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两新”党建网栏目信息采集发布工作规范(试行)

时间:2019-05-13 07:00: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两新”党建网栏目信息采集发布工作规范(试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两新”党建网栏目信息采集发布工作规范(试行)》。

第一篇:广东“两新”党建网栏目信息采集发布工作规范(试行)

广东“两新”党建网栏目信息采集发布

工作规范(试行)

一、信息采集的总体要求

(一)准确性:各地各单位分管领导对工作网的项目和内容负责,所有上网的图片和文字应符合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要求。上传信息应注明信息来源,严格审核程序,对来源不明、内容不准的信息不予上传。发布前必须对信息作两次校对,确认无误后才能上传。

(二)实效性:各地各单位应将最新信息及时更新,避免过时信息上网。采集信息经修正,分管部门领导审批后,一个工作日内发布。

(三)适用性:各地各单位应着重开发与本地本单位“两新”党建工作密切相关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上网。

(四)发布的程序性:提交初审(工作网管理员)、终审签发(分管领导审核)、上传发布(工作网管理员)。上传涉及到全局性工作的需网络主管审核。

二、工作网栏目分布及采集的具体要求

(一)热点关注

本栏目显示大型专题类的新闻,如开展“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百日攻坚回头看”活动、全省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工作会议、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等,专题模版设计既能方便网民浏览,又能突出专题主体,在网页显著位置显示,风格与首页保持一致。

1、收集的内容

(1)中央有关“两新”党建的重要会议和重大工作部

署。

(2)省有关“两新”党建重要工作部署和活动安排。

(3)其他。

2、格式

(1)版面设置。网站首页显示最新的2个热点关注新 闻,内页显示(点击“更多”)本栏目已发布过的信息。

(2)显示格式。既可链接权威网站内容,也可采用统一专题模版格式,通过多角度、多方位直观报道新闻专题内容。

(3)信息构成。文本+图片。文本,1500字以内。图片张数由实际情况而定。图片格式为Jpg或jpeg,大小不超过600k,宽度定为700像素。

(4)文章标题。标题25字以内(含25字)。

3、收集人 省管理员。

4、发布人 省管理员。

(二)动态信息

动态信息包括有关“两新”党建的图片新闻,在网页显著位置显示。

1、收集的内容

(1)中央有关“两新”党建的活动新闻。(2)省市有关“两新”党建的活动新闻。(3)其他。

2、格式

(1)版面设置。网站首页显示最新10条栏目信息,内页显示(点击“更多”)所有发布过的信息。

(2)显示格式。栏目的版面风格和内容格式要统一。(3)信息构成。文本或文本+图片。文本,1500字以内。每条新闻图片不超过4张(含4张),图片格式为Jpg或jpeg,大小不超过600k,宽度定为700像素。

(4)文章标题。标题25字以内(含25字)。

3、收集人

省管理员、委员单位信息员和市信息员。

4、发布人 省管理员。

(三)权威言论

权威言论为中央、省主要领导重要讲话摘录,在网页右上角位置显示。

1、收集的内容

(1)中央、省主要领导重要讲话摘录。(2)权威党建网站的评论内容。(3)其他。

2、格式

(1)版面设置。网站首页显示最新10条栏目信息,内页显示(点击“更多”)已发布过的信息。

(2)显示格式。栏目的版面风格和内容格式要统一。(3)信息构成。文本。1500字以内。(4)文章标题。标题25字以内(含25字)。

3、收集人

省管理员。

4、发布人

省管理员。

(四)政策文件

政策文件主要发布省级政策文件,在网站首页显著位置显示。

1、收集的内容

(1)省委组织部、省两新党工委及委员单位有关“两新” 党建的政策文件。

(2)其他。

2、格式

(1)版面设置。网站首页显示并未失效的最新6条政策文件,内页显示(点击“更多”)已发布过的政策文件。

(2)显示格式。栏目的版面风格和内容格式要统一。(3)信息构成。文本。按政策文件实际字数。(4)文章标题。标题25字以内(含25字)。

3、收集人

省管理员。

4、发布人

省管理员。

(五)情况通报

情况通报主要是发布信息简报和会议经验交流材料。在网站首页显著位置显示。

1、收集的内容

(1)“两新”党建工作信息简报。(2)“两新”党建经验交流材料。(3)其他。

2、格式

(1)版面设置。网站首页显示最新6期的栏目信息,内页显示(点击“更多”)已发布过的信息。

(2)显示格式。栏目的版面风格和内容格式要统一。(3)信息构成。文本。2500字以内。(4)文章标题。标题25字以内(含25字)。

3、收集人

省管理员、委员单位信息员和市信息员。

4、发布人 省管理员。

(六)理论研究

理论研究主要发布“两新”党建工作理论成果或学术交流内容(情况),在网页右上角位置显示。

1、收集的内容

(1)工作理论成果或学术交流报告(情况)。(2)调研报告。(3)学术文章。

2、格式

(1)版面设置。网站首页显示最新6条栏目信息,内页显示(点击“更多”)已发布过的信息。

(2)显示格式。栏目的版面风格和内容格式要统一。(3)信息构成。文本。5000字以内。(4)文章标题。标题25字以内(含25字)。

3、收集人

省管理员、委员单位信息员和市信息员。

4、发布人 省管理员。

(七)党务工作者

党务工作者主要发布“两新”党建党务工作者工作信息。

1、收集的内容

(1)“两新”党建党务工作者个人事迹(先进事迹)。(2)工作体会。

(3)反映工作场景的照片(每条信息至少一张相关的照片)。

(4)其他。

2、格式

(1)版面设置。网站首页显示最新6条栏目信息,其中最新发布的一条信息放在党务工作者栏目顶部“关注”显示,内页显示(点击“更多”)已发布过的信息。

(2)显示格式。栏目的版面风格和内容格式要统一。(3)信息构成。文本+图片。文本,1000字以内。每条新闻图片不少于1张,图片格式为Jpg或jpeg,大小不超过600k,宽度定为700像素。

(4)文章标题。标题25字以内(含25字)。

3、收集人

省管理员、委员单位信息员和市信息员。

4、发布人 省管理员。

(八)直接联系单位

直接联系单位主要发布的是省“两新”组织党工委直接联系的“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建议或经验做法,起着工作直报、横向交流和加强指导的作用。

1、收集的内容

(1)“两新”组织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建议、经验做法。(2)其他。

2、格式

(1)版面设置。网站首页显示最新的6条直接联系单位的工作信息,内页显示(点击“更多”)已发布过的信息。

(2)显示格式。栏目的版面风格和内容格式要统一。(3)信息构成。文本或文本+图片。文本,1500字以内。每条新闻图片不超过4张(含4张),图片格式为Jpg或jpeg,大小不超过600k,宽度定为700像素。

(4)文章标题。标题25字以内(含25字)。

3、收集人

省管理员、委员单位信息员和市信息员。

4、发布人 省管理员。

(九)党建展览馆

“两新”党建展览馆分为省馆、专项活动展馆、市馆,相关建设工作分阶段推进。本栏目主要以图片、新闻、视频等形式展示省馆、专项活动展馆和市馆的党建资料。

1、建设方案

(1)省“两新”党建展览馆包括展览馆概况、展览馆公 告、党建动态、视频影像、展览专区等栏目,省馆方案分阶段实施。

(2)专项展览馆设计方案,由相关单位设计建设,通过本栏目点击链接市。

(3)“两新”党建展览馆,由相关地市设计建设,通过本栏目点击链接。

(4)其他。

2、格式

(1)版面设置。网站网页。(2)信息构成。文本+图片+视频。

3、收集人

省“两新”党建展览馆展示内容由省“管理员”收集和建设。

专项展览馆展示内容由相关单位收集信息和建设。

市“两新”党建展览馆展示内容由相关地市信息员收集和建设。

4、发布人

省管理员、相关地市单位信息员。

(十)示范风采

示范风采主要发布的是“两新”党建工作示范点相关材料。

1、收集的内容

(1)省党建工作示范点汇编材料。(2)其他。

2、格式

(1)版面设置。网站首页滚动显示30个示范点图片信息,一个示范点对应一张图片,点击滚动条中某一图片,打开对应的示范点信息。

(2)显示格式。栏目的版面风格和内容格式要统一。

(3)信息构成。文本+图片。文本,1500字以内。每条新闻图片不超过4张(含4张),图片格式为Jpg或jpeg,大小不超过600k,宽度定为700像素。

(4)文章标题。标题25字以内(含25字)。

3、收集人 省管理员。

4、发布人 省管理员。

(十一)服务型党组织

服务型党组织栏目分为“企业文化、党员服务中心、党员志愿者、两新课堂和党务咨询”5个子栏目,党务咨询独立设置,包括常见问题和在线留言交流。

1、收集的内容

(1)“两新”文化。主要是介绍知名“两新”组织基本信息、品牌价值和文化建设。

(2)党员服务中心。通过点击广东省行政区域图的形 式,获取各市党员服务中心的联系信息,为党员职工提供党务服务和其他服务。

(3)党员志愿者。发布各地各单位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的信息。

(4)两新课堂。提供“两新”组织党建资料和视频,方便

党员在线学习党建基本知识。

(5)党务咨询。包括“党建工作常见问题和在线留言交

流”两个版块。常见问题主要是一般党务工作者咨询次数较多的问题。在线留言交流由党务工作者在留言板块提出问题,管理员在线解答。

2、格式

(1)版面设置。网站首页显示每个子栏目最新的相关信息。

(2)显示格式。栏目的版面风格和内容格式要统一。

(3)信息构成。两新课堂:文本,视频。其他子模块:文本+图片。图片格式为Jpg或jpeg,大小不超过600k,宽度定为700像素。视频格式为MP4或flv。

(4)文章标题。标题25字以内(含25字)。

3、收集人

省管理员、委员单位信息员和市信息员。

4、发布人 省管理员。

(十二)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主要发布的是其他兄弟省市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经验和信息。

1、收集的内容

(1)兄弟省市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经验和信息。(2)其他。

2、格式

(1)版面设置。网站首页显示最新5条栏目信息,内页显示(点击“更多”)已发布过的信息。

(2)显示格式。栏目的版面风格和内容格式要统一。(3)信息构成。文本+图片。文本,以实际字数为准。每条新闻图片不超过4张(含4张),图片格式为Jpg,jpeg为主,大小不超过600k,宽度定为700像素。

