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投资领域中的国民待遇解析两个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与改革思考上(合集)

时间:2019-05-13 07:1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际投资领域中的国民待遇解析两个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与改革思考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际投资领域中的国民待遇解析两个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与改革思考上》。

第一篇:国际投资领域中的国民待遇解析两个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与改革思考上

国际投资领域中的国民待遇解析 ——两个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与改革思考(上)

2013年01月23日 14:08 来源:《西部论坛》2012年第4期 作者:温寒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7 内容摘要: 关键词: 作者简介:

摘要:世界贸易组织(WTO)体系与投资协定领域中的“国民待遇”条款存在差异,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CSID)仲裁庭在援引WTO规则时存在不同的解释方法,加上仲裁庭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导致国际投资仲裁的裁决存在不一致性,使ICSID等国际仲裁机构效力下降。投资仲裁中关于“国民待遇”解释的分歧,主要在于怎样用“竞争”概念来确定外国投资者与本国经营者是否处于“相似情形”。ICSID的权威性已经受到挑战,投资仲裁急需改革;应在WTO体系下建立统一的多边国际投资规则,使仲裁庭在援引WTO相关规则时能做出准确的、统一的解释。

关键词:国际投资争端,投资仲裁,WTO体系,投资协定,国民待遇,相似情形,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GATT,GATS,NAFTA,多边国际投资规则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国际投资活动日益频繁,涉及的国家(地区)、领域越来越多,投资规模也日益扩大。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活动更是迅猛增加。目前,不但在我国有大量的国外直接投资,而且我国企业到国外直接投资的也越来越多,投资规模也越来越大。而在国际投资不断发展的同时,投资纠纷也日益增多,尤其是最近15年国际投资领域中有关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的投资争端频发,投资仲裁问题也备受关注,因而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①(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以下简称ICSID)的作用和地位也就越来越重要了。然而,由于有关规则及运作机制的不完善,在实际的不同的国际投资纠纷处理中,ICSID仲裁庭的裁决存在不一致性,这显然将会导致ICSID的公信力下降,也不利于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目前,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还很缺乏,因此,有必要剖析其中的原因,以寻求有效的解决路径。

投资者—东道国仲裁(以下简称投资仲裁)条款作为投资协定的主要内容已经有超过40年的时间了,但在早期投资仲裁问题并不被大家所重视。ICSID仲裁庭尝试援引世界贸易组织(The WorldTrade Organization,WTO)规则中对国民待遇条款的解释来作为指导意见,但是国际投资协定中的国民待遇条款与WTO体系中的并不完全一致。本文认为,在投资仲裁中对国民待遇问题错误地使用WTO规则是导致ICSID仲裁庭做出错误裁决的重要原因,其中的核心问题是怎样用“竞争”概念来确定外国投资者与本国经营者是否处于“相似情形”。为深化有关研究,本文从比较国民待遇条款在WTO体系与投资协定领域的异同出发,通过对两个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ICSID仲裁庭裁决的不一致性以及其对国民待遇条款相反的解释方法,进而提出改革措施。

二、国民待遇条款在WTO体系与国际投资法领域的比较分析

1.WTO体系中的国民待遇

国民待遇条款广泛地存在于WTO法律体系的各个部分,这里面包括关贸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GATT)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GATS)。例如在GATT的第3条中规定WTO成员国对进口的外国货物应提供国民待遇,该类规定也出现国内税(GATT第3条第2款)和国内法规中(GATT第3条第4款)。其中,GATT第3条第4款规定:“任何缔约方领土的产品进口至任何其他缔约方领土时,在有关影响其国内销售、标价出售……使用的所有法律、法规和规定方面,所享受的待遇不得低于同类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

GATT第3条的宗旨就是反对利用国内税及法规进行贸易保护的行为。这条规定保证了贸易自由化的进程,特别是防止了成员国通过国内税或国内法规来规避其应执行的对外国货物的减税承诺。可以说GATT中的国民待遇条款从根本上避免了“竞争条件”由成员国政府设置而使本国货物在市场竞争中优于国外货物。同时,为了更好地判断一成员国所实施的国内税及法规是否属于贸易保护行为,第3条也做了详尽的规定以明确成员国的措施是否属于贸易保护。

2.国际投资法中的国民待遇

与GATT第3条较为详尽的国民待遇规定不同,大多数的投资协定在国民待遇问题上的规定都比较简单。比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第1102条第一款:“各方应对其他成员的投资者,在相似情形下,有关设立、取得、扩张、管理、经营、营运和销售或其他投资相关事项,提供不低于给予国内投资者的待遇。”

从NAFTA的这条规定可以发现其与GATT第3条第4款有极大的相似度,这条简单的条款为整个协定的设计提供了一个清晰的要求——非歧视性原则。但是与GATT中的国民待遇规定相比,明显缺少了解释性规定(如GATT第3条第1款)。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投资输出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②为了保护其投资者利益所做的战略设计。在这种战略思想主导下,投资协定中关于投资的待遇标准问题(如国民待遇)是次要的,而主要着重于对投资的一种绝对保护,特别是要确保对东道国对其征收行为的全额赔偿(Dolzer et al,2008)。战后投资协定中这类严苛的规定,不仅是国民待遇承诺最少化,同时几乎也没有任何例外情形允许东道国可以对投资协定豁免。

3.法律依据与限制的比较分析

第一,按照通常的看法,两者的区别很简单甚至一目了然。根据GATT第3条“相似产品”是可以确定的,但在投资协定体系中“相似情形”却是不确定或者说易变化的。在GATT中,确定国内产品与国外产品是否处于竞争关系的条件在其3条及其他条款中都做了相应的说明,特别是第3条第1款明确地说明了国民待遇的目的就是为贸易保护措施设定一个准则,除非能够确定国外产品与国内产品处于竞争中,否则对国内产品实施保护是允许的。与WTO的规定不同,在投资协定中几乎没有类似的指导性规定,所以一个基本的问题便是我们如何解释投资协定中的国民待遇问题。

