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示范社区典型材料
河湾堡社区申报城乡示范社区典型材料
(二○一○年十二月)
河湾堡社区隶属于土门墩街道办事处,辖区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789户,11950人。社区现有工作人员37人,其中书记1名,主任1名,副主任3名,社区干部4名、专干6名,综治队员22名。近年来,社区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为民办实事、为民服务为宗旨,以“与时俱进、开拓争先”的精神状态,狠抓示范社区建设,实施社区特色工程。通过各类创建工作的实践,有力地推进了社区的各项工作,先后获得了“市级文明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充分就业社区”、“平安社区”等称号。
一、强化组织领导,为社区各项工作提供保证。
在社区建设过程中,社区党支部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等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加强各项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组织生活、党员管理、联系群众等各项工作制度,有健全的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社区党支部坚持优中选优,打造一流支部班子的思路,提出“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和“让党员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做到”的具体要求。社区党支部以“民心工程”活动为载体,确立了“核心在组织、专心抓党员、热心办实事、真心换民心”的工作思路,把党的工作落实到温暖民心、稳定民心、赢得民心上。同时,社区根据党员身体状况、爱好特 长等情况,先后组建了多支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居民中得到广泛赞誉。在党员的示范引领下,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高涨。社区党支部还始终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团结党员、教育党员的重要途径,不仅丰富了组织生活,教育了广大党员,更是深深地感染了社区的居民群众,“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已经成为居民的共同心声。
二、齐抓共管,推进民主自治,使社区工作更加和谐。社区在认真遵循《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探索社区建设新模式,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1、建章立制,夯实自治基础。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社区设立居民代表大会,建立居民自治小组,制定《居民公约》、《社区自治章程》、《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专职工作者述职和民主评议制度》等,增强了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的功能。
2、整合资源,挖掘共建潜能。社区充分挖掘和发挥辖区各类资源,主动搭建社区建设的实践平台,与共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邀请共建单位探讨、解决社区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共建单位共同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营造全方位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共建成果显著。几年来,我社区在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实现了社区“星光老年之家”建设,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建设等。社区共建活动的蓬勃开展,把“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变成自觉行为,形成政府牵头、企业支持、群众参与的 强大社区建设合力,推动了社区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3、推行居务自治,接受各级监督。社区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设立了居民代表大会、协商议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及建议。几年来,社区居民代表共提出涉及社区治安、卫生、老年活动、社区管理等合理化建议200余条,对这些建议中能及时解决的,我们立刻给予答复,对重大决议,社区首先拟定实施方案,在居民代表中征求意见,经代表们表决通过后积极加以落实。为了更好的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社区严格执行《居务公开制度》,设臵了“居务公开栏”,定期公布党组织、劳动保障、计生、社区财务收支、社区干部评议结果以及各项办事程序等居务情况,真心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加强了居民群众对社区事务的了解,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以人为本,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位。
(一)完善服务设施。社区不断完善服务设施,建立了“五室三站两栏两校一场地”(五室:社区阅览室、社区图书室、社区文娱室、综治调解室、党员活动室,三站:社区服务站、卫生服务站、劳动和社会保障站;两栏:社区公示栏、科普宣传栏;两校:社区市民分校、社区党校,一场地:社区室外活动场所。并且建成“一站式”服务大厅,方便了居民办事。
