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唐朝外交官
唐朝一人灭一国的最牛外交官,外交部那群傻×看看吧 来源: 王意BAZINGA的日志
除了强烈抗议和强烈谴责之外,外交官还能干什么?看看下面这位的事迹吧:
现在给大家介绍个传奇人物,陈述一段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故事,这段传奇的创造者叫王玄策。这不是故事,也不是传说,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王玄策:一个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外交官,一个在历史书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
王玄策
姓名:王玄策
性别:男
血型:未知
籍贯:河南洛阳人
喜欢的颜色:红色(在国外,眼看一同前来的大唐使者被杀,居然敢抄家伙砍人,竟把一个大国给灭了,没血性那是肯定不行的!)
在那场战争中,大唐使臣王玄策只凭一己之力就灭掉了天竺(古代的印度),并把印度的国王擒获移交回长安法办。
祸起唐僧取经
王玄策这个名字在近代渐为人知,首先要感谢日本作家田中芳树和他所写的两本书《中国武将列传》《天竺热风录》。前书只写了王玄策短短的传记,大约这位日本作家也觉得王玄策实在是牛得一塌糊涂,意犹未尽,干脆又专门为他写了一本小说。
而这一切,都要从那个猴子的师父说起……
当时有一位叫做玄奘的唐朝和尚留学天竺,参加了无数的辩论会,把印度老师们辩得纷纷吐血,名气实在是大得吓人,当时的天竺国王施罗多(就是戒日王,勇略过人,多年象不解鞍,东征西讨,终于统一了天竺。)也知道了这位唐朝和尚,就诏来一见,问道:“偿闻汝国有圣人出世,汝能为我说明圣迹否?”玄奘此时肯定不免要吹嘘一下强大的祖国,把戒日王听得神往无比,当即表示要东去面圣。随即便派了一个使团远赴大唐,去拜了拜山头。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大开了眼界的天竺访问团回国,为了礼尚往来,唐太宗派了一个使团护送,并顺便回访,王玄策正是这个使团的副使。
经过这次历练,王玄策也算是一个有经验的外交官了,所以,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朝廷又一次派使团出访天竺的时候就任命他当了正使,副使由蒋师仁担任,使团的翻译就是玄奘的弟子辩机和尚,根据史料记载,随行的还有王玄策的儿子和侄子,后人分析,从长安到天竺,远涉万里,路途艰险,又不是现在领导的出国考察,他既然敢带上自己的子侄,说明他们均已成年,那么王玄策此时的年龄,应该不会小于35岁。
这一次的出使颇不顺利,原因就是戒日王施罗多死了,在王玄策还没有到达天竺的时候就死了,他这一死不要紧,关键是他没有继承人,他只有一个公主,也已经远嫁,王位无嗣,这就引起了大大小小野心家们的觊觎,就在大家面合心离互相观望的时候,中天竺一个叫帝那伏帝的诸侯国国王阿罗那顺毫不客气地宣布自己继位了,这么一来,别的大臣和诸候自然不服,纷纷拥兵自立,于是打成一团,整个中天竺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我们的王团长就是在此时抵达了天竺。
要说这个阿罗那顺确实不是君王之材,他竟然看上了王玄策使团中沿途各国进贡给大唐王朝的各种珍宝,于是这位仁兄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个决定——打劫。
阿罗那顺的这次打劫还是非常成功的,王玄策带领的使团不过三十来人,阿罗那顺竟然派了上千人前去抢劫,唐朝使团自然是无法抵挡天竺鬼子的猛烈进攻,于是在奋力抵抗后,终于全部被擒了,所有贵重物品均被洗劫一空。
也许是打劫的太顺利,也许是发财发的太容易,总而言之兴奋的阿罗那顺放松了警惕,这就给了王玄策一个机会,于是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小嗖风风地吹着,王玄策带着副使蒋师仁,还有翻译辩机和尚,也不知道翻墙还是越栏——跑了。
惊魂未定的王玄策很郁闷,好端端的一趟公费旅游搞的差一点儿把命丢了,照理说,按照正常的逻辑,王玄策此刻应该返回长安,向皇上禀明实情,毕竟这是由阿罗那顺挑起的一场恶性外交事故,并没有他的责任,然后由朝廷采取外交手段或者干脆直接发兵搞一场天竺风暴之类的行动,给老阿点颜色看看。
招之能战 皇帝那里好交代,可是老婆那里怎么办?
