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江县板栗乡板栗村道路交通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07:34: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绥江县板栗乡板栗村道路交通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绥江县板栗乡板栗村道路交通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绥江县板栗乡板栗村道路交通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绥江县板栗乡板栗村道路交通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一、全村基本情况

板栗村距县城南14公里,所辖6个片区,26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组,海拔在500—2000米之间,属立体型气候,国土面积35.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332.9亩(水田503亩),习惯上报面积4330亩,其余都是荒地、滩涂和悬崖,全村有农户887户,人口3676人,全村有劳力1803人,2010年人均有粮325公斤,人均纯收入2100元。

二、道路交通情况

(一)概况

全村目前有村组公路十条。其情况为:第一条凉风公路全长5.5公里,起新车站,止板栗4组,于2010年动工修建,已投资28万元,其中群众集资10万余元,通过一事一议项目解决了18万元。一期工程完成3.5公里。到目前为此,该条公路还不能正常通车。第二条老街公路全长3公里,起政府门口,止上场口,于2010年动工修建,一事一议项目解决10万元,已经完成了一期工程。第三条四方碑公路全长3公里,起板正公路,止七组院子,于2001年修建,该条路属于群众投工投劳修建,完成毛坯工程,二期工程未进行建设。第四条板正公路全长7.5公里,起麦子湾,止板栗12组,于2004年修建,群众投工投劳,政府解决炸材,该条路到目前为此未进行二期工程建设。第五条西山公路全长10公里,起沙子土,止西山10组,于2004年动工修建,群众投工投劳修建,完成一期工程,未进行二期工程修建。第六条深湾公路全长2公里,起13组河嘴,止14组,于2010年群众投工投劳修建,完成一期工程,未进行二期工程修建。第七条张家岩公路全长4.5公里,起15组纸厂,止杜家湾,于2010年群众投工投劳修建,完成毛坯公路建设。第八条板阴公路全长13公里,起板栗16组,止阴山湾,于2004年修建,争取以工代赈资金进行了一期工程的建设,未进行二期工程建设,该路涉及两自然片区,是三合和洞沟农用物资和生产生活运输的主要道路,但目前已经无法通车。第九条猪毛嘴公路全长2.5公路,起木匣口,止17组院子,于2011年群众投工投劳修建完成一期工程修建,未进行二期工程建设。第十条碑韩公路全长3.5公里,起碑边,止11组韩家湾,于2010年动工修建,群众投工投劳3万余元,一事一议项目解决10万元,到目前为止完成一期工程,未进行二期工程修建。

(二)存在问题

1、自然条件有限,村组公路发展不平衡。目前,全村大部分村民小组都通了公路,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但由于自然条件限制,截至目前仍有极少部分的村民组没有公路,限制了群众的经济发展。群众探亲访友仍需绕行,还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农民出行难、运输难问题,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交通的要求还相差很多,路网结构还需要很长时间进行优化和完善,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公路建设没有达到四通八达的目标。

2、技术等级低,抗灾能力弱。全村公路修建的路面狭窄且无等级,并且由于无专项养护资金,损坏严重。同时,由于修建时资金不足,普遍缺桥少涵、没有防护及排水设施,并且多为原来自然形成的狭窄的山路改造而成,加之有些地方地质、地貌复杂而且设施不完善,使公路防洪抗灾能力差,遇有大雨,公路水毁及塌方时有发生,造成交通中断,公路通而不畅的问题十分突出。

3、失管失养问题突出。由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和运行机制尚未完善,管理机构不健全,责任不明确,加上财力有限,无法有效保证管养所需资金,没有管养人员,大都处于失管失养状态。部分群众护路、养路、惜路意识淡薄。

(三)对策

1、多方筹措,确保建设资金落实到位。积极探索“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个人集资”的筹资方式,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确保各级资金足额到位;整合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对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开发整理、一事一议等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发扬群众主动捐款、积极投工投劳的好做法,发挥农民在公路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监管力度,所有建设资金均单独核算,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对每个项目的投资额、资金来源、支出渠道、项目负责人都要一一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2、强化监管,不断提高公路建设质量。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按照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要求,认真落实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层层把关,分级负责。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和指导,尤其对施工环境较差、难度较大的项目更要加强巡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整改。要加强对村干部及村民义务监督员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担负施工各环节的质量监督工作。

