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基层党建工作接地气
坚持基层党建工作接地气
坚持基层党建工作接地气 杨 春
青岛原水分公司是海润自来水集团骨干供水企业,供水面积320平方公里,辐射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城阳四市一区19个乡镇。自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以来,原水分公司党委坚持基层党建工作接地气,力戒“四风”,最大限度地反映干部职工和群众服务的愿望、诉求与利益,有力地推动了公司基层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协调发展。
一、思想建设重视开发内生动力
为了有效开发基层党建工作和党课教育的内生动力,原水分公司党委决定全面探索思想建设新模式。基本做法是,把严格落实党委中心组学习、举办读书会、三会一课等制度掰开揉细,借助基层党校和党员活动室,通过举办“党员论坛”和坚持每日一学、每周一课、每月一讲等制度,不断增强思想建设的说服力与战斗力。比如,在内容设置上,摈弃照本宣科、满堂灌的传统教育模式,抓住干部职工普遍关心的管方向、管命运、管前途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实行热点问题解答面对面。贯穿一条主线,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集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三个自信”教育,提高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教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专题教育等,将其内化为干部职工的坚定信念与实际行动。
重视党员的自我教育,是原水分公司党委开发内生动力的关键一招。原水分公司党委积极搭建各类讲坛舞台,让每个党员都成为思想教育的主角。去年以来,原水分公司聘任了26名班组 “政治指导员”,开设“员工讲坛”等20多期。同时,在原水分公司400余名职工中,选拔出12名各有所长的草根专家组成“讲师团”。草根专家管敬华是“员工讲坛”中的主讲人之一,他讲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说的是乡音,接的是地气,解的是人们心头的“扣子”,备受干部职工的欢迎。为了充分释放优秀党员的明星效应,还设置了“道德讲堂”,让优秀党员登台亮相,讲述自己爱岗敬业的奋斗经历与思想感受,从而把干部职工“追星”的过程,引导转化为比学先进、激情干事的过程。
二、制度建设突出主体服务定力
党的制度建设如果不重视接地气,就容易将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浮在表面,发挥不到应有的作用。基于这样的认识,原水分公司党委依据实际需要,在删繁就简、系统修订与完善各项党建制度的基础上,重点聚焦为全面提升主体服务定力,形成了以新党章为指导、以务实管用的党建制度为规范,以服务职工群众和生产经营为中心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职工群众作为供水事业的主体,应首先享受服务。原水分公司各级党组织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定期开展领导成员“进班组、接地气、办实事”、“我当一天员工”和“五必讲五必谈”等活动,虚心听取员工的建议和意见,着力解决他们在生活、工作等方面急需解决的问题,使大家时时处处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大家庭的温暖。在服务生产经营方面,按照建设“五带头”党员队伍的要求,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总结提炼了党员队伍建设的“六化”思路,为生产经营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强力的服务支撑。
三、作风建设注重沉到一线发力
原水分公司党委把切实转变作风作为夯实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常抓不懈。早在几年前,原水分公司便总结和推行了沉到基层发力的“一线工作法”,开创了作风建设新局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原水分公司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对“一线工作法”进行了重新界定,要求每个领导成员日常在一线督巡,情况在一线掌握,难点在一线发现,办法在一线研究,措施在一线制定,矛盾在一线化解,难题在一线破解,表率在一线体现,建成了一套确保工作落实常态化的新机制。各级领导成员牢记肩负的重任,自我加压,把休息日变成了工作日。去年“十一”长假期间,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全部沉到生产一线班组,以普通员工身份,当一周员工,做一周学生,与员工同坐一条板凳,同吃一锅饭菜,虚心察实情,听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密切了党群关系,凝聚起全员同甘共苦、艰苦创业的正能量。