第二,投资协定中几乎没有类似GATT第20条关于例外的规定③。GATT第20条的规定使得成员国适当的基于公共道德、环境等因素做出的不符合GATT规定的措施可以获得豁免,这其中也包括对国民待遇要求的豁免。在早期投资协定中缺乏类似的条款并不是偶然的,这恰恰反应了在该领域的特殊历史及其发展过程。正是由于GATT第20条的存在,我们才得以对国民待遇问题进行更加合适的解读(Trebilcock,2003);但在投资协定中,却没有类似的例外条款来纠正可能出现的关于国民待遇的错误理解。

第三,这两个体系的对抗主体不同。在WTO争端解决以及大部分的国际公法领域,争端的主体都是国家;而在投资领域,争端发生在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成员国之间提起WTO争端解决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措施对经济上的影响,也有对本国出口企业受影响程度的考虑;同时,一个争端从提起到解决花费的代价不小,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成员国随意对其他成员提起诉讼;而且,政府间在提起争端解决时也比较慎重,必须要考虑到与被诉方的政治关系或者双方的互惠关系(Guzman et al,2005)。正是出于这样一些政治、法律方面的考虑,或者担心可能出现的合法报复行为,成员国之间对争端的提起都持较为谨慎的态度。但是在投资者一东道国仲裁中缺乏类似的制衡机制,国外投资者在提起争端解决时都只考虑纯经济利益,而东道国不可能对投资者做任何报复性措施。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大量有关投资争端的仲裁。

第四,两者在救济方式上也存在明显的不同。WTO法律体系下的救济是可以预见的,一般来说,败诉一方首先需要在一定时间内撤回或者修正其措施;如果败诉方在规定时间内仍然不改正其措施起诉方才可以实施符合规定的报复性措施。正是基于WTO体系的这种设计,有时候成员国实施违规措施是没有代价的(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撤销违规措施);因此,成员国可能会试验性地实施一些贸易措施来挑战WTO法律体系的底线,如果措施违反了规定,取消措施即可。投资仲裁的救济则不同,不管东道国的措施是出于什么目的,只要给投资者造成了损失就必须承担赔偿责任。这一规定对比WTO体系可以更好地限制东道国政府的一些试验性措施(Sykes,2005)。

三、两个典型案例比较分析

这里,通过两个案例来分析ICSID仲裁庭是如何引用GATT的条款来解释国民待遇问题的,特别是分析仲裁庭是如何从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来解读“竞争”这个国民待遇中最基本的条件的。投资者通常在东道国经营其业务来为东道国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期望利用东道国在某些方面的成本优势来获取更大的利润,在经营中不可避免地会与东道国的国内企业或其他外国投资者产生竞争。一旦投资者认为自己的产品或服务在竞争中遭受了不公平的损失(可能由于歧视),就会使用国民待遇条款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1.SD Myers诉加拿大政府案④

在国际投资仲裁案例中,“SD Myers v.Canada”案是ICSID仲裁庭第一次独立分析了“国民待遇义务”应该如何解释的典型案例。SD Myers是一家美国投资在加拿大的公司,经营极小量的垃圾处理业务。案件的起因是由于加拿大政府实施了一种针对有害废品的出口限制壁垒。SD Myers实际上只处理过一次将此类废品运送到美国的业务,但是美国投资者却认为加拿大的限制措施属于歧视性待遇,并且违反了NAFTA的国民待遇条款第1102条。ICSID仲裁庭受理此案后仔细地参考了WTO的相关规定,认为加拿大的措施并没有违反国民待遇。仲裁庭指出,“相似情形”问题是最重要的,需要在投资者与国内经营者竞争关系中弄清,不同领域的待遇情况不能作为违反国民待遇的条件,一些形式的保护措施是被允许的。在本案中,仲裁庭通过对GATT第3条的分析得出结论:SD Myers的投资领域与WTO存在明显的不同,GATT第20条规定的例外情形在NAFTA并不存在。此外,仲裁庭还引用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关于国民待遇问题的指导文件来支持其观点。最后仲裁庭得出了一个正确的观点:违反国民待遇需要同时满足“竞争”和“措施目的”这两个条件。仲裁庭认为SDMyers对政府的措施目的过于敏感并且错误地理解了违反国民待遇的条件,所以SD Myers的诉求不能得到支持。在本案中,仲裁庭在国民待遇问题上处理得比较恰当,结合WTO规则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裁决,清楚地说明了竞争是满足“相似情形”的必要条件。

2.Occidental诉厄瓜多尔政府案⑤

与上一个案例不同,本案中ICSID仲裁庭在关于国民待遇的阐释中第一次明确地拒绝了“竞争作用”。Occidental是一家美国公司,在厄瓜多尔投资并与Petroecuador合作勘探生产石油。2001年以前Occidental一直都依据合同规定享受增值税出口退税⑥,但是2001年厄瓜多尔税务机关依据Occidental与Petroecuador的新石油产品分成合同拒绝Occidental继续获得增值税出口退税,税务机关认为增值税退税已经包含在新的利润分配规则中,Petroecuador这家厄瓜多尔本国的主要石油出口商同样也不能继续获得增值税退税。而Occidental依据美国一厄瓜多尔双边投资协定(US-Ecuador BIT)认为该措施违反了国民待遇。Occidental指出该措施属于差别对待,因为在其他非石油领域(如海产品、鲜花)出口商依然可以享受增值税退税政策。很明显,Occidental的诉求便是要求ICSID仲裁庭支持国民待遇义务解释扩大化,即要求把“竞争概念”从处于实际竞争的投资者与国内企业中剥离出来。相反厄瓜多尔指出协定中的“相似情形”是有适用范围的,只能存在于处于同一经济领域的竞争者中。所以,厄瓜多尔拒绝承认其税务机构的措施违反了US-Ecuador BIT,而且,Petroecuador作为Occidental的主要石油出口竞争对手同样也不能继续享受增值税退税政策,因此该措施并不违反国民待遇。

