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针灸科重点专科建设规划范文
针灸科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中医专科建设是提高中医临床的重要途经和基础工作,是继承发扬中医特色优势的突破口,是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医疗保健的需求,是促进中医医院内涵建设的需要,是中医学科建设和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基础,更是中医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对本院针灸专科的发展做了一次调研,再次证明了特色专科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永恒的生命力。
一、基本情况介绍
针灸科是我省重点中医药专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7年正式确定的“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是我院多年来始终保持传统优势的重点科室。科室现有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5名,护理人员4名。设有环境舒适的针灸理疗室、推拿室、熏蒸室、牵引室、灸疗室、治疗室、住院部等。针灸科在坚持针灸、推拿、牵引、火罐、电针、火针、三棱针(刺络放血)、温针灸、隔物灸等传统疗法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先后引进了脊柱短杠杆微调推拿手法、醒脑开窍针法、冬病夏治疗法、中药离子导入疗法、中频治疗、中药熏蒸疗法、蜡疗、储药罐治疗等特色疗法。治疗范围包括内科、骨伤科、妇科、儿科、五官、皮肤等多系统疾病,完全能够满足临床患者的就诊需求,为门诊及住院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
二、科学规划 稳步发展 突出特色 继承创新
制定科学的近期与长期相结合的规划,是专科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突出特色,继承创新是重点专科建设的灵魂;以人为本,人文关怀是特色服务的精髓;高科技服务手段是注入专科建设的新鲜血液。我院专科建设始终平着“人无我有是独创技术,人有我优是优势技术,人多我精是特色技术”的发展理念,倡导科技兴院,打造医院品牌,创新服务观念,特色服务群众。
1、准确定位,精心选项。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医院领导班子认真全面地对本地所有医疗单位进行摸底分析,找出他们各自的优势、弱势,寻找我院专科选项定位的突破口,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最终选定把具有中医传统特色疗法的针灸推拿、中药熏蒸做大做强,扩建成立了针灸专科,率先申报甘肃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经过三年的建设,最终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医药专科,并于2007年底成功申报成为国家“十一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经过几年的建设,现专科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专业技术日臻娴熟,以其质优价廉、便捷显效的特色疗法赢得广大患者的认同和信赖,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针灸科已初具规模,成为我院的拳头科室。
2、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医院是社会窗口服务行业,服务对象多为健康状况和经济状况方面的弱势人群,医院专科的各项服务活动优先考虑本地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状况和家庭的承受能力。我院专科以诚信为本,在临床诊疗中实行优质优价和低标准收费服务,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提供优良优质服务,全科人员实行全天候无节假日应诊,提高服务质量,方便了患者就诊。专科专病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人才,专科医师业务素质的高低、技术是否过硬是专科建设水平高低乃至生死存亡的大事。针对这一现实,医院领导紧抓时机实施专科人才培训达标计划,并从资金上、政策上予以倾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培训培养力度,从2000年至今,坚持每年选派1-2名业务骨干到兰州、北京、上海、天津进行专科定向进修培训和深造。现均成为业务精、作风硬、靠得住、用得上的专科骨干人才。
3、坚持特色,继承创新。