3、收集人

省管理员。

4、发布人

省管理员。

(十三)港澳视窗

港澳视窗主要发布的是香港和澳门地区企业管理和经济资讯、社会组织工作动态。

1、收集的内容

(1)港、澳地区企业管理和经济资讯。(2)港、澳地区社会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3)其他。

2、格式

(1)版面设置。网站首页显示本栏目5条最新信息,内页显示(点击“更多”)已发布过的信息。

(2)显示格式。栏目的版面风格和内容格式要统一。(3)信息构成。文本+图片。文本,以实际字数为准。每条新闻图片不超过4张(含4张),图片格式为Jpg或jpeg,大小不超过600k,宽度定为700像素。

(4)文章标题。标题25字以内(含25字)。

3、收集人

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委负责收集港、澳地区企业管理和经济资讯。

省社会组织党委负责收集港、澳地区的社会工作的做法和经验。

4、发布人 省管理员。

(十四)部门行动

部门行动主要发布各委员单位的党建工作动态和经验做法,主要起着相互交流、借鉴学习的作用。

1、收集的内容

(1)各委员单位的党建工作动态和经验做法。(2)其他。

2、格式

(1)版面设置。网站首页显示本栏目5条最新信息,内页显示(点击“更多”)已发布过的信息。

(2)显示格式。栏目的版面风格和内容格式要统一。(3)信息构成。文本+图片。文本,1500字以内。每条新闻图片不超过4张(含4张),图片格式为Jpg,jpeg为主,大小不超过600k,宽度定为700像素。

(4)文章标题。标题25字以内(含25字)。

3、收集人 委员单位信息员。

4、发布人 委员单位信息员。

(十五)地市速递

地市速递主要发布各地级以上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动态、经验做法和活动成果,主要起着相互交流、借鉴学习的作用。

1、收集的内容

(1)各地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动态和经验做法。(2)其他。

2、格式

(1)版面设置。网站首页显示本栏目最新的5条信息,内页显示(点击“更多”)已发布过的信息。

(2)显示格式。栏目的版面风格和内容格式要统一。(3)信息构成。文本+图片。1500字以内。每条新闻图片不超过4张(含4张),图片格式为Jpg或jpeg,大小不超过600k,宽度定为700像素。

(4)文章标题。标题25字以内(含25字)。

3、收集人 市信息员。

4、发布人 市信息员。

附件:广东两新党建网样板

第二篇: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工作规范

上海市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工作规范

第一条(目的与依据)

为建立健全本市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正确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定义)

本规范所称的保密审查,是指行政机关对政府信息是否属于《条例》和《规定》规定的不予公开情形的审核认定。

第三条(职责分工)

市政府办公厅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的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市国家保密局、市信息委、市政府法制办、市监察委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规范。

各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具体承担本机关政府信息的保密审查;保密工作机构协助其承担对政府信息是否属于国家秘密的审查;法制机构协助其承担对政府信息是否属于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其他不予公开情形的审查。

第四条(保密审查工作制度)

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在政府信息形成时和公开前,进行相应的保密审查,包括:

(一)公文形成时的同步保密审查;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前的保密审查;

(三)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的保密审查。

第五条(公文形成时的同步保密审查)

行政机关应当在公文形成时同步进行保密审查,确定公文是否公开的属性。公开属性包括: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

前款所称的公文,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包括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行政机关应当在本机关的公文发文单上,设置政府信息保密审查一栏。

第六条(公开属性的提出)

行政机关的业务机构应当在完成公文草拟后,根据公文的内容,对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在发文单的政府信息保密审查一栏上填写其公开属性。

提出的公开属性为不予公开的,应当注明不予公开的理由;不予公开的理由属于国家秘密的,还应当依法提出设定密级以及保密期限的初步意见。

行政机关的业务机构认为公文不属于《条例》和《规定》所指政府信息的,也应当在发文单上注明,并说明理由。

第七条(公开属性的审核)

行政机关的有关处室在审核公文时,应当将公文的公开属性交由本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审核。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对本机关的业务机构提出的公开属性持有异议或者难以认定,可能涉及国家秘密的,应当提交本机关保密工作机构审查确认;可能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其他不予公开情形的,应当提交本机关法制机构审查确认。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对本机关的业务机构提出的认为公文不属于政府信息的意见持有异议或者难以认定的,应当提交本机关法制机构审查确认。

第八条(公开属性的批准)

行政机关的公文签发人在签发公文时,最终批准公文的公开属性。

第九条(公文目录的备案)

行政机关应当做好公文类信息目录备案工作。该目录包括公文的名称、发布机构、产生时间、政府信息公开属性等内容。

第十条(主动公开前的保密审查)

行政机关的业务机构应当将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及时提供给本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除在形成过程中已经同步确定为主动公开属性的公文外,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应当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前,会同本机关业务机构、保密工作机构、法制机构进行保密审查。保密审查的审核程序参照本规范第六条、第七条、第八条执行。

第十一条(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的保密审查)

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的政府信息是在形成过程中已经同步确定为依申请公开属性的公文的,向申请人提供;

(二)申请的政府信息未确定公开属性的,交由本机关相关业务机构提出是否公开的意见,经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审查确认后,向申请人提供或者不予公开;

(三)对本机关业务机构提出的意见持有异议或者难以认定,可能涉及国家秘密的,提交本机关保密工作机构审查确认;可能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其他不予公开情形的,提交本机关法制机构审查确认。

行政机关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负责人在签发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答复时,最终批准保密审查意见。

第十二条(复查制度)

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应当会同本机关的业务机构、保密工作机构、法制机构对本机关已确定的政府信息公开属性进行复查。

对已列入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经复查发现存在不予公开情形的,应当及时采取保密措施;属于国家秘密范围,未依法确定密级的,应当先采取保密措施,再依法确定其密级及保密期限。

对已列入不予公开范围的政府信息,经复查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公开:

(一)不存在不予公开情形,原认定有误的;

(二)因情势变化,不予公开的情形已不存在的;

(三)认为属于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但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

第十三条(依法解密)

行政机关应当对本机关已定密的政府信息定期进行梳理。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规定符合解密条件的,应当依法自行解密或者在保密期限内解密。

解密后的政府信息可以公开,但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十四条(不能确定国家秘密的处理)

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过程中,经行政机关的保密工作机构审查后,仍不能确定政府信息是否属于国家秘密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或者市国家保密局确定。

行政机关报请确定政府信息是否属于国家秘密,提交的材料应当包含不能确定是否属于国家秘密的政府信息的名称和内容;不能确定的原因说明。

第十五条(监督检查)

市政府办公厅负责会同市国家保密局、市政府法制办、市监察委等有关部门对本市行政

机关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结果纳入政府信息公开考核的范围。

区县政府应当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行政机关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各级保密工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本行政区域内行政机关公开的政府信息是否存在泄露国家秘密的情况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并依法作出处理。

第十六条(施行日期)

本规范自印发之日起施行。2006年3月27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上海市政府机关公文类信息公开审核办法》同时废止。

第三篇:广东省政府采购工作规范(试行)》一

广东省政府采购工作规范(试行)

目 录

第一部分 政府采购基本行为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 第三章 采购人 第四章 采购代理机构 第五章 评审专家 第六章 供应商

第二部分 政府采购规范程序 第一章 基本程序 第二章 预算管理程序 第三章 计划管理程序 第四章 公开招标操作规程 第五章 邀请招标操作规程 第六章 竞争性谈判操作规程 第七章 询价操作规程 第八章 单一来源采购操作规程 第九章 协议供货简易程序 第十章 网上订购反拍程序 第十一章 质疑投诉程序 第十二章 合同签订程序 第十三章 合同履约验收程序 第十四章 招标文件编写规范 第十五章 信息公告管理办法

第十六章 集中采购机构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第三部分 政府采购规范文本(略)

第一部分 政府采购基本行为规范

第一章 总则

一、政府采购应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透明、公平竞争、公正、诚实信用原则。

三、政府采购应当有助于实现保护环境、节能减排、支持自主创新、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目标。

四、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

五、政府采购实行政府采购监督管理与操作执行相分离,逐步扩大采购范围和规模。

六、政府采购应当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监管部门、采购代理机构、采购人职责清晰、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能。

七、政府采购应当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和制约机制,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监督管理体系,促进廉政建设。

八、政府采购各当事人必须按照《政府采购法》等国家法律法规和广东省政府采购有关规定,依法开展政府采购活动。第二章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

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实行管采分离。

二、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竞争机制和制约机制,促进政府采购公开、公正、公平。

三、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大力推进电子政府采购,促进政府采购透明、规范、高效。

四、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积极落实支持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等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

五、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负责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的建立和维护,并对评审专家按照“统一条件,分级管理,资源共享,随机选取、管用分离”的原则进行管理。

六、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政府采购各当事人的监督检查,及时查处其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行为。

七、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和简便、高效的原则,依法处理投诉事项,以及任何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违法行为的控告和检举。

八、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接受人大、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九、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不得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

十、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三章 采购人

一、采购人应当加强本部门政府采购管理,建立本部门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明确内部政府采购职能机构,实行采购决策、执行、监督三分离。

二、采购人应当挑选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工作认真负责、协调能力和业务技能较强的在职工作人员担任专职采购员,并明确其工作职责,协调、指导、做好本单位政府采购工作。

三、采购人应当对纳入财政性资金范畴,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或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或服务实行政府采购。

四、采购人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公布的优先采购产品目录,优先采购环境保护产品、节能产品、自主创新产品等。

五、采购人应当遵循采购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采购效率更高、采购质量优良和服务良好的要求。

六、采购人应当遵守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有关的保密制度和回避制度。

七、采购人应当接受财政部门和其他依法履行与政府采购活动有关的监督管理职责的政府部门的监督检查,并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材料。

八、采购人不得将应当以公开招标方式采购的货物或者服务化整为零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规避公开招标采购。

九、采购人不得索取或接受供应商贿赂或获取不正当利益。

十、采购人不得与采购代理机构、评审专家或供应商相互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相关人的合法权益。

十一、采购人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四章 采购代理机构

一、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运作,文明服务。

二、采购代理机构按采购工作流程和执行程序合理设臵岗位和机,一,养,构,实现采购活动各环节的衔接流畅,提高服务质量。

三、采购代理机构应当依法接受采购人的委托,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原则,按照确定的采购方式和法定的程序组织实施。

