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分析
摘 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已经由传统的以物质资源为基础的竞争逐渐转移到以人力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人才成为企业发展最为关键的资源。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是企业关注的首要问题。因此,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对提高和加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主要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通过建立激励机制,能充分地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热情,运用各种技巧让员工积极参与制定企业的目标,可以提高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在决策方面集思广益,不仅可以提高决策质量,还能保证员工之间的情感沟通,尊重、信任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员工的能力得到最大发挥。激励机制是企业员工提高整体素质而进行自我完善,实现自身价值目标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既有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也有更高层次的情感、荣誉以及自我实现的追求。情感的满足会进而影响到人们对行动的指导。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努力为企业员工创造平等、公正的职位竞争环境,使其获得公平的晋升机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自身素质,完善自我,可以使员工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企业建设与发展中,使企业人力资源的得到优化配置,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员工形成较强的服务意识,服务于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工作效率。
一、激励机制的主要内涵
激励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实现企业的组织目标,企业通过满足员工的物质、荣誉、情感等需求,以此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工作。人的动机很大程度上都来自于欲望的促使,如果员工知道自己的努力会满足自己的某种欲望,他们就会通过某种行动来获得这种欲望的满足。激励机制的实质就是满足员工的需求的过程,不同员工有不同的需求,同一员工的需求在不同时期也有所不同,这就决定激励并不是一时的奖励,而是应该以机制的形式确立下来,保持激励过程的持续不断、循环往复。
激励机制主要有薪资激励、情感激励和职业前途激励。物质性的薪资激励是每一个员工都需要的,这也是他们参与工作的根本目的。现实的生存和生活环境需要利用薪资激励来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同时薪资的多少也是体现员工自身价值的重要标杆。情感激励是指管理者要通过情感激励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情感,减少或消除员工的消极情感。企业管理者要与员工进行情感交流,对待员工热情诚恳,关心员工的生活,遇到问题多站在员工的角度去考虑,尊重员工,了解员工的真正需求,消除隔阂、打好感情基础,创造和谐的企业氛围来激发员工积极的工作态度。职业前途激励就是要了解员工的职业发展意愿,给其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和晋升途径,帮助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从而寻找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二、当前企业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外企带来极具竞争力的报酬,造成了许多国内优秀人才的外流。尽管人才的流动有多种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企业激励机制的缺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因此,我们必须调整思路,建立一套可行的激励体系,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防止人才外流,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我国的激励机制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诸机制中是一套相对独立的系统。经过建国近五十年的发展完善,已从一种模糊的民主行为逐渐向制度的方向转变,成为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调动人们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正式的激励机制在“吃公家饭”的系统中已经有比较长的历史了,对各种人各种事的激励的方式、方法、范围、等级,我们都可以寻见较完善的规则。
非正式的激励机制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人们对受正面激励者的一种尊重和敬仰,对受负面激励的人和事的一种排斥。激励机制的实施主要通过赏罚即精神与物质的奖励或惩罚实现的。现在,激励机制的大框架已经具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弊端,例如:重赏与轻罚;大事“捂”小,小事“捂”了;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的不对称,甚至仅仅依靠物质来实施奖励,精神上的刺激与鼓励显得单薄;奖励中轻视再培训,只知用不知蓄,违背了“可持续发展”原理。
三、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1.强化进取精神健全激励机制,关键是要强化进取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人员进取意识不强,做好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认为,管理工作是业务部门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管理工作是一项根本性、全局性的基础工作,各级组织、各类人员虽然工作岗位不同,责任大小不同,工作任务不同,但做管理工作则是共同的任务、有着共同的责任。企业员工要有主人翁意识,应该强化进取精神,不能当旁观者和局外人,更不能不思进取,安于现状。邓小平同志说过:“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在新形势下的实践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矛盾,不付出艰苦的努力,就无法取得成果。只要我们各级管理者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都有为官一任、建树一方的雄心壮志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管理工作就会大有可为。
2.树立竞争意识
竞争就是个体或集体为达到同一目标而开展的一种互相对抗、互相促进活动。竞争原属经济范畴,现在被引进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竞争的对抗特性会产生压力,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的增值。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按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处理竞争,竞争的目的是把人们的工作态度、工作成果等各方面的差别真正区分出来的最好办法。只有贯彻竞争机制,才能使人感到有压力、有动力、有活力,才能够出成果,出效益,出人才。毫无疑问,天工开物后,生物界所遵循的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是世界万物历来存在的规律。今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之中时刻面临着时代的挑战,我们如果没有竞争意识,平平安安过日子,必然会制约管理工作的进步。各级领导和企业机关必须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正确运用竞争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掘员工的潜能,不断开拓管理工作新局面。
