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事诉讼复习资料
2013级民事诉讼法期末复习
名词解释
诉:可指一种制度,即民事之诉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有关诉的要件(起诉要件、诉讼要件等)诉讼标的、诉的识别、诉的类型、诉的合并与变更等程序规范。
诉讼标的:是指民事当事人之间争议的请求法院审判的民事实体法律关系或者民事实体权利。
两审终审制度(审级监督):是指一个民事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就宣告终结的制度。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抗诉。级别管辖: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移送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发现本院对该案件无管辖权,而依法通过裁定方式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的制度。管辖权移交:是指依据上级法院的决定或同意,将案件的管辖权从原来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转移至无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使无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因此而取得管辖权。管辖异议:是指当事人认为受诉人民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而向该法院提供的不服该法院管辖的意见或主张。
当事人:是指民事诉讼程序中起诉和应诉的人,起诉的人为原告,应诉的人为被告。
当事人适格:也称正当当事人,是指就特定的诉讼,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成为原告或被告,因而受本案判决拘束的当事人。诉讼担当:是指本来不是民事权利或法律关系主体的第三人,因对他人的权利或法律关系有管理权,而以当事人的地位,就该法律关系所产生的纠纷而行使诉讼实施权,所受判决的效力及于原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普通诉讼:诉讼由同一人民法院管辖,属于同一种类诉讼标的,人民法院为诉讼经济,得到当事人同意合并两诉,作为共同诉讼审理。
证明标准:是指运用证据证明待证事实所应达到的程度或尺度,又称证明要求。
诉讼中止 :是指诉讼进行过程中,由于某种法定情形的出现而使诉讼活动难以继续进行,受诉人民法院裁定暂时停止本案诉讼程序的制度。
诉讼终结:是指在诉讼进行过程中,由于某种法定事由的出现,致使本案诉讼程序无法或没有必要继续进行时,受诉人民法院裁定结束本案诉讼程序的制度。
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自愿作出相互谅解和让步,就如何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有关内容达成协议,即执行和解协议,从而结束执行程序的一种活动。
简答题
一、诉的概念和诉的要素
答:诉的概念:诉可指一种制度,即民事之诉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有关诉的要件(起诉要件,诉讼要件等)诉讼标的、诉的识别、诉的类型、诉的合并与变更等程序规范。诉的要素:1.诉的主体:原告与被告
2.诉的客体: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
3.诉的原因(诉的原因事实):权利发生事实,包括民事法律事实(如原告与被告签订合同)和民事纠纷事实(如被告违约),支持诉讼标的和诉讼请求,并使诉特定化或具体化(“诉的识别”)
二、反诉的要件
答:1.主体方面:反诉是本诉被告对本诉原告提起的。
2.时间方面: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即法庭开庭审理前)提起反诉。
3程序方面:反诉与本诉必须适用相同的诉讼程序。
4.反诉与本诉在诉讼标的、诉讼请求或案件事实方面存在着法律上的牵连关系
三、当事人平等原则 含义:是指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平等地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内容:1.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平等
2.人民法院应平等地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
四、辩论原则 含义:是指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在法院的主持下陈述各自的主张和意见,互相进行反驳和答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原则。内容:1.辩论原则贯穿于民事诉讼的全过程 2.辩论的范围包括程序与实体两方面内容 3.辩论可以采用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
4.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辩论权
五、处分原则 含义:是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自由支配和处置自己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原则。内容:1.处分权的主体是当事人
2.处分权对象是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3.处分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体现
4.处分权的行使不得违反法律的禁止规定(即不得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利益)
六、处分权与审判权的关系 1.处分权制约审判权 2.审判权监督处分权
3.审判权应保障处分权的行使
七、合议庭的组成
普通程序:①审判员与人民陪审员共同组成 ②全部由审判员组成二审程序:只能由审判员组成
再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注意:按一审再审的合议庭可以有陪审员)
特别程序:所有的选民资格案件、以及重大疑难的特别案件实行合议制的,且合议庭只由审判员组成。
注意:二审发回重审或再审程序要另行组成合议庭,即原审合议庭成员或独任审判员不得参加重审或再审合议庭。
八、公开审判制度
公开审判制度是指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审判过程及结果应当向群众、社会公开。
内容:1.审判主体应当公开
2.公开对象包括向当事人公开和向社会公开两个方面 3.从公开的程序阶段来说,公开审判不仅是指法庭审判的公开,也包括其他程序阶段的公开,即公开审判是指除合议庭评议案件阶段之外的审判全过程的公开 4.公开审判不仅是指形式上的公开,要贯彻实质上的公开
例外:下列案件不公开审判:一是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二是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三是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无论是公开审理还是不公开审理,宣判时一律公开。
九、审级监督制度 概念:是指一个民事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就宣告终结的制度。对于第二审人民法院作出的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等不得再提出上诉,人民检察院不得按照上诉审程序抗诉。方式:是以诉讼的方式进行的
模式:上诉制、撤销制、更审制,形成了三级审判的司法结构。其优点有:塔底很宽,由众多的一审法院组成,对初审案件进行全面的事实审查并在此基础上适用法律;相对宽阔的塔腰由多个中级上诉法院构成,以审查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的方式监督一审司法权,同时受终审法院监督;位于金字塔顶部的是独一无二的最高法院,对部分上诉案件中的法律事实行使许可上诉管辖权,以此实现制约下级司法权并维护法律适用的统一功能。
我国实行的是两审终审制度,其缺陷有:1.不利于法律的统一2.一些终审法院的审判水平相对较低,第一审不当裁判难以通过上诉审得到纠正3.不利于消除地方保护主义以及法官当事人之间的人情关系的影响
我国对两审终审制的完善:实行多元化的审级,即以两审终审为基础,有条件地实行三审终审;第三审仅限于法律审;最高人民法院仅承担第三审职能;第一审案件只能由基层法院和中级法院管辖;完善再审的适用条件和程序。十、一般地域管辖及其例外
一般地域管辖,是指根据当事人住所地与人民法院辖区的隶属关系所确定的管辖。一般地域管辖以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为原则,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为例外。
(一)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二)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是一般地域管辖的例外,是对“原告就被告”原则的补充。1.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2.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3.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4.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有关规定,对于下列特殊情况,也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被告一方被注销城镇户口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2)迫索赡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的,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3)军人对非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如果军人一方为非文职军人,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4)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离开住所地超过1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被告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法院管辖
十一、特殊地域管辖
特殊地域管辖又称为特别管辖,是指以诉讼标的所在地或民事法律事实发生地为标准,同时考虑被告住所地所确定的管辖。
