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市农村工作会议传达提纲
省市农村工作会议传达提纲
2010年1月31日-2月1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和平邨宾馆召开。全省各市县(区)主管农业副书记、副市县(区)长、农委主任、畜牧局长参加会议。会议由省政府副省长吕维峰主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杜家毫做重要讲话,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申立国、省政协副主席赵雨森出席会议。我县县委副书记徐东伟、副县长罗晓滨、农委主任李方岐、畜牧局长王波参加了会议。会上,下发了《中共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意见》(讨论稿),齐齐哈尔市、绥化市、省农垦总局、尚志市、富锦市和东宁县做了典型经验介绍。会议精神主要体现在两位领导的讲话中:
一、杜家毫讲话的主要精神
1、明确主攻方向,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一是培育优势产业,构建现代化大农业产业体系。要稳定发展优质粮食产业;要加快发展畜牧水产业;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要稳步发展劳务产业;要着力发展特色产业。二是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化大农业物质装备水平。要加强农机化建设;要加强水利化建设;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要加强农业生态建设;要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三是加快科技进步,强化现代化大农业的科技支撑。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要实施良种化工程;要推进农业科技集成推广;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四
是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活力。要加快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步伐;要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加快创新农村金融组织;要不断推进农村其它改革。
2、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步伐。一是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二是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要加强小城镇基础建设;要加快实施百镇建设工程;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三是深入开展场县共建,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四是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加快减贫事业进程。
3、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民生。一是深入推进试点示范,不断增强引领带动效应。要继续推进试点。要深入开展帮建;要完善投入机制;要强化工作指导。二是加强农村基础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强农村住房建设;要加快农村道路建设;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加强农村新型能源和电网建设。三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要加快发展农村卫生事业;要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要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
4、切实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一要完善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二要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三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二、吕维峰讲话的主要精神
第一,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必须全力抓好粮食增产,确保今年登上900亿斤新台阶。一是调结构;二是增密度;三是抗干旱;四是抢积温。
第二,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必须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坚决实现增长6%以上的目标。一要摆上突出位置来抓;二要明确目标和增速;三要落实落靠增收措施
第三,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必须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推进传统耕作向现代全程机械化转变;二是推进土地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三是推进偏重生产向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四是推进生产服务向专业化转变;五是推进粮食销售向现代营销方式转变。
第四,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必须搞好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更加注重调动农民积极性;二是更加注重提高建设标准质量;三是更加注重提高农民素质;四是更加注重建立长效管护机制。
第五,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必须打好春耕生产第一战役,为全年农业丰收创造良好开局。一要抓好惠农政策落实;二要抓好项目建设落实;三要抓好物资资金落实;四要抓好科技培训落实,五要抓好组织领导落实。
第二篇: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传达提纲
一、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于2010年12月25日在兰州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不懈地做好“三农”工作,切实做到“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关于农业方面的重点工作有三项:
一要继续认真实施旱作农业区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进一步加大良种良法集成推广应用,科学规划和推进“四个1000万亩工程”,加快牛羊产业大县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二要切实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要集中力量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三要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深入实施促农增收“六大行动”,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农民职业技能和适用技术培训。四要继续推进农村公路、水利和沼气建设。
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全省农村工作会议1月10日在兰州召开。
省委书记陆浩,代省长刘伟平对“三农”工作分别作出重要批示。鹿心社、泽巴足做了重要讲话。
会议要求,“十二五”时期,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加作为中心任务,把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作为工作重心,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要 按照稳粮、增收、强基础、惠民生的总体思路,努力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6%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12%以上、粮食总产超过200亿斤。
会议强调,要全面抓好2011年“三农”工作重点任务落实,实现“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良好开局。一要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稳步发展粮食生产,力争2011年粮食增产10亿斤。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二要着力推进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发展劳务经济。三要着力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
三、平凉市二届十六次全委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1月6日在平凉召开。
按照“四三二一”战略思路,关于农业方面的重点工作有三项:
一、加快建设“四大基地”:一是全国农区绿色畜牧基地建设二是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建设。
二、加快创建“两个示范区”:建设西部干旱山塬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继续重点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节水农业,建成一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
