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时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新时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
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策探析
【摘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还存在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时期 农村基层 党风廉政建设 新情况新问题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在整个党风廉政建设和党的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在新时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还存在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够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 当前,各级基层党组织在贯彻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地方基层组织的党风廉政 建设的发展势头总体是比较好。但我们也要清醒看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使农村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群众的思想观念日益发生深刻变化,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1、农村基层违纪违法案件呈易发高发态势
一是农村资源市场化。随着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等资源越来越多地被征用并进入市场,农村资源也跟着市场化。二是农村的资金流动量加大。中央各种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也使得农村的资金流动量明显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为群众脱贫致富创造了条件,但另一方面在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的情况下,也为基层干部寻租提供了土壤。近年来,农村党员、干部贪污挪用公款等经济问题,居高不下,且有上升的趋势。如征地拆迁、补偿安臵、土地流转、农村医保、种粮直补、农村工程项目等等,都为腐败的发生提供了滋生条件和土壤,腐败重心不断向基层延伸,一些可预见和不可预见的问题都在不断产生。
2、农村基层党群干群关系显淡薄化的趋势
一是农村人口流动性迅速加剧,党群干群关系显淡薄。新时期与传统的农耕社会不同,当前,越来越多的农村群众离开祖祖辈辈的定居地,离开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进入城市打工谋生,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农村人口流动性迅速加剧。在这种情况下,群众与组织的关系纽带拉长了、变远了,如果不 改进工作方式方法,不主动关心群众、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党群干群关系就会越来越淡薄。二是基层干部认识宣传工作不到位,党群干群关系显淡薄。一些基层干部面对群众大规模快速流动的现实,没有想办法研究如何密切与他们的联系,如何加强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对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各种诉求重视不够,解决不及时,导致党群干群关系淡薄,群众对组织的信任度降低。三是农村干群矛盾急需缓和。由于对支农项目资金的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流转环节中易出现截留、挤占、挪用现象,造成群众抱怨多、意见大。有的甚至借群众长期不在村里的时机侵犯其合法权益,这种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消极腐败问题,造成党群干群矛盾。
3、农村基层监督管理机制不适应发展要求
一是对基层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不到位。入口难把关,导致动机不纯的人混入了基层干部队伍,有的村甚至被“财头、族头、房头、神头、拳头”等势力把持。日常难监管,一些基层干部党纪难约束,法律够不着而为所欲为,直至违法犯罪。二是党内监督不能有效开展。在基层,尤其是在村一级,部分党员干部主动监督少,不敢监督,不愿监督,也不会监督。乡村领导班子一团和气,不批评别人,也不愿别人批评自己。乡镇重使用轻管理,往往对村干部出现的问题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政策,惩治不严,监管乏力。三是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一些地方不从实际出发,图形式,内容不明确、不具体,制度和规章定了不少,真 正能够实际管用的却很少。
4、农村基层考核奖惩机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一是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认识还不够到位。对农村党组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硬指标上,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更多的只是写在文件里,挂在墙面上,讲在口头中,只部署不检查,只发文不落实,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流于形式。二是责任制考核不力。党风廉政责任制检查考核机制不完善,对党风廉政责任制的贯彻落实情况缺少定期、规范的检查和考核,往往就考核而考核,没有起到考核的实际效果。三是奖惩追究不到位。对基层干部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奖惩力度不够,党风廉政与干部待遇挂钩不好,责任追究不到位。加上有的乡镇纪委查办案件能力弱,对干部违法违规查处不到位。
二、加强新时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