3、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一要认识到位,加强对群众爱路、护路的引导和教育,牢固树立“三分筑路,七分养护”的思想,提高养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二要制度到位,明确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机制,逐步实现农村公路养护正常化、规范化;三要责任到位,通过协议、承包、委托养护等办法将养护责任明确到村、到组、到人;四要资金到位,县、乡(镇)两级财政要把管理养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采取县级财政拨一点,乡村财政补一点、村民自主筹一点的模式,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渠道,为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

三、产业发展情况

(一)概况

种植业:竹产业有10000亩左右;魔芋产业2000亩左右;半边红李子500亩;核桃种植1500亩;葡萄种植大户1户100亩。

养殖业:石邦鱼1户,目前已放种苗5万余尾;养猪场1个,现有可繁母猪30余头,菜猪150余头。

(二)存在问题

1、产业小而散,尚未形成规模。除全县主导发展的竹产业外,其他传统产业小而散,行不成规模效益。基本属于自然发展,无特色支柱产业,没有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

2、对产品的深加工能力不强。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比如稍微成点气候的竹子自己不上市场,而是卖到四川或其他地方,导致产品附加值比较低,丧失了大量的经济利益。

3、农业生产的老龄化。年轻劳力大部分走上进城打工的道路。已经没有年轻人在地里从事农业生产。年龄的整体老龄化也造成了农民对新科技、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不强,有人在生产中,还奉行“靠天吃饭”这句老话。

(三)对策

1、加大投入。进一步促进农业贷款能真正落实到位。使一些贫困农民有资金发展农业生产,变输血为造血。

2、抓好规划。立足长远,统筹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水资源、土壤、种植习惯等各种因素,科学编制具有指导性的规划。

3、突出特色。要结合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突出自身特色。通过“一村一品”、“一片一业”的方式来形成规模化生产,培育有特色的农产品基地。

4、加强培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种养殖业所需的知识利用农村党员培训、农民技校、农民夜校、院坝会等形式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农民掌握科技知识。

四、农民亟盼解决的问题

一是建凉风片区蓄水池。凉风片区地处板栗与绥江的入口地段,现有农户81户334人,居住区域属石灰岩地带,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全部依靠地表水,到了冬季村民人畜饮水就十分困难,必须靠群众在河里或板栗集镇去背或挑来维持,为了彻底解决这一困难, 亟需在凉风片区万家湾修建一口200立方米的蓄水池以解决村民的人畜饮水问题, 经初步预算共需资金10.31万元。

二是修复狮子堰。板栗村狮子堰搭头庙子河止于罗家岗,是三合人畜饮水和灌溉的主要水源,全长2200米,涉及7个村民小组,农户214户,713人,三合片区是全村水田集中地段,共有水田面积320亩。狮子堰因年久失修,现也不能正常通水,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现又处于农田用水关键时期,需要尽快恢复用水,经预算共需资金88000元,群众筹劳300余个。

第二篇:关于明溪口镇油桃及板栗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范文

关于明溪口镇油桃及板栗产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衷心欢迎你们来到风景秀丽的明溪口镇.我镇位于沅陵县西北部,东与沅陵县借母溪乡接壤,西与古丈县、永顺县交界,南与二酉乡毗邻。全镇共18个村(居)185个村民小组,22000人,镇域面积257.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974亩,其中稻田16470亩。境内林业、水电资源丰富,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水电资源是明溪口镇的三大旅游品牌。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位于明溪口镇与借母溪乡境内,素有“水电之乡”之称,风滩电站、高滩电站依次座落在酉水之上。201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43元,同比增长10%以上。

一、明溪口镇板栗发展现状

一是基地初具规模。明溪口镇素有“板栗之乡”的称号,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镇就将板栗产业作为我镇的农业支柱产业来抓。到目前止,全镇共有板栗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涉及10个村(胡家溪、东水溪、梓木坪、浪潮、大岩头、近岩溶、洞头、王家坪、高砌头、明溪口),板栗种植在10亩以上的大户有1100余户,其中50亩以上的户就达200多户。年产板栗达580吨,仅2010年就给当地群众创收达400多万元。仅东水溪村就发展板栗4000多亩。二是品种改造初显成效。近年来,针对板栗品种老化的现状,我镇聘请林业部门的专家、能人来我镇就板栗低改新造技术进行专门的培训指导,并以本地乡土人才以主,以东