三、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要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切实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 建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出栏肉牛39.2万头。发展果树经济林20万亩。大力发展以设施种植为主的蔬菜产业,蔬菜产量突破100万吨。要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全膜双垄沟播面积达到114万亩,农作物良种率达到93%。实施以技能型为主的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年内培训农民20万人次,劳务收入达到40亿元以上。新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试点乡镇3个,抓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20个、“三清五改”示范村100个。
四、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全市农村工作会议1月14日在平凉召开。会议指出: 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兴产业促增收,夯实基础增后劲,统筹发展惠民生。工作重点是: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加快,推进三个突破,强化四大支撑,落实五项措施。
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实现“五个一百、一个赶超”:粮食总产达到100万吨,科学养牛达到100万头,标准化果园达到100万亩,蔬菜产量达到100万吨,建成命名新农村建设示范村100个;农民人均纯收入努力赶超全省平均水平,达到3600元以上。突出两个加快,就是以调整经济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为突破口,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要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推进三个突破,就是以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在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上求突破;以助农增收为核心,在特色优势产业开发上求突破;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在体制机制创新 上求突破。强化四大支撑,就是强化项目、科技、龙头和人才支撑,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实施力度,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新技术,加快推进产加销、贮运服产业一体化经营体系建设,积极培养各类农业农村发展实用人才,为“三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落实五项措施,就是要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政策,注重典型引导,加大财政投入,建强基层组织。
第三篇:2014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达提纲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传达提纲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出发,高屋建瓴、深刻精辟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同时提出明确要求。李克强在讲话中深入分析了农业和农村工作形势,并就依靠改革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更好履行政府“三农”工作职责等重点任务作出具体部署。
会议指出,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央召开的又一次重要会议。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央出台的“三农”政策行之有效、深得民心,有效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力推动了农业农村发展。我国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会议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我们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住、紧紧抓好。
关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会议指出,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
1食安全战略。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要进一步明确粮食安全的工作重点,合理配置资源,集中力量首先把最基本最重要的保住,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要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把有限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搞好粮食储备调节,调动市场主体收储粮食的积极性,有效利用社会仓储设施进行储粮。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负责,中央承担首要责任,各级地方政府要树立大局意识,增加粮食生产投入,自觉承担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责任。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适当增加进口和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把握好进口规模和节奏。高度重视节约粮食,节约粮食要从娃娃抓起,从餐桌抓起,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关于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会议指出,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农村集体土地应该由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民家庭承包,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不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发生分离,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变化的新趋势,对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规模经营,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要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推动土地经营权等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会议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首先是“产”出来的,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对受污染严重的耕地、水等,要划定食用农产品生产禁止区域,进行集中修复,控肥、控药、控添加剂,严格管制乱用、滥用农业投入品。食品安全,也是“管”出来的,要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使权力和责任紧密挂钩,抓紧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要下猛药、出重拳、绝不姑息,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要大力培育食品品牌,用品牌保证人们对产
品质量的信心。
关于“谁来种地”,会议指出,解决好这个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要提高种地集约经营、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增加农民务农收入,鼓励发展、大力扶持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体。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要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创造良好务农条件和环境,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建立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制定大中专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经营农业的政策措施。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与此同时,也要继续重视普通农户的生产发展。