最后结果是,ICSID仲裁庭选择支持Occidental的诉求,拒绝从窄理解国民待遇在贸易保护规则中的适用,并给出了以下奇怪的分析:事实上,对“相似情形”的解释不能作从窄理解(即按照厄瓜多尔认为的,国民待遇的目的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在与当地企业竞争中免遭歧视),并且不能只限定于针对某一特定领域的措施。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09XJA820007)“中国建构国际经济新秩序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第二篇:国际贸易法与典型案例解析

中美贸易问题分析

摘要:中美贸易问题由来已久,自从中国入世后,中美之间就因为许多原因发生过贸易争端。总的方面来说,中美贸易之间的问题主要还是由于商品贸易引起的摩擦与争端。纵观30多年中美贸易的发展历程,中美贸易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甚至是一波三折。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发达国家,既互为重要的贸易与投资伙伴,又对全球经济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中美贸易的迅速增长和贸易不平衡的加剧,中美贸易摩擦也愈演愈烈,严重阻碍了中美贸易的正常开展,并成为当前中国出口贸易中一个重要问题。鉴于中美贸易对我国整个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不断升温并呈现出长期性,频繁性,复杂性的特点,所以对中美贸易及其经济效应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中美贸易之间的复杂关系。关键词:贸易摩擦

关税壁垒 贸易不平衡 贸易保护

一、中美贸易关系及现状

中美贸易关系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一年一度的最惠国待遇审议,与贸易有关或者无关的人权问题,正是中国“入世”前中美贸易关系特点的真实写照。中国“入世”随着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贸易摩擦出现的频率反到有所增加,美国成为了与中国发生贸易摩擦最多、最激烈的国家。美国公司对海外竞争对手提出的倾销指控中,有20%以上涉及中国。庞大的美国市场和迅速崛起的中国市场,以及日益密切的经贸往来,使得这两个国家相互之间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如此激烈的贸易摩擦,不禁让人担心中美经贸关系的前景。美国贸易不是单纯的经济决策,而是经济利益和政治现实的平衡。

中国和美国是国际上目前名列前茅的经济主体,同时,中美之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特别是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中美之间的进出口贸易额大幅上升。因此,研究中美贸易的现状和趋势,以及目前两国之间存在的贸易摩擦问题,不仅具有典型性,同时,也对我国今后的战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大幅增加,这对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都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近年来,在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已逐渐形成与美国为主导的贸易形态。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中国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中美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呈现不平衡状态我国对美出口量大于我国从美国的进口量。也就是说,我对美贸易一直存在较大的顺差。其中最多的一年达到约1709亿美元。此外,贸易保护主义的进一步加强使得美国政府在制定经济刺激计划时将贸易保护主义的因素融入其中,对中美贸易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不断扩大。这种状况的存在,已经成为两国间贸易摩擦的必然。

另外,长期以来,中国在与美国的贸易过程中一直处于顺差地位。近年来连续的贸易顺差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大量增加,截止到2010年3月,我国的美元外汇储备达到 24470.84 亿美元,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2009年4月至 2010 年3 月随着金融危机形势的好转,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一年来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企稳发展,对美进出口贸易也在小幅波动中不断发展。进入 2010 年,我国对外进出口额有所下滑。2010 年3 月,我国对外进出口总额保持增长势头,其中出口 1121.1 亿美元,增长 24.3%,进口 1193.5 亿美元,增长 66%,当月贸易逆差 72.4 亿美元中止了我国自 2004 年 5 月开始连续70 个月贸易顺差的局面。但是 3月份对美贸易仍然是贸易顺差,顺差额为 98.7 亿美元。

二、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相关实例

2009年,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随后,美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建议美国在现行进口关税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

此案是奥巴马时代美国首起对华特保案,也是针对中国的最大特保案,可能导致其他国家和地区抵制中国产品。该案也是奥巴马对华贸易政策的风向标。2009年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对中国产乘用车轮胎发起特保调查。其在诉状中声称,从中国大量进口轮胎损害了当地轮胎工业的利益;若不对中国轮胎采取措施,到2009年年底还会有三千名美国工人失去工作。

1.事件源起

2009年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以中国轮胎扰乱美国市场为由,建议美国将在现行进口关税(3.4%-4.0%)的基础上,对中国输美乘用车与轻型卡车轮胎连续三年分别加征55%、45%和35%的从价特别关税。根据美国调查程序,在8月7日的听证会后,美国总统将于9月17日前作出是否采取措施的最终决定。

2.事件进展 统计时间为2009年

4月20日:美国钢铁工人协会宣布,依据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421条款,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对中国输美商用轮胎的特殊保障措施案申请,要求美政府对中国出口的用于客车、轻型卡车、迷你面包车和运动型汽车的2100万个轮胎实施进口配额限制

4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在联邦纪事上公告启动对中国轮胎产品的特保调查。这是时隔三年多之后,美国又一次对中国产品发起特保调查,而且涉案金额巨大。我国政府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并坚决反对

6月18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中国乘用车及轻卡车轮胎特保案做出肯定性损害裁决,认定中国轮胎产品进口的大量增加,造成或威胁造成美国内产业的市场扰乱。中国政府对此深表遗憾

6月29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就对中国轮胎采取特保措施,提出了对乘用车、轻型货车用中国制轮胎征收3年特别关税的方案,第1年至第3年额外征收的关税分别为55%、45%、35% 8月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在华盛顿举行听证会,就“中国输美轮胎特保案”听取各方意见。这已是美方第二次就这一特保案进行听证

9月2日:美贸易代表办公室将在咨询财政部、劳工部、商务部等部门意见后,向奥巴马提出相关建议

9月17日前:奥巴马将综合各方建议作出最后裁决 3.事件动态 案件通过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北京时间2009年9月12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白宫发言人罗伯特吉布斯说,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实施的惩罚性关税税率第一年为35%,第二年为30%,第三年为25%。

