管理和工作绩效的评估机制,是摆在我们各级残联的面临的新问题。如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成立条件,行业管理政策应尽快制定,方便基层对残疾人服务业的管理。

近年来,我市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方面做了一些新的探索,有一些新的思路、新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中残联、省残联的关心和支持,离不开我市社会各界的浓浓爱心与帮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离上级的要求还做得不够,特别是与先进地方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上级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和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各项残疾人工作,使我市残疾人事业再写新篇章。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突出完善和落实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制度(即“三保一救”),扩大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的覆盖面。

一是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在城市,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做到“应保尽保”,并适当降低门槛和提高低保金标准(城区300元/月)。据统计,我县共有5000多困难群众享受了“低保”待遇,其中,残疾人有500多人,全面覆盖了城镇的困难残疾人。2010年有210户享受“低保”的残疾人低保金在规定标准内提高50元或20元,特别困难又没生活来源的残疾人也已全部纳入“五保户”托养。

二是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方面。城镇残疾职工都参加了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残疾人个体户、个体就业残疾人和其他残疾居民也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根据我县的农牧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政策和城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政策,本人交纳350元,财政补贴150元。据统计,我县有460多名残疾人参加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残疾人享有养老保险达到了80%以上,享有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达到了90%以上。二代残疾人证办理期间,县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对就医的残疾人免收评定费,规范收费标准。社保部门还出台了《关于对全县2010年城镇65岁以上老年人和3岁以下幼儿免费健康体检的通知》,其费用由财政担负,吸引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使这项“投钱少、保障高”的利民项目在我县进一步得以大面积实施。逐步形成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健康意识,有效降低住院率,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残疾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健康保障水平有所提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有所缓解。

三是在社会救助方面,突出把残疾人专项救助列为社会保障的重要内容。在确保城乡困难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大病救助、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的基础上,扩大残疾人社会救助的专项政策措施。不断扩大我县农牧村特困残疾人的救助范围,提高他们的救助标准,使“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困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得到稳定的保障。贫困残疾人实行“低保救助”和“大病救助”,去年全县共有100多人接受民政部门大病救助,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困难残疾人家庭。为了改善农牧村特困残疾人生活,2008年县财政、县残联对我县166户农村特困残疾人每年每人给予300-500元的生活补贴。2010年将扩面提高对250户生活比较困难、残疾等级较高的困难户每人每年给予500-800元困难生活补助,农牧村特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也全部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列入“低保救助”和“五保供养”的范围。全面贯彻落实《残疾人义务教育条例》,认真组织实施“扶残助学活动,为25名中小学残疾学生争取到残疾人事业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资金共8200元,切实解决了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为落实国务院残疾人教育条例相关规定,会同教育部门落实好困难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对学龄前残疾儿童提供免费教育及康复训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全面实行“三免三补”政策,确保我县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85%以上,对进入高中、大学的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给予一次性助学补贴或奖励。“两节”期间筹集资金1万5千多元为34户贫困残疾人送去慰问金,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残困户的家中。在实施危房改造项目中,我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保质保量完成省残联下达的危房改造任务,按规定配套资金补助110户,较好的完成了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为营造社会扶残助残的社会氛围,加大各项普惠政策的落实。政府部门修建城镇困难户“廉租住房”,优先考虑贫困残疾人户,对困难户还发放采暖补贴。

四是在残疾人就业方面,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就业。近几年来,以贯彻《残疾人就业条例》和《甘肃省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为契机,挖掘就业岗位,多渠道安排残疾人就业。重点落实有关税费减免、保险补贴、小额信贷、工商管理等优惠政策,促进残疾人就业和福利企业的发展。

我县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有500多人,通过各用人单位分散安排、企业集中安排、残疾人个体灵活就业、农村从业等有一部分残疾人已就业,由于残疾程度较重,年龄偏大等原因仍有1000多残疾人未能实现就业。为了切实维护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我会在开展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缴过程中,对用人单位未给残疾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残疾人员,一律不计入安残比例。并责令企业改正和补交保障金。劳动保障部门开展残疾人就业执法检查时,重点关注残疾职工的同工同酬政策及社会保障缴纳情况。我县分散按比例和集中就业的残疾人,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全部按国家有关规定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为帮助困难残疾人就业,政府部门开发公益岗位优先安排残疾人,千方百计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由于我县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实,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据统计,全县残疾人户住房面积达到了70多平方米,90%的家庭有彩电、冰箱、电话,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在构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将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公共服务大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及政策措施,探索社区康复、基础设施、无障碍环境等服务领域更好的方法措施,形成长效的发展机制,使残疾人享受到更均等、更公平、更便利的公共服务。

