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外交官的优秀代表——符华强
[编者按]最近,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信息交流》第39期刊登了符华强同志的先进事迹。符华强同志是外交部西欧司主管欧盟工作的一等秘书。23年前,他在派驻非洲战乱国家执行公务时不幸光荣负伤,子弹一直留在体内。多年来,他从不居功自傲,而是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既能在生死关头经受考验、不怕牺牲,又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任劳任怨、埋头苦干,赢得了组织上的高度评价和同事们的交口称赞。从符华强同志的身上,生动体现了外交工作者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对事业的满腔挚爱,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甘于奉献的可贵品格和勇于牺牲的高尚情操。当前,我部正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明年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符华强同志的先进事迹无疑具有典型的教育意义。
新时期外交官的优秀代表——符华强
9月15日,北京初秋的一个平常日子。
外交部机关院内熙熙攘攘,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一年一度的例行体检。突然,拍摄X光的医生叫住了符华强。医生意外地发现他的左肺尖后方位臵上有一块金属异物,后经北京医院复查,确定为一颗长约3.5cm的步枪子弹弹头。
一桩23年前的往事由此悄然揭开……
乍得首都恩加梅纳。硝烟弥漫,战火纷飞,一串流弹破空 1 袭来,击穿符华强的左耳,打入背部。那年,他仅有23岁。从此,一颗子弹在他体内埋伏了整整23年
1980年3月,乍得首都恩加梅纳,战火纷飞。当年符华强只有23岁。3年前,他被外交部派到乍得,这是他平生第一次驻外工作。
乍得地处西非,气候十分炎热,首都最高气温高达摄氏44 度,疟疾、伤寒、霍乱等疾病肆虐。由于20世纪60年代才摆脱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经济水平低下,市场供应贫乏,生活条件艰苦。当时,我驻乍得使馆有二十来人,符华强与其他馆员一起坚持自力更生、开荒种地,有时为了改善生活还亲自操刀宰猪。与此同时,乍得政局动荡,使馆所处环境非常险峻。符华强赴馆第三天,就赶上了当地发生未遂政变。不久,两大武装派别由零星的武装冲突演变为全面内战。面对硝烟战火和难以想象的恶劣生存条件,符华强作为使馆的青年骨干,和同志们一道克服种种困难,一直坚守岗位,不顾个人安危,冒险外出执行公务。
3月下旬,恩加梅纳局势急转直下,市区战斗日益激烈,炮击事件多次发生,法、苏、美等国使馆纷纷撤离。我使馆处于高危地带,门窗、墙壁已经弹痕累累,使馆商务处还中了两发炮弹,使馆党委决定将全体馆员转移到邻国喀麦隆。符华强毅然承担了帮助馆员撤离这一非常危险而艰巨的任务。28日这天,正当首批疏散人员就要乘车撤离时,两个武装派别在距我使馆200多米处激烈交火,甚至动用了火炮等重型武器。一时间,流弹呼啸而过,情势相当危急。正准备驾车出发的符华强 立即招呼车上的馆员撤到安全地带,他则留在最后锁车。此时,一串流弹破空袭来,击穿了他的左耳,打入背部,符华强当场昏迷倒地。其他馆员急忙将他送往当地法国军队医院救治,由于浑身血迹斑斑,医生只看到其耳部枪伤,而忽略了他背部也已中弹。经过匆忙抢救、包扎,符华强刚刚脱离生命危险,就忍着伤痛同其他人员一起经过300多公里的土路颠簸,撤至喀麦隆。
治疗期间,符华强虽耳部伤势日渐好转,但背部枪伤未能得到治疗,仍然无法翻身。因医疗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医生误以为这是颈部摔伤所致,一直未予有效治疗。他自己也认为背部疼痛是由中弹倒地时撞在树杈上引起的。就这样,一颗子弹一直留在了他的体内。
伤愈回国后,符华强很快投入新的工作。他从未主动向人提及这段经历,更没有因此要求组织上给予特殊照顾。直到子弹被检查出来,许多同事才知道他有这么一段光荣的历史。后来,有人问符华强,一颗子弹埋在体内23年,难道平时连一点感觉也没有吗?符华强回忆道,有时背部隐隐作痛,提重物时感到后肩吃力,总以为这是工作太累或天气变化所致。
同期入部的同事被提拔为大使、司长,而符华强在一秘的位臵上,一干就是9年。他曾被多次调动岗位,有着不同性质的工作经历,每个岗位上他都是业务骨干。按理说,换个地方总可以向组织上提点条件和要求,但他从未这样做过 1994年,符华强被晋升为一等秘书(正处级)。在这个职位 上,他一呆就是9年。这期间,同期入部的很多同事都已经担任了驻外大使、司长。许多人眼里,凭个人条件,他的确错过了不少‚更上一层楼‛的机会,觉得他‚亏‛;有人好心地‚告诫‛他‚埋头苦干就是埋没自己‛;有人‚点拨‛他可以利用同学和朋友关系‚活动活动‛。对此,他只是淡然一笑。
符华强不是没有机会。但在他眼里,位子无所谓大小,关键是要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做出实实在在的事情,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1973年,当符华强还是上海外语学校附中的一名初二学生时,因为成绩优秀,被外交部选派到阿尔及利亚学习法语,作为外交官苗子培养。3年后,他正式进入外交部,先后在翻译室、非洲司、西欧司、驻阿尔及利亚、乍得、瑞士和卢森堡使馆工作,还曾担任我驻瑞士使馆政治处主任、驻卢森堡使馆首席馆员。
1987年,符华强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此,符华强工作更加勤奋。他虚心好学,团结同志,每到一处,有口皆碑。但凡与他共过事的领导,都愿意调他到自己的手下工作。多年的老领导、前驻卢森堡大使丁宝华这样评价:‚他勤勤恳恳,法文和中文基础扎实,办事、组织协调能力较强,对自己要求严格,在馆里也乐于助人,我们一起合作非常愉快,使馆还向部里推荐他为司局级后备干部。‛
其实,在卢森堡工作时,符华强胃病已经比较严重了。那是他80年代初落下的病根。卢森堡使馆人手少,接待任务重,作为首席馆员他要协助大使做好调研和馆内工作,经常忙得顾 不上吃饭,胃病不断加重。妻子到使馆探亲时才发现,到了晚上,由于胃痛无法入睡,符华强经常坐着看书到半夜两三点,直到胃舒服了些,才躺下睡着。这件事,符华强一直不让妻子告诉使馆领导。