四、采购代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具有相关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符合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专业岗位任职要求,持证上岗。

五、采购代理机构应当遵守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有关的保密制度和回避制度。

六、采购代理机构对采购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有义务进行纠正和指正,发现违规违纪行为有义务进行阻止,并及时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七、采购代理机构有义务及时、全面、准确地向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报送政府采购活动的相关信息。

八、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在优质服务的基础上,按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收取采购业务代理费和采购文件工本费等费用;并应当及时退还供应商投标保证金。

九、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接受财政部门和其他依法履行与政府采购活动有关的监督管理职责的政府部门的监督考核,并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材料。

十、采购代理机构不得弄虚作假骗取政府采购业务代理资格。

十一、采购代理机构不得向采购人行贿或者采取不正当手段谋取代理业务。

十二、采购代理机构不得与采购人、评审专家或供应商相互串通 5 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相关人的合法权益。

十三、采购代理机构不得擅自扣押、没收供应商的投标保证金。

十四、采购代理机构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章 评审专家

一、评审专家应当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胜任政府采购评审工作,严格遵守政府采购评审纪律,严格履行评委职责。

二、评审专家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及诚实、信用的原则,独立、客观、真实、公正地提出评审意见,并对自己的评审意见承担责任。

三、评审专家在评审活动中发现有供应商及其他单位或人员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及时向采购组织机构和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加以制止。

四、评审专家应当接受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

五、评审专家应当遵守政府采购法律法规有关的保密制度和回避制度。

六、评审专家应当配合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答复投标供应商提出的质疑,并配合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投诉处理工作。

七、评审专家不得及以政府采购名义从事有损政府采购形象的其他活动。

八、评审专家不得收受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或供应商贿赂和其他不正当利益。

九、评审专家不得与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或供应商相互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相关人的合法权益。

十、评审专家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 供应商

一、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遵循公平竞争、诚实信用原则。

二、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应当具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在广东省电子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上注册,并依法提供有关资料并接受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的资格审查。

三、供应商应当遵守政府采购评审纪律。

四、供应商应当按规定与采购人签订采购合同,并严格履行合同。

五、供应商应当配合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答复投标供应商提出的质疑,并配合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投诉处理工作。

六、供应商不得提供虚假资料、恶意串通或以其他不正当手段谋取中标或成交;

七、供应商不得进行虚假、恶意的质疑与投诉,阻碍政府采购活动的正常进行。

八、供应商不得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行贿或提供其他不正当利益。

九、供应商不得与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或评审专家相互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其他相关人的合法权益。

十、供应商违反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二部分 政府采购规范程序

第一章 基本程序

一、报送、下达政府采购预算

采购人根据《广东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按照部门预算编制格式和口径,编制本单位下一政府采购预算,作为部门预算的一部分,由一级预算单位汇总上报财政部门,审核政府采购预算。

财政部门编制本级部门预算(含政府采购预算)报同级人民政府、同级人大审核、审批后,将政府采购预算随同部门预算一并下达采购人。

二、报送、下达政府采购计划

采购人按照下达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政府采购计划,报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审核并下达政府采购计划。

三、组织、实施政府采购

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按照政府采购计划确定的政府采购组织形式和政府采购方式(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等),组织、实施政府采购事宜。

四、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与中标、成交供应商按照采购文件、投标文件(报价文件)和中标、成交通知书签订政府采购合同。

五、组织履约验收

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在供应商供货、工程竣工或服务结束后,组织开展履约验收。大型或者复杂的政府采购项目,应 9 当邀请国家认可的质量检测机构参加验收工作。验收方成员应当在验收书上签字,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政府采购合同备案及支付政府采购资金

采购人将政府采购合同副本、验收报告和中标、成交通知书等资料报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政府采购资金实行国库集中支付。

第二章 预算管理程序

一、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一)采购人根据《广东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限额标准》,按照部门预算编制格式和口径,编制本单位下一政府采购预算,作为部门预算的一部分,一并由一级预算单位汇总后上报财政部门;临时机构的政府采购预算由其挂靠的部门汇总上报财政部门。

(二)列入国家、省及市环境保护产品、节能产品和自主创新产品等清单的项目,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应分别单独填报环境保护产品、节能产品和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预算。

二、审核政府采购预算

(一)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配合财政各业务部门对一级预算单位报送的政府采购预算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财政预算编审部门编制本级部门预算。审核未通过的,财政预算编审部门发出书面修改通知,采购人修改政府采购预算后再报财政部门审核。

(二)财政预算编审部门将部门预算(含政府采购预算)上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审核同意后报请同级人大审批。同级人民政府、同级人大审核或审批未通过的,出具审核或审批意见,财政预算编审部门将审核或审批意见反馈给相关采购人,采购人修改政府采购预算后重新报审。

三、下达政府采购预算

同级人大审批通过后,财政部门将政府采购预算随同部门预算一并下达给采购人。

四、调整政府采购预算

(一)采购人需要调整政府采购预算的,提出调整政府采购预算的书面申请,由一级预算单位汇总上报财政部门审核。

(二)财政相关业务部门会同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初审后,报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审核同意后报请同级人大审批,审批同意后由财政部门 11 向采购人下达《政府采购预算调整通知单》。

财政相关业务部门或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初审未通过的,由审核部门出具书面审核意见,采购人修改后重新报审。同级人民政府、同级人大审核或审批未通过的,出具审核或审批意见,财政预算编审部门将审核或审批意见反馈给相关采购人。

第三章 计划管理程序

一、编制政府采购计划

采购人按照财政部门下达的政府采购预算,依据《广东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等法规制度编制政府采购计划。

(一)政府采购计划编制原则

1.完整反映政府采购预算原则。政府采购计划应当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并完整反映政府采购预算。政府采购计划的采购项目数量和采购资金来源应与政府采购预算规定的采购项目数量和采购资金来源相对应,不得编制资金尚未落实的政府采购计划。

政府采购预算包括部门预算中的政府采购预算和追加预算中用于政府采购项目的预算。

2.公平竞争和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原则。编制政府采购计划应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公平竞争和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原则。除《政府采购法》第十条规定的情形按《进口产品管理办法》报批外,政府采购应当采购本国货物、工程和服务以及强制、优先采购环境保护产品、节能环保产品、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项目应根据《政府采购法》、《广东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规范的采购形式和采购方式,按照规范的采购程序运作。

公开招标应作为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

3.规模效益性原则。编制政府采购计划应注重政府采购的规模效益,在同一内,对同一采购品目可以安排两次采购计划,但不得超过两次以上。属于协议供货范围的采购品目,同一品目的采购,每季度内不得超过两次(含两次)。

4.严格按采购品目分类编制。政府采购计划应严格按采购品目的分类和顺序编制,同类的采购项目应归并在一起。其中,属于政府集 13 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计划,按当年公布的《广东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的品目分类和顺序编制;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外、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政府采购计划,按A.货物类、B.工程类和C.服务类三大类分类编制。

(二)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范围

1.编制单位范围。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单位范围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简称采购人)。采购人按预算管理权限和经费领拨关系,分为主管预算单位(主管部门)、二级预算单位和基层预算单位。

2.编制资金范围。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资金范围包括预算资金、纳入财政管理的其他资金、视同财政性资金以及与之配套的单位自筹资金。

3.编制项目范围。纳入当年依法公布的广东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项目,并按季分月编制政府采购计划。

(二)政府采购计划构成

政府采购计划分为政府集中采购计划、部门集中采购计划和分散采购计划三部分。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通用类的政府采购项目应编入政府集中采购计划;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部门集中类的政府采购项目应编入部门集中采购计划;属于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以外、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政府采购项目应编入分散采购计划;属于协议供货范围的政府采购项目应编入协议采购计划表。

列入国家、省及市环境保护产品、节能环保产品和自主创新产品等清单的项目,在编制政府采购计划时应分别填报环境保护产品、节能产品和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计划。

(三)政府采购计划内容

政府采购计划包括品目代码、品目名称、计量单位、单价、采购14 数量、采购预算、资金来源构成、需求时间、采购方式等。

达到公开招标数额标准需采用公开招标以外采购方式的采购项目,或者因特殊情况需要采购外国产品、工程和服务的项目,应在报送政府采购计划的同时提出申请报告报送同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审批。

二、报送政府采购计划

政府采购计划从基层预算单位编起,按财务隶属关系逐级上报、审核、汇总形成部门政府采购计划,于每季度前的十五日前按统一规定的表格样式通过广东省电子政府采购平台计划管理系统或纸质报送同级政府采购监管部门。

上级主管部门为企业集团等自负盈亏单位的事业单位,可作为独立的部门报送政府采购计划。

三、审核政府采购计划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在五个工作日内,依法对同级部门报送的政府采购计划进行审核、下达,同级部门应及时将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政府采购计划下达给所属单位。

政府采购计划审核的主要内容:

(一)政府采购计划是否符合规定的填报要求。

(二)采购需求时间、采购预算是否合理,采购形式是否合法。

(三)采购方式的选择是否符合《政府采购法》的规定。

(四)采购项目的品目分类、排列顺序是否符合规定。

对预算金额较大或者专业技术复杂的采购项目,采购人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依据论证结果审批采购方式。

四、调整政府采购计划

政府采购计划一经下达,原则上不作调整。计划执行过程中,如发生采购项目变更、终止、追加或减少调整计划的,必须按计划编制 15 程序报批。

五、实施政府采购计划

采购人按照核准的政府采购计划组织实施本部门、本单位的政府采购活动。

(一)属于政府集中采购计划的采购项目,应当依法委托集中采购机构组织实施。

采购人可以在集中采购机构范围内择优选择委托代理。

(二)属于部门集中采购计划或分散采购计划的采购项目,可依法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政府采购社会代理机构或集中采购机构组织实施,也可以依法自行组织实施。

(三)属于协议供货范围的采购项目,应按同级财政部门有关协议供货的规定执行。

采购人办理委托手续后及时将详细用户需求书送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用户需求书的内容应当符合政府采购的公平竞争原则和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办法》等有关规定实施政府采购计划。

集中采购机构和社会代理机构应当对同类政府采购项目进行打包,组织规模采购。第四章 公开招标操作规程

一、签订委托协议

采购人委托采购代理机构代理政府采购事宜,签订委托代理协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委托代理协议应明确:采购项目、采购数量、采购金额、采购时限、采购方式和协议履约地等内容。