一是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以“全国助残日”和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活动为契机,积极营造宣传舆论氛围,增强全社会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的意识,促进多种形式帮扶残疾人活动的开展。紧紧围绕 “全国助残日”活动的主题,结合我县实际,精心策划,周密组织,积极开展了有残工委成员单位,残疾人代表参加的“全国助残日”活动座谈会,大家积极踊跃发言,建言献策。在助残日活动期间,县政府残工委主任带领残联、红湾寺镇等部门慰问特困残疾人家庭,捐赠了残疾人用品用具,送去慰问金1万多元。残工委成员单位在电视台点歌16首,向全县的残疾人表示节日的问候。各级残联组织在县城和乡镇主要街道张贴标语70多条,发放宣传材料1800多份,设立咨询点8处,开展《残疾人就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肃南县残疾人优惠政策》、残疾预防等相关法律法规及知识的宣传,展示残疾人用品用具。通过活动的开展,弘扬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倡导了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增强了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意识。

积极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学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宣传工作,使残疾学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在87%,宣传残疾学生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救助政策;加强宣传残疾人文艺人才和运动员选拔训练工作;认真抓好残疾人事业发展宣传信息报送和来信来访接待制度落实工作,要求年信访办结率达到95%以上,各乡镇残联年内报送信息不少于4条。继续做好“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宣传工作,积极探索并建立了残疾人司法援助体系。各级、各类法律援助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广泛参与,认真负责为贫困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二是积极开展康复服务。整合卫生资源,巩固残疾人康复成果,建立社区康复服务站1个,完善残疾人康复需求档案和康复需求数据库,配发了康复器材,残疾人提供各项康复指导。在开展“白内障无障碍城市”创建活动中,组织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为贫困残疾人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手术,做到“出现一例、发现一例、免费治愈一例”。认真实施“精神病防治工程”,加强残疾预防宣传,启动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为低视力者配用助视器,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对聋儿进行康复训练,为贫困精神病患者给予住院补贴。

三是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根据中残联关于《地方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的要求,2006年县残联自筹资金,兴建康复服务、就业指导、职业培训、辅助器具、盲人按摩、法律救助等多位一体的县残疾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到116平方米,建成后我县残疾人服务功能得到了明显提升。不断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力度。按照《甘肃省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规定》要求,我县在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建设项目时,按照《城市道路和建筑屋无障碍设计规范》的要求,在城区改造中修建盲道和坡道等无障碍设施,做到逐步改造和完善,给残疾人出行带来了很大方便,受到了广大残疾人的欢迎。

四是积极发展残疾人服务业。优先发展重度残疾人急需的托养服务、精神和智力残疾人的生活照料、残疾儿童早期康复与养护等服务项目,鼓励发展残疾人居家服务业,使之成为残疾人服务体系的有效补充,调动他们参与残疾人服务业积极性与生动性。全面推进残疾人的托养服务,逐步形成可行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2008年,我县修建了肃南县老年公寓楼,成立了我县的第一家托养机构,使有条件有自助能力的残疾人进入托养公寓,较好解决了残疾人群众的后顾之忧。

五是加强残疾人工作者的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发挥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的作用,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惠、优质的服务,在残疾人能力评估、就业指导、就业推荐等方面为各类残疾人服务。根据我县实际,我会依托农广校、社保局、劳务办以及乡镇三农培训机构,开设高山细毛羊育肥、机械剪毛、潮气池修建等专业培训班,免费培训残疾人200多人(次)。不断加强各乡镇残联康复、就业培训等专业服务机构、服务设施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在满足残疾人一般性服务的同时,不断满足残疾人个性特殊需求,使服务残疾人工作做到专业化、规范化。

六是加强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以“三抓三建〃活跃万村”为抓手,推动全县残疾人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全县8个乡镇全部建立了残联组织,配备了残联专职委员,并把残联专职委员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101个行政村、3个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协会,全部达到了“六有协会”的标准;各残协都建立了“七表一录一记”等表册,做到了相关制度健全、工作职责明确、残疾人基本状况、动态情况清楚。做到了残联工作有人管,有人抓,有落实。村、社区残疾人协会的组建率、专职委员的配备率、活动场所的开辟率巩固达到了100%。

我县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方面虽然有一些新的思路、新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上级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和完善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各项残疾人工作,使我县残疾人事业再写新篇章

