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林业局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省林业局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
帮扶连平东阳村发展规划
(2010--2012)
为贯彻落实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关于扶贫开发工作“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指示精神,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我省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实施意见》(粤办发[2009]20号)要求,结合我局和对口帮扶连平县上坪镇东阳村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东阳村扶贫开发现状
东阳村位于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东南部,与江西省龙南县接壤,全村总面积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911亩,山林总面积2.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51亩;总人口1727人,356户,村辖9个经济合作社。2007年共有贫困户155户,贫困人口723人,经过近2年多来的发展,现有可开发能力贫困户88户,559人,其中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46户,238人,年人均纯收入1500——2500元42户,221人;采取救济式扶贫方式帮扶45户,186人;已脱贫22户,86人。村党支部有党员23名、预备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4名。村有东阳小学,现有教学班7个,学生120人。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扶贫开发工作,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以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为工作对象,以增加贫困农户收入、改善贫困村发展环境为目的,把繁荣集体经济、增加贫困农户收入和大力改善村容村貌作为首要任务,充分调动省林业局和社会有关力量,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战略,着力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二)总体目标。用3年时间,通过实施“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使东阳村基本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六有”的工作目标,即:有较强的领导班子、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有稳定的集体收入、有整洁的村容村貌、有民主的管理制度、有文明的社会风尚。使全村46户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以下、42户年人均纯收入1500--2500元的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达到“八个确保”,即:确保被帮扶的贫困户有自我发展和稳定收入来源;确保贫困户家庭损坏泥砖房完成改造;确保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家庭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确保贫困户家庭能参与当地的农村合作医疗;确保贫困户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不辍学;确保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符合 条件的贫困户劳动力能参加免费职业技术培训,至少输出一个劳动力;确保每一具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学会一至二门种养技术或者手工加工技术,提高种养劳动技能,实现被帮扶的贫困人口在2012年前达到农村人均纯收入2500元以上。
(三)阶段任务。一是摸底制订帮扶计划阶段(2009年前)。确定在编干部结对帮扶88户贫困户,重点放在副处以上领导干部,要求于2009年12月31日前,由我局及帮扶干部结合村和贫困户的实际,制订出具体的帮扶计划,并做好发展生产准备工作。二是落实具体帮扶开发阶段(2010--2011年)。帮扶干部要驻村进户帮助村和贫困户落实帮扶措施,并按照“一户一法”的方式,正式启动能为村及贫困户带来稳定经济收入来源的具体帮扶项目,使东阳村和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环境有明显的改善。三是巩固提高阶段(2012年上半年)。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增强,班子更加团结,村貌更加美观,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贫困户有比较稳定的家庭经济收入来源,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年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
三、帮扶重点及开发途径
(一)加大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东阳村生产生活条件。1.改善村出行交通条件,实现主要村道硬底化。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村道的新建和硬底化,加强监督,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快完成村委会至湾子1.5公里的村道硬底化工程,积极争取资金政策倾斜,有计划落实湾子至郎中坑2公里村道改造工 程。