此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建议对中国产轮胎征收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幅度分别为55%、45%、35%。

4.中国反击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9年9月13日毅然做出决定,对美国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和肉鸡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

据了解,近期,商务部收到国内产业申请,反映上述产品以倾销、补贴等不公平贸易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对我国内产业造成冲击,要求商务部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同时指出,中国一贯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美国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中国愿继续与世界各国共同行动,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

三、其他实例

2013年中美贸易摩擦事件: 美国对中国:

1月22日 发起对江苏、陕西、香港的部分企业生产的碎纸机 部分流程制造业和部分含有相关部件产品的337调查

1月25日 发起对上海汉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移动设备键盘和触摸键盘软件的337调查

3月21日 裁定从中国进口的不锈钢水槽对国内产业造成伤害 将对国内相关企业进行补贴 并对从中国进口的不锈钢水草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

4月30日 对中国常州凯迪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现行制动器发起337调查 7月7日 决定继续对来自中国、墨西哥和泰国的混凝土钢铁扎线展开反倾销调查 中国对美国:

1月25日 宣布1月28日起对原产于美国和欧盟的进口乙二醇和二甘醇的单丁醚征收反倾销税

5月10日 对原产于欧盟、日本和美国进口的相关高温承压用合金钢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调查 5月31日 对原产于欧盟和美国进口的四氯乙烯发起反倾销调查

四、中美贸易相关问题处理对策

政府方面,应把握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经济与贸易发展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增长模式,在处理外需和内需的关系上,采取更加均衡的战略。政府要积极参与国际谈判,在贸易壁垒制定的标准和规则方面,中国要有一席之地。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融入WTO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我们应加快制度的调整和创新,尽快建立符合WTO规则的、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消除可能诱发国际贸易摩擦的制度因素。建立贸易摩擦预警机制,政府有关部门应实时跟踪一些产品的出口贸易情况,防止可能爆发的贸易摩擦。

企业方面中国加入WTO已经10年,中国企业应进一步熟悉WTO争端的解决机制并熟练掌握WTO争端解决机制规则,为抑制贸易战、打赢贸易战做好准备。具体而言,发生贸易争端时,解决贸易争端、平息贸易摩擦的办法之一就是拿起世界贸易组织争端机制这个武器,争取以磋商方式解决争端。而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企业竞争力,从提高产品档次,形成产品的个性化竞争优势入手,打造产品国际品牌,这是解决贸易摩擦的根本途径。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不仅可以使东道国对进口的保护措施失去原有的威力,而且还可以打开新的市场,将发生贸易摩擦的风险降至最低。

利用利益关系解决贸易摩擦。当今世界,存在着一条公认的真理: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永恒的东西是利益。美国跨国公司加快了对华投资的发展,以利用中国廉价的智力资源劳力资源。对华经贸中的巨大的商业利益对美国一些行业和公司具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这种日益发展的对华利益集团将是中国可充分利用的经济资源和政治资源。

引用文献: [1]西安石油大学研究中美贸易关系问题 [2]百度百科中美贸易摩擦

[3]入世十年:奥巴马时代对华最大的轮胎特保案 .

[4]王威;;中美贸易不平衡及中美贸易摩擦的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3年01期 [5]近一年中美贸易摩擦频发 9起“双反”案例一览2012年03月26日 财新网 [6]百度文库 中美轮胎特保案

2013级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201316020217

张宇

第三篇: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 案例分析2

国际投资与跨国企业管理 案例分析3 盘点“2009中国海外并购元年”

进入2009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集中爆发之初频繁出现的“抄底”一词逐渐被淡化,但自从去年初中国铝业宣布195亿美元注资力拓开始,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动作一直没有停止过,而且有越来越猛之势。是不是“抄底”已经不重要,事实是,正像有些人定义的那样——2009年是“中国海外并购元年”。既然称“元年”,在你看来,这意味着什么呢? * 2009年海外并购交易额增九成

十多天前,2010年1月6日,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并购澳大利亚菲力克斯资源有限公司(Felix)庆典仪式在悉尼举行。经过一年多的谈判,兖州煤业并购Felix一案终于尘埃落定。兖煤以约35亿澳元,约合接近200亿元人民币,全额并购Felix。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澳金额最大的一宗并购案。对于这个跨的并购大案,有评价说,为2010年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开了个好头。这意味着,经历“并购元年”大开大合后,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潮今年很可能延续。

“中国海外并购元年”并非浪得虚名。根据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1月13日发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294起并购交易,已披露价格的235起并购交易总金额达331.47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完成海外并购38起,同比增长26.7%;披露的交易金额高达160.99亿美元,同比增长90.1%。其中,中国石化以75.6亿美元收购瑞士Addax石油公司,成为当年完成的最大规模并购交易。海外并购成为2009年中国并购市场的一大亮点。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也预计,2009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交易金额将创历史纪录,达300亿至350亿美元,比2008年高出3倍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据清科的数据,2009年完成的外资并购中国企业交易仅33起,披露的并购金额仅为25.94亿美元,占跨国并购交易总额的13.9%。

回顾2009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消息可以说不停地冲击人们的视线,不少堪称重量级。

2009年3月,澳大利亚批准来自湖南的华菱钢铁集团8.26亿美元收购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公司FMG集团股票5.35亿股的交易。该交易完成后,华菱将持有FMG17.4%的股权。

4月,中石油称,已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联合收购哈萨克斯坦曼格什套油气公司,对价为33亿美元。

6月,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宣布,其旗下的五矿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澳大利亚OZ矿业公司部分资产的交易已获OZ股东大会通过,交易额高达13.86亿美元。

7月,中海油、中石化合资13亿美元收购美国马拉松石油公司旗下的安哥拉32区块油田。

8月,中石化宣布已经成功以72.4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总部位于瑞士的Addax石油公司。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公司进行海外资产收购最大的一笔成功交易。9月,中国石油宣布,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SPC公司)96%股权,并将强制收购SPC余下股份。