想起当初自己把胸脯拍的红通通,给夫人百般保证才把儿子带出来见见世面,临行之际夫人还千叮咛万嘱咐,这下倒好,出来时候是爷俩,回去就只剩下爹了,把儿子留在天竺天天吃咖喱饭,无论如何也是交代不过去的。(唐朝大臣一般都怕老婆,房玄龄、程咬金的遭遇就很能说明问题。)
想想玄奘当年有老大佛祖保佑,取经途中尚且九死一生,现在三个人身无分文,能不能活着回去都是问题,即使回去了,见到老婆能不能活命又是问题,再想想天竺鬼子固然可怕,总不会比回家之后无法面对夫人更可怕,于是乎王玄策此起彼伏,跳出了一般人的思维,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决定。
王玄策和蒋师仁由天竺一路狂奔,北上渡过冈氐斯河,穿越辛都斯坦平原,来到了尼婆罗(今尼泊尔)王国,连夜叩关求见国王阿姆修瓦尔曼。
王玄策出使去天竺前就已经经过吐蕃和泥婆罗了,并且以大唐使臣的身份拜见过这两个国家的国王,否则以他三人劫后余生的狼狈模样,所有东西又被阿罗那顺抢了个一干二净,连个身份证都没有,辩机和尚估计头发都长多长了,泥婆罗国王除非脑子进水是万万不肯相信这三个逃犯一般的汉子就是大唐使者的,大怒之下只怕要关门放狗。
现在估计大家都能猜到这位牛人要干什么了,没错,借兵!
王玄策开始了与泥婆罗国王的谈判,我们的王团长肯定是个非常有口才知策略的人,否则朝廷也不会两次派他出国访问,一开始谈判他就以吐蕃老丈人国家的名头唬住了泥婆罗国王,并且以王中之王的名义开出借兵条件,我们无法得知王玄策是如何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阿姆修瓦尔曼的,总之这位泥婆罗国王很快就答应出兵了,而且一次就派了七千骑兵任由王玄策调遣。
在国际事务中,借兵和借钱可不一样,事关国家命运,一旦处置失当,对于泥婆罗这样的弹丸小国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了,王玄策打赢了倒好说,或许还能跟着分一杯羹,可是一旦打输了,这位国王老兄只怕天天做梦都要听见阿罗那顺的磨刀声。他之所以敢借,肯定是看到了王玄策身后屹立的强盛的大唐王朝和吐蕃王国,有了借兵这层交情,今后万一被谁欺负,大唐纵然远水不解近渴,以吐蕃之强盛,碍于面子总是要来管一管的。松赞干布也得知了老丈人家在天竺被人欺负的消息,这位唐朝女婿火冒三丈,当下就决定派出一千二百人的精锐部队日夜兼程前来助阵,这在增加了王玄策兵力的同时,更是打消了泥婆罗国王阿姆修瓦尔曼的顾虑,根据唐史记载,此时还有一个叫做章求拔的小国也颠颠儿地跑来凑热闹,派出了多少兵不知道,但是几百人总是要有的吧。这样算下来,此时王玄策手头的队伍就快有一万人了,王团长变成了王司令。
战之能胜
队伍拉起来了,仗,怎么打?
