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以权:回顾三磨所的历史变化

时间:2019-05-13 07:15: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贺以权:回顾三磨所的历史变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贺以权:回顾三磨所的历史变化》。

第一篇:贺以权:回顾三磨所的历史变化

贺以权:回顾三磨所的历史变化

-纪念郑州三磨研究所建所55周年有奖征文获奖作品集

来源:中国超硬材料网

2013-06-19 加入收藏打印字体【大 | 中 | 小】

第一机械工业部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简称“三磨所”)是我国计划经济初期,1958年6月建立的全国磨料磨具工业唯一的一个磨料磨具行业综合研究单位,隶属于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曾改称机械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我所所名前冠随作相应更改)。三磨所在成立五十多年之后,已经成功转制为一个科技型企业。五十多年中,三磨所的性质、任务发生了许多历史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由国家政策决定,同时也受到行业和本所内部因素影响。三磨所五十多年的历史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从1958年至1978年,共20年;

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从1979年到1999年,又20年;

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从1999年7月1日正式转制至今。本文主要从三磨所的性质、地位、任务等战略方面来回顾三磨所的历史变化,不过多涉及科研、行业工作、生产等方面的具体发展情况,并侧重前两个时期,谈的是个人的一些看法,供研究编写所史时参考。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三磨所的建成和发展(1958—1978年)

又分三小段:

1、筹建阶段(1958.06—1962.02);

2、建成阶段(1962—1968);

3、创建新行业阶段(1969—1978)。

三个阶段的基本情况见下表。

(一)筹建阶段,三磨所的诞生(1958.06—1962.02)

1958年6月12日,第一机械工业部以(58)机技张字188号文批复部第二机器工业管理局(58)器工字第45号文,同意成立“磨料磨具研究所筹备处”,由部二局直接领导。6月12日,后来定为所庆日。

1、为什么建立磨料磨具研究所?(当时无“磨削”两字)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恢复时期,1953年制订了第一个五年经济建设计划,开始了计划经济时代。当时由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抵制和封锁,政治上一边倒,与苏联结成联盟,经济上基本照搬了苏联一整套计划经济管理办法。中央成立了各个工业部管理各行业的国营企业。磨料磨具工业因砂轮属于磨削加工工具,划入金属切削机床与工具这个大类,由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二机器工业管理局(即机床工具局,简称机床局或二局)管理。机床局在1956年筹建成立了北京机床所等几个局属行业所之后,于1958年开始筹建磨料磨具研究所。

在东北工业局的领导下,建国头三年恢复和扩建了沈阳苏家屯砂轮厂(后称第一砂轮厂,简称一砂);“一五”时期,一机部二局又在华东地区的山东淄博改建了山东金刚砂厂(后称第四砂轮厂,简称四砂);此后拟在中南地区建砂轮厂,中南砂轮厂筹建处设在武汉,因河南省巩义发现大型铝矾土矿,中南砂轮厂筹建处迁到郑州,筹建郑州砂轮厂(即第二砂轮厂,简称二砂,国家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56年公私合营,又成立了上海、苏州、北京、天津、合肥、广州等许多地方砂轮厂。至1957年底,普通磨料(棕、白刚玉,黑、绿碳化硅四大品种)产量达到7789吨,普通磨具(陶瓷、树脂、橡胶三大结合剂,砂轮、砂瓦、油石、磨头四大类)达到6961吨,砂布砂纸142万平方米,总产值3549万元(1970年不变价),职工4123人。当时,磨料磨具行业已初具规模,为迎接第二个五年计划,急需进一步发展提高。这是建所的客观需要和服务对象,厂所分工,厂搞生产,所搞科研,三磨所既是行业各厂的共同科研单位,又是国家机械部管理行业的一个有力助手。建所伊始,就确定了所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2、建一个什么样的所?

在此之前,一机部二局就仿照苏联建立了机床(北京)、铸锻机械(济南)、工具(成都)等几个行业所,1958年筹建磨料磨具研究所仍然是仿照全苏磨料磨具与磨削研究院(俄文简称BHИИAШ)。所的专业研究室包括磨料、无机磨具、有机磨具、磨削、理化分析、以及情报标准等。这一模式不包括关系密切的磨床(以及磨削液、修整器等),造成了至今磨具与磨床在工作上的分离。仿苏联建立的磨料磨具研究所确定了所的格式和最初规模,幸而后来有所突破。

3、建在哪里?

北京作为新中国的政治中心,已经急剧扩张。二局的几个所除机床所建在北京外,其余均在外地。三磨所曾经考虑天津,一则靠近北京,二则天津大学设有硅酸盐专业,可以合作。二砂原定武汉,后因靠近荥阳铝矾土矿改在郑州,三磨所也就建在郑州。这算是一个不错的地点,郑州也因此成为中国磨料磨具的中心城市。

4、如何筹建?

1959年部决定:“研究所地址在郑州砂轮厂内。该厂原中央实验室的设备、房屋全部拨给研究所使用”。所的筹建工作由二砂党委代管和统一领导。当初建设二砂中央试验室就不是只着眼于二砂一厂之需,而是考虑了整个行业理化分析检测工作的需要。三磨所初期的人员除来自一砂、四砂外,领导干部、技术和管理人员主要来自二砂,办公、试验和宿舍场地全部由二砂提供。47#建筑面积2961平方米,设备仪器1261台套,投资91万元,能试验检测的项目139项。这就是三磨所当时的全部资产。可见,三磨所主要依靠二砂筹建。

这种筹建方式的好处是:建设快,三年不到;投资省,共计90万元;边筹建,边工作,边科研。缺点是后续工作量大,除筹建期开始建造的办公试验大楼于1963年建成投入使用外,多年后一直在盖楼;1963年从二砂独立出来后,尚需重建宿舍;47#试验条件尽管不错,但仍不能完全满足所的工作需要。

5、三磨所干什么?

1960年1月,国家科委批准了三磨所的“建所任务书”,基本任务为以下十条:

(1)磨料磨具制造的研究;

(2)磨削基本理论的研究;

(3)新磨料和新磨具的试验和研究;

(4)研究和制订磨料磨具的标准和技术条件;

(5)与有关单位配合,研究制订合理的磨削规范;

(6)研究和设计研磨工业所需的专用设备和装备;

(7)研究磨料磨具理化检验和性能测定方法及设计测定用仪器;

(8)研究研磨工业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

(9)研究磨料磨具制造厂的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

(10)建立技术情报网,组织国内外先进技术交流和资料的交换。

其中第9条划归已建立的工厂设计处(机械部第六设计院),三磨所从未开展外,其余九条可归纳为科研(新工艺、新产品、新方法、新装备、新仪器)和行业技术管理服务(标准、质量、规划、情报)两大方面。这也是部属其他行业所共有的两大任务。

机床局曾将三磨所的作用概括为八个字:参谋、组织、攻坚、服务。

仿照苏联,依靠二砂,依托47#,在行业的期盼中,三磨所诞生了。最初三年,边筹建,边工作,两次组织科技人员,与一、二、四砂等砂轮厂一起,分赴全国各砂轮厂帮助工作,制订了第一部行业标准15项和行业技术发展规划。1962年2月,取消筹备处,正式定名为第一机械工业部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增加了磨削,成为三磨,冠名中尚无地名)。

(二)建成阶段,创立一个新的专业领域,具有三大任务(1962--1968)。

1、配班子,搭架子,盖房子,正式建成三磨所

筹备处取消后,二砂厂长王津不再兼任主任,随即派副厂长陆根仁任副所长,主持全面工作,又派司振桐任副所长协助,还派四砂王德祥、一砂陈永贵任副总工程师(无总师)。62年在陆所长主持下搭架子,将原设立的各专业组改为研究室,计有磨料、无机磨具、有机磨具、磨削、理化和专用设备六个研究室,还有情报室等行业工作科室和行政科室,健全了所内组织机构,这一直是所的基本框架。当时全国科研院所都在贯彻“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十四条意见”,三磨所一边基建、一边培养队伍一边开展工作,继续贯彻“三边”方针,不断发展壮大。

1963年,在二砂北邻建成6440平方米,占地2.1万平方米的综合性试验及办公大楼。此楼一直是三磨所的标志性建筑。1965年又在现家属院征地建成两栋宿舍楼(现在的1#、2#宿舍楼),共3562平方米,形成独立的生活区。1965年,职工达250人,固定资产达400万元,这标志着三磨所按最初建所方案建成,历时七、八年。

2、勇攀高峰,独树一帜,开辟了新的专业领域

1963年12月6日,我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诞生,是继美、苏、日等国之后的第五国。这是国家121课题组的重大成果,该课题组由三家组成,部属北京通用机械研究所负责合成装置设计制,三磨所负责合成工艺技术,地质部地质科学研究所负责高温高压测试。金刚石的研制一开始就以机械部为主(通用机械研究所、三磨研究所为主)。它的研制成功是三磨所对我国现代科技发展史的重大贡献,彪炳史册。由此,三磨所首先进入金刚石专业。