首先是创新专科建设思路。在继承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及时主动掌握中医诊疗新技术、新动态及创办重点专科的科技信息,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理念。为了加强专科专病建设,医院先后筹资20多万元,为针灸科改善了就医环境,并先后购置了电脑中药熏蒸机、电脑多功能腰椎牵引机、微电脑多功能颈椎牵引机、三维多功能颈腰椎牵引床、恒温蜡疗仪、电脑偏瘫治疗仪、电脑消炎止痛机、电脑骨质增生治疗机、六合治疗仪等医疗设备。为针灸科临床诊断治疗和开展新项目、新业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其次是创新特色疗法。针灸科先后选派业务骨干赴全国知名医院学习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特色疗法,先后引进了脊柱微调推拿手法、醒脑开窍针法、冬病夏治疗法、中药离子导入疗法、中频治疗、中药熏蒸疗法、蜡疗、储药罐治疗等特色疗法,并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疗效确切。
4、社会与经济效益齐头并进
经过几年的稳步发展,针灸科整体水平明显提高,诊疗水平整体提升,医护人员理论扎实,技术过硬,医患关系和谐,患者满意度达96%以上,没有发生一例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在白银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受到患者的好评。
针灸科近五年来从小到大,住院部从无到有,科室人员从少到多,业务收入翻倍上涨,处处展现了针灸科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生的质的改变。2004年针灸科业务收入是16.5万元,门诊约5000人次;2005年业务收入是23万元,门诊5896人次,出院34人次;2006年业务收入是40万元,门诊12237人次,出院127人次;2007年业务收入是71万元,门诊15848人次,出院187人次;2008年业务收入是117万元,门诊15709人次,出院239人次。以上数据真实体现了针灸科的发展。在为患者解决病痛的同时,也为医院赢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存在问题
1、外围环境不理想,科室布局紧张。
2、科室应对急、危、重症能力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3、临床经验整理应用工作尚未开展
(1)对本专科领域文献记载的诊疗方法进行发掘、整理和应用。(2)对本专业有代表性的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性整理与应用。
(3)对民间具有一定科学性和使用价值的方药、诊疗经验和方法进行收集、整理、应用、提高。
4、科内制剂因无批号,不在医保范围内,不能将其疗效在临床上充分发挥出来。
5、重点专科发展缺乏正确引导。
四、发展规划
1、奋斗目标
要加大改革力度,加强科室管理,规范中医诊疗及护理技术水平,在突出中医特色的基础上继承创新。争取在短时间内将本科建成科目齐全、服务、基本设施、技术水平达到白银地区甚至全省内一流水平。
2、医疗业务建设
扩大住院部规模,加强科室环境建设,设立专科门诊,达到专病专治。并对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按照诊疗标准,进行科学、规范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对单病种诊疗方案进一步优化。在护理方面,掌握心理护理及中医护理,规范书写各种护理病历。
3、加快中医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加快医院现代化建设,提高康复科整体水平的关键,今后要加大,将积极开展特色专科建设方面的讲座及学术交流活动。并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来我科讲学、查房,使针灸科医护人员中医诊疗及护理水平不断提高,每年争取外派1-2名医务人员在省内外各大医院培训、进修、学习,逐步形成较为合理的专业人员梯队和人才资源,以解决人才断层问题。
4、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跨区域协作网络和远程医疗会诊服务。
与各省市知名针灸科建立跨区域协作网络。以科技为纽带,在科研、临床、制剂、信息、管理等方面形成特色优势互补的跨区域协作网络。开展专家互访,互派进修、短期考察等活动,并进行了专题学术交流。
与国内知名针灸科建立远程医疗会诊服务,我们不能解决的疑难疾病,希望能够通过远程医疗会诊服务向相关科室寻求帮助,我院将提供自己尽量完整的病历资料,经外院专家会诊后,我院将按专家制定的诊疗方案进行具体治疗,并随时与其专家请教,通过专家的指导完成对患者的治疗。
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中医重点专科的发展为人民的医疗保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中医的发展起到了画龙点晴的作用,为医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不但拓展了服务的范畴,同时印证了服务的质量,品牌效益突显,服务半径扩大。虽然重点专科发展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但只要有宽松的政策支持,有广大专业人才的共同努力,春天的幼苗最终会开花结果成为白银市医疗界的姣姣者。