2001年,符华强奉调回国到西欧司欧盟处工作。凭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政策水平,他成为独挡一面的业务骨干,不仅负责中欧关系年终总结的起草,还承担了许多重要课题的调研任务。今年6月,欧盟公布了《欧盟宪法草案》,这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份文件,需要尽快译成中文供有关部门参考。翻译400多个条文、200多页的草案文本,工作之浩繁可想而知,符华强不仅参与翻译工作,而且承担了最终审稿任务。只用了短短一个月时间,这份草案中译本送到了部领导案头。10月,我国政府正式公布对欧盟政策文件,这是我国首次以政府文件方式全面阐述对欧盟政策。作为该文件政治部分的撰稿人,符华强反复推敲,数易其稿,出色地完成任务,受到领导和同事的好评。他勤于思考,还多次就中欧关系中的一些复杂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中央制定对欧政策建言献策。近年来在机关年终考核中他先后4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在近30年的外交生涯中,符华强多次调动岗位,做过多种性质不同的工作,是个多面手和很受欢迎的干部。按理说,换个地方总可以向组织提点条件和要求,但他从来没有这样做。1997年,符华强担任一秘已3年,组织上安排他去卢森堡工作。驻卢森堡使馆首席馆员的级别为一秘编制,接受这一安排意味 着他只能接着再当四年的一秘。他二话没说,去了卢森堡。2002年,西欧地区某馆有个副总领事的空缺很‚抢手‛,符华强被列为人选之一,当时司里有两位领导与他同一批入部,符华强没能入选,也没去走后门。半年前,兄弟司局缺个处长人选,西欧司推荐他去,对他来说,虽为现职,却是平调,他愉快接受。尽管如此,但后来还是没有去成,司领导觉得过意不去,符华强又是很平静地说没关系,不管哪个岗位都是干工作。
‚像符华强这样不计个人得失,服从组织安排的人,现在的确不多。‛一位领导同志曾不无感慨地这样说过。
他的事迹传开后,很多人来看望他,问长问短。他不止一次地说,‚我这个人确实没有什么,如果你们硬要我说,有两点是我多年来一直坚持做的:一是服从组织安排,二是做好本职工作,别的事情我真的想得很少‛。符华强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婚后才两个月,符华强就孤身一人赴我驻瑞士使馆。十多年来,妻子先后三次动手术,他两次都不在身边。在女儿15年的成长历程中,有7个春秋父女天各一方。他说:‚我只能先大家,后小家‛
幸福家庭的标准是多元的,符华强以感人的经历对幸福家庭的内涵作出了生动的诠释。
符华强与爱人叶子于1984年结婚。婚后两个月,他就一个人去了瑞士工作。自此,他前后在国外工作近10年。妻子因国内有工作,身体又较弱,加上父母和孩子需要照料,一直不能 随任,两人长期两地分居。符华强独自在外工作,忍受着长时间的孤单寂寞,妻子一个人在北京拉扯一家人。这期间,妻子动过3次手术。除了第一次1988年剖腹产时,符华强在国内以外,其余两次他都没能在身边陪护。1995年底,妻子患子宫肌瘤,医生从她体内摘除了一块7* 7cm的瘤体,当时他在瑞士,没能回国。1997年,他在国内工作,当时妻子仍处在子宫肌瘤切除手术后的恢复期,在做核磁共振检查时突然查出‚脑垂体萎缩‛,全家人焦急万分。就在此时,组织上动员符华强去卢森堡工作。那时他从瑞士回国不到2年,也想在国内多呆一段时间,照顾照顾爱人,陪陪女儿。但他一想到卢森堡大使工作交接,亟需人手,很快服从了组织安排。2000年,妻子患肠梗阻,一截肠子已经溃烂,情况十分危急,年迈的母亲把妻子推到医院,手术切除肠50cm,他在卢森堡,还是未能回国。
驻外工作期间,符华强十分想念和牵挂女儿沛迪。1993年,女儿只有4岁时,符华强第二次赴瑞士工作,3年后才回国。如今,女儿已经15岁了,在她成长的岁月里,父女俩有7年都是天各一方。符华强总觉得对女儿的照顾太少,欠她的太多,因此格外地疼爱女儿。每次与爸爸在一起,都是小沛迪最开心的时刻。可一旦得知爸爸又要出国,沛迪就会大哭,通常从那一刻起,一直要断断续续哭到机场送别。符华强在卢森堡工作期间,有一次妻子得知外交部有人要去卢森堡出差,就特意带上女儿来到机关,好让那位要出差的同事看看女儿的近况,去卢森堡告诉符华强,让他放心。还有一次,沛迪随母亲去卢森堡探亲,结果两个月的探亲假刚过一半,沛迪想到很快就要离 开爸爸回国了,一个月几乎每天以泪洗面。提起这些,符华强的眼圈总有一些红。如今,女儿已经上了中学,但只要抽得出空,他都要亲自去学校接她回家。符华强说:‚不为别的,就是想找机会多陪陪女儿,说不定哪一天突然又要出国工作了。‛令他欣慰的是,女儿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曾几次荣获全国作文、美术大奖,最近又光荣地成为一名共青团员。
谈及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时,符华强充满深情地说:‚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我何尝不想呢!但是我只能先大家,后小家。‛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符华强家庭经济负担很重。妻子是个很要强的人,作为单位的业务骨干,曾被评为优秀党员。女儿面临中考,功课较紧。符华强自身的工作任务也很重,但做起家务仍其乐融融。每天早上5点多,符华强就要起床准备早餐,安排女儿上学、妻子上班,然后自己去上班。几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对他来说,家务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因为他十分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每一刻时光。符华强总是说:‚一般情况下,我都能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那就是以工作为重。但只要在家,就要尽已所能为家里多做些事。‛
当外交官苦,当外交官的家属更苦。回忆往事,妻子感触颇深:‚年轻时,不知道什么是苦,只是讲事业、奋斗,就过来了。年龄偏大一些后,对走过的路就会有回味,有的时候我就会想,如果这一切重来一遍,我们还能挺得住么?‛不过,她丝毫没有后悔符华强所选择的道路,她们全家都没有后悔。她说,只要全家人的感情好,再苦的经历也是甜的。符华强说,他没有什么好后悔的,他有一个温暖的家,这是他心灵的港湾。