水溪、胡家溪等为主,重点进行板栗的低改新造。仅2010年,就完成板栗低改3000多亩。三是营销体系初步建立。坚持“产业支撑、能人引导”的方式,以板栗营销大户为主,积极引导农民成立板栗产业专业合作社,有合作社社员50多人,初步建立板栗营销体系,畅通了板栗销售渠道,增加了栗农的收入。2010年,镇板栗合作社组织销售板栗达100多吨,销售收入达80多万元。

二、我镇油桃产业发展现状

油桃又称山核桃,是一种高大乔木,其果实作为一种高级绿色保健食品,备受人类推崇。山核桃油中富含高达90%左右的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含丰富的磷脂及锌、锰、铬等微量元素,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脑动脉硬化及高血压、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抗衰老及增强免疫力等方面有较好功效。为此,油桃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据调查,明溪口镇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油桃生长,是中国野生山核桃的一类分布区,野生油桃在我镇境内已经生长上百年,目前长势良好。目前,我镇把油桃产业作为一种特色新兴产业来大力发展,油桃种植面积已达1600亩,年产油桃210吨,仅2010年就给当地群众创收达240多万元。一是强化基地建设。以东水溪村、窝棚溪村、梓木坪、大岩头、胡家溪、乐怡溪等村为重点推进油桃产业开发,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整合项目资金予以重点扶持,采取能人领办、群众自主开发,形成规模连片开发的模式,对连片开发达50亩以上的进行奖励补助,每亩奖励补助400元。并建立油桃产业专业合作社,完善油桃产业基地配套设施。二是成立油桃专业合作

社。目前,社员已达30多人,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促进了油桃开发与推广。并初步实现了油桃产品的加工,提升了附加值。窝棚溪村大力开展油桃加工,年加工油桃100多吨,年产油桃油6吨多油,年实现经济价值130多万元。

三、目前存在的困难

(一)板栗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

一是发展的资金不够。现有板栗品种产量低、树龄大部分已经老化。目前全镇2万多亩板栗急需低改新造,我们打算用3-5年时间完成低改新造。据估算,每亩板栗需要低改新造资金400元左右,共需板栗低改新造资金800多万元,通过百姓自筹解决400万元,尚有400万元的资金缺口。二是板栗的精深加工不够。我镇的板栗销售方式单一,仅为原产品,没有产品的附加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板栗“种与加”的矛盾更加突显。三是合作社发展受到资金、体系等因素制约。

(二)油桃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

一是发展油桃产业的资金不够。我们打算用5年时间大规模的发展油桃产业基地达10000亩,按预算,油桃每亩新造需要1000元,共计需要产业发展资金1000万元,通过群众自筹解决资金600万元,尚有400万元的资金缺口。二是油桃的精深加工不够。我镇的油桃加工仅为初加工,产品的附加值不高。三是油桃专业合作社还处在雏形阶段。

四、请求解决的问题

1、请求省林业厅给予政策支持,将我镇的板栗和油桃产业作为开发项目予以分别立项。分别解决板栗产业开发资金400万

元和油桃开发资金400万元;

2、给予政策、资金及技术的重点支持,对板栗及油桃的精深加工进行专门开发与研究,提升其商品值及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3、解决板栗及油桃专业合作社会扶持资金50万元。目前,我镇的板栗、油桃专业合作社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资金、技术等各种困难。为此,请予省厅对我镇板栗、油桃两个专业合作在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

明溪口镇人民政府

2011年4月4日

第三篇:关于小厂乡大厂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小厂乡大厂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小厂乡大厂村村官刘建宏

2011年6月

2009年7月我荣幸的成为了彭水县小厂乡大厂村的村官,如今,作为村官入职已经2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实地考察,与村民面对面的交谈,对于我们大厂村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现我就大厂村在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基本情况、存在的具体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和规划做简单分析:

一、小厂乡大厂村基本情况

小厂乡大厂村位于小厂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有7个村民小组,818户,3140人,有劳动力1530人,其中党员40人。全村耕地面积4304亩,其中主导产业烤烟2500亩。粮食生产以玉米、土豆为主,其中玉米种植面积1560亩,土豆种植面积2120亩,其他产业种植面积800亩。畜牧业方面,全村牛存栏423头,猪存栏865头,2010年人均纯收入4350元,是彭水县的贫困村之一。村民经济收入主要靠种植烤烟和玩出打工为主。近年来,大厂村按照“巩固烤烟产业,加快魔芋产业,壮大畜牧产业”的要求,深入发动社会力量,参加新农村建设,倡导社会新风尚,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由于工作扎实到位,加之得益于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大厂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有了