2.加快村自来水工程建设,实现全村饮水安全。尽快落实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积极协调工程选址、网管线路等问题,制订管护计划,确保2010年东阳村民都能喝上自来水,保障全村人畜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3.加大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农田产出率。制订农田水利浇灌统筹规划,协调水利等相关部门,抓好渠系配套建设,规划新建和维修水渠3000米为农田灌溉服务。坚持农田改造与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相结合,加大农田基本建设,改善耕地条件与培肥地力相结合,努力提高基本农田产出率。
4.加速蜜桃交易市场建设,便民创品牌。充分利用村委现有办公用地,推广上坪东阳鹰嘴桃特色种植业品牌,计划在此建立蜜桃交易市场和村务中心综合楼,科学布局,合理设计,建成集市场、办公、文化活动场所的综合性村务中心,分期实施。
5.切实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珍贵水源。在东阳村两侧山地进行风景林改造和水源林保护,规划种植当地乡土林1千亩左右。按照“万村绿”大行动要求,整合院落空间,进行庭院改土、院落绿化,使绿化渗透到每户宅前屋后。通过植树造林和公共绿地建设,大力改善村容村貌,建成青山常在、四季长青、出门见绿的林业生态文明村。
(二)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加大优势产业开发力度。1.大力发展养殖业,养好特色本地猪。积极招商引资,推 行“龙头企业+养殖大户”的模式,采取“四个统一”指标,即统一圈养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疾病防治、统一产品购销,发展现代畜牧业。鼓励和支持村民饲养猪、牛、羊、鸡鸭鹅等家畜家禽以及甲鱼等特色养殖。特别是对饲养生猪,坚持“小群体、大规模,改畜种、调结构”的发展路子,有规划有统筹,计划每户贫困户每年饲养1--2头河源本地特色的“蓝塘猪”和2—3头肉猪,全村畜饲养量可达到400头(其中150头本地猪),年总产值达到60万元,为每户贫困户年均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
2.开发特色种植业,管好鹰嘴蜜桃。充分依托本村2.5万亩山地的优势,整合现有产业资源,培育形成以鹰嘴蜜桃为主的上坪东阳种植业。在本村“鹰嘴蜜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联合成立技术研究小组,为全村果农进行鹰嘴蜜桃栽培技术培训,建立村3000--5000亩鹰嘴蜜桃基地,种好护好桃,保证出产的鹰嘴蜜桃品质,使其成为无公害绿色食品。同时,积极开拓销售渠道,提升市场影响,为果农提供信息支持,增加果农收入。
3.试点春季桃花节旅游,培育特色服务业。充分利用上坪东阳春季桃花盛开、景色迷人,夏季绿树成荫、果实累累的特有条件,集中推介湾子到郎中坑为东阳村的“桃花沟”,打造如“桃花节”和“蜜桃节”等东阳(或上坪)特色旅游产业品牌,开发本地特有资源,还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拓展鹰嘴蜜桃桃园服务范围,条件成熟时可选择地势平缓、交通便捷、环境秀美的地段作为农家乐休闲发展重点区,集中规划发展农家乐项目,体现客 家民居特色,突出种植、农耕等休闲服务。
(三)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有效转移贫困村剩余劳动力。1.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为本村贫困剩余劳动力寻找出路。加大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力度,实现贫困人口增加收入,提高贫困户劳动力素质和掌握至少一门技能是关键。为适应发达地区用工标准、用工要求,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实行免费职业技术培训,使贫困户受训农民熟练掌握一项技能,增强外出就业能力,并努力做好劳动力转移对接工作,提供有效信息,疏通、安排、理顺好转移输出渠道。与此同时,对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贫困家庭劳动力进行不少于2次的免费技能培训,重点放在鹰嘴蜜桃管护技术、“蓝塘”土猪养殖技术等实用技术培训上。
2.充分发挥我局现有教育资源优势,为贫困家庭子女提供技(职)校培训。结合上坪镇东阳村山区特点,充分利用我局直属广东省林业学校的教学培训机构载体,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对没有考上高等院校的高中毕业生和未能升高中的初中毕业贫困家庭子女,动员他(她)们到我省林校继续深造学习,提升自身劳动能力,掌握一门过硬的、社会认可和接纳的劳动技能。经本人同意参加技(职)校培训,我局将为就读的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奖(助)学金,并在学业完成之后提供有效就业指导,推荐就业,增加东阳贫困农民收入。
(四)实施解困安居工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东阳村88户帮扶贫困户,住房普遍较差,绝大多数是50、60年代泥瓦房,破旧潮湿、透光透气不足,甚至不少可列为危房。解困安居工程是一项直接扶贫到户受益到户,直接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实施解困安居工程建设,能使住房特困户有房住,改变以往危旧残破的住房状况。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在充分摸底调研的基础上,在充分尊重贫困户安居乐业习惯和贫困户意愿下,努力增强致富信心和发展动力,着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确实有住房困难而又有改善住房意愿的贫困农户,实行建档立卡,合理安排解困安居项目。努力做到计划到户,工作措施到户,项目资金到户,并按照政府补助、村民互助、投工投劳、自建家园的原则,分两年两期多批次实施,并根据农户人口实际情况,量力而行,设计和确定基本的建筑面积和建筑模式,保证质量。同时,提高村集体管理水平,突出抓好供水、排水、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套配项目建设,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造一个农民安居乐业、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人居环境。