王司令手上这不足万人的部队实在是不成样子,还是个多国部队,下个命令都要经过好几道翻译,搞不好还要通过肢体语言。而且王玄策首先是个文官,当初做县令时候,也许曾经带着众衙役追匪缉盗,但是警事和军事毕竟是两码事,现在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大家相信他,兄弟们提着脑袋来毕竟不是来参加天竺X日游的。
但是,从后来的事情发展来看,这些问题都不成其为问题了,也许是大唐初期连年战事频仍,名将云集,各种战例就如王玄策诸等文官也是耳濡目染,纵没吃过猪肉,在朝廷上总是天天见猪跑的,总而言之,王玄策用他过人的能力和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打消了手下将士的疑虑,让这支多国部队紧紧地团结在了以王司令为首的领导核心的周围。抢劫犯阿罗那顺对于几百里之外发生的这一切一无所知,他一直沉浸在发了横财的喜悦之中。
战争,在王玄策的精心策划和阿罗那顺的懵然无知中开始了,大家都是熟人,也不用互相介绍,二话不说便开打。
首战,爆发在冈氐斯河畔,王玄策自任统帅,以蒋师仁为先锋,杀气腾腾地扑将上来,阿罗那顺看到这阵势,也不敢含糊,赶忙派出万余象兵列阵迎战,王玄策命令蒋师仁带领骑兵以速度的优势纵横穿插,很快就把老阿的大象部队搞得晕头转向,然后分块吃掉了。
首战竟然败得这么惨,是阿罗那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在双方实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王玄策的多国部队又是劳师袭远,仗打成这样,阿罗那顺不如干脆直接改行去做强盗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算了。
经过这一战,王司令信心倍增,带领手下五颜六色的多国部队,一路高歌猛进,直捣阿罗那顺的老巢茶缚和罗城,阿罗那顺被打懵了,坚守不出,估计此刻悔的连肠子都青了,暗暗发誓今后不是自己的东西千万不要拿,万万没有想到一桩顺手牵羊的买卖竟然惹来这么大的祸事。
王玄策一心报仇,现学现卖,拿出在国内学到的唐军的各种攻城手段,造云梯、架石车、让阿罗那顺大开了一回眼界,你就招呼吧!
关于攻城这一仗王司令是怎么打的,《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记载:
“玄策与副将师仁帅二国之兵,进至中天竺所居茶缚和罗城,连战三日,大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
胜之威武
城破后,阿罗那顺弃城而逃,王玄策救出了自己的使团成员和自己的儿子、侄子。然后向着阿罗那顺逃跑的方向一路追去,阿罗那顺自然不甘心就此失败,于是收拾残兵败将,再纠集地方上的一些驻军,又跑去东天竺王鸩摩罗处游说一番借来援兵准备杀王玄策个回马枪,结果正遇上蒋师仁轻骑追击的先锋部队,二话不说,又打做一团,要说这个阿罗那顺的军事能力不是一般的差,在此战中又被斩杀和俘虏了一千多人,正在逃与不逃之间徘徊的时候,王玄策赶到了,在此前数战中王司令早就看出了老阿只知蛮斗不通兵法的弱点,于是巧设一计,分兵埋伏后陪他玩了最后一次,此战结束,篡位者、抢劫犯阿罗那顺又给自己增加了一个新的身份——俘虏。
在阿罗那顺被俘后,他的老婆和儿子带领残兵,逃到了乾陀卫江边上的一座城中,准备凭险坚守,哪里想到王司令宜将剩勇追穷寇,也不知道架桥还是渡江,反正很快就打过江来,毫不费力就活捉了阿罗那顺的老婆孩子,王玄策赚大发了,据史料记载,仅此两战,就抓获了一万两千多名俘虏,这还不算,蒋师仁又缴获了牛马两万多头。至于老阿,则给自己全家人都赚来了半个唐朝户口(全家被俘)。
仗打完了吗?没有。
在当初和阿罗那顺对阵的时候,东天竺国王曾派兵援助阿罗那顺,这自然让王玄策很不爽,于是在收拾完敌人残兵,整顿好自己兵马之后,下令部队向东进发,东天竺国王鸩摩罗得知此消息,吓得魂飞魄散,直接选择了投降,赶紧献上厚礼,并送表甘愿臣服大唐,远近各大小部落也纷纷望风而降,唐史记载:“城邑聚落降者五百八十余所”。
在做完诸多的善后事宜工作后,王玄策将他所代表的唐王朝的大国风范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犒赏了吐蕃、泥婆罗、章求拔联军之后,他望了望这片曾经被他征服过的土地,然后率领他的使团,还有自食其果的阿罗那顺,回国复命去了。时间过了一千年以后,有一个国家派兵踏上了这片土地,在这里大肆掠夺,并且将它完全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这个国家的名字叫做英国。
王玄策回到长安时,已是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世民得知自己的手下在外面这么争气,自然是惊喜不已,立即给王玄策连升两级,册封他为朝散大夫,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押阿罗那顺献俘于太庙。
王玄策回国时,还带了一名天竺和尚。他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做那罗迩娑婆,这个洋和尚不知道通过何种手段“潜伏”到了李世民的身边,接着,李世民就命他给自己造“延年之药”,这个有着奇怪名字的天竺和尚把大唐天子当成了自己医学实验的小白鼠,隔三差五就拿一些五颜六色的小药丸来给皇帝吃,李世民吃啊吃,很快就在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把自己给吃死了。此时距王玄策归国仅仅一年。王受李世民之死牵连,仕途受阻,终生再未升迁。
第二篇: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
—驻加纳大使孙保红在加纳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上的授课稿 2016/01/18
尊敬的加纳国际模拟联合国团队执行主席菲利普·加姆非先生,女士们、先生们,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为出席第七届加纳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的青年代表们授课。这也是我第一次在“联大”上致辞。首先,请允许我对加姆非先生的热情邀请表示衷心感谢。