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整治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极大的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但从全县新农村的整体发展现状来看,我们的发展还远远不够,由于地理位臵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厂村在发展上很难跟上全县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二、产业发展现状

大厂村在产业发展上有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利用自身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烤烟产业。从近几年的总体效果来看,虽然农户靠种植烤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入,但是每年的经济增长却不明显,群众的种植积极性也在日渐降低,导致这一后果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单一。从1976年开始种植烤烟,到1990年才形成初步规模。这么多年来,虽然目前为止烤烟生产规模已较大,但是由于土壤老化,技术已无创新空间等原因,烤烟生产的增长空间日渐缩小,甚至有今年不如去年的现象。这也直接导致了农户在种植积极性上的下降。加之小厂乡所处的高海拔特殊地理位臵,其它产业很难发展,造成了农民在增收方面缺少新型产业的支撑。近两年推广的魔芋产业由于去年的失败更是打击了打击的积极性。

2、主要粮食产业受烤烟生产的影响。由于烤烟种植的特殊性,很难和玉米混种,因此形成了要种烤烟就不能种玉米的状况,再加上今年粮食价格上涨,农民辛辛苦苦一年种植烤烟得来的收入也就仅仅能养家糊口,想要靠种粮发家致富更是存在很大的困难。

3、主要劳动力缺失。由于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很多农村的青壮劳动力不得不背井离乡,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妻离子散、骨肉分离的痛苦之上,而留在农村的只剩下老弱妇孺。这一问题的出现直接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诸多不便之处。另外,由于外出的大多年轻有为,有能力、有才华、有技术,长期的城市生活让他们失去了对新农村建设支持的积极性,由于他们见多识广,大多数人都做了远离故土的打算,因为他们的心已经被城市化了,过不惯以前的穷日子,所以他们宁愿呆在城市要饭,也不远留在农村种粮。

4、养殖技术落后,规模较小。大厂村养殖产业历史悠久,但由于受主客观方面的影响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大多是散养户,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传统养殖的状态,对经济增长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近年来更是由于玉米、饲料价格的飙升更是直接打击了养殖户的积极性。

三、目前存在的具体困难

1、群众生产资金匮乏,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收入微薄,使大多数村民无力进行产业发展的前期投入,生产资料价格的疯狂飙升更直接导致群众产业发展规划胎死腹中。

2、主要粮食产业呈逐年递减的趋势,群众种粮积极性不高,荒种、楼中现象较多,耕地资源浪费严重。

3、养殖业规模小,呈分散状,大规模的养殖专业户没有形成,缺乏典型养殖模范带头人,群众没能看到规模养殖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积极性不高,无法做大做强。

4、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精神文明建设滞后,获取

信息的渠道有限,虽然近几年网络发展较快,但群众大多数还是以电视为主要的信息来源,这种落后的精神文明建设很难满足群众高速发展的文化需求。

这些制约经济发展,导致群众贫困的原因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立即可以解决的。但我们既然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就要对症下药,下大力气狠抓,围绕“巩固烤烟产业,加快魔芋产业,壮大畜牧产业”的产业发展思路,大力实施惠民工程,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提升本村综合实力,改变本村的贫困面貌。

四、今后的发展思路及规划

根据我村的实际情况,从构建和谐新农村和提高全村人民经济水平的大局出发,围绕乡党委的发展战略,提出三抓措施,即:一手抓主导产业发展,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基层组织建设。

1、抓住地域优势,抓好产业发展,以烤烟为核心,加快新型产业魔芋的发展

继续抓好烤烟产业的发展,巩固烤烟生产在我村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同时进一步加快魔芋产业的发展,抓住魔芋发展的机遇,切实加强我村魔芋产业在全乡乃至全县魔芋产业中的比重。为此,我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结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这一契机,使村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和广大的党员同志的思想得到解放,深刻认识到发展魔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魔芋发展作为我村今后发展的主导产业;二是大力扶持魔芋产业种植能手,真正

感受魔芋的发展潜力。考虑组织村民代表到魔芋种植获得成功的省市参观学习,让他们切切实实体会到魔芋是个“金蛋蛋”,是群众致富的好帮手,是我们村今后发展的好产业;三是加大政策引导,激发群众积极性。建立魔芋生产示范基地并予以资金扶持,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四是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加强管理知识培训。聘请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推广品种化种植,提高种植品质,加强病虫害防治等。努力在2到3年时间内将我村的魔芋产业做大做强,利用地域优势力争在5年时间左右发展成为全县知名的魔芋产业基地。