(五)多种形式加大村集体经济建设,稳定村集体经济收入。1.帮扶股份投入,为村委每年增加三万元稳定收入。帮助解决村委会参股河源市高新区建设的本金欠款10万元,可获三股高新股份,村委会依河源市委、市政府约定每年可获分红收入3万元。
2.整合村集体资产,增大集体经济的张力。加强对计划兴建 的蜜桃交易市场的管理,对场内档铺进行出租,在擦亮东阳品牌、做旺市场的同时,有效增加部分集体收入。制定村自来水管理规定,科学有偿用水,合理分配有限水资源,并且为维护和管理村自来水以及后继扩改建提供必要建设资金。
3.联营合办模式,综合开发远山林地。东阳村山地面积大,共有山林2.5万亩,其中划为公益生态林近1.5万亩,土质较为肥沃,曾经种植油茶、板栗、毛竹等经济作物,现近山低山大部分用于鹰嘴蜜桃种植。经过历次土地改革,绝大部分山地都已划为自留山与责任山,村集体山林仅有1000亩左右,且位臵十分偏远,基本没有经营收益,从长远来看必须加以利用。可考虑试用股份联营模式,种植毛竹和杉木,发挥集约经济效益,有效增加集体收入。
(六)做好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固本强基,健全村民自治。1.切实做好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扶贫与党建两手抓、两促进。把定点帮扶村的扶贫工作和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以党建工作促进扶贫工作,以扶贫工作带动党建工作,以扶贫工作的成果检验党建工作。继续推进城乡党支部“一帮一”结对共建活动,加强与结对党支部--我局森林防火办公室党支部的沟通联系,开展“五送”活动(即为定点帮扶村党组织送党课、送温暖、送技术、送项目、送文化),实现对口帮扶村党组织达到“四有”(即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场所议事)和“五好”(即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 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目标。同时,进一步拓展思路,创新组织形式,提高组织活动能力,建好组织活动阵地,努力做到“五个有”(即有牌子、有活动场所、有电教设备、有宣传栏、有工作制度)。
2.加强基层“两委”建设,选派优秀年轻干部任职驻村帮扶。选派两名政治素质好、事业心强、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东阳村驻点帮扶,完成“抓班子、促发展、保稳定、快脱贫”驻村任务,按照“双培双带”(把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能人;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要求积极抓好村“两委”建设,团结合作,提升他们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工作的执行力,努力把村“两委”建成为落实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
3.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努力扩大群众自治范围。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形成村党委行使领导权、村民大会行使决策权、村委会行使执行权,村民行使监督权的民主管村“四权”管理格局。逐步建立村民大会、村民代表议事会、党务村务公开等运行规则,扎实推进符合东阳实际的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七)加快村文卫事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进步。1.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设立助学基金制度。加快建立教 育和助学基金,鼓励社会各方投资办学助学,对现有小学教学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实施“两基”攻坚等项目,加快绿色学校建设步伐,使小学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8%,贫困户适龄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率达100%,没有因贫辍学。设立奖学助学金制度,资助东阳学生入高中和高等院校学习,鼓励进入技(职)校培训,让考上高中和高等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2.促进文卫事业发展,加大医疗保健投入。加强新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有计划实现全村100%的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争取在村务中心建立医务室,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为村民小病就医提供方便,加强公共卫生管理,努力提供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在村务中心建设村文化站,着力打造生态文化新农村;加大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力度,扩大广电宽带网和电视覆盖面,力争到2010年闭路电视覆盖面达到100%;争取在村务中心建村邮政电信代办点一个,逐步实现大的自然村通电、通邮、通讯、通广播电视。
四、工作要求