第二篇:针灸科重点专科建设总结
临XX县中医院针灸科重点专科建设总结
针灸推拿科于2012三月开始申报国家中医临床重点专科,虽然针灸科重点专科建设起步比较晚,可是相关的配套设施和软硬件实力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得到了很快的提升,此次重点专科的建设也为我科的学术进一步发展与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针灸科是我院建院以来成立最早的科室之一。中医特色治疗疾病明确、简捷、疗效显著。近年来在缪滋光副主任医师的带领下科室迅速壮大,现有床位22张,门诊与住院治疗体系完整,完善、整合各种传统的治疗方案及操作规程,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提出并制定以科研创新为立科之本,专病专治为特色的科室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0年提出的加强中医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的中医药工作重点的指示精神,深入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将传统的各种特色治疗方法与现代医学的基础治疗相结合,治疗遵循统一指导原则,归纳各项诊疗信息,及时总结临床经验,并将其服务于基层社区,使传统中医药治疗惠泽与广大民众。现将本科室2012工作总结如下:
一:2012全年的工作完成情况,全年完成经济收入144.96万元,经济效益明显。门诊4328人次,比去年有所增加。收住住院病人580人次,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症等优势病种占到了76%左右。门诊病人中医治疗率达到了90%左右,住院病人中医应用率达到了100%。
二、针灸科的中医特色治疗
1、中医治未病特色治疗
遵循“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未病治疗原则,以中医阴阳五行理论为施治基础,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体质进行辨证施治,开展了头部推拿,足浴,针刺,灸疗,学位贴敷,刮痧,拔罐,刺络,放血,埋线,穴位注射以及冬病夏治等传统治疗项目,有效缓解症状,改善“亚健康状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2、疼痛专病门诊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农村基层群众防病、治病意识的提高,来我院本科诊疗颈肩腰腿痛的病人日益增多,一些病患者甚至疼痛剧烈活动受限,这一类的病患者临床上已在他处治疗或自行服用止痛类的西药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或不缓解,来我院本科给予针灸、推拿、拔罐、电磁等治疗后,患者颈肩腰腿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3、绿色减肥塑身专病门诊
肥胖是引起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基础因素之一,我科推出的绿色减肥瘦身综合疗法,采用穴位埋线治疗为主体,结合穴位点压、药物透入等多种治疗方法,使人体内外脂肪代谢趋向负平衡,同时配合心理指导、科学饮食、适量运动,达到科学减肥瘦身而不伤身的目的。
4、中医传统疗法:我科开展多种中医特色传统疗法,包括普通针刺、灸法、穴位贴敷、梅花针、拔罐、耳穴压籽、刺血疗法、足浴保健、刮痧、穴位注射、中风康复、脂肪肝整合疗法,以及冬病夏治贴敷疗法等,适用于治疗面瘫、中风后遗症、骨质疏松症、代谢综合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神经性尿潴留、各种疼痛性病变、关节病变、颈椎病、腰椎病,以及各种亚健康状态等。中医传统疗法操作相对简捷、安全、无副作用,可有效缓解疼痛、麻木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机体失调状态,以达气血阴阳平衡。
三:科室管理方面
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抓医疗水平及医疗服务质量,科室主任以身作则,对每一位就诊患者视如亲人,真正将温情服务理念渗透到每一位患者。对患者认真负责,明确诊断,精心治疗合理用药。本未发生任何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严格按照各项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进行工作,发现不足之处分析原因,并且及时整改,对所发现的问题积极组织科室人员讨论分析,明确科室工作纪律及劳动纪律,奖罚公正分明,将考核和绩效工资挂钩,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现在针灸科已成为我院的重点专科之一,虽然医院已经加大了对我科的扶持力度,但存在的不足及面临的困难还有许多,成为重点专科是压力也是动力,针灸科的全体医护人员理论和实践结合,在针灸科现有开展的各项业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挖中医针灸的潜力,创新中医针灸特色疗法,开展其他中医诊疗方法,使医院社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更要做一个让患者满意,让百姓放心的专科。