关于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会议指出,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不能断,农村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要重视农村“三留守”问题,搞好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坚持不懈推进扶贫开发,实行精准扶贫。要重视空心村问题,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
美丽乡村。要重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有序,及时反映和协调农民各方面利益诉求,处理好政府和群众利益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社会矛盾。要重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扩大农村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加大培养青年党员力度,提高基层党组织为群众服务意识,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扩大农村基层民主、保证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
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农情,遵循现代化规律,依靠科技支撑和创新驱动,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积极推进涉农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继续破除一切束缚农民手脚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处理好政府和农民的关系,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坚持因地制宜、试点先行,尊重农民和基层首创精神;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把方向、管大局、抓重点,地方按照中央“三农”决策部署解决好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问题。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突出特色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好的日子。
会议强调,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各级党委要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都要重视“三农”工作,多到农村去走一走、多到农民家里去看一看,真正了解农民诉
求和期盼,真心实意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以农业为主产业的市县乡镇干部,要熟悉农业、了解农业,要懂农作物的种类和品质、节气、农业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会议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扎实工作,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认真落实这次会议的各项部署,奋力开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崭新局面。
第四篇: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专题
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2010年3月)
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基本情况及主要精神
2010年1月17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9年全省“三农”工作,分析研究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10年的“三农”工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鸿忠主持会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罗清泉作了重要讲话,省委常委张昌尔作了工作报告,副省长赵斌作总结讲话。省领导苏晓云、李宪生、李明波、黄先耀、李春明、潘立刚、罗辉、陈柏槐等出席会议。会议表彰了10个农产品加工先进县和10个农产品加工先进企业,表彰了第二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仙桃市、洪湖市、枣阳市、黄陂区、赤壁市、夷陵区、沙洋县、蕲春县、宣恩县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省直有关部门、市州和县市区党政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我县采花茶叶公司被表彰为全省农产品加工先进企业,长乐坪镇白岩坪村被表彰为全省第二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㈠全省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情况。会议简要总结了全省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一是农业生产好于预期。粮食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总产462亿斤,比上年增产16.4亿斤,实现连续六年增产。二是农业基础建设好于预期。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502万亩,新增除涝面积285万亩,建设高产农田147万亩。三是农民增收好于预期。预计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50元,比上年增加400元,增长8.5%,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2.5个百分点。四是新农村建设好于预期。仙洪试验区、鄂州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7个县市脱贫奔小康试点、88个乡镇新农村建设试点全面启动。五是农村民生改善好于预期。“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4%,80%的县市全部放开大病救助病种限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开始启动。新建通村沥青(水泥)路2.2万公里,新增解决40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六是农村改革好于预期。七是农村社会稳定好于预期。
㈡2010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具体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4%,粮食增产4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
㈢2010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重点及主要措施。会议指出,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三农”工作对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面胜利、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十一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要正确分析形势,理清发展思路。一是要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理念。要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臵这个重要着力点,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二是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三是要树立产业推进理念。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条,有效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四是要树立改革创新理念。要继续深化农村内部改革,深化城乡联动改革。五是要树立项目推进理念。要整合现有资源上项目,要争取国家支持上项目,要用市场经济的办法上项目。围绕全省“三农”工作目标,重点实施八大工程。
1、实施新农村建设工程。重点在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方面下功夫,突出抓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向纵深发展。省委要求,仙洪试验区按照规划要求,重点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镇建设
和村庄整治。7个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市)要按照富民富县的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88个试点乡镇要切实完善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用好扶持政策,挖掘自身潜力,努力打造新的发展优势。省委、省政府将于今年5月份在鄂州市召开以城乡统筹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现场会。