1964年4月,国家科委又批复下达了“人造金刚石中间试验任务”。由三磨所负责合成工艺试验与检测,部属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负责设计试制六面顶液压机,上海材料所负硬质合金顶锤研制。在三磨所的密切配合下,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于1965年8月成功制造出我国第一台6×6MN DS-023A型超高压高温装置,为三磨所进行人造金刚石的中间试验奠定了基础。1966年7月开始中间试验,当年共生产人造金刚石1万克拉,当年10月,根据一机部的指示,为我国第一家金刚石专业生产厂--第六砂轮厂提供工艺技术资料和人员培训工作,掀开了我国人造金刚石工业化生产篇章的第一页。三磨所从此开始了“以科研为主,兼搞小生产”的重大发展时期。1968年初具生产规模,当年生产金刚石6万克拉,微粉1.5万克拉,研磨膏6千管,初步满足了国家对人造金刚石产品的迫切需要。兼搞生产的方式使三磨所在原有科研和行业工作两大任务之外,增加了第三项任务,即科研新产品的生产。

3、科研成果,硕果累累,继续拓展新的专业领域

在人造金刚石研制成功的鼓舞下,1964年起,三磨所先后试制成功了树脂、青铜、电镀、金属等结合剂的金刚石砂轮、磨头、油石以及切割片等一系列金刚石磨具和制品。1967年又研制成功立方氮化硼和由两种超硬材料制成的聚晶。这些研制成果将三磨所从普通磨料磨具的专业、行业领域,拓展到了超硬材料和制品这个全新的专业和行业领域。苏联在开发成功金刚石后,在BHИИAШ之外另建了一个全苏超硬材料研究院(前者在莫斯科,后者在乌克兰)。三磨所则合二为一,仿照了前苏联BHИИAШ的建所模式,又超越了它。这也有别于欧美国家,在国际上是独一无二的。

这一阶段是三磨所发展历史上非常重要、十分突出的阶段。一方面开辟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一方面增加了科研型的生产任务。这不仅大大促进了当年三磨所的建设和发展,提升了三磨所的行业地位、科技和经济实力,也为50年后的转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是三磨所早期十分辉煌的一章。三磨所异于常规,茁壮成长。

(三)发展壮大阶段,创立了一个新的行业、一个新型科研所(1969—1978年)

这一阶段是三磨所发展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也是我国超硬材料和制品行业的奠基时期。尽管处于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之中,三磨所为我国新兴的超硬材料及制品行业的建立和技术进步做出了无可争议的巨大贡献,一技独秀,居功至伟。

1、着力中试生产,经济效益显著

三磨所从1966年生产金刚石,以后又增加微粉、研磨膏、聚晶、CBN、精磨片等,至1978年13年间,共生产金刚石110万克拉,最高年产量超过20万克拉(1970、1971年)。当时部局定价为32元/克拉,(均为JR1型料,后逐步降价),年产10万克拉,即有300多万元。从1969年~1978年十年间,所累计自行组织收入达2478万元,最高一年为592.5万元(1971年),而此十年的部局事业经费拨款累计仅140万元,仅为10年间所固定资产增加值350万元的40%,尚不及所收入的1/17。当时所三、四百人,劳动生产率常年过万元,高出机床行业同期的6000元。曾经被国家科学技术协会通报表扬为“一个走五七道路的研究所”。当时行业曾有几句口头禅:“压机一响,黄金万两”。

1971年7月1日,三磨所下放河南省,放至郑州市,转了户口,未带粮本,即没有国家经费划拨额度,以致1978年4月国家上收时,只给30万元事业费。以后又陆续增至50万元、65万元至85万元为止。核定所的事业经费支出却是120万元,不足数由所自筹。曾经名噪一时的三磨所,这时也吃了一点苦头。

为什么在十年**的文化大革命中,三磨所的金刚石生产能够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我觉得有三个原因:

1、首先是国家的高度重视。三磨所成功研制超硬材料系列产品之后,如何摆脱国外封锁、国内急需的困境,高层非常重视,协助周总理工作的副总理李先念百忙之中,对金刚石事业有过六次重要批示,“要不断抓下去”、“金刚石不能放松”、“要鼓劲”、“要知难而进”。一机部成立了以副部长周子健为首的领导小组,专抓金刚石,周曾来郑州召开金刚石会议,与时任市革委会主任的王辉相约,如果搞不出大颗粒,就一起跳黄河。这对全所职工无疑是巨大的鼓舞,强力的督促。

2、三磨所司振桐副所长当年主抓金刚石,文革中两度出任所革委会主任兼党委书记,长达七、八年。在所领导这个关键环节上没有发生梗阻,国家和一机部的指示能够顺畅贯彻执行。

3、金刚石生产是一项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封锁,为国争光、为民谋利的政治任务。所金刚石这一块的职工未受过多的派系斗争影响。

2、放眼高新产业,超硬行业兴起

国务院指示金刚石要大搞群众运动,遍地开花。从1966年起,三磨所向国内的几个砂轮厂传授推广了人造金刚石生产技术,包括一砂、二砂、上海、苏州等砂轮厂和部队712厂(武汉军区后勤部),接受实习人员300多人,创立了我国最早一批金刚石生产企业。

1974年,由三磨所提供全部技术资料,二砂包建的三线厂,我国第一个部属金刚石专业生产厂第六砂轮厂建成,当年生产金刚石36万克拉,三磨所则降低至年产2万克拉。六砂是作为三磨所的试验工厂筹建的,最初曾在河南三门峡一带选址,后受左倾思潮影响,强调建设三线厂要小、专、散,靠山,隐蔽,最后选定贵阳一个山沟。由于路远,厂所未能实现紧密结合。这是三磨所发展史上没有抓住的一个大机遇。如果所厂合一,在金刚石的群众运动中,可能不会失去一个强有力的领头者。

就三磨所与行业的关系而言,普通磨料磨具是先有厂群,有行业,然后建所;但就超硬材料而言,是先有所,并由所传授支撑建立了厂群和行业。一个几百人的小所,不到十年时间,为国家建立了一个高科技的行业,是值得称赞和骄傲的。当年如果有改革开放后的技术转让、入股政策,三磨所早就可以建立和形成一个全国性的超硬材料企业集团。

3、继续扩建,不断发展壮大

由于金刚石生产的发展,三磨所继续扩建。通过市政府,在47#的东面,占用了二砂的苹果园,新建了金刚石合成车间、制品楼和试验楼,共5688平方米,为此前建筑面积(含47#)的60%。合成车间安装了5000吨×6六面顶三万吨大压机,后因顶锤跟不上,一直未能投入使用。新盖宿舍7203平方米,为原有两倍多。固定资产达783.7万元,增加了80%。人员也突破了最初的设计规模(300人)达460人,增长50%。三磨所的规模和实力进一步扩大和提高。在新开发专业的基础上,正式建成了具有科研、行业任务和中试生产三大任务的一个新型科研所。

这个时期,三磨所着重抓了“克拉”,但也没有忘记“啊拉”,在普通磨料、磨具、磨削、理化分析、专用设备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在情报、规划、标准、质量、人员培训、对外交流等行业工作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促进了磨料磨具工业的发展,本文对此不多述说。

还有一个小插曲。文革后期,所内少数人员鼓动单独成立金刚石研究所。此一石并没激起千层浪,只起了一个小水圈。

(四)评述:综述了三磨所的历史发展后。谨就其发展特点、某些失误和行业背景再做一简要评述

1、特点:三磨所这二十年的发展有许多特点,最显著的有下列4点。

(1)在已有普通磨料磨具专业和行业的基础上,三磨所尚未完全建成,即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颗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二者的聚晶和一系列超硬材料磨具及制品,开辟了一个我国全新的专业领域,建立了我国的超硬材料行业,这是三磨所对国家的巨大贡献,足以载入史册、名垂千古。

(2)仿照苏联建立的我国三磨所,超越了老大哥,没有另建超硬材料所,而是合二为一,建成了一个应该命名为“普通磨料磨具、超硬材料制品及磨削应用研究所”,在世界上既有别于苏联,又不同于欧美,实为一个中国特色的硬质和超硬材料及其制品研究单位。

(3)由于此前国内无金刚石专业生产厂,研制成功人造金刚石后,其中试和小批量生产任务自然落到三磨所身上,于是除科研和行业工作两大任务外,三磨所与国内其他行业所不同,最早开始具有第三大任务——科研产品的生产。三磨所独家生产国家急需的超硬产品,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自行组织收入2586万元大大超过了国家各项拨款(1008万元),经费有所结余,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