从上述并购案可以看出,能源、矿产类资源行业成为并购热点。清科的数据也显示,在我国并购市场的10大并购交易中,资源性行业的并购事件占据8席。

除此之外,一些并购案同样在国内引起极大反响,如四川民企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轿车、苏宁电器收购日本家电连锁零售企业LAOX、浙江商人收购皮尔〃卡丹大中国区皮具、针织服装、皮鞋等部分商标的使用权。不少专业人士预计,2010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热潮仍将持续。普华永道预计,2010年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并购将出现40%的涨幅。

* 国企唱“大戏”,民企唱“热闹戏”

上述提及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案中,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五矿、兖州煤业等国企所涉及的海外并购案交易额动辄数亿美元。不过,尽管涉及金额不如国企,但民企的海外并购案在国内带来的影响并不弱于国企。

在经历各种传言后,2009年12月23日,来自浙江的民营企业吉利控股集团宣布,已与福特就收购沃尔沃轿车的所有重要商业条款达成一致。据称吉利的报价在20亿美元左右,收购的是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具体内容包括:9个系列产品,3个最新平台,2000多个全球网络,人才和品牌以及重要的供应商体系。

估计不知道沃尔沃的人不多,特别是爱车的人。沃尔沃被誉为“安全的代名词”。吉利要买的沃尔沃轿车,缘自瑞典的沃尔沃,1999年4月被福特汽车公司收购。又一次“蛇吞象”,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该收购案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

四川民企腾中重工收购悍马一事闹出的动静更大。2009年6月,通用汽车宣布计划将旗下悍马品牌出售给腾中重工,立即在国内引起近乎全民性的大讨论。蛇如何吞象?腾中是否有“驯马”能力?腾中是捡了大便宜还是跳火坑?腾中是不是炒作?收购背后是否有其他资本?等等,都成为各界讨论的热点,腾中也因此一夜成名。目前的消息是,通用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悍马的出售事宜。悍马的来头丝毫不亚于沃尔沃。其被誉为越野车王。1999年,通用汽车公司取得悍马的生产权。

今年1月14日,皮尔卡丹发出公告,称“皮尔卡丹已经与温州诚隆公司签署协议,3700万欧元(约3.7亿元人民币)的收购款也已经收到”,被炒得沸沸扬扬的该收购案终于落下帷幕。温州诚隆取得皮尔卡丹大中国区皮具、针织服装、皮鞋等部分商标的使用权。据悉,温州诚隆公司的股东是4位温州商人,即金利来商标的使用权人潘长海,卡丹路的董事长孙小飞,卡帝乐鳄鱼的中国总代理陈小飞和特迪华伦的董事长洪建巧。估计不知道皮尔卡丹的人更少了。皮尔卡丹是一位服装设计大师的人名,也是一家公司的名字,还是一个商标。如今,皮尔卡丹是世界上销售最多的商标之一。

去年6月,同样是民企的苏宁宣布,以8亿日元(约5770万元人民币)认购日本LAOX公司27.36%的股份。认购完成后,苏宁将成为LAOX第一大股东。尽管涉及金额不是很大,但这是中国企业对日本上市公司的首个收购案,也是中国家电连锁企业首次涉足国外市场。LAOX公司有着不俗的历史。其创立于1930年,在东京交易所上市,是日本第四大家电连锁企业,在日本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

第四篇:中学生心理咨询中的两个热点问题与案例分析

中学生心理咨询中的两个热点问题与案例分析

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正被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级领导与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南京市的许多中小学都对这项工作进行了实验与尝试。笔者在从事对中学生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发现中学生的心理咨询有两个热点问题,即考试焦虑与异性交往。现结合案例,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

一、考试焦虑。

笔者曾在某中学高一年级七个班中进行一次“中学阶段你最烦恼的事情是什么”的调查,有78%的学生写有“害怕考试”。有的同学写道:“我在学习时,最头痛的是怕考试,怕考不出好分数”、“一想到考试就头痛”。这种怕考试和在考试中怯场的现象,实质上是一种心理性适应障碍。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在考试前后或考试中,经常出现情绪高度紧张、全身恐慌、胸闷、头昏,无法抑制自己焦虑的情绪,记忆困难,思想难以集中,原来复习过的知识考试时回忆不起来。

严重的还伴有口干、恶心、呕吐、手指哆嗦、睡不好、吃不好,腹泻等症状。

案例一

迟X,女,某省重点中学高二学生。平时学习刻苦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但心理压力十分沉重,正如该生自己述说的:“进入这所省重点学校,情况发生了变化,学校的要求高了,家

庭的希望大了,心理不知不觉就变得沉甸甸的,我对此感受很深。我从进校门的第一天,学习就相当刻苦,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了文化学习上。有一份耕耘就有一分收获,我的文化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与此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超负荷的心理压力,我怕看到老师和家长期待的目光,一遇到考试就十分紧张,唯恐出现失误,对不起学校和老师,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自己的努力。考试的分数象一块巨石压在我的心上,久久不能搬去。无疑,对我的学习和健康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我有时也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不能自拔。”

案例二

葛X,男,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上初中(非重点中学)时,该生的学习成绩很好,又是一班之长。在学校的各种竞赛中经常获奖。考入重点高中,他非常兴奋和高兴,并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想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取得比初中时更优异的成绩。但刚入学的摸底考试,就让他大失所望。在极度的痛苦之后,他又振作起来,更加勤奋和刻苦,但期中考试的成绩仍不理想。于是他开始怀疑自己,考试期间常常认为别人比自己强得多。他怀疑自己并不像原来那样聪明。考试之前,他常常缺乏信心,精神紧张,并伴有呕吐、恶心、小便频繁,睡不好觉等症状。