2、抓好基础实施建设

一是抓好危旧房改造。加大对危旧房的排查及改造力度,解除人民群众的居住安全威胁;二是加快新街及街道两侧的房屋规划建设,将新街建设成为具有巴渝民居风格的新农村风貌;三是抓好土地整治力度及其附属农业生产道路的建设,改善群众出行条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四是抓好老街改造工程建设,改变老街脏乱差的不良面貌;五是抓好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使公共服务中心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学习休闲的好去处。

3、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好“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的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党员承诺制度,全面推进“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加强干部带动群众发展生产的能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

是实现阳光村务,广泛汇集民意。在村“两委”中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全面落实村民民主监督,建立和完善村财务制度,提高村调委会业务水平,及时规范公开党务、村务、财务、事物。全面按照“三项制度”的要求,多进村入户了解民情民意,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主动下访,将矛盾化解在村组内。

总之,我村要通过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及精神文明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把我村建设成为和谐、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相信大厂村的明天会更好。

作为一名村官,我将继续认真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以三项制度为抓手,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农村,积极与村民和村党员干部沟通,为村支两委建言献策,争当“学习型、勤政型、创业型、满意型”的大学生村干部,努力做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员、群众事物的代办员、弱势群体的救助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

第四篇:2010年“三乡三业”暨盐田河镇板栗产业汇报材料

发挥板栗大镇优势做大做强板栗产业—2010年“三乡三业”暨盐田河镇板栗产业汇报材料

盐田河镇是湖北“楚天明星乡镇”,“全国板栗第一镇”之美称,我镇以常年1200万斤的板栗产量而雄居全国乡镇之首,是全国板栗生产的大镇。版图面积13740公顷,农地面积4238公顷,林业用地面积9438公顷。辖34个行政村,1.15万个农户,总人口4.7万,其中农村人口4.06万。全镇地貌属低山向丘陵的过渡类型,土壤为沙壤土,境内背风向阳,水热充沛,十分适宜板栗生长。板栗栽培历史已有1000多年,产量和品质在全国都享有盛誉。原全国人大委员长乔石1990年亲临视察,美国板栗专家落腾教授和华中农业大学张力田教授曾几次前来考察,都对盐田河发展板栗生产给予了高度评价。

去年11月23日,市委书记李开寿同志来到盐田河镇凉亭坳村板栗基地,在调研中,希望盐田河镇进一步落实各项措施,做大做强板栗产业,为叫响麻城的“三乡三业”,发展板栗产业集群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再做新贡献。为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和李书记的讲话精神,一年来镇党委、镇政府一直强化板栗产业的基础地位。今年我镇板栗种植面积达到8.5万亩,已投产面积7.5万亩,年产量达到1300万斤,产值3000多万元,又是一次历史性的丰收。进一步打造“了全国板栗第一镇”的品牌。

一、为了促进板栗产业的发展,发挥好板栗主产区的示范效应,镇党委、镇政府带领全镇人民内挖潜力,外拓市场。通过挖掘生产潜力,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量、质量,促进中心市场的形成;通过开拓销售市场,培育市场主体,保证货畅其流,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刺激板栗生产。在挖掘潜力上,政府搭台,部门服务,群众唱戏。主要以下六个做法做法:

(一)发挥资源优势,制定发展规划。人多地少,山大坡地多,粮食产量低是盐田河的基本镇情。而板栗栽培历史悠久,气候、土壤条件得天独厚,群众经验丰富,良种资源多,市场行情好,是盐田河的一大优势。镇党委、政府认识到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唯有调整以粮为本的产业格局,壮大板栗特色产业的规模。于是组织林业、农业部门制定规划,计划把板栗的总规模发展到8万亩,实现总产量过千万斤,人均板栗收入过千元的目标。同时选定村组培植示范典型,发挥带动作用。