(二)健全服务网络。按照以民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从居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抓起,从居民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着力建立健全三大社区服务网络,努力使居民不断享受到社区建设带 3 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和实惠。一是建立健全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贫困户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网络,努力构筑社会救助网。二是建立健全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网络,建立起一个覆盖社区居民衣食住行医等切身利益的服务网络,做到小事不出社区。三是建立健全面向辖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网络,切实为辖区单位提供服务。
(三)开展便民服务活动。社区根据居民需求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构筑了社区大服务体系,制定了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形成了社区、辖区单位、社区志愿者多个层面参与服务的社区服务平台,开通一条便民热线,发放便民服务卡,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在社区设立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成立了一支由党员、居民志愿者100余人组成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无偿和低偿服务。
四、加强特色创新,为社区工作提供活力。
(一)建立“文化超市”,为辖区居民提供读书好去处。我社区地处七里河区城区西部的城乡结合部,辖区内单位多为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仓储、机械加工企业,因受国家经济改革调整和市场经济的影响,多数企业经营困难,加之,地处城乡结合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辖区呈现出困难企业多、困难群众多;文化设施少、文化资源少的“二多二少”的特点。面对现状,我们认识到加快在社区构建一个连接单位、家庭、社会的学习的平台,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满足社区居民 “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需求,是营造社区浓厚的学习氛围,实 现全民终身学习的基础工程和关键。为此,我社区立足实际,发展特色,在区、街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创建了社区“文化超市”,“文化超市”涵盖了图书室、阅览室、棋牌室、绿色网吧等使广大居民不出社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自己所需要的“精神食粮”和“文化美餐”。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发展,社区“文化超市”已成为广大社区居民读书学习,增长知识、了解信息的平台;成为社区居民交流情感、沟通人际关系的场所;成为丰富社区文化活动,构建和谐社区的有效载体。
(二)成立“自行车巡逻队”,为辖区治安提供有力保证。为了更好地维护辖区治安,2007年我社区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在原有巡逻队的基础上成立了一支以自行车代步的全区第一家自行车巡逻队,经过严格选拨,挑选了10名巡逻队员,并且配备了警棍、警哨等装备,骑着自行车在辖区内进行24小时巡逻。如今,一辆辆穿行于大街小巷和居民区的巡逻自行车,已成为了一道平安社区的亮丽风景线,被居民们称为“流动的报警亭,打击犯罪的轻骑兵”。
(三)设立“图书流通站”,建立图书借阅网络。为了深入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的知识工程,进一步激发全民读书的热情,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家庭的建设,使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区与甘肃省图书馆协调,在社区设立了“甘肃省图书馆河湾堡社区图书流通站”,并于2009年5月8日第二届社区读书节举办之际举行了授牌仪式。“图书流通站”建立起了以省图书馆为中心,辐射社区,方便读者的图书借阅网络,使人们不用走出社区,甚至在家门口就可以方便地借阅到很多新书、好书,使人们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更提升了自身素养,丰富了精神生活。
几年来,社区的建设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办公设备从以前的一张桌一支笔发展到现在的办公自动化,社区功能室日益完善,社区干部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在,我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社区组织健全、服务功能完善,是一个治安秩序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生活方式健康向上、居住环境舒适幽雅、社区管理规范有序、社区保障功能完善、生活服务方便快捷的文明社区。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服务中感受真诚,深刻地领会到:基层的工作离不开上级的关心和重视,离不开广大居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离不开社区一班人苦干实干,只要坚持以人为本,就一定能得到居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一定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
