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进出口税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2010年关税实施方案》重点商品介绍
根据海关总署2010年第85号公告,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关税实施方案》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2011年关税实施方案》包括进口关税调整、出口关税调整、税则税目调整三个方面。现选取部分重点商品介绍如下:
一、税则税目调整重点商品
1、安宫牛黄丸(3004.9055)
安宫牛黄丸是我国传统药物中最负盛名的急症用药之一,具有清热解读、镇惊开窍的功效,生产工艺及技术特性都是严格按照中国的传统中药制剂方法制备。该产品已成为国际有较大影响力的中成药品种,出口海外已经超过四十年,国际市场巨大,真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同类产品竞争,不具有可复制性。为安宫牛黄丸增列本国子目,以促进传统中药的国际化发展,并进行有效监管,为保证自主知识产权的国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中药产品的国际影响力提供有力支持。
2、CTP版(3701.3024)
CTP版是CTP设备(计算机直接制版机)所使用的耗材。CTP设备自2007年来已享受0%的暂定税率,但由于其耗材CTP板的进口税率不统一且较高,阻碍了先进技术的使用。目前CTP版主要分热敏版、光敏版两种,其中热敏版有具体列名37013023,进口关税2.9元/m2;更先进的CTP光敏版没有具体列名,归入“其他”税号3701.3029,进口关税8.1元/m2。2011年税则取消原3701.3023 CTP版(计算机直接制版的热敏板材),增列37013024 CTP版,使得热敏版、光敏版税率保持一致,并为其新增暂定税率4.7元/m2,鼓励先进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3、墓碑石(6802.9311)
墓碑石是用天然石材加工成的立在坟墓前面或后面的石碑套件,一般由墓碑和外栅组成,上面刻有相关文字图案和造型。目前我国的墓碑石已在传统石板材基础上发展出高科技、高标准、高附加值的高级石制品。这类产品依托计算机CAD进行设计,通过先进的雕刻艺术及大量的空间曲面和精细的磨光工艺,使石制品具有精密性、多面性和立体性,可以与艺术品相媲美。中国墓碑石年产值约200亿元,产量居世界第一,产品远销欧美及日本、韩国等地,占日本市场份额达85%以上。为墓碑石增列本国子目,以便与普通的石刻花岗岩制品区分开来。
4、球扁钢(7216.5020)
球扁钢是横截面一端带有近似圆形凸起的扁钢,在造船和造桥领域作为中型材使用,可以起到提高船的承载能力和安全航行能力,加强桥梁强度的作用。目前球扁钢市场需求处于旺盛时期,预计随着造船业的迅猛发展,球扁钢的需求量将不断攀升。目前我国的球扁钢在技术、价格、质量方面在国际市场上占有较大优势,船用球扁钢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属于高科技低能耗产品,是国家鼓励生产和出口的产品。将球扁钢单独列目有利于准确统计该商品的进出口贸易量,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5、铝塑复合板(7606.1121、7606.1191、7606.1251)铝塑复合板是一种新型的生态环境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幕墙、室内外装修、广告宣传等领域。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铝塑复合板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产品已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出口到世界发达国家,占世界进出口贸易量中的85%以上,且部分企业的产品质量已达到或超过先进国家的水平。铝塑复合板应归入税目76.06项下,税目76.06主要按照形状、材质和厚度来分类。铝塑复合板厚度从1mm到6mm都有,甚至可生产8-10mm厚的,其中上下面两层铝板或铝箔,厚度从0.026mm到1mm都有,且其使用的铝板材质既有非合金铝也有合金铝,因此2011年税则在76.06项下的重点位置增列了三个铝塑复合板的子目。
6、刀库及自动换刀装置(8466.9310)
刀库是存放待换工具的装置,自动换刀装置则是能自动更换加工中所用工具的装置。刀库系统是提供自动化加工工程中所需之储刀及换刀需求的一种装置,由自动换刀机构及可以储放多把刀具的刀库构成。该装置由电脑程序控制,可完成各种不同的加工需求,如铣削、钻孔、镗孔、攻牙等,大幅缩短加工时程,降低生产成本。刀库可分为斗笠式、圆盘式、链条式,自动换刀装置则可分为油压机构、气压机构、电气凸轮机构三类。目前电气凸轮机构因设计简单使用操作可靠被广泛采用。该商品体现了高新技术进步,代表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因此为其单独列目。需注意的是,其列目位置为加工机床的零件8466.9310。
(二)进口暂定税率调整重点商品
1、未曝光照相制版用CTP版(3701.3024)
CTP版利用计算机控制激光照射,直接在感光材料上成像。由于其制版过程不会产生破坏环境的化学废液、废气和废渣等,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环保。2011年为任何一边>255毫米CTP版增设暂定税率,将有利于国内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落实。
2、钛板、片、带、箔(81089031、81089032)钛金属具有耐腐蚀、低密度、高强度的特点,是一种优质的工业材料被广泛运用于核电、滨海火电、海水淡化等需要耐受海水腐蚀的工作环境,以及盐化工、氯碱化工,天然气开采等强腐蚀工作环境。随着钛产品生产成本的降低,也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船舶、航空、海洋工程等诸多领域。钛带是一种制造难度较大的工业原材料,它是生产钛焊缝管、钛钢复合板以及钛制板式换热器的必备原材料。受国内装备制造能力以及工艺设计水平的限制,我国尚不具备钛带的工业化生产能力,国内市场对钛带的需求完全依赖进口方式解决。目前在国际上仅有美国、日本、俄罗斯三国具备了钛带的大规模生产能力,为此2011年设定暂定税率4%。
3、风力发电设备关键零件(8412.2990、8482.5000、8483.9000)
风力发电设备用关键零件,包括液压动力装置(8412.2990)、圆柱形滚子轴承(8482.5000)、传动部件(8483.9000,如:齿轮、齿轮支架、内齿圈、锁紧盘、齿轮轴、变速箱壳体等)等产品,2011取消了暂定税率,国家将通过先征后退,或直接以减免税的形式,对风力发电设备用关键零部件予以政策扶持。
4、激光印刷机(8443.3222)
激光印刷机利用激光扫描的方法,在光导体上形成静电潜影,而后利用带电色粉(极性与静电潜影带电极性相反)与静电潜影之间产生库仑力作用实现显影,最后将色粉影像转移动承印物上完成印刷过程。2011年将可与网络或自动数据处理设备连接的静电照相印刷设备暂定产率的适用范围由幅宽由≥60cm调整为≥32.9cm。通过降低技术指标来扩大暂定税率的适用范围,以支持国内激光印刷业的发展。
5、压电式喷墨头(8443.9929)
压电式喷墨头,由压电晶体、储墨空间、喷嘴等部分构成,利用压电效应将墨水挤出,实现印刷。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丰富,对于织物图案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压电式喷墨头适合于小批量、低成本的织物印染。
6、手机用摄像组件(8525.8013)
手机用摄像组件,由镜头+CCD/CMOS+数字信号处理电路三部分构成),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量的增加,2011年将暂定税率的优惠幅度从4%下调至2%,以鼓励该商品的进口。
7、液晶投影仪用偏光板(9001.2000)
液晶投影仪用偏光板是以聚乙烯醇作为基材,用各类具有二向色性的有机染料进行染色,同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延伸,使其吸收二向色性染料形成偏振性能,在脱水、烘干后形成偏光片原膜。偏光板可以使透过它的光线偏振方向一致,吸收其他偏振方向的杂散光波。配合液晶使用,可实现对光波控制。液晶投影仪用偏光板属于液晶投影仪的关键零件,2011年给予4%暂定税率。
(三)出口关税调整重点商品
1、含稀土元素铁合金
我国是世界稀土主要的生产国和进出口贸易国。但长期以来,我国稀土产业存在着过度开采、环境污染、低价出口和走私严重的问题。以稀土元素作为核心物质制备的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储氢材料等是支撑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军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材料。这些稀土功能材料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是我国稀土工业战略调整的重要方向。稀土合金是稀土元素与其他金属元素的合体,广泛应用于冶金、永磁、电池等行业,稀土铁合金更是用于稀土永磁材料的原料。2011年税则从进一步加强稀土进出口监控管理的角度出发,在税目7202.9990其他铁合金项下拆分出“按重量计含稀土元素10%以上的铁合金”,并将其出口税率提高至25%。
第二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
(署令86号)关于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适用便捷通关措施的审批规定
第一条 根据《海关总署、外经贸部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通知》(署厅发[2001]279号,以下简称《通知》)第一条及第五条的规定,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适用便捷通关程序应按以下程序办理申请、备案或审批手续。
第二条 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企业,均可申请适用《通知》规定的一项或数项便捷通关程序。
(一)企业守法经营,资信可靠,内部管理规范、严格,半年内无走私、违规情事,并有足够的资产或资金为本企业因适用便捷通关程序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提供总担保;
(二)在中国关境内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高新技术生产,且其生产产品已列入科技部、外经贸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共同编制的《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另行下发);
(三)具有进出口经营权,并已在海关注册;
(四)本企业年出口额(包括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在1亿美元以上。
第三条 企业按以下步骤办理备案申请手续:
(一)企业应如实填写《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适用便捷通关程序备案审批表》(格式见附件1,以下简称《备案审批表》)一式5份,并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代表签字后加盖企业公章。
(二)企业向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报请核定企业申请条件,负责核定的外经贸委(厅、局)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定工作,批准时应在一式5份《备案审批表》相应栏中加盖公章。