(4)筹建阶段,依靠二砂,又快又省,但也带来大量后续建设任务。最初建所方案尚未全部实现,又较早开创了新的专业,紧接着又进行扩建。一边建设,一边工作,成果很多,发展很快。事前难以做出一个合理的完善的最终方案。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后二十年。就像一个小孩长得太快,新衣服很快就不合身了,只能改了再换,换了再改。

本文仅就三磨所的历史变化而言,丝毫没有重超硬、轻普通之意。事实上就部局及所领导层来说,在课题安排、人员晋升上也是很全面的。据第一本所史(1958--1988)71项获得部省国家成果奖中,普通磨料磨具为26项,超硬材料制品为21项,专用设备仪器9项,理化、标准、情报等行业工作共15项,分布是均匀合理的。就课题的难易,投入的多少而言,各类研究实在是难分高下。但超硬方面解决的是有无问题,普通方面只是在已有的基础上完善提高,意义与价值不同,其对所的发展影响也是大不相同的。

2、一些失误(这完全是个人的意见)

在以前写的两本所史中(1958—1988和1988--1998),均没有写什么失误,这次写出来,只是就事论事,以史为鉴,为了吸取经验教训。现按时期顺序写在下面。

(1)筹备阶段不仅在工作条件上完全依赖二砂,生活条件也如此。部局曾经拨款让所盖职工宿舍,未盖。陆根仁同志来所才征地盖了1#、2#宿舍楼,又在所办公楼后部盖了浴池,独立的生活区建成较晚。

(2)二砂47#的设备不完全适应所的科研要求,直到70年代,不得不重新规划,建设几个主要的研究室(如磨料、专用设备)。尽管初期实行“下楼出所”、“厂所结合”的方针,也搞了一些项目,出了成果,但毕竟不是一次建成,未免先天不足,后天缺缺补补。

(3)文革中因金刚石生产,需要扩建,此时应新选地址未选,而是占用了二砂的苹果园。当时完全可以选用所生活区对面的一大块空地。

(4)现生活区东面当时为郑州电器厂所有(现在仍然是),文革中该厂极度缩小规模(原定按哈尔滨三大动力建厂,从该厂现址直到中原西路),打算将此处以20万元转让给三磨所。当时所里有的是钱,却没有要这块地。总是受到靠二砂近些和300人的规模限制,没有想多要地、多盖房,没有想到今后将大发展。如果要了这块地,就不会去占用苹果园了。

(5)人造金刚石急剧扩大时,可以考虑与原普通磨料磨具相对分离,重新选址建立分所。这或许可以更好地提升所的规模、实力和地位,甚至使六砂缺少建厂的必要性,即使建成六砂,也不至于在金刚石生产上对所造成太大的影响。

(6)六砂最终未能与所紧密结合,固然有当时的政治大背景,仍然难免于失误之责,不能说是当时最好的方案,事实上这种分离对厂对所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尽管这是部局的失误,也因三磨所虽然一直执行“以科研为主,兼搞小生产”的方针,但不能大搞生产,总是离不开主要搞科研这个理念。

以上六点除最后一点外,都未对三磨所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都未改变三磨所的发展格局。

3、行业背景

(1)行业发展情况:按行业年鉴摘录以下几个年份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二十年间行业有很大发展,形成部属7厂一所、归口56厂的行业格局,到1978年职工增长4.05倍,工业总产值增长17.54倍,磨料增长12.36倍,磨具8.74倍。这是行业全体职工努力的结果,其中也有三磨所的贡献。

(2)行业与所的一些关系和比较。

很难进行多方面的比较,先看看职工人数的关系。取1966年三磨所按原规模基本建成,271:8891=1/32.81,此时三磨所只有普通磨料磨具。再取1978年,460:15165=1/32.97,此时行业已包括超硬材料制品。很巧,比值非常一致,三磨所职工人数分别为全行业的3.05%和3.03%。

再比较一下经济效益。三磨所毕竟不是生产单位,现取1969年—1972年,这四年三磨所年自行收入均超过300万元,四年的人均经费收入分别为11240元、18417元、14813元和8835元。全行业人均总产值的对应数为19063元,25560元,28410元,27254元。再取下一时期的1993年,为21442元。1993年行业包括超硬材料行业,为38686元。前面说过,所劳动生产率多年过万,超过当时机床行业的6000元,但低于本行业。本行业的效益一直很好,二砂厂长曾经说过,二砂一家曾贡献机床局80%的利润。

最后看一个1998年的统计资料,在全行业全年工业总产值(当年价)63.59亿元中,超硬材料占29.78%,超硬制品占10.12%,二者合计占39.90%。由三磨所开发建立的超硬行业已占了将近半壁江山。

(3)文化大革命对行业的影响

从行业年鉴可以看出,文化大革命对本行业造成的破坏也是很大的。除涂附磨具外(1967年为最低点,658万平方米;1968年即已经回升了)。行业主要指标均以1968年为最低,至1970年才超过。与1966年比,1968年磨料产量下降48.89%,磨具下降39.06%,总产值下降35.2%,利税下降60.57%。其中:二砂磨料产量-48%,磨具-45%。而三磨所受到的影响小得多,以金刚石年产(万克拉)为例,从1966年到1972年,分别是(以1966年为1)1,3.3,6.0,15.6,20.6,20.1,18。1973年才下降(1971年行业年产量已过100万克拉)。

1972年,三磨所在追查所谓的“中华民主自由党”一案中,三人被逼致死,是所历次运动中损害最大的一次。所史隐恶扬善未写此事,但毕竟是三磨所历史上一件痛心的事。

总的说,这一时期是三磨所从建立到发展壮大一个成就辉煌的时期,硕果累累,人才辈出,为老行业,为新行业,为中国科技发展又都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三磨所存在基础和发展前途上的重大探索和努力(1978—1998年)也分三个小段。

1、恢复整顿阶段(1979—1985年);

2、科研生产横向合作,联营发展阶段(1986—1993年);

3、“工程中心”建设阶段(1994—1998年)。这三个阶段的基本情况见下表:

1976年10月,粉碎了“王、张、江、姚”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标志文化大革命在政治上的结束。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标志了我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取1978年而不是1976年为所史的分段点。

(一)恢复整顿阶段,三磨所重新焕发活力(1979—1985年)1、1978年4月1日,三磨所恢复以部为主的双重领导,改名第一机械工业部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一机部提出了科研单位整顿验收二十条要求,并选定三磨所为试点单位,任命了所级领导,相应调整了中层,建立了规章制度,由部局、省市联合检查验收,恢复性整顿合格。1980年3月,被部省命名为“大庆式科研单位”。随后,部又提出“运用经济办法管理科研,扩大科研单位的自主权”,三磨所为四个试点所之一,开始试行科研合同制,加强经济核算,探索奖励办法。1982年成立机械工业部,提出科研单位建设性整顿十条要求。1983、1984两年按干部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连续调整所领导班子。1985年1月1日,部局批准了三磨所实行科研有偿合同制改革试点方案。

1983年下半年,所调整机构,设立了技术发展规划、情报信息、标准、理化为第一至第四研究室,提高行业工作地位;将原来的八个专业研究室合并成普通磨料、超硬材料(原有两室)、磨具及制品(原2个)、磨削与应用、专用设备及仪器(原2个)五个研究室(第五—第九);成立了试验工厂,统一负责科研成果的中试生产;并继续按四化要求调整了中层干部。1984年增设联营办公室,负责技术合同、技术市场、所厂联营等横向工作。深化了人事制度改革,科技人员共383人全部实行聘任制,并建立了相应的考核、奖励办法。

这一阶段,部、所上下结合,推动了三磨所由计划向市场的过渡,由纵向垂直管理向横向自主联合转变,打破“铁饭碗、大锅饭”,顺应了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趋势。

(二)科研生产横向合作,联营发展阶段(1986—1993年)。1984、1985年,中央决定改革现行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提出经济建设依靠科技进步,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在这个重大转变时期,三磨所从国情、行情、所情出发,思考研究所的存在价值和长远发展,在战略发展指导思想上,开始了根本性的一系列转变,主要是:

1、首先是所的专业方向,从最初的“三磨”向“三非”,向最终的“材料、制品、应用”有了明确的转变和定位。

三磨所开始确定的专业领域是“磨料、磨具、磨削”,简称“三磨”。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实现了磨料用于非磨削用途,即不仅仅用于制造磨具,也可用于耐火材料、冶金脱氧剂等,磨具的非砂轮磨削(如油石)、非磨削用途(如切割锯片)和磨削的非金属材料磨加工,也包括石材、建筑等各种非金属材料,是为“三非”。最终将三磨所的专业领域归结为“材料”,无机非金属中硬质材料(普通磨料)和超硬材料(超硬磨料);“制品”,用上述材料制成的一切工具和制品;“应用”,上述制品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方法和技术,科学地、全面地概括了三磨所的专业方向,极大地深刻地拓展了三磨所的研究领域。