3.运用培训、宣传的方法使激励产生延续性
培训实际就是文化激励。将培训作为一种激励的手段最早见于外国公司,一些雇主将表现突出的员工送至职业培训学校进行再培训,以获得新的工作技能。通过培训,企业员工会产生新的思想、学会新的技能,让人力资源增了值,从而使员工在保持了以往踏实肯干作风的同时,把这种作风推向更长久的和更宽阔的范围,使激励作用得以延续和辐射。探讨培训的方法,常用的有:演讲、参观、程式化教学、个案研究等。
为增强激励的效果,还应注重加强宣传工作这个喉舌。对正面激励的对象及时的进行宣传,将其事迹作为典型,发掘其精神,扩大其影响,激发员工学先进的热潮。对负面激励应该对事不对人,将宣传的重点放在警示作用上。领导干部应起表率作用,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做事勤勤恳恳,做人踏踏实实。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更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不宜偏私,在赏罚机制上一视同仁。
四、结束语
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人力资源管理是运用最科学的手段,更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
第二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分析[范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分析
摘要: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绩效的重要保障,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管理高度来对待,而激励机制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维度,也在当前时期显现出了良好的管理效能。总体来说,目前我国企业在市场的洗礼下,不断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全力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积极性,使其更加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企业能够面对和应对日益变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但与此同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激励机制建设不足,激励效能发挥不力,也是当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急需改进和提升。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市场经济深化改革的情况下,作为企业绩效的关键保障,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被提升至一个相当重要的高度来对待。而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维度,激励机制在新时期发挥着优良的管理效能。概括来说,在当前的市场状况下,加强人事制度改革与创新,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可以全面激发员工创造性与积极性,促使企业施工项目管理可以有序进行,进而可以促使企业从容应对复杂的市场形势。
一、激励机制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在当今世界,发展经济是主题,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逐步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发展,在激烈的竞争立于不败之地,必然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开发提升主要靠激励机制,激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既能满足员工需要,又能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取得双赢。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在国际上,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第一资源。对于中国的企业在发展中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更是具有重要作用,许多美国,日本的大公司,更是注重激励机制的应用管理。众多先进企业管理经验告诉我们,激励机制可以提升企业绩效,增强企业发展动
力,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留住人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利用人才。提高激励机制的有效管理,可以推动企业全面发展,提高科技发展能力,高素质的人才是企业的生命,就比如德国是一个原料比较缺乏的国家,但是德国的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的发展在世界市场中立于很强的地位,生产出像奔驰,宝马等汽车享誉世界,驰名中外。它是把人力资本作为获取企业竞争的主要手段。由此可见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措施,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要充分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激发企业发展的潜力,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强企业的实力,更大可能的扩充企业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企业管理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在当今世界上,诸如一些经济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本的投入与管理。
二、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表现
(一)考核协同不足
绩效考核作为激励机制运用的前提和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现实却是,在我们企业实践中,一些企业将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进行了人为分开,在绩效考核的设计方面缺乏科学与规范性,不能够保证绩效考核结果的客观与公正,绩效考核结果也没有真正显现出员工的工作成绩,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将绩效考核与员工激励措施的运用进行有机结合起来,造成了“两张皮”现象,这明显不利于企业激励效能的发挥与实现。
(二)实效性不足
多数企业都会通过设置榜样的方式实现对其他员工的激励以期望提升员工的工作动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益。但是这种激励形式的实际效用却大打折扣,因为在一个企业中,员工的工作水平相差并不大,如果非要在这些员工中找出榜样,那么这个榜样也难以在员工中发挥影响作用,相反,还会引发部分员工的心理失衡,不利于对其形成激励。
(三)针对性不足