(三)企业向其主管直属海关报请核准所适用的通关便捷程序,负责核准的主管直属海关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准工作,批准时应在一式5份《备案审批表》相应栏中加盖公章。同时加盖有外经贸委(厅、局)和直属海关公章的《备案审批表》1份发给企业,2份分别报送海关总署和外经贸部,2份分别由外经贸委(厅、局)和直属海关存档。
(四)企业与主管直属海关签订一份《适用便捷通关程序责任担保书》(格式见附件2,以下简称《责任担保书》)。《责任担保书》由海关总署规定统一格式及基本内容,并可按海关监管或企业经营的特殊需要补充具体的规定。《责任担保书》一式5份,责任双方各1份,2份报海关总署和外经贸部备案,1份存档。
(五)直属海关负责将同时加盖有外经贸委(厅、局)和直属海关公章的《备案审批表》连同责任3方签订的《责任担保书》复印件1份分别报送海关总署、外经贸部备案。海关总署、外经贸部对《备案审批表》及《总担保书》如有异议,应在收到《备案审批表》及《责任担保书》后10天内要求直属海关延期实施或撤消《备案审批表》,或者修改《责任担保书》。逾期没有提出异议,《备案审批表》及《总担保书》即予生效。
为提高工作效率,企业与各审批部门之间,以及各审批部门之间可使用中国电子口岸系统办理上述备案手续。备案手续一律不收费。
第四条 《备案审批表》及《责任担保书》生效之日,由海关总署主管部门根据该企业所适用的便捷通关程序的具体规定及《责任担保书》的特殊要求,修改该企业相应通关作业参数。企业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手续,可直接按便捷通关程序的具体规定及《责任担保书》的特殊约定适用相应的便捷通关程序。
企业发生影响《备案审批表》及《责任担保书》的重大变更或变化情况,应及时报告主管直属海关和主管外经贸委(厅、局)。
第五条 《备案审批表》及《责任担保书》在没有海关、外经贸部门及企业任何一方提出中止或撤消前长期有效。《备案审批表》及《责任担保书》的修改、中止及恢复生效也按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步骤办理。第六条 原审批的主管直属海关会同主管外经贸委(厅、局)有权撤消企业适用便捷通关程序的资格。主管直属海关会同主管外经贸委(厅、局)有权撤消企业适用便捷通关程序的资格的决定应由主管直属海关分别报海关总署和外经贸部备案,海关总署负责适时修改该企业相应通关作业参数,有关《备案审批表》及《责任担保书》即予失效。企业再次申请,应按本办法第三条规定重新办理备案手续。
第七条 海关对适用便捷通关程序的企业实行信用管理,进出口货物主要根据企业的申报审核放行,通关现场一般不开箱查验,进出口地海关也不得自行到企业稽查。为保证企业得到真正的通关便捷优惠,各地海关应制定专门的审批程序,凡需要在通关现场开箱查验适用通关便捷程序企业的进出口货物时,应按审批程序办理报批手续。企业主管直属海关应明确本关主管部门或主管隶属海关对适用便捷通关程序的企业负有全面管理的职责。主管部门或主管隶属海关应当加强对适用便捷通关程序的企业的守法管理,随时了解并掌握企业的资信、内部管理、财务(资金)、生产经营、出口额、税费缴纳等情况,按企业建立专门的资信档案,并对口岸现场海关给予信任放行的货物进行必要的核查,企业应予以配合。进出口地海关应加强与主管地海关的联系配合,在办理便捷通关程序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应主动联系主管地海关及时解决。为保证货物及时通关,两地海关意见不一致时,应先按主管地海关意见办理。
第八条 适用便捷通关程序的企业,应强化守法意识,认真履行各项承诺,自觉遵守海关及外经贸管理的各项规定,努力维护本企业良好资信。同时严格内部管理,防止内部人员滥用便捷通关程序从事走私违法活动。发生违反海关规定情事的,应自觉协助海关进行处理,接受海关处罚。
第九条 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下但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各项条件的企业,如因情况特殊确实需要适用有关便捷通关程序时,可正式行文向企业主管直属海关申请。书面申请时应参照《备案审批表》内容报明本企业有关情况,直属海关根据申请情况会同企业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外经贸委(厅、局)审核同意后转报海关总署会同外经贸部审批。
第十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1.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适用便捷通关程序备案审批表
2.适用便捷通关程序责任担保书 附件:2 样本
适用便捷通关程序责任担保书
编号: 关担保[200X]第 号
甲方: 海关 地址:
法定代表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乙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为了适应大型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经营方式和满足海关监管要求,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按照《海关总署、外经贸部关于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若干问题的通知》(署厅发[2001]279号)的规定,经乙方申请,甲方会同外经贸委(厅、局)审核同意,并经海关总署、外经贸部授权,双方签定本担保书,适用乙方在全国各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手续,但本担保书规定只在甲方本关区有效、实施的,从其规定。乙方承诺,保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规章的规定,履行本担保书规定的各项义务,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甲方承诺,在法律、行政法规和海关规章许可的范围内,按照本担保书的规定协调各海关对乙方合法进出口的货物提供通关的便利。
第一条(预归类等)
乙方可按海关有关规定,在进出口货物报关前,向甲方申请预先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完税价格或者原产地。
甲方预先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完税价格或者原产地的决定,在甲方本关区内有效。
乙方保证适用甲方预先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完税价格或者原产地决定的进出口货物的实际状况,与向甲方申请时对货物状况的描述保持一致。
乙方经常在其他海关通关的进出口的货物,需预先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商品归类或者原产地的,乙方可以按照《海关法》第四十三条关于“行政裁定”制度的规定,申请海关总署作出《行政裁定》,在全国海关适用。甲方将予以协助。
第二条(提前报关)
对符合下列条件的进出口货物,乙方可适用提前报关的简便通关程序:
(一)进口货物启运后抵港前、出口货物运入海关监管场所前3日内;
(二)能够确定该进出口货物的品名、规格、数量等申报项目。
乙方提前办理报关手续并递交有关单证,并经海关审核通过的,在货物运抵后由乙方向海关通关现场直接办理验放手续。
乙方向海关提前报关后,货物因故不能进口或者出口的,乙方应当自知道之日起3日内向海关通关现场申请撤销该项申报。
货物实际进口或者出口时与原提前申报内容不符的,乙方应当在向海关通关现场办理交单审核及货物验放手续前,向海关申请修改该项申报。
第三条(联网报关)
乙方可应用中国电子口岸平台,在乙方办公地点向海关办理正式报关手续。
海关审核报关单电子数据无误后发送电子回执,通知乙方向海关监管现场办理交单审核及货物验放手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实行与指定银行联网电子划款缴纳税费,海关向乙方发出电子缴款通知后,验凭银行转账电子回执验放货物。
第四条(加急通关)
海关设立便捷通关窗口,对乙方进出口货物实行优先审核、优先办理验放手续。
乙方可以在甲方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提前预约联系甲方海关监管现场在非工作时间和节假日办理通关手续。
第五条(快速转关)
除国家指定进出口口岸的货物外,应乙方的请求,对乙方在境内不同口岸进出口的货物,海关优先办理快速转关运输手续。
乙方应保证进出口转关运输货物及时、完整运至海关指定的监管场所,未经海关许可,不得开拆、提取、调运、改装、抵押、质押、转让、更换标记、移作他用或者进行其他处置。乙方应采取有效措施监督约束其委托的报关、运输、仓储等企业遵守和执行上述规定,并对其委托的报关、运输、仓储等企业违反规定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条(上门验放)
对甲方确定需要查验,但又不便在甲方海关通关现场查验的进出口货物,甲方可应乙方的请求,派员到乙方所在地结合装卸或者生产环节实施查验。
第七条(担保验放)
除国家对进出境货物有限制性规定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担保的其他情形外,在确定货物的商品归类、估价和提供有效报关单证、缴清税费或者办结其他海关手续前,乙方可以凭本担保书并填制“进(出)口货物担保验放清单”,向海关申请先行办理货物验放手续。
乙方应当在海关规定的时间内补充提交有关单证或者信息,补交税款或者补办其他规定的海关手续。
第八条(自行报关与委托报关)
乙方可以自行办理报关纳税手续,也可以委托海关准予注册登记的报关企业办理报关纳税手续。
乙方委托代理人“提前报关”的,乙方应按海关规定通过17999网将电子委托书传输至中国电子口岸,并对代理人填制的报关单进行电子签名;乙方委托代理人向海关办理“担保验放”手续的,乙方应按海关规定通过17999网将电子委托书传输至中国电子口岸,并在“进(出)口货物担保验放清单”上签章。乙方应承担其代理人报关进出口货物的纳税、办结海关手续的全部义务,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九条(乙方基本义务)
乙方应当强化守法意识,自觉遵守海关各项规定,认真履行各项承诺,配合海关的检查,同时严格内部管理,并加强对其委托的报关、运输、仓储等企业的监督,防止发生内、外部人员利用甲方给予的便利从事走私违法活动。
经海关放行的进出口货物,乙方在装卸、保管、生产等环节发现与申报不符的,应当立即向海关报告,并补办海关手续。
第十条(账册、资料管理)
乙方应当依法设置、编制、保管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保证其真实、准确、完整地记录和反映进出口货物的有关情况,并在法定期限内妥善保存报关单证、进出口许可证件、合同、发票以及其他与进出口货物直接有关的资料,以备海关核查。
乙方使用计算机记账的,应当向甲方提供记账软件、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资料,并向甲方开放其计算机计账管理系统供甲方核查。
第十一条(经济状况的报告义务)
乙方发生重组、清算或者财务状况恶化等情况致使经营或者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时,以及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受到有关执法部门处罚等,乙方应当及时向甲方报告。
第十二条(便捷通关程序的暂停和恢复)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可以暂停对乙方适用本担保书所确定的一项或者多项便捷通关程序:
(一)未依法设置、编制、保存有关簿记、资料或者记录不真实、管理混乱的;
(二)未按照海关规定的期限办理补办进出口海关手续的;
(三)出借或者被他人冒用报关专用IC卡的;
(四)遗失报关专用IC卡未立即向甲方报告的;
(五)拖欠税款或者不履行海关行政处罚决定的;
(六)内部管理混乱致使报关专用IC卡被滥用、多次发生报关重大差错的;
(七)资信或者财务状况恶化的。