深入推进新时期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必须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革创新、深化拓展,努力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系统性,切实构建农村基层反腐倡廉长效机制,为农村和谐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1、完善党风廉政教育机制,强化教育导廉
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实施关口前移,重心下沉是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一条重要原则,也是从源头上预防治理腐败的一条重要措施。一是突出重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把乡镇、村 两级的领导班子和部门负责人作为教育的重点对象,重点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思想信念、党纪政纪、从政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通过经常性反腐倡廉教育,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党性观念,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服务意识,真正做到“勤政、廉政、务实、清廉”。二是把握时机,体现教育及时性。在逢年过节,村级换届与特殊“关口”或者干部廉洁方面有问题的,力求做到及时教育、防范在前。建立廉政预防谈话制度,结合每一时期工作实际和存在问题,及时教育、提前防范。三是抓好警示教育,注重教育的有效性。建立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以先进典型和查处的典型案例为教材,从正反两个方面解剖典型,深挖根源,使基层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洗礼,得到警示。四是创新教育的载体,突出教育的创新性和广泛性。在完成常规工作的同时,要根据农村基层的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各具特色的党风廉政教育活动。
2、健全党风廉政体制机制,强化制度保廉
一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制度。健全乡(镇)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健全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建立和完善以村支部和村民委员会联席会议、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重大决策、重要项目安排应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由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做到事前公示制、事后通报制。二是加强和规范财务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民主理财制度,规范农村集体资金收支程序,建立和完善集体资产监管办法,强化对农村财务的审计,防止集 体资产流失。严格执行大额资金支出经集体研究决定制度,防止由“一把手”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成立民主理财监督小组,定期审核、评价财务情况,提出改进措施,完善财务监督约束机制。注重发挥村民代表议事会、民主理财核算小组的作用,全面推行“村财乡管村用”制度,设立村级报账员,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三是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和政绩考核评价机制。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村两委的“公推”、“海选。严格按标准选人,把素质高、党性强的能人推上村干部岗位。健全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和落实考评激励、待遇保障等制度措施。
3、突出党风廉政制约监督,强化监督维廉
一是加大党内监督力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利用党小组会、支部大会、支委会、党委会形式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廉洁自律执行情况,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纠正基层党员干部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领导干部增强党内监督意识。二是加大群众监督力度。继续实行乡镇政务、村务、财务等公开,坚持每季度采取召开代表会、张榜公布或书面通知等形式,扩大公开面,提高知情率,增加透明度,增强信任度。尤其要把农村财务管理作为监督重点,规范财务收支程序,强化审计。对群众公开提出的疑问和质询,要及时做出解释和说明,对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要及时处理,坚决严肃查处群众反映属实的问题。三是加 大乡镇纪检监察的监督力度。各乡镇纪检部门要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加大监督力度,将关口前移,加大事前、事中的监督,督促乡、村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有关制度,督促基层干部履行工作职责,完成工作任务。
4、加强法纪惩处追究机制,强化惩处促廉