如何让人才的激励机制产生很好的效果,激励的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在于能否对人才产生激励作用。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由于长时间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同时在于人员的沟通交流过程的不足,也导致了激励机制的针对性不强,很
难起到激励的作用。激励机制中所执行的激励手段主要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只有合理地运用两种方法,才能够取得最佳的效果。而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所实行的激励机制中,大多更注重于物质激励,多以绩效工资或者是福利待遇等形式来对员工进行激励,而缺乏精神层面的激励。而物质激励的作用相对于精神激励来讲还缺少一种深层次的价值挖掘,精神激励能够得到员工内心的共鸣,在与单位的价值观一致的情况下,能够激发其更具有价值的潜在能力。而物质激励只能停留在单位为员工制定的任务范围内,缺乏激发潜在动力的作用。
(四)激励手段单一
根据公平激励理论,目前在我国很多企业实践中,激励手段较为单一,主要采取的是物质激励方式,这与员工在当前形势下对物质需求较为强烈有关,但运用其它综合性的激励措施有所不足,从而导致了企业和员工都对物质利益看得过重,而一旦不能满足员工的物质需求时,可能会造成相应的员工流失或生产经营管理上的诸多矛盾。人力资源激励机制中有很多种方法,不同的激励手段可以收获不同的激励效果,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但是,部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在执行激励机制时,激励手段过于单一,没有根据单位的实际发展状况制定适宜的激励方法,而是单一的使用物质激励手段,所以最终所取得的效果不明显,应该从更多层面更加实际的去拓展激励手段,由此不断完善激励机制的作用。
三、完善企业激励机制的对策
(一)改进绩效激励模式
一是完善企业权力结构,发挥组织效率。当前我国要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企业的一般属性和特殊的个性,清晰所有权和收益权,这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建立,具有一定的宏观引领和保障作用。二是改进绩效激励模式,使绩效和激励相匹配。期望理论认为,激励取决于行为主体对目标的理解和重视程度。企业绩效改革的前提必然是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明确绩效考核标准和目标,形成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在这方面,可以借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根据员工的需要给予其报酬,满足其不同的需求,从而达到激励最大化,即效价的实现。同时员工是社会人,在激励时要按照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注重绩效和薪酬的对等性,做到公平、公开、科学,即机会的实现。
(二)坚持以绩效考核结果与薪酬水平挂钩的原则
坚持绩效考核与薪酬水平挂钩的原则其实就是绩效薪酬体系,薪酬是一种物质性的激励,企业处理好薪酬方面的问题,才能有效的满足员工物质上的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得到这样的结论:在物质条件丰富的情况下,几乎所有企业员工的低级需要都得到了满足。但是企业要建立公平的绩效考核,以免员工觉得自己在企业得不到自己的需要,从而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企业的绩效考核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工具,包括管理和提高员工的绩效,制定更有效的人事决策,加强公司产品、服务的总体效能,使员工人尽其才,物尽其能。考核体系的设计、开发、实施和维护并不只是通过追随最新的潮流,甚至仅仅靠抄袭其他企业的系统的形式来解决。企业绩效考评的原则是坚持客观公正,依据各个岗位职责合理科学的确定各项考核指标,分层次、不同梯次的进行分类考核。
(三)提高激励的针对性
激励制度的针对性,需要单位的管理人员深入了解分析自我单位人员的需求,从基本的需求入手,深入了解,结合市场需求,综合制定符合本单位的激励制度,以提高单位的激励的针对性。首先,从制度上健全上下沟通的桥梁,抛弃传统的事业单位中的***惯,老传统。做到上下沟通无障碍,从制度的根本营造人人参与人人共享以人为本的人力激励的氛围。让人才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其次,不同的员工要有不同的激励措施,从尊重人才的角度出发,能者上,竞争上岗的原则,对于单位的老员工要激励突破传统,新来的员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形成一种有机的活力体。第三,薪酬的激励制度是必要的。企业的薪酬制度要进一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相关的调整,需要加大本单位的工资改革制度,本着公平公正、灵活机动、效率优先的原则,进行单位的工资薪酬体系的改革。每个单位的情况不尽相同,要积极做好人员的协调引导工作,以大局为重,积极配合单位的薪酬改革,以达到激发员工活力,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的目的。
(四)体现激励机制要的个体化差异
不同个体应当分别具有不一样的激励方式,或者岗位、职位之高低可作为划分的主要标准,然而,这绝对不应当作为唯一的重要标准。员工个人的兴趣、成长环境以及人生的发展目标均将影响到激励措施所能实现的成效,这就要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针对员工的个体差异来实施不一样的激励管理机制。企业员工应当注重于对其实施物质上的激励,同时还应当制定出合理的目标,并辅之以
精神上的激励,做到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互结合。对企业管理者人员,则应以实施精神激励为主,给其提供能够加以发挥的巨大空间,且对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物质激励要全力避免之进行单一的物质激励,可运用让企业持有股份等形式等,让企业管理者做到和企业共同发展,让公司的发展和其自身的联系显得更为紧密,从而提升责任感。如果企业的经营管理宣告失败,不但企业高层管理者在经济上会有所损失,甚至还要被企业所解雇,进而影响到员工职业生涯的继续深化与拓展。企业技术人员应关注研发之过程以及新技术与新成果之运用。企业的销售人员则应当注重于市场化开发,并且不断地拓展新市场,不仅企业能够获得利益的最大化,而且员工个人也能得到更好的工资待遇。
(五)做到奖罚分明
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对于员工来说,如果只设置激励机制,那么员工只会获取努力工作的动力,即使自己的努力没有达到获得激励的标准,员工也并没有损失什么,这样一来,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便大大削弱了。因此,必须设置一定的惩罚机制,讲明员工的工作业绩在达不到相应标注之时便要接受相应的惩罚,让员工感到一定的压力,在压力的推动下,员工才有可能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最大程度,因为惧怕惩罚机制给自己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员工还会进行自主能力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助力。
(六)增强激励机制的透明度与明确度
企业员工一旦在工作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就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希望。企业管理人员要奖励员工,就证明这位员工在某些方面有出色的优秀,为此,应当依据制度或者方案来实施激励。这时,企业员工也会依据制度,觉得自己作出了成绩就应得到奖励。这一畅通的激励方式不仅顺应了员工的人心,而且还能鼓励企业中的其他员工。这是实施合理激励所带来的良好成效,反之,那些不够透明的激励机制往往会导致员工觉得企业管理者未能从现实出发,不但任人唯亲,而且对员工所进行的奖励存在暗箱操作等不当行为,这一奖励方式非但有失偏颇,而且其后果是无法发挥激励人勇往直前的作用,且会让员工的上进心受到某种打击而无法用心地去工作。在每一年的年终考核之时,企业均会对本表现不错的员工进行奖励。但是,企业所认定的优秀员工具有名额上的限制,以上员工的表现必须要有相应的标准可加以套用,为此,要用客观和量化