符华强曾先后担任党支部委员、书记。他认真学习贯彻‚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不讲大话套话,没有豪言壮语,以他的诚恳和质朴,认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符华强与党支部工作似乎有着不解之缘。
1990年,在非洲司工作时,他第一次担任党支部委员。后来,不论在国内,还是到国外,他都长期负责党支部工作。2001年,回到西欧司欧盟处时,他已经是7年多的老一秘了,司里安排他做六处的党支部书记。在有些人眼里,机关处室的党支书不好当。一是有名无实,名曰‚书记‛,其实只有干活的份儿;二是开展思想工作难,出成绩更难。可符华强却欣然应诺:‚我是老同志了,应该替处领导分担一些工作,这工作我做着顺手。‛
符华强在处里年龄最大、资历最老,但他从不摆老资格。刚到处里,处领导都有些拘谨。原来,有位副处长20世纪90年代初在瑞士使馆工作时,担任礼宾官,而那时的符华强已经是政治处主任。另一位副处长比符华强小十岁。他们担心,老同志一般都比较难指挥,更何况还是自己当年的老上级。可是很快,符华强就让他们打消了顾虑。除了做好支部工作外,他还主动承担了许多事务,甚至连取报、分报、搬东西等杂活,也和年轻同志抢着干。为了让年轻同志放手工作,他多次主动找处领导谈心,解除他们的思想包袱,交流工作经验,向比自 己小十多岁的副处长传授调研和文字工作的体会。说起符华强,处领导们无不对他的主动配合表示感激。
符华强以自己的诚恳和质朴,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司 里、处里年轻人多,大多刚出校门不久,加之业务忙、头绪多,同事之间难免磕磕碰碰,有的同志思想疙瘩解不开,他经常主动出面劝导。他把自己当作党支书,更把自己看成年轻人的朋友和兄长,经常找年轻人聊天,谈工作,谈生活,沟通思想,交流经验。有谁遇到困难,他就热忱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有一次,一位同事产生感情波折,情绪低落,加之性格内向,其他同事都感到爱莫能助,一筹莫展。符华强多次找他谈心,推心臵腹,进行开导,那位同志很快走出了情绪低谷。符华强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化解了不少棘手问题,大家都把他当作知心朋友。
有的年轻干部思想上进,符华强就鼓励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指导他们如何进步。对于他们的不足,他也诚恳地指出。符华强从不讲大话套话,更没有豪言壮语。正是他的这种诚恳和质朴,深深影响了很多年轻人。几年来,他所在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先后培养发展了6名党员。
符华强非常注重学习政治理论,提高党性修养。他认真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在他的书架上总是摆着很多学习材料。作为党支书,他常说:‚做思想政治工作也要厚积薄发,要给人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他利用业余时间,在认真学好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还阅读了大量的国际形势和外交战略等材料。他所在的 处负责欧盟事务,业务比较繁忙,符华强丝毫没有因此放松党支部的政治学习。为了处理好工学矛盾,他一次次地在处里协调时间。每次学习讨论,他总是事先精心准备,会上带头发言,启发大家的思路。会后,他又亲自整理报告材料,在讨论的基础上取其要义并有所提高。最近,由他整理的《中欧关系在我外交全局中如何定位及发展中欧关系的指导原则》和《加强中欧关系为我发展战略机遇服务》两篇文章登在《西欧业务通讯》上。
10月15日,在组织的安排下,符华强在北京医院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当那颗锈蚀变形的子弹取出时,医生们都感叹不已。院方嘱咐他在家休息半个月。可他首先想到的是,第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本月底即将在京举行,自己不能参与有关筹备工作,心中感到惭愧。为了不让同志们担心他的身体或抽时间去家里看望他,手术拆线后的第二天,他就去司里报了到。他想以实际行动让组织和同志们放心——他恢复得很好。符华强同志的事迹在外交部机关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认 为,符华强同志的事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现实中的具体体现,是许许多多忠于祖国、无私奉献的外交工作者的缩影。值得全体同志,尤其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外交官认真学习。
10月22日,国务委员唐家璇得知符华强同志的先进事迹 后,当即作出批示:‚符华强同志的事迹的确十分感人,而且多年来一直表现突出。应在部内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大讨论中作为典型模范事例,在全部范围内宣传表扬。号召全部同志学习他忠于祖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崇高品质和高尚精神。‛近日,外交部党委做出决定,号召全部同志学习符华强同志的先进事迹。
第二篇:唐朝外交官
唐朝一人灭一国的最牛外交官,外交部那群傻×看看吧 来源: 王意BAZINGA的日志
除了强烈抗议和强烈谴责之外,外交官还能干什么?看看下面这位的事迹吧:
现在给大家介绍个传奇人物,陈述一段一人灭一国的传奇故事,这段传奇的创造者叫王玄策。这不是故事,也不是传说,而是实实在在的历史!王玄策:一个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外交官,一个在历史书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
王玄策
姓名:王玄策
性别:男
血型:未知
籍贯:河南洛阳人
喜欢的颜色:红色(在国外,眼看一同前来的大唐使者被杀,居然敢抄家伙砍人,竟把一个大国给灭了,没血性那是肯定不行的!)