一是认真开展支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充分利用具有专项资金监督系统对扶贫、移民、退耕还林等涉农专项资金备案、公示、统管,进行全面监督管理。二是坚决纠正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行为。坚决制止各种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行为。依法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对乡镇、街道、村组干部在救灾、救济、项目建设、公务收支、物资采购、补贴发放等方面开展专项清理。三是依纪依法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必须及时并严肃查处基层干部中各种违法违纪案件,尤其要查处那些严重妨碍科学发展、危害改革、发展稳定、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四是制订规范的责任追究制责任追究的具体实施办法,增强责任追究的威慑力。通过建立定期或不定期排查摸底制度,督促基层干部切实履行起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任务,及时掌握情况。对领导干部职责范围内的反腐败工作敷衍失职,不抓不管,以致屡屡发生大案要案、造成恶劣影响的,严格责任追究。此外,深入转变干部作风,扎实推进干部倾听群众诉求常态化,加强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帮扶力度,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真正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第二篇:浅议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议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制订解决的对策和措施,有效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开展,区纪委监察局利用五天时间,由纪委常委带队,分三个组对全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信访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听、看、查、问、访的方式进行,共调研行政村16个、小区管委会9个,走访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220余人,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收集村(小区)干部群众意见建议24条。
一、农村干部现状
全区共有65个行政村,05年至今,60个村党支部实行了“两推一选”,61个村委会进行了直选,选举出新一届领导班子共309人,其中无任职经历的120人(占39%)。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16人(占5%);36—50岁192人(占62%);51—60岁87人(占28%);60岁以上14人(占5%)。知识结构为:大专以上学历16人(占5%);中专(高中)学历125人(占40%);初中及以下学历168人(占55%)。
二、存在问题
(一)村干部素质待提高。
新一届村级班子存在未从事过村务工作的新人多、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现象,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尚待提高。一是工作方法简单,有的村干部不善于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习惯于“通不通三分钟”来解决问题,许多工作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反而使群众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鱼水关系”变成“水火关系”。二是工作作风有待提高。如:个别干部宴请频繁。虽然他们有时自费买单,但容易使群众认为是在用公款大吃大喝,为此而上访,如纪委查不出问题,就不肯罢休,影响了社会稳定。三是违纪问题时有发生,2005年至今,全区共查办案件24件,农村干部违纪案件22件,占91.7%。四是责任意识差,工作碌碌无为。如:某村原村干部,任职前是上访户,上任三年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没有工作业绩,群众怨声载道,此次换届落选,又重操旧业上访告状。
(二)民主管理机制欠完善。
一是村民代表大会议事程序和效率还需加强。关于村民代表会议的制度还不够具体,村干部对会议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加之有的村民计较个人得失,议事不能站在村集体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在村民代表会上难以形成统一意见,从而在效果上大打折扣。
二是村级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度执行中的财务监管力度待加强。监督和核算是会计的两大职能,委托代理后,核算职能加强了,但由于一个代理会计要管数村的账,对各村的经济活动内容不掌握,只能以账论账。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人员所监督的内容仅仅是票据入账的合法性。比如,出纳要收缴和发放某一群众的款项,本应记往来账各一笔,为图方便,出纳擅自冲抵,代理中心无法知晓。
三是村务公开制度的后续处理上还需跟进。通过几年的实践,目前在农村干部中对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思想已统一,对财务收支、发展党员、计划生育等群众关心的内容都能自觉公开。从存在的不足看,主要是公开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是通过村务公开栏张贴,这样文化程度不高的村民和不经常路过公开栏的村民就不能及时了解到相关内容。其次是公开的后续处置问题。公开后并不等于群众就没有了异议,没有了意见,群众对公开后的意见建议如何收集、反馈、处理尚缺乏有效的操作规程。
(三)农村干群矛盾需缓和。
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全区接待农村群众集体访15批,186人,去市赴省进京集体访16批,177人,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2%和20%,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信访总量偏高,农村基层干群矛盾有待进一步缓和。上访集中的焦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村级班子换届引发的上访。农村家族观念严重,两派争夺势力,一派当选,另一派则想方设法把对方拉下台。二是征地补偿引发的上访。由于我区大部分村邻近市区等原因,各村村民组成复杂,征地补偿分配方案不能面面俱到,导致利益分配少的村民上访,最典型、最具争议的情况是:户口在本村的外嫁女是否能够享受该项待遇。按法律只要户口在本村,就应和其他村民一样享受各种待遇,但如果进行村民表决绝大多数村民不同意。三是宅基地引发的上访,多数村已十年左右未批宅基,造成很多村民住房紧张,有的村干部违规为亲近人员发放宅基,村民有怨气。有的村为缓解村民宅基紧张状况,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但由于上级政府不给政策、不予批准而迟迟不能进行,如:××镇大金庄村,村民房屋已经拆除两年,新房至今不能动工,村民意见大,存在严重的信访隐患。