(一)建立档案,动态管理。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经连平县委、县政府、县扶贫办和上坪镇委、镇政府进一步核实,东阳村委会及其所辖的9个经济合作社共有46户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0元,42户年人均纯收入为1500元-2500元的家庭,列为扶贫开发对象。连平县扶贫办负责造册登记, 贫困村需填写《贫困村情况表》,贫困户需填写《贫困户户主信息》、《广东省 农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表一》、《广东省农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表二》、《“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帮扶记录卡》等表格,并录入电脑,进行信息化管理,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镇有簿,及时更新贫困户的帮扶情况,实行贫困户动态跟踪管理。贫困户统一核发省统一制作的“贫困户证”,凭证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待遇。
(二)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按照《意见》的要求,将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任务具体分解到局机关各处(室)和所属单位副处级以上干部和部分正科级干部,制定《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任务分配表》,实行包干帮扶,做到定人、定点、定责包干扶持。
(三)制定计划,有效帮扶。按照局扶贫开发任务分配表,各帮扶责任人迅速行动,到连平县上坪镇东阳村与定点帮扶对象接上头,认好家门,与帮扶对象认真磋商,切实履行帮扶责任,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做法,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帮扶计划和三年总体帮扶措施,对帮扶对象从思想、智力、项目、资金、市场、信息、就业、上学、培训等方面给予综合帮扶,力争通过3年的帮扶,使帮扶对象生产生活条件、居住环境、致富能力有较大的改善,大多数贫困家庭人均年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并有稳定的收入渠道。
(四)落实责任,包干脱贫。各帮扶责任人按分配的任务实行包干制,要保证所挂扶的贫困户有具体的发展规划和脱贫措施,不脱贫不脱钩。帮扶责任人或帮扶联系人要保证每季度不少 于1次到点联系和指导帮扶工作,每项帮扶工作要做好记录,如实填写省扶贫办统一印制的《帮扶记录卡》。
(五)完善机制,检查考核。各处(室)、单位要完善扶贫工作机制,加强工作力量,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使扶贫政策深入人心,争取广大干部群众对此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热情,要充分发挥各自资源,把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各帮扶责任的年度帮扶计划和工作情况要及时报局人事处,人事处将对此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年终进行验收和考评。
五、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高位推动,落实领导责任制。加强领导,高位推动,建立省局局长、党组书记为组长,局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副巡视员和各处(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省林业局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期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负责日常组织实施工作的领导小组办公室。明确领导责任人、分管领导和具体挂扶贫困户责任人,把工作任务分配到人,做到定人、定点、定责包干,全面落实扶贫责任制。
(二)积极筹措资金,建立扶贫资金落实到位的长效机制。加大扶贫资金的筹措力度,采取扶贫责任人捐一点、企事业单位集一点、局本部筹一点等多种办法,建立扶贫资金落实到位的长效机制,保证扶贫项目能依时实施。
(三)加强制度创新,建立健全扶贫开发项目新机制。为发挥对口扶贫项目真实扶贫开发效果,努力创新项目建设机制,建立健全从项目前期调研、立项、实施和效果评估等一整套机制体制,发挥扶贫项目骨干带动作用,实现“造血”功能,发挥长期效益。
(四)加强驻村干部建设,建立健全驻村干部考评制度。在去年指派一名驻村干部的基础上,增派一名优秀的青年干部驻村,增大对口帮扶村队伍建设,发挥两名驻村干部作用,并加大对驻村干部的管理,落实帮扶驻村挂户的干部到村到户累计不少于3个月(不含法定节假日)工作日的机制,建立健全驻村干部考核评优制度。
第二篇: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方案
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部署,切实做好我局帮扶东源县* * 镇* * 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根据该村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东源县* * 镇* * 村现有总人口1721人,总户数338户,贫困户数36户,贫困人口126人。其中我局挂扶21户,其余15户由* * 市支队负责挂扶。从2009年开始,用3年时间通过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责任制,确保上屯村21户贫困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年人均纯收入都超过1500元,80%以上开发的贫困户(17户)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并有稳定收入渠道;上屯村初步实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工作目标。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 * 镇* * 村扶贫开发目标的实现,我局成立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小组(简称“局扶贫工作小组”),由局长* * * 同志任组长,副局长* * * 等7位同志任副组长,各科室(队、中心)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指定一名同志为联络员。工作小组负责制定扶贫开发工作的措施,筹措落实扶贫资金,研究解决扶贫工作的具体问题。工作小组的日常工作由局办公室负责。