第三篇: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

内容预览:

县残联“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汇报市残联:近年来,我县残联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残联的具体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以人为本为核心,按照“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方针,突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两个重点,残联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实现了新突破。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突出完善和落实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制度(即“三保一救”),扩大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的覆盖面。一是在基本生活保障方面。在城市,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做到“应保尽保”,并适当降低门槛和提高低保金标准(城区300元/月)。据统计,我县共有5000多困难群众享受了“低保”待遇,其中,残疾人有500多人,全面覆盖了城镇的困难残疾人。2010年有210户享受“低保”的残疾人低保金在规定标准内提高50元或20元,特别困难又没生活来源的残疾人也已全部纳入“五保户”托养。二是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方面。城镇残疾职工都参加了基本养老、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残疾人个体户、个体就业残疾人和其他残疾居民也都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根据我县的农牧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政策和城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政策,本人……

第四篇:我区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汇报材料

###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人民政府

近年来,###残疾人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残联的具体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按照中央7号文件要求,把建立健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作为全区残疾人工作的重点,针对不同需求的残疾人群体,突出城乡统筹,完善残疾人公共服务政策,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为残疾人服务。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辖5个乡镇、6个街道,111个行政村、50个城市社区,总面积375平方公里,总人口53.55万人。残疾人有2.52万人,其中:听力残疾5686人,占22.56%;视力残疾5521人,占20.72%;肢体残疾10496人,占41.65%;言语残疾1189人,占4.72%;智力残疾2283人,占9.06%;精神残疾1671人,占6.63%;多重残疾人1345人。残疾人群体中的突出特点是: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就业比率相对较低,贫困比例较高,服务需求量较大。

二、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始终把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作为残疾人工作的重点,列入

区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针对不同需求的残疾人群体,逐步建立健全了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

(一)在“两个体系建设”方面力求全参与、齐配合。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要想做好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必须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残联协调”的工作思路。一是教育方面。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残工委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会同教育部门落实好困难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对学龄前残疾儿童提供免费教育及康复训练,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残疾学生全面实行“两免一补”政策,确保我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0%以上,对进入大学的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给予一次性助学补贴或奖励。二是康复方面。区里每年从区级财政列支8万元,从其它渠道筹集8万元,作为全区残疾人康复经费,目前,全区残疾人康复经费达到了人均0.5元。针对残疾人康复工作,全区成立了1个区级专家技术指导组、6个区级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中心、11个镇街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和147个村(社区)康复站,真正形成了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2011年初,我们在全区范围内进行了残疾人康复需求的调查,为10818名有康复服务需求的残疾人建立完善了康复需求档案,为2436名肢体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服务,并建立了肢残人服务档案。自2008年以来,共为300名精神患者提供免费救助,其中免费服药264人,免费住院36人。为困难残疾人配赠了轮椅车、拐杖,盲杖、助听器、助视器、坐便椅等辅助器具,其中配赠轮椅车150辆、拐杖

1100余副,有1,400多名残疾人享受了服务。三是残疾人信访和维权方面。我们与信访部门配合,积极有效地处理残疾人来信来访,做到领导到位、承办人到位、与信访人接触到位。近两年处结率达98%,回告率达100%。在开展“扶残维权行动”中,积极配合司法等有关部门查处侵害残疾人权益的典型案件,为残疾人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切实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二)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中力求低门槛、广覆盖。一是基本生活保障方面。为保障低保重度残疾人基本生活,让他们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2010年,区政府召开了全区关于做好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工作专题动员会,残联负责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的确定、审核、审批、救助管理等工作,并向财政部门提供享受生活补贴的低保重度残疾人名单。财政部门负责资金筹措、拨付、管理和监督。由残疾人向村(社区)委员会提出个人申请;村(社区)对申请人进行核实、上报;乡镇(街道)残联审核;区残联审批。加大对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政策落实力度,召开全区乡镇、街道残联理事长会议,各乡镇、街道残联认真填写残疾人生活补贴证,区残联积极联系工行光明广场支行为低保重度残疾人开立个人账户,并签订了代发协议,由工行光明广场支行代发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资金,并免除了残疾人小额账户管理费、年费等一切费用。按照低保重度残疾人身份证、残疾人证和低保生活补贴证“三证”俱全和补贴资金、人员、-3-