(二)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广泛宣传动员,凝集共识,在群众中树立“种粮为饱肚,种栗能致富”的观念,形成上下一心唱栗戏,念栗经的局面。稳定土地承包政策,坚持“谁栽,谁管,谁受益”的原则,让农民吃下“定心丸”。镇党委、政府成立了板栗生产领导小组,坚持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实行国家干部分村驻点,(三)继续在扩大板栗种植规模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低产林改造。全镇区在凉亭坳、蔡家冲、盐田河等村实施板栗低产林改造5000余亩,新栽种苗6000余亩。引导农民实施冬管,提高板栗单产和品质。同时,为解决板栗保鲜难题,盐田河镇按照市场运作的模式,投资1000万元,建成了1500吨的板栗保鲜库。并与台湾、山东的客商洽谈深加工项目,促进板栗产业由粗放直销向深度加工发展。

(四)多方增加投入,调动群众积极性。镇政府从共同生产费用中列支经费,购臵种苗,扶持重点村和贫困村的发展。积极争取林业项目、扶贫开发、计委以工代赈等资金,集中投入发展板栗。林业、农技部门及各总支积极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服务,提倡农户自育苗、自造林。今年以来,栽植的苗木都60万株以上。群众对发展板栗舍得拿出好田好地,舍得投工投劳,舍得投资投料。同时,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引导国家干部、个体农户采取承包、卖断、联营、租赁等多种形式,集体林场,发展板栗生产。

(五)板栗合作社积极的影响。今年我镇板栗丰产又高价的影响,栗农们管理栗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板栗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更是信心百倍。11月7日,还未忙完农活的社员们就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地在栗园里忙起了板栗的冬季管理,刷白、修剪、去杂、施肥,样样都不含糊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都表示,板栗要想获得稳产高产,科学管理(尤其是冬季管理)必不可少。他们将以实际行动带动全镇栗农自觉管理栗园,带动更多栗农加入到专业合作社中来,为全市乃至全国探索板栗管理经验作出应有的贡献。

(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搞好科技服务,提高种植水平。调查发现盐田河的板栗主要分布在海拔120-300米的区域,而海拔500米以

上的地方分布少、产量低、品质差。这提醒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意义上的靠天养栗的模式,继续推广栗农总结的“春整枝,夏三喷,秋施肥,冬刷白”的管理模式。调整必须因地制宜,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销对路的优良品种,增加科技投入,实现产量、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一些板栗重点村几乎户户都有技术能手,很多妇女都会嫁接。这是多年来持续开展科普宣传,推广适用技术的结果。镇政府举办培训班,聘请板栗专家或技术能人现场讲课,组织农村青壮年劳力学习从采种、贮藏到育苗、嫁接修剪、栽培管理、防虫祛病等一系列板栗栽培技术。

二、调查分析,我镇板栗产业发展呈现四个特点:

(一)板栗产业已成长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全镇板栗面积占版图面积的23.7%,占农地面积的76.9%。户平板栗4.25亩,199株,板栗收入5500余元;人均占有1.2亩,56株,板栗收入1500余元。板栗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的16.7%,18%的农户靠板栗发家致富,过上了小康生活。板栗收入占全镇农业收入的70.2%,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0.9%,成了农村经济名副其实的重头。

(二)板栗生产布局区域化、规模化。全镇以盐田河村、雨头山村、杨家冲村、界岭村等老产区为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分布,这四个村及周边的六个村集中了全镇49%的板栗面积和42%的产量,这些村36%的版图面积种植板栗,成为板栗专业村。

(三)板栗中心市场优势明显。通过多年的培育、建设,加之板栗产量已具规模,盐田河形成了板栗销售的中心市场。调查发现一个怪

现象,近几年盐田河比城区及其它乡镇的板栗的收购价平均每斤高0.5元,城区及周边乡镇的板栗大量涌向盐田河,盐田河的农民比其它地方的农民享有更高的价格优势。这既是规模效应的发挥,更是中心市场作用的发挥。

(四)板栗生产的后劲足。全镇盛果期板栗树29706.8亩,占60.8%,幼树11556.8亩,占23.7%。成年板栗平均亩产130.9斤,株产3斤。全镇还可以发展板栗的耕地有10612亩。随着幼树的逐年投产和科技、劳力、资金投入的增加,增产的潜力更大。

三、努力的方向

盐田河镇发展板栗产业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要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建成全国专业化的板栗生产基地,必须推进三个转变。

一是从突破典型向推进整体转变。目前全镇板栗分布还很不平衡,有7个村板栗面积不足800亩,年产量不足10万斤。全镇还适宜发展板栗的面积有22357亩(含荒山荒地、耕地)。要加大工作力度,对落后的村重点扶持,扩大生产规模,推进全面发展,真正实现铺天盖地是板栗、宜栗不空一分地的目标。