今天,我讲座的题目是“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看到这么多非洲青年才俊对外交工作感兴趣,我十分高兴。在争端解决时,外交永远是比武力更可取、更值得推崇的方式。纵观历史长河,优秀外交家不胜枚举,他们在维护国家利益、服务国家发展的同时,也在历史上打下了深深的个人印记。奥地利外交家梅特涅一手打造“梅特涅体系”,有效维持了欧洲的均势,欧洲也因此在30余年里无战事;普鲁士外交家俾斯麦纵横捭阖,主导了德国的统一进程;美国外交家富兰克林不仅会用风筝捕捉闪电,还促成美法同盟条约的缔结,为美国独立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历史上的优秀外交家同样灿若繁星。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一篇名为“晏子使楚”的课文使我树立了对外交浓厚的兴趣。我愿和在座的各位分享这个故事:2500多年前,时值春秋末期,齐国上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国君臣希借此机会羞辱晏子和齐国。晏子身材短小,楚人在城门旁开了一个小洞让晏子进去。晏子不入,说:“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楚人只好让晏子从大门进城。楚王见到晏子时说:“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说:“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在宴席上,楚人绑了一个据称是齐国的盗贼。楚王说:“齐人固善盗乎?”晏子回答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邪”。楚王只得向晏子道歉。晏子的辩才和智慧在我心中种下了热爱外交的种子。
关于大家有志于从事外交工作的原因,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有人认为,外交官是一份体面的职业,待遇相对优厚、衣着华美,动辄出入上流社会,从事的也都是“高大上”的工作;有人认为,从事外交工作可以追随那些伟大外交家的足迹,亲身经历历史,甚至青史留名;也有人认为,外交官可以深度领略缤纷的异国文化,增长见识,充实人生阅历。其实,任何一个答案都无可厚非,但也确实都不够全面。外交工作中有“高大上”的一面,但外交官更多时候干的都是“接地气”和打基础的活儿;外交舞台上有光芒四射的大外交家,更多的是默默付出的普通外交工作者;外交官固然可以领略异国文化与风情,但也必须忍受国外高原、苦寒、冲突、战乱、疫病等各种艰苦环境。如果我列出的这些不利条件都无法使你改变投身外交事业的初衷,那么,我想说,欢迎你加入外交队伍,成为我的同行。
女士们,先生们:
在任何一个国家,外交都是崇高、神圣的职业。外交官承担着独特而重要的使命,对外代表国家和政府履行职责,必须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因此,各国对外交官的选拔都十分苛刻。中国对于外交官的要求主要包括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十六字方针—“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和外交人员核心价值观“使命、忠诚、奉献”。作为一名中国大使,我想以中国为例,谈谈我比较看重的优秀外交官的基本素质。这些基本素质对各国外交官也是适用的。
一是忠于祖国。外交是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的手段,忠于祖国是对外交官最最基本的要求。外交官必须时刻牢记国家利益至上,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发展大局。汉朝使节苏武被困匈奴19年,持节牧羊北海边,依然牢记使命,坚守对祖国的忠诚;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掷地有声地痛斥了日本的无理要求,并拒绝签署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坚决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新中国的外交官在资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艰苦奋斗,安贫乐道,努力推动祖国外交事业向前发展,直至打破西方孤立和封锁,深度融入国际社会。当代的中国外交官,矢志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祖国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勤于学习。外交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是原则性及灵活性都很强的工作,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把握其内在规律,把工作做好。新形势下,世界风云变幻,各国利益纵横捭阖,外交工作的内涵日益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对外交官的素质与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才能跟上外交工作发展的需要。外交官需要掌握外交业务知识,了解驻在国的国情、民情和社情,学深悟透祖国的大政方针和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多维度准确把握驻在国情况,了解驻在国的需求和关切,增进双方了解与互信,提出切实管用的工作建议,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对外工作,推动合作,进而实现互利共赢。
三是善于沟通。外交是关于沟通的学问。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可以更好地增进相互了解、加强互信、化解矛盾、达成共识、建立友谊。善于沟通是建立在知己知彼、洞悉形势的基础上的。战国时期,秦国的大外交家张仪每次在其余六国合纵抗秦时,总能瓦解反秦同盟,靠的就是对六国间矛盾和战国整体形势的了解。周恩来总理更是一位善于沟通的高手。他在出席万隆会议时,针对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和误解,提出求同存异原则,得到与会国家广泛认同。周总理出访非洲十国,全面阐述新中国各项政策,消除相关国家对中国误解,增进了中国同非洲国家间的团结。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外交官的必备技能。