案例三

贾××,女,某校高二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不十分理想,在班上处于中等水平。该生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很高,考试时对自己 的期望值也很高,她很想成为一个好学生,一个尖子生。上课时认真听讲、专心记笔记,但平时不注意复习,临考时又觉得需要复习的内容很多,手忙脚乱,抓不注重点,有时还会出现一些很奇怪的想法,如右手会不会突然再长出一个手指?自己会不会越来越笨?这种胡思乱想又使她更加焦虑,仍至影响复习。考场上常出现手指颤抖,以前会做的题目也不知从何入手等现象。

上述三个案例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三位当事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一心期望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二是三位当事学生在考试遇到挫折之后,均陷入极度的苦恼之中,例如,迟X觉得分数象一块巨石压在心上,久久不能搬去。”

葛X考试极度紧张,并伴有呕吐、恶心、小便频繁等。贾××在考前胡思乱想、焦虑不安。考场上手指颤抖,思维受阻等。

分析上述三例产生考试焦虑的原因,又各有不同。迟X考试焦虑的来源,主要是外界的压力:考上省重点中学,老师、父母的期待、自己取得的较好成绩等。

一般来说,学习成绩较好、心理素质欠缺的学生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对这类焦虑者的辅导主要是为其减压,帮其卸掉沉重包袱,甩掉一切无用的顾虑;葛X主要担心他的自我意象增加威胁。在初中,他的自我意象几乎完美无缺。进入重点中学后,地位的变化,使他对自己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对自己少了些自信,多了些自卑,并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聪明。怀疑自己有没有再将学习搞好的能力。对这类焦虑者,应主要帮助其分析自己在集体中

地位的变化、角度的转换,帮助其树立自信,使其能面对现实,搞好心理闲适;引起贾××考试焦虑的原因主要是担心对应试的准备不足,但又想考出好成绩。她对自己提出了过高的目标,但平时较少付出努力,即思想与行为常常脱节。对这类焦虑者的辅导,一方面应帮助其对自己提出合乎实际的奋斗目标,另一方面应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意志,训练其意志行为。

二、早恋

在咨询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学生的早恋问题也非常突出。据调查表明,某普通中学高三年级的88个学生中。有早恋经历的多达30人。初三年级的某个班竟有50%的学生不同程度地进入早恋角色。在咨询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早恋的人数不仅增多,而已年龄逐渐提前,初

一、初二的学生也常常陷入早恋的困惑中。现列举几个案例来分析中学生早恋的特点。

案例一

王X,一个初三年级的女生,在过15岁生日时,邀请了十几位同学作客。文艺委还唱了一首王X最爱听的歌来助兴。王X望着文艺委,听着他娓婉动听的歌声,联想到文艺委平时对她的热情和主动帮助,突然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特殊感受。

从那儿以后,她一看到文艺委便不知所措,她想见他,又怕见他。并且,她认为文艺委也处处久留心自己。王X在咨询电话中说:“我能感受到他常常注视着我,比如上体育课我跑步时,下课我与别人讲话时等,他都在看着我。他既然对我好,为什么

不向我表白呢?他是不是不好意思开口呢?”

案例二

赵x,男,某校初三年级学生。前段时间,自己觉得与同班的一女生相爱了。

那时,他们常常形影不离,一起上学,放学一块回家,好象有说不完的话,一到星期天,他们就千方百计从家里跑出来,逛公园、看电影、滑旱冰等等。不管干什么,只要两人在一起都觉得特别开心。但不知为什么,过段时间后,两人在一起似乎没什么话可说了,一块玩也没什么兴致了。因此,赵X问:“我和他是不是真有爱情呢?”

案例三

王XX,某中学初三女生,语文、数学、理化各门成绩均好,但外语较差。一拿到外语书就头痛,害怕。妈妈为她着急,便托人给女儿请了一位外语系毕业的高材生做家教。开始,王××对老师持排斥态度,但几次辅导课下来王XX对外语有了兴趣。老师讲得清楚、有趣,王XX学得认真起劲,外语水平提高很快。他们经常相互夸奖,辅导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不久,这位家庭教师告诉王XX他非常喜欢她,将来一定要娶她。王XX又惊、又怕、又喜。她想:虽然自己不成熟,但他已经成熟了,于是便学着成年人的样子做了他的恋人,不料几天前,王××被父母发现怀孕了。她又悔、又恨,追悔莫及!

案例四

陈X,男,某校高二学生。其班主任是一位精明能干的青年女教师,她不仅课讲得好,还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中,该班经常大出风头,班上的学生都很喜欢她、敬佩她,但陈X似乎与别人不一样,他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感觉。凡是她讲的课,陈X总是拼命预习,踊跃发言,只为听到她的表扬。

她在作文上的批语,陈x总是反复翻看,直到倒背如流。他常常模仿她的字体,常常独自回忆她的音容笑貌。还寻找一切机会问她问题。在陈x眼里,她是世上最完美的女性。陈x也为此陷入苦恼之中,老师比自己大十几岁,这种感情一旦被别人发现,别人会怎样看待自己呢?

案例五

杜X,男,某校初二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

在班上,杜X属于不起眼的学生。前几天,班主任在下班的路上,看到他与一位同班的女生在冷饮店一边吃冷饮,一边有说有笑,在以后的几天里,班主任又看到了两次类似的情形。当班主任侧面问及此事时,杜X说:“我看到周围有些同学成双成对,下课后便到冷饮店边吃边聊天,心里很羡慕,所以就约了我们班的XX一起出去。”

分析以上五个案例,可将中学生的早恋归为以下几种类型:

1、单恋型,如案例一中的王X便属此类。从她的生日聚会以后,她常常陶醉在一种甜密的感情里,觉得自己被别人所爱。

这种感觉让她整天处于兴奋状态,而且特别渴望听到文艺委亲口说出“喜欢你,爱你”之类的表白,但文艺委并不在意,或者是有所察觉,为了不忍心伤害同学,总是不接王X的话茬。于是王X便处在一种迷惑不解、又惊又喜的单恋中。

中学时期的少男少女具有浪漫的幻想和情怀。这是少男少女们特有的心理。

他们喜欢做出各种猜想,并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2、好奇型。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们都会觉得和异性在一块特别愉快、舒服。