管理工作“三落实”的要求,全区累计投入资金38余万元,为537名低保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全面覆盖了城乡的贫困重度残疾人,将资金发放到残疾人手中。下一步,对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并适当提高生活补助金标准使更多贫困重度残疾人享受低保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待遇。二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方面。我区作为第一批全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区,召开了全区残疾人工作会议,重点安排了城乡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并拨出0.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印刷养老保险登记册。2011年,全区城乡重度残疾人都自愿参加了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根据我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重度残疾人本人自选缴纳档次,由区政府全部代其缴纳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金100元。2011年3月,我区完成农村重度残疾人参加新农保523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区里在下发的《关于印发###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市中政办发[2011]50号)中提出了城镇重度残疾人(一、二级),政府为其代缴当年养老保险费,缴费档次为100元(市、区财政各负担50%)。去年10月,区里又专门召开了全区残疾人工作会议,重点安排了城镇重度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目前已完成城镇重度残疾人参加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91人。三是残疾人社会救助方面。几年来,为150名从事手工业、种植养殖业和创业的贫

困残疾人发放扶持资金20余万元。全面贯彻落实《残疾人义务教育条例》,认真组织实施“扶残助学活动”,积极做好残疾考生高考录取救助工作,对参加高考的残疾考生进行摸底、了解残疾考生考试情况,为112名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学生发放助学资金共20余万元,切实解决了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两节”期间筹集资金30余万元为548户贫困残疾人送去慰问金及救助物资,将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残困户的家中。在实施危房改造项目中,我区积极开展了农村危房改造摸底调查工作,成立了区、乡镇(街道)两级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机构,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保质保量完成省残联下达的危房改造任务,按规定配套资金补助179户,匹配资金85余万元,圆满完成了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四是残疾人就业方面。我区安排20万元,开发残疾人服装裁剪培训班、盲人软件应用培训班、残疾人厨师培训班等各类培训班,为残疾人搭建学习创业技能、就业技能、科技知识、农业知识的平台,对处于就业年龄段有劳动能力的各类残疾人免费培训1200余人次,提高残疾人技能;通过举办“就业形式分析会”,积极组织用人单位与残疾人求职者开展“岗位面对面联谊会”、“春夏秋冬四季残疾人就业推介会”等专题招聘会,促进残疾人就业;协调各用人单位分散安排、企业集中安排、残疾人个体灵活就业、农村从业等形式,挖掘就业岗位,拓宽残疾人就业渠

道,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充分就业。我们抓好基地建设,发现和培养枣庄澳华服饰残疾人服装裁剪培训就业基地、枣庄希望电脑培训基地、南翔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等培训就业和扶贫基地,为实现残疾人就业开拓新的渠道。为完成残疾人就业工作目标,区残联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并召开福利企业残疾人就业形势座谈会,促进了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工作,加大对《残疾人就业条例》的宣传,通过按比例安置、分散就业、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和残疾人扶贫基地等方式安排残疾人就业428名。

(三)在构建社会服务体系中力求高标准、严要求。一是努力加强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目前,全区11个乡街残联配备理事长和专职委员各1名;161个村、社区建立了残疾人协会,选聘了1名残疾人专职委员,完善了工作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落实专门人员、专门办公室和活动室以及康复医疗服务站,专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实现了“机构健全规范、队伍稳定实干、服务功能完善”的目标要求。同时,为了提高工作质量,区残联每年都将11个乡街残联理事长和161个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170多人集中到市残联、区残联进行工作培训,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二是全面加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一方面,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我区于2007年建起了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和残疾人服务大厅,能够为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技能培训、用品用具供应,法律

援助等服务。另一方面,全区各乡街和各村、社区健全了残疾人工作机构。全区残联实现了电子化办公,建立了电子文档;区乡两级残联建立了信息网络,基本解决了过去信息反馈不及时和乡镇普遍存在的资料不齐、不规范的问题。三是不断加大无障碍设施建设力度。为消除残疾人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存在的障碍,保障其平等参与的基本生活环境,2008年,我区作为“山东省千户无障碍设施进家庭创建活动”试点区开展了60户残疾人家庭创建无障碍居住环境活动,共投入资金10万余元。2011年我区继续实施这一惠民工程,先后组织人员深入到社区残疾人家中,开展调查论证,掌握各类残疾人不同需求,制定了实施方案。为60名听力言语残疾人免费安装发放闪光门铃;为15名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发放了扶手、沐浴凳、轮椅、助行器、折叠式坐便椅、拐杖、四角手拐、加宽改造浴室门等无障碍用品,共投入资金3万余元。通过无障碍改造,使其能够借助辅助器具完成基本生活技能,确保了残疾人朋友居家生活无障碍,营造了无障碍居家环境,提高了肢残人自理能力,受到了残疾人及亲属的一致好评,满意率达100%。四是积极做好残疾人专门协会建设和志愿者助残工作。目前,我区已建有聋哑人协会、肢残人协会、盲人协会、精神残疾及亲友协会、智力残疾及亲友协会五个残疾人专门协会。这些协会在区乡残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他们在基层组织残疾人开展各种活动,丰富了残疾人的文化体