四是甘于奉献。外交是一项需要付出巨大牺牲的事业。外交官的职业生涯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国外度过。很多外交官长期工作在条件十分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着恶劣自然环境、核污染、恐怖袭击乃至战火的考验,忍受着与亲人别离之苦。新时期,中国的外交任务较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繁重。我们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保持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水平运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提出和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和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协作不断增强;我们提出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倡议,设立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作为对现有国际经济、金融安排的有益补充;我们每年处理各类领保与协助案件6万多件,维护中国海外公民合法权益。这一切都离不开外交官的巨大付出。
女士们,先生们:
关于外交,大家可能听说过“弱国无外交”,意思就是国力孱弱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没有什么发言权。中国对此有切肤之痛。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时期,中国都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近代以来,中国国力衰退。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掀开了中国的百年屈辱史。面对武力恫吓,满清政府无计可施,唯有将丧权辱国的条约照单全收。1895年,日本悍然发动甲午战争,导致中国台湾被日军占领,成为中华民族的剜心之痛。“落后就要挨打”,鞭策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外交人为祖国的繁荣与强大而奋斗。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语境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国在近代饱受侵略和殖民之苦,因而倍加珍惜和平,反对以大欺小、倚强凌弱,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我们主张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都应平等享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力。今天,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国际事务更加纷繁复杂,任何一国或国家集团都无法单独应对。新形势下,中国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倡导走以公平、开放、全面和创新为核心的发展之路,主张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为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提供中国视角、中国思路和中国智慧,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中方致力于把中非关系打造成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去年12月,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在南非召开。会议一致同意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决心共同致力于做强和夯实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明上交流互鉴、安全上守望相助、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的中非关系“五大支柱”,实施“十大合作计划”,涉及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金融、绿色发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减贫惠民、公共卫生、人文、和平与安全十个方面。为确保“十大合作计划”顺利实施,中方决定向非洲提供总额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这将为非洲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强大动力。中国同非洲各国的外交官们正在为峰会后续行动的落实而努力,我们期待会议成果早期收获尽早在加纳落地。
女士们,先生们:
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程中,世界同样需要非洲视角、非洲智慧和非洲方案。非洲为世界贡献的两位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和科菲·安南在任期间为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当今时代是一个外交官大有可为的 时代。希望各位同学继续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增长才干。祝愿你们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为国家利益、非洲利益和人类社会的利益作出贡献。
谢谢!