特别愿意和异性接触。这是一种性的体验,也是初恋的一种表现。但在这一时期,很难产生真正的爱情。爱情是指一对男女之间在自觉自愿的前提下,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共同的理想,在各自的内心形成彼此最真挚的倾慕,最深厚的感情,最热烈的追求,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而中学生的早恋只是一种异性相吸,相互好感而已。他们在心理上对异性产生好奇,也产生朦胧的需求和爱恋。

于是急于尝试和证实这种新鲜的感觉,这正是出于相互交往又互相探索的欲望。

因此,这一时期,他们的恋爱对象是多变的,不稳定的。就象案例二中的赵X,在一段时间里与班上的一位女生形影不离,谈笑风生,一块逛公园、看电影……不久又觉得没什么可说的,干什么都没了兴致。

3、被诱惑型,青春期性生理的发展与成熟,必然带来性意识的萌发,他们愿意接近异性,希望得到异性的关心和爱恋,但他们毕竟年幼、单纯,生活经验少。有的中学生缺乏坚强的毅力,自我约束力较差,很可能无法驾驭自己的感情,在所谓“爱的旋涡”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特别是一些未谙世事的女孩子,她们依赖性强,渴望得到温暖和爱护。一些不怀好意的成年男性正是抓住女中学生的这种心理进行诱骗,他们先给女孩足够的关怀与体贴,又以必然高于中学生的智力和成熟给女孩以帮助和指点。于是女孩子往往会对其充满感激。身体上的成熟和好奇心理使她们的自控能力减弱,因此常常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如案例三中的王XX便属此类。

4、仰慕型。这种类型的中学生仰慕的对象往往是与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其原因是:第一,中学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求知欲望最强烈的时期,他们渴求知识,敬佩那些才华横溢、知识渊博的老师,特别是年轻、活泼的青年教师。教师的职业又具有明显的展示性,他们因为拥有知识而睿知和有力,他们因为诲人不倦,循循善诱而显得可亲可敬。这种展示性使他们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佩服和喜爱。第二,进入青春期的中学生普遍对异性有一种渴求和思慕。其实,在他们周围有许多男孩和女孩可以成为他们探求、交往的对象。但由于他们处于同样的身心发展阶段,男孩尚缺乏男性魅力和风度,女孩尚缺乏女性完美的风采。

因此,一些男生便将漂亮、活泼的年轻女教师作理想女性的化身,一些女生则将成熟、潇洒的青年男教师作为心目中的白马王子。

5、模仿型。中学生模仿性较强,评价能力、分析能力较差。他们常常模仿电影、电视上的一些有关爱情的情节和镜头。也常常模仿同伴的行为和举止。案例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从以上的案例和中学生早恋的类型中,我们还可归纳出中学生早恋有以下特征:

1、朦胧性。中学生的早恋只是一种朦胧的对异性的眷恋和向往,在他们中间还没有产生深沉执着的情爱,也很少有自觉的一对一的,以建立家庭为目标的道德感。他们之间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感情,似乎是爱,似乎又不是爱。有的是把某个异性的好感当成了爱;有的是由于偶尔的好感,也有的是羡慕对方的知识和才能等等。

2、感染性。早恋往往具有“流行脖的性质,有的班级谁也不谈恋爱,但在另一个班如果有几个在谈,很快就会像连锁反应一样,感染其他同学。甚至有些同学会为自己还没有恋爱而自卑。

3、单纯性。中学生的早恋是很单纯的,爱就是一切。不附加任何条件,往往说不出明确和充足的理由。因此,中学生的感情是幼稚和纯洁的。

中学生早恋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从生理上说,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从心理或思想上来说都属于尚未成熟的成长期。中学生思想敏锐、求知欲强、记忆力好,正是增长知识、开发智

力的黄金时期。早恋常会占去不少学习时间,使学生精力分散,影响学习和进步。早恋也常使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处于波动状态,给中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另外,早恋中的中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集体活动冷淡,与同学关系也逐渐疏远。因此,已经早恋的同学,应尽快地从早恋中解脱出来。要走出早恋的误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要人为地夸大这种爱。中学时期对异性产生好奇、感兴趣的心理是正常的。但过分夸大这种感受,有意识地去刺激助长这方面的情感是不可取的。

2、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去,多参加集体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容,迁移情感的注意力。

3、用坚强的意志克制自己情感的流露。对自己爱慕的同学,也像对其他同学一样,落落大方,一视同仁。时间一长,这种感情就会逐渐消失淡保(南京苏华)“"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尝试”"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尝试随着社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激烈竞争,21世纪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迫在眉睫。人的基础素质,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献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所需要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需要人才有较高的心理承受能力,能正确对待挫折与压力;能在竞争与进取中获取乐趣,能在学习和事业中体现自尊和自信。而现在的学生恰恰在以上各方面表现

出心理素质较低,挫折耐受性较差,对自身的认识和了解也较肤浅。而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又比较注意和重视学生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的培养与教育,忽视心理素质的提高,因而限制了学生个人潜能的发挥。

要提高人的素质,就要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充分的认识和研究;根据人的实际在先天的基础上发展与培养人的良好心理品质。为此,我们采取了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档案的做法。

建立中学生心理档案是为科学育人提供依据。“建档”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照搬,我们仅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的原则,设计了包括智力因素(类比推理、逻辑推理、思维等四种能力)、非智力因素(慎密性、乐群性、独乐性、敢为性等12项内容)、气质类型(多血质、抑郁质等四种气质类型)、及职业评定(与人打交道、与资料打交道等四个方面)四大类别,取量化与非量化为依据资料,通过对学生的观察、测试、咨询,为学生建立心理素质档案。”

我们采用五结合的方法(点与面结合;家长、班主任、政教处、学生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科学研究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对我区六所学校一千多名学生的智力能力、个性气质、职业评定进行了测试,得出数据,并在三所学校建立了学生档案。