2、实施粮食产能工程。一是要加快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力争新增高标准农田100万亩,改造低丘岗地50万亩、改造低产田75万亩。二是要加快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含量,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着力提高单产和品质。三是要加快商品粮基地建设,启动33个产粮重点县新增粮食产能工程,抓好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
3、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一是要明确产业发展重点。省里将着力支持有湖北特色的粮油、畜禽、水产、林特、棉麻、果茶6大产业发展。各地也要根据当地资源、产业、市场优势,围绕省里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选择好各自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二是要抓好加工园区建设。2010年省里将安排10亿元调度资金,重点支持20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三是要大力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四是要强化基地建设。围绕龙头企业加强原料基地建设。妥善处理龙头企业、生产基地与广大农户的利益关系,形成三者互促共荣的发展局面。
4、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工程。一是要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力度。围绕种养业、农产品加工的重点技术难题,组织科技攻关,提高农业科研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要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三是要提高农业科技运用水平。加大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和操作运用能力,大力培养新型农民。
5、实施绿色农产品体系工程。一是要抓源头。要加强农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二是要抓标准。要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体系,推进生产标准、操作规范制定进程,大力开展标准生产示范,积极倡导绿色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生态农业。三是要抓监管。要管好农产品销售市场,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检测、认证和可追溯制度,确保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6、实施农民持续增收工程。一是要提高农业效益增收。继续引导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和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广增产增收种养模式,提高农业产出效益。二是要鼓励外出打工增收。继续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技能水平,推动打工增收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形成劳务集群优势。三是要发展农村新产业增收。大力支持乡村旅游、民俗工艺品加工、社会化服务等新兴产业发展,广辟农民农外增收就业渠道。四是要提高组织化水平增收。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生
产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的话语权。五是要落实惠农政策增收。及时兑现惠农补贴,加强农民负担监管,通过全面落实政策增加农民收入。
7、实施民生改善工程。一是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发展步伐,着重解决养老难、看病难等普遍问题。二是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农村“水、电、路、气、房”五件实事,解决525万人的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启动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新修通村沥青(水泥)路1.2万公里以上,完成40万户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建设任务,继续从省级福彩公益金中安排4000万元用于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改造。
8、实施农村市场体系工程。一是要加快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双百市场工程”,加强农产品产区交易市场建设,广泛开展农超对接,探索推进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渠道,促进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有效对接。二是要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大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加快建设农家店连锁体系以及与之配套的农村商品配送中心,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三是要规范农村市场经营行为。
会议重点强调:
一、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是推动生产方式转变。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特色经济,实现由简单食品保障向多功能扩
展转变,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二是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式转变。实现从主要依靠传统技术向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转变,走农业科技创新发展之路。三是推动农业组织方式转变。大力培育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合作组织、生产要素流通主体,实现从单一主体向多主体参与转变。四要推动投入方式转变。采取政策引导,通过市场运作,吸引社会资金,引导农民自身投入,实现从政府主导向多方参与投入转变,走多元化投入机制创新之路。
二、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一要完善发展规划。规划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多样性。要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迁、城镇体系演化的影响,推进村镇建设向人口集聚、土地集约转变。二要提升城镇功能。按照人口相对集中、资源优化配臵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科学规划好工业区、商业区和住宅区等城镇功能分区。三要培育特色城镇。湖北是楚文化发源地,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土家文化独具特色。在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上必须挖掘资源、创造特色、发挥优势。要打造、叫响、擦亮特色城镇名片。
三、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一是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二是要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重点是加快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四是要
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完善“以钱养事”的新机制。五是深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三农”工作领导机制,从2010年起对各个县市区“三农”发展进行综合考评,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考评工作,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把“三农”发展实际成效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三、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基本情况及主要精神
2010年2月27日,宜昌市农村工作暨市委林业工作会议在宜昌城区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林业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总结成绩,分析当前形势,部署安排2010年“三农”工作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林业工作。副市长王国斌主持会议,市委书记郭有明、市委副书记李亚隆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套开了全市农办主任会、农业工作会、林业局长会、水利工作会和扶贫工作会。
㈠全面总结全市2009工作。
一是持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丰收。各地持续增加农业投入,争取中央和省级生产性投资16.8亿元,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农业总产值达到250亿元,增长10.5%,农业增加值达到150.7亿元,增长10%,均超额实现预定目标。