二、提供采购需求书

(一)采购人对采购价格、规格及技术要求等相关事项进行市场调查或论证后,向采购代理机构提供详细、准确、完整、可行的采购需求书、采购计划批复等相关资料。采购需求书须包括:投标人资格条件、商务条款、技术要求和采购预算等。

(二)提供的采购需求书内容应符合政府采购政策、国家行业法规与技术规范、国家安全标准和强制性标准,不得规定以下内容:

1.以不合理的注册资本金、销售业绩以及资格条件(含特别授权条款)等条款对潜在供应商实行歧视或差别待遇;

2.设定限制、排斥潜在供应商的商务、技术条款; 3.以某一品牌特有的技术指标作为技术要求; 4.其他有违公平竞争的条款。

三、组织招标

(一)发布采购预备招标公告

1.下列条件之一的采购项目,除法律法规要求保密外,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在编制招标文件期间,可以发布预备招标公告,就采购标准是否含有倾向性、歧视性征集潜在供应商意见。

(1)对可能存有影响公平竞争的内容和不合理条款;(2)国家或省、市重点建设项目;

(3)政府采购金额较大的项目。金额标准由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

17(4)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应当进行预备招标公告的其他采购项目。

2.不具备上述条件的采购项目,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可根据需要进行预备招标公告。

3.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媒体上发布预告。预备招标公告的内容应当包括: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名称;项目名称、项目背景及概况;对投标人的资格要求;技术和商务要求;相关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4.在预告期间,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对潜在供应商提出的公正、合理的意见应予采纳。

(二)编制招标文件

1.采购代理机构根据采购人提供的采购需求书依法编制招标文件。采购代理机构在收到符合要求的采购需求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将其编制的招标文件提交采购人确认。

属于地级以上市的重点项目或者采购金额较大的项目,其招标文件的编制、提交确认时间可以再延长十个工作日。

2.招标文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投标邀请函、采购项目内容、投标人须知、合同书范本、投标文件格式共五部分。

3.招标文件及政府采购合同应当列示节能环保、自主创新、扶持中小企业等政府采购公共政策内容。

4.招标文件要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规定下列内容:(1)以特有企业资质、技术商务条款或专项授权证明作为投标适格条件;

(2)指定品牌、参考品牌或供应商;

(3)以单一品牌产品特有的技术指标或专有技术作为重要的技术要求;

(4)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区域或者行业限制。5.货物或服务类采购项目,技术指标或供应商的资质应当有三个以上品牌型号或三家符合资质要求的投标人完全响应。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产品可有多家投标人参与竞争,但只作为一个投标人计算。

6.下列条件之一的采购项目在编制招标文件过程中,应当进行招标文件论证:

(1)招标信息预告期间,潜在供应商对采购标准有质疑的;(2)国家或省、市重点建设项目;

(3)独立单个采购项目预算金额较大的(金额标准由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

(4)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应当进行招标文件论证的其他采购项目。

招标文件论证小组由采购人代表和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三人或以上单数,专家人数不得少于论证小组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论证小组主要对招标文件中投标人资质条件、商务条款、技术指标、评标标准及办法、合同范本等进行论证,并出具书面论证意见,确保达到充分有效的公平竞争。

项目论证会信息及项目基本内容应当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媒体上公告,以广泛征集潜在投标人提出意见和建议。

7.采购代理机构在招标文件编制完成后提交采购人审核,采购人在收到招标文件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确认意见。

(三)发布招标公示、公告

1.招标文件经确认后,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应按本工作规范的《信息公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将招标文件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媒体上公示五个工作日。供应商可以自行下载公示文件的具体内容。

2.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 19 止,公示和公告期共不得少于二十天。

3.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对前来领取招标文件的供应商登记备案。4.招标文件公开发售时间不得少于五个工作日,其售价按有关规定执行。

(四)招标答疑及澄清修改

1.招标文件需进行澄清或修改的,应在规定投标截止时间十五天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登记备案领取招标文件的供应商。供应商收到澄清修改文件后,应当以书面形式确认。澄清修改的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2.澄清或修改时间距投标截止时间不足十五天的,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在征得已获取招标文件的供应商同意并书面确认后,可不改变投标截止时间。

3.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可以视采购具体情况,延长投标截止时间和开标时间,但至少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3天前,将变更时间书面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

4.所有澄清修改和更正内容均同时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媒体上发布公告。

四、开标、评审和定标

(一)组建评标委员会

1.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

2.评标委员会由采购人代表和项目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五人或以上单数,其中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3.评标委员会原则上在开标前一个工作日内组建,其中专家成员一般从省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建立的政府采购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确定。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派代表到现场监督抽取专家过程。评标委员会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4.涉及评审专家的产生和管理等事项,均归由委托代理协议履约20 地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包括对特殊采购项目直接确定专家成员的审批等事宜。

5.采购人代表由采购人书面指派一名人员担任,采购人的监察代表或相关部门代表随同列席。采购人代表不得担任评标委员会主任。

(二)投标

1.供应商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将投标文件密封送达。

2.供应商经登记备案并递交投标文件后即成为该招标项目的有效投标人,可行使投标人的法定权利,并履行投标人应尽的责任义务。

3.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地点和截止时间前,接受投标人递交密封完好的投标文件。

(三)开标

1.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时间和地点组织开标。一般遵循以下程序:

(1)开标会由采购代理机构或采购人主持。

(2)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到点时,主持人应当宣布投标截止时间已到,之后递交的文件一律不予接受。

(3)主持人宣读开标会场纪律。

(4)开标时,可按约定由递交投标文件的前三名投标人授权代表,作为全体投标人推选的代表就全部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进行检查。评标委员会专家成员不参加开标会。

(5)招标工作人员当众拆封投标文件报价内容,并按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当众唱标。

(6)开标会记录人应在开标记录表上记录唱标内容,并当场公示。如开标记录表上内容与投标文件不一致时,投标人代表须当场提出。开标记录表由记录人、唱标人、投标人代表和有关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21(7)开标唱读内容与投标文件内容不一致时,均以公开唱读为准。

(四)评审

1.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负责评标会场组织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评审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2.评标委员会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1)宣读评审纪律及相关事项。评审主持人应在评审开始前宣读评标纪律,评标委员会成员讨论并集体签字确认。依法应该回避的,评标委员会成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应当主动提出回避。

(2)评标委员会成员在履行独立评审权利义务的同时,不得发表有失公正和不负责任的言论,不得相互串通和压制他人意见,不得将个人倾向性意见诱导、暗示或强加于他人认同。

(3)投标人的澄清或说明。评标委员会可以书面形式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对同类问题表述不一致或者有明显笔误、文字和计算错误的内容作出必要的澄清、说明或者补正。澄清、说明或者补正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但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且须经评标委员会一致同意。

(4)评审专家对招标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报告上签署不同意见,并说明理由,否则视为同意。对招标文件规定与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相违背的,应当拒绝进行评审并向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说明有关情况。

(5)评标委员会评审与出具评审报告。评标委员会应当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评审程序,对投标文件进行系统的评审和比较,依法出具评审报告并按招标文件约定推荐中标候选人,或由采购人授权评委会直接确定中标供应商。招标文件中没有规定的标准和方法不得作为评审的依据。评审专家或采购人代表对评审报告有异议的,应当在报告上签署不同意见,并说明理由,22 否则视为同意。

(6)对中标候选人的价格出现明显低于或高于同业同期市场平均价的情形时,评标委员会应当在评审意见中详细说明推荐理由。(7)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对各评审专家的专业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素质和评审工作等情况进行评价。

(8)评审现场监督。评标时,应实行现场监督。现场监督人员应当是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监察人员或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公证机关的派出人员。

(9)参加评标会议的所有工作人员在法定的时间内应当对评标过程和评标结果保密。

3.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有效投标文件的投标人,或开标后符合资格条件的投标人,或对招标文件实质性条款做出响应的投标人不足三家的,依法作废标处理。

对出现废标情形时,除采购任务取消外,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可向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报告并申请变更采购方式,财政部门按照以下情形处理:

(1)招标文件没有不合理条款且招标程序符合规定的,应当根据采购项目的实际情况,批准采取竞争性谈判、询价或者单一来源等方式采购。采取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方式的,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重新组织采购活动。

(2)招标文件存在不合理条款或招标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责成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修改招标文件,并按照规定程序重新组织招标活动。

(五)定标

1.采购人应当自收到评审报告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按照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顺序依法确定中标供应商。

2.替补候选人的设定和使用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约定,并按招标 23 文件的约定执行。

五、发布中标公告,发出中标通知书

1.确定中标供应商后,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必须在一个工作日内向中标供应商发出中标通知书,向未中标供应商发出采购结果通知书,并按本工作规范的《信息公告管理办法》发布。

2.投标人可以按照《广东省实施<政府采购法>办法》的规定向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申请查询评标程序的有关资料。

3.投标人有质疑和投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规定处理。第五章 邀请招标操作规程

一、签订委托协议

采购人委托采购代理机构代理政府采购事宜,签订委托代理协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委托代理协议应明确:采购项目、采购数量、采购金额、采购时限、采购方式和协议履约地等内容。

二、提供采购需求书

(一)采购人对采购价格、规格及技术要求等相关事项进行市场调查或论证后,向采购代理机构提供详细、准确、完整、可行的采购需求书、采购计划批复等相关资料。采购需求书须包括:投标人资格条件、商务条款、技术要求和采购预算等。

(二)提供的采购需求书内容应符合政府采购政策、国家行业法规与技术规范、国家安全标准和强制性标准,不得规定以下内容:

1.以不合理的注册资本金、销售业绩以及资格条件(含特别授权条款)等条款对潜在供应商实行歧视或差别待遇;

2.设定限制、排斥潜在供应商的商务、技术条款; 3.以某一品牌特有的技术指标作为技术要求; 4.其他有违公平竞争的条款。

三、组织招标

(一)发布采购预备招标公告

1.下列条件之一的采购项目,除法律法规要求保密外,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在编制招标文件期间,可以发布预备招标公告,就采购标准是否含有倾向性、歧视性征集潜在供应商意见。

(1)对可能存有影响公平竞争的内容和不合理条款;(2)国家或省、市重点建设项目;