河湾堡社区党支部 河湾堡社区居委会 二○一○年十二月
第二篇:城市社区建设典型汇报材料
坚持“四化”推进
全面提升城市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镇属县城驻地镇,辖68个行政村、9个城市社区,人口17.6万人,其中城市人口7万人。近年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规划科学化、功能齐全化、运行规范化、服务便民化“四化”建设为着力点,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创建、示范社区创建和星级社区创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社区管理服务上台阶、上水平。
一、规划科学化,构建城市社区管理服务框架
一是搞好社区布局规划。结合城市建设规划,按照方位和地域特点,采取“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将城区规划为9个社区,每个社区规模在2000户-3000户之间。二是搞好社区资源统筹规划。根据“以人为本”和“就近、可行、好管、管好”的原则,以属地管理为依据,将社区机关、企业、学校、新型社会组织等融入社区,实现了管理服务全覆盖。三是搞好社区党组织设置规划。在摸清社区党员人数,充分考虑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每个城市社区建成党总支,按照党员分布情况,以街道为界,对党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在住宅小区、楼群、院落、巷道等党建网格上建立31个党支部,下设116个党小组,为推进社区建设与服务提供了组织保证。四是搞好社工队伍建 1
设规划。共规划为三部分,一部分为选举产生的专业社区干部;一部分吸收社区老党员、老干部等组成社区工作志愿者服务队,作为社区服务人员的补充力量,开展社区互助、文体活动、环境卫生监督、公益事业服务等;一部分将医院、派出所、计生办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选派到每个社区服务中心,一般选派5-7人,让社区居民近距离享受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五是搞好社区总体发展规划。按照我县城区总体发展规划,每个社区结合各自区位特点、资源优势,从城中村改造、专业市场规划、商业经济发展、工业经济发展等方面,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六是搞好社区创建活动规划。结合社区创建标准,建立科学、高效的创建工作机制,营造宣传氛围,完善社区创建组织领导体系、群众参与体系和保障监督体系,力争3年内所有社区均达到四星级以上标准,一部分达到国家和谐社区标准和省示范社区标准。
二、功能齐全化,搭建城市社区管理服务平台
一是完善社区居住功能。结合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积极建设宜居社区,先后投资1600余万元,硬化、亮化道路16公里,栽植各类绿化苗木200余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促进了社区生态文明建设。二是完善社区休闲娱乐功能。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娱乐生活需要,我们在每个社区建成了棋牌室、乒乓球室、健身室、老年活动室、休闲娱乐广场等,莲花山社区、西城社区还组建了“锣鼓队”、“秧歌队”等,丰富了社区居民精神生活,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欢迎。三是完善社区文化教育功能。为提高社区居民素质,我们在每个社区建成了市民学校、图书阅览室、远程教育播放室等,*社区、*社区、*
社区、*社区还建成了社区网站、电子书屋、青少年文化宫等,免费为社区居民开放,形成了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教育氛围。四是完善社区互助功能。建立了慈善超市,为社区孤寡老人免费安装呼救电话,积极开展“1+1”帮扶活动,确定一名社区干部或致富能力强的党员联系帮扶一名困难群众,从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使居民生活在社区中贫有所济、困有所求、难有所帮。五是完善社区社会功能。建立了为民服务大厅,设立了信访接待、党建服务、民政服务、计生服务、再就业服务等窗口,为社区居民提供近距离的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奠定基础。建成了警务室,安装了电子监控器,构建了技防与人防相结合的治安防范网络。建成了卫生服务中心,选派医疗专家坐诊,使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水平较高的医疗服务,为构建和谐社区提供了保障。
三、运行规范化,建立城市社区管理服务机制
一是建立帮扶机制。实行镇领导班子成员、镇直部门负责人共同联系社区帮扶制度,从社区规划设计、资金筹集、施工建设、规范运转、为民服务等,认真履行“指导、协调、服务、督促”职责,层层帮扶,一抓到底,合力推进社区建设。二是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从2006年开始,我们充分利用原有各类办公场所,采用改建或扩建的方式,以社区集体积累投入为主,镇财政补贴资金、单位帮扶资金为辅,社会捐助为补充,实行“捆绑式”投入,先后投资1100余万元,对9个城市社区服务设施进行了配套建设,为居民直接提供方便、快捷、周到、优质的服务奠定基础。三是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健全完善社区联席会议制度,与驻社区单位签订共建共享协议书,围