(从学科专业分类来看,三磨所的“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制品”主要归于制造业中的工具大类,包括了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专业,“应用”更是包括了所有三大类别材料)。

2、在办所的指导思想上,提出了四个面向:即面向行业、面向社会、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就是要跳出行业的小圈子,既在行业之中,更在行业之外。提出了四个突破,即突破专业的限制(三磨的限制,如前述),突破部局管理的限制,突破行业的限制和地域的限制。从纵向的行政领导和垂直管理向横向联营、自主合作发展,突破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提出了科研生产的新循环模式,从原来的“资金投入—科研—成果在所内中试、小规模生产—资金再投入”的所内小循环中的生产环节扩展到所外联营厂大规模生产,成为所外大循环,解决封闭在所内时的资金、场地、设备、人员的严重制约。

3、生产任务向外延伸、探索科研生产结合新路

从1985年起,到1993年,三磨所先后建立了20多个技术或资金入股的联营厂,合作产品主要是超硬材料和制品,另有高级耐火材料(氮化硅结合碳化硅)、专用设备(与第二砂轮厂合办)各一家。合作对象中外合资4个,全民厂14个,集体厂8个。合作地点深圳3个,山东(掖县)、福建(福州)各1,北京2家,河南各地6家,郑州9家(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4家)。资金入股的10家,其中3家由技术入股分红转为投资。7家资金入股的联营厂共投入资金659万元,其中以设备、材料折价入股329万元,实投资金为330万元。

兴办联营厂的好处:

1、发挥了所的技术优势。所拥有许多可以产业化的科技成果,但限于本所的场地、人力和资金,难以全部产业化。兴办联营厂为这些科研成果产业化找到了出路。

2、发挥了所的人才优势。参加联营厂的科技人员(含技术工人)最多时达到200多人,兴办联营厂为他们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在全国人才开始自由流动的当时,也为所留住了一批想去广深一带发展的人才。

3、经济效益和职工收入增长。据1997年十年间的统计,联营厂累计销售总额18.16亿元,三磨所利润分成累计达619万元。早期参加联营厂的职工,在厂付酬劳外,所内照发工资。后期,所内600人享受在编800人的资金总额。

4、提高了所的知名度,得到国家科委、省科委的大力支持。如新亚复合超硬材料有限公司与台资合作,就获得了省科委的大力支持。

5、为所争得了进出口经营权,成为全国首批100家有经营权的科研院所。获得批准的条件是对外贸易超过50万美元/年,三磨所本不够,加上深圳等多家联营厂后就够了。这次申报只与北京通了几次长途电话、报了一份材料就成了。

6、为申报“国家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中心”打下了基础。

7、为所的后续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入股的黄河旋风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股票上市)和新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业绩稳步上升,为我所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联营厂工作的失误

横向联营工作除受资金限制,多数为技术入股,期限5~7年,随后即纷纷停办外,还有一些决策和操作上的失误,主要有:

(1)虽在内地建立了几个规模小的金刚石锯片厂,但在深圳未建锯片厂,错失了国内锯片大发展的时机。(2)规模最大、技术先进的深圳亚洲金刚石有限公司因合作伙伴(技术入股)宋健民博士受到美国GE公司起诉且败诉,致使亚洲金刚石公司破产,失去了金刚石大发展的机遇。(3)在郑州高新区筹建的CBN联营厂未获成功,又把机会让给了别人。(4)与二砂合办的专用设备制造厂虽名噪一时,但因贪大冒进,贷款过多破产,又失去一个重要的领域。(5)众多联营厂虽开过几次联营会,但未形成紧密联合,有负省科委组建超硬材料企业集团的厚望。

试设想,如果所有联营厂均能如愿建成并不断发展,则在超硬材料两大品种和单晶、聚晶、复合片上均有全国第一,深圳亚洲金刚石单晶、郑州高新区的CBN、新亚的复合片,制品上则有大大小小的锯片厂,加上本所的超硬材料磨具,还有工艺装备一大块,将是何等的产业规模,依托这些企业足可形成全国性超硬材料集团(或联盟)。然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历史常有令人扼腕叹息之事。尽管未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兴办联营厂的大方向是好的,成绩也不小,是三磨所在市场经济初期的重大探索。

(三)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任务的升华(1994—1998年)

1991年中,三磨所得知国家科委正在组建“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的消息,立即抓紧时机,拟制了申请报告(并非受命于部局),92年首先得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和省科委的重视支持,河南省副省长范钦臣、省科委主任许广先亲临三磨所调研。11月,省政府专文向国家科委推荐以三磨所为依托单位组建“国家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中心”,省科委副主任孙尚俭陪同三磨所人员向国家科委汇报。由省级政府推荐,在国家科委还是第一次。国家科委受理后,1993年起,三磨所再回过头来走正式渠道,向机械部有关司局科技司、机床局汇报,获准立项。机械部上一年未向国家科委申报全国第一批工程技术中心,这一年一次申报了8个。国家科委认为太多,让部排序重报,三磨所排第四,国家科委遂同意申报四个。1993年10月,由国家科委陈贤杰处长主持,部科技司、机床局、省科委参加,在郑州召开了行业专家论证会,郑州市市长陈义初与会,专家组组长邹广田教授(吉林大学国家超硬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等15位专家论证后,一致同意申报,机械部的4家只有三磨所一家通过行业专家论证。11月又在北京国家科委组织全国大专家委员会评审,也获通过,为机械部的第一家,也是当年唯一的一家。1994年开始建设,8月在郑州召开了组建大会,部总工程师李守仁、省人大副主任范廉,国家科委、部有关司局众多司长、副司长,省科委主任,处长,郑州市副市长等参加,十分隆重,为三磨所历史上仅有。工程中心新建面积2803平方米,建立了单晶、锯片、CBN砂轮等六条生产线。1997年10月末,经过国家科委评估中心现场评估,完成投资1050万元(计划1200万元)。1998年2月提出评估报告:工程化水平和能力:强;行业地位和作用:重要;管理运行:高效;发展前景:较好。3月末向国家科委验收委员会汇报后,经国家科委审批验收。

这是三磨所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面对转型改制的一项重大成就。国家经济、科技体制改革后,所领导班子一直在思索:三磨所应该干什么?能够干什么?将来会咋样发展变化?怎样能独立存在、继续发挥作用?找到并占住属于自己的位置?工程中心的建成,在所转制成企业、失去行业研究所的地位后,能够将科研这一功能转移到工程中心去,而且仍然是国家级的一个行业(超硬材料、制品)研究机构,既可迎接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全建立,也可应对可能发生的其他变化。

从国际竞争来看,从军事竞争到经济竞争,再到科技竞争、人才竞争,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造福人民,开创未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语)。科技兴国是基本国策。中央最近又提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要求,建设我国的创新体系,包括四个方面:企业(创新主体),科研与教育(所与校),中介机构,政府。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除中国科学院和各地的研究院所外,在中央各工业部门建立了一大批产业、行业研究所。90年代起,上述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1997年,国家经委在100家重点企业中建立了首批10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后又建立了多批。国家计委在高校建立了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国家科委主要在部属行业所建立起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磨所转制成科技型企业,本身就是科技创新的主体,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国家队、地方队、企业队体系中的作用更为重要。按照国家科委一位处长的原话,“工程中心”是以小口相连接的两个漏斗,上面的漏斗承接全国各类科技机构的科技成果,在中心转化试产,然后从下面的漏斗向全国各类企业传递,因此要充分发挥中心的作用。

这一时期,为适应科技、经济体制改革,三磨所做了多方面探索与准备,主要是两个方面:

1、生产任务,由所内小循环过渡到所外大循环,兴办了众多联营厂;

2、科研任务,成立了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不变应万变。这一时期,行业工作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三磨所积极支持涂附磨具小行业,自下而上自发自愿建立了中国最早的行业协会(1984年),又顺应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支持行业成立了磨料磨具分会(1988年),牵头组织成立了超硬材料分会,同时涂协也更名成了分会(1994年),行业三个协会先后独立开展了行业管理、服务等工作。

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1999年——)。

1999年7月1日,根据国务院文件,三磨所随同国家各工业部一共242个科研院所正式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单位。2007年,三磨所在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征地100亩,建了3万平方米的厂房,成立了“郑州三磨超硬材料制品有限公司”,标志着转制完全成功。三磨所骄傲的身影,光辉的业绩将继续闪跃涌现„„这些本文不再多述。