乙方在规定期限内改正或者改善的,甲方应当恢复对乙方适用本担保书所确定的各项便捷通关程序。
第十三条(便捷通关程序的取消)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甲方有权取消对乙方适用本担保书所确定的一项或者多项便捷通关程序:
(一)有走私行为的;
(二)有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情节严重的;
(三)被甲方暂停适用本担保书所确定的一项或者多项便捷通关程序后,在规定期限内仍未改正或者改善的。
自海关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6个月内,甲方不再受理乙方提出的适用便捷通关程序的申请。
第十四条(总担保)
乙方应当认真执行本担保书,发生拖欠税款,不履行海关行政处罚的,以乙方全部资产向海关承担履行缴纳税款及罚款、没收货物追缴款的义务。
第十五条(他项法律责任)
本担保书的实施,不免除乙方承担法律、行政法规、海关规章规定的其他义务和责任。
第十六条(担保书的生效)本担保书应当经双方签字、盖章,自海关总署、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接受备案之日起(年 月 日)生效。[本担保书应当经双方签字、盖章,自海关总署、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之日起(年 月 日)生效。] 第十七条(担保书的有效期及续展)
本担保书自生效之日起有效期1年。到期甲乙双方未提出终止执行本担保书的,本担保书有效期自动延期,每次延期1年。
第十八条(例外规定)
在本担保书的有效期内,如遇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海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发生变化,直接影响本担保书规定实施的,应先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海关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执行。双方并应按上述规定及时协商修改本担保书。
第十九条(文件份数及保管)
本担保书一式五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由海关总署、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外经贸委(厅、局)、甲方、乙方各执一份。
甲方:
(盖章)
乙方:
(盖章)
代表:
(签字)
代表:
(签字)
日期: 日期:
第三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关于黄金税收问题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公告
2007年第14号
2003年,为贯彻国务院关于黄金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免征进口黄金(含标准黄金)和黄金矿砂(含伴生矿)进口环节增值税的公告(海关总署2003年第29号公告)。其中明确黄金伴生矿仅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中税则号列26030000(铜矿砂及其精矿)的黄金伴生矿,同时作出了相关管理规定。
根据上述关于黄金和黄金矿砂的进口税收政策和近年来我国铅工业发展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经研究,自2007年4月1日起,进口铅矿砂及其精矿享受黄金伴生矿税收优惠政策,即进口铅矿砂及其精矿中所含的黄金价值部分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非黄金价值部分照章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上述享受进口税收优惠政策的铅矿砂及其精矿是指税则号列26070000项下的货物。
二、进口货物收货人在向海关申报进口上述铅矿砂及其精矿时,其中所含黄金价值部分的商品编码应填报为2607000001,非黄金价值部分的商品编码应填报为2607000090。
三、其他相关事项,按照海关总署2003年第29号公告的有关规定办理。特此公告。
二○○七年三月三十日
第四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条文中的黑体字为对现行法所作修改或者补充的内容)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优先发展科学技术,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科学技术发展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三条 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依法享有参与和支持科学技术进步活动的权利。
国家保障科学技术研究的自由,鼓励探索和创新,提倡学术争鸣,推动学术交流与合作,保护科学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鼓励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参与和支持科学技术进步活动。
全社会都应当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第四条 国家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鼓励推广应用科学技术成果,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第五条 国家鼓励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高等教育相结合,发挥高等学校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鼓励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和相互促进。
第六条 国家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工业和社会服务业,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家加强农业、人口与健康、资源环境、城乡发展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保护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保障公共安全。
国家鼓励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教育事业和文化、体育等事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国家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国防科学技术事业,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增强国防实力。第七条 国家促进科学技术普及事业的发展;鼓励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第八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激励自主创新。
企业事业组织和科学技术人员应当增强知识产权意识,逐步提高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
第九条 国家根据科学技术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改革和完善科学技术体制,建立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效结合的机制,重点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科学技术中介服务体系和国防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第十条 国家完善科学技术行政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规范的咨询和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重大科学技术政策和重大科学技术计划,确定科学技术的重大项目、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应当听取科学技术人员和其他有关方面的意见,进行论证。
第十一条 国家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和跨区域科学技术合作。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加速发展科学技术事业。
第十二条 国家根据科学技术发展规律,按照公开公正、科学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评价制度。
第十三条 国家通过财政性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企业等社会资金投入,推动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持续稳步增长。
第十四条 国务院领导全国科学技术工作,制定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科学技术工作的协调机制,确定国家科学技术的重大项目、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保障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科学技术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科学技术进步。
第十五条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科学技术工作的宏观管理和对国务院其他有关行政部门、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科技工作的统筹协调。国务院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科学技术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科学技术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
第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积极发展同外国政府、国际组织之间的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社会团体和科学技术人员依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
第二章 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 第十七条
国家制定和实施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计划,选择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加速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第十八条 国家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的原则,超前部署和发展基础研究;支持基础研究持续、稳定的发展。
基础研究经费应当在研究开发经费总额中占有相当比例。