三、原因分析
1、廉政教育不到位。针对农村干部的廉政宣传教育活动较少,反腐倡廉“大宣教”的氛围和格局在农村中尚未完全形成。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使党风廉政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同时,农村“学习型”村干部比例太低,绝大多数农村干部对于上级政策、规定不闻不问,工作时“想当然”,上级支一支、动一动;催一催、学一学,根本不存在“自学”、“主动学”,往往是出现问题才知道不应该。
2、宗旨意识不到位。有的村干部官德差,当官不为民做主,而是不择手段利用手中权力捞取好处。尤其是通过贿选上来的村干部,选举过程花去数十万元,上台后一心收回投资,争取大赚一笔,根本没有心思考虑如何解决村民实际困难、带领群众奔小康的问题。
3、制度落实不到位。制度、
第三篇:浅议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议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及
对策
浅议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制订解决的对策和措施,有效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开展,区纪委监察局利用五天时间,由纪委常委带队,分三个组对全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信访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听、看、查、问、访的方式进行,共调研行政村16个、小区管委会9个,走访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220余人,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收集村(小区)干部群众意见建议24条。
一、农村干部现状全区共有65个行政村,05年至今,60个村党支部实行了“两推一选”,61个村委会进行了直选,选举出新一届领导班子共309人,其中无任职经历的120人(占39)。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16人(占5);36—50岁192人(占62);51—60岁87人(占28);60岁以上14人(占5)。知识结构为:大专以上学历16人(占5);中专(高中)学历125人(占40);初中及以下学历168人(占55)。
二、存在问题
(一)村干部素质待提高。新一届村级班子存在未从事过村务工作的新人多、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现象,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尚待提高。一是工作方法简单,有的村干部不善于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习惯于“通不通三分钟”来解决问题,许多工作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反而使群众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鱼水关系”变成“水火关系”。二是工作作风有待提高。如:个别干部宴请频繁。虽然他们有时自费买单,但容易使群众认为是在用公款大吃大喝,为此而上访,如纪委查不出问题,就不肯罢休,影响了社会稳定。三是违纪问题时有发生,2005年至今,全区共查办案件24件,农村干部违纪案件22件,占91.7。四是责任意识差,工作碌碌无为。如:某村原村干部,任职前是上访户,上任三年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没有工作业绩,群众怨声载道,此次换届落选,又重操旧业上访告状。
(二)民主管理机制欠完善。一是村民代表大会议事程序和效率还需加强。关于村民代表会议的制度还不够具体,村干部对会议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加之有的村民计较个人得失,议事不能站在村集体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在村民代表会上难以形成统一意见,从而在效果上大打折扣。二是村级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度执行中的财务监管力度待加强。监督和核算是会计的两大职能,委托代理后,核算职能加强了,但由于一个代理会计要管数村的账,对各村的经济活动内容不掌握,只能以账论账。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人员所监督的内容仅仅是票据入账的合法性。比如,出纳要收缴和发放某一群众的款项,本应记往来账各一笔,为图方便,出纳擅自冲抵,代理中心无法知晓。三是村务公开制度的后续处理上还需跟进。通过几年的实践,目前在农村干部中对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思想已统一,对财务收支、发展党员、计划生育等群众关心的内容都能自觉公开。从存在的不足看,主要是公开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是通过村务公开栏张贴,这样文化程度不高的村民和不经常路过公
开栏的村民就不能及时了解到相关内容。其次是公开的后续处置问题。公开后并不等于群众就没有了异议,没有了意见,群众对公开后的意见建议如何收集、反馈、处理尚缺乏有效的操作规程。
(三)农村干群矛盾需缓和。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全区接待农村群众集体访15批,186人,去市赴省进京集体访16批,177人,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2和20,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信访总量偏高,农村基层干群矛盾有待进一步缓和。上访集中的焦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村级班子换届引发的上访。农村家族观念严重,两派争夺势力,一派当选,另一派则想方设法把对方拉下台。二是征地补偿引发的上访。由于我区大部分村邻近市区等原因,各村村民组成复杂,征地补偿分配方案不能面面俱到,导致利益分配少的村民上访,最典型、最具争议的情况是:户口在本村的外嫁女是否能够享受该项待遇。按法律只要户口在本村,就应和其他村民一样享受各种待遇,但如果进行村民表决绝大多数村民不同意。三是宅基地引发的上访,多数村已十年左右未批宅基,造成很多村民住房紧张,有的村干部违规为亲近人员发放宅基,村民有怨气。有的村为缓解村民宅基紧张状况,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但由于上级政府不给政策、不予批准而迟迟不能进