四、行业技术管理与服务

三磨所的建所10大任务中,就有5项是行业技术管理任务。三年筹建期间,三磨所就开展了标准、情报和技术服务等工作。三磨所建立了规划、情报、标准、质量等专门科室,配备了专业人员,在部局领导和行业支持下做了大量工作,富有成效。

1983年,国家商检局、机械工业部,以(83)国检二联字308号文批准三磨所建立“国家磨料磨具进出口商品检验室”;1988年,国家技术监督局以技监标发(88)261号文批准行业成立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三磨所,三磨所总工程师任磨料磨具标委会主任委员,秘书长为所标准室主任。1990年,机械电子工业部以机电科(1990)1652文批准三磨所建立“机械工业第四计量中心站”。1992年国家技术监督局以技监局监发(1992)054号文批准三磨所设立“国家磨料磨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三磨所行业的质量、标准化工作,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和授权,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变期间,三磨所作为行业所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

1988年,成立了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其下属的磨料磨具、涂附磨具、超硬材料三个分会先后批准单独或与三磨所联合,开展了行业技术管理服务工作,形成共管格局,行业管理开始发生变化。1999年国家机械工业部等十几个工业部下属的科研院所已经转制为企业,不再是行业归口所,行业管理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格局,国家工业部-工业局——行业所——行业、企业,已经转变为国家有关部门宏观管理——行业协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各专业分会)——行业、企业。行业所和行业协会对行业的管理各有优缺点,历史形成的管理模式仍将延续一段时间,但总的趋势是逐渐过渡到以协会管理为主。对此。我有一篇专文论述,此文不再多写。

五、评论与分析

上面回顾和论述了三磨所的历史发展,最后再作几点评论分析。

(一)三磨所的成就:1961年6月中央制订了“科技工作14条”,提出科研单位的根本任务是出成果、出人才,三磨所也出效益

1、出成果:至1998年,40年间,三磨所共完成科研项目1022项。其中喷射式人造金刚石烧结体三刮刀钻头获得国家二等发明奖,碳硅硼、烧结刚玉两项获得三等发明奖,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获奖五项(人造金刚石、CBN、鐠钕刚玉、强力平面磨削),另有部省奖78项共86项(不计部省重复奖)。研制成功人造金刚石时,当时如果有奖项,应该评上国家一等奖。这些成果还开创了三磨所一个新专业,这些成果的产业化率很高,如:超硬材料和制品就创建了我国一个新的行业。按2010年行业年鉴,我国人造金刚石产量达92亿克拉,占全球90%。

2、出人才。40年间培养出160名高级人才,其中教授级2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人。培养出来的超硬材料人才几乎遍布全行业,召开行业会总能见到很多熟面孔。

3、出效益。到1986年左右,三磨所累计得到国家各项拨款2890万元,而本所自行收入达到3380万元,超过前者。这以后的自收比例更高,社会经济效益更大,难以计算。

(二)三磨所的历史变化

1、地位性质的根本性变化:原为国家事业单位,行业唯一的综合研究所。现在为科技型企业,隶属国机集团,已经成为行业一员。

2、科研任务方面的相应变化:行业所的科研任务已经分化成“工程技术中心”,虽仍为国家级,但工作、管理上已与前大不一样,不再是行政性质的下达任务和转让成果,已经完全市场化。“工程中心”的作用,一靠国家政策,二靠自身实力,是今后应该紧紧抓住的大头。

3、行业工作的变化:三磨所虽已转制,但历史形成的一整套行业技术工作仍在。虽然行业协会已兴起,但国家授权给三磨所的质量监督检验、标准化等工作,将会继续延续下去,是否从三磨所相对独立或完全分离出去,取决于国家政策(全国众多行业所均如此),也取决于协会与行业所合作的关系,而情报、规划这一类行业工作则将逐步完全转移到协会方面。

4、生产任务:成为转制后每名员工的头等大事,也是三磨所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工程中心”也将依托它。三磨所整体迁入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后,生产能力和经营规模发展迅速, 2012年经营收入超过2亿元。

(三)三磨所的曲折发展

我个人认为,三磨所50多年的发展曲线,有三个高峰,两个低谷。1958—1970年主要是上升,1970—1972三年间是第一个高峰,也是所的黄金时代。以后下降,至1985年为最低低谷。1989年走出低谷,上升,1991—1993年为第二高峰。随后下降至1996年为第二谷底,1998年再次上升,至2010年进入第三高峰,目前仍在继续。

(四)行业背景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大发展,磨料磨具行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鼓舞之余,也小有感叹。2010年的行业年鉴,统计企业230多家,工业总产值约300亿元,是1957年的9000倍,1978年的50多倍,从业人员64146人,年产磨料108万吨,磨具20.5万吨,人造金刚石84.4亿克拉,涂附磨具4亿平方米,真是今非昔比。一点感叹是企业名录中,原来的部直属7厂、归口56厂,只找到了廖廖几家。

回顾三磨所的发展,可谓硕果累累,人才辈出,贡献巨大,成就辉煌,波澜壮阔,精彩纷呈,令人激动。

我1960年8月华工毕业分配来所,1996年8月退休,在所工作36年,从三磨所的最后一年多筹建期直到转制前三年。回顾三磨所的建立和发展,凝聚了几代三磨人的心血和汗水,不少人为之奋斗终生,在所史附录的名单中,已有70多人逝世,在我前面的所领导中,所长王津、陆根仁、司振桐、王克非、赵群

一、孟庆辉、钱惟圭,党委书记卞建芳、孙成学,副所长晋德强、副总工程师王德祥、陈永贵等同志,均已去世。就连与我同一班子共事的陆诚总师、邵德厚副书记也先我而去。谨以此文作为对这些领导同志和所有逝世的三磨人,一个衷心的告慰和深深的怀念!

第二篇:三严三实严以用权研讨材料范文

“严以用权”专题研讨发言材料

总书记提出的“严以用权”要求中,严以用权直指领导干部作风的核心。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用权”简洁凝练、内涵丰富、指向明确,反映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体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内在自律和外在约束的有机统一,为党员干部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提出了明确要求。

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我认为至少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要树立正确权力观。要深刻认识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行使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权力是责任,是信任,也是重托。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只有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相反,如果在权力行使问题上搞小集团主义、特权主义,甚至将权力视为谋取一己私利的工具,不仅背离了党的宗旨,而且会滑向腐败的深渊。

二要秉公用权。常言道“公生明、廉生威”,古人云“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强调的都是用权为公。只有出以公心,秉公用权,为人民谋福祉,为百姓解忧难,才能保证权力行使的正确方向。党员干部应当把秉公用权作为底线,守纪律、讲规矩,讲原则、守底线,不为私利所困,不为私情所惑,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用权。

三要依规用权。权力的边界就是法制,权力运行要遵循法律的轨迹,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任何级别的领导干部都没有法外之权。用权为公,可以赢得人民赞誉和尊重;用权谋私,很难避免身败名裂的下场。正是因为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所以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依法依规用权,严格遵守规范和制约权力的各项规章制度,自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公正无私地行使权力,任劳任怨地履行职责,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体现出人生的价值。

四要自觉接受监督。失去监督的权力最容易产生腐败。有力的监督是对党员干部最好的保护。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监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接受各方面的监督贯穿于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特别要时时刻刻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老老实实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自觉主动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决不能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第三篇:三严三实专题严以用权发言

三严三实专题严以用权发言

篇一:XX公司三严三实严以用权专题研讨会总结报告材料

XX公司

三严三实严“严以用权”题研讨会总结报告

按照公司党委“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部署要求,9月24日上午,XX公司党支部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第三场专题研讨会,重点围绕“严以用权”主题,开展深入研讨交流。

在研讨会上,XX公司班子成员就如何严以用权,如何对待权力,怎么使用权力,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大家一致认为:严以用权,是衡量一个企业领导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在三严三实要求中,严以用权对公司领导如何对待权力,怎么使用权力提出了明确要求。总书记指出: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XX公司班子成员要落实好三严三实要求,做到严以用权,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准确认识严以用权的内涵

总书记的原话是这样表述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领导干部的核心是权,对权的支配路径是用,用权的标准是严。严以用权,是对一个企业领导干部最起码的要求。