二是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全镇板栗栽培管理相当粗放,成年栗园亩平投工仅5.4个,亩平投资仅30元,种植密度过大,平均单产很低。要改变落后的种植模式,必须大力推广先进技术,增加抚育管理投入,提高群众的科技管理水平。纵深推进土地合理流转,促进板栗面积的集中,鼓励专业户的发展,改变目前一部分农户因投身其它行业或劳力不足而疏于管理、栗园荒废,另一部分农户急于扩大

规模、提高效益而苦于没有土地的局面,由小生产向大生产发展,促进集约化经营水平的提高。大力推广六月曝、桂花香、浅刺大板栗等市场俏销的优良品种,打造精品名牌,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多季节供应市场,从数量取胜向质量取胜、效益取胜转变。

三是从注重生产向注重销售、加工转变。随着全国各地板栗生产规模的扩大,板栗必将面临供过于求的市场压力,要高度重视销售、加工环节,避免将来果贱伤农。把握市场信息,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运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和策略,扩大影响。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加快龙头企业和运销公司的发展步伐,铸造产业链条,保证产销畅通。大力发展深加工业,通过招商引资、民营投资、争取国家立项等方式,兴办加工企业,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第五篇:乡镇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镇八里十河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一、产业发展现状

八里十河村地处**镇南部20公里处,与竹林关、土门、毛里岗接壤,地处偏远,土地资源贫乏,全村辖15个村民小组,225户,849人,劳动力601人,享受低保户84户170人,有耕地714亩,人均占有粮400公斤,年人均纯收入1860元。

村现有山茱萸900亩,全村山茱萸大户15户,户均10亩650株,挂果树占47.5%,年产34万元;核桃100亩,年产5万元;年出栏商品猪240头,年出栏5-10头以上的6户,全村基本达到户均养1头猪,年产24万元;劳务输出350人次,其中:1年以上外出务工的达132人,半年以上达94人,半年以下124人次,年收入70万元。劳务和山茱萸已成为该村的支柱产业,为农民增收提供良好的保障。

农村产业的长足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八里十河村通外水泥路工程正在立项,有35%农户住进宽敞明亮的小洋平房,电话、彩电、摩托车的普及率均达到60%以上。涌现出了一批产业大户。洪沟组黄恩娃,栽植山茱萸树12亩,年收入1.2万元。椒树洼组周保林,猪年出栏10头,收入1.1万元。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思想认识和工作力度不到位。村组干部群众创业精神差,满足现状,“小农思想”严重,只图吹糠见米、立竿见影之效,特别是大部分青壮认为发展林果业、养猪业,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费力费时、受市场控制大,从而形成劳务大发展,其它产业比重严重失衡,阻碍了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2、产业项目少,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现该村林果业、养猪业仍停留在家庭小经济状态,做大做强意识不够,年用于发展产业的投入比重很少,仅占年投入量的15%;风险意识和发展意识不足,年养猪与林果发展规模增长率仅有10%;村组干部在市场开拓与产业项目引进等方面缺乏创造,等米下锅思想严重;劳务输出地分散,没有当地带头人,难以形成劳务品牌。

3、管理粗放,科技含量不高。虽然群众种植山茱萸、核桃的积极性高,但由于农户文化素质低、经营分散、技术推广滞后、资金等投入跟不上,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难以正常进行,年损失率在20%以上,导致产品产量低、质量差,造成了广种薄收。

4、林果规模小,基地建园不足、水平低,良种比例小。集中连片50亩以上的,没有1处,良种栽植面积不到20%。

5、加工水平低下。山茱萸、核桃仅限于初加工,加工方法原始简单,产品附加值低,导致产值效益低下。

6、市场混乱,经营效益不佳。由于缺乏统一的营销系统和营销队伍,尚未形成产供销体系,专业合作组织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因缺乏信息和科学的市场预测,造成产品抢购抢销或滞销的混乱局面,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7、圈舍改造不平衡,生猪存栏少,适繁母猪比例严重不足,难以满足当地养猪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强化领导,形成工作合力。镇、村成立了“一村一品”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驻村工作队,并把“一村一品”工作纳入全年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任务,形成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的“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二是广泛宣传,制定工作规划。充分利用广播、标语、板报、会议、宣传材料等进行了广泛宣传,组织各级干部和产业带头人开展学习培训,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发展一村一品,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了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积极性。立足本村资源优势,突出特色,制定出“一村一品”发展规划,指导“一村一品”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民科技培训,今年举办培训班2次,培训32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420份,提高了农民科技致富能力。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积极培育科技示范户。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加快农村人才培养,实现人才强村新突破。