第三篇:2014针灸科重点专科研究室工作总结
2014针灸科重点专科研究室工作总结
一、我专科研究室所有成员,依据2014工作计划具体要求,经过一年的努力对针灸科优势病种难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提高了临床疗效。
(一)腰痛病难点解决:
1.对于突出物较大的患者、急性期发作的患者或者短时间内反复发作多次的患者,采用原有的治疗方法不能短时间内缓解疼痛症状,是困扰临床工作的难题。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之所以短期内效果不明显,在于患者的病情较重,而原有的治疗达不到相应的治疗量,即“病重药轻”,故在治疗上应加用更有力的治疗措施。针刀既有毫针疏通经络的功能,又针体较粗,刺激量较大,同时其前端有刃,具备一定的切割松解作用。可以把针刀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纳入。
在原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刀治疗后确实提高了临床疗效,然而由于施术者的差异,造成治疗效果良莠不齐,故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规范了针刀的操作方法。经过对施术者的系统培训,均能掌握此操作方法,临床疗效得到了提高。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体位:患者俯卧位,腹部垫枕。
(2)定点:取A、B、C点,分别于突出的椎间盘同位棘突间旁开0.5cm+(黄韧带治疗点)、1.5cm+(关节突关节囊治疗点)、3~4cm(横突及椎间孔外口治疗点)。用龙胆紫作一点状进针标记,术区常规消毒、铺巾,医者戴一次性帽子、口罩和无菌手套。
(3)操作:选用汉章牌3号针刀,分别对准A、B、C点,刀口线与脊柱纵轴平行,垂直于皮肤快速进针,缓慢探索式深入。
A 点:先到达下关节突骨面,将针刀逐渐移到下关节突内缘,贴骨面向深处铲切2~3下,有突破感即可,一般深度不超过0.5cm左右。患者有向下肢放散的酸胀感,若无触电感或放散感,可将针刀向内下方稍作摆动1~2下,幅度不超过0.5cm+,出针按压针孔。
B点:针刀到达关节突骨面前的最后一个突破感,即为切割关节囊的刀感,提插针刀并行“+”字切割关节囊,最后将针刀斜向外侧,于关节突的外侧缘铲切2~3下,即可出针。
C 点:针刀缓慢到达横突骨面后,在横突上缘贴骨面,由外向内铲切至横突根部(约4~5下),然后退针刀,再从横突浅层由外向内推铲,最后出针。
以上三点出针后均需按压3分钟,防止出血,然后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处敷治疗点,嘱患者平卧4~6小时。针刀组每5天治疗一次,3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
2.患者下肢疼痛减轻后,往往腰部酸痛、软弱无力明显,不能久坐,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是临床需要解决的难点。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需住院治疗的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多是由于腰腿疼痛较为剧烈。医生都要求此类患者卧床治疗,有些甚至需绝对卧床,卧床日久,腰背肌肌力下降,故产生腰部酸痛无力现象。此类患者可嘱患者佩戴腰围,可有效解决腰部无力现象。
实施过程中发现,仅仅佩戴腰围不能完全缓解腰部症状。应在患者疼痛症状减轻的同时,尽早实施腰背肌、腹肌功能锻炼,具体锻炼如下:
(1)下肢抬高:踝背屈伸膝体位抬高下肢,可先练习一侧肢体,逐渐过渡到双下肢共同抬高,每日三次,每次5-20个动作。
(2)仰卧架桥:仰卧位,双手交叉,双膝屈曲至90度,双足掌平放床上,挺起躯干,以头后枕部及双肘支撑上半身,双足支撑下半身,呈半拱桥形,当挺起躯干架桥时,双膝稍向两侧分开。每日两次,每次重复10-20次。
(3)“飞燕式”:患者俯卧。依次以下动作:①两腿交替向后做过伸动作②两腿同时做过伸动作③两腿不动,上身躯体向后背伸④上身与两腿同时背伸⑤还原,每个动作重复10-20次。
(二)项痹病难点解决:
1.项痹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随访病人预后较好,仍有少数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如何使疗效持久,减少病情复发是治疗的难点。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患者患病时因疼痛而不敢活动颈部,即便病情缓解后仍不敢活动颈部,久而久之,造成颈部肌肉僵硬不舒,从而刺激相应组织引起复发。对此,提出运动疗法解决。待患者病情稳定化,嘱患者行颈椎功能训练:以颈部伸肌训练、柔韧性与系统性训练为主要目的的各类功法操,例如“施氏十二字养生功”等。
2.对于项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出现肢体麻木的患者,针灸治疗短期内效果不理想。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在局部阿是穴(主穴)和循经取穴(配穴)采取穴位注射营养神经药物(维生素B12或甲钴胺),每穴1ml,每2日1次。既能起到药物本身营养神经的作用,又有针刺穴位的治疗作用,两者联合应用所产生的疗效大于两种治疗效果的简单叠加。