大家认为:第一,严以用权,权是核心。权力从哪里来?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意味着什么?对政治素质好、思想觉悟高的人来讲,权力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对利欲熏心、以权谋私的人来讲,权力是陷阱,权力越大,就会陷得越深。第 二,严以用权,用是路径。权力应当用到何处?权力是职工赋予的,行使权力始终要做到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始终把公司干部职工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始终把职工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有了这样的情感,就会把正规的呼声、疾苦当作大事,把党的温暖送到干部职工之中;有了这样的情感,就会兢兢业业、奋不顾身地工作,运用手中权力为公司谋发展,职工谋利益。第三,严以用权,严是标准。权力应当如何用?只能严用。再大也不能为所欲为;再小也不能放纵。严以用权,严在决策,对发展方向和重大事项的决策,必须严格按照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标准进行。严以用权,严在用人,坚持以制度用人,严格坚持选人选才的程序和标准,严格控制个人的好恶和影响,不以自己的眼光评判人,不按自己的交情选拔人。严以用权,严在花钱,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坚持做到不挥霍不浪费,坚持做到不公款私用不公款私谋。严以用权,严在自律,始终坚守道德底线,不受诱惑和贪欲所扰,任何时候都不能把权力当做谋取私利的工具,摆正身位,规范用权,坦荡做人、谨慎用权,坚持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尽心竭力为职工谋福祉。

习总书记深刻阐述: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习总书记的这句对严以用权提出了四点基本要求:一是坚持用权为民。这就要求,公司领导干部用权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权力属于职工,权力来自职工,只有为职工掌好权、用好权,才能使权力造福于社会,造福于职工,才能与职工群众建立血肉联系,才能

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才能赢得职工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二是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用权必须依规守法。因为权力是职工赋予的,只有依法依规用权,严格遵守规范和制约权力的各项规章制度,公正无私地行使权力,任劳任怨地履行职责。三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用权必须自觉接受监督。只有充分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时时刻刻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老老实实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自觉主动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才不会把权力变成牟取个人或少数人私利的工具,才能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四是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这就要求,领导干部用权必须始终廉洁自律。只有始终保持自觉抵制特权思想的定力,始终保持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的警觉性,始终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才能做到廉洁从政、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

二、深刻分析用权不严的原因

用权不严的表现。一是以权谋私。主要表现在多拿多占等方面。二是人情腐败。主要表现在接受关系单位和关系人安排的吃喝等方面。三是公权私用。主要表现在为亲朋好友经商活动找关系、打招呼、讲人情、协调项目、协调资金等方面。四是假公济私,公车私用等方面。五是滥用职权。主要表现在不给钱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钱给了好处就乱办事,以人情代替原则,用权不公正、做人不公道、处事不公平,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方面。六是不敢担当。主要表现在不负

责任,遇到矛盾绕道走,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怕得罪人,一团和气,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安稳稳保位子、庸庸碌碌过日子等方面。

XX公司党支部班子其他成员在研讨会上一致表示: 一要做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排头兵。纪律是刚性约束,政治纪律更是一个政党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行动方面必须遵守的刚性约束。党员干部在遵守党规党纪上必须严上加严,受更多的约束、负更重的责任、有更大的担当。按纪律来、按规矩办,不踩雷、不越线,才能站得稳、行得远。

二要做严守党内生活准则的带头人。一个领导班子是坚强有力还是软弱涣散,同有没有严格的党内生活密切相关。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章和党内各项制度规定,努力提高党内生活的原则性、战斗性。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严格坚持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准则,着力提高党内生活质量,进而带领公司党员在党内生活的大熔炉中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最后,书记对本次专题研讨进行了总结,并就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切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要持续深入学习,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二是要始终聚焦问题,不断祛除各种病症;三是要讲求知行合一,不断提升履职做人境界;四是要坚持以教促干,切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当前主要要以“三严三实”的标准和要求力求做到专题教育和各项工作两不误,两促进,以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彰显“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成效。会议还就下一阶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和当前各项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XX公司党支部 2015年9月24日

篇二:三严三实“严以用权”学习研讨发言提纲

“严以用权”学习研讨发言提纲

习总书记指出: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如何认识权力,怎么对待权力,如何用权、用好权,是对党员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和考验,是衡量一名党员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下面,我从“如何认识”和“如何做到”两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心得。

一、如何认识“严以用权”

(一)严以用权是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准则。只有按照“严以用权”的要求履行职责、干事创业,才能摆正个人位置,明确公私界线,确保权力行使不偏向、不越轨、不出格。周总理一生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党的纪律,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他担任共和国总理26年,从不搞特殊化,不追求享受,平时穿的衣服补了又补、缝了又缝。他经常告诫领导干部要过好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生活关,从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亲属谋取好处。他公私分明,对家乡人送来的土特产坚决退回,并附上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的文件,平时非公务活动看戏、游园都和普通群众一样买票进场,并为自己制定了《我的修养要则》,为家人制定了“十条家规”,对身边工作人员提出了“四要六不准”要求。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周总理恪守原则、严以用权的领导风范。

(二)严以用权是一心为民的真情表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所赋予的,行使权力始终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自己人民公仆、人民勤务员的身份定位,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管位尊位低、权重权轻,都不泯公仆心、不移为民志。英年早逝的牛玉儒同志常说,“执政为民不是一句空话”,他把民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为民服务、履职尽责,把群众的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为我们党员干部树立了一面旗帜。

(三)严以用权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行使权力更要恪守党的规矩,只有将党的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地做到严以用权。中央通报的“周薄徐令苏”,他们从我们党的高级干部沦为阶下囚,很大程度上就是不守政治规矩,没有做到严以用权,把权力当做谋取私利的工具,拿官职做交易,培植亲信、玩弄权术、拉帮结派,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歧路。权力姓公不姓私,必须关进制度的笼子,行使权力必须做到依法依规、公正无私,决不能擅权滥用、被家人利用、为朋友借用、搞交易使用。部党组前期通报的九期违纪案件,都是用权不严的具体表现,要么以权谋私、公权私用,要么滥用职权、人情腐败,为我们敲响了警 钟。我们必须增强法治意识,习惯于在法律约束下决策、在制度笼子里办事,自觉接受监督,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做到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用权。

二、如何做到“严以用权”

(一)必须坚定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只有做到对党忠诚,才能做到严以用权。对党忠诚的理想信念是严以用权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切实把对党绝对忠诚铸入思想、融入灵魂、见之于行,才能做到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令行禁止。只有始终坚持心中有党,才能牢记党员身份,自觉遵守党的政治规矩,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二)必须坚持为民服务的行动自觉。坚持服务群众,才能做到严以用权。只有坚持服务群众,心中有群众,抓工作、办事情时才能多想群众利益、多听群众意见,才能缩短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多办贴近民生的实事,多做雪中送炭的实事。

(三)必须培育担当负责的优良作风。严以用权更要做到用好权、敢担当,充分认识职务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在工作上要永不知足,事业上要永不止步,追求上要永不懈怠,敢于啃骨头、涉险滩,绝不能庸庸碌碌,无所作为,得过且过,必须强化担当精神,增强责任认识,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

行的劲头,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四)必须打牢阳光用权的制度规范。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实现严以用权,必须恪守规矩,打牢阳光用权的制度规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用权必须依规守法,严格遵守规范和制约权力的各项规章制度,必须自觉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能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

(五)必须坚守清廉自守的道德底线。严以用权必须始终廉洁自律,任何时候都要把住权力界线,不搞权力交易、不以权谋私。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心中有戒,自觉抵制特权思想,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慎、行有所止、清廉自守;必须始终坚守道德底线,自觉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做到廉洁从政、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篇三:“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以用权中心发言材料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以用权中心发言材料

按照“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实施方案,以“严以用权,真抓实干,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新形象”为主要内容,今天召开专题交流。下面,我谈一下个人体会,与大家共同交流学习。

一、对“严以用权”思想内涵的认识体会

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这一论述,深刻指出了严以用权的价值取向、本质所在、实现途径以及外在约束和内在要求。

首先,用权要为民,指出了“权从何来”和“权为谁用”的权力本性和取向。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权力主人。作为领导干部,手中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自己仅仅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服务主体。滥用权力、有权不为、用权不公,作为权力主人的人民当然要把权力收回去。

其次,用权要依法,指出了“权由法定”和“限度用权”的用权思想和理念。权力来自法律,权力的边界就是法制的硬性约束,权力一定要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无论领导干部位有多高、权有多重,法外权力均不存在,法内权力必须履行。一旦触碰法律,必将接受法律严惩。

-1-

第三,用权要有责,指出了“法大于权”和“用必监督”的权力规范和约束。权力首先意味的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位有多高、权有多重、责任就有多大。有权必有责,有责必监督,行权必落责,失责必追究。党员领导干部如果只关注权力外表的荣耀,淡漠应尽职责,忽略用权监督,用权任性,就要付出代价。

第四,用权要为公,指出了“有权自重”和“用权自律”的权力底线和红线。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一定强化公权、民权意识,真正做到掌权不迷失、用权不逾矩。特别是我们身处铁路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更要警醒警惕权力红线底线。只有时时处处规范权力运行,做到用当其时、用当其正,权力方显价值、才有意义。