1.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2.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保险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3.因票据纠纷提起的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4.因公司设立、确认股东资格、分配利润、解散等纠纷,由公司住所地法院管辖。5.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6.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7.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车辆、船舶最先达到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8.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事损害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的诉讼,由碰撞发生地、碰撞船舶最先达到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海难救助费用提起的诉讼,由救助地或者被救助船舶最先到达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由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理算地或者航程终止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十二、专属管辖制度 专属管辖,是指法律规定特定的民事案件只能由特定的人民法院管辖。下列案件属于专屑管辖: 1.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3.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所在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十三、协议管辖
协议管辖又称合意管辖,是指双方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以书面形式约定管辖法院。国内民事案件的协议管辖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当事人只能就合同纠纷案件达成管辖协议。
2.协议管辖只能协议改变第一审的法定地域管辖,不能协议变更级别管辖,也不能协议改变专属管辖。
3.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选择管辖法院。4.管辖协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
十四、移送管辖制度
㈠三个条件: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案件、移送的人民法院对案件没有管辖权、受理移送的人民法院对案件有管辖权。
㈡移送管辖只能移送一次,一经移送,受移送的人民法院都应当受理,并且不能再自行移送。
㈢禁止移送的三种情形⑴受移送的人民法院不能再自行移送;⑵根据管辖恒定的原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不能以当事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变更而移送管辖⑶两个以上的人民法院对案件都有管辖权时,应当由先立案的人民法院行使管辖权,先立案的人民法院不能将案件移送至另一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十五、管辖权转移有两种情形:1.上调性转移2.下放性转移
十六、管辖权异议 管辖异议:是指当事人认为受诉人民法院对该案无管辖权,而向该法院提供的不服该法院管辖的意见或主张。
管辖权异议的条件:1.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主体必须是本案的当事人2.管辖权异议的客体是第一审民事案件的管辖权3.提出管辖权异议的时间须在提交答辩状期间
十七、程序当事人的构成要件
1.必须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应诉,进行诉讼活动
2.必须是向法院请求确定私权或其他民事权益的一方及其相对方 3.必须在诉状内明确表示
十八、当事人适格
当事人适格:也称正当当事人,是指就特定的诉讼,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成为原告或被告,因而受本案判决拘束的当事人。
当事人适格的条件:1..必须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应诉,进行诉讼活动 2.必须是向法院请求确定私权或其他民事权益的一方及其相对方 3.必须在诉状内明确表示 4.争议的事项具有可诉性 5.具有诉的利益
十九、诉讼担当 诉讼担当:是指本来不是民事权利或法律关系主体的第三人,因对他人的权利或法律关系有管理权,而以当事人的地位,就该法律关系所产生的纠纷而行使诉讼实施权,所受判决的效力及于原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担当:一.法定诉讼担当:1.实体权利义务人的近亲属2.财产管理权人3.部分实体权利义务归属主体4.实体权利义务利害关系主体5.公益诉讼中社会公共利益的担当主体 二.任意诉讼担当
二十、普通共同诉讼
(一)普通共同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普通的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2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相同种类,人民法院将其合并审理的诉讼。
普通共同诉讼与必要共同诉讼相比有以下特征:(1)普通共同诉讼系由两个以上的 诉组成,而必要共同诉讼只有一诉。(2)普通共同诉讼是一种可分之诉,必要共同诉讼是不可分之诉。(3)普通共同诉讼的诉讼标的是同种类的,必要共同诉讼的诉讼标的是共同的。
(二)普通共同诉讼与必要共同诉讼的区别
区别必要共同诉讼与普通共同诉讼,原则上要看共同诉讼人在实体法律关系上是否存在共同关系或连带关系。存在共同关系或连带关系的一般是必要共同诉讼,反之,则是普通共同诉讼。同样,共同诉讼人对诉讼标的的权利义务虽产生于同一事实或法律上的原因,也并非一定构成必要的共同诉讼。
(三)普通共同诉讼人地位的独立性
普通共同诉讼是一种可分之诉,因此,普通共同诉讼人各自具有其独立性。二
十一、必要共同诉讼
(一)必要共同诉讼的概念和特点 必要的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2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同一的共同诉讼。必要共同诉讼须具备两个特点:(1)一方或双方为2人以上;(2)诉讼标的是共同的。(二)必要共同诉讼的类型
按照诉讼标的的权利义务本身是共同的,还是形成诉讼标的的权利义务的原因是共同的,可以将必要共同诉讼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权利义务共同性必要共同诉讼和原因共同性必要共同诉讼。
(三)必要共同诉讼人的追加
我国民事诉讼对于必要共同诉讼人确立的是强制追加制度。人民法院对符合法定条件的必要共同诉讼人就应当依法凭职权或者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追加,对不符合要求的追加申请则应依法裁定驳回。
(四)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内部关系
必要共同诉讼人之间采用协商的原则,协商一致的诉讼行为对全体有效。二
十二、代表人诉讼制度
【一】诉讼代表人概述
(一)代表人诉讼制度在理论上是共同诉讼制度与诉讼代理制度的有机结合(1)代表人本身是本案的当事人,他与被代表人之间有着同样的利益,与本案的诉讼标的有直接的利害关系。
(2)代表人的诉讼行为不仅是为了被代表人,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不仅是以自己名义,同时,也是以被代表人的名义进行诉讼。
(3)代表人代表他人进行诉讼的根据是全体当事人的共同授权,他所代表的也是全体当事人的共同意思,而不是某一个当事人个人的意思。
(4)代表人诉讼的裁判在实体上不仅要拘束被代表的当事人,也要拘束代表人本人,而诉讼代理人因与案件没有利害关系,因而在实体上不受裁判的拘束。
(二)代表人诉讼的概念与特征
代表人诉讼,指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由其中一人或者数人作为代表人进行的诉讼。
代表人诉讼的特点是:
1.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参加诉讼; 2.众多当事人处于相同情况,有相同的利害关系; 3.由诉讼代表人进行诉讼。
4.人民法院的裁判对众多当事人均具有法律效力。对于起诉时人数尚未确定的诉讼,人民法院以公告通知权利人进行登记。
【二】必要共同诉讼的代表人诉讼
(一)必要共同诉讼的代表人诉讼的概念
必要共同诉讼的代表人诉讼是指诉讼标的相同的当事人为多数时,为了简化和方便诉讼,由多数的一方当事人从中选出一人或数人代表自己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其裁判效力及于自己和所代表的其他必要共同诉讼人的一种制度。
(二)推选代表人的条件
推选必要共同诉讼的代表人须具备以下条件:
1.被推选的代表人必须与所代表的当事人具有共同的利益。2.起诉或应诉的一方当事人必须人数众多。3.须就特定的诉讼案件推选代表人。
【三】代表人的推选方法及代表人的权限
代表人应当是由全体共同诉讼人推选出来的,并以书面形式向受诉人民法院说明所推选的代表人。
代表人在获得诉讼代表权后,就可以代表其他共同利益人起诉或应诉,具有实施诉讼的权能。
【四】普通共同诉讼的代表人诉讼
普通共同诉讼的代表人诉讼制度,是对普通共同诉讼制度的扩张,以适应人数众多的共同诉讼的特殊需要,、其特点是:
1.普通共同诉讼是建立这种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基础;
2.起诉或应诉的一方当事人人数众多,难以用普通共同诉讼审理的;
3.由共同诉讼人一方共同推定代表人,并以书面形式告知人民法院后,代表人才代表被代表人进行诉讼。
4.对代表人、被代表人实体权利、义务应当分别判决,不能合一确定。
【五】当事人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一)当事人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的特点
当事人不确定的案件要采用代表人诉讼须符合以下要件:
1.争议的诉讼标的是同种类的,并且是基于相同的事实问题或法律问题而发生的纠纷。2.当事人人数众多,并且在起诉时人数没有确定的。
3.众多当事人诉讼请求和抗辩属于同一类型。4.诉讼代表人合格。
(二)当事人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的程序规则
1.诉讼代表人的产生、更换以及诉讼权利义务。
2.诉讼案件的管辖与诉讼费用。3.代表人诉讼的通知与当事人的退出。二
十三、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一)有独立的请求权第三人的概念和诉讼地位
所谓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是指对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独立请求权而参加诉讼的人。(二)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条件
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加诉讼须具备以下条件:
1.对本诉讼的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主张独立请求权。2.所参加的诉讼正在进行。3.以起诉的方式参加诉讼。二