指标来加以评判,使员工们明白标准十分重要。企业唯有实施了清晰而明确的奖惩机制,才能让其感受到企业的真诚,才能彻底激发出其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为公司的发展而努力奉献
结束语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激励机制还存在诸多的缺陷,若未形成科学的激励理念和创新性的激励手段,就很难在企业中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因此,激励机制应该重视员工的需求,必须多样化,必须做到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最后,企业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只有以人为中心,满足人的各种合理性生活需求和技能需求,才能让员工在企业扎根,有了优秀的员工,才能实现企业的运营目标。
第三篇: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激励机制
[摘要]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可持续发展,人才是关键,因此需要构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做到才尽其用,真正为企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本文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设重要性基础上,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对策,以期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本质,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不断诱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企业员工能在完成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同时,也能实现自身发展的需要,增加满意度,从而促进员工保持比较持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断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健全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一)是提升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的需要。
企业不断健全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工作上的积极性,这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绩效,而绩效则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企业中,采取激励机制能督促员工进一步发挥其生产积极性与创造性,不断去提升自身的潜力,并热衷于将企业发展与个人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促进企业的顺利发展。
(二)是提升人力资源素质的需要。
充分挖掘企业员工的个人潜力,这在生产与管理中将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充满激励的工作环境中,员工的潜力能获得大部分的发挥,进而提升其人力资源整体素质。比如在集团公司实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1操作人员三大序列,虽然不同二级单位在三类人员上侧重点不同,但这三类员工却构成了各个单位的人才库,各个单位都应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和完善有差异的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以便能够提升员工潜能,更好让员工在其所处的层次内发挥其应有作用。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有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如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滞后、忽略了人的社会性、员工激励机制单一等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滞后。
在当前不少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并没有摈弃传统人事管理模式,企业高层还没有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重要性,对员工的管理也就自然没有转变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上来。所以,没有构建与企业科学发展相适应的企业工作目标,也就不能去挖掘更多的人才。不能构建新型的人才运作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滞后,对企业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二)员工激励机制单一。
有些企业,特别是在煤矿企业,在当前的发展格局下,其员工激励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要么只强调经济方面的奖励,要么只是重视精神方面的奖励,员工激励的单一方式,是一刀切,根本分不出人对企业贡献的大小。企业管理层还没有意识到,按照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的目标和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建立相关的人才激励措施。
(三)忽略了人的社会性。
当前在不少企业中,还存在着将人才定位于“经济人”的层面,没有充分重视人才的社会性,并且简单地认为,只要是满足员工的物质方面的需求,就自然会留住人才,这显然忽视了人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发展方面的“社会性”需求。不重视人的“社会性”,而仅仅看重其只是追求经济性方面,这会使得员工的积极性大大折扣,让员工感受不到来自企业的关爱,不利于将其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更不利于发挥其创造性。
三、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建设的对策
针对有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存在的具体问题,下面结合笔者所在企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以下若干对策。
(一)积极营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氛围。
为了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氛围,应该善于改变传统观念,将以往的人事管理改变为现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积极坚持以人为本,并且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等先进理念。另外,还要构建适合自身企业的企业文化。从本质上来讲,管理也属于文化,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属于一个重要机制。只有企业文化和每一位员工的价值观相吻合,企业员工才会将其企业发展目标当成自己的发展目标,所以,任何一家企业都需要建立员工认可的企业文化,进而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二)制定层次不同的激励机制。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管理层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按照企业所处阶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激励制度,这样能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更有利于其今后的发展。不管采取哪种形式的激励机制,都是为了做到人尽其才,更好为煤矿企业发展做贡献。比如:
对企业中的高层管理人员,需要重点强调其管理才能,进而构建好的内部人际关系,因此对这部分员工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考虑实行长期奖励,比如学习民营企业的股权激励。另外,除了给予其高薪资与福利之外,还应该强调在精神方面的奖励,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其去积极实现自我价值方面的追求。
对企业中的一般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则需要及时听取其意见,明白其真正需要什么,怎么样对其进行奖励。对于这部分人员应该使用的是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并重的形式,来满足其收入与尊重方面的需求。
对企业中的操作人员,则需要重点突出物质方面的奖励,来满足其追求高收入与改善生活水平的需要。
在激励机制建设方面,这两年内集团公司重拳出台了管理人员条例和技术人员条例,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三大序列实施分类管理和纵向职业发展规划,我认为这个机制还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如何交流与双跨、管理人员的职称权益如何对待等没有解决的问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完善。
(三)建立公平激励机制。
企业建立激励制度的前提是公平原则,在对企业内部员工意见进行充分征求的基础之上,制定出让绝大多数人认可的制度,体现出对人“社会性”方面的需求,这才能保证激励机制发挥其长效作用。另外,还要将激励机制与考核制度有机地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企业内部职工的竞争方面的意识,充分发挥其内在潜能。构建科学的人才绩效考核体制,对人才的类型与层次进行科学鉴定,创建人才库,真正做到有的放矢。通过评价考核,对岗位配置进行优化,将职级、人才、待遇等落到实处,实现人才科学配置。最后,在进行激励制度制定时,还需要充分体现出一定的科学性,将工作进一步细化。企业需要进行系统性的进行分析,并且积极寻找和激励相关的信息,了解员工真正需求什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激励具体政策。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外部发展环境为企业提供了难
得的发展机遇。面对好的发展形势,企业应该从实际出发,制定多种人才激励机制,将激励手段与激励的目标充分地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真正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留住人才,并且利用好人才,让人才真正地全身心投入到企业实际工作中,为企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
摘要:在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特定的资本,它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受重视,如何激发人力资本的巨大潜能,也成为管理学中最热点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激励理论的基本概念,然后通过对人力资本特点的研究分析,提出了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三大范畴,以及激励机制的有效运作应当考虑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经济激励权位激励文化激励 人力资本
正文:
激励,一直是是管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与研究热点,尤其是在今天科技快速发展,经济高速增长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人力资本作为企业、组织最为重要的的竞争因素之一,怎样的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激发人力资本的潜力,从而赢得竞争优势,是管理者们头疼的问题,是专家学者们重点研究的对象,也是本文的中心内容。人力资本的激励,那么什么是人力资本呢?
1、人力资本的概念与特征
人力资本(Humancapital)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亦称“非物力资本”。
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一样都是企业资本,但是相对于物质、货币等硬资本来说,它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特别是在当今后工业时期和知识经济年代,人力资本将有着更大的增值潜力。因为作为“活资本”的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主体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创新性、创造性等重要特征,具有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市场应变能力。因此,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对激发人力资本潜能,促进企业发展意义重大。
2、激励机制的概念与内容
2.1激励机制相关概念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激励这个概念用于管理,是指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也就是说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努力去完成组织的任务,实现组织的目标。有效的激励会点燃员工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工作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为企业的远景目标奉献自己的热情。
激励机制,也称激励制度,就是在激励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一些因素,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
如下图:
2.2激励机制的内容:
激励机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因素有激励时机、频率、程度、方向,这四个方面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互相影响,共同决定了激励制度的成效。
2.2.1激励时机
激励时机是激励机制的一个重要因素。激励在不同时间进行,其作用与效果是有很大差别的。超前激励可能会使下属感到无足轻重;迟到的激励可能会让下属觉得画蛇添足,失去了激励应有的意义。
根据时间上快慢的差异,激励时机可分为及时激励与延时激励;根据时间间隔是否规律,激励时机可分为规则激励与不规则激励;根据工作的周期,激励时机又可分为期前激励、期中激励和期末激励。激励时机既然存在多种形式,就不能机械地强调一种而忽视其他,而应该根据多种客观条件,进行灵活的选择,更多的时候还要加以综合的运用。
2.2.2激励频率
激励频率是指在一定时间里进行激励的次数,它一般是以一个工作周期为时间单位的。激励频率的高低是由一个工作周期里激励次数的多少所决定的,激励频率与激励效果之间并不完全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
激励频率的选择受多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这些客观因素包括工作的内容和性质、任务目标的明确程度、激励对象的素质情况、劳动条件和人事环境等等。
2.2.3激励程度
激励程度是指激励量的大小,即奖赏或惩罚标准的高低。它是激励机制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激励效果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能否恰当地掌握激励程度,直接影响激励作用的发挥。超量激励