作为海润集团最大的原水生产单位,原水分公司党委每个成员自觉做到工作重心下移,24小时靠在生产一线。无论是汛期防汛,还是旱季挖河,都身先士卒,亲力亲为,事必躬亲,哪里最艰苦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险情就冲向哪里。为了协调和解决好供水生产中遇到的难题,班子成员与相关经营管理者一道,悉心钻研,刻苦攻关,不断优化原水结构,转变供水方式,坚持科学合理经济地调配原水,努力实现了供水集约化和效益最大化。尤其是在掌握了水质优化最佳配比后,将大沽河水和黄河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调节,既保障了水质优化,又降低了原水漏失率,还节省了大量的原水费用,从而创出了一举三得的佳绩。
四、反腐建设积极融入文化引力
原水分公司党委结合反腐面临的严峻形势与新挑战,将反腐建设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之一,不断深化廉政文化建设,采取文化兴廉、自律学廉、承诺倡廉、守规保廉、节日送廉、案例警廉、谈话醒廉、情理促廉、干部述廉、家庭助廉等“十廉教育法”,编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反腐倡廉教育互廉网络。
元旦、春节期间是违反廉洁自律规定问题易发多发的时段,也是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关节点。为了让干部职工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廉洁、节俭的节日,原水分公司把反腐倡廉落到实处:一是吹遍廉政风,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八项规定”、“八个严禁”、廉政准则和上级下发的加强两节期间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规定,发出了《致党员干部家属的一封信》,要求党员干部家属吹好廉洁“枕边风”,当好“廉内助”;二是拉紧堤防线,进一步规范制度约束,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送廉政短信,警示党员干部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三是谈好廉政话,把科以上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列为谈话对象,引导大家算好廉政账,走好人生路;四是唱响正气歌,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市政公用行业廉洁勤政先进典型,利用局域网、文化长廊、LED宣传牌、视频播报等现代传媒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先模人物的先进事迹,让正气歌响彻原水分公司的每个角落。
第二篇:政工工作要“接地气”范文
政工工作要“接地气”
当前,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企业政工工作更应充分发挥引导、聚力、推动功能,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投身战危机、度难关、促发展的攻坚战。作为政工战线的一员,我时常思索一个问题:如何保持与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并更好地服务基层群众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在具体的工作中时时不能忘记“接地气”。
心往下移,充分发挥助手作用。行随心往,心随行动。“用心”是做好政工工作的前提和关键。如果只是“被动而为”,而非“主动意愿”,最终效果恐怕就会大打折扣,所以要带上“真心”、捎上“实意”下一线,走进职工、联系职工、服务职工,以“真诚的心”赢得“职工的心”,深入调研,找准“钥匙”,打开心锁,才能在工作中有的放矢。那么,政工干部的助手作用体现在哪里呢?笔者认为,做助手要放下架子,甘当人梯。行政干部承担着更多、更大的安全生产责任。所以,政工干部必须摆正心态,放下官架子,做到“有功不争,有过共担”,甘当幕后英雄。当然,政工干部不能因为这样就放松管理,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是更应该配合好行政干部,敢于管理,大胆要求,及时把握职工队伍的思想状况和人员状态,清晰掌握队伍是否有不稳定因素。行政干部布置生产工作任务时,政工干部要摇旗呐喊、擂鼓助威,行政干部临时不在时,政工干部要能够撑起车间的工作并维持正常运转,做到及时补位。这样才算是一名合格的助手。
身往下沉,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如果只有“心”,而没有具体的“行”,显然要不得,下基层不能只是“心里想”、“嘴上说”,而没有“具体行”,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做到“身心合一”、“身行合一”,真正做到“心下”、“身下”,才能赢得广大员工群工的信任和支持。政工干部在干部职工队伍中的表率作用和引导作用不容忽视。政工干部能否做到作风严谨、处事公道、言行一致,将直接影响到职工队伍的风气和正能量的传递。那么,如何发挥政工干部的表率作用?还是那句老话,“打铁还须自身硬”。如果政工干部自己都“身不正”,还怎么做表率呢?表率本身就承载着更多的责任和期待。做表率不可高高在上,必须沉下身子,真诚地与职工交朋友、处感情。只有成为职工的知心朋友,职工才会与你谈知心话,才能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做到及时解决问题、疏缓压力。总之,政工干部只有沉下身子才会更加踏实,才会更加接地气,才会被广大职工接受。