十四、证据的法定种类
1.七种证据
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意见、勘验笔录(既是证据种类又是保全的方式)。
(1)当事人陈述:指当事人就与本案有关的事实情况向法院所作的陈述。
(2)书证:指用文字、符号、图案等所记载和表达的思想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书证的特点:第一,书证以其所记载和表达的思想内容来对案件事实起到证明作用;第二、书证具有较强的证明力;第三,书证在形式生相对固定,稳定性较强。
(3)物证:指以自己的外形、重量、质量、规格、损害程度等标志和特征来证明待证事实的物品和痕迹。特点:第一,物证是以实体物的属性、特征或存在状况证明案件事实;第二、物证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第三、物证在诉讼中一般表现为间接证据。
(4)视听资料:指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利用图像、音响以及电脑储存的资料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特点:第一、信息量大、形象逼真;第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证明力;第三、视听资料的使用具有很大的方便性;第四、容易被伪 造和变造。
(5)电子数据:指以电子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6)证人证言: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法院所作的陈述。特点:第一,证人与案件事实所形成的联系是特定的,因此不可代替;第二、证人证言只能是证人就其所知晓的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第三、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可靠性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7)鉴定意见:指鉴定人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民事案件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鉴别后所作出的书面意见。特点:第一、鉴定意见是针对诉讼中有待查明的事实问题作出的;第二、鉴定意见是对某个专门性问题所作出的分析、判断意见
(8)勘验笔录:指为了查明案件事实,法院对与案件有关的现场或物品进行勘查、检验后制作的笔录。
2.法定证据种类的判定
证据法定种类的判断,一定要根据具体的待征事实来进行分析。二
十五、诉的种类
给付之诉:指原告请求被告履行一定给付义务之诉。报告金钱给付、物之给付、和行为给付。
确认之诉:指原告请求法院确认其主张的民事法律关系或者特定的法律事实是否存在或者是否是合法有效之诉。如请求确认合同无效、婚姻无效、收养无效等。
形成之诉:指原告请求法院运用判决变动已成立的或既存的民事法律关系或者特定的法律事实之诉。如撤销或解除婚姻之诉、撤销或解除收养之诉。
二十六、支付令的申请及支付令异议成立条件
申请支付令的条件:(1)符合督促程序适用的范围;
符合关于债务和送达的要件(债务已到履行期,支付令可以送达债务人);(3)符合有关管辖和申请形式的要件;
(4)符合有关诉讼费用的要件,比照争讼案件受理费标准的1/3缴纳申请费。
支付令异议:指债务人就支付令所记载的债务,向发出支付令的法院书面提出不同意见。
成立条件:(1)债务人应在收到支付令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支付令的法院提出异议;(2)债务人应以书面形式提出异议;(3)债务人应当针对其债务本身或债权人的债权提出异议。二
十七、证明对象
(一)证明对象的概念
证明对象是证明主体的对称,亦称待证事实。是指证明主体运用一定的证明方法欲论证、说明的对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有意义的事实。证明对象有广狭两义:狭义上的证明对象仅指需要证明的实体性要件事实;狭义上的证明对象还包括需要证明的程序性要件事实、证据事实及外国法律和地方性法规。
(二)证明对象的范围
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是特定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民事实体法律事实。(2)程序法律事实。(3)证据事实。
(4)外国法律和地方性法规。
(三)免证事实
免证事实也称为无需证明的事实。具体有:(1)众所周知的事实。(2)自然规律及科学定理。(3)推定的事实。(4)法院的确定裁判预决的事实。(5)仲裁裁决预决的事实。(6)经公证证明的事实。
二十八、证明责任分类
1.主张法律关系存在当事人应就法律关系存在主张证明责任
2.反驳法律关系存在当事人不需要就法律关系不存在主张证明责任 3.主张对方权利受到制约的就需要权利收到制约的事实主张证明责任 4.承认法律关系存在但法律关系消灭了应就法律关系消灭负法律证明 二
十九、证据确凿的证明标准的要求 1.所有的证据都必须经过指证
2.所有认定的案件事实都有证据来支持 3.证据之间的案件事实不能有矛盾 4.案件证据之间形成证据链条 三
十、法院调节的原则 1.自愿原则
2.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 3.合法原则
三
十一、起诉的要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三
十二、诉讼终结与中止
诉讼终结:指在诉讼进行中,由于某种法定事由的出现,致使本案诉讼程序无法或没有必要继续进行时,受诉人民法院裁定结束本案诉讼程序的制度。裁定终结的法定情形:
(1)原告死亡,没有继承人或继承人放弃诉讼权利的;(2)被告死亡,没有遗产也没有应当承担义务的人的;(3)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4)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以及解除收养关系案件的一方当事人死亡的。
诉讼中止:指在诉讼进行中,由于某种法定情形的出现而使诉讼活动难以继续进行,受诉人民法院裁定暂时停止本案诉讼程序的制度。应当中止的法定情形:(1)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 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
作为一方当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
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6)其他应当中止的情形。三
十三、简易程序
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1.适用法院和审级
(1)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2)第一次审理,第一审程序。
2.适用案件范围
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民事案件。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前述案件以外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双方也可以约定适用简易程序。
(1)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
(2)当事人约定的案件
(3)不得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
①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
②发回重审和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
③共同诉讼中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
④ 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的。
3、简易程序适用的异议
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就适用简易程序提出异议后,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并按下列情
形分别处理:
(1)异议成立的,应当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审理,并将合议庭的组成人员及相关事项以书面形式通知双方当事人;
(2)异议不成立的,口头告知双方当事人,并将上述内容记入笔录。
(二)简易程序的特点
1、送达地址书面确认制度
(1)当事人提供与确认
当事人应当在起诉或者答辩时向人民法院提供自己准确的送达地址、收件人、电话号码等其他联系方式,并签名或者捺印确认。
(2)原告提供地址瑕疵的处理
原告提供了被告准确的送达地址,但人民法院无法向被告直接送达或者留置送达应诉通知书的,应当将案件转入普通程序审理;
(3)法院认定地址
被告到庭后拒绝提供自己的送达地址和联系方式,经人民法院告知后被告仍然拒不提供的:如果被告是自然人的,以其户籍登记中的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为送达地址;如果被告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以其工商登记或者其他依法登记、备案中的住所地为送达地址。
(4)视为送达
因当事人自己提供的送达地址不准确、送达地址变更未及时告知人民法院,或者当事人拒不提供自己的送达地址而导致诉讼文书未能被当事人实际接收的,按下列方式处理:
(一)邮寄送达的,以邮件回执上注明的退回之日视为送达之日;
(二)直接送达的,送达人当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之日视为送达之日。
2.传唤与答辩方式
可以采取捎口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简便方式随时传唤。但是,该方式不得作为按撤诉处理和缺席判决的根据。
被告口头答辩的,人民法院可以当即开庭审理;被告要求书面答辩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提交答辩状的期限和开庭的具体日期告知各方当事人。
3.审判组织
审判员1人独任审理。
4.庭审程序
(1)不受通知日期及调查、辩论的顺序限制。
(2)可以当庭举证;当庭举证有困难的,举证的期限由当事人协商决定,但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但应当保障当事人陈述意见的权利。
(3)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和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但其提出申请的期限不受《证据规定》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的限制。
5、开庭与审理的简化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一次开庭审结,但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再次开庭的除外。
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无争议的,审判人员可以在听取当事人就适用法律方面的辩论意见后迳行判决、裁定。
6.审限
3个月内审结,并且不得延长。