(3)政府采购金额较大的项目。金额标准由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

25(4)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应当进行预备招标公告的其他采购项目。

2.不具备上述条件的采购项目,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可根据需要进行预备招标公告。

3.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媒体上发布预告。预备招标公告的内容应当包括: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名称;项目名称、项目背景及概况;对投标人的资格要求;技术和商务要求;相关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4.在预告期间,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对潜在供应商提出的公正、合理的意见应予采纳。

(二)编制邀请招标文件

1.采购代理机构根据采购人提供的采购需求书依法编制邀请招标文件。采购代理机构在收到符合要求的采购需求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将其编制的招标文件提交采购人确认。

属于地级以上市的重点项目或者采购金额较大的项目,其招标文件的编制、提交确认时间可以再延长十个工作日。

2.招标文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投标邀请函、采购项目内容、投标人须知、合同书范本、投标文件格式共五部分。

3.招标文件及政府采购合同应当列示节能环保、自主创新、扶持中小企业等政府采购公共政策内容。

4.邀请招标文件要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规定下列内容:

(1)以特有企业资质、技术商务条款或专项授权证明作为投标资格条件;

(2)指定品牌、参考品牌或供应商;

(3)以单一品牌产品特有的技术指标或专有技术作为重要的技术要求;(4)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区域或者行业限制。

5.货物或服务类采购项目,技术指标或供应商的资质应当有三个以上品牌型号或三家符合资质要求的投标人完全响应。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产品可有多家投标人参与竞争,但只作为一个投标人计算。

6.下列条件之一的采购项目在编制邀请招标文件过程中,应当进行招标文件论证:

(1)招标信息预告期间,潜在供应商对采购标准有质疑的;(2)国家或省、市重点建设项目;

(3)独立单个采购项目预算金额较大的(金额标准由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

(4)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应当进行招标文件论证的其他采购项目。

招标文件论证小组由采购人代表和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三人或以上单数,专家人数不得少于论证小组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论证小组主要对招标文件中投标人资质条件、商务条款、技术指标、评标标准及办法、合同范本等进行论证,并出具书面论证意见,确保达到充分有效的公平竞争。

项目论证会信息及项目基本内容应当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媒体上公告,以广泛征集潜在投标人提出意见和建议。

7.采购代理机构在招标文件编制完成后提交采购人审核,采购人在收到招标文件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确认意见。

(三)确定被邀请投标的供应商

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以下方式之一确定被邀请参与投标的供应商:

1.对供应商进行资格预审,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中随机选择三家以上的供应商。资格预审程序按以下操作执行:

27(1)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应按本工作规范的《信息公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媒体上发布资格预审公告。

(2)资格预审公告应当包括:采购人、采购项目名称及内容、采购项目内容、资格预审的内容、标准和方法,以及供应商提交资格证明文件的时间和地点。

(3)资格预审公告的期限不得少于五个工作日。

(4)供应商应当在资格预审公告期结束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按预审公告要求提交资格证明文件,采购人或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应当组织评标委员会对供应商进行资格预审,从审查合格的供应商中随机选择三家以上的供应商,并向其发出投标邀请书与招标文件。(5)对符合相应资格条件且提供自主创新、节能环保产品目录中品目产品的供应商,应作为优先邀请招标对象。

(6)自招标文件开始发出之日起至投标人提交投标文件截止之日止,公示和公告期共不得少于二十天。

2.从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设立的供应商库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中随机选择三家以上的供应商。

(四)招标答疑及澄清修改

1.招标文件需进行澄清或修改的,应在规定投标截止时间十五天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登记备案领取招标文件的供应商。供应商收到澄清修改文件后,应当以书面形式确认。澄清修改的内容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2.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可以视采购具体情况,延长投标截止时间和开标时间,但至少应当在招标文件要求提交投标文件的截止时间3天前,将变更时间书面通知所有招标文件收受人。

3.所有澄清修改和更正内容均同时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媒体上发布公告。

四、开标、评审和定标

(一)组建评标委员会

1.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

2.评标委员会由采购人代表和项目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五人或以上单数,其中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3.评标委员会原则上在开标前一个工作日内组建,其中专家成员一般从省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政府采购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确定。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派代表到现场监督抽取专家过程。评标委员会名单在中标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4.涉及评审专家的产生和管理等事项,均归由委托代理协议履约地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门负责,包括对特殊采购项目直接确定专家成员的审批等事宜。

5.采购人代表由采购人书面指派一名人员担任,采购人的监察代表或相关部门代表随同列席。采购人代表不得担任评委会主任。

(二)投标

1.供应商按照招标文件要求,编制投标文件,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时间、地点将投标文件密封送达。

2.供应商经登记备案并递交投标文件后即成为该招标项目的有效投标人,可行使投标人的法定权利,并履行投标人应尽的责任义务。

3.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地点和截止时间前,接受投标人递交密封完好的投标文件。

(三)开标

1.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在招标文件确定的时间和地点组织开标。一般遵循以下程序:

(1)开标会由采购代理机构或采购人主持。

(2)在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到点时,主持人应当宣布投标截止时间已到,之后递交的文件一律不予接受。

29(3)主持人宣读开标会场纪律。

(4)开标时,可按约定由递交投标文件的前三名投标人授权代表,作为全体投标人推选的代表就全部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进行检查。评标委员会专家成员不参加开标会。

(5)招标工作人员当众拆封投标文件报价内容,并按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当众唱标。

(6)开标会记录人应在开标记录表上记录唱标内容,并当场公示。如开标记录表上内容与投标文件不一致时,投标人代表须当场提出。开标记录表由记录人、唱标人、投标人代表和有关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7)开标唱读内容与投标文件内容不一致时,均以公开唱读为准。

(四)评审

1.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负责评标会场组织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评审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2.评审会应当遵循以下程序:

(1)宣读评审纪律及相关事项。评审主持人应在评审开始前宣读评标纪律,评标委员会成员讨论并集体签字确认。依法应该回避的,评标委员会成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应当主动提出回避。

(2)评标委员会成员在履行独立评审权利义务的同时,不得发表有失公正和不负责任的言论,不得相互串通和压制他人意见,不得将个人倾向性意见诱导、暗示或强加于他人认同。

(3)投标人的澄清或说明。评标委员会可以书面形式要求投标人对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对同类问题表述不一致或者有明显笔误、文字和计算错误的内容作出必要的澄清、说明或者补正。澄清、说明或者补正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但不得超出投标文件的范围或者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且须经评标委员会一致同意。(4)评审专家对招标文件有异议的,应当在报告上签署不同意见,并说明理由,否则视为同意。对招标文件规定与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相违背的,应当拒绝进行评审并向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说明有关情况。

(5)评标委员会评审应出具评审报告。评标委员会应当根据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评审程序,对投标文件进行系统的评审和比较,依法出具评审报告并按招标文件约定推荐中标候选人,或由采购人授权评委会直接确定中标供应商。招标文件中没有规定的标准和方法不得作为评审的依据。评审专家或采购人代表对评审报告有异议的,应当在报告上签署不同意见,并说明理由,否则视为同意。

(6)对中标候选人的价格出现明显低于或高于同业同期市场平均价的情形时,评标委员会应当在评审意见中详细说明推荐理由。(7)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对各评审专家的专业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素质和评审工作等情况进行评价。

(8)评审现场监督。评标时,应实行现场监督。现场监督人员应当是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监察人员或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公证机关的派出人员。

(9)参加评标会议的所有工作人员在法定的时间内应当对评标过程和评标结果保密。

3.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提交有效投标文件的投标人,或开标后符合资格条件的投标人,或对招标文件实质性条款做出响应的投标人不足三家的,依法作废标处理。

对出现废标情形时,除采购任务取消外,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可向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报告并申请变更采购方式,财政部门按照以下情形处理:

31(1)招标文件没有不合理条款且招标程序符合规定的,应当根据采购项目的实际情况,批准采取竞争性谈判、询价或者单一来源等方式采购。采取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方式的,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程序重新组织采购活动。

(2)招标文件存在不合理条款或招标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责成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修改招标文件,并按照规定程序重新组织招标活动。

(五)定标

1.采购人应当自收到评审报告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按照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顺序依法确定中标供应商。

2.替补候选人的设定和使用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约定,并按招标文件的约定执行。

五、发布中标公告、发出中标通知书

1.确定中标供应商后,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必须在一个工作日内向中标供应商发出中标通知书,向未中标供应商发出采购结果通知书,并按本工作规范的《信息公告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发布。

2.投标人可以按照《广东省实施〈政府采购法〉办法》的规定向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申请查询评标程序的有关资料。

3.投标人有质疑和投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规定处理

第六章 竞争性谈判操作规程

一、签订委托协议

采购人委托采购代理机构代理政府采购事宜,签订委托代理协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委托代理协议应明确:采购项目、采购数量、采购金额、采购时限、采购方式和协议履约地等内容。

二、提供采购需求书

(一)采购人对采购价格、规格及技术要求等相关事项进行市场调查或论证后,向采购代理机构提供详细、准确、完整、可行的采购需求书、采购计划批复等相关资料。采购需求书须包括:投标人资格条件、商务条款、技术要求和采购预算等。

(二)提供的采购需求书内容应符合政府采购政策、国家行业法规与技术规范、国家安全标准和强制性标准,不得规定以下内容:

1.以不合理的注册资本金、销售业绩以及资格条件(含特别授权条款)等条款对潜在供应商实行歧视或差别待遇;

2.设定限制、排斥潜在供应商的商务、技术条款; 3.以某一品牌特有的技术指标作为技术要求; 4.其他有违公平竞争的条款。

三、谈判准备

(一)编制竞争性谈判文件

1.采购代理机构根据采购人提供的采购需求书依法编制竞争性谈判文件。采购代理机构在收到采购人提供的采购需求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将其编制的竞争性谈判文件提交采购人确认。竞争性谈判文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谈判邀请函、采购项目内容、供应商须知、合同书范本、谈判响应文件格式共五部分。

2.竞争性谈判文件及政府采购合同应当列示节能环保、自主创新、扶持中小企业等政府采购公共政策内容。

3.竞争性谈判文件要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规定下列内容:

(1)以特有企业资质、技术商务条款或专项授权证明作为谈判适格条件;

(2)指定品牌、参考品牌或供应商;

(3)以单一品牌产品特有的技术指标或专有技术作为重要的技术要求;