力往下使,充分发挥服务作用。开动脑子是方法,甘于奉献是态度。要克服“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形式主义,“用全心、使全力”为职工解困释疑,注重从职工最急切、最盼望的思想反映办起,全心全意全力,扎扎实实地办实事、解难事,才能在工作中事半功倍。但是,要想做好服务员还真不太容易。“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政工干部与行政干部明确分工、相互支撑,在工作中密切配合、相得益彰,在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队伍稳定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喊破嗓子”是说教,“甩开膀子”是服务。政工工作不仅是说教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实实在在地为职工提供服务,从职工的衣食住行到身体状况,从个人需求到家庭困难,大事小情都要关注,在职工遇到困难时能及时送上组织的温暖和关怀。只有这样,政工干部才能深入一线、扎根一线,才能成为令职工信服的好干部。“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政工工作决不能纸上谈兵,要“心行合一”,多接地气。只有扎根基层、深入群众、接上“地气”,才能更好地从职工群众中汲取营养,为企业党建工作注入活力,政工干部才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第三篇:走基层接地气才能有灵气
走基层接地气才能有灵气
——落实“走转改”系列谈之一
基层是什么?基层就是火热的社会生活!走基层,就是去接近大地,嗅到泥土的气息,聆听河水的鸣唱,去亲眼看一看地膜棉是怎么种出来的,去近距离端详棉桃绽放的惊艳一幕;去亲口尝一尝刚刚成熟的麦粒,让那饱满、清香的浆液流进喉咙、滋润心扉。
走基层,就是翻山越岭去感受被旷野之风的吹打,聆听晨曦之中第一声牛羊的叫声,去深深体味牛羊下崽时守夜人的辛劳与狂喜,去亲身感受被暴风雪围困的山村在惊慌与忧虑交集、坚忍与互助共济中那些荡气回肠的故事。走基层,就是走进普通百姓家里,和他们一起坐在炕头唠家常、话桑麻,了解和感受最平凡的感情,最质朴的情怀,最真实的生命状态;把脉改革发展的关键,发现民众的关注点,看清国情、民情,找准报道的着力点。走进基层,不只是走近民众,更是走进民众的心灵,俯下身去倾听民众的声音,通过眼神的交流,言语的沟通,激发情感的共鸣,那些带着生活的体温的文字才会生气勃勃,打动人心。
走进基层,是由新闻的特性所决定的,真实性永远是新闻的灵魂所在,社会生活永远是新闻不竭的源泉。新闻的灵气来自基层,基层就是那些活生生的流动着的源头活水。新闻报道要做到真实、准确、全面、客观,只有走进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才能坚守新闻的真实性,提升媒体的公信力,更好地发挥舆论引导力。没有根基的新闻,只能助长浮躁之风泛滥。当代著名新闻工作者范敬宜曾针对新闻界存在的不良作风作打油诗一首:早辞宾馆彩云间,百里方圆一日还,群众声音听不着,小车已过万重山。如何转变这种贵族式的工作作风,摒弃材料通稿以及蜻蜓点水式的采访报道,除了走进基层,别无他途。
走进基层,是记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具体行动。与百姓同呼吸,共甘苦,才能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底气十足地向虚假报道说“不”。优秀的新闻作品绝不是靠闭门造车抑或高高在上的空话套话堆积出来的,走基层,才是找到了根基,有了坚实的根基,写出的新闻才是鲜活的,充满灵气,富有生命力。从斯诺的《西行漫记》到范长江的《中国的西北角》,从邹韬奋、穆青到郭超人、艾丰,无一不是走万里路,访百家人,通过融入火热的社会生活,采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素材,才锤炼出传世精品。
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10月9日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记者也只有改变作风,走进基层,才能唤醒内心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拓宽胸襟与视野,提升修养与学识,去发现感人的故事,去寻找现实的启迪,去破解社会的困惑,去探求发展的途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实说到底,新闻就是一棵根植于广袤大地的树,唯有亲近泥土,从社会实践的土壤中汲取丰厚的养料,它才能催生汩汩涌流的灵气,葆有永不枯竭的生命活力!