(三)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转换
1.简易程序转普通程序
(1)转换条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情复杂,需要转为普通程序审理。
(2)审限计算:从立案的次日起计算,而不是从程序转化时计算。
(3)举证期限的补足
简易程序转为普通程序审理,人民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少于三十日的,人民法院应当为当事人补足不少于三十日的举证期限,但征得当事人同意的除外。
2.普通程序转简易程序
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当事人各方自愿选择适用简易程序,经人民法院审查同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注意:决定权在法院。
(1)原则规定:已经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在审理过程中无论是否发生了情况变化,都不得改用简易程序审理。
(2)转换条件:当事人各方自愿,法院审查同意。
(四)简易程序的裁判
1.判决结案的,应当公开宣判。
2.裁判文书必须加盖基层人民法院印章。
3.裁判文书的简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裁判文书对认定事实或者判决理由部分可以适当简化:
(1)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需要制作民事调解书的;
(2)一方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明确表示承认对方全部诉讼请求或者部分诉讼请求的;
(3)当事人对案件事实没有争议或者争议不大的;
(4)涉及个人隐私或者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一方要求简化裁判文书中的相关内容,人民法院认为理由正当的;
(5)当事人双方一致同意简化裁判文书的。三
十四、再审程序
指为了纠正意见生效裁判的错误而对案件再次进行审理的程序。特点:再审程序的补充性、再审发动主体的特殊性、再审的提起须具备法定事由、再审阶段的两分性。
再审程序的意义:(1)纠错功能,即纠正意见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中存在的错误;(2)救济功能,即为当事人提供全力救济的途径;(3)监督与保障功能,即以审判权监督、制约审判权与保障当事人的主体地位。再审事由的立法分类:
(1)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2)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3)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4)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5)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6)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7)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8)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9)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10)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11)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12)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13)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行为 不得申请再审的类型: 1)解除婚姻关系的判决 2)特别程序的判决 3)撤销仲裁裁决和驳回撤销仲裁裁决申请的裁定 4)不予执行裁定
5)再审申请被裁定驳回后,申请再审人不得以相同理由再次申请再审,但可以作为申诉案件审查处理
6)驳回再审申请的裁定不得申请再审
7)最高人民法院再审裁判或者再审审查驳回的案件,再审申请人仍不服提出再审申请的,不予受理
再审审理的管辖法院既可以是原审法院,也可以是原审法院的上级法院或与原审法院同级的其他法院;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6个月内提出。
第二篇:民事诉讼课后复习资料答案全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民事诉讼法律法规所调整的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存在的以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为内容的具体的社会关系合议制度是指由三名以上的审判人员组成审判集体代表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对案件进行审理做出裁判的制度级别管辖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普通共同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或以上其诉讼标的属于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而共同进行的诉讼诉讼第三人是指对于已经开始的诉讼以该诉讼的原被告为被告提出独立的诉讼请求或者由该诉讼中的原告或被告引进后主张独立的利益或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辅助该诉讼一方当事人进行辩论的诉讼参加人证据能力又称为证据资格或证据的适格性是指一定的事实材料作为诉讼证据的法律上的资格或者说是指证据材料能够被法院采信作为认定案件事实依据所应具备的法律上的资格诉讼中止是指在诉讼进行过程中由于某种法定情形的出现而使诉讼活动难以继续进行受诉人民法院裁定暂时停止本案诉讼程序的制度执行回转是指已全部或部分执行完毕后,因原执行依据被依法撤销,由执行员根据新的法律文书采取措施将被执行的财产返还给被执行人恢复到未执行前的状态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主体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享有诉讼权利和承担诉讼义务的国家机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范围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诉讼参加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内容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依诉讼法律规范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诉讼义务。客体指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委托诉讼代理人指接受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的授权委托代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特征:a委托诉讼代理权的产生是基于委托人授权代理权的意思表示b诉讼代理人依照代理权以当事人名义代为实施或接受诉讼行为从而维护该当事人利益的诉讼参加人c委托人和受托人都具有诉讼行为能力。范围律师,当事人的近亲属,有关社会团体或当事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经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民事诉讼证据的属性指作为民事诉讼证据应当具有的性质和要求。客观性指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包括a在形式上证据表现为客观存在的实体b证据的内容是对于案件有关的事实的客观记载。关联性又称相关性指民事诉讼证据必须与所要证明案件事实存在一定的客观联系。A客观存在而不是凭空推测的b可以使直接联系也可以是间接的联系c可以表现为肯定联系也可以表现为否定联系。合法性指证据必须按照法定程序收集和提供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包括a证据的调查收集审查认定必须符合法定程序b证据的形式应当合法法院调解的原则a自愿原则指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必须在双方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包括程序上的自愿和实体上的自愿b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要求审判人员在主持调解的过程中应当查明案件事实分清争议的是非曲直确认当事人各自的责任,该原则是以事实为根据的司法原则在法院调解中的体现c合法原则指人民法院主持的调解活动和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符合法律的规定即程序上的合法和实体上的合法上诉案件的裁判种类A对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的案件的裁判a驳回上诉维持原判b依法改判c发回重审第二审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原审法院的判决确实错误或认定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的,第二审法院经过审理认为原判决违反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B对一审裁定提起上诉案件的裁定当事人对不予受理的裁定管辖权异议的裁定驳回起诉的裁定可以依法上诉。处理:a第二审人民法院查明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的裁定有错误的应在撤销原裁定的同时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立案受理b查明第一审人民法院作出的驳回起诉裁定有错误的在撤销原裁定的同时指令第一审人民法院进行审理,撤销原裁定作出正确裁定。