四是分类指导,实现重点突破。按照“畜牧抓发展,林果抓科管,菌药抓营销,劳务抓培训”的工作思路和 “一业突破,长短结合”的方针,采取“抓大户建小区,抓协会建基地,抓科技提效益,抓营销促增收”的办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开展服务,突出重点,全力推进“一村一品”实现突破性发展。

五是抓点示范,辐射带动。坚持从示范带动入手,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示范户。

六是组建合作组织,实行品牌经营。成立劳务和山茱萸产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服务,拓展市场空间,树立产业品牌形象,形成产业发展聚能效应,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农民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载体。

四、产业发展的计划和对策

一是以农民培训

为突破口,加大农村人才战略的实施力度。把会管理、懂经营、群众信得过的能人选进村两委会班子,采取形式多样的办法推广实用致富技术,培育一批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力争3-5年培训每组3-5人技术能手和1-2人劳务带头人。

二是以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建立市场营销体系和营销队伍,扩大品牌效应。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努力提高农户组

织化程度,提高经营效益。

三是以产业合作社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力度。建立农村产业合作社,力争尽快实现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逐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开发路子,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业效益。

四是以开发品牌为突破口,加大市场开拓工作力度。引导农户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发展意识、风险意识、品牌意识。一方面要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的开发力度,另一方面要创建品牌效应。

五是以建立信息服务体系,加大农业信息化的推进力度。以产业合作社、产业大户为重点,建立科学规范的利益机制,用市场手段抵御市场风险。

六是争取国家惠农政策,加大项目引进力度。以产业合作社的名义申报项目,争取资金,用资金使产业发展再上台阶。特别是在化肥、山茱萸剥皮机、病虫害防治器具方面的惠农补帖、扶持资金上给予投入。

七是面向市场,扩大规模,狠抓良种建设。鼓励群众培育良种育苗,力争在3年内发展良种核桃300亩,山茱萸500亩,改造核桃100亩;大力建设标准化、卫生化圈舍,引导群众扩大适繁母猪规模,加大良种瘦肉型猪引进力度,平抑仔猪市场价格,力争每户平均存栏2-5头。

八是壮大劳务产业,开发劳务品牌。根据该村外出务工群众较多的实际,以协会为平台,内引外联合作单位,大力培训青壮年劳力,扩大年劳务规模,努力打造劳务品牌。

下载绥江县板栗乡板栗村道路交通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绥江县板栗乡板栗村道路交通和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明朗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明朗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2007年8月31日)为准确把握我村产业发展现状,摸清家底,找出存在问题和困难,更好的加快我村经济发展,为做好全村扶贫开发工作奠定基础,根据我村的实际......

    火红乡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会泽县火红乡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准确掌握我乡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我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认真按照会农发【2012】7号文件精神,在全乡认真开展中药材产业发展......

    茶园乡煤炭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发展型党组织建设如何抓好茶园乡煤炭产业发展茶园乡王艺煤炭产业是茶园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了全面摸清全乡煤炭产业发展的情况,为十二五期间煤炭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有力依据......

    镇村工业和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XX县镇村工业和产业发展 调 研 报 告根据县领导安排,调研由县委农工办牵头,县委政研室、县政府信息调研室等9部门共同参与,利用两天时间,到各镇(街)进行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xx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xx村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xx村新农村建设指导员xx作为一名下派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深入实地,搞好社情民意调查,是我履行好指导员工作职责,接近群众的基础,也是熟悉村情的有效途径......

    红岩河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永乐镇红岩河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基本情况红岩河村位于永乐镇南部川道地区,距镇政府10公里。高安公路穿境而过,交通相对便利。全村三个村民小组,223户1051人,总耕地面积1......

    X村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生产调查报告题目:X村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学校: 专业层次:经济管理姓名:学号:指导老师:X村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2012年7.8月份,在这段时间里,我通过实地考察,与村民面对面的交谈,对于......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精选合集)

    根据河南省南阳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大做强黄牛产业的指示精神,由南阳市畜牧局、南阳市黄牛协会、南阳市黄牛科技中心组成的联合调研组于XX年春,先后到邓州、唐河、新野、方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