行,如:××镇大金庄村,村民房屋已经拆除两年,新房至今不能动工,村民意见大,存在严重的信访隐患。
三、原因分析
1、廉政教育不到位。针对农村干部的廉政宣传教育活动较少,反腐倡廉“大宣教”的氛围和格局在农村中尚未完全形成。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使党风廉政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同时,农村“学习型”村干部比例太低,绝大多数农村干部对于上级政策、规定不闻不问,工作时“想当然”,上级支一支、动一动;催一催、学一学,根本不存在“自学”、“主动学”,往往是出现问题才知道不应该。
2、宗旨意识不到位。有的村干部官德差,当官不为民做主,而是不择手段利用手中权力捞取好处。尤其是通过贿选上来的村干部,选举过程花去数十万元,上台后一心收回投资,争取大赚一笔,根本没有心思考虑如何解决村民实 际困难、带领群众奔小康的问题。
3、制度落实不到位。制度、规章订了不少,真正执行落实的却很少。虽然村村执行村务公开制度,但仍存在假公开、不公开的现象,如有的村财务公开栏中,“其它支出"一项达6000余元,公开不细,群众看不明白。
4、干部监督不到位。一是村民代表、理财小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成员很多是村干部的支持派,开会时无人提出反对意见,监督无从谈起;二是村民代表会议开得少,不是分配征地款等直接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则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有事尽量不和村民代表商量,私下解决了事。三是缺乏健全的责任制考核机制,对农村干部没有制定细致的责任目标,责任制考核在基层还属薄弱环节,存在着责任追究力度不够大,追究效果不理想的现象。
四、对策与建议1、加强教育,通过教育提高人。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一是利用身边的先进典型进行示范教育,如:五七小区管委会在多次征地款发放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公开办事环节,群众满意度高,无一起上访事件发生。可以将该小区的典型作法予以推广,发挥示范作用。二是以农村的违纪案例为教材,多角度解剖,深挖根
源,使党员干部接受教训得到警示,强化廉洁自律行为。三是要大力加强广大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通过树典型、扬正气、找差距、查问题、抓整改,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达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目的。2、健全制度,通过制度规范人。一是要完善村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体系。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具体化,变“软任务”为“硬指标”,建立责、权相统一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严肃治理不干事、搞派性、闹矛盾的干部。二是要完善村“村两委”换届选举制度。切实加强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严格按标准选人,把党性强觉悟高的经济能人、致富能人、理财能人、治“乱”能人推上村干部岗位。三是要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村务、党务公开制度。纠正公开工作中重形式、轻实效,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公开重点,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参政议政作用。3、强化监督,通过监督制约人。规范村民代表、民主理财小组的选举办法,由乡镇严格把关,并帮助支持其履行监督职能。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广泛发扬民主,扩大监督范围,明确监督内容和程序,提高可操作性,形成群众便于监督、敢于监督、乐于监督的良好局面。4、严肃查处,通过查处警示人。对群众上访和举报的各类信件及时处理,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整治基层不正之风。尤其是要严肃查处那些严重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权益的案件。同时,做到宽严相济,既要敢于运用纪律处分手段,还要善于运用诫勉谈话、整改通知书、通报批评、责令辞职、免职等组织处理手段,督促党员干部切实按工作分工履行职责
第四篇:浅议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浅议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制订解决的对策和措施,有效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开展,区纪委监察局利用五天时间,由纪委常委带队,分三个组对全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信访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听、看、查、问、访的方式进行,共调研行政村16个、小区管委会9个,走访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220余人,发放调查问卷1000余份,收集村(小区)干部群众意见建议24条。
一、农村干部现状
全区共有65个行政村,05年至今,60个村党支部实行了“两推一选”,61个村委会进行了直选,选举出新一届领导班子共309人,其中无任职经历的120人(占39)。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16人(占5);36—50岁192人(占62);51—60岁87人(占28);60岁以上14人(占5)。知识结构为:大专以上学历16人(占5);中专(高中)学历125人(占40);初中及以下学历168人(占55)。
二、存在问题
(一)村干部素质待提高。