为建立一支懂得心理学知识,热爱心理咨询工作的教师队伍。区教育局在全区挑选了一批优秀教师、校长、主任医生作为

心理咨询中心的骨干,并发出聘书为兼职咨询员。

为了让更多的人支持、了解此项工作,每下到一所学校,要给全体班主任或老师讲课,给家长讲课,给学生讲课,使大家了解这项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同时还与中教科一起举办了政教主任培训班,并给校医、政教主任先后举办了15讲有关心理咨询方面的知识讲座,并举办了“重视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展览,使此项工作受到广泛的重视。

“建裆”的主要做法是:测试

“建档”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智能、个性、心理及职业的各项测试,“得出较为可靠的科学依据。这是件很复杂的工作。它需要用数字表量化表示心理特点。

比如:智力测量主要是测查一个人的观察力、思维、记忆、想象等能力,这些反映到学习上,就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也叫学习潜力,它决不同于学习知识的考试,或智力竞赛,它是通过量化材料,创造出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方法,针对每个学生特点,扬长避短、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帮助他取得优异成绩,实现主体参与。

我们的测试是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分年级进行。如对智能、人格的测试,是为了让新进校的同学尽快适应环境,让老师、学校更快的了解每一个学生,因此,在初、高一进行。心理素质测试在初、高二进行,这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把握自己、认识自己,让老师更适当地进行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

法。在初三即将分流、高三即将选择专业,学生、老师、家长都很需要客观地了解“选择什么职业进行职业选择和职业辅导。

反馈

心理测试之后,要把结果反馈给老师、家长及学生,并通过反馈,给学生上一节心理辅导课,根据“测试结果可相信但不可全信,是有用的,但不可完全依靠它”的原则让学生正确分析自己、了解自己、把握自己。在几所学校所做的反馈报告会场都异常活跃。学生个个带着渴求了解自己的欲望认真记录。通过对心理学、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有关知识的传授,通过对个性、智能特点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人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学会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自我调节。

老师、班主任,学校可通过反馈结果,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给家长反馈是让家长明白教育人、爱孩子也要遵循教育规律。

反馈使学校、家庭、学生从教育与被教育的矛盾中解脱出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达成教育的一致。

咨询

反馈之后,学生开始更科学、全面地了解自己,这时就会产生诸多的疑问,急需解决。家长也开始思考家庭教育如何与学校教育一致起来,也会提出许多问题。根据这一需要,反馈之后,学校设立了咨询信箱及咨询室,几所学校还先后成立了咨询研究小组,积极开展咨询活动,为家长、学生提供咨询服务。为了扩

大影响还开展了团体咨询,小组咨询和班级咨询等群众性咨询活动。因为心理咨询是一种磋商行为,咨询双方完全是种彼此合作的伙伴关系,我们只对求询者提供指导意见,并帮助分析他们的心理障碍。而真正最后解决问题要靠来询者自己的努力,要通过改变学生认识结构和行为方式来促使学生恢复心理平衡。实际上这也是一种思想工作的途径,在咨询中既要注意要变换老师角色,又要注意不同于社会上的纯咨询,使学生感到这种方式充满了人倩味和亲近感,非常愿意接受。

第五篇:中国大健康战略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关 键 词】大健康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4-2018年中国大健康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中国大健康战略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近年来,药物研发成本与日俱增,药品研发难度和上市周期在不断扩大。在原材料尤其是中药材成本快速上升的大环境下,医药行业饱受基本药物制度、招标采购和药品价格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困扰,处方药的竞争日益加剧。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形势下,药企向“大健康”领域延伸,发展新业务,拓展新市场,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需求结构、提升消费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着力点。

与此同时,在药店方面,单纯的药品利润下滑严重,“平价”渐渐走到尽头,终端急需创新业态;而同时,消费者需要能够提供健康服务、养生保健的平台;因此,药店大健康战略运营而生,在药店中铺设一些高毛利的健康产品品种,正适合终端胃口。

大健康战略有市场需求,有潜力可挖,但是在当前大健康市场上取得成功的企业寥寥无几。本报告通过对国内外大量“大健康”案例的一一剖析,总结出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总结出一条切实有效的“大健康”之路,帮助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路上少走弯路、错路,帮助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店经营机构尽快走出当前的经济困境,实现企业发展质的飞跃。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对大健康市场的专业跟踪和研究,采用国际先进的科学分析模型,全面而准确的为您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以行业所处的经济、政策、社会等各方面宏观环境为依托,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当前大健康战略的发展状况、典型案例以及发展前景;介绍了医药生产企业、药品销售企业等不同性质企业的大健康战略发展情况;并详尽介绍了国际、国内领先企业的发展经验。同时,佐之以整个市场近5年来全面详实的一手连续性市场数据,让您全面、准确地了解企业实施大健康战略的要点、重点。

本报告最大的特点就是前瞻性、适时性和实用性。报告根据大健康战略的发展要素及众多企业多年实行大健康战略的实践经验,深入而客观地剖析当前中国企业实行大健康战略的情况,并根据实行大健康战略企业的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大健康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本报告是医药生产企业、药店等医疗机构、体检/健身机构、投资企业准确了解大健康战略发展前景,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经营决策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业内第一份对大健康战略进行全方位剖析以及典型案例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重量级报告。

本报告将帮助医药生产企业、药店等医疗机构、体检/健身机构、投资企业准确了解市场上大健康战略的最新发展动向,及早发现大健康战略市场的空白点、机会点、增长点和盈利点„„,前瞻性的把握企业发展的方向,明确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和趋势,形成企业良好的可持续发展优势,有效规避行业投资风险,更有效率地巩固或者拓展相应的战略性目标市场,牢牢把握行业竞争的主动权。

报告目录请查看《中国大健康战略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下载国际投资领域中的国民待遇解析两个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与改革思考上(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投资领域中的国民待遇解析两个典型案例的比较分析与改革思考上(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