转作风俯下身才能心贴心
——落实“走转改”系列谈之二
一名党的新闻工作者到底应该有怎样的作风?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似乎可以找出许许多多词汇,譬如敬业勤奋、吃苦耐劳、不怕累;譬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等等。然而,归根到底就是一点,那就是心中装着群众,时刻牢记党的新闻工作的使命。新闻工作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庄严使命。这一使命决定了我们新闻工作者在任何时候都必须转作风、俯下身,与百姓心贴心。近期,不论是翻开报纸,还是打开电视,一股清新之风扑面而来,我们似乎闻到了田野泥土的芬芳、沾满露水的草原气息,还有老
农那爽朗的笑声、车间工人的期盼„„这些来自于最基层的纯朴、鲜活的人和事,不仅增添了新闻的感染力、亲和力和蓬勃活力,而且,充分说明新闻工作者只有真正“俯下身”,唠嗑中倾听家常话,田野里感受百姓情,才能更好地改进文风,因深入而生动,因真切而感人。
真正俯下身、心贴心,有了对社会、对群众的深切体认,就能更好地转变作风,新闻报道也才会有现场的温度、清新朴实的文风、打动人心的力量。比如我们身边的好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好军医庄仕华、新疆十大感动人物等,还有数不胜数的各行各业的先进楷模,无一不是记者深入采访、心灵碰撞的结果。
时代需要典型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而只有到了一线,才能发现典型、挖掘出典型。比如像张思德、雷锋、王进喜、焦裕禄这一个个闪光的时代典型就来自于基层,经过记者俯下身采访、以敏锐眼光升华报道主题,心贴心交流,以真情实感丰富报道内涵,使他们成为一面面迎风招展的鲜红旗帜,鼓舞、影响了一代代热血青年,成长为国家的脊梁。新闻媒体承载着信息上传下达的重要职能,是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触角,是人民心愿呼声的传声筒。要做到这一点,也必须俯下身、心贴心,只有这样才能及时采访到人民群众关心的新闻,才能了解到更深层次的新闻事实,才能在第一时间响当当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关键时刻通达社情民意,写出人民群众喜爱的作品,从而获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宋玉在《风赋》中把自然之风的特征、作用,勾画得淋漓尽致。喻之于新闻工作,好的作风,脚踏实地,心系群众;坏的作风,脱离群众,工作漂浮。譬如有的编辑记者,采访游离于群众之外,说话凌驾于群众之上,这样采写的新闻报道难免空洞乏味,读者不满意,更不买账。人民群众是天,人民群众是地,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新闻
工作者只有经常走进基层,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确立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的职业坐标,才能避免犯脱离群众的错误;只有心里真正装着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永远成为新闻媒体这块阵地的主流,时时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党的新闻事业才能脚踏实地,充满活力,才能顶天立地。
最美丽的风景在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在基层,最锻炼人的舞台在基层。俯下身深入实践,心贴心倾注真情,真正做到“情系群众、感恩群众、敬畏群众”,我们的新闻工作才会有持续不断、源源不绝的生命力,我们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也才会锤炼成长,增长才干,为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改文风抓活鱼才有感染力
——落实“走转改”系列谈之三
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各地新闻单位迅速行动,一大批来自基层、清新朴实、生动鲜活的报道受到社会好评、群众赞许。三者中,走基层是基础,转作风是根本,而改文风才是关键。
我们党一贯提倡优良文风。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胡锦涛同志也一再强调“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由此可见,作风决定文风,文风反映作风。具体到新闻工作,有什么样的作风和文风,就有什么样的新闻宣传效果。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无论是文章还是记者写稿,有感而发,情真意切,方可让读者产生共鸣。如果记者整日只是跑机关、泡会议、编材料,就会离生活、离群众、离实际越来越远。这样的工作方法必然带来文风的呆板,稿件中没有基层的生动细节、缺乏群众的鲜活语言,新闻作品就不可能有吸引力、感染力。改