在那场战争中,大唐使臣王玄策只凭一己之力就灭掉了天竺(古代的印度),并把印度的国王擒获移交回长安法办。
祸起唐僧取经
王玄策这个名字在近代渐为人知,首先要感谢日本作家田中芳树和他所写的两本书《中国武将列传》《天竺热风录》。前书只写了王玄策短短的传记,大约这位日本作家也觉得王玄策实在是牛得一塌糊涂,意犹未尽,干脆又专门为他写了一本小说。
而这一切,都要从那个猴子的师父说起……
当时有一位叫做玄奘的唐朝和尚留学天竺,参加了无数的辩论会,把印度老师们辩得纷纷吐血,名气实在是大得吓人,当时的天竺国王施罗多(就是戒日王,勇略过人,多年象不解鞍,东征西讨,终于统一了天竺。)也知道了这位唐朝和尚,就诏来一见,问道:“偿闻汝国有圣人出世,汝能为我说明圣迹否?”玄奘此时肯定不免要吹嘘一下强大的祖国,把戒日王听得神往无比,当即表示要东去面圣。随即便派了一个使团远赴大唐,去拜了拜山头。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大开了眼界的天竺访问团回国,为了礼尚往来,唐太宗派了一个使团护送,并顺便回访,王玄策正是这个使团的副使。
经过这次历练,王玄策也算是一个有经验的外交官了,所以,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朝廷又一次派使团出访天竺的时候就任命他当了正使,副使由蒋师仁担任,使团的翻译就是玄奘的弟子辩机和尚,根据史料记载,随行的还有王玄策的儿子和侄子,后人分析,从长安到天竺,远涉万里,路途艰险,又不是现在领导的出国考察,他既然敢带上自己的子侄,说明他们均已成年,那么王玄策此时的年龄,应该不会小于35岁。
这一次的出使颇不顺利,原因就是戒日王施罗多死了,在王玄策还没有到达天竺的时候就死了,他这一死不要紧,关键是他没有继承人,他只有一个公主,也已经远嫁,王位无嗣,这就引起了大大小小野心家们的觊觎,就在大家面合心离互相观望的时候,中天竺一个叫帝那伏帝的诸侯国国王阿罗那顺毫不客气地宣布自己继位了,这么一来,别的大臣和诸候自然不服,纷纷拥兵自立,于是打成一团,整个中天竺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我们的王团长就是在此时抵达了天竺。
要说这个阿罗那顺确实不是君王之材,他竟然看上了王玄策使团中沿途各国进贡给大唐王朝的各种珍宝,于是这位仁兄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个决定——打劫。
阿罗那顺的这次打劫还是非常成功的,王玄策带领的使团不过三十来人,阿罗那顺竟然派了上千人前去抢劫,唐朝使团自然是无法抵挡天竺鬼子的猛烈进攻,于是在奋力抵抗后,终于全部被擒了,所有贵重物品均被洗劫一空。
也许是打劫的太顺利,也许是发财发的太容易,总而言之兴奋的阿罗那顺放松了警惕,这就给了王玄策一个机会,于是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晚上,小嗖风风地吹着,王玄策带着副使蒋师仁,还有翻译辩机和尚,也不知道翻墙还是越栏——跑了。
惊魂未定的王玄策很郁闷,好端端的一趟公费旅游搞的差一点儿把命丢了,照理说,按照正常的逻辑,王玄策此刻应该返回长安,向皇上禀明实情,毕竟这是由阿罗那顺挑起的一场恶性外交事故,并没有他的责任,然后由朝廷采取外交手段或者干脆直接发兵搞一场天竺风暴之类的行动,给老阿点颜色看看。
招之能战 皇帝那里好交代,可是老婆那里怎么办?