本局21名正科级以上干部每人持扶1户贫困户。
三、主要举措
1、发展养殖业。主要是发展农村“三鸟”、生猪养殖。通过挂扶干部捆绑帮扶贫困户的形式筹资发展养殖业。
2、发展种植业。主要是种植蔬菜和油茶、经济竹木林。由种植大户牵头以捆绑帮扶的形式种植(具体运作方式视上屯村的实际情况而定)。
3、完善农村水利建设。主要是由局筹措资金,完善上屯村现有的水利项目建设。
4、结对帮扶。按本局现有正科级以上干部人数与上屯村21户贫困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帮扶干部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开展帮扶工作具体安排(见附表)。
二○一○年一月四日
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方案
第三篇: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部署,切实做好我局帮扶东源县* * 镇* * 村的扶贫开发工作,根据该村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东源县* * 镇* * 村现有总人口1721人,总户数338户,贫困户数36户,贫困人口126人。其中我局挂扶21户,其余15户由* * 市支队负责挂扶。从2011年开始,用3年时间通过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责任制,确保上屯村21户贫困户基本实现稳定脱贫,年人均纯收入都超过1500元,80%以上开发的贫困户(17户)人均纯收入达2500元以上并有稳定收入渠道;上屯村初步实现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工作目标。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 * 镇* * 村扶贫开发目标的实现,我局成立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小组(简称“局扶贫工作小组”),由局长* * * 同志任组长,副局长* * * 等7位同志任副组长,各科室(队、中心)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指定一名同志为联络员。工作小组负责制定扶贫开发工作的措施,筹措落实扶贫资金,研究解决扶贫工作的具体问题。工作小组的日常工作由局办公室负责。
本局21名正科级以上干部每人持扶1户贫困户。
三、主要举措
1、发展养殖业。主要是发展农村“三鸟”、生猪养殖。通过挂扶干部捆绑帮扶贫困户的形式筹资发展养殖业。
2、发展种植业。主要是种植蔬菜和油茶、经济竹木林。由种植大户牵头以捆绑帮扶的形式种植(具体运作方式视上屯村的实际情况而定)。
3、完善农村水利建设。主要是由局筹措资金,完善上屯村现有的水利项目建设。
4、结对帮扶。按本局现有正科级以上干部人数与上屯村21户贫困户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帮扶干部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开展帮扶工作具体安排(见附表)。
第四篇: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总结
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总结
开展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以来,我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深入调研,精心组织,扎实推进云城区高峰街大台村的对口帮扶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领导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我局挂钩帮扶云城区高峰街大台村。为此,局党组对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高度重视,统一思想,认真部署扶贫工作。为深入贯彻实施“双到”工作,专门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一名和调研员一名任副组长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由调研员任组长、有丰富农村经验的干部任组员的“驻村工作组”,实行单位和个人共同帮扶的形式,建立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主动与各级各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加强协调,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合力,共同推进各项工作。
二、深入调研,全面摸清大台村贫困情况
从2009年10月下旬开始,我局经市、区扶贫办与大台村正式对接,迅速开展大台村情况调查摸底工作。
一是深入调查了解,熟悉村情、民情。驻村工作组首先深入到大台村了解村容村貌及交通、水利、住房等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状况,紧密联系当地扶贫办和政府,与大台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党员、村民代表进行交流座谈,广泛听取党员干部群众对帮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商 脱贫发展计划。