文风,关键得从坚持实事求是做起,从树立务实的作风做 起,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真正做实 在人、写实在文、讲实在话、干实在事。源头有活鱼,基层天地阔。新闻工作的根在基层,本在实践。深入基层,不仅是采访的现实需要,更是锻炼好作风、形成好文风的根本途径。唯有走出高楼大院,跳出文山会海,走进基层的广阔天地,新闻工作者才能拥有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写出打动人心的精品力作,新闻事业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发展动力。基层蕴藏着最鲜活、最生动的新闻资源。不下基层不行,下了基层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也不行,只有在采访中身入心入、吃苦流汗,方能体会群众的艰辛勤劳,增进对群众的感情,培养自身坚强意志,锻造扎实工作作风;只有在深入实际的调研中捕捉活鱼,才能摆脱空洞抽象的概念,形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群众的思想最鲜活,群众的语言最生动。毛泽东说过:“要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人民的语汇是很丰富的,生动活泼的,表现实际生活的。我们很多人没有学好语言,所以我们在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因此,改进文风,我们还必须在学习运用群众语言、提升吸引力和感染力上下工夫,追求清新朴实、言简意赅的文风,让受众爱读爱听爱看。应该说,深入群众,便进入了智慧和语言的大课堂,我们的文章就可以有的放矢,体现群众意愿,引起群众共鸣,激发群众干劲。当然,处在信息时代,我们也要充分发挥网上海量信息的优势,兼收并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论网上信息多么丰富,都代替不了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只有闻到大地的泥土味,听到百姓的心里话,在感情上真正贴近民众,才会写出有灵气、有生气、有才气,带着泪珠和露珠、散发心香的新闻作品。
总之,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我们下得去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能够改进文风,用百姓最关心、最喜闻乐见的方式,写出一批好作品、办出一批好栏目。少说套话空话,改掉官腔官调,让实实在在的内容多起来;让
群众语言多起来;让自己的笔下多一些泥土的芬芳、多一些清新的气息。(新疆三教办 推荐)
第四篇:数学教学如何“接地气”
数学教学如何“接地气”
摘 要: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接地气”的数学课堂,是学生心驰神往的真课堂。只有盘活数学教学资源,站得要高――源于生活的数学课堂引入;看得要远――基于生活的数学课堂设计;研得要细――用于生活的数学课堂扩展;做得要大――高于生活的数学课堂反思。在实践和体验实际生活中,引导学生学会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接地气”,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
关键词: 特殊教育 智障学生 数学教学 接地气
“接地气”是民间用语之一,意思是要广泛接触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与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特殊教育学校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要“接地气”,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解放学生的思维,释放学生的生命力,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接地气”的数学课堂,才是学生心驰神往的课堂,才是真课堂。只有盘活数学教学资源,让数学课堂体现生活,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
一、站得要高――源于生活的数学课堂引入
数学新课标指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站得要高”,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存在,从而促使其积极主动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与探索中。
例如,教学“认识时间”一课,由于时间是非常抽象的概念,课前我播放“时间都去哪了”的音乐,再让学生认真观察(课件)钟面上有些什么?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呢?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吗?强调有关分针指到每一个数字是多少分的内容。引导学生观察时针的位置分为几时多一些、几时半、几时多得多这三种情况,加深对时针的正确认识。这一引入充分考虑了学生现实学习的起点,既包括知识积累的起点,又包括生活经验的起点,从而使课堂导入体现了关联性――让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及已有经验的密切相关;体现了兴趣性――课堂导入的材料和方式是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体现了“数学味”和“生活化”。
二、看得要远――基于生活的数学课堂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的能力是一种动态设计的能力,更是一种现场诊断和决策的能力。数学教师应“看得要远”,尝试数学生活化教学,为智障学生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悟生活中的数学魅力,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只有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践中,实现了“基于生活”的指标,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加法,我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具进行操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验证14+28结果到底是三十多,还是四十多。