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及其他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可以依法自主选择课题,从事基础研究。国家采取措施鼓励、支持个人和组织探索自然规律,追求新的发现,创立新的学说,积累科学知识;支持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基础研究,鼓励利用国际资源开展基础研究。第十九条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实施重大基础研究计划,按照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有计划地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科学前沿中的重大基础研究课题组织研究。
第二十条 国务院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础研究。第二十一条 国家支持重点实验室、大型科学基础设施、重点科学观测研究台站的建设,建立基础研究基地。
基础研究基地应当依法向国内、国外开放。
第二十二条 国家推进高技术研究,选择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领域,组织科学技术力量,加强经费支持,实施高技术研究计划。
第二十三条 国家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计划;采取措施推动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扶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第二十四条 经国务院批准,具备条件的地区可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务院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和发展予以引导和扶持。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事务的统筹协调和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第二十五条 对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外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的企业和研究开发机构,实行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六条 国家采取措施引导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的企业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管理制度,生产符合国际标准的高、新技术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第二十七条 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其业务范围内,为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信贷等方面支持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第二十八条 国家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外汇等政策,引导和扶持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资。
国家通过建立创业板股票交易市场和引导、规范技术产权交易等措施,建立和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第二十九条 国家支持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组织和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推广、服务等活动。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公益性农业研究开发机构和示范推广机构进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试验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和推广,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实行有偿服务或者无偿服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农村群众性科学技术组织的发展,促进其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综合配套的社会化科学技术服务。
第三十条 国家实行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方针,建立促进军民科学技术资源合理配置的协调机制,加强军民科技计划的衔接与协调;建立军用、民用自主创新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军用、民用科学技术资源、技术研究开发需求及创新成果的互通交流和双向转移;发展军民两用技术,促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
第三十一条 国家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引导建立社会化、专业化和网络化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鼓励创办从事技术评估、技术经纪等活动的技术交易服务机构,推动科学技术成果转移和应用。
第三章
企业技术进步
第三十二条 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应当以企业为主体,实行企业、教育机构和研究开发机构的结合。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与产业发展相关的科学技术计划,应当征求企业意见,并体现产业发展的需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有关部门的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企业有权依法平等竞争或者参与;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应当由企业牵头组织,由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参与实施。
第三十四条 国家采取措施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组织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和技术协作活动,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吸收和开发新技术,创造、管理、保护、运用知识产权,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创立知名品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第三十五条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企业技术开发费可以税前列支并加计扣除,企业研究开发设备可以加速折旧;企业采用新技术开发生产新产品的,可以享受优惠待遇。
第三十六条 国家鼓励企业建立内部研究开发机构;鼓励企业之间,企业与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之间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或者开展其他方式的联合、协作,增强企业研究开发、中间试验和工业性试验能力。
第三十七条 国家鼓励企业培养、吸引和使用科学技术人才,鼓励企业与高等学校、研究开发机构、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引导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第三十八条 国务院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科学技术研究仪器、设备、设施向中小企业开放,鼓励、支持和引导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服务。
第三十九条 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对国家规定的自主创新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国家利用基金等方式,为贷款提供贴息、担保,引导商业金融机构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与企业技术产业化。
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业务。
第四十条 科学技术企业孵化基地、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学技术创新中介服务机构可以依法享受税收优惠。
第四十一条 企业引进国外技术、设备,应当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国家限制企业利用财政性资金引进国内已具备研究开发能力的技术或者国内已有的具有同等技术水平的技术、装备;企业利用财政性资金引进重大技术、装备,应当制定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方案,并报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由其监督实施。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定期调整鼓励、限制和禁止引进技术目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协调机制,对重大技术、装备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实行统筹协调。第四十二条 制定政府指导价和政府定价,应当平等对待国内、国外企业拥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服务,不得歧视。
第四十三条 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应当吸收企业参加。国家鼓励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通过技术创新形成企业标准,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
第四十四条 国有企业负责人对企业的技术进步负责。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应当将技术创新投入、创新能力建设等纳入考核的范围。
第四章 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
第四十五条 国家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需要,统筹规划、指导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学校的布局。