二是继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民收入实现历史性跨越。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86元,比上年净增500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历史性新跨越。
三是全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优势产业取得明显突破。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成为上下共识,柑桔、茶叶产业化步伐加快,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生物质能源林建设加快,木本油料基地超过20万亩,湖北华饴公司建成国内最大木本油料生产线,为中山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探索了有效路子。
四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市场对接出现前所未有好形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50家,增长29%,占全市规模企业总量的34%。
五是全面推进惠民工程建设,农村新建通村沥青(水泥)路3234公里,新增解决29.28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继续稳步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顺利进行,农村低保覆盖面持续扩大,“清洁乡村”工程全面推进。
六是高标准启动多项改革试点,示范效应开始显现。高度重视五峰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建设,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建立对口支援机制,工作走在全省前列。10个省级新农村建设试
点乡镇完成总体规划,落实项目200多个,全面建立推进机制和工作体系。宜都市统筹城乡、夷陵区循环农业、点军区现代都市农业改革试点全面展开,一批项目开始产生示范效应。
七是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初步建立起市县乡村四级综合便民服务和综治信访维稳体系,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㈡明确2010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总体要求和目标。
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上,把扩大内需的路径放在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建设上,把统筹城乡的动力放在推进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上,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
工作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农村改革发展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㈢把握重点,扎实推进全市农业农村工作。
一是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是要加速打造柑桔、茶叶、生物质能源林三大产业体系,使之尽快成为综
合产值过百亿的支柱产业。
一是柑桔产业提档升级。要围绕建设中国一流柑桔主产区目标,全面提升基地水平,实行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升级。
二是茶叶产业创新发展。瞄准世界一流水平,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力争把宜昌打造成中国现代茶叶生产技术集成基地,跻身中国最有影响的茶产区行列。
三是生物质能源产业加速发展。支持湖北华饴公司大力发展油茶、核桃、橄榄深加工,使其迅速成长为中国一流的木本油料加工企业。扎实推动基地建设。今年新建10万亩,累计达到30万亩。要把低效林改造重点放在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上,重点支持五峰、长阳木本油料基地和兴山核桃基地建设。要整合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支持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
产业体系建设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迫切要求,更是我们提升农业发展品质的长期艰巨任务,各级各地必须牢固树立产业发展新理念,健全产业组织,打造产业链条,推动产业集成,建立产业保障,逐步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一是要推动农业产业协调共进。要提升蔬菜产业品质,大力培植高山蔬菜龙头企业,要重视发展生态水产,支持东部地区规模发展名优鱼等特种水产品,支持两坝一峡、香溪河、清江实施增殖放流,修复渔业生态。
二是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要抓龙头,今年农产品加工
规模企业要增长15%以上,要支持稻花香、安琪酵母、枝江酒业、采花茶业、萧氏集团、科力生、土老憨食品、屈姑食品、宜昌双汇、民大农牧、一致魔芋、天峡鲟业、圣品油脂等一批产品好、品牌好、市场好的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形成100亿、50亿、10亿、亿元企业梯队。要抓园区,继续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聚集,确保农产品加工产值2个县过百亿、2个县过50亿。要抓招商引资,紧盯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建立农业招商项目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招商活动。要抓品牌,加强品牌建设,扩大我市农产品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今年再创1至2个中国驰名商标。
三是要深化农商农超对接。一方面要加强销地市场建设,各地主要农产品都要到主销地开辟市场,尤其是要巩固扩大北京新发地柑桔蔬菜销售平台;另一方面要继续开展汉—宜农超农商对接活动并力争建立长效机制,积极组织上海—宜昌农副产品推介活动,促进农业按商家要求组织生产,促进优质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力争全年农产品订单销售达到30个亿。
四是要坚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力争全年新增200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覆盖率达到15%以上。
五是要全面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大力加强水利建设。大力推动现代林业建设,大力发展木本油料基地和优质林木,促进林木加工业提升档次。积极发展避灾农业。
六是要切实强化农业科技支撑。首先要高度重视良种繁育和推广工作。今年的重点是培育种业龙头企业,促进湖北华饴公司完成5亿株人工光种苗繁育项目建设,启动建设茶叶、烟叶、蔬菜、木本油料、中华鲟五大良种繁育中心。其次,要大力培养和引进农业科技人员。再次,要全力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第四,要努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建设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为契机,今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农业机械化作业综合水平要达到56%。
二是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努力拓展农村内需增长空间。
一是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下大力气夯实城镇化基础。我市城镇建设走在前列的地方,都是产业特色鲜明、聚集程度较高、经济富有活力的区域。鉴于此,必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非农产业,这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基础。
二是要坚持市场化运作,下大决心破解城镇建设难题。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最大的难题是资金困难,破解办法就是市场化运作。在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充分借鉴城区开发模式,大力推广宜都、当阳、夷陵经验,探索有效途径。在推进中心镇建设上,年内基本完成所有乡镇的建设规划,并要求每个县市区都办好一个中心镇建设试点。在推进中心村及中心居民点建设上,要探索迁村腾地的路子。
三是要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双轮驱动”。一是深入推进“生态家园”建设。全年完成“一池三改”3万户。抓好整县整镇村庄环境整治试点,全年整治200个以上村庄。二是继续搞好基础设施建设。通村公路逐步向自然村、中心居民点和产业基地延伸,年底实现100%行政村通等级水泥(沥青)路、100%乡镇渡口安全达标、95%行政村通客班车目标。三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四是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和三峡移民工作。今年再启动107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确保完成2.5万贫困人口脱贫、扶贫搬迁3500人任务。