3.难点分析研究:针对颈椎关节失稳错位、小关节紊乱,在2013年诊疗方案中已做为治疗难点提出,并研究出复位手法治疗,经1年临床验证,疗效较原来提高,但仍有部分患者坐位治疗时,颈部难以放松,无法完成复位手法。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改为仰卧位施行手法复位治疗后,发现坐位手法不适合仰卧位操作,如何在仰卧位下成功复位为治疗难点。患者仰卧位时不易完成低头曲颈动作,是手法复位成功率低的原因,继续寻找新的复位手法。
(三)中风病难点解决:
1.难点分析研究:中风病的病人易出现足下垂及足内翻,不易纠正,影响整体恢复。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足下垂及足内翻均为下肢阳明经经气不利,使阳明经经筋不用,阴急而阳缓,故足下垂、内翻,治疗时应疏通阳明经经气,使阳明经经筋有力可纠正足下垂及内翻。
临床工作中发现:仅刺激阳明经反而加重了患者的痉挛,导致患者足内翻更加严重,故对穴位进行了筛选.我们选择小腿外侧的穴位,主穴阳陵泉与丘墟穴。阳陵泉穴的位臵应该在原穴标准位臵的稍下方处进针,丘墟穴在进针时使足背屈,其针刺深度可直透照海穴。然后加电针应用慢频率的脉冲波,可使足外旋。如果足下垂很重,可选用解溪穴与绝骨穴。两穴通电后可使足做背屈动作。外旋、背屈可同时用,也可单独应用,这需要根据每个病人的病情而定。
2.难点分析研究:脑梗死后引起的肌张力增高,张力过高的可形成痉挛,对病人的恢复不利,且可加重病人的痛苦。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偏瘫患者上肢阴急而阳缓,呈屈曲状态伸直困难;下肢阳急而阴缓,屈曲困难。在针刺时,上肢应泻阴补阳,下肢泻阳补阴。可上肢选择阳明经腧穴为主并用补法,下肢选择太阳经腧穴为主并用补法。
临床应用中发现:并非所有阳明经或太阳经上的腧穴均能起到使上肢实现屈曲或下肢实现伸直的功能,经筛选确定下列腧穴。上肢使手及前臂做伸展动作,下肢使大腿、小腿做屈曲动作。上肢选天井穴,针尖向上方刺入1.5~2寸。臑外穴是自拟穴位,位于臂臑穴后3寸处,相当于三角肌的后方、肱三头肌的上部,该穴直刺2~2.5寸深。两穴通电后使肘关节做向前的伸展动作。下肢用大腿及小腿后部的穴位,殷外穴及屈膝穴均为自拟穴位,殷外穴位于殷门穴前3寸,直刺1.5~2寸深;屈膝穴位于委阳穴上2寸,直刺1.5~2寸深。两穴加电针使小腿做向后的屈曲动作。
另外,我科重点专科研究组经文献整理发掘,组成协定方“抗痉方”(生川乌50克、生草乌50克、桂枝50克、当归50克)外用熏洗,在降低张力,减轻痉挛方面疗效较好。
二、收集了腰痛病、项痹病、中风病等相关文献资料并整理。对解决难点问题提高临床疗效优化诊疗方案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三、开展了“深刺颈旁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新技术新项目获肥城市中医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一等奖;“臭氧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获三等奖,“深刺人迎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获得肥城市二〇一四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四、对2014年腰痛病、项痹病、中风病三个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和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完善修订形成2015年版腰痛病、项痹病、中风病三个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
第四篇:2017针灸科重点专科研究室工作总结
2017针灸科重点专科研究室工作总结
一、我专科研究室所有成员,依据2017工作计划具体要求,经过一年的努力对针灸科优势病种难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提高了临床疗效。
(一)腰痛病难点解决:
1.在应用督灸对病人进行治疗时,疗效参差不齐,大部分病人2-3次治疗后腰痛及下肢疼痛、麻木症状可显著减轻,有的病人多次治疗后症状轻微减轻,出院后不能坚持治疗是治疗的难点之一。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之所以同样的治疗方法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关键在于:①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不同②病情较重的患者在行3次督灸后症状开始减轻,但因出院不能持续治疗③艾条质量、单纯应用艾条。科室主任积极联系医院药房,购进三年陈艾所制作的优质艾条,科室人员共同研究配置“温阳强督”中药,并将中药打磨成粉剂,和优质艾条参杂在一块行督灸治疗;增加住院患者督灸治疗次数,由原先一周治疗一次改为三天治疗一次;积极开展门诊督灸治疗,对于能门诊督灸治疗的先行门诊督灸治疗,再者强烈建议患者出院后继续门诊督灸治疗。