国家根据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需要,举办从事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的研究开发机构,在经费、实验手段等方面给予保障。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研究开发机构,应当经举办的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审核。
社会力量可以依法举办研究开发机构。第四十六条 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研究开发机构应当以发展科学技术、服务于国家目标和公共利益为宗旨从事研究开发活动,培养科学技术人才,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移和应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为政府和社会提供科学技术咨询和服务。
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研究开发机构实行院长或者所长负责制,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管理制度,并应当吸收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管理。
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研究开发机构依照章程享有研究开发、经费使用、机构设置、人员聘用等方面的自主权。
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组织对其监督管理的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研究开发机构进行评估;评估报告应当向社会公开。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利用财政性资金举办的研究开发机构应当根据评估意见进行整改。
第四十八条 国家保障社会力量举办的研究开发机构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四十九条 研究开发机构可以依法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国外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在中国境内依法独立设立研究开发机构,也可以与中国的组织或者个人联合设立研究开发机构。
第五十条 研究开发机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社会捐赠和社会资助。
第五十一条
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在申请承担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上享有平等权利。
第五章 科学技术人员
第五十二条 科学技术人员享有依法选择工作单位的权利。第五十三条 科学技术人员有权根据其学术水平、业务能力和工作实绩,竞聘专业技术职务。
科学技术人员有权进行学术争鸣、批评。科学技术人员进行学术争鸣、批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限制、压制。
第五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各类科学技术活动特点建立科学技术人员分配激励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给予优厚待遇。
对在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和恶劣、危险环境中工作的科学技术人员,依照国家规定给予补贴。第五十五条
对于探索性强、失败风险高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原始记录证明项目承担者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的,不影响对项目承担者的评价。
第五十六条
科学技术人员有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所在单位应当保障科学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权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门应当为科学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提供便利,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所在单位进行监督。
第五十七条 科学技术人员享有依法创办、参加科学技术社会团体的权利。
科学技术社会团体应当在推进学科建设、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培养专门人才、开展咨询服务、促进学术交流、维护科学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加强职业道德自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第五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织科学技术人员论证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重大科学技术政策和计划、科学技术重大项目或者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应当有相当比例的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参加。
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和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其评审专家中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应当占有相当的比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应当设立专项资金资助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国家鼓励其他科学技术基金和计划项目设立专项资金,资助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和学术团体建立学术交流和评价制度,应当平等对待青年科学技术人员,不得歧视。
发现、培养和使用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应当作为评价资深科学技术人员的重要内容。
第五十九条 国家保障少数民族科学技术人员、女性科学技术人员等在竞聘专业技术职务、承担研究开发项目、接受继续教育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第六十条 国家鼓励在国外的科学技术人员回国参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或者以其他形式为国内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提供服务。国家鼓励外国科学技术人员参与中国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第六十一条 科学技术人员应当遵守学术规范,恪守职业道德,努力提高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水平。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对在科学技术活动中与其发生工作关系的科学技术人员建立学术诚信档案,作为对科学技术人员进行评价、聘任科学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技术职务和审批科学技术人员申请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等事项的依据。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六十二条 国家保障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作用的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基础研究的投入和对科学技术基础条件与设施建设的投入。
第六十三条 国家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全国研究开发经费应当占国内生产总值适当的比例,并逐步提高,同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全国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具体比例,由国务院规定。
第六十四条
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科学技术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编制预算和分配预算执行中的超收部分,应当保证科学技术投入增长幅度高于本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利用财政性资金实施重点建设项目,有关政府应当安排相应的资金,用于解决项目中的科学技术问题。
利用财政性资金建设的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有关政府应当作为建设投入的重点予以支持。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截留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
第六十五条 国家鼓励国内、国外的组织或者个人设立各类科学技术基金,资助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
下列捐赠,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一)向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事业单位为发展科学事业的捐赠;
(二)通过公益性的社会团体或者国家机关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其他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基金的捐赠。
第六十六条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立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协调机制,加强对各类科学技术基金、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衔接、协调和集成。
第六十七条 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确定资助项目,应当采取宏观引导、自主申请、平等竞争、同行评审、择优支持的机制;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确定项目承担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招标投标等方式。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确定资助项目、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确定项目承担者,应当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不得因学术观点不同否定专家的意见。