想起当初自己把胸脯拍的红通通,给夫人百般保证才把儿子带出来见见世面,临行之际夫人还千叮咛万嘱咐,这下倒好,出来时候是爷俩,回去就只剩下爹了,把儿子留在天竺天天吃咖喱饭,无论如何也是交代不过去的。(唐朝大臣一般都怕老婆,房玄龄、程咬金的遭遇就很能说明问题。)
想想玄奘当年有老大佛祖保佑,取经途中尚且九死一生,现在三个人身无分文,能不能活着回去都是问题,即使回去了,见到老婆能不能活命又是问题,再想想天竺鬼子固然可怕,总不会比回家之后无法面对夫人更可怕,于是乎王玄策此起彼伏,跳出了一般人的思维,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决定。
王玄策和蒋师仁由天竺一路狂奔,北上渡过冈氐斯河,穿越辛都斯坦平原,来到了尼婆罗(今尼泊尔)王国,连夜叩关求见国王阿姆修瓦尔曼。
王玄策出使去天竺前就已经经过吐蕃和泥婆罗了,并且以大唐使臣的身份拜见过这两个国家的国王,否则以他三人劫后余生的狼狈模样,所有东西又被阿罗那顺抢了个一干二净,连个身份证都没有,辩机和尚估计头发都长多长了,泥婆罗国王除非脑子进水是万万不肯相信这三个逃犯一般的汉子就是大唐使者的,大怒之下只怕要关门放狗。
现在估计大家都能猜到这位牛人要干什么了,没错,借兵!
王玄策开始了与泥婆罗国王的谈判,我们的王团长肯定是个非常有口才知策略的人,否则朝廷也不会两次派他出国访问,一开始谈判他就以吐蕃老丈人国家的名头唬住了泥婆罗国王,并且以王中之王的名义开出借兵条件,我们无法得知王玄策是如何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阿姆修瓦尔曼的,总之这位泥婆罗国王很快就答应出兵了,而且一次就派了七千骑兵任由王玄策调遣。
在国际事务中,借兵和借钱可不一样,事关国家命运,一旦处置失当,对于泥婆罗这样的弹丸小国来说,就是灭顶之灾了,王玄策打赢了倒好说,或许还能跟着分一杯羹,可是一旦打输了,这位国王老兄只怕天天做梦都要听见阿罗那顺的磨刀声。他之所以敢借,肯定是看到了王玄策身后屹立的强盛的大唐王朝和吐蕃王国,有了借兵这层交情,今后万一被谁欺负,大唐纵然远水不解近渴,以吐蕃之强盛,碍于面子总是要来管一管的。松赞干布也得知了老丈人家在天竺被人欺负的消息,这位唐朝女婿火冒三丈,当下就决定派出一千二百人的精锐部队日夜兼程前来助阵,这在增加了王玄策兵力的同时,更是打消了泥婆罗国王阿姆修瓦尔曼的顾虑,根据唐史记载,此时还有一个叫做章求拔的小国也颠颠儿地跑来凑热闹,派出了多少兵不知道,但是几百人总是要有的吧。这样算下来,此时王玄策手头的队伍就快有一万人了,王团长变成了王司令。
战之能胜
队伍拉起来了,仗,怎么打?
王司令手上这不足万人的部队实在是不成样子,还是个多国部队,下个命令都要经过好几道翻译,搞不好还要通过肢体语言。而且王玄策首先是个文官,当初做县令时候,也许曾经带着众衙役追匪缉盗,但是警事和军事毕竟是两码事,现在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大家相信他,兄弟们提着脑袋来毕竟不是来参加天竺X日游的。
但是,从后来的事情发展来看,这些问题都不成其为问题了,也许是大唐初期连年战事频仍,名将云集,各种战例就如王玄策诸等文官也是耳濡目染,纵没吃过猪肉,在朝廷上总是天天见猪跑的,总而言之,王玄策用他过人的能力和切实可行的作战方案打消了手下将士的疑虑,让这支多国部队紧紧地团结在了以王司令为首的领导核心的周围。抢劫犯阿罗那顺对于几百里之外发生的这一切一无所知,他一直沉浸在发了横财的喜悦之中。
战争,在王玄策的精心策划和阿罗那顺的懵然无知中开始了,大家都是熟人,也不用互相介绍,二话不说便开打。
首战,爆发在冈氐斯河畔,王玄策自任统帅,以蒋师仁为先锋,杀气腾腾地扑将上来,阿罗那顺看到这阵势,也不敢含糊,赶忙派出万余象兵列阵迎战,王玄策命令蒋师仁带领骑兵以速度的优势纵横穿插,很快就把老阿的大象部队搞得晕头转向,然后分块吃掉了。
首战竟然败得这么惨,是阿罗那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在双方实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王玄策的多国部队又是劳师袭远,仗打成这样,阿罗那顺不如干脆直接改行去做强盗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算了。
经过这一战,王司令信心倍增,带领手下五颜六色的多国部队,一路高歌猛进,直捣阿罗那顺的老巢茶缚和罗城,阿罗那顺被打懵了,坚守不出,估计此刻悔的连肠子都青了,暗暗发誓今后不是自己的东西千万不要拿,万万没有想到一桩顺手牵羊的买卖竟然惹来这么大的祸事。
王玄策一心报仇,现学现卖,拿出在国内学到的唐军的各种攻城手段,造云梯、架石车、让阿罗那顺大开了一回眼界,你就招呼吧!