(4)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区域或者行业限制。

4.货物或服务类采购项目,技术指标或供应商的资质应当有三个以上品牌型号或三家符合资质要求的供应商完全响应。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产品可有多家代理商参与竞争,但只作为一个供应商计算。

5.下列条件之一的采购项目在编制竞争性谈判文件过程中,应当进行谈判文件论证:

(1)国家或省、市重点建设项目;

(2)独立单个采购项目预算金额较大的(金额标准由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

(3)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应当进行谈判文件论证的其他采购项目。

谈判文件论证小组由采购人代表和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三人或以上单数,专家人数不得少于论证小组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论证小组主要对谈判文件中供应商资质条件、商务条款、技术指标、评标标准及办法、合同范本等进行论证,并出具书面论证意见,确保达到充分有效的公平竞争。

项目论证会信息及项目基本内容应当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媒体上公告,以广泛征集潜在谈判供应商提出意见和建议。

6.采购代理机构在谈判文件编制完成后提交采购人审核,采购人34 在收到谈判文件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确认意见。

(二)发布采购公告及资格审查

1.竞争性谈判文件经确认后,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应按本工作规范的《信息公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将竞争性谈判文件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媒体上公示五个工作日。供应商可以自行下载公示文件的具体内容。

2.公示及公告期间,供应商应向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提交资格证明文件及相关资料申请报名,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对报名的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资质资格证明及重要的约定事项,对审查合格的供应商发出竞争性谈判文件。

(三)谈判文件的澄清修改

1.谈判文件需进行澄清或修改的,应在规定递交响应文件截止时间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登记备案领取谈判文件的供应商。供应商收到澄清修改文件后,应当以书面形式确认。澄清修改的内容为谈判文件的组成部分。

2.所有澄清修改和更正内容均同时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媒体上发布公告。

四、谈判

(一)组建谈判小组

1.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依法组建谈判小组。谈判小组由采购人和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一般为三人或以上单数,其中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2.谈判小组原则上在谈判前一个工作日内组建,谈判小组的专家成员一般从省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政府采购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确定。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派代表到现场监督抽取专家过程。专家成员名单在成交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3.涉及评审专家的产生和管理等事项,均归由委托代理协议履约 35 地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包括对特殊采购项目直接确定专家成员的审批等事宜。

4.采购人代表由采购人书面指派一名人员担任,采购人的监察代表或相关部门代表随同列席。采购人代表不得担任谈判小组组长。

(二)递交谈判响应文件

1.供应商按照谈判文件要求,编制谈判响应文件。

2.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在竞争性谈判文件规定的谈判地点和截止时间前,接受供应商递交密封完好的谈判响应文件。供应商在谈判响应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可以对所递交的谈判响应文件进行补充或者撤回,并书面通知代理机构。

3.全体供应商对全部响应文件的密封情况进行检查。

4.供应商递交响应文件后即成为该谈判项目的合法响应供应商,可行使供应商的法定权利,并履行供应商应尽的责任义务。

(三)谈判评审

1.谈判小组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中随机选择三家以上的供应商参加谈判。对符合相应资格条件且提供自主创新、节能环保产品目录中品目产品的供应商,应按《广东省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的若干意见》确定优先邀请谈判对象。

2.审查响应文件是否对谈判文件作出实质性的响应。对未作出实质性响应的供应商应实行现场告知,由谈判小组或采购人代表将集体意见现场及时告知该供应商,以让其核证、澄清事实。

3.谈判小组与供应商应围绕技术、商务、合同条款等内容分别进行一轮或多轮的谈判。在谈判过程中,谈判小组应当严格遵循保密原则,未经供应商同意不得向任何人透露其技术、价格和其他重要信息; 4.谈判小组调整或修改采购需求内容时,应取得谈判小组的一致同意,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参加谈判的供应商。但任何形式的决定须以符合公平、公正原则和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为前提;

5.谈判小组要求所有作出实质性响应的有效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集中进行最终竞争性报价,一般情况最终报价不能高于上一次报价,最终报价内容应即现场公布;

6.谈判小组进行综合评议。对提供产品质量、服务均能满足谈判文件规定最低要求的供应商归列为推荐成交的候选对象,采购人依照推荐候选供应商的报价顺序,以有效报价最低者确定为成交供应商,次低价者可预设为替补候选人;

7.替补候选人的设定和使用应在谈判文件中明确约定,并按谈判文件的约定执行;

8.对成交候选供应商的价格出现明显低于或高于同业同期市场平均价的情形时,谈判小组应当在评审意见中详细说明推荐理由。

(四)补充供应商

在谈判过程中对谈判文件未能实质响应的供应商不足三家时,谈判小组可以从其他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随机选择补充;补充后仍不足三家或者没有可供补充的合格供应商的,经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采购人可以按照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且报价最低的原则从已选出的候选供应商中确定成交供应商。

五、发布成交公告、发出成交通知书

1.确定成交供应商后,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必须在一个工作日内向成交供应商发出成交通知书,向未成交供应商发出采购结果通知书,并按本工作规范的《信息公告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发布。

2.投标人可以按照《广东省实施<政府采购法>办法》的规定向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申请查询评标程序的有关资料。

3.供应商有质疑和投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规定处理。

第七章 询价操作规程

一、签订委托协议

采购人委托采购代理机构代理政府采购事宜,签订委托代理协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委托代理协议应明确:采购项目、采购数量、采购金额、采购时限、采购方式和协议履约地等内容。

二、提供采购需求书

(一)采购人对采购价格、规格及技术要求等相关事项进行市场调查或论证后,向采购代理机构提供详细、准确、完整、可行的采购需求书、采购计划批复等相关资料。采购需求书须包括:投标人资格条件、商务条款、技术要求和采购预算等。

(二)提供的采购需求书内容应符合政府采购政策、国家行业法规与技术规范、国家安全标准和强制性标准,不得规定以下内容:

1.以不合理的注册资本金、销售业绩以及资格条件(含特别授权条款)等条款对潜在供应商实行歧视或差别待遇;

2.设定限制、排斥潜在供应商的商务、技术条款; 3.以某一品牌特有的技术指标作为技术要求; 4.其他有违公平竞争的条款。

三、询价准备

(一)编制询价文件

1.采购代理机构根据采购人提供的采购需求书依法编制询价文件。采购代理机构在收到采购人提供的采购需求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将其编制的询价文件提交采购人确认。询价文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询价邀请函、采购项目内容、供应商须知、合同书范本、报价文件格式共五部分。

2.询价文件及政府采购合同应当列示节能环保、自主创新、扶持中小企业等政府采购公共政策内容。

3.询价文件要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不得规定下列内容:

38(1)以特有企业资质、技术商务条款或专项授权证明作为询价适格条件;

(2)指定品牌、参考品牌或供应商;

(3)以单一品牌产品特有的技术指标或专有技术作为重要的技术要求;

(4)不利于公平竞争的区域或者行业限制。

4.货物或服务类采购项目,技术指标或供应商的资质应当有三个以上品牌型号或三家符合资质要求的供应商完全响应。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产品可有多家代理商参与竞争,但只作为一个供应商计算。

5.采购代理机构在询价文件编制完成后提交采购人审核,采购人在收到询价文件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确认意见。

(二)发布采购公告及资格审查

1.询价文件经确认后,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应按本工作规范的《信息公告管理办法》的规定将询价文件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媒体上公示五个工作日。供应商可以自行下载公示文件的具体内容。

2.公示及公告期间,供应商应向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提交资格证明文件及相关资料申请报名,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对报名的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资质资格证明及重要的约定事项,对审查合格的供应商发出询价文件。

(三)询价文件的澄清修改

1.询价文件需进行澄清或修改的,应在规定递交响应文件截止时间前,以书面形式通知所有登记备案领取询价文件的供应商。供应商收到澄清修改文件后,应当以书面形式确认。澄清修改的内容为询价文件的组成部分。

2.所有澄清修改和更正内容均同时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媒体上发布公告。

四、询价

(一)组建询价小组

1.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依法组建询价小组。询价小组由采购人和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一般为三人或以上单数,其中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2.询价小组原则上在谈判前一个工作日内组建,询价小组的专家成员一般从省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政府采购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确定。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派代表到现场监督抽取专家过程。专家成员名单在成交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3.涉及评审专家的产生和管理等事项,均归由委托代理协议履约地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包括对特殊采购项目直接确定专家成员的审批等事宜。

4.采购人代表由采购人书面指派一名人员担任,采购人的监察代表或相关部门代表随同列席。采购人代表不得担任询价小组组长。

(二)递交报价文件

1.供应商按照询价文件要求,编制响应文件。

2.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在询价文件规定的询价地点和截止时间前,接受供应商递交密封完好的响应文件。供应商在响应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可以对所递交的响应文件进行补充或者撤回,并书面通知代理机构。

3.全体供应商对全部响应文件的密封情况进行检查。

4.供应商经登记备案并递交响应文件后即成为该询价项目的合法响应供应商,可行使供应商的权利,并履行供应商应尽的责任义务。

(三)询价评审

1.询价小组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中随机选择三家以上的供应商参加报价。对符合相应资格条件且提供自主创新、节能环保产品目录中品目产品的供应商,应作为优先邀请报价对象。

2.审查响应文件是否对询价文件作出实质性的响应。对未作出实质性响应的供应商应实行现场告知,由询价小组或采购人代表将集体意见现场及时告知该供应商,以让其核证、澄清事实;

3.询价小组进行综合评议。对提供产品质量、服务均能满足询价文件规定最低要求的供应商归列为推荐成交的候选对象,采购人依照推荐候选供应商的报价顺序,以有效报价最低者确定为成交供应商,次低价者可预设为替补候选人。

4.替补候选人的设定和使用应在询价文件中明确约定,并按询价文件的约定执行。

5.对成交候选供应商的价格出现明显低于或高于同业同期市场平均价的情形时,谈判小组应当在评审意见中详细说明推荐理由。

(四)补充供应商

在询价过程中对询价文件未能实质响应的供应商不足三家时,询价小组可以从其他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名单中,随机选择补充;补充后仍不足三家或者没有可供补充的合格供应商的,经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采购人可以按照符合采购需求、质量和服务且有效报价最低的原则从已选出的候选供应商中确定成交供应商。

五、发布成交公告、发出成交通知书

1.确定成交供应商后,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必须在一个工作日内向成交供应商发出成交通知书,向未成交供应商发出采购结果通知书,并按本工作规范的《信息公告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发布。