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确定资助项目、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确定项目承担者,应当优先支持自然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交叉、融合的项目。
第六十八条
申请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的资助或者申请承担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申请人申请的项目内容已获得其他资助的,应当在申请材料中说明情况。评审专家对申请人的申请进行评审,应当对申请人已获得资助的情况进行审查并予以考虑。
第六十九条
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管理机构,应当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抽查、验收;抽查、验收时应当查看项目实施情况的原始记录。
除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和国家秘密的保守的情形外,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管理机构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或者验收结果、项目产生的研究成果及其相关信息,公众有权查阅。第七十条 除国家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的外,实施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产生的知识产权,由项目承担者享有;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无偿使用或者指定单位有偿使用。
项目承担者对项目产生的知识产权应当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加以运用,并就知识产权运用情况向项目管理机构提交报告。自知识产权取得之日起2年内,项目承担者未运用知识产权的,该知识产权归国家所有。
第七十一条 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科学技术计划项目产生的知识产权,向境外的个人和组织转让应当经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批准。
第七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对参与管理和实施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机构、科学技术人员建立学术诚信档案,作为科学技术基金确定资助项目、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确定承担者并进行监督的依据。
第七十三条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在新兴交叉前沿领域建设学科交叉的国家实验室。国家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研究开发机构和企业,在重点领域建设国家工程实验室,开展面向行业的竞争前技术、前沿技术和军工配套、军民两用技术研究。
第七十四条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需要,按照统筹规划、突出共享,优化配置、综合集成,政府主导、多方共建的原则,制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购置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规划。
国务院财政部门审批购置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预算申请,应当会同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进行联合评议;联合评议时,应当组织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提出咨询意见,并根据专家意见作出联合评议决定。
第七十五条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建立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公布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分布、使用情况;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单位应当通过信息系统,将其管理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共享使用制度以及使用、预约情况向社会公布。
国家采取措施,依法促进研究实验基地、科学技术文献、科学数据、自然科学技术资源等科学技术基础条件资源的共享使用。第七十六条 进口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用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承担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国家科学技术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究开发项目和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项目的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原材料及零部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第七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领导和科学技术普及能力建设,将科学技术普及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逐步提高投入水平,加强科学技术普及的基地建设、理论研究和资源的开发、开放与共享。
第七十八条 国家建立科学技术保密制度,实行科学技术保密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科学技术保密补偿机制,加强对重大科学技术项目秘密事项及相关人员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的管理,保护涉及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科学技术秘密。
国家严格控制珍贵的生物种质资源、遗传资源以及其他重要资源出境。
第七十九条 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新的科学技术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进行评价,制定相应的科学技术活动规范,防止科学技术活动中出现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行为。
第七章 科学技术奖励
第八十条 国家建立政府奖励、用人单位奖励和社会力量奖励相结合的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对于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组织,给予奖励。
第八十一条 国家对为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依法授予国家荣誉称号和勋章。
第八十二条 国务院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必要时,可以设立其他科学技术奖。
第八十三条 国家支持国内、国外的个人或者组织依法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贡献的个人或者组织。
第八十四条 科学技术人员所在单位对在完成、转化科学技术成果中做出贡献的人员,应当依法给予报酬、奖励。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五条 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贪污、挪用、截留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经费的,依法予以纠正,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对单位给予行政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处分。
第八十六条 滥用职权,压制科学技术发明或者合理化建议,情节严重的,由有关部门依法给予处分。
第八十七条 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以及违反伦理道德的科学技术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门予以制止,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十八条 未经批准,利用财政性资金购置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依照有关财政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处分。
不履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科学技术基础条件资源开放义务的,由有关部门予以纠正,对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八十九条 对违反国家有关科学技术资源保护规定的行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门予以制止,对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条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优惠政策申报中采用欺骗手段,获取奖励或者优惠待遇的,由奖励或者优惠待遇授予单位取消其奖励或者优惠待遇;对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处分。
第九十一条 剽窃、篡改、假冒或者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著作权、专利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学技术成果权的,非法窃取技术秘密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处理。
第九章
附 则
第九十二条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根据本法制定国防科学技术进步条例。
第九十三条 本法自
****年**月**日起施行。
第五篇:海关总署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
【发布单位】海关总署
【发布文号】海关总署第190号令 【发布日期】2010-03-15 【生效日期】2010-05-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 【文件来源】海关总署
海关总署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的决定
(海关总署第190号令)