关于攻城这一仗王司令是怎么打的,《资治通鉴》中有一段记载:
“玄策与副将师仁帅二国之兵,进至中天竺所居茶缚和罗城,连战三日,大破之,斩首三千余级,赴水溺死者且万人。”
胜之威武
城破后,阿罗那顺弃城而逃,王玄策救出了自己的使团成员和自己的儿子、侄子。然后向着阿罗那顺逃跑的方向一路追去,阿罗那顺自然不甘心就此失败,于是收拾残兵败将,再纠集地方上的一些驻军,又跑去东天竺王鸩摩罗处游说一番借来援兵准备杀王玄策个回马枪,结果正遇上蒋师仁轻骑追击的先锋部队,二话不说,又打做一团,要说这个阿罗那顺的军事能力不是一般的差,在此战中又被斩杀和俘虏了一千多人,正在逃与不逃之间徘徊的时候,王玄策赶到了,在此前数战中王司令早就看出了老阿只知蛮斗不通兵法的弱点,于是巧设一计,分兵埋伏后陪他玩了最后一次,此战结束,篡位者、抢劫犯阿罗那顺又给自己增加了一个新的身份——俘虏。
在阿罗那顺被俘后,他的老婆和儿子带领残兵,逃到了乾陀卫江边上的一座城中,准备凭险坚守,哪里想到王司令宜将剩勇追穷寇,也不知道架桥还是渡江,反正很快就打过江来,毫不费力就活捉了阿罗那顺的老婆孩子,王玄策赚大发了,据史料记载,仅此两战,就抓获了一万两千多名俘虏,这还不算,蒋师仁又缴获了牛马两万多头。至于老阿,则给自己全家人都赚来了半个唐朝户口(全家被俘)。
仗打完了吗?没有。
在当初和阿罗那顺对阵的时候,东天竺国王曾派兵援助阿罗那顺,这自然让王玄策很不爽,于是在收拾完敌人残兵,整顿好自己兵马之后,下令部队向东进发,东天竺国王鸩摩罗得知此消息,吓得魂飞魄散,直接选择了投降,赶紧献上厚礼,并送表甘愿臣服大唐,远近各大小部落也纷纷望风而降,唐史记载:“城邑聚落降者五百八十余所”。
在做完诸多的善后事宜工作后,王玄策将他所代表的唐王朝的大国风范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犒赏了吐蕃、泥婆罗、章求拔联军之后,他望了望这片曾经被他征服过的土地,然后率领他的使团,还有自食其果的阿罗那顺,回国复命去了。时间过了一千年以后,有一个国家派兵踏上了这片土地,在这里大肆掠夺,并且将它完全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这个国家的名字叫做英国。
王玄策回到长安时,已是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李世民得知自己的手下在外面这么争气,自然是惊喜不已,立即给王玄策连升两级,册封他为朝散大夫,并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押阿罗那顺献俘于太庙。
王玄策回国时,还带了一名天竺和尚。他有一个奇怪的名字叫做那罗迩娑婆,这个洋和尚不知道通过何种手段“潜伏”到了李世民的身边,接着,李世民就命他给自己造“延年之药”,这个有着奇怪名字的天竺和尚把大唐天子当成了自己医学实验的小白鼠,隔三差五就拿一些五颜六色的小药丸来给皇帝吃,李世民吃啊吃,很快就在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把自己给吃死了。此时距王玄策归国仅仅一年。王受李世民之死牵连,仕途受阻,终生再未升迁。
第三篇: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
—驻加纳大使孙保红在加纳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上的授课稿 2016/01/18
尊敬的加纳国际模拟联合国团队执行主席菲利普·加姆非先生,女士们、先生们,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好!
非常高兴有机会为出席第七届加纳国际模拟联合国大会的青年代表们授课。这也是我第一次在“联大”上致辞。首先,请允许我对加姆非先生的热情邀请表示衷心感谢。
今天,我讲座的题目是“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看到这么多非洲青年才俊对外交工作感兴趣,我十分高兴。在争端解决时,外交永远是比武力更可取、更值得推崇的方式。纵观历史长河,优秀外交家不胜枚举,他们在维护国家利益、服务国家发展的同时,也在历史上打下了深深的个人印记。奥地利外交家梅特涅一手打造“梅特涅体系”,有效维持了欧洲的均势,欧洲也因此在30余年里无战事;普鲁士外交家俾斯麦纵横捭阖,主导了德国的统一进程;美国外交家富兰克林不仅会用风筝捕捉闪电,还促成美法同盟条约的缔结,为美国独立作出巨大贡献。
中国历史上的优秀外交家同样灿若繁星。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一篇名为“晏子使楚”的课文使我树立了对外交浓厚的兴趣。我愿和在座的各位分享这个故事:2500多年前,时值春秋末期,齐国上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国君臣希借此机会羞辱晏子和齐国。晏子身材短小,楚人在城门旁开了一个小洞让晏子进去。晏子不入,说:“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楚人只好让晏子从大门进城。楚王见到晏子时说:“齐无人耶,使子为使?”晏子说:“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在宴席上,楚人绑了一个据称是齐国的盗贼。楚王说:“齐人固善盗乎?”晏子回答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邪”。楚王只得向晏子道歉。晏子的辩才和智慧在我心中种下了热爱外交的种子。
关于大家有志于从事外交工作的原因,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有人认为,外交官是一份体面的职业,待遇相对优厚、衣着华美,动辄出入上流社会,从事的也都是“高大上”的工作;有人认为,从事外交工作可以追随那些伟大外交家的足迹,亲身经历历史,甚至青史留名;也有人认为,外交官可以深度领略缤纷的异国文化,增长见识,充实人生阅历。其实,任何一个答案都无可厚非,但也确实都不够全面。外交工作中有“高大上”的一面,但外交官更多时候干的都是“接地气”和打基础的活儿;外交舞台上有光芒四射的大外交家,更多的是默默付出的普通外交工作者;外交官固然可以领略异国文化与风情,但也必须忍受国外高原、苦寒、冲突、战乱、疫病等各种艰苦环境。如果我列出的这些不利条件都无法使你改变投身外交事业的初衷,那么,我想说,欢迎你加入外交队伍,成为我的同行。
女士们,先生们:
在任何一个国家,外交都是崇高、神圣的职业。外交官承担着独特而重要的使命,对外代表国家和政府履行职责,必须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捍卫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因此,各国对外交官的选拔都十分苛刻。中国对于外交官的要求主要包括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十六字方针—“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和外交人员核心价值观“使命、忠诚、奉献”。作为一名中国大使,我想以中国为例,谈谈我比较看重的优秀外交官的基本素质。这些基本素质对各国外交官也是适用的。
一是忠于祖国。外交是维护和拓展国家利益的手段,忠于祖国是对外交官最最基本的要求。外交官必须时刻牢记国家利益至上,服务国家外交大局和发展大局。汉朝使节苏武被困匈奴19年,持节牧羊北海边,依然牢记使命,坚守对祖国的忠诚;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掷地有声地痛斥了日本的无理要求,并拒绝签署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坚决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新中国的外交官在资源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艰苦奋斗,安贫乐道,努力推动祖国外交事业向前发展,直至打破西方孤立和封锁,深度融入国际社会。当代的中国外交官,矢志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为祖国和平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维护和延长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勤于学习。外交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是原则性及灵活性都很强的工作,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把握其内在规律,把工作做好。新形势下,世界风云变幻,各国利益纵横捭阖,外交工作的内涵日益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对外交官的素质与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才能跟上外交工作发展的需要。外交官需要掌握外交业务知识,了解驻在国的国情、民情和社情,学深悟透祖国的大政方针和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多维度准确把握驻在国情况,了解驻在国的需求和关切,增进双方了解与互信,提出切实管用的工作建议,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对外工作,推动合作,进而实现互利共赢。