第三篇:模拟外交官优秀读后感
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是冬日里的一丝温暖,一句句关切的问候是冬日里的一丝温暖,当然,一位位美德少年的事迹更是这冬日里的一丝温暖。
这本书实实在在的描写了100位美德的少年的故事,一件件都感人肺腑,动人心弦,让我最感动的就是其中的——班费和“拾荒佬”这两篇文章。第一章,写了陈思韵在军训时,利用课后时间,去海滩边捡空塑料瓶。这样,既能使海滩上很整洁,而且使她赚得了钱。然后,她还号召别的同学一起捡空瓶子,她的行为老师也很同意,就把这些就把赚得的钱一点点积累起来,凑钱成了班费。第二章,是王思源的故事,是写他从小就有一个爱好是——捡空瓶子,为此,同学们都瞧不起他,骂他是“拾荒佬”。最后,他的行为也感动了其他同学,从此,捡塑料瓶成为了学校同学们的一种习惯。瞧瞧他们,多能干啊!自己靠捡塑料瓶挣钱,可是他们挣得钱并不乱花,他们不是给老师,就是给红十字捐款。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又不是没钱交班费,干嘛要看别人的脸色捡易拉罐呢?”但我认为,这种行为很好,既能美化环境,又能丰富我们的生活,真是一举两得啊!
现在,可能再也没有在学校捡塑料罐的同学了,但是,我们小区里就有一个捡塑料罐的老爷爷,他以收废品和捡垃圾为生,我们小区的很多人都把废品卖给他,有些人还说老爷爷很环保,但如果别人一问,他就只会谦虚地说:“我们农村人不能为保护绿化做什么,就只能收收废品顺便捡捡瓶子,让草地上干净些。”多么环保的老爷爷呀!每当看见他满脸的皱纹、粗糙的双手上布满了老茧,我就会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顺手捡起每一片垃圾,就能使老爷爷少劳累一些,使我们的生活环境会更加美好!
是啊,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德少年、师长,就像冬日里的一丝温暖一样,正用实际行动来温暖我们,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第四篇:唐朝盛世
《唐朝盛世》教学设计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李
自
立
教学目标:
1、知道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并从政治、人物、文化艺术、诗歌、书法等方面作具体的了解。瞻仰唐太宗李世民这位杰出的政治家的风范。
2、感受盛世唐朝的风范,激发民族自豪感;
3、培养小组合作探究的习惯,训练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重点:
知道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并从政治、人物、文化艺术、诗歌、书法等方面作具体的了解 教学难点:
要学生感受政治、人物、文化艺术、诗歌、书法等方面的鼎盛状况。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并收集有关资料;
2、教师查找、收集影音、图片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
你们知道我国古代最辉煌的时期是什么时候?盛世的唐朝是怎样一种状况?”教师简介:唐朝(公元618―917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
二、教与学
1、人物介绍——李世民(唐太宗)
李世民被称为中华帝国的千古一帝,为唐朝的第二位君主,他是高祖李渊的次子。唐太宗即李世民,“世民”的含义是“济世安民”。
唐太宗受到历代帝王将相和百姓的推崇与赞美。唐太宗在位共23年,虽然他在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远远比不上清朝的康熙和乾隆,但其业绩却是在历史上最杰出的。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才使唐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处于当时世界上领先地位。
2、课文内容梳理
整篇课文可以划分成六大块来学习:执政策略、城市建设、国际交流、民族团结、文化科技、圣贤名人。
3、小组合作探究(本节课主要研究执政策略、国际交流和圣贤名人三个板块)流程:划分小组——通过课前调整座位进行;
明确任务及要求——自选探究的内容,老师提出总体要求:先提炼出关键字词,再展开表述;
交流汇报——小组代表发言,成员补充,教师评价与指导;
版块内容 关键词 展开表述 执政策略
以史为鉴、任人唯贤、善于纳谏
皇帝与百姓的关系;善于用人,任人唯贤,取人长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魏征)。国际交流
使团交流、使者出访
各国使团交流表;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圣贤名人 人名