启发学生思考:是先从个位加起比较方便,还是先从十位加起比较方便?在指导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生成过程,明白了算理,掌握了计算方法,并且总结出笔算进位加法需要注意的事项。在反复的强化练习中,学生提高了计算正确率,从而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三、研得要细――用于生活的数学课堂扩展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月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学习数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知识含有丰富的实践活动因素,教师应“研得要细”,充分利用这些因素,让学生到生活中拓展学习数学的渠道,更好地架起数学和生活的桥梁,感受数学实践的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例如,教学“乘除两步应用题”时,分析、解决问题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教学探究新知的部分,我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解决“买5条这样的毛巾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你觉得还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算出来呢?(需要知道每条毛巾的价钱)教师充分把握“扶”、“放”的“度”,诱导学生从题目的条件入手,根据“买3条同样的毛巾需要24元”,你能求出每条毛巾的价钱是多少吗?课堂教学中注重呈现学生的错例分析,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分析和综合的认知冲突中理清解决问题的步骤。
四、做得要大――高于生活的数学课堂反思
特殊教育学校的小学数学教材中,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体现了螺旋上升的原则。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以生活的情景学习数学,教师应“做得要大”,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把高于生活的数学课堂反思贯穿于教学始终。
例如,学习了“轴对称”这一节后,教师要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预设,分别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和德育目标反思梳理,对教学行为进行系统化的分析,更清楚地认识课堂教学中的得当与不得当,从而进一步明确“美丽课堂梦”的方向。本节课的“亮点”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折一折、辨一辨、试一试、议一议、比一比等操作,实现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培养了学生学、善学、乐学的习惯。数学课堂教学呼唤“高于生活”的民主化模式,呼唤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基本技能。
当今数学教学正向问题化、活动化、生活化方向发展。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智障学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在实践和体验活动中,学会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接地气”。
参考文献:
[1]任金凤.智障学生数学教学初探[J].青海教育,2010,(Z1).[2]王佩.如何培养智障儿童在数学中的积极思维[J].新课程(小学),2014,(05).[3]魏晶晶.让数学学习走进生活接地气[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5).
第五篇:(征文)浅谈党员干部如何接地气
浅谈党员干部如何接地气
市委办公室 白立红
古希腊神话中战神安泰,身体只要接触大地,便可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常常战无不胜。一次战斗中,对手大力神拉克勒斯发现了这个秘密,把他高举在空中,脱离大地的安泰,最终被赫拉克勒斯扼死。安泰悲剧产生的原因,在中国俗话说就是“不接地气”。什么是“接地气”?概括讲就是大地富有无限气息和巨大能量,与其相接便可促进事物茁壮成长。万物生长接了地气,生命才会欣欣向荣。人类接了地气,身体才会健健康康。
那什么是我们党员干部的地气?地就是群众,接地气就是深入群众。我们党向来重视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之一,邓小平曾指出“共产党什么都不怕,就怕脱离群众”。胡锦涛同志在建党九十周年讲话时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危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加重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明确指出: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然而,群众路线活动中,见了群众,是不是就会自然而然地“接地气”?当然不是。党员干部只有摈弃 1
“四风”之毒害,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切实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受到人民群众拥戴,才能说“接地气”,否则只能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