三是善于沟通。外交是关于沟通的学问。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可以更好地增进相互了解、加强互信、化解矛盾、达成共识、建立友谊。善于沟通是建立在知己知彼、洞悉形势的基础上的。战国时期,秦国的大外交家张仪每次在其余六国合纵抗秦时,总能瓦解反秦同盟,靠的就是对六国间矛盾和战国整体形势的了解。周恩来总理更是一位善于沟通的高手。他在出席万隆会议时,针对一些国家对新中国的敌视和误解,提出求同存异原则,得到与会国家广泛认同。周总理出访非洲十国,全面阐述新中国各项政策,消除相关国家对中国误解,增进了中国同非洲国家间的团结。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外交官的必备技能。
四是甘于奉献。外交是一项需要付出巨大牺牲的事业。外交官的职业生涯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国外度过。很多外交官长期工作在条件十分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着恶劣自然环境、核污染、恐怖袭击乃至战火的考验,忍受着与亲人别离之苦。新时期,中国的外交任务较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繁重。我们推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保持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高水平运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提出和践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和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同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协作不断增强;我们提出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等倡议,设立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丝路基金,作为对现有国际经济、金融安排的有益补充;我们每年处理各类领保与协助案件6万多件,维护中国海外公民合法权益。这一切都离不开外交官的巨大付出。
女士们,先生们:
关于外交,大家可能听说过“弱国无外交”,意思就是国力孱弱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没有什么发言权。中国对此有切肤之痛。在历史上绝大多数时期,中国都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巨大贡献。近代以来,中国国力衰退。西方列强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掀开了中国的百年屈辱史。面对武力恫吓,满清政府无计可施,唯有将丧权辱国的条约照单全收。1895年,日本悍然发动甲午战争,导致中国台湾被日军占领,成为中华民族的剜心之痛。“落后就要挨打”,鞭策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外交人为祖国的繁荣与强大而奋斗。
“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语境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国在近代饱受侵略和殖民之苦,因而倍加珍惜和平,反对以大欺小、倚强凌弱,主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我们主张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都应平等享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力。今天,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国际事务更加纷繁复杂,任何一国或国家集团都无法单独应对。新形势下,中国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提出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倡导走以公平、开放、全面和创新为核心的发展之路,主张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为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提供中国视角、中国思路和中国智慧,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中方致力于把中非关系打造成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去年12月,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在南非召开。会议一致同意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行动计划(2016-2018)》,决心共同致力于做强和夯实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明上交流互鉴、安全上守望相助、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的中非关系“五大支柱”,实施“十大合作计划”,涉及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金融、绿色发展、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减贫惠民、公共卫生、人文、和平与安全十个方面。为确保“十大合作计划”顺利实施,中方决定向非洲提供总额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这将为非洲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强大动力。中国同非洲各国的外交官们正在为峰会后续行动的落实而努力,我们期待会议成果早期收获尽早在加纳落地。
女士们,先生们:
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程中,世界同样需要非洲视角、非洲智慧和非洲方案。非洲为世界贡献的两位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和科菲·安南在任期间为国际和平与发展事业作出重要贡献。当今时代是一个外交官大有可为的 时代。希望各位同学继续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增长才干。祝愿你们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官,为国家利益、非洲利益和人类社会的利益作出贡献。
谢谢!