一审与二审程序的联系与区别A联系一审程序是二审程序的前提和基石二审程序是一审程序的继续和发展B 区别a程序发生原因不同一基于当事人的起诉和法院的管辖权二基于当事人的上诉权和二审法院的审判监督权b审级不同一在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适用的程序二在二审法院审理适用的程序c审判组织不同一适用第一审诉讼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形式有两种即合议制和独任制二只能采取合议制合议庭必须由审判员组成不能有陪审员参加d审理的对象不同一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益争议二是对当事人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的法律进行审查审理对象是一审法院的裁判e审理的方式不同一只能采用开庭审理的方式二选择采取开庭审理或径行判决f裁判的效力不同一判决后在上诉期间未发生法律效力二审结后的裁判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当事人不得提起上诉诉讼证明的要素证明主体,证明对象,证明方法,证明责任,证明标准,证明程序送达的方式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公告送达民事执行的基本原则执行合法原则,执行当事人不平等原则,执行适度原则,执行及时原则,执行穷尽原则审理前的准备法定期间内送达诉讼文书,告知诉讼权利义务与合议庭组成人员,审核诉讼材料调查收集必要的证据,追加当事人,在举证时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组织交换证据民事纠纷解决机制自力救济,社会救济,公力救济民事诉讼指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特点a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进行b法院的审判活动在诉讼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民事诉讼过程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证据的分类证据与证明责任的关系分为本证和反正,证据的来源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证据与特征事实之间的关系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间接本证和间接反证先予执行指人民法院在诉讼过程中根据一方当事人的裁定另一方当事人给付申请人一定数额的金钱财物或者实施或停止某种行为的一种制度条件:a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不先予执行将严重影响申请人的生活或者生产经营b申请人确有困难并提出申请c本案的诉讼请求属于给付之诉d被申请人有履行能力适用范围A追索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B追索劳动报酬C因情况紧急需要先予执行a需要立即停止侵害排除妨碍b需立即返还用于购置生产原料生产工具贷款c追索恢复生产经营急需的保险理赔费起诉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的或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以自己的名义请求人民法院通过审判给予司法保护的诉讼行为。条件a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b有明确的被告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由d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强制措施拘传训诫咋听退出法庭罚款拘留裁判分类判决裁定决定命令开庭审理程序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合议庭评议,宣告判决裁定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为保证审判工作顺利进行就诉讼程序方面的有关事项及个别实体方面所作的判定上诉的形式要件指提起上诉在形式上必须具备的要素和条件包括a须为合格的上诉人和被上诉人b须在上诉期间c须提交上诉状再审程序指对于已经作出确定裁判的民事案件在有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再次审理和裁判所使用的程序制度
第三篇:民事诉讼
复习资料民 事 诉 讼 法孙 斌805474464@qq.com
民 事 诉 讼 法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民事诉讼,就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案件和其他案件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各种诉讼法律关系的总和。
特征:1,民事诉讼具有公权性质2,民事诉讼具有强制性3,民事诉讼当事人双方诉讼地位具有平等性4,民事诉讼具有程序性(P13):民事诉讼法,就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调整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和互相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民事诉讼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民事诉讼法是指民事诉讼法典,即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颁行的关于民事诉讼的专门法律。广义的民事诉讼不仅包括民事诉讼法典,还包括其他法律中有关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
第六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一、特有原则 :诉讼权利义务同等原则;诉讼权利义务对等原则;民事诉讼当事人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原则;自愿和合法调解原则;辩论原则;处分原则
第七章 民事审判的基本制度
一、合议制度的概念 合议制度,是只有三名义上的审判人员组成审判集体,代表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对案件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合议庭的组成应该是单数。合议制和独任制是人民法院 审理民事案件的两种审判组织形式。合议庭由审判长,助理审判员或者人民陪审员随机组成。
二、回避的条件 审判人员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以上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
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勘验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的诉讼代理人、辩护人有夫妻、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5,本人与本案当事人之间存在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审判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及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回避,但应当提供证据材料:1,未经批准,私下回见本案一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辩护人的2,为本案当事人推荐,介绍代理人、辩护人,或者为律师、其他人员办理该案件的3,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财物、其他利益,或者要求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报销费用的4,接受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宴请,或者参加由其支付费用的各项活动的5,向本案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借款、借用交通工具、通讯工具或者其他物品,或者其他物品,或者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在购买商品、装修住房以及其他方面给予的好处的。不公开审理的规定:1,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2,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3,离婚案件和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但是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4,合议庭对案件的评议也是不公开的。
第十章民事案件的主管和管辖
一、人民法院主管的范围 我国人民法院主管的民事案件有以下几种:A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财产权和人身权纠纷。1,由民法调整的因财产关系及与财产关系相联系的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2,有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调整的因婚姻家庭关系、继承关系、收养关系等产生的纠纷。3,由商法调整的因商事关系引起的纠纷4,有经济法调整的因经济关系引发的各类纠纷5,有劳动法调整的因劳动关系引发的纠纷B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适用于民事诉讼法解决的其他案件。该案件主要有: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或者宣告死亡案件等。
二、民事案件管辖的概念: 民事案件的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之间以及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三、级别管辖的概念级别管辖,是指划分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1,重大涉外案件2,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3,最高人民法院确定有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该案件包括{1海事海商案件2专利纠纷案件3商标纠纷案件4著作纠纷案件5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和期货纠纷案件6涉及港、澳、台同胞及其企业、组织的经济纠纷案件。7诉讼标的大,或者诉讼单位属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的经济纠纷案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0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管辖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第一审民事案件。” 1,在全