绕区域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事务共商共议,齐抓共管,形成社区建设的强大合力。截至目前,与50多家社区单位结成了共建对子,共建立16个社区科普教育基地,20个社区居民文化活动场所,新增23个居民娱乐健身点。四是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制定城市社区管理服务星级化标准考核办法,实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对社区建设与服务工作成效明显、群众满意度高、达到五星级标准的社区给予3万元奖励,激励广大社区干部更好地为社区建设服务、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五是建立规范服务机制。结合城市居民办事特点,在服务中心作息时间、服务标准、办事流程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为民服务代理制,配备为民服务代理员,切实让群众享受近距离、多层次服务,实现了城市社区运转形式的规范化。
四、服务便民化,提升城市社区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建立便民服务队伍。针对社区服务和管理对象特点,充分利用社区居民的资源优势,组建起“社区义务巡逻队”“环境卫生服务队”、“便民为民服务队”、“扶老助残服务队”、“党员带富服务队”等志愿者服务队伍。每个服务团队在配备双重管理党员、社区党员、医护人员、教师、民警等基础上,将社区内的实用人才、群众文艺骨干、居民代表等社区成员中的骨干力量充实到服务团队,开展组团式服务。二是丰富便民服务载体。在现有服务设施的基础上,各社区依托资源特点,从居民的需求出发,开办了“便民菜市场”、“共产党员服务店”、“社区谈心角”、“爱心诊所”、“假期学校”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奠定基础。三是开展多样化便民服务。在具
体服务上,各社区深入开展面向弱势群体的扶贫济困服务、面向广大居民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面向社区的社会化服务和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等“四个面向”服务,为社区居民在就业、家政服务、卫生保健、文化娱乐、修理维护、社区保洁等方面提供低偿、无偿的便民服务,基本形成“小修小补不出社区、小病小灾不出社区,一般咨询不出社区”的为民服务新格局。
通过实施“四化”建设,使城市社区各类服务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延伸,以社区服务中心为核心,其他服务组织为补充,社区党总支、居委会为基础,政府职能部门为依托,运转高效、定位合理的服务体系已经形成。社区内不同单位、不同身份的居民正在形成一种“共建共享”的和谐氛围,便捷的服务体系,大大激发了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社区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目前,全镇9个城市社区全部达到市级三星级以上社区标准,其中1个达到省级和谐社区标准、1个达到省级文明社区标准、2个达到市级文明社区标准、5个达到县级文明社区标准,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建设的任务目标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温馨幸福的和谐家园。
第三篇:某某社区争创和谐示范社区典型事迹
**社区社区争创和谐示范社区典型事迹
**区**地区**社区社区
自2009年社区班子成立以来,在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地区党工委、办事处的具体指导下,全体社区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努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目标,以强化社区管理、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区稳定为宗旨,全面履行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职责,较好的完成了地区党工委和上级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实现了社区环境优美、团结和睦、秩序良好、安全稳定的工作目标。
一、组织机构健全,班子团结,开展工作有思路
选举工作完成之后,社区领导班子迅速进入角色,着重抓好组织建设,很快建立健全了各个组织,并依照法律和各自的章程积极的开展工作;居委会工作按计划进行了调整,做到了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各司其责,社区工作迅速走上轨道。二年来,居委会班子团结,思路清晰,上下一心,致力于做好服务工作。天鸿宝地物业管理公司依法经营,诚心服务,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目前,社区无重大物业纠纷事件。2010年底,社区居民代表在对社区工作人员的民主评议中,居民满意率高达90%。
二、队伍建设好,模范作用强
社区注重抓好三支队伍建设,突出抓好党员干部、居委干部队伍建设。在各项工作中,党员干部和居委干部都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在应对突发事件、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等关键时刻,党员干部和居委干部都工作在前,吃苦在前。去年和今年,北京都遇到了暴雪暴雨等极端天气,在灾害面前,社区党员干部坚守岗位,积极帮助居民解决遇到的困难;扫雪铲冰奋勇当先,从而也带动了社区工作者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目前,社区工作者队伍为民服务意识强,团队协作精神好。
三、规章制度健全完善,制度建设有创新
目前,社区党建和居委会各项制度健全,自治功能完善,内部管理规范,服务流程科学合理,坚持严格落实社区政务、事务、财务、服务 “四公开”制度,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还建立了总支班子理论学习、社区干部理论学习、社区工作例会等一系列制度,使社区日常工作与学习经常化制度化。
四、社区管理有序,安全稳定有成效