12.督灸治疗需患者俯卧为保持2-3小时左右,部分病人因身体原因不能长时间俯卧,此问题是治疗难点之一。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有些患者因长时间俯卧位后腰背部肌肉僵硬,督灸治疗不能坚持2-3小时,对于此类患者可以采取缩短督灸治疗时间并配合口服温阳强督中药汤剂治疗。具体温阳强督方如下:制附片、肉桂、细辛、川芎、当归、桂枝、甘草、葛根、杜仲等。
(二)项痹病难点解决:
1.老年人肝肾亏虚,经络功能衰退,针感不明显,针刺时如何提高针感是解决疗效问题的难点。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我们可以采用针刺同时采用热敏灸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热敏状态下的腧穴上进行灸疗,热敏化腧穴在艾热的刺激下极易灸性感传,可使“气至病所”、“气至而有效”,临床疗效大幅提高。患者取俯伏坐位,暴露颈肩部及患侧上肢,舒适为宜。予针刺颈夹脊、大椎、肩中俞、曲池、后溪穴,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min。在针刺基础上实施热敏灸,在颈肩部及患侧上肢热敏现象高发区寻找敏化点。具体方法先行回旋灸2min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2min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min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当某穴位出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不热(或微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或微热)深部热或其他非热感等(如酸、胀、压、重等)感传时,此即是热敏化穴,每次选择1 ~3 个热敏穴位施灸至感传消失,皮肤灼热为止。上述治疗每日1次,6d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2d,共3个疗程。
2.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病变时间较长的患者,颈部肌肉僵硬不舒感仍明显存在,针灸治疗短期内效果不理想。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对于此类患者,辨证同时配合芍药甘草汤加减,加入葛根、伸筋草、木瓜等中药以舒筋缓急止痛。
(三)中风病难点解决:
1.中风病病人强哭强笑,情绪低落心理障碍较难纠正。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经过临床治疗总结,结合文献整理发掘,中风后强哭的症状是肺脏气机的异常导致的,《素问宣明五气篇》云:“精气并于肺则悲”悲为肺之志,肺脏气机失调故见善悲欲哭,故宜调畅气机,可用血府逐瘀汤,方中桔梗性味辛苦,入肺经走上焦,善“开肺气之结,宣心气之郁”,为众药之舟楫,甘草性味甘平,入走十二经,不仅补虚益气,且能“通经脉、利血气”泻肺中伏火,此方可条畅肺之气机,可泻木火,刑金之伏火。中风后强笑的症状由心火旺导致,《素问宣明五气篇》云“精气并于心则喜”《灵枢本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笑为心之志,心主笑,心火旺则喜笑无常。在强笑的治疗上,宜泄心肝之火,方选黄连解毒汤,方中大苦大寒之黄连轻泄心火,以黄芩清上焦之火,黄柏清下焦之火,栀子泄三焦之火,此方以泄心火为主,兼可清肝火,从心肺之分,屈曲下行,从小肠膀胱而出。情绪障碍焦虑抑郁者,配合阿米替林25mg bid口服,个别不耐受者改为每晚服用阿米替林或改为舍曲林口服,配合针刺四神聪、百会,针刺采用透刺法,四神聪穴针刺时针尖方向朝向百会穴,配合针刺病灶部位体表投影区,通过CT扫描定位描记颅表区域,并进行针刺。
2.中风后病人肌力恢复良好,但仍不能站立行走,核心肌群力量差。
解决思路及成果应用:我们科室联合康复室制定了一套详细的核心肌群训练方案,并在2017年参与新技术新项目评定并获奖,治疗效果较普通治疗方案成效显著,核心肌群训练方法是基于传统的运动疗法,即在传统的上下肢训练基础上更注重骨盆及躯干部位核心肌群(包括腹横肌、多裂肌、髂腰肌和臀肌)的力量及控制训练。核心肌群训练能稳定脊柱、骨盆,保证运动中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性;可以使核心部位的力量更好的向四肢传递,帮助四肢更好的完成运动。我科从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选取了35名偏瘫病患进行对比疗效评定,在训练过程中我们制定一套合理的核心肌群运动处方。
二、收集了腰痛病、项痹病、中风病等相关文献资料并整理。撰写“计算机红外热像技术在针灸治疗疼痛类疾病方面的应用”、“腰眼与腰眼穴浅议”刊登在《山东针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中。
三、开展了“核心肌群训练在偏瘫患者中步行功能的影响”、“督灸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万金消痛散外敷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新技术新项目研究,丰富了临床病治疗手段。