和欠量激励不但起不到激励的真正作用,有时甚至还会起反作用。比如,过分优厚的奖赏,会使人感到得来全不费功夫,丧失了发挥潜力的积极性;过分苛刻的惩罚,可能会导致人的摔破罐心理,挫伤下属改善工作的信心;过于吝啬的奖赏,会使人感到得不偿失,多干不如少干;过于轻微的惩罚,可能导致人的无所谓心理,不但不改掉毛病,反而会变本加厉。所以从量上把握激励,一定要做到恰如其分,以防 “过犹不及”。
2.2.4激励方向
激励方向是指激励的针对性,即针对什么样的内容来实施激励,它对激励效果也有显著影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力地表明,激励方向的选择与激励作用的发挥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某一层次的优势需要基本上得到满足时,应该调整激励方向,将其转移到满足更高层次的优先需要,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达到激励的目的。比如对一个具有强烈自我表现欲望的员工来说,如果要对他所取得的成绩予以奖励,奖给他奖金和实物不如为他创造一次能充分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使他从中得到更大的鼓励。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激励方向的选择是以优先需要的发现为其前提条件的,所以及时发现下属的优先需要是经理人实施正确激励的关键,对激励的效果有直接和显著的影响。
33、三大激励机制
根据激励方向以及激励的具体方式方法的不同,本文将激励划分为如下三类激励机制:
3.1、确立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激励机制
1998年11月在里昂举行的八国(美、英、法、德、日等)经济管理研究会议上,专家们达成一个共识:人在工作中的表现取决于三大因素:利益、信念和心理状态。在这三要素中,利益占首位。由此可见,在当今人力资本管理中,物质激励仍是一种重要手段。
以经济利益为核心的激励机制,重点在于改善薪酬福利制度使其具有激励功能。可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用拉开档次的方法将同样的总工资水平制造出最高工资来,并且高报酬者是不断变化的;二是员工的薪资高于或大致相当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如华为集团所需人才一旦被聘用,就会享受优于同行业外资企业提供的薪资待遇;三是对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者提供报酬,实现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高度一致,使员工感觉到:有创造力就有回报; 四是员工持股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是借鉴于国外,它针对不同的对象设计不同的持股形式,将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相统一,建立利益金手铐,从而达到激励目的。
3.2、以权力与地位为中心的激励制度
权位激励,指的是重视员工个人成长和职业生涯设计,公平的竞争环境,健全的晋升制度,尽可能为员工提供实现自我的环境与机会,实现高层次的激励。
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适合其要求的上升道
路,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最佳的结合,员工才有动力为企业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与组织结成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适当的培训体制,是人力资本的必要投资,实现的是长期激励。
更高的职位、更大的权利也就意味着更重的责任,员工有了晋升发展的期望,就能够主动激发潜能,促使自己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好的技能,争取做出更优秀的成绩。
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促进员工成长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知识型员工,并不满足于被动地完成一般性事务,而是尽力追求适合自身的有挑战性的工作。这种心理上的成就欲、满足感也正是事业上的激励。
3.3、以精神文化为中心的激励机制
有钱了、有权了,精神上的追求与满足也是激励员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组织氛围与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形象和理念的氛围平台,往往在激励人才成长等正向行为上,产生着巨大的基础作用。
因为,良好的企业文化一方面要能够体现对员工人格的真正尊重,一个人除了追求经济利益外,还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尤其是尊重需要的满足。真正落实以人为本,以雇员为公司最为重要的资产,给予信赖,尊重,和参与与工作有关的决策的权利,他们会因为受到鼓励而不断成长,以及希望实现他们自己的最大潜力。另一方面,能促进竞争与合作,个性化与团队精神的结合,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使得员工能够在工作中轻装上阵,以支持和协调为主的领导方式,给予员工自由发挥的空间,竞争与协作共存,共同进步。
4、激励机制运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完善的制度,都只有在符合实际情况,并且坚定实施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运作的过程如何,是一个制度最终成效的关键因素。
4.1、“因材施制”
这里说的“材”有两重意思,一是企业的实际情况,包括企业所属的行业,发展程度,经营内容,战略目标等,二是雇员的情况,包括雇员的年龄,工龄,学识,价值观等,不能生搬硬套别的企业的成功做法,比如说华为的狼文化激励制度,他对科技开发创新型企业可能适用,但是对于服务行业就不是那么合适。一定要将激励机制四因素相结合,才能运作出更好的成效。
4.2“依法施制”
“公平、公正、公开”既是制定激励机制所应遵循的基础原则,更是运作中应服从的核心理念,一个制度,只有成文成例,所有人都看到了,正确的理解了,才有可能认同它,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想法,尤其是在一个竞争环境中,只有建立公正的执行程序,公平的竞争体制,每个人都能确定自己是被平等的对待的,在分配公平,机遇均等,付出与回报度量可期,员工才会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上,发挥创造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是一个系统的运作过程,包括了激励时机、频率、程度、方向四个方面的内容,要发掘人力资本的巨大潜能,只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遵循原则,才能达到目标。
参考文献
[1]吴何著、《现代企业管理:激励、绩效与价值创造》、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
[2]徐斌著、《激励性薪酬福利设计与管理》、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3]申海,黄文平,王晓刚著、《激励机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4]李讯著、《激励机制与效率:公平偏好理论视角的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5]张维迎,李其主著,《激励与领导艺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
5[6]姚先国,张俊森著、《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劳动力市场管理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
[7]崔晓静,李淑湘、《企业管理层薪酬激励研究》、资本市场研究、2007(63)