强调严以用权,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发挥党的作用的必然要求,对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进步、对于推动铁路和公司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严以用权是实现“三严三实”的关键所在。在“三严三实”理论体系中,“修身、律己”强调的是内在约束,适应于所有党员,是更加普遍性的自我要求;而“用权”则是修身律己的外在表现,针对的是党员领导干部,是特定对象和特指内容。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严以修身是基础和起点,严以律己是保证和要害,严以用权才是目的和落点。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如果只讲修身律己是不够的,还必须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严、用足、用实、用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与修身律己相比,严以用权更能彰显党员领导干部的价值追求和本性本色。如何严以用权,是每位党 -2-

员领导干部都必须认真思考面对的重大课题,这是实现“三严三实”的关键和根本。

2.严以用权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必然要求。要实现总书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战略布局,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政治层面的深化改革,最切中要害的就是处理好持权群体与人民群众间的关系,说到底就是要严以用权,形成法定权限、法定职责、法定程序的政治生态,推动权力来之于民、用之于民。离开严格、规范、有序的用权基调和格局,权力就会成为服务少部分人的工具,推动社会整体发展就会落空,“四个全面”也就无从谈起。3.严以用权是践行党的性质宗旨的根本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决定了我们党的所有工作,都必须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都必须时刻将人民群众的利益臵于首位,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使用权力同样如此,无论职位高低,自身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一分子,都要权为民所赋、利为民所谋,使权力成为知民所思、察民所虑、帮民所需的工具。

4.严以用权是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要求。与群众相比,领导干部最大的不同,就是掌握着一定权力。领导干部虽然是少数,但却是关键。如果领导干部队伍不强、作用不好,事业将无从进步,国家也无从发展。职工群众评价领导干部,最直接和最根本的指标就看用权如何。我们抓领导干部队伍建设,最

-3-

终还是要选拔任用一批秉公、依法、规范用权的干部,真正做到为民谋利、替众造福。

5.严以用权是推进铁路事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当前,铁路和公司都进入了转型发展、建设铁路现代物流企业的关键时期。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与时俱进地支持和服务改革。其中,如何严以用权就是关键问题。领导干部一定要梳理定位权力范围、职责,处理好权力放与收、抓与促、落与督的关系,形成权力运行融合促进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刻吸取刘志军、张曙光等铁路腐败案件教训,避免权力私有化功利性。如果不能严以用权,改革就会乱规矩,就会最终制约铁路发展。

二、自身在严以用权上存在的问题不足

坚持眼睛向内和把自己摆进去,对照先进和反面典型,对照中央巡视组对总公司专项巡视中发现指出的问题,对照总公司党组通报处理的问题,联系思想、工作和成长进步经历,在严以用权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1.对权力的本质属性认识不深、理解不全,持权用权标准不高。在我们国家,权力体现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意志,人民才是权力的主人。个人手中的权力,不是自己奋斗努力的结果,也不为自己所有,个人所拥有的只是代替人民行使权力的沉甸甸责任。权力首先意味着责任付出,组织上给的薪酬待遇就是对自己行使权力的全部回报。在这方面,自己思想站位不够高,对权力从哪里来、归谁所有、受谁支配没有经常性地深入思考,也没有 -4- 深刻感悟和领略民权公权的思想,总觉得只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用权上别太出格就行了,存在差不多的思想。这也是导致自己在一些小问题小细节上重视不够、强调不足、未能及时占领思想政治高地的直接原因。

2.把握严以用权全面要求有所偏颇,思想上有松懈麻痹情绪。自己多年从事党务、纪检工作,接触案例也比较多,总认为廉洁自律观念比较强,在严以用权上不会出现问题不足。殊不知严以用权不仅强调廉政用权,还包含了真用、严用、敢用等多重含义,有权不用、滥用、慢用和私用,都是不允许的。在这方面,自己认识上还有差距,没有认识到严以用权既是一种格调格局,也是一种境界境地,更是一种责任和追求。同时在具体实践和严格践行上,也有差距,虽然自己一贯强调倡导讲纪律、讲规矩,但实际工作中,有时意识不强,有时重视不足,有时甚至以结合实际的灵活性突破了规范程序。

3.在落实严以用权的具体要求上政治敏感性还不够强。作为公司党委书记,在处理具体事情时,有时没有把严以用权上升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和讲纪律、守规矩、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高度上来对待,没有贯彻体现严管才是厚爱、严要求才是真要求的管理思想。有时没有敏锐地意识到,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深刻的和最具体的,往往就是他的用权表现。党员领导干部用权怎样,绝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事关作风形象、事关党风政风、事关民心向背、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5-

第四篇:“三严三实”严以用权心得

严以用权,才能不逾规矩

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中,严以用权直指领导干部作风的核心。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权力是把双刃剑,正确用权就能为民谋利,为民造福;滥用权力就会损害群众权益,败坏党和政府形象。只有严以用权,才能不逾规矩。

严以用权,要用之为公。常言道“公生明、廉生威”,古人云“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先,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强调的都是用权为公。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行使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官越大、权越重,为人民服务的担子就越重,越应该做出成绩。用权为“公”还是为“私”,向来是区别当“公仆”与做“老爷”的分水岭,鉴别清官与赃官的试金石。今天,更是检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能否正确行使权力、宗旨观念强弱的显著标志。自古以来的历史说明,为官只要用权为“公”,就会得到人民的称赞和尊重,否则,就会让群众不耻和诟病。

严以用权,要行之有规。权力的边界就是法制,权力运行要遵循法律的轨迹,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任何级别的领导干部都没有法外之权。简政放权,削减行政审批事项,这些改革措施的推进,都是为了让权力之手规矩起来。要加快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界定每个职能部门及每个岗位职责与权力边界,规范和明确权力运行程序、环节、过程、责任,而且要做到可执行、可考核、可问责。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并要让“笼子”通上“高压电”,坚持制度面前没有特权,不管什么人,“出笼”必受惩。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常怀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时刻警示和告诫自己。国有国法,党有党规,只有不踩“黄线”、不越“红线”,才能担负起执政为民的重任。

严以用权,要用之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代封建士大夫尚有如此忧民的朴素情怀,作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共产党人,更应甘当人民公仆。要树立“权为民所赋”的意识,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把民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

严以用权,不僭越,守规矩,从里里外外规范权力运行,让领导干部掌权不迷失,方能顺民众之所愿,应民心之所盼,以过硬作风,担改革重担,增进人民福祉。

第五篇:三严三实,严以用权总结

严 以 用 权

习近平: 严以修身、严以律己、严以用权,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主要内容:

一、严以用权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二、严以用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以权谋私的危害和后果。

四、领导干部要坚守从政底线。

五、领导干部要筑牢廉洁从政防线。

一、严以用权的内涵和基本要求

“三严”的内涵:严以修身要求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和品格修养;严以用权要求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严格掌控好手中权力;严以律己要求公民要用法律法规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核心是严,关键是用,要求是严。权力内涵: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权力属性:组织赋予、公职伴随物、职责内涵、履行职责条件和保障。权力运行结果。正确行使权力: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利关进制度笼子里;行使权力不到位:不敢决策,错过时机;怕担责任,谨小慎微;履职不到位,失职;没有正确行使和掌握权力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以权谋私;打击报复;徇私枉法;

(一)严以用权基本要求: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

(二)、严以用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以权谋私。在工程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土地征用、招商引资、项目审批、企业重组中收受贿赂。

2、人情腐败。收受“红包”、礼品、有价证券、吃喝玩乐;接受关系单位和关系人安排的旅游、度假休闲、高消费体育健身活动;与关系单位和关系人进行高值低价、低值高价、物品买卖;把权和钱带回家。

3、公权私用。为妻子、儿女和亲朋好友经商活动,找关系、打招呼、讲人情、协调项目、协调资金。

4、假公济私。用于公款公物为自己装修高档办公室、购置高档车辆、办公用品;用公款公物请客送礼;用公款购买家庭个人用品;公车私用。

5、滥用职权。给钱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钱给了好处乱办事;用权不公,以人情代替原则;做人不公道,处事不公平;徇私舞弊,贪赃枉法。

6、人事腐败。凭关系用人,拿官职做交易,培植亲信,排斥异己,拉帮结 派、收买人心、搞小山头、小圈子、小团伙;玩弄权术,拉关系、走后门,跑官要官。

7、甩权威。部门权力化,玩弄权术、我行我素、欺上瞒下、主观武断、目中无人。

8、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政,只想当官捞权牟利,不努力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心思不在事业上,忙忙碌碌泡在吃喝玩乐中。

9、不敢担当。不负责任,遇到矛盾绕道走,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怕得罪人,信奉多栽花、少栽刺的庸俗哲学,搞无原则的一团和气;改革创新和进取精神不强,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安稳稳保位子、庸庸碌碌过日子。