《海关总署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的决定》已于2010年3月1日经海关总署署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署 长 盛光祖
二○一○年三月十五日
海关总署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的决定
为了规范管理,海关总署决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海关总署令第134号,以下简称《办法》)作如下修改:
将《办法》第七条第三项由“进出口贸易,包括转口贸易”修改为“国际转口贸易”。
本决定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
《办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正,重新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
(2005年11月28日海关总署令第134号发布,根据2010 年3月15日海关总署令第190号公布的《海关总署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的管理办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海关对保税物流园区及其进出货物、保税物流园区企业及其经营行为的管理,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保税物流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在保税区规划面积或者毗邻保税区的特定港区内设立的、专门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业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第三条 海关在园区派驻机构,依照本办法对进出园区的货物、运输工具、个人携带物品及园区内相关场所实行24小时监管。
第四条 园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其他地区(以下简称区外)之间,应当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卡口、围网隔离设施、视频监控系统及其他海关监管所需的设施。
第五条 园区内设立仓库、堆场、查验场和必要的业务指挥调度操作场所,不得建立工业生产加工场所和商业性消费设施。
海关、园区行政管理机构及其经营主体、在园区内设立的企业(以下简称园区企业)等单位的办公场所应当设置在园区规划面积内、围网外的园区综合办公区内。除安全保卫人员和相关部门、企业值班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得在园区内居住。
第六条 经海关总署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对本办法第四条、第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有关设施、场所验收合格后,园区可以开展有关业务。
第七条 园区可以开展下列业务:
(一)存储进出口货物及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货物;
(二)对所存货物开展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
(三)国际转口贸易;
(四)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
(五)国际中转;
(六)检测、维修;
(七)商品展示;
(八)经海关批准的其他国际物流业务。
第八条 园区内不得开展商业零售、加工制造、翻新、拆解及其他与园区无关的业务。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的,园区企业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书面报告园区主管海关并办理相关手续:
(一)遭遇不可抗力等灾害;
(二)海关监管货物被行政执法部门或者司法机关采取查封、扣押等强制措施;
(三)海关监管货物被盗窃;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上述情形的报告时间,第(一)项在发生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第(二)至
(四)项在发生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
第十条 对园区与区外之间进出的海关监管货物,园区主管海关可以要求企业提供相应的担保。
第十一条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不得进出园区。
第二章 海关对园区企业的管理
第十二条 园区企业应当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园区企业在开展业务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管理规定》及相关规定向海关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特殊情况下,经直属海关批准,区外法人企业可以依法在园区内设立分支机构。
第十三条 园区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向海关缴纳税款及履行其他法定义务的能力;
(二)在园区内拥有专门的营业场所。
第十四条 园区企业变更营业场所面积、地址等事项的,应当报经直属海关批准;变更名称、组织机构、性质、法定代表人、注册资本等注册登记内容的,应当在变更后5个工作日内报直属海关备案。
园区企业有前款以外的其他变更情形的,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有关规定向园区主管海关报告并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五条 海关对园区企业实行电子账册监管制度和计算机联网管理制度。
园区行政管理机构或者其经营主体应当在海关指导下通过“电子口岸”建立供海关、园区企业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电子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的计算机公共信息平台。
园区企业应当建立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提供供海关查阅数据的终端设备,按照海关规定的认证方式和数据标准与海关进行联网。
第十六条 园区企业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规范财务管理,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账簿、报表,记录本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有关进出园区货物、物品的库存、转让、转移、销售、简单加工、使用等情况,如实填写有关单证、账册,凭合法、有效的凭证记账和核算。
园区企业应当编制月度货物进、出、转、存情况表和财务会计报告,并定期报送园区主管海关。
第三章 海关对进出园区货物的监管
第一节 对园区与境外之间进出货物的监管
第十七条 海关对园区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实行备案制管理,但园区自用的免税进口货物、国际中转货物或者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货物除外。境外货物到港后,园区企业(或者其代理人)可以先凭舱单将货物直接运至园区,再凭进境货物备案清单向园区主管海关办理申报手续。
第十八条 园区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应当向园区主管海关申报。园区货物的进出境口岸不在园区主管海关管辖区域的,经园区主管海关批准,可以在口岸海关办理申报手续。
第十九条 园区内开展整箱进出、二次拼箱等国际中转业务的,由开展此项业务的企业向海关发送电子舱单数据,园区企业向园区主管海关申请提箱、集运等,凭舱单等单证办理进出境申报手续。
第二十条 从园区运往境外的货物,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免征出口关税。
第二十一条 下列货物、物品从境外进入园区,海关予以办理免税手续:
(一)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所需的设备、物资等;
(二)园区企业为开展业务所需的机器、装卸设备、仓储设施、管理设备及其维修用消耗品、零配件及工具;
(三)园区行政管理机构及其经营主体和园区企业自用合理数量的办公用品。
第二十二条 下列货物从境外进入园区,海关予以办理保税手续:
(一)园区企业为开展业务所需的货物及其包装物料;
(二)加工贸易进口货物;
(三)转口贸易货物;
(四)外商暂存货物;
(五)供应国际航行船舶和航空器的物料、维修用零配件;
(六)进口寄售货物;
(七)进境检测、维修货物及其零配件;
(八)供看样订货的展览品、样品;
(九)未办结海关手续的一般贸易货物;
(十)经海关批准的其他进境货物。
第二十三条 园区行政管理机构及其经营主体和园区企业从境外进口的自用交通运输工具、生活消费用品,按一般贸易进口货物的有关规定向海关办理申报手续。
第二十四条 园区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不实行进出口许可证件管理,但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节 对园区与区外之间进出货物的监管
第二十五条 园区与区外之间进出的货物,由园区企业或者区外收、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在园区主管海关办理申报手续。
园区企业在区外从事进出口贸易业务且货物不实际进出园区的,可以在收、发货人所在地的主管海关或者货物实际进出境口岸的海关办理申报手续。
第二十六条 园区货物运往区外视同进口,园区企业或者区外收货人(或者其代理人)按照进口货物的有关规定向园区主管海关申报,海关按照货物出园区时的实际监管方式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七条 园区企业跨关区配送货物或者异地企业跨关区到园区提取货物的,可以在园区主管海关办理申报手续,也可以按照海关规定办理进口转关手续。
第二十八条 除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不得集中申报的货物外,园区企业少批量、多批次进、出货物的,经园区主管海关批准可以办理集中申报手续,并适用每次货物进出口时海关接受该货物申报之日实施的税率、汇率。集中申报的期限不得超过1个月,且不得跨办理。
第二十九条 区外货物运入园区视同出口,由园区企业或者区外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向园区主管海关办理出口申报手续。属于应当征收出口关税的商品,海关按照有关规定征收出口关税;属于许可证件管理的商品,应当同时向海关出具有效的出口许可证件,但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另有规定在出境申报环节提交出口许可证件的除外。
用于办理出口退税的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联的签发手续,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一)从区外进入园区供园区企业开展业务的国产货物及其包装物料,由园区企业或者区外发货人(或者其代理人)填写出口货物报关单,海关按照对出口货物的有关规定办理,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联;货物转关出口的,启运地海关在收到园区主管海关确认转关货物已进入园区的电子回执后,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联;