新一届村级班子存在未从事过村务工作的新人多、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现象,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尚待提高。一是工作方法简单,有的村干部不善于耐心细致地做群众工作,习惯于“通不通三分钟”来解决问题,许多工作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反而使群众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鱼水关系”变成“水火关系”。二是工作作风有待提高。如:个别干部宴请频繁。虽然他们有时自费买单,但容易使群众认为是在用公款大吃大喝,为此而上访,如纪委查不出问题,就不肯罢休,影响了社会稳定。三是违纪问题时有发生,2005年至今,全区共查办案件24件,农村干部违纪案件22件,占91.7。四是责任意识差,工作碌碌无为。如:某村原村干部,任职前是上访户,上任三年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没有工作业绩,群众怨声载道,此次换届落选,又重操旧业上访告状。
(二)民主管理机制欠完善。
一是村民代表大会议事程序和效率还需加强。关于村民代表会议的制度还不够具体,村干部对会议的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加之有的村民计较个人得失,议事不能站在村集体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在村民代表会上难以形成统一意见,从而在效果上大打折扣。
二是村级财务委托代理服务制度执行中的财务监管力度待加强。监督和核算是会计的两大职能,委托代理后,核算职能加强了,但由于一个代理会计要管数村的账,对各村的经济活动内容不掌握,只能以账论账。会计委托代理中心人员所监督的内容仅仅是票据入账的合法性。比如,出纳要收缴和发放某一群众的款项,本应记往来账各一笔,为图方便,出纳擅自冲抵,代理中心无法知晓。
三是村务公开制度的后续处理上还需跟进。通过几年的实践,目前在农村干部中对村务公开的目的意义思想已统一,对财务收支、发展党员、计划生育等群众关心的内容都能自觉公开。从存在的不足看,主要是公开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是通过村务公开栏张贴,这样文化程度不高的村民和不经常路过公开栏的村民就不能及时了解到相关内容。其次是公开的后续处置问题。公开后并不等于群众就没有了异议,没有了意见,群众对公开后的意见建议如何收集、反馈、处理尚缺乏有效的操作规程。
(三)农村干群矛盾需缓和。
据统计,2006年上半年,全区接待农村群众集体访15批,186人,去市赴省进京集体访16批,177人,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32和20,虽然取得显著成绩,但信访总量偏高,农村基层干群矛盾有待进一步缓和。上访集中的焦点主要表现在:一是村级班子换届引发的上访。农村家族观念严重,两派争夺势力,一派当选,另一派则想方设法把对方拉下台。二是征地补偿引发的上访。由于我区大部分村邻近市区等原因,各村村民组成复杂,征地补偿分配方案不能面面俱到,导致利益分配少的村民上访,最典型、最具争议的情况是:户口在本村的外嫁女是否能够享受该项待遇。按法律只要户口在本村,就应和其他村民一样享受各种待遇,但如果进行村民表决绝大多数村民不同意。三是宅基地引发的上访,多数村已十年左右未批宅基,造成很多村民住房紧张,有的村干部违规为亲近人员发放宅基,村民有怨气。有的村为缓解村民宅基紧张状况,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但由于上级政府不给政策、不予批准而迟迟不能进行,如:××镇大金庄村,村民房屋已经拆除两年,新房至今不能动工,村民意见大,存在严重的信访隐患。
三、原因分析
1、廉政教育不到位。针对农村干部的廉政宣传教育活动较少,反腐倡廉“大宣教”的氛围和格局在农村中尚未完全形成。开展党风廉政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形式单一,使党风廉政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同时,农村“学习型”村干部比例太低,绝大多数农村干部对于上级政策、规定不闻不问,工作时“想当然”,上级支一支、动一动;催一催、学一学,根本不存在“自学”、“主动学”,往往是出现问题才知道不应该。
2、宗旨意识不到位。有的村干部官德差,当官不为民做主,而是不择手段利用手中权力捞取好处。尤其是通过贿选上来的村干部,选举过程花去数十万元,上台后一心收回投资,争取大赚一笔,根本没有心思考虑如何解决村民实际困难、带领群众奔小康的问题。
3、制度落实不到位。制度、规章订了不少,真正执行落实的却很少。虽然村村执行村务公开制度,但仍存在假公开、不公开的现象,如有的村财务公开栏中,“其它支出"一项达6000余元,公开不细,群众看不明白。
4、干部监督不到位。一是村民代表、理财小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成员很多是村干部的支持派,开会时无人提出反对意见,监督无从谈起;二是村民代表会议开得少,不是分配征地款等直接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则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有事尽量不和村民代表商量,私下解决了事。三是缺乏健全的责任制考核机制,对农村干部没有制定细致的责任目标,责任制考核在基层还属薄弱环节,存在着责任追究力度不够大,追究效果不理想的现象。
四、对策与建议
1、加强教育,通过教育提高人。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在农村党员干部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一是利用身边的先进典型进行示范教育,如:五七小区管委会在多次征地款发放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公开办事环节,群众满意度高,无一起上访事件发生。可以将该小区的典型作法予以推广,发挥示范作用。二是以农村的违纪案例为教材,多角度解剖,深挖根源,使党员干部接受教训得到警示,强化廉洁自律行为。三是要大力加强广大农村党员的理想信念和宗旨教育。通过树典型、扬正气、找差距、查问题、抓整改,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达到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目的。