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2,认为应当由本案审理的案件四、一般地域管辖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民事诉讼法》第22条确立了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即“原告就被告”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在《民诉意见》中还对特定情况作了以下补充规定:1,双方当事人均被注销城镇户口的,由被告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2,离婚诉讼双方当事人都是军人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的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的人民法院管辖3,双方当事人都是被监禁或被劳动教养的,由被告原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4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一般地域管辖的例外:1,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1,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2,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3,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4,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此外,《民诉意见》还对下列特殊情况作了补充规定:1,追索赡养费案件的几个被告住所地不在同一辖区,可以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2,非军人对军人提起的离婚诉讼,如果军人一方为非文职军人,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3,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的,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4,被告一方注销城镇户口的,由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离婚案件地域管辖的特别规定(重点):1,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婚姻缔结地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婚姻缔结地或一方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2,在国外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定居国法院以离婚诉讼须由户籍所属国法院管辖为由不予受理,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由一方原住所地或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3,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受诉人民法院有权管辖。4,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应由原告或者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五、专属管辖专属管辖,是指法律规定特定类型的案件只能有专门的人民法院管辖,其他人民法院无管辖权,当事人也不得协议变更管辖法院的制度。
适用于专属管辖的案件(简答):1,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2,因因港口作业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3,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4,因船舶排放泄漏油类或者其他有害物质,海上生产、作业或者拆船、修船作业造成海域污染损害提起的诉讼,有污染发生地、损害结果地、、或者采取预防污染措施地海事法院管辖。5,因在我国领域和有管辖权的海域内履行的海洋勘探开发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合同履行地的海事法院辖。
协议管辖: 协议管辖,又称合意管辖或约定管辖、意定管辖,是指双方当事人在纠纷发生前或发生后,以书面方式约定管辖法院的制度。
国内民事案件的协议管辖,必须具备的条件(简答):1,协议管辖只适用于合同纠纷案件;2,协议管辖只适用于第一审人民法院管辖的合同纠纷案件;3,管辖协议须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协议无效。4,当事人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协议选择管辖法院。5,当事人必须作出确定、单一的选择;6,不得违反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第十一章 诉讼当事人与代理人
一、其他组织 《民诉意见》第40条规定,其他组织包括:1,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私营独资企业、合伙组织。2,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合伙型联营企业;3,依法登记领取我国营业执照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4,经民政部门核准登记领取社会团体登记证的社会团体;5,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分支机构;8,经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乡镇、街道、村办企业;9,符合本规定的条件的其他组织。
第十二章多数当事人
按照《民事诉讼法》第5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标的是同一种类、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诉讼形式,称为共同诉讼。在共同诉讼中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共同在人民法院进行诉讼的当事人称为共同诉讼人。
二、必要共同诉讼人参加诉讼的情形:1,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挂靠集体企业并以集体企业的名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在诉讼中,该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或私营企业与其挂靠的集体企业为共同诉讼人。2,个体工商户在诉讼中,营业执照上登记的业主与实际经营者不一致的,以业主和实际经营者为共同诉讼人。3,个人合伙人在诉讼中为共同诉讼人。4,企业法人分立的,因分立前的民事活动发生纠纷,以分立后的企业为共同诉讼人。5,借用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盖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银行账户的,出借单位和借用人为共同诉讼人。6,因保证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债权人向保证人和被保证人一并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当将保证人和被保证人列为共同被告;债权人仅起诉保证人的,除保证合同明确约定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外,人民法院应当通知被保证人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7,在继承遗产的诉讼中,部分继承人起诉的,人民法院应通知其他继承人作为共同原告参加诉讼;悲痛知道继承人不愿意
参加诉讼又未明确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人民法院仍应把其列为共同原告。8,被代理人和代理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为共同诉讼人。9,共有财产受到他人侵害,部分共有权人起诉的,其他共有权人应当列为共同诉讼人。
三、代表诉讼制度的特征:1,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人数众多。2,有诉讼代表参与诉讼。3,多数当事人的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同一种类的。
四、人数不确定的代表人诉讼的特殊程序:1,公告2,登记3,判决效力的扩张
四、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与必要共同诉讼人的区别:1,争议的诉讼标的不同2,参与诉讼的方式和时间不同。3,争议对象不同。4,诉讼地位不同。
五、诉的概念:诉,是指当事人根据自己对法律的理解,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向法院提出的,解决民事争议,保护其实体上的权利的请求。
诉的种类(选择):1,给付之诉2,确认之诉3,形成之诉。(诉的变更与追加。理解)
第十五章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
一、民事诉讼证据的特征 :1,客观性 2,关联性 3,合法性。
证据的种类:1,书证 2,物证 3,视听资料 4,证人证言 5,当事人陈述 6,鉴定结论 7,勘验笔录。
二、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了解)
第十六章证明
一、无需证明的事实:1,众所周知的事实 2,自然规律及定理 3,推定的事实 4,预决的事实 5,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 6,已为有效公正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7,诉讼上承认的事实。
三、《证据规定》对证明责任分配的例外规定:1,证明责任分配的倒置。2,推定。3,法官裁量。
《证据规定》第4条对证明责任倒置的情形作了规定,但同一条款中的许多规定并不属于证明责任的倒置,而是证明责任的正置。为明确起见,分述之:1,关于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侵权诉讼 2,关于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3,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4,关于建筑物或者其他设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搁置物、悬挂物发生倒塌、坠落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5,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6,因缺陷产品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7,因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的侵权诉讼。8。,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
四、证明过程(了解)
第十七章送达
一、送达的方式:1,直接送达 2,留置送达 3,委托送达 4,邮寄送达 5,转交送达 6,公告送达(公告期限60天)。第十九章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
一、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1,拘传 2,训诫 3,责令退出法庭 4,罚款 5,拘留
第二十一章 第一审普通诉讼程序