二是组织力量对贫困户进行逐家逐户核实。在深入调查了解,收集信息,熟悉村情、民情,掌握该村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区、镇、村提供的贫困户名单认真做好贫困户的重新核定工作,重点核查贫困户耕地等主要生产资料、主要收入来源、子女入学就业、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情况、贫困原因、要求帮扶产业发展项目、急需解决的问题等情况。经过核实并听取村“两委”意见后,初步确定帮扶贫困户26户,并进行公示,接受村民监督。公示完毕,及时对村民反映的意见进行研究,最终确定帮扶贫困户26户,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确定贫困户。
三是建立档案,分清帮扶类型,实行动态管理,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建立大台村贫困户档案和帮扶台账,按规定填写全省统一的《帮扶记录卡》,做好贫困村及贫困户的照片采集工作和“广东省扶贫信息管理系统”的录入、填报和维护工作。使帮扶工作底子清、情况明、帮扶实,为实施扶贫开发对口帮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精心谋划,认真制订扶贫开发工作方案
根据大台村因地理环境的制约,地处四周山脉围绕的半山腰上,人多田少、以山坑田、旱田为主,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和由于气候条件原因,水稻收成差,群众收入主要靠小面积种植旱地作物、水果等,缺乏农作物栽培技术,生产管理技术不足,导致收入微薄而贫困的实际。与村“两委”及贫困户多次商讨,根据大台村的现状,确立了“立足当前,着眼于持续发展,合理作出帮扶规划,突出一个重点(尽快增加贫困户收入,尽快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突破四个难点(即解决贫困人口的医疗问题、教育问题、就业创业问题、危房改造问题),着力于三个切入点(即着力于提升家庭脱贫能力,减少致贫因素,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工作思路,拟定扶贫开发的方向和目标,形成初步实施意见提交局党组讨论,经局党组同意后,制定村集体和26户贫困户的“扶贫开发规划”,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并组织实施。
按照“科学客观、符合民意、切实可行”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扶贫先扶智,因地制宜,制定帮扶村及帮扶户的“扶贫开发规划”,确定主要的脱贫发展项目为:一是通过科学管理,确保和提高村果场的效益;二是想方设法,多渠道开辟村集体经济收入;三是实施危房改造;四是助学帮扶;五是发展养殖;六是通过技能培训,发展壮大沙糖桔种植22户。
大力宣扬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引导群众深入学习,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贫困村、贫困户自身求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共同致富奔康目标。
根据“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大台村的软硬件建设、周围环境整治,切实加强改变落后面貌,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完善组织生活制度,定期组织党员活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完善民主制度,实行村务、政务、财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动员和引导党员率先垂范,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加强对种养能手、种养大户的培养,把他们发展成党员,增强 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扎实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
(一)扶贫先扶智,切实提高农民的种养技术。针对沙糖桔种植管理技术缺乏的现状,利用“广东省绿兴农业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的技术实施合理的帮扶:一是通过邀请农业技术专家讲授柑桔栽培管理技术,提高柑桔的种植、管理、保花、保果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分别于2009年11月21日和2010年3月27日,邀请广东电视台“摇钱树”栏目特约主持人张业光博士进行讲授柑桔栽培管理技术,提高柑桔的种植、管理、保花、保果和病虫害用药技术水平。二是制作种植技术小册子和VCD派发到村委和农户,进一步提高种植户对柑桔栽培和管理的认识;三是设立柑桔栽培技术咨询电话,为柑桔种植户提供详尽的技术指导意见;四是定期派出技术员深入实地进行指导,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二)实施有效帮扶,确保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稳步增加。一是农资实物帮扶。通过供应优质有机肥料农资进行实物帮扶,切实提高柑桔的产量。2010年1月11日,帮扶村委和贫困户化肥共45吨,并及时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同时做好指导种植户进行科学施肥和管理。二是帮扶实施村委及部分贫困户果场引水工程,有效解决果场灌溉问题。三是拓宽销售渠道。利用信息优势,多渠道协助做好柑桔的销售,使产品能够及时得以销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四是发展养殖1户,该贫困户因无全劳力,在帮扶种植沙糖桔的基础上,再帮扶其养殖小牛种苗2头,实现稳定脱贫。
(三)积极开展助学帮扶。该村贫困户3户,其中梁冠林患肺病,妻(廖燕冰)患精神病,儿子广州大学土木工程系一年级学生;低保户;小 面积种植沙糖桔,收入微薄而贫困。助学金每年帮扶1500元,三年共4500元。黄友连因年老体弱多病,儿子违法归案;低保户。孙子女(2人)接受义务教育,助学金每年帮扶500元,三年共1500元。甘国才夫妇务农,水田0.4亩,水稻收成差,收入微薄而贫困。4个子女读书,其中大女儿就读于云浮高中,其余3人接受义务教育,家庭负担重致贫。助学金帮扶每年1500元,三年共4500元。