(二)从区外进入园区供园区行政管理机构及其经营主体和园区企业使用的国产基建物资、机器、装卸设备、管理设备等,海关按照对出口货物的有关规定办理,并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联;
(三)从区外进入园区供园区行政管理机构及其经营主体和园区企业使用的生活消费用品、办公用品、交通运输工具等,海关不予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联;
(四)从区外进入园区的原进口货物、包装物料、设备、基建物资等,区外企业应当向海关提供上述货物或者物品的清单,按照出口货物的有关规定办理申报手续,海关不予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联,原已缴纳的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不予退还。
第三十条 从园区到区外的货物涉及免税的,海关按照进口免税货物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一条 经园区主管海关批准,园区企业可以在园区综合办公区专用的展示场所举办商品展示活动。展示的货物应当在园区主管海关备案,并接受海关监管。
园区企业在区外其他地方举办商品展示活动的,应当比照海关对暂时进口货物的管理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三十二条 园区行政管理机构及其经营主体和园区企业使用的机器、设备和办公用品等,需要运往区外进行检测、维修的,应当向园区主管海关提出申请,经园区主管海关核准、登记后可以运往区外。
第三十三条 运往区外检测、维修的机器、设备和办公用品等不得留在区外使用,并自运出之日起60日内运回园区。因特殊情况不能如期运回的,园区行政管理机构及其经营主体和园区企业应当于期满前10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园区主管海关申请延期,延长期限不得超过30日。
第三十四条 检测、维修完毕运回园区的机器、设备等应当为原物。有更换新零配件或者附件的,原零配件或者附件应当一并运回园区。
对在区外更换的国产零配件或者附件,如需退税,由园区企业或者区外企业提出申请,园区主管海关按照出口货物的有关规定办理,并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联。
第三十五条 区外原进口货物需要退运出境或者原出口货物需要复运进境的,不得经过园区进出境或者进入园区存储。
根据无代价抵偿货物规定进行更换的区外原进口货物,留在区外不退运出境的,也不得进入园区。
第三节 对园区内货物的监管
第三十六条 园区内货物可以自由流转。园区企业转让、转移货物时应当将货物的具体品名、数量、金额等有关事项向海关进行电子数据备案,并在转让、转移后向海关办理报核手续。
第三十七条 未经园区主管海关许可,园区企业不得将所存货物抵押、质押、留置、移作他用或者进行其他处置。
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免税进入园区的货物、物品,适用本条前款的规定。
第三十八条 园区企业可以对所存货物开展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包括分级分类、分拆分拣、分装、计量、组合包装、打膜、加刷唛码、刷贴标志、改换包装、拼装等具有商业增值的辅助性作业。
第三十九条 申请在园区内开展维修业务的企业应当具有企业法人资格,并在园区主管海关登记备案。园区企业所维修的产品及其零配件仅限于来自境外,检测维修后的产品、更换的零配件以及维修过程中产生的物料等应当复运出境。
第四十条 园区企业自开展业务之日起,应当每年向园区主管海关办理报核手续。园区主管海关应当自受理报核申请之日起30日内予以核库。企业有关账册、原始数据应当自核库结束之日起至少保留3年。
第四十一条 进入园区的国内出口货物尚未办理退税手续的,因品质或者规格原因需要退还出口企业时,园区企业应当在货物申报进入园区之日起1年内提出申请,并提供出口企业所在地主管税务部门出具的未办理出口退税证明,经园区主管海关批准后,可以办理退运手续,且无需缴纳进口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海关已征收出口关税的,应当予以退还。货物以转关方式进入园区的,园区企业出具启运地海关退运联系单后,园区主管海关办理相关手续。
进境货物未经流通性简单加工,需原状退运出境的,园区企业可以向园区主管海关申请办理退运手续。
已办理出口退税的货物或者已经流通性简单加工的货物(包括进境货物)如需退运,按照进出口货物的有关规定办理海关手续。
第四十二条 除已经流通性简单加工的货物外,区外进入园区的货物,因质量、规格型号与合同不符等原因,需原状返还出口企业进行更换的,园区企业应当在货物申报进入园区之日起1年内向园区主管海关申请办理退换手续。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货物征税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办理。
更换的货物进入园区时,可以免领出口许可证件,免征出口关税,但海关不予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联。
第四十三条 园区企业需要开展危险化工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存储业务的,应当取得安全生产管理、消防、环保等相关部门的行政许可,并报园区主管海关备案。有关储罐、装置、设备等设施应当符合海关的监管要求。
通过管道进出园区的货物,应当配备计量检测装置和其他便于海关监管的设施、设备。
第四十四条 除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声明放弃的货物外,园区企业可以申请放弃货物。
放弃货物由园区主管海关依法提取变卖,变卖收入由海关按照有关规定处理。依法变卖后,企业凭放弃该批货物的申请和园区主管海关提取变卖该货物的有关单证办理核销手续;确因无使用价值无法变卖并经海关核准的,由企业自行处理,园区主管海关直接办理核销手续。放弃货物在海关提取变卖前所需的仓储等费用,由企业自行承担。
对按照规定应当销毁的放弃货物,由企业负责销毁,园区主管海关可以派员监督。园区主管海关凭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材料办理核销手续。
第四十五条 因不可抗力造成园区货物损坏、损毁、灭失的,园区企业应当及时书面报告园区主管海关,说明理由并提供保险、灾害鉴定部门的有关证明。经园区主管海关核实确认后,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货物灭失,或者虽未灭失但完全失去使用价值的,海关予以办理核销和免税手续;
(二)进境货物损坏、损毁,失去原使用价值但可以再利用的,园区企业可以向园区主管海关办理退运手续。如不退运出境并要求运往区外的,由园区企业提出申请,并经园区主管海关核准,根据受灾货物的使用价值进行估价、征税后运出园区外;
(三)区外进入园区的货物损坏、损毁,失去原使用价值但可以再利用,且需向出口企业进行退换的,可以退换为与损坏货物同一品名、规格、数量、价格的货物,并向园区主管海关办理退运手续。
需退运到区外的,如属于尚未办理出口退税手续的,可以向园区主管海关办理退运手续;如属已经办理出口退税手续的,按照本条第(二)项进境货物运往区外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十六条 因保管不善等非不可抗力因素造成货物损坏、损毁、灭失的,按下列规定办理:
(一)对于从境外进入园区的货物,园区企业应当按照一般贸易进口货物的规定,以货物进入园区时海关接受申报之日适用的税率、汇率,依法向海关缴纳损毁、灭失货物原价值的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
(二)对于从区外进入园区的货物,园区企业应当重新缴纳因出口而退还的国内环节有关税收,海关据此办理核销手续。
第四十七条 园区货物不设存储期限。
第四节 对园区与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之间往来货物的监管
第四十八条 海关对于园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者保税监管场所之间往来的货物,继续实行保税监管,不予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联。但货物从未实行国内货物入区(仓)环节出口退税制度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者保税监管场所转入园区的,按照货物实际离境的有关规定办理申报手续,由转出地海关签发出口货物报关单证明联。
第四十九条 园区与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之间的货物交易、流转,不征收进出口环节和国内流通环节的有关税收。
第四章 对进出园区运输工具和人员携带货物、物品的监管
第五十条 运输工具和人员应当经海关指定的专用通道进出园区。
第五十一条 对园区和其他口岸、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者保税监管场所之间进出的货物,应当由经海关备案或者核准的运输工具承运。承运人应当遵守海关有关运输工具及其所载货物的管理规定。
第五十二条 园区与区外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者保税监管场所之间货物的往来,企业可以使用其他非海关监管车辆承运。承运车辆进出园区通道时应当经海关登记,海关可以对货物和承运车辆进行查验、检查。
第五十三条 下列货物进出园区时,按照海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经园区主管海关查验后,可以由园区企业指派专人携带或者自行运输:
(一)价值1万美元及以下的小额货物;
(二)因品质不合格复运区外退换的货物;
(三)已办理进口纳税手续的货物;
(四)企业不要求出口退税的货物;
(五)其他经海关核准的货物。
第五章 附 则
第五十四条 除国际中转货物和其他另有规定的货物外,从境外运入园区的货物和从园区运往境外的货物列入海关进出口统计。从区外运入园区和从园区运往区外的货物,列入海关单项统计。
园区企业之间转让、转移的货物,以及园区与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者保税监管场所之间往来的货物,不列入海关统计。
第五十五条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园区综合办公区,是指园区行政管理机构或者其经营主体在园区规划面积内、围网外投资建立,供海关、园区企业和其他有关机构使用的具有办公、商务、报关、商品展示等功能的场所。
拼箱,是指从境外启运的国际集装箱中转货物,在中转港存放期间由园区企业根据收发货人指令单独进行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或者与中转港所在国、地区的其他进口或者出口货物重新组合拼箱后,再次装船集中运往境外同一目的港的物流活动。
核库,是指经企业申请,由海关盘查企业实际库存,并对海关及企业电子账册进、出、转、存的数据进行比对确认的行为。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园区、保税港区及其他特殊监管区域。
保税监管场所,是指经海关批准设立的保税物流中心(A、B型)、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及其他保税监管场所。
第五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走私或者违反海关监管规定行为的,海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政处罚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由海关总署负责解释。
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