2.投标人可以按照《广东省实施<政府采购法>办法》的规定向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申请查询评标程序的有关资料。

3.供应商有质疑和投诉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规定处理。

第八章 单一来源操作规程

一、单一来源采购公示

采购人应当在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前将采购信息和拟定唯一供应商(或单一品牌产品)名称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公告媒体上公示并接受供应商登记,公示的时间不得少于五个工作日,但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三十一条第(二)项、第(三)项和招标失败后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情形除外。

单一来源采购对象是指:向唯一供应商采购或采购单一品牌的产品。

二、提出采购理由和依据

采购人根据公告登记结果,提出采用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的理由和依据,书面报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下达书面批复意见。

三、签订委托协议

采购人委托采购代理机构代理政府采购事宜,签订委托代理协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等。委托代理协议应明确:采购项目、采购数量、采购金额、采购时限、采购方式和协议履约地等内容。

四、编制单一来源采购文件

1.采购代理机构根据采购人提供的采购需求书依法编制采购文件。采购代理机构在收到符合要求的采购需求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将其编制的采购文件提交采购人确认。

属于地级以上市的重点项目或者采购金额较大的项目,其采购文件的编制、提交确认时间可以再延长十个工作日。

2.采购文件主要内容应当包括:投标邀请函、采购项目内容、供应商须知、合同书范本、响应文件格式共五部分。

3.采购文件及政府采购合同应当列示节能环保、自主创新、扶持中小企业等政府采购公共政策内容。

4.采购代理机构在采购文件编制完成后提交采购人审核,采购人在收到谈判文件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核、确认意见。

五、发出谈判邀请书

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发出谈判邀请书,提供采购文件。

六、组织谈判

(一)组建谈判小组

1.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依法组建谈判小组。谈判小组由采购人和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一般为二人或以上单数,其中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

2.谈判小组原则上在谈判前一个工作日内组建,谈判小组的专家成员一般从省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设立的政府采购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确定。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派代表到现场监督抽取专家过程。专家成员名单在成交结果确定前应当保密。

3.涉及评审专家的产生和管理等事项,均归由委托代理协议履约地的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包括对特殊采购项目直接确定专家成员的审批等事宜。

4.采购人代表由采购人书面指派一名人员担任,采购人的监察代表或相关部门代表随同列席。

(二)谈判评审

1.采购小组按照采购文件要求,遵循物有所值和价格合理的原则,与供应商谈判。

2.在供应商提供的货物(工程或服务)质量、数量和服务均能满足采购需求、最终报价不高于政府采购预算的,采购小组确认采购成交,出具成交报告。

3.供应商提供的货物(工程或服务)质量、数量和服务不能满足采 43 购要求、最终报价高于政府采购预算,经谈判不能达成一致,采购人需要调整政府采购项目预算额或采购项目配臵标准的,报采购人财政部门审批同意后采购人继续谈判;采购人不能调整政府采购项目预算额或采购项目配臵标准的,作谈判失败处理。

4.对出现供应商的价格出现明显低于或高于同业同期市场平均价的情形时,采购小组应当在评审意见中详细说明推荐理由。

五、发布成交公告、发出成交通知书

确定成交人后,采购人或者其委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必须在一个工作日内向成交人发出成交通知书。

第九章 协议供货简易程序

一、协议供货项目确定

(一)协议供货是指通过公开招标采购方式,统一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政府采购项目中标供应商及其所提供的工程、货物、服务,以及价格、服务承诺、限额标准等内容,并以协议的形式固定下来,供采购人在有效期内自主选择中标供应商及其工程、货物、服务的一种协议供货方式。

(二)协议供货项目适用于涉及采购人多、金额小且具经常性的通用采购项目,包括政府集中采购类和部门集中采购类通用项目。

(三)政府集中采购类协议供货项目范围、期限、限额标准(参照广东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由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确定,并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以公开招标方式组织实施。做到统筹安排,避免重复招标,实现区域资源共享。

各县(县级市、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经报上一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同意,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协议供货项目进行增补。

部门集中采购类协议供货项目,经同级地级以上市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同意,由各行政事业主管部门委托采购代理机构以公开招标方式组织实施,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则及履行监督的职责。

(四)实行协议供货的项目,协议供货期限一般为一至二年。特殊情况的项目,经各地级以上市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核定,可采用非公开招标方式组织实施。

二、协议供货项目供应商招标

(一)受托的采购代理机构应当制定协议供货项目公开招标实施方案并委托人核准。实施方案应当包括协议供货范围、协议有效期、评标标准、中标比例、协议执行要求、监督检查等内容。

(二)参加投标的供应商应当具备《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 45 定的条件,并且是投标产品的制造厂商或服务提供商。不能直接参加投标的,可委托一家代理商作为其全权代理参加投标。

(三)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照委托人的需求编制项目招标文件,报委托人核准确认后按照公开招标程序组织实施。

(四)采购代理机构应当按照委托协议的约定,与中标供应商签订的协议供货协议,协议应明确协议有效期内,中标产品的规格型号、基本配臵标准、供货价格、优惠率、售后服务、提供的备品备件等事项。并将协议采购供货协议报委托人备案。

三、协议供货的执行

(一)实行协议供货的项目,须将协议供货事项以文件形式印发采购人,同时在相关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文件内容包括:协议供货项目、中标供应商、中标货物及其价格和配臵、售后服务、代理商联系名单、供应商承诺书、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执行要求等。

(二)采购人按照协议供货的有关规定,对属于协议供货范围及有效期内的采购项目,应当执行协议供货规定,并申报政府采购计划。未经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批准,不得另行组织采购,不得向非协议供应商采购。

采购人在实施项目采购时,应优先采购具有自主创新、节能环保的产品,并自行选择协议供货范围的供应商。

(三)各地应加强推进协议供货电子政府采购,具备条件的区域应使用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开展协议供货项目的竞价、反拍。采购人应在广东省电子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上交易。

(四)协议供货的采购合同由采购人与协议供应商签订。采购人应当按规定履行合同,组织验收。出现纠纷的,按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处理。

(五)采购人应按照合同约定及时向供货商支付采购资金。支付46 形式按财政部门对资金支付的规定要求办理。

采购人应维护协议供货供应商的合法权益,不得假借政府采购名义为其他单位或个人采购,不得无故拖欠货款或向供货商提出超越协议供货承诺范围的其他要求。

四、协议供货项目信息管理

(一)协议供货项目的商品信息(指商品名称、规格型号、标准配备)由生产制造商(服务提供商)或其授权的投标代理商负责确定,并应做到在全省范围内统一。

(二)受托采购代理机构按委托约定的权利义务,审查协议供货商或代理商提交的商品信息(品名、规格型号)和行情信息(价格、优惠率)。及时将协议供货项目的商品价格、规格型号、最新优惠等行情调整事项及协议供货代理商调整替代情况报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同意后,在指定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

五、监督检查

(一)采购人应对协议供货供应商履约情况作出诚信评价,并将意见及时反馈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诚信评价的内容主要应当包括:

1.供货产品的质量情况;

2.中标供应商或供货商的合同履行情况;

3.供货商品的售后服务情况;

4.协议供货价格与市场平均价的比照情况。

(二)受托采购代理机构按约定应对协议供应商(或协议供货代理商)的行情报价进行市场调查,并配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对协议供货事项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及时将有关情况报告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

第十章 电子订购反拍程序

一、注册

供应商在广东省电子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www.xiexiebang.com)协议订购系统注册,按规定将资质材料的原件及相关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送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机构审核,获取用户名和密码(或密钥)等身份认证。供应商通过注册后即可成为平台的合法用户,具有参与协议订购或反拍的权利或权限。

注册供应商负责及时对本单位信息进行维护,凡涉及可能影响本单位资质或履约能力的重大事项,包括经营范围变化,重大投资行为,主要资产抵押、出售,信用、信贷等级变化,重大合同纠纷,重大诉讼等,应及时书面报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机构。

采购人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编码在广东省电子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注册,将注册资料打印并加盖单位公章送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获取用户名和密码(或密钥)等身份认证。

二、建立、维护商品行情库

协议供应商及时将中标的协议供货商品录入广东省电子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的商品行情库,并及时更新商品信息和价格信息,确保商品信息和价格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确保商品行情库满足协议订购需求。

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或其授权机构及时审核商品行情库的品目、商品类别和行情;负责商品行情库的数据管理以及商品行情跟踪和分析,查核协议供应商录入的商品信息是否符合政府采购的相关规定,查核协议供应商录入的商品价格是否按政府采购优惠率报价。

三、电子订购

(一)协议订购。采购人根据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政府48 采购计划,准确填写协议订购单,包括名称、规格型号、技术指标、服务要求等,协议订购单必须真实有效,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或取消。采购人在商品行情库中自行挑选协议供货商品,如认为协议供应商的报价合理,可以在广东省电子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上实行网上协议订购,按照报价最低原则选择协议供货商,直接确定成交供应商,通过电子订购系统与协议供应商签订电子合同。

(二)电子议价。采购人认为协议供应商的报价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的,可以与协议供应商通过网上议价就价格优惠再次进行谈判、询价,在协议供应商范围内按照报价最低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通过电子订购系统与协议供货供应商签订电子合同。

四、电子反拍

订购、议价没有合适价格的协议供货项目、采用询价方式的项目以及品牌单一,又有多个分销商的货物类项目,采购人可以直接发起电子反拍,按照报价最低原则确定成交供应商。

采购人在广东省电子政府采购管理交易平台发布电子反拍公告。电子反拍公告不得少于二个工作日。发起反拍的时间应在法定的工作时间内进行。每个项目的反拍轮次、每轮设定的时间、每轮间隔时间不少于电子反拍系统默认的时间。

采购人发布电子反拍公告,不得要求已取得所需品牌货物的协议供货资格供应商提供厂家授权。

采购人通过电子反拍系统与成交供应商签订电子合同。属于协议供货的项目,成交价格必须低于协议供应商的报价。

五、支付采购资金

采购人将电子合同、验收报告等相关资料报送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备案,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将采购资金支付给成交供应商。

六、统计、分析

同级集中采购机构对电子政府采购过程电子订单以及电子合同进 49 行跟踪,并对协议订购采购活动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保存,并定期形成将统计分析情况分省、市、县级次报送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