[8]杨善林著、《企业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9]康小明著、《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职业发展成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0]付泳,郭龙著、《人力资本的理论问题论析》、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第五篇:浅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 激励 激励机制 中国论文职称论文
摘要:文章首先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不同时期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在不同的时期激励机制都有其重要性,然后分别对激励、激励机制包含的内容、激励机制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利用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人的需求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激励机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而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是为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中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相伴随的是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对企业、政府包括个人所提出的更为严峻的挑战。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战略性资源,也是企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激励是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激励机制运用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是决定企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运用好激励机制也就成为各个企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包含的内容
所谓激励机制,就是在管理活动中根据人的心理变化,激发人的动机来启动人的内在动力,促使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迅速、有效地去追求目标而建立的一系列有机结合的管理方式。激励机制利用的好,就可以团结职工、凝聚职工,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才有希望。激励一词是外来语,译自英文单词Motivation,它含有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的意义。行为学家一般认为,所有人类行为都具有一定的动机性,也就是说,不存在无目标导向的人类行为。所谓激励就是指一个有机体在追求某种既定目标时的愿意程度。一个激励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需求满足的过程,它以未能得到满足的需求开始,以得到满足的需求而告终。因为,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无穷无尽的,所以激励的过程也是循环往复、持续不断的。当人的一种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新的需求将会反馈到下一个激励循环过程中去。
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在国际上,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第一资源,而对于中国来说,人力资源更是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和作用。国内和国际上的很多人都承认,作为个体的中国人具有许多优秀的特征,比如聪明、勤奋、吃苦耐劳等等,正是这些特征帮助许多中国人在国外成就了一番事业。但总的来说,中国的大多数企业长期以来一直未能形成一种有效地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的机制。
美国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特殊点是对经理阶层的特殊管理方式——股权激励。股权激励的最大优点是将企业价值作为经营者个人收入的一个变量,从而作为一种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实现了所有制与经营者利益的一致性。
日本在采用股权激励的同时更注重精神激励。日本是儒家思想运用最广泛的国家,根据自己的特点日本企业通过各种精神激励的方法来不断强化企业员工的集体意识和共同的价值观念。
韩国在很多方面都与日本相似,但是总的来说韩国人更注重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
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负激励,如罚款等。
在中国传统企业中往往视员工对上司的“忠诚度”远重于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效果,企业对人员、工作的评价受此准则的约制,形成一种激励机制:激励对上司的“忠诚”行为,抑制有能力和有效果的行为。而真正意义上的忠诚度应该体现在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和竭尽全力的态度及行为,具体表现为在思想意识上与企业价值观和政策等保持一致,在行动上尽其所能为企业作贡献,时刻维护企业集体的利益。
而现代企业则相反,重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效果,而其真正体现为现实的行为准则,有工作能力和效果者不断受到重视、嘉奖、晋升。企业中对人员、工作的评价受此准则的约束,形成另一种激励机制,激励有能力和有效果的行为,有些企业经营者也一味地认为只有奖金发足了才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过多依赖传统式管理,缺乏科学的人才引进机制
以前企业对人才的招聘,选拔,任用,几乎都有企业所有者决定,“人治”的成分居多。在发展初期,很多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有40%左右由业主的家族成员或亲朋好友担任。随着企业的发展,如果过分依赖传统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会引发人才持续性增加的需求与家族式单一的供给之间的矛盾,从而形成人力资源的内耗和浪费。这样,企业就很容易陷入人才流失加速,而无法吸引外来人才的恶性循环,直至危及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缺乏有效的个体激励机制
影响个体努力程度的因素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个人对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外部因素主要是企业文化的影响。
生存权利满足的条件下,员工还具有个体发展的需要。希望得到上司的赏识和重用,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获得情感上的释放或满足等。但在很多企业里,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大多数企业过于依赖组织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来约束员工完成的任务,为此甚至延长劳动时间而不计加班报酬,或者剥夺员工公休假的权利,造成员工内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在激励手段的运用上,通常只采用加薪方法,认为只要员工的薪酬提高了就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而没有考虑员工的精神等高层次需求。
(三)怀疑下级的能力而不授权