两年来,社区通过与物业公司、派出所共同努力,强化社区的治安环境、优化居住环境,保证了社区无重大刑事案件发生。我们还利用各种渠道掌握重要信息,尤其是在养老助残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做到早发现、早掌握情况、早帮助解决问题,保证了社区的稳定。我们还与物业公司一起,根据小区现有条件,优化社区环境,积极为社区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两年来,我们从全面治理环境入手,精心实施环境建设工程,为居民安装了路椅,方便老人、儿童休息。社区绿化率达到了60%以上,居民对环境的满意率达95%以上,社区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社区形象有了明显改变,为创建和谐社区奠定了基础。其次是为了给社区居民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我们建立健全人民调解委员会,调整充实了小区保安队伍和义务治安巡逻队伍。**社区社区志愿者治安巡逻队伍,主要由社区党员、居民代表、积极分子、舞蹈队、合唱队等共100人组成。在“两会”召开以及敏感时期、节假日期间,社区志愿者自愿投入巡逻治安队伍中,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参加义务值班巡逻。他们坚守岗位、认真负责,为了确保两会的顺利召开和社区平安稳定付出了辛劳,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保证了**社区社区的安定、祥和,避免了治安事件的发生。
五、文化活动轮番唱,社区居民健身忙
社区注重建立活动机制、发展社区活动社团组织和硬件建设,大力组织开展社区活动。为使社区活动及时、有效、长久地开展起来,社区建立了由社区统抓,由社区活动各组织和协会分抓,活动组织和协会对社区居委会负责,制定活动规划和单项活动方案,社区将社区活动纳入社区工作议事日程,指定专人负责,并向社区居代表报告工作的社区活动长效机制。在这个机制下,社区组建了“**”舞蹈队、扇舞队、柔力球队、合唱队等4个社区活动社团组织。社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抓好设施建设,完善和发挥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多功能室的文娱活动设施的功能,并免费向居民开放,每天到社区参与文体等各种社区活动的社区居民近百人次。运行机制的形成,社团组织的建立,为我们开展社区活动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两年来,我们按照上级安排和广大居民群众的愿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2011年,为了丰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巩固群众文化阵地,倡导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并促进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社区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
1、**演出在**社区大放异彩。1月份,在社区多功能室举办了自编自导自演的新年晚会;8月份,**给社区带来了一场丰盛的文化大餐。社区居民非常热衷这种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每次演出都有几百人前来观看。
2、庆元宵,猜灯谜。2月份,在社区南广场开展猜灯谜活动,为举办好此次活动,社区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了近二百条谜语,内容多样。猜灯谜让居民们感受到元宵佳节浓浓的节日氛围,增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同时打造了社区的节日文化,为居民朋友们送上一个精彩的过节方式。
3、庆六一绘画展。为了开阔孩子们的视野,丰富少年儿童的文化生活,让孩子们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社区举办了迎“六一”儿童绘画展。这一活动得到了很多小朋友的响应,通知一发出就有很多家长和小朋友来电话咨询,并找资料找题材积极参与绘画活动。社区共收到了30名独生子女小朋友的作品,最后评出一等奖四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四名,纪念奖18名。
4、包粽子比赛。6月份,社区党员、居民开展了一场“邻里和谐迎端午”包粽子比赛,此次比赛共有20户家庭参加,同时吸引了上百名居民驻足观看。
5、开展禁烟宣传月活动。活动期间,很多居民都驻足仔细阅读禁烟宣传画中的内容。“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吸烟为何成瘾”、“吸烟的危害”、对儿童、妇女、孕妇等吸食二手烟的危害等等,通过展版上的文字和图片向大家说明了吸烟的害处。观看过宣传展版的许多居民表示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会尽量不抽烟、少抽烟。
6、组织观看红色电影。社区组织居民观看主旋律革命电影《建国大业》。这次活动给社区和百姓架起了一座情感的桥梁,这座桥梁连着社区的居民,连着流动人口,连着党和政府关心社区群众的心。
7、参加**地区“庆祝建党90周年文化演出节”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文艺演出”。**社区以《雪山阿佳》、《山歌牵出月亮来》两曲舞蹈,表达了对建党九十周年的祝贺和对祖国无比热爱以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怀。
9、成立合唱队。随着**地区庆祝建党90周年红歌大合唱活动的开展,龙锦苑东二社区居民活动室里歌声四起,热情的居民希望合唱活动能够继续开展下去,龙锦苑东二社区合唱队应运而生。合唱队选出了队长罗久华,副队长柳香菊,每周一、三、五的下午14:00在社区居民活动室开展活动。随着龙锦苑东二社区居住人群的增加,社区老人也越来越多,出于对晚年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他们纷纷加入社区合唱队里,社区居民活动室里每次练习都有来社区的二十多名居民。