第四篇:流动人口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及更新维护工作规范

流动人口基础信息采集录入及更新维护

工作规范(试行)

第一条 为规范流动人口基础信息采集、录入、更新维护工作要求及标准,确保流动人口基础信息“完整、准确、鲜活”,夯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基础,充分发挥基础信息在城市管理纲举目张重要基础作用,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采集范围

(一)房屋:对本辖区所有房屋(包括违章建筑)和房屋使用状况实行信息采集;

(二)用工单位:对本辖区内使用流动人口在10人以上(含10人)的用工单位实行信息采集;

(三)流入人口:对所有在本辖区居住(旅店除外)7日以上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实行全员登记和信息采集。包括:常住户口不在我市五城区及高新区而到五城区及高新区居住或活动的人员;常住户口不在本市其他区(市)县的乡、镇而到这些乡、镇居住或活动的人员。

(四)流出人口:对本辖区内外出3月以上的户籍人员的流出状况实行信息采集;

(五)留守儿童:对本辖区年龄在15周岁(含15周岁在校生)以下,父母双方均不在身边的儿童基本情况实行信息采集;

(六)空巢老人:对本辖区内年满60周岁以上,身边无年满14周岁以上亲属与其共同居住的老年人基本情况实行信息采集;

(七)返乡人员:对在本区(市)县外暂住半年以上,并返回不满半年的户籍人口基本情况实行信息采集。

第三条 采集方式

兼职协管员应实时对责任片区内的房屋、用工单位、商家店铺、在建工地等进行巡查,发现新增(减少)流动人口、新增(减少)出租房屋或发现房屋使用用途、生产经营状况等发生变化、及有其他可疑情况的,应在24小时内报专职协管员,专职协管员应在2个工作日内入户核对采集信息。

大型用工单位按照“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在所辖镇(街)流管办的指导下建立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点,对在本单位务工的流动人口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大型用工单位应在新录用(辞退)流动人口后24小时内完成信息采集,并报社区专职协管员。

房屋中介机构应在房管部门指导下对所经办的房屋出租、买卖中涉及的房屋基本信息进行登记,特别是补充完善房屋房主信息。房屋中介机构应在信息登记后,24小时内报社区专职协管员,专职协管员应在1 周内进行入户核对并采集房屋基本信息。

职业中介机构应在劳动保障部门指导下对前来求职的流动人口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并在登记后24小时内报社区专职协管员。专职协管员应对暂住本辖区的流动人口在1周内进行入户核对并采集其他基本信息;对未居住在本辖区的流动人口,应在1周内将所登记流动人口信息交换至区流管办。

派出所社区民警接到专职协管员上报的无法入户或多次被拒绝入户的,应在2个工作日内带领专职协管员完成入户核对并采集更新房屋基本信息。

第四条 信息审核

专职协管员对所采集的信息质量负有直接责任,每采集一条信息应确保信息完整、准确,做到填写规范,不错项、不漏项、项与项之间逻辑关系正确。

专职录入员对所录入的信息质量负有核验责任,应按照信息采集表填写要求,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对专职协管员上交的基本信息调查表的核验,对错项、漏项、逻辑关系错误、填写不规范的,立即返回专职协管员重新采集。

派出所社区民警是本辖区流动人口、房屋、用工单位基础信息更新维护、质量审核责任人,应当结合所管辖区域状况,采取审查信息采集表、监控信息录入质量、实地核对信息录入情况等方式,确保信息的完整、准确、鲜活。

第五条 信息录入

经信息审核合格的信息采集表,专职录入人员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信息录入。对信息错误无法录入的信息,应及时反馈给专职协管员,及时更正错误信息,如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镇(街)流管办报送。

第六条 更新维护

对新增、异动、注销信息,专职协管员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入户核对和采集更新维护工作,专职录入人员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信息录入更新维护工作,确保登记录入的居住人员信息与实际居住人一致,房屋登记项目与实际用途一致。对新增信息应认真填写《房屋基本信息调查表》、《流动人口基本信息调查表》、《大型用工单位基本信息调查表》,及时录入系统;对房屋、流动人口、用工单位内的流动人口登记项目发生变化的异动信息,要及时更新维护,填写相应的《基础信息调查表》,及时录入系统;对流动人口离开登记地址、拆迁消失的房屋、取消租赁关系的出租房屋等要及时在系统内注销。

第七条 质量标准

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录入率达85%以上,准确率达95%以上;房屋信息采集录入率达100%,准确率达100%;出租房屋信息采集录入率达100%,准确率达100%;用工单位信息采集录入率达100%,准确率达100%。

第八条 质量监控

(一)建立常态化业务培训制度

各乡镇应当对流动人口专(兼)职协管员开展常态化的业务培训。对新招聘的专(兼)职协管员,要组织开展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基础信息采集规范的相关培训,考试合格方可录用,并发给《流动人口专(兼)职协管员上岗证》。区政府应定期组织公安、工商、食药、质监、卫生等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对流动人口专(兼)职协管员进行专业培训和业务轮训,增强协管员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协管员发现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一员多能的作用。

(二)建立三级巡查工作制度

乡镇流管办每周巡查一次社区服务站,村(社区)服务站每周巡查两次信息采集点,专(兼)职协管员每月对责任区内的出租房屋、用工单位开展一次全面巡查。巡查内容包括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出租房屋流动人口登记情况、用工单位管理情况等。巡查工作应当做好工作记载。

(三)建立四级信息质量监控制度

社区民警对所录入信息质量负有核验责任,对缺漏必填项的、信息逻辑关系错误的,返回协管员重新采集。

街道流管办对本级信息质量负有监督责任,确定专人每周进行核对检查。

市、乡镇流管办对日常后台数据监控中发现的信息质量问题,直接通报给下级流管部门。下级流管部门在接到通报后两个工作日内完成修改并反馈结果。

市流管办每月对基础信息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建立实地抽查与信息倒查机制,定期通报基础信息采集率及数据差错情况,并纳入目标考核。

第十条 问题发现处臵机制

各乡镇要建立问题发现——信息接收——核查——处臵——督办——答复的问题发现处臵制度。由流动人口专(兼)职协管员兼任问题观察员,负责收集、整理、上报在信息采集及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的房屋内存在的或与流动人口有关的社会治安、消防、安全、制假贩假、无证经营、城市管理、违规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

流动人口专(兼)职协管员发现房屋内存在的或与流动人口有关的社会治安、消防、安全、制假贩假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时,应在24小时内报社区民警或辖区派出所;发现房屋内存在的或与流动人口有关的无证经营、城市管理、违规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情况和问题时,应在3个工作日内报送乡镇流管办。

派出所、各乡镇流管办接到专(兼)职协管员上报的信息后,先予以核查,情况属实的,属于相关职能部门工作范围的,应当立即处臵;其余信息应立即上报区流管办及相关职能部门处臵;对发现重、特大案事件及安全隐患线索的,由各乡镇流管办及时上报市流管办。对发现问题并及时处臵,有效制止违法违规案(事)件发生的专(兼)职协管员,相关部门应当给予相应表彰奖励。第十一条 案(事)件责任倒查机制

对因疏于日常管理,发生的与流动人口或出租房屋有关的各类影响大、危害大的违法违规案(事)件实施责任倒查机制,查看上述案件抓获的犯罪嫌疑人活动轨迹、居住、从业情况是否准确录入,因录入信息质量不达标影响工作或造成漏管失控的,坚决倒查追责,纳入工作考核。倒查方式包括:集中倒查、定期通报、专案倒查等。市流管办负责倒查各乡镇流管办,各乡镇流管办负责倒查村(社区)服务站,村(社区)服务站负责倒查专(兼)职协管员。

第十二条 本规范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由市流管办负责解释。

第五篇:----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试行)》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

《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试行)》

来源:BCTC 时间;2010-02-01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越来越多商业银行纷纷开通网上银行,使得网银用户量及交易量高速增长。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报告显示,2008年我国共有5800万网银用户,同比增长45%;中国银行业协会报告显示,2008年我国电子银行交易金额为301.80万亿元,很多银行的网银业务已经占到传统柜台业务的30%以上,由此可见网上银行对于传统柜台业务的替代性正日益提升。

然而,网上银行的安全性也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有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对企业网上银行用户还是个人用户(包含活动用户和潜在用户)而言,网上银行的安全性仍然是他们选择网上银行时最看重的因素,网上银行的安全已经成为网上银行发展壮大的瓶颈。这种严峻形势迫切要求我们应加快制订网上银行安全标准,规范参与各方的交易行为,强化适合我国国情的网上银行交易安全技术。因此,在人民银行科技司安全处的组织领导下,银行卡检测中心积极参与了《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试行)》的编制工作。

目前,我国网上银行系统在客户端、认证介质、网银后台三个主要安全点均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而将这三个安全点串联起来的交易传输网络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由此形成整个网上银行系统的安全风险链。《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试行)》在《信息安全技术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保障评估准则(GB/T 20983-2007)》的基础上,结合网上银行系统的业务特点,通过分析已发生的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事件和问题,对网上银行系统的技术、管理和业务三个方面提出安全要求,为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保障的设计、实施、建设、测评和审核提供规范的指导。

《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试行)》共包含网上银行系统描述、安全技术基本要求、安全管理基本要求、业务运作安全要求四部分内容,后三部分内容均按照基本型和增强型网络防护架构的不同,提出了不同的安全要求。其中,安全技术基本要求主要涵盖客户端、专用辅助安全设备、网络通信和网上银行服务器端的安全;安全管理要求主要涵盖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员及文档管理和系统运行管理安全;业务运作安全要求主要涵盖网上银行业务开通、业务安全交易机制、用户安全教育。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安全处自2009年3月以来多次召开标准编制工作组会议,广泛征求各商业银行、公安部、安全部等多方的意见和建议,目前《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试行)》已经于2010年1月28日正式发布。该要求发布后,各商业银行网上银行系统的建设和业务运作应依据该要求,在人民银行认可的第三方安全评估和扫描机构的咨询帮助下,找出存在的安全漏洞,并制订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网上银行后台、客户端、业务流程、传输网络和协议以及认证介质的安全,提升我国网上银行系统的安全性,最终确保网上银行业务的持续高速发展。

下载广东“两新”党建网栏目信息采集发布工作规范(试行)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两新”党建网栏目信息采集发布工作规范(试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