有些领导担心下级干不好,便不断干预下级的工作。下级被看作是“经济人”,没有自主权,都是被动的工作,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依赖心理,因为没有授予自主权,下属也不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这对企业来说恐怕是最大的浪费。
(四)缺少绩效考核机制和快速的反馈渠道
绩效考核是保证工资收入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环节,是科学地评价个体的劳动成果,激发个体努力的必要条件。
绩效考核原则中有一个反馈性原则,即考核主管应在考核结果出来后与每一个考核对象进行反馈面谈,不但指出被考核者的优点与不足并达到一致,更重要的是把改进计划落实到书面,以杜绝不良绩效的再次发生。但很多企业的主管人员一方面缺乏沟通技巧,使得反馈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主管人员不能持之以恒,反馈工作不能长久进行。
(五)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和开发不够
企业需要的人才一般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获得:培训、留用、和引进。但目前企业员工培训状况并不乐观,存在诸如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培训理念落后等问题。企业中进行系统化培训的还很少,而且受行业和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差别较大。
四、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以人为本,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
激励制度首先体现公平的原则,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激励中严格按制度执行并长期坚持;其次要和考核制度结合起来,这样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最后是在制定制度是要体现科学性。企必须系统地分析、搜集与激励有关的信息,全面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工作质量的好坏,不断地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建立一套透明公开的人才聘用机制,让员工在开放平等的环境下展示自己的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只有员工的个人利益在规范的制度下得到保障,才有助于员工之间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不仅能留住人才,更能督促员工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二)充分考虑员工的个体差异,实行差别激励的原则
激励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工作积极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性质、领导行为、个人发展、人际关系、报酬福利和工作环境,而且这些因素对于不同企业所产生影响的排序也不同,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类型和特点制定激励制度,而且一定要考虑到个体差异。例如在年龄方面的差异:一般20-30岁之间的员工自主意识比较强,对工作条件等各方面要求的比较高,因此“跳槽”现象较为严重;而31-45岁之间的员工则因为家庭等原因比较安于现状,相对而言比较稳定;有较高学历的人一般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既包括物质利益方面的,但他们更看重的是精神方面的满足,例如工作环境、工作兴趣、工作条件等,而学历相对较低的人则首要注重的是基本需求的满足;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之间的需求也有不同,因此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一定要考虑到企业的特点和员工的个体差异,这样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励效果。
(三)充分授权,权责相符
给予下属充分的权力,不干预下属的具体做法,下属才能大展拳脚,不会因空间狭窄而觉得缚手缚脚。授权不单单是给予权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授权上级可以指导、监督、锻炼下级,使下级尽快成长。同时上级也有时间和精力去处理更为重要的事务。
(四)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快速的反馈渠道
在建立了激励机制之后,必须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与之相配套,才能使二者相得益彰。绩效考核可分两步进行:一是建立日常工作记录,即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确立基本的工作定额,根据员工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等级的评定。并为每位员工建立绩效记录,作为晋升、奖惩等方面的依据;二是建立特殊贡献记录。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需要特殊方法解决的问题。建立特殊贡献记录既是对优秀员工个人能力的认可,又是企业选择和提拔人才的依据,同时也可以建立应急信息的备案。
(五)加强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和开发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知道,当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的层次会随之提高。在物质利益基本满足的今天,大家更愿意选择参加一定量培训的形式作为应得的奖励,提高自身的含金量,以求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基于此,一方面要将培训本身作为现代企业中激励职工积极向上的一种必要手段。另一方面,要根据培训的效果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物质、精神或晋升激励。企业如能为他们提供施展才能的条件和环境,使他们能发挥所长,则是对他们最大的激励。
企业是在市场竞争过程中自然成长起来的,很多企业都充分意识到企业现在和将来需要员工所掌握的技能,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如果优先选择企业内部的员工
去参加培训不仅能节约企业的搜寻成本,而且现有员工熟悉企业的管理体系,可以更快地把新技术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并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选择培训的员工必须考虑其个人的发展以及今后工作的需要。企业可以根据在绩效考核机制中建立起的日常工作和特殊贡献记录并结合企业当前发展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培训人才和科目,因材施教才能事半功倍。
总之,管理是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人的艺术,是运用最科学的手段、更灵活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无论什么样的企业要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因此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胡君辰,郑绍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赵曙明.中国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3、俞文钊.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4、孙春雷.领导与激励——人性化管理漫笔[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5、徐佩华.激励方式及其运用[J].集团经济研究,2005(7).