为了使更多居民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社区体育工作领导小组通过体育爱好者走访,普通居民座谈及时对工作计划和活动安排进行了补充和调整,2011年**社区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1、成立社区太极柔力球队并定期开展活动。为了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社区在2011年3月成立一支社区太极柔力球队,社区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共刻录了11套柔力球教学光盘共柔力球队学习和练习。柔力球队由袁世清、饶光耀担任队长,每天清晨在社区南广场开展活动。这支队伍现阶段是自学自练,学好后就普及、辅导居民开展学习太极柔力球活动。
2、每天开展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学习和练习。由王美荣带领的太极扇队,每天在社区南广场学习新的套路练习,社区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及时为太极扇队更新练习套路,让大家常学常新,继续保持学习动力和练习动力。
3、参加2011年**区春季长跑比赛。来自**社区的两名选手分别参加了女子青年组、男子青年组的比赛。在巨大的身体和心理负荷下,他们用意志跑完了全程,并获得了非常优异的比赛成绩,为**代表队赢得10分。这次春季长跑突显了**社区体育活动的阳光活力,展现了的社区居民团结和奋进的精神。
4、组织居民每天开展踢毽子活动。社区体育工作领导小组为社区居民印发了《踢毽子健身口诀》,组织社区居民每天清晨在社区南广场开展踢毽子活动。该活动充满了团结拼搏、激情向上的欢乐气氛,扩展了居民与居民间、居民与社区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增强了相互信任和友谊,受到了广大居民的好评。
5、管理和维护健身路径,普及全民健身路径锻炼方法。社区体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周定期查看社区健身路径使用状况以确保健身路径的正常使用,为社区居民播放《全民健身路径锻炼方法》指导居民健身。
6、组织居民学跳健身操和交谊舞。社区体育工作领导小组为社区居民挑选并刻录了88个广场健身操和40多首交谊舞曲,每天清晨在社区南广场开展健身操和交谊舞的学习和练习活动。
7、参加首届**地区羽毛球比赛。**社区派出3名代表参加了参加首届**地区羽毛球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羽毛球运动一直以来都深受社区广大居民的喜爱,社区体育工作领导小组为居民提供了简易场地,场地每天都有居民们乐此不疲的身影。
8、举办**社区第二届乒乓球比赛。2011年5月20日早上8点在文体活动室开展了**社区第二届乒乓球友谊比赛。此次比赛通过两两对赛、层层淘汰,决出最后名次。这次参赛的十多名队员都是热爱乒乓球运动的社区居民,有的已年近古稀,但在赛场上,他们早已把年龄抛到了九霄云外。赛场上,奋力拼杀,当仁不让;赛场下,相互切磋,团结友爱。最后经过激烈的角逐,有三名选手获得比赛的一、二、三等奖。在这次乒乓球比赛的带动下,文明、和谐、友爱、奉献的浪潮在**社区涌动,形成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9、参加**地区和谐杯乒乓球比赛。6月11日上午8:30,**社区乒乓球队6名选手在居委会的带领下,来到北京众人从乒乓球俱乐部参加“**地区和谐杯乒乓球比赛”。此次比赛,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还促进了**社区与**其他社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大家对此类活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赛后还互相鼓励,希望很快会有下次切磋的机会。
六、总结和展望
在创建和谐示范社区的过程中,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服务中感受真诚。深刻地领会到:基层的工作离不开上级的关心和重视,离不开广大居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离不开社区一班人苦干实干,只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就一定能得到居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一定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建设和谐社区的工作部署,真情面对社区工作中点点滴滴的琐事难题,真诚帮助解决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社区社区居委会
第四篇:示范社区
全民动员
争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黄金桥社区创建减灾示范社区综述
黄金桥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面积3平方公里。社区共有居1968户,9860人。社区内有机关单位20家,企业10家。辖区内设有社区警务室、残疾人康复中心、老年人活动室、阅览室、乒乓球室、未成年人声望场所等服务场所,社区志愿者近500人。
为落实《国家综合减灾“十一”规划》,普及减灾知识,增强减灾意识,提高居民避灾自救能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指导下,黄金桥社区围绕“减灾从社区做起,让灾难远离居民”的工作思路,立足社区现有的组织机构,整合辖区资源,坚持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支持,社区运作,公众参与”的防灾减灾工作新格局,一、加强领导,组建队伍,综合减灾管理机制不断健全。以齐树斌书记为首的黄金桥社区“两委”班子,一直以来把创建减灾示范社区作为工作的重心之一。为了提高班子成员对此项工作的认识,成立了由齐树斌同志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罗金辉同志为副组长,成员有肖宜学、李成珍、董胜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信息组、综合协调组、应急救援组。李成珍任办公室主任,曹小珊、齐启雄为办公室成员,负责防灾减灾日常工作;信息组组长肖宜学,成员晏世朝(南片)、肖胜平(北片),负责与气象、水利、防汛部门的联系,适时发布提供预警信息;综合协调组组长董胜洲,成员有范德光、刘宏照、董进洲,负责抢险救灾的部门协调;应急救援组组长罗金辉,成员有