一、起诉的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二、撤诉(选择):1,申请撤诉 2,按撤诉处理 3,撤诉的法律后果 {三者要区分}。
三、缺席判决(选择)缺席判决使用的情形:1,原告在被告反诉的情况下,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2,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3,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4,人民法院对无诉讼行为能力的被告的法定代理人,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又不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四、延期审理的情形: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 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
诉讼中止(选择)的条件:1,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与诉讼的;2,一方当事人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3,作为当事人一方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4,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5,本案必须以另一案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另一案尚未审结的;6,其他应当中止诉讼的情形。
第二十二章简易程序
一、不能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1,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的;2,发回重审的;3,共同诉讼中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的;4,法律规定应当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程序;5,人民法院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
第二十三章民事判决、裁定和决定{区分三者}。
一、民事裁定的效力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制作的第一审民事裁定,除“不予受理”、“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和“驳回起诉”的裁定允许上诉外,其余裁定一经送达便生效。
第二十五章第二审程序
一、第二审程序的概念:第二审程序是指由于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生效的第一审裁判而在法定期间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引起的诉讼程序,是第二审级的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所适用的程序。
二、第二审程序与第一审程序的联系与区别:A。联系:第一审诉讼程序是第二审程序的前提和基础,第二审程序是第一审诉讼程序的继续和发展。B.区别: 1.审判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同。2.审级不同。3,任务不同。
三、撤销原判,发回重审(两种情况):1,原判决认定事实有错误,或者原判决认定事实不请,证据不足时。2,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有下列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形之一,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的,应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1)审理本案的审判人员、书记员应当回避未回避的;(2)未经开庭审理而作出判决的;(3)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当事人未经传票传唤而缺席判决的;(4)其他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是否发回重审的不同情况处理(选择):{共五条}
第二十六章审判监督程序
一、审判监督程序是怎样引起的?1,当事人申请再审 2,法院决定再审 3,人民检察院抗诉的再审。
第二十七章特别程序
一、特别程序的特点:1,特别程序的审理是对某种法律事实进行确,2,没有原告和被,3,实行一审终,4,审判组织特别 5,不适用审判监督程序 6,案件审结期限较短 7,免交诉讼费用
第四篇:民事诉讼
1.2.3.4.5.6.7.8. 工具/原料 民事官司又称民事诉讼,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发生的诉讼关系的总和。民事官司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诉讼,同时,因为有国家审判权介入,它又具有国家公力性质;民事诉讼受《民法通则》和《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范,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民事诉讼分起诉阶段、法庭准备阶段、开庭审理阶段、制作和宣告判决阶段等,前阶段是后阶段的基础和前提,后阶段是前阶段的继续和延伸,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步骤/方法 发生纠纷后,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举例说明:发生交通事故后,你要及时报警,保护现场,拍照固定证据,同时在48小时内通知好保险公司。正确预测评估诉讼风险 评估是否在诉讼时效范围内、现有的证据是否充分、对方是否具有偿还债务的能力,是否需要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等。可以向律师咨询。确定本案适格被告 首先,如果被告是个人,那么你需要到对方的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打印户籍证明(个人无法办理,律师可以打印);如果被告是单位,那么需要到工商行政管理局打印该单位的基本注册资料。其次,尽可能多列被告,追究侵害主体时要尽可能地做到宁可告错,不可漏告,这样会增加执行主体和承担责任的保险系数; 再次,紧盯有可供执行财产的被告,做到挑肥拣瘦。一般单位财力相对雄厚,执行起来比个人更好执行些,对于那些无财产可供执行的被告应想其他办法,有时不一定非要走诉讼程序,协商调解也是不错的解决办法。确定管辖法院 举例说明:发生同一起交通事故案件,上海市人民法院和江西省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那么我们应尽量选择向上海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江西省人民法院计算残疾赔偿金所依据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适用江西省统计局的数据,他远远低于上海地区的统计局数据,在赔偿标准上不能有效的达到最大的合法权益。选择诉讼策略 包括立案时机、诉讼方式等,举例说明:同样一个交通事故案件在2010年2月份起诉和在2010年4月份起诉所得到的判决结果很可能是不一样的,因为新标准一般会在3月份出台。提起诉讼时要充分考虑是否有新的法律或司法解释出台,该法律或解释对我方诉讼是否有利,然后确定正确的诉讼策略。准备起诉材料立案 制作诉状和证据目录后向法院立案庭立案,如果受理了会给你交费通知书,你再持交费通知书去缴纳诉讼费用。缴纳费用后,算是你的案件已经正式受理了,法院会安排开庭日期,并邮寄传票,上面会写明开庭日期、时间和地点以及审判员。法庭审理 开庭时间到了,你应准时到庭,迟到会给法官留下不佳的印象,有时侯会认为你主动放弃诉讼,会作为撤诉来处理。法官的书记员会核实双方的身份,然后进入庭审阶段,法官会先问你要不要法官回避,如果你确认法官与被告是亲戚或者其它亲密关系,那么你就说要回避,否则你就说不需要。然后宣布正式审判,会让原告先读诉讼状,读完后提交相应的证据,再让被告反驳,然后进入对证据的质证阶段(庭审调查),这个时候,你一定要对所有对方的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进行仔细的质辩,否则就会对你不利。证据质辩完后,就进行双方的辩论阶段,一般法官会让双方各有两次辩论机会,但如时间拖长就可能只有一次。辩论结束,法官通常会问双方要不要调解。如果双方都说可以,那么法官会先分别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功,法官就会宣布,现在休庭,择日宣判。过段时间,法官的书记员就会通知你去拿判决书。法官最后判决之前,你如果认为案件可能对你不利,或者说同个诉讼标的你还有其它诉讼方式,或者说你不准备起诉对方了,你可以向法院申请撤诉,提交民事诉讼撤诉申请书。一般情况下法院会允许你撤诉,然后给你一个裁决书,你可持裁决书向审判法官申请退还一半的诉讼费用。收到判决书后,如果你认为判决不公平,那么你就要在拿到判决书之日起15天内(裁决为10天)提起上诉,你要准备上诉状,然后提交给一审法院,由审判法官连同你的一审资料提交给二审法院;你也可以直接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上级法院决定受理你的案子后会给你缴费通知,你要记住的是你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去缴纳上诉费,否则会因错过上诉期而没办法启动二审。申请执行 如果你不上诉,对方也不上诉,15天后判决书生效,如对方不主动履行,你可向法院执行庭申请强制执行。注意事项 要打好一场民事官司,涉及许多专业的诉讼技巧及法律知识,聘请专业律师为你提供法律服务是有必要的。律
师作为处理法律纠纷的法律专业人士,就象医生为病人治病一样,虽然我们有时自己到药店抓些药也能治好一些小病,但大病来临,请你切勿“讳疾忌医”。一个民事案件在诉讼程序中,他只有两次机会,当你在一审大败后,二审要再反败为胜将会变的格外困难,这也是我国的司法现状。
第五篇: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第一审普通程序庭审程序
第一部分:
书记员:原告入庭,被告入庭(书记员核对诉讼参与人身份)。书记员:现在宣布法庭纪律:(1.法庭内要保持肃静,不得喧哗,禁止吸烟; 2.开庭过程中不得随便走动,不得进入审判区;3.未经法庭允许,不准录音、录像和拍照; 4.未经法庭允许,不准发言或提问;5.关闭移动通信工具。)
全体起立,请合议庭成员入庭。
报告审判长,原告×××诉被告×××纠纷一案,双方当事人均已到庭,法庭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可以开庭。
审判长:
请坐下,“××市中级人民法院,今天在公开开庭审理原告××××××××诉被告×××××××××纠纷一案”。
请原告向法庭陈述单位的全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委托代理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及代理权限。
请被告向法庭陈述相应内容(单位全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委托代理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职务及代理权限)。
原告对对方出庭人员有无异议?