三是着力深化农村改革,构建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要认真开展农村改革发展试点试验。一是全力抓好五峰自治县“全省贫困山区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二是抓好城乡统筹、循环农业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三大综合配套改革,大胆试验,探索路子。三是全面推进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工作。根据总体规划,加快项目建设步伐,确保完成投资12亿元,力争有1至2个乡镇的试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二是要积极深化农村内部各项改革。一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二要探索户籍制度改革。三要创新农村经营管理体制。四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五要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三是要加快形成农业农村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各级财政都要按规定增加预算,确保“三农”投入稳定增长。二是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投入。三是完善社会力量帮扶机制。今年继续组织市县党政机关派驻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继续开展新农村建设“百企反哺”及“民企联村”活动。四是促进涉农项目资金整合。要以县市为单位积极搭建产业和项目平台,整合涉农项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同时会议强调,一要切实抓好城乡统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一是扎实推进10个乡镇新农村试点工作。依照规划全面推开,切实见到实效,起到试点示范作用。二是抓好五峰脱贫奔小康试点工作。三是积极开展宜都市统筹城乡和夷陵区循环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四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二要大力发展现代林业,推进生态建设,着力构筑生态屏障。一是着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强力推进城市森林工程、农村森林工程、通道森林工程、水系森林工程和种苗基地工程。二是着力推进重点区域生态项目建设。加强长江、清江、沮漳河等大江大河沿岸重点区域的生态建设。三是着力加强林业生态保护。严格征占用林地审核和监管,依法规范林木采伐管理,加快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体系建设。四是加快产业发展,全面提升林业效益。积极抢抓“双低”改造政策机遇,充分发
挥山地优势,大力发展以核桃、油茶等为重点的木本油料产业。加大林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优化林业资源配臵,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三要不断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一是要继续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各级党委要定期听取“三农”工作汇报,专题研究解决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各有关部门要把支持“三农”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形成整体合力。二是要着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结合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推进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三是要切实树立为民清廉、务实创新的良好形象。要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高度重视涉农资金、涉农项目监管,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弘扬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着力推进理念观念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
第五篇:省市卫生工作会传达提纲
省、市卫生会议精神传达提纲
——山西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
2011年全省卫生工作暨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于2月18日下午在太原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十一五”和2010年的工作,安排部署“十二五”和2011年的工作任务,副省长张建欣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高国顺做了工作报告。
这次会议的精神主要体现在高国顺厅长所做的工作报告中,重要讲话共分八部分:
第一部分,以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为突破口,推进五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全省每个市要选择1至3个县作为试点,实施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重点是推进县域内“六个一体化:
一是县域卫生资源一体化配置。年内所有试点县都要完成卫生资源一体化整合,实行人员编制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动态调整。
二是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使县乡医疗卫生机构形成人员相互流动,设备统一调配使用、培训统一组织、业务统一管理、绩效统一考核。推进乡村一体化管理,依托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行政、人员、业务、药品、财产“五统一”管理。
三是药品供应一体化保障。实现县域内所有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实现同药同质同价,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四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统筹。探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体化管理。探索实行县域内城乡居民健康“一卡通”。
五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推进。逐步增加服务项目,提高补助标准,并积极探索医疗、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等一体化服务的路子。
六是县乡村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建立统一管理、县乡村互通互联的医疗卫生管理信息网络平台。逐步建立新农合管理系统、公共卫生服务管理系统、药品监督管理系统、医疗卫生服务管理系统和应急救援管理系统。第二部分,以规范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和落实零差率销售政策为重点,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一是巩固和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从今年3月起,在全县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年内实现所有村卫生室全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二是改进和规范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工作。
三是加强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管理。保证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
四是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
第三部分,以加强规范化管理和提高受益水平为着力点,继续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今年,政府财政对新农合的补助标准由120元提高到200元,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力争达到7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不低于5万元。扩大县以上医疗机构用药目录,将残疾人的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全面推开提高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
第四部分,以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
开展村卫生室“管理一体化、建设标准化、资质合法化、考核制度化、服务规范化”的“五化”创建活动,全面提高村卫生室全覆盖水平。
二是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
全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建设和设备配备。
三是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加大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推进中医药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