育生活,活跃了残疾人文化、体育和艺术活动,推动了全区残疾人文体事业的发展。在2009年省市残联举办的残疾人文艺汇演中,我区参赛的节目获得省市两级奖励。另外,志愿者助残工作得到了区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等部门的配合与支持。目前,我区登记注册的助残志愿者328名。几年来,志愿者扶助残疾人2370余人次、结对帮扶1260户、助残工作时间在5000小时以上。五是积极发展残疾人服务业。“阳光家园计划”创建以来,我区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阳光家园”示范创建活动,加大托养服务机构建设,投入资金60余万元用于残疾人托养机构的新建、改造、完善托养设施建设,我区依托税郭镇敬老院创建了###税郭镇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成立了我区第一家托养机构,托养智力、精神、重度残疾人58人,托养其他各类残疾人159人;创建托养服务中心2处,孟庄镇托养服务中心(托养各类残疾人85人)、市中智力托养服务中心(托养智力残疾人56人);创建社区托养服务点11处(11个乡镇、街道设立社区点),满足各类残疾人300余人次日间照料。2011年又相继创建枣庄市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枣庄市仁和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使有条件有自助能力的残疾人进入托养中心,较好解决了残疾人群众的后顾之忧。为53名特困无人供养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实施了居家托养,发放救助金3万元,全面推进残疾人的托养服务,逐步形成可行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三、建议与打算

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面宽量广,需要我们基层残疾人工作者不断去思考与探索。为此,结合我区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目前遇到的困难与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扩大低保户的覆盖面,提高低保户的救助标准。针对重度残疾人户、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的困难家庭,应降低残疾人享受低保的门槛,尽量做到应保尽保。让政府对残疾人的支持更直接、更具体、更实惠。

(二)整合危房改造等各类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在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中,残联系统每户给予资金补助太少,危房改造难以见效。为此,应整合几个部门的资金,加大对残疾人困难户的资金投入,切实解决残疾人的特殊困难。

(三)将精神病人纳入社会救助范围,减轻精神病人的经费负担。从我区精神病人的康复情况看,精神病人住院时,国家政策给予享受医疗保险的待遇,政策规定精神病人不能作为就业安置对象,其生活费、营养费等费用无法解决,给精神病人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经济负担。在平时救助中,将精神病人列为救助对象,纳入社会救助工作范围,保障他们的生活。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的要求,以医疗卫生机构为依托,进一步完善康复服务网络,促进社区康复服务向农村延伸。二是加大贫困残疾人救助力度。加大贫困

残疾人的社会救助力度,加快推进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和“阳光家园”工程,使更多的残疾人享受阳光家园的优惠政策。三是进一步加强就业、宣传、文化、体育、维权等工作,落实各项扶残助残政策,由一般性救助向全面纳入社会保障过渡,逐年提高残疾人救助和社会保险补贴标准。四是切实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的权利。继续抓好基础教育,特别要加强残疾人职业教育,增强生存技能和就业能力。五是加强残疾人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培养残疾人干部和残疾人专职委员,打造一支“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残疾人工作队伍,提高基层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

我区在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方面虽然有一些新的思路、新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离上级的要求还做得不够,特别是与先进地方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上级的工作要求,切实加强和完善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扎实做好各项残疾人工作,使我区残疾人事业再写新篇章。

2012年3月19日

第五篇:县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中期汇报

本文作者:我为人人 好范文原创投稿

xx县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中期汇报

xxx县残工委

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残疾人工作的全局性、战略性工作。在省、市残联的关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有关情况

做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xxx县辖xx个乡镇,xxx个行政村、xx个居委会,总人口xxx万人,总面积xxx平方公里,是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县。目前全县共有各类残疾人xxxx人,涉及xxx户,残疾人数占总人口的xxxx%。其中肢体残疾人和智力残疾人所占比例较大。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把残疾人工作纳入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政府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发挥残联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社会保障等工作,使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步入了一片新天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二、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进展情况