四、对2017年腰痛病、项痹病、中风病三个优势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和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价,完善修订形成2018年版腰痛病、项痹病、中风病三个优势病种的诊疗方案。
第五篇:医院针灸科重点专科发展规划
许商街道卫生院针灸科重点专科
发 展 规 划
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中医药服务需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了更好地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更好地发挥针灸重点专科作用,结合实际,特制定本专科发展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医改为动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为核心,以人才培养、引进和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为出发点,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药针灸特色优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推进我国中医药针灸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发展定位
保持和发扬本科针灸专科专病特色优势,不断完善专科专病建设。注重人性化管理和服务品牌的创建,把专科建设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百姓信赖的中医科室。
三、发展目标
(一)专科硬件建设计划
1、科室规模
将针灸科病区扩大,增加床位数,并结合实际情况配置运动康复场所,满足临床医疗工作的进一步需要;同时争取病区配备针灸重点专科研究室,以便更好地开展专科建设工作。
2、设备配置计划
目前我科配备有中频电疗机、电针机、红外线照射仪、腰椎牵引床等中医药临床诊疗的专科设备,配置达到国内同类专科的先进水平,能满足临床业务工作开展的需要。这些专用诊疗设备使用合理,维护较好。医院检验、医技等相关科室的配套仪器目前能够满足专科发展需要。
3、研究室规划
进行针灸科重点专科研究室的筹备准备工作,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的标准,对研究室的研究方向、研究团队、工作基础、基本条件、机制进行规划。为下一步研究室的成立及开展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二)专科管理制度制定与落实
重点专科的管理制度主要依照医院有关管理制度进行制定,同时根据重点专科建设要求,制定本专科相应的专科管理制度,包括人才建设管理、临床工作管理、科研管理、教学管理、专项
基金管理、硬件设施管理、宣传管理、档案管理等八个方面的内容。专人专职负责落实,并及时向医院重点专科办公室进行备案,方便专科工作的开展。
(三)人才梯队建设、人才培养工程
1、人才梯队建设
科室目前中级人员比例低,必须增加年青专业人员,改善专业队伍老化现象,才有利于科室的业务发展。计划经过建设,针灸科形成一支业务水平较高、年富力强、年龄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人才业务水平较高,专科技术力量强大。
2、人才培养工程
我科重视专科人员的人才培养工作,制定了专科人员培训计划,主治以上人员定向培养,并保证落实。住院医师需要熟练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针灸基本技能,全体医师熟练掌握本专科主要病种特别是重点病种的诊疗常规及本专科的相关经典文献,我科每星期定期学习中医四大经典及中医诊疗技术操作(含西医三基操作),目的是将所学用于临床,提高我科整体医疗质量水平。其基本理论主要包括中基、中诊、中药、方剂、解剖、经络、腧穴、刺灸法、针灸治疗学以及神经内科学等十门课程,其基本技能包括A、中西医四诊方法及体格检查(以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为重点)。B、无菌操作。C、心肺复苏。D、针灸常用穴位定位、针刺手法、拔罐等针灸技能。E、心电图知识等,每周四定期组织学习,同时进行考勤工作(有记录),有系统的学习资料。同时,要求医师掌握常用中药方剂100首,每半年进行三基考核一次,进行备案。
(四)开展诊疗技术计划
争取得到医院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将针灸与现代康复的方法很好地结合起来,将各项针灸的传统治疗项目开展起来,结合门诊的实际情况,新增加3-5个具有针灸特色的专科。实践证明,传统的针灸治疗项目不仅能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手段和方法,还能一定程度提升科室的知名度,扩大科室的社会影响,今后将结合我科的实际情况,对各项新方法、新技术进行论证,或者派人出去学习,成熟一项,开展一项,争取每年有一个新方法(技术)、或一个特色专科开展。
许商街道卫生院 201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