在照镜子中“接地气”。古代人邹忌爱与城北徐公比美,常问美于妻子、小妾、客人,答案自是肯定。但邹忌看到徐公后,才发现对方更美一筹。后邹忌反思自省悟出,妻子爱他,小妾怕他,客人有求于他故赞美他,但他们都说了谎话。现实生活中我们部分党员干部也是“邹忌”,虽不是妻妾成群,但手中掌有公权,爱者、惧者、有求者如过江之鲫,溜须拍马的话听多了,高帽子戴久了,日积月累,久而久之,也开始认为自己“智商超群、才华横溢、能力非凡、功绩卓著”,理所当然“较徐公美甚”。这样的干部在群众眼中毫无美感。社区干部赵峰十年如一日在社区里干最脏、最乱、最差的活,镜子里的他蓬头垢面没个人样,群众眼中的他却是最美的,也是最接地气的。党员干部“接地气”,要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照一照身上是否有乡土气息;照一照内心与群众距离的远近,要照出自己的不足,照出帮助群众的打算。“照镜子”不是锦上添花更不是隔靴搔痒,只有在与群众“面对面”的直接联系中,在“进家门” 2
过程中,学会“说土话”、“听乡音”,主动融入群众土壤这股“地气”,群众根基才能扎的深、扎的稳。
在正衣冠中“接地气”。《皇帝的新装》中,每天只想着穿好衣服的皇帝,在大臣、裁缝等人的欺骗中穿着世间独一无二的“裸体华服”盛装游行,最终被群众贻笑大方。一些党员干部也喜好这种自欺欺人的正衣冠,每下基层,不想倾听民意、体察民情,解决民忧;只想衣着光鲜,笑容可掬,谈吐不凡。往往干部前脚拍掌走人,后脚群众怨气冲天。群众面前,如此可耻“衣冠”,不要也罢。“衣冠”代表着的形象和作风,党员干部只有注重理想信念的“衣冠”、组织面前的“衣冠”、群众面前的“衣冠”,才是持之以恒的“正衣冠”,才能在群众心中烙下印记。注重理想信念的衣冠,就是要经常查一查理想信念是否坚定、道德节操是否秉持、有没有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相违背。注重组织面前的衣冠,增强自重意识,时刻不忘共产党员的应有形象和神圣职责,讲究人格,注重品德,珍惜名誉,爱惜形象。注重在群众面前的衣冠,就是要经常问一问自己“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牢记党的宗旨,不忘责任担当;审一审自己的言语是否出格、行为是否出轨,决策指示是否贯彻、岗位职责是否履行。在“正衣冠”过程中,放下身段到群众中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与群众打成一片,就可以接地气,身正、“衣冠”正、作风正,才能获得群众的真心支持。
在洗洗澡中“接地气”。一些党员干部深入群众,不怕招待规格高,就怕身沾灰,脚沾泥。更有甚者农村土炕不敢坐,田间地头不敢踩,回家清水冲一冲。这种洗身不洗心的干部,只会让群众反感失了“地气”。党员干部取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就要做到“四勤洗”。一要勤“洗脑”,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坚定理想信念,经得住大是大非的考验,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想问题、做事情。二要勤“洗耳”,防止耳朵闭塞。既听顺耳之言,也听逆耳之言,多倾听群众的心声、意见和诉求,多换位思考,自觉把群众的心声作为工作出发点,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三要勤“洗手”,保持清正廉洁。洗掉手上的“贪”字,手不乱伸,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能拿、管住自己的手、用洁净的双手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四是要勤“洗脚”,转变工作作风。要洗掉脚上的“懒”字,迈开双脚,多到基层、多下一线,脚踏实地,勤政为民。这种“四洗”干部,在群众面前清清白白、干干净净,最受群众欢迎,最接“地气”。
在治治病中“接地气”。衣冠正不正,照了镜子才知道;脸上脏不脏,旁人看得最清楚。身体病不病,进了医院才知晓。一些党员干部在四风毒害中昏昏然,在群众面前飘飘然,“久病不觉”自我感觉良好。更有甚者,明知作风有问题,却粉饰恶习“带病”工作,此类干部群众深恶痛绝。干部“带病”不可怕,就怕讳疾忌医,久拖不治,病入膏肓。“带病”
干部深入群众,更要做到未病时预防,小病及时治,大病要根治。未病时预防,时刻警醒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敬畏群众,坚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自觉抵御各种诱惑,做到防微杜渐。小病及时治,不治将恐深。《扁鹊见蔡桓公》中扁鹊说:“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小病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治好,但要及时。善意对待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及时改正错误,才能取得群众的理解与信任。大病要根治,不治将益深。大病往往是沉疴固疾,反反复复。治大病就要持之以恒。何为党员干部大病?就是以为群众办事之名,某己之利。治疗这种大病,最好的药方就是深入群众,了解民生,了解百姓的诉求,从内心真正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大局意识,纠正腐败利己思想,深入群众中,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和洗礼。
群众路线活动中,党员干部只有“接地气”才能得人气,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始终立足实际,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群众才会点赞,打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