(一)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80号文为契机,制定出台政策,为推动我县“两个体系”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80号文件重要精神,县委、县政府通过调研和广泛听取意见,出台了《中共xxx县委xxx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xx发〔2010〕11号)、《xxx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x县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xxx政〔2011〕26号)、《x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xxx县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主要任务责任目标进行分解的通知》(xx政办〔2011〕96号),《xxx县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标准》(xxx政办〔2011〕9号)和《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县委县政府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工作责任目标分解的通知》(xxx政办〔2011〕32号),同时县人社局、财政局、卫生局、民政局、教体局等相关职能部门也快速出台了配套文件,以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救助和参加社会保险补贴制度以及完善残疾人医疗、康复、教育、就业、托养、供养、环境服务体系等具体措施,逐步将我县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保障有力的工作运行机制;普惠到位、特惠鲜明、统筹城乡、人人享有的政策保障机制;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管理规范、高效优质的生活服务机制;文明共享、携手共进、扶残助残、爱心奉献的社会扶助机制。

(二)巩固和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为“两个体系”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加强基层残疾人组织建设,是做好残疾人工作的基础保证。在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过程中,我们结合实际,狠抓落实,做到了四个到位:一是人员配备到位。xxx个乡镇配齐了专职理事长;xxx个村(居)委员会配齐了残疾人专职委员,实现了基层残疾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目标,促进了基层残疾人工作落实和健康发展。二是待遇经费落实到位。在县财政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县委、县政府舍得投入,从xxx年起将残疾人专职委员补贴经费按人均享受村一般干部待遇标准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今年我县残疾人专职委员待遇经费xxx万元全部发放到位。三是人员培训到位。为提高专职委员的自身素质,我们定期召开乡镇残联理事长会议,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基层残疾人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了为广大残疾人服务的能力。四是作用发挥到位。全县残疾人工作者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摸索,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提升。特别是乡村两级残疾人工作者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开展入户调查普查残疾人基本状况,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宣传扶残助残政策法规,配合上级残联组织精神病、白内障患者筛查,开展0—6岁残疾儿童普查,组织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办证、换证,协调解决残疾人困难和纠纷,动员有劳动能力和就业需求的残疾人参加职业技术培训等等,较好地发挥了基层残联组织桥梁纽带和教育管理作用。

(三)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

1、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努力保障贫困残疾人的基本生活。

一是在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中,积极推行分类施保,将符合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随时参保制度。在享受城镇低保的xxx人中,残疾人有xxx人,占城镇参保总数的xxx﹪;在享受农村低保的xxx多人中,残疾人有xxx人,占农村参保总数的xx﹪。通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保障了全社会贫困残疾人的生存权利以及最低标准的生活权利。

二是对享受最低生活保

下载2010年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情况汇报材料(五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年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情况汇报材料(五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自查报告

    第一师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自查报告尊敬的兵团残联检查考核组: 首先我代表师市残工委成员部门向检查组领导一行来一师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根据兵团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

    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自查报告

    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自查报告 第一师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自查报告 尊敬的兵团残联检查考核组: 首先我代表师市残工委成员部门向检查组领导一行来一师指导工作表示热烈......

    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之我见

    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之我见 王俊伟 一、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的定义及指导思想 “两个体系建设”是指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两个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残疾人......

    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情况汇报

    尊敬的xxx理事长、xxx书记及各位领导:欢迎你们在百忙之中莅临我市指导工作。我谨代表市残联党组、理事会及我市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对你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就我市残疾......

    残疾人事业发展和“两个体系”建设

    残疾人事业发展和“两个体系”建设内容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残疾人事业也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于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和投入力度更是逐年加大。......

    两个体系建设交流汇报(范文模版)

    加快体系建设 提高服务效能 全力推进重点助残实事 广陵区残联 (2012年2月15日) “两个体系”建设是满足残疾人基本需求和维护残疾人根本利益的制度性保障,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

    两个体系建设中期评估汇报材料

    两个体系建设中期评估汇报材料(康复工作) 一、夯实社区基础,健全服务网络 我市建立了市、镇、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将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将康复阵地建在社区。一是整合资源,低投入、广......

    残联两个体系建设汇报材料(精选5篇)

    做好残疾人“两个体系”建设不断推进社区残疾人工作深入开展社区成立于XXX年,下设X个居民小组,共有住户XXXX户,XXXX人,其中残疾人XXX人,占辖区人口总数的XXX%。近年来,社区残联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