2、健全制度,通过制度规范人。一是要完善村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体系。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际,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具体化,变“软任务”为“硬指标”,建立责、权相统一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严肃治理不干事、搞派性、闹矛盾的干部。二是要完善村“村两委”换届选举制度。切实加强对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严格按标准选人,把党性强觉悟高的经济能人、致富能人、理财能人、治“乱”能人推上村干部岗位。三是要完善农村财务管理,村务、党务公开制度。纠正公开工作中重形式、轻实效,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公开重点,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参政议政作用。
3、强化监督,通过监督制约人。规范村民代表、民主理财小组的选举办法,由乡镇严格把关,并帮助支持其履行监督职能。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广泛发扬民主,扩大监督范围,明确监督内容和程序,提高可操作性,形成群众便于监督、敢于监督、乐于监督的良好局面。
4、严肃查处,通过查处警示人。对群众上访和举报的各类信件及时处理,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整治基层不正之风。尤其是要严肃查处那些严重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案件、严重侵害群众权益的案件。同时,做到宽严相济,既要敢于运用纪律处分手段,还要善于运用诫勉谈话、整改通知书、通报批评、责令辞职、免职等组织处理手段,督促党员干部切实按工作分工履行职责。
第五篇:浅析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和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笔者认为,应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探索,认真实践,才能取得实质性成效。
一、当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现状
近年来,随着整个经济社会快速增长,农村面貌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辛勤工作,廉洁奉公,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是,对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状况还不能令人乐观,面临的形势仍然相当严峻。
(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基础薄弱。乡镇纪委书记分管工作过多,精力分散,我们县多数街道镇乡的纪(工)委书记都分管了大信访或其他行政工作,任务繁重,难免有顾此失彼的现象;同时农村基层党内生活不规范,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流于形式的问题普遍存在。
(二)少数村干部法律意识、纪律意识不强,作风不实,知法犯法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
1、财务管理混乱。部分村社将集体收入不入帐,直接坐收坐支,存在“口袋帐”、“包包帐”现象,造成财务管理混乱,群众意见大。比如,福禄镇红山村7社社长将本社摩托车司机捐资款700余元,直接用于维修公路,收支均未入帐;浸河村二社社长将集体出售柏果村和大门的收入20xx余元直接用于公路开支,坐收坐支,甚至因久未做帐,各种票据丢失,造成上万元的支出采取白条入帐,上万的支出无法回忆,至今帐目不清。
2、集体资金随意挪用。个别基层干部随意挪用集体资金,有的长期挪用不归还,或私自将集体资金借给他人,有的还将收入不入帐据为己有,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影响。如福禄镇红山村一社原社长将集体现金7000余元私自借给本社村民,至今无法收回,造成集体经济损失;健龙乡小河村在04年合并社时有一名社干部挪用集体奖金500元左右,至今未还;八塘镇前进村于20xx年处理村加工房时收入200元,村主任将此收入不入帐据为己有,20xx年该村村委会换届时,此事才暴露出来;大路镇某村一企业在20xx年建成投产后,为感谢当地对建厂的支持帮助,自愿向所在村集体捐资1000元,村干部收到此笔资金后未入集体收入,据为己有,直接20xx年12月,村级组织换届时,知情者才举报此事,后经查证属实,有关人员受到了严肃处理,又如三合镇财政所会计陶海峰贪污挪用公款一案,长达几年,镇里都不知道,直到县审计局要去审计该镇财务时才得以暴露。
3、财务支出审核把关不严。村委会干部在未详细了解支出用途等情况下,在单据上潦草签字同意报销,导致虚开发票,村干部白条自批自支现象较为普遍,不符合财务制度相关规定。
4、社干部由于职数减少只有组长一人,社的帐务只有组长一人管理,一个人批条,一个人说了算,造成问题较多。比如我们调查的大兴镇符家村,经济条件好社年收入集体资金有几千元,上交20%给村后,留80%社里开支,社长一人管理,且开支在200元以内的,都由社长一人支出和签字报销,由于绝大部分开支都是小额发生,因此存在无法监督的局面。
5、个别干部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到位。对涉及集体利益的重大事项,不民主决策,主要表现为乡镇在重大决策、工程发包、大笔资金使用上,不召开办公会议研究,或办公会上仅靠主要领导一个人说了算现象。村社区对资产处置,农村低保,重大开支等不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或社员大会,凭关系、感情,全人说了算,村组重大事件一事一议执行不到位。如八塘镇敢英村在20xx年开展农村低保工作中,所确定的低保户全是村支书、村主任的亲戚,群众意见很大,镇纪委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进行了纠正,挽回了影响。
6、个别乡镇干部工作作风粗暴、方法简单、态度强硬。个别乡镇干部对群众办事不耐心,不认真,不仔细,有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和群众的困难采取“拖”、“推”的方式,不主动想办法做解决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为农村农民办事的窗口部门甚至会出现农民多次上门无法办,群众意见较大。
(三)监督机制不尽完善,监督落实不力。有的镇在村级没有成立民主理财小组,例如丁家镇,社级成立了理财小组,开支都由理财小组成员监督,但村一级没有成立理财小组,村的开支就是村长一人签字审批,偶尔支部书记签字审核,而成立了理财小组的村多数也是形同虚设,没有很好的发挥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