(四)有效实施危房改造项目。结合争取省危房改造项目,在三年内对6户贫困户危房进行改造。目前已进行危房改造2户。
(五)谋划发展村集体经济。与区、镇、村共同商讨,策划村发展项目,加快地下水的检测化验,谋划开发矿泉水资源。
(六)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帮扶村委改善办公、生活条件,帮扶电脑、打印机各一台,装修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和改造厨房。二是协助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使4条自然村都用上了安全、卫生、方便的自来水。
(七)做好慰问工作。春节前,对部分老党员和挂钩帮扶贫困农户进行亲切的慰问,详细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商讨脱贫规划,鼓励他们克服困难、自立自强、树立信心,用勤劳的双手建设更加美好的生活。
目前,我局帮扶大台村各项工作得到了该村村民的积极响应和良好反响,我局实施的单位与个人相结合的帮扶方法切实可行,取得了初步成效。
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今后要进一步做好“双到”工作:一是按原局党组制定的扶贫规划逐步实施,发挥效果;对沙糖桔种植的各阶段管理要 进行跟踪落实,使农户切实掌握种植沙糖桔技术并得到进一步提升;二是养殖属动态扶贫,要对扶贫养殖户加以跟踪,确保帮扶实效;三是对助学,要按计划做好帮扶,并对贫困户学生多加支持和鼓励,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保证助学落到实处,确保贫困户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不辍学和考上大中专院校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四是对危房改造,要与扶贫办的危房改造计划相衔接,按所制定的规划给予帮扶,确保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得以顺利实施;五是进一步谋划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六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七是进一步加强村容村貌的整治,切实改变落后面貌,使之真正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八是加大力度,引导群众深入学习党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展望今后工作,进一步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双到”工作思路,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不仅要为贫困村、贫困户进行“输血”,更要“造血”,真正使大台村的走上致富之路。
第五篇: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情况汇报
根据《中共××市委办公室 * *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实施意见》(* 委办发200912号)的文件精神,以及按照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近期开展“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要求,我局结合实际,迅速行动,认真开展“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
视,及时传达贯彻会议精神
全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我局高度重视,××*局长及时主持召开局班子会议,研究部署本局的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在会上,传达了全市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提出了帮扶的工作思路和工作要求,研究确定了参与帮扶的干部名单,并指定一名副局长××* 具体负责此项工作。
二、调查摸底,核定帮扶对象
为落实帮扶对象是否符合帮扶条件,增强帮扶的针对性,9月23日,副局长××*同志带领我局扶贫小组到我局挂钩扶贫点××*村对贫困户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在对贫困户进行调查了解的基础上,要求××*村委会将符合帮扶条件的贫困户名单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以确保帮扶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制定方案,开展帮扶工作
根据调查摸底情况,我局将核定的贫困户与帮扶干部一一进行造册登记,做到户有卡、村有册,并结合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10月13日,在××*局长的带领下,我局21名帮扶干部深入到各自帮扶的贫困户家中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探究贫困根源,制定脱贫方案。同时,每位帮扶干部对各自的帮扶对象一次给予1000元的启动资金,帮扶他们发展小型种养。
在今后的 “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扶贫开发工作中,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指示精神,想方设法争取多方支持,努力改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户的收入,争取早日实现脱贫目标。
二○○九年十月十四日
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