针对性的介绍,如:娄师德——大度。
三、教师课堂小结。
四、布置作业。收集整理城市建设、民族团结和文化科技三个板块内容的有关资料,以备下节课探究交流使用。
板书设计: 唐朝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
执政策略
城市建设
国际交流
文化艺术
民族团结
圣贤名人 以史为鉴
使团交流
李世民 任人唯贤
使者出访
李白 善于纳谏
陆羽。。
第五篇:外交官的故事
外交官的故事
《论语》中说:“出使四方,不辱君命。”我国古代就有很多外交使节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出色的完成了自己肩负的使命,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
1、晏子
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出使不受辱,能态度决然,随机应变,不辱使命。晏子使楚,以狗国才有狗洞、不肖者使使不肖国、楚之水土使民善盗,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也维护了个人尊严。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褒奖备至,用“不辱使命,雄辩四方”八个字来形容他的外交活动。
2、蔺相如
历史名人蔺相如,是战国时期的赵国上卿,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和思想家。他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超人的智慧和胆略、崇高的爱国热情,智斗强秦,以和氏璧有一小毛病、斋戒五天,完璧归赵;以博大的胸怀,实现了将相和睦。
3、张骞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4、苏武
苏武牧羊的故事家喻户晓,苏武也以其坚贞不屈的气节名垂青史。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始终守志不屈。公元前81年,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单于终于放回了苏武。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鸿雁传书的典故就来自苏武的事迹。
5、班超
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班超在西域三十一年,平定了城郭诸国的内乱,对外抵御了强敌,人心向附,威信很高。他在西域进行军事活动,主要依靠当地兵力。为政宽简,吏士团结。自汉置西域都护以来,前后担任此职者,无人能与他的功绩相比。投笔从戎的典故就出自班超。
6、诸葛亮
诸葛亮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诸葛亮前往江东促成孙刘联盟时,舌战群儒,谈笑风生,用外交手段建立了孙刘联合抗曹统一战线,后来更是取得赤壁大战的胜利,粉碎了曹操一举南下的企图,保存和壮大了刘备集团的势力,为鼎立一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毛遂
战国人,勇武有胆略,善言辩。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外交家,毛遂是战国时赵国平原君的门客,秦兵进攻赵国,平原君要到楚国求援,毛遂自我推荐跟随前去。平原君和楚王谈判没有结果,毛遂挺身而出,陈述利害。楚王才答应派兵去救赵国。“毛遂自荐”成语由此而得。
8、烛之武
烛之武退秦师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烛之武奉命前去说退秦军,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了秦伯,秦伯撤走了围郑的秦军,最后晋军也被迫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一身孤胆闯虎穴,三寸巧舌退强敌,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个外交家的独特风采。
9、鲁仲连
鲁仲连,又名鲁仲连子,鲁连子,鲁仲子和鲁连,是战国末年齐国稷下学派后期代表人物,著名的平民思想家、辩论家和卓越的社会活动家。十二岁驳倒田巴以及三次责难孟尝君。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率五国联军横扫齐国,鲁仲连提笔给燕国大将写了一封信,用箭射到城里,以“攻心为上”,“擒贼先擒王”。鲁仲连说到心坎里的一番话令燕将心服口服,罢兵而去。就这样,鲁仲连用语言攻下了聊城,一箭书退敌百万兵,创造了中国军事史和论辩史上的奇迹。“痛斥辛垣衍,义不帝秦”的事迹广为后世传颂。
鲁仲连功而不取
战国时鲁仲连是一个十分注重节操的人,他所注重的是为社会服务,为人排忧解难。