罗昭宏、熊光锋、刘良珠、肖其文、肖世珠、肖宜锋、邹宏,负责带领抢险突击队的抢险救灾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例会,组织班子成员就防灾减灾工作外出学习考察,加强与周边兄弟社区的交流,学习其先进经验,使社区成员认识防灾减灾工作是黄金桥社区和谐、稳定的重要前提,是全体社区居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基础。从而使班子成员都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全体居民自觉参与这项活动,掀起全体居民创建减灾示范社区的高潮。
二、科学评估和分析,编制了较详细的社区灾害风险地图。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首先请专门机构、专业人员对全社区存在的灾害点,进行评估、分析、登记,确定了自然灾害点有两处:水库1座,河流1条。分析了灾害隐患有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
2、事故灾害。主要包括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视频安全、动物疫情、以有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等。社区灾害脆弱人群约160人(小孩、老人、孕妇、病患者、伤残人员)。
同时我们编制了灾害点分布示意图,对还在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分类。对不同的季节、不同地形、不同地段,以及灾害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不同,制定相应的预案,科学决策,防患于未然。实行书记负总责,村干部包片,片长包组,组长包户,确保不漏户、户不漏人,全方位覆盖。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例会制度,常抓不懈,确保措施落到实处。
三、加强理论学习,加大宣传力度。用理论武装班子成员的思想,制定科学规范的措施,并加以落实。创建减灾示范社区,需要全体居民的共同参与。让每一位居民深刻领会防灾、减灾工作关系到每一位居民,每一个家庭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张贴标语、设立广告牌、拉横幅、发放宣传单,做到家喻户晓。借文化部门送电影下乡的机会,放映防灾、减灾宣传片。组织河流、水库下游的居民,听取专业人士讲解如何防范洪涝灾害。组织对液化气站、天然气站、加油站周边居民疏散演练。邀请消防部门就防火、自救、火场逃生等环节进行现场讲解。
四、加大资金投入,夯实防灾减灾基础。由齐树斌同志亲自督办,斥资45万元,协调设立了两处避难场所,占地2500㎡,可容纳避难人员18000人。购置了相应的消防设施,应急救灾生活必需品、药品、宣传物品等。打通紧急通道,硬化路面,设立警示牌、指示标语、储备应急灯、手电筒、矿泉水、雨伞、救生绳、食品等救灾物资。增设防灾、减灾图片展览和放映室。以不同形式、不同方式、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创建减灾示范社区,是全体社区干部和群众的共同愿望和心声,按照上级党委和领导的要求,积极稳步推进,全社区居民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创建减灾示范社区。
第五篇:党建城市社区治理典型经验亮点
党建城市社区治理典型经验亮点
*社区党总支坚持党建统领,成立“村居融治联合党支部”“红色物业联盟”,着力构建党总支领导、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
一、构建融合体系,实现创城多方联治。
瞄准“亦城亦农”区域管理真空化,联合*村、*村成立“村居融治联合党支部”,推动村社合署联办、齐抓共管,所有整治盲区、卫生死角焕然一新,形成了“*+*>*”的工作合力。按照“点位长+楼道长+保洁员+社区物业+兼合式党支部志愿者+结对单位志愿者”的“六位一体”配置模式,构筑起第一时间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管理“微闭环”。充分发挥结对单位在创城中的积极作用,完成半岛城市花园小区*余个停车位改造、太阳城一区*余个集中充电桩改建、茗都华庭小区撤桶并点等工作,渔夫乐园等“三无”小区环境提升明显。
二、搭建数字场景,实现社区整体智治。
依托“智慧村社”数字平台,推广“网格微连心”微信小程序,构建起“群众网上报事-网格员接单-联合党支部办事-群众评议”的服务体系,有效打破村社之间治理信息壁垒。今年来,通过平台解决各类问题*余个。探索全面数字生活场景,为*个居民小区配置智能设施,通过“刷脸”“刷牌”进小区,在保障居民信息安全的基础上,大数据的有效应用,使小区管理“底子更清、情况更明”。推广使用“*安养”应用场景,通过搭建老年人助餐大数据平台,实现了“线上订餐+线下配送”,辖区内*名老人享受到送餐上门服务。
三、创建物业联盟,实现小区高效自治。
坚持“党的组织进小区,红色物业进小区,议事协商进小区”的“三进”原则,建立红色物业联席会议制度,对物业选聘、资金使用、矛盾纠纷调处等事项进行协商解决。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服务模式,今年以来协调解决各类矛盾纠纷*余件。设立“民情小茶室”服务点,党员骨干坐班,开辟了居民议事、帮代办服务第二阵地,让小区居民享受到“自家楼底下就能办事”的便捷。充分发挥“锋•邻一家服务中心”“小竹叶开心屋”等阵地优势,为社区居民提供运动休闲、亲子早教、医疗保健等便民服务,给老百姓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用实实在在的服务赢得居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