第四篇:模拟外交官优秀读后感
一个个令人感动的故事是冬日里的一丝温暖,一句句关切的问候是冬日里的一丝温暖,当然,一位位美德少年的事迹更是这冬日里的一丝温暖。
这本书实实在在的描写了100位美德的少年的故事,一件件都感人肺腑,动人心弦,让我最感动的就是其中的——班费和“拾荒佬”这两篇文章。第一章,写了陈思韵在军训时,利用课后时间,去海滩边捡空塑料瓶。这样,既能使海滩上很整洁,而且使她赚得了钱。然后,她还号召别的同学一起捡空瓶子,她的行为老师也很同意,就把这些就把赚得的钱一点点积累起来,凑钱成了班费。第二章,是王思源的故事,是写他从小就有一个爱好是——捡空瓶子,为此,同学们都瞧不起他,骂他是“拾荒佬”。最后,他的行为也感动了其他同学,从此,捡塑料瓶成为了学校同学们的一种习惯。瞧瞧他们,多能干啊!自己靠捡塑料瓶挣钱,可是他们挣得钱并不乱花,他们不是给老师,就是给红十字捐款。可能有人会说:“我们又不是没钱交班费,干嘛要看别人的脸色捡易拉罐呢?”但我认为,这种行为很好,既能美化环境,又能丰富我们的生活,真是一举两得啊!
现在,可能再也没有在学校捡塑料罐的同学了,但是,我们小区里就有一个捡塑料罐的老爷爷,他以收废品和捡垃圾为生,我们小区的很多人都把废品卖给他,有些人还说老爷爷很环保,但如果别人一问,他就只会谦虚地说:“我们农村人不能为保护绿化做什么,就只能收收废品顺便捡捡瓶子,让草地上干净些。”多么环保的老爷爷呀!每当看见他满脸的皱纹、粗糙的双手上布满了老茧,我就会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顺手捡起每一片垃圾,就能使老爷爷少劳累一些,使我们的生活环境会更加美好!
是啊,我们身边处处都有美德少年、师长,就像冬日里的一丝温暖一样,正用实际行动来温暖我们,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第五篇:苏华强重点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代表发言稿
苏华强重点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发言稿(2014 07 03县名师座谈会)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作为一为名师和工作室的领衔人,我深深感受到的是一分信任,两分鞭策,三分压力,四分挑战,合起来就是整整十分的使命。这份沉甸甸的使命捧在手心、担在肩上、放在心里,使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我只有勤奋工作,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领导和老师们的关爱和信任。面对工作室,我常常扪心自问,对我们领衔人而言,工作室是什么?“工作室”是肯定,是信任;“工作室”是阵地,是舞台;“工作室”是压力,是挑战。名师工作室更是我们畅谈教育理想、倾诉工作苦乐、分享教学经验、反思研究过程、共享学习资源的又一平台。于是我们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教学相长、共同提高”的工作理念,秉承“追求卓越、提升自我、带动辐射”的工作目标,团结全体成员,通过学习—研究—实践,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研究教育教学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研题、磨课赖练好内功,提升内涵,注重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改进、提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以高度的热忱发挥名师工作室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努力做好“传、帮、带”工作。下面谈谈我们的主要做法
1、积极开展研课和磨课。组织成员充分研课,磨课。指导青年教师在基础上进行“同课异构”的公开课教学,并进行说课,评课及课后交流,并及时进行总结,再用于教学实践中。从而发挥了名师工作室指导、引领作用,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2、我们组织成员观看名师课堂实录,然后交流感想,针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共同探讨,结合我县学生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与策略。
3、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课堂效益
进一步学习几何画板,成员熟练掌握几何画板的应用。我在县视导回访八中展示课中,熟练应用了几何画板的动画演示,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好评。成员还积极学习多媒体中白板功能的使用方法。
4、借助微信,QQ群进行交流和研讨。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当我们遇到一道好的数学题例时,我们就会用手机拍照下来,然后用微信发送到微信群中,让成员交流、研讨,这种交流研究成为我们工作室交流研讨常态,这种研题方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轻松中研究,在愉快中收获,我们的研题水平到了较大提升。工作室成员黄祥唇老师参加今年初中数学市质检命题,并参加县初一年数学期末试卷的命题,命制的试卷受到了初中一线数学教师的一致好评。
5、为了提高成员的数学专业素养,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我们通过习题编写、试题研制,形成典例题库。工作室计划每人每周编写一道习题,跟自己的教学同步,成员按任教年级分成三组,每月碰头一次,交流、修改,形成典例,典例就是本单元的典型例子,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伸缩性,别人在此题基础上经过变形、扩张、发展,可以形成适合自己的题组。在编写前,我们大量阅读有关试题命制技术方面的书刊杂志,以及研读专题研究数学某专题的书籍。我编写《2014中考给力训练》,在福建省校讯通发表,有较高的下载率。许金注老师的课件《中考压轴题的最值问题》同时也在福建省校讯通发表,下载率居所有上传材料前三名。同时,我编写的《七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八年级数上期末试题》,许金注老师编写的《八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发表在百度文库,都有很高的下载率。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几句话:有一种学习,没有参与,你不会知道豁然开朗;有一种平台,没有投入,你不会知道精彩纷呈;有一种苦累,没有体会,你不会知道累并快乐;有一种信仰,没有执著,你不会知道任重道远——这就是“名师工作室”的研修学习!也许,这是一条困难重重的艰辛之路,但更是一条充满快乐与幸福的成长之路!让我们一起在这条路上播撒汗水,收获欢笑,共同创造新时代教育的美好明天!我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位同仁的辛勤耕耘下,工作室一定会成为:一片蓝天,放飞着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方绿野,孕育着教学的快乐与智慧;一泓清泉,洗涤着课堂的浮躁与铅华;一叶小舟,迎着朝阳驶向美好的明天。最后,衷心祝愿大家身体健康!暑假愉快!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