被告对对方出庭人员有无异议?
经审查上述当事人的手续,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准予参加本案诉讼。
本案受理后,依法由本院法官××担任审判长并主审,与法官×××、×××组成合议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审普通程序,共同负责对案件的审判,由书记员×××担任法庭记录。当事人如认为上述人员不能公正审理本案,可以提出理由申请他们回避。
原告是否申请回避?
被告是否申请回避?
原告在诉讼中的其他权利义务是否清楚?
被告在诉讼中的其他权利义务是否清楚?
(如当事人称不清楚,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下列诉讼权利):
1.提出证据、申请调查、申请鉴定的权利;
2.进行辩论和请求调解的权利;
3.原告有放弃、变更、增加诉讼请求的权利;被告有承认、反驳对方诉讼请求、反诉的权利;
4.反对对方陈述与本案无关事实的权利;
5.最后陈述的权利;
6.有请求回避的权利,即当事人如果认为本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处理的,有权申请更换上述人员。
当事人必须履行下列诉讼义务:
1.对自己提出的主张负有举证义务,能够提交原件、原物的应提交原件,提交原件、原物有困难的,可以提交复印件或复制品;
2.遵守法庭秩序,不得妨碍民事诉讼,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
3.如实陈述事实,不得做虚假陈述;
4.双方当事人应围绕诉讼请求能否成立进行陈述。
5.自觉履行生效裁判文书规定的义务
原告是否携带有证人、鉴定人出庭?
被告是否携带有证人、鉴定人出庭?
审判长:原告×××诉被告×××纠纷一案,现在正式开庭。第二部分:
现在开始法庭调查。
1.请原告向法庭陈述诉讼请求以及理由。
被告是否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逐一询问每一诉讼请求的意见)?有无其他答辩意见?
(视情况)根据诉辩双方的陈述,法庭认为,本案的争议焦点是: 原告对法庭归纳的争议焦点有无异议?
被告对法庭归纳的争议焦点有无异议?
2.下面,法庭对当事人的争议焦点和案件的相关事实进行调查。在本院规定的举证期限内,原告向法庭提交了以下证据:(直接宣读证据清单的证据名称),除此之外,原告还提交了其他证据吗?请原告按证据清单的顺序,陈述每一证据需要证明的内容。
开庭以前,本院已将原告提交的上述证据向被告进行了送达,被告收到了吗?对原告提交的证据的真实性有无异议?对这些证据证明的内容有无异议?
开庭以前,被告是否向本院提交的证据?
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经合议庭评议后再作认定。
根据诉辩双方刚才的陈述,法庭认为有几个问题还需要向双方当事人进行调查。(提出调查问题)1、2、3、(询问合议庭成员有无其他问题)
法庭调查即将结束,原告是否还有其他证据需要向法庭提交?有无向法庭主张的其他事实?有无向对方当事人发问的问题?
被告是否还有其他证据需要向法庭提交?有无向法庭主张的其他事实?有无向对方当事人发问的问题?
法庭调查结束。
第三部分:
下面进行法庭辩论。
1.原告有无辩论意见?
被告有无辩论意见?
如无新的辩论观点,法庭辩论将终结。
2.原告有无新的辩论观点?
被告有无新的辩论观点?
3.法庭辩论将终结。
原告有无最后陈述意见?
被告有无最后陈述意见?
4.根据法律规定本案可以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
原告是否同意调解?
被告是否同意调解?
第四部分:
下面休庭二十分钟,合议庭对本案进行评议。休庭期间,当诉讼参与人和旁听的同志可以自由进出法庭。休庭。
现在继续开庭。
原告×××××××××××诉被告×××××××××纠纷一案,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审普通程序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审理经过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双方当事也作了最后陈述。休庭以后,合议庭三位法官根据本案当事人提交的证据,以及当事人对证据的质证意见,和法律的相关规定,对本案的事实、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的答辩意见,进行了认真的评议。现在宣布评议结果。
1、关于对本案证据的认定。(或合议庭决定,对证据的认定,在判决书中进行表述)。
2、关于本案合同的效力。
3、关于原告的诉讼请求。
4、关于被告的答辩意见。
下面,我代表××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原告诉被告纠纷一案进行口头宣判。全体起立。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之规定,判决如下:
(宣读判决书)
刚才的宣判,原告听清没有?被告听清没有?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
本案的庭审笔录请双方当事人在闭庭后立即核对,也可以闭庭后五日内来本院核对。诉讼参与人如认为记录有遗漏或错误,可以申请补正,如没有就请逐页签字,并请留下联系电话。
××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现在闭庭。
书记员:全体起立。请合议庭成员退庭。
请旁听的同志退庭。
请原告签字。
请被告签字。
请双方当事人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