公元前284年,燕将东毅率五国联军攻打鲁仲连的祖国齐国,半年内攻下70余城。
五年后,齐将田单以 墨为根据地想收复这些城市。
田单派人请人来了鲁仲连,鲁仲连听取了有关战况后,提笔给燕将写了一封信,用箭射入城中。燕将读罢鲁仲连的信,恸哭三天三夜,拔剑自刎,燕军不战而溃,聊城被齐国收复。田单建议齐王为鲁仲连加官封爵,他坚辞不受。
后来,他又为平原君解邯郸之围,平原君想加封他,他谢绝了。又用千金为他祝,鲁仲连淡然一笑说:“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者,是商贾之事也,而连不忍为也。”
10、李鸿章
真正的李鸿章却是在“弱国无外交”的残酷现实下,一个内心苦闷矛盾、不避劳苦、不畏谤言的外交家。李鸿章外交的特点是:一是以夷制夷,相信列强的调停,但是这是在自己利益格局内让别人打架;二是外须和戎,通过妥协退让,换得他人的谅解、宽容,和平共处,以换取喘息、发展时间;三是相信国际法的约束力。李鸿章“一生功过在和戎”、近代外交第一人、环游欧美各国第一人,在国际上享有盛誉,被成为“东方俾斯麦”。
10、顾维均 在巴黎和会签字协议上拍案而起,据理力争,外交家的风采,神奇迷人,彪炳史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巴黎和会上,年轻的中国代表、著名的外交官顾维均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作了强硬发言,提出废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巡警,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等七项条件。帝国主义竟无理地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全部让给日本,顾维钧不惧日美英法勾结欺侮弱国的淫威,为维护中国山东权益大义凛然,挺身而出,怒斥列强,拒签和约。
11、周恩来的外交辞令
国共两党在南京谈判时,有一次,国民党代表在谈判桌上大发谬论。共产党首席代表周恩来义正词严,一一反驳。国民党的代表非常恼火,竟然说同共产党谈判是“对牛弹琴”。周恩来听罢微微一笑,立即接过话茬,还了一句“对,牛谈琴!”
20世纪50年代的一天,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时,看到周恩来桌上有一支美国派克笔。他以讥讽的口吻问道:“总理先生,您说您是战无不胜的中国人民的儿子,那为什么您还要用美国的钢笔呢?”周恩来朗声笑道:“这支钢笔,是一位朝鲜朋友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是他的抗美战利品。我无功不受禄,就想谢绝。谁知那位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便收下了这支贵国生产的钢笔。”那位美国记者听了,顿时窘得面红耳赤,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在一次招待会上,尼克松一次问周恩来总理:“总理阁下,中国好,林彪为什么提出往苏联跑?”周恩来回答:“这不奇怪。大自然好,苍蝇还是要往厕所跑嘛!”
一位西方女记者对着话筒匆匆问道:“周恩来先生,您已经60多岁了,为什么依然神采奕奕,记忆非凡,显得这样年轻、英俊?”周恩来温和地笑了笑,声音宏亮地坦然回答:“因为我是按照东方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所以我至今都很健康!”整个大厅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喝彩声,各国记者无不为周恩来的巧妙回答所折服。
一位西方记者提问道:“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这实际上是讥笑我国建国初的贫穷。周恩来正色作答:“中国人民银行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为十元、五元、二元、一元、五角、二角、一角、五分、二分、一分的10种主辅币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中国人民银行是由全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金融机构,有全国人民作后盾,信用卓著,实力雄厚,它所发行的货币,是世界上最有信誉的货币之一”
曾经有美国记者问:“为什么在中国明明是人走的路,却叫‘马路’?”周回答:“很简单,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又问:“你们中国人走路都低着头,而我们美国人走路是挺胸抬头。”周答:“因为我们走的是上坡路,而你们走的是下坡路。”
有记者问:“中国有没有妓女?”周总理马上肯定的回答:“有。”人们都一愣。随后,总理微笑着接着说:“在中国的台湾省。”绝妙的回答引得掌声雷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