四是加强医院内涵建设。
依托县级医院建立县域内农村院前急救体系,配备必要的救护车和指挥系统。继续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大型公立医院巡查等专项活动。加强院务公开工作,建立和落实医疗质量安全告诫制度、医疗机构凭不良 执业行为记分制度。加大医疗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力度。强化医院评审评价工作,政府办二级以上医院都要按期参加评审。
五是积极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
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配套改革。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施绩效工资,强化绩效考核。
六是加大人才和科教工作力度。
加大农村和社区卫生人员、全科医生培训力度,做好270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550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以及为乡镇卫生院招聘执业医师工作。
第五部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积极推进预防为主方针的落实。一是大力实施健康教育与促进工程。
继续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办好健康宣传栏目,广泛开展各种主题的宣传活动。进一步落实控烟措施,实现全省医疗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目标。
二是落实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今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由15元提高到25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50%以上;健康教育宣传内容、形式、种类和数量均要达到规范要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以乡为单位保持在90%以上,努力达到95%;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年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体格检查;高血压、糖尿病管理人数分别提高到113万、29万;发现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全部纳入管理范围;提高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率及管理水平。
三是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和爱国卫生工作。
加大母婴保健执法力度,继续做好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和“降消”项目。
第六部分,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强化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
一是全面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开展麻疹疫苗查漏补种,保证2012年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目标。继续为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加强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逐步构建“三位一体”新型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进一步强化防治艾滋病行为干预措施。加强流感、手足口病、鼠疫、布病疫情监测,及时处置突发疫情。建立健全慢性病防控工作网络和机制,开展 慢性病综合防控、重性精神病人管理治疗、儿童口腔疾病综合预防。
二是全面提升卫生应急能力。
第七部分,以创新监管方式方法为抓手,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一是积极做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二是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三是进一步改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第八部分,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好一满意”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和机关作风建设,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二是加强对医院领导班子和重点科室负责人的监督,加强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监管。
三是在全省卫生系统广泛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
——长治市卫生局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3月9日上午,全市卫生工作暨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召开,人大副主任师义昌、副市长李国隆、政协副主席杜保和出席会议,市政府副秘书长郭治平主持会议,会上李国隆副市长做了重要讲话,市卫生局党委书记、局长作了题为《深化医改,创先争优,为加快建设健康长治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市卫生局纪检组长杨光琳作了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报告。
2011年全市卫生工作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健康长治”的工作目标,全面实施“123工程”,以着力抓好卫生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中心工作,努力提升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大力加强卫生监管、卫生信息化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紧扣“一个中心”,全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推进县域医药卫生一体化综合改革。重点推进县域内“六个一体化”:一是县域卫生资源一体化配置;二是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三是药品供应一体化保障;四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统筹;五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推进;六是县乡村医疗卫生信息平台一体化建设。
(二)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覆盖,3月份我县要实行基本药物制度。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的村卫生所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并实现零差率销售。同时要落实好经费保障政策,特别要解决好村医最低工资标准的补偿问题。
(三)加快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步伐。
(四)继续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五)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提升力度,抓好县乡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二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招聘一批医学类大学生充实乡镇卫生院。加快高层次人才和学术带头人培养与引进。
(六)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增加到了人均25元。
二、突出“两大重点”,大力提升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能力。
(一)大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在14个县市区全面启动健康教育与促进工程,推进健康教育“七进”活动,实现全市卫生系统全面禁烟目标;各县要成立独立的应急工作机构,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应急响应及时率达100%。
(二)大力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一要继续推进“双千工程”,再建设1500个高标准卫生所,二要继续加强县级医院“龙头”建设和乡镇卫生院“枢纽”建设,县医院积极创建二级甲等,同时要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力争年内再创5个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强化“三项建设”着力推进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一)建平台,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二)强监管,推进卫生法制化建设。
(三)塑形象,推进卫生行业作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