(三)以权谋私的危害和后果

1、对党和国家的危害。践踏公权,损害公权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影响党的形象、干部队伍的形象;给党和国家事业、给人民利益造成损失; 败坏党风、政风,带坏民风。

2、对家庭和个人的危害腐败七笔“血泪账”。政治账 :断送政治前途;经济账 :倾家荡产名誉账:身败名裂; 亲情账:众叛亲离; 家庭账:家破人散 自由账:失去自由健康账:胆战伤身害体。***儿子――周滨 儿媳――黄婉 三弟――周元青 三弟媳――周玲英 侄子――周峰 亲家公――黄渝生 亲家母――詹敏利

令狐野:方针 政策 路线 计划 完成

刘铁男:收受贿赂3558万元,判处无 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3558万元中,本人直接收取只有4万元人民币和100万元房屋 装修、家具购置费,3400多万元是其子刘德成收受。

3、以权谋私是领导干部腐化堕落根源。李春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利,其妻、女儿收受他人所送巨额财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其弟经营活动谋取利益,滥用职权进行封建迷信活动造成国家财政资金巨额损失,腐化堕落。

十八大前63年落马国家级高官、副省级以上高官145人,年均2.3人;十八大后2年68人 年均34人,包括***、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

2014年全国反腐成果

中管干部落马68人 移送司法机关30人。

反腐败方面全国纪检监察系统立 案22.6万件,结案21.8万件,给予 党政纪处分23.2万人,对2.1万人追 究失职、渎职责任,移送司法机关 处理1.2万人。违反八项规定查处违规违纪5.3 万起,处理党员干部 7.1万人,其中党政纪 处分2.3万人。职务犯罪检查机关立案侦查贪 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 犯罪5.5万人; 法院系统审结贪污贿 赂案件2.5万件,渎职侵权案件5500件。国际大追赃2014年全国反腐成果从国外追逃回来 追赃500 多人30 多亿元。

云南省2014年立案厅级干部37人,同比增加192.3%,党政纪处分4603人,增长43%;移送司法机关434人,增长20.2%;立案4311件增长40.7%;查处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案件64件,办案数量居全国前列。查处违反八项规定1729个2579人,442人受党政纪处分;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1394件1688 人,挽回经济损失4.3亿余元;查办各类渎职侵权犯罪案件403件457人,挽回经济损失1.3亿余元;查办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28人,其中厅级干部37人。

区域性突出问题: 省部级干部山西8人,江西4人,四川、云南各3人。

大腐败大窝案

刘志军利职务便利为邵力平、丁书苗(丁羽心)等11人 职务晋升、承揽工程、获得铁路货物运输计划方面提 供帮助,先后非法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6460万元。案件查处中,冻结资产30亿元,查100多家银行,400多册卷宗,10多万字报告。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财产。

丁书苗刘志军和丁书苗先后使23家投标公司中标57个铁路工程项目,标的额为1858亿元。丁书苗找人帮忙先后为刘志军花费4400万 元;行贿500万元。判处:有期徒刑20年,并处罚金25亿元,没收个人财产2000万元。

小官大贪马超群(秦皇岛市城管局副调 研员、北戴河区供水公司经理(17年)),利用小小供水管 理权成为“亿元科长”,家中抄出1.2亿元现金、37千 克黄金、68套房产手续。李云忠担任曲靖市委组织部长、市委副书记期间为他人 谋取职务升迁,收受10多名干部贿赂1600多万元; 插手工程建设项目,为多名私企老板承揽20多个工 程项目,收受2400多万元;受贿4000多万元,日均收钱1.7万;其中,一个煤老板10多次贿赂计1370多万元;以办金兰会所为名向一些熟人老板索要1000多万元,用于购买房产和投资放贷; 十八大之后通过协调工程项目,从中提成受贿“进账”30多笔500多万元;

杨跃国(德宏州政协原主席)担任盈江县委书记、瑞丽市 委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在国有土地出让、建设项目协调 和干部选拔任用等方面,为他人 谋利,多次收受他人贿赂高达2120.4万元。

雷毅(云锡集团原董事长)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在云锡集团配股增 发、股权收购和转让、矿山劳务承包、房地产开发等业务中,向马应喜等14人索取或受贿:人民币2570万元,美元30万元 港币90万元,新加坡币50万元价值53万元人民币玉器4件价值38.05万元人民币金条10根。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四、领导干部要坚守从政底线。

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场,造福一方;为官之理在于讲奉献;为官之德在于清廉;为官之义,在于明法。从政道德:为民、务实、清廉。为民是从政道德核心。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心里 要想着人民,心中要装着人民,一切行为 要为民,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从政为官,作为一 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务实是从政道德的关键。领导干部的工作,要脚踏实地,不图 虚名,勇于探索,敢于担当,扎扎实实为 民办事,勤勤恳恳为民理政,踏踏实实做 公仆。清廉是从政道德内在要求。领导干部要严以用权、严以律已、个 人干净,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 党人的浩然正气,做到廉洁从政、廉洁奉 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做官,堂堂正正做人。

权力六条线:不能失职; 不能越权;不能营私舞弊;不能渎职; 不能玩忽职守;不能以权谋私。

五、领导干部要筑牢廉洁从政防线

敬畏权力,权力是一把“双刃剑”,权力不是私利品,权力不是万能的,权力不是终身制;接受监督,权利具有很强的自主性,领导干部要严格遵纪守法,不接受监督、不受制约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权利监督,一靠健全完善制度和体制机制,二靠自觉遵守,自我约束,三靠严重处罚。保持良好心态。心态反映 一个人的品德与修养,心态决定一个人的成败,心态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防止七种不廉洁心。态逃避心态:潜规则,随大流,法不责众;脆弱心态:只把住大节,不计小节,不防微杜渐;侥幸心理:朋友熟人,关系好,靠得住,天知地知,只有你知我知;吃亏心态:“老实人吃亏”、“不捞白不捞”、“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贪婪心态:过高的个人欲望,盲目攀比,追求奢侈生活;麻醉心态:是非不清,不引以为戒,失去理智,执迷不悟;盲从心态:不知利害,不顾后果,胆大妄为。

念好三自经。自重:为人处世 的重要原则,对人生价值,人格形象的自我确认。自警:个人修身养性、自我警示、自我约束的重要方法。自省:通过自我反思、自我检查、自我剖析、自我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错误。

要做到“三慎”。慎独是一种高度自觉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一个人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能够自我克制,自我按制度按规则行事。慎微是微小之处不警惕,必失大节。领导干部要做到防微杜渐。慎交友是领导干部要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

严以用权要做到不以“别人不知”放纵自己;不以“小节无碍”原谅自己; 不以“下不为例”开脱自己;不当别有用心之人的帮手;不受形形色色的影响和诱惑 不把自己的政治前途和人的生命作为“腐败赌注”。

希望各单位扎实开展好“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希望大家用实际行动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希望各位领导干部经得起权力和反腐 败斗争的考验!谢谢!

下载贺以权:回顾三磨所的历史变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贺以权:回顾三磨所的历史变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严三实严以用权研讨★

    严以用权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教育要求之一,是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的关键和基础。治国必须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务必须管好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按照党的宗旨、法律......

    严以用权心得体会三:(精选五篇)

    如何对待权力,怎么使用权力,是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在三严三实要求中,严以用权对各级领导干部如何对待权力怎么使用权力提出了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以用权......

    三严三实专题三发言严以用权

    三严三实专题三发言严以用权 篇一:三严三实专题三发言稿:严以用权要做到“五个不”三严三实专题三发言稿:严以用权要做到“五个不”三严三实专题三发言稿:严以用权要做到“五个......

    严以用权专题研讨专题三发言稿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公司党委“三严三实”专题学习的统一安排,今天我就“严以用权,真抓实干,实实在在谋事创业做人,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新形象”这一主题与大家共同研讨交......

    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所得到的启示[推荐五篇]

    回顾党的光辉历史所得到的启示 所属栏目:检察文化作者:利辛县人民检察院 2011-07-06 09:14:38.0 浏览次数:10693 信息来源:利辛县人民检察院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截止今年,我......

    2013届中考历史考前回顾:初三历史复习资料(三)

    初三历史复习资料(三) 【材料七】中国政府声明,收回香港„„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中国和葡萄牙声明,澳门地区是中国领土,中国将于1999年12月20日收回„„......

    三严三实严以用权专题研讨发言

    三严三实严以用权专题研讨发言 篇一:XX公司三严三实严以用权专题研讨会总结报告材料XX公司 三严三实严“严以用权”题研讨会总结报告 按照公司党委“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以用权心得体会

    恪守严以用权的从政之道 ——“严以用权”专题学习体会 根据公司“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安排,今天,我就“严以用权”这